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56: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税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我国,税务会计是一种专门针对税务、税金进行筹划与核算的一种会计系统,其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区别,是单独一个用于税务方面的、较为独立的会计系统。相比于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更注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并以税法的法律法规作为准绳,全面运用会计学的相关原理,更好地对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进行申报、核算、入库及监督等一系列工作。本文就基于此主要结合税收会计的计量原则,深入分析其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差异。
关键词:
税务会计;计量原则;财务会计;税款核算
一、前言
一般来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会计系统,其基本职能与工作内容也是有所差异的。税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收入、成本支出进行计算并记录,同时其还对企业的税额、税款等一些有关税收的业务进行处理;而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业务、交易以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事项进行财务信息分析,并最终以报表的形式向有关部门定期展示。虽然两者工作内容与基本职能有所不同,但是都共处于会计这一大级的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完善并发展了我国的企业会计监督与管理机制。
二、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前提分析
税务会计是会计系统的一种,其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区分,同时也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我国会计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从会计学角度来说,税务会计主要指的是一种专门用于记录并管理有关税款方面财务信息的会计系统,主要包含税务的规划与筹备、税金的审核与计算以及纳税的申报与缴纳等工作。然而,在大众眼里,税务会计不能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并列,其只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延伸。对于这种看法我不是很赞同,税务会计不管是在国企、行政单位还是外企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关于税收法规等问题,在税务会计这一会计系统中进行相应监管是必要的。税务会计主要的基本前提有纳税主体预期、企业的经营状况、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年度的核算环节等。一方面,就纳税主体预期而言,财务会计预期主要包括成本收益核算、内部风险控制等方面,而税务会计的核心预期为有效避税以及延长纳税,从而实现有限企业资源或企业收入条件下的财务收益最大化目标。同时,企业实现税务会计预期并非需要寻求税法的“灰色地带”或进行逃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与此相反的是企业需要遵循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法词典》等在内的法律法规,在分析最新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可能的收益核算方法以及税务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在年度的核算环节方面,年度会计核算是税务会计中最基本的前提,即税制是建立在年度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业务的基础上。课税只针对某一特定 纳税期间里发生的全部事项的净结果,而不考虑当期事项在后续年度中的可能结果如何,后续事项将在其发生的年度内考虑。比如在“所得税跨期摊配”中应用递延法时,由于强调原始递延税款差异对税额的影响而不强调转回差异对税额的影响,因此它与未来税率没有关联性。当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按暂时性差异产生时递延的同一数额调整所得税费用,从而使税务会计数据具有更多的可稽核性,以揭示税款分配的影响额。
三、税务会计的计量原则分析
税务会计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的会计学理论与应用状况,其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门专门针对企业的税款进行全面的计算、审核与管理的学科。计量原则也是税务会计中最基本的原则,然而对于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准则而言,计量原则中却又包含一定的确定计量原则,两者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因此在对税务会计的计量原则进行分析时,可以重点分析以下两个方面:
(一)确定性原则方面
确定性原则是税务会计计量原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指的是在对企业所得税部分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要按照有关所得税的法律规定进行合法、确定的核算,同时其也规定了企业所纳税款的具体金额与流程。这一确定性原则在税务会计中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其也具有一定的递延性。递延型也是确定性原则中一大基础定性,其同样也可以应用于相应的税前扣除中,以此来确保税务会计的金额是确定的、无异议的。毫无疑问的是,确定性原则作为首要原则其重要性在于明确税务核算的时间、内容以及金额,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不当核算所带来的财务问题、税务问题以及法律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在核算税务时不能遵循确定性原则的话,那么核算的有效性、系统性、完整性以及精准性就无从谈起。最为关键的是,随着我国税务会计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税务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确定性原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更广的延伸性,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纳税环节符合规章制度,而且能够“逆向”促进企业财务会计的标准化进程,使之符合国家法律、会计法规以及行业规定。
(二)相关性原则方面
在税务会计中,相关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企业所作的经济决策与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以及持续的经营状况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一般当财务会计要对企业的综合经营情况作经济分析时,就可以先从企业近几年的经济活动与所作的经济对策方面下手,以此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内部的经济发展信息。另外,在相关性原则中,其只对满足经济分析目的的会计信息作一定的分析。这就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税务会计需要要求支出与收入之间必然存在着关联,这样才能进行分析。
四、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分析
税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会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税务会计虽与财务会计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目的。税务会计以税收法律制度为准绳,为国家征税服务;财务会计在于满足国家 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本的需要。(2)依据。税务会计以税收法规为依据,对财务会计的数据需作必要的调整;而财务会计以会计准则为处理依据。(3)范围。税务会计按税法规定的要求,有选择地对相关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反映的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概况;财务会计则要对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反映整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由于税金可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等,税务会计也可相应地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行为税等。其中,所得税会计和 流转税会计的处理见“所得税会计”、“流转税会计”和“财产税”。
五、结语
综合全文,有效界定税务会计的理论、内容、对象、依据、预期等内容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税务管理而言具有极端重要性。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经济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不断转变会给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和机遇,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突出。财务会计中不再包含相应的有关税务管理的经济内容,而税务会计也正在不断地完善与独立。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本质上都是属于会计系统,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全面分析税务会计的计量原则以及其与财务会计之间区别的基础上,更应该要在其中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如何协调并促进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会计系统中,以及在企业的经营应用中的发展是当今需认真思考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雪岩,宋奇慧.论税务会计的计量原则以及与财务会计的区别[J].现代商业,2013-10-18.
[2]杨春阳.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区别[J].财经界,2014-02-20.
[3]刘慧青.浅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01.
关键词: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模式
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出现了。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然后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自从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I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经济时代。面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无论是会计实践还是会计理论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是税务会计分支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革新,生产力不断提高,会计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是会计分支产生的根本原因。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获的猎物及生产的谷物等便有了剩余,人们就要算计着食用或进行交换,这样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随之出现了“绘图记事”,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等方法。到了近代,1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随着经济活动更加复杂,生产日益社会化,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的情况下,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的目标、会计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并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会计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效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极大变化,20世纪中叶,比较完善的现代会计逐步形成。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和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是现代会计的开端。
企业税务会计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开始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税务会计被人们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我国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税务管理得到加强。增值税凭专用发票抵扣税额方法的实行,使应纳税额的核算逐步走向规范化。对此,各地税务机关试行了在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中培训办税员,指定取得办税员合格证的会计人员办理纳税事项的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政税收体制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工越来越明确,这对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二、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
在我国,由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尚未形成现代税制的框架,不具备税务会计成长的沃土。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随着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为税务会计独立成科创建了客观条件并提出了内在要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通过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就可以非常明确。
总体而言,税务会计账的数据来自财务会计账,从财务会计账上获取税务会计要得到数据。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大会计分支,目前在西方国家许多国家,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它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起成为现代会计的三大支柱。就具体区别总体表现为,财务会计与会计实务相关,是面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会计账,数据真实,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为管理者做出决策;管理会计则与财务成本管理相关,着眼于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对企业实施内部经营管理,预测计划与控制的学科;而税务会计与税法有关,其职能主要在于向对税局部等政府部门,他所从事的会计账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要求而建立上报,反映的会计内容应满足政府部门的要求。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1、核算目标不同。税务会计的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所得税方面的信息,便于税务部门征税。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向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税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纳税申报。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提供报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2、核算规范不同。税务会计的依据是税收法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额并向税务部门申报;财务会计的依据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程序和方法组织会计核算和提供信息。
3、核算基础不同。税务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比应收应付标准更加准确,既操作简便,又可防止纳税人偷税漏税行为。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以应收、应付作为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能使收人费用恰当的配比,便于确定各期经营成果,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相关和有用。
4、核算对象不同。税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狭义的税务资金运动过程,即从纳税收入产生经营收入开始,到足额上缴税款为止的税务资金运动,而财务会计核算的是企业全部的资金运动。
5、核算程序不同。税务会计按照道理也可遵循这个程序,但没有规范化的要求,企业一般在期末借助于财务会计的数据资料,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据以编制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规范化的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顺序。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
6、会计要素不同。税务会计的要素有四项,即应税收入、扣除费用、纳税所得(应税收益)和应纳税额。这里的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不定相同,在确认的范围、时间,计量标准和方法上都可能发生差异。财务会计有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会计反映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六要素进行的。
7、对会计上的稳健原则态度不同。税务会计一般不对未来损失和费用进行预计,只有在客观上证据表明已发生的情况下方可确认。财务会计实行稳健原则,一般充分预计可能的损失和费用,而不预计可能的收入,使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被报表使用者误解。当然,在某些方面税务会计也具有稳健的作用,如计提坏账准备和加速折旧等等,这具有对企业宏观引导的功能。 (二)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但税务会计的处理结果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而税务会计的种种处理结果应当与企业的财务会计相协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关键词:税收会计 结说会计 税务会计 税收筹划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财税合一的会计制度,但是随着会计改革与国际接轨进程的加快和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西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三大会计体系的逐渐形成,我国税务会计的建立必将成为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继而出现了税收会计、纳税会计与税务会计等不同提法。关于对这三个概念的界定,理论界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税务会计就是企业纳税会计;有人认为税务会计就是国家税收会计;还有人将代表国家利益的会计称为税务会计,将代表企业利益的会计称为税收会计。鉴于诸多观点,笔者汰为有必要对三者的内涵予以界定,明确税务会计的内涵及其内容。
一、概念界定
顾名思义,税务会计是关于税务的会计。税收工作包括反映国家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两方面的税收活动。若站在征税人角度(税务机关),税务会计称为“税收会计”(即国家税务会计);若站在纳税人角度,税务会计称为“纳税会计”(即企业税务会计)。由此可见,税收会计和纳税会计是税务会计的两个方面,两者都归属于税务会计,分别为税务会计的一门专业会计。税收会计是国家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税务机关核算税收收人,反映和监督税款的征收、解缴、入库和提退情况的税务资金运动的专业会计,体现了税务机关和国家金库的关系,是属于国家政府会计范畴的一门专业会计。纳税会计是以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技术,并融会其他学科的方法以货币计价的形式,连续、系统、全面地综合反映、监督和筹划纳税人的税务活动,以便正确、及时、足额、经济地缴纳税金,井将这一信息提供给纳税人管理当局和税收机关的门专业会计。纳税会计具有直接受税法制约的特点,体现了依法征纳关系。税务会计概括的说就是以税法为准绳,运用专门会计理论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税收或税务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专业会计,划分为税收会计和纳税会计。通常意义上,将纳税会计称为税务会计。即税务会计从广义上,包括纳税会计和税收会计;从狭义上,税务会计即指纳税会计。下文中采用税务会计的狭义概念,对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作以比较、分析。
二、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
两者几乎是同时产生,只要有税收,就有计算应纳税款的税务会计和核算征收税款的税收会计,这是税收活动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衔接点是税法。以税法为准绳,税务会计监督纳税人自身及时、足额并且经济地缴纳税金,而税收会计则要监督所有纳税人及时、足额并且正确地缴纳税金。所以两者存在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
三、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从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定义来看,两者的内涵存有较大差异,并非简单的概念之别。但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经常混淆两者的区别,这将不利于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和会计改革的实践,使之有失偏颇。本文拟从会计主体、会计目标、会计具体职能、会计核算对象、会计核算依据、会计记账基础、会计核算范围、会计核算难易程度及会计体系诸方面分析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内涵区别。
(一)会计主体不同
税收会计的主体是直接负责组织税金征收与人库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从国家税务总局到基层税务所等各级税务机关以及征收关税的海关。税务会计的主体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法人和自然人)。
(二)会计目标不同
纳税人一方面满足纳税企业管理当局的需要,进行税务筹划,寻求经济纳税(即节税)的有效途径,以实现降低费用,达到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另方面满足税收机关的需要,核算税金的形成,保证及时、足额地缴纳税金。
(三)会计职能不同
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一致的,即核算与监督资金运动。然而其具体职能不尽相同。税收会计的具体职能受制于税收会计的目标,即参与税收管理的职能和保证税款安全的职能,从而为税收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并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
(四)会计核算对象不同
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共同构成税收资金运动的全过程。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税金的形成(从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中分离出来),包括事前纳税的筹划,事中税款的计算、申报缴纳、核算,税后税款计算、缴纳正确性的检查等项内容。
(五)会计核算依据不同
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核算依据有其一致之处,都遵从于税法的具体规定。
(六)会计记账基础不同
税收会计的主体是税务部门,它是属于非盈利性组织,一般执行改良的权责发生制,即对税款征集、解缴等的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等需要划分期间的业务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
(七)会计核算范围不同
税务会计的核算范围包括企业所有应纳的税款,如流转税、所得税、其他税及关税。而税收会计则要区分税种和征税机关。关税在我国是由海关对进出国境的货物征收的一种税,也就是说海关作为征集部门要征收关税,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消费税、增值税也由海关征收。
(八)会计核算难易程度不同
税收会计是在税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仅对纳税人缴纳的税款进行核算,并作税款的收入与付出的会计处理,会计核算较简单。税务会计则是核算税收资金与其经营资金相互交叉运动,其计税、纳税的程序和方法及其会计处理比较复杂,增加了纳税会计核算的难度。
(九)会计体系不同
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归属于不同的会计体系。税收会计属于国家预算会计体系,国外称之为政府会计。
关键词:企业税务会计问题对策思考
一、税务会计及企业税务会计特征
(一)税务会计理解要点税务会计是一门基于财务会计的会计学科由于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各个国家之间学者依靠自己的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关系,对税务会计的定义也存在差别。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点出发,对税款形成、计算、缴纳等行为做出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即确认、计量、报告、记录、单位涉税事项的专业会计体系。税务会计既是会计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财务会计为计量前提和基础,但又不是财务会计的简单附属。从会计学科角度讲,税务会计从核算主体、核算对象、核算方式、核算目标等方面基本具备了独立的学科特征。负有纳税义务的独立纳税人,即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的纳税主体均为税务会计核算主体;纳税人在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可用货币表现的和税收有关的经济活动,税务会计的核算目标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要求,具体目标的确定由使用者要求决定。
(二)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特点企业税务会计的特点是与管理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比较总结出来的,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企业税收执行的纳税筹划,企业税务会计采取税负因素分析等方法,确保纳税人运用合法手段,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即根据税收具体规定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企业税务会计对自身经营方式、纳税活动等进行筹划,使企业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享受减轻税负,合法避税等企业经营管理目的。2.企业税务会计实务受制于税法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范围内,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处理方式等,均可从企业在生产经营实际视角下,进行选择性操作。但企业税务会计须在税法制约下操作,不可任意更改和选择严格依据税务法规、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科从现行财务制度规定下的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年限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多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而企业税务会计则只可据税收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予以核算,必须报税务机关或备案批准。3.企业税务会计必须具备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并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企业以货币表现税务活动的资金远东全过程。鉴于税法下的计税依据、处理方法、计算口径等均可能与企业会计记载反映出的依据、方法、口径等产生差异,则企业税务会计须有独特、独立的处理准则,借助税务会计工作反映企业履行税务情况,及时、足额地解缴应纳税金。税务会计须有效保障企业认真、正确、完整地履行纳税义务,避免企业偷税、逃税、骗税、欠税现象的发生,并为企业提供税收常识服务,防止企业因对税收规定不熟悉、未尽纳税义务受处理造成的损失。
二、企业税务会计在我国发展状况及现存问题
(一)企业税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二战以后,美国率先将企业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直至上世纪80年代,企业财务会计开始被人们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和实践。当前,税务会计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由目前税收与会计法律环境分析,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与大陆法系国家相近,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则与英美法系国家接近。以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为分界,1993年之前主要是税法决定会计,税务会计融于财务会计之中,此种模式与法、德模式相近,在这之后采取“纳税调整”模式。2000年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开始执行,这显示出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体系”过渡为“独立纳税体系”。次年,《企业会计制度》又做出新的规定,要求会计制度应和税收法规尽可能保持一致。尽管如此,我国税法和会计制度间仍存在较多不同,所得税前调整项目越来越复杂化,这对税务会计制度的建立健全提出更高要求。
关键词:我国企业 税务会计 财务会计 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公布与实施,由此造成了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的重大差异,并且我国的税法越来越健全、税收监管越来越严格、计算要求越来越细化。笔者认为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核算这种差异的专门的理论和方法,实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是一种必然要求。
一、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关系的发展历程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般只需对政府负责,无论盈利还是亏损,一切都是政府的。因此,企业所有的会计处理均以国家财税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大体保持一致。同时,企业也从方便的角度出发,以满足税务当局的要求为其会计处理的基本出发点,尽量避免或减少由于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要求的不同而需单独解释的内容,进而按照税收法规进行会计处理,而非以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为主要目的。然而,从国际惯例看,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税利都是分开的,税是对政府的义务,利润是投资者所拥有的投资收益;不仅如此,两者还是矛盾的,税缴多了,利润就会被抵消。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该种市场经济环境必然导致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群体复杂化情况的出现,而会计的处理方法如何从以税收为基准的旧模式向以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主要目标的新模式进行转化就成了当务之急。所以,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目标逐步呈现出了非同一性的特征。这种非同一性是从1994年税制改革和1997年起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笔者将准则和制度纳入广义的“会计制度”范畴之内)的相继出台开始逐渐扩大的。比如,税法中《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法规与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方法等内容在确认收入、费用和损失方面的差异逐步扩大,甚至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分歧和对立关系。
二、企业税务会计的特点
企业税务会计是以对所得税应税所得与会计收益差异为核算对象,建立专门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形成独立于财务会计的企业税务会计。其具体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税务会计的税收目标与财务会计目标不同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能真实、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税务会计的目标是保证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公平社会分配。
2.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执行的法律依据不同
前者主要依据的是国家税法;后者则是会计准则。两者因其法律依据不同,故其收入确认范围与确认时间不同,从而造成会计收益与应纳税所得者的重大差异。例如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固定资产的折旧上、可在现行财务制度规定的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总和法等几种方法中选择,采用其中一种;在存货核算中,企业可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等五种方法中选择。但企业税务会计只能依照税收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及存货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并需报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也就是说,企业的经济行为和财务会计核算涉及到税务问题时,应以税收规定为依据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规定要求不一致时,应以税收规定为准绳,进行必要的调整。
3.企业税务会计是反映和监督企业履行税收义务的工具
企业税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对企业以货币表现税务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反映和监督,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因为税收规定的计税依据与企业会计记载反映的依据并不总是一致的,处理方法、计算口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异。对此,企业税务会计应有一套自身独立的处理准则,通过税务会计工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保证企业的税务活动按照税收规定进行,使应纳税金及时、足额地解缴,防止偷、逃、骗、欠税问题发生,保证企业认真、完整、正确地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不熟悉税收规定、未尽纳税义务而受处罚所导致的损失。
4.企业税务会计具有税收筹划的作用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税收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经营利润乃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做好税收筹划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合乎法律的大前提下,为达到潜在税收负担最小化,税后收益或所得最大化的目标,采用将其组织机构、产品业务等进行统一规划,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国家的税收政策得以正确的贯彻实施,同时促进纳税人增强税收法律意识,用好用足税收政策,取得更大的经营效益。
三、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1.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差别日趋明显的必然要求
目前,企业纳税仍然依赖于财务会计的账簿和报表,其财务人员在申报纳税时,头脑中往往没有税务资金流动的清晰、完整,系统的观念,导致企业税务会计只能成为财务会计的简单附属,而财务会计又不能全面行使税务会计的职能,二者互相牵制,影响了各自职能的充分发挥。
现行的税制已日趋完善,它与会计制度的差别越来越明显。
1.1目的不同。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除了为综合部门及外界有关经济利益者 服务外,更主要的是为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服务;而企业税务会计则要根据现行税收规定和征收办法计算应纳税额,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例如纳税申报和税款解缴是税收资金运动的结果和终点,是税务会计应反映和监督的重要内容。由于各税种的计税依据和征税方法不同,同一税种在不同行 业的纳税人之间的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尽一致,所以反映各种税款缴纳的方法各不相同。企业应按税收规定,结合本行业会计特点进行正确的核算。
1.2核算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当前企业会计准则 和财务通则规定,企业的财务会计必须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中选择一种作为会计核算基础,一经选定,不得更改。而企业税务会计则不同。因为根据税收规定,在计算应税所得时既要保证纳税人有立即支付货币资金的能力和税务机关有征收当前收入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征收管理方便,所以税收制度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是实施会计处理的“联合基础”。例如房产税,商品房一经售出,即使购买方未付清房款,房地产商都得按“权责发生制”记入收入;但税法考虑到房地产商支付税款能力,规定根据房地产商是否收到房款来确定纳税时间,即以“收付实现制”作税务会计基础。
1.3计算损益的程序和结果不同。企业税务会计从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成本费用的标准与财务会计不同。如财务会计把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折款从营业外支出科目中列支,即准予在利润结算前扣除,但税收规定则不允许在计算应税所得时扣除。
1.4企业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而这种价值正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进行核算的重要内容。
1.5企业税务会计要对纳税申报、税款解缴、税款减免、税收筹划进行专门核算。而企业财务会计则把以上项目作为附属,这些差异,成为税务会计单独设立的前提条件。
2.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完善税制及税收征管的必然选择
2.1企业配备既懂税收规定、又精通会计业务的专门税务会计人员,根据税收规定和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计算、申报纳税,及时、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有助于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上缴。
2.2有利于分清税企权责,使税务人员从繁杂的财务账簿、报表检查中解脱出来,利用更少的人力全面高效地履行税务机关应有的职责。
2.3有利于税制结构的完善。企业税务会计相对独立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之外,企业税务人员能对企业税务资金的运动情况进行潜心研究,有助于税务机关发现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及税制的不完善之处,从而进一步加速税制完善的进程。
3.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四大内容。企业纳税对财务管理的四大内容都有重要影响。例如,在筹资中,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获取的资金其成本的列支方法在税法中所作的规定有所不同,是在税前列支还是在税后列支直接影响企业的负担,企业必须认真加以筹划,选择有利的融资结构。又如,投资者在进行新的投资时,基于节税和投资净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可以从投资地点、投资行业、投资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选择。又如,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效率的同时又要考虑到运转周期,以保证纳税时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能力。还有,税收政策不仅影响利润的分配,而且对累积盈余也有制约作用,同样需要纳税筹划。总而言之,纳税问题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各个过程,融于财务管理的各内容之中。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必须熟知税收规定,不仅要站在征税人角度熟知税收规定,还应站在纳税人角度正确进行有关纳税的会计处理,并适时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明智的财务决策。
4.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企业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之间分配关系的最佳途径
首先,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执行税收规定,纳税人应树立牢固的纳税意识和责任感,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不能片面地只为缓缴税、少缴税、不缴税。其次,如果现行税收规定中存在某些“灰色地扩,纳税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避重就轻等 策略也属合乎情理和法规之举。目前,国际上合理避税已很普遍,纳税人树立避税意识,既是明智之举,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当然税务机关在税务实践中,对发现的税收立法、执法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堵塞漏洞。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强化征纳双方的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
四、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1.加快构建我国税务会计的理论体系
由于我国现行的税制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各种规范性文件屡屡下发,这势必造成我国现行税制的复杂性和操作上的难度性。作为推动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共同发展的关键因素,税务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应该在税收微观领域将宏观税收学的基本概念、原则转化为税法学的相关概念、原理的同时;又可以借助于财务会计学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以税收法规为准绳,将应纳税企业计算、缴纳的税款和应履行的纳税义务通过会计系统予以反映。
2.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对象、内容及核算方法
企业税务会计的对象就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用货币表现的与税收相关的经济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税务会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2.1确定企业税务会计的纳税基础,即税务登记、变更登记、重新登记、注销登记和纳税申报。
2.2流转税、所得税两大税金的会计处理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应纳税种的会计处理。
2.3企业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
3.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制度
3.1财务会计制度是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通则》的要求制定的,与其它专业会计一样,税务会计也必须遵照执行。只有当这些制度与税收规定有差别时,才按税收的规定执行。
3.2纳税申报制度。纳税申报制度,是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程序,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应缴税款的制度。企业税务会计应根据各税种的不同要求真实反映纳税申报的内容。
3.3减免税、退税与延期纳税的制度。企业可按照税收规定,申请减税、免税、退税和延期纳税。按照税务机关的具体规定办理书面申报和报批手续,应附送有关报表,以供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前,企业仍应申报纳税;减免税到期后,企业应主动恢复纳税。
3.4企业纳税自查制度。企业纳税自查,是企业自身监督本单位履行纳税义务,防止和纠正错计税、少缴税、欠税的一种手段。企业内部对账务、票证、经营、核算、纳税情况等进行自行检查,以避免应税方面的疏漏而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五、对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几点建议
要把企业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其中虽然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有些甚至还要补充和修订相关法规和制度。目前,企业税务会计在我国基本上还处于构想阶段,如何让其初具雏型,我们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人员业务培训
如果说税务会计的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那么税务会计的业务素质则是税务会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核心和保证。
1.1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与“税务会计”相关的课程,培养具有较深会计理论、税收理论及法律理论功底的专业人才。
1.2税务机关应给企业税务会计常年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的机会,以使企业税务会计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规定和征管制度。
1.3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选拔符合税务机关和企业要求人员担任税务会计,并为其提供培训、调研机会,保证税务会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2.健全组织机构管理
健全的组织形式是保证企业税务会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必要条件。就我国现状来看,要设立企业税务会计,还必须建立注册税务会计师协会,定期组织税务会计资格考试,保证企业税务会计具有一定水准的执业素质;并对税务会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完善税收规定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另外,还应制定约束企业税务会计行为的条例或规定,以减少企业税务会计不合法行为的发生。
3.完善相关配套法规
随着税务会计的诞生,企业税务会计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在合法的情况下为企业制订出最佳的纳税方案上。这便对企业管理及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企业用制度的形式规定税务会计必须遵循的准则,规定企业的其他管理人员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强行要求税务会计做出违法行为,从而为企业税务会计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另一方面要求税务人员要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减少税务管理上的人治现象。
参考文献:
[1] 占琳.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3).
[2] 邹李航.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资产计价理论方面的比较[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 (07).
[3] 路静. 从新准则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发展趋势[J]. 商场现代化, 2010, (27).
[4] 刘爱香. 从涉税会计信息及其披露角度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J]. 知识经济, 2008, (10).
[5] 于俊萍. 企业独立设置税务会计的意义[J]. 山东税务纵横, 2002, (10).
【关键词】税务会计;应用研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
1.绪言
所谓的税务会计最主要是指开展税务筹划、核算以及在纳税过程中进行申报的会计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都把税务会计当作是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一个延伸。当然,这种延伸的关系最主要是建立在当下税收法规逐渐走向复杂化。特别是在我国,受多种多样的原因影响,绝大多数企业的税务会计依然是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支,未能将其当作是一个独立的会计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税务会计在企业中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亟需更正。
2.税务会计的主要特点
企业税务会计首先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我们知道,在税法大结构之下的计税依据和计算口径和具体的处理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和企业自身的计税依据和具体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同和差异性,作为企业自身的税务会计来讲,必须要有自身的特殊性存在。除此之外,税务会计所谓的独立性是指它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也只有保证了独立性,企业的税务会计才能真实可靠的反映出企业的纳税真实情况,能够很好的保障企业依法纳税,从而从根本上防止企业偷税漏税情况的发生。
企业税务会计的运行必须是要在税法的控制下完成的。具体来讲,企业税务会计的核算方式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来开展的,特别是在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中,完全可以在财务制度的规定下任意的选择。同时,税务会计的活动必须要受到税法的制约,在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实行,绝对不能脱离税法的相关要求。
最后,企业的税务会计系统完全可以辅助企业进行纳税过程中的筹划活动。企业的税务会计不仅仅只是反映企业纳税的主要情况,还完全在参考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细致有效的考察,然后让企业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之下做好税收的筹划行为,从而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税收盈利。
3.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在企业中的问题
3.1 企业不够重视,未能设立税务会计
经过考察后可以得知,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并未在内部设立税务会计,仅有的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由于涉及到税法和纳税申报等问题,在财务部门设立了专门的税务会计,但是作为其他的很多中小企业来讲,自身的经营信息不够多,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非常低,对纳税申报信息也没有太大的要求,而且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税务会计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未在企业内部设立税务会计系统,这种现象在一些并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表现得非常明显。
3.2 缺乏应用人才
众所周知的是,现在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将企业的税务会计工作交由财务会计来完成,但是财务会计还有很多其他的日常工作需要完成,税务会计工作对他们来讲是一个附加的工作内容,所以他们并没有机会对此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学习,也不会对税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研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的税收机制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断的变化状态中的,这种变化状态使得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一直处于频繁的不对称的情况下,在具体的纳税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差异性的项目进行适度的调整,这就需要对税法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完成。在当下,只有少数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能够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做到准确规范,又能在计税的过程中做到完整有效,剩下的其他大多数的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往往不能准确的报税。在具体的报税过程中往往只是人为的听从税务机关的安排,很多财务人员根本不了解税法,所以就导致企业在纳税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处罚,这些都会给企业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1]
3.3 税务会计系统不够完善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在当下不够完善,而且核算的过程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税务会计的发展一直处于长期的讨论过程中,缺乏实践意义。在改革的过程中,受到多种陈旧思想的限制,既没有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也没有和国际接轨,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根本上来看,现行的税收制度已经和当下的税务实际状况不相符合,特别是当下的信息时代,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层出不穷,税务会计的核算过程不够全面,管理不够完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国家税款出现大量的流失,给国家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4.提高税务会计科学应用的策略与手段
4.1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完成税务会计工作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企业在实行税务会计过程中,必须要在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完成,包括财务会计制度、纳税申报制度和企业的纳税自查制度都是根据会计法和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所进行的延伸,税务会计必须要在认真遵循的情况下来完成相关的工作。只有在这一系列制度和税收的相关规定出现冲突,才可以按照纳税的相关规定开展纳税行为。[2]
4.2 建立和健全税务会计系统
在建立税务会计系统的过程中,我国应该更多的去学习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然后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有效的税务会计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相关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确立相关的原则和内容,保证税务会计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讲,我们除了需要一部基本的税收法律之外,还需要有一些完整的规范纳税人义务和税法解释权的法律,除此之外,有必要将现在实行的各个单一的税法升级为法律,提高纳税的立法等级。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在纳税过程中的监管活动,对相关的工作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完善执法的体系建设。
4.3企业应该积极的引进税务会计人才
要开展科学有效的纳税管理活动,必须要大力的引进一些专业的人才,特别是那些对税务知识、会计知识和管理知识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的复合型人才,企业更应该要积极的引进。作为一些大企业来讲,财务制度比较健全,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高,对一些只拥有初级财务知识的财务工作人员并没有太多的要求,而更多的偏重一些拥有丰富经验的高学历税务会计人士,作为中小企业来讲,也应该转变思路,为高端人才开出优惠的条件,吸引他们的加入,来完善企业的纳税工作。[3]
4.4 加强信息化进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是否拥有信息的主动权,决定着他们能否在企业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在税务会计系统也一样,能否掌握信息先机,了解到最新的税务工作变化状态,从而改善自己的纳税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在当下,企业需要加快自己的信息化进程,否则就会严重制约整个企业的全面发展。要想在当下全面的发展税务会计,必须要积极的破除技术层次的限制,采用最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企业的税务会计工作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5.结语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并未重视税务会计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作用,在当下,企业管理者需要积极的转变思路,切实的重视税务会计的积极作用,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譬如说建立和健全税务会计系统、积极的引进税务会计人才、加强信息化进程等方式,积极有效的改善自己的税务会计工作,为了保障企业的纳税工作的科学有效性做出实际的贡献,从而保障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元午. 企业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的原因及其模式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版) ,2009,( 2) .
一、税务筹划的内涵及其性质界定
(一)税务筹划的内涵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特定税收制度下减轻赋税,规避风险的一种纳税行为。这种纳税方法有利于企业进行税务目标的筹划和税收对策的安排。从不同的角度对税务筹划进行分析,可以将其看做税务会计的组成部分,也可将其作为一种单独的学科。无论是税务筹划还是税务会计都涉及到两门以上的学科,作为新型学科的税务筹划应该属于财务学的范涛。
(二)税务筹划的性质
就税务筹划的性质进行分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税务筹划具有超前性,其次是税务筹划有合法性。美国著名经济学教授认为,税务筹划就是纳税人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进行控制,主要目的是避免不希望的税收后果,人们可以将税务筹划看作是挖掘现行税法中的理论漏洞,并对自己的交易行为进行设计来利用这一漏洞的过程。纳税人可以根据税法中涉及到的各种内容对涉税活动进行谋划。但是对各种涉税活动的谋划必须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所以说税务筹划的首要性质应该是合法性。如果税务筹划离开法律规定的范围,就会出现违法法律的规划,这样的规划就是违法行为。除此之外,税务筹划具有超前性,通常情况下,应税行为发生之后纳税人才具有缴纳税款的义务,一定程度上为纳税人缴纳税款以及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机会。纳税行为的超前性就是纳税人对既定的税收政策和涉税事项方案进行规划,对这些经济事项进行规划发生在其纳税行为之前,其最终目的是达到税收负担小的效果。
二、税务筹划经济学性质分析
税收筹划的经济学性质可以分为收益的租金属性以及市场均衡性,税收筹划收益是企业中一种特殊的制度收益,需要对其经济学行为进行界定。税收筹划介于寻利行为以及寻租行为的中间,寻利行为是一种生产性活动,而寻租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介于这两者行为之间的主要原因在于税法律制度为企业税务筹划提供了一定的约束规则,在这种约束规则之下,税务筹划是由于纳税人的税收支付而获得的对租金的追逐权。但是在不同的约束规则之下,税务筹划人不同其筹划能力也就有所不一样,从而获得的筹划收益也会不同,因此税务筹划又体现了一种差别化的经营能力。税务筹划不是一种单纯的寻租行为,而是一种特殊的寻利行为。筹划行为是在一种既定的制度下进行的,纳税人所获得的无差别税务筹划特权不需要在税收支付之外再进行支付,税法面前的税收筹划权力人人平等,与其他的管制或者是特权没有任何关联。尽管企业组织形式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人们受到理性的驱动,往往会将企业中的税收支付作为一种交易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企业对于交易成本的管理有着同样的偏好,企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税收成本,追求税务筹划的利益。企业不同税务筹划的规划能力就会有所不同,因此,企业经营能力的特殊体现可以看其对税务筹划的能力,税务筹划能力较强的企业生产性也比较强。此外,税务筹划还可以节约税收现金流量,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实现企业的财物价值最大化,微观上能够增加企业的产值。
税务筹划在成本效益约束上与产品经营有着共同点,但是与产品市场相比较,税务筹划有着比较特殊的市场均衡过程和均衡条件。产品市场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典型的竞争关系,市场的需求往往决定着供给,在两者都相对较大的情况下,竞争效应就会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均衡价格往往比较高,并且呈现出一种由高到低的现象。与产品市场经营不同的是税务筹划的市场经营是一种非竞争性的关系,该环节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与产品市场刚好相反,税务筹划市场的供给决定需求,其管制效应也是一种供给管制效应,均衡价格是一种由高到低的关系。税收法律制度是税务筹划市场的供给者,而纳税人是其市场的需求者。纳税人进行的税收支付既是税务筹划的需求价格,同时又是其供给价格。随着税收制度的变迁,无论是税务筹划的需求还是供给其均衡价格都比较低,但是长期均衡价格却比较高。当出现新的税务筹划供给时,通常很少有纳税人发现税务筹划知识,往往是较早进入税务筹划市场的人获得的税务筹划收益比较多,而纳税支付往往比较少。一些企业在经营中会看出税法提供的各种机会并对其加以使用,抓住说服提供的机会进行市场经营就会将企业带入市场经济利润较高的阶段。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更多的企业纳税人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企业在既定的税务筹划制度下出现的一些税务常识,进而也会让他们慢慢进入税务筹划市场。虽然税务筹划市场上的纳税人都是一种非竞争性的关系,但是由于税务筹划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最终会引起政府对税收进行管制,导致税务筹划制度供给条件发生变动,当政府减少制度供给时就会使得纳税人的税务筹划利益减少。
三、税务筹划经济学性质对会计价值的拓展
(一)税务筹划对会计信息的拓展
现代税务筹划的基石是税务会计,现代税收是建立在现代会计基础之上的一种税收方式,会计为税收提供了主要的纳税依据。无论是通过何种方法都要将企业的纳税信息反映到税务会计报表之中。因此,企业提供税务税务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税务会计的确认和计量,税务信息是继财务会计之后的又一个企业对外报告会计。一般情况下,税务会计的信息使用者是税收管理当局。税务会计信息作为对外性质的会计报告,能够直接的对信息进行反馈。税务会计的信息使用者能够对企业提供的信息直接进行反馈,通过信息反馈可以给企业的税务筹划带来一定的价值。一些企业不知道如何恰当的进行税务处理时,需要企业会计师对企业经济的风险区域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挑战性的措施权衡风险,纳税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对自身的立场能够合理的进行解释就不会受到处罚。因此,在企业纳税信息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采取挑衅性姿态应对风险是一种比较划算的策略。总之,企业进行税务筹划不仅需要对税收法律比较熟悉,可以在应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单方面的解释,同时还需要对税收法律进行界定。税务会计能够合理使用会计信息的反馈机制不仅能够帮助一般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同时还能够进行避税规划。在进行战略管理时,企业会计师使用信息反馈机制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管理知识,从而制定正确的税务筹划战略。
(二)税务筹划对管理会计的拓展
现代企业制定的财务目标更多的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影响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因素往往是现金流,因此公司进行税务筹划主要目的是对现金流进行管理。主要是为了节约现金流,最终获得货币时间和价值,实现财务安排和规划。企业价值的实现与税务筹划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现代企业管理通常都将税务筹划作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税务筹划的经营性能够为企业的资本增加一定的税收支付,从而实现税收节约的目的。此外,税务筹划中也可以利用一些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和执行理念。作为现代企业经营能力的表现,税务筹划是管理会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税务会计; 税务筹划;
煤炭企业是我国很长时间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我国的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 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税务改革不断深入, 传统的煤炭企业往往需要承受沉重的税务负担。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进行了能源转型, 传统煤炭企业面临的巨大的压力, 再加之税务改革的深入进行, 煤炭产业面临的税务负担也不断加大, 这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税务会计的含义及种类
(一) 税务会计的定义
税务会计指的是在企业中从事税务工作的专职会计人员, 其工作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的利益以及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税务改革, 我国企业的现代化制度不断完善, 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以及债权结构的复杂化, 原有的企业会计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专门的税务会计这一岗位的存在, 就尤为必要了。
(二) 税务会计的种类
在企业中的会计基本可以分为管理会计、财务会计, 而税务会计是近年来企业中新增的一个会计类型。税务会计又可分为纳税筹划会计和调整核算税务会计两个类型。纳税规划会计是指在不违反国家相关税务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通过专业的学术知识来帮助企业减少或者拖延企业纳税。而另一种是调整核算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税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将企业的收入、利润以及应交税费核算为应纳税所得、应税收入、应纳税额。
二、税务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作用
(一) 规范煤炭企业纳税行为
根据我国宪法以及相关税务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国公民具有纳税的义务, 纳税人需要进行税务登记、按期申报税务、及时缴纳税务等。根据税法规定, 不同行业其所实行的缴税政策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其计算方式是十分复杂的。税务会计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专门型人才, 其可以依据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与煤炭企业财务会计所反映的依据确定所需缴纳税额。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范我国煤炭企业的纳税行为。
(二) 维护煤炭企业合法税收权益
企业作为纳税人需要依法履行缴纳税务的义务, 同样也依法享有诸多税法所规定的权利。例如当企业收入不佳、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利用缓期缴纳税款的权力, 保持企业的稳定, 当企业摆脱困难时再行缴纳税务, 类似的还具有陈述权、申辩权、行政复议权、请求国家赔偿权等权力。通过专门的税务会计可以切实有效得为煤炭企业争取合法权益, 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 促进煤炭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开展
煤炭企业税务会计需要对过往的税务资金状况进行监督, 运用税负因素分析等方法, 结合煤炭企业的行业特点合理规划统筹企业的投资、融资和收益分配等各个不同的环节的纳税活动。通过对企业各个阶段实行节税措施, 已达到总体的合理节税的目的。
三、煤炭企业税务筹划的方法
(一)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节税
在我国的税收的政策当中, 除了规定了各行各业的缴税要求, 也包含了一些缴税的优惠政策, 如研究开发费优惠政策、综合利用资源的优惠以及增值税优惠等等。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
一、概念与背景
当前,在西方许多国家,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它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起,成为现代会计的三大支柱。
1.随着我国会计体制的改革,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作为分离的体系,独立运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它使得财务会计的工作依据更加明确,减少了分离前会计处理不仅要符合会计准则,也要满足税法规定的情况;对税务部门来讲,也使得征管工作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2.从本质上看,税收是政府的“公共投资”在企业形成的股权收益。因此,税务会计便成了企业的股权投资者与公共投资者之间利益分配的规则平台。
3.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集股权投资者和公共投资者于一身,此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高度重合,即以会计利润为依据,直接向国家缴纳的税金。但是,市场经济以来,随着股权投资者与公共投资者的角色分化,他们对财务信息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股权投资者为了维系企业的长远发展,较多地考虑风险因素,他们倾向于提早确认费用和延迟确认收入;而政府作为公共投资者,承担着公共投资收益平衡的压力,倾向于提早确认收入和延迟确认费用。这样一来,会计信息在股权投资者和公共投资者之间的分歧逐步增大,国家作为统治工具,通过单独的税法规定,对财务会计的核算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延伸,确保税收的更好实现。
二、两者的联系
1.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的基础。企业通过整套的财务资料.一方面对外编制报表,另一方面为税务会计提供基础数据,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无差异部分.税务会计可以直接取用财务会计的结果.对于差异性部分,包括可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或不可转回的永久性差异,必须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比如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世界各国大都先以财务会计的利润数据为基础,再按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可以说,税法是借助了财务会计的技术和方法,才得以实现的。
2.税法也对财务会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使会计实务处理更加规范化、更加法制化。
3.两者的协调最终反映在对外的财务报表上。将按照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通过“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科目,作为负债或资产列示,同时,也对损益表产生影响。
三、两者的区别
1.两者的核算目标不同。财务会计的目标.是通过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编制各种报表,来反映管理层的受托履职情况。税务会计的目标是遵守税法规定,正确计税、纳税等,同时帮助管理者进行税务决策。
2.两者的核算依据不同。财务会计的法律依据是会计准则。当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有冲突时,会计核算可以先依照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而暂时忽略税法规定,等到期末纳税时,再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即可。而税务会计的法律依据是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3.两者的核算原则不同。财务会计把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要按照当期收入或费用确认。而税务会计却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在收益确认和费用扣减的标准上,更加准确,可防止偷税漏税。
4.两者的核算对象不同。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退出等过程:而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因纳税而引起的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补退等的资金运动。
5.两者的核算要素不同。财务会计有六大要素,即利润、权益、负债和费用、收入、资产。财务会计的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税务会计的要素有四个,即为准予扣除项目、应税收入、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其等式是:应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额。
四、分离的理论基础
1.政府主体分析。税收代表国家利益,政府重视企业收入,却对成本采用相反态度。对其成本,在范围和标准上有严格限制。财务会计是向使用者提供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的财务报表。由于两者目标不同,使财务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产生很大差别,为了更好的反映这种差别,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应当分离。
2.企业主体分析。分离模式下,一方面,财务会计摆脱了税法的束缚,信息质量大大提高,对管理层的决策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税务会计有了完整、独立的系统,信息质量也有很大提升,企业的涉税核算能力大大增强.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开展纳税筹划,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避免不必要的纳税损失。
3.征管主体分析。税务机关的征管成本,主要取决于税务信息化水平,而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是否分离,正是影响税务信息化水平和征管成本的重要因素。分离模式下,税务会计有自己独立的核算体系,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涉税信息,减少了征收难度,降低了征收成本。
五、分离的方法选择
关键词:企业;会计税务
一、设立税收会计的必要性浅析
税收是单位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税收没有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重要作用,不少单位无意间形成了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而轻税务管理的局面。
企业也存在这种状况,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多数企业在设置税务管理岗位时,只设置一个最低层次的或兼职的办税员负责所有纳税事项的处理,在遇到难度较大、政策性较强、情况复杂的涉税事项处理不慎时,可能会造成管理失误从而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第二,企业财会部门人员基本都是学财会的,专业方向不同,较少涉及税收专业知识,基本上处于“无师自通”或“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第三,在从业资格、执业资格、技术职称、职业资格认证鉴定方面较少涉及企业税务管理方面的项目,无法具体衡量每个从业者的工作能力和学识水平。第四,舆论导向方面,往往强调企业依法纳税的宣传过多,而政府机构很少帮助企业培训税收相关知识。第五,企业税务管理是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延伸,从工作要求上,其专业人员必须懂会计核算,才能从事企业税务管理,而实际上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不一定都懂税务管理,而懂税务管理的就必定会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二、关于税收会计师及其职责
(一)关于税收会计师。税务会计师职业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倾向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税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专业税务会计职业。
税务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在企业以货币表现税务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中起着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的作用。相比会计学科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税务会计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税务会计要在税法的制约下进行财务操作。作为税务会计,在开展财务工作时受税收规定制约,必须严格按照税法(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运作,而无权不能任意选择或更改自己的工作。当企业的经济行为和财务会计的核算有税务问题的存在时,税务会计应当以税收规定为依据对之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如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的规定要求不一致,此时税务会计应当遵守税收的规定为准绳,对单位财务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二,税务会计需要反映和监督企业税收义务的履行情况。税务会计在开展工作时,应该有自身一套独立的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并依据此准则通过税务会计工作反映单位的财务及税务情况,保证单位按照税收规定进行税务活动。税务会计有义务促使单位及时、足额地解缴应纳税金,防止单位出现偷、逃、骗、欠税等问题。在单位认真、完整、正确地履行纳税义务时,税务会计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作用,避免单位因不熟悉税收规定而未尽到自己的纳税义务遭受处罚并因此导致出现损失。
第三,税务会计在单位起着税收筹划的作用。
除了对本单位税务资金运动的反映和监督,税务会计还能通过各种专业方法如税负因素分析等方法,使纳税人可以做到更加明确、熟练地利用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税务会计师的职责。企业税务会计师的职责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根据税收法规对应税收入、可扣除项目、应税利润和应税税款进行确认和计量,计算和缴纳应税金额,编制纳税申报表来满足税务机关等利益主体对税收信息的要求。二是根据税法和企业的发展计划对税金支出进行预测,对纳税活动进行合理筹划,发挥税务会计师的融资作用,尽可能使企业税收负担降到最低。
三、关于设立税务会计的几点建议
当前,税务会计的设立在我国尚且处于构想阶段,怎么促使其不断完善,尽快做到初具雏型呢?笔者认为不妨在人才、组织和法治等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人才方面。在单位的会计事务工作中,可以说,促进单位生产发展,提高单位经济效益是税务会计最重要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税务会计的业务素质核心和保证。作为高智能活动主体的税务会计,其专业知识涉及税务知识、会计知识、法律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与其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实现这些的和谐完备,提高税务会计的专业能力,首先需要社会为税务会计提供充足的业务培训机会,例如在高等教育中开设和“税务会计”相关的课程,经过大学的熏陶和学习,税务会计会更快地成长为兼具税收理论以及较深的会计理论、法律理论功底的专业人才。其次,税务机关应给单位的税务会计提供经常性的咨询服务及培训的机会,便于税务会计人员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规定及征管制度。
(二)组织方面。税务会计工作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健全的组织形式是保证,也是必要条件。分析我国税务会计的现状不难发现,在设立税务会计之前,必须先建立注册税务会计师协会,并定期组织税务会计的资格考试,以保证税务会计能具有一定水准的执业素质。其次,对税务会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地进行分析和研究,使税务会计能为完善税收规定以及单位的决策提供参考。再次,还应制定一些条例或规定,约束税务会计的行为,尽量减少税务会计发生不合法行为。
(三)法治方面。税务会计诞生以后,单位会计就可能会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为企业制订出最佳的纳税方案而又合法或不违法。这无形中对单位的管理尤其是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用制度的形式规定一些准则,税务会计必须遵循。规定单位的其他管理人员不能强行要求税务会计作出违法行为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为税务会计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税务人员也要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尽量减少税务管理上的人治现象。
总之,通过税务会计师对纳税政策的系统管理,促使公司对税收法律法规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促使树立公司依法纳税观念,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可以优化公司资源,促进企业精打细算、节约支出、减少浪费、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公司综合实力,有助于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税务会计 发展 目标
一、企业税务会计的主要特征
企业税务会计是以现行税法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根据财务会计的相关资料核算和监督企业税务资金运动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会计学科。上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税务会计有其独立的特点,使之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
(一)税务会计需严格遵循税收法律法规
在企业经济业务中,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并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灵活加以运用,但面对税收法律法规,税务会计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无任何选择权。在这方面,税法的强制性表露无遗,因此,企业的涉税风险必然成为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就是说,在企业中,当征纳税行为发生时,如果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税务会计核算发生冲突时,企业所据以调整的依据就只有一条就是“税收法律法规”。
(二)税务会计核算的实质是调整核算
税务会计的调整核算是指,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税务会计将财务会计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得出的企业财务会计收入总额,财务会计费用总额,及企业财务利润总额,按照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在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从新计算应纳税额所得额,并按照对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过程。一般来说,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在税务会计中居于基础地位。不同的税种需要用不同的调整方法进行税务会计核算。因此,合理处理企业经济业务活动中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的计算口径,是正确地履行企业纳税义务的基础。
(三)税务会计贯穿于企业整个经济业务活动
从企业设立初期,到企业终止时至,企业税务会计都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纳税环节的各纳税事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循环整体。在对企业的整体涉税风险进行考量时,往往无法独立分离事前还是事后,都需通盘考虑。因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往往是若干个产品生产的周转过程并行运转、交叉进行。在一个时点的横切面上,能看到不同周转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存在。产品生产的周转循环是人们的一种抽象理解,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把某个周转过程分离出去。因此,税务会计必然是前后兼顾,全盘考虑的系统工程。
二、企业税务会计必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而资金运动就是资金的形态变化或位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只有通过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增值的目的。从资金运动对象分可以把资金运动分为社会总资金运动和个别资金运动。资金运动与会计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认为,资金运动是会计的对象。而现今,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都无法脱离资金而独立运作,企业会计核算其就是以货币资金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都在计划的规划和影响下发展,因此,税务在企业整个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无法显现,企业一直以来都习惯以财务会计为会计工作的核心,而忽视税务会计。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这种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甚至在一些转型期的企业,税务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我国在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税法日益健全,税收管理愈发严格,计算方式也趋于多样化,这样的背景使得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标逐渐产生差异,企业为顺利发展,不得不对税务会计给予重视,也不得不考虑税务会计发展独立性问题。
(一)二者确认基础存在差异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从确认基础来说,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二者在收益实现期间与对应的费用抵扣期间的配比问题。企业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亦称应计基础、应计制原则,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即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的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而税收制度则是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结合来进行税收确认。即将企业经济业务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同时结合部分权责发生制来进行税制基础的确认。
(二)二者计量基础存在差异
在会计准则中,为更为准确的记录经济事件,财务会计确定了五种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属性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而在税法中,由于税收法定原则,使得税法必然表现出强制性、固定性及无偿性。在这种条件下,为使得征纳税做到有据可查,“历史成本”原则必然成为税务会计所遵循的工作基础,才可以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及权威性。
(三)二者的计量要素存在差异
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前者,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构成了资产负债表,反应企业截止到某一会计时点的财务状况,后者,收入-费用=利润,则构成了企业的利润表,反应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而在税法中,由于应纳税额是企业最终的计税结果,那么“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税所得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应纳税额就构成了企业计税要素”,同时在计算缴交金额时,税务会计应遵循“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税所得额,和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应纳税额”的税务等式。
三、企业税务会计的目标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和纳税人向国家缴税的法律依据。在一些国家,税法调整的对象还包括征税机关上下级之间的行政关系。而正是因为税法是国家的法律规范,同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又必须履行税法,并遵从于税法规定。因此,企业税务的目标必然是兼顾社会责任的同时,又有企业责任,且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税务目标应该是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同时,企业税务会计的目标也必须是以税法为基本前提,向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一)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决策的税务信息
在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下,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所有与经营相关的企业收支,都必须在税法的约束下进行,因此企业税务必须以国家税法为基本前提,那么,各级税务机关就必然成为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税务信息的第一使用者。只有在各个企业的真实税务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各级税务机关才有了采取行之有效的税务稽查的依据、那么,在此基础上的税收政策的制定及修订,税款征收的顺利开展等相关活动,才有了最为直接的数据支撑。
(二)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经济决策的税务信息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多税制的复合征税模式,即我国税收制度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税种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复合税制往往以一个或某两个税种作为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活动的主导,即主体税种,在不影响其他税种的作用效果的前提下,优先主体税种的作用。复合税制具有灵活,弹性大的优点。在我国就具体体现在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与之相配合的复合式税收体系。在这一税制体系下,虽然税制弹性大也较为灵活,但也给企业带来税务政策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企业要在复杂的税务环境下顺利发展,税务风险已成为企业不得不考虑的要素,税收成为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使企业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必然关注税收权益。因此,企业税务会提供的企业税务征纳税会计信息,也成为企业决策的依据这一。
(三)向社会公众提供与之相关的税务信息
在当今,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的途径也逐渐增多,为拓宽投资渠道,企业税务会计报表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点。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相关税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纳税义务履行情况,判断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诚信度、社会贡献力,从侧面判断企业经营实力,从而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为企业做大做强,树立百年品牌打下坚实的公众基础。
综上所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加强综合竞争力,必然要重视企业税务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与企业税务会计相分离是企业财务专业化的必然趋势,企业税务会计是实现兼顾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桥梁,是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必要途径。企业税务会计的发展必然为企业、国家提供健全有效的基础数据,从而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S].国税发[2000]84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S].国税发[2003]45号
[3]于长春.税务会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税务会计;税收风险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8-0117-02 中图分类号:F830.62 文献标识码:A
一、设立税务会计职能岗位是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加入WTO后《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的相继出台,税收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所得税制度方面我国于2008年统一了企业所得税法,并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于2008年修订出台了新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及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等。由于新出台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其出台背景和拟定政策的部门不同,所以在会计与税务处理办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不尽一致的地方,使财务管理部门在具体执行中带来诸多的不便。这些差异大体为这几个方面:其一,会计制度在损益的核算方面强调的是财务利润,而税法上则强调的为税务利润(即应纳税所得额)。其二,在收入的确认方面,会计制度和税法的确认口径大体一致,均采取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即收入与成本费用相配比的原则)。而在成本费用的列支扣除方面,会计制度虽然也进行了罗列规定,但与税法规定差异较大。一是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按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规定要求予以当期支付或采取预提的方法列支相关成本费用均可列入当期损益进行处理(即作减少当期财务利润处理),而税法在成本费用税前扣除方面则不同,即按财务会计制度列支营业外支出的各类行政性罚款、滞纳金、罚金及罚没支出均不得税前予以扣除,倘若企业已在当期税前扣除的,可不作财务会计处理,只能在所得税汇算时作为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处理。二是财务制度规定可以预计提取列支企业未来费用(如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货款和抵债资产损失准备等14项内容),而税法则规定除金融企业可按年提取呆账准备资产余额的1%计提列支税前扣除呆账准备金外,未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核准提取的其他准备金一律不得税前扣除。同时又规定了倘若金融企业如果发生呆账损失的,应先冲减其呆账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列支扣除。其三,在税务会计处理方面,税法坚持的为历史成本,不考虑货币的时限价值,需财务制度规定经评估增值部分的固定资产可计列折旧费用予以减少当期财务利润,而税法规定所计提的折旧的费用不得扣除。其四,财务会计制度对某些费用未规定具体的列支标准和限额,而税法规定则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如业务招待费按实际发生额的60%扣除,40%部分视为个人消费不予以税前扣除,而且60%可扣除部分还不得超过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5%;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可按年财务利润的12%扣除;宣传费和广告费支出按年营业收入总额的15%扣除(超过部分可延续下年扣除)。其五,税法还在成本费用的扣除方面强调了合理性的原则,对一些超前或者延迟列支费用问题也作了限制规定等等。诸如以上均属于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由于财务制度和税务会计执行中存在着差异,势必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同时也对纳税申报和处理其他相关涉税事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专门设立独立的税务会计对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非常必要。
二、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税务会计是税收体制的完善和会计职能变革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会计职能的不断变革,逐步与国际接轨,税务会计与城市商业银行财务会计之间的分工合作越来越明确。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经验,设立独立的税务会计已成为这些国家城市商业银行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并成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可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预算会计融汇一体并驾齐驱,规范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税务会计制度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和会计发展的必然和要求。税务会计是以纳税人为会计主体,以税收法律制度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对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进行连续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目前,我国税务会计作为实质性工作并非独立存在,实行的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会计制度,即使在会计核算中对城市商业银行所涉及税收的会计科目、账户及相应的会计信息进行单调的处理,财务制度和税务会计在处理涉税事项上既不衔接完善,又不具体细化,很难达到财务管理规范管理目标的要求。因此建立完整和独立的城市商业银行税务会计制度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只有将税务会计从会计体系中独立出来,才能更好发挥税务会计职能作用。
三、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税务会计是进行城市商业银行纳税筹划的需要
一是通过往年企业所得税汇算中发现的问题,在吸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改变会计处理方法,完善会计审核的制度,以便尽可能避免由于类似情况再度出现给企业带来的纳税风险。如其一,在发票审核中,尽可提醒费用报销者在一定时间限定内(最好在一个会计年度)归集把关予以核销,尽量减少或杜绝跨期和不合理票据的报销。其二,对一些呆账及资产损失需上报审批涉税事项,应及早的同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及时提醒着手完善各项手续,按规定时间整理上报主管税务机关予以审批。以规避因手续不完备或超过时限未获批复,得不到税前扣除所带来工作被动局面。其三,可以通过基层税务会计交流座谈的方法,加强经验的沟通。统一政策处理的口径,及时做出调整处理,以便减少财务管理工作中疏漏现象的发生。
二是通过运用掌握的税收政策,提出具有针对性合理化建议,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发挥参谋作用。其一,尽可能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某些税收优惠政策规定项目的投入,从税收优惠政策中获得效益。其二,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充分预计列支可能发生费用支出和财产损失,尽量地缩小税基,以减少应税所得。如按照税法的规定,对一些可以按一定比例计提和限定据实列支扣除的费用项目(广告和宣传费用、公益性捐赠支出、业务招待费、呆账准备金、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在不影响整体战略和经营需要的前提下,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和方法正确区别对待,对税法规定当期可以计提的费用应足额预提予以列支;对税法规定加以限定支出的费用部分,应事先进行详细计划和预算,严格根据规定加以限定,以免超标;对于可以采取摊提的方法摊销扣除的费用(如长期待摊费用、折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等)可根据税法规定的摊提方法,采取孰长孰短适度原则均衡摊入各期予以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