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时间:2023-09-01 16:5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第1篇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育人效果

高校教育从狭义上可以分为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第二课堂的理念虽然在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但学术界对其尚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1983年,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生在《高等学校管理》一书中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书中指出: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内容包括:政治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有酬性的活动活动等等。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灵活整合了社会和高校的空间和资源,推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完善了高校人才培养系统。

一、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第一课堂教育以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共性、大众通识教育为重点,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第二课堂作为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用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第二课堂中第一课堂无法代替的价值正日益凸显,我们已经不能把它仅仅视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而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与依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构建

校园文化是高校办学特色与积累的生动呈现,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课堂可以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培养学生在某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并能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从而有效地配合第一课堂,形成最佳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求,活跃学生精神世界中的积极因素,实现大学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2.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技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来说,第二课堂的开展时间和形式较为灵活,能不拘泥于形式将各种信息和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将学习与创造、实践与探索、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利于提高大学教育的时效性

第二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实践、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这既增强了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也使学校育人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开展具备时代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自豪感。

4.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取得成绩后会产生较强的自我肯定意识。学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这一平台广泛的参与社会活动,在获得锻炼的同时也会得到人际关系、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训练,这些将对学生的后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第二课堂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第二课堂具备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优势,是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大力推行高校第二课堂教育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现阶段各高校对第二课堂的管理主要通过制定适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的培养方案、推行第二课堂学分制等方式实现。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第二课堂的教育、管理和育人功能的发挥效果却不容乐观。现今高校第二课堂的组织工作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

当下部分高校对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认识不足,将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定位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营造活泼的校园气氛上。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时间协调以及教学资源分配方面仍有矛盾和冲突,导致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在部分高校的育人体系中,第二课堂的“边缘化”现象严重,在经费的投入、人员的配备、设施的完善、政策的制定方面都处于被动的境地。就目前来看,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学工队伍是第二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组织者和监督者。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指导能力相对薄弱,即使有部分专业教师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也仅限于对学生科技与创新课题等方面的指导,多是临时性的参与行为。此外,高校第二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大,管理欠规范,没有科学的运行机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探索研究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特点相适应的、可操性强的第二课堂良性运行机制成为高校有效提高育人成果的研究课题之一。

三、全方位提高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

第二课堂教育具有活动目标导向性强、活动内容广泛、组织机制灵活、专业界限模糊、活动时空开放、活动效益综合性强等特点。健康有序的第二课堂活动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和人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养成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鉴于第二课堂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第二课堂育人模式的调整与探索。

1.构建完整体系,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第二课堂已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应该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联系,构建完整的学生培养体系,以实现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深厚人文修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着力组织相关学术活动和专业技能比赛,提高高等教育的育人成效。

2.创新形式,提高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

一般来说,第二课堂的开展形式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校园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竞赛、知识竞赛、素质拓展等。社会实践除了假期社会实践、日常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活动外还可以组织就业见习,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校园文化活动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为目的,可以促进学生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学生提供展现和锻炼自我的平台。科技创新竞赛则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整合资源,加大对第二课堂指导与投入

面对第二课堂活动缺乏指导、影响力低、缺乏实效的现状,校方必须加大对第二课堂的投入,具体包括教学资源的投入和经费投入。学校应把第二课堂提高到与第一课堂并重的地位,与第一课堂一样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在教学资源方面,学校要考虑第二课堂开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教学硬件和师资投入方面给予保障。

4.以学生为本,科学设计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一方面要与学校、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另一方面其设计也要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变性需求。第二课堂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应做到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改正以往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做法。第二课堂的组织要具备灵活机动,易于被广大学生接受,与学生的成才发展需求相符的特点,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形式。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5. 加强管理,确保第二课堂良性运行

与第一课堂相比,第二课堂存在自愿性、自选性等自主性特征,而这样的特征又是由于其本身的不确定特点。如何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吸引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如何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不同的活动方案,并使不同的受众都参与进来并从中获益是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时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要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在组织、实施、落实、管理、考核等方面建立可行的制度化考核体系。减少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加客观化评定标准,变无形指导为有形控制,真正做到“常规活动制度化、离散活动系列化、传统活动创新化、大型活动主题化”。

四、结语

依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之一。第二课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高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广泛参与,多方协调,注重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其育人功能,进一步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个体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朱九思.《高等学校管理》[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2]蒋志勇.浅析高校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及其管理[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8,(23).

[3]刘建佳.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

[4]彭彦城,王岩琴,叶小倩.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04-05

[5]令狐文生,金一鸣,李纯清.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0(3).

第2篇

关键词:第二课堂;社团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22-1

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长期以来社团发展不平衡、价值导向不明确、指导老师不深入、社团经费不充足、活动场地不固定、活动不能常规化、参与热情不持久、社团层次低下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中等职业学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团在中职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更好地解决社团建设的困难,我校自2011年开始组织实施了第二课堂的活动计划,通过组织实施第二课堂以此促进学校社团的文化建设,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思想引领,强化办学模式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加强我校“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技能为本、素质全面”的办学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开辟第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真正在知识、技能、身心诸方面健康协调地发展,让我校办出特色,办出校园活力,让淮阴商业学校的学生人人体现自身的价值,使学生真正在乐中求学,学中有乐,成长为身心健康、技能突出的技能人才。

二、目标明确,构建管理体系

我校第二课堂实施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体系、学分制的激励机制、社团载体和网络平台构建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管理体系,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衔接,使第一课堂的教学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得到有效地延伸和补充。

三、坚持原则,确保稳固实施

1.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即容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统一。第二课堂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寓学于乐,寓练于乐,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2.坚持内涵丰富的原则。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3.坚持学生自主的原则。每名学生都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活动负责老师必须精心组织,适当引导,保证活动效果。

4.坚持内外结合的原则。以校内教育为阵地,充分挖掘校内的教育优势,同时整合校外教育资源,促进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细化方案,扎实推进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9月-10月):各系组织班主任老师,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宣讲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介绍学校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状况和时间安排,对学生如何进行假期选课进行培训和讲解,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并做到有计划、有目地进行第二课堂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除掌握学校开设的文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在第二课堂里面吸取丰富的营养,提高综合素质。

2.课程设置阶段(11月-12月):由学校第二课堂活动领导小组组织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工会、图书馆及各系开展第二课堂课程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落实上课地点及课程相关物资的准备工作。

3.选课调剂阶段(1月-2月):学生在假期充分利用学校教务管理系统进行选课,待学生选课结束后,通过系统的统计对人员不足达不到开课需求的课程进行二次选课和调剂,确保开学第二周开始实施第二课堂的教学。

4.具体实施阶段(3月-5月):第二课堂各项课程正式开始教学工作,学生在每周二、四下午的第三节课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5.总结提高阶段(6月-7月):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第二课堂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改进建议,通过整合吸纳成员壮大社团的力量,通过开展社团展演等方式全面展示学生第二课堂对社团文化建设的作用,展示第二课堂的办学成果。

五、成效显著,取得广泛影响

第3篇

高校第二课堂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与整体育人体系相协调。工作室的设计上要重点关注“形式与内容、时间与空间以及管理与机制”的协调性。形式与内容第二课堂教育必须改变各自为政的模式,围绕能力培养目标,构建一个面向专业技能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的综合培养体系,与课堂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协调,激励广大教师实现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内容方面,应发展适合学生个性和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兴趣的专业实践活动,建设好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的科技型社团,与校园建设相和谐的文化社团,促进知识综合利用的科技创造活动,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创新实践训练、学科竞赛及人文素质教育性的讲座等等。围绕专业技能综合训练,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结合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组织部分优秀或有专长的学生,挖掘和利用课余时间及设备资源,开展各种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专业技能训练与实践。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学做合一、深受学生欢迎并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项目化工作室,以此为平台构建专业实践型第二课堂。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实施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计划、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全面开放实验室优质资源,与实践教学改革密切结合,设计面向问题、项目驱动的开放实验与实训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命题及参加教师科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构建多样化的第二课堂创新实践训练内容体系。时间与空间在国外,一个全日制大学生一般每周只需要在教室里听讲12-18小时,而用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是22小时[3]。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大学生的周课时大多超过20小时,学生课外训练时间远比国外高校少。因此,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时间上的有效转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积极把握好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作用的关系,将课程知识的传授方式与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设计有机结合,就有可能实现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课外开展社团活动、专题实践、创新实践训练、科学研究训练、学科竞赛等活动,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实践的方式转化知识,提高能力,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空间上有效利用校内优质资源,依托开放实验室、校内外实践训练基地、社区等,为拓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以工作室为平台,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活动,积极创造“工学”环境,开设“第三学期”等。通过社会服务拓展人才培养途径,使学生在专业技能训练、社会服务实践、思想品德陶冶三个方面获到收益。有效利用结合实习教学、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建立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将实践活动范围从学校向社会拓展[4]。组织与管理工作室是具有专业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团队,在团队内部形成“教师带学生、学生帮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在课余时间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

在学校或专业的统筹下,面向企业生产实践和社区服务,依托教研室、实验(训)室、实训中心(基地),根据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技能竞赛等项目的需求,分专业按项目组建工作室,学校按教学、科研的任务、项目进行考核和管理。由委派、个人申请、工作室招聘等方式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工作室学生无年级限制,分预备和正式成员。学生可通过自荐(申请)或推荐的方式,经审核即可成为工作室的预备成员。预备成员在工作室工作满一年,经技能测试、面试等程序通过后即可成为正式成员。平时,预备和正式成员一起学习和训练,形成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学习、训练团队。工作室设置在教师办公区域,教师和学生同处一室,学生可随时提问,老师可随时辅导和布置任务。工作室为学生结合专业技能、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和其他的必要条件,围绕专业或项目,以应用软件项目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等为载体,结合课堂所学专业知识,采用任务引领,项目驱动,学生边做边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体现了“教学合一、理实一体”的高职教学方法。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通过学科、技能竞赛培养技能精英;通过创业教育、开展社会服务、创业实践培养创业人才。运行保障为保障第二课堂建设工作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必须制定和完善与工作室的设置、建设、运行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制度,确保以项目化工作室为核心的专业实践活动的常年开展。同时必须改革教务管理制度,适时调整《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学生记实量化管理办法》,把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表现与业绩作为学生量化考核的内容,鼓励和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各类工作室的专业技能实践活动。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建设,创新规范制度及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同时要加强经费投入,对各类创新实训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以确保第二课堂持续有效开展。

通过专业实践型第二课堂,吸引学生“走出寝室与游戏、进入工作室学习”,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去获取大量对就业有用的能力、技能与经验。二是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学中做,做中学,教、学、练一体”的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高职实践教学新模式。学生在工作室直接从事来自企业一线的真实项目(产品),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开放创新”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寻找创新性方法,从而提升了学生在真实项目(产品)方面的职业能力与操作技能,不断完善与拓展知识,培养了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三是将教室、实训室、工作室三者合一,实施项目引导和教、学、练一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练中,注重“练”,在练中更注重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体系协调建设的认识与机制已经形成。开展第二课堂创新建设,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屠明亮 陈平生 金炯 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第4篇

[关键词]广告学应用型教学教学创新

1确立符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400所高校创办了广告学专业(本科),定位各不相同,如偏向新闻传播方向,或是侧重美术与平面设计,或是倾向于影视广告、网络与多媒体广告制作,或是以文学为依托,主要培养文案写作与策划专业人才,还有的以经济与商贸为主来设置课程体系。就福建而言,目前有17所高校开设广告学本科专业,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上均有所差异。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各异,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和能力也各不相同,以满足社会各领域对广告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下文称“协和学院”)于2003年创办了广告学专业,是福建省内较早创办广告学专业的省属高校之一。协和学院是独立学院,办学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学型学院”,广告学专业又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协和学院的广告学专业从创办伊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相结合,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着力培养“实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既让学生掌握就业上岗的本领,又让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内在潜质。广告学专业依托文化产业其他专业的教学平台,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美术基础和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形成能够体现“传承文化,创意产业”这一办学宗旨的创新型广告人才。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策划创意的思维方式与技能,掌握广告运作流程、广告公司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广告制作技术,能够胜任本土广告行业的策划、管理与制作等方面的工作,成为推动和振兴海峡西岸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意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告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进学生与业界的交流,也为了强化广告专业的专业特色,在对兄弟院校同类专业进行考察后,协和学院广告学专业在课程的实践技能教学部分,特别增加了专业实训、广告最前沿等特色课程,创造学生与广告业界的接触平台,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重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外,广告学专业还依托文化产业系“福建省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文化创意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闽台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群”等多个平台,以动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为学科外延,以音乐表演专业、汉语言专业为学科后盾,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通过课内外多项举措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实践教学为着力点,把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创新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为福建推动广告创意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2构建“大课堂”立体化教学的育人体系

按照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提出的“实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培养思路和目标,以及“够用、管用、会用”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广告学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广告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与核心竞争力概括为策划能力、传播知识、写作能力、创意表现、实务运作五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培养都由相关的课程系列来完成:通过策划课程群等课程学习与实训,培养学生进行广告策划方案的拟定及实施能力;通过“传播课程群”等课程学习,掌握传播、媒体的相关知识,并能进行传播现象的分析与媒介方案的拟定;通过“写作课程群”等课程学习和实训,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媒体文本以及广告的文案撰写;通过“设计课程群”的学习和实训,使学生能遵循广告规律进行创意设计制作等工作;通过“实务课程群”的学习与实训,培养学生掌握广告公司及其业务运作、商业模式的能力。在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课程体系的同时,协和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还积极探索独立学院特色化的育人模式,通过构建“三课堂”联动的大课堂育人体系,即第一课堂为主体,以专业课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为延伸,以活动课程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社会课堂为平台,以实践课程激励学生自觉成才。协和学院将学生第二课堂(文化、科技、艺术实践和社团活动)纳入第一课堂教学管理,将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首先从创业孵化班、大学生艺术团、科技创新立项进行试点,设定课程学分,通过课程教学形式,给予学生理论和实践指导。学生自主自愿参加教学活动,把特长内化为素质,将兴趣转化为才能。正是在这一育人体系下,广告学专业学生在第一课堂学习专业技能之外,通过选修学校开设的文化传承与创意、伦理道德与思辨、国际视野与经济、生命科学与环境、现代技术与社会等五个模块的公共选修课,实现了将兴趣转化为学分。同时,学生还通过积极参与职业规划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从兴趣出发,以素质为导向,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锻炼自己,充实自我,形成了反哺第一课堂的良好效应,培养出受益终生的素质,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

3开设凸显专业特色的创新课程

实践能力是广告学专业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看家本领”。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告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进学生与业界的交流,强化协和学院广告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在对兄弟院校同类专业进行考察后,广告学专业在课程的实践技能教育部分,特别增加了赛事进课堂、广告最前沿等特色课程,将广告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搭建学生与广告业界交流的互动平台,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真实检验。

3.1赛事进课堂——学生实践技能的试金石

据调查,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各类广告公司或者企业内部的企划、营销等部门,职位主要包括策划、文案、创意、客户执行、媒介购买、市场调查等。实践性是广告教育的本质性要求,但广告行业需要的很多技能并不是通过记载在教材上的文字知识进行传播的。因此,本专业在第三学年下学期特设专业实训环节,即赛事进课堂,安排富有行业实践操作经验的指导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带领同学从解读客户项目需求开始,一步步完成广告项目的全流程工作。之所以安排在大三下学期,一是为配合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时报广告金犊奖和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这三个专门针对在校广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重量级比赛的参赛时间设定。参加学生专业学科竞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也为学生增加求职竞争力。专门的专业实训可使师生集中精力参与比赛,避免“白天瞌睡着上课、夜晚呵欠着做稿”的疲劳状况,激励学生的参赛、实践热情,更可保证作品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技能,实现“以赛带教、以赛促练”的目标。二是因为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学生已经掌握相对全面的专业思维和知识,可呈现更高质量的作品,保证实训质量,达到特色课程的设定目标。这个环节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既掌握广告业务运作过程,又认识到广告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体现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团队合作好等特点,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专业实训环节的设置,广告学专业学生在策划、文案、创意表现、媒介运营、互动营销等方面都得到了针对性的训练,实践技能显著提高。自创办以来,协和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专业竞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共有500多人次获得各类奖项。2015年,由学校出资,专为广告专业学生“私人订制”的《鹤鸣九皋——2004—2014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获奖作品集》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共收录学生获奖作品近300幅。校方为学生正式出版作品集,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也鲜有先例。本作品集也成为协和学院对外交流、展示教学成果的一张名片,多次在各种学界、业界交流场合展示或作为礼品赠予来访贵宾,在校内外都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

3.2广告最前沿——学生接触行业的互动平台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广告专业学生与广告业界的互动沟通,积极学习广告专业各项技能,广告专业于大四学年上学期开设“广告最前沿”系列讲座,由广告教研室邀请广告业界资深人士,围绕广告策划、创意、服务、媒介、活动、公关、互动等多个领域展开专业讲座,总共设置10场,学分为2分,考核方式以作感想和心得为主,结合平时表现给出成绩。之所以安排在第七学期,是因为第八学期是学生的产业实践期,学生在第七学期末课程结束后开始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而在学生求职前开展的“广告最前沿”讲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前沿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求职时更具针对性。这一特色环节设置以来,共计有60余位福建省广告业界的精英翘楚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也有多名学生当场获得了广告公司的实习机会。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育人;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18-02

一、高职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现状

2014年6月,国家召开了全国性的职业教育会议指出,职业教育身上担负着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技术技能的传承、就业的促进的重要责任,要加快发展且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培养,使之真正能做好人才保障工作对中国梦的实现和奋斗目标的实现,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摆在我们高职院校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现代企业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代替了过去只强调技能技术的提升。笔者曾经走访过学校所在地的福建省泉州市的许多中小企业,了解到目前用人单位领导看中学生的文化、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教会学生做人,比教会学生做事更重要。学生懂得了如何做人,自然就能懂得如何做好事情,懂得如何为社会建功立业。这对我们高职教育提出了育人的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高职院校中,有的教师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代表,在学生中产生了良好效果。但是,目前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综合人文素质普遍不理想,对人文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轻视,只单纯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不够的。有的老师观念中还存在着只要我上好课堂45分钟就行,教育人是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的事,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殊不知,教书育人讲的两个方面,作为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一份来自麦可思《2013-2014年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就业质量折射高职毕业生职业吻合度较低、校友推荐度较低、工作换岗率较高等情况,这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分析。

二、高职院校出现育人偏差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教育管理者、教师认识上存在偏差

目前高职院校中有许多管理者、教师原来在中等职业教育比较久,特别是中专教育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些传统老校,具有丰富的管理、教学经验,但也可能形成一套比较固化的思维定势。变成高等职业教育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还没有做好准备和认识,要腾出许多时间对高等教育进行思考的研究,对过去的一些好做法还缺乏“传承与创新”、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等认识还存在诸多不足,尚未没有形成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行机制不够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差距较大,对升格后的高职教育老师的继续教育力度偏弱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育人的现状。当真的变成高等职业教育后,没有系统按职业教育规律运行的主动意识和心理准备,对已经变化的教学和学生客观实际,有时显得手无足措,办法不多。

(二)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发生变化

现在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生源选择的空间变小,随着职业教育市场的“大洗牌”。有的高职院校专业甚至出现“零投档”。过去培养的学生由于生源素质高、接受能力强,生源质量有的比重点高中还高,但现在情况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入学成绩分数变得较低了。

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前身为泉州电力学校,泉州电力学校是原电力部属的中专学校,1984年4月成立,199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中专学校。为全省电力系统培养了近4000名全日制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已逐步成为全省电力系统生产、管理技术骨干,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而近年来,学生生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的录取成绩还不如现在的职高生,学生是200多分甚至100多分进来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身缺乏自信心,存在偏见,认为自己是一群高考中的失败者,学习上存在很大的消极、畏难情绪。

笔者认为,学生的培养工作是做“农业”而不是“工业化”,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予栽培、浇水、修剪、呵护,用心培育才能成材。就业工作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地位是毋容质疑的。但笔者认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对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内涵理解出现偏差,过度渲染以就业为导向,出现功利化倾向,把学生作为一种纯粹物化的产品进行销售,没有把学生达成教育的主体,对实际分析解决能力和人文综合素质缺乏有力培养计划,盲目追求高就业率,出现的结果就是教育本来的功能减弱,对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并导致就业质量下降。

体现为:部分职业院校对学生知识培养太简单,认为只要学生熟练掌握一门技术就可以,对基础理论传授不够,认为和中专教育一样。这一点从目前许多来校招聘单位如深圳供电公司来校面试反馈中多次提到近年来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下降,这一点值得警惕和研究。

片面夸大了高职教育的“工具化”倾向。把学生的能力仅仅理解为岗位技能的范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片面强调课堂的知识宣贯,对于第二课堂学生的参与状况,老师参与和关心、指导不够,主体性没有体现出来,导致第二课堂的教育人的效果不好,甚至有的简单地认为第二课堂不重要。有的认为实践教育不重要,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关心、指导不够也导致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据了解,许多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环节几乎是“放羊式”的,学生没有得到系统正规的创新实践锻炼。

综上,职业院校没有重视学生的根本利益和就业前景就容易陷入追求“虚”就业率的怪圈,这将弱化了教育的本体功能,致使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降低,这也是造成《麦可思报告》中提到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时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的主要原因。

三、让高职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我们需要怎样做

(一)加强教师思想建设,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引导教师提高教育人的主动、科学意识,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师的综合素质、世界观,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过硬、理论基础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针对性。

能否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改进高职教育育人的重要方面,要让教师对现在高职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思想决定行动。要发动广大教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开展大讨论,问计于教师,激发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坚持立德树人为基本,以服务学生就业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帮助教师尽快熟悉职业院校的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

(二)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上“知”与“行”的统一,切实取得实效

高职院校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育人体系。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所承担和培养的任务有所不同,分别承担着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和职业行为习惯、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综合素质的不同任务。我们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心,知识与能力并重,要改变“重专业技能训练、轻人文素质提高”的观念。培养“厚德、强技、求是、拓新”的学生,真正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要指导学生深入实践、深入生活中去,让他们去实践中锻炼如志愿者活动、暑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所学加以实践,做到能学习、能思考、做到“知”与“行”相统一。这样,再返回课堂教学,他们对老师的所讲就能有所启发、联想,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改进就业工作,加强就业导向,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要准确理解以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内涵,改进就业评价工作。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把就业率看成是学校就业工作的标杆,但殊不知,就业率不代表就业质量。目前最重要的不是统计就业率,而是继续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笔者认为,目前就业率的统计方法值得商榷,片面强调高就业率就可能使学生就业的质量受到冲击和影响。

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日新月异,教育评价多元化、社会化、公开化是今后的趋势,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就业导向的评价工作,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就业评价,引入有说服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和提出科学、操作性强的整改意见,对学院教育教学发展的短板进行及时补齐、箍紧,提升内涵建设,把好产品质量关,为社会培养真正的合格人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福建已成为自贸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核心区,未来需要大量一线适应生产实践的高素质人才,高职教育将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们提出将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电力行业发展的紧缺型人才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实现“互助共赢、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目前,学院已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70个,校外实训基地122个,在“十三.五”来时,我们能否很好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能否加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内涵建设,让高职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是我们要不断去思考、努力和解决的。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3-2014年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3,2014.

[2]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第6篇

关键词:实践;育人;共青团

实践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黑龙江东方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实践育人环节,创新实践育人途径,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12345”体系(即“一条主线”“两大重点”“三个平台”“四项机制”“五大措施”),拓展延伸三个“课堂”之间联系,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育人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围绕一条主线――突出实践育人的引领性

黑龙江东方学院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为引领,以应用技术大学试点建设为动力,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探索应用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都适度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二、强化两大重点――突出实践育人的针对性

实践育人对于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使实践育人工作既有“温度”又有“宽度”,更有“深度”。

一是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院连续15年开展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研室,开设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设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必修学分。学院以课程化机制扎实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发展的做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先后多家媒体对我院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我院申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耦合机制研究”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科研立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南》一书获得应用型本科高校校本教材立项支持。“黑龙江东方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探索与实践”获得2013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二是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志愿服务 “工程”:即以关爱农民工子女为主题的“花朵工程”以关爱孤寡老人为主题的“夕阳工程”以关爱残障人群为主题的“温暖工程”以关心贫困学生为主题的“春风工程”,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绿色工程”,以和谐校园建设为主题的“爱校工程”。“星光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班助一”“志愿者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在全省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计算机学部开展的“清柜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黑龙江日报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光盘”到“清柜”》对我院活动进行了重点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予以转载。积极开展“西部计划”。 2003年来累计共派遣79名志愿者到基层建功立业并取得突出成绩,涌现了一大批扎根西部的先进典型。2014年西部计划报告团赴黑龙江省首场报告会就选择在黑龙江东方学院,足以看出我院在志愿服务工作在黑龙江省的影响力。

三、构筑三大平台――突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实践育人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从培养方案、队伍建设、平台搭建、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着眼“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融合度”,不断完善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一是打造主题型德育实践平台。我们利用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时间节点,紧密围绕主题,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我们培育选树一大批典型。积极开展“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故事分享会,与同学们共话人生理想。

二是打造科创型德育实践平台。学科竞赛是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展示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教务处、学务处、团委等部门相互协作,研究制定了《黑龙江东方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实施细则》《黑龙江东方学院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创立了“东方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东方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机制,探索打造东方特色科创品牌。

三是打造文化型德育实践平台。学院积极开展“两节一坛”为代表的多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以学生会为主力军、学生社团为生力军、“东方之声”艺术团为先锋军的格局。打造了以“体育节”“科技文化艺术节”“五・四文艺汇演”“一二・九文艺汇演”“学生社团展演”等为代表的一批学院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四、创新四项机制――突出实践育人的系统性

第一,社会化机制。在社会实践教育中我们面向社会,邀请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聘请政府部门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使实践教育活动的体制社会化;第二,基地化机制。实践基地是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在校内建设各种类型的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服务。在校外,学校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专业实习基地”“科技服务基地”等相对稳定的40个实践基地,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第三,项目化机制。实践活动管理主要体现在项目团队竞标制,学生跨学部和学科专业的组队,自行设计项目和课题参与投标竞争,经专家评审,确定学院和学部两级重点团队;第四,课程化机制。把学生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对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学时学分、成绩考评等作出明确规定。

五、采取五大措施,突出实践育人长效性

一是以思想引领为导向,全面加强实践育人体系。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以文化建设为平台,努力构筑实践育人平台。坚持立足东方历史和办学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创作一批反映东方办学历史、彰显东方精神的原创作品。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社团活动月等活动打造成为我院标志性文化品牌活动。

三是以创新实践为载体,深化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按照“一支团队、一名指导教师、一项资助、一个实验平台、一类竞赛”的“五个一”模式培育创新实践项目,规范创新实践项目的评价机制,加强对创新实践项目的过程监督和成果管理,使创新实践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以提升能力为重点,拓展创新实践教育平台。组织优秀创新项目参加国家级、省级大赛。重点扶持一批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观摩国内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五是以激发活力为目标,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指导、协调和评价,进行过程监督管理。

多年来,黑龙江东方学院构建的实践育人“12345”体系,开创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取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力。2014年我院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全国仅有3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获此殊荣。2013年、2014年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授予我院的“黑龙江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 2014年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授予我院团委“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全省4所高校获奖,我院是全省唯一获得表彰的民办高校。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积累和推广新思路、新做法和新经验,努力推动我院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美国高校住宿教育的特征与经验

1具备深刻的“发展”功能认识,拥有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住宿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住宿生活对学生审美观、文化和智力观、社会政治、自由主义取向、世俗主义取向、自尊、自治、独立、内在控制、完成学业和获得学位以及道德判断中采取原则性推理等方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哈佛和耶鲁“住宿学院制”的影响下,美国高校开始更为重视住宿生活服务,认为“住宿生活服务项目是学校教育性计划和对学术提供支持服务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住宿不但是生活问题,更是教育问题。美国高校把宿舍看作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休息的场所,也是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和人际沟通的场所,还是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的场所。美国高校认为宿舍集餐饮、娱乐、住宿、健身、交际、学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因此每幢宿舍楼都拥有食堂、公共休息室、图书馆、学术和文化娱乐活动设施,充分认识到了住宿教育的学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等发展,树立了让学生成为全面的人的发展意识。

美国大学对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有着近百年的历史。美国学生发展理论有四个基本类型,即个体与环境、社会心理、认知和价值观、整合型理论。这些理论着眼于学生的总体发展,从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角度解释了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学生发展理论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学生管理实践,为学生宿舍管理、学务咨询、心理咨询等重要的学生事务管理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美国高校的住宿教育高度重视学科理论支撑,如Astin的“学生参与”(student involvement)理论,Sanford的“挑战与支持”(Challenge and Support)理论等都为学生住宿教育实践提供了正规的理论指导和支撑。

2采取多样的住宿管理模式,促进学生与教授的学术互动

人们认为,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寄宿制是它们既能培养出杰出学者又能造就优秀公民的原因,是大学教育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住宿学院,这些世界著名大学就不符其名,就不能完成其神圣的教育使命。如今,除了住宿学院制,美国很多高校都陆续建立了以服务和指导为核心的各具特色的住宿教育模式。如斯坦福大学学生住宿区域包括了学术主题与单一特色主题公寓楼、种族主题公寓楼、自我管理与互相合作居住区、课题楼等类型。[2]密歇根大学住宿教育项目则将课堂延伸到学生住宿区,与学校的学术使命和培养目标相结合,有效地补充了课堂教学。[3]美国高校通过校内宿舍、校内外公寓、校外寄宿公寓、当地居民房等多元化渠道为学生解决住宿问题,其中“宿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专供单身学生用,分为“男女兼收的宿舍楼”和“单个性别居住的宿舍楼”;“公寓”则有限的供给高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已婚学生,含有“已婚学生住房”。同时美国高校学生宿舍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如申请入住制度、安静时间制度、会客及留宿制度、安全制度等,并对违反者规定严格的惩罚措施。

美国高校住宿社区是学校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学术学习在宿舍的延伸,负责在课程之外给学生提供学术帮助与指导。其目标是丰富学术发展,支撑学校的学术使命。各高校尽力在宿舍内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安排教授入住宿舍,开展诸如“手拉手助学活动”等活动,促进学生与教师在宿舍内的学术互动和交流,教师在学术、精神、生活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给予帮助。如哈佛大学聘请了教授入住宿舍,担任学生的宿舍导师,并在各宿舍开设了由宿舍导师主持的“宿舍研习课”。宾夕法尼亚大学则规定每幢楼邀请2-3名教授和学生住在一起,使他们能和学生在课余时间讨论和交流学生问题。[4]

3拥有人员充足的专业化队伍,发挥民主的学生自治功能

美国高校的住宿教育队伍人员配备充足,规模较大,专兼结合,岗位细化,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高。如耶鲁大学各住宿学院的管理人员由院长、教务长、院长助理、教务长助理、管理秘书、学院导师、写作导师、研究生助教、学生管理员、学生代表组成。哈佛大学每个学舍的专业管理人员有学舍长、训导长、导师。斯坦福大学配备了1名住宿教育主任、6名宿舍楼主任、36名宿舍研究员、53名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芝加哥大学每幢宿舍楼都有舍监、舍长、舍监助理来共同管理。美国高校对学生宿舍教育的工作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其工作职能是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通常参与学生宿舍教育的工作人员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经过专业训练和培训,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学生事务、学生发展等专业知识。宿舍导师则都多为知名教授,是专业领域内的行家。

美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尊重学生的自,注重平等、双向,在学生管理上很大程度也是依靠学生本身。除了专业人员之外,学校还聘请了许多学生来参与宿舍管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如USWP大学,宿舍教育专职人员有50多人,而SS(Student Staff,学生职员)多达200名。其中AD(Assistant Director,主任助理)1名,每楼RA(Resident Assistant,居民助理)2名,ARC(Academic Resource Coodinator,学习协调员)1~3名。对这些学生管理员采用公开招聘选拔的方法,自愿报名后经过面试,被录用的学生要先经过正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尔班纳-香槟分校(UIUC),其住宿部专业人员68人,行政人员527人,而学生雇员则高达1532人之多。

4重视隐性的文化育人作用,具有严格的宿舍规章制度

美国高校认为学生与住宿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环境可以改变学生的个人行为。因此,美国高校住宿教育十分重视校园文化育人的隐性作用,注重宿舍楼的环境布置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学校一方面优化学生住宿条件和环境,在宿舍楼的过道、走廊上悬挂国旗、历任校长、杰出校友的照片和简介。哈佛大学的本科生住宿楼拥有食堂、图书馆、学术交流室、娱乐活动室等,13幢宿舍楼的楼名均来自于对哈佛大学有突出贡献的校长、重要捐助者、杰出校友等。另一方面高校鼓励学生参与构造环境,改造宿舍的物理环境。学生们可以在走廊里粘贴墙壁饰品,可以美化装点活动室,可以在宿舍里添置家具和其他设备,同时也可以在宿舍里绘制墙画、装饰墙面、制作家具。美国高校的宿舍是学生居住的场所,更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组织在宿舍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演奏、诗歌朗诵、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电影欣赏、学术研讨会等,哈佛大学每幢宿舍楼都有自己的传统风格和特色项目,邓斯特楼的传统为音乐表演与欣赏,特色活动有一年一度的弥赛亚演唱会和邓斯特楼歌剧协会歌剧会。

美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既有民主的一面,也有法制的一面。各宿舍楼都建立了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申请与签订制度、安静时间制度、会客及客人留宿制度、清洁制度、家具及电器使用规定、吸烟制度、四禁制度(严禁赌博和吸毒,严禁将动物和枪支弹药带进集体宿舍)、安全撤离制度、饮酒制度、安全制度等。[5]学校在学生在入学前就明确告知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违反规定有哪些严格的惩罚措施。同时学生在入住宿舍时与宿舍楼签订住房协议,一旦学生违约,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轻者给予警告或罚款,重者将被勒令搬离宿舍。

二我国高校学生住宿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为学生住宿服务方面迈出较大步伐,如开展公寓文化创建活动,实施辅导员进公寓制度,改善住宿条件和环境等。但我国高校的住宿教育仍存在功能定位认知不足、深入的理论研究缺乏、学生管理模式特色不足、学生自治程度不高、宿舍育人体系不完善、公寓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对宿舍的发展功能认识不够,理论体系尚未健全

我国对宿舍功能的理解主要限于提供住宿,对学生宿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缺乏认识,“住宿教育”的提法也较为少见。这些年随着学分制的实行,宿舍的“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功能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高校对住宿生活的“发展学生”的内涵和功能仍认识不足,重物轻人,重管理、轻教育服务,忽视住宿教育的学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忽视了住宿期间也是学生人格定向、心理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未能真正理解宿舍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不低于第一课堂的育人作用。

2住宿管理模式较单一,宿舍学术氛围不浓厚

我国高校未能完全建立以服务和指导为核心的多样且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仅复旦大学、西安交大等个别高校在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探索实践,实施了“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大多数高校仍未能把学生宿舍看作是学生课堂的延续,宿舍作为第二课堂的功能发挥不足。学生宿舍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住宿教育项目中将课堂延伸到学生住宿区的较少,与学校的学术使命和培养目标结合不够,未能有效补充课堂教学。大学生住宿教育中存在着与学生学术事务联结不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研究与合作不多等问题。

3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学生参与管理的自治程度不高

各高校学生公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由公寓辅导员来负责,而进驻公寓的辅导员基本上都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没有经过职业化培训,缺乏丰富经验、技巧和方法,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低。同时,高校宿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没有依靠学生本身,当前我国大学生直接参与宿舍管理的自治程度仍不高。公寓学生管理员发挥的主要作用还是当参谋,起监督作用,任务也比较单一,如楼层长的任务主要是协助检查卫生等。一些学生管理员也没有经过公开招聘选拔和正规培训,在公寓的基础文明和文化建设中模范表率作用不明显,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还不够。

4宿舍文化活动较单调,公寓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开展了诸如“公寓文化节”、“社区文化节”等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但学生宿舍文化活动某些方面仍存在水平较低,层次不高等问题,特别是部分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低层次、重复式、受益浅的活动较多。另外,社会后勤化后出现的高教园区、大学城的宿舍管理多采用的是学生工作部门、公寓管理部门、保卫处、物业公司等多个部门联合的管理机制,各方主体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未能用严格的、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保障宿舍内的良好秩序,如对违反者的惩罚措施不够严厉,一些规定模棱两可、明知“禁”而不能“止”等。

三美国高校学生住宿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通过上述美国高校与我国高校住宿教育在功能认识、队伍建设、环境建设、运行机制、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发现我国高校住宿教育由于起步晚,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借鉴美国高校丰富的住宿教育管理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校学生住宿教育、公寓管理的新途径与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认知住宿教育的发展功能,加强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

我国高校应科学认知住宿教育在校园实践、社会参与、学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功能,在宿舍教育上做好顶层设计和目标明确,要正确认识宿舍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设计学生宿舍系统时,应注意其在功能上的三个目标,即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休息地方,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场所,纠正不当的行为并提高个人修养。同时,高校应加强学生发展理论研究,进行积极深入的理论探索,建立健全适合中国高校的住宿教育理论体系,强化理论对学生事务实践的指导作用。

2创建本土化的住宿管理模式,创立学生与教授沟通交流制度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生住宿教育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西安交大在大学生生活指导与生活教育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书院制”模式,建立了全面的学业辅导体系,帮助学生接触学术大师,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我国高校应学习借鉴美国高校住宿教育的先进经验,创建适合自身、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住宿管理模式,要重视宿舍第二课堂的作用,把宿舍看作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和延伸。高校可以在宿舍楼中配备阅览室,开设有关课程,组织专题讨论,提供学术和非学术咨询服务,营造融住宿和学习为一体的氛围。

3组建住宿教育专业化队伍,发挥学生组织“三自”作用

高校一方面要从数量上保证足够的公寓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要从质量上尽快提高住宿教育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住宿教育队伍。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宿舍管理,提高学生自治能力,发挥学生自律委员会、楼长、层长、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管理员除了检查卫生等职责外,应仿效美国高校的做法,增加其在组织楼层学生学术、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资源的咨询,前台值班及宿舍楼内外的安全巡逻等方面的职责,真正做到学生直接参与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效果。

4建立宿舍文化育人体系,完善公寓管理制度建设

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宿舍文化建设,因为宿舍是学生除教室之外学习、生活、交流最多的场所。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育人的隐性作用,重视公寓环境布置,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宿舍中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活动,让宿舍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此外,高校还应制定严格健全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如入住协议签订制度、安静时间制度、会客及留宿制度、安全制度、惩罚制度等,让学生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学生宿舍行为,强化学生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Winston, R. B. ,Jr. , Roger B .and Anchors ,Scott. Student Housing and Residential Life. San Francisco: The JosseyBass higher andeducation series,1994:535.

[2][3]张晓京.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基于八所大学的个案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第8篇

内涵特色: 牌化的始终坚守

内涵发展是学校科学发展的主题。建校以来,我校以超前、超常、超越理念为精神文化动力,以名生、名师、名校长为人才支撑主体,以英语、计算机、母语为优势学科三翼,以“生态课堂、时尚英语、根基教育”为三大育人主阵地,以活动课程、第二课堂、发展平台为学生个性发展方式,构建起全面均衡的育人体系,锻造了大批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群体,成为了备受赞誉的高一级学校优秀生源输送基地,铸就了品牌学校的特色魅力。

生态课堂: 逐步逼近课改的本质

基本要义:生态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机勃发、思维迸发、情感激发、智慧生发的课堂。从“生”的角度而言,生态课堂就是生命课堂、生动课堂、生活化课堂;从“态”的角度而言,生态课堂就是智态课堂、情态课堂、神态课堂。

三级结构:一级指标――生态课堂――逐步逼近新课改的本质。

二级指标――“1:3”设计――让学生的说和做最大化。

三级指标――“345”模式――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

时尚英语: 打开英语教学全新空间

理念内涵:时尚英语即生活化英语,是以独特视角设计的英语教学校本课程。具体而言就是学生把校内外、市内外、国内外同步发生的事情引入学生的英语学习,引入英语课堂,让英语贴近生活,让生活走进英语,进而打开英语教学的全新空间,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课程核心:大幅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丰富学生实践;大范围搜集提交式作业,改革学习流程;积极实施无分数评价,多把尺子评价学生,实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统一。

根基教育: 布局起点赢在终点

内涵要义:根基教育是以品格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具体而言就是以“更新、顺服、仁爱、接纳”等12种核心品格为基本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往下扎根,向上结果”,成为大写的人。

开展路径:根基教育课程化,根基教育学科化,根基教育活动化,根基教育家庭化,根基教育榜样化,根基教育行为化,根基教育年级化,根基教育信息化,根基教育激励化。

前景动力――名校集团化的目标走向

2012年4月18日,潍坊市中心市区学校发展共同体集中签约仪式在高新区实验学校举行,31所中心市区的学校签约,结合成14个共同体。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是潍坊市教育局力促教育均衡体现教育智慧的重大战略思考,是继成功进行中考改革、12项育人制度建设等系列改革后的重要改革创新,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促进学校共同优质,让更多孩子享受教育幸福的又一顶层设计。市教育局的决策部署为潍坊外国语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民生情怀: 教育优质化的社会担当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努力提高学校教育优质化水平、扩大学校教育优质化覆盖,让百姓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我始终具有的民生情怀,也是我校始终一贯的社会担当。

因此,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成立的意义可简要概括为两个“未”,两个“最大”表示――即在未大幅投入经费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在未大幅增加师资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激发学校内生动力。

2012年5月1日,学校首所分校潍州外国语学校全面建成并向社会开放。2012年6月―8月,潍州分校全面招生并于9月份正式开学。我校的圣基分校于2012年9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学校为社区及周边区域群众提供近6000个优质义务教育学位。

第9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成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2002603

【收稿日期】20170420

【作者简介】王华伟(1990—),男,北京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森(1981—),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1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冲击的必然选择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成人教育既有的生源红利失去竞争优势,发展空间受到全日制本科生教育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挤压。与此同时,由于教学师资、培养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差距,成人教育的学生培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宽进宽出”的局面,“成人教育学院在大校内被进一步地位边缘化、功能弱势化”,[1]成人教育市场的主动权也从办学方转移到学习方。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成人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理论与现实相冲突的两难处境:一方面,国家积极把成人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学习渠道和载体,统筹推进社会成员的学历教育与继续学习,构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社会;而另一方面,成人教育的现实发展缺少国家层面的整体定位与科学规划,缺少大校层面的经费投入与质量调控,致使成人教育转型滞后,竞争乏力,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

2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

成人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供给侧一方,承担着个体继续教育与“回炉”深造的关键职能,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同样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并通过人力资本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之上,才具备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所必需的动力及资源”。[2]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成人教育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机,在办学规模、办学结构、办学质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发展方式由传统的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型,加之继续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激烈竞争,使得成人教育的办学面临人才需求量大幅下滑、招生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做好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成人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3回应成人教育自身症结的题中之义

除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以“学历型”为主的成人教育自身办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不足。首先,办学宗旨功利化。部分成人教育学院办学宗旨功利化,办学定位模糊,缺少对高等教育全局的准确研判与成人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划,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办学效益,不断降低成人教育的入学门槛。其次,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行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大校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培养模式为“范本”,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没有突出成人教育院校的自身特色,忽视了学生生源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最后,培养质量粗放化。“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始终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永恒主题”。[3]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这其中固然有学生基础较差的“先天不足”因素,但是,一线骨干教师队伍弱化、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运用不及时、教学实践与实训环节缺乏等都直接影响了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1以“能力型”育人目标为先导,改革成人教育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關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4]不同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对劳动者的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学历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用人导向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劳动者的能力水平成为衡量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表征和集中体现。然而,作为“学历补偿教育”的一种形式,大多数依托母体办学的成人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学历教育”的烙印,表现在:照搬全日制本科大学生的培养方案,以专业学科为分类进行课程设置,培养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系统传递与转移,对知识的内化与转化重视不足,缺少对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量化考核等,影响着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成人教育要改革教育理念,把受教育者的能力与知识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兼顾学历教育的同时,把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实现成人教育育人理念从“学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

2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关键,改革成人教育的培养模式

成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有赖于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传统的成人教育培养模式使得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不足、职业能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信息化社会被进一步放大,不能满足岗位对知识转化能力更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变”要求成人教育的育人模式打破一以贯之的“不变”,为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树立市场化的需求导向,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实践规范,探讨建立以知识应用能力为教育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强化技能培训与专业实习所占课时的比重,构建以受教育者职业能力发展为重点的课程结构体系。

3以“开放型”合作办学为目标,改革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式“教育发展方式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是指推动教育发展的各种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教育发展”。[5]随着成人教育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往依靠“政策驱动”带来成人教育规模扩张的红利逐渐消失,掣肘着成人教育事业的深层次办学与发展,“开放型”合作办学成为破解当下成人教育困境的重要选择。开放与封闭相对应,意味着办学主体在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两个层面的开放,以开放化的视野贯穿于成人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投入的开放、教师资源的开放、课程资源的开放、学习过程的开放等。而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的开放必然带来多维度的合作,包括“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乃至“中外合作”等。“开放型”合作办学要求成人教育打破“象牙塔”的围墙,倡导教学要素多层次的开放与办学主体多维度的合作,推动成人教育事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结合社会与行业需求侧的变化,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联系实际,紧密围绕校企合作“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方面积极进行改革与优化,围绕立德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参照企业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切实做好成人教育领域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供给侧改革”,从而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供给主体:多元参与,全员育人

积极将学生组织、优秀典型、毕业生代表、企业负责人等校内外学生利益相关者纳入到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系统,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一方面,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专职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交流,不断夯实学工干部队伍育人工作的理论水平。以学生工作创新论坛为抓手,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学工干部队伍做好育人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委培单位的协商与交流。以委培单位的岗位需求与用人标准为导向,联合教学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及时进行专业调整和培养方案的修改,制定符合企业生产建设岗位需要的大学生素质发展纲要,打造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与学院委培生实际相结合的育人体系。聘请一批优秀毕业生代表与企业一线管理人员走进校园担任校外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与经验交流。通过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共同治理,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多元供给主体格局。

2供给内容:课程内外,提高质量

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建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不断提高成人教育在课程与活动供给侧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供给内容的均衡化发展。一方面,重点打造了采矿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矿物加工工程、煤矿开采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等5个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以及《工程制图》《采掘机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煤矿地质学》等4门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平台,初步建设了52门涵盖5个专业、总计322课时的网络课程,切实保障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确保在校学生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依托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通过起草汇编学风建设文件、修改完善学生管理条例、健全规范学生组织社团等措施,不断加强校园内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建设,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品德养成与素质提升功能,实现对学生文化、价值、理论、道德等方面的有效供给。

3供给方式:线上线下,知行合一

坚持“全方位+全覆盖”的供给理念,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增强供给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一方面,继续做好微博微信平台运营,加大教育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发挥新媒体在思想引领、舆情引导、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职能。与此同时,借助慕课平台把学生工作的触角不断延伸,新增了一批“思想政治课”与“通识教育类课程”,并把在线考核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学院全部专业年级的全体学生,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把线上育人工作做细做实。另一方面,不断健全和规范实践管理制度,积极拓展搭建专业实训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努力建设具有成教特色、功能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就业创业、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平台育人的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元、内容充实的成长平台,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华伟等

    【参考文献】 

[1]张新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困境与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89—92. 

[2]赵应生,钟秉林.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J].继续教育研究,2007(3):12—15. 

[3]姚远峰.试论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观[J].当代继续教育,2000(5):23—25. 

第10篇

关键词 休闲体育 专业发展 存在问题 竞教研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目前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与社会体育专业所开课程区分度低,人才输出无法定位

对我国多所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查研究表明,其一,大部分学校的休闲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区分度较小,普遍以运动人体科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课程、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产业学等课程为主,并没有较明显地体现出休闲专业的专业特色。其二,大部分院校选修课设置的门类很多,从字面上看着实前沿丰富,但调查显示其能开设的仍然是那些对场馆、器材等教学条件要求不高的传统项目,新兴流行项目则在学生选课时进行“回避”操作与控制,剥夺了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权利。

分析认为,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场地器材以及师资条件缺乏导致,大部分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也只能定格于有条件开设的课程,而不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建设目标进行设置。这样则使像高尔夫、极限运动、壁球等时尚运动不能应时地进入专业授课范围,只能等待资金的积累直至满足场地器材的建设与购置,不但耗时较久,而且会出现具备条件时项目又已经过时的现象。各种条件的不具备也致使部分高校休闲专业的第一轮培养方案相似于社会体育,学生毕业时的人才输出难以定位。因此,国家给予资金与政策上的扶持,是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初期的必要保障。

1.2 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低,在校期间空有理论却无用武之地

根据用人单位对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无论是毕业实习还是就业,大部分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均体现出非常听话,且“书本”知识扎实的优势,但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的劣势也较为突出,这足以使他们无法跻身于当今体育市场的竞争,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

究其问题的根源,主要为培养方案中理论课设置居多且这些理论课多无实践学时,其次是技术课无论从课程设置情况还是学时分配情况都不占优势,“体育”二字不够凸显,这也是导致学生专业技能薄弱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专业技能、思辨创新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一切均体现在实践环节中,因此理论课的实践学时、实习实训的长短、第二课堂与俱乐部的参与更显得尤为重要。

以毕业实习为例,多数院校将学生的实习环节定为8周,原则上应为轮岗,然而往往学生到达实习基地后,每每从适应一个岗位到能够熟练工作进入角色则需要5周以上时间,因此部分学生的实习只能由会籍开始到会籍结束,根本没有轮岗进一步体验、学习与运用知识技能的机会。休闲体育专业实习更重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指导、组织与管理,因此增加实习实训学时数,且增加专业领域范围内的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体验平台,是学生专业技能的进阶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的瓶颈所在。

另外,部分院校由于没有实习、实践、实训场地,只能与校外机构签约,不但耗费大量资金,同时学生在校园与实习基地的往返过程中也要浪费很多时间,不但课程安排冲突较大,学生的安全也无法切实保障。

1.3 资金匮乏导致专业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危机不断

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表明,其源头归根结底为资金的匮乏,导致场地器材无法建设与购置,即便拥有设备,其后期维护的高额费用也压得专业透不过气来,由此看来仅仅依靠国家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资助进行办学,专业将无法可持续良性发展下去。因此,多渠道广泛吸收资金,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将是休闲体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

2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竞教研企”四合一新发展模式的建设构想

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校的休闲体育专业,结合多所院校优秀的办学经验,特提出“竞教研企”四合一的发展模式,希望能够为部分院校的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提供帮助,以解决资金不足、场地器材匮乏、品牌效应空白等专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该模式以教学为依托,构建集竞技、科研、产业发展于一体的休闲体育文化园。即在满足教学的同时,以竞赛与科研为提升,打造高水平赛事与研究基地;以产业发展为延伸,经济与社会效益共赢,促进休闲体育专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调查表明,目前休闲体育专业的申报学校多具有地域、气候以及文化特色,因此各高校可以树立以自身特色休闲体育项目为主,旅游、赛事、产品及项目研发等内容开发为辅,集产业、竞技、科研为一体的品牌休闲体育文化园。

首先,该平台的建立,可以吸纳商企的投资,为高校解决场地建设与器材购置等资金问题的困扰,满足教学需求的同时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其次,品牌效应可以为商家谋商机,校企结合互相辅佐,一方面学校可以提供高水平师资以及科研队伍为企业提供管理以及产品研发的核心技术服务,并通过宣传和品牌造势带动周边的商圈的发展和土地面积的升值;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教、研、实习实训、二课堂等活动的实践实训平台与实习基地,另外,学生作为服务主体也可以通过实习实训为企业节省成本的同时创造正价值,二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再次,高水平时尚前沿的场地设施,可以吸纳学生、运动队以及社会各届休闲运动爱好者和科研组织的关注以及参与,不但可以带动新兴项目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为高校社会效益的创造助力,进一步体现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我国休闲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世界前沿休闲体育运动水平同步,从而带动我国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

3 结语

时代与社会对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决定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出口。因此,进一步构建符合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型教育教学发展模式,解决资金、场地以及师资等多方面存在的不足,是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竞教研企”四合一的发展模式以“创新、创业、创优”三创精神为指引,符合我国高校的发展方向,对该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增添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生命力,使其发挥正能量,并能够可持续发展。

第11篇

1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现状

艺术类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艺术类专业的发展空前繁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艺术类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发展的相对落后。首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艺术类专业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毕业后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其次,学生设计的作品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作品缺乏新技术的支持、商业感染力差。出现这两种情况,重重的打击了学生创作和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各大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都在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加强师资建设,通过访学、交流、各种培训,教师的设计作品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然后通过课堂虚拟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了解岗位需求;二是,加强学生的交流学习,到境内外一些设计类专业名校去交换学习,了解最先进的行业动态,掌握学习方法,便于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三是,应用以赛促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参加设计类比赛时,注重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2 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高校创新组织形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大学是传播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场所,借鉴跨学科研究的?验和成果,通过跨学科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平台、项目建设,反哺和促进本科教育,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跨学科教育策略。高校在新形势下,要充分挖掘各方资源,不断拓展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学院拥有设计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设有7个本科专业,学院以传承民族文化、探索艺术真谛、服务文创产业为使命,以“文创引领、创教融合的学科专业建设”为特色,将“文化传承、创意引领”的文化创意设计(创作)领域作为发展方向,采用教师的研究创作与教学工作紧密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艺术人才。本文结合艺术学院近年来在探索实践育人模式上的经验和成果,提出几种新的实践育人模式。

2.1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育人模式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结合艺术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选择在本地区知名度高、有社会影响力,且能够积极支持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化创意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拥有一批高水平的职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双方合作稳固,基地接待能力强,便于教学组织安排等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本科生校外实习实践的重要途径。例如笔者所在的北京联合大学就与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圆明园、颐和园、人民艺术剧院、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等文创企事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开展项目进行文创作品开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实践机会,同时基地拥有一批高水平的艺术家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弥补了高校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的问题。 2.2 创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

创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的做法是将教师的研究创作与教学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教师的艺术实践项目和研究课题本身就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实习内容,鼓励教师吸纳学生参与创作研究,建立校内创新实践基地、项目工作室,设立本科生艺术创新实践孵化项目等,并为本科生参与教师创作研究项目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创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本科生实习实践的新途径。北京市教委启动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项目,就是旨在引导高校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平台,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创作研究中往往有需要大量本科生参与的迫切需求,因此,创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成为应用型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统一的桥梁。

2.3 跨专业协同实践育人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如今学科发展早已经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从“学科中心”转向“问题导向”。这就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从相对封闭式的专业教育模式转变为多专业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理论依据,协同创新理论下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便是跨专业协同实践模式。

目前高校实践课程注重本专业领域某一技能的训练,授课模式也多以一名教师面向一个教学班的授课方式为主,忽视了各专业间的相互合作,跨专业协同实践模式就是为了打破彼此分隔的垂直学科专业划分,采取项目驱动的教学形式,注重多专业交叉融合。例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网页设计、交互设计课程,当与计算机科学专业该门课程联合授课时,使得网站建设中的美工设计师和程序员计得到默契的配合,整个实践内容更具有真实性;表演专业的毕业剧目演出为服装专业的服装定制、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策划、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影视合成编辑课程提供真实的实践素材;产品设计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联合开发“北京礼物”旅游纪念品、文物博物馆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等等。

2.4 学生课外自主实践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学生课外自主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第一课堂重要补充和延伸。结合艺术类专业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各类实验室资源,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实践,坚持“个性发展、自主创新、开放共享”的原则,强调艺术与技术结合,创意与生产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在2015年获批为北京市示范性大学生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基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一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项目”艺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第一阶段以开展名师讲坛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第二阶段通过开展递进式的学科竞赛活动和实施艺术创新实践项目培养艺术创新能力;第三阶段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对接的阶段。为了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完善培养方案为抓手,以实施学分制为载体,将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程体系,通过多位一体的多元化方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 实践育人新模式的实施策略与保障

高校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领导,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确保制度、时间、场地、经费、师资方面的保障措施,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实践育人体系。

3.1 转变观念,系统规划实践育人体系

在本科教学中要树立起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将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导向型”转变为“能力导向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以完善培养方案为抓手,以实施学分制为载体,实现对实践育人工作的系统优化,将第一、第二课堂统一纳入学分制的管理体系,使必修与选修相协调、课内与课外相贯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3.2 建立跨专业管理组织

目前地方高校内部组织形式多为“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便于以纵向分割的专业为单位的教学组织管理,在实施跨专业协同授课时,多个专业、学院的介入,在教学组织、经费投入、场地协调等执行层面留下了诸多难题。为满足跨专业联合授课的需要,校教务处层面的统筹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成立由校院教务人员参与的跨专业授课协调小组,教学协作信息,快速协调教学场地设备等,全程保障跨专业授课的顺利实施。

3.3 建立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

在现有学年学分制的教学管理下,学生选课选老师的自由度小,一名老师对应一个教学班的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灵活参加实践。这就需要对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第一,建立课程替代制度,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认可后,学生可通过参加专业竞赛、教师创作研究、企业实习等途径取得一定学分,替代课程学习;第二,化整为零的教学组织形式,允许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定教学班选课人数,允许教师将教学班拆散成若干项目小组,以便于安排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第三,鼓励成立跨专业项目小组,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弥补单一教师指导的不足,实现师资的整合与共享,同时采取鼓励学生志愿报名参加的方式,选拔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的学生加入项目团队。

3.4 建立高水平的实践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实践师资队伍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所在,高校需要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队伍。鼓励专业教??承担与行业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课题,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完善中青年专业教师每个聘期内到行业企业定期挂职或培训的实践制度,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聘任一批文创产业专家或具有特殊成果的民间艺人、艺术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各专业实现1/3的专业必修课程1/3教学内容由业界专家讲授;开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工作,针对担任专业实践课程,有企业行业任职经历,且承担应用研究项目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给予一定待遇。

第12篇

关键词:工程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多元化

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专业必须有明确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应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体现以能力为导向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工程化学》是工科学校非化工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我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论证中必须包含的一门化学课程。通过掌握基础化学理论知识,拓宽化学视野,提高科学素质,使学生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并能够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认识化学学科的概貌、发展方向以及与材料学科的关系,学会基础化学分析方法。通过理解材料制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化学问题,能够运用化学基础理论认识和分析材料工程技术中的相关化学问题。学会综合运用化学原理和规律,解决材料设计、成型及控制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理解和评价材料领域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根据工程化学的培养方案要求,该课程学时为32学时。然而,在新高考的情形下,部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薄弱。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反映出学时少、内容多、教学内容与本专业工程实际衔接不紧密、反映新的科技成果少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得实现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工程化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势在必行[1]。

1教材和大纲的合理优化

根据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依据,明确了《工程化学》课程教学目标,制定了能力培养大纲,理顺了工程化学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进一步设计教学过程,制定《工程化学》课程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将课程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章节内容中,落实到每一节课堂中,辅以具体的实现途径,形成一整套讲义。材料成型专业侧重于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因此在制定大纲时,第二章物质结构基础、第六章电化学基础与金属腐蚀以及第八章化学的应用,分配的课时要多一些。使学生掌握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杂问题的化学基础知识。在授课内容上,化学电源、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化学与环境保护等可以详细讲解,并进行适当的拓展,比如,电化学储能新材料和新技术对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对于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部分应弱化相关繁杂公式的推导,侧重公式的实际应用及计算;原子的结构和晶体结构部分概念多、理论性强,教学内容选择应重思维而轻具体内容,对相关结构理论只作简单了解。

2组合式教学模式

《工程化学》是材料成型专业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作为非化学专业大一的学生而言,由于从高中刚踏入大学的校门,大学的学习环境跟高中完全不同,学习内容更深,学习节奏快,学习科目多,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要靠学生自觉学习。作为刚上大学的学生而言,没有了高中的约束和压力,容易养成懒惰和松懈的习惯,对大学的学习不够适应或不上心,容易造成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差的情况。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学生在高考中没有选择化学考试,因此化学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来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参与度[2]。

2.1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进行疫情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准备与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在多次倾听“慕课堂”“雨课堂”、“智慧树”、“超星”等教学平台的在线教学培训后,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混合式教学重构与设计素养,综合考虑各个平台的优劣,选择出适宜自己和学生,并可留有教学记录的线上教学和学习平台。加强学习通中学习资料的建设和完善,将课程PPT的观看进度、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课前预习的完成度都纳入到平时成绩里,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另外,由于疫情的复杂性,若有学生不能参加线下学习,可以通过腾讯会议等软件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时授课方式,不耽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

2.2引入新的授课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化学是一门知识点相对比较零散的学科,尤其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既感觉枯燥,又深感微观难懂。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认知心理后发现,学生最难接受的就是零散知识点的记忆,往往因为没有兴奋点而引不起重视,学习记忆起来深感困难。可以引入新型的教学软件,如慕课堂、雨课堂app等,使上课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雨课堂中有在线选人,比单纯的老师点名提问会更有趣味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课堂讨论和互动也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3]。现在的学生已经是00后,网络发达,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很少能把网络上的一些信息跟所学的专业相联系。将年轻人感兴趣的东西引入到课堂,跟所学的知识相联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习惯。比如在讲到熵增原理的时候可以将网络上流行的化学青年问禅师的梗引入到课堂中,“世界万物都是潮起潮落,不可能只增不减,但是熵除外”,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熵增的理解。其次是利用平台的翻转课,可以学习任务、学习资料、加强学生的作业训练、开展直播课堂答疑、签到、抢答、投票、头脑风暴等;建立QQ群,也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可以实现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无缝衔接”,及时收集学生疑问并进行适时答疑,不受课堂时间限制,并可以长期保存学习资料与文件。最终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为“线上自主学习-线下翻转课堂-师生互动反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软件,又可以对所有学生的学情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习惯、兴趣、成绩等,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等。及时关注学情,每周调阅一次各门功课的在线学习数据,比如,视频学习时间、PPT预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并及时批阅作业,发放成绩与答案,随时随刻督促学生学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认真作业批改后尽可能留有评语,及时反馈,方便每个学生查阅自己的不足与欠缺,不使任何一个同学掉队。

2.3将学生划分小组,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互动性

由于课时或班级规模限制,授课过程中进行课堂提问、翻转课堂或提交课程论文时,不能保证提问到每一位学生[5-6]。且为了体现课堂的多元化、增加趣味性、加强学生小组合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将学生划分为小组,以3~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明确最终的提交结果会影响每个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授课教师作为课外辅导员,针对于同学们感兴趣的化学知识,教师和同学讨论后确定一些主题,例如:化学与环境污染问题;如何理解微观结构决定材料性质?如何提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如何测量化学反应速率?人体酸碱平衡失衡与疾病关系等。课外组织同学们分组、查相关资料、组内讨论、组内推选同学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同学们团结互助的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及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同时,多样化作业使得作业成绩不再单一,所有作业成绩均会计入期末总评成绩中去,体现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

3开辟第二课堂

设置学术讲座专题、观摩仪器和动手做实验的多种方式,达到学生了解该专业的研究前沿,激发学生对该专业的主动性[7]。实现学生的使用现代工具、研究、沟通的能力培养。能正确使用和处理实验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处理,具备对复杂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结果进行正确解释和分析,比较和选择合理研究路线能力。开展专题学术讲座:邀请石墨烯、电催化、光催化、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学术讲座的方式,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各类新材料研发及其应用情况,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学生通过对离子电池相关学术报告学习,可以了解到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电源,在降低碳排放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结合课上有关电化学内容,分析出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及优缺点,了解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的构成,熟练写出锂离子电池表达式以及正负极反应方程式等。走进实验室观看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制备、分离、表征和分析。例如,先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样品分离,从记录仪中的几个峰,可知样品中物质的种类,对已分离的物质分别收集后,再通过红外光谱,质谱,氢谱和碳谱等分析,确定样品中的物质成分。最后,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于一些单晶样品进行结构的精确测定。可以了解X-射线单晶衍射仪的工作原理,巩固课上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等知识。实验仪器虽然只是演示实验,但学生通过观看,可以体会到现在分析技术的先进,知道在以后工作中遇到需了解材料成分时,能通过现代分析仪器来实现。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走进实验室做一些基本化学实验。通过开设第二课堂,使学生掌握材料表征的相关仪器和测试设备,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复杂工程问题研究与分析的能力从2016年授课至今,我院该课程通过“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出教室”的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与之后的专业知识和应用相结合,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4结语

我院《工程化学》课程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成立教师团队,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将《工程化学》打造成一门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实用性课程。通过对《工程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进行优化整合;引入新技术,建立了符合认证标准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学术讲座、观摩仪器使用,不仅为专业认证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的建设起到借鉴和示范作用,还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姣.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云南化工,2021,48(12):189-191.

[2]赵彦宏,王晓晶.《物理化学》多元化课堂教学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J].广州化工,2021,49(24):98-100.

[3]李阳,邹云.基于“雨课堂”的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J].课堂教学,2019,24:104-106.

[4]张东霞,高建静,姚瑞娟,等.“立德树人”理念下《工程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21,37(12):148-149.

[5]张华堂,何军,阳香华,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工程化学教学中的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21,48(11):176-177.

[6]郭祯,王韶旭,李刚.《工程化学》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J].广州化工,2020,48(10):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