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56: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行业背景与市场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医药高等院校 经济管理类学科 实验教学改革
为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全国各高校陆续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建立实验室,并开始进行实验教学方面的建设和尝试[1]。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从无到有,快速填补了空白,但是通过对全国一类地区和二类地区的医药类高校的调查发现,医药类高校开设经管类实验课程的比例较小,大多数实验室建设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实验课程的设计只是与理论相对应,尚未形成实验科学体系,未能把课程之间的联系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这种模拟实际的演练仅仅对单学科有所掌握,对整个学科体系知识网络的建立仍处于真空地带。
一、经济管理学科中加入实验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由于经、管、文类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对理论知识普遍存在“字面上的理解”的情况,甚至是记忆性学习,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经济学投资类课程特别是证券投资、投资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点极为深奥,各种前提、假设纷繁复杂,学生难以深入理解专业知识的内涵,甚至滋生了厌学情绪。对此,国内众多综合性院校引入了“经济学模拟”的实践性教学方式。通过和国内、国际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所数据的实时对接,根据社会实际情况或者特定历史阶段实际情况,对学生所做的虚拟经济投资方案得出投资结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更生动、更灵活地掌握理论知识。
二、医药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呼唤医药特色
现阶段,我国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建立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开设了经济管理类的实验课程。但是,在教学理论体系上,基本上是基于一般性的现实环境建立起来的,所采用的观点也是一般性的、共性的,可以用于指导所有行业市场的基本运行与管理,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在应用到各具特点的不同行业市场的具体微观操作时显得力不从心。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如同质产品与仿制产品较多,产品研发、注册、生产、销售、使用、监管过程严格而复杂,高盈利性与高风险性并存,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产品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消费者对产品的获取不完全自主,等等,因此,一般的经济管理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医药行业。而由这种一般性的理论指导的实验也必然不足以适应医药行业的要求。开展具有典型医药特色的经济管理实验已成为医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发展方向。
三、具有医药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对医药类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科教学建设的分析,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商务实验中心以模拟环境和药学背景的有机融合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能力塑造的整合型医药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方法。此方法通过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中心的协作平台、资源平台的优势,即以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国际贸易、医药物流、医药企业管理、药事管理、GMP(药品质量监督与管理)教学优势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强化知识点掌握为核心,建立一套体现专业能力结构,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分层次、多模块、立体化综合性的动态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培养综合药学、药事法规和经济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1.建设具有医药行业特色的经济管理多学科教学体系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强大的药学优势,积极探索医药知识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知识有效结合的途径,根据医药行业、药品市场的特点,计划对实验课程所采用的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使之具备药学专业领域或药品市场特色,从而使实验模拟更具真实性、教学更具针对性、课程更具实用性。二次开发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修改营销模拟教学系统中对市场的描述,使之具备药品市场特点。通过研究药品市场特点,从供给—需求曲线变化着手,模拟药品市场特点,在修改和变动供给—需求平衡点转移的情况下,教学系统中各细分市场“消费者”对企业诸如价格、渠道、广告、推销、服务等策略的“敏感度”,使市场表现更加符合药品市场特点。
(2)修改国际贸易模拟课程对商品交易规则的描述,使之具备药品国际贸易特点。增加课程中药品、化学物品的相关单证,添加各国药品标准和药品市场准入规则和限制,使“商家”间交易符合药品国际贸易要求。
(3)修改ERP模拟课程对实物流流程规则的描述,使之符合GSP要求。在模拟过程中重视物品流通规则流程限制,严格规范药品实物流的流通条件、流通时间限制、存放环境限制,使之符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对药品批管理的要求。
(4)修改创业情景模拟课程对资金分配、产品特性、订单决定环节的描述,使之具备药品企业的基本特点。创业情境模拟课程中通过对初始资金分配方案的优化,对产品差异性的描述,订单决定的各因素权重,如广告、市场原有地位重新分配,使整个情景模拟课程具备药品企业形成和运行的基本特点。
2.建立若干个基于能力塑造的教学实验课程群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经管类实验课程的优势。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商务实验中心计划通过课程整合、优势互补,着力构筑基于学生创业能力和投资能力塑造的两大教学实验课程群。
(1)创业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具有医药特色的ERP模拟实验(基于GSP流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营销模拟实验、GMP情景模拟、创业情景模拟实验)。
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通过ERP模拟实验掌握企业流程管理的理念,加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方法,掌握“用人所长、和谐共赢”的用人之道;通过营销模拟实验学生掌握市场营销整体思维、方法和具体策略体系,强化学生市场营销知识体系中市场分析和市场把握能力的培养;通过GMP沙盘模拟学生强化GMP管理理念和方法,锻炼和培养学生严谨、严密思维的能力;创业情景模拟实验使学生整体掌握企业运营管理理念与合作的思维方式,强化对学生大局观、整体把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塑造。
(2)投资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证券模拟实验、期货模拟实验、外汇交易模拟实验)。
通过全方位的实时投资模拟实验,学生通过对实时更新的证券、期货、外汇三种投资方式、数万种投资组合的分析和判断,改变投资决策,修改投资方案,以期达到最初投资目标。通过方案优化,探索符合自身性格特征的、符合投资目的的最优投资组合,学生能理解和掌握风险判断、风险回避的基本能力,以及形成豁达、开朗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实验课程群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搭建知识网络,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学生以往学习过程中只看到本学科微观的知识点,使其能站在战略的角度统揽全局,对所学的理论有总体的把握。实验课程群的构建,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3.建立网络化、开放型的远程共享互动平台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实验中心计划通过硬件整合,以建立网络服务基站的模式完善实验室信息规划管理运行平台,充分发挥校园网、教育网优势,实现网络共享,构筑医药经济管理实验网络平台。同时,健全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各项政策,建立实验开放教学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后,增加校内实验开放比例,并创造条件向校外开放实验教学。采用学术会议、教学观摩等方式加强推广力度,采用多种方式与国内医药类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合作,起到教学示范的作用。
四、具有医药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受益于学生
通过创业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模拟平台和投资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提高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模拟更真实的医药市场情况,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亲历实践使理论知识得到升华,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一改以往的记忆性学习带来的理论和现实脱节的现象。对问题表象进行深入剖析时要求对牢固掌握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有助于改善学生“孤岛状”知识体系,逐步将所学知识组合、搭建在一起,形成一整套可被及时利用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系统。
2.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对经济管理类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系统,模拟实际社会情况,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整体知识的调动寻求解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提高其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团队合作和实际决策能力
在参与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实现目标。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身处不同职位应具备的能力及该岗位的工作特点,培养同理心和实际决策能力。这恰恰弥补了传统理论教学只注重训练智商而忽视培养情商的不足。
4.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投资能力
我们通过创业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模拟平台和投资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和投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策略领先、行动致胜
面对医改新形势,医药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医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评价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发扬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快速发展。医药工商企业都应当全面审视自身的产品策略、市场策略、渠道策略,在整体策略领先与同行业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变革企业的营销模式,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运营组织,强化执行力。策略领先和行动制胜将是医药企业未来市场抉择中胜利的根本。
策略领先和行动制胜首先要求医药企业正确理解企业战略。
利用和君咨询医药事业部的三个公式来正确理解企业战略:(1)战略=机会+能力。战略就是要找到企业能力可及的市场机会,聚焦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确立市场领者地位。(2)战略=终局+路径。战略是基于现实对未来愿景和阶段性战略目标的清晰描述,进而找到实现战略目标的最佳路径和方法。(3)战略=策略+行动。战略必须付诸成行才有实际意义,只有始终保持战略状态的企业才能做到策略领先,行动致胜。医药企业要研判产业大势和市场变迁,于结构变化中寻找机会,同时要致力管理改进与效率提升,于修炼内功中提升能力。在新一轮产业重组和市场集中的进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策略领先和行动制胜就要根据政策市场调整企业的产品策略。
和君咨询医药事业部经过对多家成功的医药企业进行研究时发现,好的企业在产品规划上都有其独特的方面。比如提起西安杨森,我们想到的是达克宁;提起修正药业,我们想到的是斯达舒,提起三九,我们想到的是三九感冒灵颗粒。这是典型的产品品牌优势企业, 然而,提到同仁堂我们想到的恐怕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高品质的中药系列;提到王老吉,我们想到的不是抗生素的典型代表,而是跟上火、上呼吸道等相关的产品。这就提醒我们,在产品规划时,要具有差异性,这个差异性来自于企业对竞争市场的充分了解,从产品品质、产品内涵、产品系列化、产品包装到产品市场传播策略等都要形成企业和产品自身独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政策进行跟随性的产品规划,比如省级部门可以根据本省的实际需要进行基本药物的扩容,这时,企业要积极参与其中,帮助省级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基本药物目录。
策略领先和行动制胜就要根据企业资源来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
新医改的市场扩容不是一场机会均等的全行业盛宴,各个市场针对的政策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省在同样的市场采取的管制政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医药企业在制定市场策略时 必须研究国家和各个省的相关政策,针对性的进行市场投入,防止企业的有限资源浪费或者由于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不适合降低了使用效率。
策略领先和行动制胜就要求医药企业要对全国商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随着招标主体变换为医药生产企业,医药商业企业的职能将由批发商转变为配送商,这将导致商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转变,配送业务将成为医药商业公司新的盈利模式,主要收入为药品的配送费,配送费用包含在招标价格中,按比例给配送公司返还。这样拿不到配送权的企业未来会被边缘化,或许被淘汰。医药企业必须谨慎选择商业客户,和主流商业形成业务对接,以便在主流商业内形成相对强势的渠道通路,这对医药企业所有产品的销售都会起到好的作用。
策略领先和行动制胜就要顺应形式建立适合的市场管理模式。
鉴于各个省的医改情况会出现不同,医药企业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市场管理模式的调整,重要的是配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营销模式。同时还要主要在模式的范围内保证医药企业的价格体系,由于招标挂网的实施和各省在进行招标挂网时要比对其他省的同类产品的招标采购价格,这就要求医药企业的价格体系不能做穿,否则就会逐渐被逐渐淘汰掉。现在很多医药企业由于在各省的营销模式不同,比如自建办事处、制与底价承包制两种或三种相结合的体制,造成了对各个区域的掌控力度存在差异,由于掌控力度的差异,在招投标采购上形成了不同的价格,这是及其危险的一件事,必须尽快加以改善。
策略领先和行动制胜就要建立稳定高效的营销组织。
在新的时期,营销组织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到对市场的快速反映,还要体现在营销体系对各个区域市场的政策反映,根据市场信息调整自身的区域营销策略的同时更要根据各地的政策信息及时规划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未来的市场竞争不仅要看医药企业的区域营销还要看医药企业的政府事务队伍,这个政府事务队伍将形成医药企业的第二营销梯队,可以预测,未来的医药企业的政府事务队伍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政府公关、跨跃门槛
目前许多企业的政府公共关系相对薄弱,这有历史的原因,之前很多企业的招投标都是委托区域商,自己只是做些提供资料和资质的工作,在多家的医药企业的营销咨询过程中看到,几乎没有一家医药企业有完善的公共关系系统,大家都在“坐、等、看”。即使个别的企业有一些小动作也是零星的不成体系的,这样很难建立强有力的公关体系,更不用说进行公共关系管理了。
我们必须注意到8500亿首先用于确保支持五项重点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增加的8500亿医改投入中,中央3318亿元,其他需要地方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比例大体为4:6。而过去三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比例为27:73。这其中地方比例最大,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这次新医改中有很大的话语权,地方政府的话语权由那个机构来变现?卫生局!现在药监体系已经成为卫生局的二级部门,那么,卫生局俨然成为及管理者、经营者、执行者和监控者于一身的庞大机构,如果OTC医药企业不重视公共关系建设,就会逐步丧失在卫生系统的地位,逐步被驱逐。
2009年新医改开始逐步推进,医药企业的政府关系也必须开始强化。以前在完全的市场竞争下,医药企业医药和相关的政府部门保持较远的关系就行了,但是现在,新医改已经亮起了红灯:政府是最大的买主,那么医药医药企业的竞争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药物目录、社区和新农合药物目录、药品定价和招投标等是医药企业获大部分医疗市场准入权的资格,公共关系逐渐成为我国医药营销的第一要素,构建医药企业的公共关系体系成为医药企业的首要工作。
从新医改的内容可以看出,政府的触角将介入到医药企业从生产、营销到市场的方方面面,反过来看,医药企业的工作也要和政府的触角所及做良好的对接,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和思路做事,要顺应行业大势所趋,加大政府事务工作的力度和步伐,哪个医药企业在政府事务工作走在了同行的前面,哪个医药企业就会获得市场的主动权甚至个别区域或产品的垄断权,就会利用政府的政策来全覆盖基层医疗终端,在最低成本下进行市场运作。
新医改背景下医药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研究政府新医改的工作思路,调整医药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
现在很多医药企业没有专门的政府事务部门或者公共关系部门,有的即使有也是在市场部之下的底层级职能编制,更多的是没有相对固定的职位和编制,杂七杂八的工作都做,就是政府事务工作做的少。另外,有些医药企业即使有专门的政府事务部门也是摆设,既没有完善的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的方案,也没有相关的政府事务拓展经验,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医药企业都没有年度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的预算,资金和费用都是来自在整体预算编制之内的结余或者挪用。
2.参与省级或者地方的新医改政策制定,或者为之提供服务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各省可以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推进新医改的进行和完善新医改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新医改方案只是一个大纲式的文件,内容不具有实操性,这样各省就会制定适合本省的实操方案。医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国家医改政策的研究,向省级管理部门提供合理的建议,为省级相关部门分忧解难,或者为省级相关部门就本省新医改方案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医药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
3.编织医药企业自身的全国性政府关系网
由于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布局是面向全国的,所以医药企业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造自己的政府关系网,这项工作一方面要依靠公司的政府关系部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驻地营销人员的人脉关系和业务能力,还要借助医药企业的商业客户,三方面共同努力打造医药企业庞大的全国性政府关系网络,未来医药企业的全国性市场布局的根本就是企业自身构建的政府关系延伸到哪里。
总结: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是未来中国医药行业营销精英们必备的能力,更是企业未来市场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的医药营销已经披上了政治色彩,单纯的依靠市场运作已经不足以维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比如基本药物的遴选、医保目录的增补、GMP的严控等,都会收到国家相关政策的管制和影响。在政策下有些医药工业企业会顺势而为迎风壮大,而有些医药工业企业则因不重视国家行业政策或顺应国家行业政策的脚步太慢而逐渐被边缘化直至消失。
决胜终端、管控渠道
新医改对我国的医药终端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会给医药企业形成几个具有增长性的终端市场。国内通常把中国药品市场分为四级:一是医院终端,即指县及县以上医院;二是零售终端,即所有药店包括连锁;三是社区终端,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四是第三终端,即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等。
各级终端增长情况如下表:
。
在医院方面,总量将继续增长,但是市场份额略有下滑,其中高端医院和二甲医院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性下降,县级医院份额增长,新农合820亿元筹资增量若有40%流向县医院,将带来约250亿元的药品消费增长。县级医院药品销售总量增加1倍,单产提高到2000万元/年。
以乡镇卫生院为龙头的农村医疗市场份额将增长,新农合筹资820亿元增量若有40%将流向农村医疗市场,将带来约250亿元药品消费增长;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总量增加50%,单产提高到200万/年。
在社区方面,社区终端数量与份额均呈现增长,5.6亿元城镇居民(含1亿农民工),假设每人每年在社区看病花费100元,则将带来约280亿元的药品消费增长。
零售药店和连锁药店综合来看是平稳增长,但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放缓;未来对医保定点资格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零售药店和连锁药店将受到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价的冲击,相对来说,大城市零售药店和连锁药店所受冲击会相应较小。
根据上面的分析,新医改将带来的1000亿元药品市场额外增长,其中约250亿元流向县医院,250亿元流向乡镇卫生院,280亿元流向社区,流向零售药店与县级以上医院的不会超过200亿元。
由此可见,新医改带来的药品市场扩容对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国家有针对性的对相关的市场进行培育,在这个培育过程中,及早介入国家培育市场的医药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获得最大的收获。从现在情况看,医药企业唯有通过国家政策导向的营销规划才能对新农合和社区两大最具潜力的市场进行掌控,未来的终端掌控是政治性的低成本的掌控,而不是通过市场手段的终端掌控。通过介入新农合、社区和基本药物目录进入国家强制使用的目录范围,就会随着新医改的推进逐渐进行真正的全终端覆盖,这种覆盖相对市场运作来说是低成本的,是强制性的,是相对垄断性的。
在进行政策性终端掌控后,医药企业还要解决渠道商业的配送问题。
随着国家对医药流通的管制日益加强,现在的医药企业的渠道管理变得变幻莫测。渠道管理已经成为医药企业目前医药企业在选择流通商业时缺乏合理的规划,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为医药企业在未来的渠道规划中埋下了隐患。新医改的推进中,通过省级集中招标采购,会指定配送商业,指定配送商业的结果是导致大部分医药渠道商业被政策边缘化,医药商业如果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对渠道商业不进行合理的甄选,在未来的区域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产品就会随着不适合的商业被边缘化,从而失去区域市场的竞争能力。
新医改《意见》指出:要以省为单位,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规范的公开招标采购,降低采购价格;建立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直接配送基本药物的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国家制定的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确定本地区包含配送费用在内的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这些措施将减少分销渠道,降低医药流通成本。由但具有配送资格的医药商业将由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物流网络覆盖面广的大型医药物流企业担当。于药品的特殊性,对其在途质量保证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由于是大型物流企业参与配送,药品质量会因此得到保证。政策导向的医药流通行业必定要重新洗牌,行业集中度随之不断加强,出现巨头流通企业。
不仅是新医改方案中规定实行直接配送,国务院日前下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
医药工业企业必须在渠道商业的选择上下功夫,慎重选择未来的商业客户,对全国性的渠道商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主流渠道建立良好的关系,在管控渠道上形成医药企业自身的优势。
模式转型、适者生存
如果说战略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那么营销模式就是正确地做事。战略决定企业的营销模式,由于各个企业的战略不同,企业的营销模式都因战略的差异有所区别。而战略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变化而动态的变化。现在医药行业在国家新医改的推进下,医药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医药企业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战略,随之,也要调整企业的营销模式。
鉴于营销模式的适应性,在我国各省的医药政策环境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必须适应市场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模式,营销模式在同一医药企业必须多元化,不能实行死板的同一营销模式,这不利于医药企业在不同省份的市场发展。营销模式必须能够解决整体战略下的区域差异问题。采用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医药整体战略下不同省级域市场的差异问题。企业必须从各省政策市场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提炼出不同的实效营销模式;同时,这些不同的营销模式又必须统一在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下,必须能在不同的省级医药市场环境下下去实现医药企业的生存战略和发展战略。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者的留给看清时局者。新医改将使医药行业重新洗牌。谁能够认清目前的竞争形式,牢牢抓住政策机会,谁就会是最后的大成者。随着新医改方案和配套方案的不断实施,医药行业市场竞争要素已经发生了改变,未来的竞争是综合能力的竞争。无论从医药企业的品牌、销售模式、产品和服务、政府关系、市场布局还是专业推广、团队执行力等都将成为影响医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合来说医药企业要抓好政府关系、产品、渠道和终端四个竞争要素。
政府关系是进入医药竞争市场的资格,缺乏良好的政府管理体系和能力,在未来的医药市场将寸步难行。
产品是营销的载体,在产品竞争中要从产品的功效、产品定位、目标市场的细分、产品的宣传、产品成本等多方面练就竞争力。医药企业要提炼产品的价值,这个价值不是科研价值而是产品的商业价值,也就是说如何让患者在购买产品时觉得物有所值,不要单纯的从产品的技术性去下功夫,一定要深挖产品的商业卖点,需要明确的是产品规模是营销做出来的,不是研发做出来的,单纯的好产品如果没有营销策划,如果没有商业提炼,是无法形成规模性产品的,商业卖点就是要患者明确的知道自己在购买企业的产品时获得了那些明确的利益。比如达克宁,成分是咪康唑等。但由于商业定位明确,成为治疗脚气的名牌产品。而好多相近成分的产品泛泛的定位于皮肤用药,使消费者失去购买的目的性,也就自然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
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渠道的力量正在逐步凸显,对于同质化程度较高的药品,渠道和终端的认可度往往决定了产品在招标中的命运。同时子集中招标采购后,指定配送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药企业的产品销售规模,是否配送,配送量的大小,配送的覆盖范围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医药企业在当地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医药企业的渠道之争还表现在医药企业占用渠道商业公司资源的比例大小、商业公司与企业的合作紧密度、渠道政策的调整等。新医改方案中又明确指出建立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问题,除非生产企业自己配送,否则渠道的竞争将伴随医药营销的全过程。
也许很多医药企业认为在新医改的推行下,终端将被强制使用目录内的产品,所以终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是极端错误的想法。终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强制使用只是表象的东西,问题是使用多少,进了产品是否使用不一定由政府说的算。医药企业对终端的拉动和维护还是必须的,同质化产品较多,即便进了产品,用多少用那些产品还是终端自身说了算。占据终端扩大销量是长期的工作,不要企图一步到位。
战略层面
政府关系、产品、渠道和终端四个要素将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营销模式和竞争模式。不同的医药企业也许只是在某个营销要素具有较为强势的优势,但是未来的市场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这就要求医药企业必须进行综合实力的培育和建设,形成合理的组合和配置,同时要进行模式的转型以适应不同的区域市场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提升能力、永续发展
现在医药企业的营销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管理能力、品牌价值、市场掌控力和政府关系方面,医药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而非资本密集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人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能力,好的管理可以提升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团队可以打造医药企业的营销核心竞争力。新的医药市场环境下,医药企业必须快速的打造自己的营销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壮大和发展。
如何构建医药企业的营销核心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进行营销战略转型
医药企业必须要进行营销战略转型,要从简单的产品销售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的竞争力上。今后,销售环境,竞争环境,竞争对手,政策环境,销售市场等都会发生变化,以往的讨论已经行不通了,及时进行战略转型,适应新的医药环境,是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重新考虑一下企业的产品战略,营销战略,职能战略,人才战略,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调整,是目前医药企业首当其冲的工作。
二.提升营销管理水平
横向比较各个行业的发展,医药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处于很低的水平,比如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于外国竞争者的大举进入,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销售策略,团队建设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快速消费品行业不仅是狼来了,而是来了狼群,而医药行业的狼来的还不多,以往粗糙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市场竞争中还能混碗饭吃,所以医药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三.建设专业的有竞争力的销售团队?
医药企业喊这个口号多年了,没见到那家国有医药企业的销售团队在专业化上有突破性建树。制定销售政策不了解或不根据政策信息;行业信息;竞争信息,也不考虑公司的战略,这不叫专业。销售队伍还在市场上利用三板斧的老招也不叫专业。
专业化是指在人员招聘、管理等方面,坚持选择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定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以便更好的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合理的授权,合理的配置。不为客户服务的人员尽量精简。建立专业化营销队伍和营销管理队伍,形成权责匹配、管控有力、灵活高效的专业化运营体制。,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专业化营销队伍、管理系统、运营体制建立起来,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划,会为医药营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市场部
很多医药企业市场部都是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市场部应有的作用,市场部在企业中是参谋部,没参谋部的作战策略就跑到市场上去冲杀,不用想都知道这样的销售结果是什么。
专家指出,中国医药市场远未饱和,但竞争业已开始。目前,中国每年人均医疗消费水平只是美国人的1/130,当一般发达国家年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支出达到2017美元、美国人均突破4000美元的时候,中国年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支出只有31美元。但在另一方面,国内医疗用品的销售量持续增加,在今后3~5年的时间里每年将以12%的速度增长。201x年的中国医药,面对的将是一个蓬勃发展和惨烈竞争共存的局面。这是值得每一个医药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医院市场分析
如何做好医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药营销的成败,同时也是医药营销的主要内容。我在实践中摸索到推销药品的窍门,那就是必须打点好一些 关键人物 。
第一是医生,他们手里有处方权,用哪种药,用多少,全由他们说了算;第二是医院的库房,从医药公司进药全由他们负责:第三是药房,他们有一个 小账本 ,每个医生用了多少药,该得多少提成,全是由他们提供给我的;第四是医药公司,医院从他们那里进药,我凭药款拿提成医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打点 这些人的方法也简单,不过是根据各人的 重要性 给予不同档次的提成。有些人难打发,那么就给他多送点礼,多请他吃几次饭。推销同一种药品的医药代表是竞争对手,常常互相 刺探军情 ,如果哪家公司给医生的提成高,另一家公司的医药代表就会向上汇报,要求提高给医生的提成。
OTC市场或社区医药市场分析
OTC市场或社区医药市场的开发,已经成为了现代医药营销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社区治疗的疾病,购买感冒药的比例在所有购买的药品类别中居首位,其次为咳嗽、咽喉疼痛、发烧及心血管病等疾病随着OTC市场和社区医疗市场的逐渐壮大,使得广告、店员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药的主要因素,店员的作用仅次于电视广告。
医药代表工作的总体思路
由于医药代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代表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个人素质都比普通推销员要求更高。善于运用推销之术,对医药代表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自我推介,赢得客户真诚、友好的合作。良好的自我推介,是让对方接纳你和你的产品的首要条件。
要保持充沛的精神与活力,以整洁得体的仪容,彬彬有礼而不卑恭的形象面对自己的客户,并不断塑造自身良好的气质与稳健的风度;其次,培养真诚、友善、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磨炼自己的意志;再次,树立不断学习的思想,努力涉足包括医药专业在内的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与专业化水准。
实事求是展示企业形象,增加客户的信任度
医药代表的工作不是独立的,而是企业整合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与品牌在医生心目中形象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品的使用程度。医药代表在充分推介产品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从另一个角度推介企业。
必须全方位深入了解自己的企业,充分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原则与价值取向;其次,认真分析、提炼、归纳企业的优势,同时不回避劣势,正确对待企业的不足;再次,认清自己的工作目标,了解企业对员工的期望,充分利用企业所能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最后,对企业充满信心,时刻觉得自己的企业是最棒的。只有对自己的企业充满信心,才能通过你的言行由衷地感染对方。
利用新产品的全新概念感染客户。医药代表推销的药品一般是新药,另有部分是新剂型或老药新用,围绕这些具有学术理论及新概念的产品,完整准确地推介是让医生接纳产品的关键。
介绍新品种的功效理论、研发背景以及该药与相关药品的临床发展历史;其次,恰当介绍新药品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只有熟练掌握新药品的功效和临床知识,才能从各方面回答医生可能的提问。医药代表必须将扎实的医药基础知识充分应用于药品的推广活动之中。
结束语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在完成了药品招标工作后,关键是对医院和医药公司进行业务公关,尤其是对医院的重点公关,力争在最大程度上赢得药品订购合同,以最终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与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必须树立从药品订单的收集、药品运输的执行、公共关系的维护以及货款回笼的监控的全程服务的意识,兢兢业业地做好公司的药品销售工作。
现代医药销售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切实地把医院的临床用药需求和疾病治疗的发展趋势掌握好,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医药代表的实际工作。具体的说,就是通过医药代表的努力,使医生完成从尝试用药、保守用药、二线用药一直到首选用药这样一个认知和用药过程。总之,每一个医药代表在具体的医药销售中,不仅要做好药品的销售,而且还要加强学习医药知识,并且用后者来指导自己的药品销售,努力改变过去那种光卖不管的被动文工作报告。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二
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上普遍认可与采用的管理模式。世界上第一个创建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国家是美国,这是由于当时发生了几起严重的药害事件,使其必须加强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管理,通过立法,严格划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至50年代建立起分类管理制度。50年代以后主要发达国家都相继建立了这一制度。目前,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包括我国,东南亚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都建立了这一制度,东欧国家也在近几年逐步推行这一制度。
我国在20**年启动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之后全面展开。为促进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国家局于20**-20**年连续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20**年工作计划》和《关于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同时,于近期先后召开了两次药品分类工作会议,国家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决心可见一斑。
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处方药的严格使用,可以减少滥用带来的许多不良反应和机体耐受性及耐受性带来的治疗困难,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能够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促进我国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推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有利于逐步与国际上通行的药品管理模式接轨,有利于国际间合理用药的学术交流,提高用药水平。
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市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现状和问题
**市局一直把药品分类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通过几年来的规范管理,全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逐渐完成阶段性目标,实现了三个转变。
1、药品陈列转变
100%的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陈列由原来的混放转变为如今的把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与外用、功效或剂型相同进行分开摆放的方式,各摆放区都配有相应的标识。
2、药品的销售转变
现在的药品经营者把药品的销售分为两大部分:非处方药销售和处方药销售。处方药的销售经历了直售式、询售式、凭售式三个阶段的转变,同时非处方药销售也随着由利润驱动到信誉驱动的观念变化向疗效合理性转变。
二、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问题分析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分别从处方来源、人员素质、顾客心态、监管措施等几个方面做以调查和分析。
(一)处方来源缺乏
从处方方式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医院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患者挂号时先买卡,医生在计算机上开处方,患者拿着卡去交款、取药,根本看不到处方。有的医院没有条件上电脑,居然给药品编号,医生开处方不写药名写编号。小规模的诊所普遍采取先扎针、后开方的做法,有的甚至扎完针也不开方。
医院大多是公立性的,药品收入是医院的主营收入,所以医院不愿意让处方流向社会药店。据卫生部不完全统计,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收入达4000多亿元,其中42%是药品收入,利润至少达500亿元,而商业流通领域利润率只有0.5%~0.7%。虽然药品收入所中比例已出现逐年递减的状况,但医疗机构和药店之间药品价格差距还很大,因此,医疗机构控制处方外流的原因不言自明。
(二)消费人群意识淡薄
广大消费者对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不理解、不习惯。在调查时遇到一位正在药店购药的老者,他说,注射一个疗程的精制刺五加,在药店买,到社区诊所注射,300元钱就够了;如果到医院注射一个疗程,800元也下不来,药价低而且质量也不差。但当药店向他索要医生处方时,他不但不给,还拄着棍子大发脾气。消费者对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不懂,产生抵触情绪,客观上也促使药店顺水推舟违法销售处方药。
尽管目前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很快,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本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就医和用药需求。在不少医院尤其是医疗水平很高的医院,人满为患、医生服务不到位、病人折腾半天依然看不上病,买不上药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很多病人只要不是大病,一般不愿去医院就医,而却愿意选择就近的药店购药。
消费者已经习惯到药店买药不凭处方的方式,如果凭借处方意味着还得走医院程序。此外,广大消费人群对处方药滥用的危害性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头痛脑热,就吃抗菌素、打点滴的情况已成自然,殊不知药品的不良反应、习惯性的耐药可能危及生命。
(三)某些医疗机构责任差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抗菌药物的消费85%发生在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菌药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菌药就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目前,滥用抗菌药物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合应用抗菌药不当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二是有不少医生给患者看病不做药敏试验,光凭经验就使用抗菌药;三是少数医生受利益驱动,不顾病情需要,大量使用价贵、先进的抗菌药;四是有的医生缺乏专业知识,不管需不需要使用抗菌药。在医生开出的抗生素中,不合理的处方就占四至五成左右。滥用抗菌药物,不仅给病人增添了额外的经济负担,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更严重的是加快了人体内耐药菌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医生习惯性应用则会因势利导,患者则把应用抗菌素当成必要。
(四 )规范措施不尽完善
现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摆放原则是偏重把非处方要单独存放,即OTC标识的药品标志清晰、分柜摆放。这样摆放给消费者的印象好象是非处方药作为一种需要特别管理的药品,而不是处方药,相反,无标识的处方药和暂无标识的非处方较难分开。
因此,可以想到我们规范管理过程的许多亟待完善各项工作。例如:如何鉴别处方的真伪的管理方法等。
三、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解决措施
1、积极开展药品分类的宣传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改变用药习惯和正确使用药品
首先,要通过科学的宣传教育,逐步增加公众合理用药知识,改变公众传统的用药习惯。要通过对加快推进药品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宣传,让公众了解有关药品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性规定以及药品分类管理阶段性目标的主要内容,从思想上意识到药物滥用的危害。同时,还要加大对一些常见病的基本判断常识和推荐用药范围、常用非处方药的适应证等知识的宣传,采用媒体宣传与印发资料等多种宣传方式,着力解决公众在使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诊疗时所面临的合理用药知识缺陷,增加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养成合理用药的习惯。
其次,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引导药品零售企业积极开展药学服务。零售药店及其从业人员是执行药品分类管理的最终端环节,只有把握住终端出口,药品分类管理的阶段性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因而药品监管部门要通过广泛宣传,让药品零售企业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通过高质量的药学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认真执行分类管理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第三,在宣传手段上应注重贴近性和多样性。通过手机短信向社会广作宣传;与媒体联动,将为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公之于众,都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要不拘形式,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教育。公众合理用药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分类管理的宣传也不能停留在一阵风的阶段,而应探索长效的、持久的、深度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并充分发挥相关协会、学会在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方面的宣传、培训和正面推动作用。
2、大力加强药品分类管理的监管和规范工作,积极稳妥促进药品分类
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抗菌药物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药监、卫生、工商等部门的共同监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推进合理用药的进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制止滥用抗菌药的关键是从源头抓,用制度来规范。相关部门应制定一个明确的制度,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首先,抓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其次,医院药剂师可以参与临床医生查房,指导临床用药;三是建立健全规范用药、合理用药制度;四是真正发挥药品招标采购的作用,纠正从使用药品中获取利益的行为。
四、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初步设想
1、推进自我药疗计划,有步骤的引导群众习惯性使用非处方药品
顾名思义,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是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非处方药物,用以缓解轻度的、短期的症状及不适,或者用以治疗轻微的疾病。由此可见,自我药疗是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古已有之,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年提出到2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结合国情,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与此同时,WHO还提出人们有权利也有责任以个体和集体的方式参与他们的卫生保健的计划和实施。我国政府也提出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应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为补充。由上可知,现代卫生保健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过去单纯依赖国家转变为是个人的权利和责任,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成为社会和个人共同关注的事业。
非处方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自我药疗的发展,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重对自我药疗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使用非处方药,远离药物滥用,推行自我保健。
农业:挖掘内需成亮点
“三农”问题已经连续5年成为中央政府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可量化标的,投资市场对于三农概念的热点仅仅聚焦于2008年初的“家电下乡”和“农林牧渔”等中小市值板块。进入2009年之后,在全球性经济衰退已经完全明确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内需如何拉动、农民工就业问题突出、农业生产安全沉疴累累等问题逐一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走出经济衰退的泥沼,切实改善三农,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新颖的“三农”财政补贴优惠政策。对此国信证券的张如、赵雪桂、余爱斌认为,传统农业及“大农机行业”孕育较大投资机会。传统农业如中牧股份、敦煌种业、登海种业、北大荒、南宁糖业等,投资者仍可以继续关注,而“大农机行业”主要包括该行业包括传统的小农机、与农民相关的低端汽车、相关整车/核心零部件行业。
环保和节能减排:受益政策与资金的双重呵护
08年7月1日,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了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我国的环保总投资额将由“十五”期间的7000亿元,增加到15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9%。
中信建投的陈祥生、李静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节能减排”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层面的双重呵护,发展前景清晰确定。其中有三类投资机会:1)是节能设备制造、新能源技术开发以及节能材料生产等。2)是直接从事大气、固体和水处理的行业。3)是传统“两高”行业在减排降耗过程中的行业整合和集中度提升带来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个股:天威保变、龙净环保、合加资源、华光股份、科达机电、冀东水泥等。
新能源:未来仍将快速发展
近几个月来,新能源一直是市场主力资金关注的热点。虽然目前部分概念股的上涨放缓,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新概念品种的持续涌现,未来新能源板块走势仍然强于A股指数。国泰君安的新能源研究团队认为,尽管此轮新能源概念受到热烈追捧,但其估值体系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在此估值相对安全的基础上,国泰君安认为,随着国家各项扶持新能源政策的落实,新产品会大量涌现,新能源仍具备快速发展潜力。比较确定的主要有,风力发电设备行业,此外光伏发电、薄膜电池等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医改:医药板块具备防御和成长双重价值
2009-2010年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为做大做实医疗卫生保障提供物质基础,将为医药产业在经济动荡环境中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医药指数年初以来表现逊于大盘,主要是由于市场出现反弹,资金对周期性行业关注较多。中金公司的孙亮认为,医改大背景给行业带来确定性发展,企业业绩增长基础坚实。在经济形势未见完全明朗的情况下,从防御和成长双重角度考量,医药股仍然是相对不错的选择。拉长时间周期,医药股更具吸引力,他们属于长跑冠军。随着前期二线股补涨,一线医药股的估值溢价水平已经回落,孙亮认为可以向这些价值型股票回归。恒瑞医药创新研究进入正轨,仍是价值投资首选,稳健投资者还可以选择国药股份、云南白药、海正药业;对于积极的投资者孙亮推荐顺序是康缘药业、双鹭药业、华海药业、天士力。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过渡,“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掀起了我国基建行业的。根据《东方早报》报道,目前在学界呼声较高的观点是,为了完成今年“保八”的目标,中国政府将追加投资规模,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两会”的宏调主题还将会是以经济调整为重心,结构调整为辅。至于究竟新一轮投放的规模会有多大?各界都有不同的预估。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的某专业人士曾表示,这个数字或将为5.5万亿元;而野村证券给出的数字更是惊人――8万亿元。如果基建投入继续加大,那么势必给铁路、建材、钢铁、工程机械等相关板块带来巨大市场机会。
食品安全:任重而道远 行业龙头有望受益
国家一直以来是非常重视食品安全的问题,尤其是这两三年,但从实际的运行效果来看,并不太好。对此国金证券的行业分析师陈钢认为,这背后原因,这与中国现实国情密切相关,而且涉及到相关因素太多,短期内无法有效能解决。企业利益、地方利益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缺位,包括企业社会道德的沦陷,这些都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从更长时间段来判断,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向食品饮料龙头企业集中。对此,中信证券分析师毛彪认为“两会”间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会被更多提及,同时他建议投资者关注两类公司,一是行业龙头、产品安全系数高的企业;二是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的行业或公司。
资本市场改革:“创业板”最受关注
在最受关注的资本市场改革中,最被“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当属创业板推出、发行制度改革和“大小非”问题。其中,尤以早在去年“两会”时就备受期待的创业板为主。吉林证监局局长江连海、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均公开表示,应在上半年推出创业板,而具有创投概念的鲁信高新、大众公用等龙头品种应该会在热议中有所表现。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振兴有望得到确认
中金公司最近投资策略报告指出,由于地方政府可以开始发行地方债,而每个区域的规划也将在两会期间上报,不妨关注区域经济振兴规划是否会落到实处。有分析人士表示,其中通过可能性和经济弹性较大的区域包括:环渤海、中西部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北部湾等区域经济圈、新兴中心城市等。毫无疑问,这些区域内相关上市公司面临着更好的投资机会。
重点公司点评
敦煌种业:09年面临更多发展机遇
上周,敦煌种业公布2008年业绩盈利幅度在1000万元左右,折合EPS约为0.05元,这一预盈幅度高于市场普遍预测的500万元。而我们所强调的并非08年盈利相差500万的差异,而是先锋种子增长和自有种子改善在公司所产生的变化。尤其是自有种子业务的改善,根据光大证券蒋小东分析,公司09年度盈利会大有改善。
单纯比较07、08年的四季度业绩,07年盈利4500万元,08年盈利5200万元,这其中的主要差异在于08年四季度多出来的2000-3000吨的先锋种子盈利,这部分盈利增加净利润约1000-1500万元,而作为亏损大头的棉花、棉籽油,08年四季度所面临的形势都明显弱于07年。
展望09年,蒋小东认为种子、棉花、棉籽油都将比08年有所改善。从收入构成来看,大头是种子、棉花、棉籽油三大块。先锋种子仍将贡献公司的主要增长,自有种子将比改善程度明显好于07、08年,棉花、棉籽油虽然不会象07年那样一路高价,但随着前期高价库存的消
化,很难再出现08年这样的大幅亏损。公司主要业务的盈利形势要明显好于08年,因此,蒋小东所预期的09年先锋之外的业务亏损在1000-2000万之间。
先锋盈利增长十分确定,一季度将至少面临阶段性投资机会。蒋小东在08年初推荐敦煌种业时,预测的公司08年盈利超过0.4元,尽管一年后公司实际业绩远低于他的预期,但作为公司投资逻辑主线的敦煌先锋,其盈利增长和我们的预期完全吻合,08年达到4000万,折合EPS为0.23元。敦煌先锋09年的增长仍旧确定,虽然公司其他业务存在盈利波动的可能,但形势普遍好于08年。目前看,敦煌种业仍难称为理想的长期投资标的,尤其是随着一季度种子销售旺季以及“两会”间大家对农业的关注,至少将存在阶段性投资机会,因此蒋小东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和15元的目标价。
龙净环保:业绩超预期 发展空间广阔
龙净环保是致力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环保企业,产品主要包括除尘和脱硫两大类,其中除尘业务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脱硫业务进入全国前六强。近年来,随着市场变化,公司业务结构出现正向调整,脱硫业务的占比日渐提高,开始与除尘业务齐头并进。
技术优势:在除尘技术上,公司发明了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成功实现60万千瓦机组电袋和30万千瓦机组布袋应用的突破;在脱硫技术上,公司干法脱硫技术不但走在国内前列,也走在国际前列,是国内第一家掌握干法脱硫技术的企业,也是到目前为止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采用干法脱硫的企业,公司成功突破66万千瓦机组和冶金行业干法脱硫项目的应用,湿法脱硫取得100万千瓦机组配套突破。
控制成本费用的优势:公司不光生产脱硫除尘设备,还有自己的工程安装公司,是行业里面少有的几个设备生产与工程安装一条龙公司,这使得公司在控制工程安装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方面具有优势。
凭借技术和成本费用控制优势,公司获得了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2008年三季度末公司有预收账款23亿,较2008年年初、年中分别增长57.8%、14.9%。目前公司手持合同估计超过35亿,其中大部分是脱硫合同,根据行业统计,公司2008年脱硫合同额全国排名第四,较2007年第六的排名又有较大进步。
根据国泰君安张锦灿、吕娟预计,2008-2010年EPS分别为1.01、1.29、1.53元,业绩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脱硫业务。公司目前正在准备定向增发事宜,增发后2008-2010年全面摊薄的EPS分别为0.76、0.96、1.14元。基于增发后2009年全面摊薄的业绩,按照行业目前平均3.2倍PB和27倍PE算得目标价区间为19.40―26.10元,考虑公司在除尘脱硫行业的龙头地位以及目前市场估值回升太快,目标价确定为22元,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科达机电:清洁能源方兴未艾
目前公司在江西丰城两台煤气化炉调试基本结束,布袋除尘器也安装完毕,调试结果良好。由于斯米克落实当地煤层气供应的时间上有些耽误,因此公司正式给斯米克商业供气推迟至2月28号。
2月初公司煤气炉调试时,由于工人安装的不小心,导致漏气,经过检修后,运行未再发现别的影响运行的问题。但我们认为,重大工艺流程错误不会有,小问题可能碰见。经过测试,国金证券的刘波认为,新型煤气化炉基本通过试验。从前期部分公司股东的现场点火测试视频上看,火势猛烈,基本达到了新型炉子预期的效果。不过从谨慎来看,公司清洁煤气化炉的大规模商业推广,尚需斯米克正式商业化运行后,经过一段时间考验才能开始。
刘波认为,公司无疑抓住了环保压力导致的陶企搬迁的历史机遇,且成为业内全方位解决困扰煤气化炉行业四大难题(环保、高的碳转换率、炉内不结焦、运行稳定)的第一个商业化公司。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两年之内公司尚无竞争对手。对于投资者认为的Shell、德士古等先进技术,刘波认为并不符合陶瓷行业的客观要求,如没有小炉型、投资额大、稳定性尚难把握等。
新型煤气化炉在陶企行业的应用不过是公司业务转型扩张的第一步。之后的报告,我们会逐步分析公司未来可能的发展规划及广阔前景。根据刘波预计,公司08-10年EPS分别为,0.44、0.61、0.91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时代新材:借助政策与新能源步入快速发展期
受益基础设施建设和主要原材料降价,利润与营收同步快速增长。公司最大产品高分子减振弹性元件按照计划,逐步扩大产能,营业收入将稳步增长,预计年增长率在30%-40%,订单在2008年10.5亿基础上大幅度增加,但是不一定本年度完成,该产品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双重收益,需求从2万亿增加到4万亿,主要原料铜、钢和橡胶等大幅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利润保持与销售收入同步增长,改变了以往“赔本赚吆喝”的现象。
涉足风电配件,多项产品形成市场合力,未来将成主业。750KW和1650KW两款风电叶片的研制工作延后至2009年一季度完成,2009年目标是销售几十套叶片,销售收入5千万左右,2010年销售收入2-3个亿,目前在华容进行装机考核,厂房正在建设中。其中750KW的风机叶片设计产能为300套/年,1650KW的风电叶片设计产能为400套/年,目前虽然没有订单,但是有合作意向,如大股东中国南车正在做风机整机,未来肯定用公司产品,还有金风科技、华仪电气表示只要公司产品质量合格,也会用公司产品。
公司用在风机上的还有减振器产品,该产品属于国内独家生产,2007年底,国内25家风机厂家,有16家使用公司产品,毛利率高于弹性元件的平均水平,在30%以上,每台风机使用减振器产品约3-4万元,2008年销售收入5千多万,2009年预计营收可达1亿元以上。公司2004年底收购湖南特种电磁线厂,经过提质改造后可用于风机发电机,目前毛利率比普通电磁线高50%左右,接近10%,目前产能1-2个亿,未来产能可达5-6个亿,产品用在南车电机、永继电机、湘电股份等。
布局2020年后,风电配件和重卡减振器将城公司战略产业。风电配件业务和重卡、豪华大巴减振器产品是公司战略发展产业,后者国内尚属空白,目前收入仅1400万元左右,未来可能成长为公司主产业,现在主要为进行市场引导和宣传推广阶段。
方正证券的张正华认为,公司基本面良好,虽然没有爆发性增长的预期,但最近3-5年收益增长明确,我们预测2009-2011年EPS0.44、0.58和0.79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华北制药:受益医改的普药龙头
华北制药当前被市场错误定价。由于公司当前的产品结构、资产质量和公司治理,仍被市场视为周期性股票,而招商证券的医药行业分析师张明芳认为,公司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1、以“重组人血白蛋白”和生物抗癌药为代表的新产品2010年上市,公司产品结构将得以根本调整,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同步提升。2、新药公司资产注入已公告,标志着华药集团资产整合正在启动,后续优质医药资产有“金坦生物”(主营疫苗和生物制药)和“凯瑞特”(主营高端头孢抗生素),公司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
新药公司是我国基因生物制药的领先者,08年获得政府创新药1亿元研发资助。3、华北制药09年完成与DSM合资合作,技术和市场双重突破,打造我国维生素C和青霉素整合平台,获得更强定价权,使得两大传统业务周期性波动大大降低,获得持续稳定增长。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同时获得有效提升。
此外,张明芳十分看重正在注入的新药公司,将为华北制药提供业内领先的研发平台和持续支撑的新药产品线。作为原华药集团最核心的研发资产,新药公司一直领导着我国抗生素、维生素和基因重组生物制药的创新研究,代表了我国新药自主创新的一流水准。新药公司定位于“大规模生物发酵”,与全球新药研发潮流相吻合,是公司新药孵化器,重组人血白蛋白是其成果之一,基于“粘细菌工程菌技术平台”的生物抗癌新药是其重大成果之二,多个国家一类抗癌新药在研。重组人血白蛋白和抗癌新药是华北制药2010年后的重磅产品。
公司在我国抗生素和维生素领域地位突出,是我国民生基础医疗的“中流砥柱”。我国医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十分有利于公司抗感染药物盈利增长,当前8亿元的普药制剂09年销售规模有望翻番增长,也将改善产品结构。
张明芳认为,华北制药正处于战略性拐点,可能成为老国企成功战略转型的典范。我们上调前期保守业绩预测:09和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0%和61%,实现EPS0.5元和0.8元。公司当前市值仅82亿,09年和10年预测PE仅16倍和10倍。按照拐点时期2010年20倍PE估值,未来12个月目标价16元,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国药股份:扩张稳健 期待资产注入
1月16日,国药股份了2008年业绩快报,实现主营收入43.85亿元,净利润1.92亿元。从公司业绩快报数据看,2008年全年实现主营收入同比增长22.71%,较市场预测的44.67亿元低了1.87%;实现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46.61%,每股收益为0.80元。
对比盈利预测数据,公司的主要盈利指标都要略高于我们的预期,究其原因,是在期间费用、营业外收入及所得税上面有些差异。与公司前三季度相比,公司的主营收入增速略有提高。第三季度主要是麻药分销和新特药调拨受到奥运会的影响,从而致使公司业绩环比下滑,而第四季度两者销售都恢复了正常,全年来看麻药分销和药品调拨增速要超过20%,纯销收入继续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的销售量预计超过30%。
快报数据显示,分季度看,08年的净利润增速也是最高的,同时也远高于收入增速。除了我们在三季报点评中说过的有效税率同比大幅以及财政部拨付政策性亏损补贴1432万元等因素外,2007年度子公司国药物流作为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获得了15%的优惠所得税率,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是在08年予以确认。
公司2008年业绩继续持续高涨,保持着从2003年以来20%以上的增速。新医改最终方案即将出台,内容与征求意见稿大致相同,那么公司将随着“一区一品一规一配送”具体配套措施逐步扩大份额。此外,国药控股有望今年在香港上市,在上市之前肯定会有一系列活动,可能会将一些资产注入到旗下的上市公司,这对公司的战略发展也是大大利好。因此东莞证券预计,2009-2010年每股收益为0.98元、1.22元,同比增长22.5%、24.5%,对应的市盈率为28.37倍、22.79倍,并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中国中铁:行业景气提升 业绩释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