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数字化方案

企业数字化方案

时间:2023-09-01 16:55: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数字化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数字化方案

第1篇

数字化运营模式需要技术革新

无论是对于本地企业,还是那些跨国巨头,数字化运营模式的革新都绝非易事,会对业务的方方面面,包括流程、人员和技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需要针对公司架构、消费者互动模式、产品开发流程以及延伸式供应链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而在职能层面,则需要增进研发、市场、销售和门店运营、供应链、财务、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协作。对于那些高端品牌而言,要想拓展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渠道,第二步尤显重要。为满足以上条件,成为数字化消费品企业,针对IT系统、流程和服务的改造也必不可少。

如今,大多数消费品企业IT部门的主要职责仍然是信息处理和自动化,其工作重点在于采用后台解决方案来支持企业的日常运营。为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需要在IT组织、应用、技术和基础建设上进行重大调整,开发以客户关系和体验为导向的相关技术。(见图1)

那些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企业拥有更多接触消费者的渠道,如:传统零售商渠道、电商渠道、以及电子商务直销渠道。这些企业还可以简化购物流程,或是通过消费者互动服务来提升销售机会,抑或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大规模产品定制。对企业而言,这是一条产品共创之路,并将最终引领他们实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面创新。关于这一点,从目前消费者通过网站定制各种风格、口味及颜色的产品,便可初见端倪。这是个充满各种可能的时代,而信息技术将指引前进的方向。

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转变技术环境,从单一的追求流程效率和成果,转变为注重与客户、消费者、员工、第三方供应商和其他利益方开展丰富的无缝化互动。此外,企业需要利用新的技术平台,快速灵活地开发并实施全新的、不断改进的能力,支持企业在研发、销售、市场、供应链、客服等诸多部门间的互动交流。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对其数据、信息流和预测分析能力进行通盘考量,明晰数字化架构的具体蓝图,并努力为其创造实施条件。

如何开展数字化IT转型之旅?

方法之一是对其IT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具体的优缺点,明确如何使他们在全行业成就卓越绩效。

根据埃森哲最近有关卓越绩效IT的研究,高绩效企业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提升IT部门的功能性并强化其创新能力、灵活性和执行力:(一)首先要跳出成本控制的固定思维模式;(二)采用数字化视角;(三)充分认识到IT和业务之间的密切关系;(四)专注于无缝化建设以及个性化消费者联系和体验。

分类行业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高绩效企业排名前三的经营目标都围绕着如何提升消费者体验而展开,但大多数消费品企业的议题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增收节支层面。为消除这一差距,消费品企业需要着眼于客户,通过提高IT效率,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中。就目前而言,那些高绩效企业将55%的IT预算投入到战略业务能力建设上,而这一比例在消费品企业中只占40%。

另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高绩效企业具备将分析能力和消费者洞察融入整个流程的能力,而反观消费品企业,在这方面的比例仅为6%。

埃森哲还发现,过半的高绩效企业正通过数字化相关技术(包括社交、移动、分析、云计算,以及虚拟化、安全和数据管理)的早期部署,进行各种尝试并从中总结经验。在这方面,消费品企业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有29%的企业已步入试验阶段。但却只有3%的消费品企业实现了IT环境的集成,能够以各种私人和公共的云计算服务,代替原有的系统架构。

随着企业迈向云计算并拓展移动解决方案,安全议题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超过四分之一的高绩效企业(6倍于消费品企业)正扩展其安全和风险管理的职能覆盖,包括为其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产品创新、以及独特的业务或数字化流程。

综上所述,如何迅速打造面向未来的IT能力和服务,从而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关键就在于应尽早地投入技术技能的开发,抢占先机。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分之一的高绩效企业从战略考虑(调整业务目标和指标,并同时利用他们指导企业发展)出发寻找IT合作伙伴,而只有10%的消费品企业会这么做。

卓越绩效IT转型方案

基于行业的不断演变以及目前IT能力的现状,2020年企业的IT部门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埃森哲给出一个为期6年的阶段性方案,通过IT创新、灵活性和执行力来提高IT绩效,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

第一步,就从理解整个技术范围内的主要差异以及IT需要怎样运作开始。埃森哲相信,未来超过50%的技术系统将采用以云技术为基础的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等模式。目前,大多数消费品企业仍在使用传统前台/后台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嵌入式软件包,需要在专用的基础设施上运行,且只能通过台式或笔记本电脑进行操作。而在未来数字化世界中,移动终端将成为主要的沟通工具。据行业分析师Ovum所言,“在企业与客户(B2C),企业与供应商(B2B),以及企业与员工的交流中,移动设备正日益成为首选……企业需要为客户提供强大的多屏多渠道体验。”企业需要改进IT开发流程,以确保员工、客户、消费者及业务伙伴都能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运行企业应用商店的专有应用软件,登陆其内部或外部系统。

此外,流程的整合和管理关系到IT系统如何建立。大多数消费品企业最初的投入都是从信息处理角度出发,旨在提升效率并实现手动操作或有纸化流程的自动化运作。在过去的3到5年里,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实现了电子化流程捕捉,并将其更快速地转化为行之有效的业务解决方案,以便支持客户关系和体验的互动。消费品企业需要利用这一趋势,在其IT系统设计流程中嵌入流程整合和管理功能,以便在极短的时间内,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在今后的6年里,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应用将深深地烙上社交元素的印记。这包括一系列的内部协作工具、面向顾客和合作伙伴系统、以及面向消费者的工具。事实上,行业分析公司IDC的报告显示,至2016年,60%的财富500强企业将部署社交化的创新管理解决方案;而至2017年,财富500强中拥有活跃客户交流社区的企业,将从现在的30%,增加到80%。如今,众多企业缺乏有效的手段从其员工、消费者、顾客或商业伙伴那里获取信息反馈。因此,通过社交媒体和员工协作,采取更直接、无缝化和丰富的方式与利益方进行互动,从而提升消费者或合作伙伴的满意度,加速产品开发,这对于数字化转型而言,至关重要。

数据决定IT系统的架构。自2005年至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全球年度数据信息产生、复制和使用的总量统计)将从130艾字节增长至40兆字节,增幅超过300倍。未来的技术必须能够使企业从自身和其他海量数据来源中获取信息,通过分析和筛选,得出结论以改善业务流程,并实时制定基于数据的业务发展和互动决策。然而,目前,许多企业通常只是单纯地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不能有效地运用分析对其加以利用,以便获取有益洞察。

数字化实施路线图

随着目标以及技术领域的明晰,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提升IT绩效,确保成功迈向数字化未来。

首先,需要确保配备合适的IT人才,包括招募新的IT人员,以及对现有IT人员的再培训。其次,IT人员的工作重心需要从原有的旧技术维护转向建立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而IT高管则需要重新审视部门的结构和资源,包括确定哪些现有的内部IT能力是支持企业业务战略的关键,哪些能力可以通过可靠的外部引导而迅速获得。理想情况下,外部的联盟伙伴在行业、业务流程与技术方面都能提供有效的支持,提升消费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重要的是,该联盟伙伴与业内的服务和软硬件供应商都建立了深层的合作关系,包括对新的数字技术供应商的了解,从而帮助消费品企业迅速检查、整合并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至于实施路线图,埃森哲建议消费品企业运用分阶段的方法,稳步推进IT能力转型,最终成为数字化企业。首先,可以着手制定必要的战略和目标发展蓝图,以及企业特定的实施方案;然后在IT运作模式、应用、基础设施以及安全等主要方面逐步实现其价值;最后通过对各个领域的彻底优化,谋求未来的持续性价值体现。具体如图2所示。当然,每个企业情况不一,在实施过程中,须根据其各自基础的不同对方案加以必要的修正。

在第一阶段,企业的IT高管们需要同时处理多方面的事务:包括制定数字化愿景和战略;更新IT实施蓝图的相关文件;就如何改进应用制定实施计划;调整IT运作模式以便充分利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恰当的时候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制定业务或IT资源战略。

通过这些步骤,企业的 IT高管们可以明确,如何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探索并创建基于云技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确保集成环境下的安全性。第二和第三阶段将持续这一演进。根据定制的实施路线图,到2020年,企业将运用先进的IT能力来支持大量的数字化功能和流程需求;而那些迟疑不决的企业,将会丧失应变能力、市场份额乃至竞争优势。

在数字化的未来,IT解决方案将围绕“既服务”的模式以及移动化来设计、建立并维护,以流程整合为方案核心;利用社交媒体更深入了解业务全生命周期以改善客服服务,帮助员工成长;并在每个步骤中运用数据进行分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需要打造新的IT战略、架构、运作模式和功能。借助这些大胆措施,帮助企业显著改善与消费者的互动,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并最终实现卓越绩效。

recommended

评估企业的IT能力

埃森哲有一个卓越绩效IT调查。该调查始于2005年,至今已有遍布45个国家的共1700多名首席信息官深度参与其中。通过参加该调查,企业的IT高管可以评估所在企业的IT创新能力、灵活性和执行能力,并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或是行业外的高绩效企业进行比较。该项目的在线调查分为8个部分,完成每一部分大约需时10到15分钟。系统会根据在线调查生成一份完整的评估报告,将企业的IT能力作为卓越绩效的一项指标进行系统衡量。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 冶金企业企业 微机五防

中图分类号:TV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268-01

0.引言

随着冶金企业自动化、数字化设备的改造升级,提高了企业生产力,同时也扩大的冶金企业的供电规模。冶金企业工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为企业生产变电站监控和保护装置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都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冶金企业35kV变电站的监控系统和常规保护不能满足现代化冶金企业的发展,因此,笔者对其进行数字化改造。

1.数字化变电站

数字化变电站是由网络化二次设备和智能化一次设备组成,包含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智能化开关以及电子式互感器等。是以IEC61850通信规范为基础的,满足之智能电气设备间相互操作和信息共享的新型变电站。可靠性是数字化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定义为:在固定情况下或一定时间内,设备或系统对事先语言功能的执行能力。由此可见,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参数是衡量可靠性的标准。如何提高冶金企业数字化变电站的可靠性,笔者总结个三点。用光缆为依托的冶金企业工业以太网总线替代传统的铜缆二次连接导线,可以大幅度减少变电站系统元件数量;通过网络功能和冗余来提高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利用元件自身监视和系统自身监测来提高可靠性。

2.可靠性的冶金企业数字化变电站

2.1 变电站系统

如图1所示,一旦数字化变电站发生链路故障或交换机故障后,可以进行双网之间的无缝转换。变电站系统的站控层包含远程监控和就地监控两个子系统,任何一个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就能对变电站进行实时监控。

2.2 间隔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每个间隔控制单元都安装在各自的间隔层中,并采用双重配置,形成了双层独立保护机制。制定数字化变电站可靠方案时,要考虑交换机、同步时钟、断路器、合并单元及网络介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站控层一样,间隔层也采用了双重独立控制单元,其中任意一个单元都能单独位置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网络传输上,内置于间隔控制系统的独立网络端口可以和变电站系统通信和冗余校验。

2.3 元件安全性

由图1可以看出,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数字化变电站的可靠性,如BPU元件、光纤链路、数字交换机等等,这些元件的参数变化会引起整个数字化变电站控制系统的运行。

文献中提到,现代化的冶金企业数字变电站和传统的矿用变电站相比,诸如新型电子装备被大量的使用在冶金企业数字变电站中,只要通过合理的冗余网络就可以使全站和间隔站的安全可靠性达到一定的标准。笔者将根据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实例详细说明这一点。

3.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实例

3.1 变电站改造方案

如图2所示,为变电站高压供电系统。该矿共有三台6500kV.A变压器安设在35kV变电所。其中,地面高压和井下高压全部为6kV,井下低压设备为1140V,660V和380V,地面低压为380V和220V。采用两趟架空线的送变电方式,一趟热备用,一趟运送。地面采用全桥35kV主结线作为变电所主电缆。

35kV配电室

将两段绝缘监测装置加配到35kV母线上,并对1号主变柜和3号主变柜进行改造。此外,在2号变压器上加装断路器,避免2号变压器承载供电时出现3号变压器或1号变压器空投运行情况。将变压器调整到二段式的主变柜,并增加差动保护装置。为了确保矿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在原进线柜中增加后备保护二段式装置,对主变压器的主保护进行了完善。

3.2 微机监控系统和通信管理机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笔者采用可扩展、开放、先进、成熟的监控系统,包括通信线路、通信模块、测控装置、八换机、工控机等,采用组网方式将以上设备连接。采用现场总线网进行通信,可以满足下位机和上位机的通信管理和调度需求,同时还能和站内其他设备建立及时通信机制。

数字化改造完成后的35kV变电站系统采用分布、分层式设计,增加了远程控制功能,保留了就地控制方式。数字化系统中的每个测控保护装置都是独立的,保障了系统所需的抗饱和性能,同时又保证了电量测量的精度。相对于传统的继电器保护数字化设备来说,经过改造后的变电站大幅度增加了可靠性。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上位机由模拟调度功能的微机和实时在线监控微机组成。系统可以对手车柜、隔离开关、开关柜断路器等设备位置和状态实时显示。为了避免倒闸的操作失误,该系统还具备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之间的操作返校确认功能和逻辑操作闭锁功能。通过数字化负荷线分析功能可以对冶金企业用电按照峰谷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4.结论

通过对变电站的数字化改造,实现了变电站在线监测功能、数字化变电站综合管理、自恢复自诊断功能、安全自动控制功能、微机五防比作和操作功能、历史数据保存、数据采集处理、RTU功能以及继电保护功能。满足了变电站的线路数字化线路改造和日后的扩容需求,为更加科学化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随着分析计算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号采集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冶金企业企业一次变电设备的性能、控制程序以及结构的提高,数字化变电站在冶金企业企业及生产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寅怀.常规变电站数字化改造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11(01).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工厂工艺规划仿真优化

中图分类号:S220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围绕激烈的市场竞争,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着巨大的时间、成本、质量、产品差异化等压力。如何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从“以产定销”到“按订单生产”模式转变?数字化工厂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2 数字化工厂概述

数字化工厂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现代数字制造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具有其鲜明的特征。

2.1数字化工厂

2.1.1数字化工厂的概念

数字化工厂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根据虚拟制造原理,在虚拟环境中,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仿真、优化和重组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它是在设计建造阶段,建立全面、详实的信息,包括材料、工艺、设备运行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档案数据库,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指导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的科学使用和维护,为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平台,加上CAD、EEP、MEP等应用管理系统,实现工厂控制系统内部数字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既链接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又与企业经营管理相互联系,进而把整个企业数字化的资金信息、物流信息、生产装置状态信息、生产效率信息、生产能力信息、市场信息、采购信息以及企业所必须的控制目标都实时、准确、全面、系统地提供给决策者和管理者,帮助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提高决策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以及管理者的效率,从而实现管理和控制数字化、一体化的目标。

2.1.2数字化工厂的优势

数字化工厂利用其工厂布局、工艺规划和仿真优化等功能手段,改变了传统工业生产的理念,给现代化工业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其优势作用较为明显。

预规划和灵活性生产:利用数字化工厂技术,整个企业在设计之初就可以对工厂布局、产品生产水平与能力等进行预规划,帮助企业进行评估与检验。同时,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应用使得工厂设计不再是各部门单一地流水作业,各部门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助于工厂建设过程中的灵活协调与并行处理。此外,在工厂生产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关联产业链上的各节点,增强生产、物流、管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自动化水平。

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竞争力:数字化工厂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方便地对新产品进行虚拟化仿真设计,加快了新产品设计成形的进度。同时,通过对新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与优化,保证了新产品生产过程的顺利性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加快了产品的上市时间,在企业间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资金效益:通过数字化工厂技术方便地进行产品的虚拟设计与验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物理原型的生产与更改,从而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料(客户需求、生产原料、设备状况等)进行生产仿真与预测,对生产过程进行预先判断与决策,从而提高生产收益与资金使用效益。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利用数字化工厂技术,能够对产品设计、产品原料、生产过程等进行严格把关与统筹安排,降低设计与生产制造之间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产品数据的统一性,方便地进行质量规划,提升质量水平。

2.2数字化工厂的差异性

“数字化工厂”贯穿整个工艺设计、规划、验证、直至车间生产工艺整个制造过程,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系统集成方面的问题,“数字化工厂”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规划时,需要与设计部门的CAD/PDM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并对设计产品进行可制造性验证(工艺评审),同时,所有规划还需要考虑工厂资源情况。所以,“数字化工厂”与设计系统CAD/PDM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的集成是必须的。同时,“数字化工厂”还有必要把企业已有的规划“知识”(如工时卡、焊接规范等)集成起来,整个集成的底部是PLM构架。

同时,类似于PDM系统和ERP系统,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流程和规范,考虑到很多人都在一个环境中协同工作(工艺工程师、设计工程师、零件和工具制造者、外包商、供应商以及生产工程师等),随时会创建大量的数据,所以,“数字化工厂”规划系统也存在客户化定制的要求,如操作界面、流程规范、输出等,主要是便于使用和存取等。

3 数字化工厂的实现与应用

数字化工厂以突出的功能优点,在工业生产,尤其是制造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实现过程也涉及多种关键技术。

3.1数字化工厂的关键技术

数字化工厂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数字化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优化仿真技术、应用生产技术。

数字化建模技术:数字化工厂是建立在数字化模型基础上的虚拟仿真系统,输入数字化工厂的各种制造资源、工艺数据、CAD数据等要求建立离散化数学模型,才能在数字化工厂软件系统内进行各种数字仿真与分析。数字化模型的准确性关系到对实际系统真实反映的精度,对于后续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以及生产过程的模拟仿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数字化建模技术作为数字化工厂的技术基础,其作用十分关键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多维信息空间,方便实现人机交互,使用户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开发的产品,具有很好地直观性,在数字化工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虚拟技术的实现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化工厂系统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影响着用户对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过程判断的正确性。

优化仿真技术:优化仿真技术是数字化工厂的价值所在,根据建立的数字化模型与仿真系统给出的仿真结果及其各种预测数据,分析虚拟生产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潜在的优化方案等,进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与产品质量,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由此可见,优化仿真技术水平对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优化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尤为关键。

应用生产技术:数字化工厂通过建模仿真提供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产品设计、工艺开发与生产流程,但是作为生产自动化的需要,数字化工厂系统要求能够提供各种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设备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是生产需要的工序、报表文件等。各种友好、优良的应用接口,能够加快数字化设计向实际生产应用的转化进程。

3.2常见数字化工厂软件

由于数字化工厂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优越性,各知名企业竞相开发各种数字化工厂软件,其中较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化工厂软件主要有eM-Power和Demia等。

eM-Power是由美国的Tecnomatix技术公司开发的数字化工厂软件,它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该软件架构是建立在Oracle数据库之上的三层结构,它为企业用户提供零件制造解决方案、装配规划、工厂及生产线设计和优化、产品质量和人员绩效等主要功能。这些主要的功能模块建立在统一的数据库eM_Server中,实现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信息共享。2007年以来,西门子公司在收购了UGS(UGS于2004年收购了Tecnomatix)的基础上,推出了功能更为强大的Teamcenter 8和Tecnomatix 9,提供工厂设计及优化、制造工艺管理、装配规划与验证、开发、仿真和调试自动的制造过程和质量管理等功能,在各大企业具有广泛应用。

Delmia是由法国的Dassault公司开发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是构建在Dassault公司的PLM结构的顶层,由其专用数据库(PPR-Hub)统一管理。Delmia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面向制造过程设计的(DPE)、面向物流过程分析的(QUEST)、面向装配过程分析的(DPM)、面向人机分析的(Human)、面向虚拟现实仿真的(Envision)、面向机器人仿真的(Robotics)、面向虚拟数控加工方针的(VNC)、面向系统数据集成的(PPR Navigato)等。它主要由面向数字化工艺规划模块、数字化仿真平台工具集以及车间现场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模块等组成。

3.3数字化工厂的应用

数字化工厂是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兴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大型制造企业。

3.3.1数字化工厂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目前,数字化工厂技术在国内外汽车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外,如通用汽车公司使用Tecnmatix eMPower的解决方案,大大缩短了通用公司从新产品设计、制造到投放市场的时间,同时提升了其产品质量。奥迪公司使用eM-Plant进行物流规划仿真,如A3 Sportback项目。通过物流规划仿真不仅使得整个生产物流供应链之间建立起了紧密有序的联系,同时也方便对物流方案进行先期评估和可行性分析。在国内,如一汽大众在车身主拼线工艺设计中采用数字化工厂技术,改善了车身焊接工艺,提高车身焊接质量。上海大众在发动机设计和产品总装领域采用数字化工厂技术,大幅提升了公司的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目前,华晨金杯公司引进西门子的Tecnomatix软件,对产品的总装工艺进行数字化改造。

3.3.2数字化工厂技术在飞机制造业的应用。

在飞机制造业,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先进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F35研制过程中,采用数字化工厂技术缩短了2/3的研制周期,降低了50%的研制成本,开创了航空数字化制造的先河。有如波音787飞机在研制过程中采用基于Delmia的数字化工厂技术,实现其产品的虚拟样机。空客A380飞机采用虚拟装配方案,实现整机的三维虚拟装配仿真和验证。不仅国外飞机制造企业在其产品的研制、生产过程中使用数字化工厂技术,国内的飞机制造企业也是如此。如上海飞机制造厂利用数字化工厂技术在三维环境中进行人工装配操作的数字化模拟,提高了人工操作的标准化。而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则采用Tecnomatix的数字化工厂软件对其异型件生产线进行仿真和优化,进行技术改造探索。

3.3.3数字化工厂在铸造行业的探索

共享铸钢团《数字化工厂示范工程》拟运用先进制造理念(如虚拟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等)和先进铸造技术、方法,结合共享集团在铸造行业内领先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全面融合先进信息化技术,建设数字化模样生产线、数字化柔性造型生产线、智能化熔炼控制系统、智能体联合控制的铸件精整线、数字化在线检测等综合集成的数字化铸造工厂,在“多品种、小批量、快捷”铸造生产方面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建成一座在铸造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柔性化、绿色、高效”铸造工厂,集成并创造数字化铸造新模式。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工厂技术不断与现代企业相结合,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新动力。在当前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数字化工厂技术出现了新的趋势。首先,现场总线技术在数字化工厂中的应用,提升数字化工厂的现场可操作性;其次,应用网络技术,拓展数字化工厂网络互联能力;最后,数字化工厂的智能化发展,实现虚拟仿真与企业真实生产的无缝链接,打造真正的智能数字化工厂。

作者简介

郭兆祥(1976-)男,硕士研究生,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险峰.DELMIA让数字化工厂成为现实[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6,(9):48-50.

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工厂 CATIA DELMIA 工艺规划 仿真优化

中图分类号:TU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5-0089-02

经济全球化促使制造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化。虽然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其存在诸多结构性矛盾,转型升级任务紧迫且艰巨。当前,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生产需求越来越突出。激烈的竞争迫使制造企业不断缩短研发周期,注重节能、环保要求,关注能源、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不断提高相关的项目管理经验,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1]。数字化工厂正是产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倡导工厂生产以信息为主导,综合物质和能量,形成最终的产品。

1 数字化工厂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中国装备制造业正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产业升级之路,其中,数字化工厂是关键技术之一。数字化工厂[2]是指以工厂全生命周期(从工厂的设计、建造、移交、运营到拆除)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产品设计、工艺规划、产品制造、销售到后期服务)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对整个工厂的建造过程和生产过程进行设计规划、模拟仿真和管理,形成一个虚拟工厂信息平台,并和实际工厂进行集成,从而使整个工厂的建造和生产信息可以全部覆盖和控制,使得各个环节都处于最优状态,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数字化工厂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汽车、造船、机械、电子等行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复杂产品的制造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益[3],未来,对数字化工厂技术的探索必将步步加深,其应用范围将也将会更加宽广。

2 PLM解决方案平台―达索V6平台

达索公司是世界上顶尖PLM―产品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其推出的V6平台,可以基于统一的规范对产品进行管理和协同,并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贯穿从产品需求开始、经过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直至产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在各个阶段的各种信息能够被准确的定义到以三维模型为核心的技术数据包中,并始终保持上游的技术数据包能够被下游直接重用,一直拓展到生产现场或服务现场[4]。其具体运用是:在协同管理平台ENOVIA的基础上,利用CATIA强大的参数化及知识工程储备功能,结合DELMIA规划设计、仿真模拟的优势,可以完成从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工艺实现、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等全过程的服务。本文简要介绍基于达索V6平台,对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中工艺规划和仿真优化两方面内容的探索,流程图如图1。

3 ENOVIA完成项目协同管理

ENOVIA提供一个在线协同环境的PLM2.0平台,可以将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项目管理人员、设计者、审核人和业主联系在一起[5]。它基于web解决方案,提供IP管理平台,在项目开始阶段即划分好项目参与者的角色,高效统一地实施项目计划,做好沟通交流,做好工程文件实时记录,它还是CATIA和DELMIA集成管理的平台,统一管理数据,保证设计文件的唯一性和时效性。

4 CATIA进行工厂布局设计

CATIAV6[6]继承了强大的参数化建模功能,并且改进优化了知识工程模块,可令设计企业完善自身知识、资源、项目经验的积累和提升。其在快速生成工厂布局,完成工艺规划方案,并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随着设计企业知识库的不断充实,设计过程的模板调用将会变得更加迅捷。本文利用CATIA其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针对企业自身设计流程的特点,开发了快速生成厂房插件,快速生成厂房骨架模型。并结合企业设备构件库,完成厂房建筑方案,生产设备的布局,工艺流程设计、物流方向设计等。图2为某铸造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工厂布局设计图。

5 DELMIA进行仿真优化

在工厂布局设计完成之后,根据设计模型、数据,添加已知生产条件,设定生产节拍,利用DELMIA对工厂进行生产仿真模拟,通过Quest软件对物流过程进行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并发现工厂布局设计的不合理之处,逆向对工艺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从而统一了设计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了分析结果的指导性。图3为DELMIA

建立的仿真模型图。

设定生产初始条件,环境变量,利用仿真模型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从而使得各个工序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半成品的滞留和等待时间。仿真模拟使得在工厂设计的初期,就可以进行虚拟生产,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图4、图5为仿真模拟相应结果。

6 结语

本文基于达索V6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平台,以某铸造有限公司一期厂房建设项目为背景,搭建了数字化工厂方案模型,研究了在数字化工厂条件下工厂工艺规划设计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实时仿真模拟,及时纠正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的研究方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和广大研究者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Hans-jurgen Bittermann.数字化工厂的未来之路[J].流程工业,2013,12(2):42-44.

[2]陈淼.借力智慧技术中机六院实现跨跃发展[N].中国工业报,2013-11-13.

[3]张国军,黄刚.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应用现状与趋势[J].航空制造技术,2013,8(4):34-37.

[4]竺悦.达索系统三维时代新体验[J].英寸,201312(1):125-129.

第5篇

1.1电子商务中档案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

电子商务是指商品贸易的整个过程都通过电子手段来完成。它强调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把卖家、买家、合作方和厂商在企业外部网、企业内部网和因特网相结合的应用。贸易活动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如查询原材料、定购、展示产品、成品储运和电子支付等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互相交流和沟通信息。随着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为企业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档案人员不仅要保管和收集好企业档案资源,还要了解更多的企业需求,设法使服务内容扩大。第一,要构建企业信息资料库,通过选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上网,该资源既能树立企业形象,又能体现企业优势,来展示和宣传自己,从而达到占领市场和吸引客户的目的。第二,要多方获取有效信息,构建一套高效的、科学的、灵活的、多功能的紧盯市场的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体系,为企业的领导决策、经营生产全程主动地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1.2企业档案载体发生变化

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信息数据的远近交换、传递、处理得到了适时的实现,企业在经营、生产、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纸质文件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不仅办公进度快捷,而且具有极快的传递速度。电子图纸也在大量出现,其优势也是手工绘制所无可比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对产品图纸的设计进行随意修改、查询和存储,既方便又快捷。比如开发或生产一项相对较大的产品项目可能需要产生上万份图纸,同时有些还要继承原产品的许多成果,因此电子图纸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而且电子图纸的保存比底图的保存更有意义,还省力、省时、方便。变化了的载体形式深刻影响着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1.3企业档案分类发生变化

企业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大大冲击了传统的分类方案,如人事档案、基建档案、产品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文书档案等分类方案,逐渐被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流程的设置、各个管理模块所取代。一份完整的档案信息计算机依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调整或设立相应类目,虽然不同企业档案信息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但不容置疑的是计算机的管理使档案分类与企业的管理、经营、生产等各种状况更加贴近,具有更加规范、科学和详细的档案分类。

1.4档案信息利用方式发生变化

为了使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构建企业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企业经营、生产的各环节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增强。档案既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又是重要的企业信息,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来满足企业各方面的需要。企业档案工作人员要始终围绕企业经营生产这个中心,及时把握信息开发和集成系统中的产品信息,找准档案服务企业的切入点,实现正确信息的正确传递,使档案信息达到高层次的处理要求。

二、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企业档案管理

2.1档案数字化做好统筹规划

要实现大量档案信息技术化、数字化,就必须做好统筹规划。首先对馆藏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如档案的信息利用状况、馆藏数量、档案的类型、载体状态等基本情况。然后制订科学规划,包括数字化处理规划、硬件的购置计划等。档案数字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应从实际出发制度一个长远计划和打算,无论是购置硬件设施,还是数字化过程,都是如此,要使其拥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和支撑能力。档案数字化处理规划的制定应遵循“重点突出,分步进行”的原则,先数字化那些利用率高的档案资源和馆藏重点,尽早使大多数利用者的需求获得满足。

2.2档案数字化必须做好选择

馆藏的档案资源数不胜数,达到件件数字化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档案工作人员应该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划分和选择,分清需要数字化的档案和不需要数字化的档案以及需要优先数字化的档案,然后再进行数字化。现实工作中,常常对以下档案首先进行优先数字化,如特色档案、重点档案、珍贵档案和利用率高的档案。因此,凡是能成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一般都是高利用率、标准、有序、有特色、高价值的信息资源。

2.3优化设置扫描参数,提高数字化质量

第6篇

“软件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它,谈论它,却始终没有一个实景看到它,”2013年12月,Siemens PLM Software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梁乃明在参观完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以下简称SEWC)后感叹道:“今天参观的工厂让我们能更加容易、更直观地看到软硬件的结合。”

SEWC是Siemens在德国之外的首家数字化企业。在该企业的数字化企业平台中,包含企业层、生产管理层、操作层、控制层、现场层和生产流程几个部分构成,其中,Siemens PLM Software的系统软件(NX、Teamcenter和Tecnomatix等)与Siemens的PLC、工控设备等一起,搭建了一个完整的企业业务的全数字化平台和物理执行平台,真实展现了未来工业企业数字化、自动化、绿色化和虚拟化的特征。

2013年10月底,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首席执行官鲁思沃教授在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交流会议上首次谈到了“工业4.0”的话题,他认为,在“工业4.0”时代,虚拟世界将与现实世界相融合。通过虚拟生产结合现实的生产方式,未来制造业将实现更高的工程效率、更短的上市时间,以及更高的生产灵活性。

事实上,最早提出“工业4.0”想法的是德国的一些政府研究机构,“德国政府所提出的工业4.0核心是Cyber-Physical System(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如今还只是一个愿景,但Siemens PLM Software今天和明天所做的事情是:全面整合优化产品生命周期和制造的生命周期。”Siemens PLM Software大中华区售前技术总监方志刚在接受采访时将所谓“工业4.0”做了更现实的解读。

笔者就工业4.0的话题对梁乃明和方志刚进行了采访。

CAD杂志:Siemens PLM Software在“工业4.0”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方志刚: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整合。Siemens PLM Software负责虚拟世界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具体包括设计、制造、仿真一体化软件NX,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Teamcenter和数字化制造软件Tecnomatix。而西门子的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将现实和虚拟的生产世界相结合,着力推动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其持续的创新能力、完整的产品线和丰富的行业知识,为“工业 4.0”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CAD杂志:此次SEWC展示的数字化工业企业是采用西门子的软硬件产品共同构成,对于其他寻求改造升级的企业来讲,如果采用其他的硬件设备,是否会影响Siemens PLM Software的软件产品在数字化工厂建设当中发挥的作用?

梁乃明:在集成方面,SEWC是最佳的一个例子——用Siemens的产品生产Siemens——这是用自己最好的科技实践出来的,也可能是最容易,或者最完美、最简洁的解决方案,当然这并不绝对。今天Siemens PLM Software的软件研发是采取开放式平台,例如Teamcenter不仅可以管理NX产品的数据,也可以管理我们竞争对手的研发数据。所以,从我们的软件开发理念来讲,我们是开放式的平台。当然,有些客户希望进一步提高开放的程度和深度,但是,越开放的代价就是执行起来越复杂,挑战就越多,集成方面的成本、维修、运营的挑战都会加大,因此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总地来说,我们希望以我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西门子内部开始率先实施SENC这样一个代表性的案例,给我们国内的客户做一个样板出来。但是并不表示我们只能基于Siemens的硬件系统来建设数字化工厂的。

CAD杂志:那些想要建设数字化工厂的企业,应该具有怎样的信息化基础?这些企业是否需要采用SiemensPLM Software的全套软件产品?

方志刚:信息化的基础没有明确的要求。一般来讲,信息化要求标准化、精细化和透明化,在一个管理粗放、不透明、不规范的企业推行信息化的挑战相对要大一些。Siemens PLM Software有实力、有大的格局,忠实地实行开放系统战略,不会要求客户采取全套软件产品,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对产品进行配置、剪裁和配置,为客户提供投资回报最优的解决方案。

CAD杂志:Siemens PLM Software是否会对针对构建数字化工厂的需求推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减少在构建全数字化工厂过程中的软件重新配置?

方志刚: 是的, Siemens PLM Software从两年前开始加强了在行业解决方案的投资,目前推出了一系列“行业催化剂”软件包,基于我们的标准平台,可以减少客户的投资并加速实施,早日实现业务价值。

CAD杂志:您认为信息化手段对于现在的企业意味着什么?

梁乃明: 我认为, 其实IT 是支持任何一个现代企业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手段,在今天,假如没有IT这样的手段, 企业则很难发展到一个很大的规模。所以,也可以说IT是一个服务支撑的平台。现在IT的科技手段在整个企业中的地位, 就如同血管对于人一样重要。一个企业要不断地有创新, 这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比如Teamcenter就是一个围绕产品的信息化平台,让企业全体员工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和分享,缩短研发、仿真、制造的时间、提高质量,这些都是不断地通过IT的科技手段得以实现的。

第7篇

数据采集需从数据源头下手

面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作为以生产高端扫描仪和提供高效数据科学解决方案的柯达乐芮影像信息管理部(以下简称柯达乐芮),致力于从企业数据信息的源头上提供掌控数据的新型科学、技术和生态伙伴系统,打造硬件、软件与服务一体的解决方案。

柯达乐芮影像信息管理部全球总裁兼总经理瑞克・科斯坦佐(Rick Costanzo)表示:“云技术在当下炙手可热,柯达乐芮要借力云技术,抢占云端的先导地位。柯达乐芮融合硬件、软件、云服务,为客户提供专有的、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三者的结合是柯达乐芮实施的‘卓越共赢’策略的独特优势所在,它能帮助客户更便捷地实现数据采集,挖掘信息中的价值金库,同时简化企业业务流程的复杂性。”

瑞克・科斯坦佐表示:“柯达乐芮发挥扫描仪硬件的优势,将它融入不同软件采集解决方案中,最大化地助力客户进行数据高效采集,实现数据的智能存储、分享和整合。”

具体而言,在软件上提供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是针对生产级的Capture Pro、Info Input和Info Express,分别适用于高等级、中等和入门级。高等级软件解决方案适用于大型、集中的生产级数据采集,中低级软件解决方案适用于分布式采集。

除此之外,柯达乐芮最看重的是云服务,提供三种云平台服务,在数据识别、数据验证、数据认证这三个方面实现有效优化并改善大数据采集方案。

瑞克・科斯坦佐表示:“过去,数据扫描至数据库后才采用Hadoop等数据处理软件平台进行分析归档。现在,如果你知道数据源类型,比如‘采购订单’或者‘索赔表格’,柯达乐芮能在前期扫描中对数据进行标签分类,把扫描流程融入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中,而不再是先扫描,后分类。如此一来,企业不仅能对标签加速搜索,还能更高效地利用数据。”

瑞克・科斯坦佐e了例子:柯达乐芮在对一份采购订单进行扫描时,会将采购订单数据扫描到企业的数据管理库,或者扫描到财务流程中。如果把这次扫描融入财务流程,就可以有效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这就是识别服务。另外,扫描到财务流程可以迅速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这其实是双向连接,客户可以验证数据内容,并与内部的数据库进行关联。客户信用良好,再进一步处理采购订单;客户信用欠佳,可以立刻进行标注,把它归到另一个业务流程进行审查。如此一来,不仅省钱,也省时。这就是数据识别、验证和认证三者结合的解决方案。”瑞克・科斯坦佐表示。

瑞克・科斯坦说:“这三个云平台服务与三个软件解决方案可以很好结合,企业开发者可以利用云服务平台来开发自身所需的应用。与此同时,柯达乐芮也可以单独提供软件和云服务解决方案,让它们与现有的硬件(扫描仪)进行结合。而这些软件解决方案与硬件和云服务存在一种天然互补性,对我们的硬件服务而言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拓展。这种可以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是柯达乐芮未来前进的方向。”

硬件、软件和云服务这三者的结合过程,也是柯达乐芮建立生态系统的过程。建立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数据采集,在这个过程中,柯达乐芮并不把技术放在首位,而是把定制化解决方案放在首位,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业务流程需求,其中包括优化格式处理流程、客户信息录入流程、邮箱自动化、记录管理流程和应收账户等。从文档前期准备到文档扫描,硬件、软件和服务三者“卓越共赢”战略不仅能解决数据采集难题,还能优化整体业务流程,减少成本开支,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金融行业被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引爆点。在金融领域,柯达乐芮一直占有优势地位,比如在费用报销系统、财务共享系统和前台业务系统的影像化采集。费用报销系统主要采用柯达乐芮的分布式应用,以A4扫描仪为主,应用在企业的各个财务网点,用于扫描发票,上传影像做财务审批和审计。目前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央企、集团公司的费用报销项目,有上千台A4扫描仪的需求。财务共享系统采用柯达乐芮的集中式应用,以A3扫描仪为主,应用在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用于扫描合同、发票、支票等会计凭证,便于财务影像的信息化。目前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央企财务共享系统,以及各大汽车金融中心的单证中心。而前台业务系统的影像化采集则采用分布式应用,目前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国家电网前台柜面业务数字化营销系统。

当下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是要拓展至更广阔的非金融领域。在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大量教学过程中的大数据丢失,比如,学生学业数据没有被数字化存储和分析,老师的手工量化统计的班级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情况没有被统计,这些数据本可以用来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

过去,系统集成商提供给学校使用的扫描仪硬件从应用层面看与学校之间的信息连接是割裂的,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柯达乐芮提供的高速扫描仪主要服务于网上阅卷系统,可以通过对日常试卷进行扫描,将每个学生答题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学生进度的综合测评。这种解决方案采用了智学网的教育平台入口模式,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于一体,横向融合教学、学习、教研、评价、考试、管理等多个环节,纵向贯穿各级平台应用,满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群体的常态化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

2016年“双十一”天猫总交易额达1207亿元,这促进了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在物流行业,标准订单需要进行大量数字化扫描和存档。柯达乐芮的解决方案是从物流公司利用大数据的起始点出发,比如,通过高速扫描仪帮助物流公司扫描快递运单、识别条码,把运单图像和识别条码校验后,上传至后台FTP服务器。柯达乐芮不再是先扫描后分类,而是在前期扫描中对数据进行标签分类。如此一来,物流公司不仅能对标签加速搜索,还能更高效地利用数据。

未来,政府、银行、保险、医疗保健、教育、电信、物流等行业将是柯达乐芮的发展重点。政府正努力实现更大程度的数字化办公,如纸质文档电子化和业务流程数字化。银行需要海量文档扫描存储,需要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以提高信息的风险控制。而在保险业,保险政策陆续出台,保险公司的文档管理压力不断加大,柯达乐芮的扫描解决方案对政策检索、验证、索赔结算等环节至关重要。另外,越来越多垂直行业正在实行纸质文档电子化。比如说,医疗改革推动电子病历落实,纸质病历电子化将是关键举措。

柯达乐芮在垂直行业的成绩已十分亮眼。未来,柯达乐芮将部署新兴市场和中小型企业。五年内,柯达乐芮计划增加超过1万个终端客户。

中国扫描市场

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中国市场是柯达乐芮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柯达乐芮影像信息管理部大中华区销售总监黄丽怡(Candy Wong)谈道:“现如今,政府和企业正努力实现业务流程智能化,中国信息影像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柯达乐芮也在把握高速增长的影像市场商机。”过去3年,柯达乐芮中国正从具有传统优势的金融领域向更广阔的非金融领域扩展,特别是政府、保险、医疗、教育、物流等领域。目前,已经有超过十万台柯达乐芮扫描仪为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企业部门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瑞克・科斯坦佐表示:“中国市场对于柯达乐芮至关重要。柯达乐芮并不是中国市场的新来者,我们已扎根中国20多年,在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和业绩。柯达乐芮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关键增长策略。首先,将继续扩张渠道和市场,将渠道覆盖全中国;其次,进一步拓展合作伙伴,支持并协助其业务增长。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差异化的中国市场,柯达乐芮雇用本土工程师进行定制化的产品开发和产品设计,满足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同时,打造本土技术团队,发掘中国客户需求,开发全新产品。未来,柯达乐芮将深挖非金融领域商机,并针对不同行业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大客户管理上,将加大关注战略性重点客户,同时刺激终端消费者购买需求。”

第8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阶段

1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重心与主要内容

1.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的说法来源于“数字地球”.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人们对数字化校园给予了不同的诠释,但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网络化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1.2数字化校园服务重心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学是学校的本质属性,是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规定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围绕着教学进行,一切技术与手段都应为“教学服务”而展开。据美国在l999年进行的一次“信息化校园计划”的研究成果表明.有39.0%的大学认为“科技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和挑战”。负责该项课题研究的凯尼斯·格林教授指出:“调查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意识到,对于大学应用信息技术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在于技术和产品,而在于人。换言之。是那些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和充分地使用这些设备。”这充分说明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为教学服务的。

1.3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内容

硬件建设:备课和示教设备(如备课用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资源管理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等);学习设备(如计算机教室等);管理设备(如校务、教务、政工、财务、后勤等管理用计算机、打印机等);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网卡、网线、光纤等)。软件建设:操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软件,课件制作平台及工具软件,示教及学习软件。理论建设:教育理念建设.教育体制建设,教育模式建设,学习模式建设,教师角色形成机制建设,教育评价机制建设。

2数字化校园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2.1重硬件.轻软件,忽视理论建设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投资少,维持基本教学必须的软件在数量、品种和质量上都严重不足,无法使硬件的功能得到发挥;忽视软件版权问题,使用盗版操作系统等软件,埋下了潜在的危机,一旦遇到严格的维权行动。就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没有形成权威的机构和配套的政策、制度来保证示教和学习软件的开发、升级、维护以及地方化,使师生能够及时方便地得到适用的教、学软件。而理论建设研究滞后,多是零散的、初级的,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极大地制约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和健康发展。

2.2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替代现实实施的可行性

软硬件企业出于赢利的动机。其设计的各种软硬件方案,从理论上讲,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在实际上,往往了忽视了我国学校实施的可行性。(1)忽视了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经费一直十分紧张,根本不可能拿出大笔资金满足那些先进方案的开发建设。(2)淡化了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由于数字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学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又使得教师无法率先获得对先进的软、硬件进行学习和演练的机会,使得这些先进的方案常常难被学校师生全面掌握。(3)模糊了学校对方案功能需求的必要性。为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方案对学校的吸引力,企业常常在方案中应用新的技术,在宣传中也大量使用带宽、升级、扩展、浮点运算、网络拓朴、资源库等概念加大营销力度,而这些企业着力渲染的功能,多数是学校根本不需要或很少能使用到的。

2.3硬件建设中的本末倒置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备课和示教设备以及学习设备是与学校中心工作联系最紧密、对教育质量影响最直接、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最大的因素。备课和示教设备、学习设备是数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管理设备是提高管理水平,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工具。而网络设备则是将前三类设备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系统功能的工具。如果没有足够的和合理利用的前三类设备,再好的网络设备也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

由于对数字化校园认识的局限性,许多学校忽视了我国教育所能提供的经费条件、人员素质等办学实力的现状,表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在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有技术上的一步到位和时间上的立马实现的思想,把数字化校园建设这样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简单化,把发达地区和重点高校的特化经验普通化,盲目应用到地方学校和中小学,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失去了持续有序的发展动力。一些“校校通”工程建设也暴露出问题。2002年8月26日《中华工商时报》网络版有文章指出:教育全连接,80%没有充分利用。IT厂商们接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校园网建设大单,花费学校大量经费,苦心建起的校园网却大部分闲置起来,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建议

3.1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理论建设是相对于硬件设、软件建设更为薄弱、滞后的部分。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决定了理论研究应该超前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已是迫在眉睫。(1)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识别、分解.为研究的开展提供课题指南。(2)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教育管理机构等部门遴选研究人员.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人才资源库,使研究人员结构合理。(3)以系列课题形式将已识别的问题分解到相关研究人员手中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4)对研究的结论进行有组织的验收、评估、实验、改进和推广应用。

3.2调整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和顺序

调整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和顺序,即调整现行“先建网——再开发资源——最后应用”的建设步骤,按照“先从教学应用着手——通过需求达到或超过供给的内在动力促进资源和网络建设”的技术路线进行。(1)以服务教学、实现教学数字化为建设核心。将投资重点和优先项目调整到目前已经成熟和稳定的对教学起直接作用的设备上来。(2)管理设备及管理软件的建设应注意数据、接口标准的统一,并围绕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教学环境的主题展开,为后期联网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加强管理数据挖掘功能,让管理设备成为学校及各部门领导提高决策水平的得力助手。(3)学校网络建设应在教学设备和办公设备的建设与利用达到一定水平.对数据共享与交换需求较旺盛,网络技术标准趋于成熟时加大投入;应本着先内部网络、后因特网的原则进行规划,尤其是在中小学,不应过于强调互联互通和适时交互的功能,与因特网相连可以在专线、拔号等方式中灵活选择。

3.3推出符合实际的经济型解决方案

不同地区学校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差异大.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建设进程。(1)高校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可从现行企业的大量解决方案中选取适合的方案进行快速开发。(2)各地中小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步骤.建设中注意因陋就简.在保证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经济的产品。(3)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多种建设目标、进程和评估方案.避免不发达地区和地方学校不顾自身能力与发达地区或重点高校盲目攀比现象.使建设持续有序地进行。

3-4开展教、学软件的开发模式研究及实施解决教育软件的版权问题、软件的开放性和适用性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加强选择软件平台的技术指导.把好软件学习、使用人门关。以政府批量采购的措施降低采购成本。以政府控制软件版权的策略解决教学软件的开放性问题。(2)充分利用教师队伍中科研能力强的群体自行开发实用的软件。也可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

4持续搞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骤

4.1认识阶段

在各级各类学校只有少量的计算机单机运行时。师生员工通过各种学习资料、媒体和参观等形式对数字技术的用途开始形成理性认识并有意识地关注此领域的相关信息。学校领导开始关注兄弟单位建设情况。咨询数字化教学对本校的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在不同层次、不同进程和使用程度上开始进行建设规划和经费、人员的安排和骨干人员的培训与人才储备。

4.2学习阶段

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有了大量增加.主要的办公场所都有了配备.人们都可以从身边直接感受到计算机应用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只要愿意还可以有一定的上机学习时间。人们开始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操作一些比较有名的商业教学软件和由各种渠道交流、获得的软件。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课件,参加各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竞赛。开始尝试在自己的一些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管理人员也开始运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日常工作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学校与外部的数据交流大部分并不是通过专门的网络.而是以光盘等硬件存储传递。有时也通过调制解调器上网传递。

4.3使用阶段

学校计算机设备和数字化资源已经初具规模.基本能满足大部分正常教学的需要。大多数教师也具备了驾驭设备、运用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的素养.并能够根据学校教学实际进行资源的二次开发。计算机在学校Et常工作管理中的使用已经实现常规化.并能运用各种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的评估、规划、决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的传输和交流可以通过少量的电话线上网来进行。

4-4网络化阶段

由于数字化教学已经常规化。对于数据的需求、传递、交互的要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建设校园网成了当务之急。通过校园网把已经运行的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构成一个统一体.形成了完整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学校内部各环节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许多工作自动完成.不再需要人工的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已经相当轻松,具有很明显的研究性质.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数字化资源的改进与完善。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面。在这一阶段。校园网已经通过宽带与Internet互连.对外数据交流的流量也渐渐增大。但总的来看。学校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对系统外部的依赖性还不是很强。

4.5信息化阶段

第9篇

纵观今年国内传统鞋机销售市场波澜不惊,一反去年同期火爆销售状态,相对爱玛数控供不应求的局面,显示数控设备呈现高增长需求态势,折射制鞋产业集体提速进入“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的发展阶段。

一、制鞋业成本上升,掀起机器换人潮

目前,我国制鞋业在发展和转移受到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供应、环境保护以及销售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已难以为继。

4月1日起,欧盟正式停止对中国和越南生产的皮鞋征收反倾销税,但欧委会仍对上述产品进口实施为期1年的监察机制。这意味着,反倾销后时代,中国鞋企仍要应对来自发达国家基于市场保护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措施。

随着用工荒在全行业蔓延开来,制鞋业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利益的时代已经结束,在提高工资水平、被动产业转移“二路不通”后,通过数字化研发,加快生产自动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制鞋业不二选择。

以爱玛数控新推出H2-315双刀头电脑皮革切割机为例,取代手工开料,刀模裁断等传统模式,采用高清晰投影,全自动电脑排版,真空吸附固定皮革,双振动刀头切割皮革,是一种皮革裁切领域革命性的自动化高效切割设备,适用于多个行业(制鞋、皮具、手袋等等)大批量裁切皮革的最佳生产设备。为客户带来高效的切割效率,有效解决用工荒困境,并能够节省6%以上的皮料。

与此同时,依赖手工与师傅经验的生产企业对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的认识也已悄然转变并逐渐接受,如百丽、达芙妮、富贵鸟、星期六等国内著名企业率先建设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

达芙妮鞋业自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三个月增购100多台电脑折边机,经过内部核算,这笔过百万元的投资仅三个月就收回投资成本。温州爱美高鞋业,今年开春投入数十万元引进爱玛数控3D鞋样设计软件及2D开版软件,使研发速度成倍提高,间接节省了数以万计版师工资支出,同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式,提高了企业研发水平。据了解,已有两家知名企业在短短三个月内向爱玛数控订购了二十多台数控设备。

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分解着手工与机器之间的边界,分解着依靠师傅经验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边界,打破传统生产依赖熟练工人与师傅的经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能及节省人工、材料等各项成本,实现生产价值最大化。

爱玛数控CEO王国权认为,中国制鞋业必然朝向数字化发展。因为只有数字化才能实现自动化。只有实现自动化才能真正节能降耗,减少浪费,实现绿色环保。

二、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崇数字化建设

我国制鞋产业长久以来都以承接国外订单生产加工为主,在生产成本日益高涨的时期,利润显得非常微薄,要掌握主动权、提高利润率,扩大企业生存空间,势必要解决制鞋业五大问题:缺乏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国际营销网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水平不高。而解决这五大问题的关键则是:提高制鞋行业数字化建设。

制鞋企业数字化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宣传的信息化,即网站制作宣传推广及产品电子商务,制鞋企业已经广泛应用。二是鞋企管理的信息化,已经被众多的鞋企所接受。EPR等企业管理软件已经在鞋企中得到一定的普及与应用。三是鞋企生产制造的信息化,即数字化鞋业生产系统。中国制鞋产业发展的症结及根源就是要提升中国制鞋业的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的水平。

王国权认为,“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在宏观层面需要制鞋业的上下游产业主体建立密切联系,在微观层面需要通过有效整合为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内容。

据他介绍,爱玛数控的业务拓展已围绕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进行,该方案集中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的三大核心难题:产品个性化,工艺标准化,管理透明化,以节省、高效、环保为出发点,不仅立足于“以机器替代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来增加利润,提高制鞋业产业链的两端――设计与销售的竞争力,进而提高鞋企国际综合竞争力。

制鞋业进入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时代,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设计、研发、接单、打样、采购、量产、库存等不同环节整合,实现技术开发商、设备供应商、制鞋工厂、采购商等多方共赢,促进角色的换位与整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因此,数字化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把握以及高品质、高效率自动化生产的搭建,更在于对各类生产资源的聚合管理效应。

以最难控制成本的环节――裁断为例:实行全智能化电脑排版,比人工排版快90%,节省6%以上的皮料成本,并且通过电脑皮革切割机实现自动化皮革切割过程,能在裁断环节,节省80%人力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模式,不仅加速了制鞋业上下游的融合,更可以实现客户选择与体验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需求。

三、数字化建设,制鞋产业升级转型必经之路

“十二五”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制鞋行业经过快速发展后,以往传统追求数量扩张、低价竞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提升技术水平和提高产品质量将是制鞋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常,产业升级都会向三个方面发展:①做更有技术含量、更有附加值的产品,如做高档产品利润更高;②更有效地提升生产力,如用自动化机器设备,用同样的人做更多的产量;③在产业价值链中,增加投入,获取更多价值。如鞋业生产企业不仅生产,也投入研发及品牌经营,以期获取更多利润。但这三个方面其实都离不开数字化的应用。这方面,国外的鞋业同行已经远远走在中国前面。发达国家的一些知名企业,依靠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劳动效率是中国企业的2~3倍,尽管他们的人工费用高得多,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保有竞争优势。因此,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可以助力中国的制鞋业进行产业升级,加快完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

第10篇

我们知道,传统的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数字印刷技术也有挑战传统印刷技术之势。而在印后技术方面,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一直以来不太受重视,无论是传统印后设备还是数字印后设备,都远远落后于前端印刷设备。随着国内印后市场的人力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多品种小批量订单比例增加,印后已经成为很多印刷企业的短板,提升印后效率成为很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无论是传统印刷还是数字印刷,关注印后,以点带面,实现印后的“数字化”,通过印后实现价值提升,或许是目前印刷企业面对未来挑战的有利布局。

在印后领域,“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早已不是新鲜的词汇,伴随着印刷的数字化和数字化印刷,未来印后也会朝着传统印后的数字化和数字化印后两个方向发展。

传统印后的数字化

传统印后的数字化是指在目前印后设备的基础上,自动化程度更高,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

1.自动化

设备自动化的提升,可以降低设备的准备时间,缩短印刷品作业周期;还可以有效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也解决了由于操作人员素质的差异而带来的生产、最终印品质量等问题。另外,高自动化的设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劳动的舒适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2.高速化

未来印刷企业的集约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会形成超大型的印刷企业。在大批量印件的处理上还是依赖设备的速度,速度决定效率,效率决定生存。

传统印后数字化的方向——速度更快、自动化更高、竞争力更强

1.Cambridge(剑桥)-12000超高速胶装联动线

Cambridge(剑桥)-12000是精密达面向未来印刷行业发展开发的一款生产速度高达12000本/时的超高速胶装联动线,是目前国内胶装联动线设备中生产速度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套设备,填补了国内胶装联动线速度超过10000本/时的技术空白,可完全替代国外同类产品,而价格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是一款物美价廉的高速胶装联动线。在目前投入生产的使用过程中,客户评价极高,可完全替代进口胶装联动线,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成本。

2.Challenger(挑战者)-6000e全自动胶装联动线

Challenger(挑战者)-6000e是精密达最新开发的一款中速、全伺服系统胶装联动线,可实现全自动调整,操作简单、节省人工,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既可适应批量化生产,又能适应柔性化生产需求。

3.Rose(玫瑰) -12000骑马订联动线

Rose(玫瑰)-12000是精密达最新开发的一款高速骑马订联动线,具有更换开本所需时间短、生产效率和装订精度高、开本尺寸大等优点,最高速度达到12000本/时,为国产最高档的骑马订联动线之一。

1.数字化

数字化印后将和印前、印刷真正融合在一起,通过数据传输,实现从接单、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到产品发送等一系列加工工序的全自动执行和无缝对接,各种不同设备根据产品实现自动、完美的匹配。就目前市场来看,印前和印刷的数字化已经达到了可操作的水平,而印后设备由于工序繁多,设备的数字化程度也参差不齐。未来一段时间,这将是众多印后设备供应商努力研发的方向。

2.智能化

智能化设备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傻瓜机”,只需轻轻一点就可实现所有操作。

未来印后将向着传统印后的数字化和数字化印后的方向发展。作为印刷企业,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印后设备呢?印刷企业应该着眼于现在和未来的需求点,在投资印后设备时结合未来行业发展和自身未来5~10年的发展需求。但是国外设备的价格都比较昂贵,若购买国外的设备,无疑要承担很大的成本压力,并且绝大多数书刊印刷厂都承受不起;若不更新原本落伍的设备,又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要,失去竞争力,逐渐处于劣势。中国印刷企业要走出这种两难的困境,还要依靠国内的印后机械制造企业,研发出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竞争力更强的设备,从而打破印后自动化、智能化在我国发展的瓶颈。而国内著名印后装订设备制造商精密达就是典型的代表。

精密达通过对发达国家印刷行业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和分析,结合国内印刷行业发展实际,未来的印后设备不仅要满足大批量生产满货期的要求,而且还要能够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个性化印刷需求,逐步形成针对传统印刷市场和数字印刷市场的印后装订一站式解决方案,并且在2012的北京国际印刷信息交流大会上进行了。

数字化印后将全面起航

第11篇

关键字:矿山建设;数字化;煤矿建设

Abstract: The coal mine construction " digital " mining industry is a new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so be min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ys, "" digital mine construction for coal mine mining enterprises produc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provides a reasonable, efficient, accurate solution. With the digitization construction seriously, digital application in mines has become a popular topic in the field of mining enterprises, this thesis “digital coal mine " mine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es the related problems.

Key words: mine construction; digital; coal min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D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数字花矿山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概念,也是一种动态持续的过程,是符合适应建设信息化社会要求的矿山信息化的完整解决方案,数字化矿山实施的成功,将对我国煤炭资源行业实现结构优化重组和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首先来看煤矿“数字化”矿山建设发展现状:

一、煤矿“数字化”矿山建设发展现状

1.1煤矿“数字化”矿山简介

数字化矿山的定义是由数字地球的定义延伸而来,即在矿山范围内以三维坐标信息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而组成的信息框架,并在该框架内嵌入所获得的信息的总和。煤矿所能获取的信息可划分为固有信息和动态信息2个层面,固有信息包括矿井原始数据(地质、测量、钻孔)和煤层、围岩、井巷等地质体空间信息;动态信息包括采掘、通风、运输、供电、给排水等生产系统网络及其装备信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设备状态、环境、人员),专业分析辅助决策信息,生产经营管理信息。

数字化矿山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矿山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共享矿山数据资源、矿山可持续发展战略、矿山经济发展、矿山安全和矿山科学技术创新的需要等,它把关于矿山系统的原始数据流转换成可以理解的信息,转换成具有矿山经济价值的知识。

1.2研究煤矿“数字化”矿山建设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矿山是在测量、地质、采矿、选矿、安全等各个专业知识和技术资料比较完备的基础上,结合相应软件建立起来的三维模拟图形,可以相当真实地立体展示地质形态和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矿业数字矿山模型是把地质勘探、资源估计储量、测量数据收集等导入成三维视图,同时融合了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设计等,它涵盖了地面状况、矿体赋存、断层、水文地质等从地表到地下的、完整的、具体的地质数据;还能设计多种现场生产方案及采区闭坑复垦方案、模拟方案实施效果,模拟再现生产现场的调度指挥。

数字化矿山还可以作为检验监测手段,将矿山边坡、排土场、尾矿库、地下采场和采空区等已发生危险的部位所设置的监控设施统一进行在线监控,进行安全的监控预防;将其他合作单位提交的测量、勘探、设计等技术资料进行复核,找出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部分,提高项目成果的精确度,使设计能和矿山实际生产活动相结合,科学推动矿山长远发展。

二、煤矿“数字化”矿山建设发展存在问题

国内矿山行业数字化建设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浪潮般的推广应用,为矿山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一方面,随着矿产资源消费的急剧增长和开采加工难度的日益增大,促使采矿逐渐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器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煤矿信息化正向信息扩展、高度集成、综合应用、自动控制、预测预报、智能决策的方向发展。煤矿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且大部分建设了以光缆为基础的高速企业网,开发了管理信息系统、采矿生产运输自动化系统、生产调度监控系统与internet网对接并建立了网站系统。

三、煤矿“数字化”矿山建设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采矿业的不断应用,采矿业正由经验型、传统型向科学型、定量分析与处理、自动化方向发展。我们矿山生产的实际情况,将下一步数字化矿山建设目标定位于: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手段,把矿山的所有空间和有用属性数据实现数字化存储、传输、表达和深加工,并应用于各个生产环节的管理和决策之中,以实现矿山生产的系统优化,达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高效快速的推进矿山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综合自动化在我矿的整体应用。

目前,我国数字矿山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3.1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和煤矿生产工艺技术,实现企业的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等信息的有机集成;

3.2通过应用软件,实现经营管理科学化,生产计划、生产安全调度、生产过程控制最优化;

3.3保证煤矿生产安全,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3.4提高对客户多种要求的响应能力。

可见,“数字化矿井”最终表现为矿井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高效率、高安全和高效益。

四、煤矿“数字化”矿山建设的发展趋势

4.1发展趋势之一—构建生态矿业工程

在建设数字矿山的同时,我们要试图朝着构建生态矿业工程方向发展。所谓生态矿业工程就是当人类开发矿产资源引起自然生态平衡破坏时,建立人为的生态平衡,构建生态矿业工程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2发展趋势之二—实现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一体化

矿山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一体化具体是指应用可视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工艺、设备、仪器的自动监测与控制。

4.3发展趋势之三—开发各种功能的矿山应用软件

矿山信息的分析与应用、矿山生产的评估与监控、矿山工程的模拟与决策等,均以各类应用软件和相关模型为工具。必须针对不同的应用和矿山工程需求,研究开发适合不同用户、具有不同功能的矿山应用软件,如采矿CAD、虚拟矿山、采矿仿真、工程计算、人工智能和科学可视化等软件工具。

4.4发展趋势之四—实现无人采矿和遥控采矿

随着当前制造业成本上升而机器人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世界上倾向于少用人工而多用机器人,未来人们追求更舒适的工作条件,恶劣、危险的劳动环境需要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利用电子与机械技术的结合把工业机器人用于生产,实现遥控机器人采矿,使机械化转向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矿产资源效益。

4.5发展趋势之五—虚拟条件下矿山模拟开采研究

以地质及矿床模型为基础,结合其它关键信息构造虚拟矿山,进行数字模拟开采,完成矿山开采计划编制、巷道标准断面、硐室、开拓、采矿方法、穿爆、通风、管道、灾变应变预案等设计工作。

4.6发展趋势之六—人工智能技术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们已开始应用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来解决采矿工业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并逐步显示出无法取代的优越性。运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调度指挥、资源预测、安全警示、突发事件处理等决策支持功能,实现矿山的智能化。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矿山理念对于中国煤矿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煤矿“数字化”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做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稳步实施煤矿“数字化”矿山建设的长远战略,为中国的采矿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实现中国的采矿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志雄,长期规划、重点突破---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关键,MM论坛,2003年7月.

[2] 毕思文,殷作如. 数字矿山的概念、框架、内涵及应用示范[J].科技导报,2004(6):39-41,63.

[3] 吴立新,殷作如.再论数字矿山:特征、框架与关键技术,煤炭学报,2003,28(1).

第12篇

[关键字]AUTOCAD 矿山地质测量 地图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 P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43-2

1CAD技术简介

C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技术,从上世纪中期产生到现在,已经在矿山开发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在矿山地质测量绘图方面尤为突出。目前在计算机上运行的CAD软件类型很多,但是大体上都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相应的输入、输出设备四大部分。

大部分CAD软件的图形输入和编辑功能都比较强,不仅能够处理设计二维及三维图形、生成简单图形和组合图形,同时具有一定的图形传输和转换功能,能够直接对各种地形图、地图和工程专用图直接数字化,进而进行缩放、修改、整体或部分移动、复制以及颜色和属性的编辑处理等。除此之外,通过与C、Basic等高级语言的结合,能够开发自动化的绘图系统。CAD能够和绘图机直接连接进行图形的绘制,或者通过投影仪等设备直接输出,以供矿山工程设计和会议调度等使用。

矿山地质测量地图是矿山施工和设计工作中的重要资料,因此要严格按照数字化成图的要求进行,即内容完善、形式规范、尽量使用图表。数字化制图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技术要点:

1.1图层与图素

图层能够将图中的相关图元方便的组合起来,一个图层包含图的某一方面实体,进而可以对该实体的颜色、线宽或可见性等内容进行操作。因此,图层简化了操作,方便了图形的输出和使用。另外,由于矿图包括坐标图和无坐标图两种,无论哪种图在内容或者描述上都存在互相重叠的情况,这样必须通过图素性质对图进行划分,然后按照不同的图层进行绘制,这样才能实现图形的使用。

1.2图例

为保证图形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提高工程效率,方便绘图的自动化开发,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规范建立相应的图例库。

1.3开发语言

CAD能够直接使用宏进行自动化绘图的开发,这样不仅提高了图形绘制的效率,还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绘制误差,提高了制图精度。

1.4一次成图

以往作业中,通常采用分幅绘制、小块输入、拼接成图的方式,这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图形的全局化分析产生影响。而应用CAD技术,能够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全井田整幅绘制,不仅简化了制图工序,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图形的精度。同时,应用CAD软件能够方便的提供分幅分块输出。

2矿山地质测量地图数字化基本作业流程

2.1设计方案编写

方案的设计编写要充分考虑图的用途、资料、应用理论和设备等多方面的因素。方案需要详细规定如何使用制图资料,如何使用图形数据资源,同时要做好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数字化绘图成果的精度满足要求。

2.2前期准备

在正式进行数字化制图前,工作人员要结合设计方案,做好作业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制图作业时需要的各类原始资料要经过负责人员的检查无误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制图作业时要对关键图廓坐标点坐标进行精确测量,以便后续图形构建有效性的处理;对未详细列入图例库的符号等要素也应该进行统一存储保存,以便工作人员的调用。

2.3要素分层

工作人员要结合方案和图形文件间的相互关系,对已知坐标点进行准确定位,并对各坐标数据精确输入。同时,还要严格按照方案设计对资料原图内的所有数据内容进行区域和要素逐层数字化处理。主要作业内容包括:工作人员要明确绘图时各个要素的属性性质,对重要要素按照数字化坐标输入,对不重要较模糊要素按照数据绘图,这样能够方便对误差问题的控制和消除。

2.4图素关系处理

数字化计算机制图是依据分层进行输入处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不同要素间出现明显的偏差等问题,这类问题要充分集合数字化制图的原则。目前,工作人员要重点注意巷道和工作面、巷道和巷道以及注意和要素等几种类型的关系。

2.5校检、修改和回放

目前,矿山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图纸内容大都比较复杂,生成时间较长,这造成矿山地质测量数字化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为了处理这一类问题,需要图形作业人员对资料集的原图进行校检,并依照层次和要素的划分方式,对图形完整性和精确性进行检测。对发现的问题要做出及时的调整。

3矿山地质测量地图数字化的属性管理

3.1属性管理

数字化绘制的矿山图形涉及很多图形属性,因此,对图形属性的管理是数字化地图的重要内容。但是,图形属性要通过数据库完成,而AUTOCAD不具备数据库管理功能。因此,为了提高图形属性管理效率,可以使用AUTOCAD提供的OBJECT ARX控件进行图形属性数据库操作。这样不仅保证了管理效率的简单、高效,也使得属性库易于修改、便于管理,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3.2属性维护

由于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在两个不同的系统中完成,容易造成图形和属性的不一致,因此要对相关数据进行维护,监视所有操作,一旦图形发生变化,就要对属性进行修改。

4结论

矿山地质测量是一门区域性、探索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技术,因此,矿山地质测量的数字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数字化地质测量的质量,要对矿山地质测量计算机制图的重要技术进行研究,合理规划数字化绘图作业的作业流程,提高地质地图的制图质量,同时还要提高测量队伍的业务水平,提高认识,不断探索,积极的应用科技创新技术。本文即针对相关矿山地质测量技术,对数字化地质绘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相关工作的研究开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苏艳民,姜雁.空间信息系统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