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变电站管理规章制度

变电站管理规章制度

时间:2023-08-30 16:4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变电站管理规章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变电站管理规章制度

第1篇

关键词:变电站 安全运行 安全管理

目前电力行业已进入大电网、高电压、远距离、大容量阶段,网架结构日益复杂,安全性要求日益凸显。变电站作为电网的关键点,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顶防为卞,综合治理”的方针,一曰发生事故,轻则影响对客尸的正常供电,造成设备的损坏,重则导致电力系统振荡或瓦解,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一般而言,输电电压是由输电距离和输送容量决定的,我国目前大型的发电站往往远离负荷中心,输送的容量又很大,因此通常采用超高压送电,要采用500kV的超高压送电。与一般输电线相比,输送容量大、输电线路多,安全管理问题更加严峻。

近年来电力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变电站的安全生产首先要通过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但仅仅依靠上级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是不够的,也是低效率的。一个行业的规章制度,它是众多经验教训的总结,是集体智慈的结晶,涉及面宽,虽然具有全面性、原则性的特点,但同时其针对性就必然较弱,难以适应每一个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因此,对制度而言,执行也是有不同方式的。不对上级规定的全面性、原则性的规章制度进行细化,不计成本地照搬照用,不仅牵扯大量精力,而且会给工作带来麻烦。

在坚持有关原则的条件下,对上级的制度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制定适宜本单位的细则。通过细分细化,可以对无关的内容不作要求,而对本部门或本变电站针对性强的内容严格执行,明确执行的具体要求。比如“两票三制”是变电站管理的基本制度,其中设备的定期轮换检查制度在各站的执行必然会有较大的差别,各站只有按照该制度的原则,根据本站的设备实际,逐一对轮换检查的内容作具体规定,才能保证这一制度的真正执行。

1.强抓变电站的培训管理

运行人员在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由于一些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只对某一作业过程步骤、程序进行规定,而没有对整个过程各环节效果和质t提出要求,,如说设备巡视,只要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虽然都能发现缺陷,但对缺陷定性上及其对安全生产影响程度上,却与人员技术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素质高的人,定性就比较准,能及时发现影响安全的重大因素,从而及时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由此可见,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提高人员技术素质。

1.1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全面提高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变电站保护及各种自动装置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它所要求的运行人员维护操作水平越来越高,因此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必须立足于变电站实际,加大力度引导鼓励广大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运行人员整体素质水平。

1.2以岗位培训为主体,全面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

岗位培训对安全运行能发挥更好的作用。由于岗位培训是立足于本岗位难点、疑点而开展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其对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岗位培训应具有务实的态度,必须戒大、戒空,只要把疑点、难点讲清楚,让运行人员明白就达到目的了。

2.加强变电站例行工作管理

变电站例行工作在运行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占有很大比重,认真负责的履行各项例行工作不仅是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隐患的重要手段,同时对运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比如蓄电池测试检查工作,通过对每组蓄电池的带电测试,可以真实掌握蓄电池整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更换故障电池,保证直流系统的可靠运行。再比如通过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演练,不仅可以增强运行人员的心理素质,而且可以提高运行人员判断事故处理事故的能力。例行工作在执行中切忌应付了事。

3.变电站安全管理注重人性化建设,以人为本

在变电站管理中目前存在的以罚代管现象,使职工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加剧,挫伤了职工保安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职工的安全意识存在差距,管理者盯得紧,干得就标准一些,检查少、管理松时,就存在求快图省事的违章现象。职工落实规章制度被动行为多,主动行为少,没有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真正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动。此外,由于变电运行人员发展空间较狭窄,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很多变电运行人员从事运行工作的第一天起,直到退休都没有机会到其它岗位锻炼,从而在心理上就有些自暴自弃的倾向,缺乏学习动力,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变电站推行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将以制度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在工作中重视职工自身价值,引导职工树立全新安全理念,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增强职工保安全的动力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电力 安全 运行

我国的电网事业现在正处速发展时期,其中的电网容量也在逐渐的变大,变电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变电运行系统的功能也逐渐的完善,这些都对变电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变电工作人员能够对于变电运行中的问题及时的排除,提高工作效率,为生产生活提供保障。

1 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问题

根据本人在500KV变电站工作的多年经验来看,变电运行发生的各种事故状况,在很多情况下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只有在少数时候是因为一些天气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安全问题。大多数的人为因素是因为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繁琐乏味,同时维护人员的思想松懈,又由于责任制度落实不下去,导致一些操作失误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变电站来说,具有施工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建设周期长、人员流动大等特点,因此面临着严峻的安全任务。对于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的的安全意识淡薄,专业知识匮乏;粗放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现代的管理要求;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而发生的事故时有发生。现在的电力企业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1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差

虽然现有的规章制度非常完善,但是对于安全技术的管理制度的落实却没有落实。在日常的工作中,贯彻执行力缺乏相应的力度。主要表现在主要的管理职能不到位,责任的落实不确切。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说的多、强调的多、传达的上级指令多,但是缺少相应的落实整改。工作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了图省事,减少麻烦。从专责人员到管理人员整个的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落实的规章制度力度不够,这些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变电站管理责任的落实是整个电网安全运行的保证。如果责任无法落实,工作管理不到位,正常的生产就无从谈起。

1.2变电运行安全的管理混乱

在现代的安全管理理念中,所有的安全事故根源就是安全管理不完善、不到位,由于缺少相应的控制,使得安全管理缺少必要的科学性。因此事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管理者的失误,或者说是管理制度的失误。在分析事故的发生原因的时候往往也是从这方面找原因。在电力运行的管理过程中,有些非常重要的工作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在工作的落实的过程中,层层弱化管理要求。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执行工作过程中的各项制度,而且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也缺乏必要的监督。

1.3防范措施不到位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事故发生后的措施防范不到位,在进行危险分析的时候有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的现象,并没有把工作落到实处。

1.4设备更新周期慢

500kV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从使用开始,由于时间的推移,设备不断的老化,这样老化的设备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变电站的运行。如果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定期的检查更新,就会存在事故隐患。

2 变电运行安全的策略

2.1增强运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由于变电运行的事故发生具有突发性,而且在事故的发生的过程中会出现保护拒动、开关拒动、失压等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如果没有事故的应变处理能力,就有可能在事故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判断,错误的指挥,错误的操作,从而造成事故的范围扩大。

2.2强化设备的管理

在变电运行的管理过程中,加强设备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首先在变电站的建设初期,就需要加强设备的基础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检验,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和验收,防止由于施工过程、设备的接线过程的错误引起的安全事故。其次是加强正在运行的设备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判断,合理安排设备的巡视时间,保证在设备一出现异常,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发现。最后是根据现有的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修试计划,定期的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要把握好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避免由于设备的检修不当造成设备事故。

2.3加强监督

具有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还是不够的,能够完善的实施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在变电运行的管理过程中,各级工作人员要进行精确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现场的监督检查,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种考核可以作为日后的人员任用和奖励依据。监督的工作可以和人员的激励机制相反,如果发现监督的人员具有违章的现象,就加大处罚力度,通过这种一张一弛的方法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

总之, 对于变电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需要从根源抓起,而且在工作的抓起后还不能放松警惕。很多年以来,对于变电事故的防范,关键是管理、教育和责任的落实问题。各级人员必须在各自岗位上切切实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断提升自己,从而也就提高了整体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只要各项工作认真到位,变电运行的安全工作是能够跨上更高台阶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电网安全运行的保护神,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的有序可靠供应。

参考文献:

[1]陈志军,黄国栋 等.国内500kv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华中电力,2001,20(1):48~50

[2]谢衔.关于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探讨[J].科学决策,2008(11).

[3]蹇文俊.变电运行技术培训如何跟上目前形势下的变电运行发展[J].科技信息,2006 年02 期.

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62-2

变电运行承担着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等工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供电质量与供电安全,一旦出现问题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是一项综合性极强、影响极大的工作。变电运行管理涉及众多电力设备,这些电力设备极易出现异常与故障,同时由于变电运行工作较为繁琐乏味,管理人员思想上容易松懈,且管理人员较为分散,难以集中管理,如何提高变电运行管理能力一直是电力企业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广变电运行集控管理模式之后,我国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给电网安全和供电质量带来了潜在威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从电运行的工作经验,在分析我国现行变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创新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策略,以供同行借鉴。

一、我国变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压力大,异常事件多,需要进行大量巡检、维护、倒闸等操作,如果出现操作差错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事故。纵观我国历年来变电运行管理事故,除了少数是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所造成的外,大多数都与安全管理不到位有关。如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安全措施与场站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工作人员现场安全措施交底不细致,违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工作现场缺乏安全监控等。虽然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有大量的规章制度,但有不少变电站的安全工作都被弱化,如工作票制度、许可制度、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制度等都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此外,现有的变电运行管理培训工作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真正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要求、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变电运行日常工作中,未能深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造成了习惯性违章等行为,防止误操作事故等措施更是不到位,很多安全管理措施都流于形式,仅是应付检查而未真正落到实处。

(二)变电运行设备巡检存在的问题

设备巡检是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巡视路线细心巡检设备,及早发现并处理设备缺陷和异常。但由于变电运行巡检工作极为单调枯燥,每天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尤其是在设备运行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设备巡检工作似乎只是监视和例行维护,极易使工作人员思想麻痹、产生厌倦情绪,无法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个别工作人员甚至走马观花,使设备巡检工作成为走过场。在巡检路线的制定上,不合理现象也较为普遍,再加上变电站扩建和设备改型未能及时修订巡检路线图,标志脱落不清等原因,造成不少设备成为巡检路线上的盲区,极易使设备巡检不到位、巡检工作不全面。此外,由于变电站设备众多,占地面积较大,巡检工作繁琐复杂,还会受天气、负荷情况、运行情况等影响,极易影响工作人员对细微异常的判断和反应能力,而无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在变电运行综合自动化改造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学习、进取心不足,对这些新设备的巡检项目的巡检要点不清楚,很难切实进行巡检工作。

(三)变电运行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

我国变电运行设备的维修主要采用定期维修制度,在这种维修管理制度下,能有效减少和防止变电设备突发故障的发生,并预防隐蔽性故障。采用定期维修制度进行变电运行设备的维修,需要事先制定设备使用与维修计划,并严格按照维修计划来进行实际工作。但这种维修管理方法极容易造成设备检修不足,维修重点不清,检修过于频繁加剧设备磨损,缺乏针对性,出现盲目维修等现象。同时,由于定期维修是一种到期必修的方法,无论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工作人员都需要执行维修工作,会对设备日常工作状态的观测积极性造成影响。虽然近年来不少变电站采用了状态维修与定期维修相结合的方法,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此外,由于气候、环境、气温,以及维修管理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等原因,也容易造成维修管理人员马虎行事的现象。

(四)变电运行调度操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变电运行人员在调度操作中,极易因为误操作而引起或扩大事故,如误拉合断路器、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接地线、带接地线合闸、非同期并列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设备环境因素。如变电人员由于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原因,使调度操作过程中判断不准确、技术水平不达标,包括操作票填写错误、无票操作或擅改操作顺序、无调度命令擅自操作、盲目操作、操作核对和检查不到位、监护不力或未有效监护等。在设备环境方面,电力设备无明显标识、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操作环境不畅通等都有可能造成调度误操作。

二、创新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策略

第4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几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84-02

一、变电运行的特点

在电力运行系统中,变电运行是一种工种名称,就是负责变电站的值守,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根据调度指令对站内电气设备进行停送电设备的操作。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态。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

二、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变压器操作上存在的安全隐患

电力作为生活中常见的能源之一,在看见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之时,也应该意识到其危险性。在变电运行管理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差错,都将会给电站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要细化每一个相关的环节。在进行变压器操作时,值班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在一般的情况下,变压器的操作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两种形式之上:第一,切除空载变压器时会出现操作过电压的问题,这些会给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造成损害;第二,关合变压器时会产生大量的励磁涌流,这种情况同样会使变压器的绝缘受到损坏。因此,值班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慎重。

2.母线倒闸操作上存在的安全隐患

倒闸操作是指将设备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而母线倒闸操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母线倒闸操作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是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其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极大。通常情况下载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存在三种情况的安全问题:第一,带负荷拉刀闸;第二,由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切换错误而造成的误动;第三,对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和开关的断口电容造成的串联谐振。对于以上的三种安全隐患,在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时如果没有防患于未然,势必会给变电站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3.倒闸操作票编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倒闸操作票编制是指在电力系统中进行电气操作的书面依据,包括调度指令票和变电操作票。变电运行中涉及几种不同状态的设备,具体可以划分为四种状态,即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运行设备根据具体的运行方式要求,在这几种状态中不断转变,这些状态的变化必须要填写到倒闸操作票。从以往的变电运行管理事故来看,值班的工作人员如果填写了错误的操作票,会最终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4.直流回路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所有的变电运行操作中直流回路操作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在操作的过程之中如果没有按照规程进行,出现失误,将会给变电运行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在直流回路操作中,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严格按照规程、规范作业,在最大限度上面避免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5.天气因素增加了变电运行管理的危险性

诸多外部的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到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性,例如:天气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导致充油设备的油面过低、导线过紧;夏季,气温则偏高,导致情况完全与冬季相反;另外的恶劣天气状况,如雷雨天气、台风天气等,事故发生率较高。大量事实证明,在天气突变和恶劣天气中,变电运行管理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最高的,因此,值班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

三、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强化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

搞好变电运行安全的基础是变电运行人员,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整个变电运行的安全,是做好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变电运行值班员的专业素质是确保变电运行安全的根本保障。

1.1 提高变电运行人员主动性

要做好一名合格的运行员,一定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还要有干好本职工作的素质、意识和责任心。变电运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是依靠个人,个人以后才是单位组织培训。变电运行人员要从自身出发,认真遵守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并且不断充实自我,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变电事故的能力,减少处理事故的时间,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使变电设备安全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1.2 增加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

意识支配人的行为。要降低事的发生率,有效的进行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只有不断增强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加强人员安全意识的具体方式有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安全简报等手段以及安全活动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使用这些方式可以有效的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1.3 加强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培训

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应定期的进行一些相关技术的讲座和讨论会,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2 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1 完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实现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零事故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是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变电运行的操作过程中有许多的危险点存在,如果这些危险点被忽略了,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事故就会很容易发生,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变电运行班组的安全管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作用如下:①可以给变电运行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管理的气氛,从潜意识里调动变电运行人员的积极性;②可以加强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可以进一步规范值班员的安全操作行为,从而提高他们安全管理的综合素质;④可以加强安全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使安全管理在变电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⑤可以提升变电运行班组整体安全意识,使各人员相互监督,共同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去。

2.2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健全了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后,还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安全生产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但是有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等于就抓好了的安全管理工作,关键还在于基层管理者能不能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把安全管理的大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班组和成员身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是抓安全工作的主要方法,根据各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避免工作中的扯皮及安全管理脱节。

3 强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3.1 加强设备验收管理

3.1.1 按照“零缺陷”相关要求进行设备的验收、接收工作

运行人员必须要求工作负责人将设备大小、预防性试验、保护及自动装置调试、仪表校验及缺陷处理的情况按照规定作好一次检修试验记录或二次设备检验维护记录记录,经双方签字确认设备验收均应按南网有关规程规定、技术标准以及现场运行规程进行。

3.1.2 通过设备验收,对运行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技能培训,为后续的设备运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对变电运行人员的业务培训不要停留在理论阶段,应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将专业培训同日常工作有机地结合进行轮训。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人才进行高等教育,使其受到先进安全运行理念的熏陶,在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理论水平的同时,将先进理念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上水平。另外运行人员应认真总结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且总结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技巧,然后与专业培训中的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进行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

3.2 认真作好运行维护工作,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要做好预防工作和事故处是要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产生,必须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加强巡视维护质量,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或消除设备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

另外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以及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可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产生。因为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之一就是定期检修设备,设备保养重要手段就是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检查,这些做法可以使人员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故障,可以及时的进行故障排除,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4 严格设备点巡检及设备缺陷管理

做好设备点巡检及设备缺陷管理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设备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以便防患于未然。平时做好规范的设备点巡检工作,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督检查,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

另外要对设备情况进行系统的,择重点不同的多种点检并做好设备测温记录、设备劣化趋势、设备缺陷隐患情况、设备检修预试情况等台账记录。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还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将这些重要的原始资料、数据保存并整理好,并且根据平时检查出的设备的情况,适当的拟定设备定修的计划以及进行设备定修工作,减少设备因事故问题而停电检修次数以及时间,使预防式设备检修管理模式成为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重点,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5篇

关键词: 输变电,达标,档案,管理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the whole transformation project over level, make engineering after the production safety, civilization can as quickly as possible production double standard, the key to mark the transformation project put into production activity, to th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from security management, technical index, construction quality, file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five project inspected examination evaluation. Will file management in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at all levels and the relevant personnel file consciousness, ensure that transformation project of complete archives, complete and timely filing.

Key words: power transformer, the standard, fil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实现电力建设“控制造价、合理工期、达标投产”的整体目标,提高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和整体移交水平,促使工程投产后能尽快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从1997年开始,广东电网公司在全省实行重点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活动,对输变电工程从安全管理、技术指标、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综合管理等五个项目进行复检考核评定,1999年6月至今,我局500kV蓄增甲线送电线路、广南变电站工程;220kV鱼飞变电站、迎宾变电站工程等十几个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投产后3个月复检达标考核,分别通过国家电力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等上级单位专家的复检考核评定,都以优秀的成绩达标投产。这为做好重点输变电工程档案管理起到了示范作用。将档案管理纳入工程管理和考核,增强了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也给我们档案部门做好输变电工程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确保输变电工程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归档及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下面谈谈这方面的做法。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生产运行与维护,关系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关系到开展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活动。所以得到领导重视,我局开展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活动在人、财、物上会得到领导有力的支持。我局开展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活动,首先局分别成立工程投产达标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一级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局工程部、生技部、安监部及工程各参建单位负责人,负责整个达标投产过程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建设期工作小组、考核期工作小组、档案工作小组、工程结算四个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并分别制定了《投产达标工作方案》和《考核实施细则》,明确目标方向。这样,从局领导、中层领导至技术人员,从工程建设管理、监理部门至安全监察、生产运行、技术等管理部门,从设计、物资供应到土建与电气安装、运行单位,从专职档案人员到各单位兼职档案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档案工作,提高了各级人员的档案意识,促进了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协调发展,为进一步做好我局输变电工程档案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工程档案提前介入,有效地确保档案的质量。

工程档案是建设项目从酝酿、建设到建成投产运行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工程档案是随着工程进展环环相扣,段段相连,步步延伸,逐渐形成的,工程初期的很多文件材料、征地红线、青苗赔偿、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筹建、规模、选址、各种协议(合同)等文件材料,都可作为凭证和依据,一旦散失无法弥补,“事后回忆录”是不能作凭证和依据的。长期以来,一个基建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形成周期长,涉及的单位多,情况复杂,给工程文件材料收集及归档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工程前期阶段,由于条件差、人员少,事情多、档案意识淡薄,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不及时收集积累,等工程投产后,应归档文件材料迟迟未能归档,归档后的文件材料不全,缺这缺那,这时,要么任其残缺不全,要么是补写或者编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竣工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如220千伏新塘变电站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复查中发现工程前期文件收集不齐全,这时已事过境迁,再要找回就难了。事实证明,要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性,档案部门一定要在工程的前期就要开始介入工作。同时要宣传工程档案的重要性,强调工程档案管理在工程达标投产中的具体要求,从而引起领导、技术人员足够重视,使每个职能部门对自己日常职能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能及时收集、妥善保管、定时移交,从而确保档案的质量;如500千伏蓄增甲线送电线路工程,这个工程由于得到足够重视,工程档案工作在工程初期提前介入,前期文件资料收集和积累责任到人,所以,在500千伏蓄增甲线送电线路工程达标投产的复查中,前期档案文件材料比较齐全、完整,符合达标投产的工程档案管理考核指标要求,并在五个考核项目中获得最高分。因此,档案工作在工程初期提前介入,为全面收集和积累工程建设所形成的文件、资料打下良好基础,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档案的质量。

三、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档案网络,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和准确

第6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0前言

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用电。而现代社会对连续、安全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故运行人员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只有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让所属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供电。

1 落实班组安全基础管理。

在电力行业,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安全生产是“1”,其他工作是“0”,只有“1”有了,后面那无数个“0”才有实质上的意义。所以在变电运行工作中,始终都要将安全作为最中心的工作来抓。南方电网公司通过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为核心、危险点控制为重点的一整套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就是要一切从风险开始,真实地动态地辩识和分析及评估企业所面临的一切安全风险,针对风险,制订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小风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并加强作为应急的“事中管理”,同时要做到管理过程的闭环,按照PDCA原则,以安全结果为导向,更加注重过程的控制,实施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

2 提高运行人员的技能水平。

变电运行专业保证安全运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倒闸操作和事故异常处理,前者具有可预见性,便于控制,保证操作安全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操作人员对操作制度的执行力和操作技能;而后者具有随机性,不易控制,保证其安全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变电运行人员技术业务、安全意识、运行经验及事故异常处理能力的高低。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

3 加强设备巡视管理。

运行人员日常的主要工作是围绕着设备的巡视维护而展开的。设备巡视工作首先应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每一次巡视的质量,目前我们的巡视工作中主要存在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必然在巡视效果上产生一定的差异;平时不注意积累巡视经验,并存在工作责任心不高,走马观花,应付差事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巡视质量不高的问题。如果要发现问题于事故之前,那么加强巡视管理就是重中之重。首先,要让运行人员认识到巡视的重要性,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其次,应根据运行人员的实际水平合理的划分和调整设备巡视的范围,能够及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加以督促和改正,从而提高设备巡视的质量。

4 落实安全监督机制。

要真正做到安全,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在变电运行中,对于各级人员责任制的完成情况都要实行考核,考核包括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的实绩和理论知识的考核,这个考核要求各级人员以严谨、细致、务实的工作作风对待,要将作为考核结果作为日后人员任用和奖励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意识到工作中,所有安全以外的事件都是不安全的。如果放松了监督机制的管理,就是发生了不安全的事故,就要处理,要改正。

5结束语

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只有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统筹策划,才能搞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王刚;对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探究[J];广东科技;2011年02期.

张庆春;对变电运行事故处理方式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05期.

第7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运行;强化管理;和谐班组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强化运行管理,创建和谐班组”是电力部门各班组营造和谐、安全工作氛围的基础。班组成员在工作态度上要敢于吃苦、勇于承担责任,要加强自身技能培训,提升团队意识,提高对安全运行的认知。而班组管理制度中要明确奖惩关系,真正推行绩效考核制度,从而可以将安全运行管理和和谐班组建设同步提升,做到全员管理、全面管理。

1 案例分析及“强化运行管理,创建和谐班组”的措施建议

汕头供电局东区巡维中心主要担负着汕头中心城区电网安全运行及设备维护等工作,是汕头电网生产运行的主要环节。东区巡维中心共有员工19人,除站长、技术员外,每值5人分三班24 h轮换值班。旗下管辖7座变电站,其中两座220 kV变电站、五座110 kV变电站,站点不多,但却肩负着市中心繁重的保供电任务,每年的保供电任务多达几十项,各站点随时都会从无人值班转入有人值班。同时,东区巡维中心还是个大龄班组,年龄老化与科技提升的碰撞,在工作上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但是,面对加班加点,工作难题,班组众人毫无怨言,尽力适应工作的要求,为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供电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一支充满凝聚力的团队。

2012年,东区巡维中心经历了比较大的人动,不仅进行了新老班站长的交替,几个主力班员也因故离开。在生产任务紧,新来人员不熟悉设备的困难下,新的领导班子对班组成员进行重新的分配,通过优化组合,使各值之间的实力接均,又使新老员工相互交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同时,新站长明确其管理思路及核心,即是将工作重心放在班组之上,加强安全管理,打造和谐班组,积极做安全生产排头兵。思路明了,要实践该目标,争当安全生产排头兵,班组着重在“三个提升”方面下功夫。

1.1 提升班组凝聚力,构建和谐班组的出发点

打造和谐班组,班组内部的人际关系极为关键,班组各值应将“打造和谐班组”的工作重心放在提升组员凝聚力上。我们积极开展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主题创建和谐班组,推动部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创新,增强班组凝聚力,确保安全运行生产,最终以实现“争当排头兵”的目标。把思想动员和专题学习教育贯穿排头兵实践活动的始终,为排头兵实践活动注入精神动力,紧密联系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讨论。利用安全月活动开展“安全大讨论”的专题讨论学习活动,载讨论、分析问题、案例的同时,交流探讨如何能够充分调动各班组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头在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业务能力、提高思想觉悟、提高执行力方面起到表率作用。通过讨论使党员同志带头关心同事、关心班组、关心变电站,以点带面,树立“我是变电主人”思想,提高有效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驾驭现代化大电网的本领,确保本班站不发生因违反劳动纪律而受到局、部门的处罚。

东区巡维中心还很重视员工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加大班组管理层和员工的沟通力度,结合班组安全活动、月度例会和座谈会等形式,围绕“三不一鼓励”等专题,开展调研活动,听取班组成员意见和想法,了解班组成员动态,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把各种隐藏在冰山下的隐患一一揭开,保障运行的安全。通过畅通班组成员意愿表达的渠道,与员工交朋友,形成温馨小家的氛围,构建团结和谐,包容互勉,达到企业和职工满意的“双赢”局面。为了展开全员探讨,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利用“安康杯”竞赛活动为员工搭建一个“挖掘自身潜能,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并积极参与网公司、省公司及市局组织的各种活动,让班组成员从不同角度,围绕员工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认识和见解、想法、建议等以文字、警句、漫画等形式表现出来,多方面深入浅出的演译和思想交流,使大家了解创建和谐班组活动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进展情况。

通过各类活动,我们活跃了员工的思想,为员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打造一个上下同欲、团结向上的和谐集体。

1.2 提升班组执行力,构建和谐班组的立足点

部门的安全工作和管理工作重心有意下移,良好的措施方案是要得到班组成员工的认同才能够加以贯彻和落实执行。倘若执行力不够,再完美的策略方案也将无法转变成为具体的结果而纸上谈兵。所以要求我们的站长、值长、班员确实履行岗位职责赋予你的权利,承担责任,推行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员工个人行为承诺制,与员工签定安全生产承诺书,对企业、对部门、对班长承诺,切实履行安全职责,明确岗位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工作标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单位、部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文件精神,对安全技术文件、简报实行学习后签名的制度,确保每位员工学习到位、执行到位,不出现思想认识上的衰减,真正将“安全责任人人挑,人人肩上落指标”的要求执行落实到实处,有效杜绝一切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

1.3 提升绩效考核,构建和谐班组的发展点

绩效考核,是个永远都说不完的话题。绩效,是运行管理强而有力的补充,也是影响和谐的“定时炸弹”,在公司由上而下致力推行绩效考核的今天,完善考核内容,提升绩效管理,使资源准确的按劳分配,才能更好的提升成员的战斗力,提高成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对每项工作的分解、量化,使之成为绩效考核的基础,并对每天的工作定出详细的计划及工作说明,让每个班员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准备什么,按照计划进行工作。通过计划的完成情况我们可以准确的知道班组成员的工作量,通过系统可以知道哪些工作内容被遗漏,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班组成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让他们对绩效考核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和谐班组才可以健康、长久的走下去。

2 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运行管理和创建和谐班组是当前做好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作为保障,出现问题追究责任,讲究细节。该文通过以上阐述内容,旨在能够为我国电力变电站安全生产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以期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乔斌,黄秋实,周永久.黑龙江省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座谈会在哈召开[J].黑龙江电力,1980(4).

[2] 赵子刚,张爱虎.华东电力建设局.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冬季安全施工[J].华东电力,1980(12).

第8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监控管理

1、引言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的需要,电力系统必须要不断地发展壮大。变电运行是电网安全的重要场所,其运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直接影响到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多的不便及损失。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电气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那么如何才能知道系统是否正常稳定的运行,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监控体系,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监视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能够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2、变电运行监控系统概述

变电运行的监控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整个系统的智能控制终端(ICU)和远程智能通讯控制器(RTU)都是由16位的微机构成的,这样的监控系统不但反应速度快,而且实时性也比较好。而且各系统都是独立工作的,互相不影响,实现了硬件系统的模块化。变电运行的监控系统使电网具有了智能化。也就是说设备的运行不仅仅由设备本身的工作指令来决定的,还要由配电网络的自我诊断后,再根据电网的能力以及负荷的重要性,最终发出设备运行的指令。现场的数据通过智能控制终端进行采集和控制,然后通过电流变送器和电压变送器等传感器把信号传送到智能控制终端,智能控制终端通过远程智能通讯控制器与智能通讯卡(ZTK)相连,最终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还有智能控制终端通过设在配电系统内的接触器,对电源进行预定程序中的控制。

3、加强变电运行监控管理的措施

3.1改进监控模式

为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就要对变电运行的管理及人员选配等方面进行改革。要逐步实行监控与调度一体化的变电运行模式,这样不但提高了变电运行的效率,而且还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对监控中心自动化的水平要进一步提高,进而全面提高监控中心的监视能力。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保障能力要提高,增强系统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二次设备的监视能力。加快变电站数字化的研发工作,这样有助于提高监控中心的数据采集能力。要扩大远控操作的范围,同时还要加快程序化操作的研发。要加快程序化操作的研发,这样才能够实现程序化操作,这才对监控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为了实现监控与调度一体化的变电运行模式,为了使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所以在采用一种变电运行的管理模式前,必须对设备的管理、运行的管理以及调度的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进行综合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充分地调整和统一管理的制度及工作的规范。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近期的发展规划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安排,进而使管理模式发展得更优化,这样就避免了走弯路以及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3.2建立相应的制度,定期开展电气设备状态检修

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制度的建立健全,定期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使电气设备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可以大大增加电气设备正常运作的时间。同时,定期的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也可以有效地检测出电气设备中的安全隐患,从而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了安全隐患和安全故障的扩大化,也能够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时间,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又能够节约电气设备的维护费用。开展变电运行工作的工具和基础都是电气设备,所以电气设备工作运行的状况的好坏与否对开展变电运行工作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提高监控人员的素质

要想实现监控与调度一体化的变电运行模式,就必须使监控人员同时具备变电运行和电网调度两方面的知识,这也是使监控中心实现既能监控又能调度的必要条件。所以必须提高对监控人员的要求,提高监控人员的素质,尤其是要加强监控人员调度能力的培训。根据变电运行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分层次的提高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监控人员除了掌握变电运行的工作技能之外,还必须掌握所有设备比如一次设备、仪器仪表读数及二次保护动作等正常运行的状态。监控人员需具有快速汇报事故的能力,同时还要协助电网调度处理电网事故。监控人员具有快速汇报事故的能力,这样可以使调度员较清楚的了解事故,同时监控人员还要协助电网调度处理电网事故,这样可以尽快处理好事故,进而减少损失和影响。监控人员需具有查核调度操作票的能力。监控人员是调度和操作人员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监控人员要起到解读、释疑和协调的作用。所以监控人员必须要读懂调度操作里的内容,理解调度操作的目的,同时还要确认调度操作可行性。监控人员需具有通过现有的监视设备,判断缺陷紧急的程度,同时还要具有处理现场简单事故的能力。

3.4建立安全责任制

在变电运行操作过程中有着非常多的危险点,如果这些危险点被忽略,管理缺失以及安全监督不到位,便会很容易致使安全事故。所以,为了能够防止事故的发生,非常有必要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的安全监督及管理规章制度,使变电运行班组的安全管理及监督有制度来约束。为了控制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危险点,人员要认真的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贯彻执行变电站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要熟练的掌握应对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要提高变电运行管理的技术水平,使得处理事故的时间能够大大缩减,同时也能保证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对工作人员安全培训上,要强调其实用性,提高他们能够积极动手的意识,使得培训的知识能有用、员工能够掌握、在实践中能够会用。在思想方面的培训教育也要有所加强,用事故教育录像、黑板报、事故快报、安全标语以及安全简报等安全活动和手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等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奖罚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细化和量化,让各项工作的操作性都能有所强化。

3.5建立变电运行的安全监督应急措施

因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工作时认真开展标准化作业,规范作业流程和作业行为,同时建立安全工作的应急措施,面对突发事件做好及时的处理,对可能存在的高风险作业,要认真做好现场勘察,制定针对性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和现场安全监护,有效地预防电气设备事故、电网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经常性的开展事故演练,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应对能力,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确保变电工作的安全。

4、结束语

变电运行是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没有扎实的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供电企业生产和发展就没有可靠的安全保证。我们只有定期开展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强化操作员工培训教育、建立安全责任制及行之有效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提高电气设备健康水平等等,才能切实营造安全有序、可靠的变电运行环境,并创设丰富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浙江电网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

浙江省电网频繁发生暴雨、台风、大雪、冻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电网输变电设备大范围损毁,从而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浙江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现电力调度和设备监控业务的高效融合。但毕竟由于建设周期短,运转磨合时间不长。在制度、技术支撑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电网应急体系的含义

应急是指针对电网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通过建立全面的、整合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以有效预防、处理和消除突发事件为目标,以运行管理者为核心所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活动。

浙江电力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结构按照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三级设置(图1)。总体应急预案是组织管理、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指导原则和程序规范,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文件;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突发事件、危险源和应急保障制定的计划或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特定的场所、设备设施、岗位,在详细分析现场风险和危险源的基础上,针对典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的处置措施和主要流程。

浙江省电力调控中心是浙江电网运行的组织、指挥、协调机构。由图可见:浙江省电力调控中心主要承担事故灾难类中的电网、设备和自然灾害类中的防台、冰灾专项应急预案和本单位的特殊应急预案。

二、应急体系

电网应急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使其高效、灵活地运转起来,需要许多具体的运行机制作为支撑。运行机制是指为保证电网应急管理体系、体系内部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所规定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通过制度、办法、规定、措施和评估等方式表达出来。应急系统主要包括:

1、应急组织体系:浙江省电力调控中心作为职能部门之一,在浙江省电力公司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构建浙江电网的应急机制。分决策层、执行层、行动层三层结构。

决策层:调控中心领导小组。贯彻落实浙江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及相关文件精神;接受浙江省电力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应急决策和部署;研究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应急体系;领导本单位应急处置实施工作。 执行层:各级调控中心本部门处室。立足本单位应急管理基础和现状,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范围、定位、框架等关键要素,科学建立应急预案体系。行动层:基层电网运行人员、抢修员工组成。他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上级的命令,按照《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操作书进行事故处理、恢复电网供电。

2、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上下对应、相互衔接、完善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和浙江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如图2。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通过预案评审,同时报省公司应急办公室和华东电网调控中心备案。各种应急预案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应急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变化情况、电网安全生产形势和问题、应急处置经验教训等,及时评估和改进预案

图2 浙江调控运行应急预案类型

内容,实现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

3、应急保障体系:调控中心利用一切调度监控运行资源,构建最快速、最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健全大运行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加快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二次在线监控、在线预警与辅助决策等系统功能建设,全面提升调度监控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应急平台和指挥系统建设,依托现有专业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传输与共享;利用现有调度值班、生产大运行值班、抢修指挥中心等平台,明确信息报送渠道和程序,加快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指挥命令的上传下达,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

三、应急管理实践

在以上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浙江电网调控部门用自身建立起来的应急管理体系来指导设备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迎峰度夏某日浙江电网500kV某枢纽站由于火灾烧毁了三台所用变的低压电缆、动力电缆、光缆,对变电站以及整个电网造成以下影响:(1)所用电全部失去 ;(2)三台500kV主变风机、油泵无法启动,(主变冷却方式 ONAN/ONAF/ODAF,自冷能力为60%);(3)四条500kV线路保护通道失去,线路无主保护; (4)多条220kV线路保护通道告警;(5)直流系统供电时间只能维持1.5―3个小时;(6)站内通信异常,自动化数据出错。

面对事故的发生,浙江省调快速反应,按照《浙江500千伏系统突发事件省调处理预案》指导,精心指挥,打了一场漂亮的反事故处理战役。这件事件的有效应对充分说明了浙江电网应急管理体系的正确和高效。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性质与任务

所谓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指电力工程建设人员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劳动工具等,极据特定的建设目标将建筑材料、半成品等建设为电力产品的过程,其涉及到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成本及项目安全等各个方面,从某种程度而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电力建设单位所有活动的核心内容。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总结如下:即以电力生产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基础,利用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将工程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度起来,使得人力、财力、物力等工程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全面实现高速、高质、高效益、低成本的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二、某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实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110kV变电站工程总投资6200万,主变容量为12.6万千伏安,线路长度为1.76km,工程占地面积为421m2,变电站内环行道与巡视道路建设均进行相应的紧缩,与传统面积相比至少缩小了25%;为控制电缆沟的数量,将主控楼内的开关与保护室合并使用;为控制走廊的整体面积,实现多条线路同杆架设的施工方案。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25.5m2,建筑结构为门式钢架钢结构有檩体系,围墙选择100cm厚、高2.4m、长201m的蒸压轻质混凝板及H型钢柱;电容器组防火墙高4m,长度为53m。该电站工程选用的是两台新型环保变压器,总容量达12.6万千伏安,在提高容量的基础上减少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变电站的房屋建筑采用的是装配式建设工艺,选择新型复合型材料;电缆沟、构支架爬梯等均采用新型材料,且消防报警采用的是红外对射感应装置,该设备的先进性可以大大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下面针对该工程的项目管理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二)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策略

1设计创新

在本工程设计阶段其创新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提高总平面布置的紧凑性,一些不必要的建筑物合理取消,比如门卫室、巡视小道路以及配电装置区部分环形道路等,而配电设备与围墙的距离则进行合理压缩,在110kV内桥区域设置电容器场地,整个设计缩小15%左右的占地面积。其次采用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案,变电站中所有建筑物的结构均为预制结构,采用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作为建筑物的屋面及墙体,在现场进行装配,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环保效果好;再次,采用了单避雷线技术,用单根避雷线取代传统的双避雷线,不仅可以减轻塔重、对铁塔的结构做进一步简化,而且建筑材料的消耗也大幅减少,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最后,在项目管理中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工程项目与计划、物资、招投标以及财务系的横向集成,提高了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2施工进度管理创新

从某种程度而言,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会对工程投资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针对电力工程这类生产性投资工程来说,工程进度控制更为重要,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施工进度管理进行全面创新,以顺利实现工程管理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可以对工程资源的供应与安排进行优化,最终降低工程成本。传统的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在预定的工期内编制多个施工方案择优选用,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实际的施工进度却与计划进度存在较大差异,然后再针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调整策略进行补救,如此往复直至工程完工。而在本工程中由于采用的是装配施工方案,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装配式施工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筑物、构筑物的上部构件均是先经过工厂化预制成型的,再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安装,且安装过程中与传统施工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干法作业,无需搭设脚手架,不仅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也加快了施工进度,且体现出较高的环保效益;采用预制钢结构体系作为建筑物主结构,同样在专业工厂将构件先制作完成,施工现场仅进行安装即可;本工程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了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这种多孔硅酸盐材料具备易切割、固定方法便利的特点,是一种可以标准化、工厂化生产的新型环保材料,应用该材料进行现场装配大大提高了施工安装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此外,综合室部分也是采用的装配式轻钢结构,同样可以采用工厂化制作,实际工程中仅用两周时间即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包括钢结构、屋面以及墙体结构等等,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整整提前了35天之久。

3安全质量管理创新

在工程项目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证项目与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相符,促使项目可以根据既定的质量目标实施相关的功能活动。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计划阶段、质量控制阶段以及质量改进阶段。在本工程中,安全质量管理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安全管理方面,施工过程中建立了由建设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组成的完善的管理网络,且以各类科学、适用的规章制度为支撑,全面落实安全文明生产工作;在施工现场推行标准化作业模式,制定作业标准指导书,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作业;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提高安全作业的环境水平;此外,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考核,保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

其次在质量管理方面,实行挂牌上岗制度,即在施工现场设置各类宣传牌,主要内容包括工程主要负责人、施工质量标准、检查情况公告等;注意要及时更新检查情况公告的内容,保证其中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将其对施工人员的激励作用与警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质量管理中针对一些隐蔽性工程引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比如地基处理阶段的回填土施工,只有通过有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层层把关,决不容许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比中土料质量与工程地质要求不符,则不得用于填筑;或者土层厚度达不能到要求,则不得进行下一步的夯打。要保证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就要针对各施工工序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便于执行的作业标准,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树立“人人皆品检”的观念,促使操作者自主的进行质量控制。

4成本管理的创新

所谓工程项目造价是指整个过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验收等整个阶段所消耗的所有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工程造价是将工程的基本建设工作量采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工程成本是一项综合指标,其所反映的是建设项目投资的规模,通过工程成本的高低可以体现出一个工程价值的大小。在本文实例工程中,采用干法作业进行结构施工,并且率先使用了单避雷线、蒸压轻质混凝土等先进技术与新型材料,这些创新技术与创新理念的应用均大幅降低了工程的建设成本。首先与传统施工工艺中大量使用水泥砂浆的作法相比,本工程采用干法作业,无需安装脚手架,并且采用的蒸压轻质混凝土材料密度较小,再加上较大的吊装机械作业面积减少了移位的次数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砌体墙施工成本相比,仅人工一项即可降低约40%;其次采用了单避雷线技术,用单根避雷线取代传统的双避雷线,不仅可以减轻塔重、对铁塔的结构做进一步简化,而且建筑材料的消耗也大幅减少,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结语

总之,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保证电力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中要创新思想、改变思路,建立一个综合性强、专业程度高、相对独立管理组织,并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为支撑,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还要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步骤,促使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都能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自觉地学习并掌握和运用项目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宏伟.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型[J].水电工程信息周刊,2009(12).

第11篇

[关键词]变电检修工作 加强 改进 完善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59-01

电力生产的稳定增长和供电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电力生产已取得显著增长的前提下,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就成了保障电力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变电系统的状态直接决定了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而变电检修则是维持变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的变电检修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给供、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埋下了隐患。本文从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分析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加强和改进变电检修工作进行简要阐述。

一、变电检修的重要性

(一)变电检修的定义

变电检修是指对电网中的各类高压电气设备的巡检、检查、试验与修复。检修的对象包括变电站的全部高压设备,如电力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等。导致变电设备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任何原因引起的设备故障若不及时处理,势必会影响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

(二)变电检修的重要性

变电检修包括设备故障检修、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等方式,通过状态监视和诊断,了解和掌握变电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判断设备的异常情况,预知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并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有效的检修维护。变电检修通常集中于事故易发或频发的部位和环节,目的在于对已经出现异常或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提高变电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科学、合理的变电检修,能有效降低设备带病运行的概率,提高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变电检修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检修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对变电设备的原理和构造缺乏准确的了解,操作技能欠佳,使得故障设备不能及时恢复送电;而一些在岗的大学生尽管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但缺乏检修工作实践经验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少数员工不能与时俱进,对新技术、新设备不能主动深入的去了解熟悉和掌握,仅习惯于凭既有经验开展检修工作;部分供电企业对对变电检修岗位的轮岗趋于频繁且缺少必要的检修技能培训,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一些检修人员的检修技术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上述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变电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变电检修管理工作有待改进

一是检修工作安排不合理。传统的变电检修通常是采用定期检修的方式,即在固定的日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整体的清理,固定的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更换。这种检修方式严重脱离变电设备运作的规律和检修工作实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极易出现一些设备尽管已损坏,却因为没到固定检修日期而无法得到及时处置的现象。同时,一些设备尽管到了固定的更换日期,但仍能继续正常工作,若机械性地更换则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同时,定期检修方式还易导致检修人员工作不够认真细致,淡化了检修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二是检修工作记录不详细。如,完整的设备档案记录及运行、检修、试验记录提供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运行检修记录不详、不衔接、资料丢失等,也没有检修日志和相关分析,给后续的检修工作造成不变。当再次发生同类事故时,也缺乏参考,需重新查找故障点、分析原因,降低了检修工作效率。

(三)变电设备陈旧落后

部分企业受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及时的更新变电设备,或只能部分更新。新旧设备混合使用,使变电站整体运行性能下降、寿命衰减。有些设备负荷严重超载,影响了检修工作的顺利运行,加大了变电检修的负担,增加了检修费用,也留下了安全隐患。

三、加强和改进变电维修工作的途径

(一)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1.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技术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对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等的培训,组织新技术、新设备学习,定期进行业务考核,也可以安排一些操作技能娴熟的员工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并经常开展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等活动,以丰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能力,拓展他们的成长空间。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要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此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还应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员工思想动态,在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员工对变电检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养成严格按照检修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的良好习惯,减少人为失误而造成的检修风险。

3.鼓励员工自觉提升技术水平。企业还应建立和完善学习激励机制,调动和保护检修人员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要求检修人员不断强化其自身业务水平,鼓励他们通过自学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检修操作技能。

(二)改进变电检修工作

1.完善变电检修作业技术指导书。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检修作业规范,明确设备检修工作的具体内容、步骤和要求,并将变电检修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检修班组和人员。变电站技术升级改造或设备更新后,应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作业规范,使检修的操作做到有据可依,保障检修维护工作有序进行。

2.改进变电检修方式。采取以状态检修为主,故障检修和定期检修为辅的检修方式开展检修工作。状态检修是当前使用较广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检修方式,即实时对各项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掌握其动态变化。可有针对性地对出现异常的设备进行检修维护,能够及时处理故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使多种检修方式能发挥相互拾遗补缺、相得益彰的作用。

3.规范检修记录工作。无论是定期检修还是状态检修,检修人员均应按照具体要求及时详细作出检修记录,为变电检修提供可靠依据,做到有案可查。同时,要强化设备检修原始数据的管理,根据变电设备实际检修情况,记录和分析设备的检修数据,确保检修结果的精确性。

4.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应牢固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调动和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断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同时,注重培养检修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使检修工作的开展做到既各负其责,又密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优势互补。

(三)强化变电设备管理

1.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要认真做好设备的选型工作,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同时要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

2.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要切实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监督检查,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及时按照设备缺陷流程做好上报工作,跟踪设备变化情况。

3.着力消除事故隐患。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检修试验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检修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检修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参考文献

[1] 王茗禾.浅谈实施变电检修工作的有效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9(13).

第12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危险点防止措施

在整个变电运行系统中,变电运行人员肩负着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任务,压力非常的大;因此,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要对潜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排查,任何一个可疑点都是不容忽视的,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会对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加强对变电运行工作的管理等,能有效的减少危险点的发生。下文将结合具体经验,进一步的对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从源头上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1 变电运行管理的相关危险点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1.1 变压器的操作

这点主要是针对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来说的,主要表现在:在切合空载变压器时,极易产生操作过电压的状况,这严重的影响着变压器的绝缘绝缘作用;在变压器的空载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将会直接影响到变压器的绝缘效果。因此,工作人员在对变压器操作时,要时刻小心谨慎,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

1.2 直流回路操作

这里所说的直流回路操作常常是变电站值班人员进行的操作,在此过程中,值班人员若不小心谨慎,也极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如:运行人员如若在此过程中出现疏忽,就会直接导致变电站内部的自动装置以及保护出现误动作,从而导致跳闸事故出现,对变电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值班人员在对直流系统进行操作时,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来办,杜绝任何偷懒行为,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

1.3 母线倒闸操作

母线倒闸是整个倒闸操作系统中最为关键性的环节之一,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没能进行充分的准备,则极易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其危险点主要表现在,如:在母线倒闸的过程中,因为不恰当的操作很容易造成带负荷刀闸的意外发生;从而使得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切换失误,产生勿误动现象,甚至在空载母线充电时,出现在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和开关的断电口之间的串联谐振现象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的阻碍。

1.4 倒闸操作票制度

采取倒闸操作票制度主要是因为在变电运行的全过程中,其运行的每个设备都处在不断运行变化的状态下,如:运行、热备用、冷备用以及检修等,这些状态随时都处在不断变化中,而倒闸操作票则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要求运行人员根据设备的不同运行状况,及时的进行倒闸操作票填写,以便作为保证电网倒闸操作步骤正确性的依据。正确的倒闸操作票不仅能够对电网、设备安全起到积极作用,还能进一步的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反之,错误的倒闸操作票在导致设备严重受损的情况下,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从而引发事故跳闸、电网解列等一系列的问题的产生,不利于电网的正常运行。

1.5 天气异常影响

除上述的影响变电的因素外,变电的正常运行还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高低的改变更是影响变电运行的根本因素所在。冬天,由于受到温度较低的影响,导致出现充油设备油面过低,导线过紧的现象;反之,夏天由于气温较高,以至于充油设备油面过高,出现导线过松的现象。当然,大风天、大雾天以及雷雨等天气都会对变电设备运行产生影响,都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要求变电运行人员要对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进行检测预防,积极避免因为气候因素造成的意外的出现率。

2 变电运行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

2.1 正确认识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

变电运行人员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质,时刻都在准备着面对突发的状况,工作压力非常的大。加之变电运行工作相对繁琐,管理规章制度相对较多,如果进一步的对运行人员设定一些没有针对性、无用的规定,效果不见得会好,反而会使得工作人员产生被动思想和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而“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实施是指对准备或者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的针对全过程、综合性的分析,并且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找出相对薄弱的环节,制定出相关的防范措施。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是符合当前变电运行的状况的,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变电值班人员来说,都是一种可以实行的、有效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了危险点分析预控表,并引入安全生产风险体系要求,对风险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做到风险前移,示例如表1。

2.2 针对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对特定矛盾进行解决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变电运行过程中的特殊矛盾,最首要的任务是要对值班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提高,进一步的增强开展“危险点分析与应用”,首先要对自觉性和相关的自我保护能力进行增强。因此,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开展“危险点分析与应用”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工作人员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作的内容、形式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减少工作上的精神压力以及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使得工作的安全性能得以增加。

②明确进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找准危险点,来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工作过程的安全。在此过程中,要对潜在的危险点进行明确,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方法。而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中,要求的是相关工作人员要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提前对危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或者制定出防止措施,并且及时的对其相关数据、运行状态进行记录,为日后安全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相关资料依据。

实际应用中,建立了变电设备风险评估表,区域内、外风险评估表,各种类型倒闸操作风险评估表,变电设备状态风险评估表等。每年结合实际不断进行修编和培训,使变电运行人员对管辖设备的危险点及预防措施心中有数。

③我们要明白,对变电运行的“危险点分析与应用”不单纯的只是变电运行人员的事,更多的也是整个企业各个层面都需要共同展开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比较全面的从各个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才能比较全面的抓住潜在隐患,才能使安全工作落到点子上。如安全生产风险体系的推进应用,在整个局内形成危险点预控的氛围,从上到下形成了危险点控制链,从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变电运行管理的危险点分析与应用是变电安全管理工作由粗放向精细,经验向科学以及传统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的充分体现。其主要方式是由运行人员通过分析,对潜在的危险点进行排查寻找,目的是通过此方式进一步的增强工作人员对危险的认识,从而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主动、及时的对工作重点进行及时的排查整理,防止违章作业等想象的出现,从根本上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辛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J].科技资讯.200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