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技术优势

数字技术优势

时间:2023-09-01 16:55: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技术优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技术优势

第1篇

关键词 数字音频技术;优势;广播电视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9-0044-02

近些年来,数字技术已经在社会各领域有了广泛应用和新的发展方向,其中,数字音频技术作为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技术能够应用于节目前期、后期制作以及管理节目播出,对广播电视实行控制、监督,有效提高电视工程的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

1 数字音频概述

数字音频,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声音进行录制、储存、编辑、压缩或播放的技术,其通过对声音的高低强弱进行排序,即数字音频技术,通过对声音量化以及编码等来对声音进行模拟、抽样,建立与其对应的数字音频格式。基于数字音频概念,广播电视工程经历了从最初的模拟处理到现如今的数字处理的飞速发展。在音频质量方面,尽管数字音频仍有不足,但相比较于传统处理技术,数字音频技术在保留有传统模拟音频信号输入输出方式的基础上,为广播电视工程带来了更高的清晰度,减少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失真现象,更好的传输质量,及时准确的传递信息,以及更大的传输容量,能蚍奖愕厥迪肿远播出以及快捷的非线性编辑,甚至是网络上的节目共享和编辑,满足了新时代广播电视受众对于节目的需求。

2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广播电视工程中,相较于传统的模拟信号技术,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

2.1 扩展了音频轨道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广播电视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音频的录制、音频的播放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3个方面。其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电视的音频轨道,提高了传输容量,提升了音乐、语言类广播节目的音质、音效,借助于音频轨道等现代化技术,实现了64轨硬盘录音。在传统录制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偏差,能够利用数字音频技术进行补录、搬轨,实现修补。此外,还实现了音频扩音轨道操作,便于提升电视的画面、音质质量,满足观众对广播电视的要求。

2.2 剪辑精准

对于数字音频技术而言,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优势,还体现在音频剪辑精准等方面,能够通过高解像度的屏幕,进行数字音频的精确编辑,借助于现代化波形技术,将需要修剪的声音显示在屏幕之上。剪辑师能够对音频进行快捷、有效的剪辑,借助于清晰的剪辑,提升音频的精确性,提高节目音频的播放效果,有效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2.3 实现了信息存储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数字化信息储存功能,不仅如此,还极大地提升了资源的共享程度。该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储存相似,可为用户提供所需的音频信息储存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所要应用的信息,实现信息储存,促进广播电视工程应用功能的拓展。

2.4 可靠性强

较其他音频技术不同,数字音频技术能够显著改善传统音频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使用户所需音频资料能够迅速被找到,并实现了音频资料的分类、整理。此外,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备份、容错设计,一旦系统出现故障,能够迅速切换,保障了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数字音频技术还为广播电视工作人员提供了便捷的操作管理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管理效率。

3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应用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音频广播、音频传输、音频编码、调音台等方面。

3.1 在音频广播中的应用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音频广播系统中的运用,并促进了继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第三代广播――数字音频广播的诞生。较调幅广播、调频广播不同,数字音频广播不仅提供了保真性极高的音质,还具有灵活的传送方式及多节目功能。此外,数字音频广播具有较广的覆盖面,即便对于边缘地带,依然能够提供超过95%的接收率,具有强大的频谱利用效率。不仅如此,其避免了多路广播的干扰,对于任意所给定的相同覆盖范围,数字音频广播所需提供的发射机功率,显著低于调频广播。

3.2 Dante音频传输

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Dante数字音频传输,其主要建立在Cobra Net、Ether Sound的基础上,较传统传输技术而言,不仅继承了传统技术的各种优点,还实现了功能拓展,借助于无压缩数字音频信号,确保了音质效果,防止传统传输技术所需复杂的布线格局,极大地节约了成本,无需进行特殊设置,即可适应现有广播电视网络。对于Dante音频传输网络系统而言,其提供了即插即用的应用功能。在广播电视局域网中,一台Dante系统设备,仅需设置IP将其连接至广播电视局域网,即可在局域网中实现信息、Dante协议的。Dante数字音频传输为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灵活、便利的技术支持。

3.3 DRA音频编码

DRA音频编码是数字音频技术所提供的另一重要应用。DRA由广晟数码集团开发,并成为了当前音频编码的国家级标准,广泛应用在卫星电视直播、有线数字电视、无线数字电视等广播电视工程领域。对应DRA音频标准而言,其提供了多声道环绕声、立体声等功能,也实现了数字音频的即时编、解码,只需极低的解码复杂度,即可实现良好的压缩效率。

3.4 数字化调音台

当前,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调音台中的应用也十分成熟。数字调音台不仅具有传统调音台的多种功能,还极大地减少了节目中的噪声,能够根据所需创作立体声,美化声音。数字调音台通过多路输入,能够对每路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如其能够为高、中、低音等音质分别进行补偿,为音质增加独特的韵味,对声源泉进行定位,并实现多种声音的混合与不同比例的调节。

3.5 数字化录放音系统

在PCM为基本技术的数字录放系统中,整个信号处理流程必须由同步信号发生器向各处理环节提供精准的同步信号,在其控制下才能进行。音频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带限滤波以后,经过取样、量化、编码3个步骤实现PCM的调制,最终完成A/D转换,形成的PCM数字信号,之后再经过编码的纠错和调制,数字信号被记录在光盘、磁带、硬盘等信息媒介上。播放时,从信息媒介上调出数字信号经过重新解调、纠错等处理后恢复为PCM数字信号,由D/A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还原成模拟信号。

3.6 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

数字音频工作站是在硬盘上记录存储声音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声音信号的加工、编辑、特效、管理、编排、播出等多种功能。系统一般由核心服务器、数据存储阵列、制作编辑工作站、编排管理工作站、播出工作站等基于TCP/IP协议网络组成。声音由专业声卡或数字音频接口设备经A/ D转换为数码以音频文件形式在计算机内采用专业应用软件进行记录、编辑、复制、传送等处理,以图形菜单或按钮作为人机对话界面,利用键盘鼠标或者专用功能键来进行操作。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实现以及广泛应用,我国广播电视工程已经正式迈入了数字信息时代,数字化音视频技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工程的数字化建设。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为节目制作前、后期音频的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极大地提高了节目的音频质量,促进了广播电视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品牌杂志》2015年第二期

一、深挖内容资源,努力实现数字出版全媒体产品形态

越来越多的技术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数字出版领域占据了强势地位。对于传统出版社进军数字出版领域,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技术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占据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游,那么传统出版商亦可凭借内容资源优势,主动探索新技术、尝试新产品,来确定自己的优势地位。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数字产品形态主要体现在电子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和移动终端出版产品三个板块。电子出版物主要包括中国青年出版总社通过官网平台、青年文摘网站平台及其他门户网站微博平台进行电子书、电子杂志等的多方位数字出版。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网站()以塑造企业形象和书刊宣传为主。青年文摘网()主力数字阅读出版平台,将《青年文摘》创刊以来的30年的内容全部纳入后台数据库,为客户提供在线检索阅读。青年文摘电子杂志《青年文摘•快点》和《青年文摘•播》,以丰富的多媒体与动画技术,提供了有声杂志服务。在腾讯杂志频道,单期月点击量过百万。电子杂志和有声杂志的开发扩大了用户网络,增强了品牌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纸刊的销售,实现了多方位的营销。手机出版的盈利尚不明显,但为了抢占未来数字化发展的一席高地,《青年文摘》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了手机报,在2009年6月上线以来,目前拥有用户近20万,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的手机阅读产品涉及上架图书300余种。以手持阅读器和IPAD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是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看到的又一个很广阔的市场。青年是这类手持阅读器产品主要的使用和消费者。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IPAD客户端于2011年10月上线,同年,青年文摘系列产品与汉王、悦读网合作,实现了对各种阅读终端的网络发行渠道的覆盖,形成了纸刊、电子刊同步的销售运营模式。

二、搭建个性互动平台,凸显数字传播特性

数字出版时代,信息传播双方的互动沟通非常重要。搭建网站服务运营平台,是传统出版社长效发展全媒体数字出版的保障。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在2011年7月对网站进行改版,将内容的单一输出平台转变为多功能网络社区,改版后的网站兼具总社企业形象展示,书刊信息宣传,电子商务,与读者、作者交流的互动平台,网站集群和数字出版等功能。这一改变契合了年轻的用户群的特点,充分满足了年轻人渴望交流、期待关注、乐于分享、交友广泛的需求。目前,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网站处于运营的初中级阶段,还主要以推广和增加网站会员,变被动浏览者为网站内容的创造者是首要任务。

三、优势与问题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在数字化转型中利用了自己的内容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坚持“内容为王”,实现了全媒体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开发和利用,探索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与方正阿帕比合作制作电子书近四千余种,并授权给方正以B2B方式销售。同时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还基于网站平台、手机平台、终端平台进行B2C营销,使中青社达到年收益四百万。目前,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在数字化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还是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问题和数字作品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当下许多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道路上都会遇到的问题。出版社改制后,新体制环境下传统出版社对作品版权的绝对垄断地位消失,加之出版平台的增加使出版环节竞争加剧。另外,从作者层面,由于数字出版不能实现作者版权的经济价值,作者不愿意授权其数字版权。数字版权分属出版社、机构、作者、内容服务商等多个环节,数字版权的归属问题很难确定。这些问题都构成了数字出版赢利中的绊脚石。传统出版社在此问题上应该采取充分利用现有的内容资源和作者资源,并借力国家和市场等外力资源,牢牢把握人力资源等方法,使数字版权和数字作品内容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

四、结语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作为一个综合性大中型出版社,其数字化进程采取了全媒体的战略,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很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其他起步较早的大型出版社相比还不成熟,但数字出版的前景是可观的。有这样一种说法:数字出版短期看终端,中期看平台,长期看内容,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出版集团,可以把内容资源、交互平台,移动终端三位一体形成产业链条,来实现自有的独特的盈利模式。而对于资金相对匮乏的中小专业出版社而言,扮演要“内容提供商”的角色是其数字出版中的生存之道。总之,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中还是要本着“内容为王”的宗旨,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把握核心内容,重视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这样才有可能在数字出版中占据利润分配的主导权,实现真正的盈利。

作者:卜祥维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第3篇

小区住宅类型主导联网型对讲市场发展

产品经历了从非可视对讲到黑白可视对讲,黑白可视对讲发展到彩色可视对讲,又到安保型可视对讲,彩色可视对讲再度升级到网络楼宇可视对讲(家庭智能终端):楼宇对讲系统从独立系统发展到联网系统,从通过各种总线方式联网发展到半数字联网,进一步运用成熟的TCP/IP数字技术联网。总体而言,从对讲产品由功能单一型到智能综合控制型上来看,可见楼宇对讲市场进步非常迅速。

欧美国家由于居住形式分散,以单体独立住宅为主,因此,欧美对讲市场还是以单户套装机为主。国内楼宇对讲行业伴随房着地产市场的发展热潮而快速成长,由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随着住房由分配转向由市场供应,地产商开发供应的大量住宅小区在中国出现,标配产品楼宇对讲也随之快速增长。由于大规模小区应用上的特殊性,中国的联网型楼宇对讲水平基本可以看作是世界的水平。

诸多瓶颈限制楼宇对讲市场发展

国内的可视对讲产品市场依然存在大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标准甚多且不规范,技术封闭,升级换代困难;不同厂家开发出来的产品不能互联,可视对讲系统和其它弱电子系统也基本不能互联。

当前市场主流产品仍大量采用传统模拟传输技术,抗干扰能力差,当有干扰时,常出现没有信号或图像不清晰等现象:传输距离受限制,由于信号衰减,距离远时必需加视频放大器,小区较大时联网困难且成本高;采用总线技术,实现户户对讲通话时占线情况特别多,因为在同一条总线上只允许两户通话:功能单一,除少数厂家支持简单的文字信息功能外,大部分产品仅限于通话、开锁等功能,设备使用率极低;不能共用小区综合布线;行业内缺乏品牌企业,经营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常打价格战,服务没有保障,用户投诉较多;国内部分企业尝试开发数字化产品,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成本高、价格高等成制约市场主要因素。

中小对讲企业深受资金短缺困扰

楼宇对讲企业在资金或经营等方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面临着成本增加的压力,例如原材料成本、基础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各种税费逐步的增长,但是产品的价格却没有办法增加,更没有能力去减少成本支出。

在材料和人工成本均不断增加的压力下,利润的逐步下降,让业内面对的是日渐艰难的市场环境。伴随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原先在劳动力、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加之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管理方式较为落后的通病,使得我国楼宇对讲企业普遍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在资金方面,国内楼宇对讲企业大多实行财务家长制,资本运作机制尚未完善,企业获得贷款和风险投资相对困难。资金短缺致使企业在技术开发、渠道建设过程中风险过大。资金链运行不畅导致客户拖欠工程商、工程商拖欠生产企业的债务恶性循环,这也让不少楼宇对讲企业不堪重负。

国内企业还面临更具优势的国外厂商的竞争。随着越来越多国外企业逐步进入国内市场,对国内厂商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外安防企业巨头不但产品质量过硬,而且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优势。与之相比,国内企业专业人才缺乏严重制约着楼宇企业的发展,这种影响已逐渐显现。

全数字TCP/IP技术优势分析

网络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即家庭智能终端,采用全数字TCP/IP技术处理视频、音频和控制信号:该家庭智能终端,不仅仅是室内机,而且是家庭防盗主机、监控主机、家庭网络摄像机、电话机、电子像框、家居控制主机等。基于局域网,以TCP/IP协议传输视频、音频和多种控制信号,易于互联网连接和访问。采用嵌入式硬件平台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图像编码采用H.263、H.264压缩标准,音频采用G.711、G.726压缩标准,有别于传统模拟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数字化社区可实现小区对讲、lC卡门禁管理、信息、便民信息、广告信息、紧急广播等功能:将居家安防、留影留言、黑匣子技术、电子相册、密码开锁、指纹识别、防拆、移动探测、呼叫转移、劫持码、音乐铃声、音乐门铃和紧急报警等功能带入对讲系统,还可以灵活地将家电控制、三表远抄等功能纳入该系统。

各利好因素助数字对讲成本走低

第4篇

一、数字技术促进多元结构式美术教学的分析

在当今数字化科技浪潮的影响下,多元结构式美术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更像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旨在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主动探究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的能力,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数字技术下美术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的特点。

1、具有开放的学习空间。基于计算机技术优势的研究性学习,使得学习者无现实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计算机数字环境下的虚拟空间给予学习者无以伦比的开放特性。学习者更不受学习地点的限制,图书馆、教室、设计工作室、艺术实验室甚至寝室、家中都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

2、具有数字网络化的学习过程。学习者的学习途径不再是单一的,学习的输入者不再是书本和教育者,更多的学习内容、资料来自于计算机数字网络;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成绩可经由计算机数字网络上传交流、资源共享;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运用计算机数字网络学习平台与世界同步,并随之全球。

3、可借助计算机数字技术特性开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美术课题的学习情景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网络平台信息搜集、课题资源共享、专业课题讲座、网络授课学习等。学习研究形式也是丰富的:团队合作、独立自主研究、个人与集体讨论等。

4、可收到差异性强的学习评价。通常学习评价情况是无法体现学习过程中的差异,也体现不出个体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差异。在多元结构式美术教学方式中中,计算机数字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了记录学习者研究学习的过程及分步评价,这种评价的产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参与研究的情况在学习过程中自动形成。

二、数字技术下美术教学的优势分析

数字技术下美术教学首要优势莫过于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势,研究性学习正是对其整合资源的系统学习。信息资源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数字信息,还有数字资源互动及共享性优势。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多元结构式美术教育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数字网络学习平台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技术应用,数字网络学习平台给予学习者对知识进行专业交流、艺术研讨的环境。学习者学习的共享性和异步性更促进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数字网络学习平台既解决了学习者对单一问题多解的可能,又提供多人在线同步解决问题的可能,并且后者还能以跨时空的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段的被人多次解决。数字网络学习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加速并拓展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规避了交流信息不畅通的现象出现。

三、总结

数字技术下美术教学是基于数字网络技术影响的研究性学习,其数字网络技术直接促进美术教学发展,形成了以信息网络化特征的教学趋势。广阔的数字网络世界里,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身份没有明显的区分,参与者即可能是学习者,也可能是教育者,两者之间转化自如,交流轻松,真实的个性主张被轻而易举的彰显,最大程度地激发个人的潜能。

作者:董万多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第5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电视技术迈进了数字化时代,MPEG-2视频编码技术在电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探析MPEG -2 视频压缩技术的特点,以及MPEG-2视频编码技术在数字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MPEG -2 视频编码技术 数字电视

MPEG-2视频编码技术以误码率低、清晰度高的独特优势,在多媒体通讯和交互电视领域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电视迈入数字化时代,MPEG-2视频编码技术在电视制作、存储和传输领域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其不仅既降低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成本,又保证了视频信号的质量,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其在数字电视播出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1 MPEG-2视频压缩技术的特点

1.1 使用成本低

MPEG- 2视频编码技术无论是对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都能对冗余信息进行有效压缩, 以单位数据量减少为基础,不仅有效降低了存储成本,还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计算机的总线带宽和网络频带压力大为减轻,因此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MPEG -2格式以8 Mbps 码流计算,其压缩比为20∶1。因此,不金降低了存储成本,而且素材调用时,消耗的网络带宽资源也相应减少。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进步,利用软件和计算机本身的处理能力,就能够进行 MPEG - 2 数据的解压缩运算,减少了设备的投入成本。

1.2 图像质量高

MPEG-2视频编码技术是以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为应用目标,并依此确定压缩算法和技术处理标准。在编码处理方面,MPEG-2能够采取场和帧2种方式进行自适应处理;在图像的输入格式方面,MPEG-2在 CCIR601 标准中定义了4:2:2和 4:2:0 两种格式;加上MPEG -2在数据的传输方面的详细规定。使其从编码压缩、存储和传输环节方面保证了数字电视图像的信号质量。

1.3 良好的兼容性

虽然MPEG-2的码率压缩方法多样,但MPEG-2视频编码技术采用的解码技术是统一标准的。这也保证了解压设备任何情况下都能解压出视频数据。从应用实践来看,国内播出系统厂家已成功解决了不同格式MPEG-2文件播出解压问题,在根本上解决兼容性问题的条件下,实现了制播一体化网络。

2 MPEG-2在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

2.1 在上载方式中的应用

节目的上载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集中上载,二是异地分布式上载。在集中式上载方式下,MPEG-2编码卡和解码卡都设置在视频服务器内部,上载站的唯一任务是软件的命令控制执行;集中式上载方式的主要优点是提高了系统硬件的效率、同时还便于管理;此外,由于视频数据主要存储于磁盘阵列之中,可以将审片误差降到最低。集中式上载方式的缺点是由于硬件集中于视频服务器内部,如果各站同时工作,视频服务器负荷就会急剧增加,超负荷运转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此外,由于视频服务器上的插槽数量有限,集中上载时上载板卡的插载,会占用一部分插槽,从而造成播出通道扩充的余量的减少,不利于系统功能的拓展。

异地分布式上载方式下,将MPEG-2编解码卡在上载站安装,并完成相应的功能与任务,编码信号由网络传输至视频服务器,这种模式下,在视频服务器内部只需要安装MPEG-2解码卡。异地分布式上载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比较灵活的构建方式、管理上相对方便;只要网络端口和带宽允许,上载站和审片站数量可以任意设置,而不需要考虑机房位置以及设备格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给系统的扩展、升级带来了极大地便利条件。

2.2 在硬盘播出系统中的应用

MPEG-2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能够以其为基础进行电视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建成全新的硬盘播出系统,目前以MPEG-2为编码标准进行生产的视频服务器,已经能具有视频质量高、传输速度快以及存储容量大的重要技术优势,其已经完全满足构建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求。在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主要采用M-JPEG、MPEG-2两种技术。其中M-JPEG技术主要优势在于电视编辑和特技制作方面,但是这种技术的压缩比通常不高。但是MPEG-2编码技术不仅能保证数字电视播出系统视对频质量的要求,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压缩比,此外,由于MPEG-2解压标准的统一化,可以做到电视台各种设备能够相互兼容,以此为基础的全网的节目制播网络建设的顺利实现,将使得整个系统将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的优势。

2.3 MPEG-2在远程节目网络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和电视台开始广泛采用光纤网络实现基于MPEG-2远程数字网络节目制作系统,特别是具有从属关系的有线电视网采用这一技术可以实现下级电视台或远程外采记者利用便携式MPEG-2非线性编辑设备进行移动编辑,并通过有线电视光纤网进行实时传输报送节目。

2.3.1 远距离光纤网络

以光纤转发器和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为基础,进行远程多个局域网的连接,可以实现基于MPEG-2的数字网络制作系统,进行统一的节目管理,电视台中心网络可以通过光纤网络,实现对远端节目的直接调入。

2.3.2 远距离光纤传输

如果远端局域网络没有采用基于MPEG-2的数字网络制作系统,可以利用MPEG-2上载工作站对视频节目进行格式转换,将转换成的MPEG-2数据文件通过远距离光纤网络直接调入电视台中心网络。如果远端局域网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标准的MPEG-2节目文件,能够在远端将该文件直接入库到电视台中心网络。

3 结束语

MPEG-2编码技术为电视系统实现数字化播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对MPEG-2编码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其在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探讨,MPEG-2 视频编码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MPEG-2视频编码技术的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丁正良.MPEG-2视频压缩技术在数字电视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12(S1):386-389.

[2]王丽丽.MPEG-2在卫星数字广播电视的传输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3(01):17-18.

[3]车晋.数字电视音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分析与研究[J].广播电视信息,2013(12):96-99.

第6篇

【关键词】 煤矿企业 无线通信 优势 种类 发展趋势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及技术优势

无线通信技术是煤炭企业安全、快速生产的基础保障,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必须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及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煤矿开采井下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以现代化的公众无线通信技术为依据,在提高井下通信装备水平的同时,还能赶上地面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第二,无线通信技术让用户在使用有限技术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无线技术的调度特点,为促进有限和无线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第三,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使目前应用较多的无线通信设备在井下工作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在煤矿企业中应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种类

1、PHS技术。PHS技术就是常说的矿井小灵通,是现代社会矿井无线通讯的主要设备之一。矿井小灵通综合使用了大量硬件技术,如FPGA和DSP等,该技术的软件开发以模块化为标准,其控制体系以逐级分布为主;系统的配置灵活性较高,用户可以随机调换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容量;该系统还能够统一指挥和调度矿区内固定和移动的用户,实现公众通信移动网络和矿区通信移动网络的联合发展。

2、SCDMA技术。SCDMA技术是常说的矿井大灵通,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CDMA技术不符合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较小。主要原因是该技术仍存在着覆盖方式以泄露电缆为主和限制手机定位等缺陷。

3、矿井无线数字对讲。该技术在矿井开采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相关的配套设施和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具有可靠、实用和经济实惠等特点。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仍很难实现一部手机全双工的保密通信要求;难以完成电信公网和企业原有的固话交换之间的相互连通;并存在业务信道较少以及覆盖面狭窄等缺陷。

4、矿井无线局域网。矿井无线局域网属于短距离无线宽带数据传输领域,是非移动无线宽带数据通信产品的典型代表,该技术与其其他通信技术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支持语音业务和移动数据传输,在无线网片和无线网桥领域应用比较广泛。

三、煤矿企业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PHS技术

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PHS技术是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应用频率最高的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在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技术优势,最典型的特点有语音通话效果好、移动切换呼通率高一级组网通信规范等。近几年,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PHS技术的原有频段将转移到3G组网上。该项技术转移的主要原因有:第一,PHS技术中必须使用的基站和手机功率相对而言较小,属于无线微蜂窝通信体制的范畴,原有频段转移到3G最往后,网络通信受干扰程度较小;第二,转移到3G组网的原有频率可以完成自动调整,确保在新通话收集的通信频道不被切换;第三,原有频段转移到3G组网后,PHS和DECT系统可以同时实现与3G网络的兼容发展;第四,PHS技术主要集中在矿井下,对地面3g网络信号不会产生影响。

3.2 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

Wifi技术系统在未来的发展领域十分广泛,主要由于该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占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技术优势,该技术正逐步替代PHS技术在煤矿无线通信领域的地位。该技术的使用可以使矿井工作人员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完成无线和有限网络通信,网络点非常容易连接,井下或者井上都可以随时完成无线通信。

3.3 NGP移动通信技术

NGP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由于该技术具有节约电缆、人员定位以及自行监控井下作业等优势。NGP移动通信技术在根本上实现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多网合一无线通信的实际需求。NGP移动通信技术的新通信协议能够实现及时和精确的定位,并能上传有效的定位信息,是现阶段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移动成产调度系统之一。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之间不产生任何冲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要想促进煤矿开采效益的提升,就必须提升现代煤矿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水平。煤矿企业应该在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及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对PHS技术、SCDMA技术、矿井无线数字对讲以及矿井无线局域网等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的探讨,为促进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参 考 文 献

[1]刘兴.浅析矿井开采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2,(04).

第7篇

(一)存储信息

相比较而言,数字音频技术优于其他音频技术的一点是其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能够全面突破传统音频技术工作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数字化音频技术管理与计算机数据存储器类似,能够实现音频资源的存储和共享,不仅能够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还能够加强对音频信息的管理,实现广播电视现代化管理。因此,数字化广播电视工程必将成为未来电视广播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二)广播系统

数字音频技术中的数字广播系统方面的技术,主要涉及到压缩编码数字、无线传输以及运用组网等,压缩编码数字音频信号主要是依据人耳的特点,对音频码率进行调整和优化,我们的耳朵在受到强度差别较大的音频信号的影响过程中,对音频较低的信号反应并不强烈。因此,将这种特性应用到数字音频广播传输系统中,能够有效避免电视广播工作中的问题,为电视广播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广播电视工程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发展

(一)数字调音台

数字调音台作为现代电视广播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播电视节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字调音台处理过程中,不仅要确保原有功能,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避免电视节目中耳朵噪音、串音等问题的出现,还要将数字技术融入到调音台中,发展新型数字调音台,增加切换模块等功能,丰富数字调音台功能,促使数字调音台能够适应更多的环境,满足个性化需求,发挥通路多,且体积小的作用。

(二)音频嵌入技术的应用

音频嵌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运用数字音频技术并建立数字音频工作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节目制作质量,还能够节约大量时间和人力,提高电视广播工作效率。在视频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音频信号仅能够在特定范围内进行信号传输,也就是嵌入音频。因此,嵌入音频主要是指将数据信息嵌入到特定范围之中,在进行视频传输过程中,通过嵌入音频技术,能够实现声音与画面同步进行,在提高电视节目质量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嵌入音频技术主要应用于电视节目的前期与后期制作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视广播工作提供了更多帮助,促使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逐渐细化,电视节目制作也会实现数字化建设,并将嵌入音频技术推广和普及。另外,广播电视的管理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建立以嵌入音频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实时监督和控制,还能够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进一步发展。

(三)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优势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测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轴线放样;2)标高确定;3)垂直度观测;4)沉降量观测等。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而言,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是关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测量技术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特别是数字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后者的带动下,GPS、GIS等数字测量技术相继问世,为建筑工程测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

1.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现状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还远远不够广泛,仅仅在某些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造成这种情况制约条件有两点,一是施工技术水平,二是购买测量仪器所需的大量资金。研究数字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对于后续的推广工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数字测量技术相对落后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该技术的日益青睐,相信不久的将来数字测量技术将会取得辉煌的成绩,如大幅降低一线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测量数据的万无一失,有效提升施工效率等。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数字测量技术处理数据的速度得以明显提高,为其成为测量领域的中流砥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字测量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测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新一轮的发展。[2]

2.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测量工作是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工程测量能在施工场地上对施工图上的各个建筑项目进行准确定位、放样以及高程控制,为后续施工提供相关基准。在建筑领域,由于测量放线不当而导致实际施工和图纸设计不相符的问题并不是新鲜事,这种问题一旦发生,是很难进行后期调整的,所以测量放线结束之后,一定要将复核工作落到实处,及时消除隐患。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墙柱平面放线。其精度控制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建筑的整体垂直度,还会影响钢筋的绑扎以及楼板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细小偏差,则应有耐心地慢慢调整,不可视而不见,从而避免累积误差的出现;2)垂直度的控制;3)楼板模板标高。对标高进行准确测量能够为楼板模板的安装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3]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所以测量工作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数字测量技术的优势

传统测量技术主要通过光学技术或者机械技术来实现相关测量任务。数字测量技术以传统测量技术为基础加入了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测量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也为测量技术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数字测量技术,一方面简化了繁琐复杂的测量程序,一方面极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实现了数据传输的智能化,使得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更加规范,更加标准。在运用数字测量技术时,可根据任务的特点,灵活选用不同设备以及设定不同程序,另外,某些种类的设备能够应对多种不同的测量任务。数字技术有效规避了传统测量技术中的诸多不足,如在测量工具方面实现了便携化及一体化,使得测量工作更加简单,更加顺利。数字测量技术的问世与发展是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其优势已经获得了建筑领域的初步肯定。[4]

4.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4.1建筑工程测量定位中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定位测量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系着后续道路管网的科学布置。定位轴线一定要非常准确,否则会给最终建筑面积带来不利的影响,还会给竣工验工工作增添无尽麻烦。GPS三维坐标技术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全天候连续作业,借助静态、动态卫星的帮助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测量数据的实时性、高效性以及精准性,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5]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空间卫星群,二是地面监控系统。应用GPS技术的过程中,不要求被测点和测量站点必须保持通视,另外,GPS技术在图形结构方面更具灵活性,在点位选择方面也更加方面。结合GPS技术的本身特性以及后续测量工作的要求,在选点时应做好以下几点:1)每点尽量和某一点保持通视野,为后续测量工作提供方便;2)点平面高度角15°之上最好不要有障碍物的存在,防止给信号接收造成麻烦;3)点位应和高压电线或者无线电发射源保持适当的位置,防止电磁场对信号造成干扰;4)点位所在区域应具有开阔的视野,同时还要具有交通便利、易于扩展、便于保存等一系列优点;5)选点工作完成后,按照标准进行标石的埋设,并做好相关记录。GPS观测工作的开展应严格按照调度表上的计划进行,观测时相关参数设定如下:1)定位——静态;2)卫星高度——15°;3)时段长度——45min;4)采样间隔——10s。观测方法如下:选择3个合适的点,分别设置1台接收机并对天线进行调整(对中、整平以及定向),然后量取天线的高度,同时测量相关气象数据,接着启动设备,当各项指标满足既定要求时,根据接收机的提示将某些数据准确输入其中,此时接收机便会进行自动记录、测量,观测者对测量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即可。[6]

4.2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测绘领域,数字测量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获得了一致认可及广泛应用。在数字测量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大幅降低建筑工程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随着电子经纬仪等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数字测量技术在数据采集、处理以及自动化绘图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使测绘工作效率更上一个台阶。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及自动化的日益发展,测绘工作精度因而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现代建筑工程测绘工作中,数字测量技术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是未来测绘技术的一个主流发展方向。

4.3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最开始是为矿山测量服务的,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建筑变形监测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可以快速、准确提取出被测二维影像数据,然后对建筑变形参数展开客观分析与评价,包括沉降、水平位移以及倾斜等。对于建筑变形监测工作而言,随着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的加入,其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取得了双重的提高,为后续的建筑使用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7]

4.4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展望

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得以不断拓展,测量人员对数字测量技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由此可以预测,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数字测量技术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空间。数字测量技术以其诸多优势为自身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口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数字测量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关键的技术方式,保证建筑施工的高效开展。

5.结语

由上文分析可知,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数字测量技术不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还获得了施工单位以及测量单位的普遍认可。数字测量技术优势众多,如高效性、高准确性、便捷性等。这些优势是数字测量技术继续发展的基础,能够帮助它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测量技术也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给操作人员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钻研、不断学习,熟练掌握该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龚逸. 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02).

[2] 张文伟. 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 2011(06).

[3] 柳丽芳.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5).

[4] 庞丽淑. 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企业导报. 2011(02).

[5] 晁辉. 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 绿色科技. 2011(03).

第9篇

1、PHS技术

PHS技术就是常说的矿井小灵通,是现代社会矿井无线通讯的主要设备之一。矿井小灵通综合使用了大量硬件技术,如FPGA和DSP等,该技术的软件开发以模块化为标准,其控制体系以逐级分布为主;系统的配置灵活性较高,用户可以随机调换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容量;该系统还能够统一指挥和调度矿区内固定和移动的用户,实现公众通信移动网络和矿区通信移动网络的联合发展。

2、SCDMA技术

SCDMA技术是常说的矿井大灵通,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CDMA技术不符合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较小。主要原因是该技术仍存在着覆盖方式以泄露电缆为主和限制手机定位等缺陷。

3、矿井无线数字对讲

该技术在矿井开采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相关的配套设施和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具有可靠、实用和经济实惠等特点。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仍很难实现一部手机全双工的保密通信要求;难以完成电信公网和企业原有的固话交换之间的相互连通;并存在业务信道较少以及覆盖面狭窄等缺陷。

4、矿井无线局域网

矿井无线局域网属于短距离无线宽带数据传输领域,是非移动无线宽带数据通信产品的典型代表,该技术与其其他通信技术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支持语音业务和移动数据传输,在无线网片和无线网桥领域应用比较广泛。

二、煤矿企业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PHS技术

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PHS技术是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应用频率最高的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在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技术优势,最典型的特点有语音通话效果好、移动切换呼通率高一级组网通信规范等。近几年,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PHS技术的原有频段将转移到3G组网上。该项技术转移的主要原因有:第一,PHS技术中必须使用的基站和手机功率相对而言较小,属于无线微蜂窝通信体制的范畴,原有频段转移到3G最往后,网络通信受干扰程度较小;第二,转移到3G组网的原有频率可以完成自动调整,确保在新通话收集的通信频道不被切换;第三,原有频段转移到3G组网后,PHS和DECT系统可以同时实现与3G网络的兼容发展;第四,PHS技术主要集中在矿井下,对地面3g网络信号不会产生影响。

2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

Wifi技术系统在未来的发展领域十分广泛,主要由于该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占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技术优势,该技术正逐步替代PHS技术在煤矿无线通信领域的地位。该技术的使用可以使矿井工作人员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完成无线和有限网络通信,网络点非常容易连接,井下或者井上都可以随时完成无线通信。

3NGP移动通信技术

NGP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由于该技术具有节约电缆、人员定位以及自行监控井下作业等优势。NGP移动通信技术在根本上实现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多网合一无线通信的实际需求。NGP移动通信技术的新通信协议能够实现及时和精确的定位,并能上传有效的定位信息,是现阶段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移动成产调度系统之一。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之间不产生任何冲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RTK测量技术;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GPS-RTK技术因为其测量精度高、动态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在测量工程中应用较多。市政工程作为关系到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其测量工作也应该做到尽可能的完善,利用该技术可以很好的辅助实施。随着实时动态差分GPS-RTK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该方法在市政工程测量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RTK技术优势

1.1市政工程测量的特点

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阶段性规模化建设基本完成。现阶段市政工程的建设大多以改造完善居多,具有工程规模小且分散、工期要求紧的特点市政工程测量的工作范围通常为狭长的带状,位于城区或城区周边,建筑物密集,流动障碍物多,无线电干扰源多;位于地面的测量控制点常遭破坏,位于楼顶的高等级控制点又常常被后来建设的微波源所干扰,或因受阻挠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关系协调。

1.2 RTK技术优势

(1)作业条件要求较低。RTK受地形和植被的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和限制较小,不要求两点问通视。

(2)作业效率高。一般作业环境下,RTK作业半径为10km,大大减少已知点的需求,减少仪器的搬迁次数,需要的作业人员少,劳动强度低,作业速度快。

(3)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采用内装式软件控制系统,测绘功能强大,无需人工干预,辅助测量工作大大减少,减少人为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边走边获得测量结果(坐标数据或点位)。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功能强大,并能方便快捷地与计算机、其它测量仪器进行通信,大大减少人工的工作量。

(4)定位精度高,没有误差积累。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RTK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而且RTK测量成果都是独立的观测值,不会像常规测量一样造成误差积累。

二、RTK工程测量技术在市政施工中的工作

2.1测量前的准备

放样内业数据准备:在内业将线路的起点坐标、折点坐标、终点坐标资料等等要素资料,根据需要提前将电脑设计数据直接输入到外业电子手簿待放样点的坐标库,其中道路直线上每20m一个点,曲线上每10m一个点;排水需要的井位坐标;建筑需要的楼角坐标等。加入点时要考虑便于加桩操作,方便外业调用,提高外业采集数据效率。

基准站选定:基准站设置除满足GPS静态观测的条件外,还应设在中线放样资料范围内RTK移动站接收范围内的地势较高、四周空旷开阔的至高点上,且周围无磁场影响的已知点或未知点上,便于电台的发射。一定要确保作业区域在校正点的范围内。

外业操作:将基准站接收机设在已知基准点或未知点上,开机后进行必要的系统设置、无线电设置及天线高等输入工作。流动站接收机开机后首先进行系统设置,输入转换参数,再进行流动站的设置和初始化工作,要通过校正点来获得当地的坐标。

2.2 RTK用于地形测量

由于RTK测量随时都能显示当前位置的三维坐标,因此可利用RTK来测量地形地物点,并记录该点的序号和特征值,内业采用数字化成图软件,实际作业中对独立地物的测量序号应尽量连续,如测量房屋,应围绕房角至少测2个(对角线)或3个点,测量池塘要连续测完,并注明从XX~XX详细代为何地物,和现场勾画草图。外业结束后,再根据草图绘制地形图。

2.3 RTK用于控制测量

由于RTK测量在20km内点位平面标称精度为±3cm,根据控制测量规范要求I级导线点的点位误差为±3cm,从理论上讲RTK测量完全可以满足I级以下导线点的技术规范要求。在某工程道路放桩RTK测量中,我们对距离基准站1~6km的一些四等GPS控制点采用一点法进行检核比较,结果表明平面坐标分量最大差值为3.1cm,高程最大差值为4.9cm,完全符合I级导线点的规范精度要求。

在某工程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任务中,测区长约7km,宽0.7km,面积约5km2。整个测区采用Ashtechz—x双频GPS接收机用静态法共布测了5个四等GPS点,21个一级GPS点,点位均匀分布,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Mx:4.0cm,My:3.9cm),并联测了四等水准高程。为了进一步检核AshtechZ—X双频GPS系统的测量精度,采用GPS控制点联测法均匀地检测了其中12个GPS控制点,基准站设在测区中间。其x坐标中误差为±3.1cm,Y坐标中误差为±2.3cm,H高程中误差为±5.Ocm,结果完全可

满足I级导线点(5 以下)的规范精度要求。

尽管GPS测量的标称精度及实测精度完全满足I级导线点5”点以下的规范精度要求,但目前的规范对利用GPS测量进行I级导线甚至更高的精度的控制测量,其采集数据的方法,数量等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三、RTK测量的误差及应用RTK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RTK测量的误差同GPS静态定位的误差类似,一般可分为两类,即同测站有关的误差和同距离有关的误差。同测站有关的误差包括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多径误差、信号干扰和气象因素影响等。其中多径误差是RTK定位测量中最严重的误差。 同距离有关的误差包括轨道误差、电离层误差和对流层误差。

GPS作业由于每个测点都是独立的观测量,缺乏相关联的检核手段。因此,在作业前后,在测区内找均匀分布的已知控制点进行检核,是目前较好的检核手段。坐标转换方法,如控制联测法,单点法等所测量的点位精度不同,作业时应依据任务要求,测区大小使用不同的方法。RTK采用VHF超高频无线电波做数据链,容易受到电信发射塔。

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CORS;GPS;RTK城市勘测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198-01

1、引言

随着卫星定位技术快速发展,实时动态GPS-RTK技术已经比较完善成熟,极大的方便了测绘工作的实施,提高测绘成果的精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高效性。但GPS-RTK本身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在单基站条件作业,其精度和可靠性随测量半径的增大而快速降低。为克服RTK技术上的局限性,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的GPS定位技术,即CORS系统,在我国各地迅速建立起来,它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点,尤其是CORS系统中RTK测量功能的实现,它改变了传统测量作业方式,测绘效率得到大大提高。CORS技术也逐步在城市勘测中得到积极的应用,并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控制网建立模式和GPS-RTK的单基站作业模式。

2、CORS技术

2.1 CORS技术原理

CORS技术是在大范围区域内,布设永久性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并构成卫星定位参考站网络,参考站按既定采样率进行连续观测,通过数据通信系统实时的将观测数据传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各个参考站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质量分析,之后对整个区域的参考站网数据进行统一解算平差处理,实时估算参考站网内的各种系统误差以及误差改正项包括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卫星轨道误差等,建立参考站网区域内的误差改正数学模型。并能向区域内用户实时发送卫星定位改正数据,使得在该区域内的用户只需要一台接收机,便可实时得到高精度的、稳定的、可靠的差分定位信息。

2.2 建立CORS意义

CORS技术的应用和系统的建立提高了测绘精度、测量速度以及测量效率,降低测量劳动强度和节约大量测量成本,节省各项测绘工作实施过程中控制测量费用。CORS服务网在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规划、勘测、管理等发挥着重要作用。CORS技术的建立对城市工程建设进行实时、可靠、稳定、长期的变形监测起到了非常重要在作用,改变变形监测的局限性,扩大了监测范围以及监测内容,并可对一些灾害的快速监测以及预报提供可靠数据。城市数字化以及数字城市是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必然趋势,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的前提以及基础性资料,CORS系统是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城市空间基础设施三维的、动态的、地心坐标参考框架是非常必要的,进而使实时的空间定位信息转变为真正的实现城市数字化。

2.3 CORS系统的技术优势

CORS系统使一个区域内的所有测绘工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改变传统GPS以及RTK作业单打独斗局面。它将整个区域内的卫星定位工作精度提高,速度提高,效率提高,并大大降低作业成本。其优势主要包括:它扩大有效作业半径;区域内的用户无需架设参考站,可直接定位,实现真正单机定位作业模式,切实减少了测量费用;采用CORS技术,区域内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测量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CORS拥有完善的、可靠的数据监控体系,可有效地消除系统多种误差以及周跳的影响,增强差分测量的可靠性;它使用稳定的、可靠的数据链通讯模式,避免噪声干扰;在一个城市中建立一个或者多个CORS系统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少城市现有测量工作的成本,对城市发展,城市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动态监测,以及城市交通监测与控制,甚至包括突发事件的定位与处理,火灾救援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CORS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很强的使用性优势。

3、CORS在城市勘测中的应用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能够在全年实时进行连续不断地运行,完全可以全面取代建立城市传统大地测量控制网的物力和财力。在城市CORS控制范围内的用户只需一台接收机即可进行所需精度的实时的、准确的快速定位或事后定位。CORS系统支持各种类型的全天候GNSS测量、定位、变形监测以及工程放样工作,CORS系统可构建国家的新型大地测量动态坐标参考框架体系,构建城市地区新性动态基准站参考站网络体系。因CORS系统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精度以及低成本等特点,在城市勘测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3.1 控制测量

单基站RTK测量虽然可以实时定位但是作业半径有限,需要有建设基准参考站,工作比较繁琐。建立CORS系统后可以采用RTK技术进行城市各种控制测量,既能实时获得定位信息,又能实时看到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这可大大提高外业测量作业效率,在进行实时快速定位时,定位精度可达到cm级的定位精度,如果需要可以定制相应方案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所以,RTK定位技术可进行城市地形图测绘、地籍测量、房地产测量、施工放样的控制测量。在我院的外业工作中,节约近40%的外业工作量,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城市控制点的维护和修补测工作。

3.2 城市房产地籍测量

城市房地产测量及地籍是精确测定城市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数据为土地部门以及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平面图以及房产图作为管理的依据,同时可以量算土地和房屋的具体面积。在该项目的测量中应用CORS技术进行每宗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和房地产图,能够测定各个界址点坐标信息及地物点的位置信息,并可以达到技术要求的厘米级精度。

3.3 城市规划及放线

CORS技术在城市规划测量中有着很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测量模式相比,省时省力且高精度等特点。CORS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定界放样测量,土地利用规划等测量工作,在城市市政道路中线CORS技术的RTK放样测量工作时,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放样测量工作。将道路设计参数起终点坐标、曲线转角、曲线半径、终点坐标等输人RTK的手簿控制器中,就可以进行随意放样测量工作,放样方法灵活,可根据需要进行放样并可以随时转换不同放样方法。放样过程也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手簿屏幕上的方向指示以及偏移量和偏移方位,直接导航到所要放样点位置,并直到满足放样的精度要求为止。

第12篇

1ATM的技术优势

(1)ATM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信息传输的模式,始终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具体的信息交换过程和终端设备以及信息的种类之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2)ATM传输媒介有很多种,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尤其是光纤接入网等应用方式,无需路由器进行连接,ATM技术将实现一个无边界、无缝隙式的全数字化信息网络。(3)目前而言,语音通信、计算机数据信息以及图像等数据业务,由于其各自具有的特征的区别,因此采用分离式网络进行传送,ATM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传送不同种类的数据业务。(4)由于ATM标准的区别,则带宽级别无论是Mbit/s速度级,还是Gbit/s速度级,均可供进行支配,因此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未来数据通信需要。(5)ATM技术在综合业务数字网络中属于重中之重的核心业务,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一方面可以将其应用到LAN和WAN等各个领域。随着ATM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进步,ATM技术作为网络通信中的的骨干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经济适用性。(6)ATM技术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作为一项独立技术存在的ATM技术,可以很好的和别项技术进行充分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广域网技术;二是对IP技术的兼容性。综上所述,ATM技术比较适合于高速公路通信业务的需求,再结合技术的性能、成本以及发展态势等各个影响因素,ATM技术将成为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

2ATM技术在高速公路通信的发展

现阶段,网络通信技术向数字化、多元化、宽带化、传输光纤化以及分组化的方向发展,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因为其优点得以发展,也因为其缺点而在发展上存在局限性。因此对多种技术进行融合也成为一项发展的一条方向,比如说ATMOVERSDH,IPOVERATM技术等。ATM技术在高速公路通信方面的应用和发展,主要是契合了高速公路通信网络需要语音图像以及数据等传输的通信网络,而ATMOVERSDH技术对SDH大容量、大光纤进行充分利用,结合其自愈以及迂回路由的网络特点,发挥其综合业务接入网的优势,保证ATMOVERSDH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SDH和ATM技术的互补,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项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依然是ATM交换核心。具体而言,表现为对ATM信元进行打包,其中ATM信元可以反映到SDH层面,通过SDH进行信息的传输,也就是通过ATM层面进行信息的快速交换,完成了信息传输的同时也满足了客户的需求。综上,ATMOVERSDH技术充分反映了SDH的信息传输安全性,以及我无论是技术性能,还是成本和发展等各个方面,ATMOVERSDH技术都将所融合的技术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技术适用性方面更适合应用于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尤其是现阶段高速公路单条线路也已建成SDH技术网络,在后期可以不用费太大力气就过渡到B-ISDN通信网络。所以说,ATMOVERSDH技术将成为未来高速公路通信发展的趋势。除此之外,IP技术也已发展成熟,因此许多专家对ATM技术的未来发展产生担忧,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标准的逐渐完善,ATM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结语

综上所述,ATM技术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的关键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其应用范围包括从LAN到WAN等各个领域。ATM交换技术从被发明至今,就是作为语音、数字、图像资料等信号进行传输而设计的。结合以上特点,ATM技术比较适合应用于高速公路通信系统。随着ATM技术的不断发展,ATM技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有关ATM技术在高速公路通信方面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于ATM技术的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峥 单位:邯郸市交通运输局通信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