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药行业半年总结

医药行业半年总结

时间:2023-08-31 16:0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行业半年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药行业半年总结

第1篇

今天,视频时代已经来临,但并非所有的医药企业对此都做好了准备。事实上,愈加严峻的营销挑战,让不少医药企业感到压力渐增。高昂的媒体购买成本导致过去依托卫视联动的广告被高密度拦网覆盖,即遭遇所谓的“鸟笼理论”,这使得品牌传播成为难以完成的任务。

2003?2011年CTR的数据统计显示:尽管医药行业的电视广告花费逐年增加,但购得的广告时长却在逐年减少。在各个行业中,医药行业的广告投入排名已从2003年的第2名滑落到2011年的第9名。广告投入排名的下滑实际上折射出OTC营销的困境。

如何用有限的预算找回丢失的目标消费群?与电视人群形成关联和对照的是,网络视频人群处于稳定成长中。艾瑞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视频用户规模首次超过搜索服务位居第一。在中国,超过4.9亿人在线观看视频。特别是视频类网站用户具有高质量、高学历、高消费的特征,这对厂家更具有吸引力。

今天,消费者的媒介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提高,OTC不可避免会进入多元化媒体整合营销阶段。

不同于电视时代的“鸟笼式”投放方式,视频营销就像一张密密织就的“渔网”,精准定位于目标人群。拿地域定向来说,在电视广告时代,厂家通常用央视和地方台的组合做定向,相比之下,网络视频的地域定向则能与诸多数据相关联,比如企业的销售区域强弱、官网访客分布等。

爱奇艺除了用时段、地域、观看次数等不少指标的精准定位外,还通过对视频内容,比如就某类电视剧与病症的搜索词重合性研究,更精准地“过滤”出目标消费者。目前,爱奇艺与最大中文搜索平台的数据实现了后台共享,为传播的精准定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托。

现在,已经有一些先知先觉的品牌开始布局新媒体营销,比如西安杨森,马应龙等。据媒体报道,目前在迪巧的广告投放中,网络广告的比例达到了80%,伊可占60%。

总结下当前医药企业的视频营销方式,排名前几位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精准定向、大剧营销、节目植入、整合传播等。

养生堂采用的精准定向方式的同时,还选择《AA制生活》、《夫妻那些事》等颇具年轻夫妇话题色彩的生活类电视剧,充分考虑了的网络视频用户的诉求。

不同的产品适合的品牌传播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避孕药品因其所带有的特别色彩,更需要厂家与消费者深度沟通,在寓教于乐中体现产品功能,展现专业的、公益的、安全可靠的、关爱女性的品牌形象。紫竹药业出品的敏婷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积极尝试,在《健康相对论》这样一档时尚健康类节目中,巧妙实现了品牌植入。

同样,不同企业也适合不同的传播方式,如贴片通投的方式则更适合成为那些产品体系完善、受众宽泛的医药企业,利用贴片实现最大范围的用户覆盖。相较传统TVC方式,结合网络互动特性的贴片创意,常常能够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在视频贴片广告中加个有奖活动,就能让受众由被动到主动,增加对品牌的记忆。甚至还可以把贴片广告与微电影相结合,以贴片广告作为引子,留下悬念,引导受众主动搜索,在通过微电影的创意性、故事性或病毒传播等特点,深入强化品牌理念。这些都是为广告效果加分的方式。

第2篇

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证券研究部工作

年初加入证券研究部后,在谢总的提点与郑总日常的教诲中,让我对证券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基本面分析的要点与方法,改变了原有对市场的简单认识,建立了正确的视角去看待市场的变化:

一、由原来单一的关注个股,开始向关注宏观经济变化,关注行业变化的方向转变。

以往个人只关注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没有深入的去思考背后的根本,以及现象可能引发的变化,对于行业的关注也脱离了宏观经济的变化,所以导致对于行业的变化把握不够。经过这半年的学习与工作,我认识到了证券分析必须从大的背景出发,由面到点的去一步一步进行,而不是单一的从k线形态出发进行凭空想象。

二、从简单的关注个股形态与基本面,向形态与量能结合,关注资金流向方面转变。

过去个人总是通过k线形态结合公开资料进行分析,相对而言比较片面,对于资金流向分析不太关注,且不得要领。近期在郑总的指点下,开始对于这个方面进行关注与学习。虽然目前盘面对于量能变化的敏感度还十分缺乏,对于资金流向的把握还十分欠缺。个人意识资金流向是行情的根本,这个方面将是我下一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开始端正自己的投资操作理念与心态

过去心态相对比较容易波动,同时投资操作理念相对简单。经过这半年的工作与学习。个人认为个人心态有所提高。以往个人只在意于结果,对于造成结果的原因不太深究。现在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个人操作中,比较注意过程,对于好的结果或坏的结果,个人都进行一定的总结。心态较以前平和许多。投资理念操作方面,个人十分赞同公司关于“跟从主流资金“的理念,虽然对于市场节奏把握的能力目前还十分欠缺;有时候还犯过于使用静态眼光看待市场以及个股的错误。但目前个人在日常看盘分析操作中已经有意识的去纠正与改变。

四、日常工作

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帮助公司关注相关的行业以及个股。个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方面作的还很不够。虽然,每周对于自己关注的行业及个股,自己都会收集公开资料,及相关的分析。并在总结文字时,尽量多加入自己分析与思考,少照搬网路上现成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认为,由于对分析的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程度。如医药行业,由于公司之间差异很大,对于医药行业个人比较陌生,虽然对于产品,自己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了解,但对于具体公司的变化,还是停留在盘面和量能的基础上。因此,个人的分析比较简单而肤浅,往往只能简单的提及一点要素而缺乏全面,下一阶段工作中,这个方面将着重改进加强。

日常工作中缺乏主动深入发掘的精神。近期、新股中步步高走势比较强,新华都与其比较类似,虽然,个人曾经在收盘总结时,向领导提及两股行业比较类似。但是事后自己没有主动没有深入分析与挖掘。下一阶段工作中,在工作主观能动性方面需要着重加强。 个人半年工作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下半年工作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总结,让我静下心回顾了半年来的进步与不足。

个人认为不足在于:

1、 自身知识结构仍需要进一步理顺。

虽然平日自我学习、看书、看资料中,每日与郑总的交流中,吸取了很多的经验与知识,但个人认识到,还没有很好的理顺与发展。如,在分析宏观经济中,自己就感到由于缺乏对“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深入认识,导致看到现象后,分析的比较片面,对于未来经济政策的预见性不够。又如在个股分析中,虽然运用了简单的财务分析,但是缺乏全面性,分析的比较肤浅。下半年的工作与学习中,个人打算对于基础知识进行回顾与加强。

2、 提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虽然每天都了解市场、个股的,但是个人一定的惰性使我看观察信息时不够仔细与敏感。对于市场的变化,由于主观能动性的不够,导致分析不够。同时,对于其他行业的关注,也缺乏连续性。

证券行业是一个不段学习与积累的行业,下半年,个人将着重进一步加强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建设,相信只有这样才可以突破目前的相关瓶颈,才可能有一定的进步。

第3篇

该来的还是来了,美联储如期在年内第二次加息了。毋庸置疑,美联储加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预计人民币汇率暂稳、小幅双向波动。在此背景下,近期A股市场将如何运行,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接下来的行情?浦银安盛基金表示,经济缓慢下滑、流动性略有改善的背景下,股市短期有望弱反弹,但中期仍是震荡格局。

此外,在时间节点上,A股加入MSCI的第四次“大考”脚步渐近。汇丰晋信基金对此表示,从资金规模来看,A股纳入MSCI指数体系所能带来的实际总量效应有限。历史经验显示,是否被MSCI指数所接受并不会成为影响股市走势的主要驱动力。

由于纳入MSCI被动指数并不等同于受到主动认可,再加上市场预期的提前透支,短期内很难对A股价值中枢形成直接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MSCI预期以及海外长线资金的引入,无论是对投资者结构的改变,还是对市场风格的引导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纳入MSCI指数会给A股带来的影响,博时基金魏凤春则较为保守地表示,市场近期对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期待不足以支撑A股走出大幅向上的行情,同时亦应警惕龙头股泡沫化的潜在风险。

价值股分化和成长股崛起此消彼长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融通通乾研究精选基金经理张延闽用狄更斯的话来形容目前的市场情况。在他看来,今年以来行业龙头“螺旋式上涨”和小股票的“落叶式下跌”的同时演绎,是自2016年年初以来中期趋势逆转的一个显现。但目前看这一市场格局中也存有泡沫的气息,下一轮“价值”的分化和“成长”的脱颖而出或将同时进行。

他认为,无论牛熊,市场对内生业绩高增长和确定性趋之若鹜。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只是外在表现形式,其背后反映的是企业内在价值增长,而这正是二级市场长期回报的源泉。可以说当下资本市场追捧的不是“蓝筹”,而是对一些优秀特质的资本溢价。

张延闽也提醒道,在钟摆向基本面靠拢的过程中,也嗅到了泡沫的气息。目前这种行为模式的泡沫化可以类比上一轮周期中追逐小市值和低流动性。市场无差别地拥入“蓝筹”的怀抱,导致部分公司的市值过度膨胀,长期取得绝对收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张延闽认为,下一轮“价值”的分化和“成长”的脱颖而出或将同时进行,持续关注中药、CRO、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等板块。

重点关注绩优医药股

上证50指数在今年上半年可谓大放异彩。市场观点普遍认为,中国版“漂亮50”已经到来,资金或将越来越向“美貌”的优质“龙马股”集中,未来“漂亮50”可能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个行业中。

“上半年‘漂亮50’行情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华商基金经理蔡建军对此认为,首先是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对业绩和估值的匹配度更为看重;其次是宏观经济,在经过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一轮补库存周期后,目前上中下游都已有效传导,企业盈利明显改善。展望后期,经济基本面不确定性增加,对于增长确定性较高的龙头公司给予了一定溢价。

蔡建军分析认为,现阶段的“喝酒吃药”行情其实是比较合理的。原因是白酒和医药这些消费型行业本身就属于后周期性行业,去年下半年可以看到,从上游的煤炭、铁矿石等资源性行业受益去产能率先复苏;到年初的钢铁、水泥、化工等中游行业受益PPI的传导,企业盈利也大幅改善;到最近的白酒、医药,其实是非常清晰的经济上中下游传导路径。

“白酒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属性,过去几年受三公消费限制等影响,行业有所调整,现阶段处于一个新的景气周期中;医药行业过去几年受降价、控费等政策的影响较大,行业增速也回落到低点。今年随着新版医保的落地,行业实现恢复性增长,盈利明显好转,同时一致性评价、两票制等政策都于今年密集出台,行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期,龙头公司受益明显。”华商基金蔡建军总结道。

对于近期A股市场走势,华泰柏瑞激励动力基金经理徐晓杰表示,综合经济、流动性、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预期下一阶段市场偏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资金仍然倾向于选择基本面优良的公司。市场喜欢给上涨品种贴上诸如“漂亮50”或者“消费白马”的饲,实际上,这些脱颖而出的公司都是基本面指标良好的优质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更关注的是ROE、现金流、股息率等指标。在未来1至2年内,可以预期这一偏重基本面的选股逻辑都将是市场更为主流的思维模式。

第4篇

金融危机下中小板上市

公司资本结构

经历金融危机洗礼后,我们对2008年中小板所有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了统计与计算,得到了资本结构总体状况。研究发现,股权融资仍然是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融资第一融资渠道,股权融资额为1466.94亿元,然后是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分别为845.24亿元和678.27亿元。(见表1)

据统计分析,扣除sT股的影响,从2006年-2008年我国中小板所有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受金融危机影响,呈现出新的变化。总体来看,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三者基本保持5:3:2的比例。与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一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也有较严重的股权偏好,股权融资仍然是中小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来源,占比49.05%,其中股权融资与2006年和2007年相比呈上升趋势,股权融资比例同比分别上升了15.27%和2.63%。2008年,股权融资比例最大的企业是福晶科技,其股权融资达到95.35%。股权融资比例最小的企业是黔源电力,仅为3.50%。债务融资是第二大来源,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融资困难,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债务融资占融资总额的28.26%。与2006年和2007年相比债务融资呈下降趋势,债务融资同比降幅达到14.82%和7.06%。2008年,债务融资比例最大的企业是黔源电力,达到94.49%,债务融资比例最小的企业其负债为零,包括49家企业。内源融资近年来比例保持稳定,变化不大,保持23%左右的徘徊,内源融资比例最大的企业是双鹭药业,内源融资达到63.39%,内源融资比例最小的企业是安纳达,为-8.59%,出现负值是因为公司亏本,无盈余。(见图)

2006年-2008年中,中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趋势可以看到,中小企业板内源融资占“20%~70%”区间的公司数量下降,越来越多的公司趋向于“小于20%”,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上市公司内源融资逐步减少,在债务融资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分布债务融资比例在“20%以下”的区间内,债务融资逐渐下降;而股权融资中,从以前集中于“20%~70%”区间趋于“70%以上”,“70%以上”的公司数量明显增加。可见中小上市公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板内源融资中,公司数量比例保持平稳,债务融资比例为“20%~70%“区间的公司数量减少,股权融资为“70%以上”区间的公司数量增加。

行业与资本结构

行业因素对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不同行业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同导致资本结构的差异。按申万行业标准,对所研究的中小上市公司的行业分为有色金属、医药生物、信息设备,食品饮料,商业贸易、轻工制造、农林牧渔,金融服务、交运设备、建筑建材、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化工,黑色金属公用事业。纺织服装,房地产。电子元器件,餐饮旅游、采掘等。由于有些行业少于5家以下的公司,所以剔出,没有进行统计分析。

据统计分析,不同的行业其资本结构不一样。其中信息服务、信息设备与医药生物行业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特征,其内源融资比例相比其他行业较高。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建筑建材行业相比其他行业较多利用债务融资,较少利用股权融资。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其他行业较多利用股权资金,其股权融资比例超过了55%。内源融资中,信息服务行业比例最高,达到35.91%。债务融资比例最高的行业为纺织服装行业,达到37.50%。股权融资比例最高的行业是电子元器件行业,其比例达到59.76%。

通过统计各行业融资结构的不同分布,各行业中小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比例基本集中于“小于20%”的区间内,而外源融资基本集中于“20%~70%”的区间内,其中债券融资比例,股权融资比例基本集中在“20%~70%”区间内。内源融资方式中,大部分行业中绝大多数公司融资比例集中于“20%~70%”的区间内,只有建筑建材,轻工制造,信息设备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比例集中于“小于20%”的区间内,其中信息设备行业72.73%的公司内源融资集中于“小于20%的”区间内。债务融资方式中,各行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占“20%~70%”与“小于20%”的企业数量相当,只有信息服务行业债务融资比例“小于20%”的企业数量为100%。股权融资方式中,各行业大部分集中于“20%~70%”区间内。(见表3)

以上的资本结构分布也反映了一些行业特征。电子元器件行业作为一个新兴,发展较为迅速且竞争激烈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适应市场变化,因此其较多地利用外源资金,另外,这些行业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使得人们对公司有较好的预期,因此,这些企业能获取较多的外源资金。信息服务,信息设备行业是运用内源资金最多的行业,因为其有稳定的盈余来维持企业,所以相应地其负债就少了。纺织服装行业的负债融资比例最高,纺织服装行业公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造成其债务水平较高。结果显示,行业对中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成长性与资本结构

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会影响公司的成长性,反过来,公司的成长性是否决定了其资本结构,高成长性公司与低成长性公司的资本结构又有大多的不同。选取成长性排名的前50家企业作为高成长性公司代表,后50家企业作为低成长性公司道标。通过对内源融资分析可得,高成长性公司与低成长性公司相比高4.76%,由于高成长性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能更多的选择内源融资方式。外源融资分析中可以看到,高成长性公司与低成长性公司相比,债务融资高出9.29%,股权融资低出14.05%,说明更多的高成长性公司选择增加内源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比例,而减少股权融资比例,避免稀释公司股权。高成长性公司由于盈利能力较强,所以盈余多,内源资金充足,因而越来越多地利用自有资金,相应地减少债务资金的获取:相

反,低成长性公司由于盈利能力差,盈余少,甚至出现亏损,所以可利用的内源资金非常少,从而增加其债务融资来发展公司。(见表41

通过分析2008年高成长性与低成长性公司资本结构分布,发现高成长性公司各项融资方式分布较为集中,较多分布在“20%~70%”区间内,其中内源融资比例较高,股权融资比例较低;而低成长性公司的融资方式分布不平衡,其中内源融资比例绝大多数较低,相应地,其外源融资比例相对较高,债务融资比例超过“70%以上”的达2%,股权融资比例超过“70%以上”的达30%。(见表5)

通过分析各个行业高低成长性公司,其资本结构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各行业成长能力不同的公司其资本结构也有较大的差别。从机械设备行业可以看到,高成长性公司相对于低成长性公司,内源融资比例高5.89%,债务融资高1.65%,股权融资低7.54%。化工行业可以看到,高成长性公司相对于低成长性公司,内源融资比例高2.68%,债务融资低0.46%,股权融资低2.23%。电子元器件行业中。高成长性公司相对于低成长性公司,内源融资比例高2.47%,债务融资低0.16%,股权融资低2.63%。建筑建材行业中,高成长性公司相对于低成长性公司,内源融资比例高10.31%,债务融资低2.9%,股权融资低7.42%。轻工制造行业中,高成长性公司相对于低成长性公司,内源融资比例低3.61%,债务融资高17.15%,股权融资低13.55%。医药生物行业中,高成长性公司相对于低成长性公司,内源融资比例高19.7%,债务融资高18.38%,股权融资低28.09%。(见表6)

国内外资本结构比较

沪深300指数涵盖了沪深主板的代表性上市公司,我们选其作为代表,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研究主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通过计算统计发现,沪深300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中小板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比例相当,主要在内源融资与股权融资比例上存在差异。其内源融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比例分别为250.19%、28.90%,45.92%,而中小企业板资本结构为22.68%,28.26%,49.05%。中小板上市公司内源融资比沪深300低2.59%,债务融资的比例基本相同,股权融资高3.13%。

通过比较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主要发达国家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可以发现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大多以内源融资为主,美国甚至高达77%,股权融资比例相对较小。而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正好相反,股权融资比例居高不下,而内源融资比例仅为20%。新和成与嘉应制药: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壮大企业总体经营情况

新和成:公司主导产品vE,vA,vH,vD3,类胡萝h素,市场占有率都位于世界前列。依靠不断的技术进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依靠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和良好的服务,公司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维生素市场经过多年的竞争,产业集中度不断集中,市场竞争也更多的转向质量和服务方面同时产品需求的上升也带来了供求关系的改善。2008年上半年,受益于公司主导产品需求旺盛和价格上涨,公司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但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给维生素行业等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目前其市场价格依然维持在较高的位置,但产品市场需求已经出现明显下降。公司发展变动的主要原因:0主营业务收入本期数比上年同期数增长较大,主要原因系本期维生素E系列产品维生素A系列产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所致,@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增长幅度较大系营业总收幅增长所致。(见表1)

嘉应制药双料喉风散和重感灵片是主营业务收人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人较上年同期增长2 73%,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导产品双料喉风散,重感灵片的销售量持续增加,2008年两个产品实现销售收人5,908 40万元,同比增长1,48%所致,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6,23%,44,1 7%和43,81%,主要由于公司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对市场的投人,增加了市场终端促销队r伍,调整了广告宣传计划,报告期内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较去年增长,另外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同时政:府补贴收入辕去年同期减少所致。(见表2) 资本结构现状 在现代金融市场环境下 当一个公司为其投资项目筹集资金时,其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有多种,大体上根据资金的来源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类。而这两家公司同为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所具有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要不断地投人大量的资金进行新药品的研制 申请各种专利,通过严格的质量监察,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竞争激烈,不断变化的市场。因此这两家公司每年都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技术创新,而他们是如何获取各自所需的资金呢,渠道是否相差很大呢,各种资金的比例是如何分配的呢7

通过对这两家公司资本结构状况分析看到,新和成与嘉应制药同属于中小企业板医药生物行业。从成长性排名来看新和威连续几年成长性排名靠前,嘉应制药成长-性排名靠后。对两家公司资本结构分析可以看到(见图),新和成内源融资与债务融资比例较高分别为43 75%40,87%而股权融资只占其融资总额的15 38%,而且新和成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业绩提升使得偿债能力大为提升,目前公司的银行资信状况为AAA级,授信额度近25亿元,可利用的融资渠道有借款、信用证,海外融资保,进口押汇承兑汇款等。嘉应制药融资主要来源干股权融资,占据融资总额的73 82% 内源融资只占26 18%,债务融资为零。而且嘉应制药为实现2009年度经营目标,公司的资金需求主要来自公司生产经营,巩固和拓展营销渠道及终端以及收购相关资产。经公司初步测算,经营性现金流量比较充沛,通过正常回款,就可以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求,但从打造公司完整的产业链,扩大公司产能和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来看,需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包括资本市场再融资以及适度的银行信贷等方式募集资金,收购相关资产,做大做强公司,实现公司发展的再次腾飞,实现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见表3)

从近几年新和成和嘉应制药公司的财务指标比率的情况来看,从近几年新和成和嘉应制药公司的债务情况来看,新和成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下降幅度为17,97%。嘉应制药的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9 60%。新和成长期借款47,19000F元,短期借款79,411,60万元,同比2007年上涨分别为792 06%与3 94%嘉应制药2008年长期借款为零。(见表4)结论

第5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实现利润:目标数为000万元,上半年完成000万元,占年计划000%;比去年同期增长000%;

2、销售收入:目标数为0000万元,上半年完成0000万元,占年计划0000%;比去年同期增长0000%;

3、工业总产值:目标数为0000万元,上半年完成0000万元,占年计划的000%;

4、存货周转天数:目标数000天,上半年实绩0000天,比去年同期加速000天;

5、应收帐款周转天数:目标数00天,上半年实绩00天,比去年同期加速0天;

6、产销率:目标数为00%,上半年实绩00%。

二、上半年工作的总体评价:

(一)重点品种销售下滑,传统丸剂品种异军突起。

由于受到国家宏观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各地医药市场整顿这把双刃剑,导致有些医院对正常的业务工作都不予接待,给我们的销售带来了重重困难。早在年初,公司为强化新品推广力度,着力培育新的增量市场,对销售队伍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强化市场的开发与渗透,力争通过高投入、高压力及与之匹配的激励机制,使我们的专科用药销售再上一个新台阶。但由于医药行业宏观环境的影响,专科用药的销售与我们的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我们设置了专职人员梳理、强化渠道跟踪管理,开拓维护公司普药和传统用药市场,实现与现有医药业态相衔接的工作机制。

我们在抓好销售队伍、销售市场建设的同时,利用企业的产品优势、品牌优势,积极寻求对传统特色品种的总和区域,充分借助商的渠道优势、网络优势和机制优势,扩大我们产品的销售。

上半年,我们企业跟踪的5个重点产品:000,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均有所下降。但我们的传统丸剂类品种异军突起,因疗效确切、易于吸收,市场前景被商看好,一些多年没有生产的老产品如00丸、000丸、000丸已成为商热力推介品种,销售市场陆续打开,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二)新产品开发和科技进步成果显著,gmp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根据"二个开发"(即市场开发、新品开发)一起抓的原则,企业加大了新品研发的跟踪力度,并对已取得产品生产批件的品种着力做好产业化的前期准备工作。上半年,获得00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00生产批件、中药9类00片、00生产批件等,同时进行了包括00、00等新产品的大生产工艺参数摸索工作,为这些产品顺利投放市场做好工艺技术准备。

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gmp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全员进行相关文件的再学习和考核,要求每一位员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并且强化对进厂原料、出厂成品质量检验,加强生产现场的监控考核,确保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减少不必要的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上升。

今年上半年,我们主要产品一次合格率均达到考核指标,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100%。

(三)降本增效成效明显,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今年,我们继续深化预算管理,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和生产成本。同时,面对近年来行业显现的基本特征,即毛利率"屡往低处走"、销售"量增利减"增销不增效、利润空间不断下降的实际,从企业内部挖潜入手,强化全员节约意识,让每个部门、每个流程、每个岗位订出降本增效的目标、措施,责任到人。同时,还在05年降本增效量化考核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按照"四定原则"(即:定项目、定目标、定责任人、定考核办法)制定了00项降本增效量化指标,并修订了相应的考核办法,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营销成本、管理成本等,挖掘内部潜力,从而控制和减缓了成本费用上升的势头。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半年工作重点:

总结上半年的工作,看到我们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没有松动,企业经营风险上升,市场开发难度增大,企业资金紧张,市场竞争激烈。下半年我们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全面、正确地分析、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全力以赴、振作精神、克难攻坚;我们工作的着力点仍然是市场开发、降本增效、技术进步这三项工作,我们的具体措施为:

1、市场开发工作:分析研究市场,跟进有力措施,继续抓住四个方面也就是抓主产品销售、抓主销区销售、抓商销售、抓快批,倾全公司之力,确保全年指标完成,开创营销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继续抓好市场网络建设,尤其是重点品种的终端市场网络建设,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全面开展第三终端及低端市场的促销工作,结合农村市场由于"新农合"政策出台而显现的500亿商机,以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构建工作的启动,制定相应推进计划及工作措施、销售激励政策、市场开发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力争取得高端、中低端市场双赢。

第二:公司所有工作要继续围绕市场、加强服务,销售工作要巩固原有市场份额,同时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顾客的情况,采取积极灵活的销售策略,对竞争性品种实行产品扩张战略;对高附加值的品种实行稳定地市场开发战略;对特殊规格品种实行差异化销售战略。在做好主导品种销售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新产品的市场开发,进一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第三:继续抓好营销队伍的管理。能否做好下半年的销售工作,关键是调动一线营销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销售部、市场部经理蹲点困难地区,在抓全面工作的同时,定点对销售回款大幅下滑、重点品种下降量大、新品及低端市场开发能力弱的区域,给予指导、协助,尽快扭转销售下滑局面。

第四:高度重视营销风险,加强重点客户维护,及时掌握客户的动态信息。各地区定期反馈重点客户的经营状况和同类品种的相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2、降本增效工作:按照建设节约型企业的要求,深入开展以目标成本管理、技术进步为核心的降本增效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第一:在年初制定的定性、定量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工作机制总结、确认上半年降本增效的成果经验,加以巩固并以此带动相关指标的控制力度,切实把工作做深做细进而消化外部不利因素。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市场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持续开展原材料比质比价采购,完善辅料、包装材料供应商质量审计和限价采购制度。要密切关注重点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市场变化,预测价格走势,确保年初降低采购成本目标的实现。

第三:要合理安排好生产,确保有效益、有市场的产品增长的同时,着力完善能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拓展思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尝试。在可能的范围内,努力争取外部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力争使能源管理上新台阶。

3、技术进步:

第一:首先对在研新产品进度进行跟踪考核,确保研发目标的实现,其次是对新获批准证书的产品工艺线路和工艺参数进行摸索、优化,使其尽快投放市场。

第6篇

一、2001年产业/行业经济总结

(一)、各行业生产增长情况

2001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增长速度仍稳居各行业首位。但受国际信息产业明显回落的不利影响,进入下半年以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1-9月份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46亿元(现行价,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完成销售产值6033亿元同比增长28.6%。从细分行业看,投资类电子产品产销保持了47%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全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总的来看,2001年移动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光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电子和通讯产品制造业位居各行业增长之首,增幅在30%以上。

煤炭行业生产增长速度进入三季度以后有所回落,但煤炭生产结构明显改善。1-9月,全国原煤产量74581万吨,同比增长5%。与此同时,煤炭出口同比增加2221万吨,占生产增加总量的41.6%。另外,煤矿和社会存煤同比均下降,截至9月末,全国煤炭库存1.3亿吨,同比下降13.4%。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库存2222万吨,同比下降28.6%,由此可见,新增产量没有形成新的积压。总体来看,2001年煤炭供求基本平衡,全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0-10.5亿吨。当期增产属有效供给,生产结构趋于合理,国内煤炭市场保持了较高的需求。从国际市场看,世界能源结构调整,拉动了煤炭需求增长的大格局没有变,我国煤炭出口在1999、2000年连续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2001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达到8500万吨左右,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全年累计平均商品煤价格可望达到148-150元,同比提高8-10元/吨。

钢铁工业在2001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三季度,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同比增幅为12.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国钢产量达3666.5万吨,同比增幅为14.8%,尤其是成品钢材产量增幅继续保持在18%以上的较高水平,并呈现出明显的逐季加快态势。重点钢铁产品中,大型材、中型材、小型材、优质型材等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均超过20%以上。但与二季度相比,多数产品环比增速明显放缓,部分钢材品种产量还有一定减少。从产品结构看,铁钢比、材钢比分别为1.01和1.08,比前几个季度有一定回稳,并开始向正常回归。另外值得肯定的是,钢铁工业产值增幅正在超越产量增幅,说明产品结构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01年,从市场和企业效益看,由于受国内外市场形势影响,钢铁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而出口大幅度减少。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明显下降,钢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放缓,季度环比收入也出现下降,与同期生产增幅相比产生较大落差,增产未增收。

石油化工行业受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不利影响,开始出现产出增长但收入和效益回落的不利增长局面。据统计,三季度,石化全行业完成累计工业总产值(现价)10284亿元,同比增长12.9%;工业增加值完成3280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均比上半年提高6个多百分点。但实现销售收入9417亿元,同比下降8.91%;实现利润644亿元,同比下降10%。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路走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之接轨的新加坡市场的汽油价格长时间与原油价格倒挂,导致国内汽、柴油定价大幅下调。二是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下降幅度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平均下降1660元/吨,合成纤维平均下降1260元/吨,合成树脂平均下降500元/吨。三是要消化年初较高价格的原油、成品油库存。

汽车工业进入三季度以后,基本扭转了自3月份以来的产销逐月下滑状态,汽车生产总体形势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高,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据统计,1-9月份全国汽车生产总量达17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4%。销售总量完成177.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7.7%。其中,客车产、销量分别为达到63万辆和62万辆,同比增长22.5%和22.6%;轿车产、销量分别为52.2万辆和54.6万辆,同比增长15.8%和26.7%。从细分车型看,轿车、微型客车与重型载货车依然是拉动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测算,1-9月份对汽车产销量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微型客车、轿车和重型载货车。从产量看,微型客车为34.3%,轿车贡献度为32.7%,重型载货车为20.8%。从销量看,轿车贡献度为43.1%,微型客车为27.9%,重型载货车为16.2%。产出快速增长带动汽车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从总体上看,全年机械工业在保持销售增长势头的前提下,生产增长速度在15%左右。

电力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1-9月,全社会用电量10585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1%,增长速度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用电同比增长7.9%,呈稳步增长态势;交通通讯、商业饮食服务和公用事业用电增势强劲,是带动电力需求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1-9月份,全国发电量10568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4%,增速比上年有所提高。从主要发电企业情况看,增幅居前几名的有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公司、青海电力公司、浙江电力公司、新疆电力公司和山东电力公司,增幅都在20%以上。2001年我国的电力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电力需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拉动作用下保持有力增长,几个结构调整较大的行业,其用电增长表现出与以往较为不同的特征。如:纺织行业用电大幅度增长、石油加工业再现了负增长。二是国际市场高耗电产品价格延续2000年走低的趋势,国内高耗电行业惯性发展,带动用电快速增长。三是西部地区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主要因为投资拉动和高耗电行业拉动。四是各地区和各行业用电增长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五是电力供应局部紧张状况依然存在,但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平衡。

住宅和房地产业一枝独秀。具体指标见表一。分地区看,中西部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均比上半年提高5个百分点,可以说,中西部地区的商品住宅开发速度的加快是房地产业增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表一、2001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销售情况

实际完成比同期增长(%)比重

一、投资完成额(亿元)4305.7431.2100

其中:住宅2997.9231.969.6

二、土地开发面积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12803.1665.0

完成开发土地面积6560.8736.8

三、商品房建筑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施工面积63184.0322.5

其中:新开工面积25893.0634.9

竣工面积10555.5818.7

销售面积10168.9423.3

四、商品房销售额(亿元)2259.3933.6

2001年1-9月,医药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19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481亿元,比上年同期有16.2%的增幅。医药企业前三季度共实现利润114.7亿元,同比增长22.7%。预计2001年,国内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幅度约在15%左右,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约为17%;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加权平均的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约为9%,利润增长幅度约为5%,与2000年的20%和15%有明显回落。

交通运输行业在2001年仍维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分子行业统计,公路客货运输业同比增长在5%左右,水上运输业继续维持客运下降,货运上升的势头,客运同比下降4.6%,货运同比上升3.8%。港口货运业尤其是集装箱业的增长较为明显: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吨,同比增长8.6%,其中沿海港口同比增长10%,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4%,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6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3%。2001年,全国交通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600亿元以上,新增公路3.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17公里。到200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4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万公里。沿海港口新扩建中级以上泊位37个,新增吞吐能力6187万吨。

2001年建材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2001年1~9月,建材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为7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8%。其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96%,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59%。初步测算,建材行业第三季度工业增加值为2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3%,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26%和11.08%。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的基础上,建材工业由快速增长阶段进入稳步增长。1~9月建材工业产销衔接平稳适度,累计产销率95.79%,比上年同期提高0.06个百分点。进入第三季度产销率出现了快速上升迹象,第三季度产销率为97.08%,比第二季度提高2.33个百分点,其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的增长幅度高1.43个百分点。2001年1~9月,我国建材行业累计出口创汇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1%,完成出口创汇比上年同期增长6.41%,但第三季度与上半年相比增幅回落3.84个百分点。分子行业来看,水泥、建筑卫生陶瓷、水泥制品等子行业生产增长平稳,其中水泥和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增长突显。平板玻璃行业由于从2000年底以来盲目扩大产能,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全年大面积亏损。

批发业的增长速度从前三季度的走势看,出现较大滑坡,而零售业呈现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通过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季度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商品销售的增长速度难以有较大提高,将低于上半年的增长速度,但会略高于三季度的增长速度。预计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增长幅度将在8-9%之间。第四季度,零售业的销售和效益将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势头,但批发业效益状况难以有较大改观。在零售业的经营方式中,连锁企业仍将属于上升阶段,销售提高较快。

2001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估计将达到102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4%,与1993~1998年的增长水平13.8%接近。其中,环保技术服务业和低公害产品生产以及环保产品生产的产值将高于平均水平;环保产业利润增长率在13~14%之间,环保产业整个行业的利润可望达到130亿元;在环保技术装备领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气污染防治产品仍将是主体,环境工程设计、施工都将有较大幅度增长;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可望取得较大的发展。

从上市公司来看,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公布的资料,2001年平均净利润增长前5个行业分别为机电设备、轻工、商贸、文化产业和医疗卫生业,其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8.83%、10.49%、10.21%、17.33%和14.39%。文化和医疗卫生产业都是目前国内典型的成长性行业,其中医疗卫生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01年平均净利润下降前5个大类行业分别为建筑业、化工、信息产业、纺织和食品饮料,其降幅分别达到32.93%、14.35%、12.44%、9.74%和9.71%。

在业绩滑坡的细分行业中,平均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广播电视设备配件、氯碱、化纤制造业和广播电视设备(以彩电为主)和铅锌铜,下降幅度分别为64.06%、56.55%、38.67%、36.14%和35.15%。广播电视设备及配件行业主要是由于行业本身的衰退和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氯碱行业内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品的价格下降所致。化纤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下降主要是产能增长过快,再加上进口产品的冲击导致大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铅锌铜行业主要是由于行业内的订单减少所导致。

(二)、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价格

2001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呈加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21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从各行业情况看,建筑业增长最快,比去年同期增长51.1%;整个工业中除电力(-9.1%)是负增长,化工行业较低(3.9%)外,其它工业均有2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其中有色(68.9%)、纺织(49.6%)、森林(47.1%)、冶金(40.9)及电子(40%)均有4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第三产业中,只有金融保险业是负增长(-15.3%),而邮电通信业(32.3%)、房产公用服务咨询业(31.9%)和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25.4%)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在国家统计局调查的38个行业中,有29个工业行业出厂价格呈降势,占76%。其中,降幅较大的有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下降13.1%、9.5%和9.2%;涨幅较大的有煤炭采选业和自来水生产供应业,分别上涨7.9%和7.5%。

二、2002年产业/行业走势预测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资料,2002年主要宏观经济预测指标如表二所示。

表二、2002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值

指标单位预测数增长(%)

GDP(90不变价)亿元558657.1

一产(90价)亿元73062.4

二产(90价)亿元327148.1

工业(90价)亿元296928.2

建筑业(90价)亿元30226.5

三产(90价)亿元157937.0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203212.5

消费品零售额亿元411009.5

进口亿美元268611.0

出口亿美元27765.0

零售物价指数上年=10098.0-2.0

分行业来看:

2002年中国的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国电信分拆以后,估计下半年部分滞后的建设需求将刺激中国通讯设备市场在2002年中后期有一阶段性的高峰时期。由此,生产固定电话交换机和相关设备的硬件厂商,以及为电信公司提供计费、结算软件的系统集成商,2002年下半年将获得一定的市场机遇。此后,分拆后长途骨干网络按照光纤数量或者容量,网通和中国电信三七分成。而中国电信和网通两家的目标都是要发展成为全业务的综合运营商,有能力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就要保证业务能够进行地域渗透。北方由于网通和吉通原有的网络,在南方有一定的基础,而南方的中国电信除长途骨干网络以外,在北方几乎是空白。因此双方都会加快基础网络的建设,短期以内会促进传输网络的建设。但受行业内在原因的制约,光通讯业务预计只能维持温和的增长。无论是光通讯设备市场、还是光纤光缆市场由于全球的形势在各通讯子行业中显得较为低迷,所以各大全球主流企业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渗透力度,导致光通讯市场的竞争更为惨烈。由于CDMA和3G的建设,2002年通讯设备市场最主要的投资热点依然是移动通讯。从整个行业看,2002年通讯设备行业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02年我国钢铁产品市场供需都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不过应该看到,一方面2001年以来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乏力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会日益加深,主要钢铁产品消费行业的增长速度会进一步放慢,并且加入WTO后,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环境被打破,单纯由国内钢铁工业企业享有的需求市场空间会受到更多的挤压;另一方面国内钢铁工业目前明显高于需求增长的生产增长速度和众多钢铁企业在生产增长方面显露出的过度竞争倾向都将恶化生产经营环境,供需的不平衡发展将使钢铁产品市场价格走低,而产品的需求会继续2001年的分化走势。

2002年电力行业因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可能放缓,电量增长速度将低于2001年的增长速度,预计在6%-7%。各网省区的电力供需情况,在电网建设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的情况下,预计仍将延续2001年的状况,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电网建设和能源结构调整,仍将是2002年电力工业的重点。电力体制改革仍将是2002年电力行业的一大不确定因素,由于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政府部门的改革,和相关电力监管机构的建立,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因此,在相关的监管部门没有建立之前,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将是热点。在这些区域,有规模扩张领先优势的电力企业,将倍受市场关注。

2002年我国煤炭市场供应将有较大缺口,货紧价升将是煤炭市场的主特征。不过,预计作为能源基础行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国家可能会出台一些调控措施,煤炭价格升幅将有限。据有关部门预计,2002年煤炭价格涨幅将控制在5-10%以内,电力企业电煤成本的上升将控制在一定范围。财税政策将会向水电和新能源开发倾斜,同样将对电力行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2002年,汽车行业存在着较多促进需求强劲增长的因素,同时产品结构的调整也还将继续,货车重型化、客车大型化、乘用车多元化、私人消费等是主要发展趋向。就各车型看,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高等级公路的增加等因素使重型载货车将继续高速增长,大中型客车也会有较高的增长水平,但大客的增长会有所放慢,中客大致保持;在技术、产品进行升级后,微型客车市场有所恢复,有望保持较快发展水平,但由于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明显缺陷,其市场可能被降价后的轻型客车取代一部分,新车型的增加也促使轻型客车有望获取较快的增长(由于2001年轻客统计数据中含有部分6字头轿车产品,2002年扣除后,该产品的增速有下调);一方面增加了6字头轿车产品的数量,另一方面轿车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因此预计将继续高速增长并且比重同时提高;中型货车将发展较为平稳,而轻型货车增长不甚乐观,这两类车型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行业供给能力在目前过剩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但供给产品结构也将顺应需求发生调整,市场竞争加强、价格下降在所难免。总体上,汽车工业有望取得比2001年稍高的增长速度,而轿车的销售增长和价格下降将在市场中有突出表现。

交通运输业在2002有望再上一个台阶。预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加快,重点是国道主干线、西部省际通道和通县油路工程。预期目标是新增公路4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2500公里左右。"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新开工1300公里。预期投资规模将不低于2001年的水平。西部地区2001年公路投资增长迅速,贵州、青海、、陕西等地的公路建设投资增长均超过170%,中部地区则以天津(164%)、山西(189%)、内蒙(144%)等省份增长较快,2002年中西部公路建设投资依然会保持较高增长。受日圆贬值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将面对更大的压力,从而对外贸货物生成量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我国港口吞吐量内外贸货物构成中内贸比重较大(2001年前三季度内贸9.62亿吨,外贸4.81亿),而预期国内经济增长仍能保持7%左右,内贸货物仍将维持稳定增长。因此,从整体上讲我国港口吞吐量在2002年增幅较2001年预计会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仍能维持略高于GDP的增长的增速。在港口总体吞吐量增幅大幅回落的情况下,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仍将一支独秀,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无论是内贸还是外贸,货物的集装箱化率在不断地提高。另一个方面则在于随着我国港口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簧俑劭诠铱康墓屎桨嗖欢系卦黾印?BR>2002年石化行业会有所分化。由于石油价格很难有起色,石油行业的业绩会下滑,而化工行业会因为成本的下降,利润增加。而销售性企业由于外资的进入,竞争会加剧。估计全行业的增长幅度较2001年有小幅回落。

2002年房地产仍有发展空间,但会进入调整阶段,价格难有起色。由于2001年地产投资及施工面积增长过快,2002年商品房竣工面积及总供应量将远远大于需求,市场竞争激烈,一部份质地较差的开发商楼盘将形成积压,空置房面积总量将进一步增加(相关数据参见表一)。竞争的加剧,加入WTO后境外资本的介入及土地市场的规范、开发贷款及预售条件的提高,2002年我国房地产业的将发生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开发商的资金优势、品牌优势,其在政府、银行及社会间建立良好的信誉,以及开发商的管理资源能否跟上企业迅速扩长的步伐等因素将成为主要因素,整个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高,而一批有实力的、跨地域经营的大型房地产开发集团将崛起。从地域来看北京地产形势较为严竣。200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在15%左右,销售额增长可能不到15%。

建材业,由于国家会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清理整顿生产工艺落后、质量较差的小玻璃、小水泥等建材生产企业,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生产工艺相对先进、质量较好的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会得到显著的增加。2002年预计可实现利润总额95亿元,比2001年增长12%。对于各个子行业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传统建材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需求总量保持相对稳定。水泥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可配制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质水泥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平板玻璃总需求将保持相对稳定,其中能够替代进口和满足加工玻璃要求的优质浮法玻璃需求量明显增加。建筑卫生陶瓷需求变化的趋势是低档产品的市场不断缩小,中高档产品将适度增长,可替代进口的高档卫生陶瓷和节水型卫生陶瓷的需求将有明显增长。而新型建材产品需求将有较大增长,特别是新型建材中的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新型防水材料,以及各种玻璃纤维及制品、复合材料/玻璃钢的需求将会有较快增长。另外,满足房屋装饰和改善住房功能要求的装饰装修材料将有更快增长。外墙涂料、高档外墙装饰板、安全环保型的内墙涂料、高档五金件,以及优质塑钢门窗和塑料管材管件等化学建材产品的需求将有更快增长。

2002年医药行业的增长会放缓。零售市场份额的扩大会增加总的需求,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必将使总体药品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受到遏制。另一方面,医保范围的扩大,将使进入医保目录范围的中低价位的普药的销售比重增加。招标采购的大面积强化推广会导致药价降低,新产品向医院推广难度加大,因此,医药工业实际的销售收入可能下降,而知识产权的强化,会使新特药的利润空间发生分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会又进一步的增长,而模仿性的产品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估计整个医药行业的增长幅度会略低于2001年15%的增长率。

批发业在2002年效益会继续滑坡,外资开始对批发业的进入,会使我国的批发业发生转变,而零售业则进一步分化。连锁经营在2002的发展会加快,而非连锁性的零售企业会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全年批发零售贸易总额的增长幅度会与2001年持平,但行业集中度会提高。

2002年,预计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18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5%,环保产业整个行业的利润可望达到150亿元;在环保技术装备领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气污染防治产品仍将是主体,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增长率将超过15%,涉及环境污染防治的设施运营可望取得较大的发展。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返回顶端]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展望(二)

时间:2003-11-23作者:

第二篇产业/行业经济

一、2001年产业/行业经济总结

(一)、各行业生产增长情况

2001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增长速度仍稳居各行业首位。但受国际信息产业明显回落的不利影响,进入下半年以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1-9月份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46亿元(现行价,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完成销售产值6033亿元同比增长28.6%。从细分行业看,投资类电子产品产销保持了47%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全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总的来看,2001年移动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光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电子和通讯产品制造业位居各行业增长之首,增幅在30%以上。

煤炭行业生产增长速度进入三季度以后有所回落,但煤炭生产结构明显改善。1-9月,全国原煤产量74581万吨,同比增长5%。与此同时,煤炭出口同比增加2221万吨,占生产增加总量的41.6%。另外,煤矿和社会存煤同比均下降,截至9月末,全国煤炭库存1.3亿吨,同比下降13.4%。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库存2222万吨,同比下降28.6%,由此可见,新增产量没有形成新的积压。总体来看,2001年煤炭供求基本平衡,全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0-10.5亿吨。当期增产属有效供给,生产结构趋于合理,国内煤炭市场保持了较高的需求。从国际市场看,世界能源结构调整,拉动了煤炭需求增长的大格局没有变,我国煤炭出口在1999、2000年连续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2001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达到8500万吨左右,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全年累计平均商品煤价格可望达到148-150元,同比提高8-10元/吨。

钢铁工业在2001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三季度,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同比增幅为12.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国钢产量达3666.5万吨,同比增幅为14.8%,尤其是成品钢材产量增幅继续保持在18%以上的较高水平,并呈现出明显的逐季加快态势。重点钢铁产品中,大型材、中型材、小型材、优质型材等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均超过20%以上。但与二季度相比,多数产品环比增速明显放缓,部分钢材品种产量还有一定减少。从产品结构看,铁钢比、材钢比分别为1.01和1.08,比前几个季度有一定回稳,并开始向正常回归。另外值得肯定的是,钢铁工业产值增幅正在超越产量增幅,说明产品结构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01年,从市场和企业效益看,由于受国内外市场形势影响,钢铁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而出口大幅度减少。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明显下降,钢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放缓,季度环比收入也出现下降,与同期生产增幅相比产生较大落差,增产未增收。

石油化工行业受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不利影响,开始出现产出增长但收入和效益回落的不利增长局面。据统计,三季度,石化全行业完成累计工业总产值(现价)10284亿元,同比增长12.9%;工业增加值完成3280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均比上半年提高6个多百分点。但实现销售收入9417亿元,同比下降8.91%;实现利润644亿元,同比下降10%。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路走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之接轨的新加坡市场的汽油价格长时间与原油价格倒挂,导致国内汽、柴油定价大幅下调。二是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下降幅度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平均下降1660元/吨,合成纤维平均下降1260元/吨,合成树脂平均下降500元/吨。三是要消化年初较高价格的原油、成品油库存。

汽车工业进入三季度以后,基本扭转了自3月份以来的产销逐月下滑状态,汽车生产总体形势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高,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据统计,1-9月份全国汽车生产总量达17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4%。销售总量完成177.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7.7%。其中,客车产、销量分别为达到63万辆和62万辆,同比增长22.5%和22.6%;轿车产、销量分别为52.2万辆和54.6万辆,同比增长15.8%和26.7%。从细分车型看,轿车、微型客车与重型载货车依然是拉动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测算,1-9月份对汽车产销量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微型客车、轿车和重型载货车。从产量看,微型客车为34.3%,轿车贡献度为32.7%,重型载货车为20.8%。从销量看,轿车贡献度为43.1%,微型客车为27.9%,重型载货车为16.2%。产出快速增长带动汽车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从总体上看,全年机械工业在保持销售增长势头的前提下,生产增长速度在15%左右。

电力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1-9月,全社会用电量10585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1%,增长速度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用电同比增长7.9%,呈稳步增长态势;交通通讯、商业饮食服务和公用事业用电增势强劲,是带动电力需求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1-9月份,全国发电量10568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4%,增速比上年有所提高。从主要发电企业情况看,增幅居前几名的有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公司、青海电力公司、浙江电力公司、新疆电力公司和山东电力公司,增幅都在20%以上。2001年我国的电力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电力需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拉动作用下保持有力增长,几个结构调整较大的行业,其用电增长表现出与以往较为不同的特征。如:纺织行业用电大幅度增长、石油加工业再现了负增长。二是国际市场高耗电产品价格延续2000年走低的趋势,国内高耗电行业惯性发展,带动用电快速增长。三是西部地区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主要因为投资拉动和高耗电行业拉动。四是各地区和各行业用电增长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五是电力供应局部紧张状况依然存在,但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平衡。

住宅和房地产业一枝独秀。具体指标见表一。分地区看,中西部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均比上半年提高5个百分点,可以说,中西部地区的商品住宅开发速度的加快是房地产业增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表一、2001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销售情况

实际完成比同期增长(%)比重

一、投资完成额(亿元)4305.7431.2100

其中:住宅2997.9231.969.6

二、土地开发面积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12803.1665.0

完成开发土地面积6560.8736.8

三、商品房建筑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施工面积63184.0322.5

其中:新开工面积25893.0634.9

竣工面积10555.5818.7

销售面积10168.9423.3

四、商品房销售额(亿元)2259.3933.6

2001年1-9月,医药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19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481亿元,比上年同期有16.2%的增幅。医药企业前三季度共实现利润114.7亿元,同比增长22.7%。预计2001年,国内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幅度约在15%左右,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约为17%;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加权平均的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约为9%,利润增长幅度约为5%,与2000年的20%和15%有明显回落。

交通运输行业在2001年仍维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分子行业统计,公路客货运输业同比增长在5%左右,水上运输业继续维持客运下降,货运上升的势头,客运同比下降4.6%,货运同比上升3.8%。港口货运业尤其是集装箱业的增长较为明显: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吨,同比增长8.6%,其中沿海港口同比增长10%,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4%,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6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3%。2001年,全国交通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600亿元以上,新增公路3.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17公里。到200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4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万公里。沿海港口新扩建中级以上泊位37个,新增吞吐能力6187万吨。

2001年建材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2001年1~9月,建材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为7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8%。其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96%,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59%。初步测算,建材行业第三季度工业增加值为2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3%,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26%和11.08%。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的基础上,建材工业由快速增长阶段进入稳步增长。1~9月建材工业产销衔接平稳适度,累计产销率95.79%,比上年同期提高0.06个百分点。进入第三季度产销率出现了快速上升迹象,第三季度产销率为97.08%,比第二季度提高2.33个百分点,其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的增长幅度高1.43个百分点。2001年1~9月,我国建材行业累计出口创汇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1%,完成出口创汇比上年同期增长6.41%,但第三季度与上半年相比增幅回落3.84个百分点。分子行业来看,水泥、建筑卫生陶瓷、水泥制品等子行业生产增长平稳,其中水泥和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增长突显。平板玻璃行业由于从2000年底以来盲目扩大产能,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全年大面积亏损。

批发业的增长速度从前三季度的走势看,出现较大滑坡,而零售业呈现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通过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季度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商品销售的增长速度难以有较大提高,将低于上半年的增长速度,但会略高于三季度的增长速度。预计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增长幅度将在8-9%之间。第四季度,零售业的销售和效益将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势头,但批发业效益状况难以有较大改观。在零售业的经营方式中,连锁企业仍将属于上升阶段,销售提高较快。

2001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估计将达到102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4%,与1993~1998年的增长水平13.8%接近。其中,环保技术服务业和低公害产品生产以及环保产品生产的产值将高于平均水平;环保产业利润增长率在13~14%之间,环保产业整个行业的利润可望达到130亿元;在环保技术装备领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气污染防治产品仍将是主体,环境工程设计、施工都将有较大幅度增长;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可望取得较大的发展。

从上市公司来看,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公布的资料,2001年平均净利润增长前5个行业分别为机电设备、轻工、商贸、文化产业和医疗卫生业,其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8.83%、10.49%、10.21%、17.33%和14.39%。文化和医疗卫生产业都是目前国内典型的成长性行业,其中医疗卫生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01年平均净利润下降前5个大类行业分别为建筑业、化工、信息产业、纺织和食品饮料,其降幅分别达到32.93%、14.35%、12.44%、9.74%和9.71%。

在业绩滑坡的细分行业中,平均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广播电视设备配件、氯碱、化纤制造业和广播电视设备(以彩电为主)和铅锌铜,下降幅度分别为64.06%、56.55%、38.67%、36.14%和35.15%。广播电视设备及配件行业主要是由于行业本身的衰退和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氯碱行业内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品的价格下降所致。化纤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下降主要是产能增长过快,再加上进口产品的冲击导致大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铅锌铜行业主要是由于行业内的订单减少所导致。

(二)、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价格

2001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呈加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21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从各行业情况看,建筑业增长最快,比去年同期增长51.1%;整个工业中除电力(-9.1%)是负增长,化工行业较低(3.9%)外,其它工业均有2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其中有色(68.9%)、纺织(49.6%)、森林(47.1%)、冶金(40.9)及电子(40%)均有4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第三产业中,只有金融保险业是负增长(-15.3%),而邮电通信业(32.3%)、房产公用服务咨询业(31.9%)和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25.4%)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在国家统计局调查的38个行业中,有29个工业行业出厂价格呈降势,占76%。其中,降幅较大的有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下降13.1%、9.5%和9.2%;涨幅较大的有煤炭采选业和自来水生产供应业,分别上涨7.9%和7.5%。

二、2002年产业/行业走势预测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资料,2002年主要宏观经济预测指标如表二所示。

表二、2002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值

指标单位预测数增长(%)

GDP(90不变价)亿元558657.1

一产(90价)亿元73062.4

二产(90价)亿元327148.1

工业(90价)亿元296928.2

建筑业(90价)亿元30226.5

三产(90价)亿元157937.0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203212.5

消费品零售额亿元411009.5

进口亿美元268611.0

出口亿美元27765.0

零售物价指数上年=10098.0-2.0

分行业来看:

2002年中国的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国电信分拆以后,估计下半年部分滞后的建设需求将刺激中国通讯设备市场在2002年中后期有一阶段性的高峰时期。由此,生产固定电话交换机和相关设备的硬件厂商,以及为电信公司提供计费、结算软件的系统集成商,2002年下半年将获得一定的市场机遇。此后,分拆后长途骨干网络按照光纤数量或者容量,网通和中国电信三七分成。而中国电信和网通两家的目标都是要发展成为全业务的综合运营商,有能力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就要保证业务能够进行地域渗透。北方由于网通和吉通原有的网络,在南方有一定的基础,而南方的中国电信除长途骨干网络以外,在北方几乎是空白。因此双方都会加快基础网络的建设,短期以内会促进传输网络的建设。但受行业内在原因的制约,光通讯业务预计只能维持温和的增长。无论是光通讯设备市场、还是光纤光缆市场由于全球的形势在各通讯子行业中显得较为低迷,所以各大全球主流企业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渗透力度,导致光通讯市场的竞争更为惨烈。由于CDMA和3G的建设,2002年通讯设备市场最主要的投资热点依然是移动通讯。从整个行业看,2002年通讯设备行业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02年我国钢铁产品市场供需都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不过应该看到,一方面2001年以来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乏力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会日益加深,主要钢铁产品消费行业的增长速度会进一步放慢,并且加入WTO后,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环境被打破,单纯由国内钢铁工业企业享有的需求市场空间会受到更多的挤压;另一方面国内钢铁工业目前明显高于需求增长的生产增长速度和众多钢铁企业在生产增长方面显露出的过度竞争倾向都将恶化生产经营环境,供需的不平衡发展将使钢铁产品市场价格走低,而产品的需求会继续2001年的分化走势。

2002年电力行业因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可能放缓,电量增长速度将低于2001年的增长速度,预计在6%-7%。各网省区的电力供需情况,在电网建设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的情况下,预计仍将延续2001年的状况,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电网建设和能源结构调整,仍将是2002年电力工业的重点。电力体制改革仍将是2002年电力行业的一大不确定因素,由于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政府部门的改革,和相关电力监管机构的建立,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因此,在相关的监管部门没有建立之前,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将是热点。在这些区域,有规模扩张领先优势的电力企业,将倍受市场关注。版权所有

2002年我国煤炭市场供应将有较大缺口,货紧价升将是煤炭市场的主特征。不过,预计作为能源基础行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国家可能会出台一些调控措施,煤炭价格升幅将有限。据有关部门预计,2002年煤炭价格涨幅将控制在5-10%以内,电力企业电煤成本的上升将控制在一定范围。财税政策将会向水电和新能源开发倾斜,同样将对电力行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2002年,汽车行业存在着较多促进需求强劲增长的因素,同时产品结构的调整也还将继续,货车重型化、客车大型化、乘用车多元化、私人消费等是主要发展趋向。就各车型看,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高等级公路的增加等因素使重型载货车将继续高速增长,大中型客车也会有较高的增长水平,但大客的增长会有所放慢,中客大致保持;在技术、产品进行升级后,微型客车市场有所恢复,有望保持较快发展水平,但由于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明显缺陷,其市场可能被降价后的轻型客车取代一部分,新车型的增加也促使轻型客车有望获取较快的增长(由于2001年轻客统计数据中含有部分6字头轿车产品,2002年扣除后,该产品的增速有下调);一方面增加了6字头轿车产品的数量,另一方面轿车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因此预计将继续高速增长并且比重同时提高;中型货车将发展较为平稳,而轻型货车增长不甚乐观,这两类车型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行业供给能力在目前过剩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但供给产品结构也将顺应需求发生调整,市场竞争加强、价格下降在所难免。总体上,汽车工业有望取得比2001年稍高的增长速度,而轿车的销售增长和价格下降将在市场中有突出表现。

交通运输业在2002有望再上一个台阶。预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加快,重点是国道主干线、西部省际通道和通县油路工程。预期目标是新增公路4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2500公里左右。"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新开工1300公里。预期投资规模将不低于2001年的水平。西部地区2001年公路投资增长迅速,贵州、青海、、陕西等地的公路建设投资增长均超过170%,中部地区则以天津(164%)、山西(189%)、内蒙(144%)等省份增长较快,2002年中西部公路建设投资依然会保持较高增长。受日圆贬值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将面对更大的压力,从而对外贸货物生成量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我国港口吞吐量内外贸货物构成中内贸比重较大(2001年前三季度内贸9.62亿吨,外贸4.81亿),而预期国内经济增长仍能保持7%左右,内贸货物仍将维持稳定增长。因此,从整体上讲我国港口吞吐量在2002年增幅较2001年预计会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仍能维持略高于GDP的增长的增速。在港口总体吞吐量增幅大幅回落的情况下,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仍将一支独秀,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无论是内贸还是外贸,货物的集装箱化率在不断地提高。另一个方面则在于随着我国港口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簧俑劭诠铱康墓屎桨嗖欢系卦黾印?BR>2002年石化行业会有所分化。由于石油价格很难有起色,石油行业的业绩会下滑,而化工行业会因为成本的下降,利润增加。而销售性企业由于外资的进入,竞争会加剧。估计全行业的增长幅度较2001年有小幅回落。

2002年房地产仍有发展空间,但会进入调整阶段,价格难有起色。由于2001年地产投资及施工面积增长过快,2002年商品房竣工面积及总供应量将远远大于需求,市场竞争激烈,一部份质地较差的开发商楼盘将形成积压,空置房面积总量将进一步增加(相关数据参见表一)。竞争的加剧,加入WTO后境外资本的介入及土地市场的规范、开发贷款及预售条件的提高,2002年我国房地产业的将发生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开发商的资金优势、品牌优势,其在政府、银行及社会间建立良好的信誉,以及开发商的管理资源能否跟上企业迅速扩长的步伐等因素将成为主要因素,整个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高,而一批有实力的、跨地域经营的大型房地产开发集团将崛起。从地域来看北京地产形势较为严竣。200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在15%左右,销售额增长可能不到15%。

建材业,由于国家会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清理整顿生产工艺落后、质量较差的小玻璃、小水泥等建材生产企业,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生产工艺相对先进、质量较好的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会得到显著的增加。2002年预计可实现利润总额95亿元,比2001年增长12%。对于各个子行业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传统建材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需求总量保持相对稳定。水泥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可配制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质水泥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平板玻璃总需求将保持相对稳定,其中能够替代进口和满足加工玻璃要求的优质浮法玻璃需求量明显增加。建筑卫生陶瓷需求变化的趋势是低档产品的市场不断缩小,中高档产品将适度增长,可替代进口的高档卫生陶瓷和节水型卫生陶瓷的需求将有明显增长。而新型建材产品需求将有较大增长,特别是新型建材中的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新型防水材料,以及各种玻璃纤维及制品、复合材料/玻璃钢的需求将会有较快增长。另外,满足房屋装饰和改善住房功能要求的装饰装修材料将有更快增长。外墙涂料、高档外墙装饰板、安全环保型的内墙涂料、高档五金件,以及优质塑钢门窗和塑料管材管件等化学建材产品的需求将有更快增长。

2002年医药行业的增长会放缓。零售市场份额的扩大会增加总的需求,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必将使总体药品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受到遏制。另一方面,医保范围的扩大,将使进入医保目录范围的中低价位的普药的销售比重增加。招标采购的大面积强化推广会导致药价降低,新产品向医院推广难度加大,因此,医药工业实际的销售收入可能下降,而知识产权的强化,会使新特药的利润空间发生分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会又进一步的增长,而模仿性的产品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估计整个医药行业的增长幅度会略低于2001年15%的增长率。

第7篇

[摘要]本文在整合国内外金融危机传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特点,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三大传导机制对北京实体工业经济的影响进行路径研究,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积极探究危机中北京实体工业的生产运行特点,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导机制 实体工业路径研究 对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0)06-063-0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国际大环境下,2007年下半年逐渐显现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变得日益严峻。同样,北京实体工业经济面临着外部市场持续低迷、内部市场需求不振、企业产能利用不足、流动资金趋紧、利润下滑加剧、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减少等压力和困难,工业下行态势自2008年年中开始显现。

鉴于此,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通过路径研究以及统计建模分析,梳理危机对北京实体工业经济的影响,探究危机中北京实体工业的生产运行特点,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一、金融危机传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姚国庆(2003)在《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一个综合解释》一文中指出:金融危机是金融系统发生紊乱导致的全面经济衰退。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经济全面衰退存在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李小牧(2001)在《论金融危机的传导性问题》一文中认为:金融危机的传导可以分为国内传导和国际传导。

国外有关金融危机传导的研究非常庞杂,其系统研究始于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之后。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主要传导途径包括,贸易传导、金融传导以及净传导。国内对金融危机传导的研究始干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危机的传导基础、传导路径以及影响程度等方面。

总的来看,国内外关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已达到初步共识的是:传导机制是一个动态的逐步扩散的过程,通过贸易、金融和心理预期共同作用于实体经济。但也应该看到,之前的研究更多地局限于理论层面,对于如何客观、科学地描述及判定这一动态深化过程所做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结合北京这种大都市的实际情况所做的分析更是少之又少。

二、金融危机传导至北京实体工业经济的路径研究

本次金融危机在国际层面的传导过程是由于美国金融业发展存在货币流动性缺乏、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加剧以及金融监管不利等问题,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最终引发美国次贷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球,演变成为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从北京的情况来看,见图1所示的路径分析,除受到经济周期下行因素的影响之外,北京市实体工业正经受着从实体贸易渠道、金融投资渠道以及心理预期渠道的共同影响,并最终通过实体工业在出口、内销、投资、价格、信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表现出来。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北京实体工业影响的特点及过程的判定

(一)研究思路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在实体经济中的延伸过程,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危机对主要行业造成影响的程度,探究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特点;之后进一步深化,描述三大传导机制所表现出来的传导因素与各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聚类分析揭示危机影响的行业特点

为了量化分析行业特点,选择了聚类分析方法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行业进行分类。

鉴于北京工业体系的特点:采掘业所占比重较低且多为总部经济_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不仅受总部经济影响,而且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包括保障奥运需求),在金融危机期间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因此本文综合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以来北京10大制造行业月度增加值的标准化数据(进行了季节因素调整),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离差平方和法以及皮尔逊测度方法进行R型聚类分析,结果见下表:

综合来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根据主要行业的自身情况,将其分成4类是比较合适的,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共同特点:

第一类:电子和黑色行业,特点:受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最深。主要原因在于北京电子和黑色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共同表现为,受国外市场需求低迷影响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程度较深。

第二类:交通和医药行业,特点:受政策扶持影响,在危机中保持了生产的平稳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受燃油税、汽车购置税改革、汽车下乡、黄标车置换等一系列政策的鼓励,北京市汽车市场虽有小幅波动,但依然活跃。而医药市场在促进民生等政策影响下需求稳定。

第三类:化学及石油行业,特点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在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启动后,200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小幅震荡中,渐渐与国际油价走势趋同。在2009年前半年历经了三次上调和两次下调之后,成品油价格小幅上升。

第四类:专用、通用、电气和仪器仪表等装备制造行业,存在产品价值含量高、生产周期长以及危机影响滞后的特点。

(三)对应分析探究传导因素与行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1 方法的选择及改进

为描述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所表现的传导因素与各行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一步验证上述聚类分析的结果,拟选用对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而相比较因子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应分析重在考察类别间差异的特点,结果直观、简单,生成的对应分析图易于理解。

而传统的对应分析方法侧重研究分类变量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原理是假设行、列变量间无关联,将原始的频数阵进行标准化,再测度数据偏离无关联假设的程度,并绘制相应的散点图。本研究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对传统对应分析的改进,即使用欧氏距离来表示数据偏离无关联假设的程度,同时选择了消除各指标均数和量纲的标准化方法,使对应分析可应用于连续性资料的分析。

2 指标及时间段的选择

本文在第二部分路径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工业出货值”、“工业内销产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五个指标,作为贸易传导、金融传导以及净传导所表现的传导因素。

同时考虑到对应分析的静态性特点,为客观地描述传导程度的动态变化,人为设定了三个时间段进行比较分析。以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作为危机影响前期,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作为影响中期,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作为影响后期。在三个时间段内构建模型对比10个行业与5个传导因素的对应关系。

第8篇

各领“三五天”的现象背后,是虽经过十年探索,但尚未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的PE机构不在少数。当下的形势更加严峻。在证监会对PE投资IPO项目监管趋严、二级市场市盈率不断下移的双重压力下,曾为行业主流的Pre-IPO套利模式正走向终结。于是乎,除了如九鼎、深创投、达晨创投等领先PE能够坚守“工厂化商业模式”,一些募资能力强的PE能够依靠“管理费模式”外,众多中小PE机构重新坠入迷茫期。

将投资行为贯穿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找到好的企业家―早期培养―投资后服务,到为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资本的对接口,与企业一起分享其高速增长收益的产业投资模式,或将成为PE行业的主流模式之一。高特佳在产业投资上的探索和经验,可为业内提供一个参照的样本。

在国内众多的PE机构中,这是一家偏执甚至一根筋的投资团队;在同行大都热衷于Pre-IPO短平快的套利游戏时,它却执著于“打造一个产业平台”。

正是凭着这种 “想法”,高特佳的团队经过多年努力,拥有了一家自己控股的上市公司。而随着博雅生物(300294)的上市,高特佳创始人兼董事长蔡达建和他的团队憋了多年的一口气终于举重若轻地吐了出来。

在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用“死去活来”来形容高特佳最恰当不过了,而其打造长线平台的“执念”,也随着博雅生物(300294)的上市而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执念:打造长线平台

2001年成立的高特佳,与当时的其他本土第一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一样,一出生就面对异常艰难的市场环境,创业板迟迟不见踪影。在2001-2004年的初创时期,高特佳摸爬滚打完成了5个项目的投资,涉及的领域包括新材料、电子和医疗。而对于高特佳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蔡达建与当时的同行们一样迷茫。刚开始打算参股金融机构,还曾参加东吴保险的筹备,但中国金融行业高门槛的现实,让高特佳的种种打算无功而返,用蔡达建的话说,“有些想法和探索,的确带有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

这一时期,年轻而稚嫩的中国投资界将“股神”巴菲特奉为圭臬,蔡达建也悉心研究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与其他同行得到的“价值投资”的“真经”不同,他获得的感悟是“巴菲特的成功之处是其独特的公司架构及商业模式,在本质上说也是一种产业投资模式”。

恰在此时,高特佳曾跟随高盛投资的迈瑞,于2006年9月登陆美国纽交所。这一很大程度上“无心插柳”的投资,“让高特佳团队看到了资本与产业的有效结合,对推动行业发展所产生的强大力量,亦发现了医疗健康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蔡达建回顾。

应该说,迈瑞案例让蔡达建以及高特佳团队从此种下了根深蒂固的“医疗行业”情节。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高特佳集团开始形成“将集团打造成产业投资平台,并在健康医疗行业构建长线平台”的战略雏形。

理由很充分,在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医疗健康行业必然可以保持持续稳定的成长。从美国标普100成分股来看,最多的也是医药和消费类公司”。高特佳如果能够建立一个产业投资平台,就是树立了一个长久的事业目标,“简单地说,没有这个平台,就只能做短线,只能阶段性持股,而医药这个行业是非常适合长期持有的,长期持有才能分享长线收益。事实表明,标普500成分股中的医药类公司,大都是股市的常青树”。

2006年以后,高特佳又陆续投了若干家医疗企业,其中包括血液制品企业。至今其在血制品行业以及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累计超过2亿元(表1)。

首先进入高特佳视野的是湖南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达生物”)。

2005年,景达生物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湖南省唯一的血液制品企业―南岳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岳制药”),持股5%,另95%的股份由紫光古汉(000590)持有。由于南岳制药生产的人血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销售价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成为众多战略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此后,在景达生物前董事长毛金武和紫光古汉前总裁刘箭联手运作下,通过一系列股权腾挪,至2006年12月,景达生物成为掌握南岳制药60%股权的控股股东,紫光古汉持有的股份降至36%,其余4%由景达生物总经理张翔持有。

在景达生物收购南岳制药的过程中,高特佳适时出手。2006年7月,高特佳出资3200万元(其中2375万元作为资本公积金,825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入股景达生物,持有景达生物20%股权。高特佳入股后,随即推动景达生物启动IPO计划。

然而,紫光古汉一直意图重新拿回南岳制药的控制权。2009年4月,其启动增资扩股和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将持有的南岳制药36%股权加2000万元现金入股景达生物,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持股27.68%。随后,紫光古汉计划向景达生物定向增发,使景达生物全资拥有南岳制药,而紫光古汉实现间接控股南岳制药。如此,紫光古汉可以通过重组解决资金与产业发展瓶颈,景达生物则可以实现借壳上市。

由于增资过程未实质完成,紫光古汉定向增发方案胎死腹中,这也为其后围绕南岳制药的股权争夺埋下了隐患。在多方博弈中,高特佳打算进一步增加持股比例,以获得景达生物的控制权,进而实现将其打造成长线平台的目标,在毛金武被羁押前的2009年11月(2009年12月,毛金武和刘箭因涉嫌侵吞国有资产被刑拘),高特佳与景达生物签订了意向协议,约定以每股4.9元继续接手其股权。如果转让完成,则高特佳的持股比例将达到95.45%,从而间接控股南岳制药。此前,景达生物旗下的景达制药等资产已被剥离,南岳制药是景达生物仅剩的优质资产。

但在重组过程中,由于景达生物的负债不平衡以及股权纠纷等问题,导致高特佳的方案最终流产。

不过,通过对景达生物的投资,蔡达建和团队对医药健康行业越来越有信心,不断加大在该行业的投资。“医药行业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未来想要在医药行业白手起家创业,难度越来越大,甚至不太可能。”蔡达建认为,医药企业面临两个门槛,一是技术门槛,二是营销门槛。“对我来说,刚开始切入这个行业难度是很大的,但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血液制品行业有许可证壁垒,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多数国有企业管理理念落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我们这样的投资机构来说,只要把市场化的理念带进去,把事情做好,就好了。”

循着同样的思路,2007年底,高特佳集团以9519.92万元的代价收购了博雅生物85%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

这个案例是高特佳历史上决策最快的,时间之短业界罕见,入主博雅生物时,蔡达建曾向媒体透露“项目从接触到正式签约耗时仅一个多月”,引发了外界对高特佳是否进行了深入尽职调查的质疑。“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会觉得过于草率,其实这背后是有基础支撑的。我们对这个行业已经比较了解,而公司也是朋友介绍”。在博雅生物成功登陆深圳创业板的今天,蔡达建轻松笑言。

既然要打造长期平台,蔡达建和他的团队一开始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健康医疗行业的投资周期可能会比互联网产业长一些,我们投资医疗企业后,就要跟企业一起,培育这些目标企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包括持续研发能力和一开始所确立的模式创新”,蔡达建当时信心满满,毕竟,脱身于国泰君安投行部门的高特佳团队,有较丰富的企业并购和整合经验。然而,尽管做足了规划和准备,但未曾料到,在这两个项目上,天灾人祸,高特佳一样也没躲过。博雅生物遭遇“天灾”,景达生物遇到“人祸”。用蔡达建的话说,“这样的危机,投资人一生中经历过一次就够呛”。

危局:“高特佳曾经那么惨”

2008-2009年,在高特佳的历史上,是最惨淡的一个阶段。有媒体直言“高特佳为什么那么惨”―投景达,景达瞎了,投博雅,博雅也瞎了。当时,一位本土资深VC高层断言,“他们这次投资博雅生物的1亿多元基本是‘挂了’”。“作为PE,一般不会出资收购公司大部分股权,成为大股东。但券商出身的直投人士赌性比较足,只是这次的赌注有点大”。

质疑之声直指高特佳的产业投资战略。蔡达建有自己的盘算。

血液制品行业一直受政府部门特殊监管,国家对血液制品企业有严格的限制,“不会批准新设血液制品企业”。另外,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从1985年8月起,国内开始禁止进口除人血白蛋白之外的任何血液制品。目前,国内共有血液制品企业32家。将景达生物和博雅生物揽入怀中的高特佳,就在这个近乎“垄断”的行业里拥有两颗重要的棋子。

然而,刚拿下博雅生物控制权不到半年的高特佳,即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用高特佳总裁黄煜的话来说,“那是高特佳面临生死存亡的时期”。

2008年5月28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爆出因使用博雅生物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医疗事故,一时间,博雅生物被推到风口浪尖。

事故发生时,蔡达建正在山东出差,“去争取山东矿机项目”。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他指派黄煜赴现场处理事故,应对公安、药检等政府部门的调查,面对媒体的采访。“高特佳的团队表现出高度的敬业,包括配合调查、协调各方关系,处理得很好。”事后蔡达建总结道。

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高特佳团队不断与各方积极沟通,寻求解决办法,争取企业所在地江西抚州政府的支持。2008年12月,在事故发生后约半年时间,博雅生物终于恢复生产,2009年年初新厂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当年7-8月完成工程建设。

然而,就在博雅生物的生产和销售步入正轨,蔡达建刚松一口气之时,南岳制药的股权争夺令高特佳再度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淖”中。

2009年底,紫光古汉管理层换血,新任领导班子欲拿回南岳制药控股权。内审报告显示,南岳制药2007年后一直盈利。据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南岳制药旗下198亩土地,加上血液制品牌照和药品批文(药号)等无形资产,资产总值超过3亿元,如不考虑合理避税和摊销等因素,南岳制药2009年净利润约3000万元,2010年税前利润预计可达0.8-1亿元。毫无疑问,对2010年营业收入3.12亿元、净利润4715万元的紫光古汉来说,南岳制药是一块不舍放弃的“肥肉”。

其时,博雅危机已基本解除,企业也恢复正常的生产销售,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对血液制品行业又多了一份了解。”黄煜说,因此2009年高特佳打算进一步收购景达生物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并将其与博雅生物整合上市。“但在整合过程中,与紫光古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纠纷”。为此,高特佳的相关重组方案被迫搁置。

事实上,景达制药被剥离后,拥有血液制品生产资质和多个血浆站的南岳制药,成为景达生物仅剩的优质资产,一旦失去南岳制药控股权,景达生物将成为没有核心资产的“空壳”,其独立上市计划也好,资产注入博雅生物也好,就将变成空谈。而高特佳的投资可能打水漂,更遑论将景达生物打造为投资及整合平台。

2010年初,高特佳接棒毛金武与紫光古汉谈判,但被紫光古汉拒绝。

正在双方僵持之际,汉森投资董事长刘令安插手介入南岳制药的股权纷争。此后毛金武解除羁押,三方谈判重启,紫光古汉亦愿意就退出南岳制药的对价支付问题重新谈判。最终,汉森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景达生物,双方各出资3000万元代景达生物偿还欠银行的6000万元债务,然后通过债权转股权,共同控制景达生物。

然而,在解决了股权争夺纠纷的同时,高特佳却失去了对景达生物以及南岳制药的绝对控制权。而南岳制药也在这样的纷争中,业绩大幅下滑。南岳制药内部审计报告和紫光古汉2010年半年报分别显示,南岳制药2009年上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99.75万元、-698.34万元。而同为血液制品公司,华兰生物(002007)和上海莱士对应的数据分别为7740.68万元、3.09亿元和5121.46万元、7049.65万元。

当时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景达生物与紫光古汉合作梦断,高特佳无疑是最大损失方。除去2006年入股时的3200万元投资,高特佳其后还为景达生物偿还了3000万元银行债务。

高特佳在这两个项目上连连遭遇天灾人祸,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是因为“高特佳的券商背景使他们看中生物制药的高回报性,在项目投资中往往忽略高风险而豪赌一把”。

而对蔡达建一直坚持的打造长线平台的理念,以及以一家创投企业直接控股公司的做法,外界也多不以为然。“创投企业主要还是定位于财务投资,看好某个行业和亲自上阵是两码事,创投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以合理的回报退出,而不是具体的产业运营,这对公司的主业和股权的稳定性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一位投行负责人直抒胸臆。

一时间,外界对高特佳投资风格和策略的质疑再度高起,高特佳在血液制品行业的布局似乎走到了绝境。

面对内忧外患,蔡达建以及团队成员反思自身的失误所在,以寻求解决方案。“现在回头总结,景达生物的团队以及公司的文化、机制等都存在诸多问题,团队成员对当时实施的经营方向和战略目标分歧很大,最后是团队被迫按照董事长的意图行事。而我们作为股东的专业意见,核心管理层也很难听进去。”

没有能够改造和影响景达生物的团队,以及没有按预期处理好与紫光古汉的合作,让高特佳“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导致其不得不调整在这一投资项目中的战略目标,并深刻认识到“投资项目主要看团队,团队成员之间要能够目标一致”。

调整:化危为机的艰难变身

反思的同时,高特佳着手调整,一步步理清了对景达生物和博雅生物的投资策略。对景达生物,由于与公司管理团队难以融合,以及与紫光古汉、汉森的博弈和协调,高特佳最终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退居第二大股东。对博雅生物,高特佳则坚持既定目标,集中精力全面重整,“我们把博雅生物按照长期发展的平台来打造,把它作为我们的核心产业,持续提升它。”蔡达建说。

事实证明,这一调整成为挽救高特佳在血液制品领域投资“败局”的唯一生门。

为了让博雅生物的整个管理、内部程序都上一个台阶,重新梳理和打造团队成为调整的第一重点。“收购完成后,我们规划重新搭建公司领导班子,坚决清理那些对企业贡献不明显、认同度不够、专业能力不足、态度不积极的管理人员,从内部选拔有专业才能、有责任心的人员充实到新管理层当中来。”蔡达建说,由于改造力度很大,开始遭遇的阻力不小。

事实上,在黄煜看来,并购博雅生物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团队的整合。然而,“博雅危机给高特佳团队和博雅团队的整合创造了一个契机。” 事故发生后,亲赴一线的黄煜一见到博雅生物的管理团队就明确表示:“如果不是人的问题,一定先稳定团队再保产。”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危机后的银行催债,高特佳果断投入2300万元现金,并接替南昌合瑞继续为博雅生物的7000万元债务进行担保。这种“铁肩担道义”式的财务安排和支持,一方面解决了博雅生物持续经营的当务之急,同时也让其管理层和员工开始对高特佳的价值观表示认同,在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乃至管理理念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多的共鸣。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博雅团队表现出来的专业技术能力,也让高特佳对自己的判断和投资有了更强的信心。“为了配合公安和药监部门的调查,博雅生物总共做了800多例实验,有些实验甚至是没有先例的。”黄煜说。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危机成了推动团队整合的最佳剂。当然,人的问题从来都是复杂的,博雅生物的管理层经过两轮“洗牌”才基本到位。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光是将管理机制调整到位,还实施了高层激励计划,以规范的管理机制来提升管理层对公司的未来和高特佳的信心”。

与此同时,蔡达建和高特佳团队成员们不遗余力,不断给新领导班子灌输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从工作态度、事业心,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等方面引导和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刚开始,博雅生物管理层所面对的环境和观念,跟我们差异很大。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一是有机会就让他们参加我们的各种会议,再就是让博雅团队主要成员去中欧商学院学习,让他们在那里接受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熏陶,带动整个团队的进步。”蔡达建说,通过这些努力,高特佳“硬是把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拉到跟发达地区的企业一致”,同时也让博雅生物管理团队逐渐抛弃了开始时的防备和戒心,和高特佳在管理理念、企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变成了真正的“一家人”。

事实上,引导和帮助博雅生物梳理和搭建一套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是我们为其提供的一种价值”。蔡达建说,利用高特佳团队的投行经验,理顺下属控股企业的持股结构,使得公司内部架构、管理、财务逐步规范化,“这些是我们的基本功,也是我们的强项。刚开始我差不多一个月去公司一趟,管理问题理顺以后,就不常去了”。

经历了低谷考验的蔡达建,今天谈起曾经的困境,早已没有了那么多的纠结,反而多了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淡然心态。“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讲出来的故事也真得不动听,但我们从中获取的经验将让高特佳受益无穷。”蔡达建说,“危机公关做得好,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坏好事。我们通过这种危机公关让大家了解了高特佳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在关键时候能够坚持、能够挺住。”

突围:博雅生物上市

经过全方位提升后的博雅生物,重新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财报数据显示,在“5・28”事故发生的2008年,博雅生物净利润降至1071.33万元,而2009年和2010年净利润则分别提升至3150.57万元和4997.65万元,并最终于2012年3月8日成功登陆创业板。

作为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持有公司26615473股,占IPO发行前公司股份总数的46.87%。同时,高特佳集团控制的融华投资持有公司6645912股,持股比例为11.7%;高特佳集团管理的汇富投资(有限合伙)持有公司1774367股,持股比例为3.13%。三者合计,高特佳集团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持有博雅生物3326万股,占发行前公司股份总数的58.57%。发行后,高特佳集团直接持股比例降至35.11%,加上旗下两家公司的持股,共持有博雅生物46.22%的股份(表2)。

以博雅生物上市当天收盘计算,高特佳集团及关联股东持有的股份市值达13.59亿元,与当初高特佳集团的收购价相比,增值超过13倍,远高于近两年的行业平均值。数据显示,2012年2月获得IPO退出的11家VC/PE机构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率为2.83倍,2010年、2011年的这一数据分别为10倍和8倍。

博雅生物的上市,让高特佳打造产业平台的战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通过在这个行业的积累,可以实现上下游资源的协同效应,实现产业链的互动。”蔡达建一直坚持这个初衷。从高特佳在博雅生物上市前出具的《承诺函》,可以清楚看到其坚持“平台战略”的决心。在该份承诺函中,高特佳承诺所持股份5年的锁定期。

底气:母子基金模式

高特佳的底气在哪里?在其以有限公司形式存在的集团为依托的母子基金模式。一方面,高特佳集团可以为产业平台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又可以撬动旗下PE子基金的运作,最大限度地撬动资金杠杆和多形式、多渠道的筹资通路,形成母子基金运作模式。

经深圳中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高特佳集团总资产为52682.34万元、净资产为33197.02万元,2011年净利润为631.省略。

资料

第9篇

【摘要】 目的评价北京地区名老中医经验方活血祛淤解毒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淤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皮损浸润程度的影响。方法将42例寻常型银屑病血淤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活血祛淤解毒方,对照组口服接诊医师自拟方。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PASI评分,并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皮损浸润程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68%,82.61%,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均降低(P

【关键词】 银屑病; 血淤证; 活血祛瘀解毒方; 血液流变学; 皮损厚度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safety of Huoxue-quyu-jiedu formula created by a few famous herbalist doctors in Beijing on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psoriasis vulgaris,and to observe its influence on hemorheology and soakage degrees of skin lesions . Methods42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2 groups: therapeutic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therapeutic group took Huoxue-quyu-jiedu formula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the recipe prescribed by doctors themselves for 8 weeks.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ASI scores were recorded and the influence on hemorheology and soakage degrees of skin lesion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s were 73.68% and 82.61% in the therapeutic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l group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PASI scores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and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

Key words:Psoriasis vulgaris; Blood stasis syndrome; Huoxue-quyu-jiedu formula; Hemorheology; Lesion thickness of skin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红斑鳞屑性、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皮肤病,发病率高,是目前国内外皮肤科领域内的重点研究课题。活血祛瘀解毒方是北京地区16位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血淤证的基本方,本研究观察了“活血祛淤解毒方”治疗银屑病血淤证的临床疗效,取得满意效果,并与医师自拟方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该方对银屑病血淤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皮损浸润程度的影响,探讨该方的可能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符合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银白色鳞屑。

1.1.2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皮肤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符合银屑病血瘀证:皮损肥厚浸润,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紫暗或见淤斑、淤点,脉涩或细缓。

1.2 一般资料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22~65岁,平均(43.84±12.63)岁;病程半年~45年,平均(11.50±11.72)年;PASI评分4.80~44.00分,平均(17.40±10.33)分。对照组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23~64岁,平均(43.48±13.20)岁,病程1 ~38年,平均(13.78±9.61)年;评分4.60~37.60分,平均(14.40±9.20)分。两组资料构成差异无显著性,在近2月内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维甲酸类。

2 治疗及检测方法

2.1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活血祛淤解毒方(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莪术、鬼箭羽、白花蛇舌草),随证加减:热重:大青叶、紫草;瘀重:赤芍、三棱;夹燥:生地、麻仁、元参;夹湿:苦参、虎杖、陈皮;咽痛:北豆根。每日1剂,水煎日2次,早晚服用。

对照组口服医师自拟方(初诊医师要求主治医师以上资格、有多年临床经验,治则:活血化瘀解毒,没有规定固定的方药,从而使医师自拟方更具普遍性意义),两组病人均采用外用芩柏软膏(北京中医医院院内制剂)。连续用药8周,每2周复诊1次,疗程结束后分别统计疗效。

2.2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2.2.1 PASI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病人每2周复诊1次,于疗前、治疗2,4,6,8周进行PASI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根据PASI评分法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痊愈:PASI评分减少95%以上;显效:PASI评分减少60%~94%;有效:PASI评分减少30%~59%;无效:PASI评分减少

2.2.2 血液流变学检测采用北京中医医院血液室国产普利生(LBY-N6A)旋转式黏度计,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新鲜静脉血2~3 ml,枸橼酸钠抗凝,采用锥板方法,检测指标包括: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

2.2.3 皮损浸润程度检测采用北京中医医院B超室GE Vivid 7彩超仪高频B超探头(频率11MHz),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靶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的表皮厚度、真皮厚度(靶皮损均选在四肢,避开关节)。

2.2.4 不良反应记录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症状、程度、是否经过特殊处理、消失时间等。

2.2.5 统计学方法数据集选择意向性分析(ITT)。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5例,痊愈显效率为21.0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为73.68%;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4例,痊愈显效率为17.39%,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为82.61%。经χ2检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3.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红斑、鳞屑、浸润、瘙痒程度及PASI评分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银屑病血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

3.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见表2。结果表明两组均能有效降低银屑病血瘀证患者的血浆粘度,差异有显著性(P

3.4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浸润程度的变化见表3。结果表明治疗组明显降低皮损真皮厚度,差异有极显著性(P

3.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银屑病的发生与“血”密切相关,血淤是寻常性银屑病的关键病机,热毒郁久不解,则易耗伤阴血,血行不畅,则淤血内阻,临床上多表现为皮损肥厚,颜色暗红,鳞屑厚积,基底浸润严重,经久不退,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涩或细缓。可伴有面色晦暗,口干不欲饮,肌肤甲错,甲损害等。因此,银屑病血淤证的辨证施治当以活血化淤为主线。

现代医学通过对银屑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皮肤微循环检查,发现本病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其异常程度与银屑病的病情有关。近几年国内外对血淤证在银屑病中的客观化研究较深入,主要集中在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免疫学相关指标、血浆内皮素(ET-1)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等[3]方面。王香兰等[4]对35例银屑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及超微结构检测,发现血瘀型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增高,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极度不规则,血流缓慢甚至淤滞,提示微循环障碍与银屑病发病有关。邱实等[5]观察活血散淤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淤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

本研究总结了北京地区16位名老中医辨证论治银屑病的经验,多以“血分”辨证为主,其中活血祛瘀解毒方为北京地区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基本方,主要作用为活血祛瘀解毒。该方由桃仁、红花、莪术、鬼箭羽、丹参、鸡血藤、白花蛇舌草7味药物组成基本方,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该方选方精当,药少力专,方中桃仁苦平,可活血通经、润肠通便;红花辛温,能祛淤通经、散郁开结,两药相须为用,使祛淤力增强,可散血中之滞,理血中之壅;丹参苦微寒,可活血祛淤、凉血消痈、养血安神;鸡血藤苦微甘温,能行血补血、舒筋活络;莪术辛苦温,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乃血中气药;鬼箭羽可破血通经、散淤止痛;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可清热利湿、解毒消痈;诸药合用,活血化淤力强,兼有清解热毒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活血化淤中药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动力学、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调整血液理化特性和免疫功能,并能调节皮肤组织细胞的代谢等多方面的作用。方中桃仁可降低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液,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减轻炎症性反应等作用;红花具有改善微循环、抗凝血及抑制血小板聚集、镇痛及抗炎作用;丹参具有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毛细血管数量和微循环张力、减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作用;鸡血藤能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血黏滞症动物的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凝聚,双向调节免疫系统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莪术能够抑制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正常分化、纠正银屑病角化不全;鬼箭羽可改善血液黏度、调节免疫及抗过敏;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服用活血祛淤解毒方能够显著改善银屑病血淤证患者的皮损表现和瘙痒程度,降低皮损的PASI评分,且能显著降低血浆黏度,说明该方能起到降低血液黏度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两组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客观说明活血祛淤解毒方治疗银屑病血淤证疗效满意,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名老中医辨证论治银屑病血淤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名老中医经验方药的临床推广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此外,本研究还采用了高频B超技术,检测活血祛淤解毒方治疗前后患者皮损厚度的改变。银屑病的重要病理改变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真皮微血管扩张增生,外观表现即为皮损增厚浸润。皮损厚度可以直观的反应皮损浸润程度。文献报道[6]用40 MHz高频超声可检查银屑病患者,根据鳞屑、红斑的程度、皮损厚度与回声相关性的标定值来评定银屑病病变的严重性,作为临床评价银屑病病损严重性的一种辅的无创技术。Gupta等[7]对31例静止期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进行高频B超检测,并对其中12例进行了组织病理学验证。结果认为延长的表皮钉突和真皮层(B带)与皮损严重程度最相关,角质层、表皮浅层(A带)以及真皮网状层(C带)亦相关,而且随着临床改善、皮损评分的下降,B带也一致性地变薄。

本研究结果显示,活血祛淤解毒方能够显著降低银屑病血淤证患者皮损的真皮厚度,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认为高频超声波能对银屑病斑块活动的严重度和治疗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可作为一种辅、无创伤、迅速简便的临床疗效评价手段,有待于今后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6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54.

[3]Salani D, Taraboletti G, Rosano L, et al. Endothelia-1 induces an angiogenic phenotype in cultured endothelial cells and stimulates neovascularization in vivo[J].Am J Pathol,2000,157:1703.

[4]王香兰,张秉正,王俊民,等.银屑病中医分型的血液流变学及超微结构相关性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3):146.

[5]邱 实,谭升顺,孙治平,等.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中药材,2005,28(5):442.

第10篇

在股改全面推进之后,管理层推出了不少有利于市场的举措,如新修正的证券法、公司法已获人大通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26条意见出台、十一月中旬召开的有关股改总结性全国会议等等,然而,市场同样是不顾情面,显然,经过持续四年多的熊市折磨之后,投资者对于一般性的政策性举措已心生厌倦之情,可以肯定地讲,在没有真正的资金流入从而形成对市场的直接推动力之前,投资人很难有信心。

市场的弱态充分表现了投资人的这种不信任情绪,而且这种情绪表现得相当强烈,整个市场似乎进入熊市末期才会有的那种极度悲观失望气氛笼罩之中,这个时候,也许投资者更需要有一份冷静与耐心。

的确,在股市这样的十分现实的逐利场所,凭几句空洞的口号看来是很难起作用了。

年底应有反弹行情

然而,对于那些终日沉浸于市场中的投资者,有必要静下心来分析,研判未来的动向尤其需要判断未来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在市场看起来普遍存在的悲观氛围中,更需要告诫自己,保持几分乐观精神,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对即将到来的年末行情,即十二月股市的可能演进方向依然抱持较乐观的预期,主要理由有两个方面:

首先,从基本面因素看,今年因为股改成为最重要的一幕大戏,至今仍在继续上演且远未结束。为此,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就股市来说,可以说,利多性质的政策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频繁和众多的出现。毕竟像股改这样重大的制度性变革是着眼于更长远的市场建设,因此,尽管股改之后股票价格大多出现贴权走势,但真的要判断效果究竟如何显然为时尚早。

不过,至少有一点,就是困扰市场多年的股权分置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这是应当予正面评价的。虽然有人认为不能根据股价涨跌来评价股改成功与否,但从根本上说,改革成功与否恐怕也只有这一条标准最可靠,否则,满盘皆输的改革有何意义?从长远角度看,经过股改之后的市场相对较具投资价值,未来存在稳步走高的可能性。

其次,从市场层面上看,就几项通常人们所熟悉的技术指标来说,毫无疑问,在上证指数1100点之下,如市盈率、市净率、平均股价水平、市值与总值的变化等,不仅处于我国股市历史上的最低水平,而且,正如众多研究所指出的,即使与海内外的股市相比,沪深股市也已具备相当的投资价值,并且已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在这种状况下,股价的低迷将不会持续太久,资本的逐利本性也决定了,投资者不会对一个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机会长期视而不见,目前处于股改之中的投资者,需要做的只是多一些坚持与耐心,而重要的是需要区分哪些品种才真正具有投资价值?

上证指数自6月6日创出998点以来,千点关口基本上成为牛熊转换的重要分界点,虽然当前不少悲观论者,将上证看空至七、八百点,但是从市场实际运行角度看,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低。

通过日K线、周K线与月K线的交叉动态分析来看,月K线在上证千点构筑的底部形态相当扎实可靠,尤其在成交量能的分布方面,如无意外情形发生,在年底之前打破千点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相反,经过6、7、8月的反弹性质的上攻与9、10、11月份的回落调整,月K线的运行显得较稳健。在12月份,沪深股市存在展开再度上攻的可能性,这恰好有望形成所谓2005年底攻势!上证运行的区间有望处于1100至1250之间。

我们的分析报告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市场永远是正确的,作为投资者除了适应市场之外,别无它法,在这个前提之下,分析预测的目标无非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更重要的目标就是寻找投资及投机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才是根本。

2005年的股市进一步验证了沪深股市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不论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都越来越重视个股或板块机会的挖掘,而相对淡化对大盘的涨跌关注度,就波段的操作者来说,大势运动方向当然需要关心,但对于短期盘面波动则不必太在意。

而且,下半年以来的股市出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通过了解社会政治新闻来寻找市场热点,似乎比单纯看盘观势来得更有效!这在几个重要的板块行业个股涨跌机会中表现非常突出,比如自7月21日人民币进入升值以来之航空、造纸、房地产概念、神六之航天、军工概念,禽流感之生物医药概念等等,其它如新能源概念、循环经济概念板块或个股的运作都有类似之处,这个现象的出现预示着部分市场资金运作思路的改变,特别是在基金经理们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正在发生迅速变化。

进入第四季度交易以来,一批市场公认的绩优品种,从宝钢、长电开始,如佛山照明、中集集团、华鲁恒升、中远航运、华海药业等均遭到无情抛售,这表明,市场最理性的投资者正在经受熊市末期的考验,而注重题材概念甚至短期效应的炒作方式,一旦获得普遍的认同,也许投机性的运作思路就并不是所谓游资的专利。

选对个股更为重要

从市场潜在的热点或投资机会角度看,年底之际,市场机会多少会受到年末因素影响,其中,有为年度报告盈利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冲刺的,也有为来年进行布局而策略建仓的等等,不过,由于市场投资结构随着QFII、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待重量级机构投资者的更多加盟,已不同于以往主要由基金企业券商为主流的状况,中长线的思路可能更加突出,因此,在分析年底之际市场投资机会时,有必要更多考虑基本面的选择,基于此,我们更看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投资机会:

其一、G股板块价值重估

随着股改的深入推进,预期至年底之际G股板块将超过200余家,进入12月份,中小板股改完成,个股全成G,市场对G股的价值有重新评判必要,目前大多数G股存在自然除权现象,股价下降,同时伴随市盈率等降低,但是否就此认为增进了投资价值并不全面,不过,可以肯定,对于G股的价值判断,将更倾向于基本面因素,考虑到股改完成,意味着未来全流通的到来,在选择G股投资时,必须考虑股本的大小,不能仅仅看市盈率的多少,更要注重公司成长性优势,建议选择中小盘成长性股为主。

其二、重组股因股改而增加了变数

每到年底之际,绩差股的重组往往成为股价波动的重要推动力,今年又逢股改,从目前少数ST股也进入股改序列情形来看,今年底的重组型个股运作将因之注入新内涵,且由于存在股价低的优势,预计12月行情中,重组股的炒作浪潮有望成为市场一景,投资者可重点关注部分存在较好重组机会的个股。

重组的另一端则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不同行业存在开放期限,又有部分重点行业即将向外资开放,如银行、保险、电信、旅游、建筑、音像业和教育业等产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将逐渐加快,市场有望出现外资并购方面的题材炒作,对相关行业个股这方面的机会值得重视。

第11篇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减肥保健品行业的“常青树”碧生源(00926,HK)正面临业绩下滑的危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研究碧生源多年财务数据发现,这家从一开始就依赖广告轰炸的保健品企业,多年来一直沿袭着增加广告投入拉动销售增长的规律。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尽管广告投入继续大幅增长,但碧生源的营业额和毛利却双双大幅下跌,并出现严重亏损。

如果说去年的营业额和毛利双双小幅下滑及首次亏损只是危机初露的小小裂缝,那么碧生源多年来维持相对平稳的财务曲线今年则已经出现明显的背离危机。

收入、广告数据趋势现背离

多年来,碧生源以大量的广告“轰炸”为人关注,并成为营销界人士经常讨论的一个案例。

研究碧生源多年的运营曲线,也可以看出广告对其之意义。

碧生源2007年到2011年的数据显示,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其广告投入一路上扬,从2007年的4910万元到2011年的3.433亿元,涨了近6倍,占营业额比例基本在30%以上,2011年占比达到40.9%,销售及市场营销总开支占营业额的比例则更高。

与此相呼应的是,2007年到2010年,碧生源营业额从1.631亿元增至8.74亿元,涨幅436%,毛利则从1.154亿元增至7.83亿元,涨幅578.5%。

不难看出,这种大规模的广告投入也给了碧生源很好的回报,碧生源的营业额和毛利曲线与其广告投入曲线趋势一直保持着同一方向。

然而,这样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告投入和业绩曲线已经开始出现严重方向背离。在广告成本达2.324亿元(同比增40.5%,占营业额比例71.5%)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碧生源营业额和毛利双双大降36.5%和39%,分别为3.252亿元和2.795亿元,同时净利亏损1.676亿元,同比直降248%。

记者发现,今年1月起碧生源赞助了著名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成为其上半年度最大的单一广告赞助活动。

与此相对应的是,碧生源低销售成本和占比微乎其微的研发成本。数据显示,在大举投放广告的同时,碧生源2007年的研发成本为0,到2008年才以90万元起步,此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194.6万元、818.5万元、1945.1万元,占营业额比例分别为0.3%、0.9%和2.3%。

碧生源将净利大幅亏损的原因归咎于经济形势的困难,然而这一说法对此前一直依赖广告拉动增长的碧生源来说显得有些勉强。食品和饮料行业营销业内人士徐雄俊认为,碧生源庞大的广告开支拖累使其净利大降。低成本原料引发争议

碧生源上半年交出了一份难看的财报,但就这样的数据仍离不开其低廉的产品成本所作的“贡献”。

碧生源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碧生源上半年的销售成本为4561.9万元,占营业额比例14%。这个销售成本里包含原材料成本、包装材料成本、劳工成本、制造成本。

在2010年的年报中,碧生源对这几项成本更具体地进行罗列,其中原材料成本为2971.9万元,占营业额比例3.4%;包装材料成本为3841.6万元,占比4.4%;劳工成本717.2万元,占比0.8%;制造成本1582.8万元,占比1.8%。

碧生源2010年IPO时的材料显示,碧生源常润茶的“专有配方”包括绿茶以及土茯苓、沙参、淮山药、草决明及番泻叶等中草药,碧生源减肥茶配方则包括绿茶、蜂蜜以及金银花、决明子、荷叶、山楂、番泻叶及绞股蓝等中草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走访市场看到,目前碧生源两款主力产品仍是这两剂配方。以减肥茶为例,记者看到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个品牌减肥茶,既有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也有知名大药房出品的,而金银花、决明子、荷叶、山楂则成为很多减肥茶所共同使用的原料。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中医科主任杨鸿志告诉记者,这几味药都是常用的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

相对其他减肥茶产品,碧生源的配方中使用的相对独有的中草药是番泻叶。记者在广州一药房咨询了解到,番泻叶一斤只需10元,在中药材里是非常便宜的,而相关中药报价网站显示的价格则更加便宜。碧生源减肥茶使用的几味中药中,除了绿茶和蜂蜜价格难以确定,金银花价高外,其他几味中药价格均不高。

碧生源去年到今年的原材料成本不得而知,但以其2010年的原材料成本,以及2010年常润茶6.639亿包的销售量计算,碧生源平均每包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不到0.045元,2009年的数据计算出来同样是4分多钱。

对于低廉的原材料成本,碧生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简单地以“原料成本低,不代表产品质量差”来解释。

杨鸿志说,番泻叶属于中等程度的泻药,具有一定刺激性。对于减肥保健品中使用番泻叶,杨鸿志表示困惑。他告诉记者,泻药简单地将人体的水泻掉,可能暂时轻下来,但是长期服用泻药,人体大肠会产生黑变病,而黑变病是一种癌变早期的情况。

尽管卫生部2002年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将番泻叶列入“可用于保健品的物品名单”中,但这仍无法解除消费者和公众舆论对碧生源使用泻药入配方的质疑。

记者近日咨询多名曾服用碧生源常润茶和减肥茶的消费者,被告知使用后明显的反应是拉肚子。或者由于停止使用后失效,或者由于腹泻造成的疲惫,不少人选择放弃该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杨鸿志说,在适宜人群问题上,番泻叶不适宜大多数人群,即使在治疗便秘问题中,医生也很少在药里使用番泻叶。而在中医学中,泻药不宜在孕妇中使用则是一个临床原则。记者走访市场看到,包括碧生源减肥茶在内的减肥茶均在“不适宜人群”中提示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但尽管也是中药配方并且含有番泻叶,碧生源常润茶此栏则是“无”,仅在食用方法和食用量中标注少儿及孕妇用量酌减。

“在"减肥风"盛行的情况下,减肥保健品如左旋肉碱、中药减肥产品等层出不穷,碧生源减肥产品经过十几年的销售时间,在消费者心目中逐渐失去了初始时的新鲜感。”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蒋华阳总结。

徐雄俊说,“碧生源知名度有了,美誉度尤其品牌忠诚度、老客户满意度需要调整。”当想尝试的人向这些人寻求意见时,则可能在这个环节放弃。

杨鸿志告诉记者,其实医学界至今并没有研究出可以有效减肥的药品。在减肥问题上医生一般会建议病人采取限制饮食、增加运动、合理饮食比例、避免转基因食品等自然原则。

对于某些减肥茶的配方,一名资深中医直言部分研发者是“很初级的研发人员”。“他们对医院临床经验、医理的研究分析不透彻,研发的人对这些道理不明白,以为泄了人就会瘦下来,但往往最终会导致身体紊乱,会导致反弹,会变严重。这种思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长期使用肯定有问题的。”末路还是转折?

事实上,碧生源可能也早已意识到重广告轻研发的隐忧。

在2010年IPO时的风险提示中,碧生源坦言“本集团产品能否成功及长期畅销,相当依赖本集团市场营销活动的成效。”碧生源表示,其持续的成功相当程度上有赖功能保健茶的流行程度及需求,亦有赖于对中草药配方保健品的整体需求。

左思右想品牌营销策划机构营销顾问王鹏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对部分有减肥需求消费者访问后发现,一些消费者在减肥方法的选择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在寻求减肥茶减肥无果的情况下,开始将运动、借助器械减肥等选择纳入考虑范围。而记者近日暗访几家减肥机构,均表示不建议顾客使用减肥茶。

碧生源表示,鉴于2012年上半年度其经销商的需求恢复迟缓,加上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对集团下半年度的销售表现仍持谨慎态度。预计下半年度将继续净亏损,进而导致2012年整个年度严重净亏损。

碧生源表示将致力推进营销。

记者了解到,碧生源目前正在致力新品延伸。除常润茶和减肥茶,碧生源表示有意打入茶包饮料市场,扩大产品组合。今年6月,仍以碧生源为品牌,该集团推出一系列茶包饮品。

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在常润茶和减肥茶销量下滑的情况下碧生源分散单一产品经营风险的举动。

王鹏辉认为,碧生源品牌目前已经被消费者与常润茶和减肥茶联系在一起,且品牌目前具有一定争议,如果碧生源仍以此品牌为名开发新品将会很难。

蒋华阳也认为,减肥保健和茶饮料的市场经营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碧生源在这一领域缺少经验,也不利于其走出困境。

徐雄俊则直言碧生源延伸品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名有意投资减肥保健品的人士向记者直言,据其所知,国内保健品尤其减肥品行业至今仍非常混乱。不少企业采取“游牧式”品牌经营方式,采用简单的广告刺激方式树立产品品牌,进而促进产品销售,而当这一品牌下滑或被市场抛弃之后,就直接放弃该品牌,重新打造另一新品牌。

第12篇

医药物流热潮背景

1 行业概况

事实上,我国现代医药物流的建设自本世纪之初即已开始,只不过当时还是少数大药企的“专利”,如中国医药、上海医药、九州通医药。最初的物流中心建设投资都是上亿元人民币,以高位自动立体仓库和全自动分拣设备为主。自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8年12月的新版GSP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现代物流医药企业”以来,大量的中小型医药企业也投入到物流中心的建设中。

一方面,中国的许多医药企业过去以租库为主,在业务规模较小时是适用的。但是随着近几年业务的发展,国内涌现出不少年销售规模在4亿元以上的区域型医药企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仓库和车队,因为长期租库已不经济。再加上不少医药企业不断涌入操作相对简单的现销快配业态,企业的经营品规数量往往超过5000余种,在库工作人员少说也在60人以上,对库房的面积要求也不低。因此,尽快找到合适的土地,建设自有的药品物流中心是不少企业近两年来的心头大事。

另一方面,政策和利益引导页是医药企业踊跃建设物流中心的原因。对医药企业而言,新医改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而新医改中的基本药物配送招标,对医药企业的物流能力恰恰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笔者了解到,目前不少省份如河南、江苏等的基本药物配送试点招标中就提出了现代物流的若干要素,如仓库面积、RF终端数量、车辆数量等都作为评分项目;而国家新版GSP也呼之欲出;再加上以现代医药物流建设的名义获取土地相对容易,因此不少医药企业正在积极拿地运作物流项目。

2 配套行业得利

医药物流的建设热潮对相关配套行业的拉动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笔者从专业从事医药物流建设咨询的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得到的数据显示,如果要建设一座支持年销售规模达100亿元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土地至少需要60亩,需要建设独立的仓库、行政办公楼、生活配套设施、停车场等;该规模必须配置高位自动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等。经过计算,这样规模的小型物流园区的总投资至少要1个亿。

目前,还有不少年销售规模在5亿元以下的医药企业,希望通过改造能达到新版GSP规定的现代医药物流企业的标准。按照国家新版GSP(2009年12月版)的要求和笔者多年的建设咨询经验,企业必须达到如下标准:自有仓库面积10000平方米,配置至少有1500个货位的高位货架,能够贯穿进、存、出三大仓库环节的自动分拣系统,有300个电子标签的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不少于100立方米的冷藏库,自动温湿度记录仪,WMS系统等,才能通过现代医药物流企业的认证。根据笔者的项目经验,上述设施设备的投入,最低也在数百万元,建设周期不少于7个月。可以想象,如果中国年销售额在4亿~5亿元的医药企业都进行现代医药物流建设的话,这对配套的软硬件物流设备市场的拉动是相当可观的。

3 建设有讲究

从2006年至今,笔者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多种类型的多家医药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总的说来,天下没有通用的建设模式,但是每家物流中心的建设都是有不少需要注意的。

比如在我国南方,笔者参与设计的医药物流中心基本上都注意采纳了国家支持的“光伏”发电技术: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南方太阳能充足的特点,在仓库顶棚安装特殊设备进行自然发电,解决了大型药品仓库日常电灯、物流设备、空调等耗电高的难题。虽然该技术初期投资较大,但是后续运营成本低,而且能享受国家的产业优惠政策,因此广受南方医药物流中心的欢迎。当然,该技术不太合适北方地区使用。

再如,过去许多医药行业规划设计院给企业设计药品仓库,喜欢统一设计成药品厂房,结果库房内林立了若干的立柱,非常不利于叉车等搬运设备的移动,也为未来投入自动分拣系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有的咨询机构给医药企业设计药品仓库,又一味地推荐钢架结构的库房,看似投资小、建设周期快,实际导致医药企业在后续融资、库房保温等方面遇到极大的难题。因此,应针对企业的不同需要和后续资金投入模式提出建议:比如建设砖混钢架结构的库房,库墙采用双层砖混结构,这样既可解决保温问题,又能达到银行的融资要求。

医药仓库物流中心规划分析

一般说来,医药物流中心由储运办公室、验收室、养护室、验收区、待运区、常温库、阴凉库、冷藏库、易串味品库、拆零库、不合格品库、医疗器械库、中药库、配电间、物料工具间及库外的空调机房、发电机房、装卸货平台、雨阳蓬等建设内容组成,其消防火灾危险性不应超过丁类。目前国内新建的医药物流中心药品仓库大多数为砖混框架结构,轻钢屋面建筑,层高11米甚至更高,柱距以9m×6m为主。

GSP标准是我国医药企业必须遵守的强制性标准,因此,药品物流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GSP相关标准施工。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药企开始进入GSP换证高峰期,国家新版的GSP标准也于2009年公布了征求意见稿,在这一时期需要建设药品物流中心(仓库)的企业,尤其要对GSP标准进行学习并严格执行。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虽然有统一的GSP标准,但是各省药监部门会有自己的解释文件,这些文件的标准有的高于国家标准,企业在执行时还是要以本省的具体标准为主。

1 满足业务需求是规划的前提

药品物流中心究竟需要建多大,内部功能分区该如何设置,这是许多大型医药物流系统在规划之初就需要解答的问题。根据笔者经验,以下数据可以作为医药仓库规划的参考:

调拨销售每年15亿~20亿元,仓库总体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快批销售(直接配送至终端,以拆零作业为主)每年10亿元,仓库总体面积不低于10000平方米。

以某年销售规模为15亿元,其中调拨销售4亿元、快批销售11亿元的医药商业企业为例,假设其仓库每日出货的70%需拆零作业,在库存储药品品规数约10000种,满足这样条件的医药仓库的布局可参考表1中的内容。

2 药品仓库分区原则

总的说来,药品仓库的库内功能分区与布局,既是影响仓库建设投资成本的重要因素,也会对企业未来业务的持续发展起到助推或阻碍作用。药品仓库的功能分区和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严格按照GSP及药监部门有关验收标准对仓库进行分区布局:

结合消防有关管理规定和危险品存储需求对库内小库进行布局;

日均出货量大的商品和重量大的货品临近出货门存储,因此,整件库区的布局要考虑该因素;

企业年拆零销售规模超过4亿元,仓库药品管理必须实现“整零分开”的布局方式,因此需要建拆零库;

整货库区向零货库区的补货动线应直接、流畅,零货库区应保留足够的可成长性,并设置补货区的面积;

形成固定配送班次的医药物流中心,药品仓库需设置待运库区,而零货库区应与待运区相临,在管理上最好是隔离管理;

尽量不使药品入库和药品出库位于同一方向的动线上。

3 仓库布局缺陷案例

现以一个仓库面积不足,整体规划布局不太合理的医药仓库为案例,分析仓库设计缺陷的种种表现。

某医药企业以现销、快配业务为主,月销售规模达3000万元,在库经营品规数超过5000种,租用了多栋工厂’用房作为药品仓库。图卜图3分别为该企业药品仓库的各库区。

1号楼为该药企临时租用的工业园区厂房,因此1号楼库区作为整件常温库,全部用的是塑料托盘平铺在地面,以药品堆码在托盘上的方式进行存储。该库区面积1344平方米,存储整件药品近1500个品规,同时也设置了仓库办公间、采购退货区等房间。

2号楼作为待运库和整件阴凉库区,整件阴凉库区采用了高位立体货架和塑料托盘相结合的存储方式,存储品规约1200种,整体空间显得较为局促。

3号楼是拆零库、整件阴凉库、中药饮片库和其他一些特殊管理需求的小库,各类库区共有在库品规2400余种。拆零库使用了中量型货架,整件阴凉库区以高位立体货架为主。中药饮片库以双层货架为主,该库区承担着企业最主要的发货、复核功能,作业人员最多、管理难度最大。

总结评述如下:

该药企受制于仓库先天条件的不足,库区整体有效存储面积较小,其库区布局存在的两大问题严重制约了仓库的发货、复核作业效率。

第一,待运库与零货库位于不同的库区,库区间隔太远,影响货物封箱后进人待运区的速度,容易造成复核区的堆积;

第二,零货库区面积偏小,压缩了复核封箱区的场地空间,容易造成复核封箱工作的混乱和效率低下,作业差错也不能有效降低。

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重点

医药物流中心的工程建设,对医药物流投资的建设周期、投资成本、开业后的运营效果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医药物流中心往往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项目多、专业性要求高等特点,业主企业必须全程参与建设过程,才能有效保证仓库的建设效益最大化。

药品仓库内可以单独立项施工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 强电建设

主要是指药品仓库强电部分的建设,在该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照明系统(灯光)的布局和亮度需求、电缆线的走势,以及与仓库消防、空调及其他电控系统的对接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药品仓库使用了自动高位立体仓库、分拣传输系统等,则需要对接的系统更多。强电建设还需要结合叉车充电的需求来考虑,一般在库内会设置专门的叉车充电区,因为叉车充电大多数需要330伏的电压。强电建设可以交给土建施工方进行,但是电缆物资必须重新招标采购。

2 弱电建设

主要是指药品仓库内电话通信、网络部分的建设,一般可以由电信部门负责施工。

弱电建设也是一项高度集成和细致的工作,业主部门在施工前必须要出具《库内电脑、电话布局图》、《电子标签分布图》、《监视系统镜头分布图》等。弱电建设一般是由仓库提出需求,信息部负责联系施工单位和主持完成。需要强调的是,弱电施工要和强电施工做好协调,避免工期的冲突。

3 冷库建设

冷库建设要分成两个部分:冷库地基的土建部分和冷库厢体及库内控制系统的建设安装。

按照GSP有关规定,冷藏库应不少于50m3,温度控制在2℃~8℃,湿度控制在45%~75%。冷库的建设内容不仅仅是地基土建、库体,更重要的还有温湿度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在药品物流仓库的修建过程中,冷库是可以单独招标的,而且建设进度应控制在整个仓库空调系统建设完成之前,避免制约药监部门许可证现场验收的时间。

冷库建设需要严格按照GSP有关规定执行,尤其是电路机组不能打折扣,否则一旦发生停电事故就可能给企业货品造成损失。

4 照明系统

药品仓库照明系统的建设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根据亮度设计库内灯具的种类和数量,尤其是目前国内仓库普遍较高,因安装灯具太多或瓦数设计不合理会造成浪费;二是灯具的布局往往是固定的,灯泡的具置最好错开消防喷淋头、高位立体货架顶,以安装在高位货架或普通中量型零货架之间的过道上方最佳。

一般而言,空高11米、库内总面积15000平方米的药品仓库,需要的各类照明灯泡总数量至少超过400盏,以每日开灯8小时计算,仅灯光耗电每月就超过上万元。因此,药品仓库越高,对亮度和灯泡位置的设计就更加重要,否则极易形成浪费。药品仓库的灯泡应选择质量较好的品牌,以降低维修机率;如果消防部门有要求,还应选择防爆灯具。

5 中央空调系统

在GSP标准中,规定药品仓库的温湿度标准是在GSP标准中,规定药品仓库的温湿度标准是:常温库10~30℃、阴凉库不超过20℃、冷藏库2~10℃,库内相对湿度为45%~75%。

空调系统在规划设计阶段,药企必须将上述硬性规定清晰告知设计和施工单位。但是,在部分省级药监部门的当地GSP验收执行标准中,却按照瓦/立方米/小时的标准来验证药品仓库的温湿度是否达标,这其实是不专业的做法,而且容易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

据笔者预算,面积15000平方米的药品仓库,中央空调系统的总体投资将超过400万元。

6 消防系统与防火门的建设

严格来说,自动喷淋系统、室内消防栓、库内的诸多防火门、医药物流中心内消防水池及其他附属设施设备都是消防建设的内容,一座面积15000平方米的药品仓库,消防投资要超过400万元。

如果药品仓库的库内门全部采用无极双轨防火门,则15平方米/门的总体投资成本近2万元,预计上述面积的药品仓库仅防火门一项内容的投资成本也要接近20万元。另外,消防水池、消防码头、防排烟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等都有专业规定,企业要请具有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接建设项目。

7 中央空调蒸汽管道与库体墙面粉刷

中央空调的蒸汽管道建设需根据药企所选用的中央空调类型确定,一般包含蒸汽管道铺设费、蒸汽年使用费等项目,投资也不低,但是各地标准不完全相同。

库体墙面粉刷主要是指对仓库内外墙面的粉刷工作,总投资成本与仓库内外墙面的面积以及使用的粉刷材料直接相关。从节省投资的角度而言,仓库内墙可以用白色石灰粉粉刷,仓库外墙可以用较好的油漆涂料粉刷,粉刷次数不少于3次。

8 配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