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08: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分包单位质量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EPC总承包;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是指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全过程的总承包工程,又称交钥匙工程。参与117大厦工程EPC项目质量管理一年有余,现浅析个人对总承包质量管理的看法。
一、总承包项目各阶段质量控制的任务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而总承包项目一般只涉及建设工程的实施阶段,涉及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主要的工作任务的重点是不相同的,设计阶段(目前主要为深化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前的准备;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施工管理,以及配合监理等机构的监督管理,保证最终能交付符合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建设工程产品;动用前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套启动试运行前质量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保修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保修。
二、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的风险分析
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的风险风险主要来自项目风险、技术风险、人为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质量带来的质量风险
优良的施工质量是建立在优良的设计质量的基础上,但是本工程是一个较典型设计资料不完善的工程,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大量的二次设计或深化设计。二次设计和深化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钢结构部分深化设计(含钢结构安装节点、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合部分)、专业设备安装深化设计和精装修二次设计(含专业末端安装与精装配合部分),这三部分深化设计工作分别涉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外观,也正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与设计单位充分沟通协调,保证深化设计的质量,这是质量预控工作的技术保证和工作重点。
(2)项目工期紧张增加质量管理难度
工程项目体量庞大,发包方为保证工程项目尽快竣工,以便进行销售回笼资金,对合同工期要求非常严格,制定了分阶段考核的指标。发包方将整体工期分为三个阶段:地下结构阶段(结构出±0.00)、整体结构阶段(结构封顶)和竣工完成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工期滞后均要按照合同中的约定进行经济处罚,处罚的金额为五十万美元/每天。这明显加重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二者之间的矛盾,使二者之间的矛盾一直贯穿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加大了质量管理的难度。由于项目周期长、内容复杂、参与施工单位多,这对项目的成品保护工作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3)分包合同导致的质量管理风险
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对参与项目施工的所有分包商实施质量管理,而总承包商在这方面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能力储备不足。分包商施工范围涉及到装饰装修、设备安装,从一般性的市政管线敷设到高度专业的消防报警和综合布线,这对总承包商的技术质量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再次,由于合同中对总包管理约定的不全面,总承包商内部对于项目全面质量管理认识不统一,不仅是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甚至是部分项目部管理层人员认为只要完成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就可以了(合同约定质量等级为合格,主体结构完全由总包单位施工完成),由于在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过多,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管理力度受合同限制,完成国优奖的目标难度较大。
(4)人员素质导致的质量管理风险
在工程成立总承包项目部时,各部门人员均从分公司范围内临时抽调。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参差不齐,另外在项目部管理人员除经理助理以上外大部门工作时间不足5年,且由土建专业转换为总包管理,对总承包质量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一直停留在项目法施工阶段,对于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认为主要是分包单位自己的事情,总包单位仅仅是在名义上进行检查和督促,这种错误和片面的认识导致对专业分包的管理力度大打折扣,在项目质量管理停留在土建专业上,质量管理总是存在局限性。
三、质量管理风险的解决措施
1、建立总承包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深化设计部:
对出图深度不足的部分或由专业承包商进行专业设计的部分工程内容,组织有关方面进行深化设计。总承包在其中扮演一个联系设计院和专业分包单位的桥梁作用,一方面督促分包商的深化设计工作,对深化设计的部分内容进行初步审查;另一方面,将有关深化设计成果上报业主和设计院,供有关单位尽快审核批准。
成立专业的质量管理队伍
由于EPC总承包项目的大部分实施工作委托给分包商承担, EPC总包商在项目质量控制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总承包商需要在公司内部组织和向外聘请有相关环节工程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专门人员,成立专业的质量管理队伍,对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设备的制造、材料采购进场及施工安装等各个具体的实施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具体而言,总包商对分包商的工程质量的管理基本思路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从影响安全的关键因素人手,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施工设备、材料质量和施工工法等。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输入要素和过程本身的质量进行了有效控制,才能为实现项目产品的质量目标奠定可靠的基础。
2、完善合同管理为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总承包项目具有项目复杂程度高、风险大、接口多、涉及到参施各方利益,所有参施单位(承包商)的利益要靠合同来明确,所有参施单位的行为要靠合同来约束、调整和规范。本工程将《质量管理协议》作为合同补充协议和附件,明确分包单位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各包单位必须遵循总承包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及流程;对分包单位施工的工程质量给予评定,并将评定意见作为工程进度款支付的重要依据。这样总承包商不仅可以将工程质量管理管理的风险和奖励制度与分包商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挂钩,而且可以运用合同管理手段减少总承包商的质量管理风险并约束分包商的质量管理行为,实现合同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的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持。
3、加强总包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
总承包部领导认识到做好117工程工程的总承包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是针对质量管理工作,也是整体项目管理思想的转变,对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整个项目部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总承包质量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总承包质量管理和一般性的工程分部分项质量管理工作的区别和联系,迅速扭转各部门总承包管理意识
4、加强多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本工程分包单位众多涉及到的专业从外装石材玻璃幕墙到室内装饰装潢,从大型制冷机组和高低压成套设备安装,到消防、安防报警到弱电工程,涉及到的专业达到十余种,总承包项目部在这方面的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与工程质量的好坏和设计质量的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总承包商对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工作对项目部质量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练好部门管理内功,加强部门内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在总承包管理领域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117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目前从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着手对人员培训学习,既拓展知识面又不断调整心态,变革思维,希望通过这个工程培养出一批对总承包质量管理深有体会的懂技术、重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员。
5、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提高总承包质量管理水平
总承包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业过程,它涉及到质量计划、质量目标、过程控制,贯穿工程的整个管理期间。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施动态、量化、科学、系统的控制,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多,过程中需要大量处理数据,及时显示当前项目质量管理实施效果,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这样庞大的工作量只有计算机信息技术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才能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深化设计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优良和及时的深化设计为工程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总承包;分包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GB/T50430质量管理规范
一、我国建筑工程总分包管理模式的现状
2001年建设部开始施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将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大序列,建立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总分包管理构架。但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完善、法制制度不健全,各方主体法律意识淡薄,存在有法不依、依法不严的情况,形成层层分包、指定分包、挂靠分包等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在工程项目实施中,总承包单位的权利与责任常常会不相称,对分包的管理控制出现各种状况,矛盾重重、纠纷不断。
二、我国质量管理运行的现状
十多年前,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曾是建筑企业取得招投标资格的准入指标,掀起了一股认证狂潮。但从实际运作情况看,ISO9000质量体系并未真正融入到实际的施工管理中。企业为了证书而认证,存在弄虚作假、内外“两层皮”的现象。为此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2011年起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GB/T50430的颁布突出了建筑行业的本土化、行业化的特性,与现行管理模式一致,便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运行质量体系工作,尤其在分包管理控制方面,对总包企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质量管理体系对分包管理的条款要求
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分包的定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国际标准能通用于各个行业,在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定义“供方”:提品的组织或个人,并注明在合同情况下供方有时称为“承包方”(在建筑行业俗称的分包)。
2.GB/T50430质量管理规范中对分包定义。在GB/T5043-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9分包管理”的条文解释中指出:“施工企业应明确在本企业中存在的分包的类别,如劳务、专业工程承包、设施设备租赁、技术服务等,并根据所确定的分包类别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四、基于质量管理体系对分包的管理控制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总承包企业在对分包方的管理控制不再是原来传统的理念,即安全不出事故、质量不出问题、进度不出计划的“三不出”要求,而是更多地要求总承包企业做到事前有策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评价的PDCA循环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指分包管理的大过程,也要求分包管理的每个各环节都遵循的原则。
1.分包方的选择。分包方的选择应严格执行准入制度:首先企业各主管部门参与审核分包方的企业合法资质(包括法人资质、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当前承担分包项目的质量保证能力、承担本项目特殊内容的能力、以往的工作业绩、人员结构和素质、机具装备、财务状况、信誉等,现场调查分包方的施工能力,必要时还可对分包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企业通过严格的分包方审批程序,建立合格分承包方名录,以便择优选用。需要注意的是在GB/T
50430中强调总包应将设备租赁和技术服务分包方纳入评审,如塔吊设备租赁单位、预算软件的服务商。
2.分包方的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代名词。特别是一些大型分包工程,工程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合同管理若不及时跟上,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引起纠纷;有些分包方只管干活抢进度,不及时签定合同,一旦遇到经济敏感问题和市场行情的波动,双方极易引起扯皮和经济纠纷。因此分包合同签订必须合法、按体系规定程序进行审核,避免分包合同与中标文件、总包合同相违背的情况出现。根据合同性质约定关键条款,如数量、价款、质量、安全、验收标准、变更、奖罚、履约担保、材料供应、结算支付、违约赔偿、争议管辖等条款。合同签订后,项目部应建立分包合同台账,做好合同的跟踪管理,确保分包工程按质按时完成,帮助分包方及时做好现场签证以及合同变更。分包工程结束后,各种变更、签证的签字审批手续真实完备,工程量复核无误,便于审计结算。
总包方应加强:(1)签约时授权委托手续到位。分包方的签约人原则上应为其法定代表人,如是人应提交单位盖章、法定人签名的授权委托书原件,注明具体委托内容和授权权限。(2)资质等级符合工程施工要求。验证专业分包方的施工等级资质、劳务分包的施工等级和范围,避免资质等级超范围、超等级施工的现象。
3.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1)分包方进场的确认和验证。在GB/T50430中明确规定应对分包方进场进行再确认,虽然总包项目部会将分包方的资质资料报监理审批,但项目部往往忽视再确认工作的重要性。再确认工作要求项目部应根据分包合同对进场的分包队伍进行验证,包括:分包方从业人员的资格和能力(如特殊岗位上岗证)、施工或服务的专项方案等方面,总包方经常会遇到,之前现场考察的分包队伍综合素质高、施工质量过硬,实际进场的管理班子素质差,管理能力弱;原来采购计划中的原材料与实际进场的材料不符,这些都是项目部进场再确认的重要工作,以确保签订的分包合同无偏差。同时,项目部对进场的分包队伍需进行交底,交底的内容应事前策划,具体包括:技术、安全、工期、质量要求、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上下道工序搭结(含与其他分包方的搭接)、使用的材料、施工机具、以及环境要求、成品保护等内容。交底的内容可根据需要确定口头、书面或培训的方式,但必须确保实际操作人员均已获得交底,并有书面的签字记录。(2)分包方管理活动的监控。总包项目部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的管理常常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只要监理不提意见就得过且过。对于分包的管理,应事前明确监控内容和监控重点,凡涉及到关键、特殊过程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程序进行控制;原材料需现场抽样复试的,按见证取样程序操作。项目部的各管理人员依体系中规定的岗位职责,监督检查分包方的施工项目,发现存在的隐患或问题及时开具检查单,制定预防或纠正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并限期进行整改和验证,形成检查-制定预防或纠正措施-实施-验证-再检查的PDCA循环过程。注重监控过程的记录,真实地反映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做到有记录有追溯、有措施有整改、有责任人有验证。企业主管部门还应定期到项目部进行检查,不定期抽查,验证项目部对分包的管理力度和有效性,做到持续改进。(3)分包项目的验收。总包项目部根据事前策划的验收标准和检验批,做好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如是隐蔽工程,隐蔽和中间验收前48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经验收合格,监理工程师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继续施工。对于一些重要部位和分项工程,分包项目结束时由项目部先预验收,必要时企业主管部门参与验收,然后报监理验收,并及时收集工程质量资料,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竣工资料的完整性。
4.对分包方的评价。在分包合同签订后,总包方应根据分包项目的时间跨度和重要性,制定履约情况分析的时间节点和评价内容,由项目部和相关部门对分包方按计划进行评价,包括:(1)施工过程中的评价:以安全、文明、质量和工期为主,当分包项目出现偏差,项目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与分包方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跟踪复查。(2)验收结束后的评价又称复评:是对分包方综合能力的评价,由项目部的管理班子成员对分包方施工过程的考评,报企业各主管部门复评,企业可据此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
5.分包方的风险管理。质量体系管理本身就是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应意识到对分包方风险的管理的必要性。分包风险识别的内容包括分包方的组织管理机构、技术能力、管理人员和配套技术工种、配套的施工机具、适当的专业施工经验、所施工项目所需的其它要求,是否能满足施工项目要求,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时,应及时汇报项目经理和有关主管部门,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能履约情况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也应加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中,防范资金和用工风险。(1)财务和资金风险。财务部门联合预算部门监控业主资金到位情况,依合同约定支付分包工程款。分包方的工程款必须支付至其公司账户,防止个人捐款而逃;民工工资支付优先于备料款和其他生产款项;避免预付款大于最终结算款等超拨超付现象。加强发票管理、税务管理的力度,有效降低财务危机和风险。(2)用工管理风险:分包用工管理不合法,总包负有连带责任。总包在用工管理上要引导、督促、约束分包队伍走合法道路。民工进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及时登记用工信息,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安全教育等工作。按国家规定为从业人员办理社会保险或人身意外险等商业保险。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和防护,按时、足额支付工人工资报酬,不得违规强令工人违章作业。一旦有用工矛盾的预警信号,需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处理好民工的用工矛盾。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109-01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电力建设高峰期,电力工程建设的进度应与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同比例提升。然而,目前建设、监理、施工队伍基建管理水平与国网公司要求普遍存在差距。相当数量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管理者对安全质量管理的制度、标准、流程不熟悉,对国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要求贯彻不力,贯彻执行和推进落实环节存在不到位现象。部分工程建设一线人员素质偏低,安全质量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素质需要提高。
一、当前电力基建安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安全活动开展不够深入。基层单位和项目现场安全要求落实不到位,措施计划不具体,照抄照搬,缺乏针对性,存在简单化、表面化现象。少数单位活动开展不够深入扎实,对活动理解片面,活动过程中对计划落实不到位,缺少跟踪和总结。
二是安全质量责任不能有效落实。安全检查方面,存在问题发现浅显且不全面,发现问题较少,检查、整改力度不足等问题,个别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要求不落实,不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存在安全隐患。
“大建设”体系建设后,有些职能管理部门项目管理范围扩大,但存在相应安全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现象;相反个别部门改革后,质量管理机构有所弱化;部分施工或分包单位超能力承揽任务,施工项目部层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对施工现场、分包队伍的管控难以达到要求。
三是安全质量管理执行力不强。分包管理不到位、起重机械和脚手架专项治理工作不到位、安全检查工作不到位、风险识别、动态评估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当前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成效;设计质量和设备质量控制、原材料检验试验、隐蔽工程质量管理、各级质量检查验收等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没有完全落实;数码照片管理不规范,引用错误或失效文件、质量检验试验原始记录不真实等管理“通病”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建设、监理、施工队伍基建管理水平低,管理者对安全质量管理的制度、标准、流程不熟悉,对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要求贯彻不力,贯彻执行和推进落实环节存在不到位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电力建设的安全质量。
四是工程分包管理不规范。系统外队伍及分包队伍安全管理不到位,个别项目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未对施工作业进程进行严格监护,存在随意施工现象,酿成事故。
分包准入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单位对分包管理规定中的资质条件没有掌握,在实际工作中管控不严。
五是安全质量基础工作有待强化。多数项目未做到对逐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评估,风险定级停留在固有风险等级上,现场勘察不细,未对作业人员等六个维度开展动态计算调整,风险定级不准确。
基建安全管理信息数据治理不到位,认识还不够清晰,操作仍存在较多错误,参建人员信息填录不正确,上报数据与实际情况仍有较大差距。
基建质量管理信息中,优质工程上报数据多个单位出现系统与纸质版文件不一致等现象。
六是安全质量管理不平衡现象突出。通过110千伏优质工程核查看,低电压等级项目的质量工艺水平与高电压等级项目的质量工艺水平存有较大差距,110千伏及以下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高,需持续提升;
不同地区间、不同项目间也存在质量水平不平衡的现象。
线路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与变电工程存在差距。
二、电力基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重点
在安全管理方面,要扎实开展基建专业“安全管理提升”活动。优化安全质量“月度分析点评”机制,加大基建安全风险全面防控力度,杜绝转包与违规分包,落实电力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要求,实施标准化安全防护设施统一配置,加强灾害预警,加强检查监督,落实防范措施,推进安全施工标准化,提高施工安全防护水平,不发生人身死亡和较大及以上基建安全事故。
在质量管理方面,继续深入落实“国家电力公司关于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的决定”文件,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强化质量检查监督,深化标准工艺管理,推进标准工艺库、典型施工方法、工艺设计成果的宣贯与应用,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提升设备安装、二次接线等环节的质量,加强优质工程建设,全部新建工程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在基建系统开展“安全管理提升”活动。认真落实国网公司年度安全工作意见,结合安全策划、检查督查等专项活动,制定落实重点工作计划,在公司基建系统广泛开展“安全管理提升”活动。
二是加强安全检查监督与风险管控。完善月度安全质量分析点评机制,每月召开安全质量分析点评会,分析基建安全质量管理和风险预控情况,部署下月工作重点,跟踪掌控重大风险作业进程和风险控制结果,总结提炼基建安全管理创新经验,组织推广。
三是进一步推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完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开展执行情况检查监督。组织编制输变电工程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配置指导意见,研究提出标准化配置内容、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
四是进一步规范分包管理。加强分包管理,坚持选择能力符合要求的合格分包队伍,杜绝违规分包,建设管理、监理单位切实履行审批流程和监管职责,认真审查施工方案,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消除分包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改善作业安全环境,切实实现“无差别”管理。
五是进一步加强基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加强策划管理,进行年度风险分析。
开发应用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评估和过程控制电子化管理模块,纳入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风险管理的过程审核、监控。
六是加强重点工程、重要时段、重要环节安全管理。
对大型重点工程施工高峰期开展安全质量管理专项督查。结合不同季节,有目的开展春季开工、复工,夏季防汛、防台风、防地质灾害、迎峰度夏,秋冬季防冻伤、防中毒,加强“十一”、“春节”等法定假期安全管理。
七是确保实现新建电力工程全部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优化完善优质工程评定办法,研究过程评价方法,将优质工程标准覆盖到各级电力工程,实施公司和省级公司两个层面分层开展优质工程评定,制定详细计划,缩短优质工程评定与工程投运时间的间隔。
八是全面应用标准工艺。
优化完善标准工艺管理办法,确定公司层面标准工艺应用率考核方式,按公司要求形成管理标准,并对各单位标准工艺应用情况进行考核。
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标准工艺培训交流等活动,促进低电压等级工程标准工艺应用水平的提升。
九是加强培训、竞赛、交流。
开展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面向全公司系统各层面质量管理人员,发现和培养人才,丰富质量培训方式,提高效果。开展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项目管理流动红旗竞赛,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基建管理水平提高。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培训,对各层面项目及安全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开展监理人员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
十是认真研究解决安全质量方面的层次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水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水旱灾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水利工程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投资高、技术复杂、风险因素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不能发挥其设计使用功能,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且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是区域性的灾难。
二、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
(一)水利工程一般地处偏远,地质、环境、水文等工程条件复杂,质量的影响因素多。质量控制措施除采用常规方法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当地具体工程条件。
(二)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等多方协作,故影响质量形成的环节较为复杂,需要在质量控制过程中综合考量各单位对质量的影响程度。
(三)水利工程隐蔽工程多,且工程构件不可以拆卸、解体来进行检测内部质量,容易将不合格品检定为合格品,因此水利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尤为重要。
(四)水利工程施工程序性强,各种工序错综复杂,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方能保证质量要求。
三、水利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建筑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水利工程建筑过程中影响质量形成的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
人的因素
人是水利工程建筑活动的主体,人的质量意识决定了工程的质量高低。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人员质量意识淡薄、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等问题。当质量要求与工程进度、施工成本发生矛盾时,工程管理人员容易放弃质量的主导地位、降低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二)技术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因素包括所采用的工艺工法、机械设备、材料检测等方面。施工技术总体上受限于一定时期的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在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一定的大框架下,资源的有效整合、技术的合理利用、最优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满足质量要求。
(三)管理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制定的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管理目标,采取的各种质量管理制度,分包管理措施是否有效都将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因素。其中,质量方针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质量宗旨、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体现在质量方针的指导下,制定组织的质量手册、程序性管理文件和质量记录;进而落实组织制度,合理配置资源,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整个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质量目标。
分包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是水利工程质量实现的重要保证。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多是公司管理层加专业分包队伍或者劳务分包队伍。施工队伍资质等级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是否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是否持证上岗,施工队伍的人员投入、设备投入、技术投入是否满足要求,施工组织是否合理等因素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目标。
四、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
(1)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在工程开工前,认真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 依据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 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起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质量目标的相关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措施,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中的权限、分工以及责任。
(2)建立质量成果评价制度
通过对工程成果进行检验,对比测量结果与设定标准的偏差,评价质量控制措施的能力和效果,对不满足设定标准的偏差及时进行纠偏,保证控制能力的稳定性。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吸收经验教训, 进一步优化质量管理中的每一环节。
(3)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
严格考察、选定分包单位,审查拟分包单位的资质等级、主要岗位人员名单及资历证明材料、技术人员的证书及相关的教育培训经历、施工设备投入、施工方案等资料,保证分包单位具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完成工程项目质量。做好质量交底工作,向分包队伍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并写入合同。施工过程中以制度来要求分包队伍,奖惩结合,尽全力消除质量隐患。
加强技术管理
(1)严格图纸审查和会审制度
施工图纸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图纸中出现错误或者不方便施工的设计在所难免,这样容易出现质量控制难点。因此,在拿到图纸的第一时间就要组织人员进行图纸审查和会审工作。对于出现的错误或者不利于施工的设计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修改或者完善,保证施工方便的同时促进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2)把好材料检验关
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是工程实体的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工程项目透支目标和进度目标的前提。为此,必须实施严格的材料收、发、储、运工作。选择有可靠信誉的材料供应商;材料进场时,应提供材质证明,并根据供料计划和有关标准进行现场质量验证;现场验证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或按照有关规定降级使用;材料证明材料不全时,要单独存放该部分材料,待资料齐全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类材料不得乱堆乱放,防止非预期使用;做好各类材料的保管工作,定期检查,确定其质量完好才能使用。
(3)优化施工方案
制定和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案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例如:合理的施工区段划分、施工流向和劳动组织等不但可以很好地控制质量,而且可以加快进度;尽量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可以有效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水利工程的水文、地质等条件复杂,优化过的专项施工方案可以高效的排除外部因素对水利工程质量的影响。
(三)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工程施工的主要核心力量是人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决定了工程质量满足要求的程度。因此,施工单位应通过择优录用、加强质量意识及业务技能的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施工人员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主体自控作用。施工单位必须对所选派的项目领导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满足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对所属施工队伍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和技术训练,提高每个作业者的质量活动能力和自控能力;对分包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考核和施工人员的资质考核,其必须具备完成分包工程的能力。结语
质量是水利工程项目的命脉,是项目管理的主控目标之一。水利工程质量控制,需要系统有效地应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建立和运行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具体的技术控制和制度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殷建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 (3).
[2]何明.李冠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水利天地,2004,(06).
关键词:中小型水利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实际现状;加强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4.023
加强水利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水利项目建设更好的开展,同时还能使其在后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很大提升。因此,在开展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不断加强质量控制,优化控制措施,促进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现阶段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在开展中小型水利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加大解决力度,有效开展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中小型水利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几点加强建议。
1我国中小型水利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
现阶段,在开展中小型水利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相关工程的施工无法得到有效的质量保障。这对于我国水利项目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相关施工企业团队在进行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中小型水利项目的相关技术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把控,导致施工质量问题频发,不仅加大了后期维护保养的成本投入,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返工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此外,部分施工团队在项目作业过程中存在分包情况,而这也是相关质量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部分分包团队在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隐患,使得项目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而针对上述情况,只有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管,解决项目实际开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才能更好的使工程项目质量得到保障。
2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
2.1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意识
针对我国现阶段中小型水利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不断深入开展管理工作,提高相关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加强相关质量标准的建立,促进相关管理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有效把控。同时,相关企业应当加强思想意识,在进行分包时要注意甄别施工团队的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情况,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加大人才管理力度。从而在应对各类实际情况时能够有法可依、照章k事,全面加强对中小型水利项目施工的质量把控。
2.2制定合理的分包管理制度
由于中小型水利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承包单位多会将整个项目进行分割,并分包给其他的施工团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提高水利项目的施工效率,从而确保各个技术环节能够得到有效的衔接。然而却会使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因此,建议在进行分包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进行分包把控。首先,应当加强对相关分包团队的资格检查,了解施工团队的具体情况。其次,应当加强分包体制建设,重视分包企业与工程负责企业之间的协调,促进双方的各类管理工作都能得到有效落实。最后,应当加强对分包单位的施工管理,并在施工现场建立相关质量检查小组,时刻对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落实和分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汇报,并拿出可行性方案进行修改。
2.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把控
由于水利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工期较长,内容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对施工开展过程中的各类细节进行把控,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对有效开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当针对施工开展过程中的各类细节进行把控,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是应当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机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针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通过采取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的方式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此外,要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操作,降低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另外,应当建立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检查小组,针对各个环节的施工内容进行检查,在确保施工无误后才可进行下一环节的内容,从而环环相扣,确保施工质量。
二是应当加强对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相关质量检查工作人员应当针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把控,提高对各类原材料的把关,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类原料均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同时要保证符合我国相关材料质量检测标准方可投入使用。为了使材料保持良好的性态,应当对各类材料进行分类管理保存,避免风沙、降雨等自然天气对材料造成腐蚀和污染。
三是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责任落实。中小型水利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相关企业单位应当明确自身责任,明确施工的具体细节要求,并在开展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加强环节管理,使施工从开始到竣工始终保持在监控管理的条件下。此外,相关承包企业应当加强施工现场与各技术部门的协调沟通,在发现技术问题时及时进行汇报沟通,从而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纠正。
3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不仅能够确保相关项目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质量保障,降低维护的成本投入,同时还能使农村作物灌溉得到良好保障。相关管理人员应积极加强质量管理标准的建设,从而为我国水利项目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徐传久.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研究[J].科技展望,2016,(09).
[2]马逸平.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质量管理 控制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点多、面广、量大,工作难度较大,致使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
近年来,水利工程迎来了投资高峰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尤其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为保障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
1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1.1施工前质量管理: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开工之前必须向施工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查。
1.2施工过程中管理: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1.3施工后的质量管理: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实行保修制度,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2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2.1费用较紧。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费用比较紧张,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
2.2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管理的,不允许分包,更不允许“转包”。但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管理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达到第一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2.3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
3 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3.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3.3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原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的诸如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更应严格控制。
对于某些当地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要求承包单位事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方准施工。为了使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监理工程师应做好现场控制工作,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特殊设备安全运行的审核以及大型临时设备的检查等。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活动,实施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施工分包,是指建筑业企业将其所承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发包给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的活动。
第五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
本办法所称专业工程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以下简称专业分包工程发包人)将其所承包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完成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劳务作业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以下简称劳务作业发包人)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以下简称劳务作业承包人)完成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分包工程发包人包括本条第二款、第三款中的专业分包工程发包人和劳务作业发包人;分包工程承包人包括本条第二款、第三款中的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和劳务作业承包人。
第六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鼓励发展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提倡分包活动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公开交易,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的分包工程交易功能。
第七条建设单位不得直接指定分包工程承包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实施的分包活动进行干预。
第八条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业务。
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
第九条专业工程分包除在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有约定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自行完成所承包的工程。
劳务作业分包由劳务作业发包人与劳务作业承包人通过劳务合同约定。劳务作业承包人必须自行完成所承包的任务。
第十条分包工程发包人和分包工程承包人应当依法签订分包合同,并按照合同履行约定的义务。分包合同必须明确约定支付工程款和劳务工资的时间、结算方式以及保证按期支付的相应措施,确保工程款和劳务工资的支付。
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在订立分包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将合同送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分包合同发生重大变更的,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自变更后7个工作日内,将变更协议送原备案机关备案。
第十一条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设立项目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所承包工程的施工活动。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具有与承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其中,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核算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本单位的人员。具体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前款所指本单位人员,是指与本单位有合法的人事或者劳动合同、工资以及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
第十二条分包工程发包人可以就分包合同的履行,要求分包工程承包人提供分包工程履约担保;分包工程承包人在提供担保后,要求分包工程发包人同时提供分包工程付款担保的,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提供。
第十三条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不履行合同约定,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发包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发包给他人的,属于转包行为。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分包工程发包人将工程分包后,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和派驻相应人员,并未对该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视同转包行为。
第十四条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违法分包。下列行为,属于违法分包:
(一)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的;
(二)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分包工程发包人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专业工程分包给他人的。
第十五条禁止转让、出借企业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分包工程发包人没有将其承包的工程进行分包,在施工现场所设项目管理机构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核算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不是工程承包人本单位人员的,视同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第十六条分包工程承包人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承包的工程向分包工程发包人负责。分包工程发包人和分包工程承包人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七条分包工程发包人对施工现场安全负责,并对分包工程承包人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应当将其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方案报分包工程发包人备案,专业分包工程发包人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作出处理。
分包工程承包人就施工现场安全向分包工程发包人负责,并应当服从分包工程发包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关键词:现场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土建施工现状
1.1 施工人员素质低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暴露出的质量、安全问题最为突出,质量安全隐患较多,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安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缺乏有效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差,缺乏相应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在施工现场很难去发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以及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致使质量安全隐患得不到消除,给质量安全事故埋下祸根,其结果施工质量轻则不合格。重则容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例如:模板安装工程中的支撑体系,施工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施工,也不按经审批的专项方案施工,施工随意性很大,不认真去履行检查、管理、验收的职责。这种原因造成模板垮塌的例子占不少。
施工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差,主要体现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忙目上岗;特殊作业不使用特殊工种,未持证上岗。例如:工业厂房中的钢结构焊掊,焊缝质量主要与焊工的技术水平有关,如果使用不合格的焊工和颙其他工种的作业人员操作,施工质量就无法保证。
1.2施工质量和安全监控不到位,缺少管理人员,致使现场质量、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改正。
一些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缺乏管理,没有按规定的程序检查、验收工序质量和安全,或者漏检,也不按监理下发的整改通知单位整改把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评为合格,也是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建筑工程产品的特点具有,工程量庞大、工序繁杂,关联性强,产品的形成过程具有一次性,并且隐蔽性较多,如果不对上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就很难在下一道工序中去发现问题,给工程质量、安全造成重大隐患。例如:钢筋工程的梁柱节点隐蔽验收,混凝土的浇注施工,防水工程的验收,高大模板的支架验收,钢结构的焊缝探伤检测,塔的检测验收和维护等等。
1.3 施工企业以包代管层层分包,没有对分包,实行有效监管。
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方便管理,降低成本,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而是常常将大部分工作交给分包单位完成,以包代管,层层分包,也不对分包实行有效管理。有的分包单位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或者由于价格过低,为了追求利润,不失手段去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减少安全维护费用,给工程埋下重大隐患。
2.应对措施
2.1 人员素质
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采取了双重控制制度,从事建设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施工企业凭着自身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施工经验和从事建筑活动的业绩通过投标竞争,获得承接项目工程的施工任务,投标时组织设计所配备的技术力量,人员资格及数量必须与施工现场相符,以保证现场的技术管理需要。
从事现场的作业人员,施工企业应按劳动力计划通过择优录用技术可硬的施工队伍,施工人员进场应合理组织,加强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及交底,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如:电焊工、电子、机械工、起重工、架子工,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取得特殊工种上岗证后方可从事特殊作业。
2.2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制。
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组建以项目部为核心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落实质量责任制。项目部是具体执行国家关于建筑工程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重要环节,是保证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质保体系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关系到项目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
2.3 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相对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管理层,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建筑工程安全目标关靠现场项目部是远远不够的,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和规模,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管理的职能部门及岗位,应承担职能范围内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职责,互相配合,并做好从业人员的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
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和改进;
施工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计划,布置实施安全管理;
材料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物资及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管理;
动力管理部门负责施工临时用电及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安全管理的检查、处理。
2.4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遵守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按设计文件和国家强制性标准施工,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目标,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采取质量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
2.4.1 质量目标管理:组建施工项目部,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对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目标分解,确定具体的合格标准。
2.4.2 加强预控
(1)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如: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等的编制和审查,施工力量的配置,制定质量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设定质量控制点,将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的施工内容施工重点控制;
(2)对影响施工质量的生产要素实施控制:
① 劳动主体:施工企业应通过择优录用,加强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便企业员工的潜力得带最好的组织和充分发挥;
② 劳动对象: 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组成部分,控制材料设备的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体的相符性;
③ 施工艺的控制:根据工程特点,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制定合格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合理选用机械设备,选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脚手架及模具等施工措施及设备;
④ 施工设备及施工环境的控制: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环境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难以避免,必须加以预测预防控制。如:基础工程降水排水加固,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及雨季,冬季施工等。
2.4.3 加强过程控制
施工作业进行技术交底,包括技术要领,质量标准,施工依据,前后工序的关系;
检查施工工序,程序的合理性,科学性,防止工序流程错误,导致质量失控;
检查施工条件,即工序投入的材料,使用工具,设备及操作工艺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作业人员的操作程序,操作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规程要求;
检查中间产品(分项工程)质量,及时进行工序验收或隐蔽工程验收,质量合格的工序验收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要求,设置质量检查点,对材料质量,工具设备状况,施工程序关键操作,安全条件,常见质量通常列为重点检查项目。
2.4.4 注重对分包队伍的选择和管理
施工企业将部分工程项目分包给其他承包单位时,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的审查确认,查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材料,质量管理资料,所分包工程的技术措施,现场管理管理人员素质,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质量测量与验收办法。
总承包队分包实施管理,将根据分包的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发现不合格或实际与资料不符,将责令分包方限期整改,验收合格后,再向监理及业主投验。
2.4.5 推行样榜工程,推行质量管理活动
施工项目部应积极推行质量管理活动,确定质量目标,建立QC小组,解决工程中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及难以保证质量的工序和分部分项工程。
2.4.6 强化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
中间验收是前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需要经过验收后方可扦入后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必需控制好中间验收的质量,上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工程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建设程序规定的最后一个程序,做好竣工验收,对全面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保证建设,项目能正常使用,发挥投资效果。
3.结论
做好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可促进施工企业高效、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各土建企业应加大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等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为土建企业提空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捷.土建工程有效管理探讨[J].科技创业,2012(7).
摘要:随着EPC模式的广泛应用,铁路工程中EPC管理模式的研究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基于此,围绕铁路工程EPC管理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文章首先介绍了EPC模式的优点,进而回顾了EPC的发展及其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最后针对铁路建设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在EPC模式下,加强铁路工程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铁路工程;EPC;对策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es ion)工程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工程。EPC工程起源于美国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欣欣向荣,为加快经济建设,EPC工程总承包应运而生。EPC工程管理模式的显著特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是工程建造与设计的完美结合,正确使用EPC管理模式能够使工程建设项目达到质量优、速度快、造价低的效果,EPC工程的关键是依赖合格的总承包商,使用标准化的程序进行严格的EPC工程管理,并使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计算机网络,使复杂的工程项目变得简单和清晰。
一、EPC模式的优点
(一)降低成本
总承包模式一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有助于激励总承包商利用自己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对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实施过程进行优化,减少无效费用,有利于项目造价的总体控制。
(二)提高工程质量
在传统模式下,出现工程质量问题,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往往相互推卸责任,业主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在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质量由总承包商总体负责,责任清楚,增加了总承包商质量管理的责任感,增加了过程的通盘性和衔接的合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质量的不确定因素。
(三)节约时间,加快进度
在传统模式下,施工图设计基本完成后进行施工招标,对我国大型和工期比较紧的铁路建设项目十分不利。利用总承包模式,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可以同时进行,总承包商由过去分阶段的分别管理变为通盘考虑、相互衔接的系统化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更加符合建设规律。
二、EPC的发展及其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
铁道部颁布的《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暂行办法》为工程总承包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法律基础。在《2005年工程总承包营业额百名排序》中,铁道部3家设计院名列前茅,说明在我国铁路建设领域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有一定的企业基础。 三、EPC模式下,加强铁路工程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EPC模式下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1.经济与技术相统一
铁路工程造价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也是一种技术管理活动。一方面,它测算工程建设中单位产品的人工、材料、机械、资金的消耗额度,协调工程建设中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它研究各类技术条件和技术因素的状态、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变化及发展趋势,从而提供与各种建设工程相适应的工程定额、技术指标。因此,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必须把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在“提供科学依据”和“提供经济效益”两方面的双重效应。
2.整合人力资源,提高造价管理整体水平
近年来铁路建设投资大、项目多,工程建设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明显不足,这给铁路施工企业的造价
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在总承包模式下,由于要进行项目的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所以,这种影响将更加突出,因此,工程造价管理首先应重视人员的配置,规定从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二是造价管理人员应深入现场,掌握实际的施工情况。
(二)加强EPC模式下的铁路工程质量管理
铁路工程总承包质量管理与传统模式质量管理主体发生变化,铁路工程项目总承包商对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同时对分包工程负连带责任,克服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相互脱节的矛盾,对工程质量可以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不会发生质量问题时相互推诱,职责难以界定的情况。
铁路工程总承包质量管理理念发生改变,根据总承包质量管理特点,质量管理由控制与被控制的初级质量管理,转变为质量合作管理。总承包体制下的总分包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合同关系,不是传统概念上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总承包商要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式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质量管理模式强调的质量目标明确,合作、配合完成质量目标。
(三)加强EPC模式下的铁路工程进度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总承包商对于进度管理的有效方法主要有:定期协调会,特别项目进度协调会,专业工程师每天巡查对比,工期延误时进度款暂扣等方法。
1.定期的协调会。
一般每周,总承包商与业主、监理、分包商、供应商召开协调会。协调会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进度情况的检查。进度检查分为分包商自检,其他分包商交叉进度审核,项目总承包商、监理、业主的审核。
2.特别项目进度协调会。
在发现分包商项目进度滞后,且在周会的多次提醒没有效果时,项目总承包商需要对分包商的进度密切留意,并有针对性地召开由项目总承包商、业主、监理、分包商各方参加的特别项目进度协调会,针对出现的问题逐一展开分析。
3.专业工程师每天巡查。
总承包商在现场必须安排专业工程师每天对进度完成情况详细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于需要项目经理协调的问题,工程师需要及时汇报并督促分包商解决,必要时以正式函件发给分包商项目经理,或在项目例会提醒其予以改进。
4.工期延误时进度款的暂扣。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分包商造成的工程延误,分包商延误会直接影响总承包商的工作。不难理解,铁路工程这样的大项目,每个分包商的工作均是系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会对总承包商和其它分包商的工作造成直接影响。在分包商进度已影响或将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时,有时采取必要的经济处罚,会对分包商造成较大触动,逼迫其迅速改正。经济处罚是双刃剑,总承包商对于此种手段的使用应慎之又慎,避免对工程进度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字:建筑安装工程 , 分包项目,质量管理 , 协调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growing competition,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also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fessional, big building enterprise, become fine and strong. Facing increasing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more and mor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cooperation mode, through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own limited, maximum improv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the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分包指的是建筑施工企业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由于施工企业的资源限制、工期较紧或市场原因等,将承包工程的部分项目分包给其他企业进行施工。在全球生产体系的国际分工和市场经济体制全球扩张的背景下,建筑企业的生产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建筑安装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对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分包,来优化内部的资源配置,克服自身的资源劣势,进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在项目分包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和冲突,如承包商和发包商在利益和信息方面等存在着很多分歧。因此,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研究分析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的质量管理,并协调控制好建筑安装分包项目的管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的质量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是建筑安装总包工程的一部分,其质量关系着建筑安装企业的总体质量和信誉,有效管理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筑安装工程分包商选择
建筑安装工程分包商的选择要通过比较选择信誉好和有资质的分包商,这样有利于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的质量管理并能保证其质量。通过签订明确的分包合同书,来确定双方的关系。分包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建筑安装分包工程的工期、范围、质量技术要求、工程的验收标准及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并且在合同中要明确体现建筑安装企业对分包项目的现场管理方式,如安全检查、质量监督和施工配合等。
2、建筑安装分包项目施工前的管理
建筑安装总包企业要对分包项目施工人员和设备进行仔细检查,防止分包项目呗转包出去。对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否一致,对发现的问题要做出及时的调整,以使其符合建筑安装的要求。
3、建筑安装分包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
建筑安装总承包工程督促分包商与其进行技术的交流,并对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对安装半成品、设备和材料的监督检查,选用信誉好和有合格证的产品,对有复检要求的,要进行对其取样送检;监督检查施工工序的质量,消除建筑安装工序施工中的质量隐患;监督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人、证相符,证件是否有效,并将特殊工种过期的操作证送去年审;监督检查建筑安装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对其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垂直的运输设备,
要有拆卸和安装的方案,经过有资质的单位安装验收后才可以使用;检查建筑安装分包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不定期的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对整改后进行复查,以确保合格;监管建筑安装施工进度的管理,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不能按计划完成,要及时调整施工进度,以确保施工进度符合合同的要求。
4、建筑安装分包项目竣工验收的管理
建筑安装分包项目竣工后,应对建筑安装分包项目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质量进行验收检查。对实物质量的验收,建筑安装分包商要进行自检,合格后上报建筑安装总承包企业,总承包企业进行复核,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整改;检查验收竣工的技术资料,分包商要根据相关的规范的要求,整合其竣工技术资料和档案,并移交给建筑安装总承包企业;并由总承包企业进行核对和审查是否真实性和全面;建筑安装分包商在交付分包项目时要附有工程保修书,并明确规定分包商的保修承诺和期限。在分包项目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质量通过验收,项目保修书符合相关的要求,建筑安装总承包商才能和分包商办理交接手续,进行工程的结算。
二、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管理的协调控制
协调控制好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分包项目与总承包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分包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有利于保证分包项目的质量管理。
1、协调控制施工进度计划
建筑安装总承包企业要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维护和编制,统一管理施工进度计划。对分包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实时的监控,在保证总工期的前提下,对分包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与其的施工进度相符合。编制各级施工进度计划要依据建筑安装总承包商和分包商的相关要求,要做到条理清晰、可行性强和逻辑严密,要做到以年度保总体、以季度保年、以月保季度、以周保月进度计划的原则, 层层控制, 层层相扣。加强现场协调和施工质量管理, 保证各种资源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搞好施工过程控制, 杜绝出现任何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工期延误, 以施工计划为龙头, 保证各项控制计划如期完成。
2、协调控制施工现场
建筑安装总承包企业要协调控制施工机具,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机具,可以供分包商无偿使用,总承包商不会单独为专业分包商设置机具, 专业分包商须自行解决自身所需的机具设备。分包商使用总承包商的施工机具中, 须服从总承包商对机具使用方面的管理及协调。在进行拆除机具时,分包商和总承包商的要进行充分的协调控制。总承包商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计划向分包商提供工作面,双方要办理好交接手续。分包商在规定的工作面施工时要注意保护其他单位的半成品和成品,对以后的建筑安装施工中,分包商需要重新申请进入施工面。
3、协调管理分包项目的技术
建筑安装总承包商技术质量部负责分包施工技术的协调工作。分包商的施工方案要符合总承包商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并且提出需总成承包商配合的具体要求。经过建筑安装总承包商审查、监理批准,分包商的施工方案才可以实施。同时,总承包商要明确要求分包商施工方案编制时间。现场分包商的技术协调和接口由总承包商负责,该技术协调应侧重于施工措施、方案和程序等的协调。协调和管理分包项目的计量,分包商要及时的对各自的计量设备、仪器和台帐送检,并将计量鉴定书备份提交给总承包商技术质量部备案,总承包商的计量总台帐,对分包商的计量台帐具有督促的作用。建筑安装总承包商对分包商所呈报的质量问题,要及时的协调相关部门、单位进行解决。
结论
科学有效合理的对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分包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并实现对其的协调控制,解决了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在信息和利益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利于克服建筑安装企业资源的劣势,实现其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建筑安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能为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培,化卫军.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浅析[J].河南建材,2011(03)
[2]孙永魁,陶宏伟.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的探讨[J],魅力中国. 2009(29)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1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具体的问题表现如下
(l)对分包单位或劳务队的真实能力审查力度和方法不够,导致一些不够实力和资质的分包单位或劳务队参与工程的施工。(2)材料、构配件质量问题;进场检验及试验不到位或检查手段有限,致使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被使用;材料使用不规范。(3)工程质量评定不客观,不能定量评判工程的工序质量和工程总质量。(4)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欠针对性,技术交底笼统、形式化。(5)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不系统;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不合理,关键点、重点部位有失控现象;现场管理混乱。
1.2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1)工程质量不能保证。(2)质量问题多,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甚至有可能影响安全使用的重大结构隐患。
2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根据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制定具体对策,以此用科学有效的对策来解决目前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问题。具体对策如下。
(1)强化对分包单位的审查方法和力度
目前我国的分包单位和劳务施工队伍参差不齐,大多数的技术工人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力,没经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难以保证,并且,目前对他们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对他们的审查还没有系统的方法,这就导致一些不合格的施工队伍队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因此,工程的质量就很难保证。本文采取的对策就是加强对分包单位的审查力度,使用科学的数学方法对分包单位或劳务队进行优化选择。
(2)建立工程质量综合评判模型
目前工程质量的一般评价方法是采用主观定性评价方法,或者是通过工程结束后出现的一些特征进行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定量分析,既不全面也不能客观得到工程质量结果。采取的对策就是首先将其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并根据其间的逻辑关系使其层次化,然后构造各评价单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指标属性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对评价单元内评价指标进行模型处理,最终达到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也就是使用科学的数学方法对工程的工序质量和工程的总质量进行评定。下面就研究使用工程两种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工程的工序质量和工程的总质量进行评定。工序质量和工程总质量:建筑工程中各工序综合质量,简称总质量。总质量不但包括第n道工序的加工质量,而且综合了所有上道工序的加工质量在内。
(3)加强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查和管理
根据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上的问题,对施工质量管理计划阶段不重视,就导致了比如施工组织编制不正规、形式化;施工方案没有针对性;技术交底不详细等问题,对工程施工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将影响工程质量的保证。所采取的对策就是加强对计划阶段文件的审查力度;建立样板文件,以此来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为工程质量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4)规范施工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现场管理
目前我国对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不系统和现场管理不科学,就导致了施工比较混乱;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不符合工程的实际,甚至有的工程关键点、重点部位有失控现象;对工程施工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将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所采取的对策就是制定系统科学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采用5S法进行现场管理、制定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规范。
事前质量控制过程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事中质量控制过程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组织联动试车;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
(5)运用5S法进行现场管理
①.5S来自日文,是指Seir(整理);Seit0n(整顿);Seiso(清扫);(4)Eiketsu(清洁);(5)Shitsuke(修养)。因为发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统称为“5s”。5s活动不仅能够改善生产环境,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员工士气,还是其他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石之一。②.5S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应用5S现场管理法对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现场文明施工。在现场质量管理中要做到有序、有力、有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首先绘制好现场布置图;根据布置图制定施工操作面;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工作;将建筑材料、机械、构配件按规划的区域有序放置;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的培训教育,并确定责任制和制定奖惩制度。③通过完善的5S现场管理来保证现场的文明施工,达到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系统的控制过程、5S现场管理法的作用和效果。
(1)通过对事前有策划,过程有控制,事后有检查,质量有改进来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和项目质量。规范施工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注重过程质量控制。可以把质量管理的重点从事后的检查转移到事前的策划和过程控制上来,就可用确保项目各项质量控制措施顺利的施行。
(2)现场管理更先进。通过引用5S现场管理法将有效解决现场管理混乱,管理不科学等突出问题。施工单位也可达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标化管理目标。
3 完善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1)运用数学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定量的控制和管理
运用数学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使质量管理更加定量化、客观化、科学化,有利于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及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2)加强对施工单位和人员的管理审查严格从业单位和从业个人的资质管理
加强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劳动力队伍的素质和技术操作培训教育,加强建筑工人上岗证制度的有效管理。
(3)建立科学定量的工程质量评判体系
运用模糊数学质量评定体系,将能客观的和定量的反映工程的实际质量等级。工程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能更科学,更客观评判工程质量。
(4)运用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将能系统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
通过事前有策划,过程有控制,事后有检查,质量有改进来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和项目质量。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工、机械、材料等等费用的浪费和工期的延误。实践证明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确保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使项目按预定的质量目标运行,从而达到对项目质量控制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1.1施工承包单位资质核查
1.1.1招投标阶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根据工程类别、规模和特点,确定参与投标企业的资质等级,并取得招投标管理部门的认可后对其进行考核;查对《营业执照》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了解其实际的建筑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情况、技术装备等;考核其年检情况、了解其是否有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现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查对近期承建工程的工程质量情况和现场管理水平,优先选取创出名牌优质工程的企业。
1.1.2 对施工承包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核查:承包单位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施工承包企业和现场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核查,是搞好监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核查的主要内容:了解企业和现场项目部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基础工作、质量控制情况;贯彻国家相关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通过认证的情况;质量管理机构落实、质量管理权限实施情况等。
1.2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的审查
质量计划对外作为针对特定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对内作为针对特定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依据。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规定的程序;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技术方案的先进性等。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承包方方能实施。
1.3 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程定位、工程平面布置、材料配构件采购订货、施工机械配置、分包单位的资格审核确认、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严把开工关以及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内部的监控准备工作等。下面就分包单位的资格审核确认和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两方面作一浅析:
1.3.1 分包单位的资格审核确认:保证分包单位的质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好前提。了解分包单位的基本情况、资质材料、技术实力、工程经验与业绩、企业的财务基本状况、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条件等;审查施工合同是否允许分包、分包的范围和工程部位是否可进行分包,分包单位是否具有按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完成分包工程任务的能力等。审查、控制的重点是分包单位施工组织者、管理者的资质和管理水平,特殊专业工种和关键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操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1.3.2 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施工阶段,设计文件是监理工作的依据。
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设计交底工作,便于透彻地了解设计原则及质量要求。应着重了解的内容:工程的自然条件;主管部门对本工程的要求;设计单位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市场供应的建筑材料情况;设计意图以及施工应注意事项等。对于审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承包单位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建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承包单位做好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的主要内容:施工图纸的合法性;图纸与说明书是否齐全;图纸中有无遗漏、差错、相互矛盾;表示方法是否清楚和符合标准;地下情况资料、自然条件是否清楚齐全相符;材料有无保证、能否替代;施工工艺、方法是否合理、切合实际等。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求承包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在设计单位以书面形式进行解释或确认后,才能施工。
2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体现在一系列的作业活动中,作业活动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就整个施工过程而言,可按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控制,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主要围绕影响过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审核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这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与控制的重要手段。
2.2利用指令文件与一般管理文书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指令文件均以监理工程师通知的方式下达,属强制性执行的文件,对此承包人负有全面正确执行指令的责任,监理工程师负有指令实施效果的责任。一般管理文书主要是对承包方工作状态和行为,提出建议、希望和劝阻等,不属强制性要求执行,供承包方自主决策参考。
2.3现场督促和检查:主要是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它是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日常的、直接的、具体的最重要的手段。其主要方式有:旁站与巡视、平行检验。旁站就是指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工程中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的监督活动;巡视是指监理人员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活动;平行检验就是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在承包方自检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测的活动。巡视是一种“面”上的活动,它不限于某一部位或过程,而旁站和平行检验则是“点”的活动,它只针对某一部位或工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通过点面结合,就实现了对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4 规定质量监控工作程序:规定双方必须遵守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是进行质量监控的必要手段,通过程序化管理,使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落实,做到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控制。
2.5 利用支付手段控制:这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是建设单位或合同中赋予监理工程师的支付控制权,如果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监理工程师有权采取拒签支付证书的手段,这是十分有效的控制和约束手段。
3 工程验收,及时进行质量控制
3.1 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 针对重要分部项工程同工序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如浇筑柱、梁板砼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监理工程师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监理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