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5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工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8255
国内刊号:31-1243/R
邮发代号:4-20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医药工业 生物医学工业 中药工业 发展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制药设备等。同时,医药工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了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医药企业应留意政府在医疗卫生结构调整和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新动向,尤其要把握好医药工业发展的六大趋势――中成药市场竞争将加剧;处方药生命周期将会缩短;第三终端市场将更活跃;医药市场进一步集中,医药两极分化进一步凸现;政策性降价仍将持续;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企业市场品种结构都将发生更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医药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发展前景进行科学预测,以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1.医药工业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是我国医药工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医疗保障和医药创新投入,医药工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回顾我国医药工业近五年的发展情况,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突出表现是:
1)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国家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等专项,投入近200亿元,带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医药创新领域,通过产学研联盟等方式新建了以企业为主导的五十多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2)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市场增长、技术进步、投资加大、兼并重组等力量的推动下,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1家增加到2010年的10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3家达到2010年的17家。医药大企业成为国家基本药物供应的主力军,有效保障了基本药物供应。
3)区域发展特色突出。东部沿海地区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加强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促进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医药工业集聚区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4)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医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出口总额达到397亿美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3.5%。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化学原料药出口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物等传统优势品种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他汀类、普利类、沙坦类等特色原料药已成沙坦类等特色原料药已成为新的出口优势产品,具有国际市场主导权的品种日益增多。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等医疗器械出口额稳步增长。
5)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中央与地方两级医药储备得到加强,增加了实物储备的品种和数量,新增了特种药品和疫苗的生产能力储备,在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重大活动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医药工业存在的问题
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研发投入低,高素质人才不足,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产品结构亟待升级,一些重大、多发性疾病药物和高端诊疗设备依赖进口,生物技术药物规模小,药物制剂发展水平低,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不足;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多、小、散的问题依然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企业质量责任意识亟待加强。其突出表现为:
1)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突出,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全国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其中大型企业423家,只占总数的11.7%。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大多数企业不仅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而且布局分散,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
2)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新药创新基础薄弱,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医药科技投入不足,缺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低档次与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重复生产品种多、独家品牌少。有些产品如庆大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1、甲硝唑等制剂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
3)医药流通体系尚不健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格局基本打破以后,有效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非法药品集贸市场屡禁不止。加上生产领域多年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多数品种严重供大于求,流通秩序混乱,治理任务艰巨。
4)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性能较差。我国自己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大多数是附加值较低的常规中低档产品,而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与新型实用医疗设备多数需进口。常规医疗器械产品的更新换代慢、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医疗卫生高质量的要求,产品返修率与停机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产品的可靠性不稳定。
5)制剂品种与原料药品种不相匹配。我国已是国际上原料药生产大国,但对药物制剂技术开发研究不够,制剂水平低,大多数制剂产品质量不高,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制剂技术落后,制剂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
6)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我国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出口附加值较低、污染较重的化学原料药及常规手术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而进口价格昂贵的制剂及大型、高档医疗设备的进出口模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低。
3.医药工业的发展分析
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从战术竞争,转为战略竞争,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低成本竞争常态化、长期化;二是“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现象更加明显;三是产业并购重组浪潮此起彼伏,不断。2008年医药商业销售增幅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低于工业增幅;两极分化加剧;出口盈利能力下降,但依然实现顺差;受降价政策影响,药品价格进入下降通道;两个终端销售依然活跃;农村药品市场成为新的发展亮点。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大型医药企业正在整合内外部资源,力图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力,确定市场领导地位;中型企业正在努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争取滞后的管理水平能追赶发展速度,既不放弃机会做大,又要通过“做强”之后,解决企业的消化能力,进一步做大;而小企业则正在全力寻找出路,方式灵活,不拘一格,生存是主要目标,销售是主要手段。
具体来说,我们应抓住医药工业将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支柱产业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具有科技含量、高回报低能耗的高新医药产业。即利用政策优势或曰政策机遇来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同时应利用农村“新农合”计划及人口老化、环境污染加剧、经济增加引起的生活节奏加快等市场因素对健康需要的增加,即市场机遇来发展医药工业。应突出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生物医学行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2009 年 6 月,国家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事业;2010 年 10 月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医学产业(包括生物医疗服务)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首先。
生物制药(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兴起的,以基因重组、单克隆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制药技术。与传统化学药产业由大型药企所垄断不同,生物制药领域内的创业型企业借助技术优势异军突起,形成了以企业间联盟为主的独特产业格局。目前,国内的生物制药行业虽然规模仍然较小,集中度较低,但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上游的研发环节聚集了一批中小型企业,主要为其他大型药企提供研发服务。在生产环节,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但结构不均衡,出现低端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自主研发药较少,产能过剩。下游流通销售是产业链相对薄弱的环节,就目前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这突出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第二,增加监管制度力度;第三,增加金融投资的力度。
2)推进中药现代化。中药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加入世贸组织和天然药物需求的日益扩大,将为中药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机遇。由于中药产业基础较差,现代化水平比较低;中药材质量不稳定,部分中药材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超标;中药工艺技术落后,不能对中药进行有效的提取、纯化;中成药制剂水平较落后,影响名优传统中成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药的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控制方法和手段较落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此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是发展之本。具体来说,应做好以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持中医药的特色。基因组合的研究证明,每个人之间都有个体差异,中医药的特点是个性化的、动态的,特别是复方中药,倡导对人体机能的整体平衡、综合调理等,不是简单的抄袭。二是制订中医药的标准和规范,包括中药材的生产、质量控制、流通规范,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标准化和翻译规范化,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规范、国家药典和中药审评标准等,把中医药科学的内涵客观地表达出来。因为只有在规范和标准条件下研究、开发出来的产品才具有稳定性、可靠性。三是要积极改进中医药能够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行医方法。尽管中医采用独具特色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但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只靠感官。作为一门科学,如果需要被人广泛认识和掌握,能够在使用的基础上总结其规律,把经验转化为知识,进而上升为理论指导十分必要。
3)发展优势原料药。我国化学原料药有相当基础,是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2000年出口22.5亿美元,在世界化学原料药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发展优势原料药,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在满足基本医疗用药需求的同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短缺的产品及新的出口优势产品。克服主要依靠维生素C、扑热息痛等少数品种出口的状况,发展更多的高附加值出口品种。二是克服过分依靠北美、西欧两大市场的情况,努力开拓东欧、非洲、亚洲、拉美等广阔的国际市场三深入研究国际竞争对手,支持企业按国际惯例建立自主的国际营销网络,由供应中间商逐步转为直接供应用户。四是鼓励出口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以上措施,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争取到2005年,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大幅度提高,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抚州市 中医药产业 中医药工业 中医药农业 中医药商业 金融
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要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抚州是历史上著名的药都,我国三大中药帮派之一“建昌帮”的发祥地,素有“药不过建昌不灵”之誉。“十三五”期间,抚州将大力实施中医药产业振兴工程,全力打造中医药千亿级产业。强化金融支持抚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对发掘和弘扬抚州传统中医药文化,支持和帮助赣南苏区产业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抚州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抚州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1.中医药工业发展情况。抚州中医药工业基础好、类型多,而且有独特的品牌和产品优势。截至2015年,抚州市拥有中成药生产企业32家,占全市49家医药类企业的65,其中规模以上13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家,汇聚了珍视明药业、银涛药业、昌诺药业、桔王药业、桔都药业、山高制药、仁丰药业、百盛药业等一批知名中医药生产企业。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6亿元,其中仅银涛药业主营业务收入就超过6亿元。中药生产企业产值上亿企业有4家(珍视明药业、银涛药业、百神昌诺药业和科伦药业)。作为抚州的传统支柱产业,抚州的中医药工业发展主要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企业基础好、类型多、剂型全,在江西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市有中药批文近300个,基药中药品规34个,国内独家中药品种数8个,分别为珍视明药业四味珍层冰硼滴眼液,百神昌诺药业大黄总蒽醌、大黄总蒽醌胶囊,银涛药业右归胶囊,山高药业参芪十一味颗粒、肾康宁颗粒、宫瘤清颗粒,仁丰药业百癣夏塔热分散片。13家中成药制剂生产企业,涵盖了注射剂、滴眼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喷雾剂等10多个剂型。中药滴眼剂和口腔喷雾剂全省也仅1 ~ 2家。二是已形成一批有独特的品牌和产品优势的骨干中药企业。有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量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如珍视明的四味珍层冰硼滴眼液、夏天无滴眼液,银涛的六味安消胶囊、右归胶囊、强力定眩胶囊,昌诺的活血止痛胶囊,山高的参芪十一味颗粒、肾康宁颗粒、宫瘤清颗粒,桔王药业的舒胸颗粒,红星药业的结石通胶囊,仁丰公司的六味木香胶囊等。这些中药品种(企业)已经成为抚州市中药产业加快发展的中坚力量。三是一批新药即将投放市场。近年来,各企业均加大了医药研发力度,如昌诺药业的国家二类新药大黄总蒽醌原料药及制剂已正式获得批准文号;其他企业还有十多个新药正在研发中,将陆续申报。目前我市各药品生产企业已累计获得新的药品注册批准文号45个,还有一个国家一类新药临床批件和十多个新药等待国家局审批。四是“建昌帮”具有独特的自成体系的药材加工炮制技术,“建昌帮”饮片拥有广阔的市场。“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且一直得以继承和发扬。“建昌帮”中药饮片在国内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日、韩、东南亚地区备受青睐,具有客观的经济效益。饮片销售价格每吨2万元,加工毛利达30%以上,纯利达15%左右。出口产品毛利达35%以上,纯利20%左右。
2.中医药农业发展情况。抚州在中药材种植方面具备传统优势,拥有1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其中已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中药种植基地1个。全市中药材种植种类达四十余种,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其中黄栀子、泽泻、陈皮、四花青皮是闻名全国的地道药材,广昌县是全国泽泻三大主产区之一。目前全市共有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企业29家,中药材种植面积17万亩,年产量近10万吨,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种植品种多,有黄栀子、金银花、当归、泽泻、灵芝、紫株、杜仲、元胡、白术、薄荷、玄参、桔梗、白花蛇舌草、决明子、吴茱萸、厚朴、丹参、金毛耳草、黄柏、铁皮石斛、白芷等植物性中药材种植,还有梅花鹿、熊胆、石龙子等动物性中药材养殖。江西天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黄栀子种植、新品种培育、栀子产品研发、加工、销售的企业,已形成年加工6000吨黄栀子干果及附属产品生产能力,公司先后投资近6000多万元建设黄栀子基地,有黄栀子基地18个,面积达6万多亩。二是分布范围广,种植区域相对聚集。中药材种植遍布全市,但主要集中在临川区、南城县、黎川县、金溪县、东乡县和广昌县6个县(区),光临川区种植规模就达4.4万亩。全市种植面积超过千亩的中药材主要有黄栀子、山药、灯芯草、金银花、泽泻、水栀子、白花蛇舌草、铁皮石斛等品种。
3.中医药商业情况。一是在中医药流通方面,抚州市目前尚无大型中医药专业交易市场,无大中型药材购销企业,只有抚州医药公司及开心人大药房、江西黄庆仁栈华氏大药房、华民康大药房、抚州市春天平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连锁药店兼营中药材。市内中医药商品流通不畅,亟须引进现代物流体系,构建规模大、覆盖广、服务优的中药销售网络。二是在中医药医疗服务方面,目前全市已创建3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工作单位,建有3所特色中医院,10个省级基层临床特色专科,2个名中医工作室。全市有国家名中医1人,江西省名中医9人,江西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
4.抚州市对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情况。抚州市一直将生物医药作为全市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从资金扶持、培育上市、发展总部经济等多个方面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做大做强。“十三五”期间,抚州市将大力实施中医药产业振兴工程,制定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发展扶持基金,围绕“全产业链”模式,大力培育中药骨干企业,重点建设中医药产业基地,着力构建以现代生物制药和现代中药为主导的中医药研发、生产体系,全力打造中医药千亿级产业。
(二)强化中医药产业财政性金融支持
一是及时掌握国家中医药产业政策信息,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二是积极参与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建立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大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利用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推动中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三是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增加财政对中药材贷款贴息资金等,积极为中医药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注资设立或参股担保公司,参与医药企业贷款的抵押、发放和还贷工作。四是加大对中医药产业重大项目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吸引国内外具有爆发性增长的中医药产业龙头企业入驻。
(三)改进和创新对中医药产业的金融服务
一是加快面向中医药产业的信贷产品创新,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自身业务和信息优势,因地制宜推出各种信贷产品,完善差别化信贷服务机制,为企业融资及成长提供多种信息咨询服务,不断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中药材龙头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方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三是积极向上级行主动推荐本地的特色医药企业和项目,大力争取资金支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增加贷款授权方面的弹性,适当扩大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
(作者单位为抚州农行)
参考文献
[1]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DB/OL].人民网,2016-02-22.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11号)
[DB/OL].人民网,2016-03-04.
[3] 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抚州日报,2016-03-
22.
[4] 罗娜,帅筠.全力打造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江西样板”的“抚州模式”[DB/OL].人民网(江西频道),2016-05-24.
[5] 李保金.温建民:设立发展基金推动中医药产业化[N].经济参考报,2016-03-18.
[6] 郭鸿军.金融支持医药产业发展思考[N].金融时报,2009-11-30.
[7] 廖斌,谢文君,吴柏涛.补“短板”金融该如何定位?对樟树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N].金融时报,2016-06-04.
[8] 刘克俊,王维林,姬红玉.金融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问题探析[N].金融时报,2012-12-31.
关键词:制药工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考核;评价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33-02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已成为我国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1]。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开展了相应大量的研究与探索,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根据不同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框架结构的研究性教学方案,但其效果如何,以及研究性教学开展对培养人才的作用,仍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性教学评价方案及体系的构建。尤其对于工科教学来讲,(制药)工程师的教育收益低于同等情况的全国平均教育收益率[2]。如何培养制药工程师等工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自我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制药工程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讨研究性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一、制药工程研究性教学考核评价的基本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学会团队合作与交流。研究性学习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教学中心思想,注重在制药工程课程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制药工程技术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建立相应的教学考核评价方法,有助于培养创新型的制药工程人才,满足中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更重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感受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情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通过制药工程研究性教学、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成长机会,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更重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是对知识体验、总结的过程,要积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引导其具有合理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归纳与总结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进而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指导调整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使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在制药工程研究性学习中,要重视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研究性学习环境中,通过研究具体制药工程项目,主动获取相关专业知识,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己个性化整体、全面发展。
四、更重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评价
一般教学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理解中的应用情况,而研究性学习不仅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尤其强调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提高科学研究应用能力。因此,研究性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制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性学习,要重视制药工程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五、制药工程研究性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考核评价是总结本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制药工程研究性教学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来构建该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贯穿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多元性评价,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结合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在制药工程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开展全方面、多层次、多元的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听课教师或专家评价四种评价形式展开,包括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成果展示、项目解决的深度与水平、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与学习方法等,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构建对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分析该制药工程项目提出的内涵和实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目的性地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合理设计研究方案,开展方案比较,认真做好笔记,积累研究过程动态的、真实的和完整的记录,深入分析数据,撰写学结、心得体会等。这些资源是研究性学习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自我评价和积极反思的重要依据。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技能和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的目标,因此需要开展对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对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在制药工程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考核评价我们采用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比例分别为40%和60%。平时考查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平时作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与探索精神,团队协作与交流,归纳与总结等。让学生真正地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意义和用途,对其以后的职业生涯起着关键性作用。
七、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具体实施的制药工程研究性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为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同样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以评估在制药工程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成效,具体实施步骤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及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方法是否得当。
首先在工作量上成倍增加,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也即是要将学习和科研联系起来,从目前的制药工业发展实际中选取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3]。研究性项目方案的设计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制药工程实践经验和水平,较为扎实的制药工程理论基础,能够准确把握当今中医药工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具有综合整合和拓展能力,以及能够根据项目内容设计新颖的研究性教学方案。
而在评价教学效果上,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由于个体差异比较大,学生发展不均衡,而制药工程是一门实践性特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目前考核评价的内容、体系还不能全面体现学生能力的提升程度,尤其是在制药工程工科能力的体现上,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寻找如何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构建较为合理的评价体系。因此针对具体课程来说,制药工程是中医药工业发展的基础内容和基石,可以通过学生对课程理论的掌握、工程技术方法及其与实验方法区别的理解,建立制药工程的理念,在整个形成过程中,建立分阶段的评价内容:首先全面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制药工程的理解程度,中期测验对基础理论和制药工程技术方法的掌握程度,最后评估制药工程的理念效果。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开展双向评价的方法,学生对教学方案的接受程度进行评价,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程度和深度进行评估,反馈学生调整项目方案。
开展研究性教学也需要学校有一定的保障体系。作为制药工程等工程类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积极掌握中医药工业最新发展动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研究性教学。这需要学校给予大力的政策和环境支持、保障,同时需要辅助、支持教师建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共享平台,进一步提高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效果,将制药工程的理念深入学生的知识框架中。
教学评价是一种手段,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质量。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与传统的评价体系相比,更为复杂,涉及到学生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等评价标准、评价指数的较大改变[4]。从学生评价体系来看,要考虑不同学生的表现,学生独立的、开放性的思考、分析和综合思路,这对于教师如何合理评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教师评价体系来看,教师前期需要的基础、背景以及教学方案的设计等工作量很大,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学科综合素质,同时需要相应的掌握、灵活运用教学发展规律的能力,以及在具体实施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驾驭能力和水平,因此如何客观地评价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就显得比较复杂。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新的教学理念的全面转变和更新。在不断提高工科教育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开展制药工程研究性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可促进教师自身制药工程素质的大幅提升,完善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工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翔,张丽梅.“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沿革概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217-218.
[2]董增文,邓晓华,张华.研究性教学在工科教育中的实践与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64-167.
为细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编制“1+X”规划体系的目的,是要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凝聚行业共识,汇集社会资源,围绕重点、破解难点,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11个X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研究编制,目前均已实施。
X的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有关专家、企业和各方面意见,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设立了专业小组,积极参加相关指南的调研、讨论、起草和论证评估;其中,新材料、信息产业、制造业人才等3个指南还经过了国务院审定。11个X的关系是各有侧重,互为支撑,既有前瞻布局,也有基础突围,既有面向关键共性问题的统筹引导,也有针对重点行业领域的系统谋划。具体来说:
5个工程实施指南的制定是对《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的具体落实,明确了工程实施的目标、任务和手段。其中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以突破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方向,建立从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工业强基工程主要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瓶颈问题,构建产业技术基础服务。这两个工程主要解决基础能力问题。绿色制造工程通过推动制造业各行业、各环节的绿色改造升级,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智能制造工程以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为抓手,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以突破一批重大装备的产业化应用为重点,为各行业升级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
2个专项行动指南中,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重在夯实质量基础,打造以质量安全为基础、高质量产品为核心、国际化品牌为标志的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发展服务型制造行动旨在通过加快制造业企业服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
4个发展规划指南中,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是以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技术装备急需为主攻方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军民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促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和专用装备;信息产业发展指南是以加快建立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为主线,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突破关键瓶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普遍服务,促进深度融合应用,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旨在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开放合作,保障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实现医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是从制造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全局角度出发,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加快培育紧缺人才,完善人才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机制,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11个X不是指令性而是引导性的,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金融机构等有关方面广泛参与,共同努力。下一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将加强《中国制造2025》“1+X”体系的落实,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以目标为导向,围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点领域梳理凝练一批重点工作,明确时间节点,落实配套政策,与《中国制造2025》实施形成全局统筹、重点推进的工作合力。
加强人才培育。引导企业家走出去,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大力培育诚信务实、敢为人先、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新型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我县雄厚的职业教育基础优势,整合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转变职业教育方向。着力培育一支有知识、熟技能、符合县域主导产业需求的优秀技工队伍。同时选拔优秀党政领导干部到沿海地区机关和企业挂职锻炼,各级党校脱产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发展工业、管理市场、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吸纳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型人才进入领导干部队伍,执掌县域工业发展主舵。二是强化自主创新。发挥各级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力度,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培育,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发展。力争在矿产品加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上有新的突破,促进技术创新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三是树立品牌意识。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品牌企业、产品和质量经营理念,进一步扩大我县名茶和优质鱼品牌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提升品牌张力,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品牌,支持品牌和爱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品牌声誉,不断优化品牌,发展公平、公正的市场空间。要建立和完善品牌经济发展规划和品牌奖励制度,对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品牌产品的工业企业、获省质量管理奖的工业企业、获中国免检产品的工业企业,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分别给予奖励。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争创名牌。
近年来。致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县工业,特别是五大支柱工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增长质量稳步提高。截止年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58家,其中,中央、省、市属企业3家,县属规模企业55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1.9%县属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92%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县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较低、工业发展不平衡、企业规模偏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缺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开放发展意识不强等方面。如何加快我县工业发展步伐,实现工业有新的突破,笔者认为要以新型工业化发展理念为指导,紧紧抓住以下三个着力点:
一、扶植优势企业。把资源深度开发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做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型产业。突出发展矿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黄金、铅锌、硫铁、磷、锑等矿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抓好辰州矿业高纯金、含金尾矿综合回收和金石公司高纯度电解锌等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努力提高矿产加工业的综合效益。力争五年内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家,民营科技企业达到5家。突出发展电力及电化学工业。加强对电解锌和超细锌粉生产的技术改造,发展循环产品,把金属镉回收和氧化锌回收项目做大做强,开发新的科技工业项目和产品。对电厂、电厂实施扩机增容,对电厂老机组进行扩能改造。抓好鸟儿巢电站建设和怡溪等流域水电站梯级开发,使水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突出发展林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及医药化工业。着重抓好五强溪特种造纸厂机制纸生产项目,扩大县木材加工厂高强纤维板年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楠竹深加工项目。整合茶叶加工业,扩大茶叶生产基地和加工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粮油、肉类、鱼类、果蔬等加工业,增强七优米业和薯类深加工能力。继续推动中药材产品的初级加工和部分深加工,扩大中药材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提高以草药王药公司为代表的医药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突出发展新型产业,重点支持铁酸锌纳米晶体材料、金属纤维、金属镉、铝银浆等项目的建设,争取“十二五”期间培育出2至3家年产值过亿元的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生产企业。二是大力培育产业集群。突出矿产、电力及电化学、食品、竹木、医药及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以板块运作推进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实现产业发展由“天女散花”向工业园区和板块经济的转变,从抓单个企业、单个项目向抓产业链、产业群的转变,培育成以矿产品加工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矿产品、电力及电化学、食品等3个年产值过5亿元产业“航母”稳定发展竹木、医药及医药化工等2个年产值过亿元的产业集群,致力打造矿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生产基地。尽快形成“纵向延伸成链,横向积聚成群”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大力扶植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扶植优势规模企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促使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五年期间县属规模企业达到80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8家,年产值过5亿元的2家,全面形成龙头企业率先领跑,中小企业竞相发力的局面。
二、拓宽投资渠道。要重点抓好沅陵县生态工业园和工商综合产业园及5大工业重镇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园区规划,实现连片统征土地,建立园区土地储备库,科学调度工业项目用地。优化园区布局,提高园区土地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加大公共事业投入,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电信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园区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力。准确定位园区发展方向,把园区规模做大做强。加速园区内部现代企业化管理进程,逐步由政府主管推向高度市场化运作转变,稳步推进园区上市,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园区资源需求和配套等问题,实现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建立园区管委会,理顺管理体制,坚持统筹协调园区的发展,适时对园区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园区建设中,始终突出“生态园区”主题,将现代工业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有机统一,使之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及产业转移的前沿窗口和平台。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县始终坚持走投入兴工的路子,积极推动各类资金投向工业。突出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仅能带来雄厚的资金,更重要的能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动强势企业和优势产业的形成,采取“龙舟搭台,经贸唱戏”招商形式,扩大节会影响,放大龙舟品牌效应。积极组织或参加各种招商活动,以敏锐的眼光和完善的网络捕捉投资信息,以灵活的方式和执著的追求争取项目落户。大力激活民间资金,推动企业扩张升级。县有着丰富的民间资金,目前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1亿元,成功撬动民资既能有效破工业发展的投入瓶颈,全面激活民营经济发展,又能激发全民创业热情,进一步挖掘民资潜力。大力撬动银行资金,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县级金融安全区。积极加强银行与地方、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联络协调,搭建长效对接平台,制定激励措施,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工业发展,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双活双赢局面的形成。
在此背景下,“21世纪药店连锁高端论坛(中国苏州)暨吴中医药连芩珍珠滴丸新品会”日前在苏州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新医改形势下品牌药品营销新趋势”主题,纵论政策形势、剖析市场动向、探讨品牌营销,推介共赢合作,为行业展示了新的视角。
调整来袭
新医改正在朝纵深推行,也势必带来调整与震动。对医药行业而言,无论是市场规模扩大、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兼并重组等方面,都呈现出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整合是必然趋势,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大、医药分开、终端格局的分化,都给企业带来严峻挑战,对医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惠良表示:“医药企业要重视品牌,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把品牌建设作为重要战略来推进,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共赢模式。同时,药企与连锁药店应合力寻找利益共同点,共同探讨品牌药品在连锁药店中的经营模式与合作展望,以期探索出一条医药营销新路,促进工商互动,实现工商双赢。”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则指出,目前医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凸显规模优势,“‘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持续向好,复合增长率为23.36%。而医药流通行业销售规模也同样呈现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商业总销售额翻了两番,复合增长率为20.1%。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
而在整合大背景下,医药商业集中程度正在不断提高,2009年医药流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达3964亿元,占同期全国销售总额的69.74%,比2008年提升2.45个百分点,前三强集中度提升0.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医药商业巨头加紧全国性销售网络的布局,在商业领域向基层渗透,同时也通过并购向上游延伸;而区域性霸主则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或抱团联盟的方式,壮大力量,应对商业巨头的全面扩张。大家以不同的方式扩张、融合生存,以规模化打造竞争优势。 陶剑虹预测:“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药店业态必将适应新消费群体、新需求而不断变化升级,重点是提升增值服务的能力,以差异化赢得先机。”她认为,未来将会呈现标准药店、网上药店、平价大卖场、超市店中店、社区便利店、医保定点店、药妆店、药诊店、专科药店、M2C等多种形式的发展。
聚焦核心
受多因素的推动,近年来OTC的发展与药店终端碰撞出巨大的效应。目前,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品类结构相对稳定,OTC品类所占份额持续上升,药店销售逐步形成急性常见病用药、慢性病用药和滋补营养保健类用药三大用药领域。而在感冒、咳嗽、咽喉、肠胃炎四大急性病用药中,90%为OTC,广告拉动效果较好,公众选择药店直接购买的可能性比较大,购药方式基本固定。
广东标点资讯集团总经理黄泽骎认为,新医改的实施会导致药店销售产品结构产生变化,OTC企业要聚焦核心产品,连锁药店要转变经营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行品类优化组合,应根据商业目标、利润及竞争策略来定义品类的特色。
他特别指出,连锁药店与医药企业要认识到,双方均是消费者的服务商,只有合作与共享,利益才能分享。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消费者的争夺,提高顾客满意度、形成稳定的顾客流是连锁终端立足乃至发展的关键,而聚焦核心产品、聚焦核心品牌是消费者争夺的核心手段。可以说,以核心品牌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形成稳定的客流量是未来OTC营销的趋势。医药企业与商业都要围绕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进行资源整合,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针对企业面对的政策环境、自身资源、行业竞争、品牌战略、营销传播、工商战略共赢等一系列问题,上海桑迪营销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官张继明认为,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质量疗效为根本、以营销推广为核心、以专业服务为保证,实现品牌打造的目标,是当下医药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精准定位
此前着重于处方药领域的吴中医药此次发力OTC领域引发关注。“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处方药运作能力,吴中医药在临床市场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这种影响力仅仅限于业内,大众化市场品牌知名度严重不足。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吴中医药有必要迅速提升品牌。向OTC领域实现战略延伸,以此为支撑点,是打造品牌的必由之路。”张继明指出。
关键词:中药制药工程;综合;工程;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95-02
当今社会,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使得高等工程教育的综合化成为必然。制药领域工程教育也不例外,伴随我国医药工业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如何让传统中药适应世界医药生产的发展趋势,这是中药制药领域发展的重要课题,具有综合工程技能的创新型中药制剂专业人才是该课题的最佳实践者。朱高峰院士指出:工程是人类综合运用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改造世界、创造财富的实践活动。现代中药生产企业需要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又懂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药制剂专业人才培养,要充分重视全程控制技术,面向生产全过程重点加强其综合工程技能的培养。
一、当前大学生工程技术素质的不足
1.学生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缺乏一般的工程技术技能。大学生只掌握了主干专业的技能,对其他社会需要的相关工程技能一无所知的话,对大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学生仅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样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未来社会更看重的是人才的综合素质,只有既掌握主干专业技能,又具有基本的工程技能素质,才能真正成为能高能低、能里能外的复合型人才。
2.就业需求与大学生的工程技能培养存在结构性失调。就业市场需要的技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的就业市场迫切需要的是实用性更强、操作要求更高、科技含量更多的技能,而许多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由于培训设备老化、师资结构不合理、培训理念落后等各方面原因,造成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基本工程技能与目前就业市场迫切需要的技能之间的结构性失调。因此,高校应适当调整,采取适当措施,满足大学生掌握社会迫切需要的技能,实现与市场同步。
二、中药制药工程业的综合技能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GMP、GSP、GCP、GLP、GAP等优良质量管理规范的强制实施,我国医药工业直接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走现代化生产经营之路,就必须有一大批掌握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剂型及生产过程管理和工程控制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人才需要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又懂现代制药工程技术。因中药制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工业化过程复杂,包括从组方中药材的预处理、粉碎、浸提、浓缩、纯化、干燥、成型、灭菌、包装等各个特征单元工艺过程,如何培养具有良好工程意识和技能的创新型中药制剂专业人才,是我们高等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师的重要任务。综合才能创造,具备综合技能的人才,才能有效地实现中药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
三、中药制药生产全过程综合质量控制的复杂性
工业领域的制造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是一种既包括生产技术,又包括生产质量管理的系统工程。按现代工程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中药制药工业生产的特点,中药制药全过程综合质量控制包括中药材预处理工程、中药粉碎与混合工程、中药浸提工程、中药分离工程、中药干燥工程、中药制剂成型工程、中药包装工程等,每一个工程过程都是一个综合的小系统,各小系统环环相扣,紧密相联。基于中药生产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也就能打造出创新复合型专才。
四、中药制药生产全过程综合工程技能培养
经调研,近年来用人单位反映,该专业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吃苦务实的精神。但工程能力较缺乏,毕业后对工程实际的适应能力较差,表现为:理论与实际脱离,对工程规范不够理解,缺乏系统全局观点,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不能很快完成从学生到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换。这说明了本科专业教育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工程技能培养不够。为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好适应中药制药企业,基于全过程控制技术培养中药制剂的工程技术人才是中药制剂专业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实施综合工程技能的培养。
1.教学内容方面。将相关学科知识有机融合,系统地讲授专业相关知识,特别是要加入中药科研新成果及现代化工程技术的前沿领域知识,如中药生产中的环境治理工程等;删除一些不适应现代制药的较陈旧的教学内容。在强调理论深度的同时,加强实践类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实践课程包括:与理论相配合的验证某重要知识的课程,训练综合运用某一门课中涉及理论的课程设计,工段现场教学课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主动的、双向的、探索的、研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注重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开展范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探究与研讨教学法、综合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紧紧围绕中药制药工程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多种形式、主题鲜明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地培养好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可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通过能够表现中药制药整体流程的图形、动画等直观信息,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与实践相关课程的教学手段要因时因地灵活进行,从实践中强化中药制药工程系统性的观念,重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灵活变通能力。
3.考核模式方面。合适的评价体系及标准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检验,根据课程特点和中药制剂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一定要具备用全局的、工程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如果按一般课程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盲目套用公式的局面。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建立工程的思想,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考试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考察。题型尽量与工程实际联系,指定或让学生自定完成一个设计题目,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同时查阅一些资料后进行设计并完成、汇报。
国家近年来十分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和中药现代化战略,不少省市均将生物医药和中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强调“工程制药”是中药制药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中药的制药工程技术代表着国家中药工业发展的重要水平。中药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大体是未来的中药制药业工程师,学生通过在中药工程领域内的系统学习,接受工程的基本训练,为进一步实现中药制药工程集成技术的创新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中药产业化生产中涉及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提取、浓缩、纯化等有效组合过程的工业集成制造技术、装备等的创新,综合型中药制剂工程人才能有效实现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全程控制,进而实现中药制备工业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宏志,孔寒冰,邹晓东综合就是创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
[2]朱高峰.创新人才与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3]虞心红,宋恭华,卓超,等.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6).
[4]马建民,李晓东,赵仕俊,等.加强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提高大学生工程技能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8).
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中国民营企业在产品运作中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单纯依靠生产经营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形势,中国民营企业要想布局全球市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依托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的融合。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复星公司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相融合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其成功之处以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复星公司;资本运作;产业整合;融合路径
1 复星公司概述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国际”)是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整体上市的大型综合类民营企业,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复星集团来经营旗下核心业务,已初步形成“保险、产业运营、投资、资本管理”四大业务板块,各业务板块在细分行业内都属于佼佼者,集团已连续数年稳居中国企业前100强。
2 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的关系
资本运营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良好的资本运作本身或科学的资金运动,实现资本价值,经济增长方式的操作。而产业整合是指为了谋求长期竞争优势,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以企业为对象、区域、产业的空间整合,所有权和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调整资本结构,建立一个新的,从而形成过程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领导产业核心和相应的产业结构。产业经营是民营企业立足市场的前提和根本,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仅仅依靠产业经营会导致企业经营效率底下,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削弱,束缚企业进一步的的发展壮大。因此,中国民营企业要想走出国内市场,必须通过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的融合,企业可以将自身各项资源投入到所需的地方当中,完成跨行业、跨地区的资本运作,实现产业经营的高效整合,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朝着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一步步迈入。
3 复星公司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的融合路径分析
复星公司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只是一种手段,使得其能够高效快速整合旗下产业,从而实现其产业规划的战略目标,以及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对于复星公司,资本运作为产业整合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的工具和手段,而产业整合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资本运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源泉,但最根本的是最后在产业经营上的落实,因为产业才是根本。本案例中复星公司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的成功融合贯穿始终,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价值发现:把握企业并购与产业进退的最佳时机
“价值发现”是复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主要体现为发现拥有广大发展潜力的行业,并以此把握企业并购与产业进退的较好时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把握。从2001年到2006年,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良好发展,复星集团所投资的钢铁、医药、房地产等行业,其增长率均超过了中国GDP10.1%的复合增长率。
第二,把握“中国动力”。 中国动力是创业者的肥沃土壤,创业者只有辛勤耕耘才能收获成果。复星立足快速增长的中国内需市场,加码投资于中国巨大的商业需求,选择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并进行长期投资,最终给复星带来了丰厚的投资效益回报。复星总裁梁信军在总结“中国动力”概念时指出,中国动力就是中国巨大人口带来的巨大消费市场,投资需求及个人投资品的持续增长,中国城市化,全球产业转移。
(2)企业整合:实现持续赢利与增值
复星在企业整合方面的成功,主要源于其严格的审核标准和整合流程,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投资前严格审核。做出每笔投资决策前,复星都要完成四份报告——资本运营报告、行业趋势研究报告、投资论证报告、风险及对策报告。这四份报告是复星做出最终企业整合决策的基石。此外,复星必须根据多年来形成的“企业家精神与素质”的评价标准对所投资企业经营团队进行考察,并作出评价报告,以供投资决策参考使用。
第二,投资后管理整合。首先,每次投资完成之后,复星通常都会派两三个董事驻派到所投资企业,通过设计经营者参与价值分享的机制来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升发展空间。其次,根据关键指标系统各项指标对全国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排名,找出全国前五的企业,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差距并进行持续改进。最后,定期对所投资企业进行投资权益审计,决定进退与否,如果决定退出,选择合适退出时机。
(3)产业与资本有机融合
复星集团先后投资复星医药、复地、豫园商城、建龙集团、南钢联、招金矿业、海南矿业、永安保险、分众传媒、Club Med、Folli Follie、复星保德信人寿等,其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相融合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通过旗下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发展壮大其主营业务,实现资本市场和产业整合相融合。医药领域,复星医药于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此后,复星医药在资本市场上完成了数十起并购,逐步完善其在医药工业、医药流通、医疗服务、医学诊断及医疗器械方面的产业布局。钢铁领域,从2002年8月开始,复星先后对唐山建龙、南钢联合、宁波钢铁、海南钢铁、以色列(阿尔玛激光)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完成了并购整合。
第二、通过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完成金融服务及策略性投资。及成功案例包括豫园广场、采矿业德邦证券、工业发展、投资海南矿业企业。复星实业集金融服务和战略投资方向的严格标准,在金融服务行业的高进入壁垒主要投资方向,与之相关的上游和下游产业,主要企业矿产资源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基本上是一个垄断资源、高增长的行业,可以带来过度的投资回报。
(4)资金链条的完整性和现金流的通畅
资本扩张不仅应该迅速的,而且更应该相对稳健,对于产业整合更是需要充足、稳健的资金链供应,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打造稳固的资金链条。复星公司在扩大投资规模、进行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的同时,一如既往的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利用资本运作手段保持资金的充足供应和现金流动性。
复星公司所投资公司的最大特点:要么投资收购已上市的公司(豫园商城、南钢股份等)、要么投资具有上市潜力的公司,未来在合时时机上市。上市的最大目的是资产证券化实现流动,能够保证现金流快速的流动性。
产业整合需要资金,复星公司几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包括定性增发股票在内,都是为下一步在产业上的运作而准备,即前期的资本运作与后期的产业整合有着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
总之,复星集团依托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发展理念,发现价值、把握机会,在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相融合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实现了其在钢铁、医药、房地产、零售等主要业务领域的布局,一步步走向海外,逐步迈进世界一流企业行列,其发展模式值得国内民营企业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一、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的概念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俄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发优势论。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列维从现代化的角度,将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具体化,认为后发优势有五点:一是对现代化认识上的优势;二是后发国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三是可以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四是由于先发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这可使后发国家对自己的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五是先发国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1992年,南亮进、金泳镐等通过对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分析,进一步印证并修正了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和阿伯拉莫维茨的追赶假说。在我国北京大学的陈游芳博士研究了后发优势的来源最后归纳为四个:(1)后动企业可以从先驱企业的错误中学习,进而可以获得差别化和成本优势。(2)后动企业可以通过“搭便车”,来降低产品成本,获得成本优势。(3)后动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改变游戏规则,获得竞争优势。(4)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后动企业有可能获得优势。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跨越式发展是一种高水平的发展,要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努力实现产业、技术、质量、效益的新跨越;跨越式发展是一种赶超先进的发展,要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前提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甚至赶上和超过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不仅是一种超常规的发展,而且也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即它不是全面、平行地推进,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有先有后、有所侧重;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兵团工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兵团工业曾经有过数度辉煌。上世纪50年代,兵团人建起了新疆最早的一批大型工业企业,为新疆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计划经济年代,一批被冠以“七一”、“八一”、“十月”等明显兵团特征的工业企业,不仅成为兵团经济的支柱,而且在新疆乃至全国都具有相当的影响。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兵团工业发展的步伐开始放缓。客观上讲,在兵团撤消又被恢复的过程中,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无偿移交地方,兵团工业的整体规模和效益受到影响。现存工业企业普遍设备陈旧,过重的历史负担使得兵团工业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买方市场的形成更使生产水平低又远离主体消费市场的兵团工业雪上加霜。"九五"期间,兵团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和自治区的平均水平,自1995年起兵团工业连年亏损,到1999年国有预算内工业企业累计亏损达到19亿多元,工业经济总量只占到兵团经济总量的18%。直至2007年兵团工业系统按照有进有退、扶优扶强的原则,实施通过组建集团做大一批、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一批、通过加强管理搞活一批、通过债转股救活一批和通过破产关闭淘汰一批的"五个一批"战略,组建7家企业集团,技改投资创历史最高水平,达8亿多元,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由1999年的83.3%下降到77%,工业效益大幅回升,完成工业增加值32亿多元,比上年增长13.6%,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46万元,扭亏增盈近6亿元,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面达到75%,一举改变了兵团工业连续5年亏损的局面。自西部开发十年以来,兵团特殊体制与市场机制逐渐接轨、逐步形成特色的十年,是兵团走上快速发展轨道。面对入世挑战、非典冲击等形势,兵团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国民经济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屯垦戍边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工业高速增长,重化工业取得历史性突破。围绕2000年提出的“强纺织、精食品、拓建材、兴矿化、大力发展农用装备制造业”和2005年提出的“建设两大基地、发展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着力建设农产品加工和优势矿产资源转换两大基地,初步确立了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农牧机械、新型建材、矿产开发、氯碱化工六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了天业集团、鸿基焦化、青松建化、南岗集团、伊犁特、中基公司、绿翔牧业等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器材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影响的氯碱化工基地。2009年工业增加值148.7亿元,年均增长16.5%。特别是在新疆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家对新疆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政策和资金方面更多的倾斜,这将为兵团的宏观后发优势提供了机遇。同时,兵团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为矿产资源型后发优势也提供了机遇。
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兵团工业跨越式
发展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它不等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从兵团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可发展的机遇,在巩固、创造和发展优势上下工夫,使优势真正转变为胜势,后发优势才能形成跨越式发展的充分条件。实现兵团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一)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之一在于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引进和应用。很显然,没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引进与应用只能是一句空话,即使是花费大量资金引进了,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闲置、浪费。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兵团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首要选择。具体而言:一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远程教育手段提升兵团的人力资本;二是投资商对当地员工的业务培训,从而提升当地人力资本;三是在开放条件下,随着资本、产业和技术的大量移入,同时各类技术人员也随即跟进。
(二)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是经济活动中内在的核心要素,制度创新是经济活动内在变量的核心,经济活动中的一切创新都要依赖制度的创新来推动和促进。一项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由于制度也是一种公共物品,如果先发国家或地区的制度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么,我们可以避免支付高昂的试错时间成本和其他成本,通过制度移植、模仿和创新,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由制度变迁和创新所带来的收益。这对实现兵团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兵团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沿海及发达地区的差距,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将是兵团的后发优势与后发机会。后发优势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后发地区具有向广大先发地区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学习机会。兵团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现存的先进制度、技术和成功经验可供模仿、借鉴和利用,从而可以降低经济启动时的要素投入成本、技术支持成本和风险成本,缩短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自主创新和摸索的时间,促成落后观念的自觉转化,缩短跨越发展的时间距离,呈现较高的发展速度。
(四)加速兵团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兵团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结构社会,长期以来“以农为主”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以水土资源开发为特征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发展方式,严重制约了兵团的经济发展,并对生态环境构成较大压力。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长期以来制约兵团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症结。为此,兵团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解决兵团经济结构性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和突破口。充分利用兵团大农业优势和新疆矿产资源优势,不断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力量发展农牧机械、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矿产开发、新型建材和氯碱化工等产业,扩大工业在兵团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使工业成为未来五年带动兵团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
(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可以看作是本世纪上半叶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给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后一次大的历史机遇。同样,兵团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前进,抓住信息化的机遇既是一条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捷径。抓住信息化的机遇其实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信息产业自身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二是用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提高工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工业化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79-02
1 中原城市群的涵义及其发展战略模式
1.1 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福中心,包括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个地级市,巩义、新密、新郑、荥阳、登封等14个县级市。第一层次是郑州都市圈,包括郑州下辖的中牟以及郑汴一体化区域;第二层次是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开封、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巩义、禹州、新郑、新密、偃师等中心城市为节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为带。
1.2 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模式
任何一个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生活习惯等的差别,往往发展的重点、方向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可能用国家的发展战略去套地区的发展战略,用国家发展的重点产业,去硬性规定地区的重点产业,而是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
对于中原城市群的九市来说,虽然河南属于农业粮食大省,但是这九个市各自的资源环境却不尽相同,所以其发展定位和政策也不相同。首先,郑州处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之中,加之其本来就是由铁路枢纽中心形成的商贸中心,所以郑州的城市功能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级创新基地。对于洛阳来说,不仅是文化历史古城,同时其工业也是不可小觑的,那么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的洛阳就要建成文化旅游城市,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平顶山要成为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许昌要成为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轻纺、视频、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地区。漯河要成为中国食品城,中原城市群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南部区域物流中心。开封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焦作成为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重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新乡成为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现在农业示范基地,北部区域物流中心。济源成为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2 中原城市群九市城市竞争力定量分析
2.1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把反映成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将手中许多相关性很高的变量转化成彼此相互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异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并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由此可见,主成分分析实际上是一种降维方法。
2.2 主成分实证分析
选取中原城市群九所城市2007年的成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人均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个与城市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的指标。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取标准化处理方法xj=xi-σi(若σi=0,令xj=0)。将标准化后的数据载入SPSS Statistics 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主成分1在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指标中载荷较大,因此可将主成分一解释为财政预算收入指标。主成分二在人均生产总值指标中载荷较大,因此可将主成分2解释为人均生产总值指标。确定主成分一与主成分二的权重分别为87.6%和12.4%。利用F=W1y1+W2y2+…+Wmym计算综合评价值,可得综合评价表1。
由SPSS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九市之中,郑州的城市竞争力居于首位,并且超过其他八市相当大的空间。而对于最末的济源市,由于其面积、人口都上未具备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所以竞争力就不免落单。而对于漯河、开封,来说发展缓慢阻碍其经济化的步伐。
从工业发展水平来看九市,仅郑州、洛阳、新乡和焦作4市的制造业增加值就占到90.30%,工业化程度显著的高于其他五市。平顶山的初级矿产品采掘采选业占工矿业的七成以上,还没有完成从矿业城市向制造业城市的结构转变。
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开封一方面由于古城区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积淀的保守的文化,一直处于中原九市的劣势。而洛阳虽也为历朝古都,但是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大拉动了其城市化进度。
3 中原城市群郑州市引力模型分析
3.1 模型设定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重心,作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有很强的引力,而城市引力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城市的规模。
依据引力公式,假设,即两个城市i和j间存在一个小城镇m,而两城市对它的引力相等,那么,这个小城镇就会成为两个城市腹地的中界点。最后整理可得著名的断裂点公式
3.2 郑州市引力模型分析
中原城市群中郑州市是第一圈层,是主中心,设其到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的断裂点分别为1、2、3、4、5、6、7、8。那么,
图1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中,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辐射力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影响程度;同时也对今后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做出了引力圈状模式。
4 中原城市群城市发展策略
4.1 产业结构转变
产业结构的变动改变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方式,要实现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就必须对产业结构的转换与演进规律进行研究。因此对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结构转换的能力进行研究,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成为了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基础研究工作。城市群之间进行一定的产业分工,在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上进行一体化,按照内在有机联系、建立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城市体系进行统一的协调与发展。
中原城市群中,郑州的强势在于商品贸易、物资流动、交通通讯以及劳动力要素、信息要素的流配。作为副中心的洛阳,是火电生产、先进制造业、铝工业、石化工业四大工业基地。开封的旅游、平顶山的煤炭、焦作的重工业、许昌的烟草、漯河的食品、济源的电力。各个地区应该合理利用自己的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改变现有的政府投资体制,考虑各市现有的生产基础,工业水平,在其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规划模式,巧取产业转化。
4.2 城市空间整合
从空间的整体发展来看,公共资源的统一配置、规划、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及产业的互动发展机制是城市群空间整合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其中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是推动城市群空间整合的重要因素,共同的基础设施体系是推动空间整合的物质及技术保障,而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因此对于中原城市群的规划要形成“双圈、双核、四带、一个三角”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发挥的整体格局。
4.3 优化地区交流
加强中原城市群各市的内部合作,尽量减少地区的准入限制。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郑州市以北市场上河南生产的方便面都是天方牌的,而郑州以南地市所见到的都是北京牌。一种小小的食品,尚且有如此的地区准入限制,更不用说其他商品的地区保护相当严重。某些市为了让所辖范围内的工业、服务业发展,地区准入台阶高,增加了整个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负担,拖累了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无法高效迅速发展;同时也浪费本市的大量资金投入到那些没有比较优势却执意保护的产业。
加强中原城市群内部合作,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以郑州为轴心的交通网络可谓四通八达。沿黄河由东向西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自北向南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以及连接各地市之间的铁路和公路等,缩短了城际之间旅行的时间距离。同时已开通的郑汴、郑新城际公交车具有很大的便捷性、经济性和准时性,切实降低了人们城际流动的交通成本,提高人们的城际流动。
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整合优化中原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才能全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久文,等.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刘荣增.区域开发模型体系构建的初步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3(1).
制药工程 自主创新素质 教学改革
目前医药工业发展迅速,但缺乏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制药业面临的严峻现实,作为中医院校学生工科基础较为薄弱,学生普遍觉得学习难度较大,同时课时、实践、实训教学资源缺乏等,因此如何在中医药特色背景下培养学生制药工程自主创新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应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制药工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开展制药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应在积极提高自身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改进教学模式、方法,不断完善、创新对学生评价标准,积极鼓励课外创新活动,通过网路文化建立教学平台等途径,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不断培养、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一、探索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自主创新理念,提高教师素质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素质中的重要性
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出发,探讨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作为大学教师如何提高自身创新素质和转变创新理念。面对国家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制药工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探讨如何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较强自主创新素质的制药工程人才。通过调查分析兄弟院校制药工程教学的经验,分析、引进先进的方法和理念,结合本校“医、管、理、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总体培养思路,突出中药制药工程专业的中医药特色,满足工科专业的要求,培养面向科研、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一流自主创新素质高的制药工程复合型人才。
要培养创新型的大学生,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大学教师。不仅要求高校教师学术功底深厚,有丰富的学术积累,有丰硕的科研成果,有丰富的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的创新实践经验,有把握学术前沿、学术研究动态的能力,还要求高校教师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为使高校教师能够胜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除学校加强、完善教学管理外,教师应积极去其他高等院校进行进修或学术访问,积极深入社会,紧紧把握时代脉博与时俱进,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有创新能力,又能适应社会。
二、规划整合制药工程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优化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统观全局,按照目前制药工业化工程项目的申请、实施等环节,设计优化重组,充分挖掘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纵向序列和横向间的有机联系,使其进一步科学化、结构化、实效化,从而构建制药工程课程内容新体系,逐渐形成具工程类科学的知识结构。
传统的教学,教师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缺乏浓厚的创新意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中,没有开展学生积极的思考,缺乏创新动力,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我们要根据每届学生的特点,及时采用、调整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法、辩论、双向能动法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自主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并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系列讲座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学术动态,了解该学科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学术研究的空白,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选题,制定研究的方案,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为培养自主创新素质提供根本保证。
三、通过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设计与实践创新能力
根据制药工程的实践性、工程性的特点,教学实验以工业化实践、实训为主,通过整体和局部设计,积极开展各项设计内容的方案比较,优化设计方案。强化实验条件建设,通过优化重组、开发一批能够启发创新思维、 拓展创新空间和开展创新实践的实验,增设创新设计系列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设计与创新能力。同时优化实验教学组织与管理,突破实验课对理论课的依附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积极开放实验室、组织第二课堂,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中,促进产、学、研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深刻理解工程观念,牢固树立工程理念。
四、创新、完善对学生的能力评价标准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体系反映我们教育的整体价值取向,也影响整个教学行为。为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结合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制订合适的评价标准,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进行考核评估,充分体现学生创新能力。
制订创新的对制药工程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可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抽样或网络测评开展对学生创新素质测评,及时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提高的能力,及时纠正方向。同时也可以以此为起点,在学院、学校建立起本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将各项测评指标纳入大学生德、智、体等综合测评体系,明确其培养、发展方向,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热情,在推进院校的学风建设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
五、建立、完善网络、讲座、互动交流、研讨等构建自主创新的环境与平台
理论课堂的教学是有限的,应不断建设制药工程精品课程,开设制药工程前沿发展的讲座,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学生兴趣小组、协作学习小组、学术研讨会、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地组建学生自己的创新团队,积极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技术,让学生利用网络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创新等,同时加强建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模式,构建自主创新的环境与平台,给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