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药行业的分类

医药行业的分类

时间:2023-09-01 16:56:05

医药行业的分类

第1篇

关键词:医药产业经济学;医药贸易专业;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38-02

为适应社会对医药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很多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医药经济贸易、医药营销、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是由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学科的交叉形成的新兴专业。教学实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表明,在这类专业中开设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是必要的。该课程立足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医药院校的医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

一、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介于企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产业”,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产业自身、产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布局规律等的科学。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将成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用于分析医药行业,以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中观产业层面剖析医药经济的性质和运营状况,运用产业分析的基本框架揭示医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医药领域的宏微观决策提供支撑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医药产业经济学体现了有关学科交叉的特性。医药产业经济学是由产业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药事法规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而不是几门学科简单拼凑。它从相关学科交叉点出发,展开医学、药学、经济学等多角度探讨,建立完整体系的学科。医药产业经济学一方面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分支,要应用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同时医药产业本身是一个特殊产业,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特别是结合医药产业实际,注重产业经济理论的运用。如对医药产业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医药产业内部结构协调与发展、医药产业内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等问题的分析都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

二、医药产业经济学在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当今医药行业不仅需要专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即既要掌握医药专业知识,熟悉医药市场,具备医药的学术背景;又要兼具经济管理学科知识体系,能够将经济管理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医药产业中的人才。目前,这种综合素质的医药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也正是由于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不够完善,使得现有的医药产业经济研究水平整体不高,研究体系也不够健全。因此,客观上要求建设一个具备完整且综合知识体系的独立的学科专业,医药贸易类专业作为交叉型学科专业,较好地适应了这种需求。

在现有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经济学类基础课程一般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类基础课程大多开设了医药学综合、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有医药国际贸易学(偏宏观)、医药商品学(偏微观)、医药市场营销学和医药营销实务(偏微观)、医药企业管理学等。医药产业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是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开设使该类专业培养计划更加合理,课程体系联系更加紧密,知识结构更趋完善,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能很好地解决了人才培养计划中宏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知识之间的沟通问题。也融合了经济管理类知识与医药专业知识。如医药产业的分类与介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整体概览;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理论对医药国际贸易和医药商品学的学习都提供了很好基础。

2.有助于提高医药贸易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医药产业经济学的作用不仅在于成为两类知识的纽带,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去理解、分析和解决医药行业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侧重于从总体上把握医药市场,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医药产业各环节的分析中。如运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可以进行医药竞争者分析,解释医药市场中的“过度营销”现象;企业行为理论不仅对医药市场营销学中4P策略的学有裨益的,也可以分析医药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技术创新行为等许多实际问题;产业政策的学习和相关案例分析则有助于理解医药政策法规,并有助于学生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相关政策的能力。

三、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探讨

医药产业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该课程的内容设置特点,课程设置既要实现医药学与经济管理两类知识的沟通,又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既要考虑到它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又要体现医药产业的特点。

1.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与知识结构。该课程的前期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和药事法规等。内容上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贯穿其中,以医药行业的分类为起点,研究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产业组织等基本问题,揭示医药产业经济的特征和规律。就内容设置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以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概述。第二部分为医药产业的结构与关联。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医药产业的分类、医药产业结构和医药产业关联的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医药产业的概貌,掌握医药产业链各环节,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理解医药产业结构演变及其规律,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三部分为医药产业组织。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本课程核心部分。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思维模式分析医药产业中出现的大量经济现象。特别是熟练运用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理论。并将医药企业的研发和技术进步等内容纳入到企业行为章节中。第四部分为医药产业的布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目前医药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能够运用空间聚集理论分析医药产业中的一些问题,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高新园区的建设等。第五部分为产业政策及其运用。介绍产业规制理论,分析中国现行医药产业政策,提高学生运用政策的能力。

2.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由于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注重原理方法的讲解,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理论、方法的讲解与其运用相结合,讲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课后查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中国医药市场结构分析的课后论文,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市场结构度量的相关方法。如针对中国出台的新医改政策,就要求同学们先查找资料后,在课堂上就该政策实施后对医药行业的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四、小结

医药产业经济学科是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中国医药产业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中,因此开展该学科的研究以及学科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等医药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医药产业经济学科在医药贸易学科中的地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肯定有很多不足,旨在共同推动这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 燕.吴世玉.姜卫.关于医药经济学研究的若干思考[J].药学进展2004,(10):471-474.

第2篇

摘要:从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及市场潜力等方面,实例分析了我国现有的18家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资本经营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例研究;资本融资环境;资本市场

自1993年6月29日我国第一家医药公司—哈医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2009年3月我国共有医药上市公司100家,医药板块作为朝阳产业广受投资者关注。医药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优势群体,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力。其中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上市公司有18家,占医药行业的18%,代表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总体状况。笔者将对这18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进行资本市场利用现状的实证分析,以期对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总体发展概况

生物医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前期的研究开发与后期的产业化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生物医药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为其注入资金、专业技术和人才等多种现代生产要素。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是走向资本市场利用的有效途径,上市后的生物医药公司可成为龙头企业,拥有组织制度优势、市场组织优势以及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

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18家生物医药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筹集到大量生物医药业发展资金,同样也说明我国生物医药业目前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自1993年第一家生物医药类公司—四环生物上市以来,深、沪A股市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迅速发展到2008年的18家,流通A股从最初的9亿元增长至44.08亿元,增长了3.9倍。可见,生物医药业类公司整体筹资能力在不断增强,生物医药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医药业的发展。

2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经营情况分析

生物医药类企业发行上市进入证券市场,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融资的道路,为生物医药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适时分析该类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情况,结合企业实际、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以及资本运营的规律,发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资产调整与重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该类上市公司持续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1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析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见图1)。2002年平均每个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267亿元,占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1.87%;2007年平均每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4.291亿元,占的医药类上市公司的26.78%,年平均增长0.205亿元,年增长率为5.89%。其中,长春高新、北海国发、交大昂立、钱江生化、星湖科技、诚志股份等6家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在4亿元以上,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842亿元,年平均增长7.119亿元;其余12家上市公司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仅2.10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仅1/3左右的上市公司以较大幅度增长,而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徘徊在2亿元左右。

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公司每年净利润为0.149亿元,占医药行业整体水平的23.97%,变化范围在0.01-0.31亿元之间,年际间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北生药业、银广夏、深本实、四环生物、长春高新等5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负值,莱茵生物、达安基因、交大昂立、诚志股份、四环药业、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等10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0.519亿元,是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3.48倍。由此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年际间存在明显波动,体现出一定的风险性特点,但超过一半以上的该类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净利润。

结合图1来看,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在2002-2003年、2004-2007年分别是两个逐年增长的过程。但在18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中,1/3左右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一半以上的公司净利润都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公司应该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但其主营业务收入虽逐年增长,净利润却依然存在年度间的大幅增减变化,说明其年际间存在明显的成本增减变化。

2.2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和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是企业获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权益的保证度越高。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1%、9.02%、8.23%、2.41%、-3.74%和3.85%,年度间有明显差异。但诚志股份、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莱茵生物、华兰生物、双鹭药业、科华生物、上海莱士等8个公司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83%,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5%-35%之间,年际变化幅度为12%-22%,属于具有稳定净资产收益的企业。而四环药业、北生药业、深本实、长春高新、四环生物、星湖科技等6个公司的年际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属于自有资本获取收益能力和资本运营效益较差的公司。说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之间、年际之间其资本收益和资本运营效益存在差异,也是其经营风险的体现。

2.3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析

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受的企业利润和承担的企业亏损,是衡量上市公司获利能力时最常用和综合性较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13元,年际间变化范围在

-0.06-0.23元之间,公司间变化幅度在

-0.76-1.01元之间;其中上海莱士、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莱茵生物、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诚志股份、交大昂立等9个公司的每股收益高于生物医药业平均水平,达到平均每股收益为0.45元,公司间变化范围在0.13-1.01元之间,年际间变化范围在0.33-0.47之间。但深本实、北生药业、银广夏、四环药业、长春高新、四环生物等6个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星湖科技、北海国发和钱江生化等3个公司的年平均每股收益仅0.02-0.06元,远低于平均水平。

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6年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16元,年际间在1.75-2.57元/股之间波动,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3.24-4.23元/股之间。除了深本实和ST银广夏的为负值外,其余公司的均为正值,其中双鹭药业、交大昂立、华兰生物等12个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高于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平均值,年际间变化幅度在2.73-4.04元/股之间,公司间差异范围为2.31-4.23元/股之间。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2002-2007年间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是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和年际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0%左右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比较高,显示出稳定的高水平发展优势,其资本经营状况良好。

2.4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市场潜力分析

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类上市公司比较,其股票具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因为投资者投资股市除了希望获得眼前的稳定收入外,更多的是期盼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特征的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产业,必将是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

(1)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是当前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生物医药作为生物技术开发应用的前沿之一,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高科技与资本对接,为生物医药类企业提供诱人的发展空间。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既有很高的投资收益和广阔前景,技术创新活动又充满风险性。但是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这也是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在。只不过在投入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活动时,企业经营管理者注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即可尽可能地避免之。

(2)获利能力与上市公司本身直接相关。从每股收益来看,2002~2007年有67%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具有获利能力,50%的公司具有良好的业绩,年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45元,明显高于医药行业的年平均每股收益0.23元。其余1/3的上市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盈利能力较差。说明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对于投资选择来说这也是风险性的一种体现。

(3)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除深本实和银广夏两个公司外,其余16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06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1.62%,明显低于医药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0.83%。2002-2007年医药行业的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而生物医药业为3.53%,其中近半数的上市公司更达到了16.83%。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的突出地位。

综上所述,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此之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2.5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优势分析

2003-2007年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572.78万元,是非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的7.04倍;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利润为5624.29万元,是非上市公司的29.73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3结语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其中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开公司本身因素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由于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大多数生物医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因此,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全8[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2国家发改委.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第3篇

关键词:店名 语法结构 通名 专名

一、引言

医药业店名的调查研究是社会语言学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表现。赵爱英(2006)认为,店名语言有相对稳固、独立的内部结构。国内一些学者如蔡英杰(2001)、丁安英(2006)等把店名概括分为“专名”和“通名”,即店名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专名+通名。专名体现了店名的特殊性,通名体现了店名的普遍性,反映了某一行业的属性。例如:“温县皓康大药房”这一店名中,“温县皓康”是专名(温县是地名),“大药房”是通名。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药店名都有专名和通名,仅有个别药店只有专名,没有通名,如“大参林”。仅有专名可以使语言更经济简洁,但是具有描述不清、特点不明显等缺点。

本文以河南省民生医药有限公司上传的已注册的医药业店名为主要材料,一部分是笔者以实地走访并拍照的形式,把具有特点的店名记录下来,采用列表统计的方法,对比河南一些老字号药店,结合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医药业店名的通名

马洪波(2013)认为,店名可从侧面反映出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药店名称的通名通常为某一行业的店名定性,或者说明商店的规模、层次等。通过通名,有时可以快速辨别出该店从事的行业类别。通名置于名字的末端,且具有直接性、单一性的特点,通常字数简洁。为了统计方便,本文将含有某通名的合称一并归入一个通名,如“药房”和“大药房”合归为一个通名。本次调查医药业店名共80个,其中没有通名的药店为1个,有通名的药店为79个,占98.75%。有通名的药店名称统计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医药业店名使用频率较高的的通名为“药房、药店、医药、科、堂”等,大多是现代医药行业所使用。其中,通过查阅夏挽群、程健君(2011)的《河南老字号》发现,通名是“科、厂、铺、堂”的大多为百年老字号药店名,“科”“厂”“铺”在现代医药行业使用较少。以“科”为通名的药店具有“医”“药”相结合的功能,体现了该店在某一方面的医术专长。如:“泰生堂中医外科、同德堂中医妇科、德善堂喉科、贵德堂骨科”等。还有少数药店因为追求店名简洁、独特,使人方便记忆,并且一看便知是药店,便直接省略通名,如“大参林”等。

三、医药业店名的专名

王红霞(2013)指出,店名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既具有语言的一般性质,又有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征。医药业店名的专名是对通名的限定,不仅间接体现了该行业所属类别,同时也进一步反映了各药店的营业特色与范围。专名大多位于前面或者中间,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特点,也间接反映了如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专名看似多样,但也有一定的规律,除去地名和通名,本文对出现5次及以上的专名中的字进行记录,按倒序编排,专名出现的频次统计见表2。

表2中的26个字是药店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现代汉语中,有时一个字就表示一个词,这里字义即词义。笔者通过观察,从词的意义角度将这26个字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表示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等意义的词。包括“康、德、乐、仁、华、益、和、健、福、善、信、济”等。通过观察,这些词的词性多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感彩为褒义,展现的都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如“福”“善”。“健”“康”等字表现出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期许和祝福,对医疗保健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人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医疗行业是百姓关注的重中之重,关乎每个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由此,一些店名也反映出了消费者的内心期望与渴求,象征了美好的寓意。如“康丰”“健康人”,体现了行业特色。该类词在医药业店名中数量最多,所占的比例最大。

第二类是与百姓民生有关的词,包括“民、人、生、家、普、众”等。词性上大多为名词,词义上主要表示关注百姓或民生,体现顾客和医德至上。其中大量药店以亲民惠民的名称来吸引顾客,并通过店名传达的信息让消费者感到放心、实惠。医疗消费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视的消费之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疗效好、价格公道的放心药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另外,医患关系在当今社会中矛盾突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们期盼医师能具有好的医德,更加重视患者,因此这类词有时与第一类词合用作店名。如“民信”“家家乐”“益民”“健康人”等。

第三类是与医药行业有关的词,包括“堂、仲、草”等,词性上多为名词。如“同仁堂”“捻草堂”中的“堂”:我国老字号中医药店多用“堂”,特指古代药房。“仲”来源于“张仲景”:“张仲景”是人名,是河南省著名的医学家,又称“医圣”,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体恤百姓,公道诚信,以此为名,可以宣传河南省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草”:古代把药也称为草,草即药,且有“草药”这一词语,多指中药。“德良方”:专业用词,古时把疗效好的药方叫作“良方”。

第四类是表示时间、数量等意义的词,包括“百、万、同、天、春”等,词性上多为形容词和名词,词义上主要是具有描述性和表示象征意义。如“万古堂”“百信”中的“万”“百”,表示数量多、规模大,更容易吸引消费者,但具有夸张色彩。“同”词义上表示“相同、一同”,用于店名中,更加具有亲近感,如“同仁堂”。“天”是时间名词,如店名“天天好”,“天”代表每一天;也可表示“天下”,如“普天康”。“春”表示时间,但在医药业店名中象征新生与生机,显得更有希望与活力,如“仲春”“春天”。

由表2可以看出,专名中“康”出现的频次最高,反映了民众对医药保健类的重视。其次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堂”。“堂”字较为特殊,不仅可以用作通名,也可以用作专名。“堂”字属于医药行业的特殊用语,自古就被药房使用,体现了行业特色,在医药类行业的店名使用中具有独特性。这里“堂”用作通名。随着现代医药类行业的迅速发展,许多药店规模变大,已不是过去的以家族为单位的小药店,所以很多医药业商店名称会在“堂”字后加上一些通名,更有现代色彩,如“富德堂医药店”“捻草堂大药房”等等。这里“堂”用作专名。

据表2中出现次数较高的26个词,河南省医药业专名可大致分为表示健康道德等意义的词、与百姓民生有关的词、与医药行业有关的词和表示时间与数量等意义的词四大类。调查中发现,该行业忌违背健康、道德有关的贬义词,但不忌讳以姓名为店名。

四、结语

河南省医药业店名有着显著的特征,Z法结构大部分是“通名+专名”的形式。从通名上看,以“药房”“药店”“医药”为主,体现了行业性质,且范围较为狭小;从专名上看,有注重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等意义以及与百姓民生、医药行业、时间数量有关的命名倾向,多用“康”“堂”“乐”“德”等字命名。根据以上分析,店名命名应结合当地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多方面考虑,同时要简洁易认,从而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更好地创造其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爱英.店名的语言特征及其历史文化心理分析[D].武汉:华中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蔡英杰.店铺名称一瞥[J].修辞学习,2001,(2).

[3]丁安英.简论招牌语的特色[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6,(1).

[4]马洪波.安阳市区店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

报,2013,(1).

[5]夏挽群,程健君.河南老字号[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

第4篇

关键词: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例研究;资本融资环境;资本市场

自1993年6月29日我国第一家医药公司—哈医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2009年3月我国共有医药上市公司100家,医药板块作为朝阳产业广受投资者关注。医药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优势群体,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力。其中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上市公司有18家,占医药行业的18%,代表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总体状况。笔者将对这18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进行资本市场利用现状的实证分析,以期对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总体发展概况

生物医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前期的研究开发与后期的产业化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生物医药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为其注入资金、专业技术和人才等多种现代生产要素。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是走向资本市场利用的有效途径,上市后的生物医药公司可成为龙头企业,拥有组织制度优势、市场组织优势以及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

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18家生物医药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筹集到大量生物医药业发展资金,同样也说明我国生物医药业目前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自1993年第一家生物医药类公司—四环生物上市以来,深、沪A股市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迅速发展到2008年的18家,流通A股从最初的9亿元增长至44.08亿元,增长了3.9倍。可见,生物医药业类公司整体筹资能力在不断增强,生物医药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医药业的发展。

2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经营情况分析

生物医药类企业发行上市进入证券市场,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融资的道路,为生物医药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适时分析该类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情况,结合企业实际、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以及资本运营的规律,发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资产调整与重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该类上市公司持续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1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析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见图1)。2002年平均每个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267亿元,占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1.87%;2007年平均每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4.291亿元,占的医药类上市公司的26.78%,年平均增长0.205亿元,年增长率为5.89%。其中,长春高新、北海国发、交大昂立、钱江生化、星湖科技、诚志股份等6家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在4亿元以上,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842亿元,年平均增长7.119亿元;其余12家上市公司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仅2.10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仅1/3左右的上市公司以较大幅度增长,而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徘徊在2亿元左右。

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公司每年净利润为0.149亿元,占医药行业整体水平的23.97%,变化范围在0.01-0.31亿元之间,年际间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北生药业、银广夏、深本实、四环生物、长春高新等5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负值,莱茵生物、达安基因、交大昂立、诚志股份、四环药业、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等10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0.519亿元,是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3.48倍。由此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年际间存在明显波动,体现出一定的风险性特点,但超过一半以上的该类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净利润。

结合图1来看,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在2002-2003年、2004-2007年分别是两个逐年增长的过程。但在18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中,1/3左右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一半以上的公司净利润都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公司应该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但其主营业务收入虽逐年增长,净利润却依然存在年度间的大幅增减变化,说明其年际间存在明显的成本增减变化。

2.2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和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是企业获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权益的保证度越高。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1%、9.02%、8.23%、2.41%、-3.74%和3.85%,年度间有明显差异。但诚志股份、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莱茵生物、华兰生物、双鹭药业、科华生物、上海莱士等8个公司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83%,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5%-35%之间,年际变化幅度为12%-22%,属于具有稳定净资产收益的企业。而四环药业、北生药业、深本实、长春高新、四环生物、星湖科技等6个公司的年际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属于自有资本获取收益能力和资本运营效益较差的公司。说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之间、年际之间其资本收益和资本运营效益存在差异,也是其经营风险的体现。

2.3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析

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受的企业利润和承担的企业亏损,是衡量上市公司获利能力时最常用和综合性较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13元,年际间变化范围在

-0.06-0.23元之间,公司间变化幅度在

-0.76-1.01元之间;其中上海莱士、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莱茵生物、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诚志股份、交大昂立等9个公司的每股收益高于生物医药业平均水平,达到平均每股收益为0.45元,公司间变化范围在0.13-1.01元之间,年际间变化范围在0.33-0.47之间。但深本实、北生药业、银广夏、四环药业、长春高新、四环生物等6个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星湖科技、北海国发和钱江生化等3个公司的年平均每股收益仅0.02-0.06元,远低于平均水平。

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6年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16元,年际间在1.75-2.57元/股之间波动,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3.24-4.23元/股之间。除了深本实和ST银广夏的为负值外,其余公司的均为正值,其中双鹭药业、交大昂立、华兰生物等12个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高于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平均值,年际间变化幅度在2.73-4.04元/股之间,公司间差异范围为2.31-4.23元/股之间。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2002-2007年间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是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和年际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0%左右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比较高,显示出稳定的高水平发展优势,其资本经营状况良好。

2.4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市场潜力分析

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类上市公司比较,其股票具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因为投资者投资股市除了希望获得眼前的稳定收入外,更多的是期盼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特征的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产业,必将是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

(1)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是当前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生物医药作为生物技术开发应用的前沿之一,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高科技与资本对接,为生物医药类企业提供诱人的发展空间。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既有很高的投资收益和广阔前景,技术创新活动又充满风险性。但是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这也是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在。只不过在投入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活动时,企业经营管理者注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即可尽可能地避免之。

(2)获利能力与上市公司本身直接相关。从每股收益来看,2002~2007年有67%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具有获利能力,50%的公司具有良好的业绩,年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45元,明显高于医药行业的年平均每股收益0.23元。其余1/3的上市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盈利能力较差。说明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对于投资选择来说这也是风险性的一种体现。

(3)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除深本实和银广夏两个公司外,其余16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06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1.62%,明显低于医药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0.83%。2002-2007年医药行业的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而生物医药业为3.53%,其中近半数的上市公司更达到了16.83%。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的突出地位。

综上所述,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此之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2.5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优势分析

2003-2007年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572.78万元,是非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的7.04倍;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利润为5624.29万元,是非上市公司的29.73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3结语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其中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开公司本身因素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由于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大多数生物医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因此,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8[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2国家发改委.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第5篇

2008年上半年度医药行业经济运行特点:工业增速加快,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商业销售保持活跃,三大终端增长明显,医药进出口继续趋好。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覆盖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日渐完善。一些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国产普药及新药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OTC药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用于治疗、预防新的传染病、常见流行病药物以及消、保健药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海洋药物成为挑战常规化学药物的新品种,市场消费呈现多层次的格局。

医院用药作为药品销售的第一终端,依旧左右医药市场,所以统计医院用药数据,分析医院用药的动向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运用2008年上半年典型城市样本医院的数据,对医院用药结构和领先品种做一番分析,所得的结论和所思考的问题仅供参考。

1 样本医院用药分析

1.1 2008年上半年度样本医院用药总体分析

2008年上半年样本医院购入药品总金额同比增长32.76%,高于2007年度4个百分点,显示出强劲的反弹势头(表1)。2008年上半年的增长态势预示我们2008年全年度的增长率可能会超过上半年度(32.76%)。需要说明的是,2008年上半年样本医院购入药品总金额包括新增的样本医院数据,所以显示比上年同期报道的大得多。为了具有可比性,在与2007年同期比较时也增加目前新增的医院数据,但对总年度的购入总金额没有做修改,仍按照原有的样本医院数。医院使用金额领先的前五大类药品购入金额约占总金额的78.98%,其在医院用药居主导地位依旧不变。

统计样本医院使用领先前20个品种,发现只有2个品种出现替换,而且基本是在前30位内做调整,说明这些品种在医院的使用是相对稳定,这些药品在临床上的使用正处于高峰期(表2)。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银杏叶制剂与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品种位序前移与抗感染药物不再名列前茅的情况说明,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在临床使用的优秀品种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领先前20位的药品占总金额的份额为17.75%,领先前50位的药品占33.88%份额,领先前100位的药品占51.36%的份额,所以对前100位的药品了解透彻就等于掌握了占医院购入金额一半的药品需求动向。

1.2 政策和制度左右医院抗感染用药最为明显

全国样本医院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至2007年医院购入药品总金额虽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虽然达20.17%,但是连年比较可以看出,2006年却出现明显的下滑(跌至12.62%),这与近几年政府多次对药品降价及反商业贿赂等政策的实施有关。

由于国家连年来对药品实行降价和2004年7月起对抗生素使用采取限制,导致抗感染药物购入金额的增幅始终低于医院购入药物总金额的增幅,同时抗感染药物占总金额的份额也出现平稳下降的态势。2008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该大类购入金额同比虽稍有上升,但是占总金额的份额又下降0.67%。而这下降的百分点还不足以说明2008年4月份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已经对医院用药习惯产生了影响,今后可能还会继续发生变化。在抗感染药物中,按治疗小类分,头孢类药物(其它β-内酰胺类抗菌药)仍旧占50%以上的份额,喹诺酮类抗菌药居次,占12.18%。

1.3 领先大类的品种统计

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或者使用者都想进一步掌握使用金额领先的大类品种动态。故本章节特将五大类中领先前10位的品种予以统计,括号内的数字为占该类药品总金额的份额。这些品种具有很大的市场垄断性,尤其是血液和造血系统大类中的领先品种更具明显的市场集中度,希望引起关注。

1.3.1 抗感染药物

抗感染药物大类中建档的有247个品种,现在有230个品种在使用,较上年减少了1个药品。领先前10位的药品分别是:左氧氟沙星(4.17%)、头孢替安(3.89%)、头孢呋辛(3.62%)、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3.21%)、头孢孟多(3.03%)、头孢米诺(2.99%)、头孢吡肟(2.63%)、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55%)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2.32 %),这些品种占了该大类药品总金额的31.18%。

1.3.2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大类中建档的有201个品种,现在有184个品种在使用,较上年减少了4个药品。领先前10位的药品分别是:紫杉醇(5.52%)、多西他赛(5.42%)、胸腺肽α1(4.17%)、香菇多糖(4.17%)、胸腺五肽(4.16%)、奥沙利铂(4.07%)、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61%)、霉酚酸酯(3.49%)、卡培他滨(3.08%)、他克莫司(2.79%),这些品种占了该大类药品总金额的40.48%。

1.3.3 心血管系统用药

心血管系统用药大类中建档的有244个品种,现在有215个品种在使用,较上年减少了7个。领先前10位的药品分别是:前列地尔(7.46%)、三七(4.58%)、氨氯地平(4.29%)、复合辅酶(4.24%)、磷酸肌酸(3.98%)、桂哌齐特(3.74%)、硝苯地平(3.48%)、单硝酸异山梨酯(3.09%)、麝香/栀子/郁金/冰片(3.03%)和阿托伐他汀(3.01%),这些品种占了该大类药品总金额的40.90%。

1.3.4 消化系统及代谢药

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大类中建档的有382个品种,现在有337个品种在使用,较上年减少了22个。领先前10位的药品分别是:奥美拉唑(10.08%)、泮托拉唑(6.02%)、阿卡波糖(5.24%)、水溶性维生素(4.24%)、单组分胰岛素(3.38%)、多烯磷脂酰胆碱(3.01%)、托烷司琼(2.97%)、左卡尼汀(2.62%)、腹膜透析液(2.28%)、埃索美拉唑(1.84%),这些品种占了该大类药品总金额的41.67%。

1.3.5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血液和造血系统大类中建档的有382个品种,现在有337个品种在使用,较上年减少了22个药品。领先前10位的药品分别是:氯化钠(11.21%)、人血白蛋白(9.11%)、脂肪乳(7.68%)、氯吡格雷(6.99%)、葡萄糖(6.63%)、N(2)-L-丙氨酸-L-谷氨酰胺(4.16%)、蛇凝血素酶(4.13%)、人血丙种球蛋白(4.13%)、脑蛋白水解物(3.71%)、甲钴胺(3.46%),这些品种占了该大类药品总金额的61.22%。

1.4 医院用药数据分析的启示

1997-2007年国内制药行业面临24次降价,但医院药品购入金额仍保持一定增长幅度,这是由于处方量增加和高价药出现的原因。

高价的专科用药增长远快于普药,这反映居民医疗消费水平提高直接促进高端用药增长带来的用药结构性变化。由于高价药的高毛利的特点决定了其受成本上升影响不大,盈利增幅的多少是导致医生喜欢用高价药的直接原因。

1.4.1 普药的增长源于就诊病人的增加

以上海地区为例,2007 年门诊处方药的总体金额较2006 年同比上升12.06%,而单张处方的平均金额并没有增长。这清晰地表明门诊处方上的药费总体价格并没有发生变化。与此相应的是,2007 年的门诊处方数量较2006 年也明显增加11.37%,表明了门诊处方药的消费增长主要源于就诊病人的增加。

1.4.2 高价的处方药消费增长源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就诊人群的增加

上海地区2007 年住院病人用药的金额同比增加了19.31%,值得注意的是单次的日均药费呈现环比增长的态势,表明在住院病人的消费中,高价药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数据表明住院病人的用药金额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就诊病人数量的增加和高端的专科用药和处方药的消费快速增加。

2 思考和分析

2.1 正确看待突发事件

天灾人祸乃是突发事件,引发用药市场的变化有其特殊性,更是局部和短暂性的。2008年3月以来流行于幼童的手足口病并非人类出现了新疫情,目前虽无特定疫苗和药品防治,但完全可控。由于临床通常使用的一些抗病毒药物生产企业众多,难以给某些药企带来商机。

四川汶川地震伤亡惨重,受伤需医治者达数万人,对输血、伤科用药、手术用药、抗生素以及相关医疗器械产生灾用需求,但实际影响不会很大。救灾用药主要来自政府储备和制药企业人道主义捐赠,对相关企业的业绩影响十分有限。医药行业本身产能过剩严重,此次增加的灾用需求虽有数万人,确会产生小部分增量需求,但整体来说,对整个行业及企业的影响是轻微的。所有地震伤员的医疗费用由卫生部协调国家各相关部门统筹解决,不需伤员本人承担。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地震伤员的康复及后续治疗费用如何解决?

2.2 基本药物目录的思考

据说,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后,其中的药品将招标定点生产。但若有生产批文,而没有进入招标定点范畴的企业难道就由此消失了吗?联想阳光招标采购和“一品二规”实施过程中,在医院里也出现许多非中标企业的同类品种,说明同类药品还是有市场、有卖点,是有机可乘的。

政府集中采购,区域公司,可能在一个地区会有2~3家商,如果某企业中标了但是其商却没有成为区域,那怎么办?所以企业必须对此有所准备。

在集中采购时需要注意,不能单纯以低廉的价格作为主要遴选标准,应对药品的选择进行综合评价,对其质量、疗效、生产单位等建立打分制度,以综合分最高者入选为佳。

2.3 医药服务向上下游发展,预防和康复用药理应成为关注点

卫生部把甲肝等15种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将有力地刺激疫苗市场。中国的疫苗市场,按年使用约10亿剂次计,2007年疫苗的市场规模约32亿元人民币。中央政府将出资28亿元购买14种疫苗,这将极大地带动疫苗产业的发展。

医保坚持公益性,将从以前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和康复治疗,对重点疾病由国家买单实行最低费用的治疗,这将扩大临床用药范围,会给医药市场带来又一次扩容机会。

2.4 正确分析农村市场的扩容

“新农合”从理论上分析会给医药市场带来2 000亿元的扩容,事实上农村的“两网”建设不完善和医护人员严重匮乏,将阻碍市场的开拓。也不要把农村用药理解为仅使用城市医院淘汰的或已过了临床使用高峰期的老药、普药。新农合作为医药产业崛起的第三终端,覆盖面广,涉及人群众多,其医药消费能力虽不及第一、二终端,但第三终端带来的广阔市场摆在了众多医药企业面前,成为公司营销人员的聚焦点,是众多的中小企业急需寻找的新的市场空间和业绩增长点。

2.5 医院属地化管理,将会有多方资金投入到医院

国家对医院实行医药分家的实质就是实行收支两条线,实行总量控制。要正确理解这个提了多年的“医药分家”理论实质。同时医院将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作为法人代表肯定会吸纳更多的资金投入医院。以后的发展趋势可能成立医疗集团,大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合,实行多元化管理。

2.6 密切关注近期国外厂商的进口新药申报的动态及其品种

据笔者统计,2008年1-7月份,进口申报的新药品种(含不同剂型)有285个,其中许多品种已有国产品,何况进口药的市场价无疑是高于国产品,但是依然有进口申报,这是为什么?是毛利率的诱惑,还是国产药品跟不上临床的需求,或是国产药的质量不及进口药的原因?感兴趣者不妨做一个深度剖析,以明真相。

3 结语

第6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定位

纵观我国现有中医药院校,基本构建了以医药学学科为主体,兼顾理、工、管、文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相比其他高等院校,中医药院校因其浓厚的医学学科背景,更容易为医药行业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学科背景与学科支撑。2010教育部“卓越计划”的提出,以及2015年11月“全国医药院校‘卓越营销师’培养联盟”的成立,更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然而,中医药院校在非医药类人才培养上,在办学时间、培养经验、师资水平、学科资助、学术沉淀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传统综合性大学。基于此,为了有效弥补中医药院校在非医药类专业(如营销专业)办学的不足缺陷,需要重新思考其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借助医药学科实践性强的培养特色,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中医药院校的自身行业特色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重新思考中医药院校营销人才的培养定位,从营销职业技能培养、营销思维与方法培养等方面,不断挖掘卓越营销人才的职业发展潜力,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走出一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的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是办学机构的一种顶层理想设计,即把培养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主要体现在目标、类型、层次、规格要求四个维度组合上(张德江,2011)。人才培养定位是高等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活动,进行人才培养的前提。办学机构只有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才能清晰自身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职责,以此确定与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制度和评价体系,构建与自身定位相吻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卓越计划”正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力度,探讨高校与企业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新模式。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弱势学科,必须在“大健康”理念的基础上,以健康产业需求为导向,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重新科学定位其人才培养,走出一条“夹缝中生存”的、与众不同的医药营销人才培养之路。

(一)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随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变化,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纵观现有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其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培养模式比较陈旧,仍存在“闭门造车”现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明显滞后于社会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与985、211综合性大学,以及财经类院校相比,中医药院校在营销人才培养上存在明显不足,在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更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上,作出新的定位。基于此,本文将中医药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定位为“中医药行业卓越营销人才”,即利用中医药院校自身“以医药为主”的实践性特点,将其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既懂现代营销又懂中医药基础知识;既具有较强创新营销思维,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医药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上,首先需要了解市场对医药行业营销人才的需求层次。据调查,现有医药行业营销人才主要分布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基于此,中医药院校可以按照“医疗机构营销实验班”、“健康产业营销实验班”、“医药企业营销实验班”等人才类型,来培养医药卓越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为了切实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的医药营销人才需求,中医药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中医药学科特色、医药专利研发优势,将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市场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借助医学、药学、管理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营销+医院”、“营销+健康产业”、“营销+健康企业”等不同人才模式,优化现有课程体系。

(三)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社会需求是高等院校人才层级结构性的根本依据。社会人才需求表现为不同职业的层次结构。然而因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扩招,不可避免地导致毕业生本科生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不仅造成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结构性浪费,又造成了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社会所需人才结构的不匹配失衡。基于此种现象,中医药院校在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上,既要区别于高职院校的岗位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区别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对医药应用型营销人才在不同层次分类上的需求规模,来确定其人才培养在层次上的量化比例。

(四)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合理的人才规格定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定位的基础。然而,现有许多高等院校一般是先设计办学定位,然后据此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由于定位顺序的混乱,加上受传统办学思维惯性的影响,绝大部分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大多是仿照传统研究型大学而为,没有形成自身的行业特色。为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要求,中医药院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结构进行人才规格定位。具体来说,围绕“中医药类营销卓越人才”的目标定位,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育理念,通过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医药营销技能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路

行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导向。医药行业市场,尤其是中医药走向国际化进程中,除需要大量的医药技术型人才外,同样需要医药管理人才、医药营销人才。在满足满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培养医药行业营销人才、抢占医药行业市场方面,中医药特色型大学比其他院校开设的营销专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一)遵循中医药院校学科优势,设置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实验班。“面向医药行业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营销+医院”、“营销+健康产业”、“营销+健康企业”等不同人才模式,将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市场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可切实有效地满足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可解决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可在管理大类招生的基础上,择优筛选、设置“医疗机构服务营销实验班”、“医药企业营销实验班”、“健康产业营销实验班”等,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质、行业特色,培养既懂营销,又有医药知识的卓越营销人才。

(二)遵循“精化理论课、强化实践课”,重构现有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为了破除现有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同化现象,中医药院校可从自身医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行业特色需求出发,在保证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重构现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医药行业特色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从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在医药营销工作中较少遇到的“营销工程”等课程,合并“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课程。在教学时数上给予“医药”门类、“营销”类课程必要的学时保障,不必受制于学校统一设定的理论教学学时总量限制,在实践教学时数上给予适当倾斜。在教学体系安排上,应围绕“卓越计划”,突出教学内容的知识能力目标、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目标,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基于此,一方面要合理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尤其在发挥实践教学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结合行业需求、结合行业资源、结合企业培养的“三结合”方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构建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卓越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三)遵循市场导向,优化卓越营销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卓越医药营销人才,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专业教师熟知工商管理类的相关知识,还要求其掌握医药行业的相关知识,否则无法胜任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工作。基于此,为满足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培养需求,在现有教师队伍基础上,学校应与地方医药行业、医疗机构等建立双向互通的教师联合培养机制,建设一支既具有营销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

(四)借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围绕“一切为学生、学生是一切、为学生一切”、“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树立“挖掘学生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在把握营销教育的共性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重实验与应用的培养特色,选择适合具体营销课程的个性教学方案,如小班教学、小组讨论、对分课堂、智慧课堂等形式。

其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可以以“课内外联动”为导向,构建两阶段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本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校内课堂讲授、校外企业实践”的两阶段教学体系。理论知识部分由学校专业教师讲授,实践部分由学校教师和合作企业共同设计,并共同组织教学。结合市场调查课程内容,合作企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拟定相关的调研任务,学生围绕调研任务开展实际调研工作,企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在学生具体调研过程中,给学生传授营销的基础理论、操作方法与技巧,从而实现“做中学”和“做中教”。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24~26

[3]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70

第7篇

1949年以来,我国中医药在医疗、科技、社会等领域中已有的和潜在的价值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制订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了让中医药发展有一个更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在新世纪面临发展中的问题,国家正着手制订中医药法以协调中医医疗服务、教育、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中医师作为中医药知识的主要传承者、中医医疗的执行者以及中药新药创新主体,在中医事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所以,明确其在医疗活动中的责权问题非常重要。

1 有关中医师责权的法律法规现状

1.1 与中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现状

我国《宪法》(1981年)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并且政府将“大力发展中医药”列入“十五”计划纲要,还在2006年下发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前,与中医药有关的法律法规还有《职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医师执业要符合《职业医师法》规定,中药生产、流通要符合《药品管理法》规范,这与对西医师以及西药的管理没有区别,中、西医药由统一法律管理。目前尚没有一部专门法律来管理、保护中医中药。

与中医药有关的行政法规有《中医药条例》(2003年)、《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地方性中医立法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自1990年第一部中医地方性法规《湖南省中医管理条例》出台,全国迄今已有23个省市出台了中医药条例。中医药虽然有以上多种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但尚没有达到促进与保护中医药发展的目的。

1.2 现行中医药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中医药条例》过于粗泛

《中医药条例》是目前专门针对中医药管理的法规,但其内容不够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太差,也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在法规原文中甚至连执行主体都没有明确指出。值得借鉴的是,香港《中医药条例》(1999年)的内容非常详尽,甚至连广告牌的大小、广告词的描写都有具体规定。该条例中也没有空话、套话,一开始就是相关的名词释义,以及监管香港中医药的执行组织如中医药管委会等人员职能、组成、代替、丧失资格等情况的规定,可操作性强。这样,在香港作为一个注册中医师,法律保证了他行医时防治疾病的正当权利,但他又不能有不实的宣传和有悖医德的行为,从而让中医师发挥最大的保障民众健康的作用而限制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才可能树立中医良好的形象和患者对中医的信心。

1.2.2 中医中药分开管理破坏了中医与中药的完整性

中医和中药在中医学成形时就是血肉相连、难以分割的,一名合格的中医师应精通中药知识,对药物形色、性味、配伍、功效、毒性了然于心,治起病来才能得心应手。许多中医师还根据自己的治病经验、用药喜好,自采、自制中成药,这也是古代许多名方如六味地黄丸的来由。但按现有的法规与行政制度,中医与中药分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导致医不管药、药不管医局面。研制一个新中成药,不是出自临床疗效总结,而是在药品管理部门的法律条文要求下严格按创制西药的规范(如药物毒理、药理等动物实验)产生。更严重的是,根据现有的医药分管制度,医不懂药,药不懂医,许多中医师连自己开的中药都没见过,处方中经常出现几克磁石、十几克灯心草的情况,疗效难以保障;而且医也不得制药,按规定制药企业均需达到GMP标准,许多临床有特效的民间小验方自此消失。在现行法律法规制度下,中医师与医院很难生产中药制剂,难以体现中医的治疗特色和中医特有的治疗效果。

然而,在英国,虽然以前倾向于将中医学中的针灸、中药、太极、按摩、气功等分类管理,如将中药放在草药类管理、针灸放在针灸类管理,但通过英国中医师和中医药协会的多方解释沟通后,英国政府已接受将中医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将成立传统医药管理局,以对中医(包括中药和针灸等所有中医药的防治措施)、针灸(多为西医师注册)、草药(包括印度和欧洲草药等)三大体系进行管理。这种重视医药传统与客观现状,并根据实际需求来制订法律法规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2.3 《职业医师法》对中西医师行医范围、权利限定不清,亦未保障民间中医的权利

根据《职业医师法》,经过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经注册可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考试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从考试类别可以看出,国家已将有权利从事临床医疗活动的人员区分为(西医)临床和中医(临床)两大类。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不论注册为西医还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行医范围没有区别,西药、中药、中成药或针灸等治疗手段都能使用。也就是说,职业医师法所规定的考试、注册范围在我国目前的实际行医过程中没有意义,因为获得其中任一种资格就能够进行所有类型的医疗活动。

由于目前《职业医师法》没有对各类注册医师的行医范围进行明确界定,鼓励或要求中医师用中医药进行疾病防治,而现代医学手段如外科治疗、高昂化学药物具有强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力,中医院以及中医师不再愿意使用简单、价廉、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治疗骨折用的小夹板复位等,许多中医院变成低水平的西医院;同时,由于用进废退,中医临床使用的萎缩,导致中医临床水平以及疗效的下降,又进一步导致中医的信用度下降。因此,现有法规限制了中医师自采、自制中药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权利,但却没有限制其使用注册范围以外的西药看病。其实,许多西医师在对治疗效果不佳时也会使用中医药治疗,但由于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培训,导致中医药疗效欠佳在所难免。

再者,基层一些民间医师根据现有法规不能获得行医执照,不是因为他们的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能力不够,而是管理部门拿西医师的标准来要求和考核他们。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医疗人力资源,对解决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就医难问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只能非法行医。其实,所谓“民间中医素质参差不齐”,不是民间中医本身的问题,而是管理者没有采取有效办法真正鉴别、保护那些具备行医资格的人。

1.2.4 现有法规没能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民众选择中医治疗的权利

现行《药品管理法》限制了中医师自采、自制中药的权利,却没有管制全国滥种中药材,无序施肥、撒药所导致的中药质量下降、药性改变的严重现状。如在伦敦能够买到12种赤芍样本,芍药苷含量从0.01%~4.5%不等(相差450倍)[1]。同时,管制药厂在中药中掺杂西药等对中医药发展极其不利的行业操作规范也没有出台,象出口到英国的治疗儿童皮肤病的软膏名为纯中药制剂,却被查出含有高含量激素类药物而被清除出英国国家处方药名单[2]。这类非法行为在中国更是常见,但现有法规缺乏明确规定。

另外,由于许多中医院没有进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范围,或者规定对患者就诊中医限制很多。这样,由于医疗费用的原因,限制了患者便捷地寻求所信任的中医师看病的权利。

转贴于   2 建议

2.1 以《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法》命名,而非《传统医药法》

由于中医药在国家医疗保健体系的突出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瞩目的趋势,我国政府也将制订中医药专门法律并提上日程。有人认为与现代医学相对,应将这部法律称为《传统医药法》,这实属不必。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医”释为“中国固有的医学”,可以看出这是清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为区别中国本土医学起见才启用之名。这种以发源地命名的方法无可厚非。而“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在许多发达国家却表示常规医学(conventional medicine)或对抗医学(allopathic medicine),即中国所谓之西医学,并将非常规医学称为补充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所以《中医药法》比《传统医药法》的提法更明晰、准确。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BC)省、澳洲维省等许多国家地区在多种CAM并存情况下,都明确为中医药立法,而不是统称为替代医学法或传统医药法,作为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更应如此。

再者,中国本土医药比较精纯,理论与实践自成体系,这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社会所认可的CAM有本质区别。CAM所涵盖的内容庞杂,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中医药、印度医药、欧洲草药、印地安人传统医药、瑜珈、催眠、顺势疗法等尽在其中,即使是零碎经验也为CAM所括[3]。中医药虽然属于世界非正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中医学与西医学一样处于主导医学地位,属于国家医疗保健体系的一部分,其理论一脉相承,内容精粹互通,并不处于补充或替代医学的从属地位,也不需要使用传统医药之名来包容防治内容、理念、实践迥异的各种非对抗医学类别。

2.2 尊重中医历史和现状,对中医师进行分层、分流管理

中医学历史悠久,再加上目前传统与现代教育途径共存,现实情况较西医学更为复杂,政府部门应从实际出发细化管理、监督。首先有关职业医师行医范围的明确。凡要使用中医药防治手段者,应考核其中医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中医师注册(但应允许中医师借鉴现代的检查诊断方法,这也是中医借助现代科技进行自我完善发展的途径之一,自我封闭与排斥于现代医学之外并不是保持中医特色的办法);凡中医和西医都使用者,则应分别参加两种执业考试、分别注册,而不是混合成中西医结合考试(否则对于中医师和西医师都有失公允)。

关于民间中医的考核、行医资格和监督问题。民间中医是指中医院校教育以外途径如师徒传承、祖传家授等方式培养的中医师。管理机构只能尊重中医历史,以事实为依据,以民间中医的中医诊治能力为考核核心,如果确实能治病救人,特别是以农村为主要工作阵线者,应发给中医执照,限制其只能使用中药或(自制)中成药。同时,要求其有完备的临床记录,建立规范的信访制度,管理机构不定时回访患者,有投诉或查出有违纪行为者,课以重罚,甚至永久性吊销执照。由于民间中医的准入门槛较院校毕业生为低,所以相应的权利也小些,象香港的表列中医没有强制要求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如果已在香港连续作中医执业最少达15年就可获得进行中医诊疗的权利[4],但他们没有病假条签发权等权利。大陆可借鉴香港对表列中医的管理办法,并在其成为表列中医之前的15年年限内,考虑使用医疗责任连带制,让已有行医资格的人负责监督其医疗行为,负其所有民事、刑事责任。

关于对单个秘方持有者的管理。许多人因为祖传或其它原因,留下行之有效的成药处方,治疗专病有特效,如云南白药。这种情况在中医界并不少见,留下的配方其实是中国医药的瑰宝,管理部门应根据该方治病的原始资料,发给单病种治疗执照,并对其治疗范围进行严格界定。如专治慢性咽炎的吹用散剂,注册及行医执照均清楚限定为慢性咽炎,治疗其它疾病均为非法。对他们的监督执法,一方面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另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鼓励投诉和奖励举报。

2.3 重新给予中医师制药的权利

中医学的特色决定了中医师给每个患者开出的处方不尽相同,而每个处方甚至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医师针对单个病例无疑具有制药的权利,这也是其治病的主要手段。其实,当类似个案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就完全能够说明药物治疗的普遍性,管理部门根据详尽的患者病案记录,而批准该中药制剂的生产注册,特别是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包括毒性中药的处方完全可以免做毒理实验。这种从临床实践出发,又以临床疗效为目的的中医药管理方法才是中医理论发展、中药新药产生的源泉。这与从药物化学成分分析出发,以动物实验为疗效检验方法,再过渡到临床的西医药研究截然不同,这是由两种医学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化学新药的产生主要是发现具有新的化学结构的新物质,而中药新药多为已知中药的重新组合。

确保用药安全是国家医药管理机构重要职能之一,但应针对学科的不同属性对中医药和西医药进行分门管理,改变目前采用管理西药生产的办法来管理中药的现状。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反而对中药生产缺乏宽松环境。在韩国,根据11种古典医籍(其中4种是中国古典医籍)上的古方制作的药剂不用做临床以及药理实验就可以直接获得批准;在日本,经方免做临床验证就可以制成成药在市场流通,目前已批准生产210个经方,其中147个为“医疗用医药品”,63个为一般用医药品;中国产的中成药进入美国市场,只要通过FDA申报(约半年时间)即可按保健食品在市场上流通,而我国即使申报一个保健食品也要1~1.5年的时间,并且经费昂贵。

2.4 培养中医师的院校教育应更多体现中医药特色

中医院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但目前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毕业生基础理论薄弱,实践能力差,成为难以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毕业生改行,而留在医疗一线的新一代中医师不会运用中医药治病。这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学风树立等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根据现代社会对中医师的要求,中医院校应全面调整现有的中医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中医学的重心地位,促进中医与中药知识的融合,拉长中医临床实习时间和增加对中医内容的实践。同时,中医院校教育应根据目前中医盲目扩招后毕业生趋于饱和,4年时间内中医、西医以及英语、计算机、政治等课程全学但全未学精,临床缺乏真正掌握中医药技能的高水平中医师的现状,借鉴国际医学精英教育的办学思路,实行严进严出、高淘汰率、长学制的高学历医学教育,以八年制的博士研究生为培养的主要目标。而且,尊重现实,对现代医学采取理性、积极的态度,借鉴现代医学的内容,并非一定会导致中医的西医化,主要是如何教育问题,可采用先中医、后西医的模式。

3 结语

现行中医药管理体制带有太多西医药管理模式的痕迹,如不进行修正,不仅不能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绵延数千年的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萎缩。目前正在制订的中医药法应协调好中医师这一中医学主体的责任与权利关系,真正促进中医药的完好继承、健康发展,并探索出一套操作性强、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护中医药优势与特色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J Harpe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eczema[J].BMJ,1994, 308:489-490.

[2] Allen BR,Parkinson R.Chinese herbs for eczema[J].Lancet,1990, 336:177.

[3]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J].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2.

第8篇

关键词 政策 制度 样本医院 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1-0036-05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老龄社会到来、人均生活水平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等众所周知的刚性因素,导致医药市场的绝对值连年增长。但由于政策与制度始终左右着我国医药市场,从2009年新医改方案终稿公布,到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逐步推开,2012年在全国300个县试点取消以药补医制度等系列医改措施的颁布实施;从2009版基本药物目录颁布及2012版基本药物目录的修改、完善,到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进入常态化;从国家发改委对药品实行第三轮调价,到各地药品招标、基药增补充满地方保护;种种因素导致样本医院购入药品金额的同比增幅自2007年起出现连年下滑。

本文就全国22个城市(地区)的样本医院2013年上半年药品购入金额情况做一个统计与简析。支撑文章观点的数据来自于中国药学会样本医院数据库及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PDB数据库,所得出的结论仅供参考。

1 样本医院购入药品总体分析[1]

22个城市(地区)的样本医院遍布我国东西南北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但有些地区由于样本医院较少的原因(如山西、福建、内蒙古、贵州等地),所以常会出现同比异常情况,这并不代表共性问题。

1.1 样本医院购入药品总金额分析[2-3]

考虑到更能说明政策与制度对医院用药的影响,笔者以半年度为一个时间节点进行统计。图1显示2013年样本医院全部药品购入金额同比增长为13.81%;抗菌药物同比增长为3.34%;抗菌药物占全部药品购入总金额的份额为15.96%。从中可以看出由于2009年宣布实施新医改,加上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及近两年对药品进行第三轮调价,药品购入金额同比出现明显下滑态势,抗菌药物在医院占购入药品金额比例也逐年下滑。数据也证明经过几年的努力,尤其是对抗菌药物的管理进入常态化后,该大类药物的增幅已从负增长解脱、从探底态势理性回升。

1.2 医院购入金额按大类分析

样本医院的药品一共分为15大类,全身用抗感染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心血管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等6大类为主要用药大类,其占医院用药的份额已达85%以上。虽然2004年卫生部就颁布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应该说2011年8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下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是发出最严厉的“限抗”信号,所以从图2可以看出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在医院所占份额逐年减少,导致在2012年被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大类所超出。

1.3 样本医院购入药品金额按地区统计分析

将近4年样本医院药品购入金额按采样地区进行同比分析(表1),可以清楚看出,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基本上是下滑态势。分析2013年上半年地区样本医院药品购入金额,超过平均数的只有5个城市地区,有9个增幅在个位数,还有1个地区出现负增长(可能是样本医院较少的原因,不具备共性)。主要原因是:北京取消公费医疗,成为全国第17个医改试点城市;上海对医保费用实行总额预付、试行医疗联合体等;天津推行按病种、按人头付费办法,医保支付政策向基层倾斜;浙江以药品零差率为切入点探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各地在药品集采时采取的方法异同等原因所造成。

1.4 领先品种分析

被纳入2013年上半年样本医院统计的药品有2 164个,居前10位药品购入金额占总金额10.68%;前30位药品购入金额占总金额24.52%(表2);经分段统计,可发现前50位药品购入金额约占全部药品金额的1/3;前100位药品购入金额占总金额的1/2,前200位药品购入金额约占总金额份额的2/3。无怪乎国家发改委对在医院销售领先的前200个品种那么关注,说明研究这些领先的品种及用药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包括或因各地区疾病谱原因成为临床必需的品种,或被临床治疗认可目前暂无替代的品种,或具有民族特色的中成药,或存在价格虚高的高附加值独家品种。

1.5 领先供应商分析

供应样本医院的生产商共有2 715家。如表3所示,前30家厂商供应医院药品金额占全部厂商的27.34%;其中,进口、合资企业同去年,还是13家,其供应药品金额占医院购入药品总金额12.82%;17家国企供应药品金额占总金额的14.52%,对这30家供应商的动向不可小觑。

1.6 供应商+通用名排序

近些年,笔者在分析样本医院用药时发现,把通用名加厂商进行金额排序,能研究出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① 领先品种均是被临床认可的好品种(如,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② 领先厂商中的品种不少是这些企业的主打品种(如,神经节甙酯、前列地尔、复合辅酶);③ 也有一些很不错的中药制剂或植物提取物(如,康艾、紫杉醇);④ 值得关注一些虽被分级管理的抗感染药物也跃然在上(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硫脒等)。

将药品通用名+生产商进行排序,共得13 788项。前30位购入金额占总金额的13.39%,前50位购入金额占总金额的19.2%,前100位购入金额占总金额的30.09%,前200位购入金额占总金额的45.05%,集中度都较去年有所提高。若对这些品种及供应商进行一次深度研究会发现,其中包括:临床疗效显著的品种;因销售策略得当而有市场前景的品种;能替代同类药物的好品种;虽是基本药物但在二三级医院已使用很不错的品种;一些临床必不可缺少的抗感染药物。

2 讨论与思考

2.1 关注左右医药市场的主要因素[4]

分析2013年上半年整个医药供应链的现状都不如去年同期。医药工业:2013年1-8月份,全国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7%,增速较去年同期的19.10%有所下降。医药商业:2013年上半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相比去年增速放缓;药品流通直报企业平均利润率为2.0%,与上年同期持平,平均毛利率为6.5%,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医院用药:201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为13.81%(IMS统计报道为13.99%),与去年同期增幅16.65%相比,下降约2.8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国家宏观经济增速疲弱、人民币升值、工业成本维持高位运行及发改委对药品实行第三轮调价、医院实施总额预付制和二个总量控制、基层社区医院及部分二三级医院药品实施零差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进入常态化等都是重要的因素,所以政策与制度左右医药市场已成共识。

2.2 关注药品质量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6 500个药品安全标准将提高,仿制药与被仿制药的质量要求一样,这意味着中国制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时机已经来临。中国的一些仿制药目前能做到的仅是化学等同,而生物等同、安全等同、临床等同还需努力。相信经过5年的努力后,我国的药品标准和药品质量都将大幅提高,药品监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秩序和使用行为会进一步规范,药品在医院的使用将出现质的变化。

2.3 关注医药市场的热点

2013年底中国老龄人口数预计将达到2亿人,老龄化率达到14.8%,人口老龄化迎来加速期,与老龄化相关的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药、糖尿病用药,以及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诊疗方面的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设备与试剂)将成为2013年医药市场的热点。

新版基药目录颁布,增加了抗肿瘤药、重大疾病用药和儿童用药领域,将规定在二、三级医院的用药比例;人口自然增长,老龄社会的到来,流行病发生率、就诊率的上升;医保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扩大,大病医保的范围扩大;新的医疗技术普及使用,政府补助增大;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三保合一等,将为医药医疗市场的扩大带来潜力。

2.4 关注企业的兼并重组[5]

凡涉及到医药行业的国家十二五规划,都提及到“规模化、集约化”,所以近几年对制药企业或医药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将是主旋律。目前趋势明显:① 企业数量减少:2010-2012年,工业企业数由7 782家减至6 625家,减少14.9% ;② 超大型企业增多:工商合并,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企业有3家,过100亿元的企业16家;工信部统计的2012年工业百强中过300亿元的有3家,过100亿元的企业9家;③ 百强企业表现强劲:百强企业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4 02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 264亿元;④ 兼并重组加快:2010-2012年,医药行业并购案例219起,涉及金额达394.15亿元;央企医药三巨头大举并购,医疗器械行业并购成为新投资热点。

通过对2013年上半年度样本医院用药数据统计分析,可以认为今后医药市场发展趋势是:① 抗菌药物管理进入常态化后,该大类药物会出现一个合理的增长幅度,临床也会有新的品种出现;② 在药品招标与基药增补方面地方保护明显,但基药增补只会带来用药结构的变化;③ 不久的将来,在沿海发达地区二三级医院使用药品的主流是品牌企业加名牌品种;④ 在社区医院或新农合则是品牌企业质优价廉药品的天下;⑤ 原研药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物将在用药终端并驾齐驱;⑥ 一些临床紧缺廉价药品将会在国家财政扶持下由若干个大企业定点生产以满足临床需要;⑦ 国家价格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的医保支付指导价格,尚需先试点探索;⑧ 新医改的深入实施,还需整个产业链的联动。

参考文献

[1] 干荣富. 2012年样本医院用药分析――市场温和复苏 抗肿瘤药首棒[N]. 医药经济报, 2013-04-24(A03).

[2] 干荣富. 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简析[J]. 上海医药, 2010, 30(9): 398-401.

[3] 耿娓琴.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下企业生存之道[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3, 44(1): 106-109.

[4] 白云, 干荣富. 政策导向对医院用药市场的影响[J]. 世界临床药物, 2008, 29(8): 508-509.

第9篇

1.中国医药代表的来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医疗卫生行业作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医药代表也正是在此过程中悄然来到我们身边的。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为跨国制药公司进入中国提供了有利的件,随着以西安杨森、上海施贵宝、天津史克公司为代表的合资公司率先在内创建药品生产基地,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市场营销经验也开始进入中国药市场,国内的医药代表于是首先在这些合资公司孕育而生。

2.中国医药代表的发展

中国医药代表的发展经历了二十多载的时间,然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是各有各的阶段性特点。以下是笔者根据其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归纳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健康发展期”:医药代表的发展从1985年起,在中国以西安杨森、上海施贵宝、天津史克公司为代表的合资制药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医药代表制度.并建立起自己的销售队伍。

第二阶段“活跃而又混乱期”:到了90年代末期,民营企业大量进入医药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医药代表的素质迅速“恶化”,只要能够打通医院层层关系便可担任医药代表。

第三阶段“法规制度期”:进入2000年后中国相关的机构终于意识到医药代表问题。相继推行药品投标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医药代表的发展问题与中国医药经济时常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医药代表的规范化发展并不只是这个职业本身的要求,还是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使中国医药代表规范化的发展起来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中国医药代表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前景广阔,是我国国名经济中的朝阳产业,但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医药市场相比有着十分巨大的差距。但问题不仅在于医疗体制和研发水平的落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和高素质的医药营销人才。这些就体现出了现在中国医药代表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3.1中国医药代表数量增长快

中国医药市场正在经历最为快速的增长,在过去10年中,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2009年医药市场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5,而2013年将超过67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3。同等市场规模,需要同等的销售团队与之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数量成为扩大销售额的不二法则。事实上,中国还有大量的空白区域未覆盖。

笔者对于现在高校的一些医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也进行了一些访问和谈话。有相当一部分人体现出了以医药代表这样一个职业作为自己毕业后的发展行业。笔者对于有意愿从事医药代表这个行业的毕业生的原因也作了如下总结:

(1)从事医药代表这个行业比较锻炼人。做销售行业的人员会不断遇到困难,所以他们必须不断的克服困难,从而使自己优先于别人更快的成长。

(2)待遇相对于进工厂高,进入工厂做生产和技术人员其待遇都比较稳定,而医药代表则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较高的奖金或提成。

(3)能够获得比较快的提升,在医药流通行业一般业绩做得好的话都会得到比较快的提升空间。

3.2中国医药代表分类

在2000年版的《中国职业分类》中,医药代表未列其中。对医药代表的类型划分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根据医药代表的工作方式和社会认同度,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1)社交专员:约占40%。这类医药代表更像专职社交公关人员,其工作方式几乎就是纯粹的社交活动,医师从他那里得到的企业及产品信息很有限。

(2)药品讲解员:约占50%。在医药市场竞争中,企业逐渐认识到要提高销量,必须通过专业化的宣传,普及产品知识,让医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产品。

(3)药品销售专家:约占8%。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认识到销售技巧在医药代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了对医药代表的专业销售技巧训练。

(4)医药顾问:约占2%。他们是专业化的医药代表,是罕见的销售精英。他们具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和上乘的销售技巧,擅于运用市场学知识开发潜在市场,创造需求,使医师接受产品而不产生对推销的反感,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又培育了产品的支持者。

由上述分类我我们可以看出医药顾问式的专业化医药代表才是我所最需要的同时也是最缺乏的。这类优秀的医药代表的缺乏也体现出了我国制药企业中对医药代表的招聘培训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总结

中国医药代表面对的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更要冷静地科学地去解决它们。根据国外医药代表发展的状况,其实中国医药代表发展规范化还是有据可循的。但是这确实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政府、企业、社会和医药代表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把这些问题化解掉。根据相关文献,结合国外医药代表的发展,作者提出以下发展对策。(1)推广《医药代表行为准则》(2)贯彻落实《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3)制定实施医药代表注册制度

参考文献:

[1]谢勤. 我国医药代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

第10篇

摘要: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根据本学院专业设置及专业方向的特点以及不足之处为依据,探讨使课程设置更加完善及专业方向更加明确的教学方案,努力加强民族医药研究和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来适应国家社会对民族医药发展的需要,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关键词:药学院;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22-03

一、出发点

1.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努力加强民族医药研究和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来适应国家社会对民族医药发展的需要。

2.现代制药行业包括药物研发、原料药物生产、药品制剂成型三大方面。西药一般指具有确定结构的化学与生物分子药。其药物研发主要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有效成分,并对该成分进行结构分析、结构修饰,使其产生更好的药效与副作用。原料药生产主要涉及化学原料药的合成与生物原料药的合成。药品制剂成型是将原料药制成不同形式的制剂,以便于应用与临床。中药是在中医指导下使用的天然产物药。分饮片与成药两种类型。饮片是中医临证开方使用的药材,其研发是中医师根据病人病情辨证施治。饮片的生产涉及种植、采集、炮制、储存等环节,不涉及复杂的剂型。中成药是将一些治疗某些疾病的常用方剂制成特殊的标准化剂型,用于该类疾病的通用药物。其药物制备一般是寻求中医验方,对其参与配伍的药物进行提取与浓缩,去粗取精。制剂成型是将上述浓缩的混合物按不同制剂类型的要求进行成型。其研发涉及到化学成分的分析,有效成分的量的控制,药理药效研究,药物报批所涉及的研究内容等。民族医药是指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医药系统。它以特殊的思维方法,特殊的疾病谱,特殊的药物资源与中医药区分并彼此区分。民族药多利用天然动植物与矿物资源,多用鲜药,有些只进行简单的炮制,不能形成类似中药饮片的原料药。民族药拥有大量的验方,有望开发出治疗各类疾病的成药,其开发过程与中成药相同,也有研发、原料药生产、制剂化三大阶段。民族药的资源调查,品种保护,规范制定,成分分析,药效鉴定,相对中药起步晚,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

3.制药行业的方方面面均需要人才。特别是研发、生产、制剂化、质量控制、市场等几大主要方面,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其中研发人才主要去向是大专院校与研究所,企业的研发部门,他们主要需要药化、药理、药效、临床实验等方面的知识。生产包括原料药、中间体、辅料、标准提取物的生产,需要化学合成与分析、生物合成与分析人才。制剂化设计机械设备、制剂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检测等内容,需要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操作方面的人才。

二、药学院的专业定位

1.现有专业设置与专业方向。药学院现有药学、药剂学、化学生物学三个本科专业。药学专业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开设一些民族医药的专业课程。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化学药物、中药和天然药物(包括民族药物)、生物药物分析、临床合理用药、药品生产与管理、药品营销以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药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各类药物研究与开发单位、医药院校、医药生产和贸易企业、医院、药检所、药政管理、医药情报等单位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管理、营销。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药物制剂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工、制药工程、药物分析、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制剂设备与车间设计等专业知识。培养从事药物剂型设计、制药工程、新药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和质量分析、药物检测管理等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各类药物研究与开发单位、医药院校、医药生产和商业企业、医院、药事管理和药检所等单位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研究、制备、生产、质量监控。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化学生物学专业是由化学、生物、医药全面交叉结合的新兴学科,除了开设化学方面基础课外,主要开设化学生物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分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分子设计与药物合成等专业课程。该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化学与相关生物学实验技能,具备从事药物研究开发和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为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医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可以报考化学、生物、药学等方向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也可以在医药、生物技术、食品、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

2.现有专业设置与专业方向的弊端。①专业之间区分不明显。尽管理工不同,基础与应用有别,但三个专业都将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自己的基础。因而三个专业可以找同样的工作。由于同质化,没有形成分工、系列、配套,也没有因材施教与按需育人的空间。②专业特色不彰。药学专业数理化生医药全包,知识庞杂,学生学习负担重,能在实战中直接应用的知识少,操作技能弱。药剂学不工不理,工程数学、工程力学严重不足,学生完全不能报考工科研究生。工程设计、工程操作与管理、现场实习严重不足,不能适应药剂学的人才需求。化学生物学希望办成具有坚实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知识,毕业后可进一步深造的专业,可与生源质量、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相矛盾,结果研究生报考意愿最差,录取率最低。可又不能直接背靠制药行业,毕业后工作难寻。③与办学宗旨,制药行业人才需求脱节。学校办学宗旨是为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学院办学目标为努力加强民族医药研究和民族医药人才培养,适应国家社会对民族医药发展的需要。民族医药需要怎样的研究,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为民族地区所需要?民族药性理论建设,民族药组方原则研究,民族药炮制工艺的传承等工作没有成为我们的研究与教学目标。制药行业需要研发、原料药与辅料的制备、制剂化等多方面的人才,我们的专业是否强化了这些方面的培养力度,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这些方面的工作?

第11篇

《医药商品学》课程是高职医药营销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针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理念与思路。

医药商品学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背景

如今医药营销以医药代表做医生的工作为主,包括产品的介绍到产品的特性都是由医药代表与医生的接触来达到目的。实际上医生对临床知识、药理知识、用药方法的掌握要强于医药代表,医药代表并不需要丰富的医药知识。

随着医药营销的发展医药代表的医药知识必须进一步强化才能满足药品销售的需要,原因如下:(1)新医改影响医药营销新医改给药品零售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主要是国家以计划经济手段扶持社区医疗市场和农村医疗市场。因此,面对老百姓医药代表需要丰富的医药商品知识。(2)直供连锁成为趋势传统的终端工作在连锁药店主推高毛利、经营自有品牌、总和各自形成联盟的基础上,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药店的盈利模式变化,迫使品牌产品和非品牌普药都在改变营销行动,与终端的战略合作、举行大型培训会已经成为必需的举措。在产品推介会上,医药代表需要丰富的医药商品知识。(3)价格体系将成为营销策略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跑店、陈列、铺货、理货、促销等工作已经不需要做了,要取得终端的支持和认可,必须具备丰富的医药商品知识,否则即使产品进店也实现不了销售。因此,只有具备了医药“专家”素质,才有可能是一个有效、合格的医药代表。总而言之,医药营销的发展,就是品牌和专业化程度的竞争,在将来老百姓对医药知识的了解就是通过企业的品牌来认知;作为医院销售和药房销售道理是一样的,都是要靠代表的专业化去宣传。

《医药商品学》教材内容包括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总论(基础篇教学)主要介绍药品的概念、分类、药品的标准、药品的合理使用、药品的包装、保管与储存等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和技能的学习;下篇各论(药物篇教学)主要分类介绍药品的名称、性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制剂种类、药物评价及商品信息等内容,注重对具体药品知识的了解。整本教材内容多, 信息量大, 实用性强。传统的“传递- 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讲述为主,“满堂灌”, 虽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但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学习枯燥无味, 往往只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没有主见,高分低能,这和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懂医药,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药商品学》课程是医药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医药营销形式发生变化,此课程必须进行改革。

纵观中国的医药市场,目前的销售队伍主要由以下3种类型的人员组成:(1)经验型:这种类型的营销人员主要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开展营销活动,既没有深厚的药学理论,也没有扎实的营销专业知识,营销手段比较低下,难以对营销模式进行创新,难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2)医药型:这种类型的营销人员多数是医学或者药学出身,具有深厚的医学或药学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学术推广能力,但缺乏相应的营销知识,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分析、预测及操纵能力;(3)营销型:这种类型的人员具有扎实的营销基础知识,在营销活动中通常表现得游刃有余,但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不具备行业营销的优势。医药营销队伍水平的参差不齐,一方面导致企业难以对销售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对企业品牌的培养与维护也有一定难度。因此,通过《医药营销学》课程改革加强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医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三、新型教学模式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除了基础篇教学,药物篇教学重点增加实践式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包括三方面:(1)结合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考核要求,模拟药店环境,部分学生扮演销售员,部分学生扮演患者,进行问病给药训练,培养学生对常见疾病用药的能力,尤其是对非处方药同类品种的选择能力,同时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2)社会调研如组织学生开展对社区居民心血管疾病用药情况、社区居民家庭小药箱现状的问卷调查等调研。通过社会调研,学生对常用医药商品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现场教学如组织学生到医院药房、医药公司药店和药品仓库进行现场学习,使其对处方与处方调配、药品分类、药品储存养护等产生更直观的感受。引入任务引领型教学方式,即在现场教学前,向学生讲明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进入现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对照实际进行讲解,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样,使学生获得了直接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并可充分激发学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增加学生对医药商品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实践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我们在对医药营销专业人才现状和社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培养方案,从更新《医药商品学》教学内容、整合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第12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法选择

研究企业经营效率的方法包括具有确定生产函数和无确定生产函数两种方法。具有确定生产函数的方法往往是理想化的方法,在假设各种条件的前提下去计算,缺乏客观性。而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ylsis,DEA)方法是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与多产出的决策单元(DMU)是否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具体方法是把每个评价单元作为DMU,再由众多的评价单元作为评价群体,通过对投入以及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以DMU的各个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DMU是否DEA有效,同时还可以运用投影方法指出非DEA有效和弱DEA有效的原因以及应该改进的方向和尺度。根据医药上市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征,要求医药企业必须进入生产经营的最佳状态,即DEA函数所描述的生产前沿面。此外,DEA方法不需要准确的生产函数,因而减少了相应的误差。因此,本文选择DEA方法来研究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率问题。

1.2 超效率DEA 模型

1978年,着名运筹学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Charnes、Cooper和Rhodes提出了运筹学的一个新领域:数据包络分析,其模型简称 C2R 模型。

但DEA模型有一个弱点,就是可能计算得到的有效决策单元较多(即效率评价值为1的决策单元),如想对这些有效单元继续评价,C2R模型是无能为力的,Andersen于1993年提出的超效率评价模型则能够对DEA有效单元进行排序。

超效率DEA模型在对第j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时,第j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与产出将被其他所有决策单元的投入与产出的线性组合代替,而第j个决策单元排除在外,C2R模型则是将本单元包括在内的。一个有效的决策单元可以使其投入按比率增加,而效率值保持不变,其投入增加比率即为其超效率评价值。实际上这个模型只是在对有效单元j进行评价时,去掉了效率指标小于等于1的约束条件,此时会得到大于等于1的效率,我们称它为超效率,并用此来区分原来均为相对有效的单元的效率[1]。而C2R模型中小于1的决策单元因其约束条件并没有改变,所以,最终得出的效率值也不会发生变化。

1.3 决策单元和指标的选择

1.3.1 单元的选择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率情况,因而对于存在亏损的企业不予考虑。本文选取的是医药上市公司中经营效率相对较好的医药企业为决策单元,数据来源于各公司的年报。

根据2011年医药类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报告,结合研究的目的,将决策单元分为5类,分别为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剂、医疗器械、中成药和化学制剂。本文收集了27家医药企业的公司年报数据,其中包括4个化学原料药企业(海正药业、天药药业、新和成、新华制药),4个生物制剂企业(天坛生物、新技术、科华生物、通化东宝),5个医疗器械企业(华润万东、鱼跃医疗、乐普医疗、信立泰、阳普医疗),8个中成药企业(东阿阿胶、众生药业、三金药业、敖东药业、康缘药业、沃华医药、天士力、云南白药),6个化学制剂企业(恩华药业、白云山、恒瑞医药、人福医药、红日药业、现代制药)。

1.3.2 指标的选择

目前多位学者对上市企业的经营效率有研究,基于相关文献,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一般包括偿债能力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指标,例如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反应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例如总资产周转率;成长能力指标,例如存货周转率;股本扩张能力指标,例如每股净资产等[2-5] 。结合相关文献,本文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反应企业经营规模的指标、反应企业资产结构的指标、反应企业收益的指标、反应企业获利情况的指标和结合医药企业的特殊性,以及结合上市医药公司年报中数据的客观情况,本文选择了8个指标作为输入和输出变量(表1)。

2 超效率DEA模型分析

DEA模型分为投入导向型(input oriented)和产出导向型(output oriented)。投入导向型是指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使投入最小化的模型;产出导向型是指在固定投入的情况下,产出最大化的模型。由于搜集的数据是经营效率相对较好的医药企业,产出情况在医药行业中相对较好,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企业投入最小的情况,以及企业实际情况与投入最小化之间的差距,因此,选取投入导向型模型。

2.1 计算结果

通过DEA Frontier软件,按照5类公司分别计算,结果见表2。

2.2 结果分析

2.2.1 化学原料药类别

4个原料药企业的规模收益均不变,海正药业为DEA有效,其他3个企业均为DEA弱有效。虽然海正药业是DEA有效,但新和成药业的超效率远远高于海正药业,在目前情况下,新和成药业增加391%的投入,仍然为DEA有效,新和成药业可以通过提高主营业务成本和资产总额来提高综合的经营效率;天药药业的超效率为2.33,即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增加133%仍为DEA有效,想要提高综合的经营效率,则需要增加主营业务成本、资产总额的投入;新华制药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增加86%仍为DEA有效,需要增加资产总额的投入来提高其综合经营效率。同时化学原料药企业的超效率均值约为2.67,说明化学原料药企业在原有的投入基础上,增加167%的投入仍为DEA有效。

2.2.2 生物制剂类别

4个生物制剂企业规模收益率均不变,天坛生 物、长春高新技术以及科华生物均为DEA有效,而通化东宝为DEA弱有效。但是,通化东宝企业的超效率远远高于其他3个企业的超效率,该公司可以在原有的投入水平上增加1 554%仍保持DEA有效,但因其DEA弱有效,可知该公司资产总额投资相对较少,较高的超效率则说明该公司的其他资源利用充分,因而通化东宝公司想要取得较高的综合经营效率,可以通过增加资产总额相对数量的方式来实现。这4家生物制剂企业都能较好地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平均的超效率为5.13,说明生物制剂企业在原有的投入基础上,增加413%的投入仍能保持DEA有效。

2.2.3 医疗器械类别

由表2可知,医疗器械企业华润万东医药经营无效,规模收益递减,主要原因在于其资产负债率相对于其他的资源配置结构较低,而其他企业经营效率均为有效,其中鱼跃医疗、信立泰以及阳普医疗为DEA有效,乐普医疗为DEA弱有效。在4个DEA有效的医疗器械企业中,阳普医疗的超效率最高为4.34。乐普医疗次之,虽然其为DEA弱有效,但是相对于DEA有效的鱼跃医疗和信立泰医疗,其超效率较高,说明该公司主要是因为资产总额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了其综合的经营效率,但其公司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都较高,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资产总额的投入比率来提高其综合经营效率。医疗器械类企业的DEA超效率水平差别较小,其超效率平均值为2.48。

2.2.4 中成药类别

8家中成药企业均为DEA有效。其中,东阿阿胶、众生药业、三金药业、敖东药业、沃华医药、天士力药业为DEA有效,康缘药业和云南白药为DEA弱有效。沃华医药公司的超效率在所有统计企业中最高为18.27,符合假设的规模收益不变模型。其他企业可以参照其经营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相应的资金结构来优化公司的经营效率,康缘药业可以通过增加销售费用来提高其经营效率,云南白药可以通过增加其资产总额的投入来提高其经营效率。在我国,中成药企业占据比重较大,企业发展较为成熟,上述数据也表明,统计中的中成药企业均能较好地处理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以及资产负债率情况,其DEA超效率平均值为3.62。

2.2.5 化学制剂类别

化学制剂企业中的白云山和现代制药经营效率无效,且规模效应递减;恩华药业和红日药业为DEA有效;恒瑞医药和人福医药为DEA弱有效;白云山和现代制药主要存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和资产总额投资不足的问题。在这6家企业中,红日药业的DEA超效率值较高,而且为DEA有效,其他企业可参照其投入配置方案来提高各自的经营效率。化学制剂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营业务成本和资产总额投入不足,进而影响了经营效率,化学制剂企业DEA超效率的均值为3.51。

2.3 各决策单元超效率综合分析

根据表2所得数据,将27家企业按照超效率由高到低排序,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DEA超效率排序前10名的企业中,有3家生物制剂公司、3家化学制剂公司、1家中成药公司、2家医疗器械公司和1家化学原料药公司。相对来说,我国生物制剂公司的经营效率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生物制剂公司的靶向性药物和基因药物,相对于化学药物和中成药来说治疗效果好,能够较为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取得的收益可以弥补研发所需的费用,进而保证资金的流动,提高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最终提高整个公司的经营效率。

3 结语

我国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率普遍较高,在所研究的27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海正药业、天坛生物、长春高新技术、科华生物、鱼跃医疗、信立泰、阳普医疗、东阿阿胶、众生药业、三金药业、敖东医药、沃华医药、天士力、恩华药业和红日药业共15家企业为DEA有效,天药药业、新和成药业、新华制药、通化东宝、乐普医疗、康缘药业、云南白药、恒瑞医药和人福医药共9家企业为DEA弱有效,华润万东、白云山和现代制药为DEA无效。虽然通化东宝、恒瑞医药等9家公司经营效率为DEA弱有效,但这些公司的超效率普遍较高,大多是由于其资产总额投资不足而导致DEA弱有效,因此,只要通过稍微调整资产投资,便可提高其经营效率。整体来说,生物制剂类医药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最高,统计中的大部分医药上市公司均能较好地处理好资金结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春丽, 张伟. 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区域差异比较[J]. 统计研究, 2011, 28(6): 41-46.

[2] 田静怡, 吴成亮.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分析——基于2009年24家农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学报, 2010, 26(15): 455-458.

[3] 林乐芬. 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 现代经济探索, 2004, 19(8):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