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时间:2023-01-22 19:0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第1篇

1.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像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而且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一是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二是加强直观教学。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2.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是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学生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学生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的最必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二是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

三是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力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达到灵活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3.联系实际,帮助理解。

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

“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

“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学生,或者讲给假想的学生,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或讲清一个问题,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应用”即试着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若能做到这一点,才算真正的理解。学习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培养起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乐学,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发展自己。

4.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归纳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教无定法,但教之有法”已得到大家的认同。同样“学无定法,但学之有法”也是很有道理的。假如你去调查一下物理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你会发现他们除了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外,还掌握了不少的解题方法。如物理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定义法、特例法、比例法、公式法、比较法、讨论法、等效法、临界条件法、代入验证法、逆向思维法、图像法、极值求解法、作图法、常规逻辑推理法、排除法、假设法、极端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至于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得当,当然“马到功成”。

5.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学会分析物体问题的物理过程。

教师通过画示意图再现物理情境。此举引导得当,尤如为万丈高楼打好坚固的基础,也可以说解题成功了一半,剩下的问题就是运用每一过程相关的知识及衔接条件逐一列出方程,代入题给数据解方程组就可求出所求的物理量。应鼓励学生相信:不管多么复杂的问题,都是由最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这一问题是高中生学好高中物理必要跨越的另一个“高台阶”。当然,要学生透彻掌握这点,少不了要让学生不断经历相关问题的模仿训练,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逻辑分析推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审题能力对学生跨越这一“高台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2篇

一、原型启发法

原型启发就是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帮助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原型是能够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可来源于生活、生产和实验。如鱼的体型是创造船体的原型。原型启发能否实现取决于我们脑海中所有的物理现象,原型又与头脑中的表象储备有关,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通过学习之外的留心观察,像看电影了,课外书之类得到;

2.仔细观察实验中的每个过程。

3.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争取用学到的知识以初步解释。

二、观察的几种方法

1.全面观察法:对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观察对象的全貌。

2.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3.对比观察法:对前后几次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观察进行比较。

4.特征观察法:根据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

三、归纳法

归纳方法是我们做题时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这个在高考中曾经出过这种题型,它是经典物理研究及其理论建构中的一种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是:第一,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现象的因果联系,是为了理解物理规律。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如R=U/R、E=F/q等。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互为比例关系的。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注意因果对应:任何结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第二,透过现象抓本质,将一定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归入某个范畴,并找到支配的规律。完成这一归纳任务的方法是: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审慎地考察各种事例,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关系等一系列逻辑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说,然后再运用演绎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直至最后得到物理学的普遍性结论。比较法返回比较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

四、类比法

第3篇

高中物理的新特点

1.知识深度,理解加深

高中物理,要加深对重要物理知识的理解,有些将由定性讨论进入定量计算,如力和运动的关系、动能概念、电磁感应、核能等。

2.知识广度,范围扩大

高中物理,要扩大物理知识的范围,学习很多初中未学过的新内容,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光的本性等。

3.知识应用,能力提高

高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是自学能力和物理解题能力,并学会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总之,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是螺旋式上升的。

学好物理的方法

1.上好每节课,作好每次业

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记下疑难,培养自学能力。

上课专心,积极主动,认真思考,适当笔记,培养思维能力。

课后复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解题能力。

2.注意观察,做好实验

学生实验:实验前,认真预习,弄清原理,明确步骤;实验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后,处理分析,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小实验:课外尽自己的力量实际动手做一做。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各种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3.重视理解,掌握方法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量)的定义、意义、决定因素等。如密度、压强等。

理解物理规律的意义、条件。如欧姆定律等。

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如比值定义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

4.加强小结,全面巩固

学习物理时,要加强自我小结,可以写单元小结或章节小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文字表述、方框图、表格等,特别是在复习时,更要加强小结,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当然,解题后,也要注意小结,体会解题的方法、思路,并力求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等。

 

高中生怎样学好物理 学好物理的方法相关文章:

1.如何让高中生学好物理

2.功底差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3.如何学好高中物理的方法

4.怎样学好中学物理的方法

5.怎样学好物理的指导方法

6.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

7.高中学习理科物理的方法

8.怎样学好高二物理

第4篇

关键词:高一物理;物理教学;高中物理教师

高中物理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而是在此基础上保证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由于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就要求高一学生在打破初中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建立起崭新的学习高中物理的学习体系。要实现这一转换,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高一物理教师如何做好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对于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来说至关重要。

一、初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存在差异

高中物理教师要想做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有效链接,就必须对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之间存在的区别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来实现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做好高一物理教学、让学生学好高一物理的教学目标。

1.高中物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所研究的问题都是相对独立的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高中物理所学的物理知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都是相对独立的,几乎是毫无联系的。比如,在初中物理对速度、加速度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独地对速度和加速度分开来介绍,并没有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首先是介绍力的作用,由于力而产生加速度,最后在加速的基础上产生速度。由此可知,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的研究都是独立的、毫无联系的个体。

2.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同

在初中物理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注重简单知识的介绍和分析,并没有对物理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而在高中物理中,在介绍简单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更深层次知识的研究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学深度上的不同。比如,对于物体运动这一知识点,在初中物理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速度以及平均速度的基础性概念;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加深刻,在高中物理中,首先介绍速度是一个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速度的改变而导致了加速度的产生,而在加速度的概念之中,又存在加速和减速这两种情况。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教学层次是不同的,初中物理注重简单知识的介绍和分析,而高中物理更注重的是物理研究的方法和物理思维的培养。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而高中物理则注重定量分析

因为高中物理教学是比初中物理教学更高一级的,这也就注定了高中物理较之初中物理难的结果。在初中物理中注重定性的分析,而在高中物理中则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要比定性分析更加准确,但是就难度而言,定量分析的难度比定性分析的难度大。在定量分析的过程中,高中物理还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图像法的运用以及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这就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之处,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的方法,而高中物理则注重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链接

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在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链接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顺利链接,物理教师必须发挥其巨大的指导和教育的作用。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以及顺应

高一物理教师在对高一物理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也就是把新知识和新学习的物理规律有效地融入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中去,从而达到丰富和扩展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目标。顺应就是在同化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做进一步的重建和更新。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好同化和顺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同化新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彻底地掌握高一物理知识。

学生一般都能自觉地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同化新知识,但由于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不能很好地使用顺应的认知方式。鉴于此,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引导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这样有利于学生很好地在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过渡期中的过渡,从而达到学好高一物理为之后的物理学习做好充分准备的目标。这对于学生在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利用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

高一物理教师在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就应该抓住主要因素,省略一些次要的因素。这样就可以把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学好所教的知识。在从初中进入高中的过程中,学生都会感觉到高中物理的抽象化以及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形象直观、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高一物理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实例,以此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所带来的喜悦。这对于实现初高中物理之间的转化来说至关重要。

3.加强解题方法和相关技巧的指导

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而言,只有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完成解题任务。这就需要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解题的方法指导以及培养学生解决一些特殊难题的相关技巧。比如,在分析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经常用到隔离法来对所研究的物体进行分析,还有就是在解题中常用到整体法来解题。在力学的问题中,充分地发挥好这两种方法的作用,能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轻松解题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习高一物理,从而实现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一些特殊难题的解题方法和相关技巧的指导。

三、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产生刻苦钻研的不竭动力。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一物理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物理。

1.加强和改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实验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好奇心和学习高中物理的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课堂上的前一段时间内,学生都是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的,但是当课程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开始与课堂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做一些随手可做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学课堂中来。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来说至关重要,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地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富有幽默感,这能深深地吸引和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不仅自己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中的风趣幽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教学实际上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一些机智和俏皮,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感情,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3.为学生创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承认和创造成功的愿望,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来开展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要有梯度,为学生制造一些成功的喜悦,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的目的。

4.列举物理应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物理在现实中的巨大作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和兴趣。鉴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列举一些物理在现实生活中或者科学发展领域中的巨大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5.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与物理相关的、有趣的视频或者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教学内容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6.通过开展丰富的科技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们可以在网上下载大量的与物理学相关的资源,比如,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与发展前景相关的专题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定期给学生展示一些科普专栏。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之后,能了解到物理学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这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并且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赶得上时代的步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热情,能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高一物理的教学对于正处于初高中过渡阶段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高一物理教师只有在彻底地了解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具体的差别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以致实现学生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顺利过渡。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了解初高中物理差别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的方法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积极性。通过教师指导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顺利地从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中来,从而为以后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帮助高一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面对这些对高中物理的难度已略有耳闻的高一新生,第一节物理课,老师就不要再过分强调高中物理如何难学了,避免给学生当头一棒,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物理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在高一刚开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高中和初中的衔接,适当的降低难度,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物理也需要一定的识记

对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高中物理的学习重在理解,以至于有些学生就认为高中物理不需要识记,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物理不能靠去死记硬背、乱套公式,但并不是说物理就不需要识记。如果学生连课本中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定律的内容都没有记住,而只是记住了公式、表达式,理解也就无从谈起。学生要想完全掌握一个概念,首先就一定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例如,学习“功”这个概念时,不能仅仅记住公式W=FLcosθ,学生必须知道功等于物体上的力和受力点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只有先记住功的概念,才能正确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三、物理重在理解

物理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识记,但物理学科又不能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公式,而重在理解,具体应该做到:要求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同时掌握相应定义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具体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能够清楚物理定理、定律的具体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在平常和学生的交流中,有些学生常常抱怨道,上课认真听讲了也听懂了,可是一遇见题就不会做,考试成绩也总是不理想。我就发现这些学生在理解这一关出了问题。

另外,对物理知识和规律的理解,还需要注意,不能搞题海战而脱离了课本,不要一味的认为学生只有做题才能巩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万变不离其宗,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内容、一些重要结论,还要弄清楚规律的得出过程、规律的适用范围(或条件),知道结论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比如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θ,不仅要知道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含义,还要弄清楚推导过程,知道了推导过程,我们就不难总结出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计算公式W=FLcosθ,也可以用力乘以在力的方向的位移(把位移分解,如重力做功),还可以用位移乘以在位移方向上的分力(把力分解)。所以,关于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θ,只有我们清楚了其推导过程,才能灵活运用。

四、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物理解题的难点在审题与过程分析上,只要学生能够把物理过程划分清楚,也就能够根据每个物理过程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物理规律来解题。例如学生在应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由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的表达式比较简单,难点就在过程的划分和每个过程特点的分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例题分析时,尤其是多过程问题,应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把每个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力的做功情况弄清楚,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不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应用动能定理解题。

五、要求学生规范解题过程

物理规范化解题要做到以下几点:1.力学中要画完整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力学问题中必须画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图,受力分析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关健。比如有的同学在应用动能定理解题,认为问题很简单,画图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画受力图,从而导致在求总功时漏掉一些力做的功或功的正负弄错。2.物理量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在万有引力部分,中心天体的质量一般用M表示,环绕天体的质量一般用m表示,天体的半径用R表示,天体间的距离和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一般用r表示。比如,在求中心天体的密度时,由GMmr2=mr2πT2和V=43πR3可求得ρ=3πr3GT2R3,有的同学出现把R和r约去的错误,出现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按照平常的习惯规范书写,而把天体的半径用r来表示。3.解题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是题目完整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表达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平常要求学生养成解题过程中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定律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4.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能够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比如,要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方程式的左边是合力所做的功,右边是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要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方程式的两边分别是初末状态的机械能,不能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弄混淆。并且方程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

第6篇

关键词: 高一学生 物理学习 心理障碍

高一物理的学习对于高一新生来说是面临的一大挑战,知识的深度、难度、广度从初中到高中都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很高,加之江苏近年来的3+X的高考模式、单独命题而出现不同学科难度的不均衡性,以及高考录取的同一切分线,许多高一学生往往适应不了高中的物理学习,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这一学科,导致现在学生中出现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物理综合征。学生目前不能较快地适应高一物理学习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心理障碍,给学好物理造成阻碍。我根据在物理教学中的经历并结合我所带高一年级学生(其中有男生640人,女生330人,共970人)的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常出现的几种心理障碍。

一、畏难,心理压力较大

下表是对有关畏难、心理压力方面问卷中两个问题回答情况的统计。

调查显示,610人觉得物理“很难”或“较难”,占62.2%;觉得学习高中物理的压力“很大”的有190人,“较大”的有500人,共占71.1%。可见学生认为高中物理难学是确实存在的问题,而且在学习中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分析:初中物理重在表浅的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要建立物理情境或物理模型,多数还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刚上高中,只有形象思维或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思维方式质的飞跃。大部分的学生成绩比初中退步;在高考各科成绩中,物理学科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在学生当中“物理难学”成为思想包袱。这些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激烈的竞争、过大的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结果跨越学习物理的“台阶”更显艰难。

二、刻板的学习方法,惰性心理

下表是对有关学习方法、惰性方面问卷中两个问题回答情况的统计。

从问卷调查可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恰当的学习方法,这是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学习上的非积极性即惰性心理是他们在物理学习中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高中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在实际的高中物理学习中许多学生还是教条地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和刻板的学习方法,如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只限于课堂听讲,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课后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公式,生搬硬套,不能总结学好高中物理的方法,从而在心理上有一种不知如何面对的感觉。物理学习的高要求使学生少了求知的热情、成功的喜悦,只靠考试、升学的压力不但无法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反而会出现“惰性心理”,完全依赖老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思路狭隘,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框约束,只能套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只能模仿,不能创新,思维僵化,从而产生消极、低落的心态,直接导致不知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三、思维定势的负效应

我挑选了几道易出错的题给学生做,进行有关思维定势调查反馈,统计结果如下表。

调查结果显示有许多人“上当”,对简单、基础的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分析: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往往存在思维定势的负效应,也就是对物理知识的迁移起干扰、抑制作用。在解决新问题时,盲目地照搬旧经验,不注意新旧问题间的差异;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思维方式的僵化,不利于思维的发散,缺乏创造性;在建立概念和规律时,学生因未真正掌握其内涵和外延,便会造成“定势错觉”,而极易迁移到应用中去;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时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差,理解不透彻,将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上相近、相似、或相关的概念或规律混淆。思维定势的负效应成为学习的障碍,是影响高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四、性别心理障碍

下表是对有关男女生在学习物理心理障碍方面问卷中两个问题回答情况的统计。

从以上数据来看,学好物理是女生很难跨越的一道槛,女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明显低于男生,女生在学好物理方面承受的心理压力要比男生大得多。

分析:科学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不是表现在水平上而是特色上的不同。男生在抽象、理解思维方面较强;女生在形象、机械思维方面较强,在高中偏向逻辑推理的学习中,女生喜欢记忆的方法已不适用了,从而在成绩上出现退步现象。因而在跨越初高中“台阶”的过程中,有不少女生越往向上攀登越感吃力,成为落伍者。加之理科是女生弱项的舆论和事例常压得女生不敢大胆去学习物理,造成心理负担,使学习信心不足而畏缩不前。例如近年江苏省高考实行“3+X”以来,“X”科选读物理的女生较少,在理科普通班的女生则更少。可见,女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心态比男生差,心理压力更大,跨越学习物理的“台阶”更难。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我希望通过以上有关学习高中物理心理障碍的分析,能引导物理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引导学习物理的学生调整好学习心理状态,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排除心理障碍等不良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让物理的教与学走进一片新天地,让高一学生顺利跨过“台阶”,让物理学习成为他们汲取知识的乐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自学能力

1 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一是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二是加强直观教学。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2 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是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

二是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

三是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3 联系实际,帮助理解

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

“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

“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讲给假想的同学,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或讲清一个问题,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应用”即试着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若能做到这一点,才算真正的理解。学习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学习,培养起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乐学,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发展自己。

第8篇

首先分析高中物理难学的原因。

1.新课程下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差异

1.1 形象性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中, 配制了大量的插图和漫画,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了解一些物理常识。

1.2 直接性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从生产和生活常识引人概念, 从个别的定性实验中得出结论。

1.3 经验性

较多的初中物理知识从生活经验出发,经简单的定性验证, 就得出结论。

1.4 定性多, 定量少

初中物理知识定性多, 定量少,对数学要求不高, 仅要求学生使用简单的四则运算解决一些粗浅的物理问题, 数理结合非常薄弱。由上面几个特点容易看出, 这种由物理感觉形成的概念和规律是直接的、带有经验性的、浅层次的, 初中物理与真正意义的物理科学相去甚远, 还称不上物理知识, 仅能说让学生了解一些物理常识。

2.高中物理新教材对知识的要求与初中物理差异显著

2.1 概括性

高中物理的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要求学生用理性的思维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舍去次要的个别特点, 抽出共有特性,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2.2 间接性

物理学是一门成熟的基础学科, 物理学的高度完善性使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知的直觉区别很大。

2.3 逻辑性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逻辑严密的科学, 这种严密的逻辑性在高中物理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2.4 定量性

高中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大量使用定量定义和定量描述, 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能运用数学语言、数学表达式、函数图像等来解决物理问题, 将数学作为物理论证的工具、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差异巨大,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此缺乏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准备, 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物理, 是形成物理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3.初高中物理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差异

在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能力要求较高,应培养的能力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如牛顿运动定律则要经过推理得出,而且在处理问题中要较多地运用推理和判断,因此推理和判断能力要求大大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提不高,就学不好高中物理。进入高一,在学习和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就体现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学生要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计算合力、分力的大小及方向,这对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无疑是一大问题。至于解决具体问题时的数学能力,更是一种较高能力的要求,需要具备较高的物理思维能力。相对于初中而言,要跨出一大步,这个问题更为突出!高中阶段的学习,要对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定量研究,需要运用数学简明确切地表达问题,综合运用数学进行推理和运算。学生要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物理,学会运算,以至最后得到物理结论,是在高中阶段应逐步培养和提高的能力之一。

4.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学生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复现知识,对概念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进入高中后,则既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要能够自学钻研,消化知识;要重视逻辑推理,要能进行纵横判断、推理、假设、归纳等一系列更为高级的思维活动,这对习惯于直觉和套公式的初中生而言,当然是不适应的。

针对以上高中物理难学的原因,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 解决好高中物理难学、难教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才是解决难学的根本。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在高中起始阶段的教学中,降低教学起点是减缓教学梯度的有效方法。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 绝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都接触到了, 高中教师在了解学生在初中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学习从生产、生活中提出问题,再由科学实验或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规律的方式,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

第9篇

凭借几年高中物理教学的经验和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当前高考试题的出题趋势的分析,我就现行阶段如何学好高中物理谈几点浅见。

学好高中物理,首先要学会翻译物理语言。这里所说的物理语言指的是物理教材上的专业术语。如果能做到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达物理语言,也就达到了理性认识问题的高度。

1.翻译物理中的生活词。所谓物理中的生活词指的是生活中常用,但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的意思有异于生活中意思的词。

(1)“轻”。常见的例题中有“轻质”和“轻放”。“轻质”意为着质量小,在物理中就忽略它,有时可认为重力为零,有时(特别是在分析连接体问题时)可以忽略质量;“轻放”意味着过程进行缓慢,在物理中就忽略其速度,认为物体的初速度为零。

(2)“慢”。说明过程用时较长,在物理中就认为过程中各个时刻均处于平衡状态,即各个时刻合外力为零。

2.翻译重点概念。这里所说的重点概念指的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物理概念。如:质点――有质量的几何点。仔细分析,就是物体的所有质量集中于物体中几何上一个点的位置,这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是理想化的。既然将生活中本身存在形状和体积的物体的质量看作集中于一点,说明物体本身的形状和体积对问题影响小,才可能忽略次要因素,只抓主要矛盾。故质点可简化为:(1)有质量的点;(2)条件:物理本身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或无影响。

3.翻译重要规律。重要规律指教材的重要运动形式、定理、定律和重要结论。这是高考的重头戏,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1)重要运动形式就是典型的物理模型。同学们头脑中必须清楚高中阶段所学的各种物理模型。如:A.平抛物体运动――将物体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定理和定律是处理物理问题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是每年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3)重要的结论有的是教材上直接给出的,有的是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这些结论或直接或间接地为我们解题提供了方便。应要求同学们熟练应用,同时也提醒同学们注意相应的条件。如:以加速度为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S、S,其差值为一常量且为aT,即S-S=aT。

在翻译的基础上,将物理事实通过物理或数学手段类化成相应的物理模型,依据物理模型对应的物理规律求解。这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思想,更是创新思想的体现,能充分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例1:光滑的斜面倾角为θ,斜面长为L,上端一小球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抛出,如(图1)所示。求小球滑到底端时,水平方向的位移多大?

分析:小球的运动事实是运动平面内的曲线运动,并非教材上的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其合外力平行于斜面向下,而初速度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与初速度方向相垂直,满足平抛运动的特征。所以该小球在运动平面内做类平抛运动,相应的物理模型就是平抛运动。

解答过程如下:

解:水平方向:s=vt①

竖直方向:L=at2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③

由以上三式可得:s=v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生活结合很紧密。这就要求同学们既要多做实验,又要多思考、多留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将它与教材上相应的内容加以比较,得出相应的规律。这样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又可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质量为0.2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为θ=53°的斜面顶端,如图2所示。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线与斜面平面平行,不计摩擦。当斜面以a=10m/s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求线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取g=10m/s)

分析:生活中这类现象是有的。根据生活经验知道,当物体同斜面一起向右加速运动过快时,线有从平面“飞”起的现象。当a=10m/s时是否“飞”了起来?将该问题推向临界情况。

解:当小球与斜面接触且无挤压效果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竖直向下是重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是拉力。故:mgcotθ=ma,即a=7.5m/s;而a=10m/s>7.5m/s,所以此时小球早“飞”起来了。故线对小球的拉力T=[(ma)+(mg)]=2.83N;斜面对小球的弹力N=0。

由以上例子可见,生活经验有助于解决物理问题。当然我们所依据的生活经验必须正确,不能依据生活中的假象。

第10篇

一、基础记忆是关键

高中考试注重的是学习的透彻性,知识的基础性。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尤其是力学学习中,学生应该熟记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结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认为理科学习、物理学习不需要死记硬背知识点,结果导致在期末复习时,能熟记基础概念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学好物理、学好力学的前提就是熟记物理概念,例如:什么是“机械”。只有熟记物理概念,才能更好地学好高中物理,掌握物理的学习技巧。

二、积累知识是基础

在记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该主动积累来自例题以及参考资料上的物理知识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源于插图,可能来源于题目内容,可能来源于阅读资料。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归纳总结,找出知识点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进行相关的整理,以便于记忆。记忆与遗忘是共同存在的,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反复地记忆知识点,使得知识更加全面系统,使知识与定理的内容联系更加充分。

三、合理归纳是根本

力学学习的重点在于受力分析。所以学好力学的关键在于做好受力分析。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缘由在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以及关键,更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功。例如:如何受力分析。首先应该明确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应该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根据解题需求进行对象分析,是作为一个质点还是系统之类。其次,分析力最怕缺失相关力。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应该按照顺序进行,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重力,任何物体都有重力,真空情况除外。而弹力与摩擦力都是接触力,有接触面才存在接触力。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刻了解力的基本概念,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然后,分析研究对象的力。

综上所述,在力学学习中,只有归纳整理,学生才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听懂到熟能生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物理成绩。

本文作者:于雄工作单位: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

第11篇

【关键词】生本教育 高中物理 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139-01

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为基本特征。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要有深刻的转变。在新课程课改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那如何才能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 激发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向导,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物理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把教学与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利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分析物理现象,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物理,物理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如讲授了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引导学生分析高速公路转弯处为什么外高内低;学习了动量定理以后,引导学生解释从高处跳下为什么要做下蹲动作。此外,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如讲授家庭用电后,可以布置学生实际调查自己家里的用电情况,并计算选用的保险丝规格,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学有所用,进一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保持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我们还可以适时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就是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人为地控制卫星的运动速度将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人们可通过卫星探测地下资源,进行军事侦察,传送无线电波。由此,学生再度体会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主动学习物理的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提高听课效率,做好笔记

学生学习期间,课堂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还要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性

高中教育相对于初中教育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阶段,搞好高中生的知识教育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高中物理又是一个重点,初中的时候由于受到的教育程度浅显,加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教材的编写是很简单的,而高中的教材是密切与生活相联系的,所以教材的难度跟初中相比可以说有天壤之别,同学们刚开始接触时觉得跟初中物理一样简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面的增加,感觉不像初中物理那样简单了。于是就寻找原因,一般的就会把责任推到教师的身上,说老师教得不好,导致自己没有学好,而不找寻自己的原因。现在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学习上主动性越来越差,教师跟得紧了,学得好一些,教师跟得松一些干脆放弃或随意学一些。因此要教好高中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 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不但要有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要有良好的实验和动手制作能力。许多创造发明都是在反复实验和精心制作以后成功的。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按书本上讲,学生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物理学的形成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紧张、活泼和兴奋状态中积极思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可布置一个探索性实验,只给一把刻度尺、一块长木板、一个小滑块,请粗略测量长木板与小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实际进行操作,最终测出该值。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将有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设计改成探索性实验,不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在实验设计的操作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效率

物理是中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其基础性决定了学习物理必须“夯实基础”,这种认识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所认同。但是什么是物理基础,大家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在实际的教学中,做法有别。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夯实基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认识的偏差,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感到茫然。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准确理解高中物理基础是进行物理教学的前提,有效地夯实基础是物理基础教学的目标所在。

一、明确目标,准确把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概念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去实现,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要为学生参与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从科学素养的内涵以及物理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到的作用看,高中物理基础应该是基本的物理知识、学科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它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贯穿始终,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其作用自不待言,它始终处于物理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物理基础是物理知识在内的多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因素内在联系互相影响。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将他们分割开来。试想,如果没有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就不会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如果没有法拉第“磁转变为电”的思想,那么就不会有第一台发电机的诞生;如果没有开普勒三定律,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

二、树立理念,夯实高中物理基础

理解了“物理基础”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夯实物理基础必须明确“物理基础”的概念和内涵。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勇于超越昨天,超越自我,树立全新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力求思维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

(一)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教学行为。转变自己的角色是夯实基础的前提条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从基础抓起,从教师做起。作为教师要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是改变自己主宰课堂的做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1.重视教学方式转变,由教法向学法的转移。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大多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师自始至终习惯了牵着学生走,让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学是为了教师的教。教师中心论的思想在很多教师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放在支配者的地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依赖性增强,任何的情况都是被动接受,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丧失。其结果基础不牢,效率不高。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获得的,要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科思想必须有正确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夯实基础,而且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将好的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逐渐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课堂教学不仅看教师如何讲,还要看学生如何学。正如叶圣陶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2.改变评价方式,重视学习过程。很多教师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只看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的知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有一个过程。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让学生展示他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要通过一定物理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性,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物理规律,掌握物理规律。学生在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自然就掌握了基础,又发展了学科能力,从而也就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