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0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时代的商业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有一个观点,即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三大红利:一是城镇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延续,还会继续推动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高增长。二是消费拉动,实际上就是服务业。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产阶级形成与服务业的崛起,就是消费拉动。所以服务业的发展、消费拉动就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第二个很重要的红利。三是新开放战略。为什么叫新开放战略?所谓开放就是引进来和走出去。我们过去三十年是引进来为主,我认为未来十年,甚至未来三十年是以走出去为主,引进来为辅,所以未来走出去是新开放战略,这也是解决我们当前经济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好的补充,应该成为一个国策。我们会开始跟国际金融接轨,开放资本市场,这将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大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保险行业大有可为。
我用三句话来总结归纳泰康发展:因时而生、因市而兴、因势而变,抓住每一个战略机遇期,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十几年来,泰康始终走的是专业化的道路,深耕寿险产业链。现在,我们说“一张保单一辈子的幸福”“从摇篮到天堂”,就是抓住中国迈入老龄社会的银发经济浪潮,实践把生、老、病、死的寿险经营周期贯穿在一起的养老社区,把虚拟的金融和现实的养老、医疗对接起来,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也就此诞生了。
未来,我们计划5~8年投入1000个亿,建25~30所连锁养老社区,可以提供候鸟式的养老。我们会在每个省会城市都建一个小到1000户,大到3000户的养老社区,这是我们的规划和计划。我们就是要打造“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终极关怀”四位一体的创新商业模式。活力养老,就是改变中国老人的生活方式,让中国人优雅、诗意地老去。高端医疗,就是齐全的、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卓越理财,因为老人自己手中还是有钱的,可以到泰康来投资,泰康人寿的投资理财能力是一流的,可以实现老人资产的保值增值。终极关怀是指最终呵护我们的客户一直到进入天堂。我们泰康正在做的养老社区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可爱的老年大学、优雅的高端会所、顶级的保健,佛堂加教堂的精神家园,是开放型社区。这些服务实际上是一体的,我们叫做“幸福工程”,未来泰康将一直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年轻时候我总是很着急,恨不得一天做十件事,第二天就成功。后来我说一年只做一件事,后来我又说三年只做一件事,现在我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要打造“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终极关怀”四位一体新商业模式,即把“从摇篮到天堂”这个理念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1万亿元,据称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6.2%。回过头来看看,经过20年左右的商业模式剧烈变化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同时又是小品牌成长的过程,虽然很多小品牌生命周期短暂,但是却不断涌现出新品牌。市场边际在经济增长和购买力的推动下不断扩大,小品牌在利基市场获得新的商业机会,先是在普及化的过程中,随着大品牌成长,小品牌在价格基部获得成长空间;然后在渠道化的过程中,小品牌利用消费信息的不对称获得区域性商业机会;现在,在渠道扁平化之后,小品牌再次利用电商化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性平台。
这背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分散而过剩的产能,在一个增长性的经济环境下衰退期漫长,期间总能生产出一些消费型产品,二是商业模式中的经销商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在经过百货零售、批发、商超、KA等各种渠道模式洗礼后,有很多经销商顺应潮流投入电商的怀抱,延续了小品牌背后小型制造企业的生命,其中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实际上是由经销商控制的。虽然我很怀疑小品牌的商业策略中有多少是战略考量,但毫无疑问商务成本是一个巨大的推力。对于小品牌来说,主流线下渠道的商务成本太高了,即使能够逞一时之勇,最终小品牌一定会不堪重负。而电商特别是淘宝、天猫这样的开放平台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当大品牌和EKA上演新剧本的时候,小品牌则潮水般涌入开放平台。2012年相关数据显示,电商交易B2C的份额正在快速接近B2B,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已经隐然出现。
然而,当小品牌欢呼互联网大时代到来的时候,互联网真的是小品牌的春天吗?
电商模式创造了新的交易速度,但没有解决交易成本问题,物流成本远远高于线下。物流成本的高企本身不是模式缺陷,恰恰是互联网交易中针对最终消费者服务成本投入的提高。就其本质而言,电商平台是服务竞争的平台,简单的价格竞争是不会有互联网的未来的。如果没有对于互联网生态和商业文化的深刻认知,那么互联网不是小品牌的春天,而是小品牌的终结者,因为小品牌可能已经无路可走。
小品牌的互联网机遇在于能不能发掘大数据的金矿。当大家都在热议大数据的时候,我们真的能随心所欲地拥有大数据吗?大数据并不在我们的电脑里储存着,大数据有些像互联网的域名,虽然你可以注册,但是其实你只有使用权,并没有真正拥有它。大数据正在日益变成电商的隐秘资本,庞大的顾客数据,包括细分人群的消费习惯、消费特点、消费趋势和所有个性化的消费行为数据,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电商系统牢牢控制着通往财富的钥匙。我相信一些EKA电商总是怀着定制自主品牌的冲动,甚至担心一些缺乏远见的电商会把这些资源作为商品赚取利润,像淘宝系这样把满足消费需求和体验放在第一位,通过基于顾客评价的交易规则制定,分享消费行为数据,将经营权交还给商家的开放平台,应该是小品牌的首选。
小品牌必须建立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改变以价格促销为主要手段,转为通过建立与消费者需求相适配产品联系与沟通方式,采用区别于大品牌和其他竞争者的定位,寻求建立一个互联网上的利基市场。这个利基市场和线下市场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个性化的广泛选择使“缝隙”变得更大、更多变,意味着比线下有更多的商机;其二,长尾阵列使“小众”变成“大众”,只要他(顾客)在那里,你总能更高效率、更精准地找到你的顾客;其三,重新定义品牌和竞争。如果你关注顾客的购买体验并且善于沟通,你可以重新编制互联网的品牌榜,互联网上品牌销售排名可能完全和线下没有什么关系,很多销售TOP5产品和线下销售TOP5产品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小品牌应该更关注整合资源,其中关键一点是充分的社会分工—互联网商业角色关系定位。在获取大数据和提升运营能力方面,线上代运营公司在现阶段将发挥建设性作用,小品牌应该有商业学习精神,在运营合作中认真学习,未来建立一些“店主级”的专业运营团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如何把上述的“不同”转化为竞争优势呢?所有有效的商业策略必须有一个商业模式作为载体。通常小品牌不仅具有灵活性的先天优势,而且具有后发优势,这种后发优势恰恰是大品牌所不具有的,因为大品牌往往怀着矛盾的心理试水互联网营销,束缚它们手脚的正是庞大的线下渠道利益。我认为最适合小品牌确立竞争优势的武功是“一指禅”,即线上预售定制化交易。这种一指(定)决胜负的“武功”是由三个要件组成的,第一是预售平台模式的建立。网上预售可以理解为某种线上团购形式,将个性化选择进行产品特征归类,提供数个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比如基础款型上的外观、色彩和性能配置选择。预售交易其实是一个C2B的定制模式,注重个性化服务,其中稳定的品质和交货期承诺是非常关键的顾客体验。第二是定制化能力建设。这一部分包括个性化工业设计和菜单式组件的生产组织能力,这一点恰恰是小型制造企业的特长。曾有一种观点说中国的山寨制造是重要的产业能力,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有玩笑的成分,小型企业的制造效率和生产基础产品的能力确实不低。一种完全基于顾客需求更为灵活的生产组织方式是定制能力的重要保障。第三是成本优势。小品牌应充分利用市场剩余产能和闲置产能,采用以OEM为主的生产方式,从而以最优的成本生产。小品牌用这种方式规避和大品牌规模化、标准化产品竞争,致力于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以取得相对的竞争优势。
如果说预售定制化交易模式是为小品牌量身打造的电商模式,C2B无疑强调了将顾客需求放在首位,建立与之适配的电商交易模式,而活跃的推广和促销当然属于与顾客的沟通层面。除了表现形式外,频率是非常重要的。据我观察,电商的销售特点是反二八原则的,在这里促销活动可能占据了80%的数量贡献,同时几乎贡献了全部的利润,因此促销的频次是线上运营能力的表现,你可以充满想象力地进行“造节运动”,比如去年“光棍节”的购物狂潮给我们每个人上了一课。而在推广层面进而上升到整个营销层面,我不得不提请小品牌的所有者们检视一下自己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我曾提出互联网原住民和移民的概念,如果你不是“原住民”,那么请把这些交给更年轻的团队,交给那些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原住民。淘宝系雨后春笋般的店铺说明,只要小品牌搭好舞台,拥有人力资源并不是大品牌的专利。如果你的销售团队还可以为你打开线上异业特通渠道,那么小品牌的电商模式几乎完美。
互联网的春天属于小品牌,小品牌的大时代应该由一群人去开创,去演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不变精神。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人们常常在问,为什么做生意这么难?为什么产品卖不出去?客户、人才、利润和机会都去哪了?为什么内行人常常被外行人颠覆?原本不相关联的事物之间又因何发生关联,衍变出新的业态?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环境、巨大的市场竞争、企业内部的管理压力、互联网大时代的颠覆变化,企业到底路在何方?
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历史的参照作用将会越来越小,而看似不相关联的事物间有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商业关系,并由此改变现有的商业环境和企业的商业模式。商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家们不仅要面临企业升级转型的外在压力,还要面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阻碍,如何认识商业本真,颠覆思想、观念,是企业家们应对风险与挑战,把握历史机遇的首要一步。
速度改变价值
为什么同样是服务行业,飞机上的空姐、高铁上的高姐、普通列车上的列车员、大巴车上的售票员,却有不同的社会认知和经济价值观?因为“速度及对速度价值的认知改变了价值”。如果说加快推进中国市场经济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那么助力与帮扶中小企业认知“速度及对速度价值的认知改变了价值”则迫在眉睫。无论是计划经济、机会经济、关系经济、市场经济,还是未来的知识经济,在某种意义上,企业间的竞争就是时间与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能率先发现价值,利用价值,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贻误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机。站在企业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不仅要作出正确的选择,还要快。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纵向把控企业经营发展脉络,延长产业价值链,寻找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更要横向审视当下企业所处的商业大环境,站在全新的商业角度,规划企业发展的新坐标,以时间、速度为横轴,以价值创造为纵轴,将处于战略地位的主营优势业务放在第一象限,让知识、创意成为价值的催化剂。与其垂死挣扎,倒不如反戈一击,殊不知转方式调结构正当其时,“转”的是企业经营方式、方法,“调”的是企业经营的商业模式、经济增长结构,先颠覆思想,有了新概念和商业模式,还要制造市场引爆点,演绎“速度与激情”的商界传奇。
商业的本真不在商业本身
美国商界传奇人物李・艾柯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做演讲时说:“中国一只脚迈进了明天,一只脚还留在昨天。”中小企业的发展恰如进行中的中国,正面临着混合经济业态的多重考验。艾柯卡关心的并不是长安街行驶的是进口车还是老旧国产车,而是改革中的中国企业。当下,部分中国企业就像长安街上的小汽车,有了升级转型的冲动与意向,忙不迭地穿了一件名叫“互联网+”的改革外衣,殊不知光鲜的面子,更需要不断产生内动力的里子。否则,经济泡沫散去,企业要么进退维谷,要么濒临破产。“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的情境,观察者处于不同的位置与角色,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实互联网真正的价值在于企业经营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升级。爱马仕真的只是一条皮带吗?对于大部分顾客而言,它更是身份、品味的象征,对于CBD豪华写字楼里光鲜亮丽的白领来说,LV就是时尚和所属圈子的标志。所谓的“商业的本真不是商业本身”,就是将商业经营思路上升到了战略层面,行业、领域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平台经济”与“共享经济”等新概念层出不穷,纷至沓来的还有新的商业模式、商业理念,跳出行业看行业――“做什么不像什么,而又是什么”,我们不难发现,太多耳熟能详的营销经典案例,都是嫁接了异业思维并上升到经营战略层面。突破行业禁锢、突破经验思维,化竞争为合作,众筹异业智慧,跳出商业本身,俯瞰商业全貌,不仅可以开阔商业视野,也有可能创新“破”局,学习企业经营规律,开辟企业经营之道。
“软”“硬”适度才能商业复兴
面临产能过剩、产销衔接不畅的巨大压力,中小企业升级转型路在何方?谁能认知商业的本真,谁便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活下来,走得长远。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也进入爬坡过坎阶段,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不少中小微企业更面临生死危机。资金少、人才缺、技术短,只有创新经营才是唯一出路。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人才靠不住、资金有限的经营风险,殊不知,互联网技术是把双刃剑,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反应,比如说管理机制的下行阻力、运营体系的再造压力等。如果非要问,互联网到底带来了哪些全民共享的福利,那应该是它降低了当今企业经营的试错成本,运用网络技术很好地将企业经营场景虚拟化,让产业链价值传递网络化,使信息数据传播共享化。在这个不变即死的时代,对于亟待升级转型的企业经营者来说,比把金银装在口袋更重要、更迫切的事是把知识、创意装进脑袋,从战略决策人的角度,将创新创意转化为生产力,制造企业内生动力,提高企业的自救能力。知识经济与创意产业将成为继新常态、“互联网+”之后新的热门词汇,其将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把产品变得好卖,颠覆以往传统的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方式、研发技术,进行企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企业经营基因的再造,向其输入新的血液,产生新的能量,开辟企业经营新出路。
在人声鼎沸的房展会上,一位房产经纪携带厚厚一沓名片与资料进行派发,大汗淋漓;而一旁的展位上展示的楼盘同样开盘在即,展位前门庭若市,一位房产经纪则对着众多购房者展示着自己项目的图片大声说:“大家将图片拍下来,就会显示出我们项目的位置、户型、容积率、交通情况以及项目的售楼电话。”展位前闪光灯灼灼生辉。
然而这只是这张图片完成的第一使命,接下来图片流转于各个网站、自媒体、社交网络,并留下痕迹,对于阅览过它的客户以及其他企业用户的应用情况进行数据抓取并形成一份精准的营销定位分析,最终将房地产开发商所的图片转化为无形的广告,传播到成千上万的用户那里。
这就是未来图片世界即将要发生的革命,每一张图片都会拥有自己唯一的ID,能够表达思想,创造一个超级图片的世界。让图片拥有“身份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图片的玩法越来越多,经过PS技术处理的图片也越来越有趣味性,各种各样的图片网站和图片SNS App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汇集丰富的美图供网民观赏、分享或购买图片,这些图片在互联网世界里面流转和分享也形成了杂乱无序的互联网图片世界。
北京中盈信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cEo余伟华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要重构图片世界,让每一张图片都有它的归属:
“互联网世界的图片是海量的,每天都会有几亿张图片上传、流转,但这些图片是无序的、没有归属的,人们无从知道它的版权所有者是谁。如果一张图片的创作者属于一位艺术家,那么我们看到它,不会知道这张艺术图片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超级图片的出现就是要让每一张图片都有归属,拥有属于自己的ID,能表达图片丰富的内涵,让图片体现更大的价值。”余伟华说,目前普通网站上流转的图片,只是定格的一个真实画面,但画面里面蕴涵的内容仅仅局限于一个情景。比如人们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商品的图片十分喜欢,但经常会出现的局面就是不知道它是哪里的、要如何去购买。而超级图片就是将有关图片的版权、链接等信息嵌入到图片内,只要鼠标滑过去,你就能了解到这张图片出自何处。
正是怀着这样的理念与职业理想,余伟华带领他的团队八年磨一剑,于2005年开始创办数字水印研究组,经过六年的研发将图片相关的算法掌握,到2013年将可打印技术攻克。如今,这一顶尖技术已经在国内无人匹敌。
“超级图片”是在传统意义图片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水印技术,对图片内容进行重构,将信息隐藏嵌入在图片当中。“超级图片”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嵌入版权、声音、文字、视频、链接、广告等多媒体信息,嵌入的多种信息与图片融为一体,在其他站点传播,添加的信息属性依然存在。
余伟华介绍说:“‘超级图片’之所以被定义为‘超级’,原因在于:用户通过超级图片网制作的图片,不仅可以嵌入版权、声音、文字、视频、链接、广告等多媒体信息,而且制作的超级图片被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等任意网站,图片里隐藏的嵌入信息依然存在。‘超级图片’更为神奇之处在于,即便该图片经过裁剪、截屏或PS等技术处理,甚至将图片打印出来,图片里的隐藏信息仍然保存在图片当中,可以用“超级图片”APP将图片里面的隐藏内容直接扫出来。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用户通过超级图片网制作的图片,真正意义是让各种多媒体信息与图片融为了一体。
重塑图片价值
目前超级图片网站——ichaotu.coin已于2013年11月份正式上线,推广情况十分理想。在余伟华主导的图片广告联盟业务中,2014年也将会有数十万家网站接入广告联盟。与图片广告联盟合作的商业伙伴,只要将图片嵌入相关的广告链接或产品属性,并从图片广告联盟的网站之中流转出去产生点击,就会造成一个二次宣传效果和更多访问回流。
而如此一来,超级图片让每一张流转于互联网的图片都成为了一个展示窗口,乃至“广告位”。
云要落地,2011年是云计算从概念落地到应用的元年。
整个人类历史是一部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云计算于近两年被热炒就在于它真正代表了互联网界和IT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走到今天,在云计算的带动下,终于开启了互联网业生产大分工的时代大幕。乘着互联网这一信息快车,企业可以抛开IT和互联网建设的束缚,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未来社会,互联网的架构与应用相当成熟,企业于其中各得其所,其乐融融,这一切将得益于云。
因此,谁若在当下云起步的关键节点上输了一步,或将注定步步皆输。布局早已开始。今年,暗战也将转向明战。以各大领导级厂商为例,他们的云计算蓝图将逐渐变得清晰,商业模式也将经受市场的检验。互联网的第二个十年,或将是云计算的十年。
在云计算大时代的元年,本刊将在下面数期的《发行人的信》中选择对有关代表性厂商的云做以观察,与本刊的读者CEO们一道,共同探索云未来对各行各业可能的商业机会。
选择以Intel云开此“云系列”之篇,原因有以下五点:
云计算依互联网而生,无论是PC时代的互联网,还是云时代的互联网,其核心都是一枚小小的芯片。Intel是PC时代芯片江湖的霸主。它与微软的Wintel联盟使得二十多年来竞争者在这个市场没有任何机会。Intel可以说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4月12日,Intel借在京召开的IDF 2011年信息技术峰会,宣布推出了八套已经过测试的解决方案。至此,超过30套云解决方案已通过Intel云计划参考架构。
去年10月,Intel在其宣布的“2015云愿景”中描绘道,Intel云将是一个“交互式”的云,允许企业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共享数据;一个“自动化”的云,能协调不同的设备和应用安全运行;一个PC和设备感知的“客户端自适应”的云,能自动决定命令和处理是在云上还是在用户的终端上进行。
同在去年10月,Intel对世界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为了打破由IBM、惠普和思科等主要IT厂商制定的数据中心和云产业标准,Intel联台了包括宝马、德意志银行等在内的70家国际大企业成立了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后者的进步意义在于其是由云产业用户组成的,联盟避免沦为几大巨头垄断牟利的冠冕堂皇的招牌。用户之一,中国联通负责人表示,规划和管理云是困扰企业最大的问题,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的作用就是帮助会员解决这些问题。
云计算的三条战线:IT与服务供应商;产品和技术;构建计划,Intel全线作战。今年IDF峰会上,Intel宣布推出平板电脑芯片组Oak Trail32纳米上网本芯片组Cedar Trail;在APDUpSM中心和AppUDSM开发人员计划上与合作伙伴达成新台作;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应用程序商店将于年底推出;与腾讯共建移动计算平台的创新实验室;嵌入式业务已在车载系统、农村地区医疗保健。零售业和通信网络四个领域取得成绩。
尽管Intel从幕后起家,却从不将自己定位在幕后。品牌营销一直是Intel数十年不倒的法宝。互联网第二个十年,只要云中Intel霸气不变,英特尔依然是个狠角色。
投资要点:
1、LED照明价格甜蜜点出现。
2、2014将出现LED照明换灯潮。
随着各国禁用白炽灯泡时程陆续来临,再加上近来能源价格高涨,而LED灯泡价格又快速下滑,触及价格甜蜜点,预计室内LED照明渗透率将大幅攀升。
基于2014年各区域市场的相关补助政策持续推行,对提升LED照明渗透率产生相当大的帮助,同时,LED照明跟普通照明如节能灯泡等价差已经不大,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抬头,促使全球出现换灯潮,而且有不少传统灯具厂已经将生产线关闭,2014年LED灯泡、灯管都会有大幅度成长。
尽管LED照明的行业本质属性与传统灯具行业并无差异,但是,LED照明同样具备半导体属性,拥有消费电子部分特征,随着2013年LED照明渗透率到达17%左右,预计2014年LED照明渗透率将大幅攀升,预计2014、2015年LED照明渗透率迅速攀升至31%、47%,出货量同比成长91%、59%,中国未来2年LED照明产值1008、16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1%、63%。
随着LED照明渗透率攀升,LED照明企业出货高速成长,规模效应将逐步体现,优质的LED照明企业进入稳定盈利阶段,改变过去增收不增利的状况,看好以下LED照明企业:阳光照明、聚飞光电、鸿利光电。
通信:虚拟运营落地带来新机遇
投资要点:
1、首批移动转售业务运营试点正式铺开。
2、虚拟运营商带来IT支撑成长空间。
12月26日,工信部发放了首批移动转售业务运营试点资格,话机世界、分享在线、万网、乐语通讯、华翔联信、天音、京东、北纬、浙江连连、迪信通、巴士在线等11家企业获得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
获牌企业将获得先发优势,关注有望借力转售实现平台打造的企业。对于获牌企业,不应仅仅满足于帮助运营商放号赚取批发差价,如何利用牌照开展转售业务和自身主营业务方向产生协同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渠道商的看点在于利用自身资源实现O2O,成为移动互联网分发平台;行业应用企业的看点在于能否面向细分市场实现流量经营和集团客户运营。首批获牌的A股公司包括天音控股、北纬通信,获牌后均具备打造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流量经营的潜力,值得重点关注。
未来5年虚拟运营商的IT支撑需求复合增速将达到60%,对于与一些虚拟运营商合作密切的支撑企业而言,可以带来每年少则几千万,多则数亿的收入贡献。推荐在客户响应和成本控制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的IT支撑龙头天源迪科。
化工:分享改革红利资源再配置
投资要点:
1、化工行业面临着诸多政策性的改变。
2、布局四个政策影响较大的细分行业。
2014年A股市场化工板块仍呈现结构性行情。在当前经济转型阶段周期性行业令人惊喜的状态很难出现,但是当前化工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政策性的改变,其中的制度红利有望使得一些细分行业发展得到根本性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决定显示对改革的预期很强,力度也会很大,央企改革、土地流转的改革虽然均非短期内能够显效,但是最终会议让决策层的思路更为清晰地展现,这一长期趋势将不可避免。
部分化工子行业分享制度红利。所谓制度红利就是新制度实施后改进了社会公平、提高了社会效率、使得资源配置愈加合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在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土地制度、生态文明等方面都要进行彻底变革。2014年将是各项改革措施逐步开展的重要时间窗口,依托于会议提出的改革脉络,我们把化工行业具体情况与之相结合,认为石油行业改革、能源(天然气)价格改革、人口(二胎)政策、环保政策等将是受影响较大的细分行业。推荐其中受益较大的上市公司:三聚环保(300072)、龙宇燃油(603003)、江南高纤(600527)、安利股份(300218)。
传媒:把握节奏 三条主线选股
投资要点:
1、传媒景气度继续提升,大时代正在到来。
2、选股把握成长、主题、事件三条主线。
2014年;传媒行业景气度将继续提升,大时代正在到来:行业大产值、企业大规模、模式大创新。在资本市场;我们认为传媒行情将继续向上,但可能以脉冲式节奏为主。
关键词 互联网+ 航海专业 就业服务
0引言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社会各个产业发展和就业途径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就业途径,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传统就业模式更是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试图通过综合分析,初步探索“互联网+”视角下,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的模式创新。
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及就业工作的影响
1.1“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正因为此,“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
1.2“互联网+”对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
“95后”大学生是如今高校内的主要群体,他们思想更活跃,想法更跳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微信、微博以及各类社交互动性网站等新媒体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交流沟通方式和行为习惯。然而学习航海类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在进入大学以前并未全面接触网络媒体带来的生活上的丰富多彩和学习上的快速便捷,“互联网+”时代会对这大多数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冲击和行为上的不适。有部分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异常活跃,而在实际的现实世界总却常常腼腆内向,不善表达。介于航海类专业的专业指向性强的特性,这部分大学生在应聘、面试等就业活动中就会占据劣势。置身在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互联网时代中,航海类专业大学生需要有创新思维,才能让自己所在工作的团队中崭露头角。
1.3“互联网+”对航海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环境下,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科技与新媒体加速更新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定式和想法观念,这给航海类院校原有的就业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固守原来的传统方式,已经跟不上学生们的步履和时代的趋势。面对这一新的挑战,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必须注入新的技术手段,摒弃原来落后的交流共同方式。由于网上各个渠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总有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当大量亦真亦假的信息涌入,学生无法正确判断甄别求职信息,存在着被虚假信息欺骗,导致求职时误判公司发展状态,甚至发生求职被骗的现象。作为航海类院校的就业工作管理者,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繁杂的互联网信息中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挑选出于自己有益的、真实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就业,这是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加强的内容。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来为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探寻对航海类专业学生来说更便利的就业工作服务模式。
2“互联网+”视角下的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2.1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创新的迫切性
国外的高等院校普遍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工作,在学校里一般都设置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等相关服务和实施必要管理的机构――职业辅导中心。国外大学的职业辅导中心主要由咨询中心、职业资源中心、就业安置中心、技能学习中心等几个部分组成。这种机构设置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层次的服务,以帮助学生来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制定出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些职业辅导中心还指导学生运用专业――职业定向法来对个人未来从事的职业进行定向,并提供相关信息,帮助学生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来得到使自己满意的工作职位。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亟待需要创新。
我国目前在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的实践上仍处于学习模仿与探索的起步阶段。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在“互联网+”大潮流时代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中缺少对就业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对航海类专业学生。鉴于这种情况,“互联网+”视角下的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创新探析就显得刻不容缓。
2.2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创新的可行性
“互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下转第7页)(上接第3页)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各类新媒体APP承载于智能手机上,学生们随时随地可以查询相关个人的有效信息;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APP应用,加强联络,沟通无障碍。航海类专业院校除了有效利用高校官网的就业信息平台就业咨询,还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这一类的新媒体平台及时就业信息,以车轮式动态来不断更新就业指导服务。并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改变原有的单向沟通方式,学生可以借助新媒体或者移动终端平台来提出在就业方面的疑惑,随时随地接受线上就业指导。
2.3参照MOOC模式,建立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平台模式
(1)MOOC也就是慕课模式,是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航海类专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进行“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就业教育以及就业服务,创造就业机会。我们可以邀请院校内外的教授专家,知名校友就职业生涯规划、航海类专业学生求职指导等题目进行课程讲座,不再拘泥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听专家讲座这一就业指导的方式。
(2)我们可以通过“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学生可以在平_上浏览经过院校审核通过的公司企业简介、公司的企业文化、了解公司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等等。并有效联合用人单位网络资源,要求企业就业资讯与信息真实有效更新快,院校信息监管严格。
(3)在“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上可以设计互联网虚拟在线笔试面试训练板块,学生可以进行多次训练,突破原本保守的就业习惯,培养学生活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氛围下,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就业模式创新,使得航海类专业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和未来从事职业的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感。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发挥网络平台作用,联合用人单位的网络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双轨道的就业服务工作推进。
(4)“95后”学生思想更活跃,更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在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上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创新,还需要软件上的创新,在宣传形式,色彩使用,将有效信息与趣味性有机融合,吸引广大“95”学生乐于使用“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达到最佳的就业效果。
3总结
无论是利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或移动终端,还是在已有的就业模式上进行有效融合和创新而产生的 “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都是为了扩大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知识的宣传,改变原有的沟通交流方式,通过多媒体及移动终端平台进行就业知识和就业问题咨询,及时接受就业辅导。最终达到提高就业率以及提高就业质量的目的。
利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发挥网络平台作用,联合用人单位的网络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双轨道的就业工作推进。对有就业意向但无方向的学生,利用新媒体载体,及时进行就业辅导,进一步推进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CIO们作为一个新的商业阶层已经崛起,在汹涌而来的技术浪潮面前,CIO们和他们所在的企业,可能会彷徨,也可能面临各种抉择,必须要做出一个又一个艰难而痛苦的决定;但技术对商业的变革同样让人激情澎湃,CIO们的征程不再仅仅是机房、设备和系统,而是商业时代的星辰和大海。
大时代
过去的10个月,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总会将“云栖小镇”里发生的故事挂在嘴边。
云栖小镇位于杭州转塘,是阿里云联合诸多云计算企业成立的云计算生态联盟。按照王坚的描述:“想要把中国的云计算生态建立起来”。联盟中最小的成员是一家只有三个人的公司,大的成员企业,员工近三万。
王坚坚信,一个云计算加数据的大时代,已经拉开帷幕。
他说,两、三年前业界谈云计算是否安全,后来大家谈到底是选择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再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花了大量时间讨论了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实践者已经走到了前面。”
王坚的故事列表里有许多实践者。
回头来看,余额宝,或者说天弘基金,认为自己做了一个痛苦而正确的决定。最初打算扩容IT系统时,天弘基金预计花费8000万元,但当时并没有这么多资金,即便是能够筹措到钱,暂时满足了业务要求,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相同的需求和资金挑战还是会再次出现。而且,传统IT系统的扩容至少需要3到6个月。这也意味着,这段时间内,天弘基金将难以扩张业务。随后天弘基金在两个月内将整个IT系统搬到了云上。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天弘基金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三大货币基金。“互联网和云上的计算基础设施,使得我们进入了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王坚说,那些看起来与云计算没有关系的企业,正在使用云计算创造出海量应用。技术浪潮改变了商业环境,也在推动着商业模式的持续革新。
几年前,王坚离开微软加入阿里巴巴,马云希望他能帮助阿里建立起世界级的技术团队。王坚负责规划、制定和实施了阿里的技术发展战略,主导建设了阿里云飞天平台、阿里云OS等系统。去年,他卸任了阿里云总裁职务,专注于CTO的工作,开始了新的征程。
阿里云是阿里旗下一家向第三方客户提供云计算资源的公司,同时也支撑阿里巴巴集团的云计算需求,集团内部亦有一个强大的IT团队。
在王坚看来,即使对阿里巴巴而言,阿里云也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任何创新最大的挑战首先来自内部,现在阿里云已经度过了创新死在内部的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外部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现在,在公众场合中出现的王坚,更多扮演了为云生态呐喊的角色。他说,阿里云上的每个商业故事都令人感动。创业者们投入了“身家性命”,希望能够改变一些什么,一个名为12308的网站试图将中国所有汽车站,每张汽车票的交易纳入其中,一个创业团队希望将中国3000万大学生的课表放于互联网。“如果没有互联网和云计算,没有非常容易就能获得的计算资源,这些故事永远都不会发生。”
“在阿里云上完成自己事业的人的重要性,远远超出阿里云本身。”王坚说,他要确保对内、对外的IT服务,来自于同一个基础设施;他也要使得云计算和大数据真正成为阿里巴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里巴巴对商业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有自己做到了这一点,才有可能推动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商业进入互联网、云及数据时代。
新征程
CIO们的技术创新,始于商业,发轫于技术,终又归于商业,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直到商业变革的尽头。
过去三年,京东商城技术副总裁马松担任了京东618店庆大型促销活动的总指挥。
在马松的指挥室里,有着数十个屏幕,时时展示着京东所有业务条块的运行状况。来自京东技术研发体系各个部门的工程师们,紧盯着网站的流量和交易数据。
对于想要做“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技术团队”的京东工程师们而言,618是每年一次的大考。在京东内部有一个共识:一个计算机工程师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工作和学习?那就是参与618,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马松说,618是一场与流量的战争。繁多的促销活动经常会将流量推向峰值,某个时间点的最高订单数可能会与日常相差1000倍,如果按照最高峰值来准备IT资源,那么平时就会有大量的闲置,IT系统性能的每一点增加都需要数以亿计的投资,如何最有效地让流量变现是非常大的技术挑战。
京东的技术体系、架构和系统能不能够承受住流量的考验,人才有没有足够的储备,交易流程是不是合理,销售排名、推荐和好评等能否按照流量有序地整理出来,支付体系是否完整,乃至货品的仓储和物流等一系列环节的技术实现,都需要提前仔细考量。
此外,618也会遭遇诸多风险,包括来自互联网的恶意攻击、机器注册抢购和刷单、黄牛党、虚假交易、盗号和职业差评师等。
马松和他的团队很早就开始了今年的准备工作。4月17日,马松召开了京东营销研发618备战启动会议,在6月13日誓师大会前的两个月时间里,马松带领京东的工程师们为618准备了1000多个应急预案。马松从研发体系的各个部门调动人员,共组建了120多个技术细分小组,包括库存组、价格组、促销组、搜索组等,进行了60多次实战演习,反复评估和优化了所有系统的每个环节,量化了各个系统能够承载的压力区间,明晰了京东庞大而复杂的技术体系中每一个环节的执行能力。
电商的线上营销有赖于流量,流量变现离不开技术。马松说:“京东有大量的创新应用呵护流量变现。”
目前,京东的秒杀系统已经能够承受六位数的处理能力;支撑饥饿营销模式的预售系统,可以在秒级内处理七位数的订单,完成流量泄洪;京东也打造了防止恶意订单的京东卫士系统;基于大数据推出了千人千面的搜索引擎,即根据用户画像,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搜索结果。
据马松介绍,现在京东超过28%的客服问题可以由机器人回答;顾客还可以与机器人聊天,有赖于大数据分析,机器人能够知道顾客多久没有访问京东,之前购买的产品是否易用,甚至还会询问顾客的宝宝身体如何,奶粉好不好吃等个性化问题。
618是京东的一场战争,马松反复强调,他介绍说,京东的基础运维部在20天内,部署了超过4000台服务器;设备和网络两个部门,在一个月内将一个机房的所有核心系统的网络升级到了万兆网;零售平台从6月17日到19日,每天都有超过30人24小时值守;各个技术细分小组经受住了考验。
在618活动结束的时候,马松为618团队准备了啤酒和红酒,时间已是深夜,618团队之外的许多京东员工也都没有离开,大家一直等待庆功的时刻。“这是一件激情澎湃的事情,技术创新没有止境。”马松说,2013年京东交易额达到了1255亿元,技术团队超过3000人,京东的奇迹是技术驱动带来的。在他看来,线上经营的本质是精细化管理,对销售额、毛利率、库存周转率、库销比、现金流等等所有指标的追求,靠的都是数据,都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
多改变
互联网一次又一次证明了它是能够产生商业奇迹的沃土,互联网也以强悍的方式革新着传统的商业。
作为先行者,支付宝首席架构师程立对互联网金融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
与电商平台相似,互联网金融也要面对不断出现的大流量、高并发等各种挑战,也要保持系统的稳定性,要保障用户随时随地能够获取到服务。特别的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还需要支持1元甚至更小金额的交易。程立说,去年双十一时,运费险销售规模超过了1亿笔,而单价却大多为几毛钱,如果采用传统金融技术,从常规系统单笔交易的处理成本来看,这个生意亏本。“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持续降低交易成本,做到即使是单价一元钱的交易也要有利润。成本不降低,互联网金融是做不起来的。”
数据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核心内容,如何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识别与理解客户,在需要分析结果时,随时获得,至关重要,程立说,金融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要极为精确,不能有一点误差,以授信为例,如果出现差错,就会面临巨大风险。“从数据的质量到计算的可靠性,互联网金融对技术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最初,支付宝只为淘宝网提供交易担保和支付功能。2005年转型为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时向其他互联网商户开放了支付和账户体系。
这段时期,支付宝技术团队需要满足越来越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为不同行业定制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早期烟囱式架构,每拓展一个新应用场景,就需要开发一个新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就由一堆“孤岛”构成,各应用之间也存在相当多冗余功能,开始制约业务发展。
2007年起,技术团队对烟囱式架构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构,建立了分布服务与分布事务处理的整套框架,最终将支付宝建立在了SOA架构之上。
2010年双十一当天,3000多万笔交易使支付宝系统的处理量被撑大到平时的数倍以上。程立说,凌晨第一个支付高峰就出乎所有人意料,随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潮水般出现,虽然最终顶住了挑战,但感觉就像是将一个沉重的杠铃举了一整天。技术团队意识到第二代技术架构也到了负荷极限,必须做出改变。
从烟囱式架构,到SOA架构,再到现在,支付宝已完成了向云平台的迁移,成功构建了云支付架构。支付宝平台的处理能力也从创建之初的1万笔/天,发展到了可支持数亿笔/天、数万笔/秒。
新一代的支付宝系统将基础设施建在了阿里云的计算平台之上;在IAAS之上构建了金融技术云,这是一个金融PAAS平台,解决的是大规模实时与批量交易处理、分布式服务运行与管控、敏捷研发和持续交付等问题;向上是支付宝数据云,以应对海量数据的管理、分析、挖掘、流转与服务等挑战;再向上是封装成SAAS平台的核心业务系统。除了余额宝外,微贷平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款金融产品。微贷平台诞生在阿里云上,其核心是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一个云决策平台,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能够灵活准确地判断客户的信用。
程立说,云计算、大数据,加上支付宝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特别设计的中间件、数据库与架构,是支撑小微金融服务发展与创新的理想架构,阿里云与支付宝实现并验证了上述“参考架构”与技术平台。去年双十一大促当天,这个架构成功支撑了1.88亿笔交易。
在云和大数据的时代,程立和他的团队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再出发
这是一个唯快不破的互联网时代,CIO们的身影更加忙碌了,技术与战略、管理、营销等各个领域交织在了一起,很难明确区分它们的界限。
2012年,做了17年IT工作的袁勇,开始主导太古饮料的流程改造工作。
太古饮料是可口可乐瓶装商之一,负责中国内地7个省、香港、台湾以及美国西部大部地区可口可乐产品的制造、销售及分销。
流程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关乎企业的运行效率。对客户的响应速度是可口可乐这样的饮料快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流程的梳理和改造对太古饮料也就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于流程改造工作,袁勇充满了热情。袁勇和太古饮料的流程改善团队越来越像哲学家,在工作中,常常会问起“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在他看来,流程的改造要问对问题,要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情,要知道现实的流程是怎样的,未来的流程又是怎样,现实与未来的差异评估分析,“这时创新思维就产生了”。
他首先从客户最关心的三项问题“冷饮设备投放退库、折扣返还、不良品调换”入手进行了流程的改造。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不良品调换。
之前,太古饮料一些厂房回收的不良品率居高不下。经过抽查,发现其中60%的回收品不是真实不良品。针对不良品调换,太古可乐本来有着“业务代表在客户现场拍照,后台7到9层审批,司机到现场调换”一整套制度,但问题仍然出现了。流程改善组发现,这个流程虽然有很多人在审核,但是谁都不对此负责,而且流程漫长,客户投诉频发。因为客户容易与司机就产品是不是不良品发生争执,从而司机大多不愿意去回收不良品,客户本想快速调换不良品却变成了投诉。
不良品调换流程改造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保回收品是真实不良品,二是及时为客户调换不良品。这是无可争辩的共识,于是新的流程确立了:业务代表按照标准查验回收品,对确认的不良品进行封箱处理,然后通过移动终端立刻提交申请,主管当天完成审批,司机调换时只需确认封箱完整就可以运回仓库,仓库人员再按照业务代表输入的信息对实物交叉查验即可。
流程改造后,审批从七步变为了一步,不良品的调换率同期降低了83.7%,客户申请调换的不良品69%能够随客户的订单在24小时内调换,在一个试推行的厂房,3个月左右节省了上百万元。不良品比例降到了万分之三。
为了确保流程改造落地,袁勇推行了“流程改善121”模式,即针对同一个流程,在两个厂房采用相同的改善技术来实施。通过互相对实施方式和结果的比照、沟通,双方最后终能走向相同的正确道路,这打破了传统IT与业务流程梳理的困境。
未来路
像袁勇一样,从2012年开始,新奥集团CIO韦有双也走上了自己的新征程。
兼任新奥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职务之后,韦有双有了新的使命,就是利用IT技术改变传统能源的使用方式。“互联网能源”成为了他的口头禅。
新奥集团的愿景是做现代能源体系的推动者。现代能源体系正在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过度。相对传统采用大容量设备、集中生产,然后通过专门的输送设施,将能源输送给大范围用户的集中式供能的方式,分布式能源系统直接面向用户,按用户的需求就地生产并供应能量,减少了能源传输过程中现存的巨大浪费。
新奥有一个名为催化燃烧的核心专利技术,燃烧效率达到了99.5%以上,其也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名为泛能机的设备。通过泛能机,家庭用户可以将天然气、煤、甲醇,二乙甲酩或者是其他原料,转化为自己需要的电、冷和热等能源。
韦有双举例说,用户只购买和燃烧天然气,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泛能机也可以发电,将电能销售给大电网,这就有了一笔收益,相当于用户免费或者用很低的成本,获得了冷热能。在晚上,用户可以发电自用,而在白天,可以将生产的电能销售给大网。“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新奥的愿望是向家庭用户提供智能化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作为家庭的供能设备,泛能机还可以与屋顶上的光伏、小区的地源热泵等结合起来,综合提供能量。后台系统会帮助用户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
智能化管理是这个解决方案的核心要素,系统将能够感知到每一个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反过来通知供能设备如何更好、更经济的运行,去匹配这些需求。
更进一步,如果一栋楼的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设备,那么他们之间就可以在大平台上进行交易和销售。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在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上表示,就中国而言,互联网经过了20年的发展,人们已从最一开始将其当成工具、渠道,直到现在把它视作基础设施,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彻底走过了“工具时代”。现在是将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时代,从中又衍生出了信息经济、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社会形态,正改变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状态。可以看出,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不是局部的、细枝末节的,而是一个总体性的变化,它推进了我国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大转变。
信息社会的三大动力
梁春晓指出,信息社会带来的整体变化中,有三个新的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未来,不论人们是在思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还是在思考整个社会创新的时候,它们都会显得特别重要,会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都分不开。”
第一,新基础设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作为新的基础设施,已经在商业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大的共识。“但是,这也正在成为整个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30年前,人们在谈及改革开放时,会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人们在说到基础设施时,已从当时的公路、铁路、机场变成了云网端、云计算,所以,现在已经迎来了以云网端、云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设施的时代了。”梁春晓分析说。
第二,新要素。以前,在谈及社会发展时,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正在崛起,那就是数据。当前全球企业中,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价值就是通过“数据”来体现的。梁春晓举例说,Facebook曾在两年前收购了一家公司,虽然这家公司只有55人,但是当时的估值却很高。究其原因,其最核心的价值就是数据。他提到,目前中国以数据为基础的公司也已经越来越多。
第三,新结构。以前,我国的工作模式更多的是着眼于分工明确,未来则将更着眼于大规模协作的共享模式。因为,随着基础设施的升级,既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又使数据流动起来,最终产生了数据智能,这样的数据智能就成为共享经济的最大来源。那么,为什么会有共享经济?梁春晓表示,首先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发生的,等平台上有了大量的数据,并形成了非常高效匹配的数据资源,能够把大量的需求匹配起来,从而形成规模化的共享经济。例如,一直很受关注的网约车,就是涉及分享经济、共享经济的典型例子,它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人们通过什么方式去打车和出行的变化,它将非常有可能带来整个经济结构或者社会结构的大转型。因为,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使数据能够在空前的范围内流动和共享。这种流动和共享最终又支撑人们对所有的社会资源进行共享,从而改变了整个经济结构,让分享和共享成为整个经济的核心。
自由连接体:新型就业群体
当工业时代来临之时,出现了当时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大城市、大工厂能提供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很多人从高成本、低效率的地方被吸引过来,很多农民都走出农村来到城市。那么,有了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会发生什么?由于新基础设施的形成,“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美国称其为“自我雇佣者”,一个人可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张三:演员/电子商务论坛主持人/导演/策展人等等”。新基础设施为其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环境,使其可以随时改变角色。未来,这样的自由人会越来越多。
为此,阿里研究院提出了“自由连接体”的概念。即一个人,或一个小的组织,今天可以加入这个连接,明天可以加入那个连接,或者可以同时加入好几个连接。正是因为这种存在方式,才使得共享经济成为可能。“基于此,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或机构处于既是专家又很柔性的状态,我们称其为‘专业化+柔性化’的生存方式。”梁春晓说道,专家化有三个特点:人人都是专家,人人都在某一个领域全球第一;形成新木桶原理,即只需强化个人长板,无需弥补短板;人人也都必须要成为专家,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柔性化有两个特点:U盘式生存,即自带系统,随时拔插,类似“剧组”;人们选择更加自由,以前人们毫无选择地进入工厂,接受管理,现在人们可以越来越柔性地安排工作、生活、学习。
小前端+巨平台:大规模协作
互联网促进社会化大协作,平台模式是大协作方式的主要形态和体现。具体表现为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协作的效率,使得企业外部协作成本下降迅速,远快于企业内部协作成本的下降速度。因此,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围墙松动、坍塌,“篱笆”到处都在被拆除,从而“大平台+海量前端”的开放化、社会化、大规模的协作方式开始出现并逐渐主流化。
其实,平台模式由来已久,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了全新的规模、内涵与影响力。全球性的巨型平台开始出现,其生态化程度非常高(物种多样性与自组织化程度很高)。而且,由于举行平台及其生态圈的发育,社会的“分工――协作”全面突破了工业时代“分工深化”与“协作成本上升”之间的互相锁定,提供了一套全新高度上的分工与协作体系,极大地扩展了社会经济的新边疆与可能性,提升了社会福祉。
小前端+巨平台:网商+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推动,出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商业模式和新商业形态,即商业创新。现在,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创新,所导致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层面,不仅是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而是整个社会的变化。
网商的崛起:使电子商务从边缘到主流。海量网商的出现,是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电子商务由此大规模、大范围展开。电子商务平台:主导新商业生态。电子商务平台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重要差别,是电子商务生态演进的关键。
为什么需要小前端?梁春晓解释道,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个体化的,必须以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但是,这样的小前端如果是孤立的运作,需要通过什么来支撑成本呢?就是巨平台,比如现在微信、淘宝的平台上都聚集了很多小前端,他们都同时存在于一个巨大的平台,这就是小前端+巨平台的大规模协作形态。
这样的形态,在梁春晓看来,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人们理解电子商务的一把“钥匙”,电子商务最近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动力就是网商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相互的促进和相互的拉动。因为出现了平台,所以有更多网商可以低成本进行创新,所以就吸引了更多的网商,更多的网商就催生了更大的平台,从而催生了整个电子商务的发展。
新经济“三位一体”:微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
如果说在2008年,人们看到了“网上交易”出现巨大规模的可能性,那么在2015年,人们则看到了“通过云计算处理”这种巨大规模的可能性。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以看到微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三位一体”的新经济体系正在形成。
微经济:现在,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自由连接体,亦或很多小微企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创新发展,这正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小微企业的主体,是数以千万计的卖家,甚至超过50%的人都是工作家庭化。
平台经济:目前我国市值公司排名前十的基本都是做平台的公司,平台已经成了最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不光是企业,一些政府部门也在针对平台发展进行思考,例如,上海市在2015年了《关于上海加快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共享经济: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时代,社会问题众多,环境问题、老龄化问题、贫富悬殊问题、数字鸿沟问题等等,但有一个问题可能是最大的:人类创造的财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总量巨大、人均丰裕但分布严重失衡,并且自然资源难以持续支撑。人类不可能把财富之饼无限摊大,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共享经济是唯一出路。共享经济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因为目前已经有信息时代的新基础设施、新要素和新结构做基础。可以同时在线几千万、上亿网民,每天产生几千万笔交易,存有数以十亿计的商品数,超过1000万卖家,这些在以前都是无法想象的,但是现在都可以做到,所以共享是可以实现的。
微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这三种“经济”是一体化的。如果没有微经济,平台就没有用处;如果没有平台,就不可能有共享;如果不能产生共享,那么微经济的优势就无法发挥。所以,三种“经济”是三位一体,不可能孤立存在。
在后天的世界里,有你位置吗?
近些年,阿里研究院常讲一个词――“后天”。梁春晓指出,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谈论明天、规划明天,但是如果人们仅仅只从今天看明天,明天很可能只是又一个今天,无非是量的修正和调整。届时,当人们真到了明天,可能会发现别人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所以,阿里研究院特别强调“后天”,一定要超越明天,看得更远,预测全新的变化和未来。
众所周知,工业时代的宏观经济体系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当中国移动与理发师都同属于第三产业时,人们会感觉到这个划分体系本身出现了问题。在目前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已经没法再套用工业时代的产业划分方式来划分和解释了。因为一、二、三产业的划分,是横向分工式的划分。比如种小麦是第一产业,把小麦磨成面粉是第二产业,将面粉做成包子卖出去是第三产业。它所强调的是“分工”,但目前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共享”。
未来,要关注的是这个事物到底是做基础设施的,还是做平台的,或者是做自由连接体的;是生产者、服务者还是消费者。其价值不再是取决于在某个环节中创造了什么价值,而是取决于该事物能提供的共享能力有多强。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金融体系重构;资本市场变革
大数据时代不仅能够极大的解放人类的生产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升人类社会的生产效率。中国梦实现的重要载体就是移动互联网络,因此必须要将大金融体系建立起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在多年以来都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相互割裂的现象在保险、证券以及银行等行业当中存在的十分普遍,很难与大数据时代金融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而且无法有效的把握移动互联带来的巨大机遇。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体系重构与资本市场变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供大家参考。
1.“大数据”概述
作为一个术语,“大数据”是不断发展的一种科技领域趋势的反映,有人认为,采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无法针对其内容实施处理、管理以及抓取的数据集合就是所谓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非常大的容量,与此同时其还具备很多的特点,从整体上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征:Complexity(复杂)、Value(价值性)、Vitality(灵活)、Velocity(快速)、Volume(海量)、Variety(多样化)。大数据最为主要的意义就是其具有较大的价值性,人类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使用,并且通过分析、整合以及交换这些数据,最终能够将新的知识发现,并且将新的价值创造出来。鉴于大数据时代的这些特征,因此其在对人才、工具以及分析技术等方面上要求很高[1]。
2.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体系重塑
我国的金融体系会在大数据时代受到巨大的影响,并且会有效的重构整个金融体系。
2.1金融市场功能的巨大转变
在大数据时代,金融市场的功能将会出现巨大的改变,其必然会在居民的工作、生活以及各种实体经济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市场各参与方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实现大联网,各种信息能够实现自由流动,大大降低了其自身的非对称程度,资源的配置也必然要将行业、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突破,从而实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交易市场甚至可以在一些社交网络当中形成。同时信用评价和征信体系会在参与者无处不被记录的条件下变得更具效果,风险管理和决策的模式也会由于大数据所具有的预测能力而从静态向实时转变,并且在风险定价以及金融决策当中将会全面纳入个人的动机以及网络行为。除此之外,金融服务会不断的加深自身的一体化以及综合化程度,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并且会大量出现贴身服务的模式。
2.2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大金融模式的出现
为了能够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相适应,大金融模式必然会在我国形成。通过大数据时代的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的融合,并且运用大数据分析建立征信体系,能够保证实时信息交流和交易在消费者、生产者以及投融资双方之间的实现,大量的交易平台和场所都会在社交网站当中形成,最终形成大金融模式。在大金融模式下,供求双方可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各类金融功能和服务完成,同时还会形成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比如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阿里巴巴等能够集财富管理征信、购物消费以及支付结算等网络一体化;与此同时,还会使跨领域以及多样化的现象出现在平台的金融产品种类以及服务范围当中,比如在传统金融领域当中阿里巴巴以及人人贷等互联网企业的渗透,其可以对互联网平台销售进行充分的利用,集中销售保险类、证券等各种金融产品。大金融模式的基础在互联网平台的聚集效应下得以形成,比如现在很多网站都具有规模非常大的客户浏览量[2]。
3.资本市场在大数据时代的变革
资本市场在大数据时代必然会进入深刻的变革过程中,立足于现在的资本市场情况,我们认为资本市场的变革在大时代具有如下特点。
3.1互联网平台成为资本市场功能得以实现的主要载体
在传统模式下,实体机构是资本市场功能实现的主要载体,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大幅度的减少中间环节和传统的职能机构。
首先,在业务模式以及交易模式的层面,将能够联系供求双方以及实体经济的互联网平台建立起来,保证各个资本市场参与方都能够实现全面的有效的交流和对接,这样就可以使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大大减少,同时还能够对资本市场的效率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现在互联网和开放平台能够将生产者、消费者、资金以及信息等积聚起来,实现创新业务以及交易产品的目的,并且进一步形成新业态和商业模式的良性循环,最终会逐渐的取代传统的通道业务。
其次,相对于传统的模式而言,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基础之上的风险分析、监管以及预测能力必然会更高,这样互联网平台还会面向资本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和监管。在平台当中会集中市场参与主体的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动态在线的特点,由于这些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存在,信用评价和社会征信也会实现非常快速的发展,因此互联网平台也就变成监管的实施和风险管理的重要载体,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众安在线以及阿里巴巴[3]。
3.2证券行业格局的重大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当中,互联网企业必然不断的加剧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合作。我们认为,未来在证券行业当中会存在三种业务模式,首先是传统的营业部模式被向微小企业等提供服务的网上模式所取代,可能会出现与韩国Kiwoom的网络证券商相同的模式;其次是服务于中产阶层的综合服务模式,其能够对互联网平台集聚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且将精准化服务提供给各种客户。现在能够对生活、工作以及投资兼顾的中产阶层群体数量越来越大,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为生活休闲、购房购车、子女教育以及养老等理财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最后是能够针对高净值个人客户以及机构客户提供服务的专业化综合模式,多种专业化定制服务需求往往是这些客户的最大需求,比如社会交往、慈善事业、生活及休闲、财产继承和分配、员工福利、资产以及风险管理、多元化投融资以及合理避税等。相对于第二种模式而言,这种模式往往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以及更强的专业化程度。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在前两种模式当中互联网企业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一些跨领域金融机构由于具有非常雄厚的研究力量,因此在第二种模式当中的优势也非常明显。现在由于在进入证券行业中的时候互联网企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旦这种限制放开,证券行业格局必然会出现重大变化,通过自身强大的平台,一些大型金融集团以及互联网企业必然能够强势进入,这样就很快会出现与阿里控股天弘基金相同的那种非常强的聚集效应,最终会极大的改变传统的受各种体制约束的证券行业[4]。
4.结语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数据时代,各行业应该致力于创新自身的机制以及体制,而在金融领域当中的保险、证券以及银行等必须要加大自身的开放力度,不断的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尽快的与互联网精神相适应,从而能够在大金融体系下取得不断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市场要想与上述变化相适应,就必须要转变自身的经营模式,可以通过与互联网嫁接以及对客户信息进行尽早收集等手段,转身为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同时还要将数据就是资产的理念树立起来,对数据人才予以重视,从而能够抢占市场的先机。
参考文献
[1]王美红.当前美元危机下国际货币体系重构[J].法制与社会,2012(36)
[2]陈红.全球金融危机的启示:价值的反思与体系的重构[J].海南金融,2010(01)
让有融资需求的优秀项目和优秀投资人直接对接,星火金融旨在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价值发现和价值传递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星火金融在开放的形态下,辅之以扁平化的管理,去中心化的大众投资决策,给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金融互联网化的探索
12月25日,就是星火金融 上线一周年了,初生的星火金融尚在襁褓,就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切源于其独特的互联网化思路。
作为一家独立专业型的互联网投行,星火金融由专业的互联网和投资界复合型的专业团队创办,通过互联网组织项目和资金,并联合创业者、天使投资人、VC、券商、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多方力量为众创合伙人,为平台用户提供投资咨询、融资交易和价值管理三项服务。
在这三个服务中,星火金融最看重的是对企业的价值管理服务。另外,普通大众可以通过星火金融平台表达股权投资意向,成为股东,跟进项目的进展。目前,星火金融旗下设有股权众筹、创业投资基金、投行顾问业务,以及全面的投资项目发现、评估和管理团队。
而此前,以股权的互联网化为主要内容的并没有特别大规模成功的案例。无论是中国的创客网还是美国的KickStarter、AngelList。
“成立之初想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希望怎么把互联网和股权投资相结合。”星火金融执行董事季娟说。因为“继续做一家已经处在红海的P2P对我们来讲毫无意义”。
季娟认为,如果互联网金融是远离大众群体的,属于精英、高净值人群的资本盛宴,那就失去了互联网精神所倡导的大众、普惠的概念。
那么,在股权投资领域,有没有一个创新:把原来大众难以享受的高收益,同时又是高风险的产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得以让大众享受这种投资机会?
互联网对金融不只是技术的加盟,而是要打造一个互联网资本市场平台。同时确实给中国的经济还有股权投资时代带来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围绕着这个命题,星火金融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一开始是把新三板资金额度分解,但是还是不够小众,资金要求也相对较多。为了更大众化,星火金融从融资方的企业入手,选择融资额度是几十万到百万企业的小额度融资,为了方便个人的小资金跟投,最后的资金比例降到了1万元。
“但是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觉得这还不够互联网化,仍然有门槛。”
所幸,2015年6月16日,国务院正式文件,其中在第十条关于“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投资”的政策意见中,政府明确提出要丰富融资新模式,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引导和鼓励众筹融资平台的规范发展,开展公开、小额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加强风险控制和规范管理。
国务院的政策意见给了季娟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此之前,小额众筹没有政策支持,会有非法集资的嫌疑。之后,2015年7月份,指导意见出台,这更让我们欢欣鼓舞。”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公开小额,没有针对人数提出限制,而且界定众筹应该是公开的,而不是私募化的募资工具,和我们的战略不谋而合”。
在指导意见意见出台以后,众多众筹平台纷纷转型,而坚持相信互联网化的道路一定是众筹道路的星火金融,开始做真正的公开小额众筹。
“事实上我们给金融办的提案,明确我们是公开、小额的众筹身份。100元起投,最高上限500元,单笔投资一个项目不超过五百块。”
可以想象,100起投的额度,吸引的投资人将是难以计数的,那么投资人管理将是大课题。
“我们实行系统化管理,除了平台创始人专业的投资检验,还有我们自有的IT资源,平台系统的搭建和信息管理、信息安全、资金监控等等全部是流程化管理,而且每一单都会实现报备制度。”
可以预见,未来,星火金融的这种模式不仅会成就普通人的投资梦,也能给初创企业带来资金的便利。
“星火护航”和“极速投资”的实践
为了让创业者和投资人获得更高质量的投融资服务,星火金融设有“星火护航”和“极速投资”两大创新服务。
“星火护航”主要是针对创业者或项目方,为他们提供全面系统的创业指导和帮扶,以此来提升项目或企业价值。比如,星火金融会帮助项目方完善商业模式、引入资本、引进人才、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等。另外,星火金融会邀请行业专家和经验人士来辅导、把关和支持这些创业项目的未来发展。
“极速投资”则是指星火金融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帮助企业快速对接投资人。创业者可以通过星火金融平台在线投递BP,平台收到BP后,会在24小时内跟进反馈。目前平台已有项目在一周内完成全部流程、敲定融资的案例。
星火金融作为平台,会在平台上展示不同类型的创新项目,并披露项目信息,投资人可以在平台上挖掘喜欢的项目并对其进行投资。星火金融旗下也有投资基金,可对项目进行领投(或跟投)支持,与跟投(或领投)的投资人利益一致。“星火金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会持续把优秀的投资机会全部开放给平台投资人,并特别期待能为项目对接资源或供应专长的投资人加入阵营”,季娟如是说。
对于那些没有通过审核或者没有能够成功融资的创业者们,星火金融平台也会给予一定的反馈和建议。
季娟说,因为星火金融的普惠性,所以吸引了很多的项目,那么在项目选择上,星火金融如何甄选?
“因为我们是平台,会看到很多很多的项目,我们对项目首先看其商业逻辑符不符合当代社会精神;其二看团队的准备度是否完好;最主要要甄别项目本身是不是存在欺诈企图”。
季娟形象的把这个比喻为:“反欺诈、反糊涂、反准备不足”。
季娟介绍说,优秀的项目需要先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方面,项目方要保证融资目的的合法性、真实性,并且要符合星火金融所提出的信息披露原则;另一方面,项目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先进的技术或先进的理念,成功的创业将带来人们福利的提升以及社会的进步。此外,项目方如希望获得星火金融旗下星火基金的领投,则需要通过星火金融的评审和决策会议。通常,星火金融比传统VC机构更快速做出“投或不投”的决定。
问及星火金融会偏爱什么类型的项目,季娟说:“星火金融比较感兴趣于科技进步类的项目,再有则是商业模式和现金流比较可预测的项目。我们会顺着这两条线来进行选择,至于他们具体是哪些细分行业,或者融资进行到哪个阶段,倒不是首要考虑点。”
一般来说,星火金融会在上千个项目中挑选到十几个很有价值的项目,这些项目的融资成功率在80%以上,目前以Pre-A轮居多。季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早期的种子和天使类项目也会逐渐多起来。对于入选的项目,星火金融会给以资金、人才的支持,然后在相应的阶段定向推送出去。
此外,为助力“双创”进校园,星火金融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光明日报等机构一同举办了“2015全国大学生移动应用创新大赛”,星火金融作为独家金融支持平台。
季娟说,“独家”支持有两个意思:第一我们是最大的费用支持方,而且完全是公益性的;第二,创新大赛中涌现出特别出色的项目,星火愿意做早期的金融支持和孵化。
“所以不用担心有好点子却没人买单的尴尬局面。”
从技术角度来看,新媒体的概念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体形态,主要有通过有线电视、直播卫星、数字电视、互联网、移动手机平台等方式进行传播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传播方式与平台的变迁,更是传播内容,传播互动性,盈利模式的巨大变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以往媒体信息流动的单向性特点,使得读者之间、读者与出版方都能快速有效交流,创造出媒体产业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定义与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给新媒体的定义往往会马上过时,足可见新媒体产业日新月异的变化特点。
二、新媒体产业发展背景
1.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
我国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就提出要“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占领网络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近年来,在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下,传统传媒企业加快了发展步伐,新媒体产业也迅速扩张,其业务范围涵盖了以往的新闻、信息传播等,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业务形态。其中,尤其以网络和移动互联作为基础的新媒体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例如微博等网络社群、社交媒体发展成为影响并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甚至生活理念的重要力量。
新媒体对全社会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新媒体企业的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期。新媒体带给传媒企业的巨大利润预期加速了该行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该行业不仅具有高达数千亿的经济产值,成为资本竞相追捧的对象,其日益明显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价值属性也受到了各方的重视。
2.新媒体行业背景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互联网宽带普及率达到49%。在新闻资讯成为移动用户第一需求后,个人电脑用户正在加速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移动新媒体模式迁移,有统计数据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将替代电脑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第一方式,这都为以移动互联作为主要平台的新媒体行业提供了巨大商机。新媒体行业在技术、内容、监管等方面逐渐成熟,符合未来文化产业中“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附加值,逐步受到国家重视。
新媒体行业通过定位精准的互动交流、移动社群、社交游戏、实时搜索、电子商务等快速增长的业务很快具备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新媒体行业社会化的营销方式和内容与渠道并重的盈利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移动网络技术的进步为新媒体的兴起提供了技术保障,“微博”、“云计算”、“智能手机应用”的快速发展为新媒体行业创造了无限的商机。
三、新媒体产业近期发展特点
1.移动互联市场规模爆炸增长,产品与应用数量大增
从2011年开始,我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移动互联发展速度超过互联网发展速度。根据艾瑞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移动互联市场同比增长97%。2012年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移动电子商务增长迅速。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近期快速发展的智能手机技术,另一方面则是丰富多彩的应用的发展,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购买、阅读、交流等基本需要。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是新传媒产业的发展方向,许多大的企业已经开始通过研发移动应用程序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等方法来抢占商机。
2.社交媒体空前繁荣,进入“交互”大时代
以开心网、微博等为基础的“关系”社交媒体正开始悄然引领互联网产业新的增长势头,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停留的时间大大增加。截止2012年我国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每天使用时间也在不断增加。在社交网络上,每个人都是新闻的制造者、传播者,都是话语权的拥有者,所以社交网络化媒体开创了一种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体时代。社交网站的交互性、自主性极大,自由度很高,而整个新媒体近期的发展都离不开这种方式与理念,人们不仅仅满足于门户网站的信息,更多的开始在社交网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以社会化网络为核心的新型互联服务模式不断的发展壮大,并且已经融入了大众主流生活模式。
3.发展开放平台,服务创新为生存之本
网络发展的热潮推动各个新媒体企业不断进行服务创新,在新闻、视频、广播、图片、读书等等方面全面发展,构建一个多终端多服务的一体化平台逐渐成为大多企业的最终诉求。只有产品,没有平台的单打独斗式发展逐渐被遗弃。厂商通过内容丰富的平台,各方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利益分成,第三方应用可以在平台上发挥作用,也能极大程度上丰富平台的内容,从而通过平台互动实现价值增值、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
四、新媒体产业发展方向
1.全产业链融合,平台化发展
新媒体产业在新、旧媒体的交互竞争中持续以较强的态势上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传统媒体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开始寻求多元化、融合发展的机遇。新媒体、传统电视、纸媒、出版方、线下读者等各个方面已经不满足于“独守一方”,期待一种全新的组织模式,而“全产业链融合”的概念也在各方共同的需求之下呼之欲出。新媒体产业将传统媒体内容搬上互联网与手机,同时构建平台将出版方、读者、作者等多方面组织起来,构建媒体平台,联合第三方应用,实现全产业链全面打通的格局。各大媒体企业已经先后开始平台的构建与产品的综合设计与发展。
2.内容为王、渠道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