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洋经济文化

海洋经济文化

时间:2023-08-30 16:47:17

海洋经济文化

第1篇

关键词:海洋文化 海洋经济 影响

海洋文化在文化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海洋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中国的一些沿海地区甚至将还海洋文化产业作为了支柱性产业。在地球上,70%是海洋,剩下的30%才是陆地,所以海洋是地球的宝藏,人们要正确的利用和发挥它的价值。

一、什么叫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是指由海洋所产生的文化,也是指人们利用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活动。比如海洋旅行、海洋民俗产品买卖、海洋考古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中国靠近海的地方有江苏、浙江、上海、台湾等地,而这些地方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早在09年,江浙沪三地就成为了世界第十一大的经济体,而在同年,三个地方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差不多超过了9000多亿元。由此可见海洋文化在海洋经济中的重要性。

二、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现状

海洋文化不但在中国文化中占着极大的比重,海洋文化所产生的海洋经济总值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尤为明显,随着海洋文化的大力提倡,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海洋文化,早在200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贡献率就达到了10%,海洋经济成了沿海地区的区域发展支柱。

海洋旅游业成了支撑海洋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海洋旅游有特色、有个性,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外国来的旅客。早在2000年,中国沿海地区接待境外旅客已经占到全国旅游景点接待旅客的40%左右,中国的海洋旅游大大的提高和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三、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

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是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影响的,海洋文化能促进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海洋文化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它还能带动其它海洋产业的发展。比如,海洋旅行一直很吸引人们,因此每年有大批的人来到沿海地区旅游,海洋旅游在中国旅游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加。而旅游的同时又是少不了吃、喝、玩、乐、住、行的,因此当地的餐饮业、酒店业、零售业、运输业、交通业、娱乐业等产业也因此而被带动了起来,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海洋文化业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也就是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和产业。不管是餐饮业还是娱乐业,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海洋旅游业的兴起,给很多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另外,海洋文化业也是离不开海洋经济的,因为人的海洋价值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所以人们走向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如果没有经济价值的产生,人们就不会进行这些行为。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的内生因素,而海洋经济又是海洋文化的出发点,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大力推行海洋文化,发展海洋文化,有助于发展海洋经济、提升社会效益和沿海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四、开发海洋文化而出现的问题

(1)对海洋的保护不够全面,很多人到海边去旅行的时候没有注重环保问题,垃圾的随意乱扔和资源的过多开采,让生态环境的污染变得严重,海洋的资源越来越少,甚至一些宝贵资源面临枯竭的问题。

(2)缺乏高端人才,人才的匮乏严重的制约了海洋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一些高技术的人才。所以国家需要培养一些专业的海洋人才,因为从目前的从事海洋业的人员结构来看,这些从业者普遍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国家应该在全国的一些高校开设此专业,加速这类人才的大力培养。

(3)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员比重下降,由于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餐饮业、娱乐业以及相关的产业,这让第三产业的从事者在不断的增加,因为行业的需要而变得炙手可热。而第一、二产业的从事者比重却逐渐下降。

(4)对海洋的认识不够全面,一部分领导者没有重视海洋文化每年为海洋经济所做的贡献,更没有体会到海洋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所以导致了一些小地方的海洋经济没有得到发展。领导应该切实改变自己的陈旧观念,并且加强海洋文化的开发。

五、如何让海洋文化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1)完善海洋旅游的政策和规定,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切实防止污染的现象发生,定期对海洋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向当地有关部门征收海洋污染税。

(2)大力推行海洋文化品牌,很多地方没有意识到海洋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把海洋利用起来,更没有建立海洋旅游的有关政策,这就需要当地有关部门大力推行海洋旅游,并且重视海洋文化品牌的效益。

(3)开展海洋文化节,吸引大批的游客来观光和旅游,利用当地的民俗和特色海边美食来办海洋文化节。比如,闽海烤鱼节、海南椰子节、打渔节等等,将传统历史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抓住旅游市场的脉搏,就能够带动一定的经济效益。

六、总结与体会

我国的海洋文化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如今步入了新的时代,我国的海洋文化更需要与科技和结合起来。先进的海洋文化不仅代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优良传统,也展示了人们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杰出成果,海洋业的大力推广,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关系探讨――兼论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2-35

[2]戎霞,丁智才.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海洋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12(6):162-165

第2篇

[关键词]海洋考古 南中国海区域 海洋经济、文化史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8-0108-06

海洋考古(maritime archaeology)是一门新兴的考古学分支,以前称水下考古(archaeology underwater)、沉船考古(shipwreck & wreck archaeology),其研究中心内容是海洋文化,考察对象是历史时期人类从事海洋活动的文化遗存,包括沉入海洋的船只、器物、城市、港口、聚落与生产、生活遗址,以及被人们作为圣地的水域中的祭品、海底墓葬,乃至濒海地区人们从事海洋活动相关的宗教遗迹、信仰系统,等等。正如英国海洋考古学家马克尔瑞所指出的:“海洋考古学就是人类在海上活动之物质文化遗存的科学研究。……她涉及海洋文化的所有方面,不仅仅意味着船舶等航海技术的遗存。”[1] (P1)

海洋考古遵循陆地考古的一般原则,然而由于主要以水下资料为对象,与陆地考古大不一样的作业环境,使用某些专门技术与多学科交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因而无论是知识领域还是理论方法,都大大拓展并延伸了考古学的研究领域。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考古学家开始关注人类在陆地以外的活动空间所遗留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海洋沉船的调查,不过由于天然局限和历史原因,成功的例子不多。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各国对文化遗产认识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水下考古发现,人类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才有较大进展。考古学家在地中海,后来在印度、伊朗、秘鲁、墨西哥等国海域,在国际性海上交通港口和海域,不断发现沉船和人类航海活动的遗物,探测发掘曾经繁华的古代海港与海洋聚落遗址。虽然这些考古发现只揭开海洋文化遗产的极小部分,但具有陆地文化遗产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且这些开拓性的工作已经充分展示出水下考古的独特内涵和巨大潜力,越来越突显它在考古学中无可置疑的新贵地位。

与海洋考古的先驱欧美相比,东亚海洋考古无疑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的海洋考古起步于20世纪70 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等海域进行海洋考古与文物调查,发现了一批从秦汉到清代的文物,对南海交通研究有很高价值。[2] (P103) 直到1974年,日本在北海道江差港内对江户时代末期的军舰开阳丸号进行调查,才告别海洋考古空白的历史。80年代以后,东亚海洋考古进展迅速,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进行过多次颇具规模的沉船打捞与调查工作。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广东台山川岛、福建连江定海湾、山东长山列岛、辽宁绥中三道岗、广东新会银洲湖等海域进行海底考古探察与发掘,打捞出一批宋、元、明时期的沉船及实物,标志着我国海洋考古工作的真正开始。据报道,从我国东南沿海至南中国海海域,不完全统计的从公元前后到20世纪的沉船超过2000艘。[3] 所以日本学者田边昭三认为,东亚的海洋考古研究,将使这一海域成为不亚于地中海及墨西哥湾的水下考古学的又一处圣地。[4] (P3) 人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海洋考古的前景极其广阔。

沉船考古,海洋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是见证不同国家之间外销的或舶来的物质与文化的直接证据,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类海洋经济活动信息。每一件遗物实际上都体现着历史时期一个或多个国家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片段,为历史研究提供难得的实物标本。循着标本透露出来的信息,或者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可以追寻到更多历史事实,以验证历史,发现历史,乃至重构历史。

南中国海是古代东亚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区域。19世纪末以来,该区域海洋历史受到东西方学者的长期关注。有学者认为南中国海是“东方的地中海”,可见该区域在东亚和东西方海上交往中的显要地位。而近年来中国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情投入,特别是东南海域沉船考古的不断进展,也使南中国海区域海洋考古成为焦点。

1997年,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以北150公里印坦(Intan)油田海域25米深处海底,打捞到10世纪的东南亚籍海船。据普林斯顿大学杜希德(Denis Twitchett)教授、剑桥大学思鉴(Janice Stargardt)教授介绍,沉船的运载物包括:做工精致的戒指、耳环、衣饰、带扣和爪哇金币,铜块、锡块、铅块和青铜器,玻璃,还有珍贵而数量巨大的中国陶瓷、南汉银锭和钱币,对研究南汉与东南亚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年代之早,遗物之丰富,在亚洲水下考古中甚为罕见。[5] (P383-432) [6] (P300-315) 这一条沉船所提供的关于南汉和南海交通的历史资讯及其史料价值,绝不亚于传世的任何一部五代史或南汉史典籍。

1992-1993年,菲律宾国立博物馆在艾尔夫石油公司资助下,与弗兰克・高迪欧领导的欧洲水下考古协会(IEASM)合作,对1600年在加维特港与荷兰商船“毛里提乌斯”号作战中沉没的西班牙商船“圣迭戈”号进行三次水下挖掘,打捞出船体的龙骨、六分仪、金银币、大炮、银制餐具、日本刀护手及枪支、陶瓷器,总数达到34407件,其中陶瓷器5671件,大部分来自景德镇窑和漳州窑。据日本学者森村键一介绍,“圣迭戈”号沉船打捞出来的陶瓷,有福建、广东产的黑褐釉四耳壶、华南三彩牡丹蔓藤粘贴花纹四耳壶、安平壶(白瓷),泰国、缅甸产四耳壶,共621个。其中中国生产的壶占48.5%,泰国占33.8%,缅甸占3.7%,西班牙或墨西哥占10.8%,产地不明者占3.2%。[7]

“圣迭戈”号沉船的发现,再现了早期欧洲殖民者向东方扩张以及彼此间商业战争惨酷的一幕;而中国瓷器畅销世界各地,以价格低廉的普通青花瓷为主,体现了中国瓷器外销的特点。

上世纪90年代,越南考古工作者在中南部海域多次进行沉船勘探与发掘,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所发现的5艘沉船,年代从15世纪到18世纪。[8] (P14、91) 1990年,越南官方与瑞典的潜水公司合作,对南部巴地-头顿(Baria Vuntau)省的昆仑(Con Dao)岛海域进行水下探测。在距离昆仑岛15公里的Hon Con岛海域约40米海底,发现一艘木船船体残骸,长32.7米,宽8-9 米。船上遗留大批瓷器,还有日常用品、各种工具等,总数在3万件以上。

据日本青年学者阿部百里子介绍,船上的中国瓷器主要是景德镇窑系青花瓷、福建窑系的青花瓷和白瓷、德化窑系的白瓷以及中国制褐釉陶器。沉船上还打捞出刻有干支“庚午”的墨条,另有明代铜钱“万历通宝”24枚,清代铜钱“顺治通宝”1枚、“康熙通宝”4枚,说明这艘沉船是17世纪后半叶载货经过该海域时遇难沉没的。阿部百里子认为,这艘沉船可能为中国商船,目的地是巴达维亚。[9] ①

1998年夏,越南一份报纸头条新闻报道了两位渔民在金瓯角南面海域发现古代沉船的故事。8月份,一支由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胡志明市越南历史博物馆、平顺省博物馆、金瓯省博物馆的考古人员组成的考察组随后进行探察与打捞,在水深36米处把沉船打捞出来。沉船长24米,宽8米,共发现各种遗物13万件,其中中国陶瓷最多。还有386块锌条,每块重15-18公斤,大概用以压舱。另外还有“康熙通宝”钱币、衣物、船骨、金属制品(如发夹、铜锁、铜盘、铜盒)、石质印章、辟邪、砚等。沉船中的瓷器产地有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和广东广州。其中多件瓷器底部印有“雍正年制”或“大清雍正年制”字样,可以确定这艘商船大概在雍正年间(1723-1735年)出海,航行到金瓯角南面海域时沉没。还有瓷器底部有“若深珍藏”、“祖唐居”、“梁”等字样,[8] (P220、222) 当为居室名号或商家字号,有可能是专门为海外华商订制的。还有多款瓷器画有城市图案,也应该是专门为海外客户订制的。

关于沉船的船籍,研究报告没有明确断定,但从沉船发现的四枚石质印章看,其中一方文字为“潘廷采印”,另有两方为“潘”,还有一方为“孙畴”,此外有赤褐色陶封泥一块。很可能沉船的主人是中国人,与清中期广州潘氏行商(同文行)有关系,是潘家出海贸易的商船,也可能是西方商人雇佣了潘家的商船。[8] (P210、234) 越南学者Nguyen Dinh Chien认为,这是一艘从中国广州开出的商船,运载中国商货,可能是中国船,也可能是欧洲船。

金瓯沉船考古是越南学者在不借助外国力量情况下进行的首次水下考古,Nguyen Dinh Chien认为,这次考古发现对积累水下考古经验,研究越南历史上海外贸易、对外关系和文化交流,了解中国雍正朝的瓷器生产,都具有重要价值。[8] (P242-243)

19世纪以来世界学术发展史表明,重大考古发现经常成为引起相关学科裂变和学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中国殷墟卜辞与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发现带来了国际性显学甲骨学、敦煌学的兴起就是典型的例子。事实上,南中国海地区各国的海洋考古发现不时给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带来惊喜,并提供源源不绝的研究资源,从而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意义的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领域,有些研究有望成为国际显学。

(一)中国东南沿海与东南亚的海洋联系。研究显示,史前时代,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的越人,善于舟楫与航海,海洋活动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与东南亚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6支木制船桨,以及一只“夹碳黑陶舟”。陶舟呈梭状,半月形,两头尖,基本保持独木舟形状,这是东越民族海上活动的证据。而同属河姆渡文化类型的人类活动遗址,在浙江沿海、舟山群岛以至台湾、太平洋岛屿也有发现,说明在中国海岛与大陆之间,存在着某种经济与文化的联系。[10] (P1-14) 广东、福建、台湾等地考古发现表明,华南地区古人类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或称南亚蒙古人种。台南县的“左镇人”(距今2-3万年)、台东县“长滨文化”(距今1-1.5万年),都是由华南地区迁入和传入的。

1989年,广东考古工作者在珠海市高栏岛宝镜湾发现三处距今4000-5000年的岩画,其中几处描绘当时的船只和船上人物,与香港、台湾等地发现的史前岩画内容与风格都很相似。考古学家认定,这些岩画刻画的船是广东先秦时期越人的海船,用木料加工组合而成,已经不是最原始的船只,离独木舟时代很远;而且已能使用原始的桅和帆,利用风力推动船只航行。

在环珠江口地区还发现大量稳定船身的石锚和捕捞用的石网坠,说明先秦时期越人不仅解决了海上停船的技术问题,而且在海洋捕捞生产上有了相当规模。

考古学家发现与研究显示,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东南沿海文化与东亚、东南亚乃至环太平洋文化圈存在某种联系。广西柳江人有着与澳大利亚的“基洛人”(Kellor)明显相似的头骨,而印度尼西亚的“瓦贾克人”(Wadjak)、菲律宾的“塔邦人”(Taban)、加里曼丹的“尼阿人”(Nian)、新几内亚的“艾塔普人”(Altape),都与澳大利亚人种有若干相似的特征,暗示了亚洲原始人类从中国南部逐渐迁往东南亚和澳洲的可能途径。[11] [12] (P97-98)

(二)广州秦汉考古所见南越国的海洋气息。当希腊人、腓尼基人、罗马人在地中海创造辉煌的海洋文明的时候,中国南方的百越民族也开始经营海洋,岭南地区与东南亚已经有经济交往。考古发现显示,秦汉时期岭南拥有相当规模、技术水平很高的造船业,海洋经济颇具特色。

1982年,南越国文王(文帝)赵胡( )陵墓在广州市解放北路象岗山被发现,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岭南最大的考古发现,出土不少与海上交通相关的珍贵遗物。另外,广州南越国时期考古发现有多处大型石构建筑遗址,或许说明,南越时期前后的番禺与扶南的澳佑一样,在城市建筑上与西亚、印度文明存在某种联系,这是东西方早期交往历史研究的新课题。[13] (P209-210、138-139、345-347) [14] (P285-286) [15]

南越文王墓等考古发现显示,南越国经济文化具有显著的海洋气息和海洋内涵,大大丰富了秦汉时期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国对外关系的篇章。

(三)澳佑遗址所见扶南国的海洋特色。随着历史的进步与文明的进展,南中国海地区各国、各民族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与区域之外的联系也大大增强。一些沿海国家依靠海洋,发展海上交往,形成有鲜明海洋特色的文明体系与国家形态。中南半岛上的大国扶南,以海上贸易闻名。大约在公元1世纪,扶南开始控制湄公河三角洲,直至6世纪。2-3世纪,来自印度、中国的商人络绎不绝来到扶南,波斯萨珊帝国的一些水手也出现在这里。扶南商人运载来自地中海、印度、中东和非洲的商品,如乳香、没药、树脂及用以制造香水和熏香的其他材料,前往中国,交换中国的丝绸。

20世纪40年代,法国远东学院考古学家刘易斯・马尔勒雷(L.Malleret)在越南南部的澳佑(Oc Eo)发掘了一座年代大约在2-3世纪、扶南“印度化”时代的海港城市。该城位于湄公河支流巴萨克河与泰国湾之间的平原上,长2英里,宽1英里,呈长方形,周围有护城河与城墙;古城被河道分为约10个区;城里建筑有三类:用花岗岩石块砌造的房屋、砖砌房屋和木结构建筑。考古学家认为,澳佑古城的砖、石砌筑房屋是受到了印度河文明的影响。遗址还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中国汉代的铜镜、印度的珠宝、具有印度犍陀罗风格的佛像和罗马金,说明这里不仅是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一个贸易中心,而且是东方海上交通的重要中转站。[16] (P94-95) [17] (P145-154)

经过法国、越南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已经揭示出这一古代东方海洋国家的许多历史事实,填补了中南半岛早期历史的众多空白。越南南部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陶灵坤认为,澳佑文化经历了从公元前后的“前澳佑文化”、1-6世纪的“澳佑文化”、到7-9世纪“后澳佑文化” 长达千年的发展历程,成为灿烂的古扶南文化的代表,也是东南亚海洋文化的典型。[18]

目前,澳佑考古与研究以其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海洋文明的典型性受到国际学界特别是海洋考古、海洋社会经济史专家的继续关注和重视。

(四)“南海一号”、“南海二号”古代沉船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沟通世界各国的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又叫陶瓷之路、茶叶之路、白银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丝毫不亚于任何一条陆地通道。海上丝路沿线及相关海域的海底沉船、海港遗址和海洋聚落的发现,对研究人类与海洋活动相关的领域,例如航海史、海外贸易史、港口史、造船史、移民史、国家关系史、宗教史、科技文化交流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7年,交通部广州救捞局和英国一家海洋探测打捞公司在广东阳江附近水域调查沉船时,意外发现了距今1000多年的中国沉船,命名为“南海一号”,发现镀金腰带、锡壶和宋元时期的仿龙泉刻花碗、青白釉葫芦瓶、粉盒等200多件瓷器及珍贵文物。2002-2003年,国家和省内考古工作者再次对“南海一号”宋代商船进行试探,打捞到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2007年5月,南澳渔民在云澳海域从一条古代沉船中打捞到一批宋元明时期瓷器。经考古专家跟进探测,初步认定是一艘长约16-18米的沉船,船上及四周散落瓷器约有上万件,器形有盘、碗、罐、碟、瓶、盖盅等,花色以青花为主,多为粤东地区的窑所出,部分产自江西景德镇,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所产,显示该沉船年代可能是明后期,目前已被命名为“南海二号”。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工作者在文物清理中发现了铳炮。[19] [20]

“南海一号”及“南海二号”沉船相继发现,其意义不仅仅在找到了沉船上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因沉船不仅正处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而且它的“藏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可贵,给此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标本。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路”密切相联的一段历史空白,对研究古代中外海上交通与贸易具有重大价值。特别是“南海二号”沉船,该船所在海域位于明代海上交通要冲,是海盗出没与走私频繁的海域,荷兰人称其为“好望角”(Capo de Goede Hoop)。沉船发现铳炮,显示有可能是明后期的走私船或海盗船,对研究海禁时期沿海私商贸易有特别价值。

“南海一号”沉船上的许多精美的瓷器,据说为国内博物馆所未见。而一些“喇叭口”大瓷碗,一些陶瓷首饰盒等物品,式样、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风格迥异,显然是为国外客户专门制作的。此类根据国外市场要求特别加工制作,以供外销的生产与销售方式,史学界一般认为出现在明清时期,现在看来,历史应该考虑改写。

明代中国外销瓷中有一个响亮的名称“汕头器”(Swatow Ware),又称“福建-广东窑系”或“华南窑系”,日本学者称为“吴须赤绘”、“吴须染付”,这类器物在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多有发现。近年中外学者对明代福建漳州窑及其外销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以及美洲海岸、南非,都有漳州窑产品。而广东饶平、大埔青花瓷研究也有进展。[21] 漳州与广东东部相邻,明后期私商贸易非常活跃,是外销瓷重要生产与输出地。而粤东地区外销瓷生产历史更长,早在唐代,潮洲北郊、梅县水车窑已经销往东南亚。明后期漳州窑产品与粤东窑产品风格类似,都仿照景德镇制瓷技术,因迭烧而造成“沙足”的特点。可以认为,“汕头器”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应该包括粤东和闽南的产瓷区。“南海二号”沉船发现的瓷器多为粤东生产,为研究“汕头器”的产销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陆国家,又拥有广阔的海洋。受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海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不占主体地位,具有区域性、边缘性和非主流特点。不过,在东南沿海地区,海洋因素在历史发展中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海洋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中华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广东是我国的海洋大省,拥有3368公里的海岸线,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一位。广东的海区面积达到4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区面积近1/7。历史上广东沿海海域是中外商民贸易交流与文化交流的主要区域,沿海海岸带以及南中国海海域,遗留无数有形与无形的海洋文化遗产,体现了海国之民与大陆不一样的航海传统和海洋文明。海洋不仅对广东历史产生重要作用,而且广东海洋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海洋文化中都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千百年来,粤人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实践中,遗存下大量海洋文化遗产,值得珍重。

(一)物质性海洋文化遗产,包括陆地、海上与海洋活动相关的遗址、遗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在海外交通考古与研究方面不断取得重要成就,前文提到的广州秦汉船台遗址、南越国文王墓、宫殿遗址、徐闻、遂溪等地汉至南朝海上交通港口遗址、珠江口海域及南海水下考古发现,极大改变了岭南古史面貌,也丰富了南中国海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历史篇章。[22] (P587-597)

(二)非物质海洋文化遗产。在广东沿海,无形的海洋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沿海民众的生活习俗、民间传说、等,洋溢着海洋气息。例如广州的南海神庙,祭祀的南海神祝融,是中国古代正统的国家神灵,在国家礼制与地方祭祀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以民间神祗形象世代享受人间烟火的海神“洪圣公”,在沿海民众心目中具有广大的法力神通,能够保护人们海上、水上的所有活动;“南海神诞”(波罗诞)香火甚盛。南海神崇拜不仅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很盛行,在港澳地区、海外华人中也有影响力,是维系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信仰纽带。此外,沿海民众对龙母、天后(妈祖)、伏波将军、谭公等神灵的崇拜也很普遍,相关庙宇随处可见,构成沿海地区民间大大小小的海神(水神)系谱和信仰体系。

600年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经过广东沿海,其中两次是从广东启航的(第二次、第六次)。在广东南澳、惠来神泉、中山、阳东等地,民间出现了纪念郑和的庙宇和传说,“郑和”继南海神广利王(祝融、洪圣公)、龙母、伏波将军、天妃(妈祖)、谭公之后跻身海神(水神)系列,不仅彰显了郑和在海外交通史上的崇高地位,以及在民间社会广泛的影响力,而且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地方社会的某些特点与文化特性,如海洋性、商业性、功利性。研究显示,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到东南亚各国的环南中国海区域,存在着一个以华人社会为依托的郑和崇拜现象。泰国首都阿瑜陀耶、班科库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都有纪念郑和的三宝(三保)庙。在爪哇色马兰有三宝洞,华人把郑和当作商业神来崇拜,每年旧历六月三日,被定为郑和来航纪念日,举行盛大祭典活动。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有三宝城、三宝井,也被认为与郑和远航有关。这种跨地域、跨国界的共同文化是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结果,也是中华海洋文化在海外的延伸,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吴春明等. 海洋考古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南海丝绸之路文物图集[Z].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3]俞伟超. 十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的主要成果[J]. 福建文博(纪念中国水下考古十年专集),1997,(2).

[4]小江庆雄著,王军译. 水下考古学入门[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5]杜希德(Denis Twitchett)、思鉴(Janice Stargardt).沉船遗宝:一艘十世纪沉船上的中国银锭[J]. 唐研究(第10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李庆新. 濒海的国度:南汉对外关系与海外交通[A]. 郑州大学编. 高敏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C]. 北京:线装书局,2006.

[7]森村键一著,曹建南译. 菲律宾圣迭戈号沉船中的陶瓷[J]. 福建文博,1997,(2).

[8]Nguyen Dinh Chien. The Ca Mau Shipwreck 1723-1735[M]. Ha Noi, 2002.

[9]阿部百里子. 从越南Buntau沉船打捞出的中国陶瓷器[J]. 中国古陶瓷学会1999年会专辑(福建文博1999年增刊).

[10]陈炎. 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曙光――河姆渡文化对探索海上丝绸之路起源的意义[A].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1]吴汝康. 亚洲早期人类的分布与澳大利亚的关系[J]. 人类学学报,第7卷第3期.

[12]杨式挺等著. 广东通史(古代上卷)[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墓(上)[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4]张荣芳、黄淼章. 南越国史[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15]李庆新. 从考古发现看秦汉六朝时期岭南与海上交通[J]. 史学月刊,2006,(10).

[16]戴尔・布朗主编,王同宽译. 东南亚――重新找回的历史[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17]谢崇安. 雨林中的国度――追踪东南亚古代文明[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18]陶灵坤博士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作报告[R]. 2006-07-30.

[19]广东南澳海域惊现“南海二号”古沉船[N]. 新华社,2006-06-11.

[20]许黎娜.“南海Ⅱ号”发现铳炮[N]. 南方都市报,2007-08-18.

第3篇

【摘要】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口号下。青岛提出了加快向“蓝色经济”、“智慧城市”迈进的发展目标,21世纪也是海洋文化彰显和海洋文化产业跃进的世纪,文化的意义是社会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统一,文化的发展需要坚实的土地,经济增长需要文化含量,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不仅是我们期望的目标,而且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海洋文化产业是代表先进海洋文化理念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式,它具有资源投入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海洋开发的砥柱产业和朝阳产业。

【关键词】青岛;蓝色经济;海洋文化;产业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海洋文化产业,是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海洋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山东半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海洋经济持续的增长。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

海洋文化产业,是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曲金良教授在《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加强海洋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是海洋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青岛市海洋文化产业提升的障碍性因素

(一)对海洋文化产业缺乏战略性思考与规划

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与中国其他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相比,山东半岛受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较深,在经济发展上求稳而不求变,缺乏创新性和进取性,这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不相契合。同时,由于山东半岛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人们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从而制约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海洋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青岛的海洋科研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青岛是海洋科研强市,但在海洋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以及产业发展方面,岛城还算不上强市,主要在于“缺乏强大的海洋科技成果孵化与产业化平台,缺少发挥引领作用的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且传统产业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远远大于海洋新兴产值,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达到了瓶颈。”

(三)海洋科技应用人才和科研发展相对滞后

海洋人才的培养与产业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往往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经济人才供应不足的关键原因在于培养模式存在结构性矛盾。据了解,山东在海洋经济人才培养上走在全国前列,单在青岛工作的院士就有十多位,基本涵盖海洋科研的全部领域。然而,据青岛市政府调研显示,虽然青岛的海洋科技人才很多,但结构不尽合理,基础研究占绝大多数,应用人才、经营人才、复合型人才还很匮乏,比如在海洋生物科研方面,青岛的人才和项目聚集在水产养殖上,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材料等海洋高端产业环节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

(四)缺乏科研力雄厚,创新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事海洋文化产品开发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对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力,尚未形成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多个中小企业的完善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造成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活力和海洋文化资源的闲置及浪费。

三、蓝色经济区背景下青岛文化产业提升策略

(一)注重海洋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

1.注重区域合作,转变发展方式

山东今后在产业布局的分工方面,必须要注意到周边经济区的发展走向,尽量与其错位或者配套发展,加强与周边经济区的合作,避免重复建设的竞争,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式转变。

2.协调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对滨海旅游业开发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其它相关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打造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的海洋文化企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岛市沿海城市应按照与制造业相匹配的要求,突出发展与生产密切关联的以金融保险、科技信息、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滨海旅游等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突出港口在蓝色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要充分发掘青岛区位优势、港口资源等有利条件,突出发挥港口大进大出的枢纽作用,引导船舶、钢铁、石化、海化等产业资源重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向港口、沿海园区和产业带集聚,打造以临港工业为支柱、港口物流为特色的港口经济集群,形成带动青岛市经济蓬勃发展的龙头力量。

(三)要坚持科技兴海,人才战略,增强推动力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实施经济国际化的关键,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就是要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与经济国际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全面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

将进一步完善对引进人才的鼓励政策,在科研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户籍、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其创造优良环境,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做到高级人才高级待遇,一流人才一流工作。

参考文献:

[1]沈镭.保障综合资源安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2)

[2]杨凤华.陆海统筹与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循环经济发展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3(01)

[3]杜军,任景波.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的成因与特征分析[J].开发研究,2013(01)

第4篇

关键词:粤闽鲁浙琼;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1-03

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因此海洋经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各地对海洋经济发展都相当重视。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相继获批而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上新成立的舟山群岛新区,在整个沿海地带,从北往南,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渤海新区、江苏沿海经济带、福建海西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带状和点状空间布局基本成形。

根据海洋经济综合实力[1]评价模型,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主要有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海南和福建。本文就粤闽鲁浙琼五省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对五省的海洋经济做出分析,希望能对区域海洋经济的未来发展有好的指导作用。

二、粤闽鲁浙琼五省海洋经济比较

(一)粤闽鲁浙琼五省海洋资源禀赋

粤闽鲁浙琼五省沿我国海岸线曲折分布,广东省是海洋大省,位于中国大陆南部,邻接南海,海域和海岸呈条状自东北向西南分布。福建省,东面濒临台湾海峡,南面近临港澳,拥有200米等深线,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山东东临海洋,西靠大陆,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浙江位于我国“T”字形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是全国“两纵三横”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省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中国的南端,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面与菲律宾、文莱及马来西亚海域为邻,西邻北部湾与越南海域相连。

总体上看,由于五省的海洋经济区海岸线,海域面积不同,使得其资源禀赋差别较大。(见表1)。

(二)粤闽鲁浙琼五省海洋经济产业比较

海洋产业结构是海洋经济的基础,是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鲁浙粤三省进行比较(见表2)发现,广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总的海洋产业比值最高,其次是浙江,山东相比福建、海南,海洋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要快。

五省的产业布局存在相同点:(1)第一产业的占比都在不断减小,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这与我国经济的调整布局是一致的。(2)滨海旅游业是五省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2010年,滨海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为浙江省,全年滨海旅游总收入超过1776.21亿元,同比增长24.2%。跟随其后的是山东省,同比增长22.7%,排第三的是海南省,增速达到21.7%。

不同点在于:五省的资源禀赋不同,所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就不同。山东省的海洋科研技术较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浙江确立“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空间布局和“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故其临港先进制造业、港航物流产业最能体现其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福建省凭借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拓宽了闽台海洋高端产业的对接。海南省重点发展的是海洋油气综合开发,但这对海南省海洋产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东省的海洋产业发展侧重于整体的海洋管理,海洋资源勘探开采、海堤工程、海洋环境保护、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的未来投资将会更加庞大。

(三)粤闽鲁浙琼五省海洋文化对比

粤闽鲁浙琼五省,自古以来,都有各自独特的海洋文化。山东的蓬莱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便来源于此。近年来,山东不断发展其海洋文化产业,如青岛奥帆节,中国海军节等等,都在不断打造其海洋文化的厚重度。

历史海上丝绸之路中,广东是历史最早、年代最齐、港口最多、线路最长的古代海洋文化大省。广东各沿海市的海洋民俗更是多姿多彩,如舞火龙、木鱼、三月三的赛歌,赛龙舟,中山咸水歌等等[2]。

随着明州、温州大量建造海船,浙江已成为造船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浙江也产生了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海洋文艺作品,如坡、陆游、柳永等文学大家创作了不少具有独特美感的表现涉海的审美文学作品[3]。

郑和下西洋时期,福建人利用其制造的大型商船往来于世界各国之间进行海上贸易,体现出了开放进取的海洋精神。福建人前往东南亚各国经商,久而久之便定居下来,因此现在东南亚很大部分的华侨是来自福建。另外,福建莆田的妈祖文化更是全国闻名。

海南的海洋文化,与中国内陆海洋文化有所区别。在海南海滨形成的生产和生活风俗、涉海的规制管理、开辟的海洋航行和海外交流、积累的海洋知识认识等等较其他四省更加全面[4]。

五省的海洋文化多多少少都与古代的海上贸易有联系,但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造就了不同海洋文化和人文特征。五省各异的海洋文化特色,既是自身优势,也是一个增加海洋经济发展过程的文化底蕴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五省海洋经济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地理条件和区位因素

地理与区位是提升五省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地理条件直接影响气候变化,间接影响能源资源分布状况,以及生物物种和数量的丰富程度,如表1中的“生物及能源”所示。区位条件则影响到区域性合作,对内与对外的合作发展格局决定了五省海洋经济的发展优势、定位和分工(如表3)。

表3 五省的区域性合作比较

(二)政策和制度因素

五省在长期发展中制定的政策,无疑会对海洋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浙江坚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制定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使海洋经济具有活力。山东省政府已制定《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和《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意见》,有助于科技创新成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广东凭借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验,再借助港澳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极大地促进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大陆台湾两岸关系的改善,福建发挥侨胞台资的作用,闽台海洋经济合作迎来良好机遇,有利于深化闽台海洋产业的对接以及海洋文化与科技的交流。作为中国经济特区之一的海南,在2009年底,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正式实施,海南滨海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三)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差异因素

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结构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有密切影响。浙江经济发展模式又称温州模式,把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小商品销售到全国范围的大市场中。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结构模式,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也同样如此,浙江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近20多年来,福建沿海县域形成了民营经济、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三大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以前第一产业占比高于第二产业的情况,为福建海洋经济建设奠定基础,加快了福建海洋经济第二产业的发展。

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民营经济带动型、产业集群带动型、生态经济带动型、城乡一体化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五种发展模式,其中民营经济带动模式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广东经济发展模式又称珠江模式,即珠江三角洲借助临近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优势发展“三来一补”,并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创造性的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5]。

海南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促进滨海旅游业的繁荣,有利于海南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五省海洋经济对比对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增强科技实力

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虽然排在全国第一位,但与排在第二位的山东差距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广东的科技实力还需大幅度提升,而山东的海洋科技力量却发展迅猛。因此,广东省应时刻将增强海洋创新活动产出能力的效益当作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加强海洋创新中的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活动建设能力和创新活动产出能力,使海洋科研力量服务跟上海洋经济开发的速度。

(二)创造广东特色的海洋经济

国家划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四大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相较之下,山东的海洋经济特色在于科技创新,浙江、海南与福建的海洋经济特色在于滨海旅游,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特色还不够明显,亮点不足。原因在于广东省多年来一直都偏重视陆地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的构想。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广东海洋事业的重点是挖掘广东海洋的更深层价值,创造独具广东特色的海洋文化,从而拉动广东海洋经济。

(三)加大海洋经济的宣传

广东省的海洋经济推广渠道少,且力度不足。就传统媒介电视而言,浙江卫视有中国蓝品牌标志,蓝天下官网,《海阔天空一路是蓝》、《梦想天空分外蓝》台歌,蓝巨星吉祥物等。由此可看出,浙江的美丽海洋能够深入人心,宣传的作用必不可少。但对于广东省来说,想要使海洋经济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就必须宣传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宣传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特色及政策,打造出广东省是海洋经济强省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殷克东、李兴东.我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测评[J].统计与决策,2011,(03):85-89.

[2] 吴记彬.海洋文化:促进广东迈向文化强省的关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1).

[3] 刘和勇.简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及特点[J].浙江社会科学,2005,(04):122-126.

第5篇

关键词:大连;海洋文化产业;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33-03

一、大连及海洋文化概况

(一)大连的概况

大连,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海域辽阔,管辖海域总面积达2.3万多平方千米,超过陆地面积近1倍。海岸线绵长,长约1 900千米,约占辽宁省海岸线总长度的73%,有大小岛屿260个。大海孕育了大连的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资源。大海赋予大连以生命和灵魂,而文化则给大连这座城市注入了无形的活力。在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大连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城市第九位,名列内地城市第六位。

(二)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

海洋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与海有关的文化。海洋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有关海洋文化的定义多达几十种,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当代海洋文化学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曲金良在其《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1]

现在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新兴海洋产业成为海洋开发的主流,传统海洋产业在转型中扩展,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的互动加速。国内对于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结合海洋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定义,我们认为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为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物质追求,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2]。大连已经形成多种海洋文化产业部门,从原来的传统海洋旅游文化产业逐步向新兴海洋文化产业转变。

二、大连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大连位于黄渤海之间,三面环海,海域辽阔,有大小岛屿226个,全区海岸线长1 906公里。是全国14个沿海开发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在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大连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城市第九位。优越的区位为大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

2.人才资源优势明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的作用日益凸显。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大连是全国高等院校聚集度较高的城市之一,并有比较健全的海洋科研体系,拥有中国著名的海洋院校――大连海洋大学,它是中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培养了一大批海洋专业人才。人才资源优势为大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

3.腹地产业与资源优势明显。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背靠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广阔腹地,面向胶东半岛及渤海沿岸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群。同时,大连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交通便利,使得大连与毗邻的国家在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腹地产业与资源优势为大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和空间。

(二)发展劣势

1.生态脆弱、污染严重。海洋的生态系统相对陆地更为脆弱,系统中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的破坏,就可能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大连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重取轻养,破坏了海洋的平衡,导致部分海域生态脆弱、污染严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2.保守的思想制约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连的地区文化具有开放性,对于新文化的引进与接纳十分有利,这是它优秀的一面,但同时,大连的地区文化还有保守的一面,具体体现在求稳、求安逸、不思进取等方面。而且大连的文化精神中缺乏本土精神,缺乏开拓与创新的精神[3]。这种保守的思想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的大连人。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3.海洋文化产业企业总体竞争力差。人们谈到海洋,最为关注的往往是海洋经济、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而海洋文化往往被忽视或尚未被重视,海洋文化产业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大连海洋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海洋文化产业领域主要以小型企业居多,极少有专门从事海洋文化产业的经营,大部分企业都是专营其他产业,兼营海洋文化产业。就造成了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分散、人才匮乏、资金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从长远角度来看,影响了海洋文化产业在大连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机遇

1.国家战略和政策带来了新的机遇。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制定了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战略和发展政策。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机遇期已经到来。大连市颁布了《大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连市“十一五”时期,要逐步把大连建设成为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一流的文化精品、拔尖的文化人才、发达的文化产业和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国际色彩浓厚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和现代文化名城。这些都为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大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给大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这为大连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更广阔的空间。从2002―2010年,大连抢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了发展实力,大连经济增速稳定在15%~17.5%之间,经济总量增长3.3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倍。2009年,大连经济总量达4 417.7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七;经济增速达15%,稳居第一。2010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5 000亿元,这些都为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四)发展威胁

1.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现在,中国沿海各省市都是海洋文化产业的重点开发和较发达地区,仅在大连所处的辽东半岛地区附近,就有天津、秦皇岛、青岛等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较好的沿海城市。同时,再加上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传统的经济强势板块,对海洋文化产业的重视和大力发展 [4]。近些年海南省也着力培养海洋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这些都势必导致大连与沿海各省市相似的海洋文化产业的空间、资源和人才的竞争日益加剧。这些都对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威胁。

2.社会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消费服务行业,同时又是生产服务业,这些都决定了它容易受到外界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和左右。例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外汇汇率的变化、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变化等都会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冲击和影响。甚至连季节的改变也会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五)SWOT分析结论:

SWOT分析表明,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大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见下页图2)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劣势、机遇、威胁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5]。应该在充分利用优势,挖掘自身潜力的基础上,弥补劣势和不足,抓住机遇,使大连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大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建议

1.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所以思想的转变是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改变认为文化产业不能成为产业的旧观念,要把文化产业当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去规划,去发展。另外,在中国海洋文化产业还属于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制定鼓励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强财政支持,创造相对宽松的金融服务服务环境,放宽海洋文化市场准入条件,扶植和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2.努力提高海洋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如今,文化产业已是文化与高科技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经济相互渗透的趋势。鉴于此,我们应大力提高海洋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以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尽快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由文化产品的低技术含量、低文化附加值与低服务水平,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与高服务水平发展。当前大连应重点以开辟高新技术与海洋文化创意相结合,渗透和改造传统的海洋文化产业,重组和调整海洋文化产业,创新和开发海洋文化新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具有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使海洋文化产业成为大连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3.重视人才,提高人民的海洋意识,营造良好的海洋文化氛围。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文化附加值来实现的,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创造性人才,而且需要大批懂得海洋文化又有经营管理头脑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高校要紧密联系社会,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在人才培养上抢占先机 [6]。其次要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并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最后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及时引导海洋文化产业的消费热点,在全社会营造成一种良好的海洋文化的氛围和风气。

4.培育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品牌。对于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必须要突出重点,打造一批有大连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品牌。要建设好以贝壳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为主的海洋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海洋文化中心设施;以大连极地馆、圣亚海洋世界为重点的海洋生物馆;开辟一条集休闲、购物、展示功能于一体的海洋文化走廊;打造一条观海景、品海韵的海洋观光带;兴建一个以海防军事教育、游乐休闲为主题的海洋文化基地;加快建设一批象征大连地域文化、体现大连“海洋精神”的灯箱、壁画、城雕等 [7],使海洋文化资源与人文精神的特色充分融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5.合理保护和开发海洋文化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海洋文化资源是指人类为开发海洋、改造利用海洋、维系社会规范和塑造人类自身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随着大连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系统,并利用宣传、教育手段来公民的环保意识,将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有利于树立新的海洋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使海洋的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从而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大连作为中国北方最具活力和开放度的沿海城市,要实现“海上大连”的建设目标,参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就要全面推进海洋的开发,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发展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品牌,努力提高海洋文化的层次,带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开城.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研究述论[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10,(16):3-4.

[3]崔广彬,马荣霞.大连文化名城建设的定位与发展对策[J].大连干部学刊,2009,(1):25-27.

[4]韩明杰,牟艳芳.基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9-14.

[5]王跃伟,栾维新,陈航.区域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海洋信息,2008,(3):14-18.

第6篇

[关键词]福建;海洋经济强省;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37

[文章编号] 1671- 5918(2015)09-0078-03

[本刊网址] http://

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党的十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标志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海洋资源大省,福建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具有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福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目标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是推进福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近几年,福建加大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3年,福建全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900亿元,同比增长15%,占GDP的27.1%。2014年预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500亿元,同比增长13.6%,占CDP的27%左右。海洋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达到73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的发展目标,形成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规划》还明确了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六大战略定位,即深化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全国海洋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全国海湾海岛综合开发示范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创新海洋综合管理试验区。

(二)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支持福建海洋经济发展

2010年2月,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从福建的实际出发,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2012年4月,总理来闽考察,提出“福建要在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为福建提供补上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短板。2014年6月,国家海洋局了《进一步支持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的若干意见》,从6个方面出台16条措施,支持福建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和生态省战略,增强引领示范效应。

(三)福建省委、省政府着力布局海洋经济发展

自福建“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规划后,2010年6月,福建启动争取列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工作。2012年是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2012年初,原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苏树林明确部署,要求着眼全局、统筹规划,优化海洋经济布局。4月,统筹协调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7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海洋经济发展。8月,中共福建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出台《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配套出台了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就扎实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提出了一系列力度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二、当前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展望未来,福建海洋经济要达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一是海洋经济总量较小。与同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广东、山东两省相比,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相对不足,海洋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产业链较短,深加工产品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

二是海洋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升级。海洋新兴产业尚处于研发、试验阶段,要大规模实现产业化还面临一些技术和政策方面的瓶颈制约。海洋渔业正处于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的转变过程之中,与发达地区有不少差距。海洋旅游资源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海洋休闲旅游业如游艇旅游业才刚刚起步。海洋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示范试验规模严重不足。

三是海洋科技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海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高等院校内设置的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也较少,海洋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四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一是随着福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临港工业的发展,陆域直接或间接人海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物不断增加;港口和临港工业特别是石化、造船、冶金、大型林浆纸一体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工业污染源和海上污染源大量增多,全省应对溢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十分薄弱。二是全省沿海地区海洋环境保护队伍和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沿海县还处于缺海洋环保机构、人员、设备的状态,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机制和体制尚未形成。

三、加快福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对策思路

(一)强化海洋意识,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福建在迈向海洋经济强省进程中,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牢固树立新的海洋价值观、海洋国土观、海洋经济观,注重建设海洋文明。各级政府要培育全民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知识,宣传海洋文化,积极调动各类资源向海洋集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各级政府还应充分发挥战略主导作用,主导制定海洋产业、海洋区域发展战略,注重各地海洋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形成由资金、政策、法律、管理支撑的海洋开发战略体系。同时,加快完善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统筹兼顾,构建四大海洋产业基地

一是统筹海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传统海洋产业要向高端发展,要引导传统产业的重大项目向临港区域集聚,培育出一批全国领先的高端临海产业集群和基地。海洋新兴产业方面,要坚持立足本地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防止一哄而上。二是统筹海洋三次产业发展。要进一步突出海洋服务业与海洋工业,海洋工业继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海洋服务业重点发展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创意产业。三是统筹产学研政。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突破海洋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主力,政府则主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扶持。

(三)“三群”联动,统筹陆海发展

以推进沿海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联动发展为重点,实现陆海统筹发展。一是港产联动。产业群的支撑是港口群建设的生命线,让港口与产业互相促进,实现双赢,产助港兴,港促产旺。二是港城联动。建设美丽、宜居、宜业的港口城市或滨海城市,离不开港口与后方城市之间的联动。港口城市和后方城市的建设应稳步推进,从港城联动、相互统筹的高度做好规划。三是产城联动。城市要发展,离不开人口集聚,而人口集聚既取决于这座城市产业的发展,因此产城统筹不可忽视。总之,唯有努力推动“三群”联动,陆海统筹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它在推进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作用。

(四)科技兴海,完善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应构建海洋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其次,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要积极培育信息、、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中介机构,提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的技术支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第三,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提供智力支撑。引导涉海高校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结构,加快海洋科技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不断提高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五)保护生态,保障海洋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科学发展,树立绿色和低碳的海洋经济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开发并重的发展道路,强化海洋资源有序开发、生态利用和有效保护。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实现海洋能源利用产业的绿色发展,切实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陆海污染综合防治和海洋环境保护,建立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系统,推行海域使用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和各级政府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六)发挥优势,深化闽台海洋经济合作

一是规划先行,尽快研究制定闽台海洋经济合作总体规划,以平潭开放开发为重点,把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成为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特殊区域。二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闽台海洋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福建省海洋经济在海峡两岸的影响。三是着力提供闽台涉海企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互动两地海洋经济的发展。四是推动投资和财税政策向闽台海洋经济合作领域倾斜,大力支持对台交通主通道、主枢纽、口岸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重大海洋科技专项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五是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所需专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推进闽台海洋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

(七)抢抓机遇,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积极融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串起福建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东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是福建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围绕海洋强国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题,加强与海丝各大经济板块在海洋文化、海洋科技、海洋旅游、海洋产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创造繁荣的海丝经济。二是积极推动“二下西洋”计划,支持远洋渔业的快速扩张,加快境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力争突破一批带动力强的合作项目。三是大力开拓利用海外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建立境外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积极参与开发境外海洋资源。四是以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为抓手,大力发展航运总部经济,吸引航运公司地区乃至全球总部落户,发展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满足国际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的节能安全环保船舶,鼓励游艇、邮轮旅游等新兴航运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福建航运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发改委.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读本[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13.

[2]宗和.福建去年预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六千五百亿元[N].中国海洋报,2015-02-03(A1).

[3]王永珍,吴洪.福建出台意见,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N].福建日报,2012-08-27(1).

第7篇

论文关键词 海洋强国 海洋生态 海洋环境保护

一、海洋强国的概念

21世纪毫无疑问是“海洋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匮乏,海洋的重要性已不仅体现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资源和便利,它的发展更是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标准,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海洋,制定本国的海洋强国战略,然而,何为海洋强国,真正的海洋强国应具备哪些要素,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虽然如此,但发达的海洋经济、强劲的海洋科技、强大的海防力量却是所有学者公认的海洋强国的共同点。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对陆地资源的大肆开发所造成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出现,全球各个国家在加大对海洋的开发力度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在制定本国的海洋政策和海洋战略时,纷纷将保护海洋环境纳入其中,而优美的海洋环境和健康的海洋生态也成为新世纪的海洋强国的必备要素之一。

我国地处亚太地区的重要位置,拥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同时拥有众多岛屿和油气资源,在海洋产业、海洋运输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海洋资源开发无度、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科技水平较低、海洋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与世界海洋强国之间的距离仍然较远,因此,我国只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而非海洋强国。

综上,本文认为真正的海洋强国必须是海洋权益、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科技、海洋环境以及海上力量等各方面能力均位于全球前列的,是能够实现以海强国、国海互兴、人海协调的海洋综合能力较强的国家。

二、海洋环境保护对我国构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陆地资源终归有限,我国要发展就必须面向大海,进行调整,制定新的发展大战略,而海洋强国战略正是我国现阶段所需要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符合我国发展的规律。海洋强国指的是在探索认知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综合管控海洋方面实力强大的国家,这就说明,一个真正的海洋强国,不仅要有发达的海洋经济、先进的创新科技和强大的海上力量,还要有健康美丽的海洋生态环境。2012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而海洋生态环境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也日益重要。

(一)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产业的发展将对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巨大而直接的推动作用,而海洋经济又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海洋环境出现问题,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海洋产业,继而阻碍海洋经济的发展,最终将减缓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成为我国海洋强国目标实现的“绊脚石”。

过度捕捞使海洋生物的数量锐减,多种海洋动植物濒临灭绝。据统计,在过去的五十年内,全球人口增加了一倍多,而捕捞量却增加了近5倍。全世界17个主要渔场都已经达到或超过它们可持续的能力,其中9个渔场已处于衰退状态。目前全球海洋已损失了90%以上的大型海洋鱼类。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35亿人口主要依靠海洋获取食物,而这一数字在20年后可能会番一番。然而,全球的70%以上海洋鱼类已遭到过度捕捞,不少鱼类已经灭绝。人类的这种连“鱼子鱼孙”都不放过的行为,将直接对海洋渔业产生影响,现在的“大丰收”带来的不仅是未来的人们“无鱼可食”,更可能导致海洋渔业这一全球性海洋产业的消失和大量以捕鱼为生的人失业,这无疑会对各国的经济产生重创。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又是人口大国,海洋渔业无论是对国民的收入还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过度捕捞带来的伤害一旦显现,结果将无法想象。保护海洋环境,适度捕捞,给海洋生物的生存留有一个空间,是我国的海洋渔业和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保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我国海洋强国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海洋污染会造成海水水质下降,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环境,使海洋资源、海洋矿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海洋动植物发生变异。近年来,全世界每年都有上千万吨石油和上万吨汞流入大海,这些污染物的流入使部分海域的海水丧失了自我清洁的能力,海水发生变色和变臭并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导致了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以及赤潮等灾害的发生,直接对包括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旅游业等在内的海洋产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势必会阻碍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因此,保护海洋环境,减少海洋污染,平衡海洋生态,减少灾害的发生,是我国海洋产业、国家经济加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国海洋强国目标实现的基础。

保护海洋环境还有利于我国用于治理污染和灾害的成本的减少。根据2012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共发生138次风暴潮、海浪和赤潮过程,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25亿元,与近10年(2003-2012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2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与2011年相比,2012年直接经济损失增加约150%。一组组数据无不说明海洋环境问题正随着人们对海洋的开发而变的越来越突出,由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相应的,我国每年用于治理这些污染和灾害的费用也必然越来越多,这对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经济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如果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支持我国的海洋产业或其他国家事业,想必会给我国带来更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保护海洋环境,增强人们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的排放量和灾害的发生频率,不仅可以直接减少经济损失,还可使国家财政中用于治理海洋环境问题的费用比例减少,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有显而易见的效果,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助推器。

(二)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保证人的生存和发展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后空间,对于人类,尤其是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类而言,海洋渔业是大部分人的主要生活来源,而捕捞上来的海产品则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我国是人口大国,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海洋生态环境一旦出现污染等问题,将破坏原有的海洋生态循环结构,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带来生存和发展上的巨大威胁,因此,保护海洋环境符合我国的国情。

2010年4月20日,正在墨西哥湾进行作业的“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机发生爆炸,共泄露了78万立方米的原油,溢油面积约为6500平方千米到18万平方千米,2010年6月,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居民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呈现,从事故发生到2010年6月21日,已经有143例与原油污染有关的医疗案件。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大量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导致海洋生物体内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近几年,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逐渐向更高和更深层次发展,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频率逐年增高,给海洋和生活在其中的海洋生物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监测的425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综合排污口的污水排放总量约为56.0亿吨。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约为:化学需氧量21.8万吨、石油类1026.1吨、氨氮1.7万吨、总磷2920.9吨、汞228.5千克、六价铬2752.7千克、铅4586.9千克、镉826.1千克。鱼虾蟹等海产品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海水受到污染,海洋环境遭到破坏,海洋生态出现问题,海洋生物发生变异,人类以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海产品为食,自然也会将大量有害物质摄入体内,健康怎能不受影响,世界上曾发生过多起人类因食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食物而出现健康问题甚至死亡的事件。日本《读卖》杂志曾告诫人们应避免食用近海的鱼类,“小鱼和微生物摄取了海中的化学物质,然后又被大鱼吃掉。由于这种食物链的作用,在金枪鱼和青花鱼等大型鱼类体内浓缩的化学物质非常多。在日本人通过食物链摄取的二噁英总量中,60%来自鱼类。”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又有着绵长的海岸线,海洋渔业作为传统产业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海产品更是我国国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而食用了重金属超标的贝类、化学物质超标的鱼类等受到污染的海产品,我国国民的身体质量自然会下降,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我国的经济也难以发展。保护海洋环境的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只有海洋生态实现有序循环,我国国民的生存和健康才能有所保证,他们才能够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海洋强国的目标才有望实现。

海洋环境保护不仅对人的生存和健康有重要意义,对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海洋环境是一个大系统,既包括海洋的水体环境,又包括海洋上方的大气环境和海洋下方的海底环境,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所处的生物环境,而海洋环境问题也是影响较为广泛的大问题,除了普遍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导致海洋水质和大气污染,过度捕捞和利用致使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资源退化外,还存在于不合理的开发使红树林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沿海地区围海造田使湿地滩涂面积减小等方面。红树林、珊瑚礁等对沿海堤岸的防护起了重要的作用,没有了它们,堤岸得不到保护,沿海地区的防潮和抗浪能力将大大降低,尤其到了我国台风盛行的季节,海岸后退,树木倒伏,房屋倒塌等事件的出现将变的颇为平常。滩涂湿地这一美丽的自然景观是许多海洋生物和海鸟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也是保护堤岸的重要力量,围海造田减少了沿海的滩涂湿地面积,既破坏了自然景观,还使得湿地滩涂调节气候、抵御大潮大浪,保护沿岸渔场和农田等作用大打折扣,并导致河流入海口的环境退化。人类也是海洋环境的大系统中的一部分,红树林、滩涂湿地等被破坏的海洋环境问题势必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河口环境退化、海岸侵蚀严重,人类所食用的海产品含有有害物质,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养殖业难以发展,甚至连人类居住的房屋都无法保证安全,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人类根本不可能实现发展,海洋强国也只能是一纸空谈。

此外,由于沿海地区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现代化程度高,较适宜居住,所以近几年,沿海地区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增长规模急速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居住空间不足、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类的发展。因此,必须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并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法律法规、调控管理,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和对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的惩处力度,在人与海洋环境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解决沿海地区的人口承载力问题,由此,才能促进我国国民个体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促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进程的发展。

(三)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内部稳定和国家外部不受侵犯等传统安全的内容,还包括生态环境安全、公民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非传统安全的内容。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非传统安全主要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领域内的安全威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资源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传染疾病蔓延、跨国有组织犯罪、小武器走私、贩卖毒品、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②海洋是我们的蓝色国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是人们最后的生存空间,海洋环境是否良好,海洋生态是否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部分,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当今世纪,世界各国为了发展,纷纷抢占海洋资源,而海水污染、过度开发等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会直接导致海洋生态结构失去平衡,海水难以实现自我净化,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进而引发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结果导致海洋资源无法再生,这就使得全球围绕着海洋资源展开的的争夺战愈加激烈。环境恶化的后果会使一个国家更富有进攻性,可能希望通过将其生态圈扩展到国外、淡化和隐瞒其环境污染以及获得新的资源来弥补其国内的生态赤字,环境破坏可能导致越来越多源于资源的战争,因此,个别国家为了自己的发展利益而抢夺别国的海洋资源,破坏他国的海洋权益的事情在国际上屡见不鲜。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拥有量多质好的海洋资源,在获得了国际社会羡慕的目光的同时,也让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打起了我国海洋资源的歪主意。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13亿人口,如此大的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就需要更多的资源作为支撑,如果不加以保护,很快就会被使用殆尽,到时,我国将无法发展,也无法招架来自于一直以来对我国虎视眈眈的他国的挑战。因此,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减少海洋生态灾害,给海洋资源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长空间,可以保障我国对海洋资源实现永续开发、可持续利用,进而也就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

(四)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推动海洋文化的建设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海洋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公认准确的定义,但是真正的海洋强国必定也是海洋文化强国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学术界对海洋文化的普遍定义是海洋文化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就是人类缘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化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它不仅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更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标志着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样一种先进的文化对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会体现在对海洋经济的推动作用上,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海洋文化以海洋经济为基础,另一方面,海洋文化又影响着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发展会刺激着海洋经济不断向前进步,海洋文化的滞后却将制约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从世界历史的进程来看,本文前面所提到的海洋强国,正是得益于它们对海洋和海洋文化的高度重视,才拥有了发达的海洋经济和强大的海上力量,对我国而言,也正是沿海城市的开放和沿海经济区的建立使海洋文化得以发展,进而繁荣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由此充分证明了“向海则兴,背海则衰”这一发展规律。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更多地聚集在经济、地位等物质层面的充实,普遍忽视了文化这一精神层面对社会的潜在促进作用,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宣传,营造一种良好的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氛围,提高我国公民的海洋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进行海洋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海洋强国的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

第8篇

【关键词】经济结构 海洋强国 战略

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大背景

(一)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

过去的数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全面放缓,进入“新常态”。一些行业甚至已经陷入“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缺失”的尴尬发展境地,要化解这类发展矛盾,就必须要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二)国际化进程有序推进,国家层面发展战略布局

近年来,诸多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相继开幕。这些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包括:“一带一路”经济带、上海自由贸易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北部湾新经济开发区等。四大区域共同构成“四点一线”的沿海岸线城市群。

二、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模式选择

海洋强国战略可以分为三类因素,即基础性因素、发展性因素和完善性因素。基础性因素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本量四大因素,发展性因素包括海洋生态、海洋法制和海洋开发技术水平三大因素,最后,发展海洋文化作为完善性因素。这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时间上有顺承关系,形成“梯度推进”发展模式。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应该遵循“梯度推进”模式,循序渐进。

三、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政策建议

按照“梯度推进”发展模式,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应制定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战略,

(一)第一阶段:

第一,加强海洋开发力度,提振海洋经济。亚投行的战略机遇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国内产业的转移和承接,进一步促进海洋事业发展,如图2所示,

所以,要充分借力亚投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发展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第二,培养海上力量,保障海洋安全。今年9月19日,日本通过新安保法案,意味着日本从此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支援。鉴于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海上力量,形成区域威慑力。第三,完善海洋事务管理体制,规范海洋事务管理。对于东南亚一些国家,可以给予其经济或军事等方面的直接利益笼络人心,为我国加强海洋事务的管理扫清政治障碍。第四,发展海洋教育,培养海洋人才。2014年,中国海洋专业毕业生硕士、博士人数约4029人,说明我国海洋专业人才紧缺。所以,需要加强海洋人才培养。

(二)第二阶段

第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卫海上能源安全。要保证海上能源安全,就要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完善我国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为开采海洋资源提供便利条件。第二,完善海洋法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海洋法律体系共有法律文件约33件。随着海洋事务的复杂化,亟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海洋法律体系。第三,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2013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9.55%,相比于海洋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我国对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的投入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三)第三阶段

培育海洋文化,形成全民族的海洋传统。培育海洋文化包括国内民众海洋意识的培养和加强与海上邻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两个方面。对国内民众海洋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手段实现,提高国内民众对海洋的认识程度。在发展与海上邻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方面,需要寻找利益共同点,突破中国与亚洲国家尤其是海上邻国之间的政治成见,建立和平对话机制。

四、小结

结合当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特点,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应采取适当发展模式,即“梯度推进”模式,“梯度推进”模式下,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推进四大基础性因素,即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军事力量、海洋管理水平及海洋人才储备量。第二阶段:推进三大发展性因素,即海洋生态、海洋法制和海洋开发技术水准。第三阶段:培育海洋文化,形成全民族的海洋传统。按照三个阶段之间的顺承关系,有序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南海区域问题研究编委会.南海区域问题研究第一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2]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熊显华编译.大国海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第9篇

国务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山东半岛将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为此,对近年来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归纳分析,并以此为据对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进行预测与展望,将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1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1.1确定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分析指标

海洋经济的发展,包括海洋产业发展和经济容量两大方面。海洋产业的发展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海洋产业的经济功能,指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人力、技术以及资本等经济发展要素,通过合理的海洋经济结构和产业配置,转化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1]。经济容量则是海洋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因此,对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以海洋产业值为主,从影响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入手,同时对各因素指标进行排序,按照各个指标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大小,对其分配不同的权重。

1.2评价方法的选择

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运行是处于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之中,其影响因素数量较多,同时大部分又难以定量,这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因此借助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将是明智的选择。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1.3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细化指标赋权用

AHP法确定各细化后的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不在赘述。经一致性检验,各分析对象的层次总排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分析预测模型

2.1对细化指标的解释

在确定了要考察的指标后,下一步就是对指标进行量化,下面列出对各个指标具体的量化方法。海洋产业总产值(C1)用来描述山东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通过海洋产业的总产值历年数据的比较,可以描述海洋产业的发展演变过程。海洋产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C2)用以描述山东沿海地区7地市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分析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衡量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水平的重要指标。集中化指数(C3)该指标用以描述某类产业在区域内的聚集程度,以反映该产业的集群化优势,集群化发展是海洋产业的未来走势,因此也是我们考虑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I=N/A1M/A。式中,I为集中化程度指数;N为某区域某部门产值;A1为整个地区某部门产值;M为某地区全部产值;A为整个地区总产值。I值越大,工业在某些部门的专门化程度越高。海岸人口压力(C4)反应海岸带的经济容量压力,即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为:海岸人口压力指数=沿海人口数量/经济人口容量。海岸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表示人口容量超负荷;海岸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则表示人口容量相对富裕。经济人口容量指相应于地区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口容量。山东地区经济人口容量=山东沿海7地市国民生产总值/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山东沿海人口密度(C5)用以描述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人口压力。由于海岸带自然条件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可承受的人口压力有限,但城市的发展使得人口过于密集,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对于每一个细化指标来说,反应的均是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某一方面,任何一个单一的指标都不能完整地反映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全貌,但又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因此,需要将它们进行组合,归纳出一个可以反映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指标。

2.2各细化指标的结果分析

在确定了细化指标和指标整合的框架后,下面就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为了更好地反映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轨迹与未来发展趋势,笔者采用的研究区间为2001—2009年,依据前面列出的计算方法,各指标的赋值情况如下。海洋产业总产值(C1)数据均来自《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其中2009年数据来源于《2009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图2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海上山东”战略的深入实施,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快速上升态势,2001—2009年,山东海洋经济总产值由787.03亿元增加到6038亿元[2]。然而在海洋产业总产值连年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山东海洋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C2)增长速度相对较慢[3],并且在2007年开始回落。这一方面说明海洋经济在全国各沿海省份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也对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集中化指数(C3)数据均来自《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年鉴》以及《山东省统计年鉴》。从图4可以看出山东省海洋产业集中趋势正在逐步增强,并在2006年之后开始保持稳定,这为山东海洋经济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海陆统筹、资源整合的蓝色经济区战略奠定了基础。海岸人口压力(C4)的统计数据均来自《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年鉴》和《山东省统计年鉴》,海岸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表示人口容量超负荷;海岸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则表示人口容量相对富裕。从图5可以看出,山东省海岸人口容量一直比较富裕,最高为0.584(2001年),并处于总体下降的趋势,但2007年后开始缓慢增加。山东沿海人口密度(C5)统计数据均来自《山东省统计年鉴》,为山东省沿海7地市历年人口密度。近年来山东沿海人口密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对于沿海的生态环境将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p#分页标题#e#

2.3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标的计算

以上是对各项细化指标的解释,通过分析可以更为准切地了解每一个细化指标在反映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状态中的作用,每一个细化指标都反映了海洋经济某一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各类指标加以整合可以得出一个反映海洋经济的更为全面和直观的综合性指标。由于前面已经计算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因此,下面将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归一化运算,包括无量纲化处理和对负向数据的处理[4]。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无法直接进行运算,因此在处理原始数据时,首先要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于无量纲化处理,在目前的各种文献中,有3种不同的方法:极差正规化法、标准化法和极值处理法。极差正规化法对于数列区间偏大的指标,会降低其在总体中的权重,而标准化法会消除各指标变异程度上的差异,因此经标准化后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导致综合评价的结果不准确。因此,这里采用极值处理法,可以同时保证数列的单调性、差异比不变、平移无关、缩放无关和区间稳定性[5]。这里采取极值法进行无量纲化,以保持原数列的分布规律。=采用极值处理法进行无量纲化的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各指标,其值处于0和1之间。首先可以看出山东省海洋经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即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09年略有下滑;其次,可以通过发展指数变化趋势,预测今后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尽管在2008年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出现回落,但是从山东海洋经济近年来的发展总体趋势来看,以及随着蓝色经济区战略的逐步展开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的确立,山东海洋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期。

3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预测与展望

3.1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山东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经典缩影,海洋经济更是作为山东经济复苏的标志和动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设“海上山东”以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经过海陆统筹促进了整个山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6],到2009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长点。因此,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与当前山东省以及全国经济发展形势息息相关。当前,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尚未彻底结束,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巩固,尤其是经济增长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刻不容缓。山东像全国一样,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着体制、结构、产能过剩、内需持续扩大的基础不够巩固、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够等突出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7]。在这种形势下,山东海洋经济能否实现遏制经济增长下滑势头,实现逐步回升,2010—2011年是至关重要的时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世界银行(WB)等机构2010年的预测,在亚洲经济率先复苏、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复苏的带动下,整个世界经济将在曲折中复苏向好。在这一大背景中,由于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将在继续保持长期增长基本面的前提下,不断巩固经济增长回升的基础[8]。2010年和2011年分别作为“十一五”末年和“十二五”第一年,是事关山东经济转型升级取向的重要时期,也是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3.22020年海洋产业总产值预测

为2001—2009年山东海洋产业总产值,以此作为原始数据,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利用累加生产序列建模,计算过程不再赘述,可以得出2010—2020年山东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预测值。从预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目前正处于成长期,而随着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全面开展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提高,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效率必将不断提高,因此,在未来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其产值高于上述预测值也是完全可能的。山东省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海洋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把海洋经济作为全省经济最大增长点来加以培植,推动海洋经济超常规快速发展[9]。到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145亿元增加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省区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到202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0亿元,占全省区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克服海洋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带来的资源高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契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3.3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展望

总书记2009年4月来山东考察时提出的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为山东半岛率先科学发展带来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建设“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开发两大跨世纪工程到进入21世纪后相继提出发挥青岛龙头作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山东半岛城市群、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省海洋经济战略逐步形成了区域发展格局,实现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深刻变化。但是,在这些战略构思中,始终没有一个以统筹海洋与陆地资源、产业与区域经济,以整合陆地与海洋两大发展空间,以海洋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的海陆统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全面发展的战略。因此,总书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讲话,指明了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基本任务、正确道路和本质要求。并且又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对发展海洋经济的科学阐述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目标要求。这其中蕴含了海陆资源、产业、经济统筹,海陆两大发展空间整合,以海洋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的陆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内容。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山东省政府的努力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目前已成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实现路径的试点区域,山东省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将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围绕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和解决面临的问题等现实需要,在黄渤海区域先试先行,这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入国家推动层面。根据“试点”安排,山东省将和浙江、广东两省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促进海洋科技与教育事业发展、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服务能力建设与区域海洋综合管理、规划跟踪与政策实施评价体系建设等六大领域展开先试先行[10]。#p#分页标题#e#

第10篇

关键词:海洋循环经济;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坚定不移地确定了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篇幅推出了关于海洋开发的战略安排,并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海洋开发战略部署,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依据循环经济原则,发展海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一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1 ]。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基础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2]。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3]。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二.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思路设想 

必须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中心正向太平洋转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为了迎接海洋世纪的到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道路,以人为本,以海为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1.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充分掌握海洋资源情况 

人海关系和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首先应该着眼于开发利用新的海洋技术,加大勘测力度,发现更多资源,弥补陆地能源不足,缓解需求增长的压力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除此之外,还要反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走出一条以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中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其次,应该明确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的统一,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走出 “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怪圈,实现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的有机结合[4]。 

2.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部署有特色的海洋开发战略 

从宏观层次看,必须明确发展海洋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的物质手段,由以海论海的狭窄圈子向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转变;由粗放型无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变;由无偿使用海域、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向海域有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利用开发转变,以人为本,把海洋开发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进行综合部署,促进海洋生产力方式的优化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肯定,中国要提出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制度体制创新(如海洋资源产权制度、海洋投资机制、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教育科研体制、海洋管理体制等)为重点的海洋开发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3.依托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促进和谐人海关系形成 

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之路,要求我们依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海关系。主要表现在: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3. 遵循 “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 的重要原则。最大可能地延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有效延长产品的服务周期和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同化能力,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5]。4.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发展既要以陆地为后方,又要积极地为陆地服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海陆并举,加快人海关系和谐步伐。 

三.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2006年作为国家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新举措,要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步伐,构置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努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开发的进程中着手建立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1.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 

吸取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重教训,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必须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下功夫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的环境,努力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和制止开采海砂、围海造地的急功近利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勘探和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6]。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 

对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来说,建立法律支撑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为全国海洋经济大发展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以此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形成和海洋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使海洋开发得到合理、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开发必须建立起以内需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主线的产业结构,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各种操作机制和交易规则,站在时代的高度重视海洋事业,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标准统筹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利益调节结合起来,遵循“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开放价值取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人海关系的和谐发展。 

4.建立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发展重点是环境友好技术或环境无害化技术,具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所以,要加强战略性的海洋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以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来延长海洋经济的产业链,完善和实施“科技兴海”计划,落实人才强国和科技兴海战略,鼓励海洋科技的源头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并且使涉海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人海和谐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n].国务院公报,2003-18; 

[2]杨玉民.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2; 

[3]刘容子.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的海洋经济?[n].中国海洋报,2005-1-7; 

[4]管华诗,王曙光.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第11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各级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公众对海洋经济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对海洋经济统计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2008年国务院赋予了国家海洋局“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及信息”这一新的职责以来,加强对海洋经济的监测与评估能力,增强对海洋经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海洋经济统计工作已成为海洋经济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当前的海洋统计工作受数据来源、统计方法等限制,一方面无法适应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要,难以全面、及时反映海洋经济的运行情况;另一方面海洋经济统计数据来源和统计数据质量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完善海洋经济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建立科学的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不仅是加强海洋统计工作的需要,而且也将在服务海洋经济管理及决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海洋经济基本概念和范畴

美国早在1974年就开始了对海洋经济的研究,并提出“海洋GDP”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中国对海洋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78年“海洋经济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对海洋经济的认识随着海洋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逐渐深化。目前,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海洋经济的概念阐述主要有15个,对海洋产业及相关概念的阐述主要有23个。2003年,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发[2003]13号)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对海洋经济作出定义,“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其相关活动的总和”。2006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在此基础上丰富并完善了海洋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制定了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以国家标准的形式提出了海洋经济的定义,即“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并提出了海洋经济的产业构成(见图1)。如图1所示,海洋经济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两部分。其中,主要海洋产业12个,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9个和海洋相关产业6个,共分为2个门类、29个大类,106个中类和390个小类。因此,从统计上看,海洋经济是一个涉及行业广泛、关联性高、综合性强的产业集合。具体来说:(1)行业广泛性。海洋经济囊括的行业广泛,横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共涉及国民经济行业20个门类、70个大类、172中类、313小类;(2)关联性高。海洋经济不仅内部产业间存在着广泛的关联关系,而且通过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船舶等支柱产业牵动着国民经济及地区经济的发展走势,特别是依托港口优势发展起来的临港工业区、保税区、物流区等多种形式的开发区,已成为地区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3)综合性强。各种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海洋”而展开的,是依赖于海洋的经济活动,海洋为海洋经济活动提供着活动场所、资源依托、初级产品原料等功能。因此,海洋经济不仅包括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还包括为海洋开发活动提品和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多层次、复合型的综合经济体系。本文提出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即是以的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为基本依据,其中涉及的海洋经济的内涵及外延皆参考该标准。

2建立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

编制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赋予国家海洋局新职责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科学全面地反映中国海洋经济总体运行状况,为海洋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翔实的数据依据,实现国家对海洋经济的宏观指导与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全面地监测和评估海洋经济运行状况,更科学地分析和探索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研究海洋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为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国家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家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决策判断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有利于海洋经济统计和调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规范海洋经济统计指标的界定、统计口径和数据来源渠道,解决海洋经济统计与研究中存在的概念、标准、方法和范围不一致的问题,提高海洋统计数据质量,为海洋经济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3指标体系编制原则与设计思路

3.1编制原则

海洋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具有行业广泛性、关联性、综合性等特性,为满足海洋经济管理与决策中对统计指标的需要,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编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统计指标应科学、客观地反映海洋经济运行情况,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海洋经济活动特征和发展规律,为海洋经济宏观管理与决策提供决策支持。(2)代表性。统计指标选择旨在全面反映经济情况的同时,力求选取代表性指标突出反映海洋经济统计与监测的重要方面和内容。(3)可操作性。统计指标要尽可能依托现有统计制度,突出指标体系的可获性和可操作性。

3.2设计思路

1)按照与产业分类的对应关系,以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为参考依据,以海洋经济活动和相关地域经济活动为核心进行构建为进一步突出海洋经济的特性,并便于与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对照使用,指标体系编制中参考了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海洋产业分类框架,在海洋经济基础指标设置上以产业为主线选取代表性指标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同时,为了反映海洋经济所依托的相关地域经济活动(如临海(港)经济区、海岛等),在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设置了专题指标,来反映上述区域与海洋经济密切的经济活动。

2)根据海洋经济统计指标的功能、效用和重要性,将海洋经济统计指标划分为基础指标、专题指标和辅助指标三个类别面向社会各界对海洋统计的多元化需求,按照不同指标的功能、效用和重要性,将海洋经济统计指标划分为基础指标、专题指标和辅助指标三个类别。其中,海洋经济统计基础指标重点面向海洋经济统计与监测的业务化工作,是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海洋经济统计专题指标重点面向海洋经济的专项调查工作,主要是反映与海洋经济有关的典型区域发展情况,包括沿海地带开发区、海岛经济两类;海洋经济统计辅助指标重点面向海洋经济分析评估的业务需要,主要是反映与海洋经济有关的地区社会经济活动。三个类别指标体系面向海洋统计的不同对象,解决不同问题,其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3)依据海洋经济多行业门类的特性,按照“总分结合”的原则,将海洋经济统计基础指标划分为通用指标和业务指标两个类别由于海洋经济涉及的行业门类繁多,尽管各产业在从业人员、财务状况、能源消耗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性,但是由于各产业业务领域差异较大,因此难以采用统一的指标反映各海洋产业自身的特色。因此,在指标体系设计中采取“总分结合”的原则,将指标划分为反映各产业共性的通用指标和反映各产业个性的业务指标两类。通用指标是指涉海企业和单位共同拥有的,可以便捷地从现行的定期报表中取得的指标,涉及财务经营状况、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水和能源消费、用海状况六类指标;业务指标是指各海洋产业的业务活动指标,主要是根据各海洋产业业务经营特性而设计的指标,按照各海洋产业业务特点分列其业务指标。

4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和指标设置

4.1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依据海洋经济统计指标编制原则和设计思路,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分为基础指标、专题指标和辅助指标三个部分,见图2。

4.2海洋经济统计基础指标

海洋经济统计基础指标针对海洋经济统计与监测的业务化工作,包括通用指标和业务指标两类。其中,通用指标是指针对各类产业的普遍共性提取的各类涉海企业和单位共同拥有的指标,包括财务经营状况、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水和能源消费、用海状况6个类别32个指标;业务指标是指按照各海洋产业业务经营特性而设计的指标,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上搜救服务业、海洋技术服务业、海洋信息服务业、涉海金融服务业、海洋文化产业、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海洋管理21个类别164个指标。为尽可能满足海洋经济统计的各方需求,在具体指标筛选上力求突出行业代表性、公众公认性、社会关注度、可获可比性的原则,在多方意见征求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指标(见表1)。

4.3海洋经济统计专题指标

海洋经济统计专题指标针对海洋经济的专项调查工作,主要是反映与海洋经济有关的典型区域的发展情况,包括沿海地带开发区、海岛经济两类。其中,沿海城市开发区11个指标,海岛经济22个指标(见表2)。

4.4海洋经济统计辅助指标

海洋经济统计辅助指标主要是反映与海洋经济有关的地区社会经济活动共22个指标(见表3)。

5统计数据资料来源、缺口及改进建议

5.1统计数据的资料来源

鉴于当前海洋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海洋经济统计指标的数据来源包括涉海企事业、涉海部门、海洋管理部门、统计部门四个渠道,从数据来源性质来看,具有间接性、多源性、不稳定性、地区差异性四个特性。为保证海洋经济统计指标的可操作性,并为地方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等用户提供统一规范的工作依据,在考虑现有数据来源渠道和相关统计制度的基础上,梳理了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参考数据来源如下:

(1)来源于统计部门的指标58个,主要是通过各级统计局现有的统计报表制度(如国民经济核算、工业、能源等统计制度)和普查资料获取相关资料或信息,涉及财务经营状况、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沿海地带开发区、海岛经济、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等方面内容;

(2)来源于海洋管理机构的指标78个,主要是通过各级海洋行政管理机构的常规统计和专项统计获取相关资料或信息,涉及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技术服务业、涉海金融服务业、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文化产业等产业以及海洋管理、海岛经济、用海状况等方面内容;

(3)来源于涉海部门的指标78个,主要是通过各级涉海部门现有的统计报表制度获取的资料或信息,如农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统计制度和相关资料。其中:涉及渔业部门11个指标,旅游部门9个指标,交通部门25个指标,科技部门22个指标(与涉海企业交叉的指标有9个),教育部门6个指标,环保部门4个指标,海关部门1个指标。

(4)来源于涉海企业的指标69个,主要是通过各类涉海企业直接获取相关资料或信息,涉及财务经营状况、水和能源消费、科技活动等通用指标以及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业务指标。上述的指标数据来源主要是针对各产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管理情况提出的参考来源,这其中既包括统计基础良好,具有比较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和数据资料,可以直接获取基础信息的指标;也包括需要建立新的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法才能得到的数据指标,即统计资料的“缺口”。

5.2主要统计数据资料的缺口与原因

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资料缺口,主要是包括:一是面向企业的指标,如财务经营、从业人员及报酬等相关指标;二是新兴产业的指标,如海洋文化产业、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技术服务业、涉海金融服务业等相关指标;三是与海洋经济密切联系的区域指标,如沿海地带开发区、海岛经济等相关指标。上述指标存在资料“缺口”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1)体制机制障碍束缚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受限于现行的行业管理体制,海洋经济统计很难掌握或共享“第一手”资料,各级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层层设限,数据同源和共享是当前海洋统计工作中面临的较大问题。同时,随着管理层、研究层和社会公众对海洋经济工作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现行的统计制度和数据基础远远不能及时满足社会各界对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需要。虽然,目前已逐步建立起由21个涉海部委组成的海洋经济统计信息网,但是部分新兴海洋产业(如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还尚未纳入海洋经济统计信息网范畴,统计渠道不稳定、不畅通也是当前海洋统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海洋经济尚未作为独立经济领域。现行各类行业统计中,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行业统计,尚未把海洋经济作为单独领域独立出来,因此很难分离出“海洋”与“非海洋”的成分,特别是海洋服务业受中国服务业统计工作整体滞后、新型服务业态统计尚未规范有序等因素制约,海洋服务业统计问题更为突出。

(3)对行业协会统计重视程度不高。行业协会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补充,利用行业协会的组织优势,能有效与涉海企业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机制。目前,涉海行业协会尚未纳入海洋经济统计范畴,一方面缺乏政府统一的管理,另一方面行业协会自身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5.3关于改进现行统计工作的相关建议

针对现行海洋经济统计状况,建议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采取分步实施、分步建设的策略。近期目标是加强和规范海洋统计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海洋产业统计方法的研究,特别是新兴海洋产业调查方法研究。远期目标是积极拓展海洋统计数据获取渠道,逐步健全完善海洋统计制度。结合统计基础和资料来源缺口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逐步扩大海洋经济统计信息网。应在目前海洋统计信息网基础上,积极吸纳涉海行业主管部门及大型企业的参与,通过海洋经济统计信息网的平台逐步建立起长期、互信的沟通与协作机制,不断拓展海洋经济统计数据获取渠道,从而提高海洋经济统计数据质量和时效。

第12篇

关键词:广西;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科技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2-0049-08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广西也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区,并且出台了《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区的决定》。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基础,有望成为新常态下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但是,广西海洋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明显不足,遭遇海洋资源、海洋科技、海洋人才、体制政策等诸多方面的瓶颈。本文分析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制约瓶颈,提出加快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海洋经济规模较小

2015年,全国海洋GDP为64669亿元,比上年增长7.0%,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而同年广西海洋产业总产值仅为1080亿元左右,约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的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广西海洋产业总产值占全国海洋经济总值的1.67%,在全国沿海省区市排名末位,仅为广东省的7.4%、山东省的8.5%、浙江省的14.8%。

近年来,广东、山东、上海、浙江、天津等省市海洋经济发展迅猛,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在“向海进军”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以2014年各省区市已复核过的海洋GDP横向比较为例,在我国11个沿海省份中,有9个省市海洋GDP超过两千亿元,最高的广东达13229.8亿元,只有广西和海南两省区低于千亿元,广西海洋GDP位于全国倒数第2(见图1)。

数据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5》,海洋出版社,2016年。

在海洋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上,通过对2014年各省区市已复核过的海洋GDP进行横向比较,广西海洋GDP占国民经济比重排名在全国11个省区市中排倒数第1,且大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2)。

广西海洋经济总量偏小,无论是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值,还是对全国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值,都长期在低位徘徊,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

(二)海洋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传统海洋产业比重逐步下降,而附加值高的海洋科教、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比重增加(见图3)。尽管近年来广西海洋新兴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规模不大、占比偏低,传统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其中海洋渔业中传统发展方式还占据主导地位。海洋产业增加值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等传统产业,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工程与技术装备、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占比偏低(见图4)。

2015年全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5.1:42.5:52.4,而广西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16.9:36.2:46.9,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和5.5个百分点。广西海洋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拉动,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稀缺状态。

此外,由于区域分工体系不明晰,海洋主导产业布局雷同,导致产业同构、重复建设、资源闲置和无序竞争等问题突出,无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总的来说,广西海洋产业还处于初始低端层次,海洋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三)海洋资源开发效益较低

从海洋经济密度分析,以大陆海岸线长度作为衡量地区海洋资源的量化指标,单位海岸线海洋GDP值(海洋GDP除以大陆海岸线长度)代表了单位海洋资源产生的效益。

以2014年沿海各省区市海洋经济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天津、上海平均每千米海岸线的海洋GDP达32.83亿元和29.62亿元,为全国最高水平,其他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单位产出基本都在1亿元以上,广西仅为0.64亿元,仅比海南略高,大大低于全国2.93亿元的平均水平,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2(见图5)。

二、制约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四大瓶颈

(一)海洋资源瓶颈

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总体上看,广西拥有的海洋自然资源并不算丰富,各类海洋资源处于全国沿海省区市的中下游水平。

在海洋空间资源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广西海岸线长1628.6公里,在全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排第7位(注:海南岛以岛屿岸线长参与排名),占全国比重8.07%。湿地面积75.4万公顷,在全国排名第8位,占全国比重6%。盐田面积3606公顷,在全国排名第8位,占全国比重0.9%。沿海岛屿面积84平方公里,在全国排名第8位,占全国比重1.2%。海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在全国排名第8位,占全国比重仅为0.8%。海水养殖面积54233公顷,在全国排名第8位,占全国比重2.4%。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广西大陆海岸线长1628.6公里,但东西直线距离仅为187公里,曲直比8.7:1为全国之最。由于海域空g较窄,造成北部湾海域水交换能力弱,污染物不易扩散,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随着装备制造、化工、钢铁等大量重工业项目向北部湾滨海聚集步伐的加快,占用海岸线和海域资源的程度也随之加速,对海洋生态环境提出了严峻挑战。

广西的油气矿产资源可开发价值低。据预测,北部湾油气盆地资源量22.59亿吨,其中石油资源量16.7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57亿立方米,但是目前均尚未开发。海洋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建筑砂矿和石英砂矿,其他近海沉积物,如钛铁矿、钴石、电气石等品位普遍不高,达不到工业开发利用的要求。

除潮汐能外,广西其他海洋可再生能源相对贫乏。例如,再生能源总储量约为92万千瓦,在全国沿海181个潮汐电站开发利用潜力综合评价中,广西仅有3处站址排在前50位,广西波浪能、海洋风能可开发潜力分别排11个沿海省区市第10位和第7位。这表明,与全国其他沿海省市相比,广西在海洋资源拥有量方面并没有突出优势,海洋经济发展受到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的瓶颈制约。

(二)海洋科技瓶颈

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弱,主要海洋产业科技水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海洋科技新能力亟待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科研投入不足。“十二五”期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仅安排了3项海洋领域重点项目和3项重大项目,科研经费仅500万元。2014年,广西海洋科研机构经费为8.3亿元,占全国比重的2.7%;其中经常费8.2亿元,占全国比重的2.8%;基本建设中政府投资为947.3万元,占全国比重0.65%;R&D经费内部支出9529.6万元,仅占全国比重0.3%,以上各项指标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均排名倒数第3(见表2)。

2.海洋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数较少。海洋科研机构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4年广西海洋科研机构有11个,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排名第8位,占全国比重5.8%;海洋科技活动人员627人,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3,占比1.8%;科研机构中博士人数37人,占全国比重0.4%,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2;硕士人数200人,占比1.9%,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3;本科生人数308人,占比3.1%,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3;大专生人数56人,占比1.9%,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3;科研机构中高、中级职称人数分别为190人、255人,分别占比1.3%、2.2%,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2、第3名;海洋科研机构中R&D人员382人,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3,占比为1.4%(见表3)。

3.海洋科研课题和科技专利数量偏少。在反映科研成果的关键性指标中,2014年广西涉海科研课题数101项,占全国比重O.6%;发表海洋科技论文数190篇,占比1.1%;未出版海洋科技著作;海洋专利申请受理数54件,占比0.9%;海洋专利授权数33件,占比0.8%;拥有海洋发明专利数51件,占比0.4%;海洋R&D课题数93项,占比0.7%。以上各指标均排名全国靠后位置(见表4)。

(三)海洋人才瓶颈

海洋人才不足是制约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人才培养资源方面,2014年广西开设有海洋专业学校(机构)16个,占全国比重3.9%;开设有海洋专业学校(机构)中专任教师10248人,占全国比重3.3%;广西海洋专业只有1个博士点、4个硕士点,硕士和博士点数量合计占全国比重1.1%;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专业点47个,占全国比重3.4%。此外,广西本土培养的硕士与博士学生总共80人,占全国比重0.4%;本土培养的本科及以下各类学生人数10717人,占全国比重2.9%,以上各指标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均排名靠后(见表5)。

近年来,虽然广西日益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出台了不少人才优惠政策,但本土培养海洋人才能力依然薄弱,加上工资低、事业平台窄等原因,引进人才留不住问题突出。此外,高层次、高水平涉海专业领军人才匮乏,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更是凤毛麟角,难以为广西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升级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体制政策瓶颈

1.在海洋管理体制方面,目前我国11个沿海省份已有广东、山东等7个省成立海洋与渔业厅,而广西等少数省份海洋管理机构与渔业管理机构分开设置,海洋管理机构挂靠在国土资源部门。由于缺乏完善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存在涉海事项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如红树林管理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河口海域管理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流动渔民管理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等,制约了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统筹协调,影响管理效能,容易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不利于海洋经济发展。

2.在政策支持方面,广西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存在碎片化、短期化现象,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体系。各市的扶持政策杂乱、不统一,一些政策在客观上推高了行政管理成本,造成企业(行业)不必要的同质发展和恶性竞争,许多船只、船舶纷纷在外注册,税费外流现象严重。纵观山东、广东和浙江等海洋经济发达省份,不仅在战略定位、空间布局、管理体制等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而且在财税、金融、海域海岛使用、对外开放等方面制定了系统性支持政策体系,对海洋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见表6)。

三、加快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统筹规划,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坚持海陆统筹,以构建海洋经济复合型产业链为目标,促进岸线利用、港口产业、临港工业、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生态环保与城区建设等联动、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一港三域三带五圈”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1.做大做强北部湾港。顺应国内外港口发展趋势,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营运,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区域港口经营管理体制,努力把北部湾港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2.加快推进三大港域建设。整合统一北部湾三市相关港口、资源和平台,统筹推进海港、海岛、海湾联动发展,促进港口、产业、园区、城镇融合发展,加快钦州、防城港、北海三大港域一体化、协同化发展,形成海洋经济主体区域和分工合理、优势聚集、协助联动发展格局。

3.构筑三大海洋经济保护带。对沿海地区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和鼓励开发等区域作出规划,加快形成海岸沿线、近海海域、深海海域三大海洋经济保护带。

4.积极打造五大经济合作圈。加强与周边涉海洋领域合作,推动形成以钦州、防城港、北海为核心,辐射广西内陆腹地,连接桂粤琼、桂滇黔湘、桂港澳台、中国一东盟的五大经济合作圈,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竞争力

1.做大做强传统优势海洋产业。一是做大做强海洋渔业。壮大远洋捕捞的“蓝色”渔业企业和渔业团队,提升远洋捕捞作业能力。积极发展高附加值海水养殖业,打造一批海水养殖基地,争取建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面向东盟的海洋水产加工贸易集散地,推动建立捕捞、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和配套服务全产业链。二是做大做强海洋交通运输业。完善以防城港域为主的大宗散货运输体系,以钦州港域为主的集装箱和石油化工运输体系,以北海港域为中心的国际邮轮旅客、商贸和清洁型物资运输体系。推动内贸航线南北干线升级,积极开拓至东盟港口的国际转运业务。

做大做强滨海旅游业。大力发展以海洋为主题的滨海生态游、运动休闲游等新兴旅游业态,重点建设北海银滩、涠洲岛等创建5A级滨海旅游景区和知名旅游度假胜地。加快建设北海邮轮母港,拓展面向东盟的滨海跨国邮轮旅游。

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一是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制造业。加快建设防城港云约江码头、北海铁山港和钦州中船大型修造基地以及防城港海森特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增强广西海洋工程高端产品总装建造能力。二是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制药产业。以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和防城港食蟹猴科技产业园为依托,建立北部湾海洋生物制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药及生物制品,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生物材料等海洋生物制品。三是加快发展海洋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海洋生物、海洋信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开发应用。积极培育海洋信息服务企业,提供海上通信、海上定位、海洋资料及情报管理等服务。四是加快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实施“北部湾海洋文化提升”战略,充分挖掘蛋家文化、南珠文化、港口文化等特色海洋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信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海洋文化创意产业。五是加快发展海洋生产业。优化国际航行船舶管控服务,提升海洋立体监测和预报、灾害风险评估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港口经营、船舶服务等港口配套服务产业链,推动港口物流业信息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三)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夯实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

1.加快北部湾大学建设。瞄准海洋科技发展方向,聚焦海洋产业发展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大力支持北部湾大学加快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重点推进海洋运输与工程装备、港口物流、石油化工等重点学科专业建设,面向产业、行业、企业培育大批海洋应用型人才。

2.支持广西大学等高校办好海洋学院。支持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办好海洋学院,通过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重点大学合作,以合作办学、合作办班、共建重点实验室等方式,开展海洋产业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制约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3.建设一批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海洋局第四研究所等一批国家级海洋研究机构进驻广西,布局建设一批海洋领域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涉海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十三五”建成一批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升各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水平。

4.推动涉海领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广西海洋研究所、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与海洋产业龙头企业建立海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建立海洋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协调创新。

5.开展产业化项目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积极申报建设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争取更多中国一东盟双向对接项目在广西落地实施。加强良种繁育、生态养殖、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建立和完善以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海洋科技推广体系,解决技术推广普及“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实施人才兴海战略,大规模培养引进海洋经济人才

1.明确培养引进海洋人才的类型和重点。海洋产业应用人才方面,重点培养和引进高端海产品种苗繁殖、生态高效海水养殖、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应用型人才。海洋产业紧缺人才方面,重点培养和引进海洋化工、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制造、航运金融、海事保险等专业技术人才。海洋高端人才方面,重点培养和引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再生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远海探测等高层次人才。

2.实施海洋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一是实施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建议由自治区海事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有需求的企业到海洋经济发达省份和人才聚集地区开展专业人才专场招聘活动,满足当前广西海洋产业人才需求。二是实施海洋产业紧缺人才培训工程。鼓励企业与区内外海洋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和再培训,大力培养发展各类紧缺海洋人才。三是实施高端海洋人才引进工程。建议自治区政府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团队时,适当增加海洋经济领域的高端人才引进指标,大力支持海洋经济领域“人才小高地”建设,积极培育海洋经济价值链高端创新能力。

(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