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4 13:1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土地制度僵化无法满足市场对土地资源的有效需求
谭宗宪认为“在规代化过程中,传统的家庭经济形式,与适量资本和技术结合,便能形成符合中国资源秉赋的、低成本的、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生产力和各种新生产方式。”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近完成,城市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迫切需要将部分过剩产能转移到农村,客观要求灵活变通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按照市场机制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流转,以吸收国内国内的过剩产能,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实用。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实现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村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成熟,也客观要求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与国际接轨。但是,我国农村目前仍在固守改革初期的土地制度。这种制度在改革初期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可是,在现阶段它却很难满足日渐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城市过剩产能转移对土地资源的迫切需求,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产业结构单一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化
长久以来,我国农村延续着种地打粮兼营副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农民的劳动时间常形成农忙和农闲两个时段。虽然我国各地自然条件有别,农民一年中的忙、闲比例不尽相同。但是,显而易见,农闲时节是对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一种闲置与浪费。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生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也为农村劳动力出门务工提供了便利条件。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善生活进城务工,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一直生力军。农民进城务工在促进城市繁荣的同时却导致农村发展的相对停滞,使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加突出。农民的土地投入、劳动时间不断缩减,使得农村单调的产业结构长期无法改变,甚至出现土地撂荒、举家进城的农村困境。究其原因,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传统的经营模式无法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遂导致农民工涌入城市,从而造成农业发展的停滞,加剧了农村的衰落。所以,单调的、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成为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又一瓶颈。
(三)基础教育落后导致农业科技水平过低
我国基础教育在投入和办学质量上长期以来都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城市中小学在师资规模、教学设施、教育理念和办学质量上要远远优于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仍然存在生源流失的现象,一些学生基础教育未完成就迫于生计走上打工之路。农村的文盲虽基本消失,但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依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民素质低,对新科技、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使用和转化能力就相对较低,使农民很难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低科技含量的经营模式降低了农民变通经济体制的思想活力,无法生成其改善产业结构、探索多种经营模式的技术能力。当今,科技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农业应该是科技农业。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及立足丰富农业资源基础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与支撑。总之,现代农业必然是科技型、技术性、智力型的新型农业,当今农业科技含量低的现状是农村教育水平长期落后所导致的。农村僵化的土地制度、单调的产业结构、落后的基础教育和过低的农业科技含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村还面临着社会保障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其根源与以上四个因素直接相关,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彻底解决的发展问题。
二、新型家庭经济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983年赵瑞彰撰文指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拂家庭联产承包制已成为主要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一种将承包经济和自营副业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式——新型的家庭经济在我国农村大地上确立了”上世纪80年初,新型家庭经济的提法就出现了,并在学术思想界围绕建立引起农业生产关系变动的“新型家庭经济”形态展开过激烈辩论。新型家庭经济的内涵与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与特点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成步伐的加速和当今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平稳推进而不断与时俱进。十六大上,中央政府、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改善我国农村经济现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奠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新型家庭经济要求当前的农村改革要立足我国农村此时此地的需要,能解决农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新型家庭经济”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特点。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是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的必由之路,要从根本上破解当前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就必须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家庭经济。其理由如下:
(一)新型家庭经济可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新型家庭经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使农村以为主体的经营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往的土地制度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搞活经济的客观要求,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新型家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的自由流转,为农村接受城市的过剩产能提供了急需的土地资源,也为农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其他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工业形式提供了可靠的土地来源。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实现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如以家庭入股集体经济发展村办企业,以集体经济入股其他经济实体利用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型家庭经济允许农民掌握较多的生产资料自和独立的产业经营权,减少了政府对生产经营的指导干预。农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经营个体,农紧密的和市场联系在一起,进而赋予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持续动力,极大释放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活力。
(二)新型农村家庭经济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市场体系
新型家庭经济中的土地制度变通为农民实现多种经营提供了可能,农民能以家庭、和集体为单位发展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刘茂松曾指出:“家庭经济实体跟企业却很不一样,它不仅不排斥自然经济,而且家庭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要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前提条件。因为家庭是建立在自然实体基础上的经济实体”。新型家庭经济灵活的经济结构搭配也为农村招商引资、引进工业项目、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与房地产开发等提供了制度、资源保障。新型家庭经济改变了农村过去以粮食种植为主而兼营副业的单一产业结构,形成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合理配置的新型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能实现农民的提效增收,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进城撂荒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的系统性、结构性困局。另一方面,农村新型家庭经济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解作用,实现农村地区劳动力、土地资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农村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灵活的经济体制与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品质量高、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将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有效结合在日渐完善的市场机制下,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融入市场经济体系。
三、发展新型家庭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家庭经济融合了近年有关农村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变革、调整的各种新思路、新内涵以新的面貌与形式正在成为助推我国农村经济继续的新型动力源泉,因而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广大农民的热情期待和欢迎。但是,新型家庭经济在各地的推广与普及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新型家庭经济是政府服务下的新型农村经营形式。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认真领悟自己在新型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和应尽的行政义务。有些地方政府要么放松对新型家庭经济的有效监管,造成其无序发展,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没有负起科技扶持、政策引导、统筹布局、生态保护和法规宣传的行政责任;要么仍然没有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统制农村经济的计划经济思维,对新型家庭经济管得过严,没有真正赋予农民适当的生产资料自主支配权和生产经营的自。其次,新型家庭经济还是生态型经济。一些地方为发展新型家庭经济盲目引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带有污染性的过剩产能,造成农村地区土壤污染、水土流失、水源枯竭、植被破坏的环境危机,对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甚至造成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最后,新型家庭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有些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没有深刻领会我国的真正内涵,将农民土地以私人财产的形式强行收购,然后以高价转让,或者据为己有从事独立经营,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及对土地的占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也违背了国家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搞活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初衷。
四、以新型家庭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农村产业结构长期以粮食种植为主兼营副业的现状,发展新型家庭经济应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收发达地区的过剩产能,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第一产业,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高质量的服务业,甚至可以考虑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全面调整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还要注意把新型农村经济纳入我国日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产业结构质量,并反过来提高新型家庭经济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杨英法教授认为:“对于土地,传统的做法是先征用国有,然后招拍挂,最后找开发商转卖。这使失地农民、业主觉得补偿标准太低,不公平,也不符合市场原则。”因此,对农村最重要的土地资源也要按照市场机制,在价值规律的引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流转。
(二)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扶持引导新型家庭经济发展
当今转变政府职能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过程的重要内容,新型家庭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必然需要政府转变传统职能以适应其发展。政府在新型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负起政策引导、产业扶持、招商引资、生态保护、加强监管的行政责任,既不要管得过严,也不能让新型家庭经济无序发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新型家庭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持续稳定的政府产品。
(三)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科技含量
新型家庭经济涉及多种产业形势,对农民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此外,新型家庭经济涉及的工业和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就需要农村要有配套的人才培养能力,对农村和农民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民能自觉的将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吸收并应用到新型家庭经济的自主经营中,从而有效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只有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增强遵纪守法和保护农村生态的自觉性,从而有力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四)建立、健全发展新型家庭经济的配套制度与法规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经济增长;家庭经济
中图分类号:CF912.8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30-04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度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特别是以道德、习俗、文化等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试图从小的微观单位――家庭着手,探讨汉傣杂居地区的傣族近15年来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变迁对其家庭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对非正式制度的微观影响做出相应分析。
一、什么样的非正式制度能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永恒的话题,自古典经济理论开始,经济学对增长的机制和规律作出了众多的探讨,然而却存在一个较大的通病,即大多数增长理论将制度作为一个既定变量,忽略了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直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才开始将制度因素作为一个内生变量,探讨其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随之又出现一个误区,即过分重视正式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忽略了对经济增长中非正式制度因素的研究。事实上,非正式制度对于经济的增长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一起构建出一个适当的制度框架时,经济才能实现平稳增长。
(一)经济增长中意识形态的作用
在非正式制度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所谓的意识形态就是一定区域内集体民众对社会和人生的主流价值的看法,即“国家的世界观”,其表现为主流文化和指导思想。意识形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经过长期演化,加之权威主体为维护其统治而推行的结果。而意识形态形成之后,又对制度和经济增长的稳定起着积极作用。
诺斯认为,意识形态的经济作用在于: 节约交易费用。世界是复杂的,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当人们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而无法迅速、准确地作出理性判断时,他们便会借助于与价值观念、道德准则、风俗习性等相关的意识形态,从而减少认知的费用。成功的意识形态能有效地克服“搭便车”问题,促使一些群体不再简单地按成本-收益的享乐主义和个人的计算来行事,从而减少外部性。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评判标准,使人们增强对周围制度安排的合乎道德的意识信念,从而减少强制执行及法院判决的费用(诺斯,1999)。
经济的增长从某方面来说是要素的增长,要素的增长是各要素合力推动的结果,而意识形态则一为要素增长提供了一个有效率的增长路径,二为要素的增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增长环境。成功的或有效的意识形态能够提供一种不成文的行为规则和理念,这种行为规则和理念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实行而被证明在处理经济问题方面是极其有效的。其以集体收益最大化分析为目标,以共同行为标准,以理念等为约束条件,从事经济活动,从而使外部效应最小化,促使资源配置向最优化接近。因此,意识形态可以保证集体交易的理性,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条良好而有效的路径。 积极的健康的意识形态不仅可以促进一个社会建立起责权利均衡的政治市场、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等良好的硬秩序,并且能推动市场意识、商务、文化等软秩序的发展和完善。意识形态对保持社会文化的连续, 保证权利的转让、政治交易的竞争和社会经济改革的连贯,确保执行上的效率和公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保证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朱启才,2006)。
(二)经济增长中习俗的力量
习俗是构成非正式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中长久以来形成的行为规范。习俗的形成从博弈的角度而言是一种长期纳什均衡策略。
现代经济中,产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完备的产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产权范围的合理界定不仅依赖于政治经济等正式制度,同非正式制度也密切相关。非正式制度中的习俗对于初始产权的合理确定、产权的有效变迁都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只有在符合当地习俗和价值观的前提下,产权的划分和变迁才能有效,否则便会事倍功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个重大困难便是其改革后带来的巨大的不公平现象与我国人民追求公平的社会价值观的巨大抵触,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企改革的效果。
早期企业制其实是一种习俗的合伙制,是基于家庭伦理而形成的团队。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习俗在某方面对企业家精神的创立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温州人世代相传的商务习惯、勇为天下先的价值观,为温州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除此之外,习俗还有如下的经济作用: 习俗作为社会活动中的常规性稳定性的软规则,可以调节社会上的各种行为, 给当事人提供一种确定性的预期, 使人们能够预知自己的经济行为的后果,通过成本收益的自我比较,从而引导行为人的自我约束,进而保障市场的有效运行。 习俗可以大大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使经济的运行保持一个良好的惯性。其一,人们在进行交易、谈判、签订合约以及事后的处理问题中, 以一方地区的习俗为行为标准,可以大大减少寻求信息、签订契约和执行契约的成本。其二,习俗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发挥和企业生产的供给起着导向作用,使其以符合消费习惯的方式进行, 从而减少了经济的波动。其三, 习俗对于企业的创新和企业文化中的技能发挥影响, 并且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企业在定价、市场营销、售后服务, 乃至品种的开发和市场开拓上的行为(朱启才,2006)。
(三)文化,道德伦理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所谓的文化伦理是指人们在文化生产和文化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内在必然性的总和。文化、道德伦理作为非正式制度中较为次级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我国西部某些地区的关于平等的道德规范,构成对人们致富后的行为约束;如先富者应同村民分享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先富者继续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到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又如受我国儒家伦理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我国有关正式制度安排中,多多少带上了几许平均主义倾向,并借助于户籍制度和工资级别制度等硬化了利益格局,大大加深了效率损失、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浙江、江苏,自古便存在着浓烈的商务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其居民追求财富的需求旺盛,极富效率精神,敢于创新,积极融入市场,从而促进了地区经济的腾飞。
(四)经济增长中诸非正式因素的合力作用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必须相容,构成一个合理的制度框架,经济才能平稳增长。非正式制度的任何一个单一因素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都非常有限,只有在诸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合力,才能最大化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浙江为例,浓厚的商务文化、长期的商业实践传统、根深蒂固的商务意识,加上政府政治经济政策的支持,共同推动了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以晋商为代表的山西,虽然一样有着悠久的商务传统和文化,但在清末以后,商务意识逐渐减弱,失去了创新的勇气,近年来,其经济主要通过开发煤炭资源来推动,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非正式制度诸因素必须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寨子里的非正式制度:特征与变迁
(一)研究背景
孟定农场位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地跨耿马县的孟定、勐简和沧源县的芒卡、班共4个乡镇。国营农场三分场一连居民区上方的傣族寨子人口约为21户、116人左右,家庭多由一夫一妻、二老二子(女)构成,成员多信仰南传佛教摆润教派。古老的神、鬼魂、巫术观念在寨子中尚未完全消失。国营农场三分场一连傣族寨子为较为典型的傣族的集中聚居区,濒临汉族居住地,交通方便,与汉族交往密切,近年来受汉族经济发展的影响颇为巨大。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非正式制度的缓慢变迁,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又进一步促进了其经济的增长。选其作为分析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寨子里非正式制度的特征
1.无形的表现形式
傣族的非正式制度是世代以山歌、传说等相传的,没有正式的文字记录,这种无形的表现形式在傣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体现。
2.非强制约束性
相关非正式制度的实行全凭居民对习俗的理解,通过彼此的信任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履行相应制度。
3.低社会成本性
约定俗成的都是大家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依靠人们的自觉自愿,不需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更不需要雇请专门的人来进行监督和执行,不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
4.汉族制度元素的巨大渗透性
由于和汉族长期杂居,汉族的文化、习俗、道德伦理等非正式制度和经济、政治等正式制度因素对傣族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刺激着其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三)寨子内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及影响
1.习俗的变迁
(1)衣着习惯的变化。15年来寨子里的傣族男女多穿着传统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此类服饰简单易做,成本较为低廉。一年大多只备春秋4套服装,家庭在服装方面开支不大。如今,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收入的提高,傣族男女的装扮越来越汉族化、流行化,年轻男女多爱牛仔装、夹克、裙衫和T恤,中年人也倾向于汉族式打扮,唯有老年人还坚持着传统服饰。随此而来的改变,一是服装开支在家庭消费中的比例上升,在笔者走访的家庭中多数每年花费在服装上的开支高达500元左右;二是刺激了傣族从事服装买卖,15年前寨子内无专门的服装店,如今却有2家专门出售服装的店铺,从事相关服务的人员也相应增加(如运输、仓储等),进一步提高了有关家庭的收入。
(2)居住习惯的改变。传统的傣族居住在吊竹楼里,上层住人,下层养牛,人畜混住。一来不利于身体健康,导致疾病的滋生;二来也不利于牛群的生长,小户竹楼式圈养更不宜于形成规模经济。如今傣族多数居住于廉租房内,以前的竹楼多改为了有一定规模的牛棚,养牛数量大为增加,几户之间多把牛群集中在一定区域,集体出售,具备了初步的规模效应,养牛户的收入较以前增加了至少3倍;同时,家庭医疗支出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
(3)饮食习惯的变迁。傣族习惯上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通常是现舂现吃,习惯用手捏饭吃。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以青苔入菜,用昆虫为原料制作风味菜肴和小吃。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每年大米、糯米、自酿酒的消费量较大,茶、肉类消费量较少。但近年来,传统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最显著的一点便是啤酒进入傣族的饭桌,和傣族自制的包谷酒一起成为了必备食品;肉类和酒的消费量大为增加,进一步刺激了傣族商品经济的发展。寨子内零售店的火爆和集市屠宰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点。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傣族家庭经济的增长。
2.道德伦理标准的变化
傣族习惯中有一种长者为大、夫唱妇随的道德评价方式。传统上、家庭中的父母辈对子女辈、丈夫对妻子具有完全的权威,子女不能违背父母长者的意志,妻子不能违逆丈夫的意见,即使父辈、丈夫的观点是错的,妻子、子女也只能无条件服从。例如,由于父辈对子女外出务工的强烈抵制而导致子女不得已留守寨子,以及妻子不能在外搞小商品买卖。这不仅压抑了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傣族发展开放性产业。但近年来随着融合的加深、市场效力的增强,传统的长者思想有了一定的变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父辈和子女、夫妻间经过协商,在不同程度上尊重了妻子、子女的选择,这也是寨子内务工、经商人员、集市摆摊女性大为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及小商品买卖的增加又是家庭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所以,传统道德伦理标准的变化促成了傣族家庭经济的飞跃增长。
3.文化传统的改变
(1)南传佛教思想的变化。南传佛教摆润教派传统上要求男孩子七八岁时必须去佛寺出家2到3年不等,其间不得归家,由家里出钱给寺院代为养育。这一方面耽误了小孩正常的学习,另一方面造成了家庭实际上的经济负担(虽然傣族人多以进佛寺修行过为荣)。从1999年开始,由于教育观念的推广和耿马县教育局的要求,摆润教派对男孩子出家的方式做了改变,男孩子不必吃住在佛寺,只要在寺庙剃度、在3年内穿佛衣上课生活、在重大教内活动时来寺庙行礼即可。这个改变虽然短期内遭到了一部分傣族群众的抵制,但很快由于省下了一大笔修行费用而被各家广泛接受。而省下的费用多作为资本投入了商品买卖中,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收入。
(2)鬼魂、巫术的强制性变迁。鬼魂说、巫术是傣族长久以来的文化现象,每年的招魂、打鬼、闹节等迷信活动一方面影响了傣族的正常经济活动,另一面也给每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开支负担。几年前,耿马县强制性取消了一切鬼术、巫术活动,强制性将一批祭司转成农民,将封建迷信活动彻底予以取缔,同时大力加强了科学文化教育,在减轻傣族家庭负担的同时,促成了傣族思想的转化,提高了其知识水平,有力地提升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价值观念的转变
(1)乡土观念的变化。傣族思想中有一个和传统汉族思想非常类似的一个观点,便是重土难迁,其认为现在的土地是天神赐予的,必须世世代代坚守下去,强烈反对人口迁移,除了不得已的情况,不得轻易离开世代相传的土地。这一观点的直接例证便是上文提到过的父辈坚决反对子女外出务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教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傣族人的乡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认为只要老年回到寨子安度余年即可,年轻时外出务工是可接受的。因此,从2004年开始,寨子里出现了外出务工潮,其方向多为昆明、曲靖等云南大城市,不久又出现了向广东、深圳、浙江等沿海省市的流动潮,其直接结果便是每年家庭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务工收入毫无疑问成为傣族收入提高的最重要因素。
(2)商业意识的觉醒。正统傣族的观念中,商业活动是低贱的,只有流动的贱民才能从事,但凡有一点点条件的都不屑于经商。古时的土司、佛爷虽然出资,但绝不亲手处理商业活动。这种观念严重压抑了傣族的从商积极性,导致了傣族商品经济的长期低迷。但随着汉族从商而得的财富的飞速增长,对傣族长期生活水平低下现状的反思,以及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傣族人开始摆脱厌商思想的束缚。近年来,傣族商店、酒楼、店铺等在孟定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傣族年轻男女更是积极开拓自己的事业,甚至于孟定镇的酒吧和网吧内也出现了傣族老板的身影。商业意识的觉醒,大大促进了傣族的商业活动,最终结果便是构成了家庭收入提高的第二大因素。
(3)消费观念的变迁。傣族传统的消费观念集中于衣食,其他的各类产品如非必要,鲜有问津。傣族的另一个消费观念可以简化为买牛放,娶媳妇生孩子,孩子再放牛的简单逻辑,积累基本消费于衣食与传宗接代上。而如今,最显著的变化便是其消费观念中积聚了浓厚的现代气息。摩托车、电子化产品等已经成了傣族青少年的最爱,中老年也有购买电气化设备的强烈愿望。消费不只局限于衣食、传宗接代,而是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得的特点。现代经济理论认为,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最重要的一个,故而傣族消费观念的转变,刺激了消费的增长,进一步使得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4)“等、要、靠”观念的逐渐减弱。由于耿马是傣族佤族自治县,每年政府对傣族和佤族都给予了较大的补助和政策性支持,所以长期以来傣族和佤族形成了一种惰性,认为反正有政府管,生产的积极性比较低,比较安于现状。近十年来,在汉族发展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功的刺激下,与汉族杂居的傣族渐渐得变得主动起来,并不一味地等待政府的辅助,开始进行市场活动,摸索自我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傣族家庭收入的急速增长就得益于这种思想转变。
三、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是什么推动着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根据林毅夫的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的主要推动力在于潜在利益的诱致。由于制度变迁能使经济体获得在原有制度框架内无法获取的利润,从而刺激经济体进行制度变迁。除此之外,权利主体利用其权利和资源,能强制性地促使制度发生变迁。
从寨子内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可以明显看出潜在利益对其变迁的巨大推动力。正是得益于汉族经济的发展和刺激,傣族的非正式制度才得以变化,进而导致了家庭经济状况的巨大改善。而由权威主体强行推动的强制性变迁,如佛教思想和鬼魂、巫术的禁绝,则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负面影响。简而言之,由于潜在利益吸引,诱使傣族的非正式制度在刺激下缓慢变迁,进而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得以发展,从而再进一步诱致其非正式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变迁,形成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趋势。
(二)非正式制度变迁的经济及社会影响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方面是互补的,只有在双方相作用前提下形成合力,才能进一步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而非正式制度作为正式制度形成的基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对各种软因素起着促进作用,更进一步诱使政治、经济制度等硬因素的变迁,从而对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相应的影响。
寨子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一方面改变了傣族的经济观念,促使其积极参与市场活动,增加了市场的活力,加速了傣族经济结构的改进,从而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推动了傣族社会结构的变迁。具体而言,寨子内的社会结构已经在不经意间向汉族靠拢,汉傣民族之间的区别日益减少,民族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非正式制度的整合与区域经济软实力的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不同区域皆存在着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基本制度环境和正式制度安排,但是由于非正式制度的差异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在正式制度安排相近的情况下,不同的非正式制度环境的地区会出现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故而需要对非正式制度加以整合,以更好地促进经济软实力的提升。具体而言:一为整合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相容性。加快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等正式制度,用正式制度创新带动非正式制度的整合。二为整合非正式制度环境的差异性。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文化、教育建设,提高整体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寨子内的非正式制度经过将近15年的整合,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较好地完成了与以汉族为主体的正式制度的融合,非正式制度环境在习俗、道德伦理、文化、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直接结果便是经济软实力的提升,从而促进了傣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启才.非正式制度,市场秩序优化与经济的稳定增长[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2).
[2] 唐邵欣.传统,习俗和非正式安排[J].江苏社会科学,2003,(3).
[3] 朱启才.权利、制度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 马涛.经济思想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 科斯,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6] C 曼特扎维诺斯.个人、制度与市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7] 叶国平.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非正式制度分析[J].理论界,2007,(8).
Informal system changes and family economic growth
-Taking the Daizu village in the county of Lin chang Gengma in yunnan as anexample
DENG Yao,ZHU Qi-cai
(Finance and economy college,Yunnan finance and econom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1,China)
[关键词]大学生 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 消费分层 消费分层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00-02
一、引言
1985年,“文化消费”一词在消费经济研讨会上第一次被提出,之后几年文化消费逐渐发展为消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阶层结构定型化的历史时期,文化消费空前繁荣。在此背景下,我国各个阶层和身份群体的文化消费方式差距日益扩大,出现了文化消费分层现象。消费者是社会人(彭华民,1996),因而必然受到社会和周围群体的影响,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与个人消费的联系最为密切,个人消费的过程必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作为一个特定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具备一定的独特性。近年来,家庭对大学生消费分层的影响也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王宁,2001)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个人消费行为具有模仿性,即消费的示范效应。显然,大学生的消费分层与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有着必然的联系,大学生消费分层现象成了社会分层现象的缩影。鉴于此,依据消费分层,研究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不仅使文化消费研究理论更具针对性,而且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健康、合理消费。
二、文献综述
社会分层理论历来就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而把阶层因素引入社会分层的范畴也开始得到学界的重视。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韦伯、凡勃轮、布迪厄等的社会分层理论。(王琪、张文宏,2015)韦伯首次将消费和阶层地位明确联系起来,认为经济、声望、权利等维度导致社会阶层分化,比如声望影响地位,而地位群体的主要标志是消费和生活方式。(凡勃伦,2004)消费引起阶层竞争,较高阶层炫耀他们消费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炫耀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于低层社会地位的人因羡慕他们而不断模仿他们的消费模式。布迪厄在《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1984)一书中指出,经济资本是影响个人经济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一位消费社会理论家让・博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了“符号价值”的概念,认为“符号”已经贯穿了消费活动,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等。由是观之,消费社会中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异,消费活动必然导致阶层差异。国外关于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研究并不多,最早有关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研究是2006年比利时消费组织信息和研究中心对青年学生的文化消费状况作的一个研究,该报告指出,青年学生的文化消费受到家庭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学者研究大学生文化消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依据西方社会学理论,国内消费社会学者围绕消费与社会结构、阶层地位的关系做了相关研究。有研究指出,在消费存在与社会结构中,消费的分野就是社会地位的分野。(王宁,2001)显然,阶级区分并不会因为大众消费消除,相反,阶层化导致了消费分层。上述研究揭示了社会阶层化与消费分层的关联性。在这一思路下,还有一些学者开始着眼于家庭因素对个体消费分层的影响。其中,从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角度来研究消费分层的较多。另有研究指出,家庭收入分层对消费方式影响明显,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有更多机会享受消费。这说明经济因素影响消费分层。从家庭视角研究大学生消费的较多,可以归结为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大W生的消费存在差异性。其中,有研究指出,家庭经济地位的差别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分层。学者梁前德(2009)认为,大学生的总体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家庭收入分层决定着大学生的消费分层。而针对大学生文化消费分层化的研究凤毛麟角,仅有的一项研究指出,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中国大学生群体内部文化消费出现分层(孟蕾,2014)。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假设
收入越高,越重视消费品位和消费文化,对文化消费投入更多。(王琪、张文宏,2015)大学生的消费分层与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有着必然的联系。(赵函、程毅,2016)鉴于此,本文借鉴消费社会学分层理论,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家庭收入研究大学生文化消费及其分层化。基本研究假设有三项:假设1,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分层化;假设2,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相关且出现分层化;假设3,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文化消费观念相关且出现分层化。
(二)数据样本和分析变量
关键词:家庭;经济因素;恋爱
一、家庭经济因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代的研究已经证明了童年成长环境对于人心理发展的影响,在一个孩童的成长环境中,经济状况是所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研究表明经济状况较差的儿童可能比来自富裕家庭环境的儿童显示出更多精神失调的症状和不适应社会的功能,从更广的方面,家庭经济状况差几乎和儿童每一个领域机能的不理想状态都有关。国外的研究也表明,长期家庭贫困会影响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健康发展,容易导致儿童产生消极的社会情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儿童容易出现孤僻、自卑,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这些因家庭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将随着儿童的长大,带入校园中,影响已成为大学生的儿童的婚恋心理和行为。
二、以往的相关研究
但就以往的研究来说,关注方向多集中在家庭经济因素对儿童人际相处、心理健康、就业等方面影响。如张克荣,蒋建刚提出了解家庭贫困生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以激发家庭贫因学生解困的自我主体能量为主要方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饶燕婷,张红霞,李晓铭分析了家庭月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職业、情感表达等对大学生的抑郁和疏离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李慧民,李越美证明了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一定影响,但家庭结构和父母文化程度所起的作用尤其对学生获得主观幸福感和支持的作用更重要。郑洁发现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大学毕业生推迟就业的可能性越大,期望的月薪起点越高,求职信心也越强,付出的求职努力相对较少,而最终落实单位的概率较高。尉建文则发现家庭的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从政”意愿影响显著,家庭的社会地位对于大学生“入企”意愿影响显著,收入越高,大学生“入企”意愿越高,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也越高。
三、本文对两类型学生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1.本文对两类学生的分类依据
本文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好与不好的分类,是根据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水平、家庭是否居住在农村、家中父母是否有工作、家庭月收入水平四个要素来进行区分的,月消费水平或是从家中接受的生活费≥2000元,家庭月收入≥12000元,父母都有工作,城市户口并居住在城区,满足四个要素中的三个,即视为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反之,如果四个条件中有三个不满足,即视为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
本文调样本89人,附合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为15人,附合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为74人。
2.家庭条件较好学生校园恋爱行为特点
(1)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而形成圈子和新的网络交友形式的盛行
圈子观念和新的网络交友形式在这一群体中大行其道,这些学生经常以“一起出去玩”的形式来相互熟悉。一个人想要认识另一个人,就会去寻代他(她)周边的人,约出去一起玩乐,从而建立关系。就调研的学生来看,并非是一入学就会形成圈子,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经历共同的消费或是玩乐的过程之后,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基于共同认知的圈子。这圈子是隐性的,是这一类学生在共同的家庭经济背景下形成的认知和行为的默契,他们会对事物有共同的看法,面对某些情况都会产生相同的反应,同时,与圈子相随伴而来的,是新的网络交友的形式,这部分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他们会熟练使用微信、陌陌,用这些网络工具“钓”人,“钓”人之后,又会用这些交友工具保持联系,互通消息状态,进行下一步发展。其中的“老手”熟知各种微信、QQ群,这些群或带有男女提供约会的作用。调研之中,有一位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利用“陌陌”不止一次和校外女性发生关系,他们通常是通过网络先看照片,然后利于微信或是陌陌开始网络聊天,经过初步熟悉之后,会谋求见面,常会在酒吧之类的娱乐场所,而后“自然而然”发生关系,之后视双方的意愿,短期或是长期保持联系。这种形式只有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学生群体才可能“玩得起”,这中间各种有形无形的消费包括价值不菲用于讨对方欢心的礼物,或是在酒吧里点酒、各种娱乐,开车接送等,而且要求熟知其中的“门路门道”,对于家庭经济状况清贫甚至一般的学生,他们一则没有相应的消费能力,二则不是长期适应这个过程,不知道其中的“门道”,即使有心踏入这个门槛,也无法进入。后来又和另处几位家庭经济背景好的学生探讨,结论是由于家庭状况一致带来的学生聚集抱团,在抱团的基础拥有的共同的“兴趣”,共同活动,然后就有了一起泡酒吧,一起参加这样活动,这佐证了郭艳蕊的观点,即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容易因为经济因素而产生小团体现象。
(2)较高的消费水平和更多的社交活动
这些家庭背景条件优越的学生,其本身对于这些“玩”的内容非常熟悉,他们可以熟练的在吧台上玩游戏,熟练的点酒,熟练的在KLV中飚歌,清楚请客时如何配菜,知道本地那些地方好,价钱如何?这似乎成了为他们的一种社会技能,相比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同学,他们的这种技能更加完备,而这种技能是和他们优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分不开的,也是和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在恋爱行为上呈显猎奇、玩乐的学生,看上去大都相貌俊秀且善于打扮,一则本身这种游戏性质的猎艳很大程度上看“颜值”,长相是他们猎艳的重要资本之一,更好的长相有利于他(她)约到感兴趣的人,二则因为较好的经济条件支撑,他们有条件进行潮流且靓丽的打份,为自己在外貌上加分。调研之中,发现这些学生中的女生多关注衣服搭配、一些奢侈品、旅游等方面,男生则对于车、股市之类感兴趣,这些爱好都是家境条件不好的学生较少关注的。
(3)发生性关系比例更高、年龄更早且有异化的趋势
同时,对谈恋爱有猎艳、玩乐态度的这部分家庭济经较好的学生,发生性关系的比例也比家庭经济较差或是一般的学生更高,参与调研的15位拥有较好的家庭经济的同学中,有12位同学承认自己有性经历,其中一半学生有多个。这12位同学中11位有两次及以上的恋情,开始恋爱的年纪也大多在高中。
在这些家庭经济优越的学生身上,恋爱观上还有某些异化的趋势,调研之中,有女孩子是同性恋,她向调研的辅导员说明,学生的同性恋群体是存在的,常用“飘飘”、“拉拉”、“玻璃”来对女生男生的同性恋群体或个人进行称谓,她加了数个“拉拉”微信群,而这些群只有熟悉的人引导才能进入这些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在找到合适的对象之后,你也可以选择扮演强势的,或是弱势的那一个,这取决于你的喜好,且不用担心会有泄密,微信等新的媒体在这些群体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大,葛营营在2014年的调查发现,35.8%的同性恋用移动客户端来获取信息,而同性恋群体中,月生活费用超过2000元的达21.4%,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较好家庭经济条件下的学生群体同性恋有增大的趋势。
3.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校园恋爱行为特点
(1)发生恋爱的比例小、发生性关系比例低
相对的,那些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甚至不好的大学生,对于婚姻恋爱更为保守。这一群体中恋爱的比例比家庭经济背景好的学生低
,在调研过程中,家庭经济一般甚至是不好的学生,数量比家庭经濟好的学生更多,但在74位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同学中,恋爱的数量只有34位,比例为46%,恋爱的次数也更少,其中18位同学是首次恋爱,而承认发生过性关系的只有17人,男生12人,女生5人,对象也是关系确定的男女朋友,甚至是到了谈婚嫁的地步之后才有发生关系,可见家庭经济条件越差,对于恋爱的态度和行为就越保守。
(2)校园生活中精神压力较大,婚恋更多考虑经济水平和将来发展
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在恋爱期间往往精神压力较大,他们所关心的常常是前途和将来,特别是由大一进入大二、大三和研究生期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没有了大一刚刚上大学时的激情,开始思考将来的发展,这时上的课程似乎和将来的发展关系很小,而平常的空闲时间又较多,学生自己不知道做什么才能填补日常的空虚,对于未来发展不确定的焦虑情绪开始普遍涌现,调研过程中,一个同学形容同寝室一位家境较差的同学面对焦虑时说:“到了晚上12点,我突然看到他溜下了床,伏在桌子上,突然就哭了,低着声音,不让我们听见,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担心将来怎么办。”
这部分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同学恋爱中,恋爱行为更多的也要考虑将来。调研之中一位男生说:“有人能看得上我就很好了,不敢要求别的,只要能过日子。”另一位参加调研的同学说:“我希望自己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为这样的话,心里才有底。”
在这部分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甚至是不好的同学的恋爱观中,常会将将来怎么办?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一部分同学甚至因为将来的不确定性而不想在学校发生恋情,本次的调研样本中,女生较男生在经济、未来的考虑更多,在调研的样本同学中,一位异地的女生,属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自身外貌条件好,面对许多男生的示好,她向辅导员表示:“等毕业了回家后再考虑吧,现在即使勉强接纳,将来也是走不到一起的。”,这证明了李春秋,曹慧,张建新,史占彪的结论,女大学生在选择爱情的另一半时,有更高的经济取向性格取向。
四、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家庭富裕、各方面条件好的大学生相较于家庭条件差,经济社会各方面压力大的学生,在恋爱次数上更多,性行为上更开放,在心理上对于“爱情”的更多的带有猎奇的色彩,而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恋爱、性上则更多带有保守色彩
只有站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引导,首先要了解到学生的情感状况,在这个基础上,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引导学生,或是走出误区,或是改正自己的心态重新建立恋情,或是正视心中不好的记忆,走上正确的心理路程,这是高校教育中珍贵的“心理关怀”部分,也是在思政教育、技能教育之外的心理教育。
作为大学教育者,无法改变学生已有的家庭背景,那么应当教育学生有:“不做富人的子孙,做富人的前人”的志气,引导学生,在心理层面上,认识到家庭条件给自己带来的一系列的错误观念和消极的行为,这些错误的观念包括因为家庭贫因而带来的消极的婚恋观和不敢和异性接触的自卑的心理,也有因为家庭条件较好而带来的不负责任,玩弄感情的放浪心理,秉持“中正之道”,在校园中应当提倡文明、负责、平等、真诚的爱情价值观。
本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连片贫困和散状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妇女进行了实地调研,采用叶敬忠等编制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118)支持项目中国留守妇女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指标,综合编制成《四川省农村留守妇女调查问卷》,由留守妇女本人填写,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117份,回收率90%;其中,废卷26份,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为77.8%。
(一)家庭收入与支出
由于农业生产的收入较低,只靠家里的几亩地,只能够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开支,因此,百分之六十左右留守妇女的收入只占家庭总收入的二成至四成,只有百分之二十留守妇女的收入达到家庭总收入的六成至八成,极少部分占有八成。
(二)家庭财务管理
由于农业收入远远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调查显示,在丈夫外出务工的情况下,仅百分之十五的留守妇女有非常多的自主开支经济的权力;一半的留守妇女有比较多的自主开支经济的权力;有的经济权力一般;有少数还极少有自主开支经济的权力。相比丈夫外出务工收入,留守妇女的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并没有因此提高。
(三)?诙?分工
现实清楚地告诉我们,由于农村男性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妇女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与丈夫外出务工前相比,近百分之四十的留守妇女体力活加重,做农活的时间大大增加,她们在基本上没有改变传统责任和传统劳动的同时承担起农业劳动重任,农业生产越来越成为她们的主要生产活动。同时,赡养老人,洗衣做饭,喂养鸡鸭猪牛等繁琐的家务事也全落在了留守妇女的身上。有一半的留守妇女承担了比较多的家务劳动;四分之一的留守妇女承担了非常多的家务劳动。
二、现存问题
以上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家庭中男性逐步非农化,农村妇女则正在逐步农业化的趋势。“这种‘男工女耕’的模式实质上是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沿袭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分工模式在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丈夫外出,对留守妇女在家中的地位有积极的影响,如让她们的独立性增强、自由度更大、成就感增强等。但更多的是负面影响,农业生产、家务劳动和教育子女等“挤压了留守妇女自身进行知识技能更新的时间和精力,使她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受到了限制、发展的机会减少,致使其独立谋生能力偏低?r家务劳动和农业生产劳累的双重压力,更易导致她们身心和心理健康的损害。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也比不上丈夫务工的收入,使她们的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致使其在家庭中处于不利的经济地位。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全面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谐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权利。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过程中,留守妇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要加大宣传“男女平等”等思想的力度,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代替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糟粕,纠正和消除已显现和未显现的户籍、性别、就业、生育等歧视观念。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解决的关键还在于政府。要深化体制改革的系统工程,把利益主体的改革由家庭本位落实到以人为本的个体本位。政府应适当倾斜政策,加大农村总体投入,提高收入水平,提高留守妇女抗贫困能力,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要提高留守妇女的文化水平、职业技能等人力资本因素,落实社会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清除制约留守妇女发展的主体障碍。
建立农村妇女劳动回报的公平机制,主要由妇女承担的家务劳动和生育劳动未被纳入有酬社会劳动核算体系,使女性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因此,承认和合理计算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对超额家务劳动进行经济补偿十分必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确保家务劳动补偿标准的合理性以及家庭的补偿能力,才具有现实意义。
(二)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调整
首先,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生产发展的主要劳动群体,如果农村经济得到提高,男性便不会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人群便不会产生。政府部门要积极给农村留守妇女拓展一些增收渠道,使其家庭收入不局限于农业生产。加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家庭收入的多元化。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状;对策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关系到国家资助资金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钱上学、上学难的关键,对于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城市里的下岗职工家庭,有些学生是因自然灾害或家庭主要劳动力发生意外、罹患重大疾病等造成家庭的贫困。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尽管各个高校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尽力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有难度
当代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广,思维活跃,思想超前,行为大胆,自尊心强,不甘落后,争强好胜,追求民主和公平,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些特点不论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还是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都有所体现。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无法像过去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家庭经济困难与否。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心极强,要面子,怕别人看出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担心被别人瞧不起,尽力隐藏自己的实情。还有一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看到资助的金额比较多(如三等助学金就达2000元/人),便利用不当手段申请资助。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不甚科学,所采用的认定方式值得商榷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普遍程序是: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为领导的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制的评定小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首先要写出书面申请,再提供当地政府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然后在班级上进行公开陈述,由班级或年级进行民主投票,选出不同级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后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根据投票的结果上报主管领导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种方法看似公开、公平、公正,没有违反国家资助政策,但它忽略了具体评定工作中的复杂性,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其负面影响也较大。比如,出现了不少“拼惨”“比穷”和“赛贫困”的现象,让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觉得有失自尊,心灵受到严重伤害,不愿意公开讲述自己的不幸;相反,有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为得到资助,利用能说会道而赢得同学的支持;更有些学生靠私下里以贿赂或承诺平分钱的方式拉票。而具体负责评定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因为所带的学生较多,无法完全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也只能根据学生民主投票的结果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证明材料可信度不高
根据国家资助政策,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申请资助时需要提交当地政府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而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审核和把关不是很严格,开出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有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照样可以提交当地政府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4.家庭经济困难的界限难以界定
什么样的学生算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何分等级?虽然国家在制定资助政策时做出了一些规定,但在具体执行时却很难操作。因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不同,如何做好困难级别的定量区分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而目前高校在资助方面尚无统一的定量标准,只能是各自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标准。
5.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考察缺少实时性
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静态的认定,即学生一旦提出困难申请并被认定,很多学校就不再对这些学生进行动态考察,这些学生每年都能得到资助。这就忽略了家庭变化的事实,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在大学四年经济状况有可能改变,资助对象没有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做出动态的调整。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新对策
当前国家资助的范围和力度在不断加大,为保证资助制度的实效和持久,更好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钱上学、上学难的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需要在方法和途径上进行改进。
1.对学生进行政策宣传和价值观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是国家为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而采取的利民政策,因此在执行这项工作之前,要对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资助政策宣传,让他们详细了解资助政策的目的和条件。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真正做到心态平和,如实反映自己的情况,反对那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
2.改进认定的方法和途径,把由下而上的民主评选改为由上到下的民主确认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中,经常出现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因人缘好而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真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自尊或与同学关系不好而没有被评上。有些学生为了所谓的公平,私下达成协议,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后进行均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能评上,不得不忍气吞声。“拼惨”“比穷”“私分”等现象也屡屡发生,伤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情。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民主的方法没有错,但在顺序上做个调整就可以有效避免不和谐现象的出现。由老师牵头,各班班长、团支书和寝室长组成班级评审推荐小组,每个班级根据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申请,在老师的带领下由班级评审推荐小组初步评审评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然后再召开班会,对初步确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民主确认,这样既可以避免公开“拼惨”“比穷”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和自尊心造成的伤害,也可以有效打消动机不纯的学生想占便宜的心理。
3.改进工作策略,变被动为主动,重视实际观察
辅导员或班主任及评定小组成员要经常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实情,做到心中有数。以往判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主要以学生是否有手机或电脑来作为主要参考,但现在手机或电脑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单以这些作为判断的标准是不合适的。而应根据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状况和打扮作出初步的判断,如是否经常聚会聚餐、是否经常逛街买东西、是否消费阔绰等。另外,可以适当对提出申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或到当地民政部门了解情况,还可通过信函的方式向当地政府民政部门求证,避免有些地方政府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随意性。
4.采取必要的惩罚制度和措施
对于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定期进行考察。当前,有些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用欺骗的手段骗得助学金,对于这样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严重的要记入档案。
5.注重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动态考察
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是个动态的过程。有些学生刚入学时家庭经济困难,一两年后家庭经济状况则可能发生改变,由贫困变成富裕,针对这样的学生应及时引导他们主动放弃原来的资助申请。同时,原来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可能由于自然灾害或家庭主要劳动力发生意外而变得困难,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时关注,让他们能及时得到资助。
总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是一项“阳光工程”“民生工程”,它关系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未来和前程,也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光荣而重要的任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关键。各高校应不断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新思路,以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方钫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助的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
[2]刘丽.浅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J].商业经济,2010,(6).
Abstract: The home economics difficult student question is a social question. Faces up to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s proportion which its occupies, discusses their thinking mode,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ir subsidization pattern target-oriented. This is an eternal subject which the hard work to support study worker studies.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界定 思想状况
Key word: The home economics difficult student limits the thought condition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收费制度的改革,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生活成本逐年提高,教育费用不断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逐渐扩大,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或者难以支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这个群体主要来自于贫困山区、落后偏远农村、城市低保家庭;也有的来自单亲、父母残疾、有重大疾病病人、两人以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等的家庭。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的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用统一的量化标准进行界定。因此,我们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一般困难学生(贫困生)和特别困难学生(特困生)两大类。
1、一般困难学生。一般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并有相当数额的债务,只能缴纳一部分学杂费,其基本生活费用低于学校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我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①父母双方或一方下岗(失业)的;②家庭成员中有两人以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③家庭成员中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④家庭因突发性变故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的;⑤家庭遭遇不可抗力或自然灾害的;⑥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下降的;⑦其他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2、特别困难学生。特别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收入微薄,基本上靠借债上学,无力缴纳学杂费,其基本生活费用难以保障的学生。我校规定在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①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②父母重病或单亲,且来自于贫困及边远地区的学生;③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性灾祸,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④其他无经济来源支持正常学习的学生。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平均比例约为25%左右[1],农、林、水、地、矿、油、核以及西部地区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是高达25-30%[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治意识、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就其主流而言是积极向上,有比较强烈的成才动机。但是,由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而且面临着比其他学生更大的学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社会、家庭、个人更大的期待值,从而使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学生政治意识、思维方式、心理因素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政治趣向多元化。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理想虚无主义,社会拜金主义,生活享乐主义的影响,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已成为个别人主导其政治趣向的风向标。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不均不公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国家、民族、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只注重个人实际利益,缺乏集体团队意识。
2、诚信意识荒漠化。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格。然而,由于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诸多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土壤”正在遭受到荒漠化的侵蚀,一些人开具虚假的贫困证明;一些人故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一些人故意欠缴学费;一些人恶意拖欠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如此等等,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和质疑。
3、感恩心理贫乏化;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曰:“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然而,在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却存在着一些与其身份不适相应的现象: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感恩之心,误认为贫困是社会造成的,国家给予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一些人手持贫困证明或缓交学费申请,对学校安排的价格低廉的宿舍不够满意,却对价格高昂的公寓情有独钟;一些人把贫困资助不是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吃喝玩乐、高档消费和谈情说爱上;一些人虽然家境贫寒,但却依然与家境富裕的同学盲目攀比,摆阔气,讲排场风气日盛;一些人来自贫困落后地区,却不愿再回到这些地区去工作;一些人只知索取,不思回报,视国家资助、学校帮扶、家庭供养为理所当然。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危机悄然呈现于本已矛盾诸多的现实社会。
上述问题不得不引起每一个勤工助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正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维方式,以便有针对性地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这是勤工助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助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问题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34-0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所谓的家庭经济困难是指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标准,基本没有能力支付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等等。由于沉重的经济压力及社会资源占有匮乏,导致这个群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他们背着沉重的包袱、带着自卑的心理在高校艰难求学。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学习和发展的压力,同时还要为自身的经济问题担忧,个人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校人数不断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经达到400多万,占在校人数比例为25%以上,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在校人数比例为5%左右,甚至有的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达到30%以上,如此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教育和发展自然不容忽视。在这个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如何在高校生存以及在步入社会后生存成了严重制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的枷锁,而且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异客观上已经把同龄大学生镶嵌在了不同的阶层上,而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这个问题日益突出,引起更多的学生个体、家庭和社会问题,势必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高校教育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那么,家庭经济困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呢?因为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自尊心、内向、敏感、多疑等心理感受和状态,所以他们常常压抑自己、情绪低落、自卑感强,这些因素都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以笔者所在的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共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44人,占全院学生人数的30%。在笔者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问卷中,其中有一项是关于心理问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家庭经济苦难导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占25%;认为有所影响的占51%;有9%的贫困生认为对自己的成长是种激励;有15%的贫困生认为影响不大。(如图1所示)
如此大的比例,如果得不到充分重视和有效措施,长久下去就形成了以下具体的心理状况。
(一)自卑心理强,自我解困意识弱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有一些学生依赖性很强,总是把解决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国家发放的助学金以及学校给予的各种补助上。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上了大学理所当然要由政府和学校来帮他们解决困难。目前,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较大,有些学生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接受国家的资助心安理得。也有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虚荣心的影响,互相盲目攀比,但由于经济拮据,与那些吃穿无忧的同学形成巨大反差,面对这种反差,使他们产生了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产生心理阴影,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
(二)过度焦虑,身心疲惫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常将自己埋藏于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希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久而久之,限于无法自拔的窘境。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臆想”自己家庭状况很好,在现实面前却无法承受生活的压力,长此下去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有的学生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焦虑,有的为家庭焦虑,所有这些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常处于徘徊在痛苦边缘,欲学不能,欲罢不能的过度焦虑状态。如此一个精神状态又怎能安心于学习?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他们只能身心疲惫的行走在大学的校园里。
(三)极为敏感,防卫心理过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经济上的原因,常常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边缘人”看待,在内心设置一道屏障,总认为领取国家助学金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接受社会资助是别人对其施舍。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所能做的似乎只有接受别人的给予,而自身却不敢去争取,慢慢地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他们渐渐与同学疏远,逃避参加各种活动,不愿与人交往。别人说的无心的话也会在无形之中给他们以伤害。
二、现状原因探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身弱势形成原因分析的归因偏差,会导致他们不同程度地对学校和社会产生不满情绪。能否正确看待成因,是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自身意识矛盾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和生活条件差等原因,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入学后,对新环境和新的学习方式适应困难,他们普遍会感觉到知识面窄,认为所处地位比较低,在参加学校各种活动时缺乏信心,产生明显自卑心理。他们内心渴望得到周围的人的帮助,希望能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但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希望把自己的贫穷暴露于公众面前。
为了完成学业,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常常依靠贷款等方式来缴纳学费,他们在校期间总是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但同时又总是拼命学习,希望能得到较高的奖学金为自己解困,然而打工挣钱和学是相互矛盾,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只能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二)对经济困难的认知有局限
在社会大环境下,家庭经济困难是不能以身处困境的大学生的意志为转移的,家庭经济困难不是他们与身俱来的缺点,更不是他们的耻辱。但不少经济困难大学生不这么看,他们把经济困难当成无能、丢人、耻辱、低人一等的代名词。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真实家庭经济情况,而向学校一再隐瞒自己的真实家庭情况,一次次失去受助的机会,内心虽有惋惜,但是却又不敢去接受。而且还有一些学生在物质上得到资助后,精神上陷入了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中,可见他们对经济困难的认知有着很大局限性。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求学困难的现象早已为人熟知,社会各界对此也普遍关注,为了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为了起到应有的宣传效应,很多助学的活动都有媒体的介入,没有顾及受助学生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真实想法。由于心理压力沉重,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尴尬的受助心理,从而“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另外,我国社会发展中,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导致的经济差异也是社会层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对国家资助政策认识存在误区
在实际的高校助困工作中,从困难学生的认定以至一系列的奖、助、补、贷的评定和下发,由于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所有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不少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抱着“不拿白不拿”的错误心态,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程序上弄虚作假,与真正困难的学生同分一杯羹,由此致使有限的资助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不能完全的帮助那些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当然,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的心理,认为国家和社会的帮助理所当然,缺少感恩意识、奋发进取意识、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和风险意识。这些都反映学生对现有的资助政策的认识存在误区。
三、价值取向在助困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我们不仅要探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更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从价值取向的层面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是新形势下高校助困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多数的困难学生渴求进步,希望成才。如图2所示。
因此,要帮助困难学生确立自己的新的奋斗目标,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对于经济原因带来的心理压力,应敢于面对,坦然处之。要以一种自信、自强、乐观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的不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教其直面困难,自强自立
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帮扶工作,帮助多数学生直面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等原因造成的经济差距、习惯差异,正视生活的困难,端正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8%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并希望学校能多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给他们,有96%的家庭困难学生想入党,有72.5%的学生想担任或已经担任了班级、院系的学生干部。可见,大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仅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而且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并注重在校园的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我们可以借助他们来开展宣传帮扶工作,这样更能从心理上接近那些价值取向不正确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便开展帮扶工作。
学生辅导员应该从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培训等方面加强引导,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样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都可以加强。
(二)教其明确目标,刻苦学习
学生工作者应该教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学业为重,学习才是学生阶段的首要任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有一半学生将继续深造作为他们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调查数据显示,有93%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都有学习计划,且能严格落实或基本落实自己学习计划的学生占90%,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9%,学习成绩中上等及中等的学生占75%,拿过奖学金的学生占74%。这些数据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许多学生,都能明确学习目标,勤奋学习,积极上进,整体成绩中等偏上。我们可以以这些同学为引导榜样,激发那些存在思想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这些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并帮助他们改善自身价值取向。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加校园的感召力,发挥校园调节身心、愉悦心情、陶冶情操的载体功能,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如某些高校中,有专门的勤工助学委员会、勤工部等学生组织,他们在组织困难学生完成勤工助学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中,构成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困难学生得到认可,有了归属感。
新时期,国家的助困政策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中有大幅度的侧重,各项资助政策的具体落实正在缓解经济的原因所带来的困境。当然,学生工作者不仅应该在经济上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存现状,而且要从精神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制定符合这个群体心理特征的教育策略,有必要把人文关怀和心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使高校的贫困生扶助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益和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和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当然,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的紧密配合,社会存在的外在力量也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来解决他们困难的生活环境,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给予特殊的关怀,帮助他们找回信心,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样可以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容面向社会挑战的能力,为成为一个合格的综合型素质人才。
[本文为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SSKLZDKT2011074)、中北大学2012年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12J03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洪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困”问题的研究[J].华章,2012(24)
2.张蓉蓉.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方亨福.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对策研究[J].前沿,2009(10)
4.钱文彬.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界,2010(3)
5.邱荣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高教研究,2004(4)
6.詹东妮.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J].观察与评析,2012(5)
7.赵树江,王慧.高校特困生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2(6)
8.孙育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华章,2012(8)
9.李红.心育与德育并举,构建高校贫困生综合援助体系[J].中国建设教育,2011(5)
10.包玉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构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生 高校 就业促进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78-02
随着近几年各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内的家庭经济困难生数量也逐年攀升。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的就业市场呈现疲软状态,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状况更令人担忧,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就业情况更不容乐观,然而他们却又是学生中最迫切需要就业以改变生活现状的。入党和政府将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并且着重强调了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就业工作。高校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工作中的基本环节,至关重要。
一、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的相对劣势及其原因
家庭经济困难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相对劣势,常表现为社会阅历少、各种就业等级证书少、就业信息匮乏、求职材料不精美、面试衣着不得体、缺乏求职指导等,这些相对劣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尤其是文科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就业。这些相对劣势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社会原因、家庭经济原因、高校原因、个人原因。
1.社会原因
目前社会对于人脉和关系仍然很看重,大部分招聘单位的选拔机制无法忽略关系的影响,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而言,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人脉和关系。有可能笔试成绩非常高,而因为面试等原因被所谓的“关系户”挤下来,此类事例并不鲜见。另一方面,关系可能会带来很多的就业信息,家庭经济困难生因没有关系或者缺少关系,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也相对匮乏。
2.家庭经济原因
家庭经济困难生大多来自我国的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家庭经济条件极差,绝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生都必须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校内贷学金等方式完成学业,入学时就已经背负着债务,家庭无法提供就业启动金。因此,在求职准备工作上他们无法进行很大投入,所以会产生求职材料不够精美,没有得体的服装去参加面试,没有资金去参加面试辅导班等,使其在求职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读书期间多数都会参与勤工助学,学习精力被迫分散,提高综合素质的时间相对紧张。
3.高校原因
就业本应是衡量高校培养学生的根本指标之一,然后高校越来越追求类似于科研基金数额,文章发表量,综合排名等指标,对就业工作重视不足。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环节,它承担着就业引导,就业信息,就业教育等多项重要职能。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的重视不足,导致就业信息少,就业指导不周详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
4.个人原因
家庭经济困难生在就业选择上抱有很高期待,存在精英情结,立志只去大城市、国家机关、高薪企业,这个就业方向恰恰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因其非个人因素的相对劣势,远远达不到就业预期。绝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生在就业时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是整个家庭改善经济状况的寄托,家人和自己都存在着很大的期待。在遇到不良竞争的情况后,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对就业失去信心,这也阻碍了家庭经济困难生充分就业。
二、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促进体系
1.院系成立就业促进委员会
院系就业促进委员会应包含专业教师、客座教授、实务导师、毕业生班主任、院系就业负责老师、院校友会委员。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毕业生就业进行专门的指导,制定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促进工作安排,联系校外单位来院招聘,与家庭经济困难生一对一结对,配合学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能力培养课程,管理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准备基金,促进经济困难生就业。
2.开设就业能力培养课程
根据以上分析,高校应该以院系为单位针对不同专业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实际就业需求,开设就业基础技能培训(如计算机技能培训、英语面试口语等)、就业意向分析引导、求职准备专场讲座、公务员面试准备、企业求职礼仪等就业能力培养课程。具体设想如下:
(1)针对大一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对其计算机及英语口语水平进行简单调查,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既可以方便其适应大学课程,同时也可以培养其就业能力,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2)针对大三的学生,进行就业意向分析引导,提前了解学生就业意向,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思想动态,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要考虑家庭经济条件而产生较大的就业压力,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3)针对大四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可以考虑全程跟踪辅导。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专家来院系为家庭经济困难生量身打造就业辅导方案,从求职心理、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邀请学校就业工作管理老师来院系宣讲签约注意事项以及违约办理等相关程序性问题。
3.就业准备基金
家庭经济困难生因为找工作期间,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勤工助学活动,同时又需要进行就业准备,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压力。毕业在即,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向家里要更多的生活费,但是准备面试的服装以及参加面试的交通费等费用对家庭经济困难生来说并不是小数目,尤其是跨省考公务员的交通费用数额更高。因此,高校应该设立流动的就业准备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提供服装采购费用和面试的交通费用等就业启动金。
(1)基金来源:学校根据院系的家庭经济困难生数量提供一定数额的就业补助金;院系可以进行适当配比;院系通过校友捐助等方式再争取一定的社会资助;曾享受就业准备金者的返还金,一起形成每年流动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准备基金。
(2)基金管理:基金存入银行或者专门的经费折子,由院系就业促进委员会对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定期公开基金数额。
(3)基金使用:家庭经济困难生自愿提出申请,同时签署诚信回报承诺书,由班主任签署意见,最后经学院就业促进委员会审核并确定金额,发放就业准备金并将相关材料进行存档。
(4)基金回收:拟设立具有资助和贷学金双重性质的就业准备金。在申请者找到工作后,院系为其提供基金存储的账号,并告知其在经济有余力时应该根据诚信回报承诺书将一定比例的自己曾享受过的就业准备金注入院系就业准备基金,以促进下届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就业工作。
4.就业校友导师组
充分发挥校友资源,邀请就业去向较为乐观的校友,最好是家庭经济困难生,作为应届毕业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就业校友导师组,请校友结合其自身就业经验给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
5.就业促进工作反馈
高校应每年面向就业单位进行交流调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中的不足,分析其基础技能的不足以及各种单位希望毕业生具备哪些条件,然后再对下一年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进行重点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周屹峰、闫海波.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管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0)
2 褚惠萍.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
1.本意见适用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收的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2.本意见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必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1)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的认定工作。
(2)院(系)成立以分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院(系)领导为组长、院(系)学生辅导员、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等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3)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视年级(或专业)人数合理配置,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年级(或专业)范围内公示。
5.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可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等2-3档。
6.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学校应制订严格的认定工作程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院(系)认定工作组、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1)学校应全面、认真部署每个学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学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应同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详见附件1);在每学年结束之前,应向在校学生发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在校学生要如实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已被所在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再次申请认定时,如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变化,可只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详见附件2),不再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2)每学年开学时,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布置启动全校认定工作。认定评议小组组织学生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负责收集《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3)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确定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认真进行评议,确定本年级(或专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报院(系)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认定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4)院(系)认定工作组要认真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步评议结果。如有异议,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更正。
(5)院(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如师生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本院(系)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院(系)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请复议。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做出调整。
(6)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汇总各院(系)审核通过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7.学校和院(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学校应及时做出调整。
8.各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问题,坚决纠正。
[摘要]2007年,我国改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逐渐形成了以经济资助、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为主的新型资助模式
>> 新资助政策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资助”机制的构建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研究与反思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研究 资助育人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维度资助模式构建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新模式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转变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财务管理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思考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构建 浅议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7-6-26.
[2]新华网.我国近五年资助高校贫困生人数增长近两倍[EB/OL].http:///edu/2012-11/16/c_123962161.htm,2012-11-16.
[3]莫飞平.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伦理经济[J].中国青年研究,2007(3):78.
[4]王飞,韩贵秋.国家助学贷款: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曙光――大连市六所学校贷学金情况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52-56.
[5]薛深.基于贫困生和谐发展的立体化资助模式构建论略[J].学术论坛,2009(11):188.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30-0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全面实施,中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显著增加。随着高校的扩招,国家资助面的扩大,如何科学合理的界定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是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和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这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及高校的和谐稳定。
一、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采用的方法
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采用的方法很多,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传统界定法
一般是由学生户籍所在地村委会(居委会)、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父母所在单位和县(县级市)或县级以上民政局共同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或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证明的基础上通过班委会评选或班里同学无记名投票和班主任或辅导员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衣食住行的观察来界定。而班主任辅导员负责的学生较多,观察和了解难以足够细致,可能存在主观推断因素,从而使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难以保证。通过班委会评选或班里同学匿名投票,虽然看起来比较公平,但在评选过程中同学们的参与只是流于形式,群体决策被个别人所左右[1]。
(二) 班组评议认定法
班组评议认定法是选定一定比例的同学和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议认定小组,由班级评议小组推选认定班级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同意后将名单放到班级再进行民主评议[2]。这种方法有利于公平公正,减少经验主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实践中常被采用。但由于由评议小组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工作中往往产生评议小组成员易被认定“人缘好”的同学易被认定的现象。有些学生因为与同学交流少、性格内向、或是不愿将家里的情况告诉别人会不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 经济生活指数法
它是由清华大学根据中国当前城镇居民贫困线测定方法中的基本需求法提出来的,通过核算学生在学校生活期间的生存线、生活线和贫困线,并与学生家庭经济支持能力相比较,再由学生经济生活指数专家来界定。这种方法较为科学,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很难了解到学生家庭经济支持能力到底有多少,单凭一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和当地政府的贫困证明不具有较强说服力,结果还是与传统界定法存在着相同的问题。
二、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
(一)评定标准单一,存在“一刀切”现象
据调查,某些高校非常重视单一标准的作用,常出现“一刀切”现象。如越来越多的高校规定,拥有手机就不能认定为贫困生。于是,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因有手机而“落选”,一些家境不错的学生则因没有手机而成为令人争议的假贫困生。再如,很多高校在评定中都采取了在班上投票的方式,而单纯的投票选举方式缺点也很多。对于老生,则有可能出现成群结派、拉票的现象,形成小团体主义,使单纯的人际关系变得复杂。有些班级在匿名投票时,性格内向、不爱交际的“老好人”得票多,与之相反,某些班干部家庭条件也不好,但是要么因工作方法不当得罪了很多学生,缺乏“民意”而落选,要么因本身是评议小组成员,为“避嫌”而退选 [3]。
(二)认定程序规范性不强
目前,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模式是政府开具证明―学生申请―班级评议―院系审核―学校通过的程序。这种逐级认定的方式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判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对于政府开具的贫困证明,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及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这类证明材料往往缺乏真实性、准确性。部分地方政府或是对前来办理证明的家庭“来者不拒”,或是对某些非贫困生家庭开具假证明。政府部门的这些不规范行为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在首要环节出现漏洞。(2)对于班级评议方面,在评定过程中部分评议小组的成员责任心不强,往往只是根据申请学生的个人陈述作出认定,而对其家庭状况、消费情况及日常表现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评议结果容易出现片面。而且,同学关系直接影响评议结果,部分与评议小组成员关系密切的学生,通常比较容易获得认定资格[4]。
(三)资助工作人员工作方式方法欠科学
目前,高校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制度正在建立和完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工作人员的认识不到位、工作方式和方法不当、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现象时有发生。譬如,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工作当中,有的工作人员不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去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资助工作简单化和随意性处理,采取“轮流享受”“、平均享受”或由辅导员、班主任指定;有的为了使资助工作公正透明,甚至采取在班级“公开选举”的民主投票方式“选出”资助对象[5]。这些错误做法看似合理、公正和透明,实则与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冲突,使表面上的“公开、公平、公正、规范”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严重伤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并影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公正与科学。
三、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应采用的新举措
(一)规范地方政府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认定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需要国家建立统一的、更有公信力的认证体系,以规范地方政府的认定。首先,明确地方政府责任,设立专门认定机构。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当地困难学生家庭的认定工作,将家庭经济情况核查认证工作纳入其职责范围,并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如要求提供证明及相关信息的工作人员必须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其次,提前开展认定工作,建立困难学生信息库。高考结束后,由政府部门组织开展核查认定工作,收集当地困难家庭学生的相关信息,建立完备、规范的家庭困难学生信息库;学生前来开具证明时,在信息库中直接调用相关信息,包括其家庭成员,经济情况、疾病情况及在当地受资助情况等。再次,地方政府与学校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将学生在当地已受资助情况及时告知学校,确保资助资源发放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
(二)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库
建立全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是做好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重要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一个动态过程,新生刚入学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新生报到缴纳学费情况进行初次认定后,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而后每学期开学后应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变化情况,再进行认定,因此,学校需花大力气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使学校掌握每一名学生的经济状况,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困难程度。每一学期修正一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建立一个动态跟踪及情况反馈机制,实行动态认定[1]。
(三)完善班级评议制度
班级评议是认定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同班同学彼此联系密切,相互之间比较了解,班级意见能较好地反应民情民意,有利于认定过程中的公平公正。班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选应该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班委会在收到申请后应采取各种途径调查该生及其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可以通过向申请者同宿舍和其接触频繁的同学了解情况,也可直接向申请者家里或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打电话核实。进行班级考评前,小组成员应通过各种渠道,如走访宿舍、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等,全面了解被认定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情况、家庭情况和勤工助学等,以此作为民主评议的重要参考。
(四)加快学生信用制度建设
个别大学生冒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诚信观念的缺失。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进行正面宣传,同时也要加快学生信用制度的建设,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学生信用档案。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建立反映其各个方面诚信程度的信用档案,同时社会上也要建立、健全统一的信用体系,两者可以接轨,从而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以及失信约束机制,并用法律加以规范、约束[6]。
(五)转变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建立造血功能
我们要转变资助观念,拓展资助方式,变输血为造血[7]。进一步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加强对“勤工助学”活动的引导,让学生对这一活动有正确的理解。同时拓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如果校内岗位有限,校方可以与广大企事业单位联系联合他们开展勤工助学招聘会,提高学生上岗机会。也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利用媒体,加强在校学生人力资源的宣传,让广大社会了解大学生的劳务价值。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回报式资助方式,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使部分假冒困难学生自动退出,减少认定的难度。
四、结束语
贫困是社会中的一个大问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工作也是学校的一项大工程。高校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要用综合评定的办法,弥补单一量化考核的不足。只有做好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工作以及分层次地配置资助资源,才能让高校助学政策的阳光真正照到每一位困难学子的身上。
参考文献:
[1]任子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的方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68-69.
[2]刘秀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及对策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9,(3):148.
[3]唐海龙,刘俊霞.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9,(3):10.
[4]颜小婕,马锦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120-121.
[5]黄少玲.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德育考量[J].思想教育研究,2009,(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