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55: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趋势1
移动新媒体进入发展年
2014年,移动新媒体进入发展年。2013年是移动新媒体元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亿。个人电脑用户加速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迁移,几大门户纷纷发力,布局移动互联,其中搜狐、网易、腾讯三家新闻客户端先后宣布用户数破亿。
2014年,各家移动新闻客户端将进入全面深度整合期,与自有微博、微信和视频平台等打通互联,构建全媒体发展战略;同时,深度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打造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竞争。跨过元年,移动新媒体的商业化闸门必将打开并全面加速。
趋势2
传统媒体进入深刻转型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传统媒体深刻变革指出方向,2014年将迎来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的深刻转型机遇期。
近几年来,新媒体强势倒逼传统媒体变革。以智能移动终端为特征的移动新媒体元年,更为困顿中的传统媒体再次提供了一个变革与重生的机会。未来的两到三年,传统媒体尤其是市场化运作的媒体再不抓住移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大趋势,必将丧失最后的优势和资源,面临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由于内容同质、经营亏损,《新闻晚报》即将停刊。2014年,相信更多传统媒体将引以为戒,坚定擎起移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大旗,以受众为中心做足用户体验,通过个性化的内容和定制化的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巩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重获新生,更好发挥其自身价值。
趋势3
微信微博APP三驾马车领跑新营销
早在去年年末,《哈佛商业评论》就曾发出评论文章——"传统营销已死":包括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品牌管理以及企业传媒在内的传统营销手段都已失效。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新营销思路和传播方式早已深入人心。2014年,依托当今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的两大杀手级应用,微博营销与微信营销将依然火热。超过七成活跃用户正在使用移动终端登录新浪微博,而完全基于移动端的微信已经站在了6亿用户的门槛。微博"粉丝"服务平台的上线和微信公众平台的不断优化,正使客户价值挖掘与大数据营销逐步落地。
随着越来越多人过起丰富多彩的APP生活,可以预见的是,品牌企业逐年增加的新媒体广告投放预算中流入移动端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面对移动化浪潮和数亿级用户,品牌企业的移动营销探索越发引人期待。
趋势4
移动入口争夺战愈演愈烈
过去的一年,各大互联网巨头上演移动互联网入口争夺战。百度收购91无线,加强布局应用商店;腾讯坐拥6亿用户的微信,又战略入股搜狗,加码移动搜索;阿里投资新浪微博、高德地图,高调推出来往,开启移动扩张之旅。
移动互联网入口卡位战远未结束,2014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船票之争仍将愈演愈烈,除去即时通讯、应用商店、客户端应用、移动搜索,浏览器、安全软件及手机厂商、操作系统等也都存在变数,巨头依然会强势出击,草根也能独占先机。
趋势5
视频和手游迎4G东风
国内4G牌照刚一发放,三大运营商的4G品牌大战烽烟即浓,率先出鞘的中国移动,更是放出豪言"600亿元打造全球最大网络"。4G时代来临,受惠更多的无疑是移动视频与手机游戏。
3G时代,各家视频网站对移动端用户的争夺已经日益激烈:截至2013年9月,爱奇艺在移动端的流量已经超过PC端;而优酷土豆移动端的日均视频播放量超过3亿,三个季度增长200%.4G牌照的正式发放,必然会为移动视频市场新一轮的爆发注入充足能量,"钱景"一片光明,"春天"指日可待。近几年来,手游一直是投资界关注的重点。伴随4G的发展,移动终端进一步普及,基于云计算的云游戏概念将实现落地,全民手游时代不再只是设想。4G发展势必也会给虚拟运营商带来商机。随着工信部对11家中资民营企业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发放,民营资本如何搭载4G大潮逐浪电信领域也值得期待。
趋势6
大数据从概念到落地
大数据概念已经火爆了近两年,不但国内学术界、产业界对其趋之若鹜,政府也开始展露热情,科技部的《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工信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都已把大数据技术作为一项重点予以支持。
从Google Trends跟踪登革热疫情到CIA追捕恐怖分子,国外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已被人反复称道。新的一年,国内大数据的发展也有望全面进入落地时代。大数据营销是一大突破口,百度依托搜索数据实现精准营销,阿里构建数据挖掘与交易平台,腾讯背靠大社交数据打通全平台营销。而大数据在金融保险、互联网金融以及网络舆情等方面的应用也值得期待。
趋势7
移动电子商务进入争夺战
中国的电子商务迎来高速发展期。2013年"双十一",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实现了一天350.19亿元的交易额,其中的53.5亿元来自手机淘宝;而支付宝的手机支付占比已接近1/4,手机支付额更是突破113亿元,一举创下全球移动支付的最高纪录。
阿里仍在加快布局移动端,而大数据王国的构建也马不停蹄,两万名员工中,从事数据业务的已近千人。刚刚结束"修"养生息战略,启动远航战略的京东,也把移动和大数据纳入明年的五大战略。微信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移动电商的重要阵地。
2014年移动电商进入激烈的争夺战,移动电商疯狂崛起的同时,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将在电子商务领域进一步体现。
趋势8
资本青睐移动领域
2013年以来,移动互联网领跑新兴创业领域,投资活跃度持续增长;而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并购潮也迎来爆发,屡创新高的投资与并购金额轮番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阿里急于弥补自身短板,开启激进的投资策略,麾下已囊括UC、高德、新浪微博、天弘基金;腾讯战略入股搜狗,海外投资频频曝光;而百度19亿美元全资收购91无线,则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并购案的金额新纪录。
2014年,移动互联网依然触动投资界神经。除去手机游戏、移动社交,企业级移动应用、移动理财、移动电商及移动教育等领域都将引发资本关注。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圈地运动"也将持续,各互联网巨头仍将主导瓜分二线资产的浪潮。应用商店、手机游戏、在线旅游、电商及O2O等或将备受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他巨头青睐。
趋势9
自媒体"钱景"可期
2014年自媒体生态形成,基于微博微信的个人自媒体、企业自媒体以及专业自媒体等各种形态将涌现。
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等新媒体技术与平台的发展,加速了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的步伐。技术大牛反攻内容,传统媒体人突围新渠道,人人都想借助社交网络自产自销,争做颠覆传媒业生态的一支新兴力量。
经过一轮野蛮生长,互联网巨头的全面介入或将使自媒体的商业潜力日趋明朗。搜狐新闻客户端的自媒体平台已现端倪,网易云阅读开放了自媒体入口,腾讯也推出全平台推广资源吸引百位"自媒体精品"入驻,新媒体联盟打造了自媒体超市,而百度百家更是意图打造完整的自媒体生态链。
新的一年,自媒体新生态的发展及商业探索将迎来跨越。
趋势10
互联网金融拥抱春天
2014年互联网金融将迎来发展的春天。2013年被业界誉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草根创业者逆袭,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摩拳擦掌。互联网金融成为社会一大热点,部分细分领域甚至已经热到出现泡沫。
2014年,互联网金融各领域除了继续纵深化发展,移动化发展趋势将愈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几大模式正逐步清晰,不管是P2P网络贷款还是众筹集资,或是定位于搜索的互联网金融门户,众多项目包括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项目纷纷借助这些新兴金融模式获取更多资源与营销价值。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已经以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形式渗透到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阿里贷、P2P、线上融资、网络保险、移动支付、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军团等创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凭借其获取客户方面的强集聚力和难以比拟的低成本优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金融格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变化。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的出现为标志,2010年以后,以社交网络、移动支付、云计算、搜索引擎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起点,我国互联网金融掀起了第二波告诉发展的浪潮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方面在收付款人之间设立中间过渡账户,充当资金托管中介,有效降低了网络交易的风险;另一方面将多种银行卡支付方式整合在一个界面上,负责交易结算中与银行的对接,使得网络交易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降低了银行开发网关接口的成本。
2、网络借贷
一是以拍拍贷、人人贷为代表的个人对个人(P2P)借贷模式;二是以宜信为代表的债权转让模式,即先出借资金,然后将债权按照金额、期限进行拆分并转售,从中获取利差;三是以阿里巴巴金融、积木盒子为代表的网络小贷模式,通过构建交易平台,获取客户交易信息,在数据筛选的基础上评估客户还款能力,并通过网络进行贷款审批和放款;四是以陆金所、开鑫贷为代表的第三方担保模式,通过引入担保公司或小贷公司为网络借贷行为提供担保。
3、金融搜索引擎
金融搜索引擎的显著代表是2011年10月成立的融资贷款搜索平台融360,通过智能后台系统为融资者提供各家银行和出借机构贷款产品的搜索、比较服务。通过全方位提供金融产品的搜索与推荐服务,无论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城市银行,还是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只要是国家认可的金融机构,都可以纳入平台,甚至未来不排除将“阿里金融”这样的平台型合作伙伴也纳入其中。
4、网络金融超市
伴随着社会经济、金融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开创性革新,网络金融业务与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兴业银行推出了直销银行,兴业银行用户甚至银联卡用户可以在此平台购买证券、基金、信托、理财产品,让客户能够享受“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导致商业银行原有的客户环境发生改变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载体是各种各样的“圈子”,弱了传统公共信息渠道的影响力,并影响了人际交流方式和信息传递模式。微信开办理财通理财业务以来,凭借庞大的客户群及微信积攒下的人脉资源,微信理财通发展迅速,予不经意间影响到了商业银行传统客户群和传统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
2、互联网金融导致商业银行原有的营销方式发生改变
互联网金融开启了“自媒体”营销时代。人们通过博客、微博和微信等多种社交工具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同外界沟通的平台,相应的也拉到更多粉丝,建立了我们所说的自媒体。商业银行赢得顾客最终得靠对“你”的服务,仅靠吃喝送礼成本太高,还导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客户环境的变革必然要求营销方式的转变:从“广而告知”到“精准定位”。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自媒体的能量,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平台,以增加客户参与度,提升客户忠诚度,着力突出“黏度效应”,达到用客户留客户的目的。
3、互联网金融导致商业银行支付功能边缘化,加速金融脱媒
目前,第三方支付的业务范围已经涵盖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支付、货币汇兑、预付卡发行受理、互联网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所提供的服务由单纯支付、结算渗透至为整个产业链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区域范围突破京沪和沿海扩大到河南、山西、四川、重庆、内蒙古、黑龙江等中西部地区,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高速发展,为资金借贷双方之间提供了直接融通的通道,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也成为了商业银行战略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行为策略分析
1、合作中寻求共赢。
一是共享商户资源与客户信息。互联网企业从电子商务、网络支付切入,掌握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与交易信息;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运营,与制造业、零售业、交通业、物流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交叉销售。二是联合打造中小企业在线融资平台。与大企业信贷相比,中小企业信贷能够带来更高的利差收益。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借助其积累的海量信用交易数据库,发挥自身的风险管理优势,联合打造在线融资平台,提供中小企业在线融资服务,有效发掘新客户群,提升经营收益。
2、着力提升客户体验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客户的迁移成本不断降低,客户体验不佳也就意味着客户的流失,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方式,按照客户需求来调整经营模式。以平安银行为例,商业银行应该及时发现新的商机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通过着力提升客户体验来大有作为。
2014年1月16日,平安银行宣布推出“壹钱包”内测版,针对平安内部员工及部分客户进行测试。壹钱包是以社交金融为核心的移动服务平台,具备转账、聊天、群活动、AA分账、手机充值等功能,基本涵盖支付宝、微信支付所具有的常用功能。作为电子钱包,“壹钱包”突出了朋友圈内钱的流动。未来借助“壹钱包”,用户能通过投资平安旗下及各家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赚钱”,能通过积分抵现、消费返还、商圈折扣“省钱”,还能通过信用支付、无卡消费、小额贷款“借钱”,实现投资理财的一站式服务。
3、快速构建新的价值网络平台
商业银行要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大潮下占据先机,首先得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运用网站、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和社交网站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全方位金融服务,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证券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42
互联网金融最大特征是它不再以传统的金融机构为中介,而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网络供应。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仍处于传统金融的监管体系之外,使得相比传统的金融活动具有更低的交易成本,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市场效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基于良好的发展环境,正是由于我国监管层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采取容忍性的监管原则,使得互联网金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为我国证券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1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可以像传统金融业那样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还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交易成本,达到融资目的,这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1证券行业价值实现发生改变
互联网金融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特征,使得证券业的价值创造更加快速,从而引起价值的扩张。另外,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交易结构和交易主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互联网金融使金融变得更加民主化,导致证券业传统的价值实现和创造方式在本质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在减少信息不对称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很大程度上节约了金融交易的中间成本。互联网技术使得金融业信息不对称由传统的金字塔型变成了扁平型,这使得参与者可以在进行决策时基于对称化的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民主化和有效性,使得证券业的服务边界进一步扩大。
同时,互联网实现了证券业非现场开户,为证券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另外,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客户端能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对优化证券业服务质量和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证券业新的业务增长点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和服务的完善,这些网络信息将产生大量的有价值的数据,通过神经网络和云计算等理念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证券业将获得丰富的信息,使其成为证券业的战略资产之一。
1.2财务管理和证券经纪渠道发生改变
随着证券业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证券业的营销渠道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同时优化了目前的财务管理和经纪业务的业务模式,使得服务边界可以进一步扩大。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实现了证券业网络开户和网上销售,但是这也使得证券业失去了原有的地域和物联网点的优势,使得其佣金比例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其资产管理业务和新产品经济的地位受互联网金融营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得证券业传统的经济业务模式向理财业务和信用中介的业务模式转变。可以断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证券业的主要财富管理和经纪业务将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这将使得证券业的目标群体更加大众化,客户需求也将趋于多样化,同时便随着客户群体的扩充,客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必然增加。客户消费模式和习惯的不断变化要求证券业应该实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的转型。这意味着证券业企业需要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重构、加强各业务部分之间的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跟上客户需求变化的步伐,促进自身发展。
1.3弱化了证券业金融中介的功能
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中介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客户缺乏专门的金融知识和技术,也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但是金融中介具有上述的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专业化管理,同时金融中介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因此,金融中介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媒介和资本媒介,这两个功能的实现依托于其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但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互联网最大的优势。甚至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下,资金的供求双方可以直接避开金融中介直接进行匹配,使得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然弱化证券业的金融中介地位。
2证券业开展互联网金融建议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快速发展,受到大量投资者的青睐,是因为其对传统金融业做出了巨大的颠覆,使得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很大程度上较少了信息不对称。正是互联网金融的这两大特性,使得证券业遭到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加速了证券业价值增长,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业为传统证券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导致了传统证券业一些问题的存在。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证券业应该抓住机会,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实现自身的发展需要。对于证券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证券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全面认识互联网金融背后的技术变革
证券业首先应该实现思想上的全面转变,不论是经营理念还是实践经营,都应该由传统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思维的思考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改变传统的以物联网点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来实现顾客群体的扩大。另外,营销模式的转变对证券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也非常重要。目前,证券业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营销的方式来进行网络营销,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顾客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增加客户粘性。整体战略上,证券业应该积极开展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增加双方市场竞争力,提供更好的服务。
2.2探索与互联网金融融合新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证券业应该积极探索与互联网金融企业新的融合模式,这是证券业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证券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可以从网络交易平台的创新着手,积极探索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物联网点为核心的经营模式,线上业务可以主要经营大众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服务与业务,而线下业务可以主要侧重于财富管理和综合理财等服务。同时证券业可以进一步的丰富网络交易产品结构,构建一个全方位的金融产品超市,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从中期战略来看,证券业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应用到很多其他业务中去,比如资产管理、投行业务、融资融券等,通过将互联网金融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从长期战略来说,通过建立大数据库,对大量客户的信息进行归类,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精准营销,充分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和个人性的产品需求。
2.3提升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金融市场的完善,多平台和多市场并存的局面将导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更加复杂,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未来竞争激烈的互联网金融市场,证券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专业化的服务和产品,想要在互联网金融中脱颖而出,证券业就必须不断改善自身的专业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努力提供其服务水平。一方面,证券业应该努力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透明度,尽可能低降低交易的中间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另一方面,证券业应该对服务进行整合优化和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提升客户体验。同时,证券业应该不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表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消费者呈现“无国界”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消费权益保护呈现隐私保护难、安全保障难、争议处理难、监管管理难、立法规范难。
焦瑾璞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典型的跨市场、跨行业、无国界、不确定性等特征,涉及消费者尤其是草根消费者众多,产品类型多、创新快,时间和空间转化快;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往往具有交易信息不对称、电子合同不平等、资金安全存隐患、个人隐私易泄露等风险,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依然是机构监管为主,“谁家的孩子谁抱、谁生的孩子谁管”,但这种监管模式极度滞后于跨行业、跨区域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模式,交叉型业务、产品和工具是其主流,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益凸显出“五难”――隐私保护难、安全保障难、争议处理难、监管管理难、立法规范难。
焦瑾璞建议,应改革现行监管方式,变机构监管为行为监管;强化信息披露,金融产品提供方必须清晰、动态地披露产品投资方向、投资结构、利率计算等,开展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和信息安全教育;督促金融产品提供方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管理,监管方可践行适当的产品干预监管;构建多元化的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监管协作,探索建立第三方纠纷协调机制等。
今年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将联合多个部门重点围绕银行卡等热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依法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并尝试多种检查结果披露方式;确保上半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完善对金融消费纠纷投诉公开披露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适时选择2至3个省份试点建立省级金融消费纠纷第三方解决机制。
另外,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金融交易的电子消费领域,将来人人都可以成为金融消费者,但金融交易内在的复杂多样和专业性仍然存在,它与高技术的互联网行业结合在一起,金融消费者准确理解和掌握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难度加大,安全、个人信息泄露、资金亏损的风险也日益暴露。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要更加关注和重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针对互联网金融消费的保护,应关注四个问题:
第一,推动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框架。目前我们国家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缺少上位法,更没有专门针对业务的法律内容。因此在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应实时出台相应的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的法律制度。从法律层面界定互联网金融的问题,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
第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建立消费者保护的协调合作机制。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型的金融理念,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监管缺位。因此要必须尽快的明确现有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既包容创新,又确保监管到位,同时应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跨行业跨市场的特征,各个部门必须建立良好的金融良好的金融协调保护机制。法律都是有滞后期的,必然有一段的监管空白期,这个空档期更容易出问题。
第三,畅通互联网金融消费的投诉受理渠道。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因为某种原因导致金融产品和服务与金融消费者之间产生分离。央行金融小权益局还要开发网络,在网络上进行投诉。
关键词:山西省 中小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59-03
引言
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也就是借助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用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既包括非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
在金融脱媒,利率逐步放开,银行利润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与发达地区银行同业及早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潜力,推出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其互联网金融业务普遍较好。而山西省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方式不同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发达地区,其发展相对缓慢,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尤甚。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的实地调研及网站体验等方式,分析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提出发展互联网金融对策与建议的探讨,以期对山西中小商业银行及我国类似银行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一、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我国银行同业,一方面快速推出各类银行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另一方面,各家银行也开始从原来的金融互联网化道路,转变为尝试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职能部门或独立机构,摸索互联网金融发展新的突破口。就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来看,我国各商业银行基本处于初始阶段,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普遍较好,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层次不一,山西省中小型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方面,普遍相对落后,但是他们在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方面也进行了尝试。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比如,晋商银行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城商行,在其网站开通有:小微网上银行、个人网银、企业网银,针对不同客户群提供基础金融业务的办理,为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捷服务。但是尚未完善直接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在线融资、网络信贷类产品亦不足;山西运城农村商业银行网站有个人网银、企业网银,但在“理财E站”,只有理财信息公布,而无实质交易界面,该银行的“小额农户贷款”产品,以农户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无需担保的贷款,方便农户进行贷款,但是网上只有申办流程,未能在网上提供实际办理贷款业务;尧都农商银行作为山西省首家改制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在网上交易界面比如,“特惠商户”,信用卡业务下,只罗列了各个行业,竟然没有图片上传,截至2015年5月23日,“E融九州投融资平台”,有投资意向的人数仅166人,累计交易额仅13,000,000元;大同银行金融业务中:个人业务公司业务、中小企业专项服务、卡业务、结算业务,无直接的网上银行及网络金融服务。有些小型银行没有网上业务,比如,类似曲沃新田村镇银行,有存贷款业务,为小区域客户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方面未涉足;山西省长治银行发展惠普金融,推出创新型产品:“2013年引入德国IPC微贷技术,长治银行开展小微贷业务,截至2015年末,累计发放贷款达到27744万元,总计1487笔金额,而微贷中心营销客户累计达99792户,覆盖全市包含13个县市区全部小微客户的70%”。本质上来说,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也就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财业务,解决资金闲置的问题,提高资金利用率与收益的问题;另一类主要是面向本省资金需求者,特别是小微企业及个人急需资金者,通过在互联网信息,为资金需求者解决资金需求的问题。对于这两类金融产品来说,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大型商业银行,不同于发达地区客户群,在产品设计方面也应不同,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提供方面缺乏个性化,产品不规范,使用过程出现诸多麻烦,高风险的品种又会造成不利影响。
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有不足也有优势:首先,对山西省区域内的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比较熟悉,在产品供给时,容易把握,“关系型”投融资易于建立。范围内的业务相对集中,审批环节少,容易决策,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业务调整速度快。其次,还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比如晋商银行可主要定位在山西省内发展,在本省内建立社区营业网点,重点在太原市建立社区物理营业网点,结合山西省会城市区域优势,客户个人基本信息、资金实力等信息容易获得。在区域内开展运营活动,可充分运用本地人才资源,因而,其信息成本、经营运作成本、固定设施成本等都较低。面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能发挥自身易于决策、业务集中的优势,及时高效满足客户需求,同等技术条件下,相比较外省及大型银行,更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有针对客户的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理财产品及提供结算便利条件等,不仅实现业务收入,还方便调整收入结构,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二、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机遇与挑战
山西省中小银行商业银行,面临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同行业竞争压力以及新的发展阶段中风险控制把握等问题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开始根据自身特色和当地环境优势发展互联网金融。一是中小银行在山西本地和城间区域发展上更具竞争优势;二是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可以重点发展省内或地市h域小规模区域的经营规划,在自己熟悉的“市场土地”上精细耕作,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挖掘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特别是关于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资产变动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首先,发展定位不甚成熟是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面对的问题之一,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多样化,客户追求服务个性化,需求高层次化,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要立足创新发展模式,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发展定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手段,实现组织结构转变,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决策层,扮演好原本作为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的角色,得到客户特别是本省客户的认可。其次,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急需变革。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大多数仍为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一方面,银行需要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调整客户结构,利用大数据资源和电子商务交易信息不断完善客户信息,把握客户的经营行为,正确评价定位客户信用等级,减少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为银行发展综合服务提供业务基础,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需要有效联合互联网各参与方,对银行不同的产品进行分类,对相同类型的进行整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传统银行要发展必须将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结合,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综合经营模式有待完善。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虽然有部分中小银行发展了网上互联网业务,搭建自身银行综合平台,但是还存在信息技术不完备,网上银行服务功能少,提供的服务有限,大多手机银行还不完善或者没有手机银行业务,这必然需要加强跨行业的合作,拓展不同产品和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突破地域和时空限制,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完善综合经营管理模式。除上述之外,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思路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总体思路:以简约、极致、体验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利用区域优势,互联网低成本优势,以客户为中心,运用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和跨界思维,在资金理财、消费金融服务、新型支付探索以及省域联名账户基础上全方位合作理念,建立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适应的省内区域范围的相对独立的体系。通过实施与互联网生态相适应的社会化营销传播及跨界渠道结合的新型营销策略,推进快速聚拢客户,促进新型互联网银行体系的建立,实现在大零售业务方面打造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连锁超市的远期目标。
(二)确立本土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
在总体思路基础上,确立本土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1)在市场定位方面,以客户结构中小化、经营对象地方化、产品服务个性化为策略。在客户选择上,应避免与国有大型银行重叠,避免脱离自身比较优势与大银行争夺大客户、大项目。应注重培养稳定的具有忠诚度的客户,可以通过关心初创期的小企业,扶植成长期的小企业,与小企业共同成长,相互支持,探索银企深度融合,形成稳固持久的银企关系。对于同样服务农村地区的山西省中小银行而言,专注服务“三农”,培养忠诚客户,也是理想的选择。(2)在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方面,可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数据整合,获取用户有效信息,关键交易数据,提供网络融资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备的用户信用评级体系,以便快速挖掘和分析系统用户数据。也可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将线下金融产品在第三方平台上实现在线金融服务,不断研发新的网络融资创新产品,提升知名度,开拓市场,利用其客户数据资源,拓展新的目标用户群,搭建客户基础数据平台。在合作机构的选择上要慎重,结合中小商业银行特点,提前制定有关的应对策略,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决策,提高服务质量。(3)在完善综合经营能力方面可搭建自有平台。借鉴国有四大银行成功的经验,建立省区域的电子商务平台,根据地县市区域产品特点,进行各种电商交易,找准目标,比如农产品、土特产等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电商平台,这样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既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又弥补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不足。允许信誉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该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链接,实现债权转让,资金流动,合理利用自有客户资源,满足客户资金需求,带动区域经济。还可与省内同等级的银行进行平台合作,针对同业金融产品,不定时地进行交流,对经营活动产生的信息流、物流、商流等相关信息进行交换,整合信息。与此同时,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顺应移动支付的大潮流,采取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并行的模式,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支出。为此,还须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既要培养掌握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以及金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又要关注国内外银行互联网金融新的举措,取长补短,学习其先进技术和思想,在借鉴中进步。
(三)构建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
结合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特点,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在客户定位、互联网银行发展方向、基础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产品业务体系。首先,推进互联网账务核算系统、联名账簟⒅绷支付机制、收银台建设,为互联网银行的产品部署、渠道合作、移动金融创新、融资授信产品的推出提供基础平台。应用零售信贷平台,通过山西省内中小商业银行零售信贷平台的授信模块功能,对多渠道合作客户进行征信评分,进行统一授信管理,对接信用卡借贷系统,促进互联网银行业务的发展。
其次,围绕互联网生态,建立专业化的线上营销机制,辅以传统媒体和网点渠道,开展以口耳相传为特征的微营销、众口营销,策划分享、体验、推荐、交易等系列营销活动,实现客户规模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提升山西省互联网银行品牌的知名度。此外,在积分与优惠机制方面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增强客户黏度、培养客户忠诚度。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服务。为快速响应互联网金融市场需求,在传播推广、数据采集分析、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逐步引入优质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提供快速、专业的营销宣传配套服务。
最后,从山西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探索建设互联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诸如在加强客户体验,推动产品创新及引进,推进市场化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建立差异化财务管理以及完善在线直销银行风险管理措施与机制。并探索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发展配套措施和机制,构建山特的企业群、个人群与山西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的网络银行的新业务新模式的体系,促进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与发展。
结语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商业模式、新运作机制和新表现形式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政府高层对互联网金融采取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兼顾并举的政策,互联网金融将更加规范有序发展。为此,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策略指引下,基于移动互联网及传统银行互联网化,银行以简约、极致、体验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发展低成本优势、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运用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和跨界思维等方式,在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消费金融服务、新型支付方式探索等基础上增值应用方向不断发力。建立与互联网银行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独立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打造山西地方特色的在线直销银行品牌,推出联名账户、线上理财、融资授信、信用支付、移动支付等产品线。通过与互联网生态相适应的社会化营销传播渠道与跨界渠道结合的新型营销策略,推进快速聚拢客户,促进新型互联网银行体系的构建,实现山西区域地方特色的互联网金融连锁超市的远期目标。以期为我国中小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发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
(本文为山西省社科联2015至2016年度重点课题,课题主持人:任新利,课题编号:SSKLZDKT2015090)
参考文献:
[1] 郑岩.变革时代的痛点: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探索之路.金融电子化,2015(12)
[2] 白志鹏.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天津经济,2015(8)
[3] 姜增玲.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研究.当代经济,2016(19)
(作者单位:山西省商务学校 山西太原 030000)
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困难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应用前景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农业发展;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把金融运用到互联网业务中,以在传统互联网功能下再实现融通资金、管理风险、信息中介的作用,达到互联网和金融的有机结合。1995年首家互联网银行SNFB成立,是互联网金融起步的标志。2012年,互联网金融浪潮席卷中国,人们对这个新型模式关注度逐渐升高。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飞速发展势头,随后几年,该模式在各行各业不断取得突破。迄今为止,欧洲70%以上的客户选择网络银行完成基本业务,中国的网络渠道实现了50%以上业务,电子渠道正成为主流的业务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前景引起各行业关注,可通过该模式的视角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农业互联网金融融合了金融对资金使用的敏感性及互联网提供的广泛平台,又注入农业属性,开创了一个新领域。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的应用具有农业的特性,农业互联网金融应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使农业互联网金融不仅具备金融和互联网的特性,还兼存农业具有的特色发展优势。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农业应用问题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固有问题
第一,农产品过剩以及价格不稳定。由于国际竞争力低,大量的农产品只能自销国内市场,我国主要消费地是城镇,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地是农村,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49.68%)少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而我国城市消费(占总消费86%)远远高于农村消费(占总消费14%),供需之间的地点和时间的差异常造成产销过剩的问题。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存在断层,农户没有农产品销售渠道,往往只能等待中间商收购,常常造成某些区域产品供不应求而其他区域产品滞销的问题,不仅使农产品生产过剩,还使价格存在区域性差异。第二,国际间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大。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其他国家输入输出农产品贸易增多,其中美国农业基本上以大面积的农场和牧场为主,其国土面积940万km2,耕地有28亿亩,而仅500多万的农民却为2.9亿人口提供食物生存保障,且美国是世界范围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因为规模化是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农场主平均耕种面积达600英亩,其生产的农产品成本低、产量高,然而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而耕地面积仅占1.43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1.4亩,未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中人力和物力的成本较高,这种现状下,我国粮食等农产品的出口的竞争力远不及发达国家。第三,农产品供求之间的直接信息缺失。我国农产品的销售多通过中间商的采购,不仅增加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削弱农民的实际收益,还抬高了农产品价格。而“互联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农产品销售的互联网化有助于供给和需求的对接,使得供给需求随市场变化同步,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
(二)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的推广运用问题
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而农业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应用需要知识基础为前提。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率低,大型机械化设备应用不高,农产品大多通过中间商收购买卖,少有未涉及网络电商模式,农民对互联网金融的接受程度是制约该模式在农业应用的瓶颈。同时,正因为这种模式市场未被深度开发,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的应用将是一片蓝海。
三、互联网金融促进农业发展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创新营销策略,提高核心竞争力
农业企业最核心的内在动力是产品品质,诚信经营加之适当的网络营销方式,可以迅速打开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大网络市场占有率。以安徽小蚂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具有生产育苗、种子配种、服务配送、生态观光等多种新型业务,坚持“从农场到餐桌”原则,发展产业链平台的“一条龙”服务。将互联网金融模式贯穿于整个产业链,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直销通路。同时开展农业园观光和农业基地旅游创新业务,增大影响力的,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二)拓宽销售渠道,丰富经营多样性
应用互联网与网络技术能拓宽农产品的供销渠道,争取更大的发展平台。社交软件如微博提供了新型销售渠道,而这种销售渠道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更广,能有效提高市场认知度,增加市场份额。农户个人或企业应选择在农村地区使用较为广泛的社交软件,建立公众号并利用软件转账以及支付功能,直接促成商品交易,并将产品直接邮递到顾客身边,降低中间环节的时间成本。此外,农产品企业或个人也可构建自身的网购平台,如安徽的小蚂蚁优选和厚土农牧有限公司都分别创建网站,开放会员注册,与电子商务紧密接轨,结合农业服务性和高效性。
(三)规范农产品生产,赢得客户的信任
农产品的规范生产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因此,现代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互联网使其逐渐规范化,减少人力、时间的消耗,提升生产效率。如小蚂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运营管理、物流及客服团队,不仅实现企业规模化生产服务,同时赢的客户的信赖与选择。可借助互联网应用各种传感器对作物的环境湿度、光照情况以及温度进行分析观察,通过农产品生长状况图片的拍摄,将农作物信息进行定时定位,通过综合整理分析,判断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措施,使农作物的生长更规范、更科学、进而改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问题,规范农产品的生产。
(四)创建农产品溯源体系,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
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中的应用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预定、选购、配送等一系列需求。运用互联网云端,建设多重监督的农产品溯源系统,比如农牧产品的生产记录档案及生产过程中的全程摄像传递。建立VIP手机客户端以及建设现代农场互联网,使得客户在生产、运输、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可以参与监督。云端在农业中的运用最终可以为有需要的顾客“定制”农产品,将种植养殖过程全程摄像,并传递到顾客的手机客户端。在这种新媒体运用的情况下,客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属于自己的产品,还在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作用。
作者:徐阳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秀霞.浅析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路径[J].科学与财富,2015
[2]谢方舟.互联网金融技术应用于农村金融的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P2P网络借贷 商业银行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模式。通俗上来讲,互联网金融就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新兴金融模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我国金融模式产生根本的影响。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数据完整丰富、信息对称,集中支付等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三方支付方式和P2P网络借贷模式的创新。第三方支付以银行网关支付平台的为基础,凭借其信息积累与挖掘的优势,开始逐渐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以及小额信贷用户等领域扩张。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一)支付结算业务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各家商业银行将自身支付结算业务从线下搬上互联网。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6)》统计,2015年度我国互联网支付697.7亿笔,累计支付2042.39万亿元,同比增长44.27%。第三方支付平台,再配凭借较低甚至免费的价格,简易的操作流程以及独特的交易担保功能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大部分的支付需要,进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第三方支付平台地迅猛发展不但付削弱了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对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形成替代效应,而且挤压了消费者银行卡的网上交易空间。
(二)小微企业业务
小额信贷网络平台模式已经发展会成为商业银行的“天敌”,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我国主要有人人贷、拍拍贷,手机贷,陆金所、红岭创投、人人聚财、投哪儿网、有利网、宜信等小额信贷网络平台。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6)》统计显示,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P2P网贷平台有4948家,成交额11805.65亿元,贷款余额5582.2亿元,同比增长302.55%。P2P网贷平台的迅速发展,不但丰富了我国信贷市场中信贷产品的供应,而且凭借较低的准入门槛,无地域限制的营业模式,简化的审查手续,吸引了诸多的小微企业,迎合了广大小微企业的需求,从而迅速占据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的市场。
(三)银行服务业务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迅猛发展,使银行服务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服务的主要营业网点的柜台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商业银行服务体系的作用也在逐渐被削弱。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6)》统计显示,截止2015年末,我国国内银行网上支付客户11.23亿,同比增长41.61%。商业银行网上业务处理量的急速增长,不仅有效缓解了银行营业网点的压力,而且逐步实现了银行服务渠道从依赖营业网点向营业网点与电子银行网络并重转变,特别是高端客户和潜质客户都集中在网络平台。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比尔盖茨认为,传统的银行业是网络经济时代的“恐龙”。如果不能适应网络的要求,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网络经济时代任何金融机构都必须主动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游戏规则,及时更新经营理念,进行业务结构重组,为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创建完善的网上支付平台,探索零售业务发展道路
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互联网金融成功的经验,参照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模式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的的支付需求,完善网上银行的各项功能。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了银行网络的全覆盖,商业银行应在原有的网上银行业务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安全性、信誉度、用户认可率、资金和技术实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势,积极为个人客户提供理财咨询、现金管理和各种安全便利的支付服务,重点发展网络规模效应和用户黏度较高的支付结算类业务,打造一站式网上银行管理新平台。
(二)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注重中小客户需求的经营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和大众性特点使得客户享受到了全新的体验,而且P2P网络借贷平台更为中小客户提供了便利,迎合了中小客户市场的需求,商业银行面临着大量的客户流失,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提高其工作人员对业务知识及操作流程的熟悉度,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调整业务重点。同时注重市场营销工作,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即时通讯等新兴媒体进行网络营销,与客户进行开发交互式接触,及时满足客户的要求。
(三)依托“互联网+”的发展契机,发展网络金融业务
目前,我国正不断推进“互联网+”的建设进程,商业银行服务业务的发展也需要结合“互联网+”的契机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网络金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地必然趋势,商业银行不但要加强技术上的合作与创新,而且要加强客户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特别是与小微企业的合作,打造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建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扩大自己在小微信贷的市场份额。
(四)以金融创新为驱动,探索服务客户的新手段和新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依靠传统的营业网点来提供人工或自主终端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化银行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主流,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扬长避短,积极探索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加强客户参与和体验,精简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执行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
四、结语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市场经济、传导宏观政策的主渠道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冲击,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必须主动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游戏规则,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及时调整业务结构,不断加强金融创新,为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网络金融共同发展,致力于我国金融业的长期发展,促进中国金融业逐步与世界接轨,从而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亮.互联网金融现状及趋势研究[J].时代金融,201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应对策略 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手机等软硬件技术的成熟和进步;互联网企业寻求多元化经营和技术应用;我国金融环境和现行金融体制中金融创新难、金融交易活动流程冗杂、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引致的资金成本偏高等问题;互联网金融行业兴起之初未明确纳入金融监管体系,明确监管机构等因素,共同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和蓬勃发展
互联网金融凭借其信息处理低成本、集中支付和个体移动支付系统统一、供需双方直接撮合等优势,以平等、便利化的服务理念和以客户和交易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基础业务造成较大冲击,也对其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和战略向导产生影响。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逐渐被弱化,致使客户增长率增速减缓,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负增长。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冲击 新客户吸引度逐渐减弱
互联网金融行业个人客户快速增长,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的客户,呈几何形式增长。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和网络社区,互联网金融平台将市场信息碎片进行整合分析,有效地减少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并及时根据信息提品信息的挖掘和产品向导,拉近了供需双方间关系。虽然互联网金融行业客户总量无法与商业银行客户总量相提并论,但商业银行对比互联网金融,用户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不强,产品和业务创新能力较弱,造成客户的粘性减弱,新客户开发难度大。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客户增长率,却是商业银行的30-50倍,与商业银行竞争趋势加强。
中国工商银行2013年,累计个人客户总量为4.32亿,增长了0.39亿人次。增速则从2012年的39.30%跌至9.9%,呈现较大幅度的回落,与互联网金融抢占客户不无关系。但工商银行公司客户呈较好的增长趋势,增长了35.5万户,增速为8.1%,达近4年来最高
招商银行作为中小商业银行的代表,2013年在客户数量,尤其是个人客户方面受到较大冲击,从2012年的5383万回落至4763万,首次出现11.52%的负增长值,在客户黏性和新客户开发方面形势较为严峻 支付结算业务减少
支付结算是商业银行基本的业务和职能。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不断占领市场,商业银行支付业务正逐渐被边缘化。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2013年全国支付机构累计互联网支付业务达153.38亿笔,支付总量为9.22万亿元,同比增长56.06%和48.57%。相比互联网金融支付的快速增长。商业银行支付工具在客户增量、支付规模增量等方面,增速放缓。2013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56.07亿户,增速同比减缓4.56%。通过ATM和柜面进行的跨行交易分别为1898.91亿笔和34.07亿笔,同比增长23.1%和-16.6%。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在个人客户的转账、消费等资金的流通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第三方支付结算仍以个人商业银行账户为基础,因此商业银行在交易规模和总量方面未呈现较大的下滑趋势。
依托互联网生态链、大数据信息以及灵活的商业模式,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在更深入的挑战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中的核心地位。国际结算领域,快钱已经介入跨境结算;国际汇兑方面,阿里巴巴已经实现了境内外买卖双方的支付交易。我国商业银行未来支付结算业务将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存贷业务增长缓慢
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和作用,直接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和盈利能力。虽然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的重心已在向中间业务转移,但存贷业务对银行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将活期存款吸收至互联网货币基金,再以协议存款回到银行;贷款业务被P2P、众筹等业务所分割,给商业银行存贷业务方面造成较大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全国商业银行2013年个人活期存款总量38814.75亿元,相较2012年增长4626.87亿元,增速为13.53%。2013年各季度活期存款增量较2012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在企业短期贷款方面,2013年为23985.47亿元,同比增长19.44%,速度放
图1.全国商业银行存贷业务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材料)
缓0.17%(见图1)。逐步放缓的存贷速度虽然跟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流动资金减少有关,但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存贷增速放缓的趋势逐步显现。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影响较显著。 共享理财产品市场
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巴巴余额宝、招财宝、腾讯现金宝等理财产品等不断抢占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中间业务。互联网企业联合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进行货币基金发售和赎回。以余额宝为例,认购零门槛,赎回当日到账T+0,分享收益的同时也可用于消费和转出。互联网金融拥有得天独厚的便捷性,加上新媒体推广,营销,在短时间内实现高速增长,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有利竞争者。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13年虽然实现了理财金客户快快速增长,从2042万户升至2683万户,增长率达31.39%,但其累计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总量增长率仅为16.4%。部分中小银行中出现了高端理财客户数量大量下滑的现象,较大程度上也是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网点分布广泛、专业性强、信用良好等优势,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尤其是客户粘性较高的电商平台不断地拓展业务,使传统商业银行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甚至因为其一成不变的格局而变成其弱势,给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带来冲击。 经营理念改革迫在眉睫
金融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有较为严苛的要求,民营资本较难进入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天然的制度红利,促使其树立起信用品牌优势,金融专业优势以及风险管理优势。同时也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变革动力小,改革难度大等问题。
商业银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使得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无法在一次次改革中完全彰显,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无法真正地实现,商业银行也未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其经营理念,将庞大的网络银行客户数据进行分析。截然相反,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互联网平台优势,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为变革动力,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信息处理高效、低成本;跨地供给销售;大数据来源稳定;用户数量规模庞大、粘性高等竞争优势。数量激增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唯有通过不断地改革、优化操作,丰富网络平台功能,才可以避免在行业中被边缘化
相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创新模式和理念,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较弱。一方面有制度、规模等限制创新改革的因素,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弱化,创新模式中无法以客户为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经营理念,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垄断,共同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同样倒逼银行改革与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也可能是商业银行创新改革、经营理念提升的推动力。 银行间竞争压力增大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传统金融的搅局者,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金融创新,将普惠金融理念深化推广。同时也加剧了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尤其是客户量,存贷业务、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经营成本、人才战略、改革转型、创新能力等方面。
互联网金融显著优势之一即经营成本低,运用“平台即媒体”的思维进行营销推广,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业务操作处理。商业银行经营会产生产品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项目成本和客户成本等。互联网金融的产生给商业银行间的客户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造成较大压力,部分中小型商业银行加快创新速度,从经营理念上进行转型,也积极布局电商,或是与电商进行紧密合作。如民生银行,将社区银行作为战略和经营的重点;招商银行则在轻型银行的理念下,同步地推出“非常e购”信用卡商城,通过跨界合作来进一步提升同业竞争力。
人才战略方面,商业银行同业竞争,以人才优势带动资源优势和运营优势外,互联网金融的人才战略使得竞争压力增大。互联网金融本质是跨界融合,即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的融合,需要大量专业能力强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银行从业人员,金融人才招聘压力加剧,如阿里副总裁,曾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在个人和公司业务,融资,信用体系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商业银行应对冲击的策略 优化银行操作流程
相对于新兴互联网金融平台操作,银行传统的操作流程周期长、环节过多,不仅客户耗时长,银行支付的管理成本与效率代价较为高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业务模式将会被完全取代。传统的柜面业务仍必不可少,只是必须优化其操作流程以适应发展。
1.简化业务操作环节
商业银行应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减少现有业务的操作环节,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以小额信贷为例,商业银行从借款申请开始,需分别经历贷款审核、风险评估、逐级审批、签订合同以及贷款发放等步骤,资金至少经过半个月才能放款。但互联网凭金融小额贷款从申请到资金到账,仅需几天甚至更快捷。差异的运营速度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为了改善操作繁杂的境况,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重新评估各业务操作流程的必要性,剔除或整合效率低的环节,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提高时效。
2.提高各环节有效性与及时性
在简化业务操作环节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该提高各环节实施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便捷与快速的业务办理能够使客户的感受度提升,因此各环节及时有效实施不仅可以消除重复作业,更是提高业务效率的重要保障。 拓宽支付结算渠道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臻成熟,传统的银行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上各阶层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客户对于支付结算快捷,方便的基本要求,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的便捷程度方面始终是处在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之下,也是商业银行的劣势。商业银行若不能够及时调整支付结算方面运营策略,会让商业银行损失更多的客户,尤其是个人客户。
拓宽支付结算渠道,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从客户的性质角度出发,针对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开展支付结算业务。个人客户以便捷、快速、安全为理念,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的合作共赢,为个人客户提供更为周全的服务;企业客户目前占据了支付结算业务客户数量的大头,尤其是进出口贸易的支付结算,包括信用证、福费廷等支付结算方式,商业银行应该将其电子化、互联网化。发挥商业银行在企业结算方面的优势,巩固企业客户。二是从业务创新角度,在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合作,继续做好个人客户的服务工作的同时,进行企业客户支付结算的创新工作,才能够有效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在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方面的冲击。 加强传统理财产品创新
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发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本质为货币基金和分红保险,究其根本并无现实意义上的金融创新或是理财产品的创新,而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在线理财平台的开发、运营和营销,从而实现实时的数据分析和优化功能。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同样可以进行理财产品认购和赎回,但是相比余额宝、招财宝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认购和赎回,手续相对较为繁琐,并伴随有认购资金门槛和资金流动性问题,部分产品还必须到实体的网点进行操作。
针对商业银行的表现不足,商业银行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应对。商业银行需不断加强传统理财产品的创新,通过专业人士或专业投资公司的打理,拓宽投资渠道,丰富理财产品种类和组合,在保障投资资金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收益率,需要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研发部门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理财产品的研发。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从理财产品的认购和赎回的手续,简化操作流程,降低理财产品的认购起点,并解决资金的流动性等问题。从其本质而言,就是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种挑战,也是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方式。 培养网络信息技术,金融专业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金融既有信息技术的科技属性,又兼具经济金融属性,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竞争需立足于人才、管理和资源的竞争。目前商业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普遍专一化,缺少精通互联网技术、金融业务知识和管理决策的复合人才。
对商业银行人才培养和招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招聘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注重金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吸纳,保证时刻能注入新鲜血液,从软实力方面提升银行的竞争实力。人才培养方面,从两个方面着手:在工作中加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科技知识培训以及科技专业人才的金融业务培训,在现有人才基础上培养兼具金融知识,互联网工具,信息技术等知识技能的互联网金融复合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采取定向合作培养模式,通过银行和高校的合作,注重金融实务和计算机科学的学习和操作,从本质上改变人才知识结构,提升商业银行在人才方面的优势。 转变经营理念,推动长效变革
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理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主要是集中于银行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但是在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的2013年,商业银行传统经营理念备受冲击和影响。
商业银行需深刻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所带来冲击的本质,即互联网金融将金融倡导的深刻的普惠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借助移动互联的运营模式,组织模式,成本模式,运营模式和利润模式,通过开放平台、大数据、云计算支持,将普惠金融理念融入到互联网金融的各项业务。商业银行需要实时调整经营理念,加强总体战略布局,不断地进行变革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1.搭建自有的电商平台
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创新产物,在我国生活消费市场,企业生产经营和商贸流通等方面都引发了深刻的变革,对传统行业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为艰巨的挑战。也可以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转型和创新,尤其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地冲击下,商业银行更需要不断地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的目标。
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自身资金雄厚,客户资源广泛,信用度高的优势,积极布局电子商务,在扩大金融业务范围的同时,提升银行在新时期的竞争力。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加快转型,分别推出“交博汇”、“善融商务”和“云”购物平台。创新电商的发展战略将成为银行电商更好服务企业的一个突破口,同时银行也应积极地摆脱单纯的金融服务角色。
2.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
商业银行目前电子支付系统主要是依托各家商业银行的网络银行系统,以及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的支付结算渠道。面对第三方结算公司庞大的客户全体和便捷的支付结算流程,商业银行应该借助第三方支付结算渠道,实现自身支付结算功能的扩大。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来延伸和补充自身的金融服务,推动业务优势互补和客户资源共享,不断提高银行卡的使用率和网银业务量,推动向零售银行业务的转型。同时,商业银行也需协同第三方支付结算公司,努力开拓对公业务。
3.以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方式和理念,融入新技术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应该引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战略。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数据分析和运用技术,在数据分的精准性以及重要细节的挖掘和利用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商业银行可以将客户偏好,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客户行为分析结果,运用到银行运营的相关环节,实现客户需求的精准分析和定位。
现代信息设备、工具和技术在银行经营中的应用,能够帮助银行在信息管理辅助下提高人工管理运营效率,依靠信息技术组织统筹银行经营管理,是银行的一种创新举措,具有系统整合、运营集中、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的特征,能有效促进业务拓展和经营管理模式转型。 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客户增长速度、客户总量,交易量的增长和总量,都有表现良好,而商业银行虽在总量上保持者优势,但在增速放缓,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甚至出现存贷客户总量下降、理财客户流失等情况。商业银行急需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倡导普惠金融理念。
互联网金融无法完全颠覆传统商业银行,但可以倒逼着商业银行进行改革,来切实加强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商业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中所提出的应对策略,其本身也是一种改革和突破。相信在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共赢下,我国金融行业的服务必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 金融研究, 2012,(12).
[2]刘士余.互联网金融存在三大风险[J].清华金融评论,2014,(2).
[3]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十二原则[N].第一财经日报,2014-1-20.
[4]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4).
[5]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M].第一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处, 2013.
一、互联网金融分析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互联网金融并没有详细的定义,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金融行业向互联网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行业;第二种,互联网扩展至金融行业。
所谓互联网金融,从广义上而言是在计算机、网络媒体、云计算等网络模式下,完成经济流通、交易等形式的金融发展。换句话说,互联网金融并非单纯指互联网和金融的组合,更多的是一种互联网、金融条件下,以网络为媒介,进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交易。
如今,互联网发展速度惊人、网络技术更新速度快,信息搜集完善,使得金融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现阶段我国互联网经济可以分为几种模式:第一种,数字货币;第二种,P2P信贷模式;第三种,众筹模式;第四种,第三方交易。数字货币实质上是比特币的发展形势;P2P模式指的是信贷交易形式,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信贷交易,主要是由资金借贷者和拥有充足资金者完成线上线下借贷交易;众筹模式主要是一种群体性的投资,企业利用预定、团购等形式将筹集的资金用在项目发展中,在筹集过程中需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要求相关人员通过自己的项目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审核,用户通过了解项目筹集资金;第三方交易指的是借助网络平台与相关金融单位合作,更多的是一种交易媒介,如今,第三方支付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涉及领域更为广泛。
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规模大、效率高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风险性高等。其中常见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网络安全等。
二、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
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无外乎对于金融企业是一种冲击,金融行业竞争尤为激烈,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金融行业走向更高的发展领域。传统的金融交易成本较高,而互联网金融模式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升了金融业务效率。从发展特点而言,该金融交易模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推动经济的增长
传统借贷交易,具有成本高、环节繁杂、时间长等特点。在交易时,借贷人员与资金拥有人员不能实现直接借贷关系,而想要建立借贷关系,则需要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建立间接的借贷关系。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传统的交易问题不复存在,交易更为方便、简洁,并且没有高额的成本,这对中小型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令其实现长远发展。
(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模式更具有较大的优势,金融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这种P2P模式,通过线上交易模式弥补了线下交易的弊端,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筹集到理想的资金,相对于传统的资金筹集方式,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筹集的资金更多,能够满足客户要求,推动金融企业发展,建立了一种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
(三)提升资金配置效率
如今,金融行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活跃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对此,国家对金融行业进行了相应的监管,保障人民的利益、控制企业投资风险。但是在这样的监管模式下,对金融企业发展也造成了一种制约,导致经济流通不畅,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这一问题不复存在,金融企业在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同时提升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三、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金融在金融行业发展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动效果,但同时也产生了制约,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没有相应的控制,进而造成互联网金融得不到有效的风险制约,这对互联网金融而言,具有负面影响。
(一)增加影子银行风险
所谓的影子银行,实质上是一种游离于银行监管之外的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自身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对于影子银行而言也是一种风险的增加。受监管制度影响,导致影子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监管者受益而出现的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份额,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这也使发展较弱的银行不得不通过影子银行信贷业务提高经济实力,这样一来,则会造成借贷形式缺少完善的管理,导致影子银行风险性增加,进而出现违约等问题。
(二)风险业务数量提升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理财业务成为发展主流,对互联网金融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作用越大,风险指数也随之提高。互联网作为金融交易的纽带,帮助金融企业筹集资金,这样一来,则出现投资人过于追求产生的利益,而投入到高风险业务中,将全部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这对商业银行而言,增加了资金压力,使得银行不得不通过互联网途径增加资金,增加成本支出。那么银行一方面需要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收支稳定,开展一些高风险活动,造成银行风险业务数量提升。
结语:
互联网金融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负面制约。在这种条件下,还需企业权衡利弊,综合分析,合理运用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实现企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璐.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6(0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优势 挑战 传统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175-02
2013年6月随着“余额宝”正式上线,标志着互联网金融成为了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金融机构从对“余额宝”的无动于衷,到后来的集体讨伐充分说明,互联网金融已经对传统金融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那么互联网金融是否会严重制约传统金融业的发展,还是能与传统金融最终形成共生关系,则成为了笔者感兴趣的问题。
事实证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通过降低每日快捷支付的资金数额,来控制体内资金不断大量地涌入余额宝之中。不难看出,这不仅体现出了传统金融机构对互联网金融的恐慌,也暴露出传统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上已远远滞后。为此,本文的主题讨论也意在促使传统金融机构能正视自身的危机之所在。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认识
根据辩证法的观点可知,某一事物的优势是相对的,也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获知这一优势。为此,选择三个主要方面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进行比较。
1.基于“进入门槛”的比较认识。以“余额宝”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为例:“余额宝”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在于它能够充分吸纳普通投资者的闲散资金,从而通过大量汇集而形成天弘基金的天量资金存量。从中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具有极低的进入门槛,这样一来便能适应普通民众对多元化投资领域拓展的意愿。反观传统金融,同样是货币基金项目,国有商业银行对投资者的最低投资额一般定为5万元起步,甚至部分年收益率处于7%的基金项目,其投资额要求在50万以上。可见,传统金融这一较高的投资门槛,将难以吸引金融投资意识普遍不强的国人。
2.基于“操作便利”的比较认识。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项目属于货币基金,这一基金项目具有相对安全的资金收益率,而这些只能被专业人士和部分投资者所认识。这就意味着,传统金融机构在基金销售上的刚性,将直接影响到普通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反之,尽管普通投资者并不了解“余额宝”的本质,但知道投资“余额宝”之后每日都会有收益可现,且购买基金可以借助PC和移动终端瞬间完成,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适应了国人对金融产品的消费偏好。
3.基于“资金活性”的比较认识。从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来看,其大都属于货币基金项目,这些货币基金项目主要由基金公司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来提供。那么如何降低普通投资者的不安全感呢。对此,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出了“T+0”模式,即可以借助移动终端每日可随时提取不超过49999元的资金,并能保证在2小时内到账。显而易见,这种资金活性实则就降低了投资者投资余额宝的机会成本。相对而言,传统金融机构只能是望尘莫及了。
二、认识引导下的互联网金融优势分析
通过以上的比较认识,互联网金融优势可以分析如下:
1.顺应了国人当前的消费习惯。当前诸多专家学者都从自己的理解上对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展开了解读,但梳理这些分析结论时也发现,其中缺少从国人消费习惯层面来进行的思考。之所以提出“顺应国人的消费习惯”在于,现阶段数字化生存似乎成为了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从而依托互联网平台来从事各类型投资活动也纳入到了数字化生存之中,关于这一点从电商B2C模式中就能得知。因此,互联网金融产品(如余额宝)实则就将货币基金产品通过网上销售,这就与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相契合了。
2.适应了普通投资者的资金量。横向比较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当前我国仍处于中低收入国家行列。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的今天,国民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均衡现象也十分突出。这就意味着,作为正态分布中密度最大的人群,其所拥有的投资性资金数量并不多,而传统金融产品所构筑起的较高进入门槛,则使他们无法参与到优势金融产品的投资中来。可见,互联网金融的这一优势也就显现出来,即适应了普通投资者的资金量现状。事实证明,“积少成多式”的互联网金融特征能防止因金融市场波动而导致的强波震荡。
3.遵循了消费心理学的消费观。从实物商品的销售来看,当该商品的需求弹性>1时,将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将这一现象具体到金融产品之中来时可知,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投资金融产品的资金量占据自身存款总量的比例较大,这就可能使他们在投资选择上显得优柔寡断(国人消费偏好处于厌风险)。然而,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购买流程上的便利性,以及植根于消费者日常生活之中的互联网特性,都极大地改善了这种投资偏好所带来的不足。
4.满足了投资者现金持有要求。与传统金融产品(如货币基金)的“T+2”模式不同,现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投资者的资金回笼上,满足了他们对现金持有的要求。特别在当前宏观经济发展预期仍不甚明朗的当下,增强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成为了广大普通投资者的意愿。为此,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则能满足投资者的这一要求。
三、对现实挑战的解构
尽管互联网金融成为了目前国人所热议的事件,但在此时也需要对它所形成的现实条件进行解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对传统金融业所带来的现实挑战。对传统金融业所带来的挑战包括:(1)资金收益率的挑战。这里可以通过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一般维持在3.5%的水平,而当下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处于4.6%的水平。(2)贷款业务的挑战。在P2P模式下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强大的资金流动性开拓了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这也在现实中对国有商业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带来了现实挑战。
2.对互联网安全所带来的现实挑战。无论是“余额宝”还是“财付通”,都需要投资者将资金打入自己在这两个平台的账户上。因此,这就对互联网安全带来了现实挑战。从媒体报道中也可以知晓,自从余额宝上线以来投资者账户资金被盗的事件也陆续发生。笔者不打算详细讨论资金被盗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网络技术来解决这一安全问题,而是从问题导向下来呼吁业界正视这一问题。不难理解,无论互联网金融具有多少的优势可言,但面对国人普遍存在的厌风险偏好,若不切实增强网络安全性将可能导致互联网金融不战而败。
3.对产品项目开发带来的现实挑战。现阶段各种“宝”层出不穷似乎为投资者的多元化选择带来了便利,但仔细考察其产品项目运作却发现,它们几乎未能脱离余额宝的模式,之间的区别仅限于年化收益率大小。包括当前的网上信用担保类产品,不仅存在着业务运作模式相似的困局,还存在着极大的监管和约束难题,这些都体现为对产品项目开发带来了现实挑战。
然而也需要知晓,挑战与机遇并存。正因如此,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金融,都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开发、营销和风控手段。
四、实证讨论
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作为最热门业务之一,网络理财在余额宝、百发教育市场后,亟待新模式刺激用户。近日,百度钱包携手广东联通、富国基金联手打造的全球首款深度定制通信理财产品“沃百富”面世,意味着借助运营商优势,百度金融加速横向扩张。
此前,百度钱包于4月15日的全新,被看做是百度移动支付战略全面落地的标志。此次与广东联通、富国基金的深度合作则成为百度钱包抢占移动支付最前端入口的又一举措。百度副总裁李明远表示,随着合作的展开和各方优势资源的整合,“沃百富”必将产生优势叠加的效果。未来百度钱包还将在互联网金融、业务融合等领域进行更多、更深入合作模式的探索。它突破了以往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联合提供优惠、吸引开户的模式,彻底将“手机用户”和“支付用户”、“理财用户”、“财富用户”打通,把触角伸向移动支付的最前端,掐住“指尖经济”的源头,开创真正意义的“通信理财”产品。这对于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是有示范作用的。三方设计的产品也非常好。联通由此可以发展用户,对于百度钱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营销亮点。长期发展下去,会为移动支付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移动互联网时代,O2O给现代商业带来了巨大商机。通过与联通的跨界合作,百度钱包希望吸引和沉淀更多“拿着先进手机”的移动支付消费人群,他们是未来O2O消费的重要力量,也是互联网金融不可小觑的潜在用户群。
五、小结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表现在顺应了国人当前的消费习惯、适应了普通投资者的资金量、遵循了消费心理学的消费观、满足了投资者现金持有要求。互联网金融所形成的挑战则主要变现在三个方面:对传统金融业所带来的现实挑战、对互联网安全所带来的现实挑战、对产品项目开发带来的现实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光华.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城商行经营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吉林金融研究,2014(1)
[2] 陈汉昌.互联网金融时代基金行业的机遇与挑战[J].价值工程,2014(11)
[3] 王行健.浅析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与挑战[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4(3)
[4] 李勇军.浅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J].财经界,2014(8)
曾几何时,P2P行业最喜欢金牌加身。在公信力方面,国资系和银行系首当其冲,成为平台证明自身实力的招牌。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与整治行动的进行,国资系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而银行系在网贷之外,进行了更多的金融业务创新。
一位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意味深长地对《投资者报》表示,民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是金融创新的“敢死队”,一旦模式和条件成熟,银行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互联网金融的市场。
记者了解到,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早有布局,几乎所有的银行都通过手机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提供购买理财产品、转账汇款、贷款申请、生活缴费、客服支持等服务。甚至一些银行还自建电商平台,提供分期购物等消费金融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做到将银行体系的资源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所用,又能发挥互联网的便利优势,p少环节降低成本,银行系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大有可为。
国资招牌被“玩坏”
“国资”这一名号,在P2P行业经历了从被追捧到被抛弃的过山车般的过程,投资者对此类平台的热情也逐渐降温。
2016年以来,国资系P2P平台不曾消停。一会儿是多家国资系平台被爆出现问题,《投资者报》记者所报道的,壹文财富、罗斯金融、金粮宝等国资平台,不是提现困难,就是平台负责人已经跑路。一会儿又是平台扯的是“假国资”的大旗。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2335家,其中国资系平台数量为171家。目前,共有16家国资系平台处于停业状态或是问题平台。
近日,清算公告的金融桥被质疑是假国资。清算公告显示,经湖南融桥互联网有限公司(金融桥所属公司)股东会议决议提前解散,并已成立清算组开始对本公司进行清算。金融桥官网显示,平台是国资控股的国资系互联网金融平台。然而,工商信息显示,金融桥的运营公司湖南融桥互联网有限公司的股东都是自然人,并无所谓国资股东。
从上述事件看来,P2P平台自封国资平台,是为了增强平台的公信力。但国资的名头,在平台出现问题时,并没有太多的作用。
今年1月13日,于去年6月正式上线的国资系P2P平台君享金融,因资金断裂宣告爆雷,其国资背景股东正是浙江光大发展总公司(下称“浙江光大”)。然而君享金融出事后,浙江光大不承认君享金融与自己有关系。
此举导致君享金融和浙江光大旗下的另外几家平台纷纷“心寒”,陆续退出浙江光大系。2月20日,浙江光大旗下最后一家P2P平台亿好金服公告宣称脱离光大系,至此,浙江光大旗下已无一家正常运营的平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此外,据媒体报道,去年底有消息称,国资背景竟能明码标价卖给网贷平台,大大折损了国资系这块“金字招牌”在投资人心中信誉良好、安全性高的形象。
针对国资背景P2P平台的复杂情况,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投资人需要关注国资P2P网贷平台的具体形式,包括国资股份占比、股东结构以及股东背景情况等,不要盲目相信平台的宣传,不要认为国资的平台就能代表安全。
银行系P2P平台满意度高
在国资背景逐渐失去公信力的同时,银行系的P2P平台在投资者中的满意度逐渐增加。
近日,《2016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查显示,投资者银行系P2P平台呈现出三大显著特点,一是银行系满意度更高:85.0%的投资者对银行系平台持满意态度,相比之下,非银行系P2P平台的满意度总体较低;二是银行系推荐度高:超九成的投资者会主动或在别人询问时,推荐银行系P2P平台;三是银行系投资意愿强:51.4%的人表示未来会增加在银行系平台上的投资资金比例,相反,42.1%的人会逐渐减少非银行系平台的投资比例。
报告认为,对于未来,一方面,超五成的投资者表示,未来会增加在银行系平台上的资金比例,这表明银行系发展潜力大、后发优势明显;另一方面,银行系平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多增加创新营销活动、促进宣传渠道多元化、提高客服的灵活性与及时性则是重中之重。
事实上,银行系P2P平台数量并不多。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目前共有8家正常运营的“银行背景”的P2P平台。此前,也有一些银行系的平台停标、转型或者退出,但没有一家平台跑路。
对此,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指出,银行系P2P有着严谨的风控,项目来源相对优质,也更容易被投资者所信任。即使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阻碍,银行系P2P都平稳退出,没有出现任何负面的事件。
其中,陆金所与开鑫贷,已经从最初的网贷概念起步,目前已经升级到综合的金融服务集团。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进入下半场,安全合规取代速度规模逐渐成为行业共识,银行系平台的优势将越发凸显。
他表示,银行系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项目、风控和公信力方面: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相对强势,优质项目资源倾斜度更高,可以为平台提供获取资源的渠道和空间。银行是关系国计民生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需要满足各项监管指标,风控制度、风控经验都较为成熟。银行资金实力雄厚,拥有卓越公信力。
银行系布局互联网金融有优势
在关于网贷的监管落地后,有从业者对记者表示,现在正是银行大规模入场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了。因为网贷作为最活跃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力量,目前已经触到监管的可接受程度,各方面的模式和条件都已经成熟。随着互联网金融规范整治,不排除各银行会成立市场化的独立运营的子公司来进行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掠夺。
以陆金所为例,经过最近几年的业务调整和架构整合,陆金所已转型为一家定位互联网财富管理的综合化平台。目前,陆金所可以与各金融机构合作开拓标准资产、非标资产的新市场。
新联在线COO陈智诚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银行肯定是要做互联网金融的。银行以前没有做,是因为不知道监管的底线在哪里。目前合规已经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一步,所以现在到了银行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的时刻。具体哪些银行会有行动,可以等等看。
周治翰说,如果能做到将银行体系的资源为我所用,又能发挥互联网的便利优势,减少环节降低成本,银行系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大有可为。
他说,其实,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早有布局,几乎所有的银行都通过手机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提供购买理财产品、转账汇款、贷款申请、生活缴费、客服支持等服务。甚至一些银行还自建电商平台,提供分期购物等消费金融服务。但似乎,现在很多人偏重关注互联网金融公司对发展普惠金融的作用,却忽视了银行在这方面其实起步早、布局程度深、覆盖面广。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2016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指出,2012年到2014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阶段,以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加速布局互联网金融不同业态为主要标志,涵盖互联网金融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互联网股权融资等多种领域。
随着基金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2014年将是“大资管”时代的加速之年,在这场混业比拼中,资源将面临重新配置,创新将成为最大的突破口。谁在思路上更创新,产品和业务上更接地气,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谁就将在创新竞赛中赢得领先地位。
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SEEC)与和讯网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财经风云榜”基金业分论坛上,南方基金副总裁朱运东表示,市场环境要求体现专业性,在行业变革的大潮中,基金公司更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朱运东用四个关键词来强调南方基金的未来定位,即风险管理、业绩、服务和创新。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市场环境下,掌握强大的资产管理能力是基金公司的抓手。对此,朱运东表示,南方基金全面启动了第二轮改革,为开展各项创新业务打好了基础。“一方面是投资风格的多样化改革,根据不同的投资风格设立绝对收益组和价格成长组,加强了团队合力和专业分工,促进了风格多元化;另一方面是基金经理的考核更加重视实践性,保持效益均衡的业绩水平,采用基金经理季度述职制度,确保其投资理念跟投资行为的一致性。”朱运东称,南方基金确立了深化服务、拓展业务和扩大发展的三架马车,会做综合的财务管理平台,提供组合化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不谈市场化和竞争光谈创新没有价值。”在易方达基金总裁刘晓艳看来,市场化意味着竞争,而竞争则带来创新。她认为,在面临资管行业壁垒消失的态势下,作为基金业的“小资管”,基金子公司应该追求差异化竞争的蓝海战略。她认为,对子公司做通道业务应有所限制,相应的,应该更主张积极拓展资产证券化和并购基金股票基金业务,此外,另类投资也将是一个积极的拓展方向。
景顺长城副总经理谢生表示,基金子公司对整个基金行业的发展有积极、正面的意义。目前子公司的基本战略思路非常明确,即借鉴景顺集团的经验,开展房地产类信托业务。他认为未来401K引导长期资金进入市场后,投资者将会更注重长期业绩增大。谢生称:“养老金是证券市场主要的长期资金来源,未来证券市场会更以长期投资为主。”此外,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还在围绕固定收益类产品,货币基金最常见,据介绍,景顺长城正在考虑怎样把主动投资的优势拓宽至互联网平台下,以获得更好的表现。
民生加银资管副总经理米险峰则表示,中国401K政策的推出肯定会对未来企业年金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因为企业年金有非常严格的管理体系,所以在企业年金的管理范畴内,不会出现像余额宝一样爆炸性的产品。事实上,一方面,企业年金在投资比例上有严格限定,投向股权类或者是股票资产的比例占30%,其余更多的投资会体现在债券类资产上;另一方面,企业年金在过去几年中的投资业绩并不理想,很多投资收益甚至不一定比理财产品或者专项计划收益高,这些都预示了未来子公司的机会仍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上。米险峰判断,未来中国资产管理和基金最“肥”的市场将在现金管理和固定收益两个方面,他希望固定收益类产品能够逐步被企业年金的管理机构所认同,“不过要成为企业年金的管理机构仍然很难。”米险峰称。
针对互联网金融,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表示,余额宝运作模式首要的成功因素在于嵌入式直销模式,使得基金能够充分地利用电商平台和资源。此外,阿里的平台资源、产品功能、产品定位的回归与突破、极致的客户体验以及天弘基金的产品策划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亦是其模式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营销产品又是另一番故事。”周晓明称,基金公司在传统营销体系下形成的技术路线在互联网金融层面非常不适应。“互联网产品是简单的呈现,从逐步的自我教育和习惯产生依赖,以自媒体传播和客户之间的互相影响,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种主流传播模式。”在他看来,互联网平台提供给基金公司的核心资源体现在三点:互联网的平台生态、技术以及对数据的应用。“在未来不仅是货币基金,在债券基金甚至是权益类基金的投资管理上,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和信息资源都有值得期待的开发价值。”他称。
德圣基金研究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创新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整个思维方式上的创新。面对互联网金融,基金公司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正如朱运东所言,拥抱互联网并非易事。第一,思路转变不容易;第二,人、财、物的投入不容易;第三,成功案例复制不容易。正如和讯网副总经理钟建文表示,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真正的意义还是在于如何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解决投融资与理财之间桥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