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0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学术争议;主导逻辑;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企业竞争优势或价值创造的源泉在哪里,或者企业绩效异质性的成因是什么?这是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核心但也是最困难的研究议题,战略学者们也为此坚持不懈孜孜以求。20世纪60年代,Bain和Mason提出“结构-行为-绩效”范式(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Porter为代表的哈佛学派尝试从企业外部的产业组织及竞争结构的视角来探讨该议题的答案,提出是不同吸引力的产业竞争结构导致企业之间的绩效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Rumelt和Barney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企业资源观(resource-based views,RBV),试图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战略要素来探寻该议题的解答,认为稀缺的和异质性的资源是企业绩效的源泉。类似地,20世纪90年代初,以Prahalad和Hamel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企业能力观(capability_based views,CBV),认为隐藏在资源背后的能力具有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性,是竞争优势的本源。进一步地,20世纪90年代末,Teeee等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演绎出动态能力观(dynamic capabilities views,DCV),提出对能力进行管理的能力,这种更为抽象和特殊的动态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源泉。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指数的迅猛增长,实务界和学者们提出了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BM)的概念,并以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innovation,BMI)来解释竞争优势或者绩效异质性的源泉。时至今日,竞争优势本源的理论解释和框架工具依然是“百花齐放”,商业模式并没有替代其他流派成为主流。商业模式(BM)是指跨越核心企业边界的互相依赖的运营活动体系,或是将技术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的一系列流程,或是界定为企业向顾客传递价值并诱使其付款而获利的方式,或是企业构建价值网络及创造、传递、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BM概念的提出也是为了更直接地回答价值来源的议题。商业模式创新(BMI)与竞争优势和价值的因果关系,虽然历经15载的进化,在战略、创新和营销等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也伴随着“百家争鸣”式的批评和责难。学者们批评BM的概念五花八门,构成“包罗万象(all-encompassing)”,功效是“故弄玄虚(ad hoc)”和“混淆的(confusing)”,因而BM是“新瓶装旧酒(old wine in a new bottle)”、“借壳隐喻(skeumorph)”、“完全多余(strong on redundancy)”、“缺乏理论基础(weak on theoretical grounding)”、“存在悖论(paradox)”、“毫无价值(little value added)”,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则是“渺茫(hopeless)”或者“沉闷(dreary)”。
因此,本文旨在梳理BM的学术争议,理清BM与价值创造之间关系的主导逻辑。首先,本文将追溯BM的衍生背景及其理论渊源,梳理BM研究在概念、构成、主导逻辑等层面的正反方学术争议的焦点及其缘由。同时,本文尝试重构BM“构成-属性-价值”的主导逻辑框架,提出该框架的理论依据及应用价值。最后,阐述BM传承了传统的创新理论、战略网络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理论基础,并且沿用价值网络以及平台经济学等现论基础,论证BM创造价值的主导逻辑及作用机理与这些理论是内在统一的。
1.梳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学术争议
BM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Management Scien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了诸多相关的论文,甚至《Long Range Planning》在2010年和2013年、《strategic Organization》在2013年、《R&D Management》在2014年分别出版了BM研究论文的专刊。经理人、咨询师、商业刊物出版商以及学者普遍认为,工业化时代企业赢利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遇到极大挑战,互联网时代中企业成功可以归因于BM的成功。但是,BM重要性认识的极高水平与BM共识的低水平之间却存在很大的落差,进而使部分学者开始质疑该术语在管理学文献中的价值。如,Porter提到“BM方法对管理学是一个误导(faulty think)和自我妄想(sel-delusion)的杜撰”。下文逐一梳理学者们在BM的分析单位、内涵、构成要素、理论基础方面的争议。
1.1商业模式能作为分析单位吗?
BM能否作为价值创造的基本分析单元,这是该领域首要的学术争议。对于BM能否作为价值创造的基本分析单元,持反对意见的,下文简称反方;持同意意见的,简称正方。质疑的理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BM作为分析单元,与现有分析单元是交叉重叠的,缺乏独立性。BM被认为是高度依赖特定情境、特定企业或者特定时间,即BM不是独立于企业、产业或者国家层面的,因而缺乏独立性。②BM作为分析单元,缺乏独特性。如前文所述,在之前的竞争优势本源的理论基础中,从微观要素来看,“资源”和“能力”已成为价值分析的单元;从企业层面来看,“价值链活动”等是基本分析单元;从产业层面来看,“战略群”是基本分析单元;从网络层面来看,“网络”是基本分析单元。反方认为,在现有文献中,BM作为分析单元,最终都是与上述基本单元相关联的,只是“借壳隐喻(skeumorph)”的新花样。如,Amit和Zott把BM作为独立的分析单元,但是却把它界定成交易的分析层次,并以此度量它,而Morris等认为BM是介于运营流程与战略之间的,体现了运营、策略与战略(operational vs.tactical vs.strategic)三者之间的差异,而Malone等认为,BM的分析边界应当是介于产业层次和战略群层次之间,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它介于战略群和资源之间,况且每个企业都存在某个BM。因此,BM没有显示出作为新分析单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方则对此提出反驳,认为BM分析边界应当定位于企业和网络之间,即专注于核心企业,但是跨越核心企业边界,包括了核心企业创造或传递价值所交互的利益相关者。如此说来,虽然BM与其他分析单元是相关联的,但它是不同的。事实上,BM与其他分析单元是相关联本身就不是个问题。反而,它需要进行多个层次的研究和整合不同的理论视角。与此同时,每个企业都拥有各自的BM,这并不意味着BM这个概念作为分析单元缺乏差异性,或者没有战略意义。BM是否能够作为新的分析单元,关键在于该术语能否被学者们持续下去。当然,Zott和Amit也提醒“学者们有责任要谨慎地清楚地界定好BM的内涵及其分析边界”。
本文认为,界定好分析边界是探讨新术语内涵、构成及其功效的前提基础。如前文所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解释企业绩效成因的理论从S-C-P-RBV-CBV-DCV-BM不断进化,分析的基本单元从产业-资源-能力-动态能力-商业模式演变,呈现从宏观-微观-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趋势,从外部-内部-内外结合的趋势,从有形的具象的-无形的抽象的-具象和抽象结合的趋势。因此,“分久必合”的趋势,需要正反双方不断探索,透过现象看本质,简化互联网商业世界中复杂的网络关系,将已有的分析单元(资源、运营活动、顾客、网络关系)整合成内在一致的独立的分析单元。
1.2商业模式的内涵清楚吗?
反方认为BM缺乏一致的术语定义。Arend指出虽然术语一致(terminological convergence)在战略或创新创业管理等领域并非是必要的,但是,目前BM的定义显得太空泛,甚至包括了矛盾的表达。界定BM的术语五花八门,如某种陈述(statement)、描述(description)、表现(representation)、架构(architecture)、概念性工具或模型(tool or model)、结构性模板(structural template)、方法(method)、框架(framework)、模式(pattem)、集合(set)、逻辑(logic)。界定BM的内涵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Casadesus-Masanell和Ricartt认为简单竞争环境下BM与战略是一一对应的,Teece认为BM对应于战略的核心问题,Borgh等认为BM与创业机会的利用开发相关联。Bock等提出BM既不能理解为与产品或运营创新相关,也不是响应现有市场的更好方式,而是多个维度的增长战略。因此,反方质疑学者们没有明确BM的内涵,自然也就显得“价值不大”。
正方学者对此质疑无可奈何,但也不完全同意。一方面,正方完全同意反方所说的有必要提供一个简洁和清楚的BM定义,否则BM的“对话”将会引起歧义、模糊、混淆;另一方面,BM与现有概念交叉重叠对BM的某些研究议题是个问题,但并非对所有的议题都是问题。反方只是简单地假定只存在单一的、完全共识的BM概念,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无须反驳。进一步地,Zott和Amitt指出Arend尝试区分“商业的模式(business model)”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前者强调商业,后者强调模式)似乎是“故弄玄虚(ad hoc)”和“混淆的(confusing)”,况且Arend把BM定义为“传统企业如何运营的描述(description)”是空泛且不准确的,更不应该在此基础上指责BM领域的研究是“渺茫的(hopeless)或者沉闷的(dreary)”。类似地,Zott等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深度分析,观察到BM定义向主题一致的收敛趋势。正方学者坚信,即便缺乏唯一的、共同的定义,BM的研究仍然可以取得进展。因此,该领域的现状也并非如Arend所说的毫无是处。
本文认为,理清BM的概念及未来研究目标是更好地回答BM“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正反双方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的判断,在BM的内涵上尽快达成共识,学术上强调价值创造和分配的“因果逻辑”,实务上关注价值创造和分配的“基本框架”,相互促进,使之成为学界或实务界更有效的“共同语言”,更好地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1.3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明确吗?
反方认为BM构成要素是不明确的,一方面构成要素“包罗万象”,另一方面,不同文献构成要素数量都不同,从3个要素到9个要素不等。①战略视角下,学者们倾向于将BM看作是企业实施公司层成长战略或业务层竞争战略的交易活动体系。Amit和Zottt认为BM是以利用商业机会创造价值而设计的交易活动体系,它包括交易内容(活动体系)、交易结构(活动问的联系)和交易治理(活动主体间的关系治理)3个要素。Casadesus-Masanell和Ricart也赞同这个观点,认为BM是由诸多相互依赖的活动所构成的活动体系,如价值链活动、顾客选择、产品或服务选择。②营销视角下,学者们强调BM是为顾客创造和传递价值而创造企业价值的基本原理。Osterwalder认为BM包括价值主张、关键活动、核心资源和重要伙伴等9种要素。③技术创新视角下,学者们则将BM当作是技术价值的“转换器”,即创新性技术经过某种独特的BM来商业化而实现经济价值。Chesbrough认为BM包括价值链、价值网络、赢利模式等6种要素。④还有一些学者将上述不同视角综合起来考虑。如,Johnson等提出BM包括顾客价值主张、核心活动、核心资源、赢利模式等4种要素。总之,商业模式研究“虽然吸引不少学者的关注,但仍是“不稳定的研究框架”,因为商业模式框架本身的不一致性”。对此,正方代表Zott和Amit也同意BM构成要素的确是“五花八门”,包括了企业所有的要素:资源、活动、产品、价值主张、激励、组织政策、收入来源和成本结构等,这使得人们难以识别BM不是什么,它与企业在整体上是如何不同。因此,反方指出BM在某些重要的层次上缺乏一致性,没有界定清楚它的内涵和构成,很难去分析其理论价值。
正方认为这个意见是一个“有效的提醒”,因为它的确需要更合理的概念界定,以更好地在概念上和实证上区分于现有文献中相关概念。从统计意义上,BM构成同样需要实证证明其构架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和区分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因此,学者们如果泛泛地界定BM的构成要素,是缺乏特色的,并会导致模糊、误解和重叠。
本文认为,BM框架的衍生目的在于为企业经理人向利益相关者阐述价值创造时提供了某种有效的“共同语言”和可视化的认知工具。但是,五花八门的构成要素,表明BM远未达到该目的,其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盲人摸象”的现象,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摸到BM这头“大象”不同的部位,从而归纳出不同的构成要素。因此,需要学者们在BM"是什么”上多传承、少自作主张,即结合BM的组合内涵,内部过程包括要素层的资源能力、产品层的价值主张、价值链层的运营活动,外部过程囊括顾客层的价值主张、网络层的价值网络,结果包罗收支层的赢利模式,即“价值主张、关键活动、核心资源、价值网络、赢利模式”,内外平衡和重点突出。这样可以让学者们把研究精力放在解释和论证“为什么”和“怎么样”相关的问题上。
1.4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坚实吗?
反方认为解释BM及BMI创造价值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现有理论的应用也存在不一致。一方面,不同文献在某些基础假设和命题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不同文献应用不同理论从不同视角解释BM创造价值的源泉。如,Amit和Zott应用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资源观、价值链分析等解释BM创造价值的机理,而Chesbrought则从技术创新、开放式创新的视角来解释价值创造的机理,Osterwalder从营销学上的顾客及其价值主张的视角来论证BM与绩效的关系,Casadesus-Masanell和Zhu则从博弈论的视角予以阐述。不同理论视角侧重于BM不同构成要素的作用,因而得到多样化的解释。与此同时,现有文献较多沿用传统的理论,如价值链分析、企业资源观、交易成本等理论,较少借助前沿理论方法解释价值创造的源泉。
正方对此也提出相应的批评意见。Zott等推断,原有孤立的分析框架已难以全面解释BM的总体价值创造,每一种理论在解释价值创造时都存在局限性,尤其是考虑到高度相互关联的电子商务市场;同时各个主要理论存在交叉,并不存在单一的普适性的理论来解释BM的作用,因此,整合不同的理论框架来解释BM价值创造源泉是更有效的。
本文认为,正反双方都承认BM实践是先于理论,关键在于两者的差距是相互驱动还是相互牵制。该争议也表明学者们在解释BM创造价值的“为什么”方面似乎遇到了理论瓶颈,呼唤结合当下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情境下BM创新实践的新理论解释。一方面,传承传统竞争优势或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如企业资源观、价值网络、交易成本经济学等,另一方面,引入动态能力观、平台经济学等前沿理论,构建内在统一的组合理论,更有效地论证价值主张、关键活动、核心资源、价值网络和赢利模式等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实现价值创造和分配的因果逻辑。
1.5商业模式创新能创造价值吗?
反方质疑BM能否创造价值,主要依据是两者的因果关系缺乏有效的实证证据支持。现有文献只有很少量的大样本研究,大多数研究是定性的。如,Markides指出BM创造价值的诸多结论绝大多数采取了概念性或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少量应用案例研究来验证,缺乏清楚的理论基础,他还发现与BM相关的4500篇论文和36部专著中,仅有9篇研究是大样本的计量实证研究。现有实证方法也存在诸多局限,如多采用传统的调研问卷,“MBA学生成为打分专家”,等等。进一步地,Arend还对发表于《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的Zott和Amit两篇重要实证论文进行评论,批评它们检验BM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时,没有对其他变量创造竞争优势的效应进行控制,如何时区分文中5种相关理论的效应,缺乏特定企业所产生效应以及外部环境影响效应的控制。
正方虽然同意反方所提出的需要更多的实证证据的观点,但现有文献的实证研究表明,已有的实证研究支持BM能够创造价值,而且普适性实证研究也应当遵从理论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正方代表还从其他学科的发展速度来反驳反方的观点,因为新兴理论的发展是缓慢的,验证需要较长的时间。Zott和Amit举例说,企业资源观(RBV)在出现重要的实证研究之前,早就被广泛地接受,且用于解释企业异质性(heterogeneity)与绩效的关系,更何况BM的研究才历经10余年的时间。
本文认为,BM实践先于理论,反过来理论还需要实践来印证。该争议也表明学者们需要在研究方式方法上进行突破,扎根田园积极实践,从中归纳更科学、更合理的规律和经验。传统解释价值创造的框架过于单一、侧面、失衡,BM正是顺应跨界互联互通的网络化趋势孕育而生,它跨界不同视角的分析单元和组合不同理论来论证价值创造及分配的因果逻辑,以更有效地解释新情境下企业绩效的异质性成因。
2.重构商业模式创造价值的主导逻辑
根据上述讨论,BM的5个争议的核心是:构成、功效及理论基础。本文尝试将BM的“构成-属性-价值”的关系归纳成“543”主导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BM的构成要素是基础,基于Johnson等、Osterwalder、Chesbrough文献,即价值创造过程的内部层面选择“关键活动、核心资源”为要素,外部层面选择“顾客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为要素,而价值创造的结果层面选择“赢利模式”为要素,将BM细分为价值主张(VP)、关键活动(KA)、核心资源(CR)、价值网络(VN)和赢利模式(PM)5个模块。BM的内在属性是驱动BM创造价值的重要动因,基于Amit和Zott、Zott和Amit的论文,从构成模块、组织载体、微观要素、运营过程4个方面识别内在属性,即构成模块的新颖程度、价网络关系的相应特征、微观要素的存量和增量、运营和交易活动的效率等。因而本文借助Amit和Zott两位学者所提出的新颖性(N)、锁定性(I)、互补性(C)和效率性(E)4个术语来表示上述4个方面的内在属性,并且整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其内涵和作用机理进行演绎和延伸。价值共创(value co-creation,VC)是BMI的结果,即VC=f{N;I;C;E},基于Osterwalder、Teece等文献,将价值细分为顾客价值(CV)、企业价值(FV)、伙伴价值(PV)3类价值,因此,VC(CV,FV,PV)=f{N;I;V;E},其中f为某种函数。
(1)新颖性(N)是从BM的构成模块来提炼其内在属性,也就是客户细分、价值主张、关键活动、核心资源、价值网络和赢利模式等5大构成模块的新旧程度。BMI通过调整5大构成模块或者它们的组合关系来创造客户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创造和分配,支撑这个主导逻辑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熊彼特创新理论。因此,提出:
命题1(H1) 商业模式新颖性正向影响价值创造,包括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
(2)锁定性(I)是从BM的组织载体来提炼其内在属性,也就是构建包括多个主体的价值网络或者平台等。BMI通过跨越企业边界构建网络关系来创造客户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支撑这个主导逻辑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战略网络理论。因此,提出:
命题2(H2) 商业模式锁定性正向影响价值创造,包括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
(3)互补性(C)是从BM的微观要素来提炼其内在属性,也就是价值网络中不同主体所拥有的资源的交叉和依赖程度等。BMI整合不同的资源来创造客户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支撑这个主导逻辑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企业资源理论。因此,提出:
命题3(H3) 商业模式互补性正向影响价值创造,包括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
(4)效率性(E)是从BM的运营过程来提炼其内在属性,也就是BMI运营过程中效率的高低。BMI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来创造客户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支撑这个主导逻辑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交易成本理论。因此,提出:
命题4(H4) 商业模式效率性正向影响价值创造,包括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
“543”框架的应用价值在于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该框架较直观地构建BM的构成模块、内在属性及其结果的因果关系。同时,该框架为理论上的质性分析或者实证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也方便各个变量的度量。再次,该框架为BMI的实践者提供重要的指导框架,遵循普适性的标准来判断BM的创新时机,采取合适的创新路径来更新BM。此外,本文认为探讨BM与价值创造的因果关系除了从BM本身的构成外,更应当从BM的内在属性来推导和论证。正如前文理论基础的分析表明,每一种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解释BM创造价值的源泉。但是,表面上看来,每一种理论在解释价值创造时都存在局限性,而且价值源泉的多样性,也产生了价值来源的准确性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强调四种理论的内在统一作为建立“543”框架的理论依据。换句话说,上述四种理论与BMI的相关性并非是独立的,它们还相互交叉共同解释BMI实现价值共创。
3.厘清商业模式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机理
针对上述主导逻辑,下文进一步梳理现有文献中BM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及其解释,论证上述“543框架”中4个命题的理论依据。本文将解释BM创造价值的理论发展脉络梳理如图2,分别从BM的构成模块、组织载体、微观要素、运营过程4个方面,借助熊彼特创新、战略网络、企业资源观、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理论来识别价值动因,并且解释BM的价值创造。
3.1熊彼特创新理论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
从BM的构成模块来看,BMI本质上是对构成模块及其组合进行优化和重构的过程,与熊彼特创新理论(Schumpeterian innovation)是统一的。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①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因此,创新包括了新市场、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原材料供应来源、新组织形式等5种类型。②创新能够创造价值,即“熊彼特租(Schumpeterian rents,sR)。上述5种类型的创新是价值创造的价值动因(value driver),这个观点是熊彼特理论的核心,其作用路径是“新技术-资源新组合-新产品-新生产方式-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即:SR=f1(vd11,vd12,vd13,vd14,vd15)。SR表示熊彼特租f1表示某种函数关系,vd11、vd12、vd13、vd14、vd15分别表示新市场、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原材料供应来源、新组织形式5类价值动因。下文函数f2、f3、f4,以此类推。也就是说,熊彼特创新强调技术的重要性,认为资源的新颖的组合作为新产品或者生产方式的基础,进而导致市场和产业的转型,最终促进经济发展。类似地,BMI本身是某种“生产函数”的变动,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利润的创造或获取(见表1)。
1)熊彼特的5种创新类型与BM构成模块的变化本质上是异曲同工:新市场(vd11)体现为发现或者创造新的客户细分市场,新产品(vd12)体现为创造了新的价值主张的产品,新生产方式(vd13)和新材料(vd14)来源则体现为价值链活动的变革,新组织形式(vd15)则是构建新的价值网络关系。BM的创新体现为企业家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f1)”,即客户、价值主张、关键运营活动、核心资源、价值网络、赢利模式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把某种从来没有的BM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新组合”引入运营体系中去,创造新的BM,而“新组合”的目的就是获得潜在利润,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
2)顾名思义,熊彼特创新与BMI在创造价值的主导逻辑上是内在一致的,即客户、价值主张、关键活动等BM构成模块的组合发生某种变化,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从而创造某类熊彼特租(SR)。首先,两类创新都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也就是它们是从企业体系内部发生的,并因此创造了新的变化。其次,两类创新都是某种“革命性”变化。熊彼特曾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不管你把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决不能得到一条铁路”。“而恰恰就是这种‘革命性’变化的发生,才是我们要涉及的问题,也就是在一种非常狭窄和正式的意义上的经济发展问题。”这就充分强调BMI的突发性和间断性的特点,主张对企业成长过程进行“动态”性分析研究。此外,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一般而言,“新组合并不一定要由控制创新过程所代替的生产或商业过程的同一批人去执行”,即并不是驿路马车的所有者去建筑铁路,而恰恰相反,铁路的建筑意味着对驿路马车的否定。所以,新组合意味着对旧组织通过竞争而加以消灭。这与颠覆性创新的观点是统一的,因此,BMI常常伴随着组织形式的调整。
3)熊彼特创新理论随着时间而进化出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破坏式创新和价值创新等。事实上,这些创新类型也逐步衍生成某种典型的BM类型。如,开放式创新不同于封闭式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外部及内部创新资源,通过创新市场商业化内外创新资源以提升技术水平”的创新范式。类似地,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跨界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而颠覆式创新则是从市场和价值主张创新的视角来探讨商业BMI。颠覆性技术出现后,先从非主流或低端市场开始突破,随着颠覆性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一步步蚕食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最终取代传统技术或产品的主导地位。开放式创新可以理解为资源组合层面的创新,协同创新则是组织层面的创新,而颠覆性创新则更多体现市场层面的创新性。它们一方面体现为某类BMI,另一方面,其理论也为BM的理论基础“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BMI作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情境下新的创新形式,其价值动因、价值创造机理及其发生机制,与熊彼特创新、破坏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价值创新等理论是内在统一的。因此,命题H1的理论推演可借助这些创新理论及新进展。未来研究应用这些新旧理论,论证BM内在属性之一――新颖性(N)创造价值的机理,即BM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新旧程度如何创造价值,一方面考察BM构成要素的变化或者更新,包括客户细分市场(CS)、价值主张(VP)、关键活动(KA)、核心资源(CR)、价值网络(VN)、赢利模式(PM)5个方面的调整变化,尤其是价值主张由功能化向情感化和体验化、商品化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的进化;另一方面,重点关注BM构成要素之间相互组合关系的更新调整。应当注意的是,新颖性是相对而言的:从纵向的时间层面来看,相对于本企业以往的BM而言的新旧程度;从横向的空间层面来看,相对于其他企业,尤其是现有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
3.2战略网络理论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
从BM的组织载体来看,BMI本质上是跨越企业边界构建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网络以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转移和分配的过程,这与战略网络理论(strategic network theory)是统一的。战略网络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①战略网络理论把网络看成是介于市场与单个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它是在电子商务模糊了传统的价值链和企业边界的情境下,不同主体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价值网络(value networks)。本质上,大多BM研究者或明或暗地将BM与价值网络关联起来,Chesbrough、Amit和zott、Osterwalder等学者都明确以价值网络作为BM的重要构成要素。②战略网络理论以单个联盟关系作为价值分析的基本单元,进而用关系数量、关系强度、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嵌入性等术语用于刻画关系特征和网络特征。本文可以将战略网络创造价值的价值动因归纳为关系广度(vd21)、关系强度(vd22)、网络密度(vd23)。同样地,这些也是BM创造价值的驱动因素。③联盟和网络关系创造了价值,即关系租(relational rents,RR),因而,RR=f2(vd21,vd22,vd23)。
下面具体从关系租、博特租(Burt rents)以及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分析网络关系创造价值的内在机理。
1)联盟关系创造了关系租。BMI本质上是建立了一系列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基于交换关系产生的价值就是关系租(RR)。交换关系包括核心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沿着价值链方向所建立的纵向或横向关系,具体包括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竞争对手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基本假设是,不同主体共同新创某种开放型的BM,为了从某种跨界的网络中获得所期望的利益,愿意做出长期承诺和建立信任。关系租说明合作网络状态下企业之间的交易并不完全是在非人格化的市场中为获得利润进行一般市场交易关系,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紧密互信的长期关系之中的。同时,关系观(relational views)认为,关系租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关系专用性投资、知识共享、互补性资源以及其有效治理4个方面。其中,关系型专用资产是指专门用于和联盟伙伴的资产进行最优整合的投资;知识的共享规则是指联盟伙伴之间转移知识的有效机制,能促进企业间的知识传导;互补性资源是指企业能够通过联盟组合的方式获得更多类型的创新资源;有效的治理节约了联盟成员之间协调和相处的维护成本,并促进创新。这些创造关系的价值动因有助于解释BM的价值创造。
2)网络结构创造了博特租。战略网络理论认为,网络结构是指嵌入于企业内的所有关系结构模式,关系强度和关系密度⑧因而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比如,Gulati等将网络结构当作是某种“网络资源”,它是一种特殊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沉淀过程和路径依赖性,也就具备难以模仿的属性,其可增加企业面临的战略机会,丰富企业资源增量、信息和知识。同时,随着网络结构的进化,节点之间的关系密度越来越大,核心企业的资源禀赋日益丰富,使得它比网络之外的竞争对手更快地行动,网络的优势也就越来越大,从而创造了博特租。也就是说,开放型的BM具有较大的网络密度和较多“结构洞”,能够获取联盟伙伴的资源和信息,进而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而创造价值。
3)网络规模创造了网络效应。战略网络理论的新发展也为BMI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如图2所示,平台(platform)、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都是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繁荣而催生的新网络形式,其创造的价值被称为直接或间接网络效应。BMI所建立的网络关系创造了网络效应,包括直接或间接网络效应。直接网络效应是指同一市场内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即使用同一产品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增加其他消费者的效用。间接网络效应主要产生于基础产品和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即用户使用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互补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种产品的互补性产品越多,那么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就越大。BMI中,核心企业构建了相应的价值网络所创造的总体价值,是任何一方单独所无法达到的。类似地,这些术语与BM的价值网络构成是相一致的。总之,未来研究应当关注开放型或者基于相关者视角的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因为正是互联网的交互性、连通性,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也交互和连通成网络组织,进而改变了传统线性创造价值的商业逻辑。
综上所述,价值网络既是BM的重要构成模块,也是其运行的重要组织载体。BMI作为互联网时代组织载体的创新形式,其价值动因和价值创造机理及其发生机制,与战略网络、社会网络、价值网络等理论都是内在统一的(见表1)。因此,命题H2的推演应当借助这些理论及其新进展。未来研究机会借助这些新旧理论,阐述BM内在属性之二――锁定性(I)创造价值的机理,即关系广度、关系强度、网络密度等动因的作用机理,重点关注开放型商业模式中跨界关系共同创造价值的机制。
3.3企业资源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
从BM的微观要素来看,BMI本质上是对资源要素的获取及其应用的过程,与企业资源观(resourcebased views,RBV)是统一的。RBV主要观点如下。①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因而资源是最小分析单元。早期,学者从资源的类型入手,探讨资源的不同类型影响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他们把资源分成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显然后两者创造的租金更持久。后期,学者转向探讨资源的属性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源泉。如,资源的独特性或者异质性是竞争优势的价值源泉,具体又细分为4大价值动因:价值性(vd31)、稀缺性(vd32)、难以模仿性(vd33)和难以交易性(vd34)。价值性(vd31)是指该资源要素是有价值的。稀缺性(vd32)是指资源的供应是缺乏的,既不能“固定”也不能“准固定”,前者是指资源供应在长期和短期内都缺乏弹性,后者是指资源供应在短期内缺乏弹性而长期内有弹性。难以模仿性(vd33)是指资源存在模仿的壁垒或者企业存在隔离机制,而难以交易性(vd34)是指资源难以交易。资源作为BM的核心构成要素,其价值创造也须考虑这些价值动因。②RBV认为,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源泉,即资源创造帕累托租(Paretianrents,PR)。更进一步地,资源要素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难以替代性创造了价值,即PR=f3(vd3l,vd32,vd33,vd34)。
在RBV视角下,BM中核心资源能够创造价值有3条路径。①在战略要素市场或者控制资源的供应数量创造李嘉图租。李嘉图租的动因是资源的稀缺性,因为拥有某种优等资源的企业,其平均成本比其他企业的平均成本要低。在均衡状态下,产品供需达到平衡时,高平均成本企业不盈不亏,而低成本企业可以创造超额利润。②在产品市场上产品差异化垄断市场而创造垄断租。假定某企业开展BMI,其需求曲线的向下倾斜的斜率更小,因而具有市场垄断力,可以通过有意地控制产出而最大化利润,这要求企业的产品及其资源具有相当程度的异质性或者创造了移动壁垒和进入壁垒。③更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资源而创造帕累托租。帕累托租是指某种资源的最优利用而创造的价值与次优利用而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异,或者说某种资源的机会成本与某个企业资源的价值之间的差异。简言之,这种优势同样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低于其他企业,进而创造了相应的价值。因此,这些“创租”路径都为解释BM创造价值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尤其是第3条路径,与熊彼特所提及的新的生产方式或者关键活动是“异曲同工”。正是因为有BMI,即使不存在垄断租和李嘉图租,某种资源也完全可能创造帕累托租。因为它既不需要在产品市场上垄断的条件,也不需要在要素市场创造稀缺性或难以模仿的条件,所需要的条件就是某种资源对某个企业具有特定性,即该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具有更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该资源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帕累托租是基于能力而产生的租金。因此,互补性有助于促进BMI的价值创造,互补性越强,则创造的价值越大,RBV为BM创造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BMI中关键活动的使役对象是各种资源要素,其价值动因、价值创造机理及其发生机制,与企业资源观是内在统一的(见表1)。因此,命题H3的推演可借助企业资源观及其衍生理论。未来研究可应用这些新旧理论,解释BM内在属性之三――互补性(C)实现价值共创的机理,重点考察资源的不同价值动因的价值创造。当然,未来研究还应当突破传统的RBV,即资源的对象由传统的有形资源向无形的能力以及知识转变,重点关注动态能力与BMI的结合;资源的边界由企业内的资源向网络层面的资源转变;资源的组合方式由传统的简单整合,向更复杂的重组转变。
3.4交易成本理论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
从商业模式的运营过程来看,BMI本质上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过程,与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是统一的(见图2)。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交易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权衡比较决定企业边界,而交易成本的动因包括人为因素和固有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包括机会主义(vd41)和有限理性(vd42),固有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vd43)、不确定性(vd44)和交易频率(vd45)。交易效率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即应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TC),而降低成本则是通过改变上述5个成本动因,即TC=f4(vd41,vd42,vd43,vd44,vd45)。类似地,BMI不是供给层面的技术或产品创新,也不是需求层面的市场创新,而是供给与需求连接方式的创新,本质上就是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的创新形式,从运营过程上通过减弱不确定性、复杂性或信息不对称性、促进供求整合加快交易、增大交易规模性,以及减少协调成本和交易风险等成本动因来降低交易成本。因为BMI过程中,交易透明化降低了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减弱交易活动的复杂性,进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BMI提高核心资产的利用程度,即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提升资产在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的利用程度。此外,BMI还降低了不确定性,既包括事前只能大致甚至不能推测的偶然事件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不确定性,也包括可以事先预料但预测成本或在契约中制订交易措施的成本过高的不确定性。如,Amazon的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交易透明性,组合以效率为中心的设计要素,包括交易内容、交易结构和治理,从而提高利益相关者的转换成本,并锁定相关参与者,而且减少直接交易成本,提高潜在顾客、伙伴和供应商的交易效率。因此,效率性有助于促进BMI的价值创造,效率性越强,则创造的价值越大。
综上所述,BMI中运营过程重在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而创造价值,其价值动因、价值创造机理及其发生机制,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内在统一的(见表1)。因此,命题H4的推演应当借助交易成本理论及其新进展。未来研究应考察BM内在属性之四――效率性(E)创造价值的机理。当然,未来研究还应当突破传统的TCE,即引入新制度经济学或机制设计等理论新进展。
总之,上述讨论从多个理论视角及其新进展推演了BM的新颖性(N)、锁定性(I)、互补性(C)和效率性(E)、创造顾客价值(CV)、企业价值(FV)和伙伴价值(PV)的价值动因(vd)及其作用机理。论证过程可归纳为
关键词: 商业模式; 战略; 匹配;生态位
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策略都反映了企业如何规划并制定一系列的规则使组织获得成长和发展,在内容和要领上存在很多相近之处。近年来,随着亚马逊,雅虎等企业的发展,商业模式备受关注,很多学者往往将商业模式与战略混为一谈, 而不少企业更是无法分清。因此, 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和研究者们能有的放矢地为企业制定成功的商业模式和战略成了管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事实上,对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关系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研究初始阶段,学者们认为二者是相互包涵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他们是企业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且在逻辑和内容上是互补的。
(一)商业模式是战略的具体反应:由于战略的概念出现较早,而且更倾向于宏观的长期规划, 而商业模式更倾向于具体价值创造规则的制定与实现。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商业模式是战略的一种具体表现。Seddon等指出企业商业模式是Porter的企业竞争战略的一种缩影,它概述了企业以其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主张为目标并为客户创造和提供价值的活动系统的基本细节。Santos等(2009)认为商业模式回答的是战略概念中如何创造价值的问题,只是战略的一部分;由于这种观点在对评价企业在战略指导下如何运用商业模式盈利非常有启发, 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二)战略是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有些学者则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哈默尔(2000)、Afuah(2003)提出战略是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模式包括了战略和运营有效性的利润导向等各个方面。Morris等进一步深化,认为战略是关于绩效的, 而商业模式与方式有关, 商业模式包括战略和运营有效性的利润导向等各个方面,与企业战略息息相关。
(三)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互补:事实上,战略和商业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并非一个词的两种含义。战略与商业模式是企业的两个侧面,相互之间是无法替代、互补共生的。从内容来看,商业模式侧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内在逻辑,关注内部结构和价值实现,主要内容是如何具体的经营企业从而实现顾客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包括结构体系和价值体系。而企业战略关注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势,是对企业的长远谋划,主要内容是为企业的发展制定方向,包含目标体系和行动体系。
在作用方面,两者都具有全局性,都面向整个企业;都具有系统性。战略分析本身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与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现有产业的界定、是否进入新产业或创造一个新产业,首先须依靠战略分析来把握所处的竞争环境,而这个过程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JM・ETLA(2002)等认为战略思考始于良好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系统是完成组织特定目标的核心经济关系,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改变产业的经济性,且难被复制,能够创造出强大竞争优势。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Magretta,Chesbroug具体分析了商业模式与战略在如何创造价值、为谁创造价值,如何处理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而又互补的内容。马君、Mitchell 等(2003)研究指出最成功的公司就是那些能够将持续、有效的战略和强有力的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在一起作为发展基础的公司。
二、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匹配观
在综合了上述思考的基础上,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将商业模式与战略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的观点向前推进, 提出了商业模式与战略之间匹配观。分析以上这些观点, 尽管存在不同之处, 但它们都强调商业模式与战略是相互影响又相互补充的。如果能将商业模式建立在企业战略的基础上, 将外部竞争与内部经营互补的进行匹配, 就会为企业获得绩效、创造价值, 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所以, 从匹配的视角探讨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Zott 和Amit在考察了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匹配关系后指出商业模式与市场战略之间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匹配关系。李东等也指出商业模式是一个容器,企业须通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才能将潜在的容器效应转化为真正的企业绩效。在具体匹配方面,Yip 指出常规战略能够改变企业市场定位, 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但环境的突变能引起的激进战略变革,使商业模式根本性的改变,有效地匹配冲突的战略, 形成动态核心竞争能力,产生持续优势。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匹配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商业模式为战略的实施创造了具体的企业情景;战略又为商业模式的设计提供了长期愿景和价值主张。两者的有机匹配是实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三、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如何匹配
商业模式和战略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学术界清晰界定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关系, 指导企业界制定成功的商业模式和战略,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竞争优势。二者的有效匹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商业模式支撑并影响战略:在企业确立战略定位之后,应采取相应的竞争模式及商业流程。正确的战略定位本身不能保证企业盈利,还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支持。张文松认为一个战略最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力与所采取的商业模式是否相适应,商业模式此时解决的是企业战略制定后的策略,商业模式是连接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桥梁,将各方交易活动相互连接,对企业的战略起到支撑作用。商业模式为战略的实施创造了具体的企业情景,因此商业模式对战略选择和战略变革有强烈的指导作用。其次,商业模式强调平衡协调,这是企业经营的本质,同样适用于企业战略并有助于克服战略盲点。
商业模式影响战略贯彻的实施效率与成本。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规则体系可形成对顾客行为及竞争与合作者行为的可预见性, 实施环境的可预见性将影响到战略的均衡性与稳定性。同时,商业模式影响战略调整的成本及控制效率。当商业模式对市场稳定性的支撑状况, 将影响到企业如何利用经验曲线以产生规模效益。企业更容易做出有关扩大产量、设施投资等方面的安排,这些均有利于企业对市场的预测及把握。
(二)企业战略对商业模式的引导作用:商业模式主要理论基础就是价值链、资源、战略网络、合作战略、交易成本等企业战略及创新理论。而这些理论一直蕴涵于企业战略理论之中。从钱德勒的结构跟随战略到波特的定位理论,Prahalad 等的企业核心能力等理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交易成本有深入研究;Gulati(2000)等的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的战略网络,Elliot(2002)提出企业战略可以解释商业模式如何外部市场上实现企业间的差异化,以使企业与竟争对手相区别并取得优异绩效。这样,商业模式创新就可以摆脱以往对直觉和经验的依赖,而可以充分借鉴企业竞争优势等企业战略的理论成果。因此可以说,战略为商业模式设计提供了长期愿景及价值主张。企业战略对于模式设计和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意义,企业战略的通权达变的思想有助于模式设计并完善其不足。
四、生态位评价能够将商业模式,企业战略有效结合
现代技术革命发展刺激经济增量空间形成及存量空间的管理变革,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结构的重塑以及新兴产业的开发问题。变革和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决定了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匹配也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不断的动态创新与变革的过程。理论上,商业模式与战略有效匹配的途径有: 通过设计商业模式的包容性, 提高主动性和增强灵活性和通过超越战略的路径依赖, 培育战略柔性和打破战略惯性来促进战略变革与创新。
现实中,在匹配的过程中, 最佳的战略与商业模式选择会随各种匹配因素变化而变化。由此,在未来的商业模式与战略关系的研究中应考虑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 亟需更系统精确的分析框架和更具普适性的评价措施体系。特别是在实证研究中应将时间变量加入到商业模式与战略关系的函数中。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基于生态位的商业模式与战略匹配模型,试图将通过生态位将商业模式,企业战略匹配起来并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以期指导企业的策略选择和发展方向。模型主要内容如下:当企业的内外外部因素( 资源、技术、需求、文化环境) 发生变化(正、负两种影响)会驱动企业开始寻求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创新。首先,企业应对自身现状及能力进行客观地、科学、全面分析, 寻求企业的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匹配。基于生态位视角,将生态位与战略结合,把握生态位竞争战略;将生态位与商业模式结合,寻求基于生态位的商业模式创新。利用生态位评价对企业进行可有效的,动态的客观评价,若企业获得良好的生态位则可确定企业已创新成功,企业获得持续的生态位竞争优势,经济租金增加。当内外部环境再次发生关键性变化时, 企业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创新。通过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就形成了企业的不断演进。
商业模式评估的关键在于评估商业模式的有效性与匹配性。Morris 等(2003)认为匹配包括内部匹配和外部匹配。内部匹配指商业模式构成因素内部和之间的相互匹配;外部主要指商业模式构成因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匹配。匹配就需要对对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的评估,以往的研究要么是定性的、思辨性的或总结性的(Tucker, 2001;Shelton 等, 2005),对企业来说更多是思路启发, 但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 要么需要复杂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复杂模型为工具,带有强烈的技术色彩, 操作困难或难以为缺乏相关知识的管理者理解和接收(Gordijn,2001;徐迪, 2005)。生态位评价可有效的克服这些问题,首先,生态位评价给出了如何评价商业模式的落脚点和分析点,其次,从生态位评价可将企业战略具体化为生态位战略,更容易理解和操作。生态位评价将企业的评价方式从盲目注重创新方法或技术的先进性转移到实用性上来。翁钢民(2009)等学者对具体的生态位评价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设计, 在严格逻辑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科学的简洁、高效商业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把创新要素归纳位较少的限度,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使不同商业模式,战略之间的评价和比较成为可能。同时,注重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创新的方法从实践中来并指导实践。
五、研究展望
在动态的环境中,企业需要持续变革才能获得它独特的持久生命力与竞争优势,正如权变理论所指出的,最佳的选择会随各种匹配因素变化而变化。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战略, 而且也必然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予以支撑, 企业追求商业模式与战略匹配的不断变革与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并不断接近最优的过程。商业模式的弱包容性、惰性、固化效应,战略的路径依赖性、客观刚性,组织阻力等都需要客观准确的评价方式来克服,本文引出生态位评价是对定量研究的探索,后续研究可继续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 Betz F. Strategic Business Models [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2002.vol 14, 21- 27 . [2] Santos J, Spector B, Van Der Heyden L. Toward a theory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within incumbent firms[R].INSEAD Working Paper,2009.
[3] Morris M . T 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 [J] .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3, (6) : 726- 735.
[4] Magretta J . 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 [J]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80(5) : 86- 92.
建构主义主要以及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和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1]。社会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的作用,它认为个体知识的建构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建构是个体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2]。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3]。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得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识主体主动建构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被传授,但传授的知识只有在它被重新构建之后,即得到了解释并且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才在各种情况下变得可用。建构主义教学论和学元论是截然不同的观点:二元论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学习只是主体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认识并了解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第一,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建立在个体历时的经验基础上的;第二,认知功能的适应性在于对经验世界进行组织,而不在于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存在。建构主义观念认为:主体不是要发现客观现实的必然性,而是以某种概念化可生成的未来方式参与现实世界,然后以某种与可生成性认知相一致的方式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是一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融创业理论、创业实践、企业家精神培育于一体的全新的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旨在启蒙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增进其对创业的了解和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4]本课程的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课题组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问题出发,提出了任务驱动、团队学习、项目引导、实践运作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中探究事件、解决问题,并自主地理解事件、建构意义。如著名的课程论专家麦克尼尔就鲜明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不是认为“告诉”学生知识就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而是将其作为能够体现“在我们经验世界里能够做什么、处理物质对象的成功方式以及思考抽象概念的成功方式”的东西[5]。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自由论》中说到: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看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创新创业教学中,首先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每位同学都肩负任务的主体,有任务驱动学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要组建学习团队,团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创业者访谈、项目调研等方式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出问题,给出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宏观背景,然后开始基于项目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由每个团队的负责人总结讨论结果,汇报讨论成果。在此,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来阐述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在“商业模式是什么”一章的学习中;教学目标主要是:(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2)如何构建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在教学中不是首先给出商业模式的定义,而是列举一些成功商业模式的案例:如“蒙牛的抓两头放中间的杠铃模式”、“深发展的产业链金融模式”等;然后抛出问题:让同学们经过讨论,认真分析构建商业模式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按照已经分好的团队(团队保持在6~10人左右)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后各小组选派发言人代表本组阐述观点,当所有小组观点阐述完毕,教师总结点评,同时提出商业模式构建的4个视角和9个关键要素,为同学们介绍商业模式分析的工具:商业模式画布。在第一个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上,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每个团队结合本团队的创业项目,讨论分析出最适合项目发展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商业模式画布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自身项目的讨论中,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商业模式调研等形式认真制定项目的商业模式。该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努力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构建新的能力与知识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掌控课堂让讨论有效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学习的效果,因此它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教师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而且是寓于过程之中的。对于创业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答辩方式进行,各小组通过答辩,展示本小组的知识构建成果和意义,同时获得相应评价。
三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效果检验就是有效性。要判断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应确定评判的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不关联的技能和片段性的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完整地了解知识结构,发展他们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根据这样的标准,我们可以分析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效果,创业基础教学根本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去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这种构建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不断有机叠加,通过情景的设置、问题的提出、自主或者协同进行问题的解决、再到能够用流利的语言和良好的台风通过上台答辩展示给大家,同时能力相应提高。创业基础教育要纠正两个方面的认识误区:第一,创业教育不是让学生去成立自己的公司,注册自己的企业,而是培养学生事业心和开拓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创业是优秀学生行为,而不是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的无奈之举;第二,创业教育也可以称之为“不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意识到培养,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观,使学生在创业选择上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和环境,不至于盲目地做出选择。从课程的出发点来看,本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就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身知识的构建基础之上,而不能通过知识二元论采取“刺激—反映”原理机械进行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基础进行构建,形不成自己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观,创业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的创新是必须的。
四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视角下创业教学的有效性在理论上已得到了证明,教学方法要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还需要具备其它的前提条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所要求的条件更苛刻,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高级伙伴,深刻理解并掌握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能力是一种考验,对于创业基础教育来说,是进行建构主义教学的很好的尝试,创业基础教育和其他学科相比,知识不具有专业性、但是要求知识的广泛性;教学过程没有教材,但要准备参考书;资料的查阅主要通过互联网,这些特点已经让创业教育具备了教学基础;任课教师只有广泛了解当前的创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创业的实践体验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成为真正义以上的创业导师。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需要开放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还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创业者访谈等形式开展教学,只有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创业价值观。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强化在教学方面的研究,本文利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深刻挖掘学生认知的普遍规律,从建构主义学习论出发,打破了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采取情景再现、项目贯穿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在体验过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者:刘灿德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沈映珊.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观的分析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
[2]张玉平.关于建构主义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4(6).
[3]文萍.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7).
现代物流业是我国新兴的产业,近些年来快速发展,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当前,我国物流业所处环境较之前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国内外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时期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经济体均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发展水平回落,国内外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深度调整时期。我国在国际大环境影响下,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外部需求明显收缩,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我国GDP增速继续下降达到7.3%。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给物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虽然物流规模持续增大,但是增速有所降低。
(二)物流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当前,我国市场低层次物流需求,即传统的运输为主的基础物流服务需求基本趋于饱和,服务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油价、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物流要素价格成本的上升使得基础物流服务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单纯的依靠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和大量的资源投入已经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受到中国物流需求市场的吸引,国际一流物流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如UPS、TNT、FEDEX和DHL[1],而在中国本土也成长起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如中远、中外运、中铁快运、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宝供物流、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顺丰快递等。国际上一些已经形成较为完善体系的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本土物流企业不断成长,受到来自于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和挑战,我国物流业的高竞争格局开始形成。
(三)客户需求趋向于多样化
就物流需求市场而言,随着工业化推进和产业升级,工业企业将加快资源整合和流程改造,专注于专业化,对于物流功能多数会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分离外包,第三方物流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企业对物流服务、成本、柔性和准时性要求更高,客户的物流需求将不再仅仅停留在运输等基础物流服务方面,精益化、差异化、专业化、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需求将会有新的增长。多样化的物流需求也让物流企业面临更多的变化[2]。
总的来说,我国物流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物流企业将面临着高竞争的格局。但是同样应该看到,我国物流需求市场仍然拥有巨大的潜力。物流企业如何在变革时期拓宽视野、抓住机遇,创新商业模式是每个企业更应关注的问题。在新经济形势下,发掘适应新环境、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商业模式对我国物流企业极其重要。创新商业模式将成为实现我国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
二、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概念
(一) 商业模式概念研究综述
国际上开始对商业模式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那个时期,出现了一批互联网企业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赚取了丰厚利润的现象,进而专家学者展开了对商业模式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商业模式的初步概念最早于1957年由贝尔曼提出。泰默1998年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界定,他认为商业模式是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3]。莫里斯等(Morris et al.)对商业模式提出六方面组成因素,分别是: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市场、内部能力、竞争战略、盈利模式和增长模式[4]。走特等(Zott et al.)对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近期的发展和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认为商业模式强调的是系统性、整体性的企业商业运作,是公司为利用商业机会,设计交易的结构、内容和治理方式以创造价值[5]。约翰逊等(Johnson et a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对商业模式的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客户的价值定位;利润模式,包括企业在对客户价值定位基础上,设计企业与外部交易方的交易内容、交易方式;以及所形成的盈利模式和收益模式。商业模式概念出现不过短短十多年,其理论来源虽然深厚,但是比较统一的商业模式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研究范式尚未出现[6],对于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成果更是比较稀少。本文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商业模式以及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 商业模式概念
综合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其资源、能力价值化的核心逻辑和思维方法,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为了创造价值。因此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和过程来说,商业模式是在合理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定位、提出价值主张、营造价值实现方式,发掘价值潜力,最终实现企业、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商业模式的架构如图1所示。
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点特性:
1、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商业模式是由多个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达到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进而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2、商业模式的动态性。商业模式的存在总是有一定前提的,即为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商业模式将不再适合企业发展,因此企业需要随着环境变化不断对商业模式进行调整、改善或者重构。
3、商业模式的差异性。商业模式形成后,是不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对于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就是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方式。
(三) 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概念
物流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生产制造等产业的特征。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商业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内外部环境下,识别企业核心能力,合理配置资源,提出价值主张,营造价值实现方式,发掘价值潜力,高质量地满足客户物流及其衍生需求,进而实现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
随着竞争环境的加剧、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企业对物流服务、成本、柔性和准时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整个物流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阶段,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应注重形成自身独特的商业模式。
三、 我国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未来发展方向
从我国物流业所处宏观和行业环境来看,传统的商业模式显然不再适合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今天高度竞争的环境,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或重构。本文基于对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的分析,提出我国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
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主要是做好客户定位,提高公司对某一行业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甚至竞争对手形成不同层次的伙伴关系,整合供应链上游资源、内部资源和下游客户资源,为核心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并通过服务从采购、物流、分销等多项增值服务中获取利润。这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在于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集成商的角色,能够有效地获取供应链上游资源,并且能够快速地分销产品,协助客户更专注的从事核心业务,实现了多方“共赢”,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需要物流企业掌握大量的客户资源和信息资源,对所从事行业供应链具有较好的掌控能力,能够高质量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施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所供应链管理总成本降低、所服务企业准时交货率提高,订单满足提前期缩短,库存降低资产运营业绩提高现金流周转周期加快[7]。
当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物流公司开始采用这种商业模式。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这种商业模式的公司。怡亚通深入挖掘企业发展需求,整合供应链优势资源,在中国率先构建全程供应链整合服务平台,通过不同的供应链服务模式,帮助不同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实现从研发、采购、生产到市场营销、分销终端等各环节的全程供应链管理和优化,最大限度促进所服务企业价值增值和提高竞争力。怡亚通目前所从事行业包括了电脑、通讯、服装、百货等多个不同行业,其网络覆盖了国内外。怡亚通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约116亿元,同比增长53.85%;实现营业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80.33%[8]。
(二) 以物流金融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以物流金融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其客户主要定位在进行物流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中小型客户,这一类客户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信贷资金的缺乏和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能力的缺乏,资金不足的风险成为这些企业的发展瓶颈[9]。金融服务能够解决物流过程中的融资问题,使企业能够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产品开发和快速扩张方面、有效地盘活物流过程中的资金沉淀、提高企业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10]。物流企业作为客户和金融机构的纽带,通过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帮助减少客户交易成本,通过增值服务从中获得收益。物流金融的主要业务方式包括:质押、担保、垫资、租赁、信托、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等,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是多种模式的混合,物流金融为主的商业模式将成为我国物流企业未来开展的热点。目前,我国开展物流金融实践活动的物流企业包括中国储运公司、中远、中铁物流、宝供物流、深圳怡亚通等第三方物流公司,对于有些公司,物流金融已经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
中储于1999年开始开展质押监管等物流金融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物流金融业务的领军企业。公司发展物流金融在客户定位方面选择定位在中小客户,这类客户数量众多,亟需缺乏资金支持,因而较易发展成为稳定的客户群。在探索的过程中,中储物流紧抓客户需求,不断尝试新的物流金融模式,为公司赢得了发展先机和发展空间。截止到2010年,中储质押业务已经推广到全国27个省份,年质押监管规模超过了600亿元。监管品种具有保质期长,质量检验标准通用,用途广泛(主要为原材料方面产品),价格稳定,易保管,流动性较好,易变现等特点,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及其矿产品、有色金属材料及其矿产品、煤炭、石油、化工、汽车、家电、轮胎、玻璃、化肥、纸业以及农产品等十二大类。中储物流的主要物流金融模式有动产监管、质押监管、抵押监管、贸易监管,并在原有的提单模式、保兑仓模式和供应链模式融入到其中,进行物流金融模式的创新[11]。
(三)平台商业模式
平台商业模式起源于平台经济。徐晋等认为平台是一种现实或虚拟空间,该空间可以导致或者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12]。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平台商业模式开始出现,如苹果、淘宝、亚马逊、中国移动、各类超市等。物流行业中,各类大型交易和流通市场实际上就具备了平台商业模式的雏形。
物流企业平台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构建多边市场实现资源的集聚。平台可以将需求方、供给方、信息提供商、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咨询机构及软件商等各类主体聚拢在一起,满足各主体物流、资金、信息等各个方面的需求[13]。物流企业通过经营平台或者直接为平台上主体提供服务获取收益。平台商业模式的特点在于其价值潜力,当平台用户超过一定规模时,其网络外部性将大大增加,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对用户进行收费来获取巨额的收益,同时物流企业也可直接提供平台客户各种服务,如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获取收益。平台商业模式因其网络外部性而受到瞩目,在多个行业都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但是,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平台商业模式的要求也很高,在资金、客户资源等各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积累。在平台商业模式建设初期,如何增加客户规模,让平台良性运转将是物流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公司“双平台”商业模式是平台商业模式中比较成功的范本。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公司通过构建物流园区+电子商务中心的“双平台”打造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圈。在早期的经营中,国际物流集团积累的丰富的客户资源,具备了良好的融资平台,在客户和资金方面得到了保障。国际物流公司逐步将原来只对上游,或者只对下游的单边市场拓展成为同时面对多类型客户的多边市场,并且,在运营过程中,国际物流公司通过一系列相关联的业务运作,如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物流金融、贸易等高端物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持续吸纳新客户。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构建平台商业模式,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亿,利润超过了6亿元。
(四)生态圈商业模式
生态圈商业模式是平台商业模式的一个升维度状态。多个平台的建设和整合,就形成了生态圈商业模式。生态圈商业模式业务范围很广,能够实现从客户需求开始到库存计划、订单下达、仓储运营、干线调配、末端配送、线下运营、全国仓储圈地、线上协同、信息平台建设、大数据战略、金融服务、延伸到制造代工等等的全方位可视化完全供应链服务[14]。生态圈商业模式对于物流企业的规模、在供应链上的影响能力、企业信息技术水平、人才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构建难度很大。当然,如果物流企业能够建立一个状态良好的生态圈,带来的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现在成为时尚而流行的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就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互联网经济(Internet Economy) 或互联网经济学(Internet Economics)。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正以极快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网络经济有着许多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与传统经济背道而驰。
自我膨胀性。网络经济的自我膨胀性突出表现在摩尔定律(Moore’s Law)、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 Law)、 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以及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四大定律上。其中根据马太效应,在可预见的未来,通讯系统的总带宽将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每比特传输价格朝着免费的方向下降,费用的走势呈现出“渐进曲线”(Asympototic Curve)的规律,价格点无限接近于零。这个定律也为下文所论述的“免费”这一网络经济下的商业模式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边际收益递增规律。边际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会显现出不同的增减趋势。在工业社会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边际效益递减是普遍规律,因为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都具有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与此相反,网络经济却显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增性。
(1)网络经济边际成本递减。信息网络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网络建设成本,二是信息传递成本,三是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制作成本。由于信息网络可以长期使用,并且其建设费用与信息传递成本及入网人数无关。所以前两部分的边际成本为零,平均成本都有明显递减趋势。只有第三种成本与入网人数相关,即入网人数越多,所需信息收集、处理、制作的信息也就越多,这部分成本就会随之增大,但其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都呈下降趋势。因此,信息网络的平均成本随着入网人数的增加而明显递减,其边际成本则随之缓慢递减,但网络的收益却随入网人数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网络规模越大,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就越大。
(2)网络经济具有累积增值性。在网络经济中,对信息的投资不仅可以获得一般的投资报酬,还可以获得信息累积的增值报酬。这是由于一方面信息网络能够发挥特殊功能,把零散而无序的大量资料、数据、信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从而形成有序的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信息使用具有传递效应。信息的使用会带来不断增加的报酬。举例来说,一条技术信息能将以任意的规模在生产中加以运用。这就是说,在信息成本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带来不断增加的收益。这种传递效应也使网络经济呈现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
外部经济性。一般的市场交易是买卖双方根据各自独立的决策缔结的一种契约,契约履行产生的后果却往往会影响到缔约双方以外的第三方(个体或群体)。契约履行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可好可坏,分别称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非经济性。通常情况下,工业经济带来的主要是外部非经济性,如工业“三废”,而网络经济则主要表现为外部经济性。正如凯文•凯利提出的“级数比加法重要”的法则一样,网络形成的是自我增强的虚拟循环。增加了成员就增加了价值,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成员。形成螺旋型优势。
直接性。由于网络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趋向薄平化,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而降低了传统的中间商层次存在的必要性,从而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管理经济学知识,可以看出网络经济从理论上虽然与传统经济学理论有相符合的地方,但是也有向传统经济理论提出的挑战。首先,网络经济学遵循了学习效应和范围经济。学习效应是指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等人员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可以积累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以及管理工作经验,从而通过增加产量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对于依靠知识和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经济主体---网络企业,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完善其建立网络平台的成本也会逐渐降低。范围经济是指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当网络企业在同一网络平台上提供一种以上的服务时,因每种服务有着关联成本而范围经济出现。其次,网络经济学也对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规模经济提出了挑战。上一标题中已经对网络经济中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进行了一些阐述;而规模经济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对于网络经济来说,传统经济所倡导的扩大产能、增加产量而降低成本并不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唯一途径。在Google的例子中将详细阐述。与传统经济学相比,网络经济学的最主要的差异就在于“免费”这一特殊的商业模式。以上阐述的网络经济学的各种特点成为了“免费”商业模式建立并实行的理论基础。下面以全球搜索引擎领导者Google为例,更细致地对网络经济下“免费”这一商业模式进行探讨。
以Google为例解读网络经济下的免费商业模式
Google作为世界第一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向全世界上亿用户提供免费的搜索服务和其他网络服务。在网络经济下,“免费”这种商业模式从何而来?Google这样互联网时代典型的公司如何盈利呢?真的存在“免费”的商业模式吗?
结合上述“网络经济的特点和‘免费’商业模式的产生”中的阐述和分析,Google公司所构建的信息网络的平均成本会随着其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减少。网络平台不同于传统行业中生产要素的投入,网络用户的增多并不会使信息网络的平均成本有所上升;有研究表明,网络的收益会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现指数增长;因此,信息网络的总收益不断上升的同时平均成本在下降,产生了上文中提到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其次,根据美国技术理论家乔治•吉尔德的预测,通讯费用将无限趋近于零。再次,在知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作为主要资源的知识与信息具有零消耗的特点,新信息技术把产品多样化的成本推向零。这些为Google等网络公司盈利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与可能。
那么Google公司又是如何创造收入的呢?从Google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出,其98%的营业收入来自点击付费广告,而这个比例高于同类竞争对手,如雅虎搜索营业收入中只有68%来自点击付费广告。这种模式的好处使得成本转嫁给了需要做广告的企业,不仅网站的使用者不用花费任何成本,还能享受到个性化服务。转嫁成本是互联网行业常用的商业模式,也是互联网能够在全球掀起产业革命的原因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提品和服务的Google并不是这条产业链的起点,他们通过成本转嫁和需要做广告的企业的广告竞价来赚取收入,以维持公司的盈利。由于广告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过高,为了保持盈利性和增长性,Google就必须不断完善其服务并将其服务扩展到与一般搜索业务相关的一切业务。而由于标题一中提到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和范围经济的存在,Google不断吸引更多网络用户、扩大容量、向其他网络服务延伸也成为了可能和必然。Google的搜索服务除了提供网页图片等一般搜索之外还提供学术、财经等专业搜索。另外,除了提供搜索引擎服务之外,Google还提供电子邮件、协作平台等服务。这些除搜索以外的网络服务都是在Google的网站平台上搭建的,因此Google的这种系统操作平台的想法符合范围经济理论,即由于有着关联成本,Google的电子邮件、协作平台等服务不必另外建设,利用Google现有的资源即可完成搭建。
根据Google公司的战略发展意图,Google将会利用网络经济的特点和范围经济理论建成Google的网络操作平台,而搜索引擎仍然是其核心的优势业务,广告仍是其收入主要来源。
关键词:服务外包;理论分析;实践指导
中图分类:F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2-0149-05
一、服务外包概述
服务外包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rr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供应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和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以跨国公司为实现主体。服务外包商务模式是企业基于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整合、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资源,优化价值链,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增强企业的环境 应变能力。
根据服务外包承接商的地理分布状况,服务外包分为三种类型: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和境内外包。服务离岸外移代表着全球生产活动转移的新潮流,开辟了新的服务生产国际分工的前景。随着市场不断成熟及服务承接方掌握更多的流程和商业知识,目前的服务外包由最初的数据录入、采购委托、销售等发展到广泛应用于IT服务(应用开发、编程、测试及网络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数据处理及管理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更为复杂的从头到尾整个流程的离岸服务外包也有了快速发展,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
服务外包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和国际服务业转移的主要内容,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由著名国际经济学家郑雄伟主笔、亚太总裁协会与国际外包中心联合的“2008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报告”认为:服务外包已成为当今世界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根据国家商务部统计,在国际经济形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服务外包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1~8月共执行服务外包出口合同金额19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7%。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6673家,就业人员121,5万多人,累计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142.4亿美元(国际服务外包占94.9%)。全球服务外包市场2005年规模达到6000多亿美元,估计2008年达到1.5万亿美元。2009年1~6月,我国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409家,新增从业人员29.7万人,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2.9亿美元(国际服务外贸占77.8%),同比增长42.4%。
国际金融危机在重创我国货物对外贸易和外资的同时,却为服务外包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服务外包的理论分析综述
服务外包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持与引导,以往的文献中通常只提出了服务外包是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趋势之一,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针对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所涉及的国际产业转移问题及劳动力部门转移论、“中心一”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本文认为服务外包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可从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中的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现代企业理论中得到理论解释与支持。
(一)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服务外包
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外包双方获益的理论基础,能有效地解释离岸服务外包现象。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个国家进行商品贸易时是出口自己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进口自己生产率较低的产品。服务外包产生的最初动因就是降低成本,而服务外包的主要成本为人力资源成本。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过程的分解可以按照生产过程对劳动技能水平需求的不同进行,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禀赋结构及相对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且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可实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不同劳动生产率水平需求的生产服务模块转移到与其需求相匹配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企业将服务生产外包到低成本国家进行,可实现比较优势带来的成本节省或效率提升。经济全球化使得阻碍自由贸易的因素相对减少,信息技术的进步则使跨国使用别国人力资源简单易行,从而使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服务外包得以快速发展。印度就是凭借劳动力的高性价比优势,在短短20年内发展成为软件接包大国。
(二)服务外包发展中的规模经济效应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认为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动力。假设企业不同流程的最佳规模存在差异,把所有生产流程纳入同一空间进行,则整个系统规模可能受制于某个关键环节的最佳规模;而外包可以在不同空间安排不同的生产工序,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互相交换,多种工序流程可同时达到最佳规模,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与工业品生产类似,很多服务生产部门也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通过服务外包,把自身非核心技术的业务外包出去,从而把其他企业的人才、技术和管理等资源为我所用,以较低成本享受专业化服务,使本企业节省巨额投资用于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而降低成本,取得成本优势。例如,专业服务提供商配备有齐全的技术专家团队,构成了规模经济的来源。在某些经济领域,只有大规模运作的服务提供商才有能力在大范围内提供标准性能和质量稳定的服务,这种能力一般公司难以企及,因而这类规模经济效应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爱立信公司将手机生产外包给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Flex-tronics公司,实现了更专业化、产品价格更具竞争优势的目标。
(三)交易费用理论对服务外包的阐述与分析
1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对服务外包的分析阐述
交易费用思想由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Coase,1937)提出。服务外包的交易费用指与外包商的缔约费用和管理费用,其高低对服务外包发生广度和深度具有根本的制约作用。科斯认为,通过签署长期合同,企业就可以避免寻找伙伴、谈判等费用,进而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在生产成本相同的假设下,企业内部提供服务会增加组织成本,外部购买要支付交易成本,企业的外包决策取决于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降低与交易成本的权衡结果,理论平衡点在边际生产成本与边际交易成本相等的那一发包环节。当交易活动的市场成本大于内部交易成
本时,则该项活动应全部或部分地在企业内部进行,否则就应在企业外部进行。
与服务外包相关的交易费用包括:
(1)商务旅行、信息交流费用。服务外包合同具有难以准确事先陈述的特性,服务生产过程中常需技术和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派生出了商务旅行成本和信息交流费用。
(2)服务项目移交费用。在行使合同的最初阶段,发包企业需花费时间帮助接包方掌握企业的业务。外包的业务越复杂,发包企业的移交费用越高。
(3)潜在的风险费用。在缺乏约束机制的交易过程中,服务发包企业面临服务提供商潜在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风险,例如,发包企业不能直接控制流程的风险、商业秘密和技术外泄的风险等,从而构成了发包企业的费用(成本)约束。
(4)其他交易费用。离岸服务外包中还存在服务贸易项目下壁垒因素限制而产生跨境活动的交易费用;不同国家相对制度和商业标准不同、对承接服务外包的政策差异、文化差距等构成了离岸服务外包的交易费用。
2 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与企业的外包决策
威廉姆森(Williamson)发展并完善了交易费用理论。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外包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的本源就在于外包这种企业活动的重复性、长期性和合作性;企业业务外包与否,取决于交易的三个维度:交易频率、不确定性以及资产专用程度。威廉姆森讨论了“三方规制”和“双边规制”等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混合治理结构,如外包、战略联盟等;进而假设不确定性不变,根据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程度,确定了四种交易类型和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如表1所示。
交易三个维度的改变对服务外包决策的影响:
(1)资产专用性的改变。远程通讯和控制技术的提高,使得企业服务提供的地点特殊性下降;发展中国家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使提供服务所需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有形资产专用性下降;离岸国家雇员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使人力资本专用性日益降低,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服务的资产专用性水平不断下降而导致服务更倾向于外包。
(2)交易频率的改变。信息技术和沟通系统使得企业服务外包每次交易的变动成本较小,主要是固定成本的分摊,从而增加了企业对服务外包的采用频率。
(3)不确定性的降低。服务外包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包括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合作关系中断的风险)和内部的不确定性(供应商不按承诺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迁,服务外包所涉及的交易三维度的改变,推动了服务外包的发展。当交易存在不确定性且交易频繁时,企业就应该选择内部化外包,反之,当交易的不确定性不高,交易频率不高时,外包或战略联盟就成了企业的最好选择。交易费用理论可以作为企业探讨企业与市场的边界进行外包决策的工具,但因缺少从企业战略角度的考虑,对外包现象的解释并不完全。
(四)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服务外包发展的解释
近年来,服务外包的动因已从经济层面转向了管理层面,企业服务外包的动力由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追求提高经营绩效,价值链理论对此现象给出了合理解释。
价值链理论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主要用于分析单个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价值链理论及其管理思想是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链条上的所有环节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有不同的成本投入和相应价值增值,价值链管理就是发现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驱动因素而影响该环节的成本,最终在整条价值链总增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由于企业拥有的资源有限,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了其应在价值链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上配置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不同企业应展开合作,使用各自的核心能力组成新的价值链条,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波特认为,提出价值链可以作为分析评价企业竞争优势新的战略工具,强调价值链分析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分析,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分析;通过成本分析和差别分析,发现公司在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利弊。
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商品链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解释了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使得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向价值体系和价值网络深入发展,并在全球延伸;认为跨界生产在理论上要么垂直一体化进跨国公司内部,要么通过贸易等方式垂直分离出去;随着贸易的发展,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深,这就使得发达国家发现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和服务业务分离出去,使发展中国家有了融入全球价值链条中的机会。跨国公司的离岸服务外包行为正是其在世界范围内优化价值链的手段,体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强调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和跨企业集成管理的理论要义。
(五)资源基础理论对服务外包发展的贡献
1984年沃纳菲尔特(Wemeffelt)“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基础论的诞生。该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有价值、稀缺而不可完全模仿和替代的战略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属性是作出外包决策的出发点,企业的资源层级如图1所示,其中核心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应准确识别并重点培育;非核心资源包括外包资源和市场资源;外包资源与企业核心业务的关联度强,影响核心产品的质量和绩效,有一定的专用性;市场资源对企业产品或服务无特殊作用,可通过市场购买到质优价廉的标准资源。
邦尼(Barney)(1991)在《企业资源与持续的竞争优势》一文中指出,如果资源能够使企业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利用机会或抵御威胁,则这种资源对企业来说就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异质性资源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其评判标准为资源的稀缺性(专用性)、非完美模仿性和非替代性。格兰特(Grant)(1991)提出整合利用外部资源的观点,认为企业不仅要关心现有资源和能力的部署,而且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并提高竞争优势,必须从外部采购互补资源和获取能力要素,因为任何企业无法掌管和拥有所需的所有资源,资源的稀缺性会促使企业发展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利用外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
依据资源基础理论,资源的开发、积累、整合与配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过程,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对构成企业竞争优势所需的关键资源具备识别和管理能力,资源的稀缺性会促使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外包来填补其资源缺口。资源基础理论解释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外部资源的必然性。结合泰吉(T.T.Tyehjee)和奥兰德(G.E.Osland)等人所提出“战略缺口”假设,(跨国公司的竞争环境客观要求它们必须取得的战略目标与它们依靠自身资源和能力所达到的目标间存在的缺口被称为战略缺口),服务外包是跨国公司在分析内、外部环境并识别战略缺口后,借助信息网络平
台,整合、利用全球资源,最终实现资源全球网络运营的有效手段。
(六)核心能力理论与服务外包
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1990)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指出,核心能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常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核心能力具有稀缺性、延续性、价值性和难以模仿性的特点。企业间的竞争取决于核心能力、核心产品、最终产品三个层次。
根据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是企业可持续获得竞争优势与新业务发展的源泉,它们应成为公司的战略焦点,企业具备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导向这样的层次结构时,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持久的领先地位。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市场环境以及技术创新的变化,生产和经营的高度专业化,使得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愈加复杂,企业立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企业的能力与资源有限条件下,企业必须整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在具有核心能力的业务上进行重点投资,发挥自己核心竞争力所在领域的技术优势或其他方面的优势,将不具备强竞争力的领域进行外包,将相对有限的内部资源集中在实现更能增值的核心业务运作上,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产生了更广阔的需求,无疑促进了国际服务外包成长。
服务外包可以使本企业人员集中精力在核心技术或业务上保持前列。例如,NEC公司的数字技术,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系统集成技术是公司的立足之本。爱立信详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在无线电话网络设备方面,所以便从手机生产上脱身,解放出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并将其用于自己擅长的通讯领域方面,进一步强化了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理论对服务外包解释局限性体现在难以界定“核心能力”;困难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对核心能力的识别是管理者对企业的定性分析,必然带有主观性因素;其次,环境不断变化、核心能力也在不断变化,需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识别。
(七)商业模式转型理论与服务外包
根据发包企业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服务外包大致分为效率外包(利用供应商的规模运营降低成本)、增强性外包(优化业务流程,使公司功能优化)、转型性外包(改造商业模式,获得更大收益)。其中,改造商业模式的转型性外包是最高层次的资源利用关系,直接触及公司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企业战略转型的工具。
威尔(Weill,2001)等从模块重组视角对商业模式转型理论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商业模式从本质上讲就是若干模块的不同组合,企业可以通过在自己的商业模式中添加、更换新的模块或改变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规则进行商业模式变革。他们提出了“原子商业模式”的概念,并且指出每个原子商业模式都具有战略目标、营收来源、关键成功因素和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这四个特征。原子商业模式组合方式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原子商业模式彼此间的交互作用力不同,互相促进、相互补充的原子模式结合后的商业模式会产生强大的竞争力,互不兼容的原子模式组合成的商业模式则可能导致商业冲突而互相消耗,企业可以变换组合原子模式,并评估其可行性以建构最适当的商业模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企业对自己的原子商业模式进行不断地更新与重组。
在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变化中,企业以往的盈利模式需要适时改革。跨国公司必须将外部环境与内部战略需求相结合,通过服务外包,优化其全球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外包商的经验和即需即用的服务,精简组织结构,实现企业向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竞争能力,这是服务外包潜在利益的来源之一。
服务外包中正在兴起的属于服务外包的高端环节的知识流程外包是商业模式转型理论的典型实践,就是企业基于自身的发展战略,依靠外部的专业服务外包团队,获得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企业架构优化和整体升级的战略决策。
三、服务外包相关理论综合分析及其实践指导意义
上述理论从不同视角为服务外包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揭示了服务外包发展的动因。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解释了企业服务外包的最初动力――降低成本;交易费用理论旨在找出外包的逻辑规律,用于分析企业是否应选择外包这种治理模式;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则说明了资源和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强调企业应识别关键资源和能力,注重分析产业竞争环境,同时借助外部资源以增强竞争优势。这几种理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分析,属于静态和局部的解释。价值链理论强调企业在关键环节的增值能力和跨组织提升整条价值链的集成能力;全球价值链理论则将企业置于全球价值网络体系中,将局部分析拓展为一般分析;商业模式转型理论将外部环境变迁和时间动态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分析的主体是处于价值网络中并处于演进状态的企业,是动态的分析。
企业的外包决策取决于众多因素,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长期战略来评估这些因索,然后作经营决策。而这个过程又是动态的,随着企业自身发展变化,外包的策略选择也要随之变化。由此可见,上述理论对服务外包的分析载体由企业自体扩展到处于价值网络中的关联企业,再到处于演进状态的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扩展,对国际服务外包作了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性的分析。
上述理论对服务外包的解释具有层次性,如图2所示。
从现实分析,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成为现实,市场环境的变迁增强了服务外包的必要性,而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使服务外包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的必然选择。
(一)服务外包现象的多元性,决定了单一理论不能对其发生发展和运作机理做出全面的解释
建立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可全面、系统地阐释服务外包的运作机理和决策要素,既能避免单个理论的片面性,又能运用相关理论的互补性。图3为服务外包机理和企业进行服务外包决策的模型。
企业基于上述理论所解释的服务外包带来的众多效应和优势,通过识别关键资源和能力,分析产业竞争环境,权衡服务外包的成本和收益,经过多步骤的分析与评估过程作出外包服务业务的决策,服务发包企业与接包商建立起委托――的契约关系。信任是服务外包的基础和共生机制。但是,企业的外包决策需要考虑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性质、管理水平、成本优势等许多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决策。双方利益的分割和目标的冲突、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以及由于服务外包涉及地域广使双方的合作关系变得复杂。可以根据不完全契约关系的观点,通过确定长期合作方式并设计适当的协调与激励机制,对双边关系进行有效治理,以此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使发包企业与供应商服务外包形成持续信任,保证服务外包顺利实施,实现双赢。
(二)服务外包相关理论对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 物联网 运营管理 设计研究
1 物联网产业的内涵概述
1.1 关于物联网的定义
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第三次产业时代,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深入到人类生活发展中各行各业的产业。同时,物联网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复苏发展,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经济优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物联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动态网络,通过特定的设备传感器和信息处理技术,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能够随时随地的链接任何人,任何物。从而实现智能识别、定位、监控等功能,它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延伸和扩展。
1.2 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联系,世界各国对于物联网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各国在发展物联网的基础上,一般都是从自身的优势项目开始,从而进行引申扩展到其他项目上。发达国家借助其先进的优势技术,推动传感器以及M2M的发展,通过在安全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引入物联网技术扩展到移动支付平台。而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早期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以及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多元化,物联网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云计算以及移动电信等领域。
1.3 关于物联网环境下的运营商发展
在物联网产业深入发展的时代,电信运营商作为电信行业发展的核心,对于物联网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电信运营商对于物联网产业有着强大的资金链支持,同时,电信运营商有着强大的产业规模,这些发展优势对于物联网产业技术的升级以及双方之间的合作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次,电信运营商对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以及运营层都有着及其强大的影响,电信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优势技术拓宽物联网的沟通渠道,实现更高效快捷的互动,降低沟通成本。最后,电信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在资金、技术、发展规模以及后续服务等方面实现统筹规划。
2 关于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研究
2.1 物联网环境下商业模式研究
2.1.1 物联网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物联网在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对于其建设发展都给予高度重视。物联网作为新型的战略发展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强大的支持,形成了内外联动的产业支持机制,方便各行业的前进。
2.1.2 物联网产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政府在物联网发展方面给予企业在融资方面的自持,简化办事手续,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将企业融资发展风险的可控性控制在最低,不断鼓励电信运营商和资金提供企业形成产业链,并以各种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
2.1.3 物联网产业的技术环境
物联网产业以网络为基础,要求在信息收集以及提供智能化服务和信息处理方面形成快速反应系统,才能适应物联网的发展要求。随着提高大众的物联网的认知程度的提高,满足大众对于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在物联网产业技术的升级优化,实现人工智能的系统化的服务。
2.2 产业视角下商业模式分析
2.2.1 价值网的定义
价值网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价值网理论也在不断深化发展,并且进一步成熟。价值网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仅仅是一个价值链的发展,更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流动网络。价值网打破了原有的供应核心,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服务为宗旨创造的新的价值体系。在价值网中,每一个节点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彼此独立发展但又共同为用户创造价值节点,满足用户的需求。
2.2.2 价值网的特点
价值网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具有以下特点,能够与用户始终保持一致、有着完善的合作系统、敏捷高效、可伸缩性强、数字化的网络流动。
价值网在与用户保持一致的基础上,用户能够实现自如的指挥价值网,满足用户在购买、生产以及交易活动中的需求。在价值网中,用户始终占据着主动的地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核心。只有用户有需求,才能为价值网的升级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企业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及时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企业为生存发展必须与用户保持一致,才能及时获取用户发展信息,从而提供优质的服务。
价值网在物联网发展中,能够有效的快速整合高效率、有资源的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在企业、供应商、用户以及竞争对手等主体之间形成价值网络,从而进行高效整合,形成优化合作的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价值。
价值网具有高效敏捷性,在多变和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能够及时灵活的应对突发的市场变化以及复杂情况的干扰,而价值网的高效灵活以及可伸缩性恰恰满足了企业适应多变复杂的市场环境 条件,大大降低的运营成本,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供应商、用户之间的联系很大程度上是以网路为基础的,数字化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资源的快速流动。而价值网作为一个动态的产业网络,要求必须实现资源的快速流动才能高效运转。
价值网最基础的特点就是具有网络发展的特性。它以价值网基础构架作为发展的理论基础,整合价值网参与者的资源,是参与者最强经济利益的基础,网络作为价值网发展的基础,是价值网健康运行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3 关于物联网的产业价值分析
物联网产业对于产业活动所创造的价值不言而喻,在信息化互联网市场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电信运营商作为和顾客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网络运营发展的核心,经过信息的处理及时反馈给用户。同时能够及时将收集的重要的市场信息和用户资料反馈给企业。其次,电信运营商作为物联网时展的引领者,旗下的移动、联通、电信在整个市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业务项目对于其他行业以及企业发展都有着极强的影响。
物联网产业价值网的建设对于推动物联网的升级发展有着极强的带动意义。建设物联网的产业价值网模型结构,了解用户、企业之间的发展联系情况,根据网络类型的不同,合理划分核心企业以及相关的节点企业,通过建立企业、用户之间的联系,形成价值流向是物联网产业价值的重要体现。
4 物联网环境下运营商的定位分析
4.1 物联网环境下运营商合作竞争研究
在物联网时代,企业之间在价值流和资金流方面都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但是在变化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没有绝对的竞争,也没有绝对的合作,企业之间都是为最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基于合作与竞争。站在电信运营商的角度,软件提供商和硬件提供商都是从电信运营商出获得利益,而电信运营商则是从用户获取资金。这些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合作关系,其中直接从用户处获得资金的运营商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但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电信运营商相比于软硬件设备提供商则处于竞争的中下游位置,但是软硬件提供商则是为处于中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物联网时代,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4.2 物联网环境下运营商发展分析研究
在物联网环境下,电信运营商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发展目标,做好市场调研和目标定位。在价值流、资金流、信息流方面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
物联网环境下,用户十分重视服务的便捷性、一体化以及兼容性和灵活性。物联网环境本身发展变化无常,这就需要电信运营商在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方面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服务便捷程度、服务多样化、个性化、实用化、价格、消费模式、应用扩展价格甚至在信息储存、表现以及安全程度方面都要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整合优化资源,打造电信运营商发展的综合平台。
5 关于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中的发展意义
电信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能够在产业信息革命中巩固自身的核心地位。同时,物联网市场环境的变化发展,也为运营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电信运营商借助物联网发展的平台,不断调整和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目标,有望成为物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引擎。物联网巨大的投资价值是推动电信运营商协与物联网产业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电信运营商调整商业发展模式和目标战略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洪海亮,金杰.基于电信运营商级物联网运营平台的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04月15日版.
[2]姚海鹏,刘韵洁,张智江.电信运营商物联网运营支撑平台的研究及建议[J].信息通信技术,2011年12月15日版.
[3]甘昀匀.物联网环境下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年02月01日版.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战略;创新思维培养;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143 -03
一、互联网与平台战略
自从互联网出现以来,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产业发展与企业运作模式,一大批新兴企业快速成长起来。而实践的背后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陈威如和余卓轩所著的《平台战略》就揭示了平台思维的发展,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刻阐释。平台是通过交换、管理、规则约束来为双方或多方创造价值的场所。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平台战略除了这一功能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互联网为依托
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是一种虚拟化的交易场所,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它塑造了全新的产业模式,对传统的单向的、直线式的产业价值链进行重组,弯曲了原本垂直的价值链条,激发“网络效应”,不再将受益方禁锢在垂直交易的双方之间,弯曲的价值链条使得交易效率大大提高,形成受益群体多样化。例如,传统出版业的产业价值链是单向的、直线式的,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却改变了这种状况:线上的阅读平台省去了经纪人、经销商的环节,使通过过滤机制筛选出的作者作为“补贴方”将他们的作品到平台上,读者作为“被补贴方”可以免费阅读大部分书籍,作者通过不断在该网站文章建立阅读群体,提高双方的转换成本,增加用户粘性,从而打造一个平台生态圈,并通过不断调整战术巩固自己的生态圈,形成多方获利。
(二)碎片资源整合与共享经济
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又称“分享经济”),主要通过网络实现使用权的共享,实现了对社会零散资源或碎片资源的整合,形成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如通过包括租赁、借贷、交换等经营模式,有效地催生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系列平台的产生。这些平台的出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增强了企业经营的灵活性,给这种以借贷、租赁等为主要业务的平台提供了良好的经营背景和环境,同时给一些传统行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易方式,帮助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例如,近几年的打车软件就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汽车租赁实现共享经济的平台。Uber和滴滴都有效利用了互联网平台发展自己的产业,通过线上线下的衔接进行汽车租赁,开发自身的专业系统,整合了家庭闲置的车辆,利用了人们空闲的时间。对于私家车这种碎片资源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便捷了人们的出行,形成经济共享。因此,通过平台战略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其业务方面都简化了很多中间环节,或让以前价值链上的中间环节变成了直接受益方,使得它依托最先进的互联网通过线上操控让交易变得简单高效,降低经营成本。
(三)利益的重新调配
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战略,使得价值链上的价值传递不再是直线式的。平台将传统价值链进行弯曲,并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利润收入不再仅仅在一方或双方之间产生,而可能被多方利益共同体共同瓜分,实现多赢共赢的局面。
二、将平台战略引入战略管理课程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意味着更多的传统行业将加入互联网大军,将已有的传统商业模式与互联网进行结合,进行一场空前的商业革命。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碰撞形成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其结果必然会提高产业效率,获得更高的收益,增加收益方数量。以淘宝为主的较早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发展起来的企业已不在少数,多数企业凭借市场敏感度,对瞬息万变的商业模式的紧密观察和正确的战略指导,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分得自己的一杯羹。在平台战略实践和理论发展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化平台战略的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管理教学应与时代同步
互联网时代下,管理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在发生深刻变化,比如慕课、微课的兴起,学生多渠道、多方式获取知识,这对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的职责应该相应发生改变,需要从满堂灌的形式,转向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提出学习和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找答案。因此,教师应更大地发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刻意学习的意识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战略,不仅是管理实践的产物,也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和管理教学应当引入的新内容。研究表明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在中国的企业中,每一天有1.2万家倒闭,每一分钟有近10家企业关门。可见企业的生存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的命运只有具有良好的前瞻性战略和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才能把握在自己手中。面对难以捉摸的市场环境,如何把企业放置在一个更安全的地位,这需要每位创业者学会利用战略新思维,能够把企业与互联网挂钩,在平台上发挥自身优势,并利用平台来完善自身发展,跟紧进步的速度以免面临淘汰。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平台战略新思维也许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企业面临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使企业有效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缩短创新周期,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基于平台战略在实际中的巨大作用,应该将管理教学和时代接轨,通过引入、鼓励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平台思维,为未来管理实战积累厚实的理论基础。
(二)运用适当方法将新理论引入课堂
如何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战略?本校战略管理课程组,开发了以下学习方法:课下阅读《平台战略》,结合实际写读书心得和收获体会,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课上分组分享学习收获。根据书面心得和课堂分享,确定平时学习成绩。本方法从2013级、2014级工商管理专业3个班级150人的运用看,效果良好。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学习《平台战略》,不仅拓宽了战略管理知识,而且通过结合身边的案例,以及书中大量丰富的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很好地掌握了企业成功的奥秘,了解和熟悉了案例企业的商业模式,发现了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异同,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学生对实践问题的探究学习之门。
(三)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该教学方法的使用,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对一些耳熟能详的企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学生们会惊讶于这些企业是如何获得盈利以及如何运营的。与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而言,这种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养成。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
目前国内高校在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对如何与实践结合显然重视不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养成。在战略管理教学中,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了解战略管理的一般理论。但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让他们在遇到实际案例的时候能够有理论依据地进行案例分析和表达自身观点,而不是到了实际情况之中这些经典的理论却毫无用武之地;如何帮助学生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为学生搜集提供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机会;如何帮助学生吸收新理论新知识;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理论和新理论上重视不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化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
首先,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例如读1-2本管理实践类书。书籍的选择,不要占用太多时间,同时又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比如围绕管理实践新出现的一些管理成果,如蓝海战略、平台战略、智能时代、创业维艰、精益创业等,给学生读书以明确的指引。读书心得,要有明确的字数要求,比如不少于两千字,且不得抄袭(包括不得抄书、不得相互抄袭、不得抄袭网络);课堂报告,要事先准备PPT,每位报告时间不超过10分钟,非本组成员对报告人作点评,报告人和点评人随机抽取。这些表现即为平时考核的主要内容,也是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要求对于学习战略管理者课的学生们有非常大的帮助,能够使他们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也能使他们对于最新的前沿的理论有所了解和掌握,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商业模式也能够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可以借鉴“电梯间营销(elevator pitch)”方式,进行表达和应变能力的训练,创造模拟环境,选择战略管理的重要问题,如平台战略的商业模式分析,分小组进行比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采取这种比赛机制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死板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真思考和总结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新理论。
再者,通过增加课堂互动来打破原有的课堂氛围,比如管理类游戏。在战略管理课程中,采取形式多样的管理类游戏活动,如学习曲线与团队合作。通过游戏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习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增进对新知识和新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能够自主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在以后的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其养成敢问、勤问、善问的好习惯。
最后,除了在课堂上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以及通过课堂活动来为学生传输新思想和新理论以外,可以尝试课下的时候与学生线上沟通,如建立班级微信群、学习小组微信群。通过课外的互动,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面临的问题和学习状况,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敦促学生“刻意学习”,促使其对个人不熟悉的领域和知识进行反复学习提升而不是对已经熟悉的领域加强训练,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不熟悉的领域知识的掌握,使其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管理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要及时洞察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并尽快将其引入课堂,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培养社会有用的管理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威如,余卓轩.平台战略[M].中信出版社,2013,(06):8-23.
[2]肖迪,刘新华,侯书勤.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平台战略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J].浙商管理评论,2014,(12)13:2-4.
[3]梁淑珍.浅议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2):1-4.
[4]汤天波,吴晓隽.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型经济模式[J].科学发展,2015,(12):78-84
[5]陈威如.用互联网精神转型平台模式[J].商学院,2014,(06):43.
[6]陈威如.打车软件不可能赢家通吃[N].中国商报,2015-3-3.
作者简介:
[关键词]非加价;流通;创新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011-03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迈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在流通方面的理论研究上相对滞后,以及流通服务行业开展较晚且受到国外成熟流通企业的竞争,我国国内企业也逐步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其中企业的集中度较低,规模较小,缺乏一套成熟的流通模式等导致的竞争力普遍缺失成为现在最大问题,摸索出适合我国发展的商业流通新型模式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大出路。“非加价”模式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流通模式。
1 “非加价”模式
11 “非加价”模式概述
“非加价”模式是中国美旗控股集团提出和独有的模式,是一种通过资源整合来扩大规模从而追求规模效益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消费者、企业以及银行金融等方面的多赢局面。
美旗城的理念是通过“非加价”模式运行和巨大的资本投入来获得巨大的产业集聚能力和超大的规模,重新打造出一个面向全国乃至面向全世界的一个新的流通渠道。美旗城是一个全新的供应链平台,一个实现多方共赢的平台,其主要的赢利点在于规模下的效益,对符合入驻条件的企业提供大量的优惠条件,从而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美旗。将区域内大量的零散中小企业聚集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资源。通过美旗城这一平台统一对外采购,提高国内企业的集中度,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非加价”模式是根据我国流通行业现状发展形成的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该模式不是依靠向入驻商家提供基础服务获得直接回报的,而是通过金融利润以及配套第三产业来获取收益,并成立金融结算中心,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和供应链体系来形成整个商城的规模化、信息化、结构化。从而有效地降低商品的流通成本,在保证商家利益的同时,控制物价的涨幅,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此同时,庞大的资金运转也使银行金融机构获取可观的赢利,带动流通企业的增值与发展。
12 “非加价”模式的理论基础
“非加价”模式是以信用为基础,以重建商业秩序为目标的。它通过放弃“直接加价”,让企业先在其中获利,使大量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扩大行业规模,形成规模优势,重新塑造流通主渠道,合理定价自身的劳动价值。
在“非加价”模式下,买家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是依靠第三方的监控来换取信用,实现物流和现金流两者的分离,等到整个交易完成进入结算时,买家的下家依照合同到美旗城的结算中心进行结算,买家依照合同支付卖方货款,交易所得的利润全归经营者。利用信用交易,可防止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挤占过多的资金,从而减小资金被挤占而无法有效升值的成本,避免因资金链断裂而造成的整个运转的停摆。
2 “非加价”模式的优势
21 “非加价”与直接加价比较
“直接加价”模式平等的概念已被替换,在赋予商品无差别的劳动力价值的过程中, “双方自愿”原则逐渐成为主流。当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拥有绝对主导的能力,“双方自愿”就成了体现平等的一个灵活公平的工具,一方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生存,不得不接受对方强加的定价、条件等。因此,在“直接加价”模式中,交易一方原先合理的权益将可能受到侵害,只能通过下一个流通环节的“直接加价”来弥补单方面的损失。因此看似双方自愿的“直接加价”模式会导致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价格被逐层抬高,最终引起价格盲目上涨。 特别是附加值低的行业,生产成本在整个价值链中所占比例并不高,而在“直接加价”模式下,整个价值链的80%被流通方供应链服务环节所占有,这是渠道与寻求进入之间关系失衡的结果,是一种供求关系失衡形态。
在“非加价”模式中,整个产业链中的每个流通环节都为其劳动成果、劳动价值提供一个合理的定价,重新回归商品交易应有的平等概念。流通领域上下环节间避免无限度的盲目加价,防止因各流通环节直接加价而造成的通货膨胀,让货币、商品实现其本身的价值,以推进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争取实现宏观经济的目标。
22 免店租与高价店租比较
“非加价”模式对符合入驻条件的商家实行店面在一定期限内免除租金的优惠条件。相比于传统商业城千金购买或租借店面的现状,“非加价”模式能够成为商业城的另一大亮点,从而吸引更多有竞争力的商家入驻。众所周知,目前各传统模式的商业城店面每平方米的价格不菲,商家面临“一铺难求”的艰难情况。这对于商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隐形成本,将挤占商家可用资金的一大部分,控制了商家的流动资金,减小商家的投资机会和效益。
流动资金的周转是创造企业盈余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非加价”模式中,入驻商家可以节省巨额的店面租金,大幅度提高其资金的可周转性。“非加价”模式下的商业城通过免店租的巨额优惠,可吸引整个产业链的供应商前来入驻。在此情况下,一是营造了各行业集聚的规模,让商家共享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效。二是“非加价”模式下的商业城可通过规模效应产生的巨大边际效益,包括从保险、金融租赁、酒店等服务项目中得到可观经济回报,构建双赢的良好形势。
23 免息授信与抵押担保比较
在传统商业模式的商业城中,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加大投资,来提高资金的运转速度,有效地提高投资效益,以扩大企业规模,完善产业模式,提高市场份额。但由于受其经营规模影响,其有限的产业规模很难成为贷款的有效担保,常常面临“贷款难”的尴尬局面,以至于缺乏流动资金,难以扩大生产规模,甚至阻碍发展的步伐。而除内部融资外,贷款是他们主要的融资渠道。因此,能够获得授信、获得贷款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非加价”模式能够缓解商家扩大经营时的资金瓶颈,满足扩张的需求。美旗城为入驻商城的商家提供三倍于自有资金的免息授信,以此来解决中小规模的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而实现资金的有效流通,提高了资金的周转率和利用率,促进企业规模的发展和扩大。
24 信用交易与现金交易比较
在传统商业城模式中,现金交易是常见的交易方式。供货商将原材料提供给制造商,制造商再提成品给客户,然后客户向制造商支付货款,制造商再支付供应商原材料款。资金的紧缺又不得不以现金做交易,导致债务无法及时偿还,从而三角债务的现象频频出现,这种情况在我国流通领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同时,银行和生产商之间的贷款往往也需以原料或产成品作为抵押,因此其间也经常出现三角债务问题。
在“非加价”模式中提出了构筑信用体系,实行供应链信用金融的崭新模式。这一模式的特征在于买方在交易阶段是靠物流公司的监控换取信用,完成交易后在商业城中统一的金融中心进行结算。买方的下家按合同到结算中心付款结算,买方按合同支付卖方货款。降低了商家的现金困扰,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传统商业模式中三角债务发生的概率。
综合以上“非加价”模式非加价、免店租、免息授信、信用交易等特殊形式,运行“非加价”模式的商业城,能够吸引各类不同且相互关联的商家积极参与。使入驻美旗城的所有商家能够扩大规模,形成一个领先的、强大的产业链。以鞋业制造为例,在运行“非加价”商业模式的情况下,不仅只有零售商店,与鞋业有关的从设计、原材料、配件、机械等相关商家也入驻于此。整条产业链的入驻能够实现品种齐全、价廉物美的完美的商业交易,同时解决目前流通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流通产业的升级。
相比之下,传统的商业城则是以个体产业为主,主要为消费者提业成品。诸如沈阳商业城、中旅商业等当前国内比较大型的商业城,它们都是以著名品牌为核心,为其提供店面进行销售。这并不能解决“直接加价”模式所带来的产品价格膨胀。同时也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不能提高个体产业的竞争力。
“非加价”模式优劣势比较
“非加价”模式 传统商业模式
优
势 1避免因通货膨胀而导致各项流通成本的提高
2降低了商品在物流中的采购成本
3解决流通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信用缺失等难题
4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分离 1以单一产业为主,较为灵活
2规模较小,前期所需资金的投入较少
3对现金的要求较低
劣
势 1要有足够的前期资金持续投入
2能否对周边已经具有一定集散地位的城市进行分流
3必须拥有充足且不间断的现金流 1各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价格将层层递增,最终导致价格盲目上涨
2企业受规模限制,贷款较难,发展受限
3主要以单一产业为主,无法实现规模效应
26 “非加价”模式的优势
通过“非加价”模式的运作可有效地防止因为通货膨胀等问题所导致的各项经营成本的提高,如:物流成本、原材料成本、管理成本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供求。
“非加价”模式的流通技术,将现代物流与市场的优势结合于一体。吸收了连锁制、超市制和摊位制等传统的市场业态的优势,提升了商品在市场中的价值,降低了商品在物流中的采购成本。
“非加价”模式的开展可以实现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这三流分离,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同时较为有效解决当前中国流通领域所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商业信用缺失、信息渠道闭塞等流通难题。
3 “非加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所有创新的模式和理论在开始实现时,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问题,“非加价”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流通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非加价”模式的赢利方式主要是依靠巨大的规模效应带来的效益,因此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且建设周期长。中国美旗控股集团前期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筹集各方民营资本,民营资本存在依附性较强,财务风险较高。一旦民营企业自身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或者企业所有人对美旗城的发展失去信心,民营企业便有可能从“非加价”模式撤资,美旗集团作为民营企业,很可能没有足够的前期资金持续投入,这也是民营资本的不稳定性所留下的后患。
其次,“非加价”模式的规模化运行通过美旗城入驻商家的保证金和中国美旗控股集团自身的固定资产来获取银行的授信,从而来进行整个模式后续运营,这需要的是大量且持续的现金流,获取充足现金流的基础是大量的入驻商家和大规模的交易额。但在项目刚刚运作的前期,美旗城品牌尚未创立且没有相关的实际运营数据支持,是否能够吸引足够的商家和顾客,为入驻的商家提供现金流和交易额,是“非加价”模式实现运转所需面临的问题。
再次,诸如泉州、广州、温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原本就有着各自的商业流通模式,具有一定的集散能力。美旗城的选址靠近这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美旗城带来一定的考验:建成之后的美旗城能否对周边那些已经具有一定集散地位的城市进行分流,打破原有的商圈和经营模式,从而获得新市场,还需要实践检验。
4 结 论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集中度低、贷款难、信息共享程度低、受外资冲击影响大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真实写照,“非加价”这一新型的流通模式的推出,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使中小企业获得规模优势,解决商业信用缺失、信息渠道闭塞、信息不对称等流通难题,另一方面通过免息授信来缓解现在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时所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目前海西美旗城还在筹建中,第一期工程预计将在2013年6月份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将“非加价”模式从理论变成现实。虽然发展至今,该模式还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有理由相信,这套创新的理论会给我国今后流通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卢晓彦中国美旗首推“非加价”模式[J].中国纺织,2010(10):125
[2]张潇美旗城打造“非加价”模式[N].新快报,2010-03-22
关键词:移动商务;消费者接受;技术接受模型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2007年7月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的总人数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其中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接入网民数达到4430万,占总数的27.3%。移动应用在消费者的生活和工作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几年来,学者们和行内人士开始关注移动商务的研究。在1999至2002年期间,出现了很多关于移动商务如何给商业带来利益的研究观点,目前的研究重点更多的是转向用户,B2C移动商务的成功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因此,本文在消费者接受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其成功因素。
一、消费者接受理论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消费者接受问题所基于的理论有多种,其中包括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InnovationTheory)、理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等。下面分别对这几种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创新扩散理论
Rogers在1995年提出,该理论预测了媒体以及个人交往中如何提供信息以及影响他人的观点和判断,并试图解释影响用户如何以及为何接受某一新信息媒介的因素。其包含五个方面:(1)创新的特性;(2)决策过程;(3)个人的特性;(4)接受创新的结果;(5)沟通渠道。Rogers将整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认知、产生兴趣、评估、尝试、接受,相关研究表明创新的相对优势、复杂性、兼容性等与该创新是否被接受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理理论
源于社会心理学,由Fishbein和Ajzen在1975年提出。社会心理学家试图解释态度如何以及为何会影响行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执行此项行为的意图(Intention)决定的,而该意图是关于行为态度(Attitude)和主观规范(SubjectiveNorm)的函数。然而理理论是基于行为受意志力控制时进行假设和解释的,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计划行为理论
由Ajzen提出,是对理理论的延伸,解决了原模型在处理那些不完全由意志力控制的行为时的缺陷。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行为态度(Attitude)、主观规范(SubjectiveNorm)和感知的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Control)来预测行为意图,所有的行为意图加上实际的行为控制构成了影响实际行为的解释变量。计划行为理论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持。
(四)技术接受模型
Davis(1986,1989)在理理论的基础上,在信息系统领域提出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重要因素:感知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它们决定了使用系统的个人意图,同时感知易用性直接影响着感知有用性。该模型得到了很多实际应用的验证和支持,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模型进行延伸:从相关模型中引进因素,增加或者引进其他的关于信念的因素,验证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前导因素。
二、B2C移动商务的消费者接受模型
近年来,在研究移动商务的消费者接受问题上,学者们大多是在运用前面相关的接受理论基础上提出研究模型的。实际运用中,移动商务在不同的背景下如B2C、B2E、B2B,其用户目标和体验来源是有所差异的。B2C移动商务关心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和目标,通过让消费者体验到满意以及个人效能的提高而获得消费者的接受。Lin&Wang提出的基于B2C移动商务的消费者接受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比较高的支持。而Cheong&Park、Lee&Jun以及其他学者们的研究表明感知娱乐性也会影响消费者对移动商务的接受。
三、B2C移动商务的成功因素
消费者接受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B2C移动商务的成功因素。感知有用性从企业的商业模式、内容创新性获得,而感知易用性从用户界面设计、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互动服务支持获得,感知信任性从企业的信任度获得,感知娱乐性从休闲娱乐支持获得,感知价格水平则主要体现在移动商家的价格策略。“感知自我效能”跟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个人能力等相关,属于个体的微观层面,并非企业所能控制。本文研究的成功因素是针对企业而言,因而感知自我效能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B2C移动商务的成功因素。在这些成功因素当中,“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涉及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国家的政策,属于宏观层面,而企业处于中观层面,因此不作展开。下面对各个成功因素的含义以及其操作层面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商业模式
关于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研究,一般都是从其通讯模式、信息服务模式、广告模式、销售模式、移动工作者支持服务模式等进行讨论。I-mode提供的服务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娱乐、交易、信息和数据库,并在日本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具体操作层面分析如下。
1.客户关系管理,即通过在线服务为客户提供在移动环境下的支持。比较典型的是银行业、保险业为消费者提供的实时在线交易、信息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
2.移动支付,包括信用卡支付、银行转账、现金交易等多重方式。对用户而言,只需提供手机的PIN码即可完成注册,输入该PIN码登录进而实现移动支付。
3.无线广告业务。广告是消费者获得移动商务信息的重要渠道。商家通过收集完整的用户信息数据库,运用移动技术获取消费者当前的地理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活动。广告的方式包括文本信息、多媒体信息,基于人口统计信息或区域位置信息进行。I-mode的广告模式包括简单的标题广告、特殊的菜单页、群发式的短信息服务。腾讯公司在近期推出网络广告的精准定向系统。由于移动设备的个性化特征,将“精准广告”运用于移动商务平台将获得更高的价值。
(二)内容创新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产品服务不断更新的时代,引发了“眼球经济”竞争潮流,移动设备、移动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又将创造“手指经济”潮流。内容创新,意味着产品或服务的新颖性和丰富性。本文仅举出两个实操例子:提供位置敏感、个性化书签服务。
在B2C移动商务领域,基于位置的服务(LBS)通过精确定位实现了传统电子商务无法实现的应用而被称为杀手锏应用(KillerApplication),具体内容有:目录服务如动态黄页服务、旅游、表演、订餐服务;追踪服务如资产追踪、个人追踪、物品追踪;导航服务如动态交通信息、路线描述;基于位置的广告和促销策略等。另外,提供个性化书签服务,便于消费者在移动环境下将所需的信息归类和汇总。而移动搜索也将成为业内发展的热点。
(三)用户界面设计
J.Buranatrived&P.Vickers指出:界面设计已经成为用户接受移动商务的重要影响因素。移动商务的终端设备诸多为手机、PDA等,这些设备的屏幕比较小,当搜索信息或者进行交易程序时,容易使得消费者失去信心和耐心。高级的用户界面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输入/输入、空间节省技术、界面适宜。AaronMarcus等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在移动用户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做到:重视安全性、避免感官上的超负荷、降低复杂性、谨慎使用图片、提供自然的用户控制、允许信息的定制等。
(四)互动服务支持
目前移动商务应用的平台主要有三种:移动信息平台、移动网络接入平台,IVR(互动式语音应答)业务平台。各平台均可以实现互动服务支持,而且新的移动设备拥有越来越多的交互模块。互动服务支持可以促进交流,从而提高消费者对整个应用的感知易用性。
(五)信任
网络信任问题在电子商务领域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在移动商务领域,消费者信任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提高移动商家的信任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良好的声誉。许多新的移动产品和服务推向了消费者,如移动搜索、移动博客、无线广告,消费者更偏向于选择声誉良好的企业为自己提供服务。
2.采取恰当的营销策略以增加消费者对移动服务的熟悉程度。广告宣传、媒体报道、有奖互动参与、适宜的吸引性促销等等是增加熟悉性的有效手段。随着E-learning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移动学习和在线培训也将成为可能。
3.引进第三方认证。在移动商务交易中,引进第三方认证有利于消费者对在线交易、安全支付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产生信任感。
(六)娱乐支持
I-mode的统计数据表明,移动娱乐是移动商务所有应用中最成功、利润最丰厚的业务。据“2006国际移动娱乐峰会”透露的信息显示,2005年全球移动娱乐市场销售收入达17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71%,预计至2009年,全球整个市场将超过590亿美元。手机游戏、音乐、视频、手机电视、数字贺卡等个性化移动娱乐的应用将推动无线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七)价格策略
2005年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开展的相关调查显示,54%的消费者认为“成本太高”是没有使用移动商务产品服务的原因之一。尽管目前无线网络构建和运营成本还是比较高,在价格策略方面亦当合理化。B2C移动商务的消费群体在整体上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群体,其好奇心和追求时尚的心理比较明显,那么可以凸现“增值服务”的运用。在整个移动商务的价值
链上,要强化定价的透明化与规范化。
[关键词] 企业;竞争战略;战略协同;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已经进入所谓的“红海”竞争环境,各企业不仅要面对行业内的竞争对手的挑战,同时也要面对潜在竞争对手等的威胁,纯粹割喉式的恶性竞争使红海变得更加血腥[1]。在移动通讯行业,三大营运商之间竞争白热化,腾讯公司“微信”产品的推出,更是使传统通讯营运商们营业额受到很大冲击。面对”微信”的威胁,中国联通转变竞争战略思维,积极寻求与腾讯公司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出吸引众多客户的“微信沃卡”,在日益恶劣的竞争环境下营造通往企业孤岛间的连接通道。
二、战略协同理论发展
(一)传统的战略协同理论
1971年,联邦德国物理学家Hermann Haken提出协同的概念,并于1976年在《协同学导论》中指出,尽管不同系统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系统仍存在相互影响与合作的关系。1965年,Igor Ansoff提出了协同战略的理念,他认为协同是组织各事业部的协同,这种事业部间的联合可以使企业充分整合利用资源,获得联合回报效果,从而使企业有更强发展潜力。据此,Igor Ansoff较早的确立了协同的管理学意义。J.F.Weston在研究公司兼并过程中提出,公司兼并有益于社会,协同应主要体现在效率的改进上。同时他认为,协同效应分为管理协同效应和营运协同效应两个方面。Buzzell & Gale从公司集群的角度阐述了协同效应的相关理论。他指出,持续的协同效应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和活动、研究开发和营销的外溢效应、公司形象共享及公司的相似性这四种基本方式来实现股东盈利。
传统的战略协同理论以组织资源无限供给为前提假设,为早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但是它忽视了现实企业存在的资源限制问题,不注重企业间的合作。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消费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战略协同理论也越来越受到现实的挑战。
(二)协同战略理论的新发展
M.Poter从价值链的角度研究,指出企业业务单元中可能存在三种类型的协同:有形关联、无形关联、竞争性关联。他强调,业务单元间的关联可能实现了协同效应,同时竞争对手之间也可以实现协同合作。1987年,伊丹广之对协同效应进行了相对比较严格的界定,把Igor Ansoff的协同效应细分为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2]在公司运营过程中,互补效应非常容易被模仿,无法造就企业的持续竞争力,所以只有当公司充分利用其无形资产时,才会产生独特且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协同效应。Prahalad & Hamel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必须在竞争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即核心能力。这一核心能力的关键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不易被替代的技能、资源或竞争能力,同时这种关键资源可以被其他企业内部化。可以说,核心能力理论的提出是对协同理论的拓展和延伸。[3]新的协同战略理论,由企业内部协同发展到外部协同,适应了现代公司的发展需求,为公司多元化发展和经营战略制定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撑。
三、基于协同理论分析微信沃卡
(一)战略协同机会的识别
Combs和Ketchen(1999)认为,企业的战略行为是企业把握和利用战略性机会窗口的行为过程,因此,战略协同的前提是准确的识别协同机会,而公司外部协同机会会比内部协同更难。我们可以利用M.Poter的“价值链分析法“,对中国联通和腾讯公司价值链中每一环节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价值链分析法将不同业务环节间的关联分为各自有其不同竞争优势的有形关联、无形关联以及竞争性关联三种类型。[4]
协同机会识别要从关联的可能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综合分析。首先,分析各业务环节和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性。其次,分析各种管理能力和技巧的传播的可能性。这种价值链分析在现在竞争环境下,可以在企业内部运行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也可以上升到公司层面上进行,即两个及更多公司间的横向协同战略分析。
中国联通与腾讯公司联合推出的“微信沃“卡,则是公司间竞争性关联和有形关联战略的典型。首先,在有形关联方面:(1)中国联通和腾讯公司的协同在吸引更多目标客户的同时增加了各自的成本收入。(2)共享活动增加了中国联通和腾讯公司的业务独特性。微信沃卡的推出,被称为是在OTT业务上的”破冰之旅“,即业务领域的新动态,这种领域动态一定会创造新的业务范围及模式。其次,在无形关联方面:(1)两公司在战略、顾客方面存在相似性。中国联通在3G网络时代,拿到了最具优势的WCDMA牌照,同时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在用户数量上仍然相对落后中国移动。而利用“微信沃”卡,中国联通不仅可以锁定深度的微信迷,抓住忠实客户,同时分享微信用户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腾讯公司也可以利用中国联通的3G网络扩充自己的服务渠道。(2)通过业务的合作,两者的管理技能也会在协同过程中相互借鉴优化。最后,中国联通和腾讯集团都具有基础设施和顾客资源等相关协作的资源能力,这种资源能力,为二者进行下一步的协同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有利于两公司充分发挥协同的竞争优势。
(二)战略协同策略的实施
协同的组织实施是在企业协同发展战略统筹下进行的,企业从共同的愿景出发,在准确判别协同机会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内外部分析,形成清晰的协同发展战略。协同发展战略一般形成于企业组织扩张、并购、重组和建立战略联盟等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资源能力水平等可以采取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以及混合多元协同发展战略。
中国联通和腾讯公司,根据企业的协同发展战略,制定业务组合战略,进行业务布局和资源配置。联通开放自身有优势的3G网络为载体,开启定向流量优惠;腾讯公司则提供微信特色业务及优惠。双方各自提供一些优势资源进行合作让利,不仅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而且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运营商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典范。这种外部协同发展战略,可以有效吸引新的用户加入,通过资源共享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协同双方的互利共赢。
(三)战略协同策略的文化氛围
战略协同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企业内部,如果企业成员价值差异大,目标不一致,则无法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也就无法获得协同效应。同时,协同发展战略要求企业间相互协同合作,营造和谐的组织间文化氛围。企业间合作的部分要素与环境,应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发展的均衡状态。一方面,企业间员工价值观应趋于协同,建立公司员工间的共同愿景;另一方面,企业间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的协同文化体系。
中国联通和腾讯公司联合推出“微信沃卡”的过程中,首先,企业内部构建了一个协同的文化氛围,通过企业规范体系营造自身的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其次,两企业在战略合作过程中,经过同构、转换和凝聚机制,将相异文化整合为一种协调的集团文化。利用服务产业间的共性修正战略文化差异,实现动态战略协同文化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四)战略协同策略的经济性
协同理念是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的理论基础,公司领导者期望通过协同战略来共享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获得更大市场力。纵观战略协同策略,其经济性如下:
首先,战略协同理论发展到今天,是对协同理论及战略理论的发展完善。从最早协同理论在系统学科的出现,到现在协同理论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运用,结合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充分显示了我们对相关理论研究运用的深入。
其次,战略协同可以使协同公司获得协同效应,公司通过不同方向的业务整合,扩大销售渠道,实现资源共享,获得规模经济。中国联通和腾讯公司的协同战略,一方面,中国联通可以锁定微信用户,降低开拓新市场的成本;另一方面,腾讯公司利用中国联通的运营的3G网络等基础设施,降低运营成本,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竞争能力。
第三,战略协同在竞争环境激烈的今天,可以创造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企业在协作过程中,进行业务剥离或者重组,创造了互惠互利的联盟模式,不仅仅是对企业,对行业也是如此。微信沃卡的推出,代表了互联网与通信行业的新的商业运作模式,适应并促进了信息行业的消费新模式的出现及发展。
四、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环境下,孤岛模式的生存发展已经不再满足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需要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战略来应对变幻莫测的环境。通过战略协同创造1+1>2的效应又是现在企业应对环境所表现的本能反应。中国联通和腾讯公司联合推出的“微信沃卡”就是企业领导者准确识别协同机所作出的战略决策,不仅可以互补自身企业的局限,也可以互相拓展业务领域,实现新的商业模式创新。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企业间协同的规律把握仍不够完善,在协同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仍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但是,结合中国企业实际,创新协作战略的理论方法,探索新的商业合作模式,是中国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思路。
[参 考 文 献]
[1]W.钱・金,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1-15
[2]马云辉,王猛.传统战略协同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J].当代经理人,2006(10):210-211
总部设在纽约的“智慧社区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ICF),创建了一套“遴选-分析评价-颁奖”流程,自1999年_始在世界范围评选“年度智慧城市”,分别遴选出“智慧城市21强”、“智慧城市7强”,最后评选一家“年度智慧城市”。
ICF构建的“智慧城市关键评价指标”,由宽带连接、知识型劳动力、数字包容(后改为数字平等)、创新、营销和共识等5个一级指标构成;2015年又增加了“可持续性”指标,表达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1999年,新加坡荣膺第一届“ICF年度智慧城市”奖。
ICF评比活动对智慧城市理念的普及和推广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其历年的年度顶级智慧城市奖项来看,逐步聚焦于城市的信息-网络-智慧化建设,但对城市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视,尤其是近年获奖内容,更加关注智慧建设对现代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经济”的贡献,例如2013年ICF了年度主题白皮书《创新与就业》,介绍了一系列获奖城市转型案例。这些,也为我国智慧经济建设提供了国际范例。
欧洲智慧城市6维度指标体系
2007年,维也纳大学等机构受邀为欧洲开展智慧城市评价及排名活动。
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研究采用2001-2007年间的城市数据,从欧洲ESPON空间规划项目的1600个城市数据库中选择了70个中等城市为样本。评价系统由6个一级指标(关键维度)、31个二级指标(见表2)和74个三级指标构成,例如,一级指标“智慧经济”由创新精神、创业才能、经济情景与知识产权、生产率、劳动市场弹性、国际市场参与度和经济转型能力等7个二级指标组成。数据来源方面,74个三级指标中,48个采用本地或区域数据,26个采用各相关国家的数据,也有部分数据从其他研究中获得。数据收集后需进行标准化处理。
排名评价结果的表达。提炼并归纳出智慧城市的6个维度特征,包括:智慧经济、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市民(公民)、智慧生活和智慧(政府)治理,其理论基础分别对应区域竞争力理论、交通和ICT经济学、自然资源理论、人力和社会资本理论、生活品质理论,以及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理论等,并对卢森堡等70个城市依评价分值进行了排名。
整整十年了,维也纳理工大学不经意间完成了首次大规模的智慧城市评价实践,堪称完美成功的一次评价活动。其构建的智慧城市研究框架体系,严格的评价逻辑和数据处理方法,著名论文《智慧城市-欧洲中等城市排名》的发表,以及六维度模型的提出,形成了业界广为引用的智慧城市评价报告,被广泛认同为智慧建设评价体系的经典样本。
“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评估框架
2013年起,我国与欧盟开展了“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项目,双方各选择15个试点城市(区),评估主旨是“比较每个城市的主要特征,以便确定智慧城市诸多项目中的最佳实践;通过一套共同的标准来评估各个城市,评价智慧城市项目所产生的效益,理解智慧城市项目所面临的挑战”。2016年,我国浙江省宁波市作为该项目合作方之一,获得“卓越奖”。
项目评估框架包括9要素,即智慧城市战略思路、利益攸关方、治理结构、融资、价值评估、商业模式、ICT基础设施、城市智慧服务,以及法律与监管政策。
其中“智慧城市战略思路”方面,关注是否具有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或顶层设计,是否制订了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否体现了ICT技术发展趋势;KPI指标是否以国际标准为基准。“利益攸关方”关注智慧发展决策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也关注市民参与智慧城市的发展。“价值评估”指智慧城市建设的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影响,包括创造多少收入和就业、对城市GDP的影响、解决交通拥堵和城市碳排量能力,以及对智慧项目投资的社会回报率问题。“商业模式”则关注将智慧项目投资变现的商业能力,如收取交通拥堵费来为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资金等。“城市智慧服务”关注服务的技术系统架构设计,包括是否可扩展到城市的其他系统或其他城市、是否云上交付、是否利用了物联网技术、是单一服务还是集成产品的一部分、是否利用应用程序接口API设计的开放系统等。
项目还编制了“试点城市成熟度评估标准”,将评估9要素分别设置为“基本、合格、较先进、最成熟”等四个级别成熟度。
【案例】巴塞罗那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智慧城市之一,在中欧评价框架上,其评分为:
“智慧城市战略”之“最成熟”:清晰地制订了各类可量化的智慧城市关键指标,具有完整的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或顶层设计;智慧城市考核绩效指标符合国际标准,适用于所有利益攸关方;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了ICT 技术发展趋势;
“利益攸关方”之“较先进”:各利益参与方的作用和关系能够清晰定义;市民能够较大程度地参与应用设计,政府具有及时的响应反馈机制;
“治理机制”之“较先进”:形成了跨部门覆盖整个城市的治理结构,制订了跨部门绩效评价目标;
“融资”之“较先进”:拥有充裕的资金将试点项目推广到整个城市,对智慧建设资金的使用设计了完备的监控体系;
“价值评估”之“较先进”:建立了智慧城市评价框架,包括社会、环境等非财务因素,且对所有智慧项目开展评估;
“商业模式”之“较先进”:其具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智慧应用”之“最成熟”:智慧应用在城市内大范围普及,一些应用代表了最佳实践水平,并获得荣誉;能够通过开放数据和资源提供智慧城市各项服务。
中欧绿色智慧城市项目的启动,通过提出较为全面的评价框架及成熟度模型,为我们提供了探知智慧城市建设国际视野的良好机会。
从文献材料看,中方注重评估框架和智慧城市建设,而欧方优选了巴塞罗那、阿姆斯特丹、曼彻斯特、哥本哈根等知名智慧城市,重点在评估逻辑和项目完成的可移植性,9大评估因素让我们直接观察到不同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及其评价视角。为此,建议将中欧交流的经验及教训适时与国内其他城市分享,及早扩大合作成果。
国际标准机构制订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第一城市国际标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城市服务与生活质量指标(ISO 37120)》,于2014年5月,上海成为全球20个试点城市之一。
ISO 37120从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两个维度,在经济、教育、能源、环境、财政、火灾与应急响应、城市治理、健康、休闲娱乐、公共安全、住房、固体垃圾、通讯与创新、交通、城市规划、废水、用水与卫生等17个主题,提出100项指标(46项核心指标和54项辅助指标)来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该标准提供一套全球通用方法,帮助不同国家的同类型城市进行横向比较,以期发现各城市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2014年5月ISO 37120同时成立的“国际城市数据理事会(WCCD)”提示人们警示全球性的“城市数据赤字”,表达了对城市级数据严重不足的关注,强调高质量、标准化的城市级数据是构建智慧城市的核心,因而致力于创造一种“城市数据文化”。为此,该机构倡议开发新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indicators for smart cities)ISO 37122将涵盖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政府、智慧生活和智慧交通等六维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