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07: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商业模式一词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在当时,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对象并非商业模式,而是在其各自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偶尔提及,并未作出系统的论述和研究。直到上世界60年代,商业模式才正式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而被人们广泛关注。〔1〕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知识的普及,企业的商业模式的研究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目前,商业模式一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全球的企业带来了各种冲击。它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巨浪,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计算机技术更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基础。而热烈的商业模式研究也将目光转向了电子商务这一热门营销模式,并且从互联网的角度以及该种新型的商务模式中获得了更多的灵感。
从而为企业层分析电子商务的本质特征创造了绝佳的机会。至今为止,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如Lee(2001)将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分为成本模型(转换成本、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以及交易成本),收入模型(产品销售收入和增值服务),价值创造战略模型(目标与业务变革流程以及战略),并对传统企业如何成功转变电子商务企业提出了实施的5个步骤。Dubosson-Tor-bay等则将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分为产品创新、客户关系、架构管理以及财务指标,同时,对企业如何在这四个维度下出发进行电子商务模式设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通过案例进行了论证。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不同的学者对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进行了不同的分类。PaulTimmers考虑了电子商务企业在该模式下的创新程度的高低和功能整合能力的大小,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整合的观点的商业模式分类。按照这种观点和考虑分类,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可以分为网上商店、电子采购、网上商城、电子拍卖、虚拟社区(SNS)、协作平台、中介市场、价值链整合商、信息等11类。〔2〕目前,大多学者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是基于电子商务发起方和接收方的不同,将电子商务分为B2B(Businesstobusiness,企业间)、B2C(Business-to-Consumer,企业对个人)和C2C(ConsumertoConsumer,个人间)三种类型。
B2B是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电子商务是现代B2Bmarketing的一种具体主要的表现形式。它将企业内部网通过B2B网站与客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B2C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借助网络技术,缩短销售渠道,采取直销形式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最典型的B2C电子商务模式就是通过网上商店进行销售,美国的DELL公司(DELL.Com)就是通过B2C模式迅速发展壮大,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国内比较典型的B2C电子商务有京东商城(360buy.com)和1号店(yihaodian.com)等。C2C模式是个人对个人的网上宣传、交流、购物等电子商务形式,比如淘宝上很多个人开设网店销售产品就是典型的C2C模式。有很多论坛支持的中介模式也相当于是C2C。另外,跳蚤市场也属于C2C模式。
二、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根据以上阐述和分析,我们发现,上述分类方法主要针对互联网企业,很少从传统企业的角度考虑。而在现实世界中,更多的传统企业面临着互联网的冲击,并且势必要向互联网企业转型。企业在向电子商务迁移过程中,或通过渠道创新提供现有的产品与服务,或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Intemet结合创造新的产品与服务,但这些都需将注意力集中于客户所需的产品与服务,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把核心业务流程变成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因此,本文根据企业产品的特点和用户的特征,采用Oliveira提出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分类方法,即水泥+砖块型、鼠标+水泥型以及纯数字虚拟型,〔3〕来对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企业转型的模式进行探讨。
1、基于产品特点以及客户特点的电子商务分类
(1)水泥+砖块型。水泥+砖块型的商业模式是指传统企业的一般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一般选择直接与客户交流,并且,其产品或者服务的进行和交付只能在现实的空间中进行。例如现实生活中的零售行业和一般制造业等。这种商业模式因为采取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方式,因此,采取这种商业模式的企业可以提供较为复杂的产品。在交付产品的同时,因为采取直接面对的交流方式,使得企业在产品交付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服务,如面对面的教授产品的使用方法等。同样的,由于这种商业模式能使得客户能够十分轻松方便的学习和了解产品以及服务,因此,这种商业模式对客户的知识水平要求,相对来说也比较低。
(2)鼠标+水泥型。鼠标+水泥型商业模式是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环境相互融合的一种商业模式。通过这种融合,企业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互联网技术,并由此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种商业模式采取了面对面的交付方式,同时又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技术平台。而在这种商业模式下,一般来说,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交付的。因此,相对于水泥+砖块型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所涉及到的产品一般来说复杂度不高。在这种商业模式下,企业与客户之间通常不进行面对面的交互和沟通,因此,客户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的性能和情况了解有限,故而复杂度太高的产品是不适应采取该种商业模式的。这种模式对客户的知识水平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客户需要自行了解产品及服务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纯数字虚拟型。纯数字虚拟型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完全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类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通常来说都是纯数字形式的,因此,该类产品和服务的交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采用这种商业模式的企业一般是拥有先进互联网技术的企业,因此,其产品的复杂度相对也比较高。而因为产品的交付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所以,对客户的知识水平的要求在三种商业模式中是最高的。此类客户必须同时具备熟练的互联网操作技术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
2、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案例
(1)鼠标+砖块型企业案例分析。上海宝钢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钢铁企业,该公司与2008年8月组建东方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同年10月了交易市场平台“东方钢铁在线”(PUBLICMARKETPLACE:www.bsteel.com),面向包括钢厂、贸易商、服务商及钢材用户在内的钢铁供应链企业,提供全面的商务信息支持及通常的交易服务,形成了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方案体系:电子采购(E-PROCUREMENT)、电子销售(E-SALES)、信息服务(INFO-PLATFORM)和电子服务(E-SERVICE)。东方钢铁的个性化应用方案在宝钢集团企业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宝钢股份率先在网上进行物资采购招标尝试并取得成功。到2001年9月底,宝钢股份公司物资采购处六大类共348个品种物资通过网上招标采购,参与投标供应商达126家,采购数量27.8万吨,采购金额7.08亿元,采购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在销售及用户服务方面,宝钢股份于2001年6月上线了用户信息服务系统,向宝钢股份的战略用户提供合同生产进度、交货结算及物料质量信息,引起用户的强烈反响,不少用户还结合自己的业务需要提出了改进意见。目前,139家宝钢直供用户、23家直供用户子公司、15家商以及宝钢各地区公司已经享受了网上商务服务的便利。
(2)鼠标+水泥型企业案例。鼠标+水泥型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灵活性,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同时也使得该行业的企业不得不选择从传统企业到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企业转型。鼠标+水泥型企业最为典型的就是当当网。当当网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科文书业,是一家极为普通的书店。在公司诞生初期,仅有创办人李国庆以及几位退休编辑和印刷工人。这么一家极为普通的小书店能生存下去已经是很不容易,更不要说发展壮大了。但是,互联网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给了书店管理者一些重要的灵感。1999年,李国庆决定将其商业模式由普通营销,即水泥+砖块模式,转向网上图书商城的经营模式,随之出现了现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当当网。而这一决策现在来看无疑是正确无比的。从成立至今,当当网销售业绩增加了400倍。正是由于这种转型,使得这个不起眼的小书店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网上销售商城。目前,当当网上销售的产品包括了图书音像、美妆个护、手机数码、家用电器、服装鞋靴及箱包饰品等几十个大类,逾百万种商品,在库图书达到60万种。
(3)纯数字虚拟型企业。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国外主要指银行通过Internet技术,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以及行内转账、信贷、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得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快捷的办理各种银行业务。早在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就在业界首先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诸多产品归为一类,提出了电子银行的概念。至今,工商银行旗下的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多媒体自助终端等共同构建了工商银行完整的电子银行服务系统。如今,电子银行已经成为工行为客户服务的重要的方式。截至2011年7月底,该行电子银行客户规模和业务量继续稳步增长: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客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1.4%、8.8%和30.2%。该行也成为上海首家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突破400万户的商业银行。客户基础的不断壮大,直接带动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增长,2011年上半年,工行上海市分行的电子银行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其中,手机银行交易额增长超过214%,在国内同业中的领先优势持续巩固。由于银行涉及到的产品的敏感性及时效性,使得网络成为了其发展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平台,因此,这种纯数字虚拟商业模式使得工商银行在市场的竞争中占尽了优势。
三、模式对比及选择
上述传统企业由于采取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展电子商务,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下面我们从产品和客户的特点的角度出发,对这三种模式来对比分析。产品特点:宝钢的产品大多集中在原材料和半产品,专业水平高,因此产品复杂度高。当当网从销售图书开始,拓展到日用消费品(图书音像、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等)的销售,这些产品使用方便,产品复杂度低。中国工商银行主要提供金融服务、财务管理、金融信息服务,这些产品没有实务形态,因此,产品复杂度高,可以直接在网上实现物流配送。客户特点:宝钢的产品由于是原材料和半产品,电子商务的作用主要是信息传播平台的功能,因此,对客户知识水平要求较低。当当网提供的产品大多是日用消费品,客户不需学习培训就能直接使用,因此,对客户知识水平要求最低。工商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大多要客户通过进行互联网自助服务,而且还涉及网络安全等内容,因此,对客户知识水平的要求最高。根据上述相应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以上3种商业模式各有利弊,并且适合的对象也各有不同。水泥+砖块型电子商务模式是可以看作是初步的电子商务应用,适合于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特性复杂,针对产品的售后服务等要求比较高的企业。而鼠标+水泥型模式则适用于大多数产品,如一般家电类产品,日用品以及服装产品等等。这类产品使用方法并不复杂,此外由于其价格一般不高,所以网络交易风险也相对不大,更易被人们接受。纯数字虚拟型模式则适用于网络依赖性较大,客户分布较为广泛的企业及产品。譬如金融类企业。此类企业客户分布广泛,并且交易一般较为频繁,且时效性比较高。此外,这类产品一般不具有实物形态,通过计算机网络完全可以完成交易。因此,具有此类特性的产品比较适合采用此类电子商务模式。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特点以及自身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电子商务模式,并积极地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关键词:O2O模式;服务供应链;供应链整合
中图分类号:F713.365.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O2O E-commerce mode is a combination of an online store and an offline store. They cooperate together to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different customers. We combine the O2O mode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venience stores, which expands the operation scale of convenience stores to provid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logistics services, effectively solves the“last mile”problem of E-commerce distribution. Firstly, we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supply chain under E-commerce environment, then we design the service supply chain model based on O2O E-commerce mode and study the benefits of service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Key words: O2O mode; servic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服务供应链在电子商务时代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模式,从以前的C2C、B2C,再到如今的O2O电商模式,它使原有的服务供应链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唤起了人们对服务供应链的新认识。如何使供应链更加有效、使服务更优化是广大企业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形成的服务供应链整合模式能够指导企业向信息化时代的高效供应链管理转变,实现服务供应链各企业间的共赢,进而提高其整体竞争力。
随着“服务”的升温,服务供应链已慢慢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Ellram(2004)[1]首次提出了关于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并构建了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模型,他提到了服务供应链是指专业服务中从最早的供应商到最后的客户所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和资金管理。Iakovaki(2009)[2]认为服务供应链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组织网络,利用各种资源转化他们的技能和知识等投入提供服务,实现增强柔性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宋华和于亢亢[3]建立了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型,其中供应链业务流程、网络结构和管理成分三位一体;诸燕芳提出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可以分为链状结构模型、星状结构模型和网状结构模型三种[4];陈钦兰和叶民强[5]运用非对称信息和委托人―人理论,研究服务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合作的非对称信息风险关系模型、状况及其风险问题,构建了服务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合作的风险优化数学模型。
服务供应链可以理解为供应链中与服务相关联的环节和活动,在此基础上试图寻找到兼顾最优服务和最低成本的方式来经营服务供应链。
1 O2O电子商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O2O模式,O2O模式以他独特的方式将实体经济和虚拟平台实现了有效对接,加快了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发展的步伐。
O2O的概念最早是在2010年8月份由美国一家支付公司TrialPay的创始人Alex Rampell提出,其被定义为“线上―线下”商务(Online to Offline,O2O)。O2O商务的核心是:通过互联网提供商家的销售信息,聚集有效的消费群体,然后再将他们带到实体的商店中去。它是网上支付和线下门店客流量的一种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实现了线下的购买。这种模式将电子商务与传统消费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量大、信息传递快的优势。
蒋侃等(2013)指出O2O商业模式是企业以本地化服务为中心,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商务技术构建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商业要素组合方式,它既包括对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价值主张,也包括企业的收益模式[6]。因此,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正将线上与线下的渠道进行整合,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价值。Santiago Gallino, Antonio Moreno(2012)使用专有的数据集,分析了“在线购买到店取货”(BOPS)项目实施的影响,指出BOPS减少了网上销售,但增加了线下的客流量[7]。郭静林(2013)阐述了针对消费者端口的“银联钱包”支付模式,针对线下端口的“微信平台”支付模式,以及针对线上端口的“手机银行”支付模式[8]这三类银行支付与O2O整合的案例,证明了O2O模式目前在商业链中的地位。
2 O2O模式下的服务供应链
2.1 电商与便利店的O2O
O2O模式借用如今发达的信息技术能提供实时的信息咨询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已经在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为广大消费者开始提供本土化生活服务。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的全线冲击下,连锁便利店的服务同样面临转型,整条服务将全面向数字化、移动互联化转移,打造O2O连锁便利店。
杨金勇(2013)[9]分析了借助近年来兴起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互联技术,将传统的连锁店和电子商务进行整合,打造成为三位一体的新型O2O(线上到线下)的商业模式。
王语睿等(2014)指出将O2O模式与传统的便利店相结合,能有效提升便利店的信息化程度,扩大便利店的经营规模,提高便利店的经济效益,还能为顾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10]。
楼永俊(2014)[11]从当前连锁零售企业在电子商务冲击下所面临的增速放缓、顾客分流明显、成本持续上升等困难入手,从O2O模式的定义出发,分析连锁零售企业采用O2O模式所具有的体验服务、避免线上线下渠道冲突等优势,并从自建O2O平台、利用第三方平台这两个方面分别对不同业态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岳彩周(2013)[12]提到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中国宣布与全家便利Family Mart合作,在上海推出包裹自提服务,即连锁便利店开始与电商企业进行O2O合作。这一合作有利于亚马逊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有利于全家便利店提升客流量,并在销售商品之外增加代收费、充值等生活类服务。
2.2 O2O模式下的服务供应链整合
O2O模式下的供应链是一个集成供应链,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型供应链体系。合作体系下的公司都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导向的长期合作伙伴,处于同一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式的竞合博弈。
O2O的本质即是联合服务,连锁便利店与网上电商结合,正是这种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的体现。依托连锁便利店经营分布广以及信息平台网络、门店网络、物流配送网络三网合一的资源优势,连锁便利店可为网上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实际支持。
结合典型的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式,本文以连锁便利店为核心,构建包含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供应链结构(如图1所示)。O2O电子商务本质上即为协同商务,因此单一一个电子商务企业是难以实现O2O电子商务模式所需要的多方面的功能,需要产品供应商和各个服务商与其合作,通过有效地服务供应链整合才能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全面的O2O服务。
论文: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竞争态势
论文摘要:本文从我国社区服务行业的目前状况分析和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的变革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分析框架及竞争态势,并探索了电子商务对传统的社区服务产生的深刻影响。
电子商务正改变着竞争的形式、活动的速度和领导的实质。激烈竞争和电子商务提供的许多新的机遇迫使传统的公司建立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传统行业的社区服务企业必须要对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对客户、市场和竞争定位的新问题进行战略思索。
1社区服务业的概念和范畴
狭义上的社区服务业,是指为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由政府、居委会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社区服务的范畴有了新的扩展,国家计委在《有关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义》中,指出社区服务应面向社会、服务社区,除了继续为非凡群体提供福利服务外,重点开拓家政服务、维修服务、上门服务、接送服务、幼儿服务、养老服务、保健服务、文娱服务等领域。因此,广义的社区服务业应包含无偿的福利、低偿或无偿的行政事业和有偿的商业等几个层次。无偿的福利应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行政事业则由卫生、计生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偿的商业性社区服务的经营主体是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属于第三产业的一个门类,也是今后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根据服务对象或服务内容的不同,社区服务业岗位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主要是向社区居民生活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二是面向社区非凡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的各种无偿或低偿的社会服务。三是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后勤保障服务,主要是向驻在社区内的各类单位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2我国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目前状况
2.1社区服务业高速增长
据有关专家猜测,今后10年,全国城市社区服务业会迅速发展,将成为服务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社区服务业的增加值将占到全部增加值的2%以上。
2.2仍处于发展阶段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6%左右,而一般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5%~45%,发达国家的就业比重高达60%~80%。
2.3社区服务需求巨大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和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和社区的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2.4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社区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的3.9%。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20%一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即使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最低水平计算,把我国社区就业的份额由3.9%提高到12%,就大约可以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
2.5政策积极扶持
2001年12月,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计委有关《“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办法的意见》中强调:要为需求潜力大、就业潜力大的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3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市场前景
据猜测,到2010年,我国的上网人数将达到3亿人,有逾10万个左右的社区需建设,所需投资百亿元,社区数字化信息服务市场将达到可观的规模。借助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直接用于改善和提高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质量,以社区物业管理为切入点,创建一个真正意义上高水平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社区。基于这样一种大众化的综合服务系统,不仅使大众可以从这种高质量的信息网络服务中直接受益,同时还可以为社区服务业创立一种全新的、高效的运营体系和模式。从而缩短和发达国家差距,减轻进入WTO后对我国社区服务业的冲击。
4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框架
借助罗伯特·考夫曼和埃里克·沃尔顿提出的电子商务分析框架,可以分析电子商务对社区服务产生何种的影响。按照电子商务技术、社区服务、商业流程、社区市场、社区经济五个层次搭建分析框架。和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以多种方式被服务商和消费者所使用,服务商借助电子商务技术生产出新的服务产品和提供新的服务品种。这样,服务商和消费者成为社区经济的参和者并承担价值创造者的角色。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价值往往构成服务商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消费者在服务商的竞争和创造价值的创新过程中也获得了实惠,成为价值的受惠者。
电子商务技术(层次一)加强了服务商和社区服务产业对社区服务(层次二)和商业流程(层次三)的创新能力。随着这种创新能力的增强,服务商不断改善他们服务消费者的能力进而在社区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新的服务和商业流程构成了一个新的交易市场。在这个新的互联网电子市场(层次四)中,形成了企业对消费者(B2C)、企业对企业(B2B)和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等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结果,服务商的性质和市场组织的边界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已经成为推动社区服务产业结构和服务商市场结构调整的力量,由此构成了对社区经济(层次五)的影响。电子商务对社区经济的影响包括就业、社会福利、经济增长,以及政府监管模式的变化等。
5社区服务行业的竞争态势分析
波特的行业竞争分析模型认为,五种主要的竞争功能力决定了行业的吸引力。这些功能力的结合决定了行业内创造的经济价值是如何在行业参和者间分配的。这种行业分析可以帮助公司制定战略以提高自己的利润率。因为这五种功能力受到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影响,所以有必要考察一下电子商务是如何影响波特模型所描绘的行业结构的。
6电子商务对社区服务业的影响
布洛奇和塞戈夫(BlochandSegev~996)从价值附加的角度探究了电子商务的影响。他们的模型将电子商务的影响分为三大类:电子商务改进了直接营销、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企业。
6.1改进直接营销
服务促销:电子商务通过和客户直接的、信息量丰富的、交互式的接触,促进了服务的销售。
新的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借助其和客户的直接接触,以及通信的双向特性,为现有产品创造了新的销售渠道。
直接的节约:通过互联网向客户发送信息可以为发送人节约大量金钱(和通过非电子化方式发送和通过增值网发送比较)。
经营周期的缩短:整体优化的供给链使得对客户的反应速度提升。
客户服务:答应客户查找到详尽的在线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客户服务的水平。
品牌和公司形象:利用网站可以迅速建立起公司形象,并巩固自己的公司标识和品牌形象。
6.2改变企业
技术和组织方式的学习: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将迫使企业迅速适应新技术,并向它们提供试验新服务和新流程的机会。各企业将不得不迅速学习各种新技术,伴随着学习而来的是战略和结构的调整,这些调整将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
改变工作性质:
在数字时代,工作的性质将被改变,这些改变正在创造新的机遇和风险,并迫使我们以新的方式思索工作、职业的新问题。企业将必须把员工当成最宝贵的资产。它将不得不经常培训员工并授予员工权利,同时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6.3重新定义企业
新的服务品种:
电子商务答应创造新的服务,并答应以创新的方法来定制现有服务。这些改变可能会重新定义企业的任务及其经营方式。电子商务还答应企业收集客户的个性化数据,建立客户档案以及收集客户的偏好信息,为改进现有服务和设计新型服务提供信息来源。
关键词:情景感知 移动电子商务 应用
一、情景感知电子商务的界定
移动用户在使用移动信息业务时,会因为环境与位置的改变而期待获得不同的信息业务。为了提供这类移动信息业务,目前许多研究都朝着情景感知的概念发展,这是因为移动使用者本身、所处环境及时空因素,都可能影响使用者的业务需求。而要提供切合移动用户需求的业务信息,其关键在于如何掌握用户所处的情景信息。例如,利用移动用户的档案信息和动态组群业务来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其概念是将具有相同属性的移动用户归类于同一组群里面,分出许多群集,不同项目的群集之间的各种组合再形成视野,经过这种分类之后,每个移动用户只属于一个视野,系统就针对各种视野中的移动用户给予设定好的服务内容,以达成动态调整移动商务内容的目的。
目前,通过情景感知或情景触发业务信息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情景感知提示来触发、发现与提供对应的业务信息。另一种类似的方法则是采用通知发送方式,配合一阶逻辑规则与背景情景的感知来发送最适当的业务信息。而这类研究的最新发展是通过分析移动用户的信息档案与情景感知来提供最适当的业务信息。而这类研究的最新进展是通过分析移动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时间和业务需求,来分析和预测移动用户下一个业务所发生的时间和位置,理论上再配合推理机制分析出移动用户的意图,以提供适时、适量的即时业务信息。
二、情景感知商务模式的主要类型
(一)个人应用
在针对个人用户的B2C移动应用中,由于传统电子商务模式的逐渐成熟,移动电子商务在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商业模式。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是由移动电子商务交易的参与者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大多数移动电子商务模式都可以与移动电子商务交易的参与者使用相同的名称。个人应用模式包括:内容提供商模式,移动门户模式,WAP网关提供商模式,服务提供商模式。
(二)企业级应用
企业级的应用相对更为复杂,从技术实现上来说,是很多移动网络运营商不能或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留给运营商之外的其他企业的机会相对较多。通过国内运营商的实践,分为以下几种商业模式:产品拓展合作模式,集团合作模式,合作运营模式。
(三)混合应用
实际上在个人应用和企业级应用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按内容服务类型可以分为:通信模式,信息模式,广告模式,销售模式,支持模式。
三、情景感知电子商务的典型应用
(一)休闲娱乐类应用
1、签到(Check-In)模式
签到模式是以Foursquare为主,还有一些国外同类服务还有Gowalla、Whrrl等,而国内则有“嘀咕”、“玩转四方”、“街旁”、“开开”、“多乐趣”、“在哪”等几十家。该模式的基本特点如下:
(1)用户需要主动签到(Check―In)以记录自己所在的位置。
(2)通过积分、勋章以及领主等荣誉激励用户签到,满足用户的虚荣感。
(3)通过与商家合作,对获得的特定积分或勋章的用户提供优惠或折扣的奖励,同时也是对商家品牌的营销。
(4)通过绑定用户的其他社会化工具,以同步分享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
(5)通过鼓励用户对地点(商店、餐厅等)进行评价以产生优质内容。
2、大富翁游戏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旨是游戏人生,可以让用户利用手机购买现实地理位置里的虚拟房产与道具,并进行消费与互动等将现实和虚拟真正进行融合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更具趣味性,可玩性与互动性更强,比签到模式更具黏性,但是由于需要对现实中的房产等地点进行虚拟化设计,开发成本较高,并且由于地域性过强导致覆盖速度不可能很快。在商业模式方面,除了借鉴签到模式的联合商家营销外,还可提供增值服务,以及类似第二人生的植入广告等。
(二)生活服务应用
周边生活服务的搜索:以点评网或者生活信息类网站与地理位置服务结合的模式,代表有大众点评网、台湾的“折扣王”等。其主要体验在于工具性的实用特质,问题在于信息量的积累和覆盖面需要比较广泛。
1、与旅游的结合:旅游具有明显的移动特性和地理属性,LBS和旅游的结合是十分切合的。分享攻略和心得体现了一定的社交性质,其代表是游玩网。
2、会员卡与票务模式:实现一卡制,捆绑多种会员卡的信息,同时电子化的会员卡能记录消费习惯和信息,充分使用用户感受到简捷的形式和大量和优惠信息聚合。其代表是国内“Mkard”,还有票务类型的Eventbee。
(三)社交型应用
1、地点交友,即时通信:不同用户因为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地理位置而能够方便地交友或通信,其代表是“兜兜友”。
2、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小型社区:地理位置为基础的小型社区,代表是“区区小事”。
(四)商业型应用
1、LBS+团购:两者都有地域性特征,但是团购又有其差异性,如何结合?美国的GroupTabs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创意:GroupsTabs的用户到一些本地的签约商家,如一间酒吧,然后使用GroupTabs的手机应用进行签到。当签到的数量到达一定数量后,所有进行过签到的用户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折扣和优惠.
2、优惠信息推送服务,为用户提供了基于地理位置的优惠信息推送服务。盈利模式是通过和线下商家的合作来实现利益的分成。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服务将成为一个新兴的业态。但由于我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起步较晚,电子商务云服务商在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商业模式是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模式,以价值实现为中心。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于以有限的资产和资源为基础,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商业模式实质是企业的价值转化机制。商业模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是维持不变的,需要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的调整,创新商业模式,保证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以电子商务云服务领域的A公司为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以及现有商业模式,针对其发展阶段的转换进行了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和规划,以期为电子商务云服务企业普遍存在的发展路径依赖和商业模式转型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二、 电子商务云服务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全球云计算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云计算产业的市场规模已从2010年的683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1 528亿美元,2017年将达到2 44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22.23%,远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水平,正发展成为全球新兴产业。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14年与赛迪网联合的《中国公有云平台白皮书》显示,自2007年云计算概念引入国内以来,经过概念推广期和技术发展培育期,云计算服务市场已从2012年的78.47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30.91亿美元,预计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2017年为936.46亿美元。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第二个阶段是网络化,目前,信息化发展已进入第三阶段,即智慧化阶段。伴随着信息技术创新、扩散、融合、渗透所带来的国民经济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提升,信息化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到2020年,云计算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有望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应用,我国电子商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电子商务云服务主要是基于云计算模式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目前,我国传统产业面临商业模式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重挑战,纷纷开始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整合资源进行“互联网+”业务转型,电子商务云服务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办公、软件租用、在线交易、信用评价等服务,帮助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不必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建立电商系统,进行后台的维护,从而可以集中精力更加专注于自身业务的发展,提高企业效益。近年来,云计算在电子商务实践应用中已取得突破,2013年淘宝和天猫八成以上网店的进销存管理系统都已迁移至阿里巴巴的“聚石塔”云服务平台。未来,云计算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更加紧密,智慧云计算将会推动企业电子商务跃迁至云服务平台。
三、 电子商务云服务A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云服务A公司依托国家首批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基地和IBM全球商业化运作云计算中心的合作,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云计算三层服务(SaaS软件服务、PaaS平台服务和IaaS基础服务)架构的应用开发技术,为客户提供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咨询、方案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维护等一站式服务。
1. 公司现有商业模式。从盈利构成与模式看,公司目前的商业模式仍属于传统软件开发型企业,通过项目驱动、系统开发与运营维护,推动软件和硬件的销售,实现价值的转化。公司目前已承接了百余项的系统开发和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系统集成、云平台服务和电子商务三大业务领域。从公司客户所在行业来看,行业主要分布在服装、互联网、保险、医药医疗等,服装行业客户提供的业务收入近三年稳居各行业榜首。项目来源主要依托公司市场营销部门的市场开发。系统开发是项目解决方案软件功能实现的核心环节,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发版等阶段。由于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涉及细分领域众多,包括B2C企业官方商城、B2B经销商交易平台、OMS订单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积分商城、微信商城等一系列,因此电商技术部是公司人数最多的部门。对于已经开发测试好的项目产品,由公司运维管理部负责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确保项目按照客户要求顺利实施,进行项目实施后的运营维护工作。帮助企业快速了解系统整体运行状况,针对性能缺陷提出优化建议并帮助客户快速采取行动。通过为客户提供周到、及时的日常运维服务,增加客户粘度。
2. 公司客户关系结构。公司目前的商业模式所形成的客户关系主要以项目为纽带,具有单向联系的特点。公司所开发的项目涉及行业较多,客户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以项目为纽带建立的客户关系,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是单维度的,公司与客户保持单向联系,而公司的客户之间缺乏联系纽带,即使是同处一个行业的客户之间也较少将公司作为平台中介发生联系。公司仅是客户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个“配角”,只是帮助客户企业商务实现电子化,而无法在公司层面为客户所在行业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建立起新的联系,在技术、资源、产品或服务方面,无法降低公司客户企业的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并创造出新的商机。以项目为纽带建立的客户关系是松散的、单维度的,无法形成公司与客户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生态体系。
四、 电子商务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
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公司需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发展方向与定位,实施战略转型。战略转型分三步走:第一步从做企业项目向做行业产品平滑过渡;第二步产品平台化,将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部署到云平台上,调整商业模式,产品从售转租,使服务创造主体价值,最终成为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第三步生态体系化,打造领先的分销零售行业智慧云服务平台,完成项目开发型企业向平台服务型企业的转型,纵向突破与横向一体化相结合,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紧密结合,形成3B2C良性互动的生态云体系。公司目前以项目开发驱动业务增长的商业模式,存在着业绩波动较大、涉及行业较多、项目开发边际成本下降困难的问题,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公司自身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定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1. 项目培育转向行业深耕。项目开发周期相对较短、收益回报确定,是解决公司发展初期生存、立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以项目为中心,重视项目培育在公司发展初期阶段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公司发展步入成长期,以项目为中心的模式存在以下问题,将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客户的价值链难以深入挖掘,项目结算就意味着客户最大价值的实现,后续的运营维护也仅是项目合同事先的约定,无法实现服务主体价值;二是项目间隔存在着不均衡性,容易导致公司业绩大幅波动,不利于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估值定价;三是项目涉及行业较多,一旦一个行业中的全部项目结束,受限于有限的公司内部技术研发资源,资源分配必然以项目为中心,由此对一个行业业务逻辑的追踪研究将无法继续深入,行业通用功能的模块化、标准化研究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支持,行业难以做深、做透,项目开发边际成本下降困难。
公司发展在进入成长期后,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转变以项目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从抓项目转向深耕行业,基于前期积累的丰富行业知识,精炼业务逻辑,大量行业通用功能模块化、标准化,外加少量功能的定制化,为行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精准去除商务电子化过程的“痛点”,结合云计算的技术优势,降低广大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上线“门槛”,让“长尾效应”发挥效用,推动系统开发边际成本下降。从公司项目分布行业来看,服装行业项目提供的业务收入近三年稳居各行业榜首,积累了丰富的服装行业知识。目前,服装行业竞争,已经从单一层面的竞争跃升到整个商业模式和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在品牌企业零售管理领域中,垂直化、精细化、移动化,将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聚焦服装行业,内部有基础,外部有空间。
2. 项目驱动转向平台带动。项目开发是公司成立初期的生存、发展基础,以项目为中心,满足客户电子商务交易、订单处理、支付结算的需求。这种项目驱动业务发展模式,联系仅仅建立在公司与客户之间,公司的客户之间,即使同属一个行业,在以公司为中心的网络联结中,也没有建立起关联关系。客户项目价值链较短,价值最大化就在基础业务环节完成。现代商业价值理论认为,基础业务、增值服务、个性化定制构成了企业三层业务结构,从业务量级上看,呈现正三角结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处于底层的基础业务价值量逐渐向中高层业务的增值服务和个性化定制环节转移,整个价值体系呈现倒三角结构,基础业务量最大,但实现的价值最小,主要作用是增强客户粘性,而增值服务与个性化定制业务量虽小,但实现的价值却最大。因此,公司未来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客户项目价值链的延伸,深入挖掘客户的价值网。
结合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就需要从项目驱动转向平台带动,充分发挥云计算的技术优势,让云存储、云计算、云应用、云安全构成良好的生态体系,打造分销零售行业智慧云服务平台,发展互联网业务、移动应用业务,涵盖零售管理、供应链、电子商务、商业智能、云服务、移动应用等领域,推动平台服务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互联互通,助力广大中小企业打造线上线下商业生态圈,强化网络叠加效应,实现梅特卡夫定律提出的网络价值,即网络价值与网络节点规模的平方成正比。发展平台经济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平台经济依托信息网络可以实现三个最大化:一是资源最大化,将各种资源供给集中在网络平台上;二是用户最大化,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到网络平台上;三是服务最大化,对接资源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特别是提供整体业务解决方案,打造平台化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3. 业务经营转向资本运营。资本运营是企业经营的制高点。全球500强公司的发展经验表明,做大做强不能仅仅靠企业产品利润的积累增加企业资本,必须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本,通过资本运营、市场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在成长期经营规模的扩张。公司发展目前已经进入成长期,需要适时创新商业模式,从业务经营转向资本运营,解决公司快速发展过程所面临的资本“瓶颈”问题和营业收入多元化问题。
资本运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围绕企业自身的资本需求,公司发展初期以项目驱动业务增长的经营模式,可以解决成立初期的生存、立足问题,对资本的需求可以靠自身的积累完成。但进入成长期后,公司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充足的资本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仅靠自身积累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提前对接资本市场,依托公司未来的良好发展潜力,通过资本运营,在资本市场筹集到发展所需的资本;另一个层面是围绕公司客户的资本需求,公司未来打造的智慧云服务平台,将联接着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传统金融体系环境中长期难以解决,而公司通过云服务、大数据挖掘,则可以准确掌握各个企业的销售情况,从而可以为企业信用风险定价,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为平台企业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以及企业并购金融服务,公司业务增长将呈现商务云服务+金融服务“双轮”驱动格局。公司借助资本运营,可以整合企业内外优质资源,推动智慧云平台服务的延伸与质量的提升。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虽然基本面向好,发展态势迅猛,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既有政府认识不足、思维模式落后、发展计划不明等行政因素所致,也有因为企业对行业定位研判不准、发展决策失误以及内部管理不善所致。
一是缺少电商氛围。因领导换届调动等政治因素和财政困难等经济因素影响,造成政策的持续性不强,农村电商工作存在虎头蛇尾的状态,所以电商产业近期暂得到大力宣传,影响力未到达预期效果。由于受文化水平、信息模式、交易方式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普遍对电商认识模糊,接受度不高。在西部某省调研中,电商企业普遍反映该市电商市场开发难度较大,这与江浙沪普遍采取的网络营销的模式相比,效率和成本都大大增加。在调研中,经统计零售商触网意向率约为30%,农村种养业主约为10%。部分农民思想观念保守,认为网络交易和在线支付存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商普及发展。
二是缺乏统筹监管。在西部某省的调研中发现,由于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仓储物流配送中心还未建成投入运营,相关企业较为分散,行业间的联系交流较少,导致缺少县级电子商务聚集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缺乏发展电商必要的集聚效应。农村电商线涉及点多,覆盖面长,同时涉及商务、农业、经信、邮政等多个部门,形成了由多点组成的决策面,决策单元众多、决策程序繁琐、决策方式不一。难以有效整合资源项目,易造成项目同质化和资源内部耗损。同时由于缺少市场监管,电商企业加速“跑马圈地”,有的地方已经出现电商企业“水火不容”的竞争迹象。目前,农村电商市场缺乏统筹和监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国性问题。
三是专业人才缺乏。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缺少专业懂行的领导带动农村电商发展,一些工作流于形式化,决策存在失误,未能实现既定功能及目标。目前,农村电商运营、营销和仓储等服务类人才缺乏,电商人才培养交流机制不完善,形成了农村电商人才基数少、技术缺、成长慢的局面。在调研中,有意触网企业和个体商户普遍反映不懂业务,也没有专业人员指导,无法开展线上业务,从而选择回归线下模式。此外,相对于城市区域,农村地区信息流薄弱,若专业人才支持不足,农村地区开展电商业务难度也将更大。
四是物流体系落后。在西部某省调研中发现,物流到村情况各县市区相同,均不能实现村村通,绝大部分物流只能到达乡镇一级,由村级驿站工作人员取回。由于农村人口多且分散,农村市场广,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体系不健全,加之近年来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商品运输费用高,额外成本增加,最终转加至消费者身上,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意愿。企业普遍反映,物流成本过高,产品成本增加,对企业市场竞争力造成了较大影响。由于农村电商网售率低,以产品下行为主要形式,产品上线渠道不通畅,配送车辆回程空驶率高, 也增加了物流企业的负担,不利于农村电商健康发展。
五是数据统计不准。目前,缺少统一的、科学的电子商务统计指标体系,以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难以客观呈现。由于电子商务属于新兴产业,政府重视程度的提高、具体业务的开展需要一定时间,数据统计体系建设和完善周期由此被拉长。专业知识的匮乏也是主要成因,体现为单个概念认识错误、概念意义混淆、概念间基本关系认识不清等方面,有的地区统计数据中甚至出现了“电子商务交易额”小于“网络零售额”的情况。此外,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存在投入巨大、成效缓慢等特点,难以提起各级政府对于指标体系建设的兴致。
六是关键把控不足。大部分县市区服务类电商企业数量严重不足,缺乏大型的综合服务商,整体业务质量偏低,导致创业成本过高,产品资源无法与消费市场有效对接,难以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电商流量。部分企业对电商的认识仅为网上开店,没有意识到相关配套体系的重要性。加大本土服务商的培育,提升创业人群基数,是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然而大部分行政主管单位工作重点中,对创业者和服务商培育不足,各层级的文件也很少提及对其的扶持与鼓励。
七是资金问题严重。在调研据统计得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的建设运营费大约每年需要2万元,以一个县100个网点来计算,一年需200万元,普通电商企业难以负担,因此只能采取大型电商企业投资与政府补贴、合作投入相结合的模式,必然加重财政负担。政府如全力建设农村电商渠道,每年仅这一项补贴投入可能会超过1000万元的专项补贴,若加上其他性质的补贴,市级各类补贴总额很可能超过5000万元,对于任何一个市级政府都将形成巨大的财政压力。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企业商业模式单一、设施利用率不高、自营平台待整合、冷链物流待解决、运营成本待降低等问题,为推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进一步普及,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阻碍困难进一步解决,实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电商氛围。采取农村易接受的宣传模式,加大舆论引导,如阿里巴巴、京东普遍采取的“刷墙”模式,加上传统电视、手机以及流动宣传车等媒体媒介,进行多频度、高次数、全覆盖的农村电商宣传。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普及电子商务知识,重点针对留守农村的未成年人与老年人,逐步扭转中老年人既定的传统思维模式,培养未成年人形成互联网思维和电商意识。还要引导农村居民使用手机上网、网上购物,让农户了解农村电商,形成信任网上交易的整体气氛,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商业意识,营造积极浓厚的电商氛围。
2.建全监管机制,净化市场环境。一方面,国家层面需建全法律体系,借鉴国外互联网立法经验,建立监管机制,用制度规范和保障农村电商发展;另一方面,市、县政府要因地制宜出台监管方案,创新监管理念,强化监管举措,配备专业监管队伍,健全政府引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电商发展体系,建立追溯和赔付制度;创建农产品电商协会,探索“农户+合作社+协会”的质量管控模式,统一实行采购、仓储、配送标准,保证农产品质量,彻底扭转市场秩序混乱、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状。
3.完善人才体系,强化技术支持。人才队伍是农村电商建设的重中之重,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培训力度,组织他们学习先进的知识、理念、技术,在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设立电商培训专项资金,定期对县市区、部门主要领导、相关行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可分为包括形势政策、发展潮流、热点话题、前沿思想等宏观的领导培训和包括运营、推广、操作、营销、服务等系统的实操培训;加强与高校的交流联系,建立专家咨询系统,提供完备的智力支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技术人才到村创业。
4.深化行业合作,突破物流瓶颈。要充分利用各电商企业竞争现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由电商行业协会或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牵头,与区域内物流公司进行协商,制定合理高效的配送计划,改变一条物流线路存在多辆运输车辆、反空率高居不下的情况,防止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将有限的物流资源相整合,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管理有序、统一配送的现代化物流体系。要建设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引进企业入驻,优化重组物流体系,学习借鉴类先进发展经验,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5.强化政企联系,建立统计机制。一方面,由行业协会搜集本地区内电商企业信息,建立统一系统的企业信息档案,由主管部门审核加印,录入主管部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从而形成一套详细、准确、权威的本地电商企业档案,下发至乡镇一级政府,保证正规企业的权益得到保障,能够在区域内正常开展相关业务。定期组织开展区域内行业交流沙龙,促进企业联系交流,实现区域内电商企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局面;另一方面,政府要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农村市场,通过调研统计、走访座谈等方法对市场需求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引导市场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对接。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要通力合作,充分与市场、企业联系,积极与国、省大数据统计机构以及软件开发商对接,建立我市数据统计体系,探育我省农村电商的大数据库的建立机制。
6.提升配套服务,鼓励电商创业。首先,要将服务商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列为现阶段电商发展的重要任务,引导各级电商园区集中办公,形成行业聚集区域,为企业营销提供公信力支持。设立服务商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创业者积极投身电商服务行业,尤其是深入农村地区拓展市场。其次,要建立长效智力、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大学生村官、农村留守青年等受过系统教育、熟悉当地情况、志愿服务家乡的人群在农村地区就业创业。再次,要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的本地青年回乡就业创业,尤其是有过电商从业经历的人员回家乡创办服务商企业。
7.借力资本市场,优化奖补机制。要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利用目前整体利率下行、优质资产匮乏的市场契机,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通过设立PPP专项基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开展夹层投资,通过发行离岸人民币产品、与传统银行、信托渠道开展间接融资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形式来强化金融支持,在解决扶持投入的同时与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在我市农村电商供应链体系开展金融服务,广泛为生产者、网商、服务商以及消费终端提供信贷服务。在奖补政策方面,必须强化激励和惩罚机制的设计,对于来自财政的奖励补贴,一律采取后端补贴的形式,中间投入过大的项目,可采取事中、事后多批次、小规模的奖补方式,以最终成果及阶段性成果作为奖补依据。
目前,业务发展已成为影响和拉动移动通信行业最主要的市场导向,总结和挖掘市场,未来十大移动互联网业务前景看好。
一、移动社交将成客户数字化生存的平台
在移动网络虚拟世界里面,服务社区化将成为焦点。社区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企业的黏性。宽带的增加将促使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创新,用户的许多需求将在手机上得到满足。而手机具有随时随地沟通的特点,从而使SNS在移动领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以个人空间(相册/日记)、多元化沟通平台、群组及关系为核心的移动SNS手机社交将发展迅猛。
二、移动广告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来源
手机广告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业务形态,可能成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动力因素。在Mobile Web2.0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业务正在向移动互联网过渡,而作为互联网繁荣的根本盈利模式,广告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带领移动互联网业务走向繁荣。
三、手机游戏将成为娱乐化先锋
信息社会之后将是娱乐社会。PC游戏带动个人计算机的热买,网络游戏可以说拯救了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手机游戏将引爆下一场移动互联网的商战。
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终端上会发生一些革命性的质变,带来用户体验的跳跃:加强游戏触觉反馈技术,通过*纵杆真实地感受到屏幕上爆炸、冲撞和射击等场面,把游戏里面微妙信息传递给了用户,让手机玩游戏的感觉更棒。可以预见,手机游戏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盈利模式,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
四、手机电视将成为时尚人士新宠
手持电视用户主要集中在积极尝试新事物、个性化需求较高的年轻群体,这样的群体在未来将逐渐扩大。随着手机电视业务进一步规模化,广告主也将积极参与到其中。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将刺激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需求,有效促进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2008年奥运将是手机电视发展的契机,带宽的增加增强用户体验,手机电视的视频点播、观众参与、随时随地收看的优势将逐渐凸显。
五、移动电子阅读填补狭缝时间
因为手机功能扩展、屏幕更大更清晰、容量提升、用户身份易于确认、付款方便等诸多优势,移动电子阅读正在成为一种流行迅速传播开来。
内容数字化使电子阅读内容丰富,结合手机多媒体的互动优势,不但增加了音乐、动画、视频等新的阅读感受,还可将这种感受随时带在身边,移动电子阅读市场的繁荣是可以预见的。
六、移动定位服务提供个性化信息
随着随身电子产品日益普及,人们的移动性在日益增强,对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市场对移动定位服务需求将快速增加。
随着社会网络渗入到现实世界,未来移动定位功能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信息服务。手机可提醒用户附近有哪些朋友,来自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的消息会与物理位置联系起来。父母能够利用相同的技术追踪他们的孩子。随着移动定位市场认知、内容开发、终端支持、产业合作、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加强,移动定位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只要把握住市场的方向,将获得很高的回报。
七、手机搜索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助推器
手机搜索引擎整合搜索概念、智能搜索、语义互联网等概念,综合了多种搜索方法,可以提供范围更宽广的垂直和水平搜索体验,更加注重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手机搜索给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内容搜索,搜索结果更具相关性,用户可以定制自己的搜索引擎和确定的互联网内容,这给用户相当程度的自由和灵活性,让用户对条理清晰的手机搜索服务沉迷不已。对运营商来说,加大对搜索领域的投入与积极参与,加速手机搜索引擎和移动增值业务的融合,帮助搜索引擎向信息化产品集成平台转变。
八、手机内容共享服务将成为客户的黏合剂
手机图片、音频、视频共享被认为是未来3G手机业务的重要应用。在未来,网上需要数字化内容进行存储、加工等,允许用户对图片、音频、视频剪辑与朋友分享的服务将快速增长。随着终端、内容、网络等三个方面制约因素的解决,手机共享服务将快速发展,用户利用这种新服务可以上传自己的图片、视频至博客空间,还可以用它备份文件、与好友共享文件,或者公开。开发共享服务,可以把移动互联网的互动性发挥到极致,内容是聚揽人气,吸引客户的基础。
九、移动支付蕴藏巨大商机
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移动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移动支付业务发展预示着移动行业与金融行业融合的深入。不久的将来,消费者可用具有支付、认证功能的手机来购买车票和电影票、打开大门、借书、充当会员卡,可以实现移动通信与金融服务的结合以及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结合,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方便安全的金融生活服务。
支付工具的创新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创新,移动支付业务具有垄断竞争性质,先入者能够获得明显的先发优势、筑起较高的竞争壁垒,从而确保自身的长期获益。
十、移动电子商务的春天即将到来
关键词:电子商务 税收支持 思考
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实现了飞速发展,给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播、资金流动与物流传递的方式,倒逼着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对企业的征税方式。政府一方面要保障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有必要通过出台税收扶持政策来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发展迅猛,目前已经上升为主流的商业模式之一。以浙江省为例,2014年,全省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超2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共实现网络零售额5 641.57亿元,同比增长约47.64%;省内居民实现网上消费3 192.78亿元,同比增长约41.15%。省内除了有阿里巴巴、淘宝网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外,还有中国化工网、麦包包、全麦网等一批知名电商平台。
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是电子商务有着区别于传统商业模式的优点:一是减少中间环节。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的“商圈”概念,使交易和服务等经济活动像实体产品一样进行流通,与传统商品从出厂、批发、多级销售到终端零售网点的模式不同,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零售,绕过了多级经销商和中间贸易商,直接将产品卖给消费者,增加了利润空间。二是扩大了消费面。依托电子商务,生产商直接构建零售终端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电子商务能够有力地扩大和挖掘国内外的消费需求,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以让企业在国内外范围内跟各地客户建立广泛的联系,实现贸易的快捷互通。三是推动转型升级。电子商务能起到产业链整合作用,优化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生产方式,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营管理能力,节约了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信息成本、物流成本。跨境网络零售还能够以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有利于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为境外企业贴牌加工的现状,逐步培育本土品牌。四是电子商务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子商务交易记录可长期保存,具有“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风险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特点,是新时期实现市场有效监管和商业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从源头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此外,电子商务将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数据”营销、信息化和网络化交易监管、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面临的税收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领域面临的主要税收问题是大量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没有注册登记,导致不同经营主体的纳税不公。税收公平原则要求一个国家内的所有公民和企业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缴纳税收,但是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不需要固定的经营场所,不需要经过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导致传统的税务登记管理法不再适用于很多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主体。据笔者调研,目前的情况是,以企业名义经营的主体,与传统企业一样执行现有的税收政策,企业间通过电子商务发生的交易行为,都按照相关规定纳税;而大量的以自然人名义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的,目前没有作为纳税主体,因此也没有纳税,据初步估计,全国现有1.3万亿元的网络零售中,有近7 000亿元是企业经营的,都正常纳税,另外一半是以自然人名义经营的,就相当于个人在网上摆了“地摊”,和实体“地摊”一样基本上没有纳税,客观上使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活动之间,尤其使商品生产与销售活动之间形成有区别、不平衡的税收政策环境。但是,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大地节约了商品交易和流通费用,使商品销售的成本明显降低。在目前的条件下对所有的电子商务主体按照现有的税收政策进行征税,将极大挫伤从业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推进“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因此笔者认为,电子商务领域的纳税要在遵循税收公平的基础上,将电子商务纳入现有的税法框架,但是要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和鼓励政策,达到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和公平纳税的平衡。
目前电子商务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针对性不强、受益范围有限。目前电子商务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套用传统企业的优惠政策,即便与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有交集,也存在针对性不强、准入门槛太高、收益范围有限等问题。就笔者所接触的小微电子商务企业而言,主要是针对税收负担的优惠政策,比如小微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为3%、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优惠、企业税享受小型微利企业20%税率的优惠等;针对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主要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但是因为绝大部分小微电子商务企业很难达到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因此无法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针对融资难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直至抵扣完为止等,可以看出专门针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基本上是空白。二是电子商务企业运营的相关服务费用税收较重。目前电子商务发展已经大大延伸了相关的服务业产业链,形成了电子商务运营主体、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等为节点的“电子商务生态圈”,推动了会展、物流、软件、信息、广告、咨询、金融等服务业发展。但是,我们调研发现,广告投入和物流等费用在企业电子商务费用中的占比最大,传统贸易方式下的批量货物运输被量大面广的小件快递运输取代,按照现行规定,随同货物销售一并收取的运输费用为价外费用一并征收增值税,导致电子商务相关运营服务费用税收负担较重,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三是网络采购和销售的政策不明。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凡是在我国境内发生的货物交易行为产生的收入,均应纳税。对此,社会各界没有异议,但是对于电子商务这种新型交易方式,以什么标准征收、以什么方式征收、何时开始征收是大家争论的焦点问题。从笔者的调研看,目前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经营主体98%以上是小微企业或者个体户,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开个人网点、给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做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因为门槛低、初始投入成本小等优势,已经是推动大众创业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浙江省,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主流的创业模式。不可否认,大量个人网点在不纳税的方式下,跟其他实体经营主体竞争,确实存在着税收的不公,但是对这些网络销售主体一并征税,也会削弱网络销售的优势。另外考虑到大部分实体企业目前纷纷将电子商务作为销售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目前对网点等经营主体的征税不能一刀切,要制定合理的标准和方式对电子商务进行征税。
三、相关建议
考虑到我国电子商务处在关键的成型发展期,综合考虑征税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冲击以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等因素,笔者认为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建立健全我国的电子商务支持政策,当前亟需开展的工作主要是:
第一,明确纳税主体。可建立专门的电子税务登记系统,与银行的个人账户或企业账户实行联网,掌握纳税人是否有资金流动。对达到纳税标准的经营户,应通过政策引导其由自然人注册登记为企业。工商和税务等部门要加强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联系,建立常态化的信息交换和合作机制,所有电子商务企业的相关信息要不定期地传递到工商和税务等部门,从而将自然人电商从业者纳入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范围。
第二,开展电子商务主体认定,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流通方式,应落实相应的税收鼓励政策,但电子商务企业的名称很多,比如电子商务公司、贸易公司、科技公司等,经营内容很广泛,也很杂,因此需要开展电子商务企业认定,由商务、财政、税务等部门联合认定电子商务企业。
第三,完善电子商务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一是在当前电子商务鼓励发展期内,对销售规模较小、以创业形式就业的个人卖家暂不予征税。建议明确自然人通过网络创业,并且年销售额在一定范围以内(如500万元),实行免征税收等鼓励政策,既维护了税收政策的严肃性,又确保网络创业者能安心经营。二是加大对自然人网商登记为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对自然人网商登记成企业的,采取过渡期政策,如前三年可以免征相关税收。三是对认定为电子商务企业的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推出的具体政策可参照高新技术企业、软件生产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优惠政策执行,另一方面要研究补充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等税收优惠,从电子商务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相关的税收,比如对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产生的运杂费、广告费等支出给予一定扣除,也可以设定电子商务网络推广费的税前扣除标准等。
第四,要加快实施电子发票制度。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开展网络(电子)发票应用试点。建议下一步要以法律方式确定电子发票的效力和地位,同时研发电子发票管理系统,使其成为电子商务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工具。电子发票号码采用全国统一编码,采用统一防伪技术和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并且针对不同的经营活动也就是适用不同税率的经营活动设计不同的电子发票类型。要建立社会化协税护税体系,税务机关要全面联合财政、商务、金融、工商、海关、外汇、银行等部门,建立全面的数据管理系统,共享与网络贸易有关的所有资源。X
参考文献:
1.何辉,侯伟.电子商务税收对策:国际借鉴与我国的现实选择[J].电子商务,2013,(1).
关键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问题及对策;趋势
移动电子商务是传统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移动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是指通过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结合进行信息查询、商务交易及对信息、服务和商品的价值交换等电子商务活动的过程和行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商务活动,而是希望随时随地进行收发电邮、移动支付、定购各种商品等商务活动,所以移动电子商务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与传统通过台式电脑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拥有更为广泛的用户基础,因此,也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当前3G背景下,移动电子商务正逐渐凭借技术和应用上的优越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短讯为基础的技术;第二个阶段的移动电子商务采用基于WAP技术的方式;第三个阶段是以2009年发放牌照为标志、能够实现无缝漫游和移动宽带的3G时代。3G背景下,无线通信产品能够为人们提供速度高达2Mb/s的宽带多媒体业务,支持高质量的语音分组交换数据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
(一)移动客户群庞大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手机终端的数量已经达到7.74亿,接近上网用户数量的3倍,而来自CNNIC的数据显示,2009年底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突破2.33亿,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这表明我国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艾瑞咨询预计,2011年移动电子商务营收规模将达到1.7亿元。
(二)国家政策支持
包括移动电子商务在内的电子商务被列入了2006年3月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2007年6月,发改委与原国务院信息办又专门出台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其中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工程作为六大重点引导工程之一。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发展小额支付服务、便民服务和商务信息服务,探索面向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新型服务模式”,并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便百姓生活和带动战略产业发展的三大目标,三大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初步显现了移动电子商务巨大的效益和潜力。
(三)无线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电信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在2009年8月前完成了其3G网络的第一阶段部署工作。基于CDMA的3G服务,即中国电信的CDMA2000和中国联通的WCDMA,发展迅速。相比之下,中国移动的TD-SCDMA3G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比预期缓慢。在网络部署方面,中国电信在3G领域方面动作最快,预计它将发动价格战以吸引更多的用户。3G网络的铺设,加速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目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理论研究欠缺
综观近年来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学术论文,虽然论文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研究内容大都是“移动安全”和“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论文,而且研究方法仅仅停留在非实证研究的层次上,研究深度不够,显示出移动电子商务新应用研究创新的不足。应根据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采取实证的方法,加强对移动电子商务行为、模式、安全和跨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云商战略宣传活动,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和各业务板块负责人悉数到场。这场媒体通报会的信息异常丰富,从VI更新到商业模式演变再到组织架构调整,乃至人动,让人目不暇接。
与苏宁战略举措相对应的,是如今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竞争大环境。就在此次媒体通报会之前,与苏宁易购直面竞争的京东商城宣布了一条消息。2月16日晚间,京东商城宣布完成新一轮约7亿美元的普通股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本轮入股的新股东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和沙特投资公司王国控股公司,京东商城的一些主要股东在此轮融资中跟进投资。京东商城表示,融资将用于公司运营,面向未来投资发展新业务,以及继续加强物流体系建设等。
而家电连锁另一巨头国美在此前不仅将其电子商务业务更名为国美在线,更明确表示电子商务是未来国美的核心渠道。国美选择的路径和苏宁一样,以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模式,将线上线下融合互通。
从2009年苏宁启动营销变革并上线苏宁易购以来,苏宁变革的步伐开始加快。近几年来,苏宁不断提出新概念,并为此调整自己的战略布署。不是每一年,几乎每半年苏宁都有大的动作,而在2013年之初又推出“云商”概念,此举释放了什么样的信息?
清晰的路径
“3年来,苏宁易购联动线下虚实结合、全品类拓展,成为中国电商行业成长最快的企业。苏宁科技转型以云服务为核心,从最初的员工云服务、供应商云服务,逐渐进入融合互联物联、集成智能家居的消费者云服务领域,标志着苏宁云服务进入全品类、全渠道、全客群的成熟推广时期。新十年苏宁的新模式,从概念构想、试验模型,进入到市场化应用、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这是苏宁集20多年科技零售创新经验,实现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张近东在此次媒体会上指出,苏宁对未来十年的商业模式问题,曾有过形象的解释―“沃尔玛+亚马逊”,要“去电器化”,而一年过去了,苏宁得以推出更加清晰的苏宁云商模式、更加有效的苏宁专业开放组织、更加现代的苏宁视觉形象。
云商的核心是以云技术为基础,整合开放苏宁前台后台,融合开放苏宁线上线下,服务全产业,服务全客群。云商苏宁不同于传统店面的店商,也不同于网上的电商。云商苏宁既要做线上,也要做线下;既要做店商,也要做电商,还要做零售服务商。
在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看来,苏宁的云商模式,在线上线下都要做零售商,在线上线下两大平台都要做供应商和服务商,这在国内零售业是首创。苏宁云商新模式,不仅是苏宁跨越发展的新方向,也必将成为中国零售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互联网时代的全球零售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需求个性化,商品多样化;时间碎片化,服务智慧化;空间扁平化,渠道复合化。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未来世界最大的零售市场,苏宁云商模式具有全球零售业示范效应,将引领商业零售模式创新。
组织再造
苏宁推出云商模式,吸引人的不仅是“云商”概念本身,更是支撑其云商模式落地的组织再造。
云商概念,如果深入其核心,其实质依旧是“沃尔玛+亚马逊”,依然是一个百货业态的苏宁“去电器化”进程。孙为民在媒体会上表示:“沃尔玛+亚马逊”虽然可以清晰地表达苏宁的新十年模式,但是毕竟要绕一下,以“沃尔玛”、“亚马逊”概念进行表达,而“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模式,则完全是苏宁自己的表达方式。
毫无疑问,此次组织变革是苏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从服务的内容到组织架构,其实是苏宁面对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被市场变化倒逼而来的变革。
毕竟,以往的组织架构是在纯粹的线下时代建立的,虽说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进行了调整,但远远不够。如今是线上线下并行的时代,如果苏宁的战略目标是线下线上融合,就必须从新的视角调整组织架构,适应未来发展的战略需要。
苏宁云商副总裁孟祥胜指出,专业、垂直、开放、融合、扁平、自主是此次苏宁组织架构调整的关键词,最大的变化是从原有的矩阵式组织转变为事业群组织。
在组织架构上,苏宁集团层面将重点构建总部管理层、总部经营层、地区执行层;成立市场营销管理总部、服务物流管理总部、财务信息管理总部、行政人员管理总部、连锁平台经营总部、电子商务经营总部、商品经营总部等总部。
在总部管理层面设立连锁开发、市场营销、服务物流、财务信息、行政人事五大管理总部,负责战略规划、标准制定、计划管控,协调各经营事业群工作。
在总部经营层面,成立线上电子商务、线下连锁平台和商品经营三大经营总部,涵盖实体产品、内容产品、服务产品三大类的28个事业部,形成“平台共享+垂直协同”的经营组合,支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和全品类拓展,强化专业细分,让各业务单元拥有更多的经营自和灵活性。
其中,连锁平台经营总部负责线下所有实体店面的经营管理,包括旗舰店、超级店、生活广场等。线上电子商务经营总部负责电商所有业务的经营管理,线上业务分为实体商品经营、生活服务、云服务、金融服务。商品经营总部负责各类商品的经营管理。苏宁把所有商品统一分成五类:电器类、百货类、日用品类、图书类和生活服务类。
在大区层面,扁平化垂直管理、本地化自主经营是苏宁组织结构调整后的最大特点。2013年苏宁把大区、子公司、营运部三级管理缩减为大区、城市终端两级管理,并大幅扩充大区和城市终端数量,增强区域化运营和本地化服务能力,提升运营效率。苏宁海内外大区数量从44个增至60个,城市终端由100多个增加至200多个。通过数量扩充和组织下沉,苏宁将增强全地域覆盖和精细化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苏宁提出云商模式,意在打造连锁店面和电子商务两大开放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虚实结合。而苏宁的云商系统,包括实体产品、内容产品、服务产品三大类。
在平台建设上,线下有苏宁旗舰店、苏宁超级店、苏宁生活广场、苏宁广场;线上有PC电脑端终端、移动客户端、移动PAD客户端、智能电视和自动终端5种类型。
在产品层面,苏宁进行全品类扩展,不仅包括电器、母婴化妆品、百货、日用品、图书等实体商品,还将开发数字应用、音乐、游戏、资讯等内容产品,涵盖生活服务、市场服务、金融服务、商旅服务、物流服务、售后服务、数据服务领域。
电商版图
打通线上线下业务通道,是苏宁的当务之急。但能否真正实现电商和店商的协同与联动?更名,换VI,组织架构调整之后,到底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虽然线上线下融合的大幕已经拉开,但是线下线上两张皮的情况还没有马上解决。《新营销》记者在苏宁网购体验时发现,一些区域市场苏宁已线下布点,然而线上却没有覆盖,不支持“门店成为网购提货点”。
有人这样调侃云商苏宁:当大多数科技型公司都没能弄明白云是什么的时候,苏宁已经飘到云端了。
[关键词] 会展服务;视频数据库;身份认证;B2B
[中图分类号] F2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6-0099-03
[作者简介] 刘祖斌,广东商学院广东省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与智能系统。
(广东 广州 510320)
一、前言
“在一个城市召开一次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美元。”会展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上有很大的带动作用。这在会展经济学上得到了肯定。但在网络技术的背景下,采购商和供应商可以有了另一种选择,那就是B2B平台,如alibaba、365zl、wzhan365等。
我们试比较一下参展商在费用与收益上的看法。对于一个诸如家具行业的厂商而言,一次广交会的费用为二三十万。在这不长的会展期间,能签下一个定单是亏本,签下二个定单是保本。相比之下,在B2B平台上费用少了许多,在空间、时间上的服务却是无止境的。随着B2B的社会深入,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从传统的会展转向了网络平台。
现在会展业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一方面是各地不断推出各种形式的展会,可谓展会频频,或为展会“泡沫”。另一方面却是厂商自认为一个会展下来,效益不怎么样。
那么,在面对严峻的同业竞争,以及新兴的摆在传统会展商面前的问题便是在区别于B2B模式时,又能将传统形式的会展服务延伸多远呢?
关于会展服务,我们都能说出许多,诸如参展商可优惠购票,赠送采购商等。我们只要到任何一个展会的宣传网站上去看,就会发现,关于展前的服务可谓提供得非常细致入微,在展出中的服务也差不多应有尽有了,但展后服务的资料我们却很少发现。要同时发展B2B平台与传统会展业就需要创新,扩展传统形式的服务。难道会展服务是在会展收场时也就结束了吗?在同等的价格下,提供更多的服务商品占优势。因此思路就是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这是一个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网络虚拟会展所提供所具有的增值服务优势以及信息存储优势嫁接到传统会展业中。本文给出一个这样的新模式,即一种提供展后服务的延伸性会展服务的商业模式,它主要建立在视频数据库、身份认证的电子商务技术上。
本文首先通过介绍传统会展业中生产者、消费者以及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出传统会展业的网络营销;通过传统会展业中的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出网络虚拟会展。在介绍了网络会展的增值服务优势后,我们研究如何通过视频数据库等技术将这种增值服务优势转移到传统会展业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提供展后服务的延伸性会展服务的商业模式。
二、传统会展业及传统会展业中信息不对称
1. 会展业中的“生产”、“消费”与营销活动。会展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成长到产业集群,伴随着商业、服务业的快速扩张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和辐射力。它会在短时间内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到举办地,成为当地、全国乃至世界的亮点。这种积聚性将推动举办地会展业和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展会举办地的知名度有很大提升作用。
会展中的“生产”活动,是指对会展的筹备、招展、布展、展出到撤展的各环节进行的组织和管理。它为希望获得贸易机会的买卖双方开辟一块场地,作为临时的交易场所。这块场地是展览会的基本硬件,场地规划是否合理、设施是否齐备、场地的面积大小和交通便利程度,是衡量的主要标准。
会展中的消费者,也就是展览会的服务对象是有销售意愿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有购买需求的贸易商,在展览会上他们的身份是参展商和采购商。作为参展商,它需要在展会的时间、参展的人员、展台的空间、展品的物流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在参展商和采购商之间买卖、交流是会展中的消费者之间的内部事件。
会展营销是会展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或消费者),提高会展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价格、服务、形象设计、宣传等多种手段所采取的市场推广活动。对会展企业而言,营销不仅仅是在服务制作出来之后才发挥作用,而是在服务制作过程中就开始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展会,质量的好坏,水准的高低,场地、环境、交通、通讯、前期服务、现场服务、会后服务等等固然重要,但用菲力普(科特勒的服务产品层次观来讲,它们都不是核心利益。对参展商而言,核心利益是有多少专业的采购商出席,能否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卖掉最多的产品,或达成最多的合作关系等;对采购商而言,核心利益是有多少专业的参展商出席,能否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买到最好的产品,或达成最适宜的合作关系等。
2.传统会展业中的信息经济学。传统会展业中却存在许多信息不对称问题。展会的组织者即会展中的生产者,可能在展会企业资质以及相关数据上吹牛浮夸、偷梁换柱,给出一些不诚信的信息。同时,展会产品的生产和交易存在更大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和不确定性。例如,参展签约时间与展会实际举办时间的不一致等。这方面主要是对会展企业利益缺乏约束有关,是会展事务处理存在程式化、业务流程不标准化的表现。
但从另一方面说,会展业从其本质意义上说,其首要功能是传播信息。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在推动信息的传播上有巨大的优势。解决会展业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就是传统会展业的网络营销。
传统会展业中的信息不对称还表现在会展业消费者之间的内部事件,即在参展商和采购商之间买卖、交流。在这一点上,网络虚拟会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会展业务的网络营销与网络会展
1.电子商务与传统会展业务的关系。目前,我国大型会展中心都已经建立了网站。如位于广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其网页上都有“展览资讯”、“参展指南”、“酒店商务”等链接。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技术向会展业的渗透。首先第三方电子商务运营商可以构建诚信信息体系平台,解决会展业中所需要的诚信信息的采集、披露等。
电子商务被广泛应用于会展项目宣传、展出项目的选择以及参展商与组展者之间的多种契约和业务往来上,促成了会展运作、服务的规范化,促进了会展业协调管理科学化发展。
电子商务服务商与会展企业合作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即互换服务。这种模式如最新出现的各种产品试用方面的网站,电影院为网站提供免费电影票,而网站一方面为电影院做一定广告,同时通过派发免费电影票取得流量。这里则是展览企业为电子商务服务商提供展位,而B2B电子商务服务商为展览企业在网上进行推广。
在电子商务技术支持下,会展企业具备了一定获取消费者的静态信息的能力,如参展商、采购商所在企业的基本信息等,一定量的动态交易信息。所有这些信息经过一定的分类后,能较大提高检索能力。但参展商、采购商在参展过程中大量的其他信息却丢失了。
2.网络会展。网络会展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上创建虚拟的展览会平台,提供让组展者、参展商、采购商、一般访客实现在线展示、互动交流、商务合作等功能的电子平台。
网络会展的参展商和访问者可以覆盖全球,既避免了繁琐的出入境手续,又可以很好地解决商务合作的时差问题。同时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网络会展不但能吸引因无法参加传统展会而错失合作机会的目标客户,还可以吸引其他网络用户,增加贸易机会,为参展商开辟新市场。
网络虚拟会展解决了会展业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网络展览通过超文本链接方式,可以将采购商或一般访客的访问信息全景地记录下来。比如每个链接的点击数,每个页面的停留时间等。还可以用很低成本进行在线调查,从而可以在线生成网络展览情况调研报告,趋势分析图表,有助于组织者和参展商及时调整展览行为,降低失误率,提高展览效果并进行定量评估。这些就是网络虚拟会展在成本控制优势、效率优势之外所具有的增值服务优势以及信息存储优势。
四、会展视频数据库的建设
1.何谓视频数据库。由于视频采集越来越容易,所以现在在网上我们能随时遇到一些视频,但这些用于娱乐的居多。围绕着一个主题,将一大批视频资料组织起来,并增加一些数据库的检索和查询功能,便为视频数据库。在商业应用上,如"视频简历",通过专业的摄像器材,在一定时间内把个人的言谈举止等摄录剪辑到视频数据库(或存储媒介)。在网上展示求职者的形、神、音,使用人单位能最快、最直观地了解、认识求职者,从网上直接观察求职者的音容,从而从第一感观上形成深刻印象,这将有助于求职的成功。
从传统数据库到互连网,2006年10月,Google公司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成立仅仅一年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2]。当互联网完成由窄带向宽带的迁移后,用户如何在互联网上“海量”的视频内容中间找到自己想要的视频内容,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Google在2005年6月27日推出了它的视频搜索服务Google Video,正式吹响进军视频搜索领域的号角,展开了视频搜索的巨人角逐。这项新视频搜索服务将作为Google网罗全球信息计划的一部分,它每天可以提供多达上千个电视节目。新技术通过对大量的节目副本以及视频数据进行搜索,为用户提供相关搜索结果。利用这项服务,用户只需要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即可搜索到众多组织提供的视频数据库索引以及网友个人上载的视频文件。搜索的结果页面有点类似于电影的片段剪辑,上面会有各种节目的静止画面,最接近的视频标题或文本描述也会展示在搜索结果页面上。用户点击搜索结果页面的视频标题,就能快速观看相关视频的静态图片,节目副本以及节目短片。
2.参展商视频资料数据库。参展商为了布展进行的大量工作,从设计、样品选取到实际部署,都包含了参展商对本次参展的目的、目标的设立。如果会展一结束,这些凝聚了大量心血的成果便永远消失,更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
另外在展会期间,厂商参展人员接待的每一个采购上商的过程也是一种资源,这些在当时繁忙的场合可能来不及细想,需要一个尽可能忠实的记录。因此,参展商的视频资料包括:(1)展位的全方位的视频信息。(2)厂商参展人员对展位的解说视频。(3)重要采购商的访问过程的追踪视频。
3.采购商视频资料数据库。采购商视频资料是参展商从在展会上被动展示到主动寻找新客户的重要手段。在经过许可之后,将展会期间采购商的在一些展位上的逗留视频进行剪辑、标注,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了,因为在国际展会上,这些来自国外的采购商的第一手资料是很难获取的。通过这种人工和机器结合的视频挖掘、整理后,这样的视频资料数据库是会展服务延伸的重要手段。
五、会展视频数据库的使用建设
1.身份认证技术。认证是验证通信对象是原定的那位而不是冒名顶替者的技术。这就像小时候父母带我们去认亲戚家的门一样。认证的目的有两个:(1)确认信息的发送者的身份;(2)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即确认信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未被篡改过。
身份认证技术能够密切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阻止对重要资源的非法访问。身份认证技术可以用于解决访问者的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的一致性问题,给其他安全技术提供权限管理的依据。身份认证系统不仅定义了用户是谁,而且把“谁”与“什么”直接联系在一起。例如用户在组织中的角色是什么?用户需要访问什么资源和信息?他/她能够对信息进行什么操作,不能进行什么操作?身份认证提供了一个整体视图,使企业的策略和流程一致地应用于整个企业当中。
Shibboleth是一个针对SSO的开源项目[3]。Shibboleth项目主要应用在校园内Web资源共享,以及校园间的应用系统的用户身份联合认证。这里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身份联邦,它可满足SAML的定义,也就是说可使用独立、受管理的多个信息来源中的信息,从而实现身份严整这样的安全服务。SAML连同单点登录(SSO)共同构成现代网络环境中的必备的条件。
2.采购商对参展商视频资料的访问。由于采购商已经在会展期间与参展商有过面对面的接触,此时,他们再访问参展商的网上资料与视频,在诚信上是有保障的,在信息上是一种唤醒,能促进定单的完成。而这才是参展商需要的真正结果。这样的服务,应该是采购商、参展商都需要的。
3.参展商对采购商视频资料的访问。在会展期间,作为参展商,他们大多数时间是派出宣传单,被动等待采购商的光临。要想获取采购商的购买意图,需要花大量的调研成本。在对采购商视频资料挖掘基础上,参展商就能扭转这种被动性,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
得到授权的参展商可以对他们所邀请的采购商的视频资料进行访问,这样能更好地了解采购商的需求。
六、会展视频数据库运作的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是当前管理科学学术界和企业咨询界的一个热点。商务模式概念的提出,其作用就在于让人们开始以商务模式为分析单位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分析[1],突破了传统的以企业或产业为分析单位的局限。商务模式创新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最大限度地挖掘技术创新的商业潜力提供了转化机制和桥梁。新技术革命,促使企业利用新技术进行创新,进而全面改造经营和管理过程,并通过这种改造来获得竞争优势。
作为会展的宣传手段,像一些开幕式视频、宣传视频等是对大众免费开放的。作为会展服务的延伸,能够为采购商、参展商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是一种增值服务。该模式让传统的展览具备了网络虚拟展览所仅能提供的一些功能,如参观者地区分析;展位浏览人数及停留时间统计等,体现了现代计算技术和传统展览业的完美结合。
由于涉及到许多商业上的规则,这里要求有很强的身份认证,控制共享信息资源的访问。身份认证技术如shibboleth等已经比较成熟。
网络虚拟会展不可能展示现实商品,不可能为交易双方创造实地接洽与合作的空间。由于上述原因,网络虚拟会展在搜集本行业最新动态,对企业未来的产品设计和定位方面也先天不足。因此我们说,尽管传统会展不具有成本控制优势、效率优势,但传统会展所具有的集商品展示、信息交流、经贸洽谈、对外宣传等功能,是传统会展业存在的不灭需求。
摆在传统会展商面前的商务模式创新问题,一方面要区别于基于B2B模式网络虚拟会展,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将传统形式的会展服务向更深处延伸。通过对会展视频数据库的创建和使用,传统会展企业就能取得更强大的生命力。通过提供更多的服务,让优势更明显。
对于为什么展前的服务非常细致入微,而展后服务几乎空白的问题,是不是它对下一次会展有负面效果等,有待进一步论证。
七、结束语
现在展会泛滥,且对很多企业的吸引力是越来越小了。如何围绕会展为商家提供更多服务是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论证了一种提供展后服务的延伸性会展服务的商业模式,它主要建立在视频数据库、身份认证的电子商务技术上。它将网络虚拟会展所特有的增值服务优势以及信息存储优势完全嫁接到传统会展业中,进一步增强了传统会展业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徐迪.商务模式:创新复杂性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关键词:云计算 移动商务 框计算
一、云计算的概念、原理和特点
(一)云计算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狭义的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的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
(二)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有四个最典型的特点:第一,基于运算的底层设施架构在大规模廉价的服务器上;第二,底层服务和应用程序协同合作开发,极大限度地把资源利用率升高;第三,根据计算量和廉价服务器的使用量,获取这些廉价服务器之间的冗余,提高使用性;第四,在云计算模式下,对于产品的安全性能有所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用户可自定义“安全”或“可靠”的状态,所以高性能和安全性较高的软件会越来越多。
二、云计算应用在移动商务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一)移动商务的局限性
和传统的电子商务比起来,移动商务在表现出其显著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
移动终端处理能力弱。传统电子商务的互联网终端一般是个人电脑工作站,而移动商务的互联网终端一般是手机等移动设备。无论是在运算还是多媒体处理方面,移动终端都与个人电脑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所能处理的应用也相对功能简单。
网络带宽相对较小。目前中国移动建成的GPRS网络支持的理论最高速率为171.2kbit/s,尽管随着3G、WiFi等宽带移动接入技术的普及,带宽的瓶颈会不断被突破,但同时更多丰富应用的产生也将会对带宽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云计算应用在移动商务领域的可行性
云计算具有规模经济性,应用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多个外部客户,多个客户共享同一个应用,进而实现了计算在客户间的共享,提高了处理器和存储设备的利用率,也避免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云计算不是一个工具、平台、网站或者架构,而是一种计算的方式。从应用者角度来说,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突破移动商务的资源瓶颈,极大扩展移动商务应用的使用范围。从开发者角度来说,利用云计算技术,能在相当程度上解决移动设备多样性和访问量落差较大等问题。而且云计算降低了对网络的要求,云计算技术会是移动商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云计算平台构建
(一)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云计算平台包括:
1.基于云计算模式的业务平台, 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通过 Web 浏览器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应用与服务,包括信息安全监控服务、文件共享服务、信息管理服务等。
2.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数据存储中心,提供传感网数据的海量存储、查询、分析、挖掘、理解以及基于感知数据的决策和行为。以业务平台的服务为中心,资源完全共享,资源自动部署、分配和动态调整。
3.在传统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引入云计算的 IaaS 模式, 能够为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所需的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具备与物理机媲美的性能,且价格更具优势;实现动态资源调配,自动安装部署,提供给用户按需响应、按使用收费和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服务。
(二)基本框架
根据现有的移动商务用户的情况,并结合云计算、SaaS 和 SOA 等技术,提出了移动商务云计算平台的基本框架。
1.基础设施服务
由第三方服务商提供,也可以由自己的云计算中心提供,可以建立一至多个云服务中心,搭建自己的基础设施平台 IaaS;同时,适当利用第三方提供的部分 IaaS 服务。
2.平台服务
该平台提供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中间件、硬件资源、统一认证服务、计费服务、数据存储等。 这些服务既可以直接面向用户,也可以通过一组 Open API 提供给用户。 平台服务除了可以在全国中心部署,也可以在部分省中心部署,用于建立移动云服务中心。
3.云服务平台
云服务平台用于实现跨云的服务集成,也是实现私有云和公有云互操作并形成云的关键。 它以 Open API 方式对外提供抽象化的应用服务。 该平台用于将不同的本地移动网络系统、云计算的应用服务以及第三方公共服务集成起来, 以统一服务接口方式提供给各用户,降低服务集成难度,从而能形成高度集成的移动商务平台,以统一的界面和操作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4.SaaS 服务平台
该平台直接面向终端提供最终的应用服务。包括信息安全监控服务、文件共享服务、信息管理服务等。
四、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ABI Research的最新预测报告,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全球使用移动云计算的用户将从现在的4280万增长到2014年的9.98亿人,将突破10亿人。
“云计算”和“框计算”都是IT企业提出的战略,本质上正是为了打造一个凝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为用户提供一切所需的信息和服务吸纳庞大的用户资源的平台,从而形成新的商业模式。目前手机终端智能化程度不高,内存和储存能力也小,基于“云计算”,让用户最方便地直接从无线互联网上找到所需资源使用,解决了目前很多手机终端瓶颈。同样,框计算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上,只需要在手机终端上有一个框,就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搜索到应有尽有的优质应用,包括资讯、音乐、视频、位置信息、游戏等,而这在移动运营商掌控之外,对移动运营商传统的半封闭的模式带来的冲击更严重、更直接。
在移动商务领域,其实无论是AppStore模式的冲击还是“框计算”、“云计算”模式的威胁,我们需要看到,移动互联网开放的趋势不可阻挡,无论是处于产业链上的哪一个环节,只要有足够的整合资源的力量,有吸引用户的能耐,就能拥有产业链的主导权。移动运营商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抓住用户,要以开放的姿态吸引更多资源,要有对多元盈利模式的准备。移动运营商本身有着让人垂涎的平台和庞大用户群,只要利用这些计算的思想与机遇,成为无线互联网领域强大的资源整合者,产生巨大的用户黏性,一切威胁都能随之化解。
参考文献:
[1]罗巍.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构建.中国科技信息,2010,21(2):172~174
[2]杨玲玲.构建移动互联网多商业模式.移动通信,2010,37(1):75~77
[3]Vespignani A. Predicting the Behavior of Techno-Social Systems .Science,2009,325(5939) : 425~428
[4]吴吉义,林志洁,龚祥国.基于协同过滤的移动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若干研究.电子技术应用,2007,32(1):5~8
[5]许海玲,吴潇,李晓东,阎保平.互联网推荐系统比较研究.软件学报,2009,20(2):350~262
[6]刘建国,周涛,汪秉宏.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自然科学进展,2009,19(1):1~15
[7]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等.云计算:从概念到平台.电信科学,2009,1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