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产成本管理解决方案

生产成本管理解决方案

时间:2023-09-01 16:55: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产成本管理解决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产成本管理解决方案

第1篇

[关键词] 发动机再制造行业;成本管理;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026- 02

0 前 言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只有进行正确的成本核算,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成本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近年来,我国发动机再制造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发动机再制造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生产工艺存在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制约着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笔者根据发动机再制造行业的财务工作经验,分析了发动机再制造行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案。

1 发动机再制造行业的生产过程

发动机再制造行业由于生产工艺与物流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致使其在成本核算和管理方面较普通发动机制造业更为复杂。具体来说,再制造发动机的物流、生产过程包括正常原材料的采购、旧机回收、拆卸、清洗、检测、再制造、装配、整机测试、包装以及销售等环节。本文选取对成本管理影响较大的几个环节展开分析。

(1)回收:回收客户的废旧发动机,对旧发动机进行检测评估。

(2)拆卸、清洗、分类:将旧发动机全部拆卸为部件或零件。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清洗,拆卸后的零件可分为4类:第一类为完好件,即可以直接利用的零部件;第二类为可再制造件,指经过再制造加工修复后可以用于装机的零部件;第三类、第四类是不可再修复件和易损件,可直接报废处理。

(3)再制造加工。对可再制造零部件利用表面工程或先进的加工工艺进行性能、尺寸的恢复,使其达到装机要求。

(4)装配:指将再制造合格的零件与新的配件按新产品工艺流程装配成发动机。

(5)整机测试:对再制造发动机按新机标准测试,每一台都进行测试而不是抽检。

(6)喷漆和包装:发动机外表喷漆、包装入库。

(7)销售:按客户要求销售发货,开具发票,回收货款。

其主要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2 发动机再制造行业的特殊性

发动机再制造行业的成本管理较普通发动机制造行业更加困难,主要表现在产品成本核算复杂、标准成本制定困难、成本核算难以准确细化、效率低下、成本管控难度增加等几个方面。

2.1 生产工艺的特殊性造成产品成本核算复杂、难度增加

(1)旧机拆解加工零部件成本的核算成为难点。发动机再制造生产工艺是从拆机开始的,后续要经过清洗、分类、加工才能成为可以装机的零部件,它不像普通发动机制造行业一样,外协采购的原材料可以直接装机,采购成本就是材料的装机成本,这一转变过程不仅大大增加了原材料成本核算的工作量,而且如何把旧机的采购成本,通过合理的方法分配到拆解、加工后的零部件上,如何将每个加工件耗用的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进行合理归集和分配,成为再制造原材料成本核算的难点。

(2)原材料状态多样,增加了材料成本核算的复杂性。除了发动机拆解加工检测合格的零部件外,还存在待修复状态的零部件,这部分原材料成本来源于旧机回收、拆卸成本;存在直接从供应商购买的新件,其成本来源于采购成本;存在外委加工修复的再制造件,其成本来源于外委加工成本。原材料状态多样,增加了材料成本核算的复杂性。

2.2 原材料状态多样化和装机BOM的不确定性造成标准成本制定存在困难,影响了标准成本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使用

(1)由于旧机型号多样且采购价格不固定,旧机拆卸后利用率不同,拆卸后的待加工件不同,拆卸后可加工件需要的加工工艺不同,造成相同件号的零部件,其实际成本是变化的,这就给原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带来困难。

(2)相同型号再制造机的设计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DM)是确定的,但由于在实际再制造机装配过程中,采用再制造件优先装机的原则,使得相同型号的再制造机的装机BOM是不同的,差异之处就在于装配的是再制造件还是新件,也就是说在发动机的再制造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零件的状态不同,会形成存在差异的生产成本,从而给整机标准成本的制定带来困难。

(3)改制机换件比例及部位不同, 耗用人工和费用相应不同,每一台改制机成本具有个性化特点。

标准成本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反映和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从而给成本的分析、控制提供依据。但是再制造行业装机原材料成本的不确定性和装配BOM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标准成本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效果。

2.3 成本核算效率低下,难以细化

(1)再制造行业属于新兴产业,众多的标准、流程尚需完善,成本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缺少标准的模式。

(2)由于比普通发动机成本核算更加复杂,传统手工成本核算的模式,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进行成本数据的统计,造成效率低下,因工作量巨大而难以完成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3 发动机再制造行业成本管理方案探讨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和ORACLE ERP系统的使用,对发动机再制造成本管理方案做以下几点探讨。

3.1 产品成本方法的选择

在产品成本方法的选择上,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标准成本法管理的方式。

3.1.1 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第2篇

关键词 精益管理 ERP 矿山企业 管理模式创新

一、行业背景

近年来,受经济复苏乏力,需求不振影响,全球矿业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矿山企业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矿业新形势双重考验下更是负重前行,多数矿山企业在自然禀赋条件差、体制机制不灵活、债务负担重、成本高居不下、矿山生产经营传统思想禁锢等因素影响下,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亏损面越来越大,甚至资金链断裂,可谓是濒临生死存亡的边缘。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从投资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尤其是进入2015年,中国全面进入大改革与大调整之年,随着“供给侧改革”助推经济发展的提出,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改革的走向和着力点。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大力压缩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等宏观政策背景下,加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矿业形势整体低迷趋势仍未改变。目前,世界四大矿企正全力扩大生产,加快技术改造,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结构的改善、税费的减免、资源政策的调整、外部条件的变化,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和运营成本逐步降低,随着高成本铁矿石供应商不断挤出市场,逐渐破产关闭,未来他们在国际铁矿石海运市场上仍将延续其主导地位,并且随着高成本矿山不断被挤出,市场占有率还会是增长的趋势,市场垄断地位还将增强。就国内矿山企业而言,多数存在规模小、低品位、高成本、高债务等特点,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远低于国际主要矿业公司。但是,大浪淘沙,能够在这次全球性的矿业寒冬期生存下来的矿山,必将破茧成蝶、涅重生。所以,如何利用科技进步来改善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并进行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就信息化建设程度来讲,我国的矿山企业尤其是冶金矿山企业远远落后于其他的行业,这是由矿山领导干部长期以来重工艺而轻信息造成的。不仅如此,我国目前也比较缺乏适应矿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二、矿山企业精益管理ERP研究

(一)矿山企业精益管理ERP的适用性

精益管理作为一种以集约严细为基本原则的管理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推崇。尤其是针对我国矿山生产作业环境比较恶劣,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成本费用虚高的特点,精益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利用精益管理实现流程再造,提高人力资源效率。企业资源规划也称作ERP,是一种融合先进管理思想和信息手段的新技术。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为矿山企业的现代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方向。但是,目标市面上大部分的ERP产品都是以制造业企业为对象,没有考虑到矿山企业的特殊性。将ERP手段融合精益管理的思想,与矿山经营特点进行结合,建立适用于矿山企业的精益管理ERP,将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针对矿山企业的精益管理ERP,应该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矿业集团的管理,另一个是矿山自我管理。在我国的现状是,大部分矿山都属于矿业公司的下属单位,不仅生产经营、利润指标、前期基建要服从集团公司的安排,具体的销售定价、人事安排都要随时向上级报备。与此同时,在企业在推进精益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手段不健全,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精益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强化。这也从另外一方面制约了企业的精益管理推动。

(二)FQ矿业公司所面临的问题

结合FQ矿业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了其在 ERP 项目和精益管理思想方面推进的经历,进而提出了“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 ERP 在矿山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的课题。通过了解FQ矿业公司当前生产管理情况,以精益管理为指导思想为核心,提出ERP建设方案,为提升FQ矿业公司的管理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依据。

国内矿山企业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矿业新形势双重考验下负重前行,多数矿山企业在自然禀赋条件差、体制机制不灵活、债务负担重、成本高居不下、矿山生产经营传统思想禁锢等因素影响下,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亏损面越碓酱螅甚至资金链断裂,濒临生死存亡的边缘。作为目前国内最贫地下铁矿山企业之一的FQ矿业有限公司在矿产开采全过程中虽然通过采、掘、探工程和地测工作外包以及选矿过程中输送尾矿进行充填等新型形式,但是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跟随企业的正确领导,通过开拓、采矿、运输、选矿矿产全过程的协同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生产成本下降,经营更高效。通过对矿山企业的总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由于矿山的勘察、设计、采准、开拓等时间上不同步,且基建与投产效益滞后,导致了成本不能及时进行核算。所以,难以及时分析费用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员工成本意识不强,降本增效手段不够丰富,部件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频现。精益化思想不够,在备品备件的库存上没有做到最优,存在二级库存的问题,增加了浪费。并且各物资流之间联动性不强,还没有上升到ERP的高度。

第二,管理结构方面的问题。FQ矿山的机构设置较为臃肿,不够扁平化,在矿井掘进以及开采、运输、选矿的施工工作中同一单位的内部班点衔接不是非常紧密,大部分员工团队意识较差,由于隶属于某大型国有钢铁集团公司,所以人事调度上面难以进行协同。人浮于事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员工缺乏积极性。

第三,信息管理方面的问题。FQ矿业公司在生产全过程中虽然运用了一些自动化、信息化的手段。比如:运输实现了半自动化;装矿、提升、供矿、筛分等都实现了全自动。但是各系统之间缺少统一的接口,不能实时的联动。尤其是在采选工艺上,信息孤岛较多,工序之间的数据没有进行共享,导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协同化意识比较淡薄。在矿井的信息化方向,存在着系统功能重叠的问题,外包业务与自营业务难以沟通,数据之间的传递还是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信息管理水平不是太高。

三、解决思路

ERP和精益管理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从计划的角度来说,一个属于推动型,一个属于拉动型。ERP更强调的是如何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来调动资源的合理利用,比较适合企业的中长期规划。而对于底层的数据采集、生产过程管控、临时调度等需要较快应变能力的活却显得力不从心,但这些恰恰是精益管理所擅长的。从精益的角度来看,通过现场的控制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协调企业的未来规划。所以把二者进行结合,在ERP上设定顶层计划,其中包括物流、信息流、供应链等计划,并且把计划下发到各个工艺流程,在各个班组,利用精益生产的理念来具体执行。便能够充分发挥二者之间互补的优势,作为FQ矿业公司管理的特色模式。

(一)基于精益管理的ERP系统框架

精益管理的成功实施需要形成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精益理念易于理解,但需要持续改进,把精益管理的理念加入到ERP系统中,就需要在框架设计的时候考虑到每个子系统的精益化,从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流运输、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综合的FQ矿山多级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消费、生产、供应、知识等全景,这4个全景是在企业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设备的基础上构建的。

(二)基于精益管理的ERP系统解决方案

针对QF矿山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信息化四级管控。从信息技术的框架体系来看。第一级是数据采集层,作为数字化矿山的最小神经单元。第二级是生产自动控制层。第三级是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包括生产计划执行、物流管理系统、数据传输处理、设备状态管理等。第四级是企业资源计划(ERP),包括生产管理、设备管控、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维度协同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管理系统。

(三)成本管理解决方案

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坚持货比三家,采取招标采购、比价采购、网络采购、直接采购等多种形式;通过供应商重新招标,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公司交通便利的优势,选择距离公司较近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这些供应商能“招之即来”,尽快地采购到最好的材料。另外对渣浆泵备件,供销部同供应商协商预留一部分库存,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物资成本,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四)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一是通过采场的二次圈定,降低贫化率,提高出矿质量。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对充填体混入超出100mm部分双倍考核。三是用好数据共享,促进有效管控。

(五)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设备的拥有者不一定是设备的管理者。因此,这些传统上难以理清的业务委托关系都可以通过ERP实现。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管理水平,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一是完善了设备管理制度及机械设备维护维修管理规定,健全了设备管理考核体系。二是加强了设备点巡检及维护质量,积极向预知性维修方向努力,改被动为主动,避免了因维修滞后而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三是在雨季前完成了电气设备的预防性实验、提升系统检验检测、避雷接地测试,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四是在汛期来临前组织了对井下排水系统的专项检查,确保矿井安全度汛。五是对故障停车、设备事故采取了“四不放过”的原则,从严考核。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

(六)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坚持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原则,对岗位定员和招聘人数实行严格把控。对每个部门设置的每一个岗位进行了明确的岗位描述,规定了每个岗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基本技能、公司内外的业务衔接以及工作职责,岗位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为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权责明确、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企业管理体系,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

四、总体效果评价

第3篇

成本控制中数据与单据分离是指以财务成本与业务成本的同一性质为基础,在实际数据处理中分两次传递数据,以保证成本控制需要的做法。

烟叶生产(种植是主要环节)成本控制之所以存在数据与单据分离问题,很大程度是由于其独有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体制决定的。烟叶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统一管理,分散种植”。以某市为例: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下属四个县级公司,每个县级公司下属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烟站。这里的市公司、县公司和烟站构成了烟叶生产经营组织的三个层级和成本管理体系的两个数据处理单元。基层组织烟站是业务单元,一般情况一个烟站负责一个自然区域内烟叶生产业务,包括烟叶的育苗、移栽、田管和收购等;烟站通过对各类烟用物资的发放和人工管理发生烟叶生产成本,相关单据交县公司处理,烟站发生成本但不核算烟叶成本,它是业务单元,不是财务单元;县(市)公司两级是财务单元,其中,中间层县级烟草公司负责烟叶成本数据的归集和整理,统一交市公司;最上层市公司负责将县公司归集后的成本数据统一进行成本核算,这两级不发生成本,但要实施成本核算,是财务单元,而不是业务单元。

在我国目前烟草管理体制下,这种“统一管理,分散种植”的多层级烟叶生产管理模式是普遍的组织形式,只是有些地区在具体的组织架构上与该市的三层组织有所不同,但多层运营、业务财务分离的机理是相同的。

将这种多层运营体制下的流程关系进行梳理,它们的关系是:首先烟站产生业务数据并上报县公司,其次由县(市)公司将业务数据转化为财务数据,第三是根据财务数据,由烟站反过来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图示如下。

这是一个“业务——财务——业务”的过程。

二、产生的后果

利用以上的两个数据处理单元和流程关系,是能够核算出烟叶生产成本的。仍以某市为例,烟站平时发生的业务单据,定期或不定期地交给各县公司,各县公司整理后交市公司,由市公司财务最终计算出烟叶生产成本。由此得到的烟叶成本资料有三个特征:特征一:是以县为核算主体的成本;特征二:是以一年为时间单元的成本,因为烟叶生产的周期是一年;特征三:单位成本是以“担烟成本”的形式出现的。

尽管这个体系能够对烟叶生产成本进行核算,但是如果用这个核算结果进行成本控制,就会发现:这里的“核算单元”与“业务单元”在范围上、流程上和时间上存在数据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利用财务数据对烟叶成本进行控制时,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仍然以该市为例进行讨论,这个核算体系在成本控制上产生的问题如下。

(一)核算单元大于业务单元

烟叶生产成本核算得到的成本数据是一个总体结果,而不是具体的结果。比如得到“某县的担烟成本”,这个信息对于烟站的成本控制意义并不大,因为一个县下面十几个烟站,具体哪个烟站的“担烟成本”是多少,烟站之间的成本差异情况,这个总体结果中是没有反映的,而这种差异恰恰是烟站进行烟叶成本控制时需要的信息。烟站如果不能通过成本数据正确了解了自身的运营情况,仅仅拥有上一级的成本数据,难以采取差异性的成本对策,这是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在范围上的不对称造成的后果。

(二)不能反映作业环节的成本

“担烟成本”是以“担”为单元进行成本反映的,而烟叶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除了以烟站为单位实施外,还要进一步以各烟叶生产的环节为对象进行成本控制。具体说,如果烟叶生产成本出现异动(比如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就必须要了解它是在育苗、移栽、田管或收购中哪个环节中发生的,才可能针对这些环节找到不同的对策,实施成本控制。但是“担烟成本”数据中,目前还不包括具体烟叶生产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使得烟站在实施成本控制时,财务和业务找不到相互对应的成本信息单元,这是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在环节上不对称造成的后果。

(三)成本核算滞后,影响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第三个不利影响是成本核算时间远滞后于业务发生时间。烟叶生产财务与业务在时间上的分离受三重因素影响。一是烟站从物资发放到单据送达县公司,需要一定时间,短的一周,长的需要十天半月;二是县公司归集单据,交市局需要一定的时间,最快为一个月送达一次;三是市局得到单据后,进行成本数据处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是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半年或一年。最终如果仅仅用成本核算的结果进行成本控制,那时应用的就是一年以前的数据,显然,拿到这样滞后的数据,对烟站成本进行控制,所有的成本早已经发生并成为沉没成本了。这种控制只能是事后控制,而不可能是事中控制,这是由于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在时间上的不对称造成的。

综上所述,财务成本与业务成本数据在范围上、流程上和时间上的不对称,导致财务成本数据和业务数据不能通用,当要对某一单位的烟叶生产成本进行控制时,实施部门就难以真正执行,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执行力。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目前烟叶生产体制下,选择县(市)公司(而不是选择烟站)作为成本核算单位,其主因有三个。

(一)空间原因

烟站作为业务部门,其与财务部门(县(市)公司)的距离多在几十公里以上,距离客观上对“财务核算地”与“业务发生地”进行了空间阻隔。

(二)管理水平

理论上说,对成本核算的单元划分得越小,对管理的作用越大,将烟站作为独立成本核算单元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从我国目前烟草管理体制运行水平看,还未达到对烟站进行成本核算的细化水平,只得在更大的单元内(县公司)核算烟叶成本。

(三)条件限制

以烟站作为成本核算单位,还受到管理条件的限制,特别是人工条件的限制。如果要对烟站进行成本核算,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财务人员,而目前烟站的工作人员一般也在十人左右(至少在某市的所属区域是这样),显然运营成本上是不允许的。

四、对策研究

显而易见,要拿出烟叶生产成本控制中数据与单据分离解决方案,需要多角度的系统思维。本质上看,烟叶生产成本控制的问题,核心是数据质量的问题。用于烟叶控制的财务数据质量不高,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表现:一是产生财务数据的时间晚,缺乏时效性;二是数据反映的对象与控制要求脱节,缺少联系性。因此,解决方案考虑以提升烟叶生产成本数据质量为切入点。

(一)数据与单据分开传输,提升数据的时效性

1.含义

所谓数据与单据分开传输,是设想业务部门在成本发生后,通过互联网迅速将成本数据传给财务部门,经财务部门处理,在短时间内转换为财务数据,而单据的传输可以放在稍后时间进行。具体说,就是烟叶生产成本发生后,由烟站工作人员直接将已发生的物资、人工或其他费用数据通过网络传给县(市)公司财务,县(市)公司财务根据成本控制对信息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归集,形成可用于成本控制的成本信息;至于原始单据则暂时保留在烟站,等待适当时机再送达县(市)公司。

2.已有做法

数据与单据分离方面,某省某地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地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与其所属的二级站通常相距在百公里以上,造成费用报销的不及时,为此采用了单据和数据分离传输的办法。做法是:首先进行数据传输——需及时报销的常规性业务发生后,由基层业务人员在电脑上填制报销申请单,通过网络传输给地区配送中心财务,经地区财务部门处理后,转化为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在较短时间内(一、二天)完成了数据传输和转换的工作。其次进行单据传输——此时,报销单据仍然存放在二级站,单据的传输要等有配送车辆从二级站到地区配送中心时(可能是一星期或更长时间后),交由司乘人员带上来。

这样做解决了由于空间距离带来的不能及时报销的问题,节约了财务交通成本。但是仍然存在二个问题:一是原始凭证的审核发生在记账之后,颠倒了一般的会计流程;二是有可能已经暂时入账的事项,后来经审核不能通过报销,这样就需要对原来已入账的事项进行修改。特别是在处理与现金有关的业务时,这样做带有一定的制度风险。所以,该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只针对常规性业务采用了这种办法,而对于例外事项,则仍然要求二级站人员到地区配送中心处理。

3.控制与核算职能分离

这种数据与单据分离的方法之所以对烟叶成本控制有借鉴意义,是因为县(市)烟草公司通过烟站数据传输得到的信息,主要用于成本控制,而不是用于成本核算,在职能上发生了变化。这些数据即使后来由于单据或其他原因产生一些修订,既不会影响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也不会对成本核算构成影响。同时,烟叶生产成本控制与上面提到的卷烟物流中心的报销事项相比,这里运行的多数是烟用物资,是实物,不涉及到资金的监管问题。所以,数据与单据分离传输的思路应用在烟叶成本控制上,不论是技术层面和会计制度层面,都是可行的。

4.理论支持

根据会计理论,成本管理中的财务和业务分属于核算和控制两个体系,成本核算作用于过去会计数据,一般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方法,包括数据的取得,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是一种精确的方法;成本控制作用于未来会计数据,一般采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包括数学方法、决策方法、数量分析方法等,可以是一种近似的计算。传统会计理论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职能分离,是一种将财务和业务分割的思路,而不是合二而一的思路。

鉴于此,采用数据与单据分开传输时,必须规定数据的用途,就是通过网络传输得到的数据用于成本的控制而非用于成本的核算。只有在单据到达,并且单据与数据核对无误后,才可用于成本核算。这时,核算职能和控制职能进行了分离,数据传输对应控制职能,单据传输对应核算职能,这与会计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这里为进行烟叶成本控制采用的数据和单据分开传输的办法,与传统会计简单地将核算与控制职能分离的区别在于:传统会计流程中,成本核算数据发生在先,然后将核算数据用于成本控制。而在数据和单据分开传输情况下,成本控制数据得到在先,不需要等到核算数据出来,就可用于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数据发生在后面。通过互联网传输的数据能够满足成本控制及时性要求,通过单据检验的数据可以满足成本核算真实性的要求,这里的信息、传输手段、管理要求得到了较好地结合,实现了形式和内容、手段和目标的有机统一。

5.人员要求

显然,采用数据与单据分开传输在操作上的核心问题在于:要求烟站业务人员在烟用物资领用或其他成本事项发生时,就进行录入,这里涉及到一定的技术问题,要求烟站业务人员能够基本理解烟叶生产成本生成的机理,这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这项工作增加了烟站业务人员的工作量。

可以将数据与单据分离的工作步骤总结为三步:第一步,由县公司在各烟站设立计算机终端,通过互联网将烟站与县(市)公司财务系统链接;第二步,各烟站发生与烟叶生产成本相关的事项时,输入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传输给县公司或市公司;第三步,县公司或市公司将得到的信息处理后,反馈给各烟站,以便进行成本控制。

(二)划小成本考核单元,改善数据的单元质量

1.数据收集时,打下“地点”和“环节”的标识

由烟站业务人员先行录入并传输给县(市)公司的成本数据,要真正能够用于烟叶成本控制,仅仅提高数据的时效性质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改善成本数据联系性质量,就是数据反映的对象范围要与成本控制的实施范围有联系。根据对烟叶成本控制的要求,成本数据在按项目进行归集时,至少要反映两个烟叶成本的范围属性:一是烟叶成本的地点属性,就是成本信息中必须包含烟站的信息,不同烟站的成本应分别归集,分别反映;二是烟叶成本的流程属性,就是某项烟用物资的发生,必须落实在某一个具体的烟叶生产环节上(育苗、移栽、田管理或收购),这样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就能够找到与其对应的作业环节。实际上,将成本数据的联系属性引入,就是划小成本考核的单元,改善数据的单元属性,以便找到影响烟叶成本的动因,为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直接依据。

具体实施中,划小成本考核单元,可以从财务成本项目所属的细目设置入手,就是根据要求,设置相应的细化科目,在烟叶成本的总目下,增设“烟站”和“环节”的信息,这样,在最初收集成本数据并输入系统时,就打下了“地点”和“环节”的标识,以后对成本数据进行归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就能够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筛选,然后用于成本控制。

从核算的角度看,通过核算单元的细分,在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以解决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脱节问题。

2.前期工作

在采用划小成本核算单元,并实施烟叶成本控制之前,还有两项基础工作要做:一是要对烟叶生产的流程进行划分,这项工作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研究结果,国家烟草局也颁布了一些标准,但是烟叶生产是个自然过程,各地因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差别非常大。因此即使国家有一些现成的规定,也需要对自身的生产流程进行梳理;二是要制定出以作业环节为单元的标准成本,以便对已经得到的作业成本数据进行检验,找到差异,分析原因,提出控制对策;目前我国烟草行业的对标体系中还没有烟叶标准成本方面的统一指标。

五、实施保障

烟叶生产成本控制中数据与单据分离,目前我国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某市烟草公司的此项工作也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之中。目前,在作业标准成本制订方面的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对数据质量改善的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总体来看,此项工作的实施,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会计制度层面的,需要将数据传输与单据传输分开,这规定了在核算结果出来以前,数据传输的结果只能用于成本控制;二是成本数据处理层面的,需要将成本数据在收集并输入系统之前,对数据打上地点和环节的铬印;三是将成材核算和成本控制职能分开。

参考文献:

[1] 周志方,肖 序.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10(1):79-80.

第4篇

[关键词]成本管理利润最大化管理模式

一、引言

成本管理是以成本为对象,借助管理会计的方法,以提供成本信息为主的一个会计分支。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加入WTOR的压力,使传统成本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的成本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地变化。成本管理必须改变以成本核算为主的现状。为了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变化,满足现代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二、成本管理的新趋势

1.成本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的扩大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经济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传统成本会计主要是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界定的产品成本当作一般的成本概念,即将C+V当作成本的全部,却忽略了成本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事实。事实上,产品成本属于成本,但成本并不等于产品成本。

多年来,人们对成本的理解一直是有形的损耗,却忽略了无形的耗费,一直没有将科学技术的部分包含在成本的内涵中。我国成本一直把科技这种无形资产的耗费放在期间费用中,从而扭曲了成本价格,使人们对利润产生错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科技的价值,并将它作为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清楚地认识到成本内涵正在扩大这样一个事实,这样才便于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特别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甚至将其视同为产品成本。却忽视对产品管理过程的成本核算,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忽视管理作业引起的成本管理。“成本”概念是广义的、综合的。首先,它不仅包括产品成本,而且还包含了质量成本、战略成本、责任成本、技术成本等。其次,成本是速度、可靠性能、质量的综合反映,质量的提高、可靠性的增强、速度的增长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保证。

综上所述,凡是有目的的经济资源的牺牲都是成本。换言之,成本可以是有形或无形,主观认定或客观认定,货币性或非货币性,也可以包括社会成本如噪音和污染所引起的成本。

2.成本管理的目标由“利润最大化”向“用户满意”转换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是一种“生产型导向”的成本管理,通过最大限度的避免成本这种价值牺牲的发生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却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风险,有时会使企业追求短期效益,盲目的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结果使企业长期发展能力减弱,必然为竞争所淘汰。已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经济环境的巨变,迫使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作出适应性的调整,成本管理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视角由单纯的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和重股东财富,扩展到与顾客需求及利益直接相关的、包括产品设计和和产品使用环节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更加关注产品的顾客可察觉价值;同时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内部组织管理,尽可能的消除各种增加顾客价值的内耗,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从本质上说,现代经济环境下的成本管理应该是“市场型导向”的成本管理,是一种以“用户满意”为目标而进行的价值控制和实体并重的管理。

总之,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已突破单纯价值管理的制约,突破孤立的生产阶段,融入了生产经营中实体运作过程的种种要素,将生产前与生产后各阶段和管理要素连系起来作动态管理。

3.成本管理方法逐渐地趋向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式

随车电脑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改变,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性竞争的加剧,大大改变了产品成本结构与市场竞争模式,迫使许多企业必须彻底改变其惯用地经营方式与管理策略。同时,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又是成本管理地范围向着多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交叉渗透的方向发展。其不仅要求提升成本管理地目标,而且要求建立科学的系统成本管理模式,从而使单一的价值成本管理专项系统地成本管理模式。

所谓系统管理模式,是指适应高新技术环境的需要,在适时生产系统下,根据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设计最佳产品,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以理想地作业链进行生产,以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生产成本,按产品生命周期法披露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系统管理模式具有协调经济环境、加值控制与实体控制并重等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适时生产系统。适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JIT),它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传统生产管理体制的目标是在人力、物力、财力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使产出极大化.然后就得尽力将所生产的产品推销出去。如果产量大于销量,那么就产生了存货。适时生产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其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以期达到排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它要求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等能及时地到货并投入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零部件能及时地加工完成,并组装成成品及时地销售出去供应给客户。所以,也有人称为“及时生产系统。”其目标是使所有的工作都能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从而消除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一切浪费,以实现生产过程零缺陷,经营过程零存货。让企业会计人员在为准备外部报告而评价存货价值方面花费较少的时间,从而集中更多的精力于质量和生产效率等问题,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最早由美国的费根堡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达到长期成功的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可概括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管理,全方位是指质量管理的对象不限于狭义的产品质量,而是扩大到工作质量、一切质量;全过程是指质量管理不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扩展到质量环的所有环节;全员参与是指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实施“零缺陷”作为出发点的。质量成本的计量和报告都是现代成本会计系统的主要特征,这就要求在以往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根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实行质量成本决策、最佳成本模型和质量成本综合控制等方法进行系统管理,借以全面降低质量成本,并提高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用户效益。

(3)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利用ERP进行成本控制。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对企业三种资源(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概括的说,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作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平台,除了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监控和优化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外,ERP也为企业资金管理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控制和丰富的分析功能。ERP的主线是计划,但ERP已将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财务上,在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贯穿了财务成本控制的概念。企业实行ERP标准成本体系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可以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减少大量繁琐的日常核算和核对工作。

三、总结

总之,企业生存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即获得利润,必须保证企业生存公式:利润=收入-成本的值>零,且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另外,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师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2004

第5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SAP系统;石油上游行业;壳牌;产品分成;合营会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SAP系统是德国思爱普公司推出的用于企业资源计划与管理的大型系统集成软件。它涉及企业中各个管理业务,覆盖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4]。过SAP系统强大的集成功能,完成从各个业务模块的数据到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的抽取汇总和加工,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大容量数据存贮和大规模运算能力相结合,克服长期以来财务和其他业务的集成以及其他复杂数据处理的困难,从而使企业经营管理更加顺畅高效。

一、SA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特点

SAP作为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信息管理,尤其是财务数据信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自身具有以下特点:

1.集成化

SAP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充当着桥梁的作用,实现财务内部(项目会计、财务控制、财务计划等)和各个业务部门(生产操作、采购、人力部门、项目管理等)的对接,具有高度的整合度和合成性。

2.扁平化

SAP在企业中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也因此实现了跨国大企业的高效管理,确保企业信息的高度透明以及公司策略的一致性。

3.标准化

SAP系统设计缜密、科学、规范,经过数年的发展与演变,该系统实现了高度的标准化与一致性。在石油上游企业,尤其是跨国性大型在华石油企业例如康菲、壳牌、美孚、英国石油的财务管理中,可能涉及到中国会计制度、国际会计制度及美国会计制度等多种不同的会计制度。SAP系统能够容易地进行系统的实施和部署,实现财务上在不同会计制度准则背景下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4.规范化

石油行业上游使用SAP的企业基于自身需求,对包括现行财务成本、预算、核算等的所有业务流程结合企业内控、计划等财务制度,进行全面的流程梳理,基于各个部门提出的建议及业务需求,进行标准化,形成标准的业务流程设计,并根据ERP项目设计的规范要求,对财务中的各个业务模块在SAP系统中进行统一、标准化的系统设置。在这种设计理念下,有效的保证了SAP的高度规范性。

5.实时化

SAP系统设计立足于通过对信息的有效统一管理,高效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电子化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要求,通过对数据有效统一管理,实现企业运营数据在财务、库存、销售、采购等供应链的各个业务模块之间及时、高效的传递和流通,从而实现对企业内部事务的标准统一处理,监控并管理各个部门的资金、供应链数据等。

6.开放性

SAP的系统的设计及整体结构开发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提供开放性接口,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切入,能非常便利的让第三方软件提供商或者企业内部信息化技术部门将自身的软件产品有效地集成到SAP系统中来或者进行定制化流程开发。

二、SAP信息系统在石油上游行业的特色

在石油上游行业中,石油产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沉淀,行业已形成了相对非常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无论是国内还是跨国石油公司普遍实施类似石油天然气生产管理方案。SAP缜密的设计理念及其自身特点,恰好能满足跨国石油公司的这一生产管理需求。然而,石油上游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同事自身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产业特殊性:原油勘探、开发方面对新技术的持续引入改进生产流程与工艺;行业产业链横向纵向分工合作细化,同事也要求企业间进行更紧密的协作;产业内的企业兼并重组加快,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效率更高,企业全球化布局经营是大势所趋,合资或联营成为上游企业经营运作的一种有效手段[1]。SAP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上游产业的特点,在信息管理及财务控制方面都满足了企业的要求,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SAP信息系统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企业的管理服务于公司内部的业务发展需求,并从业务发展数据中得到反馈并改进企业的管理和流程。ERP是针对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运作的系统。其它企业应用系统,如电子商务、EHS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电子采购等信息系统,均依赖于SAP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的采集管理,并对这些系统提供业务数据支撑,使其更有效的的进行运作。

石油天然气上游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从原油的勘探开采到运输的各个环节,对财务系统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了支撑行业的相关需求,SAP行业方案中,有3个专门的模块对这些特殊业务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它们分别是合营企业会计(JVA) ,生产分成会计(PSA)以及生产和收入会计(PRA)。这些模块部署实施非常的便捷,和其他模块间的集成也非常的简便,这都得益于SAP系统设计时的标准化。系统间的数据进行实时的交换和校验,而不是成批地在分割的系统间倒进倒出,有效的促进和支撑了石油生产各个环节的需求。

2.完备的满足行业规范的解决方案

不同的行业因为业务模式的差异,其对业务管理模式存在完全不同的要求。在石油上游产业,石油勘探、开采方面关联要素多变等原因,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而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合资的方式进行资源联合开发,成了企业降低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譬如,从上游企业购买已经勘探确定的油气田储备;引进其他油气开采合作伙伴的风险资金,进行矿藏的共同勘探、开采;共享地震与勘探数据给其它相关合作伙伴,降低相关数据的重复测量采集以降低成本。

在上游行业的E&P(勘探与生产)过程中,合资这种主要经营形式,给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独特的功能要求。为了满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产品、利润的分成,生产成本的分摊以及资产折旧等特殊问题的处理,要求系统必须具有“合资企业会计”、“产品生产分成管理”等类似的功能。

3.行业级的ERP系统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行业竞争行也日益增强,在此环境下,各个石油公司只有节约并降低成本,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根据行业的普遍分析,在优化企业投资策略,降低企业项目实施风险上,采用一个被本行业普遍认可和验证过的应用系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在管理应用系统和石油天然气行业应用方案领域,SAP公司设计的产品,在全球90%以上的石油化工企业运作中投产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石油天然气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产品设计,SAP无疑是这个领域的标杆,并成为该行业的标准。SAP信息系统产品的大量运用,也为石油公司与其合作伙伴之间信息的共享对接,或者在满足行业内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过程中信息系统集成整合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撑,能做到系统对接平滑,大大降低企业间合作和整合的成本 [3]。

三、SA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SAP系统的财务模块主要包括财务会计、项目计划、财务控制、物流管理、生产计划、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工厂维护等。在这些模块中,财务会计(FI)、项目管理(AM)及财务控制(CO)又构成SAP系统的核心模块。

在石油上游行业,SAP系统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能源上游的特点决定的。由于油气能源的投资经营风险大、周期长的特点,行业内公司间为了共同分担风险,采用较为成熟合营的方式运作。参与合营的相关企业,实际上可以认为是纳入到了类似于经营合伙人管理的企业所组成的一个大企业的运营中,各企业间已经不是独立运营和管理。主要核心体现形式,被称之为合作经营协议(Joint Operating Agreement, JOA)。企业可以同时运作多达上百个合作经营协议。企业间的关系将变得非常复杂,没有有效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这一切将变得非常困难。SAP JVA的功能实现了对财务预收、直接及间接费用记账、资金回收、联合管理账簿的数据管理。为支撑和解决企业这合营方面提供了有效的辅助管理手段。

在有些国家,政府或国有石油公司,通过让其他石油公司参与承包自己的油田进行油气的勘探和生产中,以解决资深资金不足、技术能力、规避风险等问题。生产分成合同则是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应运而生的,用以规定在合作中的相关条款和条件。在中国,壳牌与中石油采取此种方式进行合作,实现了成本回收管理、收益分成、资本回收等的联合运作。

壳牌公司作为石油产业上游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早在1998年,已开始全面展开自生信息化的改造。壳牌的信息化管理改造涵盖采购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项目管理部门等。通过信息化改造,公司实现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完整化、透明化及标准化,确保了公司内部信息的公开透明及高效性,提升了搞死决策的效率,确保了壳牌这样的国际性大公司行动的一致性。同时,信息化作为公司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优化了公司的整个管理流程,并提高了管理层对整个业务流程的理解及重视。在壳牌内部,基于SAP商业智能数据报表的各种KPI已经被广泛的使用,用于衡量和评估各个部门的业绩和改善方向。

SAP系统在能源上游成本管理及成本监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AP通过数据整合,实现对库存、销售、财务会计等业务部门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了从项目计划、采购、原材料管理、库存、设备保养及维修、销售等的一条龙管理。SAP中的控制模块也计划与监督公司里的业务活动和资源,确保了成本被尽可能精确地记录与分摊。

同时,SAP通过抓取系统内财务数据生成财务凭证,这样就节省了财务人员手动搜集、制作传统财务凭证的时间,得以使财务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财务分析上,为企业贡献更大的价值。同时,工作方式的自动化代替手动化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分析师还可以通过SAP大数据,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情况及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有利于他们‘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

SAP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如SAP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所提供的绩效考核指标-KPI可以帮助企业衡量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及未来的生产趋势。以壳牌为例,SAP商业智能数据报表的各种KPI已经被广泛的使用,用于衡量和评估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各个部门的业绩和改善方向[5]。

四、结束语

SAP系统全方位的改变公司的管理环境和管理理念,给石油行业上游企业的管理和财务运作带来了简便、准确和及时的信息;集成了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并规范了财务与会计控制的内容与形式,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可信赖的信息支持与财务分析功能及解决方案,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苟兴玉,程凤英,高涛.ERP系统在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阅读改变管理,2010(5):83.

[2]张健.跨国石油公司构筑信息化高地[J].焦点透视,2010年(10):56.

[3]李瑞芳.试论ERP加强内部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A].2011年亚太智能电网与信息网,2012-01-26

[4]梁琦.浅谈SAP系统对财务核算的优势[J].科技与企业,2010(7:75).

[5]毛付俊.分散与统一的对抗―壳牌石油公司SAP产品经理谈ERP建设[J].每周电脑报,2002-06-17:23.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会计核算 问题及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投入使用阶段中都会用到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就是把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各方面的数据和资金进行整理总结,为施工过程的每一步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必须要以事实为基准,准确全面的记录数据,进行核算,各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通过数据及施工生产过程的信息和资金进行合理分配。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是指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是对建筑施工企业过程进行记录,保证记录数据的准确与真实,及时更新,为企业日后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施工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工程施工的利益、往来款项、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及其他费用在内的施工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的过程中,根据施工工程的完成年限不同、税款不同、建筑面积不同等几种核算方法,包括总体成本核算,就是建筑施工从开始到结束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包括跨年施工等。还有当年成本核算,也就是无论到年末,施工进度到什么程度,都对当前完成的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核算,还有根据预算进行核算,先按照当年完成进行核算,再到施工完成后进行差额填补,对于年终利润和合同的税款等进行核算。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想要长期发展,必须对本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记录,保证数据可以作为企业以后发展和总结的依据。但是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会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1、建筑施工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不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和各部门没有认识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发展的时候只是为了经营盈利而忽略了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做做形式而已,没有形成一套完成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责任分配制度,对于企业资金的往来,施工费用记录只是为了做样子和偶尔的参考,没有重视成本管理,而且由于企业的不重视,也就导致了企业内部的各部门没有和谐统一,合力完成会计核算工作,施工部门的数据往往和财务部门掌握的数据不同,这就造成了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准确的反映企业现状,促进企业的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核算的数据记录不详细

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记录不详细,很对记录都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对施工过程中的生产成本、设备消耗、人工费用、工程利益、往来款项等方面的数据细致记录,就不能保证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完成企业的正常运转。在企业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复杂、人员众多、工序繁琐,而且每方面的数据类型都不同,对数据的记录不够详细准确,怎么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企业利益进行计算和管理,而且在混乱的数据中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影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

3、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核算信息反映不及时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不能将核算的信息及时准确的反应更新,我们多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准确及时的反应出来,作为日后企业总结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对数据的整理要及时准确,否则就失去了会计核算的应有价值。施工过程中由于中多因素的影响会不断变化,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就会对企业的判断和分析造成影响,不及时更新数据,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被市场竞争淘汰。

4、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所占的企业比重越来越大,对会计核算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有滥竽充数的人员存在,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也整体不高,有的会计核算人员不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对于会计信息的记录不准确不真实,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对企业最后核算时造成困扰;有的会计核算人员甚至都没有相关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不能对会计核算工作正确理解,对基本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一知半解;有的会计核算人员的从业素质不高,只有专业的知识水平,没有从业素质,听从部分领导的言论而做假账,没有职业道德,而且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过硬,做假账更严密,会造成国家和企业的损失。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措施

面对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各企业应加强重视程度,对会计核算中的数据记录要详细准确及时更新,并着重提高财会人员的从业素质,让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解决问题,促进企业的发展。

1、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

建筑施工企业要对会计核算工作正确认识,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质,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做好管理工作,合理制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明确各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杜绝领导指示财会人员做假账谋取私利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做好对接工作,确保施工数据能第一时间准确及时的送到财务部门手中,让财务部门做好数据整理工作,保证数据能够在日后应用,让各部门有效沟通,保证数据信息的交流反馈工作正常进行。对于企业的内部环境也要积极营造,从企业的宏观调控角度给会计核算部门以支持。

2、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记录要详尽及时

在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方面的数据,例如材料的混合比例、采购经费、使用情况、剩余成本等方面问题,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环节众多,所需要的材料、人力、物理等方面多种多样,所要记录的数据也错综复杂,在记录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相似项目、相似数据需要记录,以便日后使用,因此,财会人员在记录数据时要保证数据能够准确详尽的反映施工过程。而且根据施工时间不同、人员变化、地点变化、材料的更换等方面不断改变,因此数据也需要及时更新,保证每一份数据都能根据各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及时反映施工过程现状,为企业日后的整理分析提供依据,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3、全面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会人员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完成人员,财会人员的素质也决定着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进行。企业对财会人员的选取要做好把关工作,坚决不能让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财会工作,杜绝人情职位的出现,对于在职的财会人员要着重提高财会人员的从业素质,凭借自己的职业良心做事,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而做假账蒙混过关,其次,要培训和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正确理解国家相关政策,对于数据的整理记录工作要按照企业的会计核算要求准确进行,为企业提供适合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发展的专业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意义重大,如果不能得到重视,解决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有所影响。因此,我们要针对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解决方案,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芳.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8)121.

[2]左方圆.论会计核算在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5),88- 89.

[3]乔恒鑫.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分析[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9),5.

第7篇

一、新型网络化企业组织的内涵和表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的运营突破以往的明确边界,纷纷利用发达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实现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形成了虚拟企业和供应链等新型网络化的组织[1]。

美国学者Preiss、Goldman和Nagel在1991年首先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在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市场变化加快、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单个企业仅仅依靠自己内部资源的整合已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1993年Byrne指出虚拟企业是多个企业快速形成的、暂时的公司联盟,以把握快速变化的机遇。联盟中每一个伙伴各自在诸如设计、制造、分销等领域为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并相互联合起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

根据Lee & Billington (1993),供应链是一种功能网络模型,由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链组成,完成由顾客需求开始到提供给顾客所需的产品与服务的整个过程。

虚拟企业和供应链是不同视角上看待新型组织的概念:前者是从组织的实体化和存续空间上看;而后者主要是从客户立场,从产品流动和服务提供的角度形成的术语。实质上,它们都是用来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同的独立公司合作分享各自的竞争力和资源,形成的位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之间的各种合作关系的连续统一体。在这里我们将其统称为新型网络化企业组织。

二、新型网络化企业组织的特点及其对成本绩效的影响

美国会计学家Michael Chatfield指出会计是反应性的,作为会计子系统的成本核算体系也是如此,它是对企业组织运营活动投入和价值功效的一种反应,并且要与组织的发展与特点密切配合才能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一)网络化企业组织与传统型企业组织比较

同传统的企业组织相比较,虚拟企业/供应链等网络化组织在战略形成、战术决策、营运控制、物流采购、知识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六个方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如表1所示:

(二)新型企业组织的成本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与传统制造模式下的成本管理相比,新型网络化组织模式下成本发生的范围表现出以下特点:

1.成本发生空间的扩展。在新型网络化组织模式下,企业边界呈现出模糊的特点,导致了成本发生空间的扩展,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以产品为中心而构成的整个企业内外部环境。要求现代制造模式下的成本管理必须突破原有企业边界的限制,着眼并作用于整个动态企业联盟。

2.对象空间的变化。新型网络化组织模式强调并在客观上建立了新型的供需关系,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之间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制造商、供应商、采购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选择―被选择”或“接受―被接受”的制约关系基础上增加了“共同协商、共同制定成本目标、共同解决成本问题”的协作关系,形成了“制约+协作”的新型关系。

3.过程空间的变化。新型网络化组织模式下,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生命周期中各环节相关性进一步加强,需要观察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不断延长。因此,除制造过程之外,新模式下的成本管理更注重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与控制。

4.响应空间的变化。新型网络化组织模式下,企业面对动态多变、调整频繁的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而对成本发生的认知需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敏捷的动态响应能力和持续的动态适应能力,从传统的被动响应跃升到自觉、自为的敏捷响应。

三、传统成本系统的不适应性分析

在新型网络化组织环境下,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运输、分销和服务是由供应链成员企业共同完成的,产品成本是由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全体成员共同保证和实现的。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具有明显的缺陷:

(一)从观念上分析,它保持着传统的成本观念,认为成本管理就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的成本控制范围只限于生产耗费的活动,而且没有用战略的观念来指导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活动具有层次性和整体性,新型网络化组织的整体性体现在企业自身流通环节的整合和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间的整合两个方面。它要求企业必须在三个层次上权衡企业的成本,即战略层次、战术层次与作业层次。

(二)从范围上分析,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局限于本企业内部,没有结合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销售商的情况进行成本管理,也就是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进行成本管理。

(三)从核算内容看,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提供的是部门水平的材料、工资和折旧信息,它并不能提供最具潜能作业的有用信息,以实现组织整体业绩的提高。

(四)从功能实现看,传统的成本体系受控于组织的功能性分类,它们使用成本差异作为关键的绩效测度手段;并且,建立在功能部门基础上的间接费用报告不能提供每一项工作效果如何,也不能捕捉和描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贡献信息;重局部轻整体的特性往往引起 “非理”,即提升部门的业绩而损害了组织整体的绩效。

四、基于价值创造的成本系统在新型企业组织中的构建

结合新型企业组织的特征,在开发新成本核算系统上需要注意:由于虚拟企业和供应链分布的特性,作业很难进行跟踪;许多间接成本将会变成直接成本,一些直接成本可能变成了间接成本;物流成本将占全部成本的很大比例;许多成本隐藏起来,以至于很难测度;信息技术成本在虚拟企业和供应链环境下将会占有较大的比例,是成本管控的一个关键点。

作为对急剧的企业环境变化所产生压力的响应,指导企业运作的方法需要不断地演化。企业要想实现生存乃至繁荣发展,作为价值尺度上衡量企业功效的成本核算系统就必须具有前摄而非事后反映性的,是面向价值创造而非基于历史耗费确认目的的。这种基于价值创造的成本系统(VBC)可以考虑按照以下若干步骤建立:

1.VBC系统目标的确立

VBC系统的基本目标包括:①鼓励对市场、客户和合作伙伴前摄性而非后摄性的反应;②促进敏捷、快速响应;③创造财富等。

2.建立VBC团队

建立一个包括来自不同学科、构成虚拟组织/供应链的不同公司的成员。团队的规模有赖于组织的规模、项目完成的紧迫性和职员的可用性。团队成员应当得到高层成员的全力支持,只有高层确信新系统更优,他们才能取得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并致力于系统的成功开发。

3.识别价值创造的区域(VCAs)和关键成功因素(CSF)

价值创造领域(VCAs)是增加产品与服务价值(客户角度)乃至组织价值的一系列过程和程序。它们是满足内部和外部客户的任务的集合体。关键成功因素(CSF)是MIT 教授John Rockart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是组织为了获得高绩效,必须给与特殊和持续关注的管理问题和组织领域。识别关键成功因素确立了系统的结构和范围,能够帮助会计人员确认在企业的相关领域正在发生什么,以此确保成本核算系统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

4.识别关键成功因素的驱动因子

CSF的驱动因子是对与CSF或VCA相关的成本和绩效能产生直接影响的那些因素。它为CSF成本池中一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变化提供了最好的解释。CSF/VCA的驱动因子可以被定义为引起VCA成本发生变化一切因素,最基本的成本驱动因子是资源和作业之间的“环”,它们使会计总账上的成本与作业连接起来。产品成本的准确性依赖于CSF驱动因子。每一区域的成本是基本的驱动因子成本的集合,而产品成本又是区域成本的集合。

5.关键成功因素成本池

CSF成本池是与特定的CSF相关的全部成本。每一项CSF的驱动因子都转化成了CSF池里的成本元素。如果依照成本因子来确定CSF的全部成本,那么每一个CSF所有的成本就可以直接归入CSF成本池里。如果有一些资源是由几个CSFs共享,那么分摊的措施就变得十分有必要,而分摊的基础应尽可能地反应作业所耗费共同资源的程度。

6.将VCAs、CSF与成本对象相连接

成本对象居于VBC系统成本分配视图的底端,它可以是任何顾客、产品、服务、合同、项目或是其他独立测定成本的工作单元。许多公司具有两层级的成本对象,一是产品层,另一个则是客户层面的,理想的成本对象是销售给顾客的“产品”层面。将区域的CSF/VCA成本和影响产品成本的作业联系起来,是VBC系统中产品成本测度的基础。

五、结语

按照上述步骤设计好VBC系统,然后就是在企业组织中推行。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成功的推行VBC系统,需要对使用者进行培训以便他们理解从VBC系统获得的信息,以及如何将这些信息应用于决策,产生精致的、技术强大的解决方案,达到改变行为和提升组织业绩的目的;VBC系统的实施必然会影响组织及其伙伴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它对员工和组织关系的影响上。因此新系统成功实施必须对许多潜在冲突加以全面的考虑。

参考文献:

[1] 张钢. 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殷俊明, 王平心等.供应链成本管理:发展过程与理论结构[J]. 会计研究, 2006, (10)

[3]贺卫, 彭驰. 供应链的交易成本分析及双方的博弈[J]. 财经科学, 2007, (5)

[4]Gunasekaran A., James Williams H..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costing system in new enterprise [J]. Technovation, 2005, (25):523~533

第8篇

采购管理是企业竞争的基础,对经营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很多国内企业不够重视。它们在采购时仍然以一些比较简单的传统方法为主,比如货比三家、需求整合采购、多年期合同综合谈判等。使用这些方法过去确实能使采购价格逐年有所降低,不过这种“黄金时代”已经近乎终结。

科尔尼公司提出的棋盘博弈采购法包括4种采购战略:利用供应商之问的竞争、寻找与供应商的联合优势、改变需求的性质、全方位管理开支,可以说是传统采购管理的一次创新,其最大特点是涵盖了供需力量对比的不同情境,可为不同层次的采购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

这种方法是国内企业常采用的一种采购战略。简单地说,它就是利用或者挑起供应商之间的充分竞争,让企业获得拥有成本最低的产品或服务。供大于求时,例如一家大的家电制造商采购普通零部件,市场上会有成百个此类供应商,其中至少有好几十家可以满足其质量以及数量的要求,这时就可以充分运用“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这一战略。

这是一项最基本的战略,但有些采购者可能会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压价,其实不然。采购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会在采购流程中的多个方面运用它,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提高供应商服务的质量和附加价值。这一策略主要包括4种方案:目标价格、供应商定价评估、竞标、全球采购。这4种方案并不是彼此排斥的,有时需要组合使用。比如,对于一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供应商的企业来说,它可以先用“全球采购”确定采购的国家或地区,再通过“竞标”,选出具体的供应商,然后还可能运用“供应商定们评估”或“目标价格”确定最佳价格,我们来看―个例子。

一家国内领先的公路快运公司,长途运输是外包给承运商的。过去,承运商采购权和使用权都分散在各个分公司,集团对此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因此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例如长途运费高、车辆使用不规范、供应商服务理念薄弱,严重影响着终端的服务质量。经过对该公司运输网络的货物流量、线路以及车型、车辆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该公司的线路安排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山东省到华南地区的线路多达24条,而且由于线路多,大都选择了成本效率较低的小型货车,车辆的数量当然也因此偏多。

做完基础分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选择采购战略。这个决策比较简单。由于中国内地的公路货运市场竞争激烈,供应商众多,项目小组决定采取“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这一战略,并具体运用了对应的方案中除“全球采购”之外的三种,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最后,该公司重新确定了长途运输的供应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公司和新供应商的合作越来越顺,在运营的很多方面有了显著的改进,比如线路由24条优化为4条,物流时间缩短超过25%,车辆准点率由约50%提高到超过95%,总成本下降超过3%。

虽然“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这一战略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只有一部分公司会关注“目标价格”这一方案,这是因为采购部门受时间的限制,无法做出非常严谨和细致的采购方案。另外,很多企业的采购部门缺乏专业人员,对行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只能粗线条地完成采购。然而,在供应方集中度逐渐提高的趋势下,这一方案会让企业获益颇多。比如,许多欧美企业,包括汽车(整车和零件商)、机械工程、金融财务机构、消费品等行业的一些公司,就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一方案下的“成本回归分析”(Cost RegressionAnalysis),有些大公司甚至开始设立“成本回归分析经理”一职。

寻找与供应商的联合优势

在运用这一战略时,企业首先要对自身以及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做清晰的定位,并就彼此的协作关系做出规划。它主要包括4种采购方案:成本合作优化、价值合作伙伴模式、价值链管理、构建整合的运营体系。这4种方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不能彼此取代。

“价值合作伙伴模式”是4种方案中合作最为深入的,它一般需要双方已经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彼此高度信任,从而能在战略高度开展合作。它可以在“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比如雷诺汽车和日产汽车的合作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最先是利用彼此的优势展开价值链上的合作,然后发展成为价值合作伙伴。下面这个案例中的企业,就是通过这一方案与供应商结成了良好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例如一家国有的汽车空调压缩机生产商,创建于1986年,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飞速发展,该公司面临着一些困难,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沉重的历史负担导致发展资金不足;二是很多零部件供应商距离较远,导致运输成本较高,响应速度过慢。

该公司从2005年开始努力寻求与供应商的联合优势,其中最关键的做法就是建立“厂中厂”,也就是剥离非核心零部件(主要是一些机械加工的零部件,如压缩机的外壳、活塞等)的生产事业部,将其出售给有资金实力及技术能力的中小企业,但生产设备原地不动,原材料、生产计划和质量体系都接受该公司的统一管理。该公司还将厂内的闲置地免费提供给外地的供应商,鼓励它们就近设厂建仓库,形成卫星式供应,以达到大幅减少运输费用和缩短供货周期的目的。

截至2008年年底,共有24家供应商进入“厂内”,累计投资达56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成功地实现了轻资产运作,并与供应商结成了良好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从样品的初始确认、图纸备齐到做出正式样品的速度)提高了30%以上。用我们的框架来做分析,该公司在“价值合作伙伴模式”方案的指导下,使用“利益共享”以及“基于价值的采购”两种方法,通过严格的合同管理、集中采购以及价值链的共同管理,谋求与供应商的联合优势。这一合作方式保证了双方的利益,既让采购方降低了采购成本并保证了质量,又让供应商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得到了提高。

改变需求的性质

这一战略主要适用于供应商因其技术、资源等优势而占据垄断或半垄断地位,或者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比如,企业与其主要供应商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后,双方的力量平衡点通常会慢慢向供应商转移,特点是在研发或是技术方面拥有优势的供应商很快就会变得不可缺少。如果企业没有努力拓展新的供应商,问题就会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采购方要做的就是改变需求的性质。这就需要重新调整产品的规格,开发新的技术方案并进行风险管理等工作。

这一策略包括以下4种采购方案:对标与简化,规格优化调整,需求创新变

革,供应风险管理。在运用这些具体方案时,采购决策者首先要考虑的是“供应风险管理”。他们务必清楚保证供应才是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压低价格等其他因素。“对标与简化’,这一方案覆盖的范围较广,包括比较竞争对手产品的性能与特点、模块化程度高低、流程的合理l生,以及比较替代材料与原来使用的材料等等。这种方法强调在不影响采购需求的前提下,对产品的类型、配置以及设计本身进行优化,从而降低生产管理的复杂度、减少外购零件的种类、扩大采购的规模优势,进而改善谈判地位,提高谈判成效。“需求创新变革”这一方案,则要求企业全面地分析产品的技术系统,广泛寻找替代方案,最终取代由原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方案。请看下面这个成功案例。

该公司位于广东,是一家中外合资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制造商,是国内同行里最早的专业生产厂之一,年产量20万台。公司先后引进了美、日、德等多个国家的先进生产设备与技术,产品主要供应美国和欧洲的售后服务市场。这个市场的最大特点是每个订单的品种多,但是每个单品的数量不大。于是,订单多的时候,各个部门都会告急,比如设计部门不能及时完成设计,采购部门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及时采购众多物料,仓库的半成品库存居高不下,生产部门来不及生产等,最终导致无法按时交货。

公司通过深入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品种较多,而零部件的通用化程度不高,导致零部件种类繁多,因此关键在于解决零部件的标准化与通用化。该公司于是从2006年8月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成立以技术开发部领头的通用化项目小组,成员包括销售、生产、采购及财务部门的人员。项目小组对压缩机按产量进行分类,并列出从技术角度来看有可能实现通用化的零部件,结果发现大量的零部件,比如核心部件“斜盘”,还有活塞、滚珠、垫圈等,都可以在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提高通用化程度。然后,项目小组根据总体成本分析给出通用化建议书。在此过程中,他们还从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的角度做了大量的对标工作,对标的内容也涵盖了原材料、半成品、功能指标、加工工艺等制造环节当中的各个方面。

通过一年的努力,近60%的零部件实现了通用,为企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利益,包括产品组装难度降低、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供应商数量大幅减少、采购周期显著缩短、价格谈判力量增强等等。客户满意度也随之有了大幅提高,公司因此成为北美市场上同类中国产品中的领先品牌。

从棋盘博弈采购法的角度来看,该公司主要采用了“对标与简化”方案下的“产品复杂度简化”方法,另外还用到了“需求创新变革”方案下的“核心功能成本分析’方法,也就是通过分析核心零部件的性能指标制定通用化方案。

全方位管理开支

这一战略适合于供求双方博弈力都比较弱的市场环境。大多数的非生产性物料支出,如办公用品、工厂的维护与维修所需材料、市场推广赠送品等,往往都是成本管理的死角,很多公司甚至包括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对这类支出也不甚了然,缺少明确的采购战略及具体的方法。企业在管理这类开支时,特别重要的是要借助电子化解决方案进行详尽的数据分析,以提高开支的透明度,掌握开支的明细,诸如采购的主体(部门或个体)、采购的时点及频率、采购的物品、采购的对象及规格要求、采购的价格和条款等等,并在审查开支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设法降低成本,提升成本效益。同时,还必须制定开支准则并对此进行监控,以保证相应方案的可持续性。

“全方位管理开支”策略主要包括4种方案:需求量整合采购、历史数据分析、协同采购、需求合理性管理。第一种方案是指捆绑企业各个事业部或分公司的需求量进行集中采购,有时甚至是与其他公司协作,以提高自己的市场博弈力。第二种方案是通过分析各种开支的历史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为“需求合理性管理”提供决策的基础。

通过标准化推进跨地域的“需求量整合采购”是一种很有成效的方法。一家著名消费电子产品公司在全国拥有5000多个销售网点,拥有大小不一的销售柜台上万个,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各地分公司、办事处或经销商在拿到商场许可的区域后,基本都是自行设计与采购柜台,这样做不仅导致采购成本不易控制,还由于设计混乱,没有统一的品牌识别和生产标准,妨碍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清晰的认知。

第9篇

精料成本原燃料高炉

一、低成本炼铁是钢铁企业竞争的核心

在炼铁成本构成中,原燃料成本几乎占到了85%以上(见表1),因此,国内大型钢铁企业推行的“精料方针”是低成本高炉炼铁所采取最为有效的措施。但是,精料与铁成本关系相当复杂,就高炉炼铁而言,“精料方针”可以使矿耗降低,产量增加和焦比降低,最为直接达到铁系统综合成本降低有效途径(见表2)。

1、炉料结构

炉料结构必须走“精料方针”之路,通过精料方针提高高炉各项经济指标,从而降低高炉生产成本。炉料结构的精料方针有三个核心问题:一是高品位、低渣比;二是优良的冷、热态指标、冶金性能;三是有害成分(如AL2O3和碱金属K、Na等)低。从行业普遍情况来看,炉料结构的精料之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采购质量较好的铁矿石,确保入炉料的质量和有效产量,从系统分析来看,这比较适合国内冶金行业高炉生产现状;二是由于资源限制需采购成本低的劣质矿,这需要有劣质原燃料的使用技术作支撑,以免因炉料质量下滑对高炉顺行和降成本造成冲击,新日铁和克虏伯等高炉装备已经实现了这种劣质原燃料使用模式降低成本的技术途径。因此,不管选择哪种炉料结构,入炉料(烧结、球团、块矿)的质量是必需要确保的,要把改善高炉顺行环境装备好,把影响炉料进入高炉前的矛盾解决好。针对某钢厂目前的自身条件选择当前高炉装备水平和原燃料资源状况所设计的炉料结构,应着重加快劣质原燃料使用技术开发的研究,降低高炉炉料结构成本,以洁净的铁水,减少炼钢过程溶剂(含增加废钢)的使用和工艺复杂化处理等。

2、高炉燃料

焦炭是保证高炉稳定顺行和提高产量降低消耗的关键。焦炭在高炉内主要起着热源、还原剂、支撑骨架的三大作用。大型高炉对焦炭的冷热态性能要求较高,焦炭质量是保证高炉顺行的基础,如果焦炭强度很高,也可通过降低焦比,增加铁水产量。喷吹煤粉作为焦炭发热剂和还原剂的替代品,要求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硫份低、可磨性指数高等,以确保喷煤置换比高和较低有害元素(AL2O3、S、碱金属)的带入。

降低焦炭的成本可以通过采购质量差的劣质煤、混洗煤和弱粘结性焦煤的配比来实现,但如果炼焦工艺没有技术作支撑,没有良好地焦炭强度,是无法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不仅不会降低高炉的综合成本,反而会使成本增加。与炉料结构一样,目前也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当前煤炭资源市场大幅降价时,最大限度地采购优质炼焦煤和高含碳量的喷吹煤,提高焦炭质量,确保高炉稳定顺行、冶炼指标提高,从而降低高炉生产的系统成本;二是通过炼焦工艺技术(型煤、干熄焦、延长结焦时间等)的支撑,提高劣质配比煤所生产出来的焦炭强度,消化资源限制和高价煤的成本。

总的来说,无论是高炉的炉料结构还是高炉燃料都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在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消化劣质原燃料的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的前提下,采用精料方针的原料结构模式相对是可行的,但产能过剩、微利、甚至亏损时,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紧张时,提高高炉技术装备,消化劣质原燃料冶炼技术途径是必然的趋势。如果我们早早地开发与研究劣质原燃料方面的技术攻关,不断投入和增加先进的技术配置,高炉的系统成本将会有多种途径的改善。

二、先进技术是实现低成本炼铁的根本保证

我国的钢铁企业在目前发展钢铁大国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应结合国内外先进高炉技术的特点,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重新确立在目前原燃料条件下,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1、利用低质原燃料,创造高附加值产品

利用过去不易利用的低品位铁矿石和冶金煤生产生铁,以应对高品位原料价格上涨和优质资源日渐枯竭的新形势。对于炼铁矿石大部分需要进口的钢铁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解决高成本原料危机。

神户制钢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建设的炼铁厂采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炼铁法ITmk3,尽管年产规模只有50万吨,但已引起全球钢铁业者的高度重视。新炼铁厂使用的原料是高炉难以利用的低品位铁矿石和火电厂发电用动力煤,生产的产品含铁量高达96%至97%。

新日铁大分厂5年前投产的100万吨焦炉采用新一代焦炉技术scope21。所用原料煤将过去因担心影响焦炭质量而限制使用的廉价非、弱粘结煤比例由20%提高至50%,既提高生产率,又改善环境。这一由日本5大高炉钢厂和三菱化工公司共同研发的技术,在2008年焦煤和焦炭价格暴涨的严峻时刻,及时发挥作用。在铁矿石方面,新日铁八幡厂推广应用将部分低品位铁矿石加入熔剂后使用的新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快速上涨的压力。

2、原燃料的优化配置,实现高炉效益最大化

高炉主要用料包括铁矿石、燃料(焦炭、喷吹煤等)和熔剂。实现“精料方针”并不是一味追求牺牲采购成本,利用高附加值和高品质原燃料消耗来贯彻的,而是通过结合现阶段高炉(包括烧结、焦化和喷吹等)配套生产工艺和设备操作升级等诸多方面来实现的。其中,在原燃料资源不能充分满足高炉“精料”配置的情况下,不断地优化合理配置原燃料比例,最大限度满足高炉稳定顺行的各项技术指标,以期达到低成本高炉炼铁的目的。为了强化高炉在低成本炼铁过程中实现高效益,必须通过烧结和焦化所提供原燃料的品质来保证。在烧结生产过程,一是适当地进口富矿粉,提高品位,改善造球性能;二是优化烧结结构,实行物化结合,合理配矿,提高烧结性能;三是稳定原料化学成分和粒度组成,改善烧结矿强度,强化造球,实行高铁低硅工艺;四是选择优质燃料和熔剂,我国资源比较丰富的高碳、低灰、低硫、低挥发分的无烟煤和活性度、粒度适应的熔剂可以替代成本较高的焦粉和改善造球性能。为了加强焦炭强度,适应大高炉炼铁冶炼稳定顺行的要求,焦化生产工艺应该加强对煤岩配煤的研究,一般情况下,气煤、瘦煤硬度不易粉碎,粉碎粒度会小一些,但可以改善结焦性能,并适当增加其配比;焦煤、肥煤则容易粉碎,粒度应细小一些,可以充分利用其粘结性。有资料表明,惰性组分含量以30%为宜,通过煤种变质程度各种微组分做最合理的搭配,获得低成本、高质量的焦炭。

高炉用料结构是通过合理配矿(烧结、炼铁)、配煤(焦化)后的产品来布料的,如果简单的理解高品位铁矿石(包括烧结球团矿)和高强度的焦炭来促进高炉冶炼性能的提高,势必会大大地增加铁水的原燃料消耗成本。所以,高炉冶炼系统应该把原燃料资源供应固化配置、烧结生产工艺和配煤焦化产品作为综合物料进行有效的评估,以高性价比的配矿、配煤产品实现低成本炼铁工艺操作。因此,改善“铁”成本控制管理环境,必须通过烧结原料实现“精料”,焦化焦炭贯彻“方针”,丰富地资源渠道供应实现原燃料价值的最大化。

三、结论与建议

充分运用技术措施,充分利用新装备,提高炼铁技术水平,才能实现降低成本,实现能耗、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低燃料比、低成本生产技术的难度比单纯高炉利用系数生产更高、考虑的综合面十分复杂、研究的课题更加广泛、更深入,更要精打细算。因此,无论是原燃料的采购与供应、烧结造矿、焦化焦炭等,均是炼铁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工程。

(1)以铁成本为中心,丰富原燃料渠道采购内涵,走出一条“节约资源型、性价比最大化”的钢铁“粮食营养”供应体系的途径。

(2)建立冶炼系统(烧结、焦化、高炉和原燃料供应)配矿、配煤决策综合利用体系,以高炉稳定顺行为基础,实现“精料方针”的贯彻始终在低成本、高效益状态下运行。

(3)通过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拓展的原燃料供应渠道,不断地消化劣质原燃料的技术支撑活力,实现低成本炼铁途径的多样化。

(4)改善和稳定原燃料供应品质,尤其是劣质原燃料的加工、筛选和一切改善原燃料品质提高的手段,均可在原燃料原始现场进行,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降低物流成本。

(5)原燃料的采购供应与高炉冶炼生产技术相结合,建立高炉、烧结和焦化原燃料综合体、有着纲领性的指导文件,确保大宗原燃料使用价值最大化和低成本冶炼的“精料方针”的有效贯彻和实行。

(6)稳定和均衡原燃料的品质质量和库存到达量,不断地满足烧结、焦化和高炉用料结构,实现炼铁“高效、优质、低耗、长寿、环保”良性循环,有着长足发展潜力的新途径。

中国钢铁行业正面临着生产总量高、出口总量高以及社会库存总量高的“三高”局面,而当下总体需求、市场价格、以及企业生产效益却明显降低,钢企利润遭遇冰点。低成本炼铁对企业的盈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成功地攻克低燃料比、低成本冶炼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因此,改善“铁”成本管理控制环境,实现原燃料供应价值最大化是目前钢铁企业竞争的核心和盈利保证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王维新.高炉炼铁精料技术的内容.

[2]刘琦.我国钢铁企业生铁成本的调查分析.

[3]刘巍,张茂辉,王奕群.炼铁工序的成本控制.

第10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云会计

云会计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成熟运用基础上的产物,它的应用实现必须借助于网络服务商提供的云平台(如网络服务器、服务商提供的专业软硬件及各类服务等),企业客户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终端设备在网络上实现登录并进行各类会计管理及操作。甚至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服务商提供的各类附加服务让自己和企业得到更多便利。其内涵需从两方面理解:对云会计供应商来说,云会计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建成的会计信息系统,供应商需提供软硬件为基础的网络平台,对企业进行各类会计服务;对用户而言,云会计是基于互联网提供的,需要付费才能使用的在线会计信息系统。云会计优势明显,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等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更是对其会计传统方式的一种扩展和补充。对企业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可以预见,在互联网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大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用户不仅产品服务通过网络电商走出去,其核心数据、会计信息也必将在“云”上飞跃,云会计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一、中小企业使用云会计的必要性

云会计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会计服务,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相比,在使用成本、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效率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便于在中小企业中推广使用。

(一)节省使用成本

使用传统的财务软件,企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服务器、机房、数据中心等硬件设施,还需要自行开发或购买商业化的通用软件,通用软件按模块收费,即使购买简单的总账、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财务链的相关模块也至少需要几万块的软件费用,若购买供应链或其他模块,则需要几十上百万的费用,前期投入资金多,一般的中小企业可能负担不起。同时,若要能够正常使用软件,还需要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花费在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营和维护上,还得时刻面临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瓶颈。而“云会计”是以软件服务的方式提供,不需要企业购买服务器、机房和软件,不用占用企业过多的资金,也无需请专业人员为维护和管理支付额外的人工费,企业只需要按照自己的需要购买,缴纳相对低廉的“月租费”或“年租费”即可。如浪潮云会计企业版,一年只需要568元起,包含了企业所需要的如期初设置、凭证、账簿、报表、出纳等基本模块,若企业还需要其他功能,可能再另外购买,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维护方面的开支。

(二)过程中全面控制成本

中小企业在设计、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过程中都会发生成本,而成本的产生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系统地管理。在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企业经常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很难撑握平衡点。例如一些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常常只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却忽略了后期低成本如何保持;只考虑到生产成本如何控制,却没有重视管理层决策成本的控制;只考虑成本计划顶层设计,却没有层层落实、步步跟踪考核到位。企业生产从顶层设计到资金回笼的全过程必须层层进行跟踪检查、考核、分析、修正,否则控制成本的任何实际意义和效果都是一句空谈。企业可以通过在云会计平台上建立一个成本控制系统,对企业整个运行过程,包括项目成本设计、成本管理技术、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等实行动态的、持续的数据反馈。数据一旦有任何偏差都会及时被发现,企业便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终端实时的提交处理要求,并记录跟业务相关的会计信息,处理预算控制、成本核算等相关会计业务,甚至还可以通过云平台上的财务数据对比功能,对企业情况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得到实时一手分析资料,这样就使得企业决策者实时进行决策修正,成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三)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云会计利用远程服务的功能,打破了会计记账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方便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管理层的决策。而企业管理者还可以利用高级别权限通过云会计系统进行指令的,将指令直接发送给一线会计工作者,减少中间环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云会计软件自身的很多功能相对于传统会计软件来说也更加便利,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比如说银行对账,传统的会计软件需要手工输入银行对账单上的内容和金额,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云会计支持网上银行的实时数据,可以将电子对账单直接导入云会计系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再如数据备份,传统的会计软件需要定时备份会计数据,有时还会出现数据备份不成功,导致账套中的数据丢失,而云会计上的所有数据都是实时的,且自动上传到云端,一般不需要备份。云会计还具备自动记忆已发生交易的功能,可以自动进行相关会计科目的归集,不需要像传统会计软件一样,每次都需要使用者自己选择相关的会计科目。以上功能,都可以大大节省软件使用者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局限性

(一)用户的认同度问题

会计服务是任何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计数据关系到企业的命脉,如何让会计服务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同,特别是让云会计这种新模式快速进入企业是一个难题。其实云会计具备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等优点应该是会受到广大企业认可的。但目前而言,之所以难以普及实施,主要因为政府对其相关政策的设计要求不够明朗,地方政府更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国内对云会计相关的服务标准、权利义务的界定、信息资源的归属等都没有相关细则,如何监管对于政府而言尚无解决方案,所以大多数企业都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造成其认同度较低,服务难出效果。据作者对110家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7.2%的企业选择传统的会计软件,而选择云会计的企业只有12.8%。可见,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认同度还是比较低的,大家更愿意选择传统的会计软件。

(二)会计信息安全性问题

云会计顾名思义就是将会计数据传输至网络服务器上,也就是云端,再由云端对企业会计数据进行会计分类处理,并进行存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会计信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处理方式。云会计的优势在于拥有网络服务器强大的处理能力,便捷性毋庸置疑,但是企业将其会计信息传输到云端后,如何保证安全其实是企业选择云会计最为顾虑的问题之一。会计信息的储存、传输以及使用等安全性相关的问题包含很多。比如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是否安全;信息传输过程如何保证安全;如何防止网络病毒入侵或黑客攻击;当企业数据量达到一定容量时如何能保证数据传输、使用的稳定性等。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77.2%的企业认为云会计的主要不足之处是安全问题令人堪忧。从技术和技术管理方面来看,不单单是要克服云会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开发安全性能较强的系统,还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三)服务功能单一问题

据了解,现在提供云会计服务的厂商较多,比较知名的如深圳金蝶友商网、北京华财会计在线、北京用友传为网、西安快记网、阿里软件的“钱掌柜”等,但是这些服务提供商大多只为企业提供基础会计服务,比如网络提供记账服务、报表处理、资金管理及储存等功能,与传统软件比较起来效果并不明显,对企业成长发挥的实际作用并不太大。实际上可扩展功能远不止于此,比如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流向分析、财务分析、投资方向等数据、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对企业给予定制化服务,如结合大数据,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财务情况对企业管理、发展、投资等进行量体裁衣给予定制和建议。云会计不仅是简便传统会计处理的方式,更应该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更为精准的企业各项数据甚至行业数据,进行同比、类比(横向、纵向比较),并为决策层提供管理、发展、投资等方面的正确导向。

三、推进“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有效应用的思路

(一)完善立法,提高公众认同度

由于企业应用云会计处理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而其企业经济业务的核心数据就都存放在云会计供应商的云中,因此必须加强对云会计供应商的监管,确保安全可靠。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严格审核云会计供应商的资质。我国目前云会计供应商资质参差不齐,需要全面考察其安全性、服务能力等。供应商获得了相应的资质,才能在市场上销售相关的云会计产品。二是政府应出台云会计的监管政策。监督供应商保证产品的成熟度、稳定性与安全性,且供应商需定期向使用者报告企业信息资源状况。对于不合格的云会计服务运营商应取消其资格,停止其正在从事的一切云会计服务。

(二)增强云会计应用的安全性

企业是否会考虑采用云会计实现会计信息化主要取决于供应商云会计应用的安全性。要加强云会计应用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物理安全。包括身份认证,区分使用者权限,加强访问控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等;2.数据安全。包括采用类似网上银行使用的的安全机制进行加密,遵循口令定期更改的原则,多人分职责监管,为云会计服务开辟一个专用传输通道等措施;3.网络稳定性。为了保证网络服务的连续性,最好使用两条相对独立的电信运营商网络线路,并把其中一条作为备用线路;4.网络故障、断电等情况发生的备用方案。提供UPS备用电源,为在线会计信息处理设置较高优先级别、在本地远程服务器提供实时双备份等。

(三)完善云会计的财务软件服务功能

云会计的财务软件功能应早日实现流程线上一体化。包括:1.原始凭证电子化。即公司购销业务合同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并将合同协议的链接作为原始凭证上传至云端;2.部分业务外包化。企业可以把整个经济业务切割成很多段,分包给专业公司,如会计事务所、财务公司,使业务进行更有效率;3.财务分析智能化。云端自行运算形成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企业报表等,所有人可查看各种财务数据,分析数据,为企业运营状况和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4.相关利益团体信息集成化。如企业将各种报表均传至税务部门的云空间,税务部门检查后,企业合理报税等;5.企业绩效测评动态化。未来云会计服务有望实现实时地与同类企业财务状况相比较,知己知彼,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规划和决策,不断促进企业发展,并带动全行业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云会计作为新型的会计在线服务有着使用成本低、过程中可全面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优势,其广泛使用可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但中小企业在使用云会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提出了提高公众认同度、增强云会计自身的安全性、完善云会计的服务功能等建议,以期随着云会计服务模式的逐渐完善,可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小企接纳并使用云会计服务,进而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

作者:张灿灿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生产调度系统,系统集成,生产不确定性

0引言

在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实际加工时间占总加工时间不到15%,而有85%以上的时间用于等待、搬运和排队。以机械加工为例,15%的加工时间里,切削时间仅占30%,其余70%的时间用于零件装夹及定位、及用于换刀具、测量、机床调整、消除屑末等,多数机器90%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l]。因此,科学的生产调度系统模式就是要降低企业85%不增值的部分和优化生产过程,建立合理的生产调度模型,寻找有效的调度方法,改进生产调度方案,设计适宜的计划调度系统。传统的手段如降低库存、裁减雇员、精简机构、增加加工设备等已经达到了极限,不可能再有较多的进展,进一步的成本缩减可转向企业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2]。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研究于1950年展开,国内外对于生产调度问题的诸多研究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生产调度问题的建模和生产调度问题算法设计与分析[3]。虽然对车间调度领域的研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加强生产调度系统理论和应用的深入研究非常必要。

生产管理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和生产控制系统集成,其中生产调度是生产管理领域内的关键环节。调度与很多其它经营管理活动有关,如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分析、销售部门接受订单的提前期、生产线的人力调配、设备保养维修、物料采购供应计划等。而实际生产过程中,车间生产调度过程是一个多元化管理模式,需要敏捷响应和反馈,要求在宏观上规划生产,微观上调控生产。科学合理的生产调度在满足客户要求和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依据生产过程获得准确信息,充分合理的利用与配置加工过程的各种制造资源、高效低耗地使用生产资源、合理安排加工工件的顺序、均衡设备负荷和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换工装和物料准备时间、降低生产和人工成本、优化生产过程。生产调度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有效组织、指挥、控制和调节,根据生产目标和约束,为每个加工对象确定具体的加工路径、时间、机器和操作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品订货,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及时应对和解决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保证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数量和合格质量的物料输送到合适的地点,由已确定的人员进行加工,最后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因此,及时准确地生产调度对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行有着重要地影响。

1生产调度的分类、影响因素及优化模型

1.1 生产调度的分类

在不同的制造资源、约束条件、生产规模、生产形式和管理方法下,生产调度问题的目标、调度策略也不同。任何优化模型都包含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生产计划优化也不例外,但是约束计划的因素很多,为全面地考虑优化模型中的约束因素,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就对象而言,有模糊调度、离散事件和连续事件调度、静态和动态调度等;就调度方法而言,有Gantt图、分支定界、动态规划、规则调度和仿真等;就调度优化目标而言,有正规性能指标和非正规性能指标,如生产成本、提前/延迟(E/T)指标等。就调度加工系统的复杂度而言,可分为单机、多台并行机、流水车间调度和作业车间调度[4-7]。

1.2 生产调度的影响因素

现代企业生产环节多、协作关系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情况变化快,某一局部发生故障,或某一措施没有按期实现,往往会波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由于调度问题的复杂性和生产环境的动态性系统集成,必须将资源、约束、规模和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来研究。在这种更新速度快、生产系统稳定性差且复杂多变的制造环境下,企业不仅仅要求能生产出质量高、性能优良的产品,而且还需要快速生产出市场所需求的产品,更要能够快速、准确地应对生产过程中频繁发生的各种扰动,这显然要求整个生产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更严格、更有效、更有柔性。任何产品生产的直接因素从空间上看分别来自用户要求、企业自身生产状况和供应商的供货状况等方面,它们对生产计划的约束通过施加到企业内部的影响体现出来。

首先,用户一般提出交货期、数量、质量、规格、交货方式等要求。交货期和数量直接约束生产企业计划,质量和规格通过设计部门转化为加工工艺要求,工艺部门进一步将加工工艺转化为加工次序和加工时间。用户需求对计划的约束体现在交货期、加工次序、加工时间、运输设备、运输次序等方面;其次,供应商对企业计划的约束主要是物料供货时间(物料到达企业的时间,包括物料的出厂时间和运输时间等);最后,计划在企业内受到人力、资金、设备、库存、后勤保障(水、电、煤、气等)的约束,其中设备主要包括运输设备、工具工装、加工设备、场地等,工序负荷平衡、生产模式、现场实绩等非结构化约束,加上变化的工作条件,需要频繁地进行重调度。

大多数的研究对约束问题考虑不是很周全,建模时也对真实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简化,因此,车间调度系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时很容易碰上“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困境。

1.3 生产调度的优化模型

在车间生产调度中,生产计划调度的任务是根据生产目标和约束,为每一个加工对象确定具体的加工路径、时间、制造设备资源和操作等,以保证车间制造系统的某一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具有静态特性。生产调度的优化模型如式(1)所示,

(1)

式中,为加工对象的生产计划;为企业收益,为加工成本;为加工该加工对象的时间,人员,设备等生产条件,为企业所拥有的加工条件等内部约束条件;为生产出产品的质量,数量等,为用户所提出的产品质量、数量等外部约束条件。

在理论研究中,生产调度问题常被称为排序问题、资源分配问题或组织优化问题。当然,调度不只是排序,还需要根据排序结果确定各个任务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系统集成,并使约束得到满足,同时使车间制造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或次优。这些特点决定了生产调度高复杂性、动态随机性、突发性、多目标性、多约束性、多资源相互协调、非线性、目标可变性、大规模性和多极小性等特点,并且多数调度问题求解过程是NP(Non-deterministicPolynomial)问题,它的计算量随问题的规模呈指数增长。这导致生产调度要综合平衡这些条件自己的矛盾与冲突。多目标车间调度最终得到的解是一个解集,如何从解集中选出一个最优妥协解作为实施方案,使企业制定出合适的作业生产计划。生产调度问题作为现代制造系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系统建模方法的多样性,以及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调度方法和研究对象也明显不同。

2传统生产调度体统下的生产问题

实际的生产系统是一个动态生产环境,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往往会导致计划、调度与控制脱节,不能有效协调和均衡的生产,造成企业成本增加和效益下降。传统生产调度系统作用下的车间实际生产加工现场,虽然每个待加工的工件都被分配到指定的加工设备,并按照开始时已经规划好的调度方案进行加工。但由于实际生产情况复杂多变,生产现场工件到达时间随机性和制造过程中随机发生的扰动使得实际生产出现了与原调度方案的偏离,加工现场作业流程混乱,导致生产系统不能再按照原有的生产计划正常运行。为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这就要调整某些零件的加工顺序,而改变任何一道工序的顺序都可能会影响后面所有工序的加工顺序,导致作业计划要重排。在这些问题还没得到解决的同时,还要求实现产品生产周期短、制造成本低和相应市场变化能力迅速等目标,这些都要求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调度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和实现能力。因此,现有的落后生产计划管理模式不仅难以满足生产要求,也严重影响着公司的成本管理,造成公司效益提高缓慢,竞争力不强。具体体现如下:

2.1 当前制造业企业生产调度体系弊端在生产中的体现。(1)主观与经验性。在组织生产时,经常出现工艺流程、工时定额不完善等情况。生产计划与调度严重依赖管理者的经验、技巧,基础数据精确度低,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支撑,没有一个全面细致到位的科学调度安排。计划的及时性、均衡性、应变性差,造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调度频繁,生产效率低下等不良现象。(2)拖期严重。工序流程周转不畅、产品生产周期不能满足客户订单要求的交货期系统集成,零部件的制造周期不能满足装配要求的交付期,并且各零件的加工状态无法追踪,生产过程的进度不能动态反映,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3)生产调度系统未能与库存管理系统进行有效集成、无法查看即时的生产现场信息或库存情况。生产发生变化时计划调整困难,响应速度慢,不能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仓库摆放大量零部件和半成品,可装配现场仍频繁缺件,库存的零部件不是产品装配所需的零部件。(4)生产计划未能充分进行资源的平衡。一方面,部分设备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成为加工的瓶颈,而部分设备却有能力富余;另一方面,计划调度人员仅仅根据所主管的型号安排计划,没有考虑到生产能力的平衡,使整个生产过程时紧时松,人员和机器不能达到很好的利用。

2.2 现行调度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的缺陷表现在:(1)延迟性。生产车间的实时动态变化,统计数据不能够及时地反馈到调度部门,在时间上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调度人员对数据手工分析,进而产生调度指令,时间上又有了一段延迟,信息处理和反馈速度慢。由于信息滞后,生产调度人员难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生产信息,增加了对生产异常情况的处理难度,严重制约了生产正常进行。对车间缺乏有效的生产监控机制(包括生产计划监控、零件进度监控与产品或订单进度监控等),很难对生产进度实现有效管控,超差品常常得不到及时补救与处理。目前,调度管理基本上是采用反馈控制,该法是根据实际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生产系统行为,具有时滞性,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2)不准确性。在调度管理工作中,从数据的汇总、传递、分析到指令的下达等工作,基本采用手工处理,且难以达到优化的目的。由于人工采集的信息数据具有不可靠性和不完整性,一方面容易造成决策者错误决策,另一方面不能向客户反映生产进度情况系统集成,降低了生产的透明度。(3)调度低效率。由于系统本身的复杂和非线性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行为、信息集成的因素等原因,造成了车间信息客观上的不确定和复杂性,轻重缓急得不到合理安排,优先级的零件得不到及时安排,关键、瓶颈设备得不到合理使用,造成资源浪费;难加工、周期长的零件不能按期完成,拖延产品齐套时间,影响交期。生产过程的脱期任务变为紧急任务,导致计划频频变更、生产系统运作效率低下。不能用数字说话,达不到科学管理的要求。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没有引入人工激励机制,没有将人工的心理因素引入到生产调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的效率不高。(4)缺乏全局性和科学性。由于调度人员的智力、经验和处理能力的限制导致调度缺乏全局性和科学有效性,造成生产计划和生产安排及生产工序之间不协调、物流不畅,生产缺料和车间在制品大的情况同时存在。

2.3 生产计划和调度系统信息不完备。(1)信息的缺乏。信息的不统一、不完整、不及时等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整个生产系统处于应急的状态,原材料不能按时到位,延长了交货期,有时货物不能按时送达;生产现场的管理混乱,原材料和半成品堆放随意,影响生产车间的对外形象。(2)信息的复杂性。这主要取决于人们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如分类、简约等来获取有用的信息。(3)生产调度软件的问题。由于目前的智能调度系统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不确定性,而现实生产中的不可预测扰动经常导致智能算法的最优解决方案并不能很好执行。如果按照这些算法进行生产计划的安排,会造成正反馈的累积效应,使得计划越来越脱离实际。

2.4 生产调度系统中的失控。实际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局部的,也有整体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工艺方面的,也有设备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小则造成生产被动,大则造成生产过程中断,计划难于完成。我国工业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尤为突出的是由于缺乏生产计划造成宏观生产失控,以及调度系统不完善导致实时监控紊乱等方面的问题。

2.5 综合管理能力弱。管理基础薄弱系统集成,生产管理基础数据相对较少,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是大多数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制造企业仍然采用制度化管理,这种层次过多、划分过细的组织结构造成信息的上传下达缓慢。部门间分割管理,造成调度计划协调困难甚至相互矛盾,难以实现企业的全局最优。不符合现在灵活、快速、多变的生产制造特点,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同时各管理层各自编制的计划之间经常存在矛盾冲突,当产品到达现场时才进行解决,经常产生连锁不良反应。

2.6 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多个生产计划之间缺乏协商,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互相冲突。各型号产品在定计划时,相关资源处于空闲状态,表面上看,产品交货节点可以保证,但是,由于各型号产品是同一时间内引用了相同的生产资源,在实际生产中,各产品会相互冲突,互相占用资源,生产节点无法保证。传统生产过程中,在工艺设计阶段人们关心的是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顺序的确定,以及以手册和经验为依据的工艺参数的确定等纯技术设计,而不关心生产计划调度的内容和生产车间的实际状态。同理,在生产计划和调度过程中,人们把注意力放在生产进度和资源分配,而不考虑工艺过程和工序设计的细节问题。以卡莱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为例,由于生产车间环境的变化,大约有30%的工艺加工计划在实施时需更改,这些更改往往只由调度人员进行,没有专业工艺人员参加,势必造成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的下降。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过长的计划冻结期也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物料供应短缺、工艺流程过长等因素使得部分半成品被迫离线,而过长的计划冻结期会造成生产线旁半成品的大量累积,导致整个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延误了其它产品的生产。半成品的大量离线积压系统集成,会造成转运过程中不必要的质量损失和成本损失,也会造成部分产能的空闲累积。另外,在生产作业计划和实际作业之间存在偏差,还有需求变化、预测不准、库存控制指标不合理、外协计划未落实、生产作业计划衔接失误、设备维修计划失误等。

2.7 企业中存在信息化孤岛。企业在调度管理时,自动化设备的加工信息不能与电脑建立关联。由于缺乏准确、及时的企业数据和状况分析,导致调度管理失职。在传统生产中,降低产品成本主要通过批量优势来实现,但随着用户对产品需求的快速变化,不是按照产能生产、而是按照客户需求生产,用户要求制造企业提供质量高、成本低、交货准时和多样化的产品。因而自动化孤岛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工业企业的生产要求。目前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工业中生产调度和过程优化控制相互脱节,在过程控制和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信息鸿沟”,割裂了流程企业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显而易见,关键是如何选择实时关系数据库,使企业中大大小小的“自动化孤岛”、“信息化孤岛”的信息能够流畅地进入数据库系统。生产调度方式已经不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现行生产调度的优劣评估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系统。

3系统集成视角下的生产调度方法及其改进

生产调度问题同时也受到工厂管理方法的影响,在不同的管理方法下,调度问题的优化目标、优化策略及其优化数学模型均不同,几乎每一个生产环境都是唯一的,很难用一个生产环境的调度方案,去解决另一个生产环境的生产调度。一旦求解的问题改变,相应的问题建模方法和调度软件就要改变,而原先的算法也不再适用,必须重新换用新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优化,即缺乏较为通用的建模方法和优化算法。由此可以看出,系统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是目前企业计划调度系统的瓶颈所在。与此同时,由于各种随机因素,如机器故障、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环境参数等影响,只能得到加工时间的一个大概数据以及数据的可能变化范围,很少能获得精确的加工时间。因此,将加工时间按模糊数处理更加符合生产实际,更能保证调度的可行性。

国内外企业界己把注意力转移到节能降耗、少投入多产出的高效生产模式上。即集直接数字控制、监控优化、生产调度、经营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模式(CIPS)。其核心问题是充分发挥信息在生产指挥调度中的辅助决策作用,有利于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优化资源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生产环境的动态性系统集成,生产领域知识的多样性,调度问题的复杂性,必须将人、数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生产领域管理调度问题的研究。近20年来,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曾总结了40种先进的制造模式,无论哪一种制造模式都是以优化的生产调度为基础的[8]。尽管调度方法逐渐走向复杂化和多元化,但是它们基本上可以归结为4种类型:基于运筹学的方法、启发式调度方法、基于仿真的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规则调度法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总结、提炼出的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规则(通常称其为调度规则)来决定下一步操作的调度方法。Panwalker等人总结了113个启发式调度规则,将其分为简单规则、复合规则、启发式规则,并对各规则的适应情况做了总结[9]。随着分布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多Agent技术在生产调度领域的应用,促使基于多Agent技术的生产调度系统研究成为了生产调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有关车间调度问题的较高效算法的研究与设计仍是整个生产调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迄今虽然有些新算法产生,但其性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现有的研究生产调度的方法主要有OPT(优化生产技术);PFS(过程流调度);SCM(供应链管理)等。由于调度问题涉及面广、因素复杂,单纯的运筹学方法、随机优化方法,离散事件仿真和人工智能方法等,尚不能对调度问题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求解。实际生产当中,企业生产调度问题不只是针对某几台设备,而是生产全过程,需要构建起覆盖整个企业生产过程的、简单有效的全流程级动态调度模型。在过去几十年中,通常和其他的方法结合使用,人们将许多算法应用于调度领域,但是人们使用各种调度算法需要特定的应用环境,判断何种算法适合何种环境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在现实生产环境中,生产任务的种类、批量、加工设备、工装状况和任务进度等因素千变万化,针对不同的加工环境,车间调度系统应能快速地选择或组合相应的调度模型和算法。实际上在计划与调度过程中,影响系统决策的不确定性因素广泛存在。在确定性假设下得到的最优计划和调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往往变为次优,甚至不可行,但不确定条件下的计划与调度优化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和实际应用。车间生产调度问题的复杂性和现实生产对优化调度的应用需求,促使从事现代制造研究人员提出很多解决方法,从而推动车间生产调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实际生产中,各种工艺约束,资源约束,生产能力约束等平行存在,这就需要对生产作业进行合理的调度安排。而一个好的调度安排需要一个好的优化调度算法。以往车间调度系统只能适应某个具体车间环境且只能得到时间最短、设备负荷平衡一般的调度方案,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生产计划与调度面临的难题包括不确定性的描述与求解、计算复杂性、基础数据采集、调度模型及其解算方法等。从已有的研究看系统集成,最优化方法虽然可以得到“最优解”,但单独应用优化模型无法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难以反映制造的本质特征和动态运行过程,影响了模型及解的可信性、有效性,而仿真方法、启发式规则、人工智能以及遗传算法等具有计算效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生产计划与调度研究中得到重视。因此,难有一个包罗万象的、普遍适用的调度策略、调度模型和算法。

综上所述,虽然对车间调度领域的研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至今仍未形成一套完备的系统理论和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将算法进一步的实用化。现在许多的研究只注重算法本身,而将算法广泛地运用到实际中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且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应用成果却少之又少,因此如何综合应用现有优化算法,真正的提高车间调度的信息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由于实际调度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和现有计算条件的局限性决定了不可能把实际调度中所有影响因素都纳入考虑之中,NFL(No Free Lunch theorem)定理表明不存在万能的适用于任何问题的优化算法,因此探索各算法的适用范围也是一件重要的研究工作。建立系统的算法框架有利于该领域的发展,并扬长避短发展混合型算法,从而提高算法的性能。

(2)进一步确保解的次优性。总的来说,生产调度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精确算法和近似算法。前者只能解决小规模的车间调度问题,虽然已有不少的改进,但是距离实用还有一段较大的距离。近似算法由于能在合理的时间产生比较满意的解,而被广泛应用于实际调度中,但是往往对解的次优性不能评估,所以解的次优性的保障及定量评估问题也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3)探索新的调度算法。针对于现有生产调度算法所存在的局限性,应与生物工程及应用数学等交叉学科相结合,探索新的实用算法。系统、全面、合理的生产调度方法,己经成为先进制造技术实践的基础和关键。

4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调度策略及评价指标

4.1 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调度策略

针对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调度策略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方法用来解决NP难题,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下策略。

(1)并行或分布策略。为适合不同车间控制结构与高度复杂问题的需要,不少学者利用并行或分布策略来解决车间调度问题。如用多智能体结构的分布式决策方法对柔性加工系统(FMS)进行动态调度。

(2)分解与成组策略。利用分解生产计划或成组技术的调度策略,可以大大降低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和规模,求得调度问题的较优解,同时优化系统的一些性能指标。

(3)人机交互策略。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人机协同交互的策略可以减少系统的搜索空间,可在有限时间、背景知识条件下解决困难的问题。交互反应式调度的主要优点是:在交互反应排产之前,通过智能算法(如GA、PSO和ANN等)得到最优调度计划;一旦最优排产计划出现紊乱和扰动时,可通过交互反应系统集成,进行快速修复,使得调度方案能够快速适应变化。采用基于多智能体系统(MAS)的混合方法是解决模型的准确性、实用性和求解可行性的有效途径。

(4)动态重调度策略。预测控制是上世纪70 年代后期产生的一类新型的计算机控制算法,其基础是3 个基本原理: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其与其他传统最优控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在预测控制中优化不是一次离线进行,而是反复在线进行。不是用一个对全局相同的优化性能指标,而是在每一时刻有一个相对于该时刻的优化性能指标。它放弃了全局最优的概念,通过在向优化每个滚动区间,使系统在此区间内达到最优,通过滚动而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结果。这使预测控制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思想同样可以用于生产调度系统中。方剑等针对Job-shop 调度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件的滚动调度的方法[10]。张纯刚等运用基于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的思想,对机器人路径进行规划[11]。把这种思想用于生产调度,主要的研究内容在于怎样确定滚动窗口,以及怎样进行再调度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车间制造过程的随时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不断地进行重调度,以处理突发的事件。基于目前的研究,对于动态调度的具体策略有:周期调度,连续调度,事件驱动调度,周期与事件驱动混合调度,周期与连续调度混合的策略等[12]。因此发展重调度和在线调度系统,建立具有鲁棒性的动态集成模型有现实意义。

(5)生产计划、调度与监控集成策略。生产计划与调度的集成研究具有全局优化的特征,也符合先进制造模式的思想,同时提高了生产系统的柔性。全局调度与局部控制相结合: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必须在宏观上把握生产的全过程,又必须对每一个车间和装置的具体生产作出指导,以保证生产的优质高效。传统生产作业计划、调度和控制三者是相互独立的,将三者结合的集成研究具有全局优化的特征,符合先进制造模式的思想,是目前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6)异地生产调度策略。作为敏捷制造模式的关键技术之一,异地生产调度策略也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7)生产调度工作要以预防为主、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这是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原则。生产调度工作的灵活性必须服从计划的原则性,要围绕完成计划任务来开展调度业务。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就是要抓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避免各种不协调的现象产生。在组织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抓配套保证需要系统集成,还要抓原辅料保证需要,防止只抓出产不抓投入,抓后不抓前的做法。通过对生产系统内、外部条件的观察、调查、预测和分析,预测生产系统可能出现的结果,将预测结果与期望结果进行比较,对可能存在的偏差或隐患提前采取处理措施,以获得预期的生产结果。生产调度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要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和准确地掌握生产活动中千变万化的情况,摸清客观规律,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问题。把调度的生产指令规范化、具体化,使调度工作有计划性、合理性、预见性,保证生产调度的各环节紧密衔接。加强生产调度管理,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协调、集中统一、灵活高效的生产调度系统,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进度,研究分析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是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生产的关键。因此生产调度就要及时了解掌握各类影响因素,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处理解决这些不平衡因素,消除隐患,来保证生产长周期安全运行,保证生产计划按要求实现。

(8)完善成本预算。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面实行成本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实施、预算差异分析、事后对标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等。实践中的预算可以时刻生产进行差异分析,有效的加强对管理薄弱环节的控制,充分的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及减少变动成本的浪费,从总体上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健全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约束,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考核,并对预算中不合理的地方做出调整,根据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把成本管理的责、权、利落实到每个职工,将成本指标与工作绩效挂钩,严格考核、奖罚系统集成,通过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来激发员工。

4.2 生产调度系统评价指标

企业生产调度方案评估系统,是面向制造企业,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生产订单、生产工艺和基础数据等信息,构建的智能决策系统。计划实施评价是计划目标与其实现情况的检查、对比和分析。实际的生产往往对一个调度问题有多个方面的优化目标,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目标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导致调度方案无法产生符合预期的优化效果。多个目标常常是交织在一起,需要用一种优化算法来找到几个目标的平衡点,这样就更增加了调度算法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生产调度评估的难度。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差异性很大,基于不同的考虑,对于不同的生产方式,企业生产调度评估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有的侧重于效率,有的侧重于客户的满意度。因此程序不应该一成不变的设定评定指标,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由专家灵活的选择。不同企业的制造执行系统是不同的,实际的生产过程千差万别,系统中机器配置和资源、调度目标、调度策略均多种多样,一个企业在不同市场形势下的调度问题也可能大相径庭。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所有不确定因素,会使计划的实际与预期的目标相偏离。而提高对环境的响应能力最根本的是制造系统要将自身的资源进行合理快速的重构,通过内部变化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施评价是一种反馈行为,它可以为计划的调整或者新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和经验。有必要定期把计划的实际执行结果与原始目标比较,作出系统、客观的评价。计划实施的评价可以在计划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建立起认识的桥梁,增强制造系统适应市场的变化能力,它是制造业策略的目标。

生产调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每方面又各自包含多项评估指标,较为全面的概括了生产调度方案评估的摘要有:

(1)验证先进合理的生产调度算法。通过优化调度算法,优化生产指标参数。

(2)为生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生产调度系统可以为生产相关部门提供基本数据,这些数据是进行生产决策的基础。良好的生产作业排序方案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同时,生产调度方案的顺利实施要靠生产、供应、工艺等部门的密切协作来完成。

(3)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生产调度系统中数据库及其管理模块的建立,促进了生产相关数据的规范化,对生产设备、产品、零件、加工工艺等实行有效管理,为整个生产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提供条件。

5结论及展望

适应市场的变化需要制造业在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转变,在这种模式下车间级的组织与控制方式对其生产调度要求更高,因此需要一个先进适用的调度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准确的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对于下达的生产任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智能优化调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非增值时间。车间生产调度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提高车间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成化。车间生产调度系统与工艺系统等其他系统的集成已经是车间生产发展驱使的必然结果,发展方向是计划调度控制一体化集成。只有将调度和控制综合考虑,实现信息与功能的集成,才能形成一个适应生产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多变性的全局优化的高质量、高柔性、高效益的智能生产系统。因此,调度系统应能与现有企业的信息基础结构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并作为信息基础结构的一部分,这也是生产调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方向之一。信息化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现有管理方式规范化,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使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畅通无阻。调度层在CIMS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涉及生产进行的各个方面,其是承上启下、维持生产进行的中间环节。

(2)动态化。在加工过程遇到扰动和故障时,调度方法能根据系统的状态修改原定的加工顺序和调度系统的所有资源,使系统持续地、优化地运行;生产计划的安排基于实时能力信息和生产资源,能获取实时生产和调度信息,企业资源利用得到优化。对生产异常进行动态调度,系统每发一组指令,都要在当前的模型环境下运行这些调度指令,预测其后果,在不发生冲突并有利于调度目标的情况下,才能执行调度指令,保证生产能够在异常情况下也能够得以正常的运行。如果动态调度结果影响到下游分厂的生产,应及时将本分厂的调度结果通知给下分厂,下分厂即可对本厂的作业计划进行调整,保证生产的顺畅进行。进行动态调度时要在原有模型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减少大范围调整造成的生产混乱的局面。通过将动态多变的复杂生产调度与控制问题,转化为分散到各个决策节点上的局部决策问题,由于局部决策相对与全局决策规模小,借助于节点间的协调、合作实现制造系统的整体调度与控制功能。

(3)高效智能化。寻找新的调度算法,该算法应该快速、高效地找到大规模调度问题的最优或次优解,并能对找到的解进行评估。其中,混合车间调度算法是当前和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车间生产调度系统的算法正在朝着人工智能技术方向发展,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及模拟退火算法等。智能化的计算机具有学习功能,可以从旧有调度案例中获取调度规则用于指导工作系统集成,从而避开无法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因素的难题。由于MAS能够充分体现人类的社会智能,对开放、动态的现实环境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MAS理论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在制造领域(如车间资源配置、生产调度与控制、生产管理决策等)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

(4)柔性化。在传统的车间调度问题的研究中,仅考虑每一工件具有唯一确定加工工艺路线的情况。随着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FMS的出现,工件加工工艺路线必须唯一确定的传统限制己被突破,工件具有多个可选择的加工路线,即路径柔性己成为生产的实际需求。车间生产调度系统正在由单目标优化向多目标优化发展,使车间调度更贴近实际车间的情况。

(5)排程可视化、最优化、精准化。在生产能力负荷范围内避免拖期及无辜等待时间,对计划变更能做出快速的响应。排程系统为柔性的,满足生产组织的灵活性,支持插单功能,同时也支持数据的自动调整与修正等。提升计划的精确度及效率,建立高精度的未来生产计划,实现可视化和目标管理,以分钟的精度建立。工厂的每一台机器设备或者每位工作人员从明天到未来的生产计划,并且导出可行的生产指令。

随着生产调度研究的深入及调度算法与生产实践的进一步相结合,生产调度研究已经从理论探索转移到实际应用阶段。目前,在基础数据的制定和规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物料的编码管理等,为企业进一步的信息化集成奠定了良好的规范化基础,促进企业向现代企业模式的转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等相结合,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取得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将是企业的必由之路。大规模动态复杂生产调度系统是未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对于生产调度问题这一具有NP-Hard特性的研究,随着应用数学方法的发展,必然朝着集成化、动态实用化、多目标化、高度优化方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沈福金.缩短节拍时间与柔性实用相结合[J],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5(2): 156-157

[2]袁刚.多品种小批量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研究院:2005,1:4

[3]成浩.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禁忌演化算法[D],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6,9:10

[4]Brian Slack,James J.Wang.The challenge of peripheral ports:all Asianperspective[J].Geo Journal,2002.56(2):159-1 66.

[5]Raymond K.Cheung,Judy H.Tong and Brian Slack.The transition fromfreight consolidation to logistics:the case of HongKong[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3.11(4):245-253.

[6]John R.M.Gordon,Pui—Mun Lee,Henry C.LucasJr.A resource-based view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tthe Port of Singapore[J].Journal of StrategicInformation Systems,2005.14(1):69—86.

[7]Jose Tongzon,Wu Heng.Portprivatization,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ontainer ports(termina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2005.39(5):405—424.

[8]朱剑英.现代制造系统模式、建模方法及关键技术的新发展[J],机械工程学报 2000(8): 1-5

[9]夏锐.基于约束理论的生产作业计划模型研究[D], 五邑大学:2006:14

[10]方剑.进化算法及其在Job Shop调度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研究所,1996:9-15.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财务 财务管理 发展

所谓网络财务,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财务、业务协同,业务流程重组,支持电子商务,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的网络财务系统。网络财务的技术基础是网络,目标是实现企业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供应链的需求而产生的。

一、网络财务与传统财务

(一)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对象、内容和目标的影响

1.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管理对象的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循环,一方面表现为实物商品的运动,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的运动。资金运动是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价值表现,它以价值形式综合地反映企业的在生产过程。传统财务管理的对象就是这种不断循环周转的资金运动。在网络环境下,传统财务管理对象的范围扩大了许多,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等协同统一,导致财务管理的对象已不再单纯是企业的资金运动,还要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大量信息。网络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对象将由传统的资金运动转向信息运动过程。

2.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传统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筹资、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等,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将成为全球网络供应链中的一个节点,财务管理的内容将由传统的财务活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转变为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财务管理活动将全面深入到企业的产品和市场中。

3.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对发生的财务活动关系的处理所要达到的目的。网络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将由传统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化为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传统的社会经济模式下,企业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提供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完全是产品的竞争。而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适应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如何提高个性化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

(二)网络财务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影响

网络财务环境下,财务管理的重点转向事中的控制和事前的预测。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和财务工作的时间、空间、效率等观念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时间上,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关注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和经营成果,还要掌握仙子阿的财务状况,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要更多地关注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在空间上,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财务、业务信息,还要关注关联企业、供应商、客户等外部信息;在效率上,网络财务也提出了更加高效率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人员也提出来新的要求。网络财务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是既懂得财务核算、财务管理知识,游动的侧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网络财务模式下,人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不受制约,员工更加依赖于自身的只是和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新理念、新制度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增值,从而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真正个性化管理”的需求。

(三)我国企业网络财务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网络财务还处在初级阶段。当前一些大企业对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我国网络财务建设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的,网络财务这项系统工程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做。

二、我国企业网络财务的现状

(一)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发展不平衡

1.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网络财务建设比较成熟,效果显著。如广东省,据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05年,广东省企业实施网络财务总体达到的水平是: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网络财务职能机构并设立了企业信息主管(CIO),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覆盖率为100%,企业的主要产品实现了CAD/CAPP/CAM,企业网站建设率100%,逐步推行了电子商务。其他大型企业中的80%建立了网络财务职能机构并设立了企业信息主管,财务管理应用率达到100%。中小企业在珠江三角洲专业行业集中的地、市(县)和部分镇建立了中小企业网络财务服务平台,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率达到100%,企业网站建设率达到20%。20家省级流通龙头企业、省重点批发市场普遍应用ERP系统,电子商务开展率100%。大型流通商贸企业实现商品流通过程数据信息化达70%以上,网站建设率达到70%以上。

2.企业规模、地区因素对网络财务发展的影响较大。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网络财务的实施水平明显高于中小企业;从地理位置看,东部地区企业的网络财务实施水平领先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面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对网络财务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体会到网络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导致了企业网络财务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系统设备和技术力量薄弱导致管理上存在疏漏。还有一些企业的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实施网络财务的实质和作用,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此外,一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网络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不够、理解不深,信息意识薄弱等都成为了企业网络财务建设的瓶颈。

2.缺乏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企业网络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信息化方面的人才支持才能完成。目前,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把企业网络财务管理当作是一项纯技术方面的工作来对待。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信息技术人员也只是挂靠在某个部门。这样做只发挥了其技术优势,没有起到信息管理与技术管理向融合的职能作用。这种状况导致了企业引进的人才是单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仍然缺乏技术管理人员和信息经济人才。此外,财务管理基础薄弱,财务管理体制过于分散,多数企业很难实现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企业缺乏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以及企业对外部环境不适应等因素都是制约着网络财务的发展。

在我国,预算管理方法也不断引起主管部门和各类企业的广泛关注。多数企业开展了“预算管理年”活动,不少公司也把董事会下设立“预算委员会”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内容之一。

(三)原因分析

1.宏观层面。我国企业网络财务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网络财务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首先,由于政策支持不足,使企业在网络财务建设方面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其次,网络财务支撑的配套环境没有形成,表现为网络财务公告支撑环境建设滞后于应用系统建设与开发速度;此外,网络财务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2.企业层面。设备实施的完备性不够。从硬件建设方面看,企业从硬件设备的采购、应用软件的开发直到信息系统的建设集成要面对不同的厂商,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兼容性的问题;从信息系统的维护角度看,大多数企业人才缺乏或水平不够,致使其只能满足一些大客户的需求,而不能完全满足小客户的个性化的维护要求。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建议

企业网络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涉及企业机构设置、业务流程重组以及深层次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绝不是靠企业某一部门就能够推进的。它需要企业领导定目标、做决策,才能组织和协调好企业网络财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网络财务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场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组织机构的变革,是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企业网络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建立一套适合网络财务发展的组织机构,用以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督促和考核各部门的业绩,负责人才培养和系统维护工作,这是网络财务顺利实施的组织保证。此外,还要制订网络财务发展规划。

我国企业网络财务的发展的方向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为依托,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统一、人员机构统一、资金管理统一、财务数据集中、财务信息透明,全面在线监控和网上在线会计和财务事务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模式。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如下模式:

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树立全心的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理念。新型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关系的重新建立,是网络化、电子商务等企业管理新理念在企业的确立过程。需要全公司人员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才能保证网络财务管理的顺利实施。

2.优化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调整组织机构,整合经营业务,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网络财务管理有明晰、简单的管理架构和管理关系。此外,整合财务机构,优化财务人员。

3.建立适应网络化财务管理要求的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统一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从上至下的公开你、规范、有效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银行账户管理,明晰资金的审批权限,建立统一的资金预算管理,严格实行资金流出备案。

4.建立先进的计算机财务网络支撑平台和体系。公司网络化境下会计和财务管理业务的网上在线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上结算、网上预算管理、网上财务及成本分析、网上财务审批、网上合同管理、网上财务信息披露。

5.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实行制度化管理控制的事前控制,以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网上银行为主导的事中控制,以财务审计为主导的事后控制。

四、总结

我国企业网络财务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只有同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相匹配,才能发挥出其强大的信息优势。网络财务必须建立在较健全的管理制度之上。首先,企业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财务制度、经济核算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等,网络财务的实施需要良好的管理基础。同时,网络财务的实施又可以促进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最后,企业还要进行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划资金投入并逐步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1]沈江,陈轻松.《虚拟企业模式下的信息资源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凯.《信息资源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吴以雯.《网络金融》,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刘腾红.《经济信息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