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07: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残疾人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保障金征收的范围、标准及方式
保障金是国家为促进残疾人就业而设立的具有专项用途的政府性基金,属于地方财政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一)征收范围。本县行政区域内所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它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均须按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人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应按年度及时、足额缴纳保障金。
(二)征收标准。用人单位每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按县统计部门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00%缴纳保障金。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不足1人而在0.5人以上的,按安排1名残疾人计算;不足0.5人的可免予安排,但需按比例缴纳保障金。安排一名盲人或重残人就业,按安排两名残疾人就业计算。用人单位应缴保障金按(上年度单位在职职工总人数×1.5%-上年度单位已安排残疾职工人数)×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三)征收方式。保障金的征收实行财政代扣,地税代征方式征收。本年度征收上年度的保障金。
1、财政代扣:财政全额拨款的县、乡(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非企业用人单位应缴纳的保障金,经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核定后,由县财政局负责全额代扣。
财政代扣从20*年正式启动,今年仍由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直接征收,各缴款单位应按上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本单位保障金。
2、地税代征:财政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民办非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和在县内的中央、省、州属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应缴纳的保障金,经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核定后,从20*年起统一委托县地税局负责足额征收。
二、保障金的列支渠道
(一)国家机关、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应缴纳的保障金在部门公用经费中列支。
(二)社会团体、实行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应缴纳的保障金从单位收入和行政经费中列支。
(三)企业、民办非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应缴纳的保障金,从管理费中列支。
三、保障金的审核、信息传递
(一)各用人单位应于每年4月15日前将本单位《年度劳动统计基层年报表》(附件1)、《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情况表》(附件2)、在岗残疾职工的身份证、残疾人证、就业体检表、基本养老保险证、劳动用工合同书以及工资领取单等相关资料原件报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审核(年审)确认。未按时间和要求报送相关申报资料和未参加年审的单位,按单位未安排残疾人就业认定。
(二)县地税局每年4月15日前向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提供《纳税人基本情况统计表》(附件3)。县劳动、人事、财政、统计和编办等部门应当准确提供各自掌握的用人单位情况和本县在职在编职工人数,为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审核提供有效依据。
(三)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依法对各用人单位残疾人就业情况和保障金的应缴纳数额进行审查核定。每年6月15日前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根据审查核定情况,向用人单位制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同时将应缴纳保障金的单位名单、应缴纳金额等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并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审核汇总表》(附件4),分别送达县财政局和县地税局作为代扣、代征依据。属地税代征范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由地税机关送达用人单位。
四、保障金的缴纳
(一)地税代征范围的用人单位接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后15日内到地税机关申报缴纳保障金。
(二)地税机关应将已划入国库的保障金数额及时建立保障金收入台帐,按月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完成情况汇总表》(附件5)传递给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
(三)财政部门代扣范围的用人单位应缴纳的保障金,每年9月底前,由财政部门根据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提供的扣缴依据从该单位公用经费中一次性予以扣缴。
(四)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缴纳保障金的,由财政部门依据《残疾人就业条例》(国务院令第488号)的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还应当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五)企业因严重自然灾害、政策性亏损等原因,需要减免保障金的,须在每年6月15日以前,将书面申请和经审计的财务报告,送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审核,报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批准后,酌情予以减免。按期缴纳保障金确有困难的用人单位,经向残疾人联合会和地税机关申请同意后,可以缓缴保障金;缓缴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期满后须如数补缴。
五、保障金的管理使用
(一)保障金5%为省级收入,95%为县级财政收入,由人民银行国库股就地划解入库。保障金缴入国库,填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第87类“其他部门基金收入”第8704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
(二)保障金用于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费用;奖励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个体经营;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保障金专款专用,必须用于残疾人事业,任何部门不得平调或挪用。
(三)保障金实行预算审批制度。县残疾人联合会应按照财政部门有关规定,编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预算决算,报县财政局审核和州残疾人联合会备案。财政部门拨付保障金填列“基金预算支出”科目第87类“其他部门基金支出”第8704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
六、组织领导
(一)各用人单位应依法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安置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要积极支持保障金征收工作。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经常性协调工作。县财政、残联、地税和人民银行要依照有关法规,切实加强保障金的征收管理,财政部门要牵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保障金征收工作专项检查。
(二)县财政部门、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和地税机关应切实加强征收保障金的核算和管理。对违反保障金征收管理规定,随意少核、少扣、少征保障金,或弄虚作假、、贪赃枉法造成保障金流失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省政府令第145号)等有关规定处理。
(三)县财政局、县残联、县地税局要将保障金征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进行考核。
七、其它有关事项
(一)残疾职工是指在国家法定劳动年龄内、持有县及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无业残疾人中被用人单位录用,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用工合同、安排适应的岗位、依法享有平等的工资和基本社会保险的职工。
(二)单位在职职工是指在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各类人员,不包括离(退)休、退职人员。纳税单位在职职工总数参照其计税工资人数核定;其它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可参照县劳动、人事、财政、统计等部门的有关数据核定。
(三)残疾人就业对象是指持有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本人有就业要求、生活能够自理并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无业残疾人。重度弱智、精神残疾人不作为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对象。伤残军人通过鉴定达到了残疾人评残标准并持有残疾人证的计入安置残疾人就业比例。就业后致残者(除见义勇为致残者外)和已离休、退休、退职的残疾人不计入安置残疾人就业比例。
一、项目意义
日间照料站是采用就近就便日托的照料模式,为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生活自理能力、文化娱乐、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服务,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服务机构。在贫困村建立日间照料站是构建农村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服务对象
日间照料站服务对象为各村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同时兼顾非贫困残疾人和有需求的老年人。
三、管理和运行模式
(一)人员配备。日间照料站投入使用后,建站村要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和维护。
(二)规范管理。建站村重新梳理间照料站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服务档案,建章立制、完善服务档案和成效等方面工作。
(三)运行时间。根据残疾人出行能力和我市气候条件,运行时间定为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止。
(四)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好已建的日间照料站,联合与周边村残协共同组织和举办各类文化娱乐和健康讲座等活动。动员更多残疾人参与进来,充分发挥日间照料站的作用。
(五)拓宽服务。根据残疾人的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和拓宽服务项目,提高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吸引力。
(六)加大资金投入。针对残疾人日间照料站综合利用率比较低的现状,市残联将加大相关专项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残疾人日间照料站的服务能力。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已建站的乡镇要高度重视日间照料服务工作,努力将残疾人日间照料站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加强残疾人日间照料工作领导,加快推动本地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开展。
清丰县城关镇新华福利印刷厂是开办多年的印刷福利企业,符合国家福利企业标准,2006年12月换发了新的“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符合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之规定。据此现就减免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申请报告如下:
一、 企业基本情况 :
本厂属集体企业,位于县城青峰路66号,注册资金61.4万元,法人代表李朝林,现有职工16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生产人员14人,安置“四残”人员10人,占职工总数的62.5%.本厂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帐簿设置齐全,能准确计算收入和核算税收并能及时报送各项报表。
本厂主要产品商标印刷及其它印刷 ,很适合“四残”人员工作。
二、 减免税的原因:
我厂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为残疾人员建有“四表一册”和个人挡案,安置“四残”人员10人,占职工总数的62.5%,同时给每位残疾职工办理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通过银行向每位残疾职工支付了不低于省政府批准的600元最底工资标准:本厂所从事的印刷业适宜“四残“人员工作,都有适当的工种和岗位,及适应残疾人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保护措施。
鉴于上述理由,根据财税(2009)70号文件的规定,呈请清丰县地方税务局减免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20113.80.
三、经营情况及申请减免数额:
2010年度实现收入1612322.67元,销售成本 1493018.58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0993.40元,管理费用27855.51元,销售利润80455.18元,全年实际支付残疾职工工资总额81716.00元,依据财税(2009)70号文件100%加计扣除法纳税调整减少额81716.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260.82元,申请减免2010年度企业纳税所得80455.18元, 企业所得税20113.80元。
四、减免税的用途:
享受优惠政策取得的款项,用于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经济效益。
五、声明:
以上各项申报资料真实准确,如有虚假内容愿承担法律责任。
清丰县城关镇新华福利印刷厂
主任
中心机构社区培训用品用具
专管员康复康复指导员配发残车
指导员指导员专员
二、岗位职责:
主任
参与本区(县)残疾人康复配套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承担对社区康复站(点)、街道(乡镇)残疾人服务社、居(村)委会残协的业务指导工作。
负责本区(县)残疾人康复训练和康复服务的实施工作,参与各类指标任务的汇总和统计。对中心成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
负责向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拟制订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提请聘任或解除本机构的成员。
负责本单位的日常工作。
指导本区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综合调查、残疾人康复需求评估。建立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残疾人康复信息,掌握本区康复资源,制定康复工作管理制度等工作。
负责康复项目的业务经费和康复训练与服务补贴经费的申报和使用工作。
承担本区(县)各类残疾人康复工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与本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质量验收的组织协调,承担对本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考核评估的具体实施。
在本区县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承担对残疾人及其家属、志愿者的康复教育工作,组织本区各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组专家提供康复技术支持、开展康复咨询服务工作。
组织与同行的交流。
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和残康办委托的其他工作任务。
中心专管员
负责各种资料与文件的收发、整理及保管、存档。
申请、下拨各项康复专项经费。
组织、筹备会议,并负责会议签到、考勤。
组织中心内部联谊活动,增进内部团结。
对新成员进行培训。
与基层各残联组织、各康复机构进行联系与交流。
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机构康复指导员
联系召开残康办、专家技术指导组会议。
下达本区年度机构康复任务指标数,下发、收集、整理康复训练档案,交中心专管员存档。
对机构康复训练的质量进行跟踪,及时反馈信息。
利用各专门节日,组织机构进行各种形式的残疾预防、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向各康复机构征集课题,关注我区主要康复机构的课题研究动向。
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社区康复专管员
下达本区社区康复任务指标数,收集、整理各种社区康复服务档案,交中心专管员存档。
组织召开社区康复员工作例会,布置各项康复任务。
负责进行相关的调研工作和各类社区康复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订阅相关期刊,整理各项社区康复服务资料,参与社区康复的科研课题。
兼任社区康复服务信息员,广泛收集各类社区康复服务动态信息,负责策划、编辑、印制社区康复服务导报。
参与对社区康复工作的考核。
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人物。
培训指导员
承担中心的各项培训业务,收集、整理各项培训资料,交中心专管员存档。
指导各社区康复管理、技术培训工作,配合各社区进行必要的康复保健知识的宣传。
与区残疾人康复专家技术组建立长期友好关系,为中心的基层康复培训工作争取外部支持。
维护、管理O-18岁残障儿童数据库,做好信息采集、输入、统计工作。
负责中心的宣传及对外联络工作,树立中心形象。
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用品用具配发、残车专管员
下达残疾人用品用具、残车更新、年检任务指标。
组织做好残车更新、年检工作,按时完成市交办任务。
做好用品用具的配发、统计和汇总工作。
组织联系区用品用具个性化配发评估专家进行个性化评估,做好用品用具个性化配发工作。
负责区用品用具供应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会议制度
本中心会议分理事会议、全体会议、社区康复联席会议和工作例会。
理事会议每年召开两次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开。总结工作经验,制定工作方向。
全体会议由主管部门分管领导、中心主任及全体成员参加,每月定期召开,贯彻理事会议精神,汇报中心近期工作情况及自查各自工作。
社区康复联席会议由主任、中心社区康复专管员、中心培训指导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各街(镇)社区康复员参加,每月召开一次,总结近期工作,开展业务培训,布置工作任务。
工作例会由中心主任主持召开,每周召开一次,安排近期工作
。
各项会议必须贯彻严肃、认真、高效、有序的原则。
各项会议做好考勤和会议记录,与会者不得无故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应事前请假。
四、日常工作制度
(一)上下班
工作时间:每周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30-17:00。
由中心专管员负责日常考勤工作。
工作时间内注意个人形象,不迟到,不早退。
事假:请假半天的,须征得中心主任同意,请假半天以上至三天以内的,须征得上级主管部门——残联分管理事长同意;请假三天及以上的,须征得残联理事长同意,并办理书面请假手续。一年中累计事假不得超过十天,超过十天按矿工处理。
(二)接待
接待时间:每周二至周四上午9:00-11:00
对有事询问的残疾人、同行及其他来访人员应热情接待,妥善安排,维护中心形象,营造良好声誉。
接待残疾人时,做好接待记录,对符合政策的要求,在规定办结时间内办理完毕,遇到重大事件不能解决时,应尽快与主任联系,将详细情况上报,不与残疾人发生争执、争吵。
接听电话要有礼貌,文明用语,电话不作私用,办公室不作私人会客场所。
对不在接待时间内来访的残疾人也应做好接待工作,并告知其接待时间。
(三)其他
各种证明、请示、报告、介绍信、经费申请及协议书的盖章必须经主任同意,并做好登记,做到有据可查。
工作人员应节约用电,做到人走关灯、关空调、关电脑、关饮水机。
五、财务管理制度
本中心经费来源为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区残疾人保障金及其它合法收入。
所有经费收支须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在理事会上公布,由主任监督、查阅。
使用经费时,都必须先作好经费预算,报主任审核,经上级主管单位——区残联理事长同意后才给予报帐,对犯有财务错误的成员应从严处理。
大型会议、活动的高额经费应由主任制定相应的收支细节,写出书面报告,交区残联理事长审批。
会议、活动结束后,对相关财务进行严格审核,由活动责任人收集整理本次活动的发票、收据,检查是否有效。
六、人事档案制度
(一)录用
本中心录用的成员,采用公开招聘、严格考核的办法,在编制限额内按照所需职位择优录用。
本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各成员须德才兼备,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考核
总体要求:工作热情高、工作能力强。对每个干部、成员进行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任期考核,平时考核作为任期考核的基础,任期考核作为本中心决定奖惩、续聘以及辞退的依据。
考核办法:考核成绩分四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考核周期为每一年一次,考核结果经理事会讨论通过,若中心成员两次被评为较差,将予以辞退。
奖励:本中心对忠于职守,积极工作,表现突出的成员进行奖励。
(三)档案
档案分为文件类、会议记录类,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策划书类、个人档案类、特色工作类等。
本中心专管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对各种文件、会议记录报告及其它形式的材料进行管理分类、归档,由中心专管员负责管理中心业务档案。并对各项工作进行综合总结。
个人档案建立中心成员档案,由上级主管单位区残联办公室负责管理个人档案,做到每个中心成员都有个人档案。
工作档案中心各成员每年初须向中心专管员递交详细的工作计划,每次大型活动后应递交工作总结,作为工作档案。
七、附则
中心各项工作都必须按照此工作制度执行。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1 创新服务模式
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管理思想。在“三网融合”的环境下,图书馆必须转变各自独立、各自封闭的办馆模式,向馆际合作、网络一体化方向转变,树立竞争与协作的思想,走“内部合作、外部联盟”的共同发展之路。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创造条件激发全体工作人员的创新力,把组织内部的一切创新都纳入自觉活动,主动探索求新的管理方式方法,才能使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创新服务方式图书馆除了继续以传统的服务内容、方式、方法为读者服务,还必须进行服务创新,通过服务创新,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的利用率增强了,读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也会增强,图书馆在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也便充分发挥出来。
2.创新组织机构。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组织结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对纸制文献的管理向电子文献的管理发展,变面向内部管理为面向外部信息管理,扩大职能范围,争取信息服务的优势地位。二是图书馆应把面向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放在图书馆工作的前沿和中心位置,突破封闭的组织体系,建立灵活的组织机构。通过创新图书馆组织机构,图书馆事业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创新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制度形式的合理化。二是图书馆职能的创新。三是有关图书馆经费保障制度的创新。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是以制度形式确定图书馆的设立和科学合理布局,减少图书馆重复建设和文献信息资源的重复购置,增强图书馆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加大图书馆在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发挥力度。
4.创新管理方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图书馆管理方法的创新,应该建立在融合中西方文化之长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使图书馆事业体现时代的特征,符合和谐社会的精神和内涵。
5.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应把人力资源放在首位。加大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不但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2 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中永恒的主题,图书馆工作的质量与服务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营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图书馆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提供精神保障,发挥其在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4]。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特色服务,来使其充分发挥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可以依托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聘请专家举办各种科普讲座、读书报告会、学术沙龙、专题咨询、文艺演唱会、摄影、书法、美术展览等方式,为社会提供动态服务,以便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扩大社会影响,使图书馆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利用图书馆的设施,为社区提供文化交流的场所。利用图书馆的会议厅、学术报告厅、展览厅、视听室及先进的网络、通信、投影、放映等设备,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学术会议和培训班。通过活动不但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还可以宣传图书馆,并且充分发挥了各种设施的使用价值,增大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3.在图书馆设立亲子阅览室,为少年儿童提供服务。儿童和父母一起读书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减少沟通障碍,促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在图书馆的亲子阅览室里,母亲可以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给孩子讲故事;在游戏区父亲可以和孩子玩馆内提供的智力玩具。对于少年学生,图书馆不但可以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和科技活动室。还可以通过自愿者服务为他们进行学业上的辅导。
4.为残障人士提供特殊的服务。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社会和谐的标准也包含着对残疾人的关怀程度。图书馆是社会服务的窗口,图书馆的服务不能因人而异,它的服务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图书馆可以培训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馆员,使他们熟悉残疾人的心理学知识,学习手语和盲文等技能,以便更好的为残障人士服务。还可以提供先进的盲文书、书刊录音唱片等等,通过一系列针对残疾人的服务使他们享受更多的人文关怀。
3 加强自身建设
一、征缴对象
本区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城乡各类组织以及部、省驻区各单位。凡安置残疾人就业比例未达本单位从业人员总数1.5%的,均应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征缴标准
各用人单位每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应按统计部门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保障金。按规定就业比例安排残疾人不足1人的单位,根据实际差额比例缴纳保障金。
单位应缴保障金=(上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总数×1.5%—本单位已安置从业残疾人员数)×上年度全区职工平均工资数(以统计部门公布数为准)。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从业残疾人员:指在国家法定劳动年龄内,持有县级以上残联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与用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享有平等工资待遇和基本社会保险的从业人员。
三、征缴机关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地税部门负责代征。
四、征缴办法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年征缴,每年的6月份起征缴当年的保障金。
(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基数核定和数据传递。
1.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所负责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和各单位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审核认定。
2.用人单位应在每年3月底前,向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建军东路84号;电话:81507098156033)报送本单位从业人员总数、残疾从业人员名册、相关人员的残疾人证和伤残军人证、残疾从业人员劳动合同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情况。逾期不报送上述资料的单位,按未安置残疾人就业计征保障金,实行先征后退。
3.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所负责将各单位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数据传递给地税部门。
4.每季度地税部门反馈征收情况给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所,以使及时核退达标单位的保障金。
(三)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一律实行就地征缴。凡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一律向地税部门缴纳。
(四)地税部门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江苏省基金专用缴款书》。
(五)地税部门将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暂通过基金过渡户管理,按户设立征收台帐。征收期终后10日内将征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连同产生的利息一并缴入区财政基金专户。其中:5%缴入省库,95%缴入地方库。
五、基金管理
(一)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缴纳的保障金从单位预算经费中列支。企业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缴纳的保障金从管理费中列支。
(二)保障金的使用办法按上级规定执行。
(三)对遭受自然灾害、企业严重资不抵债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缴费单位,由单位提出申请,经区财政部门会同残联、地税部门认定后,可缓缴或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期满后如数补缴。
(四)未经批准逾期拒不缴纳保障金的,按日加收千分之五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保障金。
六、监督检查
第二条本省符合法定就业年龄、有一定劳动能力、自愿要求就业的无业残疾人,依照本办法规定安排就业。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领导,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利。
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受本级政府委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有关残疾人就业登记、能力评估、职业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具体业务工作,由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办理。
劳动保障、人事、财政、民政、地税、统计、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第四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包括中央部属、外省市驻浙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须按照本单位在职在岗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鼓励、支持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和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第五条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按照下列规定组织实施:
(一)省残联负责省属、中央部属及外省市驻浙单位的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也可以委托所在地的县(市、区)残联负责办理;
(二)市残联负责市属单位的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三)县(市、区)残联负责实施县属及以下所属单位的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残疾人参加种植、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创造条件。
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帮助农村残疾人解决生产中的困难;根据残疾人的条件和当地的实际,帮助安排其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七条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应当与残疾职工依法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依法订立或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报送经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备案。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残疾职工的残疾程度、技能、特长等情况安排合适的工种和岗位。
残疾职工的工资定级、晋级、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和社会保险,与其他职工同等待遇。
第九条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协助用人单位加强对残疾职工的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
第十条实行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用人单位未达到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每少安排1名残疾人,应当按统计部门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交纳的计算公式为:L(单位在职在岗职工总数×1.5%-单位已安排残疾职工数)×(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100%)=应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年3月底前,依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将本单位上年度在职在岗职工总数、残疾职工名册等有关资料递送当地残联,用于核对安排和缴纳情况。
第十二条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在每年6月底前,对用人单位职工人数、残疾职工、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予以核定,并将核定结果抄送财政、地税部门。
第十三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统一由地税部门代为征收。有条件的地方,财政拨款单位应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可以由同级财政直接划转。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时间为每年7月份。
在杭省属、中央部属和外省市驻浙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纳入省财政预算管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具体征收和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地税部门会同省残联另行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四条市、县(市、区)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年收取总额的5%上解,建立省专项调剂金,用于全省残疾人保障事业的统筹调剂。
第十五条因自然灾害、政策性亏损等原因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确有困难的单位,应当在每年5月底前,依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向残联提交书面申请和上年度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经残联和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可以减免。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未经批准逾期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自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滞纳金并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十七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属政府性基金,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下列开支,不得挪作他用:
(一)补助残疾人参加职业培训和教育;
(二)扶持残疾人从事工商业;
(三)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养业生产;
(四)补贴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费用;
(五)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适当补助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经费开支和奖励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
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财务管理制度。
各级财政和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支和使用情况,应当按年度分辖区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八条对拒不执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的单位,由残联予以通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的,依照管理权限对主管人员或直接负责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逾期拒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由征收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
各单位执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的情况,应当在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予以公布。
第十九条各级残联及所属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适当履行核定职责的;
(二)审核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违规违章、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挪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
[关键词]残联康复;家庭;工作;调查
“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是市政府惠民行动的内容之一,主要是通过对肢残人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康复训练,解决肢残人患者看病难、看病贵、行动不便等诸多困难。2011年,哈尔滨市在南岗、道里两区进行了康复试点工作,有200余名肢残者接受了家庭康复训练服务,且身体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为使这项惠民工作持续开展下去,让更多有康复需求和意愿的残疾人享受此项惠民服务,2012年,哈尔滨市残联决定在南岗、道里、香坊等区,以市、区残联经费共担的形式,为500名肢残人开展家庭康复训练。为准确掌握我区残疾人康复总体情况,进一步推动“康复进家庭”活动开展,香坊区残联组成调研组,对我区残疾人“康复进家庭”工作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比较全面地摸清了“康复进家庭”工作的基本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一、香坊区残疾人基本情况
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区东南,是典型的老工业城区。全区总人口92万人,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比例推算,全区有各类残疾人5.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72 ﹪,其中视力残疾5452人、听力残疾4562人、语言残疾242人、肢体残疾30839人、精神残疾5141人、智力残疾6089人、多重残疾299人。截止到目前办理第二代残疾证人数共计15449人。
各类残疾人中,肢体残疾占58.53%、智力残疾占11.56%、视力残疾占10.34%、听力残疾占8.64%、精神残疾占9.87%、言语残疾占0.46%、其他残疾占0.59%。残疾人中,低保人数为2583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42%。
全区共有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镇)卫生院,70%建立康复室或康复科,50%社区建立了康复训练室,配备了康复训练器械,能够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同时定期开展康复训练,100%建立康复训练档案。
二、香坊区开展“康复进家庭”工作情况
1.以康复需求调查为重点,准确摸清残疾人基本底数。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和基础。2012年以来,哈尔滨市香坊区残疾人联合会在哈尔滨市残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了以“康复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康复活动。为确保香坊区“康复进家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香坊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专人集中采取有力措施,开展了残疾人康复需求统计工作。一是组织对社区干部、社区医生进行了康复需求普查培训,明确康复需求普查的对象、内容、要求和时限,为全面实施康复需求普查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开展了残疾人基本状况、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以及残疾人康复资源调查,由社区干部、社区医生上门对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调查摸底,填写《康复需求登记表》,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经对全区发病时间短,有康复价值的残疾人进行全面登记,共有154名偏瘫、脑瘫、截瘫患者有家庭康复需求,其中80名有康复需求和康复价值的残疾人符合康复服务条件。三是组织辖区残疾人进行健康体检和康复需求调查,各街道和社区基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需求档案及服务档案,为开展正对性康复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经统计,香坊区现有5.2万名残疾人中,有康复需求的11583人。其中,有康复医疗需求的2232人,有功能训练需求的2566人,有辅助器具需求的11702人。通过调查摸底,准确弄清了辖区内残疾人康复需求底数,为全面实施“康复进家庭”活动的全面实施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
2.以康复教育培训为抓手,积极普及残疾人康复知识。“康复进家庭”活动实施近半年来,香坊区残疾人联合会通过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试点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硬件设施,积极开展康复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加强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积极为“康复进家庭”活动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一是建立社区康复工作平台。年初以来,在市残疾人联合会和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香坊区进一步加大了对残疾人事业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全区7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康复室或康复科,为全区50%的社区建立了康复训练室,配备了康复训练器械,能够基本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这些康复站的建立,为残疾人社区康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二是抓好康复教育知识培训。为了保证社区康复工作顺利实施,香坊区专门举行了残疾人康复进家庭工作全面启动仪式,同时为132名残疾人康复管理人员和康复指导员举办了残疾人康复知识系列讲座培训,本着切实为残疾人谋利益、办实事的原则全面系统讲解了基层残疾人康复进家庭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方法及康复知识。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康复员为各类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三是科学规范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在开展残疾人“康复进家庭”试点活动中,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制度规定,从根本上规范了残疾人“康复进家庭”活动的服务项目、内容、工作流程等,从而使残疾人“康复进家庭”活动更加系统规范。
3.以家庭康复服务为依托,全力解决残疾人康复难题。“康复进家庭”是社区康复工作的扩展和延伸,也是哈尔滨市惠民工程项目之一。“康复进家庭”为重度及贫困的残疾人提供了全新的康复、医疗途径,使部分急需救治的残疾人尽早、尽快、尽量地恢复自理、自立能力,受到了残疾人和家属的普遍欢迎。目前,80名残疾人已全部接受免费康复,一些经过筛选符合康复条件的残疾人激动地表示,康复师到家里来做康复后,效果非常明显,让残疾人恢复健康看到了希望,生活有了信心,并一再感谢政府对残疾人康复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据了解,自年初首次开展“康复进家庭”服务试点工作以来,香坊区已先后投入16万余元对全区有康复价值和康复需求的80名偏瘫、脑瘫、截瘫的残疾人开展免费“一对一”入户康复服务。特别是132名残疾人康复管理人员和康复指导员,已经全部深入到选定的康复残疾人家庭,为这些残疾人提供贴心周到、便利实在的康复服务,使这些残疾人不用出家门就能接受耐心细致、就近就地的专业训练,收到了显著的工作效果。
一、各项业务工作有序开展
1、为帮助农村残疾人致富奔小康,我们创办了农村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300亩,农村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中的60户农村残疾人已得到了西兰花的种植技术、种子、农药、农膜、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扶持,首批西兰花已在4月20日左右上市,农民直接获得销售收入每亩1200元,每亩获利250元。为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5月14日—5月31日期间我们依托区蔬菜局、巷口镇残联、金鼎山镇残联对农民进行了“绿色证书培训”,共有200余人参加了培训,其中有97名残疾人获得了“绿色证书”。
2、康复工作方面,已完成了白内障手术筛查200多人,到目前共手术了50例。假肢安装7例,聋儿语训10例,发放轮椅30台,在8镇8办创建和巩固康复示范点16个;
3、教育工作方面,除在巷口、金鼎进行种植、养殖培训外,我们还选送了1名盲人参加了按摩培训,城区残疾人在电脑、家电维修、缝纫、厨艺等方面的就业培训工作正在筹备和进行中。
4、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区四大班子领导亲切慰问残疾人。春节期间走访和慰问各类残疾人350人,送去慰问金3.5万元;六一儿童节期间为残疾儿童送去了关爱,全区共慰问城区和农村残疾儿童100名,慰问金5000元;慰问了启智学校的智障儿童78名,送去慰问金20__元;慰问了盲聋哑学校残疾儿童,送去慰问金20__元;慰问了在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蛙泳100米铜牌的我区残疾运动员朱健,为他送去20__元奖金;助残日期间对我区表现突出的四名残疾人创业人士进行了慰问。
5、开展了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深入残疾人户,对调查点展开地毯式的调查,目前工作已近尾声,得到了遵义电视台的广泛关注。
6、对残疾人的基层组织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在20__年对全区镇办残联、村居残协进行了换届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章立制,由区残联统一制作、规范了相关职责、制度,得到了省、市残联的充分肯定。
7、残疾人的茅危房改造工作计划10户,目前这10户已在动工修建,有的已完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年审工作已进尾声,即将进入征收阶段;残疾人“五个一”康复工程捐款工作全区各单位捐款已达8万多元。
8、积极配合市残联、市城管局、市公交公司、市集顺达公司为200多名残疾人办理了免费乘车证,使他们直接得到了实惠。
9、在8镇8办依托“四在农家”建设和“四民社区”建设,为使残疾人能得到就近、有效的康复,创办了16个康复示范社区,使社区残疾人80的人士得到康复服务。
10、依法办理《残疾人证》是残联的重要工作,为解决瘫痪残疾人的办证困难,方便了残疾人,上门为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到目前为止共办理《残疾人证》100多本。
二、党的建设工作
1、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着为政府分忧,为残疾人解难的宗旨,及时协调、处理了残疾人来信来访20多件,维护了社会稳定,保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2、大力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整顿工作,使单位机关作风有明显改变。我们基本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衙门作风,取而代之的是:进门有一张笑脸、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杯温暖的热茶、一张干净的凳子的“四一”机关作风,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做到了耐心细致,简化办事程序,让群众少走弯路。未发生干部在工作期间串岗聊天、打游戏、迟到、早退、办私事的现象。
3、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工程为载体,努力做到发扬“四千”精神,努力实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工作目标。我们从细微之处着手,建立健全了党支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干部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大增强,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改善。
三、宣传文体
1、积极完成了遵义市首届特教学校艺术汇演的前期排练,我区将有3个节目参加演出。
2、由我区选送的9岁的残疾人游泳运动员朱健,代表贵州省在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蛙泳100米铜牌,实现了我市在全
国残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3、建立了残疾人优秀人才库、艺术人才库和体育人才库,较好地掌握了我区的残疾人优秀人才、艺术人才和体育人才情况。
4、完成了《遵义日报》等市级以上报刊宣传报道20篇(条),还在遵义电视台《直播遵义》中播出了4期节目。
5、利用爱耳日、助残日、爱眼日等残疾人节日,组织社区医院和镇办残联的同志上街进行宣传和义诊,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接受义诊1000多人次。
6、选派干部参加电子政务的学习,利用互联网在遵义残联网站上图片及文字消息84条,在区文广局的大力支持下将有遵义市残联网站的搜索平台“家169”网页设为主页,覆盖全区146家网吧。
四、其他工作
1、认真做好包村帮扶工作。为深溪镇大窝村的5户计生帮扶户交纳了1000元的养老保险。
2、按时完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创卫等各项工作。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1、积极配合地税、财政等部门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力度,保证100万元残疾人保障金征收任务的完成。
2、继续实施“五个一”康复工程捐款,努力完成14万元的捐款任务;完成10户贫困残疾人的茅危房改造工作。
3、完成16个康复示范点的创建验收工作和16个镇街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巩固工作。
4、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发放等工作。
5、继续完善残疾人扶贫基础相关工作。
6、完成城区残疾人的家电维修、电脑、厨艺、盲人按摩等技能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一门技术尽快就业。
一、基层残联形象中的两个不可忽缺要素
形象包含有很多内容,但必须具备的有两大要素:一是高品位的工作思路,二是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高品位的思路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没有好的思路必然没有好的结果。思路又是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也是必然的。残联也不例外。尤其是当代社会进步的高速化,思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可以很武断地说,工作思路决定工作成果,其工作过程的表象性,都是由工作思路来决定的。
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果某单位被人认为工作的思路也没有,那么某单位的形象就可想而知了。我国新时期的残疾人事业发轫于党的以后,二十多年来的残疾人事业从开创到形成,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在改革形势下,残联这个新型的事业团体也必须要有与时代合拍的工作思路,摒弃随意性、盲目性,强调思想的超前性、独特性,要在群体的智慧中获取思路、在更新思想中拓宽思路、在深入实际中完善思路,一句话,思路是形象的生命,没有了思路形象就无从谈起,特点为间接性。
同时,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基层残联形象的灵魂。高品位的思路必须由高素质的人员来实现,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和工作档次,他的表象是人的业务素质、思想作风以及活动方式在工作过程中的充分展示,特点为直接性。政策确定了,人就成了决定因素,单位形象的主体是人,因而人及其工作过程是形象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二、形象展示中的服务原则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第五章第二十四条规定,基层组织的任务是:联系、团结、教育残疾人,反映残疾人的要求,开展有益活动,为残疾人服务。说到底基层残联的主要工作是体现在服务上,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伦理情操、工作精神以及工作能力等等,都要通过服务过程来展示,残联工作的目的就是为残疾人服务,所以服务原则高于一切。
基层残联应该是一个服务型的部门,应该使残疾人感到亲切、舒适、温馨,塑造出自己的形象特色。一是树立服务理念。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用诚信、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品位和延伸服务内涵,创“残疾人之家”优质服务品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体现热心、细心、耐心、爱心的工作,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快捷规范、热情周到的服务;二是建立高效管理体制。各司其职,精简高效,形成纵横工作网络,在效能型、服务型、开明型、廉洁型的统一责任中顺利运作,体现服务的自觉性;三是建立服务体系。充分运用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残疾人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富有特色的服务工作体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四是建立规范管理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和个人行为,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三、引入品牌发展战略
市场经济中,名牌是企业高质量产品的标志,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往往通过名牌产品来显示。残联工作尽管不是经济工作,但是服务理念是相通的。
品牌就是最好的形象。形象通过服务品牌来展示,在这里同时也是残联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凝聚,是基层残联在工作中的综合体现。因此,创出工作中的服务品牌就是塑造形象,是塑造基层残联工作形象的一个聚焦点。
工作中的服务品牌具有超值的耗散效应。服务品牌一但得到社会认可,那么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残联的其它工作必定会因此而得到带动,形象的实力基础也就越显强劲。
一、指导思想
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中央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坚持把落实民生政策纳入农民负担监管的重要内容,坚持把落实民生政策摆上突出位置;严格程序,加强监督,做到了政策宣传到位、张榜公示到位、督导检查到位、工作到位、现金发放到位“五到位”;严格执行了不准降低补贴标准、不准由村组干部代领现金、不准借发现金之际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不准用补贴款抵扣各种收费和债务、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拖延补贴兑现时间“六不准”原则;确保各项民生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位。
二、民生政策落实情况
一是五保供养工作有序推进。今年新增五保供养对象1名,全乡五保供养对象达到22名;五保供养金每人每月210元.通过农村信用社打卡发放,每个季度准时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二是扎实抓好临时救济工作。目前已实施困难群众、受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 61人,发放救助金 13360万元,解决临时困难户的燃眉之急。
三是城乡低保工作成绩突出。按要求开展城乡低保普查,严格执行动态管理,分类施救,按标施保。城市低保对象8人;农村低保对象241户292人,每月补助金额和全年生活补助金通过农村信用社打卡发放,准确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四是双拥优抚工作迈上新台阶。对14名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经费已全部实行金融机构直发;实行优抚、定补标准政务公开;通过财政局及时足额发放义务兵家庭的优待资金;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优抚对象治病、生活、居住困难。
五是特殊群体救助工作落实情况。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配合县残联做好第二代残疾证的换发工作;进一步推动城镇残疾人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帮助广大创业者创业;认真做好了残疾人“量体裁衣”工作,对 129余名残疾人进行了登记,并制定了个性化服务方案,分别一一落实。今年残疾人发展生产8户,兑现资金4000元,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1户,兑现资金1500元。
六民政医疗救助资金:对满足民政医疗救助的人员及时上报材料,对救助资金采取本人现场领取的方式,及时准确的发放。
三、落实政策的主要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对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按照“政府挂帅、部门管事、财政管钱”的原则,根据各自的职责要求,做好相关补贴资金的测算方案制定、清册编制、张榜公示、打卡发放、检查验收,装订档案等日常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范围、标准等进行规范,依据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资金管理工作,做到资金管理有章可依,违章必纠。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对民生补贴资金发放,乡纪委配合上级财政部门、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资金发放情况和“一卡通”发放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思想认识。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必须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力求宣传政策要详尽,执行政策不走样。
(二)强化工作措施。加强民生政策宣传,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加强村级财务监督,切实增强群众意识。
一靠愿景凝心聚力
“愿景”即所向往的前景。共同的愿景就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共同希望实现的意象或景象。树立共同愿景打造美好特校,用美好的愿景凝心聚力,催人奋进。
我校1960年建校,学校每天都在进步,特别是步入新世纪以来,我校规划出十年“新愿景”,即“把我校建成教学、活动、教研、康复、职技五项功能融为一体的特色学校。把我校建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家长学校一条龙教育体系。把我校建成环境优雅、健康活泼、轻松和谐、人气兴旺的人文校园。把我校建成山西示范、华北一流、全国先进学校。”
到2012年我校规划的第一个十年愿景提前实现,2002年我校被评为山西省示范学校;2009年我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提前实现了“山西示范、华北一流、全国先进学校”的目标。
共同愿景作为学校之魂,为学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量。根据当前学校的发展规划,我校又制定了2013——2022年十年愿景规划。
总体思路是内硬管理,外强我校。发展愿景总目标是要用强大的办学目标凝聚人心——办精品学校,逐步与世界接轨,2015年建成国内名校,2020年建成国际强校。构建国际化理念系统。以创建幸福校园为核心主题,让教师体会到工作的幸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幸福。体现融合教育、补偿教育的理念。让每一位教师融合在学校愿景中,赛跑在学校发展的道路上。
二靠推进依法治校
学校的管理不能单纯依靠要求和号召或领导的个人魅力,更应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校长不在,这个学校依然能够保证正常运行。这就是从人治走向法治,实现依法治校。
根据工作需要,经过教职工上下反复讨论,建立了一些必要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之后每年都要进行再梳理、再修订、再整合、再补充、再完善,编印《科学管理规则》1-7册,出台制度230个,其中岗位职责75个,管理制度112个,预案10个,考核办法30个。构建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框架,做到了岗位与职责配套,事情与管理制度配套,工作与考核制度配套,使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职责分明,有章可循,有序推进,运行高效。
管理是学校生存的根本,制度是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展望未来,我校围绕“实现国际化行政管理”总目标。逐步建立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制度建设、办公信息、时间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财物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都要体现国际化理念。逐步建立适应依法治校的新制度,推行“三种类型”的管理制度:体现管理意志的“冷”制度(如惩罚制度)、发挥引领作用的“热”制度(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奖励制度)、包含人文关怀的“暖”制度(针对教师的生活诸方面提供的各种福利。)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多内涵的制度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学校才能科学有序的发展,教师才能健康幸福的成长。
三靠改善办学条件
几年来,我校抓住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机遇,多方筹资开展多项目、大手笔的校舍改扩建。新建校门、照壁、律动教室、硬化操场、装修学生宿舍教室,等等,2009年新建职业教育综合楼1栋1700平米,开设小礼堂,接待室、展示室、档案室、行政办公室,新开仪器室、理化实验室3个、职业课专用教室10个。实现了人人一台新电脑、班班一台多媒体、电子教案、无纸化教学和办公现代化。
随着校安工程的推进,市政府决定将我校异地迁建,2012年市规划局第三次下达了选址意见书,规划设计新校占地1.18公顷,建筑面积7054平方米。在新校舍的设计中,规划风雨球场、塑胶操场,并且实现标准化办公室、标准化教室、标准化公寓,同时为与世界接轨,启用先进的医教结合康复设备、职业技术设备、信息技术设备,该项目建成后为盲、聋残疾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能满足更多种类有障碍的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今后的校园建设中,还要进一步打造我校物质文化理念,把我校的文化变成可观可感的物质形态。要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耳濡目染每一个人。
三靠强硬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添活力,是学校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多年来,在开展职工素质工程中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目前,我校专科以上学历占96%,被评为省市教学能手、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8名。着力打造强硬的教师队伍,一直是我们的目标。
转变教师观念。跳出“井底”,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引领教师发展,选派优秀教师赴全国教育先进地区或国外考察学习,还将鼓励教师参与普校的教育教研活动,吸收普教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兼收并蓄,转变教师观念。提出现代教师的四个职能——教学、师德、科研、安全,培养复合型人才。
培养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要把教师培养成为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教师。每年要求教师读1-2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记入工作量考核。教师要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研究最前沿的最新知识、最新成果,60%以上教师要能成为一专多能的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在职教育硕士和研究生高级进修班,开发国际化人力资源。打造强硬的世界专家型管理团队、教师团队、服务团队。开发教师潜能,专业成长教师,让每一位教师跋涉在专业成长路途上。
实施“过五关”考核,即对所有教师进行“熟悉教材关、课堂教学关、班级管理关、教学研究关、教育科研关”的考核评价。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健全教师档案,每个人都要制定好近期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明确今后努力方向,进行分类定位,导向培训,逐步达标。每年通过学习成果展示,教学成果展示,人生规划达成情况,教学态度、工作精神等方面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考评,培养和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梯级上升,由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为主体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校开展“2152”名师工程,即推出市级知名教师20名,省级教师10名,国家级知名教师5名,国际级知名教师2名。
五靠打造四轮教育
我校是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家长学校一条龙的教育服务体系。而这样跨度大的教育,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校依靠“教学、教研、康复、职教”四个方面,就如汽车的四轮一样,缺一不可,我校将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分别施以康复教育为主、学习教育为主和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康复训练,使其得到系统、专业的训练,一步步回归和融入社会。
1、抓好教育教学是生命之本
改革是教学的生命,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要积极转换角色,做到“三转变三构筑”,即:从“国编教材”的传授者转变为“校本教材”的生产者,构筑知识创新课堂;从课程内容的传达者转变为知识文化的构建者,构筑知识探究课堂;从课堂的独奏者到团队成员的协奏者,构筑互动合作课堂。在课程的设置上,在遵循残疾儿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向健全儿童靠近,设置必修课程和特色选修课程,人文课程和校本课程,共性课程和个性课程,文科开设“百家讲坛”、理科开设实验室、政治可以开设“聚焦热点”等等课程,根据学情、师情、校情以及本市特色探索研发菜单式校本课程,让所学教材更符合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优质课堂,带动教学焕发生机。
2、抓好教育科研是提升之要
回顾我校的教科研历程,从2002年,我校的教科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凝结着一批人的心血和汗水,汇聚着一批人的才能,带动了一批人跨入科研的行列。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我校共有2项国家级课题、25项校级课题、49项个人课题,我校全面深入展开计76项研究课题。这些课题涵盖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涉及到各年级各个学科,这些课题现均已结题。其中十五、十一五承担的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都并被评为全国科研一等奖。2012年4月,我校又申报了教育部十二五重点课题“新形势下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的子课题,并与2013年1月荣获课题组间断性成果一等奖。而这些成果的取得,使一大批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学者型教师。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就事业的翅膀,同时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逐步形成“校级课题——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国际级课题”四级网络体系。通过课题组的骨干教师,带动全校教师的研究工作,让每一位教师都有课题,都参与实验的过程,让教师处于课题研究的主体地位,使课题研究不断深入发展。
3、抓好医教康复是健康成长之道
开发康复教育资源是想让学生成为健康人。到目前为止,我校的康复教育涉及语障康复教育、视障康复教育、心理康复教育三个方面,2005年创办听力语言康复班,到2013年1月,共有22名幼儿经过语言康复教育后,升入普通幼儿园或小学。
而“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是今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教育部基教司谢敬仁处长指出:“医教结合”的指导思想为:当医则医、当教则教、医里有教、教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辅医、医教结合、科学发展。结合本指导原则,我校指定康复教育指导思想:实现医教康复结合。引进国际医教康复理念、技术、设备、软件,并且试探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同班教育。实施“医教结合”,体现了特殊教育的本质,是特殊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是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命题,是尊重人权,珍爱生命的最好诠释。成立医教康复指导室,聘请康复专家,真正从病理医学角度矫治、训练、康复,辅之先进医疗矫治康复仪器对残疾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矫治和康复。为残疾孩子的康复教育搭建新的平台。同时,开发多元化教育资源。扩增教育种类,接收智力障碍、学习障碍、注意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孤独症等多类型儿童入学。培养国际化要求人才。
4、抓好职业教育是自食其力之须
近几年,我校职业教育发展很快,2007年对职业高中作出大胆调整,增设专业项目,增加专业课时,推行分流教育,确定专门的文化班和职业班,形成以美术为基础的四个专业层次:一是起步美术,如简笔画、蜡笔画;二是基础美术,如素描、色彩;三是手工美术,如编织、雕刻、剪纸;四是设计美术,如艺术设计。到2011年9月已开设了美术、刺绣、雕刻、编织、剪纸、电脑、艺术设计、舞蹈、音乐、按摩共十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