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联网精细化营销

互联网精细化营销

时间:2023-09-01 16:56:05

互联网精细化营销

第1篇

关键词 上网行为;精准营销;流量营销;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3-0130-02

The Fin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Operation in The Mobile Internet Function

Gao Shan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Limited Tianjing branch,Tianjing,300000,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flow of 3G business operation is vulgar, flow package forms of marketing. So the customer behavior data analysis online became a pull flow, improve the accuracy, the corresponding necessary data, based on thi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ehavior analysis system become an imminent telecom company.So the telecom operators to set up their own sophisticated marketing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to carry out the fine oper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passive marketing era as soon as possible into the new era of active operations, is this article key conten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network;behavior;accurate;flow of marketing

1 运营商中营销分析

1.1 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随着通信市场开发、移动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在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上都出现的较大的增幅,迫切需要移动运营商通过战略性规划,并指导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访问行为记录并进行有效清洗,使之掌握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轨迹。并通过多种营销手段对移动用户提升活动度和流量提升,使移动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逐渐提升带来收入。

由于增值业务产品众多,资费复杂,又与各业务套餐相互交叉,很不容易对资费及收费方式有清晰的了解,有些业务资费分为流量通信费和信息费,流量信息费与以往用户感知的按时间长短计费不同,是按业务收发信息的流量进行计费,与用户的认知差距较大。业务特点与生命周期又各不相同,所以各种营销方式要针对的用于合适的增值业务,而不能一概而论。联通公司增值业务的营销策略有其共性特征,而且各类增值业务也都各有其特点与发展方法,根据联通公司增值业务的业务特点和发展趋势,各业务的目标用户群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得出适合联通公司增值业务各主要业务的组合营销策略。

1.2 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中的营销

移动互联网一飞冲天!中国智能手机设备的市场保有量前半年快速突破5亿,运营商的网络流量价格进一步下调。像以往一样,新的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不管是从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还是从生意人的眼里都是如此,电信行业的机会也面临着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迁移。

这些变化需要运营 商有效整合全业务优势、调整为全业务运营思维和营销策略。运营商在增量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就需要深入推进细分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全面落实客户细分基础上差异化发展策略,准确定位中高端市场,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全业务精细化流量运营。

为充分发挥运营商全业务经营的优势,需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通过价值提升等重点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营销工作,达到增强客户感知与黏性、降低用户的离网率、减少中高端客户流失、提高客户价值的目的。

2 准化营销在运营商的应用

2.1 精准化营销的意义

根据天津联通实际业务需求,新建精细化运营平台,进行手机上网行为分析,展开精细化流量运营。通过分析用户手机上网具体行为,包括WAP、客户端使用情况,建立用户上网行为画像,输出用户TOP喜好;分析各应用的流量消耗、各终端的流量消耗、分析各移动互联网网站点击情况和流量消耗,结合用户套餐、流量使用情况策划针对不同用户的营销活动,并评估活动效果。最终加强流量经营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流量经营的精确度和针对性。

为了实现天津联通用户行为喜好分析及构建于其上的精细化营销支撑,需采集用户上网数据、用户终端数据、基地运营数据、数据仓库数据等。并对以上数据进行网页内容分析,文本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操作,生成客户视图、客户标签库等功能。业务部门并针对用户行为喜好,提取目标用户群,配置营销策略、业务推荐、营销执行、营销跟踪和评估等闭环流程。以精细化运营为手段激活用户流量、提升流量、提升收入、推荐业务等为目标。

依托经分系统沉淀和分析,建立精准把握营销时机的业务流程,发挥多渠道协同的优势、提高营销的效率和效能以及服务的一致性,从流程、配套IT系统等方面打造营销闭环,增强执行反馈对分析的良性优化。

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客户的基础细分框架、使用产品聚合分析、访问互联网热点聚合分析、终端支撑分析等维度细分,掌握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行为知识分类。针对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信息出现“不知道”的用户如何营销?针对移动用户因为终端故障或服务未开通,出现“不能用”的用户如何营销?针对想使用移动互联网提高知识应用出现“不会用”的用户如何营销?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能够使用互联网资源,出现“不想用”的用户如何营销?针对移动互联网在对资费的了解或互联网认识不够,出现“不敢用”用户群如何营销?通过对用户各维度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精细化运营策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来提升流量。

2.2 电信运营商需要的工作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联通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3G用户的快速增值,为中国联通带来了新的一轮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随着科技不端的进步,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用户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网页、聊天交友、观看视频、收听音乐越来越方便。如何发现中国联通庞大用户上网行为和喜好,并根据这些行为和喜好结合其他相关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和服务是中国联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根据集团公司2012年“流量运营”工作部署,抓流量、增收入为我公司流量经营工作重点,但目前我公司对用户在使用业务时具体使用情况和习惯分布并不了解,流量经营还是粗放式、流量包形式的营销。精细化运营平台是我们拉动流量、提高针对性的必要手段。以用户行为分析来支撑流量运营工作已经成为公司迫在眉睫的工作。将在未来指导公司推出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

3 开展精细化流量运营的方法

3.1 搭建具备支撑能力的平台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用营业厅、客服、电子渠道等与用户一对一接触,进行双向沟通的一线精准营销成为新的手段。 但这些一线增值业务营销渠道存在一些瓶颈。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的营销需求。

粗放的支撑管理下,一线营销也呈现出粗放性。要转变的是营销支撑体系和营销管理流程。

1)客户细分框架。

用户群体细分以用户的历史数据为基础,通过适当的统计分析手段,综合考察用户在价值、风险、背景、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建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操作和评估的群体细分模型,为提供关键用户群体列表和相关评估指标,以便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合理分配市场和服务资源,按照不同群体的特征制定有效策略,通过提高细分群体的关键运作指标来提升用户总体的关键运作指标。

2)产品聚合分析。

针对增值业务产品进行统一考核的重点业务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分析。对关键业务的运行状况包括渗透率、活跃率等指标;能够灵活的定义不同的指标,以便针对不同的使用人员展示不同层次和视角的图表。指标信息展示方式的设置:支持折线、柱形等展示方式设置。产品聚合分析包括自有增值业务和合作增值业务分析。为战略分群矩阵执行提供有效支撑,完成精细化运营的目标。

3)互联网热点聚合分析。

分析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手机上网访问的内容及应用,针对不用的时间点、访问消耗的流量、访问内容的点击量、消费能力等不同维度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形成互联网网热点聚合分析、时间聚合分析、流量聚合分析、消费聚合分析、点击量聚合分析的细分指标。为战略分群矩阵执行提供有效支撑,完成精细化运营的目标。

4)终端支撑分析。

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的终端进行分析,依据终端型号、终端支撑能力、终端操作系统、终端上网接入方式等终端属性,提升用户的上网的渗透率。为精细化运营提供支撑,为战略分群矩阵执行提供有效支撑,完成精细化运营的目标。

3.2 制定精细化运营策略

建立精细化运营平台,对用户,经分信息沉淀和分析,建立精准把握营销时机的业务流程,发挥多渠道协同的优势、提高营销的效率和效能以及服务的一致性,从流程、配套IT系统等方面打造营销闭环,增强执行反馈对分析的良性优化。

基于精细化运营平台的进行多渠道营销管理:

1)用户基本特征分析、业务使用分析、流量分析、上网行为分析、终端分析。

2)对业务运营进行重点评估监控。

3)建立用户的精准画像,形成用户的特征式营销。

4)形成用户与业务、内容、时间、渠道的精准匹配模型,形成精准化业务推荐体系。

5)实现对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热点、热门应用软件、热门应用游戏、热门小说、动漫平台等为业务人员提供丰富的营销知识库。

6)与市场营销管理相结合,通过营销策划、策略配置、营销前评估、营销渠道、营销审批、营销执行、营销跟踪、营销评估、营销优化等全流程管控营销的过程。

7)实现多渠道协同营销,建立业务辅导营销机制,拓展新业务营销渠道。

3.3 实施精细化运营功能

1)客户画像。

是基于客户细分分析结果,构建生成客户标签库,包括人文特征、客户价值、产品需求、终端属性、行为特征、客户服务、客户喜好、客户生活轨迹、客户关系圈、渠道接触偏好等10大类一级架构,400多个标签;基于一级架构保持业务框架的稳定性,保证标签扩展有理可依、有序进行。

2)智能推荐。

通过梳理业务产品分类和属性,建立产品适配模型,结合互联网关键词库定位用户的内容喜好,适配合适的产品,有效的支撑营销产品推荐;

3)精细化运营。

通过汇集用户数据,分析每一个用户的消费能力、交往圈、习惯喜好等,在用户的每一个接触点,包括在应用接触点、服务接触点和社交接触点,提供消费引导、评价推荐和智能化服务。即对用户进行深入了解,把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用户。

参考文献

[1]王方.精细化流量运营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12).

第2篇

【关键词】数据业务;渠道;精细化

一、中国移动市场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3年,移动互联网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的热点。从全球看,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用户增速分别达到34.7%和9.2%,远远超过移动电话用户(6.6%)和固定电话用户增速(-1.2%)。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同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移动互联网业务收入对基础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还拉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我国智能终端出货量在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超过70%,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精细化营销的理念及特点

精细化营销即企业恰当而贴切地对自己的市场进行细分,并采取精耕细作式的营销操作方式,将市场做深做透,进而获得预期效益。数据业务不像传统的语音业务,只要保证网络通话质量好就行。而数据业务需要保证端到端的质量,要给用户提供长期愿意使用、愿意信赖的业务从最开始的内容应用端到持续使用端的应用,也就是说从终端发起到后台业务平台,再到业务平台给终端推送回其满意的服务。

三、深入讨论数据业务营销的载体――渠道

(一)渠道是数据业务宣传与营销的载体

移动数据业务渠道是指基于移动数据业务产品销售服务建设的承载的通路,它能实现移动产品的销售、宣传并为广大客户提供服务和便利。现有的移动数据业务营销渠道分为实体渠道和电子渠道,实体渠道主要包括营业厅/合作厅、社会渠道/手机卖场、自助终端/体验营销平台、客户经理、业务应用场所;电子渠道包括掌厅、网厅、短厅及客户端、10086、互联网渠道等。

从企业和客户角度分析各种渠道的营销特性:(如图)

(三)明确目标,层次管理,石河子市场为例讨论如何强健渠道营销能力

营业厅6个,每个自办营业厅有3-5个“数据业务体验员”,可以完成50%的数据业务营销任务,人数少而机动灵活,方便定期培训,对数据业务由专而精。合作营业厅300多个,完成50%的数据业务营销任务,社会合作渠道与中国移动式合作关系,本质上是“惟利是图”,利益驱动,对处于生长期的数据业务重视程度不足。

根据实体渠道中自办与合作营业厅各自存在的问题,在数据业务营销过程中应该区别对待层次管理:应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合理发挥“数据业务体验员的”效能;强调体验培训,让前台一线人员首先成为“体验营销”的感知者。分解简化营销过称,让合作渠道能够完成营销任务。

目前电子渠道业务营销能力渗透不足,平台类型和功能有待丰富,现有的电子渠道,更多体现在话费查询等服务内容上。第三方互联网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探索,借助互联网思维利用第三方互联网渠道。

四、精细化数据业务营销的价值实现――渠道优选与组合

分众传播:客户与业务匹配(CP)、客户与渠道匹配(CC)、业务与渠道匹配(PC),利用CPC确对“产品――渠道――客户”进行匹配。整合传播:利用整合传播理论,对渠道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销售合力,发挥渠道协同作用。

第3篇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极速增加,网络营销逐渐晋升为广告主的新宠。据DCCI官方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广告营销规模将达252亿,预计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营销市场将达到423.1亿元,超越报纸,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广告媒介。可见,未来的若干年里,在线营销必然成为核心的营销阵地,会有越来越多的广告主选择网络广告渠道来宣传自身的品牌和产品。

互联网每天都在发生新的改变,所以网络广告的投放也需要随机应变。然而,一直以来网络营销在营销对象的选择上沿袭着一种粗放式的模式,在网络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营销对象的选择必然面临着如何由粗放转向精细化模式的考验和转变。

对营销对象选择的粗放性究竟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比方说,当我们提及某一类产品,人们脑中就会条件反射地浮现出一类与之相对应的受众群,这种认定是非常直接和浅层次的对应。更具体的来说,如果说一个洗发水要做网络广告投放,通常情况下,会将其和时尚女性对应;说到IT产品,就会联想到男性;说到汽车或者高科技产品,就会联想到高端人士或者商务人群等。目前很多的在线营销就是这样将营销对象“理所当然”的设定出来。我们知道,在线营销一旦设定了某个受众群,那么广告投放就自然会倾向于一些与这个受众群相匹配的专业网站。粗放式的营销,将受众进行简单、初级的分类,在抓住一部分浅层次受众的同时,必然失去了寻找深层受众,达到高效、精准抓取受众的机会。

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对营销对象粗放式的选择,无法真正做到直达受众?以日化产品在线营销为例,粗放式营销对象的选择过程如下:首先确定是女性,因为女性是日化行业的主要消费群体。再深入下去,就是时尚网站,因为约定俗成的认定了女性与时尚的对应关系,认为女性受众必然是潜伏在时尚网站中的。但事实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区的兴起,女性网民的活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时尚类网站,他们也在娱乐、亲子、旅游等各类网站上出现。而新兴的互动性社区网站所具有的高度活跃性,正贴合了女性网民的特性。在一些社区的时尚或者女性专区中,女性网友常常会对于某一款新上市的日化产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对不同的产品进行讨论。一些企业也会在社区里发起一系列的活动,招来大批女性网友的关注。广告主们随着这些新兴互动网站的兴起,开始要求找到匹配度更高、更活跃的产品目标受众。再以那种单一、粗放的投放方式进行网络广告投放明显已无法满足广告主的需求。

那么,在线营销对象的选取怎样才能做到精准、细致呢?带着这个疑问和强烈诉求,笔者在传漾科技得到了专业的解释。作为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数字营销平台,传漾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在成立至今的短暂的一年多时间里就获得了行业的诸多肯定,被广告主誉为最值得信赖的互动网络营销平台。传漾人认为要对目标受众做到精细的选取和覆盖,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支撑,(1)要拥有功能强大并被广泛应用的广告监播软件。传漾的广告智能管家和Eagle监测系统不仅市场认可度极高,而且切实为广告主和网站主带来了实际利益;(2)要拥有长期建立的受众资料数据库。传漾目前已经覆盖网民数量超过4亿,数据库中涵盖超过3亿的活跃网民cookies;(3)要有众多优质的网络媒体资源。传漾覆盖了800多家优质网媒,新的网媒资源也在不断的加入当中;(4)最核心的是技术条件,要做到对目标受众的精细挖掘,必须要有相对应的定向技术做支撑。目前很多广告网络公司应用的都还是基础定向技术,也就是常说的地域定向、人口统计学定向、内容定向。传漾在此基础上,还重点推出并应用高阶定向技术——行为定向和重定向。传漾人表示,基础定向技术还是粗放式的,只能粗浅的找到目标受众。要想找出潜在目标客群的共同行为特征,然后将广告投放给具有共同特征的受众,就需要用到高阶定向中的行为定向技术。要针对受众深浅不同的互动行为(浏览、点击、注册行为)开展二次沟通,就需要用到传漾的重定向技术。

为了便于理解在目标受众的选取上,粗放式和精细化的差异,我们再拿日化数字营销进行说明。粗放式的选择仅仅停留在找到关注时尚的女性受众;然而精细化的区别在于,除了一些特定的时尚类网站外,还会考虑更多主题的网站,包括互动型网站,通过对网民行为轨迹的跟踪和深入分析,广告主可以清楚的了解受众的具体需求,对目标受众进行再次细分,提升在线营销目标受众的精细化程度,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

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条件,是很多广告网络公司的努力方向,也是广告主的迫切需求。成功的在线营销必然要摒弃对营销对象粗放式的选择方式,让广告主的预算用到刀刃上。在这方面有着超前意识的传漾科技,将一如既往的做到精中有细,直达受众。(来源:中国广告协会网)

第4篇

【关键词】流量经营;分步式;内容运营

一、建立流量经营“分步式”内容营销体系概念的背景

2013年,移动互联网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的热点。从全球看,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用户增速分别达到34.7%和9.2%,远远超过移动电话用户(6.6%)和固定电话用户增速(-1.2%)。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同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新增3G用户超过1.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8亿户,移动互联网业务收入对基础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目前流量经营面临流量增长迅猛,但收入和利润增长趋缓的剪刀差。一方面客户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现有的流量产品无法有效传递到客户。建立完善的营销模式,满足精细化运营要求,才能实现流量、收入双增长。流量经营“分步式”内容营销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分步骤的内容营销形成流量经营体系,提升手机上网内容营销成功率,进而提升我省流量经营能力。

二、流量经营“分步式”内容营销策略制定

(一)基础数据支撑方面

平台优化:从数据分析、营销策划、监控总结、操作流程优化等方面完善现有的业务支撑平台,为营销工作落实与推广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完善数据支撑流程:优化数据模板并形式规范的数据支撑流程,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

建立精细化营销分析模型:根据客户入网时间、归属品牌、归属地等信息,对客户进行分析,按照消费能力、内容喜好等属性综合细分,实现手机上网精细化运营。

(二)职能分工协作方面

本文作者作为区公司职能管理部门的分管流量经营的三级经理,组织成立了跨部门、跨专业的手机上网业务收入及流量提升工作虚拟团队。区公司数据中心:负责手机上网业务的集中运营和管理、整体规划等工作。业务支撑中心:负责手机上网业务发展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支撑等工作。市公司数据中心:负责地市手机上网业务发展政策落实等工作。客户服务中心:负责手机上网业务的咨询及投诉受理。手机冲浪产品运营支撑合作单位:协助开展各项政策、内容营销、线上营销活动开展等运营工作。职能明确:对手机上网业务收入及流量提升工作虚拟团队中的各部门单位进行职责划分,充分发挥各自在地域、资源、业务发展能力、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使各部门单位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 流量经营“分步式”内容营销策略实施

(一)构建客户行为多维度分析体系,细分客户群组

重点完成客户行为分析平台建设升级,探寻挖掘内容热点、全面分析行为特征、精准定位使用轨迹。建立了上网统一运营分析报表和图表视图,输出高价值数据指导营销。目前行为分析平台每日处理网关日志3亿条,捕捉根据客户点击进行行为标注的网站2万个,生成一级内容标签8大类,二级内容标签488小类。

(二)基于客户画像,根据规模客户分群规则,提供自动化智能推荐根据客户偏好画像细分客户群体,综合利用客户的行为、属性,对象的属性、内容、分类等,挖掘客户的喜好和需求。通过爬虫技术从互联网搜索相关联内容和应用,形成内容索引库,通过智能推荐引擎向有偏好的客户群体通过精确的智能推荐实现精细化的内容运营。

(三)依托手机冲浪建立业务发展规模触点

充分借助手机冲浪业务,以2.5亿互联网站、110万WAP网站作为内容运营的基础,筛选社会热点和新闻、娱乐、体育等精品资讯。同时,加强同优质移动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手机冲浪专版,加大第三方客户端用推广,达到提升人均流量和收入的目的。积极与第三方门户开展交叉推广,提升手机冲浪业务的品牌影响力。

(四)将三必制度规范到厅营销,强化线下推广

常态化贯彻营业厅三必执行制度,对到厅客户开展现场流量营销。在客户到厅时做好手机上网业务的宣传告知,做到“三必讲、三必推、三必装”,三必讲指流量可以做什么?流量套餐是什么?流量查询怎么用?主要是减少客户使用流量的心理障碍。

(五)由套餐、流量使用情况制定营销策略

常规流量提醒结合关键节点内容营销促进客户流量套餐使用。以月中和月末进行每月两次的套餐客户全量提醒,根据当前客户的流量使用情况予以配套的内容营销方案,同时以客户在套餐流量使用过程中的五个关键点进行跟踪触发提醒,在第一时间给予客户帮助类营销方案。

(六)通过“组合步”进行新入网客户营销

针对新入网客户开展持续性的多波次看护式营销,第一波:线下加强新入网客户一次营销,在客户入网时100%为客户推荐开通GPRS上网功能,冲浪助手免费业务。第二波:客户入网一周内,对客户进行赠送流量二次告知,同时通过新入网客户上网教程页面以及新入网客户专区开展内容运营。第三波:客户入网一月时,策划手机上网营销活动刺激客户上网,同时开展专项的沉默客户激活。第四波:客户入网次月后,及时针对客户使用流量开展分析,明确客户所在群体,对于沉默客户持续通过热门资讯和营销活动提升客户活跃度;对于低流量客户开展基于偏好的内容分群运营;对于中高流量客户开展热门应用和游戏推荐,引导客户持续使用手机上网。

(七)实时捕获客户换机行为,解决换机后的应用、业务使用流失

线上通过IMEI平台监测客户换机行为,利用第一触点的优势,解决换机后的业务订购流失以及换机后的应用使用流失,最大限度上客户便捷找回换机前的服务与应用,同时提高换机后的客户使用转化率,提升关怀感,垂直营销各应用产品。

四、手机上网业务收入及流量提升效果

截止2013年12月,手机上网客户上网普及率超过60%,累计流量同比增幅130%,累积收入近翻番水平,手机上网业务流量及收入提升措施有力、效果非常显著。

第5篇

精准营销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从原来以媒体为导向,转向以受众为导向的思考方式。新模式提倡从传播受众者切入,研究受众的行为、生活形态,从而理解用户需求,并思考与受众的接触点,以及最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最终给受众者以最精准的广告内容。

精准营销沟通工具模式

当前的精准营销沟通工具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窄告”模式

就是把商品信息传递到企业想要传递到的那一部分人面前的广告形式,其目标是“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把合适的信息传递给合适的人”。通过运用语义分析技术,将网文与广告主的关键词进行匹配,将相关的广告投放到相关文章周围的联盟网站的“窄告”广告位上。在收费模式上,采取展示免费、按点击付费的方式。

“话告”模式

就是企业可以直接和客户进行在线对话的网络广告。当客户对某一则产品和服务的广告感兴趣时,可以点击“话告”的某一个链接直接和广告主在线对话,广告主仅需按发生的对话的次数支付广告费,所以这种形式的广告效果是可以直接衡量的。与“窄告”类似,“话告”也是按照关键词的“语意匹配”来投放的,具有“精准”的特征,与网络信息有较高的匹配度,而且广告主不需要对无效的点击支付费用。从精准的角度来讲,仅仅从点击或者点击量来判断是不够精准的,只有发生了真正的意向性的交流才能被认为是精准的。由广告主和广告商双方共同来统计流量就使得统计变得比较透明了。

“点告”模式

就是企业把自己的产品通过问答的形式推广给目标群体,并按照目标群体回答问题的数量来付费。在用户注册为点告网用户时,已经把自己的职业、兴趣、喜好等填入资料,点告网就会把相应的题目推荐给他回答,因此自动对受众进行分群,使目标用户更为精准。与媒体一样,“点告”以其趣味性、参与性、深入性和精准性影响目标受众,从而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点告”有两种含义:对于商家,他们广告的对象不再是面,而是点;对于受众,广告展现在他们面前,需要他们点击后才有效果,才能成为有效受众。“点告”是一种Pull的方式,能以较低的宣传投入成本将产

品信息传递到目标受众。

精准营销沟通的特点

以上3种模式,都符合精准营销沟通的3个特点,即精准的投放、可测量的效率和高额的投资回报。

精准的投放就是投放到最为适宜的广告受众上,广告的内容与受众需求是相关的。以“窄告”为例,它是运用语义分析技术,将网文与广告主的关键词进行匹配,将相关的广告投放到相关文章周围的联盟网站的“窄告”广告位上。这样,当客户在看网文时将会看到与此网文主题相关的一些广告内容,比如,与一条题为“网络手机拨打市话每分钟一角钱,售价3 000多元”的新闻相匹配的“窄告”内容包括IP电话、短信等信息,从而实现了企业将商品信息传递到想要传递的那一部分人。

可测量的效率是指确保信息引起反响,这也是因为受众是与此信息关联的。例如“话告”,就是当客户对某一则产品和服务的广告感兴趣时,可以点击“话告”的某一个链接直接和广告主在线对话,确保了广告主和客户的互动与反馈。

高额的投资回报是指广告主在与客户的互动与互惠中,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自身的价值。广告商按效果收费,如按点击次数收费,对广告主来说,所支付的费用得到的至少是他的客户已经了解了此条信息,并且如果觉得合适的话,就可能产生购买意向。例如一家做模具的中小企业,市场投入谨慎,但非常渴望进行市场开拓,于是,投入1 000元做“窄告”。这样,在新浪、网易等“窄告”1 000多家联盟媒体的“模具”相关网页上,他们通过竞价争取到了很多露面的机会,也吸引了很多真正的采购者和行业人士的点击。不到一个星期,在点击上仅花费了100多元,他们便获得了几位客户,回报额超过了20 000元。投入100元,产出20 000元,这种投资回报率,也只有精准营销才能创造。

精准营销的价值和意义

新型的精准营销沟通工具,其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它突破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

传统的营销传播是以大众媒体为导向的,如电视、杂志、广播、报纸、互联网、电影、公众场合的广告牌等等。传统的广告投放模式,由于不知道目标受众所在,所以只能采用轰炸式投放,也就是按照时间或者版面来计算广告价格。这样就造成了广告主和广告商的利益分离──广告主关心有效顾客数量;广告商却相反,关心投放时间或位置。因此,传统广告是由广告商主导,厂商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往往营销成本很高,而消费者却感到被强行骚扰,营销效果不佳。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难以分众与定向,无法满足越来越细分的市场推广需求;重表现,轻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缺乏个性化的服务;计费方式单一。

而精准营销,通过准确地识别细分客户,有针对性地投放沟通内容,提供成效可计量的评估手段等方法,有效地克服这些局限。

其次,它能够有效锁定关注互联网的新富人群。

中国新富群体主要是生活在较高收入家庭中的18~45岁城市居民,这个群体的特征是高消费、高学历、高感度(指信息的整合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他们不仅是众多产品和服务所瞄准的目标消费群体,还是诸多新产品、新服务的早期消费者,在消费的传播链条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个群体是消费和媒体使用的风向标,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消费或媒体使用特征往往预示着大众即将跟进的潮流,因此关注中国新富群体意义重大。2005年,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实施的“2005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对六大媒体的注意力分配做了深入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的新富群体中,互联网已经持久而稳定地吸引了新富群体的注意力,成为大多数人天天使用的媒体。互联网的网民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为2.16小时,仅次于电视观众的2.43小时。

电信业务营销需要引进精准营销的理念与工具

企业转型战略的实施,对电信业务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型所面临的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产品的日趋丰富多样性,以及客户市场的进一步细分,都需要企业从客户市场的细分出发,设计差异化的产品,根据客户分群,进一步完善营销渠道体系,提升渠道整体运作能力,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建立渠道同业比较优势。电信运营商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对电信业务营销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竞争者之间的产品差异性越来越小,谁先将产品信息精准、快速、低成本地传播到目标客户,同时更好地做好客户管理,谁就能赢得产品竞争的优势,最终赢得市场。

从中国电信的现状来看,目前电信业务营销渠道主要依赖电信营业厅、客服受理、电信商、网上营业厅等,营销沟通(或者说广告)主要通过传统媒体传播,如以广播电台、电视、报纸为主要宣传途径。这种传播模式的缺点在于针对性不高,没有针对细分客户市场,从而造成营销成本高;缺乏与用户的互动,是简单的“推”式,而不是“拉”与“推”相结合的方式,容易使用户感到被打扰,从而影响沟通成效。

精准营销沟通理念与工具的引入,有助于电信企业快速找到目标客户,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沟通,提高产品营销的投入回报,降低营销成本和营销投入的风险。对于用户来说,可以避免打扰式的营销,便捷、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

因此,对于电信市场营销者来说,必须学习新的营销传播理念,向新的传播媒体挺进,牢牢吸引广大互联网用户,充分利用“窄告”、“点告”、“话告”、分众传媒等新媒体传播形式,根据客户群的不同特征,通过精准营销工具的应用,使产品营销能够达到精准的投放、实现可测量的效率以及产生高额的投资回报。

精准营销在电信业务营销中的应用思路

那么,如何在电信业务营销中实践和应用精准营销的理念和工具呢?笔者认为,具体可以有以下3个层面的考虑。

首先,在整体营销策略层面,精确的客户群划分和锁定是实现精确营销的基础。要做好客户群细分,改变以往简单地按照价值进行客户划分的做法,根据客户的行业、区域、价值、消费结构及趋势、使用习惯等消费特性聚类细分客户群,坚持和加强分客户群专业化管理,开展分客户群分析,针对不同聚类客户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产品包装与业务组合。

其次,在具体营销策划层面,要注意研究产品的受众,营销沟通方式要能够锁定目标受众。在这方面,可以大胆尝试互联网营销传播渠道和工具。由于互联网通过一定技术和制度安排,可以了解用户的“5W1H”信息(Who,谁在浏览;Where,用户在什么地方;What;用户在浏览什么内容;When,用户在什么时候浏览;Why,用户为什么浏览;How,用户怎么浏览),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企业就有机会深入了解用户行为和喜好,从而能够让广告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提供给恰当的受众。例如,当用户在网上看到IPTV的网文时,就可以知道该用户的所在区域,将当地电信的IPTV广告显示在网页上,如果当地还未开展IPTV业务,可以通过“点告”、“话告”方式与用户进行需求沟通,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样的IPTV业务及可以接受的价格等。

最后,在产品开发与设计层面,可以借鉴精准营销沟通工具的理念,包装和设计新业务。例如,号码百事通业务就可以看作是电信提供给后向商家的一种精准营销的平台,它可以帮助后向商家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前向客户。在号码百事通产品设计和策划中,引入精准营销沟通工具的理念,进一步树立“精准营销平台”的产品卖点,将有利于号码百事通业务的推广。

综上所述,精准营销是营销领域的新潮流和新趋势,它的理念以及当前业界所涌现出的众多精准营销沟通工具,为营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手段。深入学习和引进精准营销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将有利于提高电信营销工作的精确化管理水平,对于国内电信企业转型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当前,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是贯穿中国电信各项工作的两大主题,精确化管理是实施企业转型必要的保障措施。所谓精确化管理,就是通过定义清晰的工作目标,优化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明确工作重点,以提升工作的执行力度。王晓初总经理指出,精确化管理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精确化营销工作,他形象地描述何谓

精确化营销:“以前是给‘枪’,现在是告诉靶子的位置,让前端面向市场精准发力。”

在营销工作中落实好精确化管理,做到精确化营销,必须推行“精准营销”的理念和方法。所谓“精准营销”,强调的是“精确”和“准确”,就是以客户为中心,运用各种可利用的方式,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通过恰当的渠道,向恰当的顾客提供恰当的产品。其关键在于“恰当”二字,通过企业提供的价值与客户需要的价值之间的恰当匹配,可以为企业实现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绩效,从而落实精确化管理的精髓。

新经济催生精准营销的理念和工具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旧经济模式向新经济模式的转变之中,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产品差异越来越小,企业的成本压力不断上升,各类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崛起,为企业的营销带来了挑战。20年前,口碑是最常用的传播手段;10年前,企业营销方式已转向电视和纸媒。据统计,一个居住在大城市的普通居民,平均每天要接触到2 000个左右的广告和信息刺激,然而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到第二天还能记起。广告曾是品牌建设的最有效方法和新产品渗透的原动力,如今却受到了其自身发展的威胁,传播等同于广告和公关的时代已经过去。

第6篇

网络让全域营销成为可能,搜索让全域营销成为现实。

“网络让全域营销成为可能,搜索让全域营销成为现实。”2009年12月19日,在百度联盟第16届先锋论坛上,百度联盟总经理蔡虎如是说。

事实上,互联网营销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门户网站和垂直网站的投放,越来越多的推广客户意识到互联网庞大网站群的能量和网民及其行为的复杂性,开始要求更全面、更精准、更深入地进行营销推广。这种趋势必将开创网络广告精细化营销的道路。

在蔡虎看来,百度联盟作为一个优质的媒体平台,将第三方网站流量进行有效聚合和运营,通过对全体网民及细分受众的深入挖掘和精准覆盖,发挥长尾力量从而为企业达到精准营销和最具ROI的推广效果,同时也帮助第三方网站的流量实现了媒体变现。

“基于媒体平台战略的全域营销恰恰是百度联盟适时提出的变革之举。”蔡虎分析,百度搜索推广数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广告主资源,他们不仅需要在搜索平台上进行营销推广,还需要尽量锁定数十万的联盟网站进行推广投放,两者捆绑营销的话,将实现几乎100%的互联网全域覆盖,同时也满足精准有效的期望。

随着联盟规模和ROI的提升,百度联盟的潜力和空间将得到最大释放。康盛创想总裁戴志康认为,全域营销是大势所趋。“目前,大多数的推广客户对联盟推广形式和精准营销模式缺乏进一步认知,再加上联盟平台良莠不齐,稀释了推广客户的热情,一旦百度联盟正规军收缴,必将获得爆发式的增长。”

记者注意到,作为互联网“国家队”代表的央视网也出现了在百度联盟会员名单中。2009年7月,央视网正式与百度联盟达成全面合作协议,百度联盟帮助更多的推广客户在央视网平台上进行推广投放。“‘让伙伴更强’是央视网牵手百度联盟的理由。央视网看中的是百度背后的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准,这不是任何一个网站所能及的。在未来不排除央视网进一步深化与百度联盟间的合作深度。”央视网副总经理夏晓晖说。

与央视网一样,每一个百度联盟的合作伙伴都将从全域营销战略中受益。这意味着合作伙伴可以分享百度品牌、海量客户、营销经验和技术平台,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网站的营销价值,在获得高回报的同时,还能借助百度统计、广告管家等附属工具优化网站。正是由于其综合运营能力,百度联盟在广告联盟市场份额一路攀升。目前,百度联盟网盟推广业务已经覆盖24大行业,可采用文字、图片、F1as、视频等推广形式,帮助企业精准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并在由30多万家合作伙伴组成的媒体平台上进行营销推广活动。

蔡虎透露,百度网盟推广将逐步成为与百度搜索推广并驾齐驱的两架马车,而在服务和挖掘中国互联网长尾价值方面,百度联盟将担负重任。百度联盟不仅帮助联盟网站伙伴提供按地区、时间、关键词、用户群等多维度的营销投放,还能通过搜索框、工具栏等方式整合百度搜索功能,提升联盟网站的用户体验,而百度知道、贴吧等优质内容资源也会输出给联盟网站。

“虽然国内还存在为数不少的竞争联盟,但未来,联盟平台运营能力和产品技术实力将是洗牌的决定性因素。2009年是百度联盟练内功的一年,未来百度联盟将基于媒体平台战略全面展开全域营销,为推广客户、合作伙伴以及网民带来更大的价值。”蔡虎表示,百度联盟这一媒体平台在经过去粗取精之后,所具备的长尾价值将越来越为推广客户和联盟网站带来超额的回报。

第7篇

事实上,大视频是通过很多数据体现出来的。首先,多达80%到90%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观看视频,视频的渗透率在各个领域是最高的,用户数高达4.9亿;其次,90%到95%以上的带宽被互联网视频用户占用,目前占用用户时间最长的就是视频,其次才是音乐、社区和游戏等。此外,从广告价值看,到2015年视频行业广告规模将达到250亿元,蕴含着非常多的机会。如此多的用户通过平台观看内容,是既有价值又有想象空间的平台,目前很多投资者非常看好视频产业。

2012年5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更是超过搜索服务,跃居第一,成为覆盖最多网民的网络服务类型。与此同时,随着视频网站快速崛起,网络视频已经大有与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分秋色之势,它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大众媒体。既拥有最广泛的覆盖,又可以利用数据进行精准营销—互联网视频营销正在成为传统媒体营销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

新大众媒体

受众眼球正在向网络视频转移。艾瑞研究院院长首席分析师曹军波发现,在最近几个月互联网各类服务的月渗透率和覆盖人数中,网络视频都超过了搜索服务。“视频已经成为网民主流的网络应用和网络消费。互联网的预算随着用户需求走,互联网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将强势增长。”

截至2012年年底,视频网民达到4.9亿,越来越多的网民放弃电视,电视媒体的老年化特征非常明显,只看电视不看视频的受众平均年龄为42岁左右。“更多的人开始依赖互联网,因为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没有时间按照电视的播放表观看热播剧,于是只好转向互联网。”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说。

作为新型的大众媒体,网络视频有着与传统大众媒体不同的特征:首先,视频用户不再是被动的观众,他们可以互动,参与到媒体当中,甚至自己就是一个媒体。其次,视频比电视更具有线性传播特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第一,电视场景在客厅,第二,电视有非常明确的时间,错过时间就不能看到节目和广告,而视频更自由,受众可以在方便的时间和空间看视频,打破了单一的媒介属性,成为一种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触受众的媒体,这是很重要的突破。”肖明超认为,终端技术革命,尤其是芯片和多终端技术革命,多屏时代已经到来,受众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终端观看视频,用户的观看习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我们的品牌和产品,跟消费者联系的手段和场景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肖明超认为,视频在营销方式方面也具有电视所不具有的特征,“电视的营销方式比较单一,就是广告、植入和冠名等,但视频可以跟很多媒介进行整合,比如和社交媒体整合,比如病毒营销、微电影营销等等”;而且,网络视频还有个人化特征,“电视是一家人一起看,不够精准,而视频是个人化媒体,可以根据人群做更多的细分,选择男性、女性或一二三线城市等地域特征进行精准化营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认为,网络视频的优势在于不仅有差异化的特征,还有电视所具备的其他优势。“电视使用的各种广告类型,在视频上都可以使用,而且视频营销形式远比传统电视要丰富得多。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合法的,在视频上都可以做。而且可控性强,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选择,根据你的时间安排,你想要多长时间,你想面对哪一个市场,你有什么样的需求,可控性非常强。”陈刚说。

互联网精准的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性价比高,价格便宜。包容度大,我要强调—互联网视频营销是目前包容度最大的,有非常多的形式可以利用,不是简单的贴片、植入、冠名,它跟传统媒体不一样,有非常多的形态,给企业一个尽最大可能把品牌、产品推出的机会”。陈刚认为,对于贴片广告,观众出于对内容的期待,容忍度要高于其他硬性广告。

此外,移动视频广告将在2013年迎来增长。“每天晚上22:00之后有一定比例的用户用手机看视频,特别是睡前一小时。目前使用两个及以上的终端看网络视频的用户比例在不断加大,用手机看视频的使用率仅次于电脑,用平板看视频的时长在不断拉长,视频跨屏行为已成为常态,而各个视频网站也都开始重视移动端视频APP的体验优化,2013年有可能是移动视频商业化爆发之年。”肖明超说。

大数据使精准营销成为可能

与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网络视频因具有互联网特性,可以使营销更加精准。目前,技术已经可以追踪简单的用户轨迹,比如点开了哪些网页、观看了哪些内容、何时进来、何时跳出等以及用户基本的统计学资料等结构化信息。对于希望提高营销效率的企业来说,更加精准是企业对视频营销的首要需求。

“如果能够追踪网民在互联网上的轨迹,就可以利用数据进行内容匹配。在网络上,不是简单的推送和曝光,而是更加匹配的营销。男性喜欢体育节目,就可以匹配男性喜欢的产品,比如汽车和体育用品等。”肖明超认为,从大数据的角度,视频营销还有更大的开发价值。“可以让营销更精准,更加了解消费者特征,在互联网上,可以根据网民的浏览习惯和购买行为等,给他们打上更多的标签。要注意怎样‘打动’消费者,而不是传统大众媒体时代‘打中’的概念,不是只关注覆盖,而是让营销更加有效。企业要集中精力锁定焦点消费人群进行大范围传播。”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比较粗放,以资源和资本投入和耗费为主,“决策基本是靠拍脑袋,对市场、竞争对手、用户等了解不够,数据的存放、存储和深度挖掘都做得不够。但是目前有个苗头,这种情况即将发生改变。内需不景气、环境不确定等,企业都在想办法扩大销售。因此,精细化的营销方式将更加受到重视”。

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营销效率,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传播噪音,直达目标消费者,企业的营销传播正向着更加精准化的方向前进。“大数据的发展是方向,这是基本趋势,一定要把大数据做好,才能把企业营销效率、服务品质和针对性、个性化的程度做好。”胡延平认为,一个企业的CMO如果不能玩转数据,对数据不了解,没有管理数据的方法,实现在线的、实时的、基于数据的营销,“就不是一个称职的CMO”。

企业需求推动视频营销发展,这就要求视频网站提供更加精准化、细分化的营销方式,而大数据使营销精准化成为可能。

大用户带来大数据

作为拥有七亿多用户的大平台,毫无疑问,腾讯拥有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数据量。2011年4月,腾讯开始在视频领域发力,整合QQlive和腾讯网宽频、QQvideo播客等视频产品形成了现在的腾讯视频。

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认为,腾讯的优势帮助腾讯视频迅速发展。“腾讯视频依托于腾讯多个社交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最为便捷的上传、分享体验,比如QQ、微信、SNS、QZONE、朋友等。”刘春宁说。

用户在腾讯旗下诸多平台上的行为将产生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经过腾讯搜集与分析,对七亿多用户这一庞大的用户量进行细分,产生一个个精细化、类型化的用户群,从而使腾讯旗下各个平台的营销更加精准化,其中自然包括腾讯视频。

“腾讯视频是腾讯集团未来五大核心战略之一,目前腾讯视频已经超过游戏、社区了,它是占有时间最长的、用户量最大的。从广告价值看,广告主越来越重视视频广告,而且视频广告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视频广告是一场革命,广告主是极其看重的,它完全是按照人群的画像、地域、内容实现精准定向的,这是以前互联网达不到的,而视频可以做得更好。”刘春宁说。

目前贴片广告是视频营销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腾讯视频来说,其主要资源也是来自于贴片,但是与众不同的是腾讯开发的QQID,使其在数据对接方面更加准确。“现在绝大部分视频投放还是根据Cookie定向,跟第三方对接,而腾讯除了Cookie之外还多了一步,就是通过QQID让企业的广告投放更精准。”腾讯全国策划中心总经理翁诗雅说。

在视频平台上,经常涉及的数据包括流量的来源和去向。“相当多的用户都是经过朋友推荐才去看那些剧,你看了这些剧之后也会向外传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关系链。因此,要真正掌握中国不同层次、深浅强弱程度不同的关系链脉络。”翁诗雅表示,45.3%的人看片子是由于朋友推荐,分享的渠道第一是通过QQ,第二是其他社交平台。“所以对我们来讲,深浅强弱不同的关系链,腾讯掌握的程度是相当高的,现在可以一键分享到QQ聊天、微博,未来可以分享到微信,都在我们的规划中。腾讯利用大平台、大数据优势,能够做到更细致、精准地投放。”

第8篇

趋向1:即时通讯平台提供的服务更加多元化,用户的在线生活圈逐渐形成。包括QQ在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不断增加新的增值应用服务,如新闻资讯、博客、邮箱、音乐、网络游戏、虚拟服装、C2C等,为即时通讯用户提供了众多的娱乐和资讯服务选择,在增加盈利的同时,不断强化用户粘性。即时通讯仅仅是整个平台的最基本的服务,新的应用和服务将继续增加进来,用户的在线生活圈逐渐形成。

趋向2:用户逐渐显示出细分特性,即时通讯定位差异化发展趋向显著。即时通讯的主流用户为娱乐驱动型中低收入细分人群,随着即时通讯的发展,用户逐步成熟,显示出明显的细分市场特征,在主流的青少年娱乐类型之外,许多细分市场开始出现,比如增长中的商务型、办公型细分用户市场。

趋向3:垂直类即时通讯市场发展迅速,综合类即时通讯与垂直类即时通讯格局即将形成。垂直类即时通讯发展迅速,以淘宝旺旺、贸易通为代表的专业型即时通讯软件发展迅速,他们的出现有助于各自领域业务的发展,降低了交易、交流成本。综合类即时通讯与垂直类即时通讯格局即将形成。

趋向4:即时通讯厂商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增值业务与营销平台为战略重点。即时通讯市场盈利模式从移动增值和互联网增值业务转向互联网增值业务与营销平台并重的格局,进一步规避移动增值的政策风险。而该营销平台,既包括互联网的营销平台,也包括无线营销平台。

趋向5:企业IM有望走出市场培育期,未来重点在提高企业用户的认知和接受度。企业即时通讯市场尚在开发期,国内企业对企业IM认知度和接受度正在提高,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未来的重点在于培育和抢占市场。

趋向6:互联网即时通讯提供商介入无线即时通讯市场,合作大于竞争。移动即时通讯的发展将极大促进移动网、互联网和固网之间的拓展、互通和融合,未来的无线即时通讯市场潜力巨大。而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提供商进入该市场的策略,将遵循合作大于竞争的原则,与电信运营商在技术与市场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对抗其他电信运营商IM。

另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分析显示, 2008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发展将会受到以下6种趋向因素的驱动和主导:

趋向1:与搜索向多元化、垂直化趋势迁徙,同等重要的是面向用户的订制搜索服务及提供方式的创新。搜索引擎服务从提供单一的文字、图片搜索,向提供音乐、视频、资讯、软件、文件等多元化的搜索发展,搜索结果无疑将因此更有针对性,更加精确;另外,搜索引擎改善并创造新的信息提供方式和渠道,使得搜索成为多种多样的用户可订制的服务,某些收费的搜索服务因此成为可能。

趋向2:利用其技术、流量优势向多个方面渗透,力争成为互联网第一入口并增加用户驻留时间 。通过与浏览器捆绑实现地址栏、工具条的固化;通过发展个人工具、客户端软件,进驻用户桌面;通过与门户合作,实现向用户的深度渗透;通过广告联盟背后的广泛产业合作实现市场和服务架构的分布、扩散。

趋向3:利用搜索技术、竞价系统向其他领域渗透,挖掘搜索技术以及搜索资讯的服务、营销价值。与广告商、广告主等合作拓展搜索资讯服务的价值纵深;利用自身的优势,尤其是搜索技术及竞价系统优势,向互联网其他应用拓展,以更大规模实现竞价广告模式的盈利,百度向C2C领域拓展为典型例子。

趋向4:网络联盟在搜索引擎收入中所占比例将会也必须逐渐提升,但是开放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基于搜索技术实现广告与内容精准匹配的网络联盟是搜索引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网站联盟不仅给搜索引擎增加了广告收入,同时扩大了搜索引擎的流量及影响力。

第9篇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自我改造能力比较弱,因此,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用互联网技术深度改造农业全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模式的根本变革。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薄弱环节,互联网改造农业主要包括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精准干预、精确记录,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网上销售。

关键词:

“互联网+”改造农业精准生产互联网营销

“互联网+”代表先进的生产水平,因其无限的创造力和与其他产业天然的融合性,迅速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与互联网融合的空间巨大。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农业,使农业产业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一、实施“互联网+农业”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仍处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含量、生产经营模式比较落后,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繁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传统农业因生产要素“世代使用”而发展十分缓慢,必须用工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几千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没有实质性的变革,汉明的犁耙在明清两代仍大量使用,期间生产工具虽也不断改良,但一直停留在农耕时代水平,导致“虽然中国农业在制度和技术上经过多次变革,迄今仍未突破传统的农业范畴”[1]。随着代表工业文明的机械、化肥农药等广泛使用,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在农业中逐渐推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了质的变革,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升,农业现代化进入了快车道。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同时又缺乏自我变革的能力,因此,必须借助代表更高级产业文明的生产要素进行改造,才能真正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催生人们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对经济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相对于工业文明来说,由互联网带来的智能化、信息化是更高形态的产业文明,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改造,必将创造更加高级的农业产业模式。我国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交易效率低下、产品追溯难度大的状况,极大影响农业的竞争力,严重制约着农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进程。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就是瞄准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全产业链深度改造,实现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其中,在生产和管理环节上,主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精准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在流通环节上,依托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改变农业传统营销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总之,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通过农业互联网系统研发、农业智能设备使用、农产品网络营销等,强化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创新,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创造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的必由之路。

二、运用智能技术发展农业精准化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水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专业化程度不高,农户从事播种、灌溉、施肥等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个人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和精细操作。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化、粗放式,不但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还造成水、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利用智能技术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精准化生产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使用,如以色列详细记录农作物所需的光照、水分、养分、温度以及预期产量等数据,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这些数据对灌溉、施肥、温度等进行精准控制,极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为我国农业精准化生产提供了借鉴。

首先,要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精准干预。精准干预即以物联网、智能设备、监测系统为基础,通过传感器对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将相关数据实时传入后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在科学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决策,并通过智能设备进行精准操作。以农作物为例,在田间配置一定数量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对土壤湿度和肥力、光照、温度以及杂草、病虫害等情况进行监测,将这些信息不断向后台控制中心传输,控制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传感器提供的信息进行精确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在最佳时间开启智能设备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精准干预,实现农作物生长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精准对接。可以这样说,“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打破了粗放式的传统生产模式转而迈向集约化、精准化、智能化、数据化,农业因此获得了类工业的产业属性”。[2]

实施精准干预,需要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一方面要打造农业生产智能设备。在农作物行业,构建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物联网测控体系;在畜禽鱼等行业,建设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另一方面,要建立精确的农产品专业化数据库。通过开展精准农业资料搜集、信息格式标准化建设,完善卫星遥感资料、病虫害资料、区域气象资料、自然禀赋资料,将农作物不同阶段的体征参数、生产资料需求参数、生长干预参数具体化、标准化,建立详细的数据库,提高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力。[3]其次,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精确记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建立农产品生长过程追溯体系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课题。实现生长过程可追溯,需要对农业生产过程精确记录,给每个农产品建立“成长档案”。如双汇集团为每一头生猪配备档案卡,记录了生猪从出生到出栏的日期、配种时间、进水进食情况、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信息。智能设备的运用,为农业生产精准记录提供了方便。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后台控制中心将农产品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干预手段等信息完整记录下来,通过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储并与农产品绑定。消费者和监督部门可以使用信息识别工具详细了解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为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追踪溯源提供了条件。

三、依托互联网平台创新农业营销模式

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农产品具有“一长一短”明显特征。“一长”即农产品生长周期长,在投入生产到产品上市的周期内,生产决策依据的市场情况可能已发生很大变化,农产品就会因不符合市场需求而滞销。“一短”是指农产品保质期短。超出保质期,农产品就会失去使用价值而无法销售。农产品“一长一短”的特点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加快打造‘互联网+农业’电商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健全现代农业营销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推动农产品高效流通、价格稳定”。[4]首先,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订单农业。农产品“一短”的特点凸显其符合市场需求的重要性,“一长”的特点又使这种符合的难度很大。对这一悖论,发展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订单农业是最佳解决办法。订单农业是一种新型营销模式,主要做法是农户与企业、超市、个人等签订农产品订单,并根据订单要求进行生产和交易。其实质是根据潜在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优势是实现产销无缝对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由于信息平台不健全,一开始订单农业的应用并不广泛。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B2B、B2C、C2B等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不同地方的买卖双方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洽谈业务,订单农业得以大规模应用。

其次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逐渐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2014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对于农产品网上销售,我们提供三种参考模式。第一种是利用淘宝等综合性电商和一亩田等农业电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销售业务。其中,农业电商能够集中精力研判农产品市场、提供市场信息、开展一对一服务,较综合类电商的潜力和作用更大。这种模式借力第三方成熟的管理平台和较高的知名度,既降低了融入成本,又使农产品能够迅速走进消费者的视野。第二种是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开发自有互联网平台。农业企业可以借鉴小米公司的成功经验,利用自身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营销,与消费者进行广泛互动。可采用O2O模式实行线上线下融合,邀请网上消费者到企业进行实地产品体验,形成集网购、体验、休闲为一体的农产品营销模式。这种模式以自有平台为基础,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直接,有利于深入挖掘产品价值,打造品牌农业。第三种是个体农户利用移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农户可以用微信、微博等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随时随地产品信息、完成订单。这种模式门槛低、程序简便、操作简单,十分适合我国农业目前分散经营的状况。

四、小结

在我国的三次产业中,农业发展最薄弱,基础设施、生产方式、销售方式最落后,依靠常规方法,农业很难赶上二、三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各个领域和产业利用互联网加快发展的机会均等。因此,在由互联网引发的新一轮产业融合和调整中,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具体的农企和农户,都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民、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快速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差距,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心合.论传统农业及其改造[J].农业经济问题,1996(4):39-44.

[2]杨彩莲.论“互联网+农业”的新经营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63-65.

[3]王永峰.我国农村建立精准农业经营模式的探索J].农业经济.2015(3):18-20.

第10篇

关键词:大数据;精准广告模式;广告公司;融合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53 -03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大数据”成为新的时代主题词,海量级的数据催生了海量数据的搜集、存储、管理、分析、挖掘与运用的全新技术体系,并利用这些技术服务于各行各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市场调查从传统的消费者聚类分析转变为消费者个体监测,根据用户属性售卖广告的精准营销模式使广告主“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营销需求成为可能,互联网广告日趋火热,移动互联网风头正盛,很多广告主取消了对传统媒体的投放,转而投入到互联网广告的投放潮流中,RTB备受推崇,众多通信运营商、电商平台纷纷通过业务拓展进入广告市场,使得互联网广告产业链上下游平台细分与界定更加模糊,大数据背景下新的互联网广告生态环境日趋形成,众多广告公司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市场和业务空间被其他类型的公司不断瓜分和蚕食,生存举步维艰。

一、大数据背景下精准广告模式下广告市场面临的困境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RTB在国内互联网广告领域大放光彩,需求方平台(DSP)、广告位供给方平台(SSP)、数据管理平台(DMP)、广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等四大主要平台相辅相成,并革新了数据管理市场的商业模式,通信运营商利用其掌握的互联网出口通道和大数据挖掘系统,通过并购或创立转向广告业务,或投资数字定位广告技术,来拥有从精准广告到手机应用开发的广告技术和数字营销部门,以进入广告行业,从互联网广告营销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成为众多广告服务公司的强有力竞争者。另一方面,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如Google、腾讯等,通过门户网站掌握大量的独特的数据资源,从 2012 年开始纷纷进驻RTB 领域,推出自有的 DSP、AD Exchange、SSP 、DMP等平台,并陆续推出广告交易平台,实现广告供给、数据管理、广告竞价与交易等环节的统一整合,受到众多广告主的追捧,加大了现有广告市场的竞争压力。广告公司如何维持专业分工地位,获得竞争优势,是大数据时代新的挑战。

(二)数据来源渠道受限

广告行业在大数据时代主要竞争力来自于其专业化的数据库。广告公司虽然具有对消费者终端拥有专业的数据提炼和处理能力,但传统的数据获取途径已远远不能满足精准营销模式的要求,需要大数据库为广告主提供精准的消费者研究,从而制定更加精确有效的营销策略和广告,而目前第三方数据如谷歌、淘宝、百度和腾讯已自建DMP数据管理平台从事数据分析和管理工作,但这些DMP平台并不对外开放,更有甚者谷歌已开始禁止其他第三方数据管理平台对其关键数据的采购与交易,这对有些借助程序化采购获取数据来源的广告公司来说无疑是个打击。

(三)广告主媒体偏好转移

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能够做到实时监控收集、提取网民的属性特征,并针对归类针对性的兜售广告和产品,极大提高了互联网广告的投放效果,使广告主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营销需求,很多广告主取消了对传统媒体的投放,转而投入到互联网广告的潮流中,导致市场上以电视、平面媒体为主要投放媒介的广告模式遭遇了发展瓶颈,发展空间被压缩。

在上述竞争压力下,传统广告公司要突破困境,必须利用大数据这一双刃剑,扬长避短,准确定位,以适应这一全新的广告生态圈,并在竞争激烈的产业链中站稳脚跟。

二、V告公司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

(一)大数据量化技术需要与营销方法结合

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领域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细分的效率,使目标市场的精准定位成为可能,但从海量信息里面找到结果已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把碎片化、隐蔽式分布的数据重新组合、归类、排列、对比,剔除冗余干扰数据,获得反映用户真实需求的精准化、标准化数据,做到数据处理结果与用户真实需求高度匹配,进而为广告投放或营销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才是大数据真正的价值。很多广告公司在市场上经营多年,服务对象涉及各行各业,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数据分析、营销策划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对于在海量数据中识别关键性数据,寻求用户数据背后的规律,发现和挖掘潜在需求,以及针对不同的营销目的,优化广告投放的受众质量,设计更容易被目标消费者接受的广告形式、以获得更好的用户响应率,销售转化率和品牌认知度等方面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的判断力,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为营销服务。

(二)传统大众媒介在品牌塑造方面不可替代

互联网广告可以借助强大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解决海量数据的碎片化、随机化问题,可以极大提高投放对象的精准程度,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强大的用户群体,通过社交媒体、移动设备、平板电脑或基于Web的App传播,以短期促销、打造知名度、提升销量为主的广告目的非常有效,而电视、广播、户外牌同电脑手机一样,也是消费者生活中的一部分,传统大众媒体以较低的成本、高度的凝聚力在传播品牌文化、塑造品牌美誉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策划与消费者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广告活动主题,搭建并选择配合广告内容的传播渠道,可以更好地实施品牌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形象。众所周知Facebook选择用传统广告形式来宣传自身品牌,谷歌借助电视广告、出版物广告和户外广告宣传旗下视频网站中最受欢迎的几个频道,苹果则一直利用杂志、报纸、户外广告牌和其他传统媒体推广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说明传统大众媒体在品牌传播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广告主需要第三方监测公司降低广告投放风险

目前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如Google、腾讯等陆续推出自有的 DSP、AD Exchange、SSP 等平台,使得互联网广告产业链上下游平台细分与界定更加模糊,广告供给、数据管理、广告竞价与交易等环节集中在一家企业,既做球员又做裁判的角色矛盾定位,使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代表性、数据分析预测的有效性、广告投放的效果评估等变得难以衡量,广告主面临的广告欺诈、广告可视性和广告质量风险更常见,因此寻求权威、独立的第三方网络广告监测系统进行网络广告的效果评价与计费核实尤为重要。广告公司可通过与第三方监测公司合作,为广告主提供准确有效的营销效果分析数据,提高广告服务的信服力,并帮助广告主利用广告投放效果评估结果,深入分析网络广告效果不佳的原因,指导企业的营销推广,调整广告投放策略,降低广告投放风险。

三、大数据背景下广告公司服务转型

(一)“DSP+DMP”的商业运作模式

在四大主要平台构成的全新广告生态圈内,DMP用于存储和分析数据,负责为DSP、SSP提供数据决策支持,也是大数据环境区分于其他技术的核心内容,而DSP拥有为广告主采购全网流量的机会,包括PC、移动、视频,也是大数据分析技术获得原始海量数据的重要保障。因此,广告公司可以通过新技术研发或引进,提高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加上积累的数据库,建立自己的DSP和DMP,进行线上线下数据的整合,帮助广告主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鉴于DSP所拥有的DMP数据来源仅限于Ad Network,广告公司需要和有公信力的独立第三方DMP数据管理及交易公司联盟,通过数据对接整合多方面数据,且第三方DMP角色独立、定位清晰,在RTB的生态链中没有利益冲突,其拥有多源、丰富的数据平台和大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帮助提高DSP投放的精准度。

(二)“技术+创意”的一站式整合营销服务

大数据推崇的数字广告,限制了广告本身对营销传播的部分功能,尽管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流行使营销呈现数字化的特征,但优质服务仍然是广告主衡量广告公司的核心标准。大数据技术是手段,但其存在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创意服务,广告公司拥有整合营销的创意构思能力、快速灵活的广告能力、精准的广告投放能力及高频互动的信息传播能力,借助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客户数据库,对行业、市场、竞争对手及广告主进行营销环境分析,细分消费人群,确定目标市场,抓住其消费心理特征,定位符合用户喜好的品牌形象,帮助广告主完善其营销体系,进而寻求合适的沟通形式和沟通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广告策略,选择合适的推广渠道和媒体,制定执行活动方案,并评估活动效果。

(三)“数量+质量”的内容营销策略

适用于所有媒介渠道和平台的内容营销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互联网时代显得愈发重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广告理念,要求广告公司具有强大的广告制作和运作能力,设计体现共鸣和价值的原创内容,利用碎片化的空间布置内容,并选择合适的推广媒体,实现内容与媒体的无缝契合。2012年开始爆红的原生广告正是互联网环境下衍生的内容营销,将广告作为原本内容的一部分植入到对目标客户有价值和意义的信息流和内容流中,打扰性低,内容原生,品牌产品和原本内容高度融合,以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用户喜欢的方式传播,极易吸引用户注意力,将成为品牌推广的重要媒介。原生广告因为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流广告而兴起,但表现形式不仅仅局限在互联网媒体,如果购买到可能性数据和搜索流量,并借助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传统大众媒体(线下媒体)也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受众,进而为特定受众量身定做有创意的优质原生广告,并借助微信APP与线上推广媒体对接、合作完成广告传播。

(四)“多元+互动”的精准广告传播平台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用户自如地在 PC 端和移动端转换,用户的观看习惯转向快节奏、高频率,海量化、碎片化的“零食”需求,伴随而来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信息传播渠道相互交错,相互影响,尤其是移动App 应用使传统大众媒介和新媒介的相互转化也变得简单直接,广告内容选择哪个投放媒介,以便及时被读者看到并迅速分享则非常关键。在此背景下,通过精准的用户调查和大数据挖掘技术找到品牌核心目标受众所处的数字生态系统和聚焦的媒体平台,搭建并选择配合广告内容的传播渠道,可以更好地实施广告策略,提高广告投放效果,提升品牌形象。

四、结束语

互联网的来临使媒体垄断宣传平台和媒介的时代成为过去,用户已不再单向地被动接收信息,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屏蔽其认为不需要或者是暂时不需要的信息,实现对传播渠道的控制。传播技术的进步带来互联网广告商业模式革新的同时也衍生出众多问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为传统的广告市场带来了诸多困境和挑战,众多广告公司只有正视其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尽快完成广告服务角色的转型,并不断进行业务的创新,才能适应全新的广告生态圈,并在竞争激烈的产业链中站稳脚跟,推动广告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雅钊.大数据在互联网精准广告中的应用模式探讨[J].广西通信技术,2014,(04):13-16.

[2]张辉锋,金韶.投放精准及理念转型――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广告的传播逻辑重构[J].当代传播,2013(6):41-43.

[3]赵立敏.大稻荼尘跋孪执广告的重构及发展逻辑[J].编辑之友,2015,(07):5- 8.

[4]张傲.移动互联时代我国广告公司演化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李名亮.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研究[J].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6]常玮.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广告变革[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高红梅.基于新媒体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3,(12):54-57.

作者简介:

陈乐,女,安徽凤阳人,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第11篇

Web3.0初现端倪

虽然Web2.0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迅速掀起了新一轮互联网狂潮,Web2.0概念使互联网出现了极大丰富的内容,比如网络日志(Blog)、视频、混搭式应用(Mash-Ups)、维基(Wiki)、社区等等,但是Web2.0本质上并没有创造出成熟的新盈利模式,而且在内容极大丰富的同时,网民注意力的高度分散,带给Web2.0致命的营销缺陷。

由于互联网创业者和投资者对于Web2.0的大力吹捧,雷同的Web2.0公司前呼后拥地出现了,而这些Web2.0企业既缺乏盈利模式,又缺乏稳定真实的服务,在一阵“追星”的热浪之后,消费者开始视觉疲劳,投资者开始失望,最近半年,互联网再次陷入对泡沫的探讨与争论之中。

与此同时,各个主流的互联网公司正在开始构建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例如,2006年下半年,新浪博客推出的Blog3.0,不仅在自建圈子、博客搜索,以及手机WAP博客等功能上更为方便,而且同时推出主题博客模板,增加了草根博客推荐、名博专栏板块、深度阅读等栏目;而作为搜狐重要战略产品的搜狗搜索,也于2007年宣布推出搜狗网页搜索3.0和相关衍生产品,据称其已经达到了100亿中文网页的搜索能力;微软则将过去的MSN Space进行了整合,创建了新的Windows Live平台,集成了搜索、Blog、RSS、IM、Hotmail、SNS以及各类信息服务甚至电子商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个性化地定制自己的Live平台。

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动作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一种趋势,那就是2.0时代下的互联网用户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首先,在Web2.0时代信息爆炸的情况下,他们希望获得的信息更加精准;其次,他们希望提高使用互联网的效率;第三,他们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方式来使用互联网服务。

因此,2.0天女散花式的互联网服务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互联网必须着手解决精准、效率与信息聚合的问题,按照更加符合每个用户的个和需求的方式来提供服务。用户的新需求推动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

Web3.0:个性化的聚合

Web2.0时代的互联网把每个网民都当成了信息节点,每个节点充当一个信息源,甚至各类互联网门户还对每个节点上传来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筛选和再,于是搜索引擎、博客、视频、P2P、聊天工具等就担当了主要角色,信息传递模式变成了互联网―用户―互联网、用户-用户、用户-互联网的多边互动形式,人们在不同节点上去寻找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东西;但是当信息越来越泛滥并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时候,信息的筛选与聚合就越来越具有生命力,因为人们开始面对互联网的海量资讯感到无助,同时开始计较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于是,Web3.0应运而生。

Web3.0将在Web2.0的基础上,让互联网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互联网3.0时代的特征就是把这些散布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点以及用户的需求点聚合和对接起来,提供能够满足每一个互联网用户的个性化、聚合化的高效率的互联网服务。例如,互联网公司是按照单个用户的习惯和行为偏好来聚合新闻、邮箱、聊天工具、搜索、社交圈、主题社区、博客的全面服务,而不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试图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面对所有的用户;再比如,当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查询某一条信息的时候,出现的不再是各种模糊的、相近的、类似的搜索结果,而是最准确的结果,所有和这个搜索信息无关的结果都将会被过滤。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服务完全是按照每个人关注的资讯类型、个人的需求和偏好设置的集合体,并且用户获得的信息一定是精准的,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选择,每个用户可以定制自己的互联网门户,或者创造属于个人的互联网应用平台,通过属于自己的一个平台就可以进行资讯阅览、精神交流、商务活动等。而作为企业,通过这样的平台进行营销,能够非常精准使信息到达目标消费群体。

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如果说互联网1.0是机械化的,那么互联网2.0则是半智能化的,而互联网3.0时代将是完全智能化的。互联网1.0的模型是门户,互联网2.0的模型是“搜索+个人空间+门户”,互联网3.0的模型则应该是基于“搜索+个人关键词标签+个人化空间+智能匹配”的新门户,3.0时代的最大价值的不是提供信息,而是提供基于不同需求的智能过滤器和综合需求满足的平台,而每一种过滤器都是基于一个用户需求,综合的平台则都是基于用户的综合需要。而这将带来互联网营销的新机会和新革命。

个性化聚合PK综合化门户

中国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之后,在近3年的时间里获得了非常快的发展,而这几年的发展中,出现两种趋势:

第一种趋势是从用户的一个需求点上开始,力图在一个平台上整合所有的互联网服务。比如博客中国本身是博客门户,但是如今已经向综合类门户靠拢;腾讯QQ过去仅仅是个聊天工具,但是现在却也成为了一个综合门户;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推出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空间等满足用户多个需求的服务,搜索做得越来越像社区;就连传统的门户新浪也不断推出博客、播客、圈子等等;但是,这些转变也是为了增加流量和增强用户黏性,在当前阶段,社区对网站的意义更多是聚集人气,即时工具整合门户常用的一些基本服务,比如邮箱、资讯、交友等,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延长用户的停留时间,利用他们的注意力来提升广告价值。

第二种趋势,则是在用户个别的需求点上进行深度挖掘,纵深发展。比如基于C2C购物的淘宝,基于社区聚合的奇虎网,聚合IT人士的Donews等等。这类公司目前仅仅是业务领域的细分,并没有按照细分人群进行细分,因此为了提升注意力,他们同样在做着综合门户所做的事情,纷纷打上web2.0标签,但是信息依然散乱,用户依然是海量而缺乏细分,用户访问的效率依然不高,而广告主则越来越对应该在哪里投放互联网广告而大伤脑筋。因此,不管今天各个主流互联网公司如何延伸服务价值链,或者冠以3.0的名字,其初衷和运作模式依然还是web2.0思维。

真正的Web3.0时代不仅仅是按照用户需求提供综合化服务,创建综合化服务平台,更关键的是,提供基于用户偏好的个性化聚合服务。例如,搜索引擎的个性智能化,用户不用分析和多次尝试关键词,只要把想要的东西列出,与个人的偏好和背景信息建立连接,搜索引擎就能把适合的数据提供出来,更快捷地搜索信息、解决问题;再比如,互联网可以根据一个用户的习惯,自动聚合用户的信息,形成类似用户的“个人门户”,每个人的IE首页都完全是按照这个人关注资讯的偏好、行为习惯来进行组合的;甚至,互联网不仅提供信息服务,还能够提供个性化的顾问服务,比如基于人们的互联网行为轨迹,专业的网站将成为一个能针对用户问题给出系统答复的平台,例如,“我想花5天时间在4月份去一个有海的地方度假,我的预算为5000元。”这些信息只要输入信息查询框,很快就可以从互联网上的众多网站上聚合到有效的信息,为用户组合出一套协助作决策的方案。

Web3.0将改变互联网用户查找信息的方式,随着Web3.0的发展,如今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模式化的综合门户网页将不复存在,比如,人们看到的新浪新闻首页将是这个人感兴趣的新闻,而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新闻将不会显示出来,而这些个性化的聚合完全依赖于强大的智能化识别系统,以及长期对于一个用户互联网行为规律的分析和锁定。这种个性化聚合的模式将会颠覆传统的综合门户。3.0时代的互联网评价标准不再是流量、点击率,而是到达率和用户价值。因此,3.0时代真正能够赢得用户青睐的互联网公司,一定是基于用户行为、习惯和信息的聚合而构建的互联网公司。个性化、按照个人需求设置、人性化、友好界面、简单易用一定是Web3.0网站的核心元素,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聚合才是互联网的大趋势和大未来。

聚合将带来清晰的盈利模式

互联网改变了营销的通路、传播的介质和传播的形态,但是互联网的营销价值与效果到今天为止还是模糊的。如果说Web1.0时代属于大众营销时代,Web2.0时代属于分众营销时代,那么Web3.0则是真正的精准营销时代。Web3.0时代,互联网营销的价值也将被重新定义:

第一,资讯完全按照个性化定制。3.0时代的新闻评价标准不再是看哪个上了网站的头条,而是哪一类新闻被人们所定制,同时哪一条新闻人们的阅读量最大,同时来自哪一个媒体的新闻被定制得多,将决定媒体的影响力。而这些价值,完全是基于用户的关注点,垃圾信息将迅速淘汰,而资讯门户不仅需要提供新闻,同时需要提供符合人们兴趣倾向和爱好的资讯聚合,所形成的数据库最终将能够把每个用户想要的内容放到桌面,而不是像今天等着用户来点击,或者在用户的某个互联网节点上强行推入用户的视野。

第二,基于用户使用习惯的个性化广告。目前中国互联网广告的最大赢家依然是门户网站,而广告的形式依然是以硬广告为主(比如弹出广告、漂浮广告、旗帜广告等等),但是,用户对于这些广告历来是不会仔细去看的,很多广告注定没有任何效果。在未来的Web3.0平台上,真正能够抓住人们的注意力的是那些自然进入视野的广告,例如,当一个用户在搜索“手机”的时候,他应该能够看到各种手机的广告,或者关于他关注的手机的点评和更多的价格、产品性能等信息,而不是当他看其他东西的时候,突然跳出手机广告,或者他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搜索才能得到更加详细的信息。

第三,依据用户的行为轨迹,置入式营销将占主导。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有自己的行动路线,而且,这个行动路线有着某种规律,甚至一个人关注的信息本身都存在某种潜在的关联。新一代的Web3.0门户,有了准确了解每个用户的网络行为轨迹的条件,并通过归纳不同的细分群体的用户行为轨迹来开展营销,这样,基于每个群体的营销轨迹路线就可以被梳理出来,比如商务人群的互联网行为轨迹,年轻女性的互联网行为轨迹等等,找到他们的行为轨迹,就能够了解他们在网上的接触点,从而可以通过置入式营销,比如文字互动广告,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广告来传递信息。

第四,基于互联网用户的数据库营销将是趋势。每个网站未来都需要有自己的用户数据库,而不是像现在的网站,必须是注册了邮箱或者使用了即时通讯工具才能掌握用户数据库。Web3.0时代强调个性化服务,因此网站一定要掌握用户的基本信息以及核心价值,而且网站的用户数据库将会是各个网站界定自己的用户人群,以及为企业提供营销服务的基础,网站还需要对这些数据库定期进行研究,以预测未来的趋势,甚至可以开展各类用户的在线调查,帮助企业进行营销决策。

第五,企业将通过Web3.0网站精准锁定目标客户。Web2.0时代的网络虽然有很强的互动性,但是互联网用户散落在各个角落,用户的注意力是分散的,由于缺乏对用户本身的细分和聚合,导致用户的注意力价值无法发挥出来,互联网的广告价值也就很难评定。例如,点击率最高的博客一定最有广告价值吗?对于某些企业可能是,但是对于某些企业很可能一文不值。在Web3.0时代,信息被高度聚合,用户也将被深度细分和聚合,因此企业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信息究竟能够传递给什么样的用户,所以企业也就可以精准地锁定目标客户,而那些不能界定自己用户的互联网公司将不会有广告主看中。

第12篇

丁峻峰

上海欧安派广告传播有限公司CEO

1999年6月毕业于上海交大旅游管理专业, 2000年8月进入网络广告圈。 曾先后就职于DoubleClick、 24/7 Media等国际知名互动广告公司。 2003年6月创办OMP。 2012年11月, 丁峻峰带领团队正式加入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传媒集团之一安吉斯, 成为旗下子品牌安索帕(Isobar)的全资子公司。

互联网发展至今 , 数字营销已经成为整个行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对众多广告主而言, 精准、 互动、 高性价比、 多元化以及不断创新, 是他们在品牌推广活动中最信赖的沟通方式。 随着互联网营销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希望商能用更优质的资源和专业的服务为自己的数字营销锦上添花。

基于 “互联网战略营销传播顾问” 的核心定位, OMP自创立10年以来, 一直专注于数字营销领域。 精心打造了网络营销战略服务, 包括: 网络营销战略规划及创意服务, 网络媒体的计划与购买, 社会化媒体营销, 移动互联网营销, 电子商务及SEM&SEO服务等五大产品服务体系。 未来, 我们希望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现有的服务体系, 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2012年11月, OMP正式加入安吉斯传媒集团, 成为安索帕的全资子公司。 对OMP来说, 这是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意味着, 我们将能够依托国际集团的优势资源, 从而进一步扩展企业规模, 同时优化公司运营模式, 提升运营效率。 将积累十年的本土化商业洞察和安索帕宽阔的国际化视野相融合, 全面提升OMP的资质、 服务和品牌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和广告主日益提高的营销要求, 我们在营销布局和服务内容上进行了不断的优化调整; 2013年, 我们将设立独立的移动营销团队来应对客户需求, 我们非常看好这一领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并将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 同时加强策略服务以及相关工具、 平台的开发。

总之, 未来我们将借助更多资源, 继续以 “互联网战略营销传播顾问” 的角色, 为客户制定更加优化的网络营销方案。 一直以来, 高效执行力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是OMP最大的竞争优势, 我们希望可以不断提升竞争优势, 打造出一个既有战略营销能力, 又有前瞻性,同时具有高效执行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全案数字营销服务团队。

我推荐

印象最深的是OMP为碧欧泉男士系列产品打造的网络营销活动。 整个活动获得客户的一致好评; 活动创意不仅遵循了碧欧泉全球宗旨 “live like a man” 活出男人样, 并发起了一波以囊括现代男人行为准则为内容的 “男人型为学” 活动。 首创以英文26个字母为基础设计出一套男人百科辞典, 融入当下流行元素, 以简单、 幽默, 传播率极高的方式传递贴切的品牌寓意。

我观点

2013年, 针对数字营销领域的发展, 我给出的关键词为微信、HTML5、 视频贴片、 微博、 社区电子商务。 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超过753亿, 发展速度开始从猛增到平稳。市场细分从横向转向纵向发展。 移动互联网、视频、 SNS将继续引领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