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09: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第二课堂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第二课堂 评估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与英语正规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课外英语活动,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实践真实环境与条件。学生可以通过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在自然情景下进行语言输出。 可以说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第二课堂的作用不小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魅力还在于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校园人文气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黄立鹤,2011)。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明确指出“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科学的评估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目前,各高校大学英语正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相对完善,并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对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来说,不同高校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同一所学校对不同的第二课堂活动采用的评估形式也不尽相同。
1 调查过程
1.1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本论文试图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在课后学学英语的时间、内容和方式。(2)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3)学生参与英语第二课堂的频率。(4)学校对英语第二课堂所采用的评估形式。(5)评估形式对第二课堂开展效果的影响。(6)评估形式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积极性的影响。(7)英语第二课堂评估形式中存在的问题。(8)学生对英语第二课堂评估形式的建议。
1.2 调查对象
本着开展调查的便捷性、调查结果对笔者所在学校的实用性、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以及调查结果的客观性,本次调查选取北京市5所重点工科院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调查对象为30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大三学生。调查对象的大学英语课时、教材、教学环境则各有差别。
1.3 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的工具为问卷和访谈。问卷包括16个开放式选择题,内容涵盖学生大学英语课后学习情况、学校第二课堂组织及开展情况、学校对第二课堂的评价形式、学生对第二课堂评估形式的评价、评估形式对第二课堂的影响。问卷回收后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对有待深入探究的问题则通过访谈的形式选择部分学生和20名被调查院校的大学英语任课教师进行访谈。问卷如下:
(1)你平均每天课下学习英语的时间是?
(2)你在课下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
(3)你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是?
(4)你所了解的贵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哪些?
(5)贵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稳定教师参评价机制的有?
(6)贵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稳定学生互评机制的有?
(7)贵校对学生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情况有详细记录的有?
(8)贵校没有任何评估形式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
(9)贵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参加情况计入大学英语课程成绩的有?
(10)贵校英语第二课堂参加情况纳入学分制的有?
(11)贵校英语第二课堂参加情况与奖学金评定挂钩的有?
(12)贵校英语第二课堂参加情况与研究生保送挂钩的有?
(13)你最喜欢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是哪些?
(14)你不能坚持参加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因是什么?
(15)你认为稳定有效的评估机制对第二课堂的作用是?
(16)贵校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机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2 调查结果
表1 平均每天大学英语课后学习时间(单选)
表2 大学英语课后学习内容和方式(可多选)
表3 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单选)
从表1看出,大多数学生大学英语课后学习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尤其有32%的同学课后学习英语的时间低于半小时每天。由此可见,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表2说明学生课后学习内容和方式以完成作业和网络自主学习为主,21%的同学选择了和同学进行听说练习,只有9%同学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学习实践。从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频率来看(表3), 16%的同学经常参与第二课堂,18%的同学则从不参与,绝大多数同学只是有时或偶尔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从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统计可知,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并未得到真正发挥,仍有通过挖掘第二课堂来的巨大潜力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巨大空间。
表4 英语第二课堂评价形式(单选)
表5 英语第二课堂激励形式(可多选)
调查数据显示(表4),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评价为主要评估方式。后期访谈揭示,教师评价主要指由教师担任评委的竞赛类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教师长期稳定地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评估的则寥寥无几。对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两种模式,大多数也只是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个别情况下所采用的评估形式,并非常态化评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有高达24%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根本没有任何形式的评估机制。对于英语第二课堂的激励形式,统计数据显示(表5),30%和28%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奖学金评定和免试保送研究生挂钩,后期访谈表明,这部分活动主要指级别较高的竞赛类第二课堂活动,尚无第二课堂参与情况纳入大学英语课程成绩的统计结果,数据统计显示有5%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纳入本科生学分体系中的实践环节。
表6 稳定的评估机制对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可多选)
表7 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机制中的现存问题(可多选)
表6和表7为开放式问题,未设置选项,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两个问题进行开放式回答。归纳结果表明学生认为稳定的评估机制对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改善第二课堂教学效果、扩大第二课堂影响力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目前第二课堂评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被调查学生认为主要有:评估机制不够稳定、教师参与不深入、评估形式单一和未纳入学分制等。
3 对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机制的建议
3.1 建立稳定有效的评估机制
评估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无论对于英语正规课堂教学还是第二课堂活动,科学稳定的评估体系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环节。对于英语第二课堂而言,学生可以从稳定有效的评估结果中获得对学习效果的系统评价,从而调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时间精力的投入等。评估结果同时可以让教师了解第二课堂开展效果、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衔接情况、学生参与情况及学习效果等。因此,英语第二课堂的评估形式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可多可少,而应根据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频率、组织形式、活动性质建立长期有效的评估模式。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英语第二课堂评估的稳定性确实有待提高,大多数第二课堂活动要么根本没有任何形式的评估,要么临时确定评估形式,或者只是教师对竞赛类的活动进行简要的结果点评。零散随机的评估机制使第二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由于得不到有针对性的评估指导,参与积极性降低。
3.2 强调过程评估和多元评估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延伸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第二课堂鼓励学生长期积极地参与,进行语言实践和知识积累,第二课堂评估方式除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外,同时应当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良好跟踪,鼓励并督促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发展语言应用技能。鉴于此,第二课堂评估应突出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估,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频率、方式、学习方法、内容、收获等方面进行消息记录和考核。
同时,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群体的需求和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为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安永军,2012)。与此相对应, 英语第二课堂的评估方式也应灵活多样。可有教师评估、学生互评、自生自评等不同主体的评价模式,也可有学习档案、演出汇报、阅读心得、技能比赛等等形式不同的评价模式。
3.3 为教师评估创造条件
本次调研发现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参与度较低。从对教师的访谈汇总来看, 原因包括:学校组织管理方面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第二课堂参与未纳入教学考核等。因此,学校教学管理方面必须首先为提高英语第二课堂评估中的教师参与度创造条件,认识到第二课堂对学生发展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把第二课堂纳入教学工作考核范围,为教师参与第二课堂评估腾出时间、精力,激发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4 结语
英语第二课堂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良好环境。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把课堂所得的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实践所需的隐性语言应用能力。但目前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二课堂开展效果、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为评估机制不稳定、评估方式单一和教师参与度低等。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41305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立鹤.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创新模式之理论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英语第二课堂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Effective Mode of the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ANG Yi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Beijing 100048)
Abstract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are beneficial supplements to classroom English learning. They were widely carried out in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activities is far from satisfy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ffective teaching, English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designed for efficiency, effect and benefit. The effective activities should reduce teaching input while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output, should help students make progress and achieve their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should give students useful and practical skills that are needed in the socie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effective teaching
1 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研究背景
课堂教学因为受时间、场地和对象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存在一些困难。例如,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学课时有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另外,高职学生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后自主学习习惯,学生课下不进行练习巩固,教师仅凭课堂教学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各高职院校都在开展各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理论上说,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应该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否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却鲜有研究的议题。
2 有效教学理论
在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中,人们提出了“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此后这一概念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①西方英语教育界的学者们针对英语教学展开了大量的有效教学研究。②③④如今,这一议题在我国的英语教学领域也备受关注。⑤⑥⑦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学应该是有效率、有效果和有效益的。第一,有效率指的是教学活动的产出(即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的比值。教学投入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投入。这需要我们的教学能够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产出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第二,有效果指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得到的收获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学习并得到了进步和发展。第三,有效益指的是教学的效果符合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符合学生对教育的需求。⑧
3 关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调查
目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正在各高职院校火热开展,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在广泛进行,但是却很少有人思考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虽然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有别于第一课堂的课堂,但它仍然是一种在学校情境中由教师为学生组织的“隐性课堂”(hidden curriculum),仍然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并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 “课堂性”仍应是其本质属性。因此,第二课堂活动也应符合有效教学的要求。
为了了解目前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我们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职学院的8个自然班296名学生中开展了一项“关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调查。调查发现,第一,多数学生对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满意度一般,31.8%的学生认为在第二课堂中的收获不及第一课堂大。第二,虽然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认可第二课堂活动的效果。33.4%的学生认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对于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基本没有效果或者完全没有效果,而对于听说读写译这5个单项语言能力的提高,认为基本没有效果或完全没有效果的学生分别占30.4%、31.1%、43.9%、45.3%和39.5%。
4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模式探索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善现状,提高第二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效教学的理论,从效率、效果和效益三因素考虑,探索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有效模式。
4.1 提高效率需要减少教学投入并增加教学产出
学校在规划和设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时,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教师只是起引导和辅助作用。在高职院校可以开展的这类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晨读、晚自习、英语学习讲座、英文电影欣赏、英语广播站、英语类的校报校刊、校园英语学习网站、微博及微信平台以及各类英语竞赛活动。
(1)晨读和晚自习。高职学生多数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果不加引导,要他们一开始就能够自主地进行晨读和晚自习,这不现实。教师可以在开始阶段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督促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在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和帮助他们。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应逐渐淡化角色,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英语学习讲座。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当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开设英语学习讲座的目的正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现状为学生规划系列英语学习方法讲座,例如英语发音训练方法、口语训练方法、听力训练方法、词汇学习方法和写作训练方法等。教师规划好讲座的主题之后,可以将学习讲座的组织任务交给学生会等学生社团组织,让学生自己组织和开展,而教师只是起辅助作用。
(3)英文电影欣赏。英语学习兴趣是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一项重要因素。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学生们精选一些难度适当的电影,如《罗马假日》、《魂断蓝桥》、《海底总动员》和《风中奇缘》等。教师只需做出要求或安排,其余事务由学生组建的英文电影社团负责,如张贴电影海报、组织放映等。
(4)多种媒体的英语第二课堂。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渗入多种媒体,深入学生的各种群体之中。例如,学校可以组建校园英语广播站、英语类的各种校报校刊、校园英语学习网站以及微博及微信平台等。这些也可以借助学生自己的力量,组建学生社团,由学生自己筹划、组织、开展、宣传和维护。由学生自主开展的这类第二课堂往往更具生机和活力,更能吸引其他学生的关注,也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类第二课堂中,教师也只需要做指导和引导的工作。
(5)各类英语竞赛活动。在高职院校,各类英语竞赛活动一直是英语第二课堂的传统项目。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吸引到有专项特长的学生,可以提高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英语实践机会。这些活动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竞技类,如英语百词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写作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等。另一类为表演类,如英文歌曲比赛、英语朗读比赛、英文电影配音比赛和英语戏剧比赛等。这类活动也可以交给学生社团,由学生自己进行策划、筹备、组织和汇报演出。
4.2 提高效果需要切实让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并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一,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能盲目开展,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并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师在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前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使第二课堂活动能对课堂教学起到巩固和补充的作用。例如晨读和晚自习,就应当引导学生就当天或第二天的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或预习,而不能漫无目的、随意地开展。在多种媒体的英语第二课堂中,例如微博和微信平台中,应当就当前的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信息。第二,学校在规划第二课堂活动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设计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学习动机是为了就业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一般集中在提高听说能力上。适合为他们开展口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比赛等以听说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果学习动机是为了考试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往往是提高词汇量和读写能力,那么这部分学生则适合参加英语学习讲座、英语词汇比赛、英文写作比赛、英语校园广播、英文校报校刊、校园英语学习网站等活动。第三,学校应为第二课堂活动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开展每一项第二课堂活动时,应当对于参与的学生有考勤记录和成绩评价。对于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学生要进行奖励,对于努力参与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对于较少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则要及时进行督促。
4.3 提高效益需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实用”能力
有效果是指学生学到了东西,有结果。而有效益则指学生学到的东西能够有用,有益处。如果学生在第二课堂上学到了东西,但这些知识或本领本身对于学生将来工作是无用的,那么这种第二课堂活动即使有教学效果,但依然谈不上有教学效益。要做到提高第二课堂的教学效益,就需要使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结果符合社会的需求,具有社会应用价值。也就是说,学校进行的第二课堂活动,需要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需要满足学生未来就业、成长和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教师在规划和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时,应当参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第二,学校应当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了解每年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反馈,了解社会的需要,并根据调查结果不断地调整第二课堂方案,从而培养出能够学以致用、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基金项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1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1142)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人民教育,2001(6).
② Brown, A. V. Students' an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effectiv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 comparison of ideal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9(93).
③ Facella, M. A.; Rampino, K. M. & Shea, E. K.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2005(29).
④ Murray, H. G.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rs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In J. C. Smart (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 New York: Agathon Press,1991.
⑤ 胡信华.高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分析.职教论坛,2010(1).
⑥ 杨惠中.提倡有效教学——从“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谈起.外语界,2011(2).
第二课堂一般意义的特征主要有主体的自愿性、活动目的明确性、活动内容广泛性、活动形式多样性、活动空间广大性等等,但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有其自身特征:第一,学员主体特殊性。远程教育的学员基本是成人,与普通中小学、甚至普通大学都不同,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面临很强的工学矛盾。因此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能不能参加,有多少人参加,怎样能够让更多的人参加。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才有意义和效果。第二,活动目的性更强。远程教育的学员学习目的主要有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取得学历证书和扩大社交范围。因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目的,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三,多样性与灵活性。每位学员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所长,有些学员甚至是本岗位的专家、带头人。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完全可以结合学员的工作进行,既有专业的针对性,又有对所有学员的示范性、启发性。如果把各个专业的优秀学员组织起来,向他们学习,我们的第二课堂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性多样。总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既有优势,也有困难。我们要结合远程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优势,使第二课堂成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第二课堂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作用
(一)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
第一课堂教学作为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众多学生进行同步教学。目前现代远程教育第一课堂的形式主要是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而这两种形式的教学课时数只占总学时数的1/3,其余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开展全方位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第一课堂教学为学生传授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使其学员对专业知识有共同的理解。第二课堂主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三)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朱邦芬曾经说过“一流人才不是老师从课堂教出来的。”一流的人才不但需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强弱是人才质量高低的直接表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建设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在第二课堂中的训练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学员之间、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重要渠道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面授课少,学员见面交流的机会少,学生很难形成同学友情,感受不到大学的氛围,因此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交流,增进感情。
三、第二课堂的内容与形式
(一)活动内容要以围绕专业教育为主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安排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围绕学生所学专业来组织第二课堂,让学员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巩固所学知识。要充分利用学员自身条件与优势,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例如机械加工、数控等专业,可以到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学员单位,按照要求亲手操作;汽车专业的学员同样也可以到汽车检测与维修车间开展活动;计算机专业可以成立维修小组,实际组装与维修。
(二)活动形式要灵活
可以小组为单位,只要小组内大部分学员有时间,就可以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甚至可以年级为单位。不管是什么形式、什么内容的活动,事先都要有科学、合理、安全的方案,保证活动效果和目的。
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首先考虑学员的特殊性,学员是否愿意参加,能不能参加是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每学年都要对不同专业学员的第二课堂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形成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形式,以及经费的预算和安全的预案等详细的计划书,然后经过学校研究审核通过后,加大宣传,通知到每位学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制度保证为前提,落实为根本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 第二课堂 区别与关系 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迅速,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要求也不断提高,广大教师也不断研究和改进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商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也在不断建设发展中。诸多研究和文献从理论上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仍为传统型,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类似,没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很多课外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促进商务英语课内教学。要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就要明确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适应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和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笔者认为: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还需要把握这样两个关系与区别。
1.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区别
由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的不同,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的意义与内容也不同。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整体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其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众多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已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主要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生活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综观大多数的大学本专科院校,其第二课堂的形式主要有英语协会定期开展活动(英语角、讲座、影视欣赏活动、辩论或演讲、竞赛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广播电台、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英语学习活动、举办大学生英语文化节,开展丰富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等。
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无论在作用与内容上都应该有很大的不同,其作用更明显,内容更实际。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同时具备商务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应用能力人才的需求剧增,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单一的英语课堂已不能满足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多元化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使学生从内容、形式上融入商务英语学习环境,体验社会文化,扩大知识面,增强个人职业竞争力。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实质性发展,增强对商务英语这一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能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知识的灵活运用,既要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运用能力,又要培养对策能力与商务方面的能力。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开展的主要载体,英语课外活动、各类英语社团、商务英语专业模拟工作室、英语网络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等培养途径,模拟一个较为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去体验、实践和运用英语。在开展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时,我们必须认识其特殊性,以区别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适合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效率,这样才能取得所期望的实际效果。
2.商务英语专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课外语言实践的时间至少应该是课内语言教学时间的4倍。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语言的能力,就得让他们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去接触丰富的语汇,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可分割。商务英语教学的第一课堂,主要以讲解英语和商务、贸易等理论知识为主,理论性较强,用于专业技能训练时间不足。而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着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如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商务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深度运用。第二课堂强调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提供比课内学习丰富得多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第一课堂教学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反之,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有力补充。在今后的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其与第一课堂的关系,使之为第一课堂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清了上述两个关系后,我们就能对适应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有一定的认识。在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与指导上,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应该把它作为一项教育工作来认真规划,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进行系统设计,提高第二课堂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变软性要求为硬性指标,促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完成第二课堂的活动。
2.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师介入,培养学生骨干。
3.加强宣传与组织,不断诱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欲望。
4.有计划性、针对性的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紧紧抓住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开展有效的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要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原则,从语言能力到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职业素质到综合素质提高,从理论到实践的运用,合理制定每一学期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的活动计划,形成系统。切实发挥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亮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另一阵地,能够被学生、学校、社会认可和支持!
总之,我们应对商务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具有商务英语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发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潜能,使第二课堂有效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邹议[J].外语界,2006(4)
2.吴红.第二课堂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武选民.对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4.叶文忠,袁新洁.论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强语境”的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3)
5.潘霁亮.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工商管理类专业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类专业不仅要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四种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的实践教学存在“有形式、无实质”的现象,即虽然有相应的课程、课时安排,但流于形式,甚至被等同于实验课程或者实习,存在着一些狭隘的、片面的认识误区,如认为实践教学从属于知识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二是存在“双脱节”现象,即一些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与社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三是相应的实践教学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仅以实验室实验、模拟实习等形式散存,缺少真实的实践任务驱动,未能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作用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它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各类有益活动,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续,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高校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优势
1.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专业深度与广度有机结合,拓宽专业适应面的关键环节。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通常是大类招生,入学后两年内仍要再细化专业进行学习。课堂教学学时有限,只能向学生讲授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核心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是与时俱进、动态变化的,因此,仅利用第一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设第二课堂,补充、延伸第一课堂的学习,将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2.教学组织灵活。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方式是“一对多”的教师讲授,教授内容以理论为主,即便涉及到实践学生也较难主动参与。而第二课堂以学生个体、团队等多形态存在,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与交流,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切的体验。
3.第二课堂能够营造健康向上的学科氛围。紧贴专业知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够接受专业知识的熏陶,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学科氛围,使学生较快和积极地融入专业学习中。
4.资源整合的广泛性。与第一课堂教学不同,第二课堂不分校内校外,让学生在广泛的实践活动中锻炼能力、领悟人生。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大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工作,可以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不受时空的限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统一起来,边学习边实践,效果要比在“第一课堂”上更为有效,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第二课堂是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通过有目的地开辟第二课堂,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引导作用,有利于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鉴于应用型人才所从事工作的社会性和综合性特点,从素质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包括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成熟度等。第二课堂提倡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生可以是某个项目的执行者,也可以是某个项目的组织者、管理者甚至创造者,从而使自己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锻炼了工商管理类学生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主动性。学生从第二课堂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参与进去,取得的成绩既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同学和老师对其劳动和能力的一种认可,必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另外,在第二课堂中将学生视为社会人,让学生有机会与社会接触,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与经验,提高社会沟通能力和适应性,这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人际交往和社会认识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都从不同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构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举措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从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活动内容安排、师资及学校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评价和激励制度设计等方面全面考虑。
(一)重新定位第二课堂
在人才培养上对第二课堂进行重新定位,把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二者紧密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同时应密切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大配合力度,从而形成合力。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既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层面讲,专业指导教师(包括社会兼职导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一方面,老师需要结合学生和专业实际,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到第二课堂建设中去;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第二课堂主体,需要重视和积极参与,才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与课堂教学包容发展的机制
改变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互不搭界甚至相互争夺教学资源的局面,促进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相互促进。学校需适当加大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投入,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同时确定教学、科研、学工、团学组织等部门在第二课堂管理指导方面的职能和关系,努力构建适应第二课堂特点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团委要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的规划和引导,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团委在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组织和保障职能,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个良好的环境。另外,教务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把第二课堂活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参与第二课堂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计算,调动专业老师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三)搭建第二课堂平台
搭建第二课堂平台时除利用好本校资源外,特别要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如下渠道实现:(1)本校师资及实验室等设施、设备和资源。(2)建立实践与科研基地。利用已有的校外实验、实训基地以及行业优势、校友资源等,在有关部门、有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基地和寻找合适的校外兼职导师;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3)参加各种重要赛事和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参加学校、省级乃至全国性的重大赛事,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用友杯”ERP沙盘模拟对抗赛、英语演讲大赛、辩论赛、电子商务大赛等。这些比赛由于竞争性强,促使学生短时间内学习和训练大量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4)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 地方院校 第二课堂 英语演讲能力 对策
英语演讲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掌握和应用英语的较高层次要求。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英语尤其是英语演讲能力,不经长期训练和一定的环境熏陶,很难达到流利的水平。
然而,地方院校受教学内容、教学课时、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学生基础等诸多因素制约,在第一课堂中较少涉及英语演讲能力训练。因此,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积极影响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教学内容、计划学时之外展开的以拓展知识层面、培养兴趣能力为主旨的教学活动,它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最大区别在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改变,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在其中发挥启发、指导作用。
开设英语演讲第二课堂,有利于创造宽松、自由、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真实意义的语言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在第二课堂中培养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目的并不是培养演说家,而旨在提高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带动其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以及逻辑思维、应变能力的发展,建构创新意识。
二、现状
地方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经多年发展,其呈现形式日渐丰富,国内许多地方院校普遍采取诸如“欧美国家英语电影赏析”、“英语演讲兴趣小组(团队)”、“校园广播英语节目”、“英语俱乐部”等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院校在这一领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院校重视程度不足,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地方院校整体实力有限,其对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英语演讲能力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开展这一工作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尤其是限于学生基础薄弱,地方院校在校外各层次的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中成绩普遍不够理想。这些都导致其对培养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缺乏热情。
另外,制度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地方院校以第二课堂模式培养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序开展。具体表现为:第二课堂管理部门职责不明晰、经费活动来源不稳定、缺乏对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及参与学生的激励机制等。
(二)缺少经验丰富的专业师资力量。
对于英语演讲训练这一实践性较强的项目而言,基础再好的学生也需要有一名熟悉和擅长英语演讲的专任教师给予日常指导。
地方院校由于师资规模和师资力量限制,普遍缺乏在英语演讲领域有深入研究和较多成果的专任教师。目前,地方院校英语演讲第二课堂的指导教师多以教学热情较高但经验较少的年轻教师为主,这部分指导教师自身对大学英语演讲训练这一课题也处于摸索之中。
(三)地方院校学生英语演讲基础较弱,积极性不高。
当前的高考制度具有极强的优胜劣汰特点,一般而言通过高考进入普通地方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面、学习方法等方面要逊色于重点院校。具体到英语演讲,地方院校的学生英语口语基础普遍较弱,参加英语演讲竞赛的经验、热情和能力也偏弱。从历年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各省区赛及全国决赛可以看出,表现出色的地方院校选手仍是凤毛麟角。
三、对策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外语水平,尤其是学生英语口语和英语演讲水平。因此,地方院校开展好英语演讲第二课堂,可以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提升学生未来的竞争力。综合目前地方院校在英语演讲第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三方面逐步加以解决。
(一)注重英语演讲竞赛训练团队的选拔、组建。
地方院校要搞好英语演讲第二课堂,首要的是能吸收到一定数量的对英语演讲有浓厚兴趣,并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加。
地方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每学年招新的模式进行全校宣传、选拔,通过校内选拔赛遴选出有一定培养潜力的学生组建英语演讲团队。
在团队组建后,可以为成员开设选修课,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宽中西文化知识面,巩固其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提升对中西方文化的鉴赏和比较,以及对大众话题和一般社会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
在日常训练模式上,英语演讲第二课堂可以选取成员感兴趣的话题,从让团队成员撰写演讲稿开始,训练成员的基本功。然后进行话题式的英语对话、英语演讲训练,逐步提高成员的英语演讲水平。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管理,在英语演讲第二课堂中推行学分制。
英语演讲第二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地方院校提供基本的物质和政策支持。其物质基础包括场所、经费、设施和环境等。从地方院校的实际看,英语演讲第二课堂物质条件的“供”与“求”之间仍然存在矛盾。主要表现为:缺乏足够的硬件条件,如经费、实践场所等。同时,在对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在校外竞赛中获奖方面,地方院校的奖励措施和力度还有所不足。
此外,目前大多数高校已尝试和推广学分制。鉴于地方院校中学生参与英语演讲第二课堂的热情较弱。为激发学生参与英语演讲第二课堂中的积极性,地方院校可在学生培养方案中为参加英语演讲第二课堂和校外英语演讲竞赛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学分,以此吸引学生参与。
(三)在英语演讲第二课堂中建立导师制。
地方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其英语第二课堂常常处于自发自为、无专人指导的状态,即便有指导教师也多以年轻教师、经验较少的教师为主。地方院校英语演讲第二课堂指导教师的配置尚未制度化、体系化。这是限制地方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发展的一大因素。
因此,地方院校需建立第二课堂活动导师制,通过教改课题申报的模式,吸引有志于该项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任教师申报、担任指导任务。教务部门对指导英语演讲第二课堂的教师,认可其教学工作量,同时对第二课堂指导工作实行考核,真正从源头上使英语演讲第二课堂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
参考文献:
关键词:第二课堂;英语应用能力;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85-02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存在课时紧张等问题,导致英语课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的听说及交际能力进行系统训练,这样同学们的英语综合能力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出现了读写能力强,听说能力差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们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听说能力尤为重要,在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的教学功能外,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有效课余教学模式,对于同学们的英语应用交流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2000年,国家教育部就这种情况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教学要求》,其中明确提出:在加强大学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交流能力。
一、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及其意义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与现代教育理念及实际需要相吻合,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一)第二课堂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第二课堂不仅仅延伸和补充了第一课堂的教学,而且还有效地衡量了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并巩固了学习成果,将英语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应用能力。如今的英语教学理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将应试教育转变为应用教育,故学校的教学不仅仅从教学形式上进行了改变,还从教学手段上进行改变,将以往的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现在的第二课堂教学不断地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充实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二)第二课堂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的需要
尊重个体化差异是现代教育理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突破这种集体受教育的形式,因为我国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人数多,教师资源少,一对一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大课堂上无法实现。久而久之,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每个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得不到均衡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日渐参差不齐,差的地方仍然差,强的地方也得不到进一步提高。然而第二课堂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第二课堂是以同学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同学们喜欢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学习和实践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
(三)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第二课堂可以针对第一课堂的课时短、内容有限、训练不足等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为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题材进行听说训练,并且可以组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交流,这样英语的情景应用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说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是相互补充的关系,相得益彰。我们既应该重视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又要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将第二课堂搞得有声有色,成为应用基础知识实践基础知识的战场。由于第二课堂形式多样灵活,内容广泛,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们的素质,对第一课堂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有益补充。
二、目前高校英语第二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目前各个高校普遍重视课堂教学,而第二课堂虽然被提出来推广,但是大部分学校流于形式,疏于重视,没有真正好好的开展。例如,英语协会、英语剧团等,这些组织普遍缺乏组织性,没有教师的指导,只是有一些英语爱好者参与,而那些英语不好的同学通常不会参与其中,久而久之,参加的人慢慢减少,最后活动也就无法继续进行。
(二)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缺少必要的教学设施及经费支持
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一样,同样需要教学设施和教材音像等资料,但是当前我国教育经费紧张,无法为同学们提供足额的经费去满足第二课堂的需求,使得第二课堂的活动开展受到了很大阻碍。
(三)第二课堂缺乏必要的测评体系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和评估第二课堂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效果。所以第二课堂的测评体系是目前第二课堂开展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与安排
第二课堂通常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安排,缺乏系统性和组织纪律性,更谈不上完整的计划,合理的目标,有效地检测,系统的评估。故老师应该对第二课堂予以重视,妥善组织和安排第二课堂,争取让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效用。
(一)教师应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第二课堂
为实现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老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并在组织过程中发现和发挥学生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目标,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带领学生做好互动,让同学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同学之间更加和谐。
(二)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第二课堂丰富多彩,教师可和学生一起组织各种各样的感兴趣的活动。例如,周末可组织英语角,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具体操作: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相关图书来组织材料,以免在活动时无话可说。英语角不仅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英语知识专题讲座,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减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中西方文化有差异,跨文化交际等主题讲座可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习俗和文化,避免交际过程中出现因文化差异而导致尴尬的局面。
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仅包括英语角,还有很多其他活动用以借鉴。如:英语广播电台,让同学们当广播员,每天定时为大家播放英语新闻、英文故事、英文歌曲等等。还可以组织同学们成立英语社团,如话剧团,定期组织同学们排练英语剧目,老师还可以帮助同学们组织英语晚会,以调动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根据学生情况制定相应的第二课堂测评体系
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测评体系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至关重要,这可以评估出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找出第二课堂组织和操作的不足。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新型的、动态的、评价模式,将第二课堂英语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指导和调整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中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英语第二课堂和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整体的两个方面,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能力的不同分工。因此,在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在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为他们以后的就业生活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豪,王志军.创设英语第二课堂实现“以学促管”——创新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8,(8).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主要社会活动。它是社会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紧密联系,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由此,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1]。
一、 高校教育中第二课堂的价值作用
第二课堂是一种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的教育方式,是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促进学生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每一种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与培养目标息息相关,第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理论知识为主,第二课堂是一种更多体现学生自我,重视学生在各类课外活动中灵活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拓展课堂相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最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
二、高校教育中第二课堂的主要开展形式
第一、科技创新活动
在第一课堂之外开展各种学科竞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科竞赛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有益的科技活动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科技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研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的欲望。
第二、校园文化比赛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功能,也是第二课堂的重要活动形式和内容。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打造的是以“科技创新和文化活动”为核心的文化活动体系,每年一度以“机械之夏”为主题开展篮球联赛、足球竞技等体育赛事,诗朗诵、演讲、辩论等语言类赛事,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等娱乐项目。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仅能浓郁文化氛围,彰显青春活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阵地和舞台,将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多年来,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每年坚持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如调查农用机械使用情r,义务为居民修理简单生活用器械等)、大学生志愿参与我国西部计划和服务我省欠发达地区地区、每个假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在岗实习等。很多同学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全面素质的重要性,不少学生因参与社会实践而坚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高校第二课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对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认识不到位。
因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仍有大多数高校依然认为,第二课堂的作用仅仅是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处在一种补充和从属的地位,所以大部分教师甚至领导都不重视第二课堂,他们认为第一个课堂才是他们的真正的工作内容和任务。
第二、高校普遍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对第二课堂作用认识的不足, 许多学校在校园规划、教学设施等硬件和设备的安排中更多注重第一课堂教学的需要;在经费的投入、人员的安排、设施的健全、政策的制定等方面第二课堂都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2]。如在实验室硬件方面,少许几个甚至一个实验室将承担全院甚至全校该专业的实验课教学环节, 因实验资源的缺少,学生在实践环节往往只是停留在作壁上观,看实验老师演示,无法亲自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甚微。
第三、第二课堂自身内容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
目前,许多高校还未将第二课堂真正列入培养计划,对第二课堂内容的系统规划更是少之又少,导致第二课堂在开展中内容随意化,产生了大量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质量较低的活动,严重影响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第四、第二课堂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与第一课堂不同,第二课堂缺少明确有效的评价方式来反馈第二课堂开展的成绩。学生老师不能直观的感受第二课堂产生的“分数”,同时对做得好的老师和学生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影响学生和老师参与的主动性。
四、第二课堂开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将第二课堂教学纳入学生教学培养计划,系统规划,第二课堂学分化。进入培养计划后,第二课堂课程内容将规范化、开课形式合理化,这样有效促进第二课堂的开展。采用学分制,就是将学生活动课程成绩和第一课堂一样纳入学籍管理。对积极参与第二课堂且获得优异成绩学生给予肯定,对愿意投入大量精力的老师在职称评定,薪酬待遇方面给予倾斜。
第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第二课堂的保障机制。
教育要搞好,特别是素质教育要想真正落到实处,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更需要经费及必要硬件设施的投入。所以,学校应通过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建立第二课堂的保障机制[3]。其一是硬件支持, 如建立专业的实践基地、文体活动场地和相应的设施设备等。其二是师资力量, 目前许多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承担者大多都是共青团组织,由团委或一些学生辅导员来指导开展,指导是零散的、随意的, 缺乏延续性和专业性[4]。学校应该安排专门的老师从事第二课堂教学,建立第二课堂导师指导制度,使第二课堂教育能持续、稳定地开展下去, 从而真正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第三、以学生为本,拓展第二课堂的空间。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要本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安排课程的内容和方式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师是否愿意指导,更要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只有学生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素质教育才能达到效果。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没有严格的限制, 只要有利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的活动都可以作为第二课堂教育的内容。
总结:当今社会的发展,企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加需要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专业精通的全方位人才。高校只有改变第二课堂目前的尴尬地位,切实保障好第二课堂的开展,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达到高校培养和企业需要相匹配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 陈 恩.新形势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浙江防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 彭巧胤.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5).
第二课堂指的是除上课的课堂之外的学习实践活动,设立第二课堂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丰富第一课堂。所以说,语文第二课堂是语文第一课堂的催化剂和促进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第二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拓展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空间,拓宽了他们语言文学的知识面。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和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呢?
一、培养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活泼,爱好广泛,极易想象,极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渴望走向社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因此,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及时有效地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效地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二、科学安排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小组
为了使学生能愉悦和谐又有成效地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性别差异、地域跨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分组。首先让语文成绩较好,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语文学科代表,担任第二课堂大组长,然后再由大组长选定各组的组长,各组成员按照兴趣爱好、语文基础、学习能力水平自由组合,由组长依次编号,最后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在小组间进行平衡调整。各小组要在小组长的领导下,自定组名,自拟小组口号,制定学习目标和互帮互学计划。这样安排第二课堂学习小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起到互帮互学,合作互助,共同提高的作用。
三、教给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阅读方法
1.合理制定阅读计划。阅读,是语文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根据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最适合阅读儿歌和图画书籍:中年级学生则较适合阅读寓言、童话等短文:高年级就可以安排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中外文学名著、科普文章及报纸杂志。
2.博采众长,摘录好词佳句。第二课堂的阅读,应更多地注重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避免学生多过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记录好词、好句,不断积累字词。同时让学生记录课外阅读中遇到的精彩词语和优美的句子,起到广撷博采,学以致用的作用,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3.讲求方法,精略结合。面对不同的阅读文本,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对那些最有意义,与学习密切相关,有趣味的段落和章节进行精读,边阅读、边思考、边圈点勾划,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对其它一些无关紧要的段落,则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地进行浏览,从而提高阅读效率。阅读中,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四、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第二课堂的小组交流
有成效地开展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是小组交流。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更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同与赞扬,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教师要利用班队会、兴趣小组课开展第二课堂读书心得、经验交流会,开展朗诵、讲故事、猜谜语等比赛活动;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当然,小组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搭台教师唱”“教师搭台学生唱”“师生搭台师生唱”“学生搭台学生唱”可多措并举,全员参与,让成员间相互解疑、补充、总结。
五、留心发现,鼓励表扬开展第二课堂的典型
一、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组织管理
完善的、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校能否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有力保障,良好的制度体系是保证学校第二课堂活动有效、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学校在第二课堂制度方面应充分体现科学性、导向性、激励性等特点,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健全第二课堂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的规章制度是实现第二课堂规范化管理的保证,也是第二课堂得以蓬勃开展的保证。学校要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第二课堂管理体系,成立由学校各职能部门组成的“第二课堂”管理机构,抓规划、定措施、把方向,通过对各方面关系进行理顺、多方面资源的整合、明确日常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等方式,实现对第二课堂的加强管理和支持。同时对第二课堂项目的成立、审批、考核、基本原则及学校的基本要求等应加以明确规定,使学校对第二课堂的指导和管理有章可循。
2.鼓励教师指导第二课堂创新活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并在相应政策上有所体现,注重对在第二课堂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老师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调动指导老师积极性的方法很多,比如我们学校近年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措施,主要有:对指导学生获得创新立项的项目给予更多的配套经费,年终考核时指导学生获得创新成果的奖励权重高于其他一般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第二课堂的工作量高于一般课程的教学工作量等等具体措施。这些措施较好地提高了教师指导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3.建立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体系
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学生的科研活动,来源多,管理部门也多,在学生科研活动中存在一定程度重立项、少监督、轻结题的问题。有部分同学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存在走过场的问题,主要是源于管理和监督环节的不完善。为此,学校要成立学生科研项目管委会,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学生按照项目分为不同的课题组,围绕各自项目展开工作,并且定期向管委会提交项目进展汇报,管委会同时不定期对项目的进程进行检查,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度到底怎么样,有没有占着项目不做事情,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同时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一些量化指标。通过加强领导,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促使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向规范化发展。
4.实施激励机制
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积极性的调动需要一些机制和奖励措施,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第二课堂发展的激励机制可从两方面设立:第一是活动内容本身具有吸引力;第二是召开全校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大会,设立创新专项经费,奖励在各项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以提高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敢于创新、追求创新的氛围。
5.建立第二课堂评价体系
建立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评价,什么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跟踪、调查与反馈,优化管理第二课堂活动。同时通过对第二课堂创新活动经验的总结,采取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受益最多的活动项目等办法,展示第二课堂的效果,形成交流互动、提升的局面,让第二课堂独具特色,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阵地。
二、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方法
虽然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指导。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创新活动。教师对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中各环节指导和把关是促进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有较高起点、上水平的关键因素。
1.放权式指导
指导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授观念,不断下放“权力”,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不断探索新知识的自由。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实施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具体活动方案的组织、实施职能交给学生自己,由主要学生干部或社团负责人来具体执行。由学生选题、由学生组织、让学生参与,学生在参与、组织、实施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投身社会实践和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发掘了自身潜力,充分利用了第二课堂这一活动载体,不断地将理论知识融合在实践活动中,结合兴趣和爱好来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2.个性化指导
个性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基础,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个性要求指导教师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学生的个性分析档案。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尊重和培养个性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增强创新能力,成为创造型的人才。
3.互动式指导
在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并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造力,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运用启发式、引申式、讨论式、参与式、趣味式、读书指导式等互动式指导方式,有助于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天赋和潜力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启发受教育者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敢于创新。
4.分层次指导
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层次的竞赛活动,把他们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分层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就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功能,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既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5.探究式指导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指导教师在把握宏观方向的前提下,应积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组织学生的各项探究活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过程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而不应仅仅看实践结果。在实践活动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思考中,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极大发挥。
6.团队式指导
教师在每一个第二课堂活动小组都可以组建团队,指定专门的学生负责本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都要有学习计划和自己的预期成果报告书,由小组负责人和组员商讨后制定。活动成果必须以团队完成,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团队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小组成员的合作效果。无论是课题方向的确定、实验方案的制订、研究途径与手段的选择以及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都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到取长补短而形成有效的团队合力,从而带动整个团队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总之,通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规范组织管理,进行合理的指导,有利于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优化创新环境,启迪创新意识,开阔创新思路,拓宽创造性思维,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引导和深入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含.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太原大学学报,2010(3).
关键词:应用型创意人才;第二课堂;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77-02
创意经济时代,创意就是生产力,创意阶层作为一个新的职业阶层异军突起。新的时代需求和职场生态对于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务实、更加严苛的要求。作为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平台,高校人才培养通道中的第二课堂,在学生应用型创意能力的培育及提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优势,在新的人才需求情势下理应受到更多专业建设层面的关照。
一、第二课堂在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目前,高校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于课堂教学,普遍面临着创作氛围营造难、实践能力培养难、专业指导团队组建难这三方面的问题。而第二课堂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并解决这些难题。
(一)条框限制少,易于形成轻松高效的创意氛围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主要依靠学生兴趣和自我管理来运作,更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开发和深度提升,因而在考评体系、日常管理等方面更加灵活松散,淡化了成文规则的限定,无形中增加了对90后学生的吸引力。
(二)承接课堂教学,深化创意理论与技能的学习
第二课堂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后续演练场,延伸教育链条,同时打破时空及专业、班级等束缚,促成学生组建志同道合的创作圈子,引导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切实消化、应用、检测及强化课堂所学,提高创意人才专业教育效果。
(三)拓展学生生活视野,丰富创意来源
生活是创意创作的催化剂和营养剂,对生活深刻独到的体味与感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更能丰盈创意作品内涵。
第二课堂内容丰富,涉及生活各层面,既包括与专业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更有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参与式体验,可帮助学生积淀更多的人生阅历,更为开阔地进行自我认知和专业思辨,从而启迪个人潜能,开拓创意思维。
(四)融通多类关系,提高创意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效率
通过第二课堂的运作,将师生、同学等角色关系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创意实践中不分彼此,平等关联,不断磨合融合,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等诸多方面相互影响。同时,盘活学院各管理环节,软硬件齐动为创意创作服务,从根本上改善创作环境。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不单单是实践技能的演练平台,更是创意人才全面积淀、综合提升的基础平台。
二、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探索
如何培养出紧扣业界需求、既上手快又后劲足的专业人才,是这些年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的重要课题。鉴于第二课堂在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优势,通过第二课堂来构建全创意链条,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打造“厚基础、精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失为一种选择。笔者以所在广告学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尝试为例,对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中第二课堂的运作思路作如下归纳。
笔者所在广告学专业分为广告(文)与广告(艺)两个方向,分别侧重于广告策划与广告创意制作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我们强化了专业方向的区隔,用人才培养目标来引导课程板块搭建,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强化创新教育。同时,90后学生群体在个性特征、信息接触习惯、专业知识接受偏好等方面的新特点也启发并要求我们同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一)第二课堂建设的总体思路
“第二课堂是专业教育平台”这一定位是我们进行第二课堂建设的根本性认知。我们要做的第二课堂不同于学校社团活动,其运作核心是广告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大创意”思路,延展至整个创意链条,搭建起四大平台。
(二)第二课堂四大平台的搭建
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培养之于广告专业,很容易被片面地局限于对“广告创意”这一环节的过度倚重。但广告活动中涉及创造性的所有环节都可称之为创意,“大创意”观的启用更加契合应用型广告创意人才的培养思路,因而在第二课堂建设中我们将创意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四大平台。
1.硬件平台。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对创意想法可行性、审美性、商业性的验证与表现,更加注重在学校这个象牙塔内打破传统人才培养的桎梏,引入市场视角,用作品说话。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创意热情,引导学生更为全面客观地认知自身创意能力,我们申请了广告专业创作室,并采用创作立项的设备管理方法。
(1)申请广告专业创作室。向学院申请专业创作室作为第二课堂运作的主要平台。固定的创作室,一方面便于课下创作项目的指导,开展各项训练活动,并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适时作出调整,提高第二课堂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产生归属感,利于交流,组建相互扶持的创作共同体。
创作室由专业导师组负责日常管理,面对四个年级的在校生开发,采用学生提交创作计划书、导师审核的方式确定最终进入创作室的人员名单。
(2)设备管理。我们使用创作立项的方法来掌握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只有拿出拍摄剧本和详细的拍摄计划,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方可提交设备借用申请。
此外,凡利用学院设备进行创作,都需要提交作品给设备管理室。一来是使学生绷紧信诺这根弦,也从一个侧面强调拍摄计划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创意筛选和执行规划的差异,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2.分享平台。分享平台主要针对专业知识积累薄
弱、创作理念缺乏沟通、学生个人意识较强而合作经验欠缺等问题。依据广告学复合学科交叉学科的学科特点,遵循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厚基础、精专业”的指导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知识的储备,广泛涉猎经济、营销、管理、文学、心理学、科技等,凝聚多向智慧,提升作品内涵,增强创意人才发展的后劲。
目前分享平台主要包括广告案例分享、创作讨论会、广告赛事资源库建设。交流主要依托于每周一次的案例分享会、不定期的创作讨论会、随时的电话、飞信、QQ、人人网互动。
3.创作平台。在对应用型创意人才的考量评定中,创作能力是诸多能力的凝聚体现,作品说话、效果说话为公认的准则。正因为此,在广告创意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始终把创作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1)发起组建广告创意人才课下训练小组。为掌握学生创作意愿的第一手资料,我们面向本专业所有在校学生,推出“广告创意人才课下训练小组”,由导师组成员担任指导教师。训练小组每个月给定一个广告主题,各小组分别创作,每月末对作品进行集中播映,即时点评。
学生不限年级,只要有创作热情均可自愿报名。报名情况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超过一半的学生报名,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不是学生没有创作热情,而是缺少学生创作平台,第二课堂的缺失及建设不力,会直接影响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2)建立严格的创作通行机制。我们虽然十分鼓励学生进行专业创作以提升应用型创意能力,但并不是对所有的创意想法全都无条件予以支持。
在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对于学生创作我们依据“大创意”的理念,将广告创作的每个环节细化,结合专业课程建设,一步步落实,帮助学生克服眼高手低的浮躁心态,真正将课堂所学使用起来。
4.批评平台。广告批评包括审美批评和非审美批
评,主要针对学生的创作,包括广告创意人才课下训练小组每月的命题作业、广告赛事学生参赛作品、学生习作、日常广告创作等。
课堂教学大多将学生创作以作业形式予以布置批改,以分数的形式进行反馈,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的点评。在第二课堂中开设广告批评板块,目的是更好地引导学生从作品角度重新认知创意,通过听取大家对作品的理解及评价,了解广告中传者编码与受者解码之间的差异,牢固树立“市场”和“受众”概念。
三、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要点
在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中第二课堂的建设需要逐步推进,层层深入。平台搭建后的日常维护与创新管理思路会影响到第二课堂在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发挥。
(一)第二课堂与专业课堂教学共生共荣
第二课堂的建设不是孤立的,虽然其相对于课堂教学具有灵活、实践性强等特征,对学生创意实战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这并非意味着能过分倚重或片面依托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建设须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利用各自优势,共同构建学生创意能力培育与提升的全方位平台,不能厚此薄彼。
(二)第二课堂要“因材施教”
第二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创作的热土,学生创意能力整合塑造的得力助推,针对学生特质、创作项目特质等进行针对性指导,不可把第二课堂当做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更不能把第二课堂当做课堂理论灌输的硬性延伸,让第二课堂也变成了上课。
(三)丰富创意训练素材,强化互动教育
第二课堂对应用型创意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际项目的引入。相对于实验型项目的案例模拟,实战项目能更为有效地刺激学生参与的热忱,更能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创意职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第二课堂建设的深入,需要加大与业界的联络,吸纳更多的训练选题,通过人才合作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公益服务平台建设等,让学生切实接触校外社会;同时,甄别创意赛事,辅导学生通过参赛提高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高校英语 第二课堂 兴趣培养 开展形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192-02
在大学中,英语第二课堂开展能够更好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并且第二课堂的趣味性、创造性以及实践性,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实践课堂中学习到的英语知识。由此可见,第二课堂的开展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英语兴趣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高校英语老师,必须真正认识到第二课堂对学生英语兴趣提高的重要性,并对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进行丰富,将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一、进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的必要性
第二课堂指的是在教学计划外,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进行各种健康、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的开展,开展第二课堂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开展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能够更好的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英语教学模式却比较滞后,滞后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必须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英语改革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将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将第二课堂本身的灵活性、开放性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还能够通过活动的开展,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更好的发挥出来,能够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拓宽,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第二课堂能够对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
以往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局限性比较明显。首先,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对知识的传授以及语言形式的积累非常重视,而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不甚重视,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写的能力非常强,但是读的能力却非常差;其次,教学内容是非常有限的,课堂教学对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学到的语言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英语教学本身的教育性以及人文性很难真正的体现出来;最后,班级比较大。在很多大学中,英语教学往往采取大班教学的方式,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面对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这对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老师无法真正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这些存在的局限性,在第二课堂中能够得到一定的弥补。
(三)能够给英语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
对于我国高校教学而言,英语是外语,而想要外语学习的效果比较良好,必须进行特定语言环境的营造,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语言。而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学生怎样进行英语的操练,学到的知识都是显性的,这些知识无法直接运用到日常交际中去。所以,学生需要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将显性的知识转化成隐性的知识,更好的将其运用到交流中去。而第二课堂给英语学习创造出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知语言知识,并将其内化,真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速度。
二、英语第二课堂,在学生兴趣方面的作用
(一)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通过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英语社会实践中去,学生通过交流、英文报纸书籍的阅读等,提高了自身的词汇量,并且通过交流,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英语听力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而英语角等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方面的能力,并且这一系列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是比较强的。长此以往,学生不但英语综合能力有明显的提升,对英语的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兴趣有明显提高
通过参与到英语第二课堂中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由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和对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会更加愿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在以往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往往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有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学生才会不情愿地起来回答问题,并且在回答的时候应付成分也会比较多。甚至有些学生为了不回答问题,在老师提问的时候便低下头。而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语兴趣,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信心也更加充足,敢于开口回答问题,课堂教学氛围也更加活跃,对英语教学更好的进行是非常有利的。
(三)能够提高更多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第二课堂实践中,学生不但提高了对英语的兴趣,还提高了自己的成绩,这让更多的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认识到,英语基础不好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英语学习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这对学生英语兴趣的提高和英语学习氛围的营造都有着重要作用。
(四)能够让师生更好的进行交流
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是上完课便会直接离开,学生和老师的接触以及交流都是比较少的,而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有很多活动的实践性都比较强,在进行活动组织的时候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合作。这不但能够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情况,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和老师进行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和老师进行一对一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会更加密切,对学生英语兴趣的提高和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五)能够对英语学习方式进行丰富,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堂中的实践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好的进行英语学习。不但学习效果会有明显的提高,对英语的兴趣也会明显提高。
三、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
(一)英语角
在大学中,英语角比较真实、灵活,能够让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英语交流,其在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优势非常的明显。老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英语角活动,在开展英语角活动的时候,老师和学生都必须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和问题的解答。为了让英语角活动更好的开展,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并进行讨论题目的设定,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比如说,可以是英语国家饮食、风俗以及文化方面的话题,也可以是娱乐体育方面的话题,这样学生的参与兴趣会有一定的保证,会更加愿意积极参与到交流中去。
(二)进行英语影视的观看
老师可以根据时间安排,每周组织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英文电影的观看,英语电影将声音、文字以及图像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观看的兴趣也比较高涨。在观看之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自己观影的看法,或者背诵里面一些比较经典的台词。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鼓励,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开展英语专题讲座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邀请一些学者或者教师进行英语讲座,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业余活动进行引导,并且学生在听讲座的同时,也会将其中的经验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对其英语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四)利用英语电台开展第二课堂
在学校中,英语电台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根据需要选拔比较优秀的英语播音主持,在早晨、中午或者是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用英文进行新闻播报、开展英语节目,进行一系列的对话,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认知。
(五)开展英语活动
老师在课下可以联系学生组织一些英语类的活动,比如说英语演讲比赛、英语配音比赛等。对于比赛获胜的同学,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这样能够很好的将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英语第二课堂的效果也有保证。
四、结语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英语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但可以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开展好第二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的时候,必须保证其有效性,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0(55).
[2]严丽珍.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J].科学时代,2012(20).
[3]廖秀林.开展大学英语网络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河教育,2012(06).
[4]高广未.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探究――以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2(26).
[5]孙倩.论第二课堂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运用[J].东京文学,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