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人才培养

计算机人才培养

时间:2022-02-05 18:48:55

计算机人才培养

第1篇

[摘要]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是现在计算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说计算机应该是符合社会潮流需要的;有人说计算机人才是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有人说计算机人才是要有创新性思维的;还有人认为计算机人才是最新时尚潮流信息的收集者,着重强调信息领域的人才培养。于此还有很多其他论点。而本文认为计算机人才培养是要有一定的框架要求和指标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任其发展。本文希望通过一些论点的阐述,为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指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计算机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42-01

现在社会上人们发现,进来中国的IT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太乐观,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大多数都不能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岗位就业。对于这种现象,当前有一些专家学者给出了一些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体制问题,认为中国对IT产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特别是对专利著作权保护的力度不够;有的认为这是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有的认为现在大学生不好就业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而本人认为上述观点都不是主要原因,而主要原因在于我们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人才的观念上和方向上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了在应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反应僵化而缓慢。

一、对计算机专业地位的重新评定

计算机,我们大多数人把它称作电脑,它只是一种工具,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却日益凸显。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都离不开它,也由此引申出了许多相关的行业,如软件制作、视频动画、信息通讯和电脑游戏等等,并且在社会上这几个相关的行业也曾火爆一时,计算机行业也曾被社会各界关注,同时广泛认同计算机行业前景一片美好,以至于学习计算机的人数也不断加大。但不要忘记,计算机无论再怎么变化,它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工具。然而“满则溢,极必反”,过热之后一定会出现过冷。现在IT业的火爆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好好的理性分析一下,我们不应该把计算机当做一个工学学科来对待,我们应该把它当成一个大众化的理论课来学习。这一观点曾经为许多学者指出来过,但因为,其中牵扯到太多的利益链条和太多的利益群体,没人支持是必然的结果。

二、高校计算机入教学体制需要改良

现在各个高校为学生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基本都是一个样子,本人在一些高校中专门这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上的专业课程做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第一年所开设的是一些基础课程MacroSoft office 2003、计算机组成原理,还有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启蒙课程像C语言、passical语言等;第二学年开设了一些图形图片处理和动画制作的课程像photoshop和flash,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VB等,就是汇编和数据结构等;第三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就是应对现在信息市场上流行的应用型软件,类似如.net、JSP、ASP、3DMAX、MAYA等;第四学年由于大多数学生要实习,所开设的课程并不主要,课程内容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这么多不同的课程,就这么累计起来,分派在高校学生4年或3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不禁要问一下,我们这么教学生最后掌握了什么?我不说学校这么安排课程不合理,它既然存在那就有其合理的价值。但是,从学生的口中得到的却是另外一种答案,其中有37%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或是工作没有任何意义;20%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处于不了解,不明白,静观其变的观察态度;1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知识非常有用(这10%的学生是已经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还有27%分学生为了继续考学,而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发表任何观点;还有极少数选择其他原因。这说明了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体制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曾经有人认为,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应当满足当代的市场要求,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本人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市场的需求是瞬息万变的,而高校的培养目标也能瞬息万变吗?本人的观点是,高校要培养的计算机人才应当是一个学习型的计算机人才,他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有着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带有极强的求知欲望的人,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培养目标。

三、计算机文化特点

人们一谈及计算机就会想到信息、通讯,想到网络等等,认为他们就是计算机的主要构成,当然这也不排除现在社会媒体上的大肆宣传的原因,但这些并不能代表计算机和计算机文化。计算机以它的计算精确,逻辑严谨、组织精密、高效、快捷而著称。现在谈及的信息技术只是这些特点所展现出的一个侧面,虽然现在信息技术所取得的成绩耀眼,但并不能说它就是计算机文化的集中体现。我们要高校学生领略计算机文化,就是让学生去学习计算机著称的那几点,因为这几点也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倡导的。现在社会上已经有人在大肆鼓吹“掌握信息技术就是引领时尚最前沿”,这句话大多数是用来欺骗消费者购物的,这种观点是已经偏离了计算机文化的主线。

第2篇

摘 要 当前各高校计算机专业都十分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不突出或者较薄弱。为了提高应用

>> 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 基于“四能力”创新型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 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初探 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与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 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计算机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学研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应用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07-01-22.

② 乔海曙,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大学教育科学,2008(1):20-23.

③ 何丽,华斌,刘军.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计算机教育,2014(2):5-9.

④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6-20.

第3篇

1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1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1.1.1以人为本

高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个性,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抹杀学生独有的个性特征。因此以人为本是其中的核心理念,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构建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1.1.2智能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数据正呈现着爆发式增长趋势,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智能化水平,这样才能确保知识的丰富性。只有掌握了丰富扎实的基本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融会贯通。因此高校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结合使用智能教育方式,这也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衷。

1.1.3综合教育

在信息社会当中,学科知识将会呈现出高度分化的变化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进入高度集合阶段。综合教育理念中重点强调的内容为学科交义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对于人才知识、素质以及能量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1.1.4开放教育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下,高校人才培养逐渐朝着经济与社会前线迈进,同时站在了国际竞争以及交流的最前端。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高校必须坚持开放式教育理念,将自己的校门朝世界范围敞开,不断地吸纳更多现今的知识与理念,提升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综合性。

1.2改变传统教育理念

在新时代中,我们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标准来衡量人才水平以及质量,应树立一套能够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多元化质量衡量标准,使用知识、能力以及素质三者来共同协助高校人才的培养以及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1.2.1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与信息不断膨胀的现代化社会中,要想时刻走在时代的前端,就必须掌握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具备主动的学习意识,这样才能够不被社会所淘汰。

1.2.2创新能力

对于高校来说,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至少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1)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基础;(2)必须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理念。

1.3优化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是其中核心的框架,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会直接影响着高校输出人才的质量,所以说高校课程他体系的优化是目前高校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难点工作。

課程结构模式是课程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人才目标的内化结果,学生只要满足了课程要求,那就意味着也达到了培养目标,所以说课程模式是支持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将人才培养模式彻底地贯彻到课程模式当中,根据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来指导课程模式的革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托于高校办学宗旨来进行,同时有所侧重,不仅需要具有面向学科的课程结构模式,同时也要设计面向岗位的课程结构模式。

教学内容也是一种课程体系范畴中的部分,它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性;(2)教学内容的深刻性;(3)教学内容的前瞻性。除此之外,教学内容还需要充分体现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成果。教学内容中的合理性、深刻性以及前瞻性必须同时存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选择教学内容以及实践内容的过程中应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4产学研合作办学

产学研合作办学是一种将企业、学校以及科研室联合在一起共同进行办学的方式,在这种办学模式当中,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以及实践练习的有效结合,在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这是一种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办学模式,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产学研合作办学方式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实现:高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开设教学实践基地,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高校与地方性行业专家共同构建专业教育指导与评价小组,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进行介入性指导;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定期开展学术性专业讲座。

1.5构建“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现代化社会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必须满足高素质、双师等基本要求。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块的不断综合化以及集中化这一环境下,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相应的要求。要想确保计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职业标准相接轨,就必须得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支持。

2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1与发展需求相匹配,完善培养方案

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求,高校不仅需要对社会以及企业的计算机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制定专门的计算机人才培养计划,充分体现出课程体系的前瞻性以及科学性,从最基本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上来落实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需求。此外,还应提高对实践的重视度,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过程中不断进步。针对每一项专业课程,不仅要设置基本的理论课程,同时也要配合设置实验课程,在此过程中采用导师制进行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指导。

2.2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在校内开设各种计算机技术应用相关的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从校外聘请行业专家来校开展计算机技术教学,丰富学生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学习兴趣。

建立并完善《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指导手册》,按照年级以及知识类型向计算机专业学生讲述计算机就业必备的社会技能,同时不断向学生讲解各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情况,在完善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各种课外科技活动,设立各种科研团队共同致力于计算机技术的研发与探究,开展各种计算机组装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3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关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市场方向以及需求,充分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与企业之间进行共同办学。具体可运用企业资源建立实习训练基地,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高校還可邀请企业针对实训毕业生开设各类就业培训班,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计算机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我校计算机学院在近几年相继与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活动,共同建设校企实习基地,并制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得到了显著的效果。

2.4强化教师综合水平,加大师资队伍构建力度

我们在不断强调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过程中,还应通过具体的措施加以落实,例如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师开展双师型培训,积极掌握行业动态,使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得到不断强化。同时还应致力于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内容、教学技巧、实验内容等方面不断探究,构建一个综合型较强的师资队伍,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进一步的保障。

我校计算机学院为了能够使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升,特制订了相应的教师培养计划,定期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同时选择了一批较为优秀的教师前往国外进行深造,这一举措大大地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及知识的更新。实现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2.5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关注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必须结合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具体如下。

(1)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计算机学科是一种充满实践性的学科类型,因此缺少实践的计算机教学是不完整的,无法真正满足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两者并驾齐驱,共同促进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应实现课内技能与课外技能的结合。对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学生来说,他们一毕业就能够在岗位上进行工作,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前提是在毕业前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与计算机相关的技能以及操作。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课堂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一定的课外技能学习才能达成。

(3)应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结合。计算机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需求,且计算机专业的办学目标就在于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计算机技术又是一种更新非常快的学科,学校教学内容的的更新很难完全跟上计算机技术更新的步伐。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企业所提供的资源来实时掌握计算机技术动态,使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也能够实现同步更新。

我院针对大四学生制定了企业顶岗实习模式,任何一名处于企业实习期间的学生都可以以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进行工作,企业也可以完全按照内部员工管理模式来要求学生。这种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岗前培训机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能够切实地体验到企业工作模式、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从中找出自己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制定自我完善计划。这种办学模式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择业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高校必须围绕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操作。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发展,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随着发生变化,学校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不断改进自身办学模式,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志泊,张海燕,王春玲,赵方,王建新.以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07:94-98.

[2]蔺永政,周劲,董吉文.地方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1,01:9-15.

[3]李文敬,廖伟志,元昌安.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14:36-39.

[4]吴光凤,朱有才,唐智英,陶汝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为例[J].科技资讯,2016,23:14+21.

[5]王顺利,梁政,张云云.“按类教学,分段培养”——高职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127-130.

第4篇

【关键词】女性教育;本科教育;计算机专业

女子院校性别单一,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性别特色[1]。教学过程中,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受到这一特殊性别限定的约束。搞好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女性特点,确定好女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或教学中存在的共性、特性问题,也要关注女生特点在学习该专业中所表现出的优势与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女子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好具有特色的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做好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一、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研究

1.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共性问题(1)学生基础问题女子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生源可能来自两大类:职业高中毕业学生与普通高中毕业学生。相对来说,普高毕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比职高毕业学生要薄弱。此外,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学生所在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2)培养模式问题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设计的时候,存在着注重理论研究还是注重工程实践的争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师资、教学条件制约以及分配机制等原因,可能仍然沿袭大班授课,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师生互动。教师的身份更多的还是扮演一个灌输者,而非一个引导者[2]。这种模式不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实践教学问题计算机专业教学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又分为课程实践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两部分。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作用与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例如:重要程度认识上存在偏差、实践方案不完善、课时分配不够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过程不合理、实践教学师资,特别是“双师型”师资欠缺、实验内容缺少创造性、综合性和层次性等。2.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共性问题(1)理论掌握与实践训练权衡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就业可在企业从事生产和应用性工作的技术人才。没有学校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程度,但是很多本科院校还是采用了类似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过分强调基础理论教学,忽视应用案例设计和工程训练。许多课程讲授内容研究性太强,理论难度突出。比如《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数学建模》等课程;有些学校鼓励和奖励学生考研,甚至以研究生升学率作为评估专业办学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强度不够,同时缺乏可量化考核与评价体系,导致实践训练效果不明显。这些因素导致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产生偏差,不利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专业设计系统性问题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计算机体系结构、电子、硬件、网络、数据库、软件、安全、人机优化等。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有所侧重和舍弃。在学生知识体系架构和实践能力培养中,也必须考虑具有一贯性和系统性。但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理论知识培养体系设计没有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因为师资、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采用模拟项目进行,从而达不到实际生活、企业生产中的效果[3]。此外,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没有主线,前后知识缺乏关联,整个知识体系缺乏综合性的情况。3.女子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特性问题(1)适应教学受众转换的问题我国女子院校都是文科为主的学校,计算机专业办学时间不长,面临师资、人才、科研条件、教学条件、实践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尤其在师资方面,一方面“双师型”优秀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原有教师教学模式是基于文科生教学,基于专科生教学。面对专业升格,教学上需要做出较大的模式转换,需要转变观念,适应工科教学在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的要求。(2)单一性别问题女子院校的单一性别对学习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男性的缺乏,同一性别,学生差距缩小,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没有男生的同时,让女生没有了依靠机会,给了女性一个自主自强的环境,有利于个人发展;但另一方面,缺乏男生带来的“鲶鱼效应”,让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可能减弱。同时周围缺乏冒险精神,探索意识不强。从女性群体生理特点分析,女大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表现都异常明显。具体描述如表1所示[4]。

二、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女子院校中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体现的共性、特性、优势、弱势等,结合自身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切身体会,提出几点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1.设计符合女性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给专业教学和学生就业指明了方向,关系到学生专业成才率的高低,所以设计独具女性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在女子院校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应该考虑学校自身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情况,建议专业方向可以考虑偏软件,而不考虑硬件和网络方向;基于女性特点和学生文化素质条件,建议多向软件开发、软件测试、UI设计等方向发展,而适当降低硬件知识、信息安全、算法研究等目标要求。2.制定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措施和保障。针对女性对新技术兴趣不强烈、理性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进入角色慢等特点[4],专业课程开设可以采取逐步加强,前慢后快的模式进行。比如第一、二学期可以开设一些培养专业兴趣的课程,比如: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课程。程序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基础,可以采用不同于普通本科学校的方式进行。比如分为两个学期,甚至三个学期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程序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课程设计与课时安排一定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有一条主线串起全部课程,专业课程重要程度也应该有所区分,比如:可分重要、必要、了解等。这一点在课时设计上也应有所体现。3.调整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在女子院校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担心女生接受能力,细化内容,采用细致的“喂养式”教学模式,讲课过程形成“老师为中心,学生为附体”的模式。个人认为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这种授课方式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培养计算机思维习惯;而在高年级教学中则需要考虑采用“放养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营造课堂学习气氛,根据学生学习情绪,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与方法。注重教学方法改进,做到多管齐下,如使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因为女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脸皮较薄,教师应保持耐心一一解答,同时给她们多点安慰与鼓励,少点批评与指责,千万不要打击她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注意培养榜样,让有学习较好、就业较好的学姐或同学介绍经验,帮助提升。同学中间也应提倡相互鼓励,共同进步。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尤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考核。(1)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计算机专业能力最终都应该体现在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需要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理论知识的讲授均应能最终体现在实践的验证和应用上。要提高实践课时比例,可以考虑提高到30%-40%;要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标准;完善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对实践项目的设计、参与、完成、答辩等全过程进行考核。(2)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搞成两张皮,应该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课表安排上,理论课安排与实践课安排隔时不应太长,顺序不应倒置;其次是在学期教学上,应安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每学期要安排集中性实践,梳理本学期的所有专业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5]。根据作者教学经验,集中性实践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可以把每门课程理解为单颗珍珠,只有通过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把单门课程的知识串起来,变成一串美丽的项链,从而让学生找到自我的成就感。(3)分层次开展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安排大多是验证上节理论课所授理论知识的,限制了学生个体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6]。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课程前后知识的连贯运用,加大课程之间知识的交叉应用。允许学生在规定的方向和格局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多布置大作业和综合作业。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增强学校之间的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程性实践项目,培养工程意识;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研究性项目,培养创新思维与科研意识。

三、结论

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是对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可以帮助改变当前信息技术产业中“男多女少”局面。女子院校单一性别对女性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是两方面的,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湖南女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近8年的人才培养经验证明:女子院校完全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女性计算机软件人才,女生也可以做好计算机相关工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发挥单一性别特色与优势,克服其不足与弱势,大家还可以不断的调研、探讨与改革,在实际人才培养工作中逐步摸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永遥.女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分析与探讨[J].福建电脑,2007.

[2]周建松.高职教育规范与创新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万励.计算机专业女大学生"因性施教"浅议[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0).

[4]郑新蓉.性别与教育/社会性别与女性学系列[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蒋宗礼,赵一夫.试论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5,(8).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现状是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却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持续走低。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高校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除此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一方面企业要缩减开支,降低其运营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操作系统、数据库,而IT 项目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数据结构、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 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 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 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综合分析,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 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 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 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 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笔者在软件公司工作数年,以及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 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 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学校在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可鼓励与支持理论型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应用开发,使教师得到应用能力实践与提高的机会,也可招聘在一线的开发应用人员到院校从事实践实习型课程的教学工作。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 ]

参考文献

[1 ]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

[2]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

第6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一、专业建设调研

1.专业论证

计算机专业是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开办的一个主流专业,信息类专业在校就读学生有几十万人。近年来,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猛增。每年新增的IT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门技术人才提出了很大的需求量。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社会机构、信息产业链中的企业,也会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人才提出更多需求。对于中、小企业的共同特点是要求综合性人才,一专多能。另外在大型企业中,对计算机应用岗位工种分工明确,对毕业生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并偏重某种专业技能。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软件开发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2.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广的就业范围,如办公文秘、信息通讯领域、图形图像处理、影视制作与编辑、管理信息领域和信息出版领域、网络安装与调试、计算机硬件维修、软硬件销售领域等。具体工作包括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发送、接收、查寻;操作、维护(修)控制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信息领域(如金融业、经贸业、服务业、图书馆、学校等):操作、维护和管理计算机(单机和网络)的硬件和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操作、网络管理、软件开发、信息出版领域(如新闻出版业、印剧业、电子信息网)、软件工具的操作;计算机硬件软件销售领域(如各大小电脑公司):软硬件实现、现场安装、调试、用户培训,产品介绍等。

根据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制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之计算机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计算机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认知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的办公软件、常用软件操作能力。

2)数据库操作能力;图形图像制作能力;静、动态网页制作能力。

3)网络构建、网络布线、配置、维护能力;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能力;应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维护能力;网络安全与防范能力。

4)网站的建立、、维护与管理能力;组装计算机硬件、安装操作系统能力;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5)计算机平面设计和动画制作能力;影视媒体素材加工与多媒体合成制作能力;使用主流计算机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能力

3.计算机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近几年,随着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断增加,由于整个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降低就业门槛,与中职生来“拼抢”岗位。再之许多相近专业与计算机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因此,中职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若无一技之长,很难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据调查,近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按本专业就业率仅为20%,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职在计算机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专业定位不准,针对性不强,课程学了不少,真正精通的没有,都只知道皮毛而已;课程设置多年不变,教学理论陈旧,内容过时,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普教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

调研结果显示:

70%以上的企业认为学校课程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企业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的开发思路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课程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从岗位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工作过程,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选择一些社会认可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证书。

2.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工学紧密结合的“141”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是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切入点。“1”即:第一学期在学校完成基础理论与知识的教学与训练;“4”即:第二、第三、第四、五学期按照“教学——训练——实践——教学”的工学交替方式组织教学活动,“1”即:第六学期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通过学生的认知技能、单项操作技能、专业核心综合技能的反复训练,循环操作,实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阶梯式上升,实现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计算机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之间的有机统一。

3.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目标

为培养综合素质优良,职业道德高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尽心尽职、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具备计算机办公、多媒体平面设计、网络安装与维护、硬件组装与维护、图形图像影视处理等相应专业方向的能力,并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用型、综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体系结构是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指南,以用人单位满意为宗旨,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科学合理、可操作强的计算机职业型人才培养体系。采用阶段实训及模块化教学途径,突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规格定位为面向中小企业的计算机类岗位,针对计算机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实现与企业计算机实际应用“零距离”,与就业岗位实现“零适应期”、能快速胜任企业具体计算机类岗位。

参考文献:

[1]文瑜.浅谈如何改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难就业”的状况[J].现代教师与教学,2012,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

[3]《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

第7篇

1.1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更新慢计算机行业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已经开展很多年了,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目标大都是按照相关计算机考试的要求而制定的,计算机教学往往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在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只停留在书本要求的范围,而且课本内容对于新知识的更新和扩充慢,造成计算机教学内容与社会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需求相脱节。此外,枯燥的计算机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低下,无法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1.2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部分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课时分配不均,使得公共科目的课程占的比重偏大,而专业课程的课时偏少,并且计算机专业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实践技能,这两个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育所占的比重大,不利于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培养。此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顺序存在问题,不正确的教学顺序,造成很多关联性的知识点断裂,学生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使得教学出现脱节的现象。

1.3计算机教学工作缺乏创新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仍然只是单纯的考试,使得整个教学工作都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为了不挂科,教师为了整体的教学成绩达到标准。在这种教学和学习心理下,计算机教学工作局限在课本的范围以内,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执行整个教学计划,按照计算机专业课程要求的教学进度来进行教学工作,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探究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2.1明确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注重教育的社会化职业学校在制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时候,要考虑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及计算机行业人才结构的要求,根据计算机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源和实训条件,建立科学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确定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制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框架,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规划好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可以通过出国学习和参观等机会,学习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培养方法,完善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注重教育的社会化,争取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建立计算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完善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计算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有效的课程体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计算机专业技术技能,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完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通过安排必要的思想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安排必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再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合理安排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结合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需求,开展丰富的专业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后,计算机教学要注重课程创新和内容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技术技能型人才。

2.3改革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行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职业学校要改革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改造真实项目为教学项目来改善教学内容和以项目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等方法来改善教学方法,突出计算机专业技术技能的发展要求,引入计算机方面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比如让学生参加计算机技能大赛、参观科技展览、在教师或企业人员的带领下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等,促进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实现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4计算机专业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职业教育终身化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培养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作为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计算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要有自我学习能力,掌握国内外计算机行业发展的水平和方向,不断地积累新知识和新理论,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的发展。因此,职业学校可以配备先进的实验室和学习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的知识进修,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另外,职业学校应鼓励计算机专业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参与企业计算机科研项目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参与科研工作,可以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能力,这种“双师型”的教师,能够推动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发展,培养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与社会。

2.5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职业教育产业化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技能,学生既要掌握计算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计算机方面的开发能力,因此,职业学校培养计算机技能型人才,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职业教育产业化。职业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根据社会和企业对计算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制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增强学生把计算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到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更好地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计算机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2.6建设计算机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促使职业教育与社会接轨校外实习是让学生走进企业或公司的实际岗位,进行计算机技能的实践性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都会组织毕业班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校外实习,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提早与社会接轨。因此,职业学校计算机系不仅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毕业班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实习的场所,还可以通过提供企业兼职机会,在寒暑假期间,组织有意愿的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工作,或者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了解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推动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发展和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3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化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是世界工程教育大国,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势在必行。如何结合院校自身发展特点,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满足社会需求、具有人才市场竞争优势的IT类毕业生呢?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我国IT类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借鉴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专业建设具体实践,通过全面开展专业认证建设工作,可以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关注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并可以有效促进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1]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经验,结合本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特点,研究该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人才培养改革问题。

二、问题描述

我院计算机专业创办时间不长,要通过专业认证还需不断探索实践、发展壮大。这主要因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与传统的本科教育评估不同,只有扎实进行工程教育专业建设才能顺利通过专业认证。[2]目前,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认证要求培养目标准确合理,毕业要求具有足够的分辨率,并能够完整支撑培养目标,同时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分解并合理承载各项毕业要求,三者须保持一致。[2]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上还需完善。

(二)质量保障问题

专业认证要求应具备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评估机制。[2]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不够重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估体系指标领域过窄,缺乏具有特色的评价指标,且由于评估的复杂性,通常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分析计算所占比重较小;在现有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中,基本没有行业参与人。

(三)持续改进问题

由于技术产业不断变化,专业必须具有不断改进的能力。[2]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培养方案制订及修订过程中主观性成分所占比重较大,缺乏来自企业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导致决策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以上分析了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对比该专业国内外专业认证标准,我们找出了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差距。为保证该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认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竞争力,必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和保障体系。本文主要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问题。

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专业定位

在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前,必须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明确专业定位。根据我院生源与师资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3]

(二)合理制定培养方案

确定专业定位后,需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调整课程体系等。

(三)培养目标

专业认证首先要关注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准确合理。[4]本院计算机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计算机软件设计、网络设计、移动终端程序设计及开发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面向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维护以及网络部署、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毕业要求

专业认证主要关注毕业要求是否具有足够的分辨率支撑培养目标。因此,毕业要求必须具体定义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知识和能力。不同的培养目标应该对应不同的毕业要求。根据专业认证标准中规定的关于学生毕业要求的十条准则,结合上述培养目标,确定本院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要求如下。

1.素质要求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品质及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严谨务实,具有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交流和沟通能力。(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4)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心理健康,积极向上。

2.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查阅文献、获得信息,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科技动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能力。(2)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工具的能力;具有选择和使用开发工具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和软件分析、设计、构造、测试、维护的能力。(3)组织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创新能力: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知识要求

(1)工具性知识:具有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的能力。(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知识、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艺术、军事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素养。(3)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等。(4)专业知识:具有基于Java或C进行软件开发的相关知识,具有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知识等。

(五)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是承载各项毕业要求、实现培养目标的主体。因此,课程体系必须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毕业要求以及本专业发展的特色和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师资队伍优势进行设置。针对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上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经过大量的教学研讨,将毕业要求全部分解到课程中,以保证毕业要求全面落实,为此构建了如下课程体系。[5][6]

1.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其中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分方向进行选修,例如Java、数据库应用、网络规划、软件测试等方向。

2.实践教学

专业认证特别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设计了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些实践教学环节既立足于课程,又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由基础到专业层层深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说明:(1)课程内实践主要针对课程知识点设置,以提高学生接受和使用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2)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训则综合一门或几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的技能,并加强团队合作精神。(3)校企合作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取向顶岗实习根据学生选修课程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行业生产过程、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校企合作项目实战实习进行真实项目开发或模拟演练,这有助于学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4)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需综合应用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学院制定了详尽的毕业设计规范。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完整支撑毕业要求,本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与毕业要求中的素质要求、能力要求以及知识要求能完整对接。

四、结论

通过专业认证困难重重,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质量保障体系,这样才能保证顺利通过专业认证。本文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本院计算机专业实际发展情况,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描述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思路、策略及具体内容。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认证的基础,但距离专业认证标准尚存较大距离。我们希望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不断规范人才培养过程,从而培养出具有更高竞争力、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玲玲,赵学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81-184.

[2]高小鹏,吕卫锋,马殿富,等.工程教育认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J].计算机教育,2013(20):18-23.

[3]夏欣,徐焕良,任守纲.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1(6):50-54.

[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南[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41945/eae009581b6bd9eb5c.html.2013-09-10.

[5]刘静,郭银章,阎临霞,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1(13):63-66.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人才培养

TP3-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融合起来进行人才培养,是对计算机教学的一项挑战,同时也为计算机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基础,将应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

一、IT人才培养当中的计算思维

算思维就是学会应用计算机科学概念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这种思维是概念化的,也是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模式,而不是掌握一项刻板技能,是工程思维和数学思维相互融合的结果,包括一系列的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思维方法,比如递归、抽象、分解、保护、容错、恢复等等,并且通过启发式的推理方法来找寻问题的答案,并且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和规划。而随着当前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思维在当前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当中也是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将其融入到生活、工作当中时就能够成为有效的解决工具,计算思维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当中的最基本思维模式,并且指出建立在计算思维基础上的教学体系是当前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将计算思维推广在整个IT人才培养当中,在计算机学科每个知识点上不断加深对计算思维的教育和领悟。

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中计算思维的应用

(一)围绕计算思维开展课程改革

将计算思维融入到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计算思维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中,建立提相应的计算机教学体系。将传统知识转换成计算思维模式进行讲授,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抽象知识产生一个具体的印象,增强学生在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从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来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问题分析和解决当中,在教学时采用对于教学有利的程序设计语言,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授,并且将可能的解决方案多向学生进行讲授,让学生能够多掌握一些问题解决方案,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对新问题进行多角度答案思考具有重要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自己进行一些问题解决程序的编写,让学生能够在自己进行程序编写过程中应用计算思维进行思考。以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从设计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转向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想,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从计算思维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找寻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选择,从而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来,然后对相应的问题解决程序方法进行训练,从而能够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仅应该加强对教学体系的构建,而且还要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具体的实验课程进行制定,将社会实践内容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又能够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将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融合起来的目的。教师应该在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等课程当中增加上机实验的比重,对试验内容的综合性以及内容的趣味性来进行增强,从而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真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在实践能力培养当中,需要对实验课程进行合理设置,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能够不断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进行问题解决,在实验当中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在进行上机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个人作业以及集体作业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个人作业的过程是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将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在上机实践时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计算思维来进行运用,提升学生自己在问题分析和解决上的能力。而小组进行集体上机作业,则是可以将几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具体任务的布置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的内容和学生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比如一个网站的程序编制或是网页的制作等等,让小组当中的成员都能够参与到程序开发当中,从而能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培养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创新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很难培养的,必需要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与竞赛活动。一个有效的做法是成立信息技术协会,让学生自行组成相应的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小组当中,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到某个小组当中,然后小组之间进行竞赛,这样小组当中的师生能够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并且深入研究某项课题,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这样的科研兴趣小组,能够让学生遵循自己的兴趣来从事科研,从而有意识培养自身的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

(四)建立多维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计算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一个具体的技能或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思维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可呈现出计算思维的多样性。因而教师在计算思维上应该保持宽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也应该从多个维度上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够更加客观科学,也能够激励学生不断增强自己在计算思维方面的运用。

三、结语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各行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这种大量的需求使得计算机教育模式也在发生转变,计算思维也是这时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与过去提出的应用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所培养出的综合型人才,是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淑鑫,刘相娟,刘明等.计算思维引导通识型创新人才教学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6,36(5):85-88.

[2]阎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思维培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6,(1):162-163.

[3]孙霞.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141-.

[4]张连福.地方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1X):7693-7694.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对策途径

计算机科学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储存、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对计算机专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如何保持专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性强、专业基础宽、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人才。

(1)适应性强。对于计算机专业的高质量人才培养,笔者认为应对准“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因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体现了下一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计算机教育要努力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建设培养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骨干人才。

(2)专业基础宽。信息技术是当代高技术的前导领域和新技术革命的核心。信息技术渗透到高技术的各个方面,是高技术的主要支撑与主导性技术。显然,专业目标若不突破原有的专业界定,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过窄,就不利于他们知识的迁移和扩展,也就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化信息人才的需求。

(3)综合能力强。学员不但应有扎实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素质,还应有良好的能力结构。他们应对新事物具有敏感性和适应性,对学习的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动开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与别人合作共事的协同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面向挑战参与竞争的能力。

(4)整体素质高。行业观念逐步取代职业观念,计划分配制度正在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上突出基础性、综合性以及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思想就非常重要。加强人文和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他们能否为社会建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关键。

二、建立面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模式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健全的教育应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三者融合于一体,使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地发展,完善人格,发挥特长,在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个人的持续发展。

1.基础学习阶段。基础阶段的培养方案要以“拓宽基础教育,改善知识结构,重视综合素质”为原则,加强教学计划的通用性,保证自然科学基础、军事理论、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教学;加强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军体、艺术类教育的合理规划。这一阶段课程以全校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为主,计算机专业在一年级拟安排综合性强、质量高的“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课,由研究生导师联合开设。

2.提高学习阶段。在提高学习阶段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加强对课程结构、实践环节、论文训练等方面统筹规划。在这一阶段计算机专业按照“信息”类初步设置了五个系列的具有较宽覆盖面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电工与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信号与系统。其中,计算机系列课包含了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和软件工程。

3.毕业实习和论文工作阶段。通过实习,了解计算机应用现状和系统各部件功能,通过到科研院所的参观学习了解各种软件的性能、开发水平和开发途径。论文工作(毕业设计)是训练学员工程基本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极为重要的环节。这一阶段实行培养计划和教研室课题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员以“团队”方式进行。

三、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本着“厚、宽、交”的原则设计课程体系,从专业的形成、技术发展的高度建设精干的核心课程。要规划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把计算机学科发展和21世纪对计算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作为有机的整体来统筹考虑,确定课程体系的四个模块:

第一模块是公共基础和人文社科课(数学、物理、政治、军事、经济、法律、人文社科、体育)。这是要充分保证和加强的一个基本模块,对加强学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员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模块是工程技术基础课(文献、电工电子、计算机数学、硬件系列、信号与系统)。这个模块的课程要注重交叉学科的综合基础,统筹规划具有较宽覆盖面的信息类“平台课”,强化通识教育。对计算机硬、软件基础课程,耍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更新课程内容,突出基础性。

第三个模块是专业课。这部分课程对应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专业方向,应突出前沿性,但知识面不能过窄,要提炼出基础性和原理性的内容重组课程,归并精简课程门类。

第四个模块是实习与研究。安排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三个课程设计,安排4周部队实习,10周毕业设计。对所有的课程都强调“精讲多练”,减少课内学时,增加实验和设计环节。同时鼓励教员结合科研课题,提取适合本科生的训练题目,为学员提供一个发挥学习潜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学术环境。

四、改革专业教学内容

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应从整体优化的角度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方向是“加强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

1.加强基础。保证公共基础课学时占四年总学时的50%以上,并优化课程设置。基础需要一定的广度,需要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要一定的深度,以便了解学科的思想脉络和治学方法精髓。

2.注重素质。一个高层次人才,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刻苦的工作作风,团结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为此,应着力提高学员全面素质,包括:语言文学修养、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历史哲学修养;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道德、责任、风险、专利等传统学科以外的内容。

3.突出能力。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计算机专业学员的以下几种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系统性的思维能力;错误诊断能力;信息检索能力;自学能力;良好的外语阅读能力;创新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化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是世界工程教育大国,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势在必行。如何结合院校自身发展特点,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满足社会需求、具有人才市场竞争优势的IT类毕业生呢?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我国IT类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借鉴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专业建设具体实践,通过全面开展专业认证建设工作,可以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关注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并可以有效促进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1]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经验,结合本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特点,研究该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人才培养改革问题。

二、问题描述

我院计算机专业创办时间不长,要通过专业认证还需不断探索实践、发展壮大。这主要因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与传统的本科教育评估不同,只有扎实进行工程教育专业建设才能顺利通过专业认证。[2]目前,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认证要求培养目标准确合理,毕业要求具有足够的分辨率,并能够完整支撑培养目标,同时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分解并合理承载各项毕业要求,三者须保持一致。[2]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上还需完善。

(二)质量保障问题

专业认证要求应具备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评估机制。[2]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不够重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估体系指标领域过窄,缺乏具有特色的评价指标,且由于评估的复杂性,通常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分析计算所占比重较小;在现有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中,基本没有行业参与人。

(三)持续改进问题

由于技术产业不断变化,专业必须具有不断改进的能力。[2]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培养方案制订及修订过程中主观性成分所占比重较大,缺乏来自企业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导致决策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以上分析了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对比该专业国内外专业认证标准,我们找出了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差距。为保证该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认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竞争力,必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和保障体系。本文主要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问题。

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专业定位

在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前,必须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明确专业定位。根据我院生源与师资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3]

(二)合理制定培养方案

确定专业定位后,需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调整课程体系等。

(三)培养目标

专业认证首先要关注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准确合理。[4]本院计算机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计算机软件设计、网络设计、移动终端程序设计及开发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面向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维护以及网络部署、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毕业要求

专业认证主要关注毕业要求是否具有足够的分辨率支撑培养目标。因此,毕业要求必须具体定义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知识和能力。不同的培养目标应该对应不同的毕业要求。根据专业认证标准中规定的关于学生毕业要求的十条准则,结合上述培养目标,确定本院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要求如下。1.素质要求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品质及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严谨务实,具有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交流和沟通能力。(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4)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心理健康,积极向上。2.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查阅文献、获得信息,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科技动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能力。(2)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工具的能力;具有选择和使用开发工具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和软件分析、设计、构造、测试、维护的能力。(3)组织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创新能力: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3.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具有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的能力。(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知识、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艺术、军事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素养。(3)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等。(4)专业知识:具有基于Java或C进行软件开发的相关知识,具有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知识等。

(五)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是承载各项毕业要求、实现培养目标的主体。因此,课程体系必须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毕业要求以及本专业发展的特色和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师资队伍优势进行设置。针对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上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经过大量的教学研讨,将毕业要求全部分解到课程中,以保证毕业要求全面落实,为此构建了如下课程体系。[5][6]1.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其中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分方向进行选修,例如Java、数据库应用、网络规划、软件测试等方向。课程具体设置如表1所示。2.实践教学专业认证特别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设计了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些实践教学环节既立足于课程,又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由基础到专业层层深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内实践、课程设计及综合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具体设置如表2所示。能力。除此之外,以注塑机为对象,还可以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和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四、结束语现行的各课程考试基本上是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即考试选题和内容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难以在短期内融会贯通。为此,应根据学校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特色等构建综合的、机-电-液-控一体化的教学对象,然后在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设计中进行任务分解,进行多课程递进式、一体化、连贯性的课程设计改革。这种改革,可以快速促进学生对机械基础各课程知识的融会与巩固,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观、整体观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用的。

[参考文献]

[1]银光球,张宁,刘斌彬.机构设计树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9-121.

[2]齐继阳“.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2):42-44.

[3]夏会芳,苏秀芝.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方法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7):171-173.

[4]陈树昌,陈伟,沈兆光.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思考[C].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2004.

第12篇

关键词:“三型”人才;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10000802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研究项目(2013JY011)

作者简介:廖定安(1976-),男,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智能系统。

0引言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模式的滞后,使得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学生实际应用开发能力较弱,与用户沟通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专业特色不明显,知识相对陈旧,学生的知识“杂”而不“专”;②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培养的人才层次不合理,培养中普遍存在“一刀切”现象,与社会真正需求脱轨;③ 科研与实践训练不足,人才培养没有达到真正的产学研结合;④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行业交流沟通能力较弱。

国外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也强调立足学生实际,但其分层分类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国内先进。美国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较好的学科适应能力。对此,他们的课程设置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学生选课自由;教师授课以学生为主体,侧重应用,内容不拘泥于教材的特定知识体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实时更新;学校与行业公司联系紧密,常常请一些著名的计算机公司的开发人员给学生做现场讲座;教师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查阅文献,总结学科前沿,技术明确自己在行业中的角色与定位,并组织学生在课堂及时讨论并进行组织引导。如此一系列的培养过程,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英国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课程设置有的侧重工程,有的却偏向产业应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加强对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除了参加课堂学习之外,还要完成一系列综合练习、团队作业,这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为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英国也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各自的专业特色让学生选择多个与计算机交叉的学科,学科的交叉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相应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质。

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趋势是: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立足学生实际,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面向市场需求的,具备创新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和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的三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开展“三型”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1“三型”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1) 改革课程内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众所周知,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知识更新速度快,因此要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基础理论课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结合行业需要,增强针对性与实用性,实践教学要与行业紧密联系,必要时请行业专家参与指导。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提高,在课程体系的不断更新过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专业教研室(学校)可通过与相关行业的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完全参照市场需求,每隔固定的时间周期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完善课程体系,缩小学校和行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真正意义上解决学校培养和行业需求脱节这一根本问题。

(2) 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课程和实验实训内容的要求分成不同的层次,实施横向与纵向差别化教育,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外,还可采用丰富多彩的电子课件进行教学。每门课程,教学团队中每位授课教师都制作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多媒体CAI教学课件。课件把难以讲解的知识点和纷繁的工作过程,作了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我们特别注重网上平台建设,分别开发了教学资源共享支撑平台、在线教学支撑系统等多种实验平台,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学生可随时网上下载视频、课件资源,从而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3)采用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由于计算机技术知识更新快,专业课教材的更新往往赶不上知识和技术的更新。传统项目化教材大多数并非真正意义的基于真实工作过程,而只是在章节上体现项目模块和任务模块。因此,应采用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并在教材中及时补充或更新新的知识和技术等相关内容。我们与兄弟院校合作,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材编写。联合使用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集体备课,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网上教学、网上教学资源共享,并把网上信息作为内容最广泛的教材。

(4)应用实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过程。在项目化教学方面,一直困扰课程教学的是项目的真实应用性,我们有多个横向课题,完全解决了基于工作过程中的项目教学资源匮乏问题。

传统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开发企业或模拟开发企业情境下,被动地接受开发任务,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及创新能力,以及缺乏学生在社会行业场景交流能力的锻炼。我们提出基于“企-校-企”三方平台工作过程思想,即客户企业向校方(指教师带队学生项目组)提出开发任务,校方主动跟客户企业洽谈业务需求,提出解决方案;随后,校方项目组成员与开发企业专家交流,或在真实开发企业情境下进行客户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并撰写项目计划书。在这种“企-校-企”三方平台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及创新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行业场景交流能力,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产学结合。

(5)提高教师自身能力,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随着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更新,要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专业教育和企业一线相关实践的知识与能力。一方面,要重视教师进修学历,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培养教师拥有为企业服务之能力,把理论知识融汇到实践工作中去,成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人才。教师在教学时就可把一线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做到产学研结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科研促进教学,鼓励和引导教师利用各种渠道争取横纵向科研课题,通过对科研课题的研究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要求骨干教师每年必须承担工程项目的开发工作,保证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尽量参加国际国内的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保证骨干教师具有专业课程开发的能力;经常组织团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共同讨论教学、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教学与科研的方法,以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科研能力。

(6)激励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参加科研课题工作,完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传统导师制是学生在第三年才分配,我们采取进校导师分配制,学生进校后,双向选择个人导师,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申报创新型实验项目、参与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者让他们参与教师的一些科研项目。实际项目和应用系统要和专业紧密相关,要具有一定前沿性。学生参与的项目要难度适中,在学生的能力解决范围之内,但是不能太容易,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后能够解决。这样学生的不同潜力得到了挖掘和发挥,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结语

总体来说,“三型”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系统的、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该模式有利于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高等技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同时,师生的产学研创课题、项目、作品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文敬,元昌安,廖伟志.创建“四位一体”实践模式,促进地方高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大学教育,2012,1(7):5457.

[2]刘浩,贺文华.创新型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3):103105.

[3]方娟.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启示[J].计算机教育,2007(5).

[4]王卫红.分层分类精细化、多元化、立体化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12,25(3):1219.

[5]李竹林.基于CDIO理念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陕西教育,2012(4):8990.

[6]周燕,曾凡智,杨广发.科技竞赛驱动及多知识点融合的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16):1922.

[7]李先娴.英国大学计算机教育特点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7).

[8]王雪川.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实践与探索,2012(9):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