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

时间:2023-09-01 16:56: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

第1篇

关键词:教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研发;实施;标准化中小学生

长期以来,因为中小学实习课堂教学的缺乏,在高师教育中存在着教师核心技能形成难问题。由荷兰学者提出的“临床教育学”,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新兴边缘学科的临床教育学,是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教育理论综合起来,根据临床教育实践需要,开拓出作为真正实践性的教育学新领域。[1]在实践教育学理论指导下,开设出专门训练高师生核心技能的临床课程,可以较好地解决高师院校大面积增强教育实践技能的难题。

一、研发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意义及可行性

(一)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内涵

有研究者认为核心技能“是指所有职业都要掌握的核心的、重要的技术内容”[2]。由于高师教育以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为己任,而中小学教师又是以学科教师、班主任的身份去完成日常教育工作的,其学科门类较多,班主任也因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不同存在着操作技能上的差异。因此,只能从中小学教师完成岗位任务需要的核心技能,来确定高师临床课程的训练模块。笔者借鉴医学领域临床课程定义,参照中小学教师完成岗位任务所需核心技能,构建出培养高师生核心能力的方案和资源系统,将其作为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它是借助高师实习基地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研发出应用性处方理论和操作技术,由高师生扮演各类中小学生,利用中小学生课外辅导、在线辅导等,组成虚实结合的中小学仿真课堂,在高师校园内大面积实施中小学课堂教学核心技能实战训练的课程。其突出特点是,将高师独立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课程论、班级管理等教育理论,与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融合,开发出能直接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规范化教师技能分类训练教材,形成教育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技能训练课程。

(二)研发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重大意义

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不仅被写进了课程标准,而且成为教师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识。根据Merrill的观点,“学习的本质唯有当知识被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时才会被体现”[3]。就高师生实践能力形成而言,只有在具体工作情境中引导高师生努力建构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才能有效培养高师生的教学能力。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教师课程实践取向方法的探索不遗余力,国外由于高师院校规模小,其附属中小学多而且联系紧密,可以基本满足高师生经常性的实践教学需要。由于国内高师规模庞大,中小学与高师院校分属省市不同的管理体系,合作松散,没法照搬国外一体化的教师专修学校来开展教育实践。因此,一些师范大学探索出“政府-师大-地方中小学”GUS联盟之路,在教学上探索出微格教学、计算机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实践者研究等多种方法来指导师范生学习。但是,由于缺乏利益捆绑机制,联盟之路难以深入;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方法,只是截取教学实践的局部画面,很难与真实的中小学课堂对接,致使高师教育课程建立知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得不到实现,“以未来教师和教师教育者的生命体验为内容”[4]的教育实习流于形式,大面积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依然是制约高师教育深化改革的瓶颈。教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研发,设计出由中小学生和高师生扮演的“标准化中小学生”参与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环境,从“定型化的教学”转型为“情境化的教学”[5],让高师生以中小学课程决策者、实施者身份,进入基于教学体验、关注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临床实践训练之中。这样不仅可以直接提高教育实践技能,而且有助于其尽早熟悉今后的生存环境,掌握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形成良好的从教态度和教师角色心理,增强当好中小学教师的自信力,养成勇于实践、乐于实践的品行,从而大面积提高高师生实践教学技能。

(三)研发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可行性

首先,具有政策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新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和基本要求,明确了其学习领域,提出了开设对应课程模块的建议,为教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领域划分和资源包构成提供了依据。新课标规定了教育实习和见习时间共为18周,从时间上为临床课程开设提供了保障。其次,许多高师院校建立了附属中、小学实习基地,为教师核心技能训练积累了系列“临床”经验,为高师生扮演各类中小学生提供了资源。高师生惟妙惟肖地扮演各类中小学生,不仅是准确掌握中小学生心理的需要,更是组成仿真中小学课堂,大面积突破教师实践技能训练瓶颈的关键。最后,笔者在广西和岭南师范学院的实践,有力地证明开设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具有现实可行性。笔者于2005-2008年带领广西师范学院15人在南宁八中高2005级2班经过三年的临床跟班实习,让高师生从帮助高中生解决学习问题中,习得解决“自习无”问题的辅导技能。2015年9月至12月,本项目组主研深入湛江16小五一班课堂,引领小学语文和数学实习教师,积极开展电子书包教学新模式探索;每周二晚上开设32学时的《教育实习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笔者亲自负责“标准化小学生”角色扮演训练,由师范生扮演“标准化小学生”,组成仿真实训课堂。临床课程实训中,笔者主要借助小学新课标和教师核心技能形成规律进行现场指导;实习领队教师针对学科教学、学生分类辅导与管理问题,以大课堂形式训练实技能,从而大面积提高了实习教师备课、说课、试讲、制作课件等核心技能。

二、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研发

(一)研发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理论依据

临床教育学,突出从批判现实教育中发现问题,诊断出问题的实质和存在问题的病理,再从教育实践的现场性和实践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将其归纳为“实践性”、“病理性”、“问题性”三个维度,从三个支柱上予以展开研究。[6]这就为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维框架。根据临床教育学的分析思路,首先从批判现有教师教育课程现状中,我们发现高师教育缺乏综合多学科课程的临床课程。其次,诊断出师范生核心技能缺失的病理在于缺乏中小学生组成的课堂教学实训现场。最后,形成了解决临床教学问题的处方理论和策略。借助带实习生的实践,我们在处方理论上形成了针对中小学教师岗位实践技能模块的训练包,提出了培养“标准化中小学生”组成中小学课堂,开展大面积实施教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训练策略。

来自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智慧和技能属于缄默性知识范畴,既不能依靠高校教师以教育课程方式予以传授,又很难让高师生在有限的时间探索获得。只能将高师原本独立的教育课程知识与对应的专业学科知识、中小学对口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有机结合,形成针对中小学教师岗位的核心技能训练模块,再按照智力技能分阶段形成的理论予以训练。尽管教师核心技能蕴含了教师智慧和创造力,但最终需要课堂教学行动予以实现,仍然属于智力动作技能的范畴。因此,适合以加里培林五阶段智力技能理论为基础,按照冯忠良教授改造后的智力技能三阶段理论予以研发。[7]以此为指导,笔者结合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研发实践,提出“观摩教学-模拟操作-技能创生”的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三阶段开发理论。首先,需要提供观摩优秀教师完成岗位工作程序的技能展示过程,对其关键程序进行解剖和点评,让高师生形成整体映象。这一阶段中的解剖和点评,本身就是教育课程、学科课程、中小学教学经验融为一体的整体应用,这里的关键是需要有“三维一体”融会贯通的培训师。其次,提供一步步操作的教学程序训练。其关键是由教育理论基础扎实、中小学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予以现场指导,将操作细节放大、慢放、回放,指出可能存在的错误或多余动作,以此训练高师生掌握操作要领。最后,设置概括化教学情景,引导高师生对优秀教师的教学流程,进行切合自身实践的创造性加工。这是训练高师生课堂应变技巧和形成教育智慧的最后阶段,关键是需要变化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从多变的仿真课堂情境中,掌握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能根据课堂情景的变化创造出适合自身需要的教学技能。

(二)划分临床课程领域,确定核心技能训练模块

有研究表明,学科教学、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人际交流等技能,成为比较公认的教师教学专业核心技能。[8] L・S・舒尔曼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确证PCK(学科教学知识)是最能区分高成效与低成效教师的一个知识领域。因此,学科教学知识技能的形成性训练,就成为教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重要领域。中小学教师完成岗位任务需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人际交往技能理应成为其课程领域。班级组织与管理始终伴随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因而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核心技能。教学评价和反思研究,是教师岗位技能得以不断提升的动力。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教师的核心技能。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了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并在课程设置“建议模块”中指出,开设“有效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课程。这就为开设“学科教学、班级组织与管理、教育信息技术、人际交流、教师反思研究”五类核心技能临床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相应的理论课程基础。

根据教师五类核心技能的研究成果,参照教师新课程标准,结合笔者12年中学教师、10年实习指导教师的经验,设计出五类临床课程的模块如下。①32学时的学科教学技能临床课程,包括研习新课标、研习教材、了解中小学生认知准备、教与学的策略、课堂教学技能五个模块。研习新课标和教材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学生认知准备是确定教学的起点;教与学的策略是教师备课设计的关键;课堂教学技能是前述技能的综合体现。五个模块相互联系,缺一不可。②16学时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技能临床课程,包括组织策略、问题学生处置、教学监控、班级管理四个模块。组织策略教给高师生完成任务需要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问题学生处置能力,既是高师生顺利推进课堂教学的前提,又是其深入实施个别辅导所必需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对高师生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班级管理能力既是当好班主任的需要,也是提高高师生组织教学的核心技能。③16学时的教育信息技术临床课程,包括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技术、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技术、在线交流与办公技术、攻克教学难点的研发技术四个模块。借助网络获取信息是扩大高师生眼界、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的有效路径;信息加工则是将教学思路立体呈现,将教学设计课件化所必需的核心技能。在“三网合一”的今天,在线交流与办公技术,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必备技能;许多教学难点的攻克,需要借助可视化、动态化教育技术予以展示。④16学时的人际交往技能临床课程,由人际交往策略、人际障碍处置、标准化学生扮演三个模块组成。这些都是师生交往取得实效的核心技能,是人际交往领域的核心要素。⑤16学时的教学反思研究技能临床课程,包括常用教研方法、学科教学研究、教学行为反思技能三个模块。教育科研方法是教师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前提,学科教学研究又是教师专业化取得突破的关键,而课堂教学反思技能则是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三)研发高师临床课程资源包的协同机制

从临床课程内涵及其领域、模块构成中可以看出,临床课程的研发需要高师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反复探讨,才能形成高师核心技能的训练资源。这样的课程资源,既是对中小学教师原有岗位技能的改进和经验的概括提升,又实现了教育理论知识点与教师岗位技能操作要点的对接,能产生高师教师、基地中小学教师、实习生三方协同的整合效应。因此,临床课程需要协同三方力量予以开发,这就需要建立三方协同开发的机制。实践表明:针对中小学教师核心技能的不同性质,由对口的高师学校二级学院牵头研发学科教学技能临床课程,教育技术学院牵头研发教育技术临床课程,教育学院和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研发其他领域的临床课程,是专业化研发的有效路径。二级学院根据负责研发的临床课程,将需要研发的课程模块以教学资源包形式,向学校申请教改项目立项,争取每个资源包资助3~5万元,让高师教师和基地中小学对口学科教师联合申报、完成;要求其项目组成员必须由对口专业高师理论课教师、中小学对应岗位教师、实习生(最好由优秀实习生或中小学新手教师)组成。根据三方人员的特长,做出各类知识技能训练模块开发的分工,组成中小学教师、实习生、高师教师对口课程模块开发小组,以“资源包”项目形式下发研发经费。整个运行机制,按项目申报评审,经费分期划拨,按时验收课程资源包,形成多方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

(四)研发核心技能临床课程资源包的步骤

按照国家教师技能标准,对高师临床课程五类模块进行研发。借鉴澳大利亚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方式,在第一部分阐明课程模块标准、结业要求及考核指南。第二部分,开发临床课程模块的训练内容及程序。第一步,探究支撑每一技能训练要点的相关理论,作为技能训练的分析工具,形成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开发的处方理论。第二步,开发中小学特级教师公开课视频、班级管理录像、各类中小学生典型活动视频等,从若干同类型的教育活动中,提炼出常规教育情景中核心技能的训练程序和要点,作为临床课程的基本训练材料。第三步,由中小学教师根据岗位实践经验,对训练程序、各环节要点、检测标准等进行逐条修改,补充完善相应的内容。组织中小学教师和实习生进行现场示范,强化正确的动作要领,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其纠正办法。第三部分,开发临床课程训练的细节突破要点,进行技能攻关训练。总结专家教师的成长经验,对比实习生进步中的问题所在,分别从技能形成的技术构成、技能形成中的易错点上,分侧面展示出掌握教学技能训练的程序,以分步的视频演示、指导教师解说、纠错训练的可视化方式,形成攻克核心教学技能的细节展示训练,开发关键环节的细致化、放大化、立体化陪练和纠错练习视频。第四部分,开发实训小结与讲评总结资源。提升实习生总结出的现场经验,根据其演示动作,再一次强化训练的连贯程序和各个环节需要掌握的要点。让被训者对相关环节的价值进行评价,明确其在教师核心技能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操练过程进行重新组织,修改其中的教学环节和细节,形成适合实习生个性化的教师核心技能。最后,组织高师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师和优秀学生,进行三维动画处理。将各个操作环节配以动作要点的图解和音频说明,使临床课程资源更加条理化、清晰化、形象化。

三、多方合作协同实施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

(一)依靠“双师”团队训练好标准化学生

在课程实施的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提到了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9]。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是高师教育理论见诸于中小学教学实践的课程,要使其获得预期实施效果,就需要挑选一批“双师型”教师。一方面高师院校需要精选一批动手能力强、能将中小学教学经验与高师学科教育理论融合的“一体化”双师,参与到临床课程的实施中。另一方面,还需聘请大批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临床实训师,以便师范生有机会深入中小学课堂见习和试讲。笔者多年实习领队的经验表明,依靠中小学提供大量课堂训练是不现实的,临床课程实施必须在高师院内进行。开课前,必须先训练出大批能准确扮演各类中小学生的高师生,这样才能将技能训练置于仿真环境中。医学临床课程中的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系统培训后,能够恒定、逼真地表现患者真实临床情况的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10]。根据这一定义,从教师掌握中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形成仿真班级环境的需要看,主要是让高师生扮演好优、良、中、差四类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状况、心态特征、课堂言行、学习习惯、作业状况等。经过与对应类型的学生及其原班教师讨论,制订出标准化中小学生角色扮演的检测依据。按照中小学生类型及其检测标准,在高师院校内开展扮演标准化中小学生的技能训练,就能为大面积实施临床课程提供现实条件。

(二)高师临床课程实施“步步高”训练程序

根据加里培林智力技能五阶段形成理论[11],笔者将高师临床课程的实施程序分五步展开。第一步,高师核心技能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使高师生了解中小学课堂教学原样,从而建立起调节动作执行的定向映象。首先,把所要形成的核心技能“外化”为一定的物质形式,使高师生了解这种动作原样的实际内容。比如,将标准化中小学生的典型言行进行录像,作为模仿操作的榜样。其次,以学习者能独立审察和独立完成为原则,把标准化中小学生的动作原样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建立起高师生易懂、易于操作的训练程序,让高师生形成连贯训练需要的整体印象。第二步,将原始材料或录像动作化阶段。这一步,需要凸显中小学教师施教关键技能的细节部位,引导师范生突破核心技能训练中的难点。第三步,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让高师生用自己便于理解的操作性语言,准确叙述中小学名师的操作要领。第四步,内部言语动作阶段。为了促进高师生核心技能的定型,需要鼓励其经常在头脑中将正确的操作方式“过电影”,进行反思概括;还要不断变更教学对象和情景,使其教学行为方式得以概括。第五步,完成综合动作和补偿训练阶段。高师核心技能是一种综合技能,前面四个阶段完成的只是单项或局部技能训练。因此,需要连贯地综合技能训练,并借助高师生的自主反思探究出纠错、补偿的方法。这样的五大步骤,从实施路线上确保每个课程模块训练收到“步步高”之效。

(三)高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实施结果评价

临床课程模块开发中高师与中小学合作的“双元性”、实施方法的情景性、标准化中小学生角色扮演等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评价具有多元主体和多途径的特性。从评价主体看,需要高师和中小学指导教师、相关中小学生、高师生本人,对教师核心技能课程的实施现状做出多元综合评价。从评价的目标指向看,需要根据各临床课程领域,进行分类的针对性评价,而不只是对实习教师进行综合性模糊评价。尤其在扮演中小学生角色的评价中,更需要根据多方面的感受,对高师生“像中小学生”的程度,从心态、言行、完成作业状况等方面予以评价。从评价的途径看,既可采取对中小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笔试,对高师生现场技能检测等评价方法;也可以提问“标准化中小学生”,检测试讲教师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效果,结合参与现场辅导的中小学生作业测评,实现虚实评价途径的有机结合。从评价方法看,试教课堂中教师提问和中小学生课业状况,一直都是作为评价实习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在大面积的高师仿真临床课程实施中,由于是“标准化”的中小学生替代听课,因此只能参照在线或临时招募的中小学生对提问和作业的反馈,结合“标准化中小学生”的临场反应,实施教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形成性评价。高师和中小学指导教师,则分别从其设置的课程目标和积累的中小学教学经验出发,对教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实施情况,做出客观测评与主观感受结合的评价。最后,是受训师范生自我反思和总结性评价。参与临床课程培训的高师生,结合亲身感受和技能指标达成情况、中小学生对自身试教的反应,做出自己的综合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这是确保临床课程实施富有实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武鑫,马云鹏.日本临床教育学与教育病理学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影响[J].外国问题研究,2013(2):89-92.

[2]吴建设,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意义、现状、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57-59.

[3]郑晓梅.意义建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2(5):18-22.

[4]王加强.从“制度文本”到“传记文本”:教师教育课程的范式转换[J].教师教育研究,2012(6):46-51.

[5]李召存.课程知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总序):2.

[6]钟启泉.从巴赫金的语言哲学看“临床教育学”――日本教育学者浅沼茂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07(9):8-12.

[7]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40-445.

[8]李玉峰.论教师教学专业技能的核心成分及其养成[J].中国教育学刊,2007(1):74-77.

[9]黄小莲.教师之课程身份:一个尚需深入研究的课题[J].教师教育研究,2011(4):33-37.

第2篇

门头沟区教委注重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相结合,在《门头沟区“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以优化师生教与学方式、优化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管理服务为着力点,基于区域教育云平台,推动教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转变课堂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迈入数字学习时代。以“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建设技术先进、服务功能强大的全区教育云平台。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完善数字校园建设,完善全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重视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服务的有效性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加速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应用数字德育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推进数字德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区进行了中小学数字德育资源网建设。依托中小学德育干部和广大班主任队伍,在充分使用德育资源的基础上,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更新上传微视频等资源,不断丰富拓展德育资源库。目前有精品德育资源2149个,包括自然、环保、科技、国情、安全、健康、文化等;纪录片资源240个,包括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理探索等;中华传统节日资源223个;思品素材114个。

数字德育资源网现已成为我区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平台,广大教师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利用资源网积极开展多种应用活动。教师将资源网站内的德育视频展示在课堂中,使德育内容及时蕴含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及其他课程中,既帮助教师在备授课时节省搜索资源的时间,也使中小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了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目前,我区部分学校初一到初三年级开设了国学教育课程,各班级依托德育资源平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节约教育、安全教育和国学教育。

此外,我区充分根据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数字德育资源,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一方面,开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部影片”活动,同学们通过看电影写影评,丰富业余生活;启动“中小学数字德育网上假期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如寒假春节时期的对联征集、短信征集等;启动雾霾天气“停课不停学”网上学习活动和“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活动。另一方面,以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为契机,以中西方文化对比为话题,开展书法文化宣传、传统节日背景、民间艺术展演、京剧宣传体验等活动。

网站根据资源浏览量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推送,优先呈现精品资源,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增长知识与技能,开阔视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品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化学业数据资源,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经研究,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提高教学判断和决策能力,将对教学方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在中高考改革背景下,利用教育大数据优化诊断评价、为师生减负提效、实现个性化教与学等,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点,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近年来,门头沟区开始关注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过程性教学数据,累积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教学,以此来找到学生学习中的真问题,促进师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建设学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采集课堂前测、课中检测、课后测试等学业数据,并应用于日常教学。因日常学业数据具有常态、高频、知识覆盖面完整等特点,在数据的连贯性与完整性上有天然的优势,可以与教学同步,所以通过采集日常学业数据,形成大数据资源。通过采集的数据信息,系统自动统计分析,而通过这些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精准定位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如图1)和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如图2),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业情况分析,并且系统会自动为学生沉淀错题本(如图3),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图4)。

大数据的分析能够从不同角度及层次为不同的教育系统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报表,将过程性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学校及时、客观、直观地获取最重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信息,教师可及时改变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引导,优化教与学;学生可进行个性化学习,把握自身的不足点,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同时,面临新中考的改革,又可利用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自主选课及制定生涯规划;学校管理者通过掌握数据分析信息,结合学校、教师、W生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个体能力的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教育均衡发展。

注重资源的内化与生成,实现共建共享

近年来,在与北京市教育资源网、北京市德育网和北京市课程网对接,获取和使用市级优质数字资源的同时,我区也购置了适合本区中小学校的相关优秀教育资源,如中国知网、中小学数字德育资源、中小学教育视频资源等。我们在应用这些优质资源的同时,建设与本区教材相配套的学科资源平台,将现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迁移与统一管理。实现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数字化和共享。

全面建成教育资源共享系统,通过音视频采集设备,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三画面的存储与查看。通过前端设备实现课堂教学的直播、点播、存储及教学评估,随时随堂进行教学录制留存。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回放进行教学回顾与反思,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视频进行知识点的再学习,以解决自己在课堂中没有理解的内容。而我们通过这种边存储边应用的方式,促进本土资源的生成,进而充实本区学科资源,以便对学校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在丰富资源支撑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备课,根据教师角色自动关联学科网站的资源,推送到教师工作台。教师备完的教案、课件能够自动上载到该学科资源栏目中,审核后自动回到学科网站中,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即完成资源建设,以达到资源的持续更新。通过小组协同备课,专题讨论交流,生成性教学资源共享等实现教师协同备课,促进教师专业性发展,从而推进区域性的数字化教学,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促进管理方式的改变,促进研修方式的改变;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土化,形成以质量高、适用性强为前提,以应用为导向,全体教师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体系。

打造区域智慧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期门头沟区功能定位,紧随首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凝聚共识、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继续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打造智慧教育建设工程,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探索“互联网+教师学习服务”形式,鼓励教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推进“互联网+教研服务”实施,实现区域性的网络教研与信息化教学;开发“互联网+学生学习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继续探索 “互联网+课堂教学服务”方式,深入开展移动新课堂实验;丰富“互联网+家长服务”形式,拓展学校平台和班级平台服务功能;探索“互联网+学校管理服务”方式,实现科学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互联网+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让教育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让教育资源应用更加均衡,让教育发展更加优质有特色,从而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第3篇

一、顶层设计,政策制导,开创生态体验科研新范式

实践中,沙市实验区探索出了专家、学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三结合的科研模式,开创出一条德育理论与实践协同推进的新科研范式。

政府给力,为课题研究提供动力源。根据区委区政府制定颁布的《沙市区加强与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区教育局向中国生态体验课题组申报立项了“生态体验: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教育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子课题,制定了《沙市区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教育实施方案》,《沙市实验区关于加强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的实施意见》,确保“三规范”“三落实”,即:规范组织机构、规范课题管理、规范科研制度;落实科研队伍、落实科研时间、落实科研经费。要求各实验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遵循顶层设计、系统架构、分类推进、精细实施的原则,借助生态体验理论和实践模式,探索震撼心灵、感动生命、高效美善的魅力德育模式,建构沙市中小学生、幼儿道德价值观培养体系。加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打造具备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特质的区域德育品牌。

专家引领,理论与实践科学对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都申报立项了三级课题,生态体验专家组多次与学校一线实践者零距离对话,开展现场扎根性指导,帮助教师掌握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设计和导引的关键技术,助推各实验校的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对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生活中,体验道德、体验生命的意义。

实践创新,形成区域陶养体系。在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沙市区以十九项德目为总纲,与“三爱”教育和沙市打造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战略目标科学对接,结合探索形成的先进经验和资源进行整体构建。既关注中小学生、幼儿生命发展中的真问题,又遵循青少年儿童品行内涵发展的规律;既关注同一时间内各年龄段研究主题的发展性、关联性、延伸性,又兼顾十九项德目总纲下不同年龄段之间选题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螺旋上升。在多重因子多个维度中综合统筹、立体架构而形成沙市区中小学生、幼儿道德价值观陶养体系。

二、理论引领,区域推进,形成生态体验化育新局面

在生态体验理论引领下,课题研究成员共同度过了十多个春秋,见证了一段震撼心灵、感动生命、互动陶养、群集共生,不断探索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教育实践模式的生命历程。

――不断提升科研队伍素质。生态体验专家组多次莅临沙市培训、指导。2011年,专家组深入沙市实验区进行生态体验德育实践模式的系列化专题培训和德育活动现场扎根性指导,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中小学校长、各校德育骨干教师200多人全程参与。在“生命多精致教育就应多精致”,“爱与责任”的体验教育中,生态体验理论深入教师心灵深处,打开了教育实践的源头活水。通过现场大型仪式体验活动、优秀案例展示点评和现场零距离对话,渐次辐射和带动德育科研骨干队伍和队伍,形成了沙市区相簇而茂的生态化队伍丛林。全区先后派出一百多名德育骨干参加总课题组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学术年会。在每年一届的暑期课题科研骨干队伍培训中,专家讲座、研讨交流、互动陶养,正能量不断扩散,成为深化课题研究的辐射源,追求高品质实践推进的能量库。随着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沙市德育与时俱进,形成了科学、合理、有效、有序的德育新常态。

――不断提升德育活动课水平。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班、团、队会(课),导引者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生态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超越枯燥说教,彰显德育文化的亲近感和吸引力。全区每年举办一届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竞赛,数十节优质课展示,数百人次观摩学习、数千次现场交流,让钟情教育、潜心科研的正能量在现场交互传递,构成了一幅生态体验教育科研群集共生的火红图景。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凸现出各校的德育文化,在三重生态体验中涌流的生命感悟,思想精髓物化而成的学校文化标识,处处彰显出师生的生命灵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导引者根据体验者的生活阅历,针对真问题选定德目,运用各种手段,营造体验场,使体验者在体验场中全息沉浸,经历生命感动,师生展开体验诉说和零距离对话,交互提升,共同臻于蓝海遨游的道德境界,在体验中陶养化育,师生的生命样态更加润泽靓丽。如果说传统的德育过程是道德有限或不道德,那么生态体验德育就恢复了德育过程的道德性,回归到德育的本真。

――不断深化生态体验课堂研究。德育为教学和做人提供了方向感、动力源、学习智慧等三大支持系统。只有当全校师生浸润在道德的阳光雨露中,形成互惠共生、相簇而茂的生态关系,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动力,学校才有可能完成其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我们用生态体验理论指导课程改革,倡导“任务驱动,目标导向”的学习方式,以“学案导学、体验探究、小组合作、群集评价”为策略,构建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的“生态体验课堂”,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籍此找到了育人的新感觉,学生籍此找到了提升核心素养的新场域,教与学成了享受快乐与幸福的生命体验场。

学案导学。编写《易学方案》,形成以“问题”为线索的导学机制。借助《易学方案》,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积累能力、产生动力的过程。

体验探究。给学生充足的时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自主体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逐步养成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悦纳他人的态度,使得每一次互助都是一次平等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撞击与情感的升华。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个性风采、释放心智潜能,互激互励,身心愉悦,互惠共生。

群集评价。小组群集评价与学生个体评价有机结合,既让每个组员在竞争中发挥个体优势,又让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紧密合作;既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又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由此,生态体验课堂的多重因子得以激活,教学如同一条流淌着激情与灵动的河流,课堂如同一段充满愉悦与创意的生命历程。

――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生态化育魅力。独特的生态文化铸就独特的学校精神,也正是那独树一帜的思想、与众不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追求,形成了凝聚学校发展力的旗帜和灵魂。漫步一个个雅致的校园,浓烈的生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亭一景,净化着师生的心灵,浸润着师生的生命。各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校徽,都凸显了各校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现代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全区优秀校歌演唱展示,或雄浑古朴、或激越高亢、或赞美颂扬、或与时俱进,都一样震撼心灵、感动生命。每一首校歌都犹如一所学校的精神图腾,与校训、校风、校徽等相得益彰,对内,在于自我激励,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在于自我张扬,以展示风貌,放歌天下。他们用校歌宣示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感召全校师生、诚告社会。我们强调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让学校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校园,传承、发展学校历史文化,形成独特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根植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学校生态文化的内核,是全体师生认同的一种共同价值观,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她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有了这种精神,全校师生就能“不待扬鞭自奋蹄”;有了这种精神,学校工作就会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自觉,也是学校生态文化“魂”之所在。当文化有了生命,有了主体,文化就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两个字,而是有了更为深远、厚重、灵动的含义。在这种充满霜华掩不住的书卷气的校园里,师生魂浸书香,徜徉巡游,穿越生命云层,优化行动方式,自然会身心愉悦,灵感勃发,创意无限,从根本上提升了学校文化的生态化育魅力。

三、协同创新,涵养品牌,进入生态体验教育新常态

生态体验理论的实践形态是全息体验、互动陶养、群集共生,创生一种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化育模式,显现为一体万象、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名”工程把师生心中的智慧和信念点燃。所谓“四名”,即名人、名著、名诗、名曲。以名人为范,培养师生的美善人格。走进任何一所学校,你都能感受到名人精神气息扑面而来,会说话的墙壁、诗意的长廊、广场的雕塑、名人的塑像,让学生走进名人、感受名人,与高尚对话,与伟人相伴,与名人同行。寻访身边的榜样,让名人走下神坛,使学生对名人可近、可感、可亲。追踪身边的名人,更是让学校小名人登上周一升旗台讲述自己微行大义的人生故事。以名人的不朽精神浸蘸师生骨髓,使师生人格高尚,一身正气。以名著修身,建树师生的大家风范。各校读书节成果展示中,一本本装帧精美的名著、一页页工整的读书笔记,让墨香和书香一同浮动,钢笔字与铅字交相辉映;这是学生在与世界文学名著及其作者对话,这是学生纯洁的心灵融入名著深厚浓烈的情感世界荡起的层层涟漪,这是学生的稚嫩与作者的深邃广博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与生命感动。无论其书是博大精深,高瞻远瞩,深沉凝重,还是坦诚朴实,清新隽永,和风细雨,都是师生“精神成人”的食谱,是师生心灵的家园,是诗意的栖居地,是灵魂的孕育所,是生命的起跑线。引领师生诗意地行走在书香墨韵中,实现灵魂在高处的追求。以名诗铸魂,锻造师生的民族精神。一个被诗歌所熏习的场域,生命与诗歌电光火石的碰撞是温暖、深厚、澄明、润泽的,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诗从学生的舌尖滑落,情绪高涨,灵魂驰骋。学生诵读千古美文,传承盛世文明,陶养家国情怀,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国在心中。爱家、爱社会、爱国家,生生不息。以名曲怡情,陶养师生的高尚情操。名曲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达的情感美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扎根,名曲欣赏像微微春风,丝丝细雨,犹如“仙乐风飘处处闻”,洗涤凡尘,净化心灵。当学生进入名曲的音律,与曲作者产生共鸣,心如登山临海般开阔,月下独酌般怡然,达到无我之境界,怡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情怀。

――诗意大课间是对学校大课间的创新与发展。诗意大课间大型仪式体验活动是运用生态体验理念,将学校大课间活动与“四名”工程活动融合,通过经典诵读、名曲欣赏、体艺活动(集体跑操、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等)营造体验场,导引学生在精彩壮观的大型仪式体验活动中快乐运动,健康成长,奠基诗意人生的体验活动。诗意大课间大型仪式体验活动的价值取向是追求集运动健身、诵诗明志、赏曲怡情、悟生命韵律、培养核心素养等多维目标为一体的诗化德育。诗意大课间具有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特质,是对学校大课间的创新与发展。体验者在大型仪式体验场中相互感染,摄能穿行,引发共鸣,放飞心灵,体悟循道,健体修身。学校大课间是在音乐的伴奏与信号指挥下,按照设计编好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组织地以跑步、做操为主要内容连续不断的身体操练过程。生态体验理念赋予了学校大课间更丰富的内涵。用经典点燃学生的激情,用名曲震撼学生的心灵,用跑操提升学生的德行,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文化特色、地貌环境,设计诗意大课间的活动项目。如,北二小天性课间,实小直臂行走,红星小学书法韵律操,北三小快乐小足球,北一小弟子规韵律操,张三小乒乓操,洪垸小学武术操,新小原地动感跑,实中的跑操,等等。诗意大课间超越了身体锻炼价值,是学生生命的欢会,充盈着生命的激情,彰显着生命的灵性,放射着生命的光辉,引领生命诗意远行。

――足球体验场成为学生创造快乐的生命驿站。区“快乐足球 健康行动”工程可以归纳为“一个宗旨”“二个机制”“三个结合”“四个进入”。“一个宗旨”即促进全面发展,培养核心素养。“两个机制”即人才输送机制和足球联赛机制;配套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足球人才输送、竞训的对口衔接模式。在入学对口分配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足球特长,搭建足球人才输送的“绿色通道”。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校级足球联赛机制,全区中小学常年开展足球训练、足球游戏,做到班有班队、校有校队,每年组织学校开展足球联赛,丰富校园足球文化,造就“校园球星”。形成了中小学生人人爱踢球,人人会踢球,人人踢好球的生动局面。“三个结合”即专家与教师相结合、基地与学校相结合、学校与社区相结合,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师资队伍,丰富足球活动;基地重在培优,学校重在普及,优势互补;足球进社区,足球进家庭,校社资源共享,家校育人双赢。“四个进入”即足球进入学校发展规划,进入学校课程体系,进入阳光体育活动,进入学校文化建构。足球场妙趣横生,激情飞扬,成为学生创造快乐的生命驿站。足球体验场,球员与观众都会根据各自的生活阅历,诱发不同的道德和情感体验,爱国与责任、团结与合作、理解与包容、勇敢与拼搏等道德与情感在足球体验场生成、升华。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三天两夜”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陶养人格。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六大育人功能。独立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拓展训练:挑战自我极限,铸就团队精神;手工劳技:开发潜能,提高动手能力;郊野远足:磨砺生命意志,炼就生存耐力;田间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篝火晚会:发展学生个性,愉悦学生身心。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突出校外、突出活动、突出公益;突出体验、突出感悟、突出实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人生历程。

――“一校一品”工程科研成果精品荟萃。实小强调过德行生活,抓习惯养成;新小顺应童心 “做最好的自己”;北一小经典耀童年;北二小尊崇天性,“奔跑吧,少年”;红星小学写字育人,翰墨薪传;北三小“记忆童年”毕业典礼;赛小艺术化育;洪小儿童之家。张三小“少年警校”;教幼“寻找身边的美丽”;实中班级生态文化;二中读书活动;十一中禁毒教育;五中、江华学生社团;七中、九中学生志愿者等,都是生态智慧的结晶。

第4篇

8月5日,住建部下发通知确定103个城市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此后仅三天,国务院便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要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与此同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也共同起草了《智慧城市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能养老、智慧医疗等十个领域的智慧工程建设。

电子书包便是智慧教育工程的“先行者”,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10余个城市都展开了相关的试点项目。

联想、英特尔、索尼、松下等IT巨头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瞄准中小学生消费群体。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9亿中小学生。即便是按照终端设备均价每台2000元计算,未来智慧教育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数千亿元。

到底什么是电子书包?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又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探索:摆脱沉重书包 网上回帖交作业

到底什么是电子书包?位于北京市朝阳门附近的悠唐生活广场二层,这里分布着近十家幼儿培训机构,电子书包便是这些机构教学的重要工具。

轻轻按下平板电脑的开机键,登录教学系统,输入自己的学号……年仅5岁的赵萌仅用不足两分钟的时间便完成了这一系列动作。在她面前的墙壁上,固定着一个55英寸的触摸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英语老师Gary一边夸张地用英语描述着屏幕上“三只小猫钓鱼”的故事,一边向学生提问:“三只小猫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赵萌的电脑屏幕上显现出黄色、黑色、灰色、白色、红色的猫形图示,当她和同学们选择相应图片并点击“发送”后,结果立刻呈现在负责教学的大屏幕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三位同学选择了黄色、五位同学选择了黑色、一位同学选择了红色以及做出上述选择的分别是哪些同学。

长达20分钟的课程结束后,Gary老师布置了一道拼图题和两道选择题作为家庭作业,并用发帖子的方式将题目在教学网络上,学生只需回帖便能提交作业,既方便又快捷。

所谓的电子书包,实际上就是平板等终端设备、电子教材、网络服务平台三者相结合的产物。

不只是外资的培训机构,电子书包早已在各省市的中小学进行试点,上海、北京和深圳便是最早一批进行相关试点的城市。

早在三年前,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发展,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内外学习和研究”。

与此同时,深圳媒体报道称,“自2012年开始,深圳市陆续有十多所学校开始试点电子书包课堂教学。其中,福田区试点力度较大,已选择八所学校开展试点电子书包项目,并拟于今年内推广至全区。”

北京市也不例外,据北京媒体报道,“今年3月,在某小学的一次电子书包观摩课上,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杨德军公开表示,目前市教委已经成立了电子教材的专项研究,今年京版纸质教材将完成电子化开发,并在部分试点学校推广。”

争议:为学生“减负”

还是给家长“增重”?

尽管智慧教育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先行一步的电子书包仍然面临着争论与非议。

购买硬件的高投入,便是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在英语培训班,赵萌的父亲赵益民表示,虽然孩子在这里上课的时间才短短两年,但这期间已经更换过两次电脑设备。“最早用的是一款国产品牌电脑,售价约为2000元,大约有三公斤重,四五岁的孩子使用并不方便。今年培训班统一更换了一款美国品牌的平板电脑,虽然重量减轻到一公斤,但是价格却增长到了近4000元。”赵益民无奈地说,“多亏孩子还没有正式上学,据同事反映,现在部分小学也在使用电子书包教学,同样也要配备相关终端设备,而培训班和学校的教学系统不同,设备不能通用,这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笔较大的支出。”

除购置硬件设备的成本问题,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健康隐患,也是电子书包饱受争议的重要原因。听到正在讨论电子书包问题,培训班的几位家长也加入了笔者和赵益民的谈话中。一位名为黄鹂的女士表示,自己最担心的是孩子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可能会降低视力。另外,电子设备的辐射问题也不容忽视。

有此顾虑的并不只是赵益民和黄鹂两位家长,据广州某媒体报道,“由于担心大量的信息可能会给孩子增加负担,同时电子辐射可能损害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近日,深圳60多名家长联名写信要求教育部门停止推行电子书包。”

虽然在很多培训机构和部分小学校中,电子教学所使用的设备需要由家长来承担成本,但我们也看到,大多数城市的电子书包试点工程是由政府或学校买单。即便如此,从大趋势来说,未来的电子书包由家长掏腰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电子书包无法带来更高的教育价值,那么,这些产品究竟还能走多远呢?

瓶颈:电子书包装什么?

随着试点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书包面对的问题不再是“背不背”,而是变为“背什么”“怎么背”?

消费者王女士曾经抱怨称,自己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去年在学校购买了一台电子书包终端设备,该设备仅内置了三个软件,即三年级相关科目的同步练习题和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如果需要下载新的软件或资料,就得登录统一的服务平台。但是那个平台的网络总是不畅,一个小软件需要下几个小时不说,下载的过程中还经常断网。”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附近一所小学的教师刘云。她认为,作为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电子书包,其教学模式理应更生动、丰富、有趣味性。但是,当前电子教材的开发仍然停留在纸质教材电子版的层面,如此便失去了电子教学的意义。

为突破电子书包的内容瓶颈,据上海媒体报道,“今年年底前,上海将推出100本电子教材,放在类似于苹果公司开发的ibook这样的电子书架上,供教师需要时打开使用。这些电子教材有文字、图片和声音,比如说到老虎,会有老虎的声音。”

北京也在进行相似的探索,据北京某媒体报道称,“北京今年拨出300万用于推进教材数字开发资源的试验,同时,在学习方式改革方面投资100万进行推进。目前,所有区县都遇到了纸质教材的电子化开发瓶颈。有些学校只能将教材扫描后,输入平板机中。今年,北京将完成京版纸质教材的电子化开发。同时,还在研发基于整册教材的高端电子化开发,不是将铅字变成电子化,而是完全基于网络,进行功能开发。”

实际上,电子书包推广最迅猛的国家当数韩国,该国去年6月宣布,将拿出20亿美元开发电子书包。计划到2015年,韩国所有学校的纸质课本将被电子书包取代。据悉,此项政策实施后,学生将利用学校发放的平板电脑,通过一个云计算系统获取多媒体形式的所有无纸化学习材料,以及额外的补充学习内容。

美国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广电子教材,今年3月29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和教育部召集苹果、英特尔等公司举行会议,讨论制定具体措施,计划未来5年在全美公立学校普及数字化课本。

作为首开电子书包先河的日本,通讯部已于2010年10月开始在10所小学进行电子书包试用计划。这10所试点学校的小学生每人配备一台平板电脑,同时教室中安装了互动式黑板,2011年试点学校增加到50所。按照计划,到2015年,日本学生每人都将配备一台电子书包。

第5篇

1书法教育的意义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伟大的艺术瑰宝。中小学生学习书法增进了对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的了解,重视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是其他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代替的。当下,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处境令人尴尬,中国当代教育存在“重视外语、轻视国语”的倾向,再加上电脑、手机等新式记录工具的普及,一方面提高了书写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应用能力,社会对书法教育的关注程度和兴趣日益降低。书法教育处境尴尬,前景令人担忧。

2笔法

2.1笔法的含义

笔法是写字时运用笔的方法,人们在长期写字过程中积累出的运笔的方法和技巧,是众多书法家公认的规律,是书法理论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康有为曾说过:“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因此,掌握正确的笔法是练好书法的关键所在。笔法是由下笔、行笔、手笔三部分构成,恰当的笔法能最大化的展现出书法的美感。

2.2钢笔书法应立足于毛笔书法教学

毛笔书法每一笔画都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每一笔都要有“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钢笔可以借鉴毛笔运笔的技巧,但由于钢笔没有锋颖,笔画粗细均匀,要将毛笔的运笔方法加以改变,例如:起笔无须逆锋,收笔无须回锋。

2.3笔法运用规则

(1)笔尖运动速度有快慢之分,快能表现出笔线的清新飘逸、变幻灵动和行笔的行云流水而慢能体现出字的苍劲有力、古朴厚重。练习书法时,起笔和收笔应稍慢些,行笔过程中应轻快自然些;停顿转折需稍用力,笔画过渡笔稍轻。

(2)运笔力度有轻重,“重”指的是笔尖按下停顿的动作,通常,起笔、收笔时力度稍重,行笔过程中的牵丝稍轻,顿笔处力度稍重。按笔力度稍大,笔画就粗;按笔力度小,笔画就细。

(3)虚实结合,“虚”指的是轻笔虚行,临空入纸;“实”指的是稍加力度行笔的过程。

3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书法的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采用现场字帖临摹的传统教学方式。书法教师现场为同学示范,介绍临摹的难点和关键点,之后学生就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试问这样一堂书法课怎能引起学生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书法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推动书法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的改革和创新。

(2)在学生比较少的情况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可对不同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现在书法课堂大班教学的情况较多,难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仅通过学生上交书法作业来了解学生练习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缺少针对性指导。

(3)忽视笔法教学。现在的书法教学偏重于临摹,虽然多练习有助于书法水平的提升,但是同学们很可能“不知所以然”,系统的掌握笔法后,才算是学会了书写之道。

4怎样加强笔法的有效教学

4.1培养学生书法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强大的力量。试想,如果学生对学习书法由衷地感兴趣,反之,学生将缺乏动力,没有学习劲头甚至厌恶学习。

4.2重视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使书法教育工作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学生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推荐难度不同的字帖,难度要适中,循循渐进的引导。书法教育过程中,除了练字的本身,教师同时也应注意讲授我国文字发展演变的过程,加强历史教育;通过书法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专注力、忍耐力的养成。

4.3对于初学者

一定要从基础抓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般来说,从正楷练起,先把规矩学会。选用经典碑帖,尤其是已经被历史证明的。

4.4端正态度,夯实基础,不要自由发挥

临摹书法最为重要的是练好笔力,将书法?矩学成。在笔法规矩学成之前不能自由发挥,老老实实临写,通过大量的练习,才是学习书法的捷径。在学习书法理论时,要保持思考的习惯,每一笔画的特点,笔法的具体应用。选取古今优秀名帖进行临摹,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4.5书法写作的空间一般偏小,笔画细字体小

运笔时手不能有太多的波动,行笔以准确、明快为主,不宜有拖泥带水的动作。相对毛笔来说,钢笔书法运笔虽简单,但是要将每一笔画写出美感来也是十分不易的,书写时要掌握一定规律。

5结语

第6篇

关键词:意境美;审美情趣;经典语言;母语教育;完美人格

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诗文占有一定的比重。据粗略统计,从小学一年级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达110首,文言文60多篇,这些诗文都是文质优美、传世不衰的名家名篇,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经典。古典诗文走进语文课堂,对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秀美的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摇篮

自然形象多姿多彩,变化万千,日月星辰、山川园林、风霜雨雪、鸟兽鱼虫,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占有相当的位置。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大量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以及游记散文,把壮美神奇、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象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美,在祖国大好河山中找到美的真谛,得到美的陶冶。

当然,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的形成,必须明确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因此,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美育作用不是直接的,是潜移默化的,有一个内化接纳的过程,需要教师反复诵读,深入钻研,在抓住作品自然形象之美的同时,提炼出对审美教育最有价值的东西,把审美上升为能力,使学生含英咀华,口齿留香。

二、恬淡的意境――荡涤学生心灵的清泉

大量古典诗文中,有不少是反映归隐山林田园的遁世思想的。表面上看,这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然而,仔细推敲这些诗的意境,却自有其独特价值。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用平淡的口语构建了一个和平、静穆、深远的意境。“带月荷锄归”,月下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于长满野草的小道。这是一幅多美的“月下归耕图”!这柔和完美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劳作的愉快,也映射出“但使愿无违”的恬淡情怀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意境和志趣。如《陋室铭》《爱莲说》《结庐在人境》《五柳先生传》等,教师在教此类诗文时,要抓住作品“物我两忘”的恬淡意境,把学生带到广阔、宁静、高远的境界中,体会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自然会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荡涤净化。

三、人生哲理――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大量揭示人生哲学的诗文寓言,其寓言简约浅显,通俗易懂,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翻开中小学语文课本,《揠苗助长》《画蛇添足》《买椟还珠》《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扁鹊见蔡桓公》《登鹳雀楼》《关伊子射箭》等,或阐明事理、揭示规律,或忠告弃恶,或讽喻愚钝,篇篇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揠苗助长》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凡事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不遵循规律办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亡羊补牢》《扁鹊见蔡桓公》等则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及时纠正,还不算晚,万不可讳疾忌医;《论语十则》《学奕》《关尹子射箭》等揭示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学必专心,不可三心二意;《狼》《宋定伯捉鬼》等告诉人们邪不压正,对恶势力不可抱有幻想,勇敢斗争,正义终会战胜邪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借物喻理,道出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的人生哲理。而“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则借景说理,阐明站得高才不会被浮云遮望眼的人生境界……凡此篇篇,都从不同层次揭示人生哲理,启迪人们的智慧。教师要瞄准每篇诗文的切入点,重锤敲打,把它们铸造成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为学生打开智慧人生的大门。

四、高尚的情怀――陶冶学生爱国情操的源泉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典诗文,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作者高尚的情怀,感召着人们,陶冶人们的爱国情操。教师把握住了这些诗文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的熏陶,这对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经典语言――奠定学生“文化”的基石

一位学者说:“学生主要学习三种语言,一种是经典语言,一种是生活语言,一种是规范语言。”经典语言主要在古典诗文名篇中习得,古典诗文名篇的语言精炼,具有独特的美,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学生学习这种语言,虽然不是立竿见影,学了就用,但它会为学生的一生奠定“文化”基础,它的影响是长远的、持久的。因此,对于古典名著中的经典语言,我们不苛求学生学了就用,而是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去朗诵、去体会、去积淀,为自己的一生夯实文化根底。

总之,中国古典诗文对中小学成长影响是多方面的,大到人生观、世界观,小到思想、意志和情感,可谓无所不包,难以尽述。教师从古典诗文中,发掘出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古典诗文所蕴含的母语文化塑造完美人格,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智仁勇.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71.

第7篇

为了每个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

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的一部教育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而改变》,具体规定了学校要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以下五个目标:1.健康;2.安全;3.快乐成功;4.做出积极贡献;5.得到经济保障。这五个目标既体现了英国教育对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又体现了教育致力于每个孩子的终生幸福的策略体系。

教育首先是满足需求。在奇切斯特大学的课堂上,我们追问:怎样落实“每个孩子都重要”的理念?

英国同行的回答是:满足弱势少儿的特殊教育需求,患有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儿童有权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在英国对于需要照顾的残疾学生,学校会安排专人照顾;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学校会安排专人疏导;对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学校会安排助教去辅导英语学习;对于智力超常或智力低下的学生,学校都会安排教师做相应的辅导……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在我们参观考察的2所学校(其中一所是刚改制的学院制学校Midhurst Rother College,另一所是St.Mary’s Primary School的教会小学),我们都看到了英国的“每个孩子都重要”的切实体现,不是一句空头的政治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实际行动。如St.Mary’s 学校的学生每门功课发展层次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还有许多来自好几个国家的不懂英语的孩子,如何关注到每个孩子?学校的老师将每个学生不同学科的分层名单粘贴在小组课桌上文具盒的4个面上,以便让学生每门功课能到相应小组学习,完成程度相当的学习任务,以便教师因材施教;学校没有要求同一个班的孩子必须都达到相应的学业水平,而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来确定其要达到的水平,国家对学校的考评重在关注每个层次的孩子进步状况,因此即使学习程度再差的孩子,老师们也是单独耐心地辅导,不断地给予鼓励,从而确保了每个学生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立足实践创新为每个孩子启智

我们的世界已经处于高度信息化时代,甚至接踵而至的是大数据时代,人的头脑不应该成为知识的容器,更不能成为知识的奴隶,而应该是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拥有把握终生幸福的智慧。

英国中小学的课程门类较多,但是不论核心课程还是基础课程,抑或是选修课程和辅活动课(研究性学习、专题作业、兴趣活动、道德实践和社会考察等);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Midhurst Rother College学校,我们观摩该校7年级学生上的一节名为《动物天敌》的科学课,为让学生实际掌握动物天敌应具备的特点,教师让学生充分想象,个人或小组合作,用35分钟创作一个凶猛动物模型(1节课60分钟)。课堂上,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动物图片、纸箱、塑料瓶、旧麻布、布巾、纸板或铝盆等,通过拼凑、组装、装饰、描画出一个 “动物天敌”;在展示时,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四不像”,但各有特点,独一无二;学生在讲述自己作品的时候,说的都是我们中国学生需要死记硬背的特点,但他们描述得那么明了和自信,远远超出了成人们的想象,而这正是我们中国学生所欠缺的。

在课外,英国教育也十分注重将专题研究和社会考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英国,大小城镇的展览馆、博物馆大都是向学生免费开放的,在美术馆、博物馆没有大声的喧闹,只有欣赏者在画前静心凝思,在与大师对话切磋;有的是学生拿着教师准备的学习任务单,仔细观察文物的形状,阅读文物的说明,认真完成相应作业。总之,英国教育“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动手体验中自然形成,为每个孩子的终生幸福开启着智慧。

让规则意识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护航

规则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约定。在中国,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之说。遵守规则是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人生斑马线,更是创造和享受幸福的护航仪。

教育,从某种程度讲就是一种规则的文化。我曾惊叹于英国孩子在课堂上或在公共场所的守规矩,个个仿佛十足的小绅士和小淑女,但在户外又和我们中国的孩子一样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甚至古灵精怪,可是你基本看不到老师声色俱厉的呵斥,是何原因呢?走进英国学校才发现:学校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课堂有课堂规则,功能室有功能室规则,集会有集会规则,而且制定的非常详尽并且表述具体,学生一看到无处不在的规则,就知道什么事不能做。但是,更重要的是一旦违反规则,会有不同层级的处罚在“恭候”着每个人。如:Detention(留堂)、Report(报告)、Exclusion(离校)以及Expulsion(除名)等。所以,从小就受规则影响至深的英国人,在规则面前一般不敢越雷池半步,也就给我们留下了刻板的印象,但这恰巧是英国人能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的原因之一。因为,违反规则的代价是很大的,如教师录用前须到警察局了解有没有不良记录后,方可录用,如果一个教师严重违反学校规章或不尽职而被除名,基本也就无缘再当一名教师,因为他想应聘的学校需要前一所学校校长的推荐信。打破规则就意味着损害别人的利益,当别人违反规则时,说不定就损害了你的幸福。

社会生活,是遵守规则而带来的自由幸福的真实体验。在英国,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中小学生在明媚的秋阳下,行走在蓝天白云下和绿绿的草地上,灿烂的笑脸上自然流露出幸福。周末,运动场上、公园里、社区运动设施旁,以及海边沙滩上中小学生那忙碌的身影,充分展示着他们享受运动的挑战与快乐……甚至在大街小巷,所见到的男女老幼,乃至各行各业的人,无不阳光乐观,就连街头浪迹的艺人们,表演时都那么忘情投入,幸福在歌声、琴声中自然流淌,即便是露宿街头的人,在与你对视几秒钟后,也会自然地、热情地道上一声hello。这一切幸福的镜像不正是英国教育所主张和践行理念的结果吗?从英国文化中折射教育的印迹,又从英国的教育中寻找到文化影子。

行走,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鉴赏他山之石,感悟教育本真。基于中国文化,基于中国国情,基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教育传统,自然有办好我们的优质教育的土壤。此次培训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启示之一:让规则教育落地生根

散文家张丽钧说过:“世界上如果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应该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我们的学校教育不缺乏规则或制度,但是大多条款都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倡导,缺乏对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地具体描述。因此,我们可以从班情或校情出发,创建一套指向具体、适切性较强的班规或校规,突出规则的管理或约束功能,并辅之一定的惩戒机制,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控能力,创设安全幸福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幸福保驾护航。

启示之二:让个性教育枝繁叶茂

个性化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潜在个性,把学生培养成有主见、有明显兴趣倾向的人。因此,在规则意识培养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增加选择教育的机会,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特别要注重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类课程,把中小学的各类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做得更深、更实,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开大门。

启示之三:让实践创新硕果累累

第8篇

从基础教育视角来看慕课

2013年,一些中小学校也开始探索和研究慕课,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慕课,来发展基础教育界的慕课呢?

正如一位校长所说:慕课从草根开始,从细微的教育技术开始,引起教学模式、学校形态、教育形态的连锁反应,进而倒逼传统教育进行改革。改变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交互技术,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慕课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模式。

但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慕课学院2013年10月份调研的数据:参与慕课学习的人群80%以上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高中生很少,初中以下几乎没有。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领域学生基本上是未成年人,在网络学习的自主性、自律性、学习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第二,基础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或社会教育,课程形态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有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中小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度过,师生在眼神与眼神的交流中不断碰撞火花,不断潜移默化,不能放弃课堂这个教育的主渠道,而采取自主网络学习。第三,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在集体生活中不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生活中实现情感生成,慕课在这些方面是不具备条件的。

所以,对于慕课,我觉得要用扬弃的态度去看待,既不要追随资本,跟风式强行将慕课大规模在基础教育推行,也不要对慕课置之不理,不去接受其给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在马云豪言“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要改变金融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在社会资本对在线教育爆发式投资,用互联网包围基础教育的时候,你是否有兵临城下的感觉?我们这些基础教育人,作为信息时代的“移民”,要向信息时代的“土著民”学习,要以主动变革者的姿态去接受新技术、新媒体,充分理解互联网变革的内涵,培养互联网思维,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学习慕课在优质课程资源供给方式、多渠道互动、教与学方式变革、专题教育、个性化评价与考核、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的优点。

北京数字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为进一步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实现质量提升、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改善和丰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缓解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出路,必须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转变发展模式,关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结构三方面的有机协调。教育信息化手段和思路,是构建北京(世界城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新模式的中坚,以“融合创新”的思路积极深入研究,提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背景下“实际获得公平”的理念,推动从机会均等向实际获得均等迈进。北京数字学校提供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实际获得的均等,即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无需时间等待、无需自身能动就能直接获得的公共教育服务。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构建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环境。

2012年,北京市教委创新体制机制,成立北京数字学校,依托教育信息化,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北京智慧学习环境,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模式,实质性地推进“实际获得”公平,打造首都教育的新品牌,在建设世界城市和智慧城市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两年的建设,北京数字学校初具规模,在电视和网络两个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一是提供无处不在的学习通道。在校园网络环境,家庭电视、网络环境,公共场所歌华飞视、WiFi环境下,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访问数字学校网站、电视平台,数字学校APP、微信公众账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登录数字学校学习和参与活动。

二是提供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建立以“用户参与和个性化应用”为核心的交互式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学生和教师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关注社区活动,参与群组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撰写便笺、日志、微博等进行社区交流,可以看到数字学校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推荐课程,参与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教学活动。数字学校拥有实名学生用户120多万人,经常参加活动的60万中小学生建立了个人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实名教师用户8.8万人。月浏览量保持在300万次以上,其中郊区县的访问量占了六成。

三是提供丰富、多元、精品的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数字化名师课程。目前,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上已经有27个学科14000多节数字化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在北京市的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名校、名师课程,可以自主进行学习;链接一些来京务工随迁子女较多省市的课程,方便在北京接受基础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回原籍进一步学习时,可以跟得上当地的教育进度,也帮助外地转学而来的学生,尽快适应北京的学习生活;扭转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提供网络英语口语和听力自主学习平台;为远在国外的北京学生提供义务教育服务,弥补中文教育的不足。

四是提供家庭教育、育儿指导信息推送服务。每周为学生和家长的手机终端推送彩信、微信信息,为中小学生提供与学生课堂学习同步的学法指导,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提供“伴随成长 家长学院”家庭教育指导,为学龄前家长提供“伴随成长 每周一信”的育儿指导。社区学前儿童早期家庭育儿指导信息共汇集了0岁~6岁学前儿童早期教育家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5000余个知识点,按照“生理发育”、“心理发育”、“护理保健”、“营养饮食”、“合格家长”等8个类别进行分类,按照一年52周,6年312周对应年龄阶段。形成了每期3000字~5000字,多张配图,共计312期彩信,120余万字,2300余张图片的完整指导内容系统。每周一,按照每一个孩子的对应年龄段发送,所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会收到一条与自己的孩子成长年龄完全同步的教育指导建议。目前,已覆盖北京市多个区县近20万学龄前儿童家庭,并取得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和赞誉。

五是选择112所中小学校,开展基于区域和学校的深度应用,从七个方面开展应用模式研究。城里名校和郊区县学校结成协作共同体,探索利用北京数字学校在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师资培训、学校管理、德育活动等多个层面的协作,开展名师同步课程资源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教师教研的深度融合试点。

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基于名师同步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形式(如翻转式课堂、问题解决型课堂、研究型课堂、思维发展型课堂、学习能力提升型课堂)。整合学校各类资源,提升数字化环境下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对12所实验校共351名教师进行了教师学习力测评分析,找出了教师自身在学习能力方面的欠缺。实验校教师在语文、科学等14个学科开展了教学应用探索,形成了60多个教学应用案例(含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和评价分析报告),其中案例资源视频超过100G。教师们感受到名师同步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很强的支撑性作用。

数字教研研究:16所试点学校参与,探索名师同步课程在学科教研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开展了集体听课、评课,提交60节教学应用案例,137位参与该项目的教师对学科(教研)应用实践的反馈和评价(包括观看名师同步课程节数、观看频率、观看途径、观看时间;集体评课频率;观看视频后修改原有教案的比例;专业水平提高;个人教学的收获;参与学科教研的态度;建议等)。调研结果获得了试点学校教师的高度认可,以名师同步课程作为一个重要资源开展集体教研活动,结合名师同步课程开展了学科教学应用实践。

校际合作研究:16对城乡合作学校,依托北京数字学校网上学习平台,将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多元化学习体验方面充分应用数字小学平台开展多元化的研究与应用活动;组织学校教师参与全国性的校际协作与研讨活动,与来自上海、广东、辽宁、山东等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网上互动与协作,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教与学方式变化方面有了深刻认识和实践体验。

北京数字学校未来发展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北京数字学校作为北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承担着教育深化改革的责任,在信息化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勇敢肩负起相应的责任。

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框架。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数字化教育品牌。拓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新方式,让广大受众可以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优质的教材教辅、作业、考试评价系统,促进减负增效。建设开放、多元、高效的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与个性化高端教育服务融合运行,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发展框架,总体来说是一套机构(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数字学校管理办公室)、两个平台(网络平台、电视平台),三种模式(课堂教学模式、虚拟课堂模式、个人自主学习模式),四个机制(系统建设合作机制、课程开发机制、市场运营机制、评价考核机制),五类服务(为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和教育管理者五个群体服务)。

在云计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决定e-Learning发展的现在,我们要学会向市场学习发展模式、向用户学习发展内容、向社会学习合作方式,找到关键环节和切入点,在转型中实现创新,在开放中获得动力,在融合中凝聚力量。

1. 转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三爱教育活动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将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审美和人文素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北京数字学校就顺应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新的形势,进一步转型,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拓展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内容。

(1)课程内容由学科知识向拓展性课程发展。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全面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在学科知识内容全面丰富的同时,开发、引进自然科学、科普知识、艺术、体育等课程和资源。

(2)课程形态更加丰富和精细化,朝向深度学习迈进。结合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课程形态更加多元。比如混合式教学,课前提供给学生知识点讲解的视频和思考的问题,学生自学并按照设定问题进行思考,搜索资料,带着问题来上课,课上研讨、合作、解决问题。

正如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在谈到慕课时提到:慕课,改变清华附中教育。他认为慕课之后,教什么、何时何地教、谁来教、如何教都发生了改变。结合学校实践的翻转课堂,他提出“课堂,重在启发,走向深度学习”,翻转回来的课堂教学,重点不再是一般性知识的传授(侧重记忆与理解),而在于质疑、表达、合作、实践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3)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深加工、重组,形成分难度的知识网络体系,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学科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知识内容的碎片化处理,以微课作为基本学习单元,按学业标准等级,开发相当难度的微视频、微作业、微教案等资源,建立1-4-N(1个知识点,4个学习程度等级,每个等级配套N种学习资源)的知识网络体系。同时,研究主题资源网络体系,建立跨学科、跨学段、跨系统,具有相同主题的资源。比如,关于生命的专题教育,既可以有文学对生命的描述,也有生物对于生命孕育过程的介绍,还有地理、历史、化学、物理、体育等对于生命不同角度的阐述,更有学习活动中学生、教师、家长参与其中产生的思考、启迪和感情升华生成的教育资源。

2. 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还提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北京市早于2012年就已经提前进行试点,北京数字学校已经进入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进入大规模服务阶段。移动互联网通过把人和网络实时链接,拥有比互联网更快的加速度,更低的参与成本,这些变化都是数量级的。

开放,是这一切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基础,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北京数字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1)进行北京数字学校顶层设计,做好区域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中小学校开放,实现中小学校与北京数字学校的有机衔接。启动建设17个区县数字学校分校、100所名校课堂建设。

建立“市、区、校”三级打通和“政府、社会、个人”共建共享的课程开发模式,实现课程相互流通和共享共建。市级负责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规范化课程建设,区级负责本区域网上课程建设和运维管理,学校负责本学校网上课程建设。引入市场机制,给社会开放接口。

为个人、学校搭建发展的平台,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教师乃至有专长的学生可以自由开设课程,分享学习成果,浏览者重点关注课程质量、互动讨论、体验、答疑等服务,以追随者、粉丝关注人数、评价鲜花数、参与度为主要评价依据,设置“最受欢迎的网络教师”、“最勤奋的网络学习者”等荣誉,提供展示的舞台,引导课程建设向“高质量、优服务、强互动”方向发展,打破传统权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自下而上的“市级课程资源共享、个人二次开发创新、试点应用后再开放共享”的课程建设机制。

北京五中校长张斌平提出的,希望北京数字学校给予学校网络空间和发展空间(管理的自),学校建立优秀团队,把自己的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出来,开设专题课程、选修课,通过市级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可以作为区域或者全市学生都可以选修的课程,学生在线学习并通过测试和认定,可以获得市级认定的学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学校通过申报、评审通过后可以承担开设选修课的任务。

(2)建立开放的活动服务平台、宣传平台和应用管理体系。

为市区教委、中小学校、校外单位等部门提供开放的接口,在北京数字学校门户网站上开辟区县分校和学校子站点,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理念的宣传,中高考的考前辅导宣传,区县和学校办学特色宣传等信息。建立全市各区县、中小学校信息库,汇聚区县和学校的基本信息、政策、办学特色、宣传片、特色活动视频等信息。

(3)建立开放的运行服务、系统合作、评价考核机制。

考虑绩效评价制度,按目标要求建设,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试点推行市场运营机制,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免费,个性化的定制需求等增值服务引入市场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实行开放的网络对课程以及提供的服务进行量化考核。

3. 融合

201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强劲发展,形成横向延伸、纵向深入、跨界融合发展的态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北京数字学校也将吸引多方跨界的优质资源,实现融合发展。

(1)实施“合纵连横”发展战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纵向打通学段和科层的壁垒,实现学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衔接,市、区、校三级课程和教育资源扁平化管理;横向打通优质教育资源在系统、区域、部门和学校间传播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的横向流动和融通。

积极与国内外参与慕课的大学联络,力争能够实现北京数字学校与大学慕课平台强强联手,在大学先修课程、科普课程、拓展性课程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让学生们直接从北京数字学校网站就可以学习国内外大学课程。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与北京数字学校联手,在“翱翔计划”上进行合作,将科研重点、难点、突破点的内容,以微课的形式通过网络共享给更多的学生。在“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的“可降解塑料”研究中,东直门中学校长薛丽霞和几所协作体中小学校谈到了融合,协作体学校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团队,有从物理领域研究,有从化学领域研究、有从环境保护课程深入,有在班会深入讨论,协作体整体以融合的方式渗透了三爱教育、德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等。

(2)实现课程与活动的融合。将课程融入活动,将知识融入生活,将德育、美育和体育消融在日常活动组织中。例如:最近北京数字学校组织的“数字寒假,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就将阅读经典著作、吟诵古典诗词,亲子共同品味书香,与动手实践写对联、剪窗花、捏面人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在动手中传承传统文化;将走出北京游学写游记,与英语口语阅读提高听说能力相结合,培养有知识、有胸怀、有人文素养、有国际视野的合格接班人。

第9篇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新概念后,更是每天引来上百万网民的点赞.可以说,“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加上“免费使用”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了教育的开放性,改变了教育的透明性,改变了教育的共享性以及改变了教育的全球性‘互联网+在数学教育领域必将掀起了一股革命性的浪潮.

互联网+课程,不仅仅产生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吕森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游戏设计正在重构学习的过程和体验.”

正是因为具有海量资源的互联网的存在,才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能够及时地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学生多种感官所接受.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形象、直观、动静结合、灵活逼真、可进可退、可整体、可部分、可再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这一章时,通过多媒体的手段,给学生展示图形向一个特定方向平移一定距离的直观过程,或由一个基本图形旋转而得到一个复杂的旋转图形的直观过程,这样,学生就容易由此把握住平移与旋转变换的深奥特征.通过互联网,学生获得的知识之丰富和先进,完全可能超越作者.

互联网+教学,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概念,由此,不但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大大提升了教学素养,而且,更令人兴奋的是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才真正成为现实.这种教学结构和模式的翻转,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在互联网教育中被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必须能够高度把握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疑惑,具备准确、到位地解析和归纳的能力,从而达到一种“醍醐灌顶”的效果.同时,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更多的是提供资源的链接,实施兴趣的激发,进行思维的引领.

互联网+学习,创造了如今十分红火的移动学习,但它绝对不仅仅是作为简单的即时随地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存在的概念,它代表的是学生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口口相传,完全倚赖于老师.一千多年前,活字印刷术迅速发展,文字典籍大量复制,师生得以初步分离.当互联网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学生才能真正确立主体地位,摆脱学习的被动感,自主学习才能从口号变为实际行动.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将有能力在互联网世界中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

互联网+公平,众所周知,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多年来困扰中国教育的桎梏,学区房、择校生、占坑班等社会乱象,无不与此相关.这种不均衡表现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成为各级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其中,师资差距问题是难中之难.假以时日,即便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追上来了,教育“硬”差距缩小了,但师资、管理等方面的“软”差距依然存在.如何破解?互联网给出了一种新方法.教育部日前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农村边远地区长期缺师少教、国家规定课程无法开齐开好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强校伸出援助之手,用互联网拉近了与薄弱校之间的距离,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让教育公平前景可期.清华大学扶贫办主任黄丽介绍说:“清华大学的远程教学站已经覆盖了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522个,附小的课堂就是通过这些网络,便捷、迅速地传递到3000多个教学站.”

互联网+评价,这就是另一个热词“网评”,在教育领域里,网评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打分,教师通过网络途径给教育行政部门及领导打分,而行政机构也通过网络大数据对不同的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进行相应的评价与监控,确保每个学校、教师都能获得良性发展.换句话说,在“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里的每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而社会各阶层也将更容易通过网络介入对教育的评价.此外,互联网+评价改变的不仅仅是上述评价的方式,更大的变化还有评价的内容或标准.例如传统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基本由学生的成绩来体现,而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信息组织与整合、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教师积累的经验通过互联网获得共享的程度等等,都将成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

互联网+大数据,长期以来,老师用纸和笔计算学生的学习数据,耗时费力,准确率也不高,“互联网+教育”让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学生用电脑答题的同时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告诉教师:哪些题过易,人人都会,答题是无效劳动;哪些题过难,多数学生在哪个知识点出现卡壳,学生是否在特定段落做了笔记,是否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这些数据可以揭示出最佳学习策略.

“‘互联网+教育’会生成什么?无疑是智慧教育.”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一起作业网董事长王强说.教育只有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造变化,才能走向新的境界.面对“互联网+”时代给出的新机遇新挑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坚定信心,解放思想,聚精会神,锲而不舍,全力打造出领先于世界水平的“网络新教育”.

第10篇

对于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的成功举办,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展演规模之大、反响之强烈,超出了想象,是时代的回应。诚然,我们再次站在了时展的起点之上,顺应了时展的潮流。

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人们的不仅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已经无法离开自己编制的这张无形的大网。然而,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障碍,争论从未停止。原因很简单,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一切不能推倒重来。人、技术、教育实现无缝衔接,通达理想的教育王国,这是人们的教育理想。当教育与信息技术不期而遇,被我们寄予厚望的信息技术迈过校园的藩篱,走进课堂,最终将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怎样的改变呢?回眸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我们意图秉持“人 · 技术 · 教育” 和谐统一的思想,探索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创新与发展之路,从而实现真正的教育自由。

区域探索

来自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集中展示了研究成果、最佳实践和发展前景。特别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在优秀案例展区集中亮相,让参观者清晰地感受到信息技术在有效地改变中小学的教与学方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同时,参观者可以通过互动体验,感受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应用成果展区内,科研、出版等机构将展示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富有创意的中小学信息化教学产品和服务,充分显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深度。在此,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区域,就展演的重点内容和典型应用进行观察分析。

北京:基本公共服务模式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

展演内容:

北京展厅分为展示区和体验区两大部分。

展示区通过文字、图片、专题片、课程网站、平台等多种形式,展示北京市名师同步课程建设工程、北京教育信息网、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教育资源平台、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卡应用、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等内容。

体验区分为四个部分:北京数字学校体验区、中小学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体验区、北京基础教育“云”环境体验区和中小学校信息化应用体验区,参观者可以通过听讲解和互动的形式了解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方方面面。

典型应用:现实学校与虚拟学校无缝衔接

北京数字学校是探索现实学校与虚拟学校无缝衔接,构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具有首都特色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其建设纳入“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二五”规划。

未来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北京教育信息网和歌华有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平台,面向多种终端,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各年级、各学科课程内容的同步点播和直播服务;开展虚拟课堂、网上家长学校、社会大课堂、网上学校联盟等项目,整合现有优质资源,全方位开发。

记者观察:北京展区注重厚重的文化氛围营造和“北京精神”的传承。在“践行‘北京精神’,开创首都教育信息化新局面”主题下,文化与科技交融,让参观者尽情体验首都教育的风采。为了加快实现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北京市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模式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准确把握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让人眼前一亮;推进基础教育高品位、高质量的一系列创新实践,实现了多层次、多样化和均衡持续的发展,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上海:走在信息技术发展前沿

展演内容:

省级优秀教学应用成果:教育信息化与教育高位均衡——上海市400所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上海市“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规划与重点工程等。

区域优秀教学应用成果:虹口区电子书包的区域试验与推进、长宁区无边界学习项目的推进等。

学校优秀成果:上海中学数字校园教育工程与应用实例、风华中学DIS物理虚拟实验室、上海市实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上海大学附中研究型课程学习学生案例群等。

典型应用:“云手表”——实现学生体质信息监控

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上海市教委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以确保中小学生开展“三课、两操、两活动”的时间。对此,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建立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校、小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锻炼管理系统,利用“云手表”即时跟踪反馈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实时效果。

“云手表”是检测学生锻炼效果的工具,它可以全方位测试和记录学生的各项运动指标,以15秒/次的频率采集学生的实时心率,利用3D传感芯片计步,并计算出所消耗的卡路里指标,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至体育锻炼系统。由系统提供学生运动数据统计、运动数据分析、运动处方建议、运动足迹、运动定位、师生互动等服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全新的运动体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小养成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

“云手表”还能长期记录学生的个体化体质资料,如身高、体重、视力等。“云手表”本身外部测量组件可采集学生当天体温,并由蓝牙模块传输至体育锻炼管理系统,如遇体温异常,该学生的信息会及时统计至保健教师的终端屏幕上。

记者观察:上海或许得益于世博会的展演经验,展厅设计水准高,注重科技的表现力,注重创新思想和理念的传达,注重实例展示。展示的实例深入浅出,有很高的思想性、实践性、创新性。其中,“云手表”的应用案例引起了参观者的广泛兴趣,为我们展示了技术、人、教育的和谐关系,可谓是无缝衔接。

深圳:“云时代”教育的领跑者

展演内容:

深圳展厅分为总览区、学习体验区、创意展区三大区域,通过回顾发展历程、演示优秀案例、展现创意成果、提供创新体验,全面展示学校学生利用“云计算”支持的教育“云服务”。其中,总览区总结以往优秀经验、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回顾深圳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深圳市各行政区信息化教学应用亮点及“深圳教育云”创新应用服务成果;学习体验区以多个典型应用为案例,师生现场开展“电子书探究式体验”、“移动学习”、“机器人探索”等主题体验;创意展示区汇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品牌活动的历年成果,以多种形式展现信息技术创新活动在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提升方面的成果。

典型应用:构建“智慧教育城市”网络教育平台

先进的云计算技术、传感技术、三维仿真技术、物联网和海量存储技术,为全市师生和市民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包括网络公共图书馆、虚拟科学馆、科技创新实验室、特区讲坛等虚拟场馆,让每位公民享有体验数字化学习、发展智慧的机会,促进知识的传播、共享与创造,为构建未来信息化终身教育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观察:深圳展区设计动感、现代,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可谓焦点不断。在这里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深圳教育的活力、速度与魅力。深圳展厅以“云时代”的教育领跑者为主题,通过新颖简约的表现方式,将“云”理念、“网”元素贯穿始终,直观生动地展示深圳特区作为教育改革“先锋之城”、“智慧之城”的整体形象。

山西:信息化——从服务教到服务学

展演内容:

(1)全方位介绍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历程和现状;(2)信息技术学科建设工作:山西省在全国较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率先实现网上考试,省编信息技术教材通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审定;(3)资源共建共享工作;(4)“组组通”环境下“双平台”实验项目——“组组通”项目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信息化学习环境,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典型应用:信息化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从“校校通”到“班班通”,从单纯课堂教学到利用网络教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全省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推进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信息化还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7年以来,全省拍摄了近100节农远项目学校教师的授课实况,通过基础教育网络推广和分享,极大地促进了农村课堂教学方式的发展。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山西省启动了“13150”工程,组织遴选150所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在中小学13门学科中普遍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

记者观察: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山西教育信息化注重资源、平台、环境的建设与应用,将“校校通”进一步深化,做到“班班通”、“组组通”。从单纯课堂教学到利用网络教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山西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推进了教育方式转变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山西省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为推动教育技术的研究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甘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展演内容:

甘肃展厅分为接待区、综合成果区、白板教学区、专题成果区、休息区、大屏展示区和触摸屏区7个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甘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回顾,“天地合一”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各地学校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的典型,网络环境下教师成长的新途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各地教师教学应用的优秀课例,多功能站群平台对教学应用的支撑,网络期刊《现代教育与技术》和甘肃教育信息化的展望等。

典型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入融合

(1)卫星传送接收模式。“甘肃教育卫星网”自2005年开通以来,一直发挥着为偏远地区传送资源的重要作用,省内各学校通过“农远工程”模式的卫星接收小站,接收中央电教馆和省内提供的资源及信息。(2)网络环境教学模式。对于已经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的学校,通过在省级平台建立的教育资源库和各种网络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学工具、嵌入式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备课、授课。(3)智能语音助教模式。为帮助少数民族师生进行汉语、藏语、英语等语言的标准化学习,甘肃省利用智能语音系统的语音合成技术,在省级平台上建设了“西部语音学习网”,为少数民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语音学习工具和资源。

记者观察:甘肃展厅主色调为蓝白,其中蓝色赋予了展区很强的科技感,映衬着甘肃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今天,并畅想着美好的未来。整个展演采用展览、演示、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展示,充分体现出“可看、可学、能体验”的特色。甘肃作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代表,教育信息化有着自身的特点。不管是“天地合一”的“远教”体系,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还是网络环境平台的常态化应用,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探索,既符合自身状况与教育发展规律,又体现浓重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专家引领

从战略层面上来说,国家一系列的前瞻性政策规划,为教育信息化指明了前进方向,特别是历史性地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空前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在本次展演活动开幕式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讲话时特别提到,“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在学校,关键靠校长、教师。”“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同样,有一位具备良好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校长,就有一所高水平现代化的学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导向更加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的作用。

也许正是从我国教育信息化蓝图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英特尔公司早早地把触手伸向了教育领域。英特尔公司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未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于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变化,英特尔公司副总裁戴伟升如是说:回顾200年以前,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如果你看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学生,其实他们还是会感到在课堂上非常枯燥、非常沉闷,他们希望运用更多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学习的乐趣。我们也应该找到在课堂上使用技术的更加高效的手段,来使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发展。我们看到信息技术是可以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在现代的课堂里面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实践都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学习、体验来开展。

英特尔公司及众多的厂商为我们的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企业常常会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推手。然而,对于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我们不能总是习惯于被企业牵着鼻子走。美国专家卓娅 · 查特吉博士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推动教育变革是教育管理者或者校长的重要责任。为了使变革获得成功,教育管理者需要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认识到什么是成功的教师和成功的教学实践,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教师可以自由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而不是单纯地修复电脑软件。建立一个技术支持系统会更好地推进学校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也是校长的责任,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校长和教师的工作量。

我国专家同样也关注校长和教师在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变革中的作用,同时更加注重区域整体推进。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认为,在学校信息化进程中,学校的整体变革取决于校级管理团队,信息化应用推进程度取决于中层管理,而教育教学创新的主体为一线教师。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是学校与社会信息化的桥梁。目前,发展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是消除一个区域推进学校信息化瓶颈的重要手段。

校长视野

近年来,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在国家推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下,校长的领导力不仅仅决定了学校信息化的水平,而且还会影响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毫无疑问,校长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展演活动中,几位名校长现身说法,为我们阐释了校长领导力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意义。

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

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校长。校长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在哪里?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认为校长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源,是应对数字时代学校迎接挑战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

现实问题:一是基于数字平台的教与学,将成为学校发展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二是构建数字化校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三是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借助教育信息化深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果这三个现实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意味着整所学校教育的落后。

突出矛盾:第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整个国家、地区以及学校信息环境相对滞后的矛盾;第二,信息资源配置的财力要求高与学校技术更新聚集的资金有限之间的矛盾;第三,信息技术更新对学校人员信息素养提升的要求与学校教师队伍信息素养亟待加强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直接制约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生成。

推动学校实现变革的四个途径

纵观香港中小学的校园发展历程,任何工具和信息技术装备都要围绕“让应用与教学结合,让技术为学生服务”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学校变革,香港凤溪创新学校行政总裁马绍良具体介绍了四个途径:首先,校长需要为学校打造良好的创新激励氛围,在校园管理政策制定、软硬件投入方面充分利用技术和工具推动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建立。其次,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教师技能培养,整体完成校园师资力量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然后通过简洁高效的考核机制、评价反馈机制实现人性化的技能培养,并保证培训内容的实时更新。再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分享交流渠道和机制,鼓励并推动校本案例研究的生成,帮助教师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转化为可通用的教学案例,完善校园教育资产数字化建设。最后,针对世界发展格局和国内外经济发展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体系,形成公民意识与商业意识、政治意识,树立批判性思维并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协作和交流能力、生活和职业发展能力。

基于网络工作室的教师研修模式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通过“王崧舟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进行专业引导,推动学校教育变革。王校长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多层次的网上教研、科研和培训活动,影响和促进了大批一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实体工作室相比,“王崧舟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无论在研究宗旨还是互动模式上,都有着极富个性的做法和特色。

网络管理——愿景和使命的修炼。采用刚性管理和柔性领导相结合的方式。

网络架构——高度、宽度、深度的统一。网络工作室的构架立足于导师多年的语文教学研究成果,面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需求,以多维度、立体化的原则架设网络构架。

网络资源——共享、共建、共拓展。网络工作室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是各地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来到工作室,成员们坚持聚焦教学课堂,打造精品课程,不断丰富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工作室积极创造条件,为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展示与交流舞台。

网络研修——“回馈式磨练”加“螺旋式递进”。在网络工作室,研究形式最为普遍的就是“磨课”。

网络互动——多平台、多路径。网络工作室特别重视网络互动,互动形式主要包括:网站互动、博客互动、QQ互动等。

一线声音

此次展演活动精彩纷呈,为所有与会者奉献了一场场精神的盛宴。参会的一线教师纷纷表示:难得有机会参加这样高规格的活动,能够亲自聆听教育部领导的报告,能够感受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家、高校知名学者以及来自一线的校长、教师们分享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思想理论、成功经验和美好愿景,他们深入浅出的演讲、精辟独到的见解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我们在转型的路上,需要更多的思考与碰撞

本次论坛敢于直面棘手问题,让校长、专家、企业家坐在一起各抒己见,这让问题得到了更多角度的回答,也让问题本身更加清晰。

我们在转型的路上,需要更多的思考与碰撞,需要更多理智的规划与实践。每一次机会都很重要。每一次,决定了我们能否把握住时代的机遇。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杨晓哲)

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关键词——应用

众多优秀案例和应用成果精彩纷呈,我感触良多。回到校园,发现每年大力投入的设备都只停留在了应用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发挥设备的真正作用。让我想到了一个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词——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不是从硬件切入,而是从应用切入。

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应用,只有加大应用的范围,加大应用的力度,才能取得更多可观的效益,才能让新理念充满我们的校园,达到预期的教学方式转变,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所以,应用这一关键词,我们要敢于尝试并实践之。

(广东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学 张文聪)

探索中行进 思考中感悟

北京展区以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结构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展示相结合,让人耳目一新;上海展区的布展流畅大气,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领跑者”,他们展示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浙江展区内,特级教师王崧舟的网络工作室引人驻足;深圳展区的“教育云”夺人眼球,模拟课堂上,孩子们用iPad轻松学习……在众多各具特色的展区中,具有浓郁徽派建筑风格的安徽展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马头墙,青砖白瓦,走进去,内容丰富的图文展板、多个多媒体互动平台、信息化模拟课堂、大量的实物展品,全面展示了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尤其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累累硕果。

(安徽宣城市二小 汤 玫)

我们离“教育云”还有多远

从信息技术新应用来看,“云教育”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少展商推出“云教育”概念,对于这项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不同展商都试图传播自己的理念,抢占这个新技术的高地。“交互”技术日新月异,许多展商推出了不同的新“交互”系统,从多触点到零反光液晶,从单屏显示到双屏显示,“交互”变得越来越便捷。又如新一代电子白板、智能录播系统、学校管理系统、教师备课系统、模拟教学实验系统、无线网络课堂、智能机器人的运用随处可见,这些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应用的新成果,必将给我们的课堂真正带来高效的、革命性的影响和作用。

第11篇

课堂心理环境是以教学班为单位,为班级成员所感知和体验的人际环境,如班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期望、课堂气氛等。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也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更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成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开端和最佳切入点。那么,如何来营造良好的地理课堂心理环境呢?

一、 建立积极的教学心态,是营造地理课堂良好心理环境的基本保证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交往过程。建立民主平等、团队合作的课堂教学关系,是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的保证。

有过课堂教学经历的教师都明白:和谐、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释放学习潜能,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效果也好;反之,沉闷、压抑、紧张的课堂环境会影响学生心情和潜能的发挥,教学效果就差。

影响课堂心理环境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的心理、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的教育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心理、情绪左右着课堂的教学环境。试想,一个情绪消极的教师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吗?相反,教师面带微笑、精神饱满、态度温和走进教室,学生才会感到教师可敬可亲,从而产生心理安全感,这样课堂气氛才有可能变得轻松和谐,充满欢乐。因此,教师拥有良好的教育心态,不仅是教师职业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要求。

二、 巧妙运用语言艺术,是改善地理课堂良好心理环境的途径之一

教学过程是语言交流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不仅是传递知识、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创设和谐课堂氛围,构建良好学习心理的工具。

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教师不当的言语,使得学生的情绪骤然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师生情感上的隔阂,严重的会产生心理上的逆反,影响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如恰当地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处理课堂突发事情等,对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改善学生学习心态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智慧的教师善于运用语言来改善课堂学习氛围调适学生的学习心态。例如,在2003年浙江省教坛新秀优质课评比中,一位地理老师在进行“干旱的宝地”多媒体课堂教学公开课上,当讲到新疆“坎儿井”时,突然投影幻灯机“灭”了,几百号人的会场顿时有些混乱的气氛。工作人员马上实施“抢救”,幻灯机又开始工作了,然而出来的“坎儿井”图片不断地晃动,老师几次张口都没有取得成功。“这下完了”,学生一句善意的俏皮话,给紧张的课堂带来轻松的气氛。老师抓住时机,引导说:“同学们,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这张晃动着的坎儿井图片。看看哪位同学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强,结合书本知识来说一下坎儿井的基本构造。”教师巧妙运用语言表述,改变了课堂因突况带来的紧张气氛,使课堂的尴尬顿时烟消云散,且博得在场听课者的一阵赞许的掌声。

三、 科学设置问题情景,是激活学生探索学习心理的重要手段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把教学过程同时视作心理训练的过程。苏霍姆要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的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具体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置师生互动环节,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澳大利亚东海岸林木茂盛,而西海岸是沙漠?

2为什么寒暖流交汇的海域会形成渔场?

3从波斯湾运石油到我国广东,油轮是夏季航行时间短,还是冬季航行时间短,为什么?

4从西欧到美洲,应选择哪条航线?

5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中,大量泄漏的原油为什么会危及我国和日本沿岸的渔业生产,对虾产量锐减,贝类养殖几乎瘫痪?这些问题分别从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与形成渔场的关系,以及对航运和海洋污染的影响等方面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程,更主要的是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定势,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乐趣。

四、 正确运用课堂评价,是建立课堂良好心理环境的有效策略

研究表明:正确的课堂评价有利促进良好学习心态的形成,有利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过去我们重视评价较多关注的是在促进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忽视了它潜在的心理教育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积极的课堂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与个性的发展以及勇于探索、克服困难,正确认识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意志、品质的形成,促进健康学习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那么怎样运用合理的课堂评价呢?

1课堂评价应该是全过程的,而不应该是只注重结果的。由于学生天赋上的差异,认知方式上的差异,环境、家庭与教育的差异等,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评价学生应重在学习过程,重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力发挥的程度。只要学生作出了努力,只要学生有不断进步的愿望,他们都应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积极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优良个性的形成。

第12篇

一、独特的个性魅力

上海师大附中在50年校庆之际就提出了“现代课堂呼唤有个性的教师”的研讨课题。这个课题的提出,正是应我国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之需。作为实施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理所当然要承担起这项改革的重任,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搭建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平台。而要在这个平台上立得住、站得久,那就需要教师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个性化教师”除富有使命感、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具有国际视野外,个人认为还应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多视角的教育眼光、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手段、广泛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具备能发现会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能力的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有了这些基本素质,在教学中就会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流派和教学风格,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会像一个模子导出来的那样整齐划一,而是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新型人才。

二、自觉的课堂洞察力

以往我们总是把“问题学生”统统地划为一个等次,把问题推向家庭,推向社会。把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目标的原因都指向学生。在听取了丁炜老师关于《微格教学与课堂教学观察》的讲座后,我自感我们平时所做的很不到位,没有自觉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记”,更少去对“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去“拆零”、“组装”和“总结”,致使我们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类似问题束手无策,从而把某些学生的智慧资源埋葬,甚至把某些新型的思维之星浇灭。因此,自觉的课堂观察至关重要。我们看看这个案例,这是上海市普陀区一幼儿园的一位新教师的观察日志:⑴“我是一名新教师,刚接触幼教工作,很多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多数新手有过类似的经历),⑵“洋洋(一个“调皮”的学生)最近在操场上乱跑。”(观察、发现),⑶“我虽然提醒了很多次,但他依然调皮,明知故犯。”(采取过相应措施,但无济于事),⑷“孩子总是故意调皮,我该怎么办?”(思考),⑸“园长告诉我:很多时候,我们都为孩子们的捣蛋头痛……”(有同感),⑹“其实没有天生捣蛋的孩子,我们应试着去听听孩子的想法。”【学会聆听,(提出了课堂观察的理念)】,⑺“一天运动的时候,园长来到洋洋身边:洋洋,俞老师看到你玩球的方法有很多,能表演给大家看看吗?”(试着沟通,开始研究问题),⑻“‘我会转圈拍皮球’,说着,洋洋兴奋的表演起来。”(学生个性得到展示并给予尊重),⑼“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行为,一定有他的原因,要把握和孩子的沟通时机,找准与孩子交流的方法。”(反思、小结),⑽“从此,我和洋洋有了一个个约定,洋洋也一次比一次做的认真,期末,他成了一个有本领的队长。”(发现、研究、发展,得到理想的结果)。从这个教师的日记中,我们看到了课堂观察是何等的重要,细微的课堂观察也许能唤醒一颗颗瞑眠的心,又或许能点燃一束束智慧的火焰。

三、巧妙的艺术表现力

每个人可能都会产生视觉或听觉的疲劳,何况成长在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的信息时代的少年儿童。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在循规蹈矩,一层不变,甚至套话连篇,那你准备承受失败吧。这就要求施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这项艺术所指向的是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而不是花样化。就教学艺术性,谢利民教授说,从外显形态上要做到:课伊始,趣已浓;课结束,趣犹存;从内部效应上起到: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艺术手段的使用要根据课类、课型,可采取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名言警句等来引入或渲染。在教学环节中,要讲究波澜起伏的流程美和水到渠成的衔接美,要注重与过渡、动与静的穿插,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语言表达节奏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时而如湍急的飞瀑,时而又如平风细浪的湖面,创设一个个全新的意境,使学生始终享受在课堂教学艺术之中。

四、乐于奉献爱的感召力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有爱才能亲,有爱才能博得信赖。当代中小学生由于父母亲工作压力大,与孩子交流甚少、关爱不够;在农村很多家长只生不养,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从小就离开父母,造成了一些心理上的缺陷,多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横,我行我素,受不了外界的拘束,因此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出现了种种怪异的现象,让教师哭笑不得。教师们面对这种种情形,有人只得甘拜下风,因为不能罚,又不能打,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次在上海的学习中, 黎加厚教授《让每一个学生成功》的讲座,让我改变了“成龙上天,成蛇钻草”的消极观念,感受到教师应有乐于奉献爱的感召力。他说,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他举了淄博某中学一位年轻女教师课堂教学的体验,这位教师刚接了两个语文基础不错的班级,一段时间下来,那个老师“震惊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与老师用眼神交流,有的甚至趴到桌子上睡觉了。有一次下课了,有一个学生怯生生地向这位老师提出:“老师您以后可不可以不提问我了?”这个提问使这位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原来的满怀信心如临倾盆之水一下就给浇灭了。后来这位老师通过了解,才明白是自己犀利的眼神和严肃的面部表情在作怪,明白了学生喜欢微笑的老师。微笑是表达善意的一种有效方式,是老师最美的语言,是爱的传递。通过深思,她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慢慢地感染了学生,课堂气氛也渐渐活跃起来,即使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勇敢地加入进来了,最终挽回了教学的幸福感。其次,不应对学生表现出鄙弃的态度。黎教授又讲了一个《泰迪的故事》,泰迪由于母亲的早逝,给他极大的打击,他消沉了,成为一个老师讨厌的学生,接他五年级时的汤普森老师曾在他糟糕的作业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并写了一个“差”。有一天,汤普森老师在查阅学生成绩单时,意外地发现之前的老师给泰迪评语,她了解了泰迪“不是一个令人喜欢的学生”的原因,她深感愧疚。之后,汤普森老师对泰迪格外关注。有了老师的帮助,泰迪的心智开始复苏。 她的鼓励越多,他的进步越快,及至年底,泰迪已经成为了班里的佼佼者。一年后,汤普森老师在门边发现一张泰迪写来的字条,称她是自己一生中遇见过的最好的老师。六年后,她收到了泰迪的第二张纸条,告诉她自己已经以第三名的成绩从高中毕业,而她,依然是他一生中最好的老师。又四年后,她收到了泰迪的另一封信。信里说虽然学业并非一帆风顺,但他仍想留在校园,他会坚持到最后,并且不久之后就将以最高荣誉从大学毕业。一如既往,他把汤普森称作自己最好、最喜欢的老师。另一个四年后,又来了一封信。汤普森老师从信中得知,他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她仍然是泰迪最好最喜欢的老师。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有过奉献爱的体验,其中有一次,镇上要集中开展庆祝教师节活动,各校要组织学生参加文艺表演,我班里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小女生因为交不起服装费想退出文艺队,但看得出歌舞是她的最爱,她肯定舍不得失去这次机会,我给她垫上服装费,还告诉她,人的一生要面临很多的困难,关键要看在困难面前你是采取让步还是鼓起勇气去面对,幸福的未来要靠自己去创造,我相信你属于后一种类型。之后我还经常鼓励她。后来她还是因为家庭困难放弃了学业,十六岁独自开始打拼,自此没有了联系。前不久,突然接到她的电话,她说她在上海开了一家店,日子蛮小康的,一定要见我一面,好好感谢我。恰好这次有机会去上海,一见面,她是千恩万谢,谢的不是那几十元的服装费,而是对她的关爱和激励,她说在她离开学校以后就没有停下过奋斗的脚步,无时不把我对她说过的话放在耳边,其中“在我懵懂的年龄让我拥有一位让我铭记一生的老师”“我的成功是得益于恩师的教诲”这样的话令我感动、令我自豪。同时教育了我:教师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关爱和帮助所产生的感染力是不可低估的。

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成功,但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鼓起生活的勇气、找到发展的方向,这就需要我们乐于奉献爱。

五、不同方式的沟通能力

前面我已经提到现在的学生怪得很,独生、留守和媒体的副作用是形成各种癖性的客观因素。如果不善交流、不与学生沟通,你就难以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因此,沟通能力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极为重要。独生子女在家是皇帝,自我中心主义强烈,而学校是一个大集体,他们的优越感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与他人发生矛盾。这就需要向他们讲清楚集体生活的原则、要素,要他们学会包容、忍让、协作、友善、关爱、守则、礼让、等。留守儿童则要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理解父母的苦心,帮助他们拟定生活计划,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等。受媒体影响极深的,则要了解他们的需要,要让他们懂得现实与理想化世界之间的差距和联系。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具备极强的沟通能力。所谓“极强”,除了有扎实的文化知识为基础外,还要掌握一些沟通的艺术技巧。在朱国定教授系统的指导下,我懂得了沟通时,要找准角度、掌握坡度、调整态度、褒贬适度,掌握好度和时机,我们就可能占据沟通的主动,达到沟通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六、对知识不竭的渴望

过去的理念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的新课标却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有一桶水,那是很有限的,我们不仅要有涌流不息的水源,更重要的是要会引导学生去寻找水源。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知识、经验、理念和能力都要与时俱进,要做到这些,必须有严谨的治学精神,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保持对知识不竭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