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

时间:2023-09-01 16:55: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

第1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金融行业与世界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的不仅是发展契机,还连带着一些金融危机。例如:最近一次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国内的商业银行承受了巨大的声誉危机,而声誉危机又引发了国内商业银行的诸多金融危机,进而使我国的商业银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商业银行的声誉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

声誉风险的相关内容

(一)声誉风险的内涵

行为以及事件的外部景象就是所谓的“声誉”,其是一种外部反应。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内涵是:商业银行在实际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由活动行为或者外部活动引起的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进行负面评论的可能。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既可以是由其内部活动产生的,也可以是由外部的某些活动导致的。

(二)声誉风险的主要特征

1.关联性

声誉风险并不是相对于其他风险独立存在的。其同信用以及市场等风险息息相关,并互相推动。例如:当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违规操作,便会引发操作风险,而当风险产生时,社会各界便会对商业银行的内控以及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产生质疑,进而引发声誉风险。同时,还会因银行的声誉下降,而导致转户等行为发生,进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2.无形性

声誉风险主要是由社会的负面评价产生的,这同其他银行风险相比,具有一个特殊特性,就是“无形性”。相对来讲,声誉风险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欠缺,国际上也没有较为实用的评估标准和手段。

3.传播性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信息的传播范围以及速度显著提升。当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爆发时,便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传遍社会各个层面,进行对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声誉影响,更容易产生各类连锁反应,引起其他风险的出现。

4.突发性

目前,在媒体监督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对银行的服务质量了解的更为清楚。如此,银行很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产生一些重大的、不可预测的声誉危机。可知,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具有突发性。

(三)加强声誉风险管理需要走出误区

误区一:声誉风险管理主要是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重心似乎主要放在了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上面。事实上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风险识别、计量、预警、防范、化解和反馈等多个环节,而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仅是声誉风险防范和化解环节的一个方面。声誉风险的产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根源外因是推动。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的对象是声誉事件,属于针对外因进行管理的范畴。要想实现对声誉风险的“标本兼治”,就不能忽视声誉风险管理的其他重要环节。

误区二:声誉风险管理属于事后被动管理。关联性和被动性是声誉风险的重要特征,即声誉风险通常是由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引发的,可以看作是这些风险的衍生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声誉风险管理等同于声誉事件发生后的被动管理。事后管理属于声誉风险管理的化解环节。对声誉风险完全可以采取类似于其他风险管理的“日常监管、积极防范、及时化解”的管理思路,最大限度地减少声誉事件发生或者减小声誉事件的伤害程度。

误区三:声誉风险理论研究滞后让实务部门难有作为。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声誉风险管理的最大困惑在于国内外对声誉风险的研究都非常薄弱,无法对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类型的风险研究相比,声誉风险的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寥寥无几。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献中,也主要停留在概念介绍和管理理念的推广层面,较少涉及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这种局面确实给实务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但是,理论研究本身就是来自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实务部门对声誉风险管理的探索必定会推动理论研究的开展,从而提升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应对声誉风险的有效措施

银行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声誉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现今追求诚信的年代。相对于国外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笔者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商业银行的实际管理现状,重点探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对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主要的完善措施有:(1)进一步明确声誉风险管理的负责部门,并使其对声誉风险管理的识别、监测以及预警等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管理;(2)在银行的各业务部门都渗透声誉风险管理思想,并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对各类与声誉风险相关的社会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避免产品的研发不当而导致的声誉风险出现;(3)声誉风险预警工作进一步加强,借助定性以及定量分析方法,或者二者相结合,对银行业务部门以及各重点岗位或环节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其中存在的声誉风险影响因素,并对这些诱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4)构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在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与沟通机制,促进决策能力的提升,并对声誉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形成声誉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1.强化员工声誉风险防范意识

声誉风险管理意识是预警与处理的基本前提,商业银行应通过讲座、培训、宣传等方式,积极培养员工良好的声誉风险防范意识和声誉管理技能,使声誉风险防范升华到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当中。

2.注重公众形象塑造

通过定期对涉及的相关危机客户进行回访、加大公共媒体宣传及开发新产品力度、投放银行形象广告、引进新的形象良好的高层管理人员等,塑造和维护公众形象,提升银行的整体美誉度。

3.加强信息披露

通过网站、新闻会和媒体采访等加强对外宣传,让社会公众了解银行业务和工作流程,降低银行与投资者和储户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4.将声誉风险监管纳入到持续监管框架

要将声誉风险监管纳入到持续监管框架,将其作为日常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的重要参考因素。发现商业银行违反审慎经营原则的负面信息后,要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三)提高声誉风险应对能力

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能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一是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声誉事件进行情景分析,制定预案,开展演练,提高对声誉风险的发现和声誉事件的应对能力。二是建立投诉处理监督评估机制,从维护客户关系、履行告知义务、解决客户问题、确保客户合法权益、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实施监督和评估。三是建立信息制度,当发生影响声誉的风险事件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信息,引导舆论导向,尽最大可能消除负面影响。四是及时总结经验。对每次声誉危机及时进行梳理,找出危机隐患,总结解决之道,为今后防范和化解类似危机积累工作经验,全面提高声誉危机处置能力水平。

结论

第2篇

银银合作业务,顾名思义,指银行之间的各项业务合作,业务范围覆盖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以往人们对银银合作业务的认识和理解,大多限于资金拆借,对该类业务涉及的风险,则往往因交易双方都是“银行”,而将相关业务认定为零风险或风险极低。随着今年6月份我国银行业“钱荒”问题的出现,市场对银银合作、尤其是银行间资金往来业务风险水平的判断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银行间资金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社会公众对整个银行业的信任危机。我们认为,风险作为收益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于银行的所有经营活动和操作环节中。对于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银银合作业务既是一类发展迅速的新兴业务,也是近年来同业市场聚焦的热点。如何对银银合作业务涉及的风险进行正确识别、科学计量和有效管理,将是决定该类业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银银合作业务的主要品种,试对银银合作业务风险进行分类和简要分析,并对如何防范业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一、银银合作主要业务品种

银银合作业务的参与者,包括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近年来,银银合作业务日益受到各家银行的关注和重视,业务创新不断出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业务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目前我国银银合作业务主要品种包括以下几类:

(一)资产业务

银银合作资产业务是指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资金或信用支持的业务,主要包括场内外资金拆借,债券投资、债券承销、债券交易,衍生品业务,担保与承诺,资产买卖、买入返售,票据融通业务,风险参与,以及银团贷款业务等。

(二)负债业务

银银合作负债业务是指银行之间吸收对方存款、拆入资金或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等业务。

(三)中间业务

银银合作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之间相互提供,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代开信用证,代开保函,现金领缴、现金寄库、现金押运,资金结算,理财产品托管,销售理财产品,推介客户,咨询顾问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政策性银行发放贷款及结算业务等。

二、银银合作业务主要风险类型

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敞口主要集中于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这两个领域。根据业务特征及诱发风险的原因,可以将银银合作业务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五大类。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或其信用评级、履约能力降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资产业务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信用风险不仅广泛存在于资金往来和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还存在于担保、承诺及衍生品交易等表外业务中。同时,授信项下的类中间业务也是信用风险的高发地。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一般而言,诱发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银行经营管理不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管理蕴含风险隐患,股东或出资人人为干预银行政策经营活动以转嫁其自身风险,等等。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资金往来业务是流动性风险最易发生的业务领域,目前,我国不少银行将同业业务作为管理流动性的重要工具,通过主动负债调整短期流动性,这在银行间市场波动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出现的“钱荒”现象,就是流动性风险的典型体现。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等四种,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利率波动会直接导致资产价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可具体分为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等四类。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银银合作的各类业务、各项操作和管理的环节。

(五)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风险属于衍生性风险,但它却最具破坏性,是对商业银行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其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合作伙伴和整个市场的信心,尤其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一旦出现声誉风险,则很难在同业市场上取得良好发展。今年上半年市场上爆料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违约事件,曾一度导致光大银行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正是声誉风险的典型案例。

三、相关建议

(一)客观看待和评价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水平,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银银合作业务是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广受商业银行关注的新兴业务。与一般法人相比,银行的资产规模大,扩张速度快,成立门槛高,受到的监管严格,资质水平普遍优于一般法人企业,因此,从总体上看,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水平低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因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发挥的作用,银银合作业务一旦出现风险,其社会影响和危害程度将远远超过传统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于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价,既不能盲目乐观,视其为零风险或风险极低,也不能矫枉过正,视其为洪水猛兽、甚至限制相关业务开展。

为有效管理银银合作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和业务发展实际,针对银行类客户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特点,建立银银合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细化银银合作各个环节的要求,打造全天候、全流程、全品种的银银合作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银银合作业务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加强。该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明确各类业务的风险缓释工具及其应用,明确各类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及风险管控要求,明确在交易对手经营失败时的风险补偿和成本分摊机制,从而强化市场约束,促进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维护银银合作业务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作。

二是建立银行类客户准入和评价体系,本着“严格准入、规范操作、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银行类客户的资产资本规模、股东背景、公司治理、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内外部评级结果等因素,制定可量化的客户准入标准,对于重点业务,还应实行名单制管理,从而实现对银行类客户及其业务品种的准入、与不同客户的合作策略等进行差异化管理,并视客户和合作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规范开展对银行类客户的评级授信相关工作,严格授用信管理,加强用信后管理,在授用信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信贷制度的规定,合理确定授信方案,严格按照授信方案的内容开展授信项下相关业务,及时跟踪信用发生的全过程,包括制定用信后管理方案、资金账户监管、用信后检查与日常跟踪、担保物(人)监管、风险预警与处理、档案管理、收息与信用收回等。此外,还要建立授信尽职调查制度,建立健全资产质量监测、预警机制。

四是构建外部风险防控等级,确定专门的部门,牵头外部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汇总和报告,并对潜在的外部风险因素及其影响进行提前研判和分析,建立规范化的外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流程、并制定充分的应对预案,同时,加强对各级分支机构风险处置工作的指导。

(二)严格把关资产业务风险,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收益提升

银银合作资产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市场风险。具体建议如下:

在信用风险方面,一是严格交易对手准入管理,必要时应实施名单制管理,二是纳入授信管理,确保在交易对手授信额度充足、可用的前提下开展业务,三是对于票据业务而言,应审查票据对应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严防“光票”交易导致的信贷空转,严防通过“假票”进行交易;对于担保承诺和风险参与类业务,也应审查相关交易和业务背景的真实性。

在流动性风险方面,一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摆布资产负债,确保流动性安全,二是有效选取和使用风险缓释工具,合理实现风险补偿,尤其是对于票据买入返售业务而言,还需考查第二还款来源的还款能力,三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确定风险承受能力并据此设置安全垫。

在声誉风险方面,一是审慎选择交易对手,二是高度关注交易对手外部风险信息,及时通报风险隐患,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三是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交易双方的责任义务和纠纷处理办法,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市场风险方面,一是加强市场化询价和报价,根据客户交易意向,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择优选择利率较高的业务需求配置资金,二是做好资金预报和利率、期限匹配,统筹调剂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三)高度重视中间业务风险,努力降低业务风险,规范业务管理

银银合作中间业务可分为授信项下业务和非授信项下业务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后者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对于授信项下中间业务,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代开信用证、代开保函等,由于业务极易诱发声誉风险,应视同商业银行自营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和保函业务等进行风险管理,且其相关管理要求甚至要比自营业务更加严格。2012年11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间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通知》要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受托方和委托方采取有效措施审核票据项下真实交易背景和债权债务关系、统一纳入授信管理、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时信用转换系数为100%等,都体现了上述风险管理思路。

对于非授信项下中间业务,如现金、咨询顾问业务等,在信用风险方面,要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责任义务和纠纷处理办法;在操作风险方面,要实现业务操作的准确合规,业务流程的科学高效,内部控制的严谨有效,并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四)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实现业务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总是伴随着银银合作业务发展的始终,因此,要时刻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为有效防范并管理相关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树立银银合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合规操作意识,建立银银合作风险管控合规文化。把风险管控建设作为开展银银合作业务的根基,不断完善银银合作制度体系,着力提升银银合作风险建设的精细化水平,推动银银合作经营决策行为日趋规范。需要指出的是,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和法律部门的职责,也是同业业务部门的职责,事实上,同业业务部门恰是银银合作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因此,同业业务部门应负责本部门、本条线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操作,相关从业人员也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转变只重营销而忽视风险、只重眼前效益而忽视潜在风险的观念,从客户选择、调查评估、业务操作、用信后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严格把关,防范风险的发生。

第3篇

【关键词】风险;规避;危机管理;实现

企业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爆发的危机称风险,失去控制的风险会转化为危机。现代危机管理已从单纯的反应型,朝着前期的风险分析与管理、防范危机发生的新型管理方向发展。

一、企业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的异同

1.共同点分析。(1)两者性质基点相同。风险与危机都能给企业带来损失或机会,是一种特殊事件的管理,能为企业带来转折的结果。损失与机会的得失都取决于各自管理的有效性。(2)核心管理过程相似。总体上都有事前的准备、事中的处理和事后的学习与变革,都要对各自的征兆进行识别。对风险(危机)类型、性质等进行分析,都要采用相应的手段降低、规避和控制事态。最后都有相应的总结与学习。核心管理过程的相似,意味着两者在管理理念、方法、技巧等方面有共同之处。(3)都与不确定性有关。何时何地出现或爆发、威胁程度、损失大小、机遇多少、新的行为结果和决策效益等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引起风险与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整个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不确定性降解的过程。(4)对信息需求的迫切性相同。风险的降低,需要获取进一步的信息,危机决策需要更全面的信息支持。信息一方面作为管理的支撑要素参与管理;另一方面信息以一种管理理念和手段,对风险(危机)管理带来新的突破。甚至有的学者就将风险(危机)管理过程界定为信息的管理过程。(5)都特别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家都意识到最佳的管理是降低、规避风险,预防危机的发生,所以都有相应的计划和预案,重视预处理。都树立了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的管理理念。(6)都有面对结果的压力。风险与危机处理不当都会恶化,带来严重的后果,决策者都面临着这种恶化的后果带来的压力,使得他们的决策不同于日常企业管理中的决策。

2.不同点分析。(1)管理定位不同。风险是一种领域确定和路径选择的定位,而危机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以及日常管理规范以避免危机的理念定位。因此,风险管理是种前期的战略选择,在于事先采取措施,消除风险,换来利益。而危机管理是种策略性应对措施,重点是及时反应,沟通与控制,减少损失。(2)管理结果不同。对于损失,风险只是可能性,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对风险进行规避,使结果可从损失变为收益。而危机,只要出现,必然有损失,损失是种绝对结果。(3)情境状况不同。风险管理不存在明显的情境管理,即使风险事件出现,也是一种长期缓慢的变化进程。而危机管理则有非常明显的危机情境,情境管理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4)决策背景不同。风险决策可以从容地收集相关信息,只存在于考虑信息成本的情况下,放弃收集。而危机决策是在巨大的情境压力下,在没有充足时间、充足有用信息和充足资源的紧急状态下的决策,从而决策的效率、效益都有较大差别。(5)对信息具体要求不同。虽然两者都迫切地需要信息,但风险管理对信息的需求体现在数量上的要求,只要有足够量的信息,就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不确定性,从而规避风险。而危机管理对信息的需求是在内部员工、利益相关者等之间快速、准确地流动,即信息质量与沟通的要求,以及在这些信息的分析基础上形成行动的有效性。(6)前期捕获征兆的目的不同。两者都重视前期各种征兆信号的捕捉与分析。但风险管理捕获征兆信号的目的在于识别和分析风险概率,而不是预警。某种程度上,风险管理不存在预警管理,而危机管理对征兆信号的侦测目的,就是为了危机预警,使企业启动危机应对预案,从人、财、物各方面做好应对准备。

风险的规避为危机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可以以小的代价实施对危机进行应急型和过程型管理。基于风险规避的企业危机管理的实现方式具有多方面优势:(1)整体上将危机管理的应急性策略与战略性规划结合,使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就考虑相应风险,以及有可能爆发的危机,在战略决策层面从区域和路径上避免遭遇危机,并将危机管理理念渗透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环节中,从战略上引起高度重视。(2)加强了危机的初始管理。这也是国内外诸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一致看法。初始管理的完善,可从源头做好危机的预防与管理。企业危机总是在一定的风险领域爆发,危机的出现就意味着前期风险管理的失败。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避免危机的爆发。(3)提高危机反应行动中的风险意识,降低遭受的损失。危机中的任何一项行动都面临加大损失的风险和减少损失的机遇,有效的风险意识,使危机中的决策者注意决策的效益性。可见,风险管理不仅是危机管理的基础,而且还贯穿于危机处理的整个过程。(4)信息的作用被加强。风险是由不确定引起的,危机情境更是遍布不确定性。而信息是降解不确定性的有力工具,从而使信息分析与保障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二、基于风险规避的企业危机管理原则

1.站在全球角度指出现代企业危机具有如下特征:(1)冲击大、影响人员多。(2)高的经济花费,超过传统保险能力。(3)不可预测的,普遍的复合问题影响核心资源。(4)由于多重共振现象导致动态滚雪球效应。(5)应急反应系统迟钝。(6)在危机处理期间,巨大的不确定性难以消除。(7)威胁长时间存在。(8)集中而大量的行动者和组织出现在危机情境中。(9)沟通问题。(10)需重视各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可以看出,危机的影响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危机应对的主要力量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对抗突发事件的能力。企业要对自己的核心资源有后备替代,要防止危机的负面连带。要经常检查应急系统,利用信息的展示和沟通联合各方利益人,有条理地引导危机情境中的物资、人员与信息。可见,企业危机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预防第一原则。在危机爆发前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要求对企业可能发生危机的风险领域经常进行扫描,及早发现企业问题,进行预处理,避免危机发生。这也是基于风险规避的企业危机管理最为核心的原则,也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

2.充分准备原则。危机管理是一种特殊情境驱动的管理,相应的人员、资源、资金、设备等都会受到剧烈的冲击,产生强烈变动,使管理活动陷入被动。在危机情境中由于压力的存在,危机处理人员不能进行充分思考、理性的推测和综合的权衡,只能是一种就近就便的处理方式,从而使企业危机前的准备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3.及时处理原则。危机不等人,危机情境随时会发生变动,迟缓的反应会使现有危机诱发另一场危机。速度是处理中的关键,及时、快速地处理可表明企业对危机的态度,可使危机及早得以控制,缓解冲击,降低企业损失。

4.通力合作原则。从危机防范到危机处理,善后的危中找机,都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与供应商、政府、行业协会、媒体共同面对,才能从资源、时间、人力、物力上给予保障。

5.诚实是金原则。企业不要企图在高曝光的现代社会对公众、对员工、对政府等多维利益相关者隐瞒事实,只有将问题充分暴露,才能表明企业的诚意,才能找到解决危机的突破口。

6.信息护航原则。企业危机管理离开信息的分析和管理,将陷入一片混乱。信息工作有计划而系统地开展是企业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

三、基于风险规避的企业危机管理实现

虽然危机的爆发有前期征兆,可以预警,但是作为危机出现的标志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规模、爆发形式等都是突发性的。这也是企业问题管理、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的根本性差异。也就是说,危机的不确定因素更大更多,从而对企业所造成的冲击与破坏也更强。任何类型的危机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类型危机的爆发。从而使企业危机处理面对的是一系列情境与事件,复杂性极强,对企业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巨大震撼。危机决策是一种在有限时间、有限资源、有限信息压力下的非程序化决策,从正常状态迅速转换到紧急状况的能力,是企业领导决策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危机情境中,个人直觉型快速决策至关重要。危机的双重性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同时也可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危机管理。

(1)谨慎细致的日常管理与预警。最高明的管理在于避免危机的发生。危机管理不是要等危机出现后才处理,而是一种管理理念在日常的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渗透,谨慎而细致地处理企业日常活动中的问题,全面实施问题管理,使企业能尽可能避免危机。实施信号侦测,准确预警,使企业对无法避免的危机做好准备。(2)高效的危机情境管理。这是危机管理实现的核心,传统的危机管理就是对危机情境的管理,也是一些中小企业所倾向的危机管理实现方式。危机情境是企业危机是否存在、发生、扩散、处理效果等标志。危机情境被看成是一种环境,表现形式是信息。实际上危机情境不仅仅是指环境,它更多成分是表明危机状况的一种客观情势,包括现实危机情境和虚拟危机情境。(3)连贯的过程管理。这是基于风险规避的现代危机管理模式。危机管理是由危机前管理、危机中管理和危机后管理的一系列活动所组成的连贯过程。过程中的每一项活动都会对危机处理形成直接的影响,形成企业不同程度的损失。过程必须连贯和持续,是与危机蔓延比速度。所以,过程管理要直接和简洁。(4)快速有效的损失控制。企业危机必然带来相应损失,危机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降低组织的人、财、物等损失。在操作时,损失对象间的权衡与选择体现了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的定位。危机管理的损失控制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企业声誉,从某种程度上看,声誉是最大的损失,所以,危机管理必须实施有效的声誉恢复战略,将危机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新契机。(5)连续而全面的信息保障。一方面是信息本身的控制与管理,可有效降低危机冲击;另一方面信息是其他管理活动的黏合剂,是有效实施其他管理的保障和支撑。信息的处理是危机管理的关键要素,许多危机的爆发、扩散都是以信息的方式表现。所以,在企业危机管理中,信息的保障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根据危机管理的应急模式和过程模式建立有效可靠的信息保障体系。(6)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不能因为危机而忽视利益相关者权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企业在危机处理中不能仅考虑企业自身的得失,还必须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关系。这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应急处理时要将各类型利益相关者进行统筹安排。

总的来说,风险管理是一种带有博弈性质的管理,而危机管理则是一种战争性质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鲍勇剑等.危机管理――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暴露出的重大违规事件比比皆是,银行业的财政和声誉损失严重。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银行业没有将合规视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合规风险并不是银行业关注的重点风险。如今大量的银行合规风险事例的出现,合规风险引起了银行业的重点关注。我国银行业必须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自身所面临的合规风险,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准确把握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的任务正是及时发现并制止风险产生以及由此造成的破坏。有时,合规风险也指诚信风险,因为银行的商誉有时与其一贯遵循的诚实廉正原则和公平交易原则密切相关。为了满足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合规政策和流程规定,以确保在违反法律、规则和标准的情形发生时,银行管理人员能够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纠正。

合规是银行业及相关及融机构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健全、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实施以风险为本监管的基础。合规风险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涉及银行各层次的所有员工,随时、随处都可能会产生合规风险,只有银行管理好自身的合规风险,监管机构的合规性监管才可能有效。就银行而言,违规经营、道德风险是长期困扰和制约银行稳健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源就在于我国的银行业一直没有将合规视为风险管理的一项活动,更没有将合规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源来管理,长期以来合规一直不是银行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因此,银行就要转变观念。银行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其岗位手册也是一个相关制度和相应做法持续修订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这一合规风险管理的过程,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合规与银行的成本与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合规能为银行创造价值。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合规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是多数银行都是重业务拓展,而轻合规管理。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三是重执行层操作人员管理,轻管理层人员约束。

(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合规管理没有完善、垂直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还没有成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来对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和全方位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二是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目前有的中小银行合规性管理分别由财会、信贷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自律监管,这种自立门户、各自为政的合规管理模式,使得合规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独立于经营职能,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使得合规风险管理有的部门重叠,形成重复管理,有的职责不清,出现管理真空。

(三)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合规风险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有的银行内部缺乏一整套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合规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奖励力度较小,惩罚措施较轻。

三、实施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提高银行业抗风险能力

通过全面引进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实现岗、责、人相匹配,以促进内部相互制衡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使全行风险管理能力与经营发展实现整体协调与匹配,为“平安银行”建设提供更为有效的合规保障。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是以流程和岗位责任为基础,在业务流程的相关环节中落实相关法律、规则、准则和本行规章制度的要求与规定,随流程落实内控,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和人员执行力,系统地提升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从而有效解决和纠正在经营中有章不循、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执行不力而导致的合规失效问题。

(一)要在合规风险管理中嵌入合规文化建设。如果银行上下都严格遵守高标准的道德行为准则,那么该银行合规风险的管理是最为有效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银行的组织文化建设,促使所有员工(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开展银行业务时都能遵守法律、规则和标准。银行在组建内部的合规部门时,应遵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规定的原则,而合规部门则应支持管理部门推进以职业操守为基础,建设蓬勃向上富有活力的合规文化,从而促进形成高效的公司治理环境。建立一整套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做事方法;而且在银行内部,要形成浓厚的合规文化,做到人人合规。所有员工都要有足够的职业谨慎、具有诚信正直的个人品行以及良好的风险意识和行为规范;银行内部要具有清晰的责任制和问责制,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所有员工理所当然要为他从事的职业和所在岗位的工作负责任的氛围,进而逐步形成合规文化,这对于银行有效管理包括合规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至关重要。

(二)要在合规风险管理中实行流程程序性嵌入。在流程构造工作中,同步将法律、规则、准则和本行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嵌入于业务流程的相应环节,以此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岗位约束,确立岗位权威和流程操作的严肃性,引导、约束各层级管理人员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大力提高每一位员工对具体业务流程操作的合规自律意识、规范操作责任与水平,进而加强流程风险的全程监控和管理。通过各级机构、各业务条线和全行的工作,确保法律、规则、准则和本行规章制度得到有效遵守,使本行避免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和声誉损失;在具体工作中,不仅以防险、查险为要务,更要注重发挥专业所长,从排险角度,对虽存在隐患或瑕疵但具有较高营销价值潜力的具体业务,提出和给予正面的建议、顾问和协助。特别是在合规管理需要与业务发展需要发生冲突时,要按照“风险是否可控、效益是否可测”原则加以处理,帮助业务部门从防范风险、优化方案、整合流程等方面积极加以改进。

(三)构建综合管理体系,提高合规建设水平。构建业务合规制、岗位责任制和守规监督考核制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明晰各业务流程中主要操作环节的风险提示、准入条件、限制条件、禁入条件、预警信号、问题与危机处理等基本要求及退出条件等,使合规要求与相关业务线条、运作单元和岗位职责形成映射关系,促进经营运作与管理实现“操作循制度、过程可控制、结果有考核、违规有处罚”,为建立长效的遵章守制工作机制奠定基础。职能管理部门从实践层面上,为合规部门优化本行之“规”提供参考信息和意见,力求在制度的设计环节上,就充分考虑前瞻性、可操作性和整体性,消除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对重要制度的实施,还要充分考虑试点工作,并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补充完善,使制度设计既“合规”更具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日本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动向

日前,日本银行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特点适时公布了《危机后时代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报告,介绍了2009年6月以后日本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新举措和今后监管重点。

(一)避免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新举措

1.本土机构外币融资难问题及应对之道。为了应对客户对外币借款需求的增加,日本金融机构在集团之间、总部和分支之间合理分配资金。为了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机构提高了外币流动性的警示级别,加强了总部对外币的集中控制,还通过分散融资对手和融资方式来稳定中长期外币资金来源,通过延长资金期限来减少资产负债错配。为了使用纽约联储提供的定期拍卖工具,日本金融机构还建立了日本政府债券抵押体系。其他外币直接融资措施也相继被采用,如发行外币债券、维护危机时期交易对手关系和进行期限超过一年的货币掉期交易等。

2.外资机构本币融资难问题及应对之道,2008年9月后,日本的外资金融机构面临非担保资金融资困难问题。另外,回购融资大幅减少也加剧了其日元资金紧张的窘境。为应对危机,外资机构提高了海外机构向日本划转资金的数量,增加了日本央行追加信贷工具的运用: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主要是降低了证券投资和反向回购资金投入数量。2009年以后,市场逐步趋稳,短期融资和回购业务有所回升,追加信贷工具使用量减少。但是,外资机构的资金状况并没有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目前仍然对融资持保守态度。当外资金融机构本币资金状况趋紧时,日本央行非现场监管部门为其提供指导,督促其采用保守融资方式,例如通过提高预见性或长期融资来减少日常需要的资金数量。此外,还组织开展方式灵活的现场检查,检点包括应急方案在内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性。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监管重点

1.评估流动性风险状况和控制流动性风险。近期金融危机表明不同业务类别和经营模式的机构流动性风险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外汇掉期市场中市场流动性的降低显著影响了外币融资。回购交易过去被认为是稳定的资金来源,但是现在证券公司进行此类担保融资交易时面临较大困难,由于担保资产价格的下降和对交易风险关注程度的提高。一些机构被迫提高了保证金比例或减少了赊账余额。因此,业务的国际化程度和证券关联度、存款和市场融资的比例结构、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构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大小。要求各机构准确评估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并建立配套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日常融资的稳定性,日本央行将持续检查金融机构是否根据交易内容和融资工具特点减少融资工具和交易对手集中度,有效管理当日流动性。

2.增强金融机构危机后恢复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督促机构积极应对市场压力事件,提高迅速恢复能力。即当存款迅速流失或资金状况迅速恶化时,金融机构需要根据情况采取增加融资或销售资产等积极措施。另外,为了迅速执行这些措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灵活运用变得非常必要,例如加强内部报告和扩大管理范围等措施。金融机构应在平时制定应急方案。同时,预先持有易于变现的资产以便提高流动性压力恢复能力。机构应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决定流动性资产的种类和数量,并进行切实有效的压力测试。

3.建立全球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机构,加强全球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已经达成共识。例如,全球范围内的外币交易掉期市场流动性降低已经使许多金融机构面临外币融资困难。因此,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加强海外机构的当地融资能力,建立了不过分依赖集团内部跨境资金流转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日本金融机构中,出于有效使用国内充足日元资金的目的,许多机构使用集团内资金。

4.适当使用监管部门流动性支持。近期的挑战是如何确定金融机构对央行流动性支持的依赖程度。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采取了不同的流动性支持措施,例如扩大金融市场资金拨备和增加美元资金供给。这些措施被认为有助于保障未来融资和减缓市场压力。由于每一措施都具有紧急救助措施的特点,金融机构对其有抵触情绪,害怕损害其声誉。监管部门使用这些措施时十分小心,例如没有披露涉及的金融机构名单等。另外,单个金融机构有必要建立不过分依赖公共资源支持的自主风险管理体系,避免监管部门的流动性支持诱发金融机构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产生的道德风险。

二、中美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比较分析

(一)中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差异

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和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在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却各有特点和侧重。主要表现在:

1、适用范围不同。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适用于银行、储蓄机构及信用社等所有存款机构,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而农村合作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2、流动性险的定义不同。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强调的是由于金融机构无力或预期无力提供流动性而导致银行财务状况或整体安全与稳健性受到影响的风险。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强涮虽然商业银行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并将其细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3、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不同,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和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基本要素都包括: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及高管层的有效监控),完善的风险策略、政策和程序,完善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有效的应急计划。但具体规定却不尽相同。一是公司治理:二是战略、政策和程序:三是压力测试:四是内部控制:五是应急计划。

4.相比于我国流动性管理指引,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额外阐述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担保头寸的管理。银行机构应

持续关注各种类型、各种情况下的担保品头寸状况。二是日间流动性头寸的管理。积极管理日间流动性头寸,以便在正常和压力状况下及时地履行支付结算义务,避免因不能履行义务造成的负面影响。三是流动性资产储备。银行机构应当持有一定量的流动性资产缓冲。其总量依据压力测试、风险承受能力及风险状况来确定,同时应随时保证资产的可支配性,

5.相比于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我国流动性管理指引额外强调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准确、及时、持续地计量、监测、管控和回报流动性风险状况。二是商业银行应定期披露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信息,三是流动性管理方法和技术。对资产、负债流动性风险管理、现金流量管理作出了细致的规定。四是流动性风险监督管理的原则、监管程序及监管合作。五是附件中介绍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预警指标及应急计划内容。

三、强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总体平稳发展中亦历经几次较突出的流动性困难,乃至局部性银行危机,按照流动性危机的主要诱因,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体内不良资产积聚下的通货膨胀冲击,以1988年工商银行出现的全国范围的挤兑现象为典型代表。第二阶段表现为90年代中后期“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泡沫经济破灭后小型银行金融机构的集中性关闭,以海南发展银行、全国多家城信社为代表。第三阶段表现为近年来个别银行金融机构或其分支机构因负面信息扩散导致的挤兑事件。尽管并未发生较大规模或较集中性的流动性危机,但自2007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增大,为平抑经济周期波动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紧缩性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的相继实施,使一些地区,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受到严峻考验,充分暴露出流动性风险意识淡薄、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局部患加大。吸取中外流动性风险历史经验教训,强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提高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随着我国银行业参与市场化竞争的程度不断加深,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不断增大,但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我国银行机构整体上对流动性风险危机认识不足,如中长期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逐年增加,而部分银行通过存款活期化的形式降低融资成本,存贷款期限错配愈加严重;金融机构自身国际化程度较低,但走出国门愿望强烈等等,在业务拓展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忽视、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全球化视野和经验等,都易在国内、国际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一定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因此,督促、引导各银行机构切实提高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已尤为迫切。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制定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已经涵盖了上述日本监管部门的相关策略和具体要点,操作性较强,具体指标和方法更加细致,但部分银行机构存在流动性管理政策、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影响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因此,督促银行机构按照指引的要求,提高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建立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并强化制度执行力,将切实提高其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助于其持续稳健运行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健全有序协调的运行机制。金融监管、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护体系之间职责明晰、有序协调的运行机制是构筑有效金融安全网的核心,金融市场和创新技术越是发展越是需要更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责存在制度上的模糊性。相对粗放的救助管理模式固化了商业银行对支付危机由政府担保的预期,进而弱化了其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生动力。尽管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发挥提高问题机构处置程序可信度及保护个人存款者利益的功能,但也可能会弱化市场原则,助长高风险金融机构及其内部人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丰富了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同时,也使银行的融资渠道、业务模式、资产结构等发生深刻变化,流动性风险的来源、集聚和爆发路径更趋复杂,因此,更加稳健、严厉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既是应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务丰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晟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此外,建立全球化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2009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了《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并组织全球银行业进行定量影响测算,致力于进一步提高跨国银行应对跨境流动性压力的能力,增强流动性风险跨境监管的一致性。日本银行业的具体实践进一步证明了全球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日趋紧密,在此情况下,各银行机构应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增强全球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体系建设,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三)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一致性,审慎考虑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对国内经济周期的影响,通过设置流动性缓冲区、限制流动性扩张速度以及强化压力测试,实施动态监控,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一致性。资金跨境流动、业务全球延伸,国际金融风险向国内传递的渠道和形式更趋多元化和难以预测,经济周期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加大,货币政策和央行流动性供给应更多地考虑建立风险承担机制并与金融失衡相关联,防范应对不足或退出太晚招致更深层次的脆弱性。在微观监管层面,应通过包括提高最低资本要求、动态监测和设置最低流动性比率等建立适度的流动性缓冲区,放慢“冒险性”建设和过度扩张速度,同时,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错配应充分考虑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压力情景,尤其要控制信贷资产的集中度和长期化问题。

第6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合规风险 合规管理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银行合规风险的管理已经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如何建立、完善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商业银行在金融形势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市场条件下保持竞争的有效手段,是构建有效内控机制的核心,是银行安全运行、稳健发展和持续成长的保障。

一、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

所谓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同时,银监会在《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三条将“法律、规则和准则”界定为“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

《指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管理是银行制定和执行合规管理制度,建立合规管理机制,培育合规文化,规避和控制合规风险的发生。同时,合规管理还包括对员工进行合规教育,在全行进行合规文化建设,提高全员合规意识。

合规风险重点强调商业银行因为自身原因导致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这种风险的性质严重,造成的损失也更大。所以合规风险管理不仅要求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规定,还需要符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符合诚信经营的原则。

二、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1、对合规风险管理认识相对淡薄,重视不够

目前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对合规管理比较重视,而基层管理者和营销人员由于要完成指标考核任务,普遍存在“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的意识,常常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实现经营考核指标的完成和业务营销上,使得合规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有些时候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来完成考核任务而获取短期业绩,同时,基层行也普遍存在重事后管理,轻事前、事中控制的现象,银行往往偏重于对已造成损失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的措施,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关注不够,试图以事后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产生。从而加大了银行的整体合规经营风险。

2、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银行的规章制度是其持续经营发展的规范,也是员工遵循的准则,但在制度的建设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制度可操作性不强。上级行各部门之间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和模糊化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下级行执行很困难,造成工作效率下降。二是制度的修订没有及时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制约了业务的发展。三是不严格执行制度,有章不循的现象虽然在近几年得到改观,但在某些分支机构或负责人身上还有所表现,其结果直接导致违规操作,甚至是违法操作的案件时有发生,屡禁不止。

3、合规文化培育不到位,成效不明显

银行在合规文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缺乏系统性、长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没有系统的、长期性工作计划,使得合规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成为空话。二是没有根据员工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和从业经历去相应开展培训,使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导致合规文化不能融入到具体工作中去。三是银行往往是在案件发生后,总行各部门一窝风下发文件要求支行自查整改,但为时已晚,银行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背后潜藏银行没有形成严格、有效执行内部管理制度的习惯或企业文化,造成合规文化在管理中的缺失,落后的管理理念给合规文化的培育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4、合规风险的管理方法创新不足

银行合规风险管理量化的难度大,一是在管理过程中对于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等方面严重缺乏定量分析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粗放落后陈旧,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技术分析手段相差甚远。二是对日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主要采取对各个分支机构突击检查、抽查等手段,虽然对银行的合规管理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这种方法自身的缺陷性,很难从检查中得到相对科学精确的风险评估结果,因此往往使合规管理效果远远达不到监管要求。

三、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合规文化和合规风险管理意识

合规文化的培育是合规管理能够切实得以贯彻的基础,是合规管理的前提。一是需要银行高层树立合规从我做起的理念,因为只有高层才能切实承担起在全行推行合规文化的责任,银行的合规管理才能得以有效实施。二是合规是银行业稳健运行的保证,应使合规的意识深入到每位银行员工,任何合规计划和制度的最终执行者都是各个业务管理部门。三是强调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从而使合规行为本身所创造得价值在银行的价值体系中得以体现,提升声誉价值和品牌价值,使合规风险管理成为银行的“价值中心”。四是要认真落实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合规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严格落实问责制,使得银行在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绩效与安全上求得平衡,加强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内部管理制度及程序的执行力。形成所有员工理所当然要为其从事的岗位负责的氛围,而不再单纯依靠监督和处罚来约束员工,从而弥补制度漏洞,减少管理成本。

2、创建科学有效的合规制度和管理体系

一是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应对合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能、履职保障及检查监督作出规定。二是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度建设要与业务流程改革联动。对现行制度体系和执行效力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审视业务流程的优化程度,对执行不到位和过时需要修订的制度要切实整改到位。有效控制合规风险,就是要建立和改善内部合规风险管理的能力,确保合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各管一段的部门风险管理模式,优化简化业务流程。制度健全后,还需要积极创建合规管理体系,保证银行依法、合规、持续经营。一是明确合规部门是专门协助银行高管层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二是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管层对银行合规经营负最终责任。三是业务部门是合规方案和工作计划的最终执行部门和直接责任部门,每位员工对其经手的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负责,合规部门应协助业务部门恰当设定内控流程和标准。四是合规部门对各业务部门或业务条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出具合规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价意见。

3、强化合规检查与监督力度

商业银行合规检查与监督是合规的管理的重要内容,合规管理工作必须要有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进行客观、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重点应侧重流程管理,即相关业务的开展是否获得适当的内部批准,是否遵守了特定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内部管理制度等。只有不断强化合规检查与监督的力度,银行合规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4、不断改进合规风险管理方式

不断发展和创新合规风险管理方式,是适应新经济常态下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规部门需要完善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机制,借助业务、风险管理等部门的优势和专业技能,提升合规管理的有效性。二是提前预防和提示合规风险。三是建立有效的日常沟通和协调机制。此外要正确处理创新与合规的关系,将合规管理嵌入到创新业务的工作流程中。同时还要要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合规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业务部门自主合规,只有这样,合规管理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合规管理才能渗透到每一项业务中,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它的效能。

四、总结

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各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均应履行合规管理职责,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合规文化的宣导,共同营造商业银行诚实、守信、合规经营的大环境,并通过建立权责清晰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使依法合规的经营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以健全的合规管理制度来实现合规经营的总体目标,从而消除重大风险隐患,建立规范经营的企业文化,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 风险控制

近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商业银行开拓新兴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其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向。但银行理财业务自开办以来, 就一直面临诸多风险问题, 并已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即利率、汇率风险, 是指市场利率、汇率变化而使资产收益减少或负债成本增加的风险。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获取债券市场收益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套利利差,一旦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这种套利的风险会自然产生,有可能会导致银行无力支付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由于债券数量有限,加上商业银行人民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大量理财资金涌入货币市场,银行获利空间变得极为有限。因而,债券资产利率风险越来越突出。随着美元与人民币利差的进一步拉大,许多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汇率、利率工具,投资境外衍生产品以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意愿比较强烈, 但一旦市场出现大的逆转, 外币理财市场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同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少自己的产品模型和对冲技术, 大部分产品都是依靠外资银行设计、报价、风险对冲,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也存在一定风险。

2.操作风险

目前银行大量推出创新理财产品, 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往往相对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因操作失误或欺诈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有的银行对空白理财产品认购书不作重要凭证管理, 经办人员对相关操作规程不熟悉, 或者分支行超计划销售, 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

3.法律风险

受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制约,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十分突出。我国混业经营的政策才刚刚松动,法律还禁止商业银行直接开展证券、信托业务,同时商业银行无权调整存款利率,加上金融衍生产品和场外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的对象还十分狭窄,品种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较大。如果不能准确界定理财产品的性质,就有可能使理财业务与信托业务、储蓄存款业务的界限不清,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则面临诉讼威胁,并还会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处罚。而银行、证券、保险业务无法充分相互渗透,对银行从事综合理财业务也形成较大障碍。

4.声誉风险

所谓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操作失误,不按时履约,违反相关法律规范或其他原因,给组织创新工具交易的机构或交易中的一方的声誉带来的不良影响。声誉风险虽然不是直接的、有形的损失,但是它会给交易组织机构及交易主体的公众形象带来很大损害,使人们对交易组织机构和交易主体失去信任,势必对其业务拓展和交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声誉风险这种无形损失,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转化为有形损失。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加大了利率和汇率风险

银行人民币、外币个人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国内及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的波动随时都会带来新的交易风险,折中交易风险一般要求市场交易者自行承担。银行作为国内金融市场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者,在获得市场收益的同时,理所当然也要承担由于利率和汇率变化所产生的风险。

2.产品定价和风险对冲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

由于我国理财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对象基本相同,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也基本相同,同质化趋势比较明显。因此,商业银行对相关理财产品的定价无法根据自己的产品特色灵活调整,主要采用的是“跟随策略”,且为了避免其他银行挖走客户,理财产品的回报率呈现上升趋势,有可能使人民币理财市场陷入一种无度的恶性竞争,抬高银行的资金运作成本,从而关系到投资者利益是否能够兑现。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的理财投资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而目前这些金融工具规模有限,一旦主要的商业银行都开始销售理财产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抢票”现象,并会导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生波动。如果理财资金与投资票据在期限、规模和现金流等方面一一对应,市场价格波动不会影响市场收益预期但会影响银行的预期收益;如果出现了期限、规模和现金流等方面的不匹配,可能会直接导致银行损失。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商业银行既缺乏风险对冲阶段,也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估、监测和控制体系。

3.业务运作方式缺乏必要的规范

商业银行在产品销售上,采取的主要是大众化的营销方式,但既没有按照标准化、大众化产品销售的要求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也没有按照理财产品的不同风险收益组合进行充分的风险揭示。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在合同中设计了风险揭示的条款,但由于对理财产品营销人员缺乏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培训,在理财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过程中,风险揭示经常被有意或无意忽略。现实中,个人理财师为追求业务的增长往往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会尽力向客户推荐当期银行的主打产品,而没有向客户揭示产品的潜在风险,或将预期收益宣传为保证收益来误导客户。这种强调保本、淡化风险的行为将给银行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而且,掌握着客户大量私人信息的个人理财师还有可能未经客户同意,向第三方泄漏客户的相关资料和服务与交易记录,使广大客户对银行各种业务的信任度降低,对银行造成不利影响。

在理财资金的管理上,部分商业银行按照信托业务的模式进行分账管理,但又无法实现理财资产的独立性,部分商业银行按照负债业务的模式进行管理,但又未按照有关要求提交准备金和计提风险拨备。在会计结算和税务处理方式上,有的银行直接将征集的资金计入表内科目,有的认为银行不获主要收益属于中间业务计入表外科目,有的则区分本金和收益分别计入表内和表外科目。理财业务的税务处理也很不一致,有免税的,有客户自行纳税的,也有按相应定期存款利率代客户缴税的等等。

4.缺乏高水平的理财专业人士

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外,还应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在我国因为长期以来银行人员业务单一,相当一部分员工不具备储蓄、保险、房产、基金等综合知识和为客户提供理财方案的能力。总的来说,我国理财人士的缺乏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素质的客户经理缺乏;二是提供一般理财知识的理财员工缺乏。这导致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不高,对客户的长期联系缺乏,对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长期支持不够,“一对一”的专家理财水平也下降很多,对个人理财的全面营销造成很大影响。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控制对策分析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一项高利润的新兴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蕴含着潜在风险,如不高度重视,并加以防范,极有可能会产生比银行传统负债业务大得多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应秉承“规范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完善并举”的原则,通过界定性质、分类规范、严格风险揭示、完善内控制度等办法,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1.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未来,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应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针对理财产品的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风险计量、监测、控制和处理方法,建立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全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之中,形成风险管理部门、个人金融部门和理财中心各有侧重、分工明确、相互支撑的风险管理架构。

2.合理确定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 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

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是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而收益与风险的核心问题是理财产品的定价, 但理财产品的定价是我国商业银行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从国际领先的银行经验看, 理财业务定价有一个重要方法称为风险预算, 即需要理财的客户首先要明确银行其自身可承受的风险水平, 银行再根据其风险承受能力提供相应的收益率报价。如客户不承担风险, 即风险预算为零, 银行就提供保本型产品; 如客户风险预算为10% , 银行就根据10%的最大损失率为其设计产品组合, 并制定相应的收益率(一般会超过10%) , 在此前提下, 客户理财如果亏损在10%以内, 责任由其自身承担, 超过10% , 则银行承担超出部分风险; 反之, 客户收益率在10%以内, 收益全部归客户, 超出10%, 超出部分由客户和银行分成。风险预算定价方法由于适合各类客户不同需要, 又明确界定了银行与客户的责任与权益, 目前已成为国际银行业主流理财产品收益率设计定价方法, 非常值得国内同业借鉴, 这一方法对于国内银行业避免理财产品价格大战, 推动理财业务良性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如果从理财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 应该说,“利润分成”的分享机制更有利于理财业务的发展。工商银行目前在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开展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例如, 该行“稳得利”产品推出后, 一开始就按表外业务进行投资管理和会计核算, 并对理财资金进行专门托管, 从而与表内业务建立了严格的防火墙机制。在产品收益率设计上,该行引入风险预算方法, 收益率报价按保本型产品设计, 其收益水平虽然只处于行业中等偏下水平,但通过提供其他深度服务吸引了优质客户。在产品定位上, 该行将借鉴国际经验, 不以吸收存款为目的, 而是着眼于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建立单独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模块, 为其经营模式的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银行内部监督审核机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个人理财业务管理部门内部调查和审计部门独立审计两个层面的内部监督机制,并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独立的风险评估报告,定期召集相关人员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个人理财业务管理部门的内部调查监督,应在审查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相关记录、合同和其他材料等基础上,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错误销售和不当销售情况。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业务审计,应制定审计规范,并保证审计活动的独立性。

4.建立理财业务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商业银行应当对其所开展的理财业务,尤其是理财产品,建立相关信息的统计与监测制度和机制,就理财业务的总体情况、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投资组合设计及投资情况、理财产品的终止和收益分配等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分析。理财业务的管理部门应及时将有关统计报告或报表,以及相关法律诉讼情况和其他重大事项,报告银行高级管理层。同时,商业银行也应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报表、资料。

5.全面提高理财人员综合素质, 降低个人理财业务风险

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从“融资”服务拓展到“融智”服务的标志, 客户最感兴趣的是“优化投资”服务和“专家”服务。它要求理财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 熟练掌握投资、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务操作经验, 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由此可见, 个人理财业务对理财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是个人理财业务服务质量的保证,是维护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和信任度的关键。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 理财人员多从个人业务部门或其他部门调过来, 理财经理多由个人业务部门客户经理兼职, 缺乏专业化理财人员。因此, 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理财人员, 对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降低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斌胡艳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 (3)

第8篇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即利率、汇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汇率变化而使资产收益减少或负债成本增加的风险。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获取债券市场收益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套利利差,一旦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这种套利的风险会自然产生,有可能会导致银行无力支付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由于债券数量有限,加上商业银行人民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大量理财资金涌入货币市场,银行获利空间变得极为有限。因而,债券资产利率风险越来越突出。随着美元与人民币利差的进一步拉大,许多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汇率、利率工具,投资境外衍生产品以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意愿比较强烈,但一旦市场出现大的逆转,外币理财市场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同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少自己的产品模型和对冲技术,大部分产品都是依靠外资银行设计、报价、风险对冲,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也存在一定风险。

2.操作风险

目前银行大量推出创新理财产品,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往往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因操作失误或欺诈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有的银行对空白理财产品认购书不作重要凭证管理,经办人员对相关操作规程不熟悉,或者分支行超计划销售,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

3.法律风险

受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制约,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十分突出。我国混业经营的政策才刚刚松动,法律还禁止商业银行直接开展证券、信托业务,同时商业银行无权调整存款利率,加上金融衍生产品和场外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的对象还十分狭窄,品种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较大。如果不能准确界定理财产品的性质,就有可能使理财业务与信托业务、储蓄存款业务的界限不清,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则面临诉讼威胁,并还会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处罚。而银行、证券、保险业务无法充分相互渗透,对银行从事综合理财业务也形成较大障碍。

4.声誉风险

所谓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操作失误,不按时履约,违反相关法律规范或其他原因,给组织创新工具交易的机构或交易中的一方的声誉带来的不良影响。声誉风险虽然不是直接的、有形的损失,但是它会给交易组织机构及交易主体的公众形象带来很大损害,使人们对交易组织机构和交易主体失去信任,势必对其业务拓展和交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声誉风险这种无形损失,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转化为有形损失。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加大了利率和汇率风险

银行人民币、外币个人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国内及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的波动随时都会带来新的交易风险,折中交易风险一般要求市场交易者自行承担。银行作为国内金融市场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者,在获得市场收益的同时,理所当然也要承担由于利率和汇率变化所产生的风险。

2.产品定价和风险对冲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

由于我国理财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对象基本相同,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也基本相同,同质化趋势比较明显。因此,商业银行对相关理财产品的定价无法根据自己的产品特色灵活调整,主要采用的是“跟随策略”,且为了避免其他银行挖走客户,理财产品的回报率呈现上升趋势,有可能使人民币理财市场陷入一种无度的恶性竞争,抬高银行的资金运作成本,从而关系到投资者利益是否能够兑现。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的理财投资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而目前这些金融工具规模有限,一旦主要的商业银行都开始销售理财产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抢票”现象,并会导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生波动。如果理财资金与投资票据在期限、规模和现金流等方面一一对应,市场价格波动不会影响市场收益预期但会影响银行的预期收益;如果出现了期限、规模和现金流等方面的不匹配,可能会直接导致银行损失。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商业银行既缺乏风险对冲阶段,也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估、监测和控制体系。

3.业务运作方式缺乏必要的规范

商业银行在产品销售上,采取的主要是大众化的营销方式,但既没有按照标准化、大众化产品销售的要求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也没有按照理财产品的不同风险收益组合进行充分的风险揭示。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在合同中设计了风险揭示的条款,但由于对理财产品营销人员缺乏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培训,在理财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过程中,风险揭示经常被有意或无意忽略。现实中,个人理财师为追求业务的增长往往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会尽力向客户推荐当期银行的主打产品,而没有向客户揭示产品的潜在风险,或将预期收益宣传为保证收益来误导客户。这种强调保本、淡化风险的行为将给银行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而且,掌握着客户大量私人信息的个人理财师还有可能未经客户同意,向第三方泄漏客户的相关资料和服务与交易记录,使广大客户对银行各种业务的信任度降低,对银行造成不利影响。

在理财资金的管理上,部分商业银行按照信托业务的模式进行分账管理,但又无法实现理财资产的独立性,部分商业银行按照负债业务的模式进行管理,但又未按照有关要求提交准备金和计提风险拨备。在会计结算和税务处理方式上,有的银行直接将征集的资金计入表内科目,有的认为银行不获主要收益属于中间业务计入表外科目,有的则区分本金和收益分别计入表内和表外科目。理财业务的税务处理也很不一致,有免税的,有客户自行纳税的,也有按相应定期存款利率代客户缴税的等等。

4.缺乏高水平的理财专业人士

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外,还应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在我国因为长期以来银行人员业务单一,相当一部分员工不具备储蓄、保险、房产、基金等综合知识和为客户提供理财方案的能力。总的来说,我国理财人士的缺乏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素质的客户经理缺乏;二是提供一般理财知识的理财员工缺乏。这导致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不高,对客户的长期联系缺乏,对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长期支持不够,“一对一”的专家理财水平也下降很多,对个人理财的全面营销造成很大影响。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控制对策分析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一项高利润的新兴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蕴含着潜在风险,如不高度重视,并加以防范,极有可能会产生比银行传统负债业务大得多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应秉承“规范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完善并举”的原则,通过界定性质、分类规范、严格风险揭示、完善内控制度等办法,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1.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未来,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应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针对理财产品的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风险计量、监测、控制和处理方法,建立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全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之中,形成风险管理部门、个人金融部门和理财中心各有侧重、分工明确、相互支撑的风险管理架构。

2.合理确定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

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是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而收益与风险的核心问题是理财产品的定价,但理财产品的定价是我国商业银行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从国际领先的银行经验看,理财业务定价有一个重要方法称为风险预算,即需要理财的客户首先要明确银行其自身可承受的风险水平,银行再根据其风险承受能力提供相应的收益率报价。如客户不承担风险,即风险预算为零,银行就提供保本型产品;如客户风险预算为10%,银行就根据10%的最大损失率为其设计产品组合,并制定相应的收益率(一般会超过10%),在此前提下,客户理财如果亏损在10%以内,责任由其自身承担,超过10%,则银行承担超出部分风险;反之,客户收益率在10%以内,收益全部归客户,超出10%,超出部分由客户和银行分成。风险预算定价方法由于适合各类客户不同需要,又明确界定了银行与客户的责任与权益,目前已成为国际银行业主流理财产品收益率设计定价方法,非常值得国内同业借鉴,这一方法对于国内银行业避免理财产品价格大战,推动理财业务良性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如果从理财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应该说,“利润分成”的分享机制更有利于理财业务的发展。工商银行目前在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开展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例如,该行“稳得利”产品推出后,一开始就按表外业务进行投资管理和会计核算,并对理财资金进行专门托管,从而与表内业务建立了严格的防火墙机制。在产品收益率设计上,该行引入风险预算方法,收益率报价按保本型产品设计,其收益水平虽然只处于行业中等偏下水平,但通过提供其他深度服务吸引了优质客户。在产品定位上,该行将借鉴国际经验,不以吸收存款为目的,而是着眼于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建立单独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模块,为其经营模式的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银行内部监督审核机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个人理财业务管理部门内部调查和审计部门独立审计两个层面的内部监督机制,并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独立的风险评估报告,定期召集相关人员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个人理财业务管理部门的内部调查监督,应在审查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相关记录、合同和其他材料等基础上,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错误销售和不当销售情况。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业务审计,应制定审计规范,并保证审计活动的独立性。

4.建立理财业务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商业银行应当对其所开展的理财业务,尤其是理财产品,建立相关信息的统计与监测制度和机制,就理财业务的总体情况、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投资组合设计及投资情况、理财产品的终止和收益分配等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分析。理财业务的管理部门应及时将有关统计报告或报表,以及相关法律诉讼情况和其他重大事项,报告银行高级管理层。同时,商业银行也应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报表、资料。

第9篇

关键词:税务风险;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作者简介:尹淑平(1979-),女,河南信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会计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税收理论和制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3-0066-03

安然事件曾经轰动了全世界,为了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美国政府颁布了非常严厉的SOX法案404条款。此后,多数跨国公司在财务部门内设置了首席税务主管,专门致力于控制风险,公司税务管理的职能正朝这一方向倾斜。可以说,税务风险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税务机关和企业的全面重视。而现代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使得其能与风险控制完美契合,成为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的一项重要工具。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界定

税务风险作为风险的一种,它首先是指一种损失的可能性。税务风险在企业风险构成体系中属于经营风险,即一个企业所做出的决定、进行的各项活动、实施过程等导致各种领域损失的可能性。因此,税务风险应该是一个企业所做出的税务相关决定、实施的税务活动等引致企业各种有形、无形损失的可能性。

税收会对企业的筹资、经营和融资活动产生影响,这直接导致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法律、声誉和经济3个方面:第一,法律上的影响,直接体现为违反了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二,声誉上的影响,体现为对企业形象的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在税务方面就是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避税甚至在有些国家过多的税务筹划都被视为企业逃避自己的税收责任,这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现在,税务机关都会对企业进行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将纳税人的信用分为A、B、C、D4个级别,高税务风险容易使企业失去A级纳税信用的等级。第三,经济上的影响,这是对企业最终的影响。概括的说,税务风险在经济方面可能给企业带来如下的影响:补缴税款、支付税收滞纳金、税收罚款;多承担税收成本;影响企业股价;影响企业对现金流的预测与安排,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企业的经营策略。上市公司由于税务违规而带来的声誉问题还会对企业股价产生影响,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2008年11月13日,波司登(03998.HK)公告承认,内地多个省市的税务部门已就涉嫌逃税问题对其展开调查,当日波司登在香港联交所的股价急挫17.39%①。仅仅只是展开税务调查,并不是最终的处罚定案就对公司股价造成了这么巨大的影响,可见,税务风险对企业声誉的影响不容小觑。在上述3方面影响中,法律方面是税务风险的直接影响,声誉方面是因为法律方面的风险引发的,而税务风险最终会体现对企业经济方面的影响。在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众多原因中,内部审计的弱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独特作用

现代公司治理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都与内部审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COSO主席拉瑞・瑞丁伯格博士所说,美国和欧洲大多把内部审计部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传统的、关注内部控制和财务以及运营的内部审计部门;一个是牵头了解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部门,这通常也是内部审计的第二个职能,主要协助协调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

就税务管理来讲,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企业税收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违反税法的行为;利用内部审计接触面广的特点,及时把下属单位或有关部门普遍存在的税务问题、税务风险,及时、客观地反馈给领导,发挥上下之间沟通信息的作用,从而达到完善和提高企业税务管理的目的。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判断,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日益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及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合规性审计目标或效益性审计目标将上升为主要的审计目标,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届时也会发生转移,不再是单纯的财务审计。税务内部审计重点应向税务内部控制、税务风险审计方面转移。

而传统上,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对税务方面不够重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审计报告》中指出的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对以下方面的评价:经营活动合法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组织财务状况与会计核算状况;组织的风险管理状况。在这些要求中主要侧重的是财务相关内容,审计内部控制主要针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性,忽略税务相关的内部控制;主要对财务状况、会计核算状况进行审计,忽略税务状况的审计;主要审计经营风险等风险的审核,而对税务风险很少考虑。而这与我国大企业走出国门、跨国经营的策略和发展趋势是不相适应的。因此,企业必须强化内部审计才能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税务相关内部审计的强化

(一)为内部审计注入新的内容

为了给企业增加价值和降低风险,企业内部审计除了进行现有的审计内容外,还应将下列税务相关事项作为税务审计内容:企业设计的税务流程的遵循、企业对税收法律法规的遵循、税务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税务风险管理(主要对内外风险因素、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税务会计核算、外聘事务所的税务咨询、税务申报等方面的工作质量。

当然,并不是上述所有内容必须每年都进行,企业内部的税务审计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审计频率。对大企业来说,每一年度都需要抽查一定数量的分公司或子公司进行详细税务审阅,审核其税务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是否正确、有没有税务风险;对于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由于要求披露内部控制包括对税务内部控制的评价,因此每年还应对税务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核;每3-5年进行企业的全面税务审阅;在需要时,对报告上来的重大税务风险进行专项税务审阅;在与外聘事务所合约到期前,对其税务相关工作质量进行审计等。

(二)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这要求企业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时就应从架构上保持其独立性。当前世界各国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各有利弊,有内部审计机构向审计委员会负责的,有内部审计机构向企业高层管理者负责的,还有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董事会或监事会负责的,其中以向企业高层管理者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最差,以董事会领导型、监事会领导型的内部审计机构,机构设置层次高,地位超脱,相对来说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较为理想的机构模式。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3号――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中明确规定,内部审计委员会应该接受董事会和最高领导层的领导。为了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增加内部税务控制的有效性,符合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和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应在董事会或监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审计委员会主席不应该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人员配备上,审计委员会不得与财会机构混合,不能与财会机构合并办公。

(三)提升内审人员素质,具备税务内审知识

为确保内审职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企业必须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牢固掌握国家财经法纪和企业规章制度,才能对企业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审计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内审人员必须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外贸、金融、基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企业必须抓好现有内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确保税务内部审计的有效,还要求在审计委员会中必须有1名以上精通税务的税务专家。因为税务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学科,而且各国的税收制度也越来越复杂,如果不是税务专业人员很难对企业涉税业务进行理解,更谈不上审计了。

(四)税务内部审计应以财务内部审计为基础

企业要确保税务的合规性,必须首先确保财务会计的准确性,因为很多税务处理都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例如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要确保财务会计的准确性,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根据授权或接受委托,应经常开展财务审计,包括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审查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以及遵守财经法规情况;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审查会计组织是否健全和会计制度是否得到贯彻执行。

(五)加强内部审计与税务部门的合作,提升内部税务审计效率

只有有效率的内部审计才能在企业内部长期保持下来。内部税务审计也要考虑效益原则,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在不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情况下,税务和内部审计在如下方面可以形成一个团队来工作,从传统的审阅和确认角色转变到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

――审阅和确认方面。传统上内部审计对税务流程和税务控制提供定期的审计和其他确认活动。在这个领域,内部审计可以和税务部门共同进行下面的工作:按照FIN 48报告和财务报告的要求对流程和内部控制声明进行文件处理和审阅;审阅和强化税务技术的文档形成、控制和安全;理解并形成围绕支持关键管理的全球间接税流程文件,例如增值税、关税等;文件保存并确认税务申报和遵从要求以及不同国家、地区的时间限制;审阅并使所有国内和非居民税款支付都形成预提税流程。

――持续监控方面。作为对审阅和确认流程的扩展,持续监控要求企业将税务包含在其年度企业风险评估当中。当新的税务风险出现时,无论是源于税务、会计或法规环境变化还是源于组织自身变化,可以很容易地评估和更新税务风险轮廓。为了确保税务风险的所有新领域都被发现,有正确的税务信息输入到监控流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和税务部门一同进行如下工作:对企业法律实体的任何变化以及给税务带来的潜在影响做出决定并形成文档;监控所有新交易要求的税正确处理完毕;监控对所有正在进行的交易的后续执行的税务相关审阅;调查和监控商业活动和本国之外的全球活动判断是否有税务常设结构问题或其他新的外国税务问题发生;监控并购后的税务要求;保持对税务数据需要和税务数据来源的储存,定期监控和测试对税产生影响的制度变化。

――流程改进方面。即对现有税务流程和控制进行提高以达到最大效率。在这方面,内部审计可以与税务部职员一同进行如下工作:协助公司税务会计和遵从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提高月度和季度税务报告的准确性,避免年末高峰期需要太多资源;建立税收相关性高的一些账户和数据库,并在格式、分析等方面为税务使用提前做好处理;合作将风险和控制嵌入到税务方案中;为内部审计提供税务风险存在的部门、地区或生产线方面的信息来源;发展公司的税务风险政策和策略并将其形成正式文件保存;协助将税收考虑嵌入到企业的商业计划中以及一些关键经营决策中。

第10篇

近年来,合规风险逐渐成为除信席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之外的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随《商业银行台规风险管理指引》的,合规风险管理更引起了国内银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邮储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邮储银行;合规;合规风险管理。

近年来。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暴露重大违规事件.财务损失数量惊人,机构声誉严重受损,严重危害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大量合规失效的案例表明,银行业金融机构正面临着巨大的合规性挑战。由于邮政储蓄长期只作为邮政的一个内设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其合规风险的管理机制相对比较薄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成立后,随着各种业务的广泛开展,其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亟待加强.

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一、加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①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邮储银行主

动适应金融业发展和外部监管新要求的

需要。随着银行业务的目益多元化、复杂

化和国际化,监管机构要持续跟踪单个机

构的风险变得日益困难。国际银行业和监

管当局清醒认识到加强银行合规管理的

重要性。20__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

会了《银行合规和合规部门》,明确了

商业银行应遵循的合规管理的十项原则。

中国银监会于20__年10月颁布了《商业

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的合

规管理作了具体的规定。中国邮政储蓄银

行要跻身国内商业银行的前列,必须加强

自身合规风险管理建设,主动做好合规管

理工作。以更好适应外部合规监管的需

要。

②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邮储银行持

续稳健规范经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

内在要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以

规范经营和科学管理为基础。邮储银行在

开展业务过程中,随着经营压力和竞争压

力的与日俱增。一些机构和工作人员总是

片面认为“中规中矩会影响发展”.从而导

致在追求业务的片面发展过程中埋下了

隐患。而大量实践表明,具有良好合规风

险管理的银行必然具有持续竞争力,而这

种竞争力恰恰是能给银行带来财富收入

和声誉价值的不竭源泉。加强合规风险管

理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实现持续稳健经

营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健

全有效内控体系的重要基础。

294 特区经济sfiedaizone economy 20__年8月

③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提高邮储银

行制度执行力的核心所在。近年来邮储违

规问题频频曝光.大案要案时有发生,综

观这些案件发生的机构。风险管理和内部

控制等机制在表面上有序运行,其实却因

没有合规经营而被架空。通过对中外资银

行风险管理质量的差异性比较发现,中资

银行其实不缺制度.真正缺的乃是执行

力。如果银行忽视、贬低、淡化合规经营和

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违规违法行为的

查处防范就会落空,重大案件自然会发

生,再好的制度、措施都会失灵。而合规风

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就是为了

保证各项制度、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

的现状

.①对合规风险认识存在误区,合规管

理理念有偏差。有些银行认为在经营过程

中“只要不违法。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在

利益的驱使下挖空心思“打球”.玩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猫鼠游戏。有些银

行认为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强调重视合规

必然会束缚企业的手脚,使企业的竞争力

和盈利能力减弱。有些银行认为合规管理

会助长员工被动的“不做不错,只求太平”

的消极态度,导致业务停滞不前.影响员

工工作热情和士气。

②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风险防

范和控制流程不严密。从目前情况看,邮

储银行在合规管理框架上仍存在一定的

缺陷。一是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邮储

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散落于稽核、审计、财

务等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政

出多门.这种模式使得合规风险管理职能

不能有效独立于经营职能。二是邮储银行

特别是基层机构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合规

万方数据

风险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合规管理岗对

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

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合规风险管理架

构。

③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缺失,影响合规

的主动性和互动性。邮储银行内部缺乏系

统、规范的全面科学风险管理法规、制度

及操作规则,很多规章制度模糊、粗略.缺

乏可操作性。同时合规风险管理的激励约

束机制、问责制缺失,使主动合规者得不

到褒奖,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打击,“规”

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得不到发挥。

④合规管理专业人才匮乏,队伍素质

有待提高。目前,许多基层邮储银行员工

来源于原来的邮政岗位,学历水平普遍偏

低,既懂金融知识又熟谙法规知识、风险

意识的合规风险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合规

管理只有在员工知法、懂法、守法和少数

违法者受到严肃惩处的情况下.才能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而目前邮储员工队伍素质

严重制约了合规管理发挥高效作用。

三、加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

管理的措施建议

①主动树立全行员工合规经营理念。

营造良好的合规管理氛围。积极主动倡导

合规风险管理,高层管理人员要率先垂

范.要带头强化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合规

意识.亲身传达强烈信息,并监督各部门

是否树立合规经营观念。要让合规经营理

念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让员工意识

到合规绝不仅仅是合规部门或合规人员

的事情.合规工作与银行的各个流程、各

个工作环节和每位从业人员都息息相关。

要改变过去那种“不踩红线就不能大发

展”经营观念。逐步树立合规是行为准则、

竞争优势,而不是障碍的观念,促使全员

所有员工在开展业务时都能遵循法律、规

则和标准。

②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构架,明确

合规管理部门的职权。邮储银行要高度重

视合规

部门的建设,应根据自身经营特

点,组建一个独立的、强势的合规部门。可

以借鉴其它行合规部门设置的经验.在总

行及分行设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

在支行及以下机构可设立合规岗位。合规

部门的设置要强调有效性、独立性和被审

查性,确保合规部门不受干扰,同时它也

要受到内审部门的定期和独立的检查。邮

储银行还应配备足够的、素质较高的合规

管理人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合规部门

考核办法等。

③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

防控水平。建立科学的合规管理绩效考核

制度。量化、细化考核指标,实行定性与定

量相结合,并把考核结果与相关人员的奖

惩挂钩,充分体现邮储银行倡导合规与惩

处违规的价值理念,使合规风险意识真正

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流程。切实有效的

落实合规问责制,包括:制定明确的岗位

责任制、建立严格的问责制、认真贯彻落

实问责制等环节.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合规

绩效考核,惩罚违规行为。建立诚信举报

监督机制,各级银行应为员工举报违规、

违法行为提供必要的渠道和途径,并建立

有效的举报保护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举

报不合规行为。强化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有

效监督。

④强化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

业人员整体素质。邮储银行应通过组织持

续有效的合规培训和教育项目,加强员工

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方方

面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

质和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合规培训,使员

工能明确理解银行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必

须遵循的银行“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

对象范围,充分系统了解和掌握银行的合

规政策以及相关合规规程和文件的具体

内容以及各自岗位的合规流程,形成~种

浓厚的合规文化。口

考文t:

[1]宋会.余志海,林力.农信社合规机制

建设研究[j].南方金融,20__,(07).

[2]徐勤德.关干加强农行合规文化建设

的探讨[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__,(08).

[3]刘谦.对加强农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

的思考湖[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__,

(06).

[4]许威骏.银行如何加强合规风险管理

[j].现代金融,20__,(1 2).

[5]王伟华.中资银行合规管理与银行再

造[j].价值工程,20__,(07).

[6]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国

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研究[j].金融

论坛.20__.(60).

[7]聂明.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m].北

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__.

作者■介l

马英杰(1979年一),男,河北易

县人,经济学硕士。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

学院金融系助教。

马珍珍(1980年一),女。河北深

州人.管理学硕士.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

学院经济系助教。

吴淑梅(1980年一),女,河北东

光人.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硕士研

究生.

万方数据20__年6月却’edai zone e.co.omy特区经济295abstract:i n recent yea rs.com—p1 1 anee r1 s k s g radually become thes1 anlf{ca nt r1 s ks chl na’s commer—e1 a1 ba nks facl ng besl des c redlt

|r1 s k.ma r ket r1 s k and 0peratl 0n al

rj s k.w1 th”comme rcl a1 banks com—

d1 1 a nce r j 5k management gul de’

11 nes。1mdl ementl ng. comp]1 a nce

r1 s ks management ha s attracted w1 de

attentl on 0f comme rcl a1 bank’s han—

ager5.from the necessl t_y of chl na

postal savl n口s bank’s compl 1 ance

p1 s k management.thl s pa pe r g{mes

some advl ce on strengthenl ng com。

p1 1 arice r1 5 k marlagement wi th the

actu a]sltuatl 0n 0f chl na postal

savl ngs ban k.

keyword$:chl na postal sa v1 ngs

第11篇

一、汇丰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框架

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管理框架,其主要由三个核心部门构成,即信贷部门(相当于国内银行的信审部)、审计部门以及合规部门,三个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配合,对业务进行监控,各司其职,共同配合,共同建了汇丰坚固的风险管理基础,为汇丰银行的有效内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信贷部门的风险管理

信贷部门与国内银行的信贷部的含义不同,汇丰银行的信贷部主要职责是对全行的信贷风险进行集中管理与时时监测,并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与工作程序规程。汇丰在内部主要采取的是信贷审批的报告模式,从其集团总部到各家分支机构都相应地设有信贷部门,审批权限依次递增,超越本级权限的信贷业务需要逐级上报。相对于国内银行的集体决策机制,汇丰银行将决策权明确到个人,同时也向管理层明确决策的责任也明确到个人,这种机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人员风险控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汇丰银行的评分卡机制其风险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个人信贷及信用卡业务,汇丰银行在以往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个人信用评价系统,信贷部门开发及维护评分卡系统、时时更新系统以保证其有效性。信贷部门在各个分支机构也设有机构网点,负责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分支机构的信贷风险控制情况进行监测。

(二)审计部门的风险管理

审计部门是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核心部门之一,为保证审计质量,汇丰银行设置了强大的审计功能,共聘有一千余名职业会计师进行审计,对于银行内部重大审计事项进行决策时,会请具有独立审计资质的独立董事参与决策。为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审计部门的日常工作情况由其负责人直接向汇丰银行集团主席汇报。为了最有效地使用资源,提高效率,汇丰实行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具有持续性的审计模式。

为实现这一模式,汇丰银行建立了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审计人员运用管理系统对每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进行定期风险评估,其评价标准主要有两项,一是内在风险性,根据大小程度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二是风险管理水平,根据其管理水平不同,分为良好、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审计人员随后依据综合风险评分决定其审计频度及强度,风险程度越高,审计频度和强度也加大。这种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具有持续性审计模式,使资源有效使用,并能保证审计有效性,是汇丰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

(三)合规部门的风险管理

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就是合规部,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及标准,以确保业务部门的各项操作合乎监管法规、银行规章以及市场纪律的要求。汇丰银行非常重视银行声誉的维护,也向来以稳健作为其经营的第一原则,而严格遵守我国的监管法规,全行上下努力贯彻合法合规操作的理念。汇丰银行将合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集团管理层合规,适用于汇丰集团的所有机构,是原则性的规定,其次是各个业务项目或功能板块合规,最后是各地分支机构合规,地方合规是要求各个分支机构根据当地监管法规以及市场环境制定各机构的操作标准。汇丰银行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合规培训,要求所有员工理解各项犯规并且严格遵守,汇丰银行认为任何违反合规标准的行为都是可能会影响损害汇丰银行声誉的严重事件,违反合规标准的相关责任人也将受到银行严厉的处罚。

二、汇丰银行案例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通过研究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得出如下启示:

(一)建立以监控为本的银行操作环境

对银行操作环境的监控是银行业风险控制的基础,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其具体业务在其内部建立一整套风险管理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银行操作的每项业务应有高一级管理层负责掌握操作风险、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事项,并且向管理层定期进行汇报、对于银行操作风险应进行定期评估,对于前期银行 可能导致的对未来产生的风险应进行报告。银行也应主要收集容易引起银行操作风险的事项进行提前防范。银行内部应设有专门的信贷审计部门对于信贷操作的风险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建立以监控为本的银行操作系统。

(二)完善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完善重要措施就是完善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要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肩负着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客户信用记录进行时时监控等。银行需要大量搜集客户信用方面信息,并且进行数据整合,由此银行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信用评价系统将对客户的各项业务进行合理评价和监控,保证银行在决策是否可以对客户授信的重要依据之一,信用评价系统在授信后定期向银行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做出的信用监控报告,由此银行可以准确衡量客户信用风险指标,对信用违规事件防患于未然。

第12篇

【关键词】税收风险;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随着税务管理的日益现代化,以及稽查力度的不断加强,涉税风险引起企业更多的关注。据安永公司2006年对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474家公司调查显示,无论是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企业税务部门,还是国家税务机关以及学者都越来越关注税务风险。可见,税务风险已经成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规避企业的税收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税务风险的来源及其后果

(1)税务风险的来源。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涉税业务未能正确遵循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损失的可能性。税务风险既来自企业内部的挑战,也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一,内部原因。企业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制度、经验和能力;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企业管理层依法纳税的意识和风险意识薄弱;涉税人员不能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税收法规和政策;错误地认为税务风险管理就是与税务机关搞好关系。不注意通过制度建设规避纳税风险。第二,外部原因。税收政策变化频繁,超过了企业涉税人员的接受能力;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又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渠道;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加大了纳税人涉税行为是否合法的不确定性。(2)税务风险的后果。税务风险处理不当,可能使企业遭受法律制裁、财务损失、声誉损害等损失,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第一,法律后果。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的税务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涉嫌偷税、漏税和不及时进行纳税申报而受到的经济处罚以及法律制裁,包括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以及民事的或者刑事的法律制裁。第二,财务损失。这里的财务损失是指企业由于使用税法不当而缴纳了不应当缴纳的税款,以及由于不了解税收政策失去了应当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该种类型的财务损失往往是由企业的业务活动安排不当和会计方法选择不当所引起,往往隐藏于日常的业务活动之中,因而不容易被人们所发觉,所以企业面临的该种类型的税务风险具有长期性的特征。第三,人格风险。我国税法具有较强的管理色彩,其标志之一是对纳税人资格所进行的分类管理办法。例如,增值税就区分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前者可以使用增值税发票,而后者只能使用普通发票。增值税纳税人人格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纳税人商业地位上的不平等,失去了一般纳税资格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些商业机会。如果企业的涉税业务违反税务法律和法规,除了要遭受经济损失和法律制裁外,还可能会失去本来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待遇和一般纳税人资格。

二、税务风险管理的模式

(1)自我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是指企业所有的涉税业务及其相关风险全面由企业内设的税务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该种模式的效率和效果取决于企业税务管理人业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现有的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还取决于成本与效益原则的比较。因此,由于企业自身人员知识结构、能力方面的限制,自我管理模式可能会在企业。(2)外包模式。外包模式是国外十分流行的税务解决方案,它依据的是比较优势理论,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将所有的涉税业务委托给更具有专业比较优势的外部税务师进行管理。由于我国税制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承担的税务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涉税业务进行外包,还可以有效地分散税务风险。(3)混合模式。混合模式是指外包与自营相结合的模式,将风险大、事务性、重复性强的非核心功能外包出去,只保留具有比较优势且对企业具有战略价值的涉税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出于对税务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本的综合考虑,企业更倾向于委托外部专业税务师进行税务风险管理,以便将主要精力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方面,由于生产型企业的主业在生产和研发,其比较优势不在税务管理。我国税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公认的,大多数企业的财务人员和涉税人员很难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税法和政策精神,更不用说无过错地予以运用。因而非常有要借助于专业税务师的专业优势,以分散税务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方法

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于2009年5月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国税发2009190号),这是我国官方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了税务风险及其管理的概念,并肯定了税务风险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地位。该指引的出台,为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意识,自觉防范税务风险,主动遵从纳税义务提供了政策依据。为此,企业应当按照指引的要求,认真关注税务风险,完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1)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明确税务管理人员职责。责任会计是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以责任中心的责任为核算和考核对象的一种会计管理制度,它通过会计核算和业绩考核,可以督促责任人按照目标的要求履行责任义务。因而,责任会计也可以用于税务风险管理。例如,对于某一涉税业务,如新签的交易合同,只要税务管理人员能够提出两个不同的税务解决方案,就可以将两个方案纳税差额的一定比例奖励给相关责任人员。(2)合理安排业务活动,正确选择税务方案。纳税义务是基于企业的业务活动而发生的,这就要求企业涉税人员要熟悉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企业业务活动的税务安排,实现税收负担的最小化。例如,现在有一个闲置厂房使用计划,至少可以设计出两套税务方案。第一套方案是租赁方式。经过测算,需要缴纳以租金为计税对象的5%的租赁营业税、12%的房产税、以及按照上述两项税金为计税对象的7%的城建税、3%的教育费附加,税额总计为租金的18.7%。如果改用第二套方案,即仓储方案,经测算应纳税额为:以仓储收入(与第一套方案的租金相同)为计税对象的5%的营业税、以仓储营业税为计税对象的7%的城建税、3%的教育费附加,税额总计为仓储收入的5.5%。可见,税务管理的对象是业务活动,如果离于了具体的业务半自动而进行风险管理,就如同盲人摸象。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的整体行为,绝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或者是税务管理部门的事情。为此,企业要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提高系统信息传递能力;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寻求业务部门支持和配合。(3)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加强与税务机关的业务联系。在企业税务管理实践中,由于征纳双方对税法规定理解不一,企业因而丧失税收优惠待遇乃至遭受税务机关经济处罚的例子数不胜数。对此,企业要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的机制,在重大业务事项的税务处理方面要及时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争取使双方的认识保持一致。另外要改变与税务机关沟通就是“走后门”、与税务机关“拉关系”的错误认识,因为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是:因为目前国家检察和监察部门已经越来越注重于通过税务问题作为检察和监察国家公职人员经济问题的突破口。通过与税务征管人员搞好关系而换取税收利益的行为正是目前反腐倡廉的重点对象之一。(4)加强税务风险评估研究,提高税务风险应对能力。建立风险评估政策和程序,识别及评价隐藏于业务环节的潜在的税务风险;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和程序等方面体现风险评估的要求,建立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所有层面的风险评估机制。一是通过介入式风险管理,对影响企业战略实现的关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从而预防税务损失;二是通过流程式的税务监督,对企业税务活动进行纠错以及对税务损失进行事后补救。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并定期对风险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以不断改进和优化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参 考 文 献

[1]尹珲,张华.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J].商业时代.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