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5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了适应时展的变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也正在激烈的变革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团公司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的管理,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财务管理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集团公司的财务机构担负着整个企业集团的筹资、投资、资金的分配和运用的重任。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目的一定是围绕价值最大化,准确的说是为了股东价值最大化,势必由价值体系和流程体系共同作用,可以将集团财务管理分为三个层面考虑:财务核算层面:总账、应付款、应收款、固定资产、成本费用;财务控制层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分析评价;财务决策层面:资金控制。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建立财务管理体系,强化集团财务的监控职能和实现规范化的流程管理才能成为现实。为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和资本结构最优化,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而是全过程的管理。战略管理还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它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重复进行新一轮的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在集团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管理战略是集团战略的一种重要支持性战略。战略管理就是指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和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实施战略部署和评价战略管理业绩四个方面。一个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集团公司应该从整个集团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集团的宏观规划,掌握好集团的发展方向,使各子公司都能围绕集团的战略管理目标开展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发展方向为指导,通过筹资约束和控制,实现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资金一定要统一调度和管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集团公司这一组织形式的优势。集团结算中心的职能一定要到位,起到合理筹资、调剂余缺、控制流向、确保收回的作用。如果资金不集中管理,势必出现集团报表的存款大、贷款也大的不合理现象,造成某些企业资金的严重浪费,另一些企业资金严重短缺、或资金成本居高不下;造成资金盈余的企业盲目投资、乱铺摊子、公款消费等现象。集团管理层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集团的融资规模,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向,使资金流人集团的主营业务、有潜力的行业,对与集团发展方向不相适应的行业或没有前途的、亏损严重的行业果断地进行“关、停、并、转”处理,坚决避免出现“亏损企业重亏损、盈利企业被拖垮”的不利局面,高效率地运用集团整体资金。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它只有在充分有效的运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企业集团的资金从数量到结构都比单一企业更加雄厚和复杂,因此企业集团各单位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均应纳入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安排,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果。从企业集团的资金筹措、投放和调配到资金收益的产生,集团公司要实施全过程的管理。
(一)资金融通方面
企业集团因其规模大、实力强、声誉好,在资金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而且在向银行借款时,企业集团采用集中借贷方式在资金市场上寻求资金,通常会取得较为优惠的条件,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所以,集团公司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资金市场上通过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融通资金,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条件。
(二)资金使用方面
企业集团由于所属企业众多,资金的需求、余缺各不相同,但内部的有偿融通可以起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在集团内部,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优先调剂给那些需要借入资金的企业使用,不仅可以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还可以提高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资金控制方面
财务部门除了管理和协调集团资金调度和融通外,还应对集团资金正常运转进行控制和监督。加强资金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因此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已突破了利润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而将企业价值或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这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首要表现为未来现金流量的最大化,在资金良性循环的条件下最大增值。
资金一旦发生问题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也就无法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在评价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时,经营者越来越多地从资金运转状况来考虑,因为高额的账面利润可能掩盖了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实情。例如,大量逾期应收账款的存在,隐藏了产生坏账的风险,大幅虚增企业利润,而现实中却缺乏充足的营运资金,投资者分不到红利,债权人收不回本息,将直接导致企业无法持续经营。因此,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投资管理
企业投资是指企业在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活动,以及在从事多种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获取预期的投资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本企业或其他企事业的经济活动。从宏观经济领域看,企业投资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连续性和波动性、投资收益的风险性;从企业投资的具体特点看,它具有投放的对象性、时机的选择性、空间上的流动性、经营上的预付性、目的上的收益性、回收上的时限性、收益的不确定性。
企业集团应高度重视对投资的控制和管理,加强集团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的职能作用,从决策程序上进行监督,力争以有限的资本形成高效益的资本回报结构,应着重管好以下方面:
(一)投资方向的引导
作为集团公司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应充分发挥财务的诊断、预测和参与决策的作用,研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自身的行业优势和市场状况,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通过对产业结构效益的分析,及时提出资本结构的调整方案和转移措施,引导成员企业的资金流向,使其达到良好的资产经营状态。
(二)投资规模的控制
投资规模的大小因为投资成本、管理能力、负债比率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约束和控制。由于集团的各成员企业常会为了短期、局部的利益而追求企业外延的盲目扩大,因此,集团公司必须从企业集团的整体出发,对投资规模进行全面而长远的规划,将各子公司的投资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三)投资项目的审定
当一个企业决定对某些项目进行投资时,必须坚持对这些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决定投资成败的第一步,为此,企业集团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包括财务人员)认真地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以便正确评定不同项目的优劣,从而正确处理投资需要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关系。对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及其决策程序,应由集团公司统一规定;而对于具体投资项目,应通过规定不同的审批权限进行审定。
四、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不是新名词,但没有信息化手段支撑的预算管理,往往滞后、不准确而成为形式,管理规范怎样能够长期执行,系统将成为良性约束。在市场变化加速的现在,预算管理将担当重要作用,如何实现预算管理,也将成为企业的财务管理重点。集团财务核算体系,应建立在一个高效率的预算控制体系的基础之上。从强化资金控制入手,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监控。在加强业务预算的基础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地筹集和使用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预算是计划工作的成果,它既是决策的具体化,又是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集团财务预算体系,必须以市场为龙头,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为枢纽的预算控制体系。一方面要对下属单位的预算进行实时控制,另一方面要能及时对预算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预算一经确定,管理工作便进入开始执行的过程,其重心转为控制。财务控制和财务预算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预算是控制的重要依据,控制是执行预算的手段。它们有机的联系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循环。因此,加强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就成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五、财务监督
公司需要构建财务监督体系。构建财务监督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独立性原则。所谓独立性原则,是指监督者应该保持与被监督者的独立。独立性原则要求除了要保持形式上独立外,还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是指对第三者而言的,即监督者必须是在第三者面前呈现出一种独立于被监督者的身份。所谓实质上的独立,则要求监督者在监督、检查被监督者时,特别要注意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保持形式上的独立。
第二,权力制衡原则。以企业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为基础,实行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与制衡,权力制衡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经济业务的制度安排时,应注意政策、程序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之间三者的权力制衡关系。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财务监督的收益是指如果不建立、健全或不有效执行监督制度和程序而可能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监督也是具有成本的。监督成本是指为控制人行为而发生的成本,如公司内部监督人员的工资及他们所发生的费用等。
第四,全面性原则。是指财务监督体系应该涵盖所有应该接受监督的领域。凡是涉及到与财务有关的制度安排,就应该受到监督。
第五,非重叠性原则。所谓非重叠性原则,是指财务监督者的职责不应该重叠,即使有相同的监督领域,侧重点也应该不同。职责的重叠意味着在制度安排上,有不同的监督者对同一监督领域进行监督,这一方面造成监督者之间的相互推诿,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监督成本。
Abstract: The proportion of Group total assets in Chinese total asset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role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strengthen the Group'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leve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oup. This paper makes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group's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
Key words: group;financi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058-01
0引言
集团公司资产总量占我国资产总量的比例在逐年增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作用的日益突出。集团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系,最初流入的是现金,最终流出的也是现金。集团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服从于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各自为政,财务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践证明,财务管理的好,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就高。反之,财务管理差,集团公司经营效益就低。因此,为了使集团公司在竞争中生存并发展下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是摆在集团公司面前的头等大事。
1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1.1 母子公司各自为政,缺乏一体化管理目前,有不少集团公司采取分权管理体制,分权过度,造成对核心企业驾驭不利,难以从集团总体发展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投资、筹资和分配活动,集团所属子公司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片面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结果是损害了集团的整体利益,集团公司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受到影响。
1.2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难以形成科学的经营判断由于受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有可选择性、经营者在观念上的偏差、内部管理制度缺失以及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等项因素的影响集团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有的集团公司甚至出现了失真的会计信息,这极易使企业对自身的判断出现错误,并由此造成企业决策失误。
2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营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推行内部会计控制集团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资产能否安全、完整,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制度》能否得到贯彻执行,内部会计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集团公司应建立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的控制体系。用以规范集团公司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确保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对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产生影响,好的环境可以不断完善与环境相适应的制度。为此,营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推行内部会计控制,是加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2.2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集团运营效能企业集团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将下属各二级经营单位及其内部各个层级和各位员工联合起来,围绕着企业集团的总体目标而运行,即所谓整合。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则是实现集团整合的有效途径。全面预算管理不同于单纯的预算编制,它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全面预算管理体现了“权力共享前提下的分权”的哲学思想,通过“分散权责,集中监督”促进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生产效率。
2.3 建立内部银行,发挥集团整体资金优势随着我国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集团公司财务结算中心的组建与发展,迫切要求创建一个金融媒介,起到加强集团凝聚力、提供金融服务、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融合的作用。为此,具有内部结算功能、内部监控职能以及资金融通功能内部银行应运而生。内部银行作为集团内部的一个独立法人,全面负责集团内所有成员企业资金管理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它是集团公司借用商业银行的结算、信贷和利率等手段而设立的集团内部资金的管理机构,是集团内部的结算中心、信贷中心、资金调剂中心。他不仅能够发挥控制住子公司的财务收支、资金流动,保证母公司所确定的发展战略得以实现。而且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沉淀。同时,还可以发行财务公司债券、进行同业拆借来为各个子公司融通更多的资金。由此可见,内部银行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2.4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集团公司财务的集中核算与控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财务网络以及会计电算化提供了可能,为提高集团公司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创造了现实条件。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集团公司财务的集中核算与控制。实现对子公司的各类资产进行监管,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对财务成果核算与利润分配进行统筹,并在实时监控的基础上统一协调规划整体的财务目标, 减少子公司为谋求小团体利益损害集团公司整体利益的不规范行,实现集团公司价值最大化。
2.5 借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
一般来说,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暴露、不断恶化的过程,国内外的大量案例表明,陷入经营危机的企业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以出现财务危机为征兆的,因而可以建立危机的预警体系来对风险进行识别和防范。对财务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识别、判定,据此确定公司财务处于何种景气状态,然后进一步预测其发展趋势。借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财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模型,可以综合度量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及早发现财务风险,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最终形成来源于各子公司,且成因复杂,因此,集团公司应对子公司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与预警,建立子公司的财务风险监测及预警系统,避免陷入财务危机。
2.6提升内部审计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近年来,公司治理结构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成为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执法者和立法者关注的焦点。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站在全局来分析和考虑问题,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能最大程度地规避企业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现代内部审计的范围也已从传统上的财务扩大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层次上,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现代内部审计关注的焦点。随着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转化为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为此,通过拓展内部审计范畴,提高内部审计技术,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变革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内部审计将会在公司治理、企业风险管理中上发挥巨大而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管理 集团公司 有效措施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集团公司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就使我们更要加强对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加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够提升集团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和集团公司的资金运营管理水平,这就要求集团公司一定要充分的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职能,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要正确的处理好集团公司内部的财权关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解决提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集团公司的涵义
所谓集团公司,指的是为了一定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其主要是以资本作为相互连结的纽带,以母子作为公司的主体,以集团的章程作为共同的行为规范准则,由母公司、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以及一些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的联合体。
二、财务管理的涵义
所谓财务管理,指的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之下,关于资产的投资、资本的融通、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财经法律、法规的相关的制度,并按照财经管理的原则来进行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它是一项处理财务管理的经济管理工作。总的来说,财务管理就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并对一些财务关系进行处理的一项经济管理的工作。
三、我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是要对企业集团的多个法人进行规划,并处理财务的活动。其多法人的共同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使企业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和一般企业的财务管理相比较的话,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这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财务管理在手段和内容上的不同
在当前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集团公司也在不断的拓宽自己筹备资金的渠道,同时对于其筹备资金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加强其筹集智力资本的能力,同时要把筹集到的智力资本当成该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出发点。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手段是以技术为主要管理手段。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实施对集团财务的核算、控制和监管等都是现代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财务管理在理念上的不同
在我国社会主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我国的市场信息也在不断的变化着,这样就会给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带来很多无法确定的因素,这样就会使集团公司面临很大的风险。所以为了能够使集团公司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这一目标,就一定要使集团公司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任务,要注意在理财过程中的风险,谨慎的投资,要充分的加强对于子公司的成本、利润和收入的考察。
(三)能够实现大宗物料的统一采购和招标
集团公司实行对大宗物料的统一采购和招标,这样就能够在保证其质量的条件下,充分的发挥集团公司的议价优势,进而就能够用较低的成本优势来争取到很好的经济来源,这样就能够提升集团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此外,集团公司还能够实行统一的投保等相关内容。
四、我国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我国很多企业的经济正处在一个由生产型向着集约型方向的转变,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的企业都在迅速的发展和壮大,最终走上了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可是因为社会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团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严重的失真现象
集团公司的财务报告是由集团中的各个部门或者子公司合成而出现的。在这其中不乏会出现一些由于某种利益而造成对财务的虚报,以及掩盖了财务的真实情况等行为,所以集团公司的财务信息就无法在集团公司的财务报告中被真实的反映出来,从而就无法知道集团公司的真实财务情况。
(二)集团公司的财务预算的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现在我国的很多集团公司都还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虽然还有一些集团公司已经建立了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但是却没有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财务预算管理的部门,因为集团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在集团公司内部就很难展开财务预算的管理,这样也就无法使财务预算管理发挥其真正的预算意义。
(三)集团公司的财务监管系统的不完善
集团公司对于其子公司的财务监管的力度不够。因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的体制和相关政策都还没有完善的建立起来,所以就造成了集团公司无法对其子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管,这样就会导致集团公司在其财务管理上出现了混乱的现象。就是因为集团公司的财务监管系统的不完善,从而造成集团公司经济效益的损失。
(四)集团公司对于其子公司的财务管理的监控力度不高
当前很多的集团公司在财务的体制和政策上都无法对子公司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约束,这样就会导致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的权利划分的不合理,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公司主体部门的中心作用,这样就很难使集团公司对其投资和融资等活动的安排统一进行,从而就会使整个集团公司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对集团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五、加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要建立母公司与子公司体系
我国的集团公司要在其产权上指明集团内部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子公司的一切经济经营活动都应该不受到母公司的干预,集团公司要建立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体系,就要使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母公司要对其子公司进行出资人的行使权。而子公司在改制以后,一定要让大家明确董事会、监理会等管理层的相关职责,同时还要清除我国集团公司和各个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一定要合理的优化相互间的资源配置,进而使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的观念能够有很大的转变。
(二)要建立一个集约型的财务管理
所谓集约型的财务管理,就是一种采用规范的组织和快速有效的手段,进行高效的一种财务管理的新型管理理念。我国的集团公司要对其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要对集团公司的资金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安排。
(三)要使资金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集团公司通过在其内部设置一个财务结算中心,来实现对集团公司的资金调配,从而实现对集团公司财务的集中管理,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集团资金的利用率。集团公司要实行集中式的资金管理模式,这样不但能够使乱用资金的现象得以减少,还能够使资金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四)要实行对财务在整体上的预算管理
集团公司在其内部实行对财务整体上的预算管理,能够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还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同时还能够使整个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所以集团公司一定要建立一个财务预算管理的专门机构,把集团公司的会计核算以及资金的流动都归到财务预算管理之中,这样就能够更进一步的实现对财务的预算管理。
(五)要加强集团公司对其内部的控制力度
集团公司要制订出一个企业年度的财务预算和会计审核报告,同时还要对其子公司的财务预算进行审核。集团公司为了保证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情况,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切实的核算出真实的财务信息。集团公司还要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其内部的控制力度,从而使集团公司对其进行财务管理时能够有一定的依据。
(六)要使集团公司实现资源的共享
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集团的财务管理体系,使集团的资源得到共享。这样能够有效的使集团公司的管理层更好的对公司进行经营活动,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了解竞争对手,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本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七)要建立集团公司的财务警报系统
要对集团公司的各个子公司建立关键的环节控制点,要确保风险警报的指标,建立一个财务警报系统,从而能够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防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六、总结
综上所述,集团公司一定要按照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的对其自身进行建设,要加强其自身的财务管理。为了能够与当前新的经营战略相适应,充分的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彻底使集团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得以实现,就一定要充分的加强对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这样才能够使集团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娄学英.关于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再研究[J].财经界,2009(6).
[2]曲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对策与分析[J].商业经济,2009(3).
关键词:财务管理 集团公司 挑战 对策
本文以集团公司作为考察对象,在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方面着重从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其中,借助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美原理,从另一角度审视挑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这里需要明确,传统规避财务风险的策略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本文结论则是以补充的形式而存在着。
一、经济学视角下的挑战分析
利用信息经济学原理来分析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发生机理,并不意味着传统会计视角的失效,而是试图建立起某种补充形式来完善对财务风险形成的理解。
(一)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挑战
集团公司范围内的财务信息不对称现象来自于事业部结构本身,即各分公司司因各自经营活动的相对独立性和专业性,使得它与总公司间拥有更多的个体信息,这一效果将激励分公司隐藏部分财务信息而实施机会主义行为。诸如,在预算资金申报上超出自身实际需要量,或者在利润分配上增大自己的福利性基金比例等。这些都构成了集团公司范围下的财务风险,因其影响到了总公司财务部门对资金流量和流向的正确监管。
(二)信息不完美所导致的挑战
信息不完美又是另一类概念,是指因公司无法获取未来经营过程中的全部信息,而使其遭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一后果对于集团公司来说是致命的,归因于资金在统借后必然存在着还本付息要求,此时存在着两类风险:(1)因分公司经营不善而影响公司整体的偿还行为;(2)因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集团公司资金统借数量偏离实际需求量,而增大其的资金合理配置的难度。对于后者而言,则将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二、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上述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分析结论表明,仅从会计角度来理解集团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是不够的。为此,结合以上分析来对集团公司(主要指:国有企业)的财务现状进行反思,则将为风险规避措施的构建提供切入点。
(一)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现状反思
围绕着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利益博弈来看,因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普遍存在,将使得总公司难以切实履行财务监管职能。该监管职能不仅体现在对分公司资金获取后的使用监管,还包含着分公司利润上缴和资金预算申报的监管。从目前习惯使用的会计学方法入手,也只能在会计制度层面对分公司实施行为规范,而规范最终的效果如何却因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而难以评估。因此,这也是许多集团公司收益率见长,利润率却下滑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现状而言,需要在审计和公开信息上下工夫,这也就构成了风险规避措施的切入点。
(二)信息不完美所导致的现状反思
集团公司往往存在着多项主营业务,且该主营业务又具体由下属分公司开展。在项目制的基础上不仅存在着上述财务风险,还因经济外生变量的扰动而产生另一种风险,即资金在筹措和配置上的偏差。一般而言,集团公司所奉行的多元化业务经营在于稀释盈利风险,但在各分公司财务独立核算的情况下,因个别分公司的经营困境,也将在资金的统借统还上影响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另外,在当前金融环境偏紧的环境下,还将影响到集团公司的利润分配(因上缴的利息量增加)。
三、反思引导下的对策构建
反思引导下的对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完善集团公司的内控模式
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规避措施的构建,首先应纳入到公司的内部控制之中。在组织资源范畴下来考察内部控制,实则在于完善对人和物的制度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组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其中,应强化总公司和分公司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在公司财务章程的规定下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同时,在集团公司的联习会议上,应强调总公司对分公司的财务监管权威,并通过统借统还机制给予分公司资金使用上的权限限制。
(二)优化集团公司的审计模式
优化集团公司的审计模式,实则在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在巩固传统审计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应紧密围绕着如何公开信息来开展优化工作。笔者认为,可以在审计团队的组建上下工夫。具体为,总公司层面的审计团队成员不仅包含专业审计人员,还应根据分公司的业务特征引入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样一来,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就分公司的业务运营状态进行评估,从而为审计人员建立起审计对象的整体印象来,最终规避分公司“增收益、减利润”行为的发生。
(三)健全集团公司的财务预警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集团公司只能通过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应对。此时,需要在积累内源性资金的基础上来实现。内源性资金来自于集团公司的利润部分,且被分割为发展基金、积累基金和福利基金等三个部分。针对分公司可能出现的经营亏损问题,可按照“存款准备金制度”,要求分公司按比例将存留利润的一部分,存入在总公司的风险应对帐户中。从而,就可以建立起类似于保险性质的风险共担态势。但对于处于亏损的分公司应设计出外部压力机制,促使其完善经营管理活动。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针对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本文仍在独特的视角下对主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认为,应建立起某种补充形式来完善对财务风险形成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应在完善集团公司的内控模式、优化集团公司的审计模式,以及健全集团公司的财务预警等方面下工夫。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刘涛.关于企业财务审计问题的新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7)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管理 财务信息化
当前,随着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集团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对集团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实施集中管理、控制和配置,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统一性和同步性。因此,集团企业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随着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与企业管理活动日益紧密的结合,会计电算化已经从事务性的核算处理向网络化、集成化的管理型方向发展,我国会计软件已逐步从“核算”步入了“管理”时代,这一切使得会计电算化的内涵不断扩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概念遭遇到严峻的挑战,不能只停留在“电算”上,而是要体现在“智能管理”和“信息化”上面。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问题
对于集团公司多元化进行预算管理。首先,要解决多行业预算体系的融合问题。由于集团是属于综合业务型集团,如何解决不同行业的预算差异同集团统一预算体系之间的矛盾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解决财务预算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和实时监控(重点在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问题。现行的预算控制很大程度上主要靠“人治”,人为参与使预算管理随意性大,难以使管理“硬化”。进行预算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在于服务于集团的统一管理,只有所有下属企业的各种预算数据汇总在一起,进行预算数同完成数、预算的同比和环比、各下属企业预算差异对比等各种分析才是有价值的。对于集团企业而言,将所有下属企业的数据在统一的标准下方便快捷的汇总起来,进行各种预算分析,必须依赖一套信息系统的支持――建立标准的预算指标体系和控制体系。
(二)资金管理问题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健康的资金流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水平落后,突出表现在财务预算管理之“虚”,资金结算管理之“散”,监督考核环节之“弱”和管理方式、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等方面。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管理有章无序;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使用混乱;许多集团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账,资金运作困难;对分、子公司监督控制、考核不力。企业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子公司多头开户,资金失控;贷款、担保无控制,资金风险大;集团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随意性大,信息滞后失真、效率低下。
(三)集团监管问题
集团管理层难以及时掌握各下属企业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单纯的资产监管模式或报表利润指标考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管理的需要,在无法建立有效的集团预算体系下,预算编制事前缺乏计划性,事中缺乏实时监控,事后审计监督也难免有走过场的问题,给集团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审计及采取经营指标和利润考核的管理方式,都是事后管理的方式。经营考核、任期考核和与此相关的干部任免,虽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但不可能代替财务管理准确、全面的信息。
(四)信息共享问题
随着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展和管理级别的提升,集团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软件功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在集团的各下属企业内部,也同样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业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无法汇入到财务软件中进行核算,即系统间不能无缝联接,财务核算人员需要根据大量的业务单据整理后的结果制作凭证,一方面加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手工进行业务处理核算也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也常出现不同部门从不同角度采集的同类数据存在差距的问题。由于有些企业领导看不懂财务报表,不知晓各类财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仍然习惯于粗放式、宏观式的管理和决策方式,从而使财务信息失去了决策支持的作用。
二、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
其实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是财务信息化水平不够高而产生的,为此,笔者提出了三种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软件管理解决方案:构建IE模式下的WEB财务管理软件
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财务软件系统基于Internet技术的广泛运用,是网络化财务信息管理软件的另一个面孔,在客户端实现了零安装,使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把握公司的财务脉搏。操作员通过IE即可进行日常的各种账务处理,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理财,满足当今各种电子商务活动的需要。目前,国内的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都已经开始注意并尝试使用IE财务软件系统。
(二)资金管理控制解决方案:建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
集团结算中心是一种将银行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旨在提高企业集团资金效率和管理水平而采取的一种集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和企业管理三位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存款统一在“结算中心”开户,存放在“中心”(结算中心再将此款以集团结算中心名义存放在真正的商业很行),各成员企业向中心贷款,由中心在集团内部调节余缺,若需要向商业银行贷款时才以集团结算中心名义由结算中心向商业银行贷款。集团结算中心业务基本上全部模仿银行,有完整的实体,有柜台承接前台业务,有成熟、完整的业务体系。
由于集团结算中心子系统与其他各子系统建立在同一个服务器平台上,所以由结算中心子系统可以实现对各公司资金状况的随时查询,进而对其进行控制管理。通过强制的行政命令,要求集团下属各公司合并银行账户,将所有结算业务转移至集团所规定的银行,下属公司只要通过指定的银行进行货币结算,那么这些资金流动就会被集团公司管理层清楚了解。结算中心子系统能有效地防止资金损失,方便各公司之间资金余缺的调配,为企业发展提供健康的资金流,切实有效地将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实处。
(三)基于财务控制为目标的解决方案
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集团的财务控制主要体现在数据的集中管理与控制上,就是将所有单位的账套(包括其全部财务数据)集中建立在本部的一套服务器上,各单位仅仅作为一个客户端通过访问服务器来实现账务处理,无权进行数据备份、恢复等处理,杜绝其在后台数据库对财务数据进行修改的可能。集团通过从最基层直接获取数据来集中加工处理,将会计的核算与监控功能融为一体。CFO和企业高层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通过各自的账号登录任意一家公司的账套,来查询自己需要掌握的数据,并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各公司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核算与管理控制制度进行操作和修改。网络财务管理系统提供的跨单位、跨年度、跨期间及溯源、合并查询多单位数据,直接查询到原始业务单据的功能,切实体现了数据的实时、直接监控。运用财务信息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从系统中随时提取数据,自动进行分析,切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并为预算管理快速、便捷地提供参考数据,对整个集团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使决策依据数据化,保证决策结果的科学性。
三、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财务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优化控制是从流程角度对集团财务进行控制,一个企业的财务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财务业务流程进行的,流程可以规定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地方可以用更优的方法来做,哪些地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精力上的浪费;而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优化后的流程和信息化载体相结合,并反过来影响流程优化对集团财务进行控制、监督和促进,所以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的同时,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非常必要。
(二)完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按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要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基于战略管理模式,构建一套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1.完善集团企业财务核算体系。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在同一数据库下,在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下进行账务处理,母公司可快速查询其凭证信息、报表数据及实时生成母公司的汇总报表,从而构建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真正做到业务协同处理、经营实时监控、数据实现集中、信息及时掌握,从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2.完善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支持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到监控再到事后分析及业绩考评的全过程管理,支持从上到小及从下到上的多回合协商、多种编制模式和编制过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提高预算编制效率与可执行性,加强预算的执行控制与管理,方便预算的执行情况反馈与分析。
3.完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体系。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体系应对集团公司的资金进行全面掌控,实现集中管理,对下属单位资金进行全面监控,实行统一调度。该系统应以账户管理为核心,实现与财务会计系统的统一协调。同时要与票据管理系统接口,要与结算中心接口,实现网上银行服务。
4.完善集团企业财务分析体系。该体系应根据集团企业关心的问题,运用相应的分析指标,建立可靠的财务分析体系,分别从财务和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读取需要的数据,通过友好的检索模块和分析模型,让集团管理层及时了解全集团的盈亏状况、资源配置情况,知道各子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风险、财务状况、获利能力、经营成果等,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科学的数据信息。如:业务收入分析、业务费用分析、利润分析、成本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客户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等。
(三)做好信息集成,实现资源共享
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最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度一致性和同步性;实现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的完全动态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信息集成,不是简单的信息共享,而是围绕业务来组织数据和进行管理,是信息及产生信息的系统之间的互动,其业务处理范围从财务部门延伸到业务部门,它在处理业务的同时通过与会计核算体系对应的方式直接产生财务数据,所以更多地表现为动态行动。
(四)加强内控制度,保障信息安全
从信息系统的维护上来看,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以保障系统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行,通过授权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揩.从会计电算化到财务信息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2).
2.张海.浅谈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J].中国总会计师,2008,(12).
3.杨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4.贡华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0).
5.(美)庄莉娜,(美)萨顿,(美)费奥多罗维奇.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欧阳峰,傅湘玲.企业信息化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集团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主体,更是需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集团日常经营运作的顺畅,才能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目前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管理还不完善,因此此加快建立健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意义
1.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集团公司顺利实现经营目标。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规范自身行为的手段,它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明确集团公司内部部门的权利与责任,规范各种手续、流程的实施过程,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保证集团公司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2.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加强集团公司内部沟通。企业的信息系统是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部分,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使每位员工都明确的了解自己所承担的岗位责任,了解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及内部控制如何监督和评价每位员工所负责的项目。这样,集团公司内部就可以形成高速、有序的管理方式,加强企业员工、管理层及市场三方之间的信息沟通。
二、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微小的疏漏都可能给集团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需要多管齐下,从人员、制度和审计出发,努力做到全面、周详。
1.人员监控,集团公司通过对子公司人员的管理,宋影响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及财务活动。
(1)实行财务人员的垂直管理。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由集团公司统一委派,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集中在集团公司财务部门。财务负责人负责子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参与子公司经营决策,执行母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这种做法实现了集中统一的垂直领导,财务管理指令畅通,财务人员能够正常行使职权,同时加强专业化管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2)集团公司建立财务负责人的例会制度。各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定期参加集团召开的例会,及时与集团公司管理者沟通情况,并积极落实分配的任务。这种例会制度可以加强对财务负责人的指导与监督,既能制止违章行为,又能使子公司的运营情况及时的反映给管理层,给管理层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制度监控,由于企业集团组织形式的特殊性,企业集团应结合集团经营管理和自主理财的需要,补充制订集团内部财务与会计管理制度,用以规范集团内部各层次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1)建立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集团公司应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合理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统一财务核算口径与方法,统一设计规范的内部报表格式,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提高各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以便于集团财务全面汇总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满足管理层使用的需要。
(2)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控制系统。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要确保实现集团的财务目标必须对各子公司进行跟踪监控并不断调整偏差。因此,母子公司之间财务信息是否畅通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
(3)建立内部结算中心制度。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对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基建所用的资金进行筹资运营和监控,实行统存统贷。各子公司严格控制多头开户,杜绝资金账外循环。子公司除保留必备的流动及建设资金外,统一通过往来汇集到集团公司的银行账户,充分发挥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蓄水池”的作用,既充分发挥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监控、服务与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4)建立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监测预警机制。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除了使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走向正轨之外,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对集团公司的财务现状及未来的走向作出分析评价,尤其对个别企业的财务风险尽早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以及时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帮助决策层迅速作出决断,尽量降低可能发生的损失。
3.审计监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内部层次多,财务关系复杂,需要运用内部审计手段,强化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监督。
(1)加强审计组织管理。除聘请外部审计外,集团公司内部还应设立独立的内审组织,集团内部的财务监督工作主要由集团公司审计部门统一组织。将内部审计机构交由董事会或总经理直接领导,以保证审计监督的力度;配备足够的符合条件的审计人员,对审计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指导;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把审计工作纳入规范化的轨道。
(2)明确审计重点、改进审计方法。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实施针对性的专项审计,对经营管理中的重大弱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根据集团公司点多面广的实际,强化抽样审计和经常性审计的作用,将经常性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结合起来,使各成员企业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坚持以审计结果为依据,对各成员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重新规范、考核和评价。
参考文献:
关键词:集团公司;管理链条;监督成本;信息化;资金利用率;发展趋势
一、集团公司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链条长,管理效率低
在集团公司中,随着各层次公司投资的不断延伸,资本的运作方式呈现出以少控多的特点,评价成功集团公司的规模,是看它控制多少资产。母公司用股权这根指挥棒指导着集团的组建、运转、扩张和紧缩。母公司处于金字塔的塔尖,用一倍的集团母公司资本控制并经营着数倍的其他资本,形成了复杂的组织层次,管理链条过长,导致管理效率低。
(二)监督环节不当,监督成本过高
集团公司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集团总公司与所属子公司之间以产权关系为纽带,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结果。既然有产权的分离,就会有产权的委托,在此过程中集团总公司处于委托方,所属子公司处于方,方要向委托方负责,因此总公司为使子公司的财务决策行为符合集团整体利益要求,必须对公司财务决策过程实施事前和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以免事后造成损失。有时就会因为对于关键环节的把握不当,形成过高的监督成本。
(三)信息共享性差,财务信息失真,信息化程度不高
财务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决策的主要支撑和依据,集团母公司不仅是利润或成本中心,更是投资中心和决策中心,母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控制不到位,会造成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甚至财务信息失真。众所周知,在各子公司自己处理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很容易被人为操纵。
(四)资金周转不畅,资金利用率低
对于集团公司来说,随着经营发展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下属公司不断成立,很多子公司在建立初期其营运资金完全靠母公司支持,但进入较为稳定的持续经营时期后仍然长期依赖母公司提供贷款和占用应付母公司的账款进行周转,影响母公司资金运转的顺畅和集团整体的资金利用率。在一些企业集团中,由于其内部各二级单位都设有财会机构,都开有银行账户,因此都占用一定的闲散资金,使集团中原本有限的资金分散、沉淀和闲置,达不到相对合理的配置,导致资金周转速度慢,资金利润率低。
(五)母子公司目标冲突,各管理层负担失衡
集团公司内各子公司具有不同的分工和职能,从事不同或相近的行业,在生产、技术等诸多方面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有些情况下,母公司为了资源综合效益的最优化配置,确保集团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而牺牲个别子公司的利益,这种做法与各子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悖,会挫伤子公司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且,在确保集团目标实施时,母公司集权不利于各子公司管理层积极性的调动,特别是在多元结构中,财权集中于母公司,必然要求集团管理总部对各个方面做出有效的决策,而最高管理层未必具有足够高的素质与能力来做出科学的判断,形成一方面下属公司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总部管理层负担过重的状况。
随着集团公司的扩张,全球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虚拟化的资金集中管理已成为必然,对于大型集团公司来讲,资金管理有了更新的内容。本文结合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现代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发展,展望集团公司财务管新时期的发展方向。
二、解决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问题的途径和发展趋势
(一)实行资金集团管理,会计人员由集团集中统一委派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充分考虑资金回报和筹资成本,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的过度膨胀。同时,要合理运用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法,把母、子公司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由集团公司统一调配,以保证集团重点项目资金的需要,在各子公司内部实行资金有偿使用,定期结算支付资金占用费。
为解决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分散管理,会计信息失真,难以协调的局面,对子公司的会计人员实行由集团公司委派制,规定对受委派的会计人员必须进入相应子公司的决策管理层。使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成为实施经营全过程财务监控功能。同时,也使外派会计人员消除了受子公司制约的思想顾虑,能够大胆地开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规定,正确、及时地披露存在的问题,从而显着地提高了企业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实时控制
1、制定全面预算体系。全面预算体系的制定是指由预算编制委员会来制定企业应该编制哪些预算,这些预算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预算之间的关系以及预算的起点等等。在企业集团中,往往首先由集团来确定全面预算体系并将其嵌入到管理会计平台,然后通过网络下发给各下属单位;对于二级单位来说,通过网络接受集团下发的体系并在其基础上增加本单位的内容,然后再下发给下属的基层单位。
2、编制预算。其是指根据预算体系编制各个预算表。在手工条件下,各种预算表中的数据都是手工填入的,如果目标利润变化了,所有表中数据几乎都需要修改。因此,手工条件下预算编制常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网络环境下财务人员主要是制定各种编制规则,并通过定义规则和存储规则将其嵌入到系统中。只要将一些关键数据填入表中,各种计划表中的大部分数据则自动生成,使编制预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3、实时控制。预算控制就是将预算数与实际数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问题,然后通过信息反馈,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实际上,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全面预算的重要性,也编制了全面预算,但是,由于没有实现IT环境下的集中管理模式,无法得到实时动态的实际数据,导致预算控制都是事后进行。在很多情况下,事后层层汇总的实际数据已经失去了与预算数对比的意义。所以,很多企业只是把预算当成“摆设”,未能真正起到控制作用。在IT环境下,利用预算子系统设计了预算体系、编制了各种预算数据,并存放在数据库中。当经济业务(某一事件)发生时,该事件实时驱动相应的子系统获取信息,同时驱动预算子系统的控制器接受数据;预算控制器将预算数与实际数进行比较,根据控制方法进行有效、实时的控制。
4、预算分析。在网络环境下预算分析是指计算机自动从数据库提取数据,按照分析要求自动生成预算分析结果,如异常分析、预算数与执行数比较分析、多个版本之间的比较分析等等。
(三)加强投资管理,使企业投资取得最大的效益
1、投资决策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企业将资本分配于各个投资项目,包括对外投资、技改项目投入等广泛的范围,而项目效益将在未来实现,所以企业的投资项目必然包含风险,应尽量降低投资风险。建立围绕企业长期效益和总体效益为目的的“投资责任中心”来具体实施各项投资管理工作。例如投资方向的选择,应遵循企业专业化,集团总部综合化的原则。使成员企业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减少交叉经营,避免相互蚕食,在总部综合经营的指导下,相互支持,联手购销。投资决策的确定应注重“经营性投资”方案的确定。“事业性投资”、“福利性投资”应相对控制。在“经营性投资”中获取经济效益。
2、要搞好投资管理,还必须实施规范的投资工作程序和健全的投资管理制度。结合投资过程的控制和监督,保护投资资金不受损失和有效的预期收回。
3、对投资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考核,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而这一切都可以在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实现,如建立投资决策模型库,输入投资模型所需的数据后,由计算机自动根据企业集团的资金使用状况而确定现有资金的投资模式,并利用投资管理模块提供的各种投资模型和实时的投资管理分析模块,确定最佳投资模型,使企业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
(四)注重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创新
集团公司网络化的财务管理一方面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水平,但同时网络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面对网络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财务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信息化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集团财务管理的要求,为集团迅速、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要在巩固原有财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社会的特征,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对集团财务管理从体制、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实现财务管理集中化、目标多元化,强化信息分析的作用。
当今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相应地,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将随着理财环境的变化而不断革新。财务管理主体、客体、内容、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基础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财务管理信息化通常是指在集团公司内部的财务从业人员运用信息科学技术,规范集团内部生产、销售、管理流程,并规划创造出带有本集团特色的组织模式对集团的财务进行管理,从而挖掘集团财务管理信息的潜能,提高集团财务工作的效率,使得相关财务人员在组织开展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活动时更加方便更加顺畅,便于其及时准确的处理财务关系,进而达到集团利润的最大值。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集团公司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上最大的特点是将分散的财务集中到一起。财务管理最根本最直接的目标是保证集团利益,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整个集团公司的优势,并且调动其下属子公司的积极性,以集团公司利润最大化和资本运营为中心,对整个集团的集权和分权进行平衡,对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及方向进行集中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在具体实际业务中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本载体。但是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并不等同于会计电算化。
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各行各业的大企业、大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同企业的规模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信息冗杂,可利用率低下
就笔者自身工作经验而谈,当前国内大多数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较单一,具体呈现出“集团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这样一个三级核算方式。鉴于财务管理并未实现信息化,这种核算方式会给集团公司在制定和实施财务管理制度时遭遇很大的困难,使得公司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及规定无法得到贯彻和落实。
同时集团公司内部并没有形成专业的资金管理系统及财务指挥系统,集团的资金散布在各个分公司,而各个分公司的资金又全都投入在各部门的正常运作上。这样一来,集团公司在管理资金和控制财务等方面便缺乏集中的、正规的制度,也没有统一的、公共的内部信息平台,使得集团内部的信息沟通不顺畅,财务信息、资金核算、投融资管理等相关业务集中不起来。无法掌握了解整个集团资金的实时运转情况,无法掌握动态的资金信息,同时也带来了资金成本和资金安全的问题。分公司的很可能会通过自己编造大量虚假的会计信息来隐瞒本期获利,这样集团总公司在对整个公司的财务核查时将会面临财务信息的冗杂与失真等问题,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理论基础薄弱,管理观念寡淡
自会计实行会计电算化以来,大部分集团公司都已经熟练并成功地在财务管理系统中使用了会计电算化。但是正如前文所言,财务管理信息化并不完全等同于会计电算化。电算化在某种程度上只解决了会计部门核算方面的问题,而且仍然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事后核算,并没有在集团公司财务的角度对公司财务进行直接的监督、管理及控制;财务管理信息化还要对集团公司的财务会计进行管理和决策分析。
如上述所言,现阶段大部分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较单一,虽然形式上较为科学,但是追溯到底,其实还并没有正式形成财务管理中的业务一体化,也没有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故还不能称之为财务管理信息化。而其在理论基础方面的薄弱,在信息管理观念方面的淡薄,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
三、如何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及规划是一个集团的财务信息化的纲领性指引,其对集团公司的战略意义重大。集团可根据这一指导纲领来确定集团的发展方向及重点,使得其本身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很多的优势,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一)决策层的重视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前提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该集团的头等重要工程,决策层、管理层的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对建设和管理财务系统信息化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能使其顺利并畅通的开发、制定与执行。一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提高其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并推进其集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倘若决策层的领导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重视在本集团中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并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便利,那么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的建成指日可待。
(二)科学的模式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要想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集团公司的发展中扮演制胜者的角色,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规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依托现代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战略目标,构建出一套科学的内外流程一体化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包括预算体系、资金体系、核算体系、管理体系的整体建设,使得集团公司从预算到核算、从资金使用到项目管理所有工作都能在同一数据库下进行,提高财务人员管理整个集团公司的质量。
一、建立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关系
(一)建立集团财务关系遵循的原则
1、发挥集团整体优势,互惠互利,平等、竞争、效率的原则,共同发展壮大;
2、依据《公司法》建立各自的法人治理结构,各自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3、依据资产(股权)纽带关系,分别按全资子公司(或子企业)、控股公司、参
股公司、分公司(以下简称各公司)处理集权与分权关系,集团公司享有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并依法对各公司实施财务活动监督管理权;
4、遵守合同协议,按市场规则办事,维护法人权力,按章程分配收益。
(二)建立适应企业集团组织机构模式的内部财务关系
集团公司所属各子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资本金为集团公司投入,集团公司与各子公司是投资与被投资关系,与各层次的内部财务关系为:
1、与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财务关系。
(1)集团公司行使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决策职能,集团公司财务部行使出资者财务管理的执行职能;
(2)依照《公司法》和国家有关规定,集团公司通过规范母子公司之间的各项财权与事权关系,行使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
(3)子公司董事会行使经营者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决策职能,子公司财务机构行使经营者财务管理的执行职能;
(4)对子公司财务机构的建立,会计政策与制度、资产管理、对外投资、资金筹措的统一,对外担保、资产损失的处置、收益分配等重大方面进行约束控制。
2、集团公司内部各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
(1)各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均为独立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2)各子公司之间相互提品、劳务协作等,其价格制定遵从市场原则,由子公司双方协商定价,并签订经济合同或协议;
(3)子公司与控股子公司之间可以互相参股;
(4)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借贷、收支业务结算通过集团公司“财务结算中心办理”;
(5)子公司与分公司的收支业务结算通过集团母公司办理。
3、集团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内部财务关系。
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集团公司的主要生产部门,以成本控制为主,内部独立核算,自计盈亏,其经营生产财务统一受集团公司控制并管理;财务上实行两级管理、三级核算。
(三)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和奖惩制度突出三个结合:“激励与约束结合”。
“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结合”、“外部约束与内部自律结合”。把子公司经营者的利益分配与资本保值增值相结合,通过强化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外部财务管理和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经济责任制指标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严格奖惩兑现。
二、发挥集团财务管理功能
(-)制订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办法及细则
1、子公司的哪些财务会计行为(或事项)应由母公司决策;怎样确保集团的财务制度在子公司全面贯彻实施;如何确认子公司对母公司的资本实施保值增值,是出资者制定对成员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关键。以此为出发点,集团公司财务部先起草了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办法(总则),在试运行中广泛征求意见,逐步修改细化成九个财务细则,通过一年的试运行并达到初步效果后,再修订财务管理办法(总则),形成出资者对子公司财务管理12个配套制度。12个配套制度是《对全资、控股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办法(总则)》;《对于公司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职责及审批权限的规范细则》;对子公司会计政策、财务制度管理细则》;《对子公司财务计划与财务目标管理细则》;《对子公司资产与投资管理细则》;《对子公司资金管理细则》;《对子公司成本管理细则》;《对子公司价格管理细则》;《对子公司收益分配与税费解缴管理细则》;《对子公司财务监督管理细则》;《对子公司财务报表体系管理办法》;《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结算办法》。
2、各子公司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集团
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及原则,结合本公司经
营生产服务特点,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约束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财务行为,形成母子公司财务配套制度体系。
(二)完善财务组织分工,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
1、为适应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具有的股东会、董事会的决策层和经理班子两个层次的财务管理要求,子公司设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分别负责两个层次的财务管理。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作为董事会和经理在财务管理上的高级专业人员,为其提供专业顾问和授权进行日常经营者财务决策。财务总监由集团公司委派,进入子公司董事会;总会计师(或财务部经理)由董事会任命并报集团公司备案;原则上未经批准不应撤换。同时子公司设财务部,负责履行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执行职能;分公司不设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集团公司全体财务人员统一由集团公司财务部考核、调配,并建立等待上岗的后备会计人员,形成竞争淘汰机制。
2、在委派干公司财务总监的尝试中,各子公司的财务总监除了代表集团公司履行财务监督职责外,还与子公司经理班子一起共同为企业的经营生产决策、资产的增值出谋划策,当家理财。
(三)确定子公司财务目标,建立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
1、确认子公司资本保值增值率、利润总额、上交税费等考核必成指标。
2、经营者的利益分配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办法,效益好上浮工资、奖励,反之则下浮。
3、进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日常指导与监督检查,及时解决运行中的不协调问题,完善修改财务制度体系。
4、对各经营者执行日常审计与经济责任制度审计结合的办法,严格奖惩兑现。
(四)强化集团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
财务结算中;已是企业内部办理金融业务、组织资金管理的机构。在遵从国家金融法规的原则下,既发挥对公司内部单位(非法人单位)的结算、信贷、监督功能;同时又有办理集团成员单位(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等法人单位)之间的财务结算、成员与外部(通过银行)结算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对子公司资金统存统贷、母子公司资金统一调度、加强资金使用监督、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率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均由集团公司制定的财务结算政策予以保障。
三、适应新体制下的财务管理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企业集团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会计由核算型职能向管理型职能的转变。随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逐渐融为一体,如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起到参与集团公司经营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活动,从经济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财务控制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2、要处理好双元控制主体的利益平衡。如何正确处理代表国家所有者的集团母公司与拥有经营权的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寻找所有者与经营者两元控制主体的利益平衡点,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是既能满足所有者为了保证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而对经营者的控制,使他们得到经营者的情况和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又能体现经营者“个人”所创造的价值,使会计信息不失真的关键所在。
3、投资主体多元化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素质。多元投资主体的各自利益之争是造成集团内部经济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会计人员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所处理的会计事项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质量的高低。
4、应加强日常经济监督、财务审计。为了维护集团公司作为出资者的合法权益,监督董事经理和子公司经营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母公司规定,对子公司进行日常经济监督和财务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日常经济监督和财务审计时,应充分发挥各监督部门的职责作用,各行其责。具体为:
(l)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和经理在执行公司职务时有无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财务管理几种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总结,并借鉴国外成功集团公司的经验,结合我国集团公司的现状,提出如何创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 模式
目前,财务管理的作用和地位都被人们所重视,在企业集团管理中财务管理处于核心地位,如何创新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虽有所恢复,但是后危机时期的发展仍不容乐观,笔者认为企业集团应当从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入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升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我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有模式利弊分析
1.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严格控制并进行统一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采用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点:有利于母公司对集团公司进行统一的指挥和协调,发挥整体资源的整合优势,提高资金筹措和运用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母公司利用财务管理功能和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缺点是财务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不利于提高子公司财务工作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信息传递时间过长,不利于集团公司对市场的快速反应;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缺乏合理分工和横向协作关系,母公司对子公司具体的财务事项管的过多过细,导致其对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较少。
2.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母公司将财务决策权分散于各子公司,对子公司以间接管理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采用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与上述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大致相反。采用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子公司拥有充分的理财权,能较好的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子公司根据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抓住市场机会。采用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缺点:母公司难以对集团公司进行统一指挥,财务整合调控功能弱化;子公司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集团利益,各自为政,不利于增强集团公司的凝聚力和整体实力。
3.混合式财务管理模式
混合式财务管理模式强调在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多层次的决策的集权模式。混合式的财务管理模式综合了集权式与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的财务调控功能,有利于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的实现,又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由于财权集中或分散的程度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模式集中或分散的最佳度是难以确定的,所以带来了很多问题。
二、如何创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1.借鉴国外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目前国际上的企业集团都已经采用了集中式的财务管理模式,“集中式财务管理”是指在财务数据集中的基础上实现公司财务资源和业务的集中管理和监控。集中式管理与集权式管理不同,集中式管理是信息系统辅助管理的管理模式。而分权与集权是权力的分配,公司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合理分配权力。但无论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如何,集中式的财务管理都可以帮助集团公司较好地控制、监督整个公司,有效整合公司资源,实现财富最大化。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集中管理。它不仅对集团财务方面进行管理,而且对库存、生产、销售等业务方面进行管理;二是直接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许多中间环节,高层领导能直接对底层员工进行管理;三是管理的迅速。总部的财务主管根据动态会计信息,可以及时做出财务安排,并通过网络传达下去,实现财务的在线管理。
2.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应当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真实性为目的
准确性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财务数据自然是公司的核心数据,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既要防止被非法人员窃取和破坏,又要阻止黑客和病毒的侵害,同时还要确保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正常运行。如果把财务数据全部集中存放在总部的服务器上,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只能通过网络来操作完成财务工作,则可大大降低安全管理成本。财务数据安全性是很重要,其真实准确也非常重要。我们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应当有效提高财务数据真实有效性。任何一位财务人员都是在本机上操作远程服务器上的财务系统,服务器会记录其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情况,集团财务管理人员容易发现其不合理的改动和有问题的数据,可以防止做假账。
3.采取集中式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强化集团公司的资金流动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资金管理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集团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除少部分经营资金由各子公司筹集外,由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统一安排。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最好的办法是使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实时掌握资金运用情况,资金控制高度集中,而不影响公司正常运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资金使用散乱的现象,而且可以利用闲散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对外投资等,谋求资金的短期效益。
4.推进集团公司的综合管理
一、引言市场经济的深化在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进一步促成企业转型、变革,这可表现为,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及产品综合竞争力,企业中不断出现合并、兼并等市场行为,集团公司由此产生。集团公司是相异的经济体组合而成,其下拥有众多的子公司,子公司是相对于母公司而言的,且子公司在生产、经营及核算方面相对独立,这就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集团公司以实现整个经济单位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而下属子公司则更多地关注其自身的利益,寻求小规模价值,这种定位的差异决定了集团公司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集团公司加强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性1.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是集团实现整体目标的需要。一般来说,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独立经营核算,具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这就决定了母公司和子公司运转流程及经营目标的差异性。集团总部的目标往往立足整体,而下属子公司的经营目标则关注于子公司本身的利益,因此,为实现集团公司与下属子公司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必须加强对子公司财务的管理。进一步来说,下属子公司虽然独立运营,但从本质上仍是集团公司的一部分,其未来发展与集团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休戚相关。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可以将子公司的业务核算、资金分配等活动置于集团公司的整体管控之下,有效约束并规制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使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更加科学、合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集团总部有效决策的实施。反之,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甚至弱化,都会影响母子公司在生产运营、财务管理等的协调性,也无法实现集团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影响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实施。因此,集团公司在对下属子公司的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约束的基础上,实现子公司经营目标和集团公司整体目标的双向协调,是集团总部实现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所在。2.强化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是集团管控财务风险的要求。集团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属分别的独立法人,原则上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但一般来说,下属子公司处在集团总部的控制之下,其投资、抵押、拍卖等经济利益活动多借助集团公司的名义进行,而这些经济利益活动多带有风险性特征,风险失控的结果不仅带来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损失,也会对集团总部的整体利益造成影响。集团公司由于其自身的体量庞大、业务复杂、关系交纵等因素,对下属子公司的控制权往往较弱,下属子公司在日常经营和业务往来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而下属子公司潜在的资金利用不合理、业务流程不规范及审计监督不严格等问题会加大子公司自身的财务风险,而集团母公司与下属子公司本质上处于同一经济链中,子公司的财务风险影响到集团总部的财务管理现况,因此,强化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对其经营活动、管理活动进行有效审查,严格监督下属子公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以保证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合理合法,提供的经济数据真实可靠,进而降低子公司的财务风险,同时使集团总部面临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弱化,从而发挥其风险管控和风险应对的有效作用。三、集团公司加强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有效举措1.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内部建立并完善会计控制体系。集团公司为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要在集团与下属子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集团公司要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保持对下属子公司基本控制的条件下,以完整的战略目标、有效的实施路线为指导,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管控。一是,子公司推行流程管理、标准化管理,即对会计人员及会计工作的规范性进行系统约束,使会计人员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并可以有效执行集团公司的各项政策、任务,防止财务风险的扩大;二是,有效的目标、体系的实现还依赖于行为决策的执行和实施,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内控管理尤为重要,现阶段,集团公司多依赖审计、纪律检查等部门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集团总部可以成立内控监督评审会、财务监督检查组等部门,对下属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及岗位职责履行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以提升集团公司的内控管理水平,实现利益增量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中的监督、考核作用,并将审计结果与子公司内管理人员的晋升、奖励等相挂钩,落实部门责任制和关键责任人负责制,为内部审计的有效推行提供保障。
2.协调财务管理与内控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而内控则是保障财务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关键。集团公司要实现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需要建立良好的内控基础,为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首先,管理层尤其是集团总部的高层管理者要认同并积极实施内控制度,以保证内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理念教化、制度约束等手段,强化集团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人员对内控体系的认同,从而为内控执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其次,集团公司要加强对子公司的职能控制,在一些业务流程规划、关键岗位设置等方面严格把控,对母、子公司按照相应程序进行重新定位,并对下属各子公司的职能、岗位设置等进行明确,结合现有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评定,不合理、不合规的财务处理程序要及时更改,保证内控实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再次,要明确内控目的及保证环境稳定的重要性,对集团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员工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及处理标准等有较为清楚的认知。
3.强化集团公司内部的资金管理,有效实现统购统销、资金集中。实行集团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集团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并研究集团公司的资金结构,并结合下属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子公司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集团公司在确定投资项目,向下属子公司进行资金流转的过程中,要做好项目预算和资金管理工作,并结合不同经营活动的特点,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评定,以实现资金流向的有效性。此外,统购统销模式可以实现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收支业务的实时监控,有效避免了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功能性缺失和错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为此,集团公司要统一管理、统一定价、统一销售,以此手段来避免子公司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利润虚报等风险,并减少集团公司内部财务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组建集团公司已成为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集团公司的兴衰成败取决于集团公司的管理,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财务管理。为使集团公司和所属的子公司按照既定目标规范运作,协调发展,关键在于集团公司能否强化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
由于集团公司正处于发展阶段,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尚处于研究与摸索阶段,财务人员正处于由传统财务管理理念向现代财务管理理念转变时期,尚未树立起诸如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现代财务管理的理念,导致在财务管理实践中的一些不科学做法,未能在资金利用效率与投资回报方面实现更优化。
(二)缺乏有效的财务约束机制
虽然建立了公司制管理体制,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决策层制约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长兼总经理现象较为普遍。监事会往往形同虚设,股东会职权也很难真正发挥,出现最高管理层决策与实施行为约束的“真空”地带。
(三)“全程化”控制机制未能有效落实
公司虽然建立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程化”控制机制,但在实际实施中,事前预算难以做到准确与科学,事中控制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发挥监控作用,事后分析停留在财务成果与预算的对比分析上,未能从深层次分析公司存在的财务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财务分析报告缺乏有效性,往往造成子公司游离于核心企业的财务控制之外,影响公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要素的优化组合,削弱集团的整体优势和综合能力的发挥。如集团投资结构欠佳,投资收益率不高,经营风险加大;对外举债规模失控,资本结构欠合理,利息支出增大,财务风险增加等。
二、加强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涉及面广、业务量繁杂,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既能充分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又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可有效控制母公司及子公司的风险。
1.健全资本、运营制度。如投资、筹资等,母公司应集权管理,但要给予子公司适当的分权。同时母公司应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及筹资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制度,并重视跟踪管理,规范子公司的行为。
2.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母公司应当建立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调度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利用合法的金融工具,对企业资金实行统一集中管理,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风险。
3.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对子公司资产的现状、存量、增减变动的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4.健全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如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与审批制度、财产的实物控制制度以及收支管理制度等。统一管理集团财务部下派财务人员,对财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指导、业务考评等。
5.健全财务预决算和重要费用控制制度,通过预算明晰各子公司经营者的权限和责任,将预算指标与经营者和子公司的工资总额挂钩,使集团公司对各子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做到事前控制,强化财务控制功能。
(二)加强投资管理
1.控制好投资方向。集团公司应根据自身的优势以及投资市场的情况,选择好适合集团发展的投资方向。以原有基础行业为主要投资方向,同时善于捕捉有利商机,适当进行多元化投资。
2.控制好投资规模。集团公司的发展要立足于公司的实力和投资承受能力,在充分考虑投资成本、管理能力、投资回报期长短等因素的基础上,统览全局,合理设计投资规模,以求最佳投资回报率。
3.严把子公司投资项目的审定关。集团公司应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制度及投资项目审定决策程序,明确划分投资项目审定权限。
4.科学确定投资回报指标。按照投资回报率和投资资本额来核定利润指标。利润指标应与子公司的工资总额挂钩,与子公司的基本权利和责任挂钩。
(三)统筹资金管理
集团公司应建立资金结算中心集中管理整个集团的资金,统一管理子公司的银行账户,做好集团内资金余缺的调剂,核定子公司对外付款的定额,审核子公司内部贷款申请,控制集团公司流动资金存量和应收账款总量等。
(四)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监控系统
为确保集团公司各种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的决策价值与控制功能,集团公司应确立一整套明晰的、可操作的信息报告规范,如财务信息质量标准、财务信息报告标准、财务信息报告结构内容、财务信息报告组织程序等,督导子公司组织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地填报会计报表。
(五)强化内部审计
集团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重点做好财务收支审计、年度审计、财务决算审计、重大投资与资产购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应根据经营规模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并配备专(兼)职审计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工作,并将内部审计的结果作为子公司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