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2 23:3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班主任教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现状分析;人事制度;改善;培训
2010年8月,有61位师范专业应往届专、本科毕业生经过招聘和考核,走上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岗位。而这61人中,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招聘录用的仅为9人。这个数字同当年6月各校上报教育局的班主任教师需求数58人相比,差距甚远。这说明,目前在我区农村小学,班主任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还有很大缺口。这种状况是否真实呢?而除了数量短缺外,班主任教师还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不利状况呢?下面,笔者以我校为例,分析阐述我区农村小学班主任教师的现实状况。
一、现状分析
1.1 教师超编,但班主任数量不足。我校现有在职教师71人,学校教师编制为63人,超编8人。教师数量虽多,但班主任却严重不足。本学期,我校应开设30个教学班,原则上应配备相应的班主任教师,但却有5个班主任的缺口。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1)由于教师超编,上级主管部门不可能按学校教师需求数分配新教师上岗(本学期,我校班主任需求数为5,实际只分配新教师1人)。(2)近几年,我校退休的教师中有70%曾经是一线的班主任教师,而新分配的毕业生中,大多数是非师范类毕业生,由于专业偏离小学教育,业务上不通,多数不能立刻胜任班主任工作。确切地说,由于学校没有人事自,致使学校发展所需的人才不能进入,造成了今天的被动局面。面对这种状况,校领导在工作安排上,可谓费尽心思。没办法,以前教微机的科任教师做了班主任,快退休的老教师重新上岗当班主任,将人数较少的两个平行班合并――这样勉强解决了。但显然,这不是长远之计。
1.2 班主任流失现象严重。据我个人统计,从我参加工作到现在的13年间,先后有19位教师从我校调转进城。而这19人中,班主任人数多达14人。这14人中,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年以上的现已成为市、区级骨干班主任的有8人。这个数字和比例说明,不仅班主任流失人数严重,而且流失的班主任多数是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优秀班主任。为什么从数量到质量上会有这样大的流失呢?第一,一部分教师,家来至城内,分配时到农村时就没有长久留下来的意愿,回城是早晚的事。第二,从个人自身发展考虑,由于教师自身有能力,业务全面,调转进城,为了自已将来有个更好的前程。第三,最主要的原因,同城内相比,农村教师待遇较差,工作条件艰苦,生活质量低。为摆脱现状,千方百计远离农村,调转进城。除了工作调转之外,有些优秀的班主任教师由于工作成绩出色,被提升为学校管理型干部,脱离了教学第一线。虽说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但不应忽视的是,种种原因造成的班主任人才流失,无论是对学校的整体工作,还是相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1.3 结构不合理。
1.3.1 年龄结构不合理。在我校现有的29名班主任教师中,30岁以下的有19人,45岁以上的有7人,30―45岁之间的仅有3人。
造成这种状况,可能有历史的原因,有体制的缺陷。但显然,这种年龄构成是不合理的:真正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的、有充沛的教学精力的、承前启后的中年教师为数不多,出现断代现象。
1.3.2 学科结构不合理。这里所说的学科结构,并不是指班主任的任教学科(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普遍是任教语文、数学学科),而是指教师自身所学的专业学科。仍以我校的实际为例,在现有的29位班主任中,真正从师范类普师专业毕业的只有4人,而其他班主任中除了一部分是民师转正外,所涉及的专业包括音乐、美术、计算机,甚至是卫校、服装设计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虽说有后期的教育专业培训,但同科班出身的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相比,差距还是明显的。应该说,并不是什么专业的老师都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有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缺陷,也有学校人事安排上的漏洞。不管怎样,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
1.4 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作为班主任,专业上必须是一流的,否则学生不佩服你;品质上必须是优秀的,否则家长不放心你;管理上必须是全面的,否则领导不信任你。从严格要求的意义上说,我校的班主任都有这样那样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首先,“农村教学质量差”的偏见在学生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孩子认俩儿字,会算账就行”的态度,打消了教师专研业务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工作“铁饭碗”,有保障,致使教师自身不思进取,“凭经验,吃老本”的状况依然存在。再次,最重要的一点,缺乏必要的培训条件和机制。自身想提高的教师,苦于没有学习的机会,没有必要的理论指导,甚至于工作的繁忙、生活压力的增大,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也许这其中的理由有些牵强,但不管怎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此以往,“师将不师”。
也许我校班主任教师的现实状况、存在的问题没有强大的说服力,但它却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却是我区农村小学班主任状况的缩影,推及到全市、全省,影响和危害是巨大的,理应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以改善解决。那么,针对上述状况,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呢?以下,笔者谈谈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
二、加强农村小学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2.1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由于学校没有人事权,学校发展所需的人才进不来,不需要的出不去,人员配置不尽合理。因此,要在教育系统大力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2.1.2 认真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人口关,对不具备教师资格条件的人员,不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人员,坚决不予招聘任用。目前,我区主管部门正是本着这一原则,根据每年各学校的不同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师范类专、本科毕业生上岗,保证了新教师的专业质量。(2)坚决执行教师考评制度。由主管部门出台考评细则,对考评不合格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转岗、降薪、甚至是离岗的措施。当然,这些具体政策的落实,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并明确具体的操作细则,让“教师聘任制”不流于形式,让“末位淘汰制”落到实处,打破教师的铁饭碗观念,使每位教师都有危机感。
2.1.3 大胆执行柔性引进教师制度。所谓的“柔性引进”,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与城内教师及教师所在
单位签订一定期限的人才租赁协议,由教师为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教学服务,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才使用机制。这种引进教师的方式,被引进的教师,不迁户口,不转编制,不影响教师在原单位的工资待遇,同时享有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其他权利,用人单位和教师之间不产生人事上的隶属关系。这种引进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城内教师过多的压力,避免了较高素质的城内教师资源闲置浪费的局面,同时也可以缓解农村班主任教师紧缺的需求压力,实现了城乡双方的互利双赢。引进的教师带来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促进农村班主任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2.2 改善农村班主任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待遇。前文中讲到,之所以班主任教师流失严重,在职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班主任教师的待遇同城内相比,有明显差距。在农村,长期以来,作为专项待遇的班主任津贴仍然执行1999年教育部、财政部、劳动总局颁布的规定标准。每月14元的津贴,可谓少的可怜,这严重挫伤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必须改革:在财政下拨的教育经费中划分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提高班主任教师的津贴、待遇上;在现已实行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上,相关政策应向班主任倾斜,给与适当的优待和奖励;在教师年度考核、评优选先工作中,提高班主任教师的赋分标准,拉大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在现有的教师医疗保险体制下,融入校内保障机制,例如建立班主任教师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免费体检等措施,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解决教师的健康隐患。相信有这样的政策措施保障,在农村班主任教师无人愿干的局面会大大改善,而流失的状况也会有所缓解。
2.3 大力加强农村班主任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首先,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特别针对班主任教师,多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经验交流活动。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出发,在培训的人数和次数上放开政策,扩大教师的培训面;在培训的内容上拓宽范围,多涉及教学工作、班级日常管理、经验座谈等方面内容。学校应配置必要的教学辅助材料,为教师的业务理论学习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其次,同“柔性引进教师”政策相结合,将引进的教师所辖的班级配备一名青年教师作为副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多听课,多学习,使其对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避免引进的教师聘期结束后无人顶岗的局面。
再次,同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相结合,本着“引进来,送出去”的原则,抓好校内培训工作:邀请城内教师到农村学校搞示范课、观摩课、座谈会等,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管理方法;本校教师多出去,到城内考察观摩,开阔眼界,亲身感受并参与实践,从而提高业务水平。
相信,采取这样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农村班主任教师的不利状况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抓好农村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要有一支数量适当、质量合格、结构合理、比较稳定的班主任教师队伍,切实抓好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必将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梁新民
[2]《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外流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毕正宇
[3]《贫困地区应主动应对教师的流失现象》万文涛江西教育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班主任教师,所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这对于引导少年儿童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范,具有重大意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所有孩子的头脑中扎下根。
细细品味,认真思考,总书记提出的这八荣八耻,从培养孩子们爱国主义到团结友爱,从树立孩子们遵守法纪到崇尚道德,从激发孩子们热爱科学到勤劳诚信,既有对光荣传统的发扬与继承,也有对现代文明的创造和发展。荣辱观包容了小学教育教学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全部内涵。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含义深刻、充满期待、深怀希望,更是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教导和要求。
身为基层教师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我们平日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更是要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文明素养、民族精神的未来社会人。所以我与许许多多的小学班主任老师一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随刻地对学生进行着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就拿本学期我校开展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人人背古诗”活动来说,(孩子们跟随音乐节奏每周背诵20首)起先我们只是想让孩子们多积累一些语言,多拓展一下孩子们的知识,通过个人之间的竞赛,班级之间的擂台赛,以激发孩子们背诵古诗的兴趣。活动初期孩子们为了赢得个人荣誉,为了争夺背古诗状元班,的确形成了班班诵读,人人投入的气氛。前几日,校长带领我们学习了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让我为之一振,我认识到,仅仅让孩子积累知识是不够的,如果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借助古诗背诵来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就更能激发孩子们以作为中国人为荣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使我本人的实际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我的教育理念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弘扬爱国主义,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对广大少年儿童来说,首先要让他们懂得‘爱’,培养他们自爱、爱人、爱家,这样长大之后才能真正懂得爱国主义,懂得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诸如此类的小事情看起来都很不起眼,但是它关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反映出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到底树立得如何,因为艰苦奋斗不仅仅是勤俭节约,它是一个民族的意志和品质。因此,我想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加强孩子们的养成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并落实到实处,为孩子们打下正确荣辱观的基础。
可以说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要深入学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师德水平,做到以德服人,以行动带动人,以情感染人,。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每天都要和孩子们打交道,所以更要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荣辱意识,将荣辱观细化于我的一言一行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影响孩子们,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1)班本学期共有45人。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为了使新学期班级上能有更新的气息,取得更大的进步,特制定班主任计划如下:
1、常规教育方面
现在是孩子入学的第二个学期了,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有所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但是一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行为和情绪都不能保持很好的稳定。为了使学生能够建立起纪律观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展开表扬与批评。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每天最后一节课进行一日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到下星期一进行一周总结,评出每日小明星。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予以物质上的奖励。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②、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植树节、劳动节和六一儿童节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③、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班级读书角、卫生角和学校四项竞赛的评比以及其他的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本学期对于学生的书写将进行针对性教育,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另外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让学生之间也互相督促、提醒。
二、安全方面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也是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经常到各处去玩。因此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关注孩子们的安全更为重要。本学期我利用中午的时间让孩子们看看报纸,看书,或者画画,写字,把中午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不仅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增加识字量,也避免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四、与家长联系方面
一、常规教育方面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比较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他们正处在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化的阶段,许多地方还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在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中重点说明合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如: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我将采用"谁的小树长得最直"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踢毽子"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3、路队纪律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集体生活,将在班级开展"路队小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不仅做到快、齐、静,而且能够进行自主管理。每一个路队将分别设立一个小队长,每天定时向班级汇报路队情况,及时监督,及时管理。
三、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整理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洞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五、其他方面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一词,其描述的是那些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引起的一种精神上的疲惫不堪的状态。1986年,美国的诗专为教师编订了一份评估教师工作的职业倦怠感问卷(Maslach Burnout lnventory简称MBl),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可操作的测量工具。作为教师一员的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班级的组织与管理,有着双重角色。在工作中班主任承担着更重的任务与更大的压力,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处于什么情况呢?我们制定了相关问卷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班主任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廊坊市属两所中学随机选取了100名教师,其中班主任教师42名,科任教师58名。对MBI问卷进行了改编并发放,收回有效问卷91份,问卷回收率为91%。
本次采用的调查问卷由二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教师基本情况(16题)。第二部分:倦怠测量(21题,包含3个分量表):情绪耗竭:1、2、3、1l、16、19、21;去人性化:4、5、9、12、14、18、15;缺乏成就感:6、7、8、13、17、10、20。
该部分问卷采用4点计分,完全不符合――1分,比较不符合――2分,比较符合――3分,完全符合――4分,如果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得分越高,同时成就感得分越低则说明倦怠程度越严重。
由表1可见,廊坊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是61.57±11.17;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是62.17±11.10;非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是60.32±11.34。根据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评分标准,我们知道每个项目的得分要在2以上才算是有职业倦怠的意义,测试总分要在40分以上才算是有职业倦怠感,总分在60分以上代表职业倦怠感较高,总分达到80分代表职业倦怠最高水平。按照上述标准,从总体上看廊坊市中学教师(包括班主任在内)职业倦怠的总体水平较高。
通过对班主任教师与非班主任教师的职业倦怠总分及其三个维度上的差异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结果:在职业倦怠总分上,班主任教师与非班主任教师之间的差异不显著(F=2.277,P:0.133>0.05);在情绪衰竭维度上,班主任教师比非班主任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明显更高(F=10.011,P0.05;F=0.001,P=0.996)。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问题还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但已经开始表现出普遍性的存在,这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班主任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危群体。
研究结果表明,廊坊市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程度、效能感高于廊坊市中学教师整体水平,明显高于非班主任教师,情绪衰竭维度呈现出更为严重的趋势,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现象不太严重。这与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有关,我们对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二、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教师都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在今天迅速变迁的社会里尤其如此。但当今教育观念日益多元化,大到整个社会,小到学生、家长对班主任教师的期望也呈现更多的分歧。在多样与沉重的期望之下,班主任教师的压力与日俱增。
1.社会的期望。教育部在《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解释》中提出:“中小学班主任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教育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来进行的,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都跟班主任有关系,班主任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又要进行有效的班集体管理,保证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班会、团队会以及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做每一位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对班主任教师而言,做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一样,都是主业。”
从上述解释中可以看出社会对班主任工作的期望。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中,班主任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的直接面对者,他们一方面要教书、育人,要应对各种考试,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素质,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2.家长与学生的期望。家长普遍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就是交给了班主任,希望班主任对待孩子,既要关心呵护、嘘寒问暖,更要多理解、多沟通。每一位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出不了成绩就是班主任的责任。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在现实与家长期望值的巨大落差之间,班主任的压力是巨大的。
学生对班主任也有很多期望:班主任性格要好,要能包容一切;才能要全面,最好能歌善舞。班主任既要全才,还要是专才,能为学生解答一切问题。一旦在班级中有令自己不满的问题,就将原因归咎于班主任处理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
可见,社会各方面都在关注班主任,但实际上这些要求超越了大多数班主任自身状态和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因此,它所带来的只能是各方面更多的失望。随之而来的就是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失衡,从而引起职业倦怠。
(二)学校管理因素
1.班主任的角色多样叉。当个体面对种种冲突情境而又被期望做出角色行为时,角色冲突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包括角色间的冲突和角色内的冲突。班主任在学校中扮演双重教师的角色: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班主任首先是科任老师,科目教学是他的“主业”,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同时,更要搞好所任教科目的教学工作。同时,班主任还要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安全防范、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家长、任课教师沟通。如此一来,班主任成了每天第一个进校,最后一个离校的教师。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比,通常每天多工作三四个小时。时代的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所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重化,而这些角色行为有时是相互矛盾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常常要面对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的情境,繁重的教学任务,复杂的管理工作,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身心疲惫。
2.班主任工作付出和回报的失衡。在所有教师中,应该说无论在时间、精力还是感情上,班主任是在工作中付出最多的,过高的工作量导致休息不足,情感透支,心理疲倦。可现实中,学校给予班主任的物质补助很少,对于大多数班主任来说,相当一部分工作属于“义务劳动”。在付出与回报的明显失衡的情况下,班主任教师心理极易失衡,引发职业倦怠。除了物质方面,大多数学校对班主任的考评制度上大多存在着标准简化、难以量化的倾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考评,还主要是依据学生成绩的高低。而班主任进行的学生道德教育、组织的各种学生活动、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努力等都还没有一个量化评价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所做的大量工作不能被及时认可,于是班主任的成就感随之降低,引发职业倦怠。
(三)班主任个人因素
1.性别与年龄差异对班主任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影响。男女班主任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性班主任的情绪衰竭程度明显更高;女性班主任教师的职业倦怠总体水平也明显更高。
此外,年龄与班主任教师职业倦怠感关系密切。年龄在31至40岁和41至50岁间的班主任教师情绪衰竭度比20至29岁的班主任教师严重,年龄在31至40岁的班主任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的分值在所有教师中最高,其职业倦怠感也最强。
2.成就动机取向对班主任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成就动机强的班主任教师对于困难的任务乐于接受,对待学生也表现得积极主动,他们易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快乐;而成就动机较弱的班主任教师在不能有效完成任务时,容易产生情绪、心理上、行为上的不良症状,以不良情绪和态度对待学生和工作,最后对工作丧失热情,产生职业倦怠感,甚至厌恶、逃避工作。
3.个人性格因素对班主任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根据调查发现,具有某些不良人格特征的班主任教师,如脱离现实的理想,较低的自我价值判断,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判断等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但同时也要注意,富有理想、充满激情、执着地为实现其理想而努力工作的班主任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为他们对工作的过分投入,在现实工作中易于出现付出和期望效果不相称的情况,这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职业倦怠因此而产生。
根据以上的调查与分析,我们看到职业倦怠已经成为班主任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形成因素众多。班主任的工作涉及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承受了过大的压力而出现倦怠心理,就会影响其师生关系、工作关系,甚至是家庭生活质量。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发生因工作而起,影响到其日常状态,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倦怠感进一步增强,这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进而严重影响学校教育与班主任的自身生命质量。因此班主任的职业倦怠问题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余风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2] 马利文,陈会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4).
[3] 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 张向葵.管理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课任教师 班级管理 途径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但目前在中小学教师中,课任教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有人认为“教书”是科任教师的事,“育人”是班主任的事,有的课任教师将自己授课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说成是班主任教育不够;更有的把犯了错误的学生简单交给班主任;发现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视而不管……凡此种种,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符。为了构建和谐班集体,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全员育人,课任教师也应该参与班级管理。课任教师和班主任是一个育人群体,这一群体不仅影响着学生心灵的塑造,情操的陶冶,而且直接关系着班风学风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就课任教师如何融入班级管理谈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课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课任老师和班主任虽然分工有所侧重,但不管怎样,教师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都有义务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事实也证明,只有所有的任课教师携起手,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共同关心班集体的发展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努力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管理学生相对严格,在师生关系上,学生更容易与任课老师接近一些,因此课任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并及时与班主任交流意见,这可以更好促进学生发展。
3.有利于促进课任教师个人的发展
课任老师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工作技巧,如怎样与学生谈心,如何与家长沟通等。因此,课任老师通过参与形形的管理实践,不断提高自己,为自己积累宝贵的教育经验。
4.有利于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教育教学工作千头万绪,既有班风、学风等有关班级建设的整体规划,又有常规表现、学习习惯等的个体教育引导。如果任课老师能充分认识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必然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
各类意外事情的发生。这在客观上也减轻了班主任一定的工作量。
二、正确处理与班主任的关系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因此,协调同班主任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课任教师应当:
尊重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毕竟是班级管理的行政责任者,是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不同的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管理风格和工作技巧,对此,课任教师必须予以尊重,不应否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否则,不仅恶化同班主任的关系,而且搅乱班级管理。
主动向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不同学生的学习、思想、兴趣、家庭状况,班主任是最熟悉的。为了促进班级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课任教师要经常与班主任沟通,了解班级状况,获取间接经验。积极协助班主任工作。课任教师可针对班级状况,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其它班主任的有效做法、自己对班级管理的设想,用适当的方式向班主任提建议;经常向班主任反映自己觉察到的近期班风动态和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状况;积极参加班主任召开的课任教师碰头会,集中了解班级各方面的状况,共议治班良方;协助班主任搞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积极承担班主任缺位时的班级管理工作等。
三、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要途径
1.参加班级集体活动
参加班级的劳动、春游、野炊、智力竞赛、体育比赛等活动,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情感。这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是参与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2.家访
课任教师可与班主任一道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课外学习等情况,并同班主任一道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班主任的个人经验及观察判断能力毕竟有限,而且,如果众口一词,教师的意见也容易被家长所接受。某班有位学生,虚荣心强,生活上爱攀比,要求家长买一只手机。班主任向家长指出这种做法不恰当时,家长视班主任年纪大,观念陈旧,而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又比较好,不愿接受。后来班主任带几位年轻教师一道家访,终使家长接受老师的意见。课任教师也可受班主任委托单独进行家访。开学及阶段性考试后,班主任家访工作比较忙,只能择要家访;假期有的班主任家在外地家访不便,课任教师可独自家访,然后向班主任反馈信息。
3.参加班级的主题班会及家长会
班级的重要主题班会,课任教师可在班主任的要求下参加;而班级召开的家长会,则应主动参加。在班级的大型教育活动中,融进班集体,可以加深对学生和家长的了解,密切同他们的关系;向学生和家长传达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状况及自己对班级管理的建议。
4.日常教育
日常个别教育也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措施。课任教师平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谈心,或深入学生宿舍同学生交流思想。在操场、食堂甚至校外碰到有关学生,都可随地同他们交谈。交谈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社会、学校、班级、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思想等。交谈的气氛应视具体情况而轻松或严肃,总之要贴近学生。这样,易使学生肯对教师讲真心话,并听从教师的教诲。
5.后进生转化工作
对后进生的转化,应力求取得学校、家庭及全体课任教师教育的一致,因此,后进生转化工作是课任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时,班主任的教育方法不适合某些后进生,或后进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僵化,对班主任的教育有逆反心理时,更需要发挥课任教师的作用。
小学时期是学生发展与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小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产生影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工作的进行,还关乎学生的进步与班集体的发展。为此,小学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非常关键。
一、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一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务必对学生的需要、情感、思想等进行体察,善于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真正的态度,从而实现真正了解学生的目的。教师需要具备管理与教育相统一的能力以及对话与演讲的能力。为此,班主任需要不断地学习,持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加有效地与学生交流互动,实时地处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二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可以说,缺少了教师对学生直接性的影响,就难以具备理想的教育。班主任的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也能够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班主任教师应当提高自我修养,从行动上引导学生,给学生做一些正面的示范。为此,班主任教师应当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二、做好班级管理的总结工作
班主任做总结就是分析、探究、归纳、概括相应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对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引导接下来的教育管理工作。班主任的总结工作是其他一系列工作的关键。通过总结,班主任能够系统和全面地把握之前的教学情况,少犯类似的错误,提高工作效率。班主任进行总结工作也是自身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发展的一种方式,属于认知世界的手段,在进行总结后,能够将表面、零散的感性认知向本质、综合性的理性认知发展,从而把握教学的规律。班主任要想做好总结工作,务必不断地思索与探究。只有如此,才能够使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高。在总结工作中,务必正确地认知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以及注重自我批评。此外,班主任搞好总结工作,务必立足于之前的实际工作状况,注重调查分析。总之,班主任教师只有搞好班级的总结工作,才可以吸取和积累更多的方法、经验,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地管理。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比较复杂和繁琐的。作为一名小学的班主任教师,务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做好班级管理的总结工作,从而实现理想的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魏潇丽,张秀兰,隋丽霞.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创新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
一、要了解班集体情况,研究学生个性
“磨刀不误砍柴工”。了解班集体基本情况,研究学生的不同个性,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只有通过对班集体情况有所了解,对学生的不同个性有所研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提高工作效率。我每次接任班主任时,我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主动地向原班主任、任课教师了解班集体的基本情况,如班干部配选及工作能力、学生学习成绩、纪律表现、“尖子”“双差”生的个性等情况,做到心中有“谱”,顺利地开展工作。接了班以后,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进 一步了解学生;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进一步教育学生。
二、要主动接近学生,关心和热爱学生
教师只有接近学生,满腔热情地帮助和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在老师面前敞开心灵的窗户。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无私、宽厚、爱生如子,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条件。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班主任教育学生是师生感情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融合的过程。如果你对学生倾注关爱的暖流,学生就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把你当作知心朋友,当作长辈,愿意谈自己的真实思想,思想教育工作才有事半功倍的成效;如果你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而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甚至反抗,形成“逆反心理”,任凭你苦口婆心,他们也会无动于衷,思想教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甚至毫无成效。
三、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中见爱
学生幼稚无知,自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离开父母,他们的生活、身体、学习、纪律、思想方方面面全赖老师的关照,他们的成长全靠老师的扶持,尤其班主任,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班主任是学生家长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和道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绝不可姑息迁就。我们对学生的严格教育,不是以骂代教、以罚代教、以打代教,而是以热爱和关心为前提的,是以爱护的诚心,把严格教育与同情体谅结合起来。迁就不是真爱。放松教育只能对学生贻害。“严是爱,松是害”。为师不严,误人子弟,我于心不忍。
四、要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如果一个班主任言行不一,工作虚假,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在道德、学识上常出现缺陷,威信不足,受学生的鄙视,只能会丧失正确教导学生的资格。学生的品德要靠班主任的良好师德师风来熏陶,学生的理想要靠班主任的信念来启迪。只有班主任自身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才能言传身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学生才能真正从心底感悟到你是良师益友,你的班主任工作才会得心应手地开展。
五、要团结和依靠科任教师配合教育教学
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教师。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各项活动中,不仅要正确处理班主任与学生方面的关系,还要处理好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在一个教学班中,往往科任教师有近十个,这是一个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学科、不同学历的不算小的教师集体,而班主任就是这个教师集体的联系人。要搞好一个教学班教育教学,班主任必须紧紧地团结和依靠全体科任教师的共同配合。这就象划龙船,只有人人出力,大家齐心协力,班集体这条“龙船”才能迅猛前进。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与科任教师沟通感情,主动向科任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纪律等情况,注意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尊重科任教师,支持科任教师工作,了解关心科任教师生活。
六、要重视家访,要依靠家长配合教育
教育学生,要依靠多方面的齐抓共管。学生家长是学生最直接最亲近的法定监护人。小学班主任要努力争取家长的协调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家庭教育成为我们学校的“方面军”,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以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唱对台戏”。为此,班主任首先要重视家访工作,熟悉家长,了解家长,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体谅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家长普遍希望班主任在学校能替代他们帮助教育和关心他们的子女。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只有真诚地关爱学生,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才会得到学生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他们才会配合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因此,做好家访工作,依靠家长配合教育学生,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略的环节。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让一个人从懵懵懂懂的幼儿变成了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歌善舞、能文能武等各种人才。教师不仅为学生照亮了人生的成长之路,也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引者。还有人说:不当班主任,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快乐。班主任除了要承担有关课程的教学之外,还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各个方面。虽然班主任工作是纷繁复杂的,但是班主任工作也是乐趣无穷的。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自然养成;做好了班主任工作,浓厚的学习风气会自然形成。因此,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也就成为广大班主任教师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推陈出新、日新月异。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实际浅显论述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一、爱心――管理班级之本
案例一:刘某某,上一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异,失去母爱的他,像风筝断了线。开始一段时间他的情绪特别不稳定,从他的眼神中看到的是迷茫,丝毫没有同龄孩子的天真烂漫。他在平时不苟言笑,并且一有机会就会往外跑。有一天,早上第一节课,我跟往常一样,到学校后首先去教室查看学生到校情况。走进教室,我发现他还没来,我就拨通了他爸爸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他爸说:“老师啊,您能出来一下吗?我和孩子就在校门外。”我立马跑出去看到父亲死拉硬拽,孩子却在大哭大嚷,说:“我不上学了!”我走过去先支走了父亲,然后怀着一颗爱心对他进行了劝导。在我的劝导下,他似乎若有所悟……现在孩子虽然学习不是那么优秀,但能看出他认真的态度。
恼饧事中,我明白了教师怀着一颗炙热的爱心是管理好班级之根本。班主任教师对待学生既要有父母般的关爱,又要有朋友般的友爱,当然也少不了教师的严爱有加。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的一颗爱心会让学生变得愈加自信与坚强。
二、关心――管理班级之径
案例二:臧某某,6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双目失明。这孩子胆小,不敢大声说话,走路不敢抬头,只能看到脚前面一米远的地方。因此,我常常抽空陪他一起走路,让他看远处的人或者风景,并鼓励他甩开双臂试着走路。在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下,他的胆子逐渐变大了。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教师对每一位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是管理好班级之路径。班主任教师既要细致入微地关心每一位学生,又要悉心周到地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即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以及思想动态等。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心会让学生感受到师爱之温暖,会让学生逐渐变得大公无私、关爱他人。
三、耐心――管理班级之经
案例三:曹某某、刘某某和张某某在一年级第一次期中语文测试后使我傻了眼,一个考了3分,一个考了5分,一个考了18分。三个孩子总共考了不足30分,班级的总体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班级总体成绩事小,三个孩子学习成绩事大。经过几次家访我得知,曹某某的家长连一年级的知识都不具备,说自己辅导不了孩子的作业,其余两个孩子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代为看管,辅导作业方面的困难可想而知。于是我决定帮帮这些孩子们,我主动到教导处提出了调整课程表的要求。我让教导处尽量把我的课程调整到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这样我就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拖延一会,耐心细致地陪这些孩子完成作业,让他们当日事当日毕。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每次考试成绩都节节攀升,现在能考70分左右了。如此一来,家长高兴,教师高兴,其实孩子更高兴。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教师对学生耐心细致地引导与教诲是管理好班级之心经。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急于求成,要润物无声地慢慢培养;班主任教师对班级浓厚学习风气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要潜移默化地慢慢营造。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耐心细致地引导与教诲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学生顺其自然地形成浓厚的学风。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常怀一颗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并将爱心作为管理班级的根本所在;班主任教师要用一份关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并将关心作为管理班级的路径所指;班主任教师要拥有一颗耐心去教诲每一位学生,并将耐心作为管理班级的心经所使。总而言之,教师用爱去呵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用心去滋养孩子的思想与心灵。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
正如我们所知,管理工作也讲究科学性,小学班级的管理也是如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年龄较小,心智还不够成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突出特征,在这一背景下,班主任必须努力使学生安静下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注意方式方法。接下来,笔者将就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1班主任提升自身修养的意义和价值
要想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班主任团队。班主任的修养和素质包括但不限于师德修养、身体素质、业务水准、思维方式、教学理念、心理健康度等诸多因素。而班主任的师德和业务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和家长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现代教育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在于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因此班主任必须对学生所学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并着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能力。班主任的学识、人品、外表、能力都属于其形象范畴,所以班主任必须努力在学生面前建立起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亲和有礼的形象,而要想全面提升班主任的修养水平,就要从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上下功夫。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尽快完成职责、角色与行为的转变,调整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努力实现班主任教师心理素质的提升
伴随着现如今社会价值观和消费理念的变化,班主任教师的奉献精神、职业道德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和考验,一小部分班主任教师未能承受住巨大的物质诱惑,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出现了动摇,具体表现为工作时态度敷衍,只是将班主任的职责作为应付领导检查的表面功夫,而将大多数的精力都用在了寻求本职工作以外的生财之道上,从未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则是考评标准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最终造成职务和职责的割裂。同时,学校管理模式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变化也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考验,班主任教师经常在适应了之前的调整之后,又不得不马上面对接踵而至的下一个任务和目标,最终导致其手忙脚乱、顾虑重重,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对于学生健康、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而言,班主任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班主任心理素质的改善和提升也就成为了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现如今小学高年级班主任队伍的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心理素质更好、工作经验也更丰富的教师则因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出现了较严重的人才流失情况。在这一背景下,只有着力改善对班主任教师的心理疏导,才能更好地提升班主任业务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能力与本领,进而为学生的成长做出更多贡献。
3在学生中构建更加和谐的氛围
优秀学生不仅有着更好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为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对学习氛围的改善和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是有益的。基于这一点,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门策略的制定:①努力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使其能够引导和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努力学习;②优先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机会和空间,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③建立起更加和谐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和更加健康向上的竞争氛围,提升学生对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④结合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等综合素养进行的考察,推行优秀标兵制度,为整个班级树立起模范和榜样。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向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取经,努力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更深入的钻研和探索,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身上的问题和缺点,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最后,班主任也要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并将其应用于各项班级活动之中,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发掘出学生对集体活动的乐趣和积极性,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更加稳定的习惯,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成长和收获,进一步开拓其视野,使其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4结语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教育工作的转型期,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普及、教育体制的调整,还是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都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班主任必须努力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将工作的重心放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未来铺平道路。
作者:游承忠 单位:重庆市梁平县新盛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张俊琳.课改下如何做好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3):22-22.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讲究;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68-01
1.要团结和依靠科任教师配合教育教学
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教师。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各项活动中,不仅要正确处理班主任与学生方面的关系,还要处理好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在一个教学班中,往往科任教师有近十个,这是一个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学科、不同学历的不算小的教师集体,而班主任就是这个教师集体的联系人。要搞好一个教学班教育教学,班主任必须紧紧地团结和依靠全体科任教师的共同配合。这就象划龙船,只有人人出力,大家齐心协力,班集体这条"龙船"才能迅猛前进。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与科任教师沟通感情,主动向科任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纪律等情况,注意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尊重科任教师,支持科任教师工作,了解关心科任教师生活。
2.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两个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人情况,包括学生的性别、年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健康状况、个人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特长和性格特征,以及有无特殊缺陷;学生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对学生教育的态度和影响;学生周围环境的情况。了解和研究全班学生的特点和动向,包括班级的历史;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总的情况;班级的传统和作风;班级当前的主要倾向;班委会和少先队队委会的组织情况,它们在班上的作用;学生中先进、中间和后进的分布状况等等。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具体方法可以通过观察、个别谈心、研究有关书面材料和访问等途径实现。
3.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小小的习惯撑起闪光的美德,无形的修养会筑起睿智的人生。教师的威信是其内在素质的表现结果,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无法估量。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中很轻易地就会将这些品质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威信的形成取决于众多因素。首先要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热爱学生,做老实人,表里一致,要言必行,行必果。对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这是班主任取得威信的基本条件。其次,班主任的仪表应整洁、大方、美观,应体现时代的精神面貌,给学生一种有知识修养的印象,使学生愿意接近,认为班主任是一个可以依赖、值得尊重的师长。这样,班主任的威信就会在学生心目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将是终身难忘的。班主任的威信与班主任本身的教学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班主任更应对所教的学科潜心研究,达到较高的教学水平。
4.静下心来,耐心听取学生的心声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学生,经常寻衅,互相打架,或在班级中出现一些失窃现象;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是听优等生打的小报告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班主任老师,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头脑发胀,心情焦虑,不分清红皂白,不具体了解实际情况就采用粗暴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训斥学生,使学生有话不敢说,有理无处辩,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要采取正面说服教育,启发诱导的方法,调动各种积极的因素,力戒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班主任应静下心来,耐心地听取学生的解释,再根据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学生心服口服,从而对学生自己的作为的正误有一个正确的判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一个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考了个良好的分数。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用食指敲打着桌面,眼里闪着狐疑的目光:“是你自己做的吗?真的没作弊?”满心希望得到老师赞赏是学生紧紧咬着嘴唇,倔强的头扭向一边:“反正我这么努力你也不相信,随便你怎么说吧。”结果这位学生就破罐子破摔,学习一落千丈。如果,老师相信他、鼓励他,后果也许就完全不同了。
5.动脑筋巧设计,多种途径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点滴体会
学校教育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来进行的,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都跟班主任有关,班主任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回忆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感慨颇多,最近教育部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的职责,提高了班主任的物质待遇,规定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益,为班主任老师做好班级工作迎来了美好的明天。
1.班主任工作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我们说到班主任要严于律己并不是说其他教师就可以放任自流。班主任毕竟与孩子接触多,孩子受其影响相对而言要大一些。学生是班主任的缩影,在其所任班级学生身上我们总能看到班主任的影子。如有些班主任为了躲避值周员督查教给了学生各种办法,被值周老师抓住时软磨硬泡,承认错误,保证下一次不再犯错,误久而久之成了学生的“法宝”,学生对待他也用同样的办法。为了维护班级荣誉不惜以牺牲学生的人格为代价,使学生个性畸形发展,这样的人说到底不配做老师更不配当班主任。
2.班主任工作需要严、情、爱有机结合
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对学生都应该是严格的,但这种严格不等于不爱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要把“严”、“情”、“爱”这三个字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严中有情,情中有爱,因为严是压力,情是动力,爱是基础。
班级管理要“严”,前提条件是班主任自身应严格要求才能严格要求学生。有些班主任自己生活工作散漫不能起表率作用,对学生违纪却严厉处罚,最后的结果是班主任说的苦口婆心,头头是道,入情入理,但是学生缺少“参照物”。这样学生可能口服心不服,同样的事,你可以做,我为什么不能做,难道就因为你是老师吗?
在班主任工作中不仅要有父爱的严,更要有兄长的情。“情之所致,金石为开”,可以说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人的管理是最难的,面对一群未成年人,我们的有些大道理显得那样苍白,只有在平时的点滴小事上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班主任人格的伟大,愿意模仿班主任而做一个完美的人。
有人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因此班主任更应有一颗爱心。既热爱自己的事业,又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悲观、失望,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就会化作前进的动力。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都处于可塑阶段,也许不经意的一件小事会造就一个伟人,反之也可造就恶徒。
3.班主任工作要把握住一个“度”
8月12日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结束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在这里“适当方式”就是班级管理中的“度”,其实这个度很难把握,但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非暴力、不能体罚,要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能有侮辱歧视学生的言行。
班主任老师需要爱心,但这种爱心要控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迁就不是办法,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班主任还有育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