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4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经济产业政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海洋 紧固件 政策 产业 项目
随着东海、南海危机不断升级和蓝海经济快速崛起,海洋不但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更成为市场、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于中国紧固件行业企业而言,中国海洋经济同样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1.中国海洋经济概况
根据世界海洋法规定,中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海洋地带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南海四个区域。尽管海洋面积占陆地面积三分之一,但海洋经济开发程度远远不如陆地经济开发,因此,海洋经济前景无限。
相比国外,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自然具备成长潜力。虽然起步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活动范围多方向扩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九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水平。“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年均15.7%。其中海洋渔业经济总量高居首位,占总产值的51%,年均增长18%;海洋油气业异军突起,年均增长达到32.3%,产值位居第四;海洋交通货物运输量持续稳定增加,占海洋经济总产值比重位居第二,为18%。
2006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8408亿元,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上升很快,200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为8286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4%,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对中国紧固件行业企业来说,向某个产业领域进军的前提是,这个领域之前处于快速发展状态,未来发展前景更为灿烂。
2.海洋产业政策规划
要进军海洋产业,必先看产业政策。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公布,提出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包括海洋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提升,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在海洋新兴产业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被摆在首位,重点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和海水利用装备。
去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年-2020年)》。同时,《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规划》、《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颁布实施。这些规划都为紧固件企业进军海洋产业指明了方向。
而且,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联合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该《规划》提出,到2015年,整个海工产业的年销售收入将达2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并重点培育5~6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总承包商。
此外,我国相关海洋大省也先后出台了各自海洋开发推进计划。紧固件是“工业之米”,自然也是“海洋工业之米”。
3.涉海基础设施项目
随着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涉海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不断增加。
3.1港口码头
2013年,浙江临海将投资3.72亿元建设大港口及内河码头工程。山东日照今年全市交通建设计划投资57.2亿元,其中,要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1亿吨。根据相关资料,“十二五”期间沿海港口投资多是倍增。例如,辽宁省制定的“十二五”沿海港口规划显示,该省将在2100公里的海岸线上,新建丹东海洋红、锦州龙栖湾、葫芦岛石河、盘锦荣兴4个重要港口,努力实现6亿吨大港目标。
3.2跨海大桥、沿海大通道
根据各地“十二五”规划显示,泉州湾跨海大桥、蓬长跨海大桥、渤海湾跨海大桥隧道、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大陈岛跨海大桥等工程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并完成。显然,跨海大桥建设会涉及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等方面,这意味着紧固件企业将面临很多商机。
3.3海洋经济区
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海浦东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江苏沿海地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等沿海区域开局的形成,更使海洋经济的发展如虎添翼。
3.4海洋物流业
2010年,我国海洋物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脱颖而出,宁波、舟山都把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放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4.海洋产业项目
4.1船舶工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形成50个以上满足最新国际规范要求、引领国际市场需求的知名品牌产品。规划要求,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造船基地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进入世界造船前十强企业达到5家以上。同时,培育5-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工装备总承包商和一批专业化分包商。
4.2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装备。在“十二五”规划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被摆在首位,规划要求,积极研发日产10万吨以上海水淡化设备、循环冷却及海水脱硫成套设备,延伸海水利用装备产业链条。
据悉,中海油计划到2015年国内总产油量达到6500万吨,国外总产油量达到4500万吨,总产油量为1.1亿吨。为实现这一目标,计划新建两至三艘具备起重与铺管能力的主要作业船舶,建立一支作业水深达到3000米、吊装能力达到1.6亿吨,可铺设管径4~60英寸的海管(S-Lay、J-Lay、Reel-Lay铺管方式),能同时进行两至三个深水油气田海上作业的深水团队。
4.3海洋化工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逐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炼油产业集群。海洋炼油产业发展将带动炼油机械行业和紧固件行业发展。
此外,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盐化工、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都将给紧固件企业带来不少发展商机。
5.海洋科技项目
5.1海洋监测
在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山东省建设蓝色经济区、青岛打造蓝色硅谷的形势下,海洋监测设备产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支撑的重要产业,在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蓝色经济区规划中都做了重点部署。不仅山东,其他省市包括江苏、浙江、天津、河北、海南等,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都离不开监测设备产业的支持,而监测设备则离不开紧固件产品。
5.2海洋勘探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加大海洋能源开发的力度,重点提高深水资源勘探开发能力。海洋勘探将会带动专业勘探设备行业发展。
6.海洋生态环保
环保部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产值累计将达到十几万亿元,增加值将超过环保投入。环保产业作为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海洋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新建各级各类海洋保护区80个,2015年海洋保护区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重达到3%。
由于船舶溢油事故、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故等频繁发生,海洋生态环保监管将不断升级,进而倒逼海洋环保产业发展。
无疑,海洋环保规划必然带动整个环保产业发展,海洋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比陆地环保产业更加光明。7.结论
海洋产业不仅在今天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而且更是一个有待深入开发的朝阳产业。对中国紧固件企业而言,必须抓住海洋经济崛起的契机。
具体来说,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带给紧固件企业的利好消息有三点:
其一,海洋工业具备了大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还是国家相关规划描画的美好前景,或者是地方规划、地方投资指导、支持、操作具体项目,都能给紧固件企业树立信心。
其二,海洋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紧固件产品比较清晰明确
主要是船舶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业、海洋监测设备业、海洋环保业等。毫无疑问海洋紧固件非普通件,而是高端紧固件。所以,中国紧固件企业进军海洋紧固件领域的前提是,更新设备,完成产品升级。
其三,海洋工业带动紧固件企业发展具有很大成长空间
以中国重工公司为例,其海洋工程装备订单大幅增长——2012年11月以来新增大额订单169亿元,占2011年度营业收入的29.12%。去年前7个月,中国海洋工业装备制造业完成出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43.8%,订单金额连续上升。
参考文献:
[1]《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
[2]《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
[3]《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就业效应 关联效应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根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攀升,高达749万。与此同时,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受到自身技术结构的制约,产业的大学生就业吸纳效应无法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知识高度密集型产业,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促进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会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具体表现在各层次劳动力需求比例会不断变化,高技能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会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量相当大,而专业人才主要来源于大学毕业生。因此本文基于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效应的认识,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探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学生就业效应。
一、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0年浙江省确定了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不断推动浙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其中产业产值占浙江省GDP比重持续增长,由2010年的32.46%增长到2014年的48.92%,年均增幅近25%。2014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3073亿元,占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4.50%,比2013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2、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持续向好。2014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24.60%,同比增长5.31%,增幅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利税总额1001.35亿元,同比增长9.32%,增幅比规上工业平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
3、产业集聚特色开始显现
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产业链不断完善,区域特色逐步凸显。其中杭州的发展特色和优势是信息软件产业,拥有包括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核心区―杭州高新软件园在内的 27个特色软件园及公共服务平台。新能源产业是嘉兴发展最快和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中节能嘉兴产业园、海宁光伏产业基地、海盐秦山核电关联产业园已成为省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内重要的LED产业基地。宁波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重点发展海洋高技术装备、海洋生物育种及健康养殖两大优势海洋高技术产业,抢占了海洋高技术产业制高点。
(二)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学生就业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具有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的特征,因此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为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人才需求,浙江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新兴产业人才开发政策,并积极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的新渠道,因此浙江大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知度以及向往度普遍较高。从2010-2014年,浙江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专以上就业人数逐年攀升,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稳步增长,2014年该比重已经达到51.7%,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佳平台。
二、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效应分析
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历程上来看,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增长与专业知识型就业人员的需求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一方面,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人才的需求量都在提高;另一方面,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人才投入的合理化增加,必然会反哺于产业,使产业发展得到提升。本文利用Eviews8.0统计软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是否真正存在相关性,推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吸纳能力,为减少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对模型的影响,本文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lnyt = a0 + a1lnx t +μt
其中y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专以上就业人数,x 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1:
从回归结果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向相关性,产业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大学生就业人数可增加0.76%。由此可见,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大学生就业吸纳潜力。但是从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较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产业集聚度不高,制约了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同时因为高校专业设置较为滞后,导致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不足,从而影响了产业的大学生就业效应的进一步释放。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产业规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通过前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代表产业规模的指标――工业总产值与大学生就业呈正向关系,因此一定时期内,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强劲的扩张势头必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的增加。产业规模的扩张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持续的协同发展效应。目前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现有产业规模扩张的有效扩张,能最充分释放对大学生就业的正向影响效应。
2、产业集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集聚发展载体,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能有效提升人才聚集效应,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测算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该指数是某一市场上最大的5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能较好地测评产业市场集聚度。计算公式为:
■
式中:X表示市场的总规模,Xi为i企业的规模,Si=Xi/X为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表示该产业内的企业数。HHI越大,表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根据测算结果,除了海洋新兴产业和核电关联产业外,其他产业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II)都低于0.5,可见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还较低,未能充分吸引并带动大学生就业。
3、产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目前已经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是以财政税收政策为主,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政策为辅。从产业政策实施的成效来看,财政扶持资金投入分散,未突出重点支持领域,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技术创新支持政策以支持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等供给面政策为主,注重刺激市场的出现或者重构的需求面政策支持不足;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现有产业政策更是难以应对。产业政策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将直接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吸纳力度。
4、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缺乏招生和专业设置自,无法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抑或在可以进行专业调整时,因为缺乏对就业形势科学的论证和中长期预测,导致专业调整对市场反应失当。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很多高校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内容更新难以与时俱进。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技能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影响了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力度。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是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渠道。要充分释放产业的大学生就业效应,还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健全产业投资、融资的风险规避机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要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而不聚”的局面。以产业技术路线图来集聚产业的高端资源,以产业战略联盟来提升集聚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高端的控制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创新网络,推进创新型产业集聚模式的建立,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化发展步伐;三是政府除了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还要创新产业扶持政策。首先,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要帮助企业创造市场需求,采取由单一的供给侧向需求侧与供给侧并行的双向激励政策,从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拉动力;四是高校要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有效预测市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把握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变化的关系,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校还要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叶生新. 基于竞合战略的战略性新兴中小企业发展路径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4(12)
[2]庞诚,王福鑫,戈逸秋. 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3]刘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2)
【关键词】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江苏连云港市地处黄海之滨,是我国沿海经济带和“沿桥”经济带的结合部,海岸线北起锈针河口,南至灌河口,全长162公里,有全国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滩涂160万亩,可开发浅海水域400万亩。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市海洋开发也迈入了新的阶段,海洋经济占据连云港市经济的重要位置,也是加快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在“十一五”期间,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1%,到2010年,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3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9.1%,海洋经济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海洋运输、海洋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洋经济总量不大。2010年连云港海洋经济增加值较上年增长30%,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0万吨,全市渔业行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连续三年增幅超过10%。虽然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但是总量上与其他地区如大连、青岛、宁波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
2.海区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对海洋资源的保护认识不足,使一部分未经处理的工业生产污染物超标排放和大量的生活污染物通过河流携带入海,加上海洋开发中的自身的污染物存在,使海洋生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09年连云港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海域面积有所减少,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的22.5%,轻度污染海域面积大幅度减少。虽然污染物排海总量有所下降,但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中,66.7%的排污口出现污染物超标现象,个别排污口污染物超标现象严重,不容乐观。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或指标)依然是无机氮和部分站位的化学耗氧量、石油类。陆源污染物排海仍然是造成我市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3.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连云港海洋产业有一定的基础,但目前开发利用多局限于渔业、盐业、港口和旅游等传统产业,占比重偏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而作为现代化工产业核心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对连云港来说还没有发展起来。并且开发利用尚未向综合利用转化。有些资源还局限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开发利用,资源的综合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措施
1.发展临港工业。临港产业能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城市经济的“助推器”。连云港应该首先明确临港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研究临港产业的发展,紧紧把握国内外制造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促进临港产业向产业化、多元化发展,围绕港口做足临港产业文章。
2.推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目前,连云港海洋产业结构中,渔业、盐业、旅游等传统产业,占比重偏大,这种结构不利于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而海洋船舶修造、海洋生物医药以及海水综合利用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因此,连云港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制定相关海洋产业政策,重点发展连云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加快连云港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使连云港海洋经济得以快速、持续和健康地发展。
3.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控制;加快治理海洋污染,对入海直排排污口建设监测系统,对超标排放的重点河道进行治理;加强沿海区域污水处理厂建设,降低排入海洋的污染负荷;同时也要完善港口船舶污染物处理设施,努力实现海洋环境生态化,以增强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张祝钧.宁波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J].港口经济.2011(4)
一、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86.1亿元,增长17.9%,其中:第一完成增加值18.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4亿元,分别增长5%、20.3%和23.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26.1%,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3.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夏粮总产达1.1亿公斤,与去年相比,增产1055万公斤。果业生产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上半年实施平衡配方施肥果园达到16万亩,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顺利推进,上半年新发展各类畜禽饲养场82个,磊磊乳品成为伊利集团最大的奶粉合作伙伴;鼎立种鸡成为目前胶东半岛最大的蛋种鸡苗供应商。生猪生产恢复较快,上半年存栏生猪达到33.4万头,出栏生猪33.3万头,其他蛋类、奶类也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6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26.9%;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9%。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增长36.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可达13.6%。企业技改和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组织方圆、富尔达、东源风电3家企业提报全省重大产业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组织黄海水产、海富生物2家企业上报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材料。服务业迅猛发展,对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不断提高。旅游业总量不断膨胀,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增长31%,全市旅游总收入5.2亿元,增长33%。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xx针织毛衫原辅料暨机械设备展销会、第三届中国xx沙雕艺术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樱桃节等会展节庆。物流业蓬勃发展,依托临港、核电等产业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了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转基地。上半年,交通货运周转量达到36227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持续攀升,xx港货物吞吐量22万吨,同比增长80%。餐饮业档次和品味进一步提升。在重点引导海景、海怡和观海等餐饮龙头改善服务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京海酒店、海福莱大酒店、海洲湾生活广场、荷兰街等新区高档酒店和特色餐饮群项目建设进度。
二、全力以赴抓好全市重大工程的立项工作。
围绕市里确定的重大工程以及需省级以上立项的重点项目,我局靠上去做工作,努力保证了各类项目顺利审批和立项工作。
一是亚沙会场馆立项工作。年初,我局安排人专人到xx市发改委学习了全运会运作方式,并向市政府提出了立项投资等方面的建议,目前,已请xx工程咨询院编制完成了《第三届亚洲xx运动会比赛项目区和亚运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是xx滨海路(xx段)立项核准工作。年初,经我局与xx和省发改委沟通汇报得知,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审批权限在国家发改委,需经历批复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三个阶段,为加快工程立项审批进度,我局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汇报工作,取得了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国家发改委同意将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立项。3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破例对我市滨海路项目组织了专家评审,5月初我市项目审批所需资料即全部上报至省发改委,6月份又协调青岛方已经为我市出具了支持性文件,不仅为全市节省了大量的审批费用,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在省内创下了同类工程审批速度之最,7月10日,xx滨海公路(xx段)正式通过省发改委核准。
三是抓好新建重大项目的省级以上立项。对全市新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并超前介入,与业主一起研究政策,积极为其准备审批材料、提供政策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地争取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予以灵活变通,满足企业需要,并争取年内取得实际性进展。
二、创造性地抓好全市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一是着眼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努力加快全市“一片两带”规划工作进程。按照xx市委、市政府关于对“一片两带”产业发展的定位,我局积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全市各镇区(街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在掌握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又邀请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及xx市发改委长规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工作,目前初稿已形成,预计7月份可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针对重点经济工作,积极抓好了全市海洋经济规划工作。组织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30余人次来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完成了《海洋经济规划》初步方案,待初稿修订完成后,即可进行专家评审并定稿。
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做好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工作。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对编制全省《黄金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泥行业循环经济利用余热发电规划》以及《xx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四是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的意见的基础上,编订、印发了《20*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鼓励服务业膨胀发展、培植服务业骨干企业、关心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良好环境。我局组织人员制定了《*年xx市服务业发展意见》,《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科学的统计、调度机制,目前,正根据《意见》要求,对全市物流业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发展意见。
三、高标准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工作
一是积极抓好xx市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xx市级重点项目关系到xx市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目前,我市共有xx核电、滨海路、核电设备制造和隆和通生物科技4个项目列入了xx市重点项目调度,上半年均达到或超过了xx市考核要求。随着维蒙特钢结构、海霸能源电动车、金海螺商业广场、来福士海洋工程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将争取更多地项目挤进xx市重点项目盘子,列入xx市重点项目调度。
二是全力抓好xx市内重点项目开复工及招商情况的日常调度。局内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副科级单位,对列入全市“双重点”的57个加工制造业项目和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实行了周调度制度,认真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加快工程进度,为市领导决策当好了参谋。
三是多渠道抓好全市重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信贷资金等项服务工作。为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市发改局灵活把握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为保证全市重点企业合理运用当前政策杠杆、节省流动资金,我局安排了各科室人员主动深入重点企业,先后向比艾奇电子、明玮包装、华源公司等8家企业介绍了当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为今后企业向上进行政策性资金争取打下了坚持的基础。目前,已为核电设备制造办理了采购进口设备免税金额130余万欧元;为xx美丰机械办理了采购国产设备退抵税金额100余万美元;积极争取将隆和通生物化工列入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向省、市各级金融机构推介我市重点企业23家,拟申请银行贷款19.87亿元,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项目信贷资金需求。
四、多渠道抓好上级政策和资金争取工作
1、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密切配合xx市合作办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xx市重点发展领域,围绕核电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多个方面,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华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了xx-温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宁波产业招商推介会,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包装推介,搭建引资平台,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注重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注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镇区街道和相关企业,围绕我市优势产业提报项目,坚持做到了筛选编制一批、上报储备一批、争取到位一批。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已到位国债资金80万元;“里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南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淮委评审,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列入明年计划。另外,正着手争取看守所建设、乡镇卫生改造等各类社会事业类项目,力争年内列入省级计划盘子。
3、争取了证券公司在我市设立营业部。为进一步拓展全市证券业务范围,我局在市发改委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先后与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接触和商谈,目前确定由齐鲁证券公司来海投资设立证券营业部,6月15日经齐鲁证券公司董事会正式通过并下发文件,同意在我市设立证券营业部。
4、积极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我局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富尔达集团、黄海水产、通源科技等公司参加了xx市企业上市融资现场会议,并积极做好省证监局工作,帮助他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能够在创业板上市。
5、认真抓好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狠抓调查研究,围绕全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经济等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等调研,制定了一片两带、海洋经济、服务业等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市领导当好了参谋。
今后,发改部门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地估计困难和挑战。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改进之处: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全市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工作。受土地、信贷等政策制约,我市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上均出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后的项目建设;
二是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工作亟需加强。*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我市争请项目数量较往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不够,提出和包装项目的能力不高,对上级政策信息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亚沙会的资金争取方面,还需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扶持。
三是深入基层调研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乡镇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没有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分析问题抓不准重点,挖掘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更是远远不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克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各个层面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围绕我局承担的xx市考核项目,集中1-2个月的时间,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年终考核奖分、不扣分,力争年内各项工作考核进入xx市前三位。
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立项工作。跨海大桥立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在重点抓好亚沙会场馆立项的同时,加快筛选出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工程、大项目,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掌握政策,主动与项目单位对接、提前介入,确保在全市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上不出纰漏,进而做出成绩。
一、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86.1亿元,增长17.9%,其中:第一完成增加值18.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4亿元,分别增长5%、20.3%和23.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26.1%,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3.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夏粮总产达1.1亿公斤,与去年相比,增产1055万公斤。果业生产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上半年实施平衡配方施肥果园达到16万亩,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顺利推进,上半年新发展各类畜禽饲养场82个,*乳品成为伊利集团最大的奶粉合作伙伴;鼎立种鸡成为目前胶东半岛最大的蛋种鸡苗供应商。生猪生产恢复较快,上半年存栏生猪达到33.4万头,出栏生猪33.3万头,其他蛋类、奶类也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6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26.9%;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9%。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增长36.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可达13.6%。企业技改和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组织方圆、富尔达、东源风电3家企业提报全省重大产业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组织黄海水产、海富生物2家企业上报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材料。服务业迅猛发展,对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不断提高。旅游业总量不断膨胀,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增长31%,全市旅游总收入5.2亿元,增长33%。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针织毛衫原辅料暨机械设备展销会、第三届中国*沙雕艺术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樱桃节等会展节庆。物流业蓬勃发展,依托临港、核电等产业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了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转基地。上半年,交通货运周转量达到36227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持续攀升,*港货物吞吐量22万吨,同比增长80%。餐饮业档次和品味进一步提升。在重点引导海景、海怡和观海等餐饮龙头改善服务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酒店、*大酒店、*湾生活广场、*街等新区高档酒店和特色餐饮群项目建设进度。
二、全力以赴抓好全市重大工程的立项工作。
围绕市里确定的重大工程以及需省级以上立项的重点项目,我局靠上去做工作,努力保证了各类项目顺利审批和立项工作。
一是亚沙会场馆立项工作。年初,我局安排人专人到*市发改委学习了全运会运作方式,并向市政府提出了立项投资等方面的建议,目前,已请*工程咨询院编制完成了《第三届亚洲*运动会比赛项目区和亚运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是*滨海路(*段)立项核准工作。年初,经我局与*和省发改委沟通汇报得知,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审批权限在国家发改委,需经历批复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三个阶段,为加快工程立项审批进度,我局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汇报工作,取得了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国家发改委同意将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立项。3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破例对我市滨海路项目组织了专家评审,5月初我市项目审批所需资料即全部上报至省发改委,6月份又协调*方已经为我市出具了支持性文件,不仅为全市节省了大量的审批费用,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在省内创下了同类工程审批速度之最,7月10日,*滨海公路(*段)正式通过省发改委核准。
三是抓好新建重大项目的省级以上立项。对全市新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并超前介入,与业主一起研究政策,积极为其准备审批材料、提供政策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地争取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予以灵活变通,满足企业需要,并争取年内取得实际性进展。
二、创造性地抓好全市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一是着眼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努力加快全市“一片两带”规划工作进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一片两带”产业发展的定位,我局积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全市各镇区(街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在掌握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又邀请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及*市发改委长规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工作,目前初稿已形成,预计7月份可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针对重点经济工作,积极抓好了全市海洋经济规划工作。组织*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30余人次来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完成了《海洋经济规划》初步方案,待初稿修订完成后,即可进行专家评审并定稿。
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做好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工作。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对编制全省《黄金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泥行业循环经济利用余热发电规划》以及《*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四是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的意见的基础上,编订、印发了《20*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鼓励服务业膨胀发展、培植服务业骨干企业、关心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良好环境。我局组织人员制定了《*年*市服务业发展意见》,《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科学的统计、调度机制,目前,正根据《意见》要求,对全市物流业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发展意见。
三、高标准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工作
一是积极抓好*市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市级重点项目关系到*市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目前,我市共有*核电、滨海路、核电设备制造和隆和通生物科技4个项目列入了*市重点项目调度,上半年均达到或超过了*市考核要求。随着维蒙特钢结构、海霸能源电动车、金海螺商业广场、来福士海洋工程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将争取更多地项目挤进*市重点项目盘子,列入*市重点项目调度。
二是全力抓好*市内重点项目开复工及招商情况的日常调度。局内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副科级单位,对列入全市“双重点”的57个加工制造业项目和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实行了周调度制度,认真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加快工程进度,为市领导决策当好了参谋。
三是多渠道抓好全市重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信贷资金等项服务工作。为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市发改局灵活把握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为保证全市重点企业合理运用当前政策杠杆、节省流动资金,我局安排了各科室人员主动深入重点企业,先后向比艾奇电子、明玮包装、华源公司等8家企业介绍了当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为今后企业向上进行政策性资金争取打下了坚持的基础。目前,已为核电设备制造办理了采购进口设备免税金额130余万欧元;为*美丰机械办理了采购国产设备退抵税金额100余万美元;积极争取将隆和通生物化工列入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向省、市各级金融机构推介我市重点企业23家,拟申请银行贷款19.87亿元,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项目信贷资金需求。
四、多渠道抓好上级政策和资金争取工作
1、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密切配合*市合作办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重点发展领域,围绕核电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多个方面,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华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了*-温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宁波产业招商推介会,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包装推介,搭建引资平台,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注重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注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镇区街道和相关企业,围绕我市优势产业提报项目,坚持做到了筛选编制一批、上报储备一批、争取到位一批。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已到位国债资金80万元;“里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南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淮委评审,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列入明年计划。另外,正着手争取看守所建设、乡镇卫生改造等各类社会事业类项目,力争年内列入省级计划盘子。
3、争取了证券公司在我市设立营业部。为进一步拓展全市证券业务范围,我局在市发改委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先后与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接触和商谈,目前确定由齐鲁证券公司来海投资设立证券营业部,6月15日经齐鲁证券公司董事会正式通过并下发文件,同意在我市设立证券营业部。
4、积极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我局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富尔达集团、黄海水产、通源科技等公司参加了*市企业上市融资现场会议,并积极做好省证监局工作,帮助他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能够在创业板上市。
5、认真抓好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狠抓调查研究,围绕全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经济等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等调研,制定了一片两带、海洋经济、服务业等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市领导当好了参谋。
今后,发改部门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地估计困难和挑战。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改进之处: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全市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工作。受土地、信贷等政策制约,我市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上均出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后的项目建设;
二是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工作亟需加强。*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我市争请项目数量较往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不够,提出和包装项目的能力不高,对上级政策信息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亚沙会的资金争取方面,还需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扶持。
三是深入基层调研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乡镇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没有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分析问题抓不准重点,挖掘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更是远远不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克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各个层面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围绕我局承担的*市考核项目,集中1-2个月的时间,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年终考核奖分、不扣分,力争年内各项工作考核进入*市前三位。
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立项工作。跨海大桥立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在重点抓好亚沙会场馆立项的同时,加快筛选出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工程、大项目,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掌握政策,主动与项目单位对接、提前介入,确保在全市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上不出纰漏,进而做出成绩。
笔者认为,德国战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对提升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德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状况
德国产业结构一直朝着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也有下降,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的方向发展变化。德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这一时期是德国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德国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由于德国资源匮乏,国土狭小,只有依靠“加工贸易”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即采用第二产业带动型的产业结构模式,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二战以后,德国快速发展第二产业,1960年,德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达到:5.5%、53.5%、40.9%,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这是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到1970年,,德国第一产业已经进一步下降到3.9%,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7.6%,第三产业略有下降占38.7%。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大大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之和,达到最高值。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德国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成本劣势逐渐凸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量向外转移,使得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开始发生改变,1975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9.4%,第二产业比重为47.7%,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开始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占比最高的产业。之后,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到1980年,德国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2.2%、44.8%、53%,第三产业比重不仅超越了第二产业,而且超越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之和。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开始了以发展新经济产业为核心的世纪产业结构的调整,199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值为:1.29:33.2:65.57,这一时期,德国采取了相应的产业政策,对制造业的过快下降进行了干预,2001年,德国三次产业结构比值为0.98:28.86:70.16,但是到了2005年,这一比例为0.96:30.43:68.61,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德国的干预产业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德国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及其借鉴
(一)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一致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产业结构模式
对任何国家来说,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战后,由于德国在二次大战中受到严重破坏和重大损失,农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只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十几,只有靠工业的迅速发展来带动。而且,德国是战前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有着较为浓厚的物质基础和熟练的劳动力队伍,也为战后工业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再加上战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资本和先进技术的输出,也对德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扶持作用。所以,第二产业带动型的产业结构模式,成为德国战后产业结构模式的正确选择。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劣势越发凸显,使得德国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大量向外转移,德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开始发生转变,第三产业逐渐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占比最高的产业。但由于德国第三产业主要是依附第二产业出现的服务业,所以,不管是战后,还是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带动型的产业结构模式将是德国一直的选择。
(二)产业政策在德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58-1975年,在德国鲁尔区,出现了采煤业的结构性危机,政府先后出台了《煤炭适应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法》等,通过以促煤为目标的政策干预,实现煤炭公司的重组,使煤炭的生产能力有计划地、逐步地适应能源经济的发展,解决煤炭产量过剩的危机。1975-1987年,德国的钢铁工业出现了大量生产过剩,开始陷入危机,政府又通过对钢铁业发放投资津贴的方式,对经济转型的社会冲击实行“减震”的“适应性”措施。德国对钢铁业的补贴到1981年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0.3%。
不管是钢铁政策还是煤炭政策,都是政府采取的应对结构危机的消极政策。从70年代起,扶持有未来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德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国家的研究与科技政策,对“空中客车”的扶持堪称经典。
一方面,德国通过培育“民族冠军”的方式,支持德国空中客车的开发和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德国政府还通过提供研发补贴、融资担保、汇率波动补贴等方式来支持空中客车的发展,提升空中客车的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联邦政府又通过“生物园区竞争计划”以及随后支持计划,全力推进在德国具有良好生物技术研发基础的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新经济产业的迅速成长。
(三)以市场竞争为前提,选择不同时期合适的主导产业
德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崇尚自由竞争,支柱产业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政府认定和选择的,而是应由市场竞争来选择和决定。二战后,以大规模内需为主导的恢复性建设,为能源工业、钢铁工业、建筑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德国当时的支柱产业,表现出了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巨大贡献及对其他产业的迅速带动作用。当然,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像能源工业、钢铁工业、建筑业等已经退出了支柱产业的领域。
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重点发展电子工业和生物技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重点发展了微电子技术、机械—电子技术、光—电子(复合)技术、生物技术、宇航、海洋开发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其主要应用领域是汽车、机械制造、信息、通信等,而这些领域的出口占德国出口的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从而使得微电子技术产业成为德国新兴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加大了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并使德国的因特网及电子商务发展在欧洲遥遥领先。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变暖加剧、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频发,德国工业又开始走向绿色发展之路,将重点放在新能源发展领域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四)高度重视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对德国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日本韩国的产品质量优良、性能出众的竞争优势,德国加强了对研发的投入,在机械产品、大型医疗设备、电器产品等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的势头,同时,又舍弃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或自己缺乏竞争优势的领域。1990年,德国机械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机械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了21%,超越了美国和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并保持到现在。德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占到GDP的3%左右,其中90%的科研经费来源于企业。2011年,德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突破600亿欧元,超越法国和瑞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大国。德国通过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及技术标准为企业创新提供制度方面的激励,在德国制造业领域,全球约2/3的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协会”。正是因为对研发的重视,德国的专利申请书名列全球第三,也使德国企业在众多领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德国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德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一)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产业政策在德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政策是涉及到产业内部各层面的政策体系,其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制定,有助于促进结构调整与升级,优化组织结构、产业布局。我国已先后颁布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和《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我国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产业政策,并出台了十大产业(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业等)振兴规划,这些对调整产业结构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个瓶颈问题就是一些传统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严重,我们需要借鉴德国的经验,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包括对剩余职工安置的各种扶持措施,以推动企业的兼并重组,实现产业的规模优势,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化解产能过剩危机结合起来。所以,政府要进一步适应市场的竞争与变化,出台新的产业优化政策,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积极配合过剩产能调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和高端服务业
著名的配第克拉克法则指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释放出,转移向第二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劳动力又会向第三产业发生转移。2011年我国三次产业比重为10:46.6:43.4,而相同年份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34.8:29.6:35.7,这种比例关系说明我国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过高,就业结构相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进步仍明显滞后,说明一定时期我国还需要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在德国,第三产业主要是依附第二产业出现的服务业,比如对德国所生产的机械设备而产生的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的培训、设备的调试和售后服务等,这些服务业是不可能离开德国的制造业而单独存在的,客户在购买了德国的产品后,也就自然会选择德国的服务。所以,我国也应加快以生产业为主的服务业的发展,比如商务服务、研发、设计、软件、金融、信息服务、中介、物流配送等。发展现代服务业,还应关注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战略目标的服务业的转型升级,高端服务业是指那些为生产者提供具有高技术密集度、高人力资本密集度、高产品差异度和高利润率的服务行业。
(三)以适应市场竞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德国经济的优势来源于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促进本国工业技术革新,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增强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推进产品结构的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或产品更新,或是能直接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就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说明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包括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都比较偏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国际竞争力。所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我国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加大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投入,使传统产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当然,政府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应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使得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国家的创新目标。
(四)重视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日益加快,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千方百计地争夺智力资源,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人才在各个产业中是否合理、均衡的分布,也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目前,我国的人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人才结构也不合理,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高技术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年轻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这些都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速度。尤其是某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比如物流产业的发展,绿色物流和电子网络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而开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企业,就需要从业人员熟练绿色物流技术、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物流融资、结算与保险等方面的业务。所以,调整人才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工业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向更加合理化和高度化迈进。
关键词:产业结构 高级化 制度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世界产业结构正经历新一轮大规模的变动。与此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正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研究,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条件
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为经济增长开辟新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制约经济的持续增长,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使经济生活中出现供大于求的生产现象以及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产业增长速度放缓,使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回落。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产业整体上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许多企业仅是单纯的生产单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许多行业未实现规模经济,企业规模小而散,缺乏竞争的实力和优势。因此,加快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产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现状造成了企业的过度竞争,如果仅靠市场调节,需要很长时间,如通过地方政府的介入,确定区域内的支柱产业并加以扶持,则可大大节约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
二、我国政府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制度环境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已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原有的政府通过直接参与微观资源配置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难以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政府应适时转变以往在调节产业结构中的角色,从直接参与转到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上来。市场本身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市场份额日益集中于少数企业。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职能的发挥应立足于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目前,科技正在迅速向新领域拓展,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新技术正在大规模地研制和开发,意味着一个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高新技术体系正在替代以往的科技体系。在这样的时刻,必须全面促进科技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作为主体的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营的,它主要根据市场需求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这绝不能带动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因此政府要去主持那些耗资大、风险高的基础科学研究,见效慢、投资周期长的社会公益性研究和关系国家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
三、我国政府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制度环境的落脚点
新一轮的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正在兴起,我国政府应抓住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借鉴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产业引导政策,加快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
1、制定并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为矫正产业成长过程中的市场失灵而采取的行政性干预手段,主要通过搭配政策性工具,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素质提高。政府应科学规划做好统筹,发挥其引导、调节作用。现阶段一要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要引导资金流向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适应消费结构变化、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鼓励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2、完善市场法律规章制度。既要明晰私有产权,也要明晰国有、公有产权,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我国产业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政府的调控在法制范围内,同时制定差别性产业政策,政策的倾斜应注重把法律与市场手段结合起来。
3、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机制。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推动力量。科技创新研究需要政府建立科技创新的扶持机制,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推动力。目前我国对企事业的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有限,覆盖面窄。为此,政府应在完善政策信息的提供、发挥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功能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拉动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需求拉动力量,依靠出口结构升级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全面调整很困难。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必须由对对外贸易依存上转向依靠国内消费升级带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缓慢,医疗保健和教育支出大幅度增加。因此,完善社保体系,扩大政府财政在居民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当前促进我国产业高级化的必要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 范方志,杨超.企业、政府与产业结构升级[J].现代经济探讨,2005(11).
[2] 袁春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政府行为[J].经济师,2002(12).
关键词:产业转型 产业同构 一体化 政策协同
环渤海与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环渤海区域由河北、山东、辽宁、北京、天津组成,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三个子经济区域。从土地资源来看:环渤海辖区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4%;从人力资源来看:2014年区域人口达2.4378亿、占全国的17.92%(2014统计年鉴);地理区位上,整个区域面向“三北”,是我国北方的窗口,区域内天津港、秦皇岛港、大连港、青岛港均是我国主要的港口;政策资源上,国家从战略上布局了三个开发区[1](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蓝色经济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落实,环渤海的一体化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区域内存在着产业低端性、产业趋同性、发展不平衡性等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渤海需要在一体化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环渤海发展困境分析
(一)区域内发展呈块状分离
环渤海以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为中心,形成了三大城市经济群:以京-津-唐为核心的京津唐城市群;以沈-大为核心的辽中南城市群;以济-青-烟为核心的半岛城市群。[2]各城市群内部经济合作程度较高,而城市群之间因行政区划形成了块状分离的经济结构。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对三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情况,进行研究描述。引力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表1为环渤海主要城市之间基于引力模型计算出的经济联系强度值,从表中可分析出:首先,从基础经济区内部来看:联系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京津唐、沈-大,济-青-烟,京津唐经济联系强度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其内部交通的发达,可见,经济的一体化与交通的一体化联系紧密;其次,从三大基础经济区之间来看:京津唐与济-青-烟的经济联系强度要强于沈-大,但是总体的联系强度值较低。可见,环渤海内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不足,区域市场是相对分割的,经济群态为相对分离的块状经济,三者的区域间合作联系程度不高,更多的是以自身内部的经济合作为主,大区域间的联动能力还未实现。
(二)区域内产业结构水平失衡以及发展稳定性差
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平衡发展相比,环渤海经济发展呈失衡状态。产业结构水平上:北京的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三、二、一的合理分布,第三产业比重已趋近于发达国家,2014年北京三次产业比重为0.8∶22.7∶76.5。天津三次产业比重为1.3∶51.7∶47,比山东、辽宁、河北的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其中河北的产业结构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4年河北三次产业比重为12∶52.7∶35.3,而全国为5.7∶48.7∶45.6。发展稳定性上:环渤海总体经济增速较快而波动性很大,如天津市2008-2009年GDP的增速波动接近20%,其他省市的增速波动在5到15个百分点之间,经济增长呈现不稳定特征;GDP增速波动除与经济环境相关,还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鲁奇[3]等学者曾以河南省为例研究了产业结构水平,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水平高低与经济增长稳定性呈正相关)因此,可以说明环渤海整体产业结构水平较低。
(三)区域内产业发展方向趋同
环渤海产业的发展呈现趋同性特征且一体化程度低。本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研究环渤海的产业情况。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Xik和Xjk分别表示区域i和区域j产业部门k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Sij表示两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当Sij=1时,则两区域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当Sij=0时,则两区域产业结构完全不相同;通常情况下Sij介于0和1之间,Sij越大,则两区域产业结构越相似,Sij越小,则两个区域产业结构越不相似。[4]
表2统计了2008-2014年环渤海三省两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据表可知:三省两市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总体趋势为数值降低,说明三省两市的产业正往合理方向发展。但其中河北与天津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幅度达0.3;河北与辽宁从2010年开始也呈现上升趋势。从总体数值来看:除北京与河北以外,其他各省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都大于0.5,其中2014年天津与辽宁达到了0.9069,河北与辽宁达到了0.8634。因此,可以看出环渤海的产业结构相似度高,产业趋同发展。
二、环渤海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
环渤海产业转型发展实质上是区域一体化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经济人”的角度看,环渤海内产业结构趋同、发展失衡是各地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形成的,区域间的合作与发展是建立在利益趋向性的基础之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利益驱动下的战略选择。[5]
京津冀的经济总量、人力资本、资金、技术水平和政策红利在整个环渤海中处于领先地位。区域内北京发展水平最高,其人力资本特别是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创造力的“三高”人才是国内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其优势在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天津的优势在于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河北的优势在于农业、原料采掘业。[6]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青岛为核心,以济南、烟台为次中心,形成了辐射全省的布局,依托港口优势,辐射日韩,直接承接国际业务,优势在于石油、海洋装备制造业、化工等行业。辽宁沿海经济带面向东北亚,是东北的对外平台,其优势在于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
可见,京津冀、山东半岛、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产业战略上存在相同之处,因此,实现一体化是可行的。实现环渤海的一体化要打破行政区的体制,形成区域内合理分工和高度的跨界合作,发挥核心城市的聚集、扩散作用,促进区域的融合发展。
三、环渤海产业转型发展对策
(一)依托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从空间上对环渤海进行产业再造
破除行政区划的体制障碍,促进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扩散,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完整的产业链。京津唐、济青烟、沈大之间应建立无缝化的合作模式,在总体协调的战略下调整产业布局,发挥优势产业(如:天津的电子信息产业,大连的石化、船舶业,青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对于区域内产业同构的部分,可建立跨区域的联合企业,或集中于同一区域进行发展,实现规模效应。对于相互竞争造成的产业链缺失,应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对区域内的产业进行统筹和协调,从体制上对其进行保障;建立区域内的补偿机制,弥补各地的贡献差,实现区域内的发展成果共享。
(二)依托地域相邻优势,建立自由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
自由统一的市场体系可以促进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整体竞争力。[7]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争夺造成了环渤海发展水平的失衡和产业的趋同发展。建立自由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良好的市场交易和供求环境对于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强整体竞争力极为关键,环渤海各地方政府应破除市场壁垒,建立起没有区域、行业以及所有制区分,没有税收壁垒限制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相互联系的有机市场体系,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及内生发展能力。
(三)依托区域技术优势,从结构上对产业进行再造
安虎生指出:工业化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阶段和技术密集化阶段,并预测信息化阶段即将来临。[8]环渤海有很好的基础去把握信息化阶段的机遇:环渤海在技术基础、人才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石油、化工、生物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居全国领先地位;且“三高”人才集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环渤海并没有将其技术基础、人力资本的优势发挥出来。环渤海的产业结构性调整应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产业要由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特别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第二产业要对传统的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注重发展信息化产业,在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方面进行开拓发展;第三产业要着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善、效益突出的产业模式,打造具有独特性的环渤海产业类型。
(四)依托创新型国家战略契机,建立跨区域的协同产业政策体系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2006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即2020年我国要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自主创新战略,环渤海融合了我国高精尖的技术、人才,把握住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契机具有禀赋优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需要建立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政府之间推出的协同产业政策体系。协同的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在政府之间互动联系与合作的基础之上,各政府之间应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制定出协同发展的产业政策,使推出的政策能很好地形成合力,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创新发展,最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综上所述,环渤海产业转型发展需要解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业趋同化、产业低端性的问题,构建合理的市场经济结构,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和内生能力,其核心是要实现区域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出发构建协同产业政策体系,对产业进行再造,构建自由统一的市场体系,使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实现功能分区。联系度强的产业结构体系。总之,实现环渤海产业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从一体化的角度进行转型再造。
参考文献:
[1] 隋映辉,于喜展.我国沿海经济区产业转型与战略选择[A].上海交通大学.2010国际都市圈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C].上海交通大学,2010(6).
[2] 刘良忠,柳新华,徐清照.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发展创新模式――山东和辽东半岛次区域优先发展带动战略探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4).
[3] 鲁奇,张超阳. 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
[4] 罗若愚,赵洁.成渝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探析与政策选择[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5).
[5] 罗若愚,周立群.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3).
[6]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科协、天津市社科联、天津市科协、河北省社科联、河北省科协.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科协、天津市社科联、天津市科协、河北省社科联、河北省科协,2011(24).
【关键词】区域主导产业;基础概念;选择基准;评价方法;相关建议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缓慢上升阶段。然而,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仍然是阻碍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采取措施着力于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已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但因资源的稀缺性,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均不能顾及所有生产部门的经济发展。而且,稀缺资源通常是从高消耗、低产值的生产部门向低消耗、高产值的生产部门流动。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资源优先分配给对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部门,该部门就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正确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将有利于该地区制定最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规划和产业政策,使得稀缺资源优先分配到关乎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上,然后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从而整体推进地区经济发展。
国内对主导产业相关理论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开始的研究对象局限于国家层面。然而,步入九十年代,国内主导产业相关理论研究逐步由国家层面转向地区层面。我国于1994年出台《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指出优先发展石化、机电、汽车、建筑业四大国民支柱产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家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之后纷纷提出优先发展本地区的主导产业。随后,各县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中也明确提出发展本地区主导产业的构想。
优先发展地区主导产业,首先应该明确主导产业的基础概念。本文借鉴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引出主导产业概念的理论渊源,进而归纳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形成路径。其次是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由此产生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问题。本文首先讨论国外学者对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出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国情、地方特点提出的一些选择基准理论。紧接着是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方法,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指出需针对地区的特定经济发展背景建立适宜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最后,本文对国内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进行了评价,认为部分学者对区域主导产业内涵的认识不过全面,忽略了区域主导产业时间与空间两重属性的差异性,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所需数据往往难以获得且指标测算体系过于简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体系的各指标内在联系研究不够,因此提出完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基础概念
(一)主导产业的理论渊源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于1960年在其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明确指出主导产业的概念,他将国民生产部门分成三类: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他还认为主导增长部门应该具有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其他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以及持续的高增长率。罗斯特提出的主导产业概念获得了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和支持,这为今后的主导产业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国内学者对主导产业的概念大多也源于罗斯特给出的定义。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
一般认为,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定义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西方经济学的区位理论为依据,将区域生产部门分为专业化部门与非专业化部门,其中专业化部门又被再次细分为一般部门和主导部门,而这里的主导部门就是区域主导产业,它在专业化部门中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导向和带动作用。二是以产业经济学的主导产业理论为依据,将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理论直接应用于区域层面,从而形成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然而,以上两种定义方法均有缺陷,第一种方法忽略了与主导产业理论的联系,而第二种方法则片面地将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概念引入区域层面。因此,定义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必须考虑空间属性和产业属性。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国外最具代表性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有四个:李嘉图比较优势基准理论、罗斯托基准理论、赫希曼产业关联度基准理论、筱原两基准理论。
(一)李嘉图比较优势基准
古典经济时期,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某一产业部门如果具有相对优势,那么其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部门,然后带动周围产业部门的发展,这一原理后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基准。该基准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基准和动态比较优势基准,静态比较优势基准是以当前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选择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根据其与周围产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带动周围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而形成地区经济共同体。动态比较优势基准是指当前处于比较劣势,但未来可形成比较优势,进而成为带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二)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基准
罗斯托于 1960 年在其著作 《经济增长阶段》中提出主导产业的概念,他在书中提出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及旁侧效应原理,即产业扩散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理应最大,因为主导产业可以将其产业优势向外扩散到其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然而,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基准并没有明确指出具有可实际操作的基准判断方法,这是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的不足。
(三)数据往往难以获得且指标测算体系过于简单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不同于国家层面,因为国家层面的经济数据容易获得,而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经济数据往往难以获得甚至是缺失,而且定量分析往往需要长时间且连续的经济数据,而这无疑加剧了数据获取的难度。另外,当前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存在指标测算体系过于简单化,而这显然不适用于复杂的经济发展现状。因此,须考虑引入图论、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计算机语言程序等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
(四)各指标的内在联系研究不够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何寻找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成为我们理解所有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关键。分析各指标体系,我们发现关联度系数、技术进步率、需求收入弹性等指标是大部分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其中技术进步率强调了供给,需求收入弹性强调了需求,关联度系数则同时强调供给和需求。另外,还有许多其他指标,如规模指标里的产值规模、增加值规模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构建需要因地适宜,与时俱进,也就是需要根据本区域的现行经济发展现状选择合适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以求正确、合理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党耀国,刘思峰,李炳军,缪瑞林.农业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选择[J].农业技术经济,2000(!)
[6]张圣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1(1)
[7]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8]王稼琼,李卫东.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和方法再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9(5)
[9]张大松,赵英才.区域主导产业及其评价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4)
[10]潘晗.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应用[D].郑州大学,2004
[11]蒋学海,汪婉盈.中国“里昂惕夫悖论”与“HO”理论探析[J].2016(2)
[12]阿如旱,李百岁.内蒙古工业经济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2(1)
[13]罗月丰.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选择[J].资源产业,2005(6)
[14]王秋红,唐燕玲,裴广群.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时代,2012(5)
[15]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1)
[16]郭晶.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产业。一般认为,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在国民经济中,从各类物质生产部门到提供各种服务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它既可以是某个行业大类、中类甚至小类,如制造业、纺织业等行业,也可以是某几个有一定关联的行业集合,如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等。由于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标准产业分类可以进行核算,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从核算角度出发,对跨行业的产业经济集合进行探讨。
一、产业经济核算的意义
1.有利于管理部门掌握行业情况,判断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为审批、协调、监督等服务,企业完全市场化运作。部门统计工作也以物量指标为主,企业财务指标涉及较少,无法核算增加值。增加值的缺失,使各部门无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无法评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贡献。
2有利于政府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和规划,促进地区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核算的产业经济,一般是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经济。新兴产业代表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地方特色经济是地方经济的重要引擎,在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准确地进行产业统计,有助于各级部门了解和掌握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制定产业政策,以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地区经济增长。
3.有利于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关注经济发展新热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各项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新的机遇,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决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需要统计部门提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产业经济统计产品,让社会更加了解产业经济发展状况。
二、产业经济核算的现状
在宁波,产业经济核算工作已经在多个行业开展,对应的组织部门也不尽相同。有国家统计局统一组织的核算(如文化产业),有国家其他部委组织的核算(如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经济),也有地方政府组织的核算(如体育产业)。虽然各类产业经济核算的主管部门不同,但核算思路和核算方法基本类似。下面,就产业经济核算情况做简单介绍。
1.产业经济核算的方法。产业经济核算的总体思路是以产业经济统计范畴为基础,对其包含的行业小类,按照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办法,测算每个行业小类的增加值。利用相关资料或者调查数据,计算行业小类中某产业经济所占的比例,得到产业经济中各行业小类的增加值。经过分类、汇总,计算得到产业经济增加值的总量及结构。
2.产业经济核算的范围。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制定了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产业经济的范围,明确了其包含的行业小类。其他产业如体育产业、物流产业、旅游产业等还没有成熟通用的定义,各主管部门根据研究者的目的和对行业的描述,界定其所包含的范围。总的来说,产业范围的界定都是以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描述认识和研究目的,对所有相关联的活动进行重新组合,最终确定产业统计范围。
3.产业经济核算的资料来源。产业经济核算的资料以现行政府综合统计为主,各类普查及相关部门的统计为辅;以价值量指标为主,实物量指标为辅;以规模以上调查单位数据为主,规模以下调查单位数据为辅。部分特殊资料则通过一次性调查和重点调查来补充。以此为基数,整理、汇总、核算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
(1)农林牧渔业。由现行农林牧渔业产值统计制度,直接取得大类增加值(M301表)。再利用相关产值的比例,确定小类增加值。
(2)工业。工业分为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下工业、个体工业三部分进行计算。规模以上企业基础数据,来源于现行工业统计报表制度,通过超级汇总加工整理,计算产生规模以上工业的行业数据。
规模以下工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推算得到分大类的主要财务指标和增加值指标,再借助经济普查资料,计算规模以下各行业小类与行业大类增加值的比例,以此推算非经济普查年度分行业小类的增加值。另一种方法是借助经济普查资料,计算各行业小类规模以下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乘以当年规模以上工业的行业数据,来推算当年的规模以下工业分行业的增加值。前一种方法的前提是同一大类中,各行业均衡发展;后一种方法的前提是同一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与规模以下企业同等增速发展。经济普查中,个体工业增加值的行业结构采用规模以下工业结构。因此,在产业经济核算中,个体工业可以借鉴规模以下工业的方法处理。
(3)建筑业。建筑业分为总承包与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两部分,都由现行建筑业统计调查超级汇总加工产生。
(4)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分为限额以上企业、限额以下企业、个体经营户三部分。限额以上企业基础数据,来源于现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通过超级汇总,计算产生限额以上的行业数据。限额以下的基础指标,与规模以下工业的处理方法相同。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活动,与个体工业的处理方法相同。
(5)其他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统计范围广、涉及面宽,可以分为限额以上企业、限额以上事业社团、限额以下法人、个体经营户四部分。
限额以上企业和限额以上事业社团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宁波市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通过超级汇总,计算产生限额以上的行业数据。限额以下法人和个体经营户的处理方法与规模以下工业和个体工业的处理方法相同,行业大类的推算数据来源于宁波市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6)筛选系数。在核算产业经济时,某行业可能只涉及到部分经济活动,这就需要引入筛选系数,来确定“部分经济活动”所占的比例。当然,每个行业小类的筛选系数并不相同,需要分行业单独进行计算。
筛选系数一般可有两种思路取得。方法一是指标比例法,通过产值、投资额、产业活动单位数等专业统计数据,计算其中属于产业经济的部分。方法二为重点调查法,利用已有的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资料,确定某些行业的比例系数,计算其中属于产业经济的部分。
三、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产业经济的统计范围不明确。现代社会中,产业与产业之间互相交融,致使产业经济的范畴界定不清,给产业经济统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主要归因于几个原因:一是人们对概念本身就不清晰。例如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休闲存在不同的理解,造成对休闲产业也无法明确界定;二是按照传统的产业划分方式,很难准确划定产业经济的界限。例如由于海洋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海洋经济与非海洋经济活动的界限非常模糊,迄今为止各国对海洋经济的范畴还没有统一;三是各地依据当地经济结构,对产业经济范围进行扩大,使之包括或部分包括优势产业,进而增大产业经济的比重。
2.产业经济的筛选系数难以确定。在产业经济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把不属于产业经济部分从国民经济行业中剥离出来。由于缺乏细致的分析与资料收集,实际操作中一般采取系数法来进行剥离。现实中,由于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发展不同,系数比重也有较大的差异,科学确定筛选系数也就成了产业经济核算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企业经营活动造成产业经济单位难以认定。由于编制行业代码错误或主营业务变动没有及时调整相应的行业代码,基本单位名录库资料更新不及时,致使产业经济归类时容易出现错误。另外,企业多元化发展,使之含有部分产业经济活动,而财务报表又不能分项目核算,导致产业经济数据无法得到。
四、提高核算数据质量的对策建议
1.规范产业核算方法,链接国民经济核算。产业经济核算数据必须与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进行衔接,才能准确地反映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这是开展产业经济分析的基础。在核算产业经济过程中,应该遵照国民经济核算的规范要求,按照年度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增加值,做到产业经济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匹配。
2.开展专项辅助调查,提业经济系数。筛选系数的确定非常复杂,并且工作量巨大。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经济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的数据,对整个行业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取得丰富的产业经济核算基础资料。另一方面,还需开展一些专项辅助调查,将辅助调查与常规统计调查有机结合,弥补产业核算过程中专业统计的不足。
3.科学界定产业标准,规范产业统计范围。国家统计局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对当前社会新兴产业如旅游、体育、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标准进行明确的范围界定,确定产业部类和甄别标准,统一指标内容和核算方法。
(一)优势(Strength)
1.区位条件优势明显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南连福州,北接浙江,西邻南平,东面与台湾隔海相望,位居长三角、珠三角、台湾三大经济区中心位置,具有同时接受三大经济发达区域辐射和带动的特殊条件。宁德市海域面积4.45万km2,占全省三分之一,海岸线曲折漫长,山地、丘陵直逼岸边,形成大大小小接连不断的港湾,从北到南20多个港湾如串珠镶嵌在闽东海岸线上,港口优势极为突出,其中天然良港三都澳,位于太平洋西岸国际诸航线的中心位置,可以直接通达全国和世界主要海运航线,具有发展成为国家主枢纽港和国际性大港的优势,这为宁德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海洋文化资源丰富
从历史上来看,闽东先民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在这一临海地区生存生活、繁衍发展,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有以黄瓜山遗址为代表的海洋贝丘文化;有以太姥山、嵛山岛为代表的滨海景观文化;有以灵佑禅师、空海大师及葛洪等祭祀活动为代表的海洋宗教文化;有以三都澳“海上渔城”为代表的海洋休闲渔业文化;有以大京、冷城等古城堡为代表的抗倭海防文化。而且,许多资源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资源品质较高,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有的在全国还享有盛誉。这为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量的保证,也为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撑。
(二)劣势(Weakness)
1.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传统海洋文化的整理开发和现代海洋文化的发展,以及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都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人才,福建省现阶段高校中开设与海洋经济开发有关的专业不多,海洋旅游的专门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宁德市高等教育水平相对滞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时间短,旅游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经营人才更是匮乏。因此,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宁德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宁德市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要赶超其他沿海城市,只有依靠人才和科技才能实现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的不断创新和跨越式发展,否则只会拉大与沿海旅游发达城市的差距。
2.产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宁德市由于历史、体制、观念及规划滞后等方面原因,成为沿海经济发展的“黄金断裂带”,导致海洋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海洋文化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造成海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由于受短期利益的驱动,忽视对深厚海洋文化的挖掘,缺少优化组合,缺少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多元化“精品”,导致文化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海洋旅游文化品牌和海洋文化精品旅游线路,造成现有海洋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机遇(Opportunity)
1.国家战略和政策赋以机遇
2012年,《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被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打造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构建了“一带、双核、六湾、十岛”海洋开发格局。有关部门对海峡、海湾、海岛旅游开发也相当重视,国家旅游局将“海峡两岸旅游区总体规划”(2010-2020)列入中国旅游业“十一五”期间优先规划和建设的12个重点旅游区之一,并且位列首位,打造福建“海峡旅游”品牌。为此,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旅游局也制定了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山海联动、优势互补的“两带、四群、五重点”的全省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其中“两带”指“蓝色滨海旅游带”和“绿色生态旅游带”,这是福建旅游资源最富有和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具备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增长态势。在福建省这一系列发展思想和具体政策指引下,宁德市要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三大海洋主导产业,突出发展三都澳、白马港、福宁湾、沙埕港四个海洋经济聚集区,着力构建新兴临港重化工业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海洋新兴产业培育示范基地、滨海旅游胜地及现代渔业基地等五大海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十二五”末全市海洋经济总值达2000亿元的目标。可以预见,以上来自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必将为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2.市场需求所带来发展契机文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人们文化消费意识的提高,而文化消费意识的提高来源于人们文化需求欲望的增长。宁德市海洋旅游区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的中段,这种适中的地理位置具有天然的优越性,福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极具经济发展活力的两个地区相连接,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而处于二者之间结合部位的福建省宁德市将面临更多的机会,也给宁德市海洋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契机。此外,从福建省内来看,与宁德隔海相邻的是福建省内经济最为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带,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如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增强,特别是需要规模较大的度假场所,区位优势使宁德的海洋旅游开发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也为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之源。(四)威胁(Threat)1.沿海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沿海省份掀起一股开发海洋的热潮,海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省市纷纷制定了海洋经济战略,陆续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沿海省份区域间的竞争日益明显。宁德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福州、厦门等城市的海洋文化产业强势崛起的势头相比,宁德海洋经济基础薄弱,海洋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多停留在理论上的研讨和低水平建设层面,文化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培育。因此,周边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对宁德市的发展产生“挤压效应”,加快海洋文化产业要素的外流,从而对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构成威胁。
2.海洋文化资源保护不力
重视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历来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前提基础,但是宁德市的一些地方部门“目光短浅”,存在盲目开发海洋旅游项目,甚至“杀鸡取卵”式的破坏海洋文化资源的状况也时有发生。例如,一些地方在建造和开发大量的文物景观、度假区时,由于规划失误或忽视环境质量开发,引进高污染的企业,使许多优秀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遭到破坏。有些地方追求经济收益,大量挖取洁净的海沙出售给外地开发商,导致海滨沙滩和浴场的资源条件下降,这些短视行为都严重阻碍了宁德海洋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宁德市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积极理顺旅游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由于海洋旅游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受制于旅游、文化、城市规划、海洋等多个政府部门的管理,客观上容易造成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在资源保护、产业的规划和开发经营管理上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混淆现状,不利于海洋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实。因此,从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应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政府的角色变旅游产业的主导者为推动者和监管者,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优越的软环境。
(二)尽快培育大型海洋旅游文化企业
集团化、规模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而宁德市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培育数量有限,规模偏小,海洋旅游文化项目开发的浅层次特征明显,海洋旅游项目产品过于单一,致使旅客滞留时间短,旅游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宁德市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尽快培育出大型海洋旅游文化企业,从而带动整个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集团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是增强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合理布局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区域
伴随着海洋产业开发的大背景,宁德市沿海县市海洋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普遍开展,但是各地的发展眼光还仅限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全局性的规划意识,往往造成一些海洋旅游文化项目和产品的相互克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恶性竞争和两败俱伤,也不利于形成宁德市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宁德市应当根据宁德市滨海的地理现状、海洋资源特点及产业发展状况,确定以三都澳为中心,围绕世界级深水港三都澳的开发建设,以及中心城市的提升和改造,推动城市、港口建设和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形成以港兴城,以城推旅,以旅促港的互动发展模式,形成以蕉城区为聚散中心的城港游憩综合旅游区,带动环三都澳区域内的滨海城市景观建设,发展内海观光休闲、沙滩游泳、畲乡风情、遗址怀旧、海上运动、海上渔排海鲜美食为主导产品、畲族和海上人家等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格局。
(四)精心打造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
宁德沿海沉淀有古代的海洋贝丘文化、海洋商业文化、海洋宗教文化、海岛景观文化及军事文化等海洋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发展宁德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着力打造福建宁德“山海大观,欢乐港湾”的海洋旅游品牌,重点打造五大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
1.以鱼排风情为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吸引物为国家4A级自然景观资源的三都澳。三都澳作为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港内人文资源分布密集,不仅拥有国内罕见的自然景观资源,海景十分迷人,足以让人流连忘返,而且澳内渔排绵延成片,特有的海上渔排景观已经成为三都澳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被农业部认定为“大黄鱼之乡”和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也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还是著名的海钓乐园。该园区的开发定位为:以“休闲海湾”为主色调,充分挖掘港湾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系列旅游产品,整体布局旅游功能区,建成融观光、休闲、度假、疗养为一体的海洋旅游休闲渔业文化体验区。
2.以山海川岛为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吸引物为太姥山风景区。以太姥山为中心,向四周做团状发展,依托九鲤溪瀑景区、小白鹭海滨旅游度假村、沙埕港、晴川湾、福瑶列岛等资源优势。该园区的开发定位为:以“观光、休闲与度假”为主色调,丰富景区的畲族文化、宗教文化、古廊桥文化内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山海旅游资源,促进太姥山、小白鹭、晴川湾与牛郎岗沙滩、九鲤溪瀑景区、翠郊与凤岐古民居等资源的整体开发,建成“山海川岛”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基地。
3.以滨海沙滩为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吸引物为霞浦大京、高罗、外浒、吕峡四大沙滩和福鼎晴川湾海滨沙滩,各处沙滩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加上人文古迹遗留众多,形成了霞浦旅游资源突出的山、海、川、岛与人文完美组合的特色,构成一幅动态变幻的山水画卷,是踏浪淘沙、、沙滩游戏、观海赏礁、垂钓拾贝的海滨旅游好去处。该园区的开发定位为:以“海滨风光游”为主色调,打造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风情旅游胜地,形成集旅游、度假、休闲、避暑、水上运动为一体的沿海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
4.以海蚀地貌景观为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吸引物为福鼎的福瑶列岛。福瑶列岛在福建省海岛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中被列为重点海岛建设项目,列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鸟岛等11个岛均等组成,岛上草场宽广、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有常年不竭的“海上天湖”和万亩草场,2006年入选”中国最美的海岛”,拥有山、海、岛、湖、崖、滩、景、渔港及海防遗址等多样性海洋旅游资源的区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区域。该区开发定位为:以海洋生态旅游和休闲养身度假为主题,以“天湖泛影、多彩海洋”为主色调,整合资源,营造高山天然景观带和环海观光带,建成海西著名的以海岛生态观光、海滨休闲度假、运动保健为特色的天湖生态景区、海滨旅游度假区。
5.以宗教朝圣为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吸引物为霞浦赤岸的空海纪念堂和松山天后宫。宁德市滨海地区宗教文化丰富,包括佛教、道教、妈祖文化等。霞浦赤岸的空海纪念堂,是中日友好的结晶和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新的历史见证;松山天后宫与湄州天后宫同建于宋代,传说是妈祖的出生地,近年各地游客及专家学者到此参观考察络泽不绝,前来朝拜妈祖的日益增多。还有佛教沩仰宗创立者灵佑禅师“出家修行之地”的“八闽古刹”建善寺及“中国道教名山之一”的葛洪山等宗教旅游目的地。该区开发定位为:以“寻根之地”、“心灵的净化”等为主题,全力打造“赤岸空海宗教朝圣”等精品景区,打造一个适合周末出游、自驾车旅游休假的滨海历史文化旅游区。
三、结语
与以往的政策相比,《指导意见》更加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结构升级、社会稳定等多重因素,强调运用发展的思路、市场的手段和改革的措施解决问题。围绕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以及管住控制增量、调整优化存量、建立长效机制等要点,明确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五个行业的具体措施。同时,按照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提出了九个方面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要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政策界限,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妥善处理违规产能
把产能盲目扩张的势头压下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分类处理在建和建成违规项目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一是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各地要坚决摒弃“风头一过、大干快上”的错误想法,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国土、环保部门不得办理土地供应、环评审批等相关业务,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
二是分类处理在建违规项目。各地要按照要求对违规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凡是未开工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环保要求的一律停建。确有必要建设的,各地要根据布局规划、环境承载力,以及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的要求,提出申请报告。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在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出具认定意见。对未认定的,一律不得续建。对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立即停建,并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对监管不力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各地要按照谁违规、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债务和人员安置工作。所有违规项目处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开。
三是清理整顿建成违规产能。各地要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对建成违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提出整顿方案,向社会公示后,并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对不符合要求的,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反馈意见。对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及排放不达标的项目,列入淘汰落后年度任务加快淘汰。
二、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和引导过剩产能退出工作
淘汰落后产能是被近年来各地区实践所证明的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引导过剩产能有序退出。
一是继续做好“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列入今年3批公告的企业落后设备(生产线),在年底前彻底拆除,全面完成2013年目标任务。要研究制订2014—2015年淘汰计划,争取提前一年完成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完善财政奖励政策、落实等量或减量置换等措施,鼓励地方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力争2015年底前再淘汰落后产能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
二是抓紧研究“十三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通过提高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执行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运用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等差别价格政策,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需要强调的是,环保排放标准是“十三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依据,而距离编制“十三五”淘汰落后计划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新的加严的环保新标准,把握好加严的尺度,既不能过严脱离实际,也不能过宽影响实施效果,还要考虑过渡期的问题。依据新标准检查各相关企业(生产线)达标情况,对不达标企业(生产线)亮“黄牌”要求限时整改。对整改仍不达标的,列入“十三五”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此外,加紧制修订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并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能耗限额标准实施计划”,通过试点工作,探索以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促进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退出的思路和措施。
三是尽快出台重点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在当前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下,必须要严禁新增产能、遏制无序扩张。在此前提下,需要统筹好发展先进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的关系,考虑地方发展经济、产业升级和布局调整的现实情况,调动地方和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实际上是推动地方更加自觉地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是给“出路”的政策。这样做既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可以有效控制产能总量,避免出现“越淘汰越过剩”的怪象,同时缓解地方经济发展与淘汰落后的矛盾,有利于推动工作尽快取得实效。对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否则产能总量难以有效控制,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也难以实现。
我们将抓紧研究出台产能过剩行业等量或减量置换的具体实施办法,指导各地做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行业主管部门要对置换方案进行审核确认并向社会公告,将置换产能列入淘汰名单,监督落实。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制度,支持跨地区产能置换,引导国内有效产能向优势企业和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集中,解决省(区)内建设项目等量或减量置换指标不足的问题。
三、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创新发展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优势企业,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还必须充分依靠企业自身,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提升有效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从根本上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一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会同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研究制订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重点是深化改革,完善相关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加强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融资支持,丰富企业兼并重组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落实相关财税政策,发挥产业政策引导和约束作用,加强服务和管理,努力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和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压缩过剩产能。
二是促进企业做优做强。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缺乏领军企业、发展秩序混乱,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是导致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严重的重要原因。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支持和培育优强企业发展壮大,增强行业发展的协调和自律能力。
三是增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做优做强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有效应对市场供需失衡的重要条件。要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和改进服务等,使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企业不断改进管理,提高自身适应市场的能力,用差异化策略寻找新的机会,避免盲目扩张、盲目经营的行为。
各地要在化解过剩产能矛盾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组织协调机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制定推动本地区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协调解决涉及本地区的企业兼并重组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企业兼并重组中的关键问题及重大事项。要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在促进大企业做优做强的同时,带动支持和引导创新型、创业型、劳动密集型中小微型企业练好内功、健康发展。
四、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和布局优化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经济现象,不只是资本和技术的转移,更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的重新定位,也是中西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和规范的引导,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让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不符合布局规划需要的项目,甚至是落后产能项目落地。
一是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防止落后产能转移。落实《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加强对产业转移工作的分类指导,根据各地环境承载力、资源能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空间、物流运输等条件,合理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和优先承接发展的行业,推动产业向生产要素优势集中的地区转移。同时,要加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管理,严把产业政策闸门,坚决杜绝落后产能在异地死灰复燃。
二是为产业转移搭建实体对接平台,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开展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搭建区域对接平台,是推进产业有序转移的重要载体,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合作契机。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为探索跨区域合作、推动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积累了经验,有效地推动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三是要鼓励优势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消化国内产能。这是化解过剩产能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有关部门要抓紧落实完善相关措施,细化出台配套政策,争取尽快取得进展。要为企业向境外转移做好服务,支持优势企业向境外有资源、有市场的地区转移,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为企业“走出去”和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国家产业转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加强国家政策宣传,境外投资、国内产业转移项目信息,通过信息手段促进区域间产业交流与合作,加速推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流动。
五、发挥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完善行业管理
规划、政策、标准是政府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向的引导,是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中,要发挥标准的引导约束作用,加强产业政策与规划的紧密衔接,与财税、金融、环保、土地、贸易、价格、质量标准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要通过一项一项具体的工作,把规划、政策、标准落到实处。
一是根据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新要求,尽快修订完善钢铁、水泥、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业政策,提高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品质量、技术装备、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标准,完善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通过产业政策和标准来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根据行业特点,《指导意见》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5个重点行业,提出了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分业施策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明确时间进度,抓紧落实标准修订、税收、电价、信贷金融等政策措施,积极有效开展相关工作。
三是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大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好技术改造专项,推广应用更加节能、安全、环保、高效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工艺技术,提升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
四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好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和促进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和工艺研发应用。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以产品质量、标准、技术为核心要素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