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分布式商业模式

分布式商业模式

时间:2023-09-01 16:5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分布式商业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分布式商业模式

第1篇

1.分布式协作创新模式将成为主流趋势什么是分布式创新?简单来说就是公开创新,比如一家公司要进行创新发展,采用分布式创新相当于是指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构架一个崭新的创新模式,不仅可以利用公司内部人员进行创新,还可以利用外部人员共同进行创新,使大家共同采用分布式创新进行产品创新与开发。公司既为自身整合了资源降低了服务成本,还最大化的扩大了所服务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种分布式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公司产品开发和研究的效率和效益,这在未来将会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新型创新模式。2.组织网络化围绕公司核心业务开展核心工作,这种形式更像是一种开发的网状结构,它不仅可以在公司内部实现打破每个部门之间的壁垒,提高公司内部人员之间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寻求公司外部的非雇员的帮助,而所有人的工作重点,都是放在如何高效快速地完成这项工作任务上。3.更大范围地利用协作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降低碳排放量和财务预算等问题,都将促使公司会大力提倡电话视频会议或者在家办公的新型办公模式,这种工作方式不仅可以为公司降低财务支出,也就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世界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据有关数据表明,当一家公司降低工作人员实际出差的频次和时间后,该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近一倍,并且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比原来提升了80%。4.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峻。所以绿色降耗节能等技术逐渐被受到重视。为了最大化地提高能源消耗的效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绿色生态革命,是在创新方面的一个大挑战。这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也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5.任何事情都将被视作服务时代的发展使得现在的人们对服务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在未来,服务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或者商品,它会被很多新创造出来的各种形式的服务所代替,对于公司发展来说也是一个优势,公司不再需要进行大规模大资金的固定资产投资,而是可以灵活使用各种形式的服务来替代固定资产支付。原本公司内部大量的仪器设备需要每个月用固定的资金进行维护保养,今后就可以逐步使公司摆脱对设备仪器的养护资金负担,更有利于公司的轻资产发展。

二、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

目前企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以开放式创新为主,而且在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下,这种开放式创新也是被广泛应用的;但是,对于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的物流企业来说,还应该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发展,或者也可以将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的自主创新进行有效融合,使企业在发展中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自主控制,依靠开放式创新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所谓自主创新,就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具备核心技术,企业依靠这个技术可以实现提升公司产品价值的目的。对于我国的物流企业来说,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有效提升物流行业的竞争力,只有如此才可以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掌握主动权。在这里并不是说要排斥开放式创新,而是应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1]。

三、重视源自低端市场的颠覆性创新

源自低端市场的颠覆性创新也是一种创新的趋势,它是指立足于低端市场,将简化过的产品通过自带服务属性进行包装,然后去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以此来获取市场份额,但这种创新方式是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低端市场、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等特点都是直接摧毁这个市场的炸弹,这就为各物流企业敲响警钟,一定要重视这种颠覆性创新对行业的影响和打击。物流企业来说,不仅要密切关注这种低端市场的颠覆性创新的发展,而且还要时刻对自身的自主创新进行不断的创新改革。只有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结合开放式创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为行业和企业自身规避这种潜在的风险。使我国的物流行业和企业有更加长久稳步的发展[2]。

四、技术创新与营销创新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生产发展带来很多变化,这也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缘由。这种变化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生活的变幻,企业需要在本身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式创新的新型商业模式创新[3]。我国的物流企业应该积极地学习国外同行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并且可以利用当今国际上前沿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的同时,做好技术和市场创新的融合;同时要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销创新理念相结合,以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链接和合作,进一步开展合作整合创新工作,有助于发挥双方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和优势。

五、重视绿色创新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下,绿色环保、节约资源这种绿色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可以在企业发展创新中重点关注工作细节,譬如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中一个工作创新目标,可以在企业的运输环节进行创新,如可以通过建立仓管电商平台的方式,以有效缩短客户的运输距离,实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可以科学、系统化管理仓管运输清单,从源头上科学调整优化运输流程等等,通过以上措施和手段,不仅可以实现物流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工作,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世界经济对于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从而达到在企业的创新工作中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的目的[4]。

六、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当下的物流企业,不管是从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和人们的生活需求角度出发,还是从顺应世界的绿色环保大趋势的角度出发,在商业模式创新下开展物流企业的创新工作是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一是和大家分享了商业模式下的集中新型创新趋势,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多角度的发展方向;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几种创新举措。总之,不管是自主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的有效结合,以及将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进行紧密连接,还是要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要求,大力提倡重视绿色创新,都将成为今后我国物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齐严.网络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趋势与物流企业创新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编辑部,2021(2011-2):72-75.

[2]高桂华.商业模式创新与物流企业创新思考[J].2021(2014-4):81-83.

[3]马胜铭,沈文骥."互联网+"环境下物流园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玖隆钢铁物流园区为例[J].江苏商论,2019(8):4.

第2篇

软件“无处不在”

在IT行业,软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工信部制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里明确规定,到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5%。近日,工信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稳中有落态势,全行业效益持续好转,人员和工资总额保持稳定。软件业实现利润2126亿元,同比增长25.5%。

软件被用于创建更加高效的世界,驾驭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大爆炸的发生,与无数移动设备、物联设备实现通信,同时,软件还不断促进产品差异化,为全球市场提供服务。现在全球经济体的发展和创新越来越依赖软件的发展,无论是在系统工程领域,还是在其他科学研究领域,全球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软件的开发、变更和监控为基础的。

软件定义的网络、软件定义的存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等又再次把软件推到了风口浪尖。“软件重塑IT”已经成为可以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地球”等媲美的IT行业热门词汇。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自身软件和系统交付的能力,无处不在的软件成为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石。

“服务多租赁化、平台可伸缩性,以及资源虚拟化”这是被大家普遍认可的云计算的特性,这些云计算特性主要是靠软件来实现。比如,资源的虚拟化,虚拟化的实现必须靠软件的变化来实现,否则,无限和有限的资源便无法实现无缝衔接。软件在云计算时代将更加普遍存在,其作用也会更加举足轻重。

“云”改变软件开发

企业的云应用正从SaaS向PaaS和IaaS方向发展。用户需要可以结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开发、测试、在线部署等功能的软件产品。而这就对云计算时代的软件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软件开发人员要在架构设计上具有新的思路,要让软件能够实现从私有云向公有云的无缝迁移。

云计算时代的软件是运行在云平台上,并具有在线租赁、可伸缩性、按需定制等特性的软件。云计算下的软件开发打破了软件开发商与用户的二元格局,第三方云计算中心的作用更加重要。云计算模式下的软件开发和运行环境基本上都是由云计算中心来架构的,这些资源按照开发者的要求进行配置。在开发者一端省去了硬件设施架构、运行环境调试等工作,只需一个浏览器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实施开发。开发完成之后的测试以及运行和维护也全部由云计算中心负责。

其次,云计算改变着软件的开发方式。随着平台的开放,开源、开放的软件开发社区越来越多。开源厂商是联系社区和商业应用的企业,类似这样的企业可以捕捉社区内最新的需求和技术动向,实现开源软件产品的商业化,同时以商业上的利润和方式推动社区的运营。要知道社区中除了“极客”,用户也在其中。与需求的近距离接触,带来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使得软件开发周期大幅缩短。

第三,软件运行在数据中心里,而不是在用户的服务器和计算机上,这是云计算时代必备的特征。而且云时代的软件还需要应对用量的变化。从制作网络镜像手工增删资源,到系统和平台的自动伸缩性,这些都是云计算时代软件必须具备的特征。云时代的软件还需要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定制。对于同一个软件的同一个版本,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一定程度的定制,这就要求软件具有很稳定的基础结构。还有,云计算时代还会要求软件的快速开发。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快速开发的水平越来越高,云计算的资源共享,以及标准的服务集成让快速开发变得更加有效。

最后,软件和服务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更加模糊,服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云计算的驱动下,软件销售采用“打包”方式,应该是比较务实的方式。比如一个方案中既包括可以进行IaaS或PaaS的软件产品,还包括提供云计算咨询的服务产品。同时也会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基于云计算的咨询和服务将会成为软件企业的一个利润增长点。

软件开发新需求

云计算时代的软件需要新的开发技术。开发人员需要使用云计算时代的软件开发技术去提高开发能力。云计算时代要求软件开发人员思考架构设计,甚至需要考量运维模式和商业模式。

云计算是在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络计算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创新融合而形成的。从开发技术的角度来看,云计算平台以及云计算平台上的应用软件开发都是使用分布式并行编程技术的。分布式并行编程的关键技术有三方面:分布式并行数据处理技术,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

从程序的架构设计方面来看,开发人员需要在程序筹建过程中,就要思考哪些应用能够实现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之间的互用。需要开发人员设计出一种能够在功能上满足当前业务需求,又能够适应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或者能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适应环境变化的应用。

从商业模式方面来看,以前,软件都是依靠软件授权模式来销售,或者直接是免费的。但是在云计算时代,认真思考盈利模式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一旦具有了清晰的商业模式,就会很快地实现软件的盈利。

结语

云计算无疑已受到极大的关注,云计算时代的到来让IT技术面对着不同的挑战。我们也可以看到云计算对IT行业的硬件模型、应用模型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云计算开发技术的发展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快速构建高可用的、可以几乎无限扩展的应用。

第3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 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 电网企业

在电力体制改革和智能电网发展等行业内外部形式驱动下,电力市场正逐步过渡到自由电力市场,形成多买多卖的市场形态,客户价值主张呈现多元化需求,资源和能力的突破带来市场机遇,迫使电网企业必须寻找新的盈利方式,重塑电力营销商业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一、商业模式及其核心要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博弈已经远远超出了产品竞争的范畴,商业模式作为一种软实力,开始在竞争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一)商业模式的内涵

按照管理学理论的解释,所谓商业模式,就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各种手段把影响企业运行的内外要素重新梳理、归纳和整合,形成一个高效、健全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运行系统,通过高效运转、精准服务和最优实现形式,从整体上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协助客户实现预期价值,同时使系统实现持续赢利目标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二)商业模式的三要素

一般来说,不同行业的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其面临的商业模式的基本架构都是由客户价值主张、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模式三要素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式,也就是商业模式的核心三要素。商业模式核心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非互相孤立、互无关联,而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相辅相成,通过功能的共同发挥,使商业模式得以顺畅运行。

二、电力营销模式必须创新

(一)客户价值主张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当前,售电市场的目标客户由单一转向多样,出现了电力直购、工业园团购、产销结合的分布式电源用户等新型客户;同时电力营销目标客户群体正在向电动汽车和各类储能客户拓展。客户类型多样化必然导致客户需求也呈现多元化。首先是需求综合化,表现为不仅有传统的供给和消费需求,还包括节能和环保需求。其次是需求主动化,特征是客户可比较价格与服务的高低优劣主动选择售电企业。第三是需求定制化,即客户可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个性化的需要,供电方需要根据差异化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用电方案。而传统电力营销企业追求的客户价值主张,仅仅是为用电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电力和简单的电力服务,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二)盈利模式和市场环境变化形成压力

长期以来电网企业依靠增供和扩销实现增长的盈利模式,已经成为垄断条件下企业运行的通行方式。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电网企业一定程度上逐渐丧失了特许经营权,新的制度赋予用电客户更多、更大程度的用电选择权;改革的深化使得输配电价制度得以全面实施,电网企业的收入来源从购售价差演变为收取过网费,以往的准许成本和收益也将受到管制;大用户直购的出现和民间售电主体的竞争,将夺走并拥有一部分高品质用电客户。面对这些变化,要维持和推动企业生存与发展,电网企业的功能和运营模式必须重新定位和选择。

(三)企业资源和能力与新的供用电体系不匹配

在新的输电和信息技术出现以前,政策、资本、人才、技术和品牌等优质要素,以及高份额的市场占有率、众多的营业网点和丰富的运营渠道等优势资源,成为电网企业开展电力营销的强大支撑。而随着智能电网、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传统的“发―输―配―用”单向的B2C电力供给体系将逐渐没落,“用―配―用”、“用―用”等C2C双向、多边电力供给体系正在形成。这将迫使电力营销重点从管理向运营、从单一向多元的服务转变。提高市场营销技能、重塑客户关系、拓展运营渠道、培养协同能力,将成为电网企业顺利融入新的用电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电力营销模式创新的思路

(一)延伸服务,丰富内容

电网企业在激烈的营销竞争中必须延伸产业链。延伸服务就是电网企业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适应客户的需要,主动为客户提供超前、超值或额外服务,通过服务延伸,建立起基于客户需要的智能化、互动化的用电服务体系。例如,基于电力营销服务OTO(线上到线下)模式,实现线上全天候受理,线下“一站式”办电;基于LBS(地理位置服务)的自助式故障报修服务,实现报修地点自动定位、抢修进度定向推送、局部范围计划停电便捷查询;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商业模式的售电公司运营托管服务,利用电网企业的技术、设施、服务渠道和大数据资源优势,为售电公司提供企业信息化运营所需要的业务运作平台和差异化运营托管服务,支撑其计量计费、需求侧响应、客户服务、分布式能源管理等主要业务。

(二)掌控渠道,提升管理

销售渠道不仅是实现电能销售的通道和连接客户的桥梁,更是一笔内容丰富潜力巨大的财富,谁掌控了电力销售市场的渠道,谁就掌握着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电网企业应该通过掌握的客户信息,利用互联网、智能电网和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把各种信息和技术紧密结合,构建新型互联网售电平台。通过功能强大的售电平台,不断更新业务模式和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如开展电力购销、配售电投资、微电网、第三方运维公司托管服务等业务。为了充分利用掌握的大量信息,可通过售电平台贮存的大量客户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用电习惯,有针对性地制订售电策略和多种套餐,前瞻性地安排发电计划和定价办法。

(三)面向客户,拓展领域

在不远的将来,传统的增供促销盈利手段将成为历史,新的盈利模式将取而代之,这种模式就是“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它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装置,同时拥有信息通信功能和自动控制功能,通过程序设计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能源组合套餐”,以扩大消费者的选择面。通过选择套餐,用户在可以根据性价比在用电和用气之间做出选择,以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它还具备能源管理的功能,能够对用户的用电习惯进行分析,改善用户用能习惯并推荐合适的节电设备。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云计算 特点 关键技术

技术需要是一切科学进步的来源,它的作用将比大学本身所创造的财富要多的多,并且技术的要求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减短了科技成果转换为生产力的时间。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形式,它以虚拟、共享为框架,在网格计算、分布式算法、并行算法等多种技术基础之上演变而来,也是计算机、通信、网络等多门学科结合的一种交叉科学。它的出现给电信、安全产业的工作模式、商业运作都带来了根本的变化。

云计算的发展与应用是一种时代的趋势,它以时代性、趋势性将影响着我们未来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的对待云计算这种崭新的计算科学,认真的分析其特点和探讨影响云计算的关键性技术。

一、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的概念最初由Google公司提出,但随着行内对云计算概念的认可和拓展,云计算已经脱离了Google的早期目标,成为IT应用的一种全新理念和发展模式。

狭义云计算是专指IT商业领域中的付费和基础平台使用形式,具体说就是通过IT软硬件平台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可扩展的资源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

广义云计算的服务范畴不在局限于IT的软件、硬件或平台的使用,它将通过互联网对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按需的任意服务。

目前,云计算在范围上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云计算主要指遵循“云”的开放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以拓展的方式将IT基础设施进行交付,以及用户获得所需资源的应用模式,提供资源的设施和网络即是“云”。第二个层次,云计算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IT资源的使用和交付模式,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也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交付与使用模式。

总之,云计算是通过虚拟的形式闲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再把互联网的软、硬件、数据资源、信息应用作为一种有偿服务提供给互联网用户的全新计算、运维模式。

二、云计算的特点

(一)大规模

要想提供云计算服务,首先要搭建可用的云计算平台,这个“云”将是超大规模的、据2010年谷歌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在云计算中公司投入的服务器已经超过100万台,分布在50多个国家。可想而知云计算的规模及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虚拟化

云计算的基础是虚拟化,它支持需要提供用户的用户在世界各地的任意地点、只要使用各种云客户端就能获取相应应用服务。

所请求的服务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来自虚拟的云端。用户只需要能够有上网的条件,所需服务的对象、地点、提供的方式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因距离、位置的中断。

(三)可靠性

云计算因其超大规模与虚拟化的优势,为服务提供了多处,异地的副本容错,提供了比城域服务器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务。

(四)通用性

云计算没有指定的应用,所有应用都可以在云计算异构的平台下运行,每个“云”都能虚拟出多种应用,支持各种服务。

(五)高可扩展性

在虚拟基础上建立的“云”,其规模是可灵活、动态扩展的,根据服务器、存储数量的增加,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满足用户以及应用服务增长的要求。

(六)廉价性

由于云计算的虚拟特性决定了运行商提供的服务只关心基础硬件的性能,不依靠于品牌,所以大大减少了数据中心建设的费用,“云”的集中式管理也给日后的运行与维护提供了方便与廉价。

三、应用状况

随着国内外云计算技术及应用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已经走过概念形成阶段,相关技术日趋走向成熟,正进入实际应用部署和运营阶段。未来十年内,云计算的应用将以政府部门、电信行业以及高校教育、石油化工、煤矿钢铁行业为重点,形成规模化的云计算中心、云服务中心、云计算应用中心、云平台中心。

(一)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既是云计算的应用部门也是云计算的监管与启动的重要支撑力量,有政府部门的监管与启动云计算的应用就会顺利的多。

各地政府部门在有组织、计划下创建云计算发展基地,使云计算中心、应用中心、服务厂商聚拢,形成产业“云”,提高服务竞争力。

(二)电信行业

依托云计算,电信运营商将借力发展,对内进行业务系统IT资源整合,提升内部IT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业务的提供成本;对外通过云计算构建新兴商业模式的基础资源平台,提供公用IT服务,提升传统电信经济的效率,加速电信运营商平台化趋势与产业链的整合趋势,并在应用层面推动云计算的落地。

(三)其他行业

云计算在其他行业中也有不同的应用,一般都是与虚拟云、安全云等业务相关联。

四、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云计算不能割裂的看作是一种技术,它是由许多技术共同作用下的新型计算模式。影响着云计算的关键性技术包括:①虚拟化技术;②分布式并行编辑模式技术;③安全技术;④信息的海量存储技术等。下面我们将对这四种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其他还有很多对云计算有益的技术,在这里我们不一一进行介绍。

(一)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有效地隔离了软件与硬件平台,让人们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上。在“云”应用中,用户不需要知道个人数据的准确存在位置,各个用户的私有数据都存储在“云”中,共享底层的存储资源,数据完全由云端的服务供应商来负责管理。

这项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因为低计算需求的任务可以共享一个单独的物理站点资源,虚拟机的部署和调度还能简化网络的负载平衡。

通过网络把强大的服务器计算资源方便地分发到终端用户手中,同时保证低成本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在这其中,编辑模式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布式并行编辑模式技术创立的目的是是软件和硬件资源得到高效地利用。MapReduce是云计算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编辑模式,在该模式下将任务自动分成多个子任务,实现分布并行编辑。

(三)安全技术

安全性是一切行业、应用服务生存的前提,没有了完全一切服务将是风险服务,不仅不能带来方便,反而会增加许多的危险。

云计算它的开放性和云端性直接影响着云计算环境的安全,给IT行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

1.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跨平台以及异构体的结合应用,然而虚拟化技术也会带来主机受到破坏及虚拟网络中断等安全问题。

2.各类云应用的飘渺性,没有固定的基础平台、没有有界的安全限定、客户的信息及数据的安全将成为重要隐患。

3.云服务大规模导致无法统一的进行安全策略的规划与部署。

(四)信息的海量存储技术

为满足分布在各地用户的不同需要,云计算中心服务平台需要由无数的服务器与存储设备来承载各类海量信息,对信息量的要求势必要求海量的存储。

为了应对云计算的海量存储的管理,需要云计算系统应具有高的网络吞吐能力和分布式计算等能力。目前数据存储管理技术主要有Google的GFS(G009le File System,非开源)以及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开源),这两种技术已经成为事实的标准。

五、结束语

云计算以其大规模、虚拟化、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通用性及其廉价性等特点,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并被广泛的应用。云计算的时代已经来临,它将给IT产业特别是运行服务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响.云计算风云乍起[J].计算机世界报.2008.14.

[2]肖连兵,黄林鹏.网格计算综述[J].计算机工程.2002.28.

第5篇

公安系统内“向信息化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公安信息化建设,使得各公安信息系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

1.大数据概述

所谓大数据,首先是“大”,“大”是指数据体量之大,一般在10TB 规模以上,但在实际应用中,把多个数据源集放在一起,可以达到了PB 级的数据量;其次是数据类别的多样性,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种类和格式复杂,已经冲破了以前所限定的结构化数据范畴,囊括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样,就可以给“大数据”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针对大数据的分析、运算和处理,传统的方式是向上扩展,即加快研制并制造出越来越大型的服务器,使之具备超高的计算性能、海量的数据存储a、超常的网络吞吐能力,以及近乎无限的扩展能力,并以这种高性能的服务器来解决大数据问题。而这种向上的扩展方式终会扩展到其极限,至少是在成本上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于是开始寻求一种对外扩展的方式,即将许多常规的PC服务器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专一的分布式处理的集群系统,这就是“云计算”的概念。

2.“云计算”的常规架构

“云计算”的概念是在2006年由Google公司率先提出的,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而云计算的使用者完全不必关心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具体实现。云计算系统是基于目前日益成熟的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等技术,并从中发展而来,并且加上虚拟化技术,高速网络互联技术。云计算技术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伸缩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既然各平台是基于商业模式,云计算提出了三种服务模式,从底层硬件到高层服务,分别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将平台作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IaaS模式是将硬件设备如内存、I/O设备、存储和计算能力整合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作为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PaaS模式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提供一种分布式平台服务,包括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硬件资源等服务,用户在其平台基础上定制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或者干脆利用平台研发的中间件平台来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通过平台的服务器和互联网传递给其他客户;SaaS模式是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用户根据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订购应用软件服务,并且通过浏览器向客户提供软件的模式,由服务提供商维护和管理软件、提供软件运行的硬件设施。这三种云计算的模式,对于公安业务的实际需求,比较合适的是PaaS模式。

BigTable是Google AppEngine(GAE)平台的数据库,针对数据类型众多、服务请求海量而设计的,是一个分布式多维映射表,存储在表中的数据不做任何解析,一律看做字符串,BigTable的存储逻辑可以表示为:(row:string, column:string, time:int64)string。

Chubby则是Google设计的提供粗粒度锁服务的一个文件系统,它基于松耦合分布式系统,解决了分布的一致性问题。

从上可以看出,Google AppEngine从操作系统和开发平台层面架构起一个功能强大的云计算系统,然而此系统是Google公司私有的一个系统,作为公安系统解决公安业务大数据问题,直接在该平台上进行商业性开发是有风险和不可行的。为此,公安系统需要自建一个公安专用的大数据平台,用以专门解决公安业务平台出现的大数据问题,这就是基于开源软件的分布式平台Hadoop。

3.Hadoop平台及其架构

Hadoop的起源是Apache软件基金下的一个开源分布式计算平台,或可称为一个开源的框架,可编写和运行分布式应用处理大规模数据。具有使用方便、健壮、可扩展和开发简单等优势。

作为同样基于PaaS服务的平台,Hadoop和Google AppEngine有许多共同点,甚至有些部门就干脆从Google系统直接开源移植的,如MapReduce。

Hadoop作为一个开源的项目组,其构成的核心子项目是MapReduce和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此外还有一些不可或缺项目如Common、Avro、Chukwa、Hive、HBase等,它们提高了互补或在核心层上提供了更高层的服务。

其中,Common为Hadoop的常用工具集合、Avro用于数据序列化的系统;Chukwa是开源的数据收集系统,用于监控和分析大型分布式数据库;Hive是Hadoop基础上的数据仓库;Hbase是分布式、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PIG是一个对大型数据集进行分析、评估的平台;ZooKeeper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所设计的开源协调服务。

4.MapReduce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分布式的数据处理项目MapReduce是Hadoop项目组中一项重要成就,可以被广泛地用于大数据的分析场景中,包括海量数据排序、在海量数据中查找特定对象、海量数据分析等。编写MapReduce程序可以采用Java语言,也可以使用Python、PHP、C++和Ruby等多种编程语言,并可以被多台主机同时处理。

每个MapReduce任务都可以初始化为一个Job。每个Job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Map(映射)阶段和Reduce(化简)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有方法Map()和Reduce()分别对应。

映射阶段:用户输入的数据分割为M个片断,对应M个Map任务。每一个Map操作的输入是数据片断中的键值对集合,Map操作调用用户定义的Map函数,输出一个中间态的键值对集合。接着,按照中间态的K2将输出的数据集进行排序,并生成一个新的元组,按照K2的范围将这些元组分割为R个片断。

5.采用MapReduce函数模型分析案例

在架构了整个公安云系统后,需要的是利用云系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以分析套牌车辆为例,说明云计算在具体公安业务手段中的作用。

在公安部门的应用化建设中,电子警察一直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公安手段,其抓拍的数据是海量的,而如何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是云计算架构需要也可以解决的问题。在查找套牌车时,就是在三年积累的近12亿电子警察抓拍车牌数据中进行查找的。

6.结论

第6篇

【关键词】 云计算 分布式计算 网格计算 虚拟化 SOA

一、云计算的概念

自2006年8月谷歌CEO 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战略大会上提出“云计算”一词,使之名声大噪,到今日,很多组织机构或个人都从自身角度对“云计算”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但没有一个可以被各方统一接受认可的定义。(1)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云计算作为一种模式,提供了便捷的,可随时通过网络访问配置计算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共享池的能力,这些资源能够快速部署,并只需要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2)维基百科(Wikipedia):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整个运行方式和电网类似。(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云计算既指在互联网上以服务形式提供的应用,也指在数据中心里提供这些服务的硬件和软件。而这些数据中心里的硬件和软件则被称为云。

不难看出上述云计算概念的描述基本来自两个角度,即商业模式或技术模式。只是有人强调其“应用服务性”,有人则重视其“技术实现方式”。两者并无冲突。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云计算可被视为一个划分范畴的定语,具体所指取决于其所处的语义环境。

二、云计算的核心技术

长久以来,云计算的追捧者们一直在强调云计算所造就的全新的商业模式――计算资源首次以服务的形式通过互联网自助方式销售给客户。然而,伴随“大用户”“大数据”、“大系统”等问题的出现,成就云计算背后的技术体系渐渐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云计算融合了多种先进计算机技术理念,通过系统工程思想将各种技术不断重组来解决应用时的具体问题。故在云计算平台的技术实现中,会发现多种技术的影响,但如果我们只关注部分而忽略整体创新效应,则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不仅有失偏颇,还会导致错误的认识[1]。

2.1 云计算与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

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是指多个指令可以同时被执行的计算模式,通常运行在并行计算机之上。并行计算是所有高性能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实现的基础计算模式,它由串行计算演变而来,通过软硬件技术仿真自然世界中一个序列中含有众多同时发生的、复杂且相关事件的事物状态。并行计算的优势即为加快计算速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并行计算只可能是一个紧耦合的结构。由于并行计算的工作原理是将整体问题分割成为多个可被同时执行的指令,则其计算速度和可执行性都与其任务的分割方法密不可分,即在设计时,必须对相关任务进行良好的定义,制定具体的执行策略,对于定义之外的任务,系统将无法处理。这就使得并行计算模一旦定义完成之后,就只能处理定义类型的任务――计算能力强,但处理范围窄。

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的思想与并行计算类似,但其是利用了更多的不在同一物理地址的计算资源来解决大规模的复杂计算问题,即将“大”问题分解成为多个可被同时处理的“小”问题,之后再将这些“小”问题交由通过网络连接起的多个不在同一物理地址的计算机执行。其中各个资源节点(物理的或逻辑的)既协同又独立,在统一的管理下动态地进行任务和功能分配,并行地运行分布的程序。相比之下,分布式计算模式则是一个松耦合的结构,在分布式计算中被分解后的小问题间相对独立,没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并行计算中被分解之后的各个小任务间是有很强的相关性的。

云计算在传统的分布式计算模式上有了一个跃升――计算资源虚拟化。它在硬件资源底层之上通过虚拟化技术使得物理上分布式的计算资源透明化,避免了硬件异构可能带来的隐患,并在逻辑上形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共享池。它不再像传统分布式计算的任务导向型,而在看似无限的资源共享池的基础上形成需求导向的特点。云计算的结构虽在本质上是大规模分布式计算,但由于其又融入了很多并行计算的思想和技术(类似MPP大规模并行处理),才使得云计算逐步加入到超级计算机的行列中去。

2.2 云计算与集群计算、网格计算

集群计算(Cluster Computing)通俗来讲就是多个计算机或服务器通过冗余互联成为一个对用户而言逻辑上单一的高可用性的系统。集群技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通过集群技术,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的相对较高的收益。

集群计算被广泛的用来进行低廉的并行计算。相比价格昂贵的中大型机,集群相对价格低廉可用性高,一般为同构,易于使用和维护,且采用集群可以有效实现负载均衡,极大的提高了其通信量和处理速度,成为实现超级计算机的技术之一。

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通过网络将分散的闲置的计算机资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拥有超强性能的虚拟计算机,为用户提供功能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来处理特定的任务。[1]其工作方式也具有典型的分布式计算的特点:先将需要超强计算能力的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问题,然后将已分解的各个小部分问题分发给多台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再将这些计算机反馈回来的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出最后结论。网格计算的典例即是SETI@home.

由上述网格计算的定义中不难看出,网格计算是为了解决需要巨大计算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专门设立的。在网格计算中,使用者通常需要先基于某个网格的框架来构建自己的网格系统,如果一个新的应用程序想要使用网格系统,则在进行设计部署时,就要考虑网格的基本结构和其所提供的服务。应用开发者必须要知道如何把基础设施的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考虑编程语言、系统环境、数据管理、任务的分发和结果的打包、安全性和可用性的管理等诸多内容。这也就意味着网格计算更多的是任务导向型的“专用”计算模式,这就造成了其应用于商业上的局限性。

云计算综合了集群与网格的优势。利用集群技术在逻辑上形成云网络中的单节点,而在物理层面通过集群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单点失效(Single Point of Failure, SPoF)和负载均衡的问题,实现了云计算“弹性”“透明”的特点。利用网格计算的概念,云计算通过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模式集中分散的闲置资源,形成巨大的计算资源共享池,同时不需要用户关注整个云系统资源的管理和整合,更多的体现 了其“通用性”。

2.3 云计算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是云计算理念实现的核心基础,是将各种计算及存储资源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从虚拟化理念角度来讲,虚拟化是资源的逻辑表示,使它不受物理限制的约束。[3]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讲,虚拟化将计算机资源抽象出来,形成不同的“虚拟层”,向上提供与“真实的层”相同或类似的功能。虚拟化技术为一组“类似资源”提供一个通用的抽象接口集,由此隐藏了大量分布异构的底层资源各自属性和操作的差异性,使计算资源对上层应用透明,解除了上层应用与操作系统和硬件的紧耦合关系,并通过这个通用的接口实现通用统一的方式访问和维护计算资源。

虚拟化技术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按实现层次来划分,大抵有硬件虚拟化、操作系统虚拟化、应用程序虚拟化,但其实他们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在一台设备上虚拟化出多个操作系统,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只是它们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所采用的虚拟化层不一样。所以虽然虚拟化技术的分类方式很多,却相对含糊,故在此不多赘述,只详细介绍从被应用的领域划分的实现云计算三层基础服务的虚拟化技术。

从本质上来讲,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实际上都是虚拟化的服务。从虚拟化到云计算的过程,实现了跨系统的资源动态调度,将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计算资源共享池,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供用户使用,从而最终实现应用程序、计算平台和硬件资源以服务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以更加便捷和弹性的模式满足用户需求。

2.4 云计算与SOA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简称。通常我们所说的SOA是一套设计和开发软件的方法和原则,它将应用的不同模块(即服务单元)通过一些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协议联接起来,使各类服务可以通过统一且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形成整体服务平台或系统。从技术层面上来讲,SOA是一种组织和利用可能处于不同所有权范围控制下的分散功能的范式[3],即给定一种标准接口和一个约束接口的服务协议,则任何应用满足该服务协议,即可通过给定的标准接口进行通信和交互,实现“相互独立”的对接。由于中立的接口定义,通过标准接口进行交互的功能模块各自相对独立,任何一方的功能发生变化,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其结构的松耦合性有效的实现了功能模块的复用性。同时随着业务应用的变化,SOA能够便捷、快速、低耗的开发和组装企业系统,并有效的解决在分布、异构的环境中数据、应用和系统集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组织面对应对外界环境的敏捷性。

云计算是SOA思想在系统和硬件层面的延伸。SOA的使用,在本质上是一种用于交换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消息的企业信息集成技术,它更关心如何使系统集成更有效率,在这方面它更类似于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技术。不同的是EAI多是在事后打补丁,而SOA是事前预想的通用解决途径,它可以达成企业架构中系统接口的统一,节约资源,同时在将来可能发生集成时提高速度以及组织的敏捷性。而相对比,云计算的重点在于通过资源的重新组合,来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在云计算平台中,借鉴SOA服务导向的思想,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服务”的模块化、流程化和松耦合,即可通过通用接口的定义屏蔽底层硬件资源的区别,实现云平台的透明化。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良好的接口定义实现数据交换的一致性,从而可以进行底层硬件资源和上层应用模块的自由调度,从而实现云计算的积木化。

参 考 文 献

[1] 姚宏宇,田溯宁. 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系统工程[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第7篇

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利用合理、损耗小、污染少、运行灵活等特点。但是,分布式能源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并网、供电质量、容量储存、燃料供应等问题要解决。

今年6月25日,国家能源局提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光伏发电补贴政策,鼓励各地分布式光伏项目采用“自发自用”模式运营,拟定的度电补贴为不超过0.45元/千瓦时。

尽管到目前为止,国家发改委还没有正式公布光伏发电的入网电价方案,但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的启动,将直接推动并网补贴电价的落实。届时,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最大瓶颈——并网难问题将被扫清障碍,分布式能源将借力电价补贴的方式打破发展速度慢的僵局。而分布式能源企业早已嗅到商机,蠢蠢欲动,行业爆发进入倒计时。

最佳的能源方式

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集中式供能而言的一种供能方式。目前,主流的集中式供能,如传统的火力发电、大型水利发电等,因为远离终端用户,在储能技术还没有突破的现实环境下,远距离传输必然对能源造成损耗。

同时,传统的集中式供能因无法储能,也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比如,用户平均每天需求100度电,那么,电厂就以每日发100度电为准。若某天用户用电量高了,那可能会造成局部停电;若用户用电量低了,那么电厂多发的电也白白浪费了,因为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没有形成供需互动。这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饱受质疑的原因,因为电能无法储存,导致了大量能源浪费。

而分布式能源是即发即用,不需要远距离输送,其靠近用户、梯级利用、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能源安全可靠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最佳的能源发展方式。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能源有两种:第一种是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直接安装在用户端,独立输出冷、热、电能系统。第二种是安装在用户端的能源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冷、热、电联产为主,其他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将电力、热力、制冷与蓄能技术结合,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公用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近年来,分布式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关键一环。国务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首次专辟一节提出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要求到2015年建成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我国对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也为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仅有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2.5倍、欧盟的5倍、日本的9倍。由此,面对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扩大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正是突破口之一。资料显示,如果分布式发电量达到现有发电量的5%,即可替代7000万吨标煤,相当于少建64台60万千瓦大型燃煤机组。

我国目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能源需求仍面临刚性增长。而同步进行的区域总体规划和分布式能源规划,将使建设更多的区域型或大规模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可能,为实现能源体系变革和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技术瓶颈需突破

面对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前景,国内外众多企业已开始试水分布式能源,比如新奥集团、双良节能、中国华电、施耐德等一批清洁能源企业正在推动分布式能源建设。但是,由于受我国目前的用能形式限制,分布式能源虽受到热捧,但并未出现跃进式发展。

从国内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来看,供能企业大多依赖单一能源,多会选择天然气、太阳能、风能中的一种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从而使分布式能源发展受到地域、环境、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在供输方面,分布式能源发电上网、并网、配电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分布式供应与集中式供能之间调配困难,难以弥补分布式能源不稳定的缺陷。

我国如果能够组合多种能源及多样化的供应方式,因地制宜,设计出一个综合解决方案,将大大推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7月初,首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园国际合作(EPIC)联席会议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会议重点探讨的青岛中德生态园应用的新奥泛能网技术,就给出了一种全新的区域分布式能源建设与应用思路,它将各种能源和信息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系统,不仅针对传统分布式能源供能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还基于多种类分布式能源站,提出了一揽子能源解决方案。

从能源结构来看,泛能网不以单一能源供应为主,而是将天然气、风、光、地源热、水源热等多种能源,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匹配和调度;从供应方式来看,利用泛能站集成技术,不仅能够将分布式与集中式供应进行有效协同,还能形成多个泛能站之间的能源调?配。

同时,泛能网还利用智能化控制和云计算技术,形成供需互动、有序配置、节约高效的智能用能方式,实现能效最大化。如今,泛能网技术的研发者新奥集团正借其向用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与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相比,泛能网不但实现了自然资源、可再生能源及周边余热资源的综合利用,更能够实现与国家电网、市政燃气、市政热力等主干网络之间的智能化调度,将信息网、能量网和物质网耦合成智能协同网,通过气、电、热等能源的梯级利用和智能协同,呈现出能源清洁生产、供需互动、互补调峰、高效利用、节能减排的园区能源利用新模式。

分布式能源产业能够包容多种商业模式,具有创造多元利润、提升经济效率的巨大潜力。

第8篇

像GE(通用电气)这样的传统工业企业。每天做的事也是大量做微创新,所以我要讲的题目是“大制造与微创新”,通过微创新以及其他想法获得竞争优势,使企业更好发展。

我本人也在领导GE创新中心,在LED照明、航空领域,看起来非常大的行业,实际也有许多创新的想法。GE公司的创始人爱迪生有一句话,“我发现世界的需要,然后着手去发明”,这句话被我们奉为经典,创新来自于客户需要的满足。作为老牌的工业公司,GE在创新方面非常关注,并将其视为公司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这个创新是指突破式创新还是微创新?突破性创新与微创新只是相对而言的,微创新是渐进式、逐步的创新,但它是带来突破式创新的前沿。为了讲明白这个问题,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个创新模式。

如果正在进行的创新接近现有商业模式,在商业和技术方面不会有特别大的改变,但是变化是微小、逐步的。右图的创新模式中,右边和上边部分商业模式变革和新技术应用,可能是商业突破创新和技术突破创新,突破创新很不容易,需要企业有胆识、需要投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也有少数企业能够做到右上角颠覆性创新、破坏性的创新,这个词语在最近各种探讨中都有提到,大家都希望到这个境界,颠覆性创新需要突破创新者的窘境。

成功的组织往往会延续过去使他们成功的方法或者管理,因此他们不可能实现破坏性的创新或者颠覆式的创新。比如柯达是被数码公司打败的,可笑的是数码正是他们发明的,管理层、决策层安全但保守的思考方式使他们只能做过去的传统胶片业务,所以克里斯坦森总结说:“成功企业的成功管理,往往导致无法进行破坏式创新,并最终成为企业衰败的原因。”

从上个世纪初到现在的100年时间,基本每个公司都取得了特别大的综合性进展,1933年的X射线,上世纪40年代的喷气发动机、上世纪50年代人造金刚石、上世纪60年代的核磁共振,但这些大的技术突破也不是经常有的,大概十年一个周期、二十年一个周期才会出现新的颠覆技术,我想这个概念或者这个原理,跟企业规模有关系,跟企业持续的努力和对技术的看法有关系,真正突破性发展需要时间的积累。

在GE公司,渐进式创新目前还是主流,我们在全球有三个创新中心,除了美国,一个在中国,一个在加拿大,我们做的创新就是做渐进式创新。比如我们生产的手持超声波诊断仪,由于其技术上的便利性,十分适合内蒙、高原这样的边缘地区,以及条件特别差的农村地区。在这里,大型设备没法满足客户需求,因为没有那么多资金、没有那么的医疗资源,而这种早期的B超检查,对早期心脏病诊断和早期胎儿孕前检查非常关键。GE研发的手持超声波诊断仪,其实不是技术革新,只是把我们诊断放在手持设备上,这个设备可以很敏锐地捕捉信号,信号采集完了以后,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方式把信息传到县级和省级大医院,只是把诊断前端放在没有医疗资源的地方。我认为这就是微创新、渐进式创新,这样的渐进式创新对像农村人口或者医疗条件不是好的地方带来了很多帮助。

还有一个例子是,过去医疗设施里有很多成像设备,在国外的医疗条件下,我们很多设备质量的可靠性设计,考虑的是只有十个病人或者二十个病人这样的情况,后来发现中国医院一天要接待一百个、两百个病人,这个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就坏了。国内核磁共振、CT设计需要高可靠性,因此我们需要调整,把专门需要特别聚焦的功能强化,而且关键是把可靠性提高,这也是符合本地市场做的渐进式创新。在中国市场,大量的工业产品改造、医疗产品改造过程中,微创新或者渐进式创新是主流。

中国企业渐进式创新的下一步在哪里?我有几个建议,第一,大家看一看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的机会,工业部门对IT几乎一无所知,除了管理软件、ERP,工业领域、医疗领域对IT新的技术使用,以及两者融合几乎一无所知。这两个行业的深度融合将会催生无数的机会。

第二是分布式能源的大机会,分布式能源和互联网、信息产业融合会产生第三次工业革命,会彻底颠覆第一次、第二次人类生产能源、分配能源、使用能源的模式,彻底颠覆化石能源的模式,而用新能源模式重组结构,这个里边产业结构调整是巨大的,各位也可关注这个领域和你们产业的结合,会发现非常多的机会。

第三是医疗信息化的云计算模式,谈云计算我们都是谈各种用户体验,怎么样把消费类放在云上或者企业管理放在云里?目前国家正在推进新医疗改革,希望能够把80%-90%的人员,在县级医院就做好足够的筛查,后一步诊断放在中心城市,这对信息化的要求非常高。这三个方向是渐进式创新的下一步重点,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把焦点放在这里边,这是新的成长机会,祝福大家在微创新下做到成功。

第9篇

云端存储应运而生

在传统模式下,为了提高信息交互的效率,数据通常集中在本地存储和处理。企业建立一套IT系统不仅仅需要购买硬件、带宽等基础设施,还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IT系统进行维护。由于需要存储和处理的数据量不断增加,企业数据中心空间日益匮乏,所以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各种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设备,并且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

对于企业来讲,计算和存储等基础设施以及软件本身并不是他们需要直接面对的,他们需要的是由此提供的服务以完成业务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大量的数据存放在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上,企业与个人用户无需再投入昂贵的硬件购置成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来购买租赁数据存储和计算力,企业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成为了可能。这也使得应用系统能够通过互联网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的云计算模式应运而生。

从概念上看,云计算实质是一种分布式计算,其目标是通过互联网将超大规模的计算与存储资源整合起来,并以可信服务的形式按需提供给用户,其中高性能的云存储是实现云计算服务的基本条件,几乎在所有的基于云计算服务的应用程序中都需要高性能的云存储来满足数据处理的需求。

同云计算和存储即服务 (Storage- as Service)的概念类似,云存储专注于向用户提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在线存储服务。用户无需考虑存储容量、存储设备类型、数据存储位置以及数据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繁琐的底层技术细节,根据需要付费就可以从云存储服务提供商那里获得近乎无限大的存储空间和企业级的服务质量。

云存储将传统的本地数据存储迁移到互联网上,成为几乎可无限扩展的、高可靠性的在线存储方式,以Amazon、Google、IBM为代表的云技术厂商将云存储概念变成了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实际应用。

多种云存储平台探索

Amazon云存储平台Amazon提供了一种称为弹性计算云(Amazon EC2,Amazon E last ic Compute Cloud) 的服务。借助Amazon EC2,用户可创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配置设置等机器映像,然后上载至Amazon简单存储服务(AmazonS3,Amazon Smiple Storage Service)并注册。由Amazon提供用户所需要的计算能力,用户按照其计算和所消耗的网络资源来付费。针对 EC2,Amazon此后推出了弹性块存储 ( EBS,E last ic B lock Storage)产品,同时提供存储和计算的能力。用户可以将EBS转移到Amazon的S3存储服务上。

Google的云存储技术实际上是针对Google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而定制的。针对内部网络数据规模超大的特点,Google提出了一整套基于分布式并行集群方式的基础架构,利用软件的能力来处理集群中经常发生的节点失效问题。从最初几年开始,Google连续很多年在计算机系统研究领域的最顶级会议与杂志上,揭示其内部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法,向外界展示其使用的云计算核心技术包括:Google建立在集群之上的文件系统 Google File System,针对Google云存储应用程序的特点提出的Map/Reduce编程模式,分布式的锁机制Chubby以及Google开发的模型简化的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库Big Table等创新尝试。

IBM在早前推出了云存储的服务,它针对那些拥有2-3个Windows服务器或者拥有小型数据中心的商业用户。IBM云存储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数据存储服务,它将数据存储在众多虚拟化服务器当中,提供第三方的支持和服务。通过云存储, IBM为用户提供远程的数据保护以及邮件管理服务。

云存储的发展与对策

随着云计算和云存储概念和技术的不断成熟,企业数据中心正经历着从传统数据中心向云数据中心转变的新的变革。小型企业通过将数据中心向云存储端转移,可以很好地控制数据中心成本;而大型企业除了租用公共云存储服务以外,也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私云存储数据中心。在云计算的发展中,各个公司、企业所处的角色不同,因而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与规划。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建立云计算和云存储中心国外巨头位处云端,它们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Google、Amazon、IBM 与微软以及Sun公司这样的信息巨头积极地加入这场竞争,Amazon在早年向开发者开放了名为弹性计算机云的服务,让小软件公司可以按需购买 Amazon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 Sun公司推出黑盒子计划,该计划基于云计算理论建立,称为未来的数据中心。

众所周知,从Gmail开始,Google一直试图通过以互联网提供给用户计算能力与服务,以开源的姿态推广它的云计算平台,颠覆微软缔造的桌面为王的时代,挑战微软的权威。面对Google的挑战,微软试图以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马里兰州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6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者提供资金与设备,推动云计算的研究,使公司推出数据中心与因特网运行更为贴近的计算机与软件产品组合。

中小企业从云计算供应商处租用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对不想创建或维护自有基础架构或应用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来说,云计算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他们可以借助云计算在更高的层面上和大企业竞争。他们不需要去买价格高昂的硬件,而是从云计算供应商那里租用计算能力。

在避免了硬件投资的同时,公司的技术部门也无须为忙乱不堪的技术维护而头痛,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进行更多的业务创新。另外,他们只需要通过付费使用服务提供商在Internet上提供的各种计算和数据存储等功能。

数据存储在云计算的中心,安全问题一直被重点关注。云用户和提供商需要避免数据丢失和被窃,云用户希望提供商以确保无论自己的数据物理上存储在哪里都受到保护,同样,云提供商也需要保护其用户的敏感数据。为了解决云存储中数据的安全问题,提高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防护能力,应根据分布式文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需求,来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以便在计算机中实施相应的保护机制。

同时,为了重视数据保密性、专有性,大型企业可以构建私有云。有些大型企业非常重视应用程序或集成数据的保密性和专有性,一般不会冒险将其信息放在公共云上。因为公共云很难满足严格的法规遵从要求,并且其公开性可能会造成监管方面的问题。企业建立自己的内部云(亦称私有云),以增强IT对业务的相应能力,并减少成本。

所谓私有云,是指位于企业自建数据中心内部的具有云功能的基础架构,它避开了与Amazon等公共云提供商有关的安全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同时又提供了 灵活部署和易于扩展,既确保了安全又不乏创新。

第10篇

关键词:云计算 云存储 WAP网关 互联网 通信

一、云计算的发展及概况

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作为第三次IT浪潮的代表正在向我们走来。它将带来人类生活、生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云计算的本质,在于基于互联网传输能力和网络资源调配运算能力相对于单一终端运算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以互联网为环境实现用户运算和任务处理能力的运作模式。

描述了商业模式的改变,客户(个人和企业)从购买产品向购买服务的转变,即:客户看不到、也不需要购买实体的服务器、存储、软件等,也不需要关心服务来自哪里,而是通过网络直接使用自己需要服务和应用,形象地称之为“云”。

描述云计算的业务分层结构,如同传统计算中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业务分层一样,云计算的系统架构也包括不同的业务层次。业界比较通用的业务分层包括云平台和云服务两个层次,云平台是指所有应用程序共享的平台产品,即:硬件和平台软件,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中间件等;云服务是指面向某个具体应用,即:应用软件。

二、云存储的概念

云存储在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计算是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

云存储的概念与云计算类似,它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1)传统的企业存储基本上是采用集中式的存储,存储系统由磁盘阵列柜和存储网络组成,磁盘阵列柜包括磁盘和控制器组成,通过存储网络与服务器相连,存储的共享局限在磁盘阵列柜之内,磁盘柜之间主要起到备份的作用,存储共享范围小和高可靠性要求使得企业存储成本很高。

2)云计算的存储是把分布每一个服务器内部的磁盘通过分布式软件管理起来,形成存储资源池,因此,能够全分布式和全局的共享,即:一台服务器能够使用这个数据中心任何其他服务器上的存储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目的,资源动态分配,提升资源利用率,大大节约成本;而且由于这种大集群的规模,存储可以做到P字节(1000T)和E字节(1000P)的水平,能够满足“大容量和低成本”的存储要求;这就是Google、腾讯等互联网公司采用这种模式的原因,存储巨头EMC也开始提供这种模式的存储方案;对于传统存储走向云计算,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模式,需要在软件方面下功夫。

3)云存储的性能和可靠性是靠多备份来解决的,由于内置在服务器中的硬盘一般来说性能和可靠性较低,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数据一般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存储三份,关键数据存储5份,提高可靠性的同时,应用程序可以同时从不同服务器读取数据,提升性能。

4)云存储的价值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2004年Google推出Gmail服务,为每一个用户提供1G的空间,而当时微软的Hotmail仅仅提供20M的空间,因为微软没有云存储的技术,如果承诺给客户1G的空间,就必须预留空间,利用率很低,成本很高,而Google的云存储是动态共享的,用户没有使用到1G之前,并不占资源。Google的存储成本是微软的二十五分之一,这就是云存储的价值。

如果这样解释云存储还是难以理解,那我们可以借用广域网和互联网的结构来解释云存储。相信大家对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都已经非常了解了。在常见的局域网系统中,我们为了能更好地使用局域网,一般来讲,使用者需要非常清楚地知道网络中每一个软硬件的型号和配置,比如采用什么型号交换机,有多少个端口,采用了什么路由器和防火墙,分别是如何设置的。系统中有多少个服务器,分别安装了什么操作系统和软件。各设备之间采用什么类型的连接线缆,分配了什么IP地址和子网掩码。

但当我们使用广域网和互联网时,我们只需要知道是什么样的接入网和用户名、密码就可以连接到广域网和互联网,并不需要知道广域网和互联网中到底有多少台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服务器,不需要知道数据是通过什么样的路由到达我们的电脑,也不需要知道网络中的服务器分别安装了什么软件,更不需要知道网络中各设备之间采用了什么样的连接线缆和端口。

三、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服务

就如同云状的广域网和互联网一样,云存储对使用者来讲,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设备,而是指一个由许许多多个存储设备和服务器所构成的集合体。使用者使用云存储,并不是使用某一个存储设备,而是使用整个云存储系统带来的一种数据访问服务。所以严格来讲,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一种服务。云存储的核心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

四、WAP网关中的云存储

1.WAP网关系统现状。现网WAP网关系统都是以单节点独立建设,建设规模最大单节点处理能力为20000TPS,存储设备采用传统的方式直接挂接到服务器上。传统的存储方式对机房电源、空间和管理效率都造成了较大的浪费,采用集中云存储方案极大的降低了电源功耗和维护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

2.WAP网关云存储解决方案。WAP网关云存储系统为WAP网关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及检索服务。WAP网关的数据包括WAP业务配置数据、用户信息数据,日志和话单等,其中日志和话单占的比重最大。日志和话单是结构化数据,其存储特征是一次写入多次读取,适合用云存储系统进行存储和检索。现阶段,WAP网关云存储系统是面向WAP业务的日志和话单的存储而建设的系统,随着云存储技术的成熟,WAP网关中的其它数据将逐步迁移到云存储系统中。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云计算,轻量型终端

 

1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应用层出不穷。免费论文。自从以Google、微软等跨国公司提出云计算的概念出来之后,远程存储和计算重新获得了重视。轻量型终端受到追捧。用户厌倦了自己安装维护一大堆的软件,转而主要的依靠浏览器进行大部分日常计算机操作。华硕推出EeePC上网本,可谓恰逢其时。据统计,EeePC上网本在一个月之中便能卖出35万台,2008年前三个月更是卖出了超过一百万台。本文就EeePC上网本的成功原因提出一点思考。

2云计算的技术优势云计算其实是一个平台概念,是在以前的分布式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网络速度的进步,带宽价格的下降,云计算成为了未来IT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云计算的最大功用在于其可以实现服务、软件、IT基础架构、存储、硬件等IT相关资源在互联网上的自动搜集、承载和分配。传统的网络和其他IT基础设施越来越难以应对以下的挑战,包括海量数据应用的增加、数据中心逐渐复杂、能源成本增加、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信息分享增多等。

云计算具有显著的规模效益,可以以低廉的成本解决企业的存储和运算问题。以至于现在google推出的个人邮箱都免费赠送多大5G的存储空间,而且此部分存储空间还在增加中。这彻底打击了收费电子邮件服务的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将更多的IT基础设施外包出去,云计算逐步受到青睐。IDC对企业主管、CIO和其他业务领导的调查表明,到2012年全球企业在IT云服务上的开支将达到420亿美元。

3云计算对商业模式的影响云计算因为强调规模效应,需要大规模投资和众多企业参与,随着云计算的推广,云计算势必将影响整个终端软、硬件行业,并加强终端设备间的融合,改变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由于许多终端的功能将被放置在云中,市场开始青睐“瘦”终端,功能减少,以上网为主。更复杂的计算和更多的存储空间依赖于网络提供的资源,也就是云计算通过的资源。而终端主要的通过浏览器操作这些运算和存储。同时由于各种终端能够共享资源,各种终端设备间的融合也因此加快。

而现在的商业模式明显的不符合云计算的大规模推广的趋势。现今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占据了个人计算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免费论文。而微软每隔数年即升级Windows操作系统,新的系统常常是变得更为臃肿庞大,而不是更简约。更臃肿的系统需要更高级配置的硬件。因此,用户又开始不得不升级其电脑硬件,淘汰落后的电脑。因此,IT市场上的支出很大一部分用来每隔一段时间升级操作系统和硬件。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而云计算则仅需要用户的终端具备基本的上网功能即可,用户无需为操作系统和硬件支付昂贵的开销,也无需为存储的安全性和备份等费心,甚至用户花在熟悉新的操作系统和硬件方面的学习时间也大为减少。绝大部分的存储和运算功能交给了云计算的服务器,其维护由专业的IT公司负责。从总体上开,此种商业模式会显著的节约社会资源。但同时,无疑会影响到现在的商业模式的既得利益的公司,如微软和Intel等。

4EeePC的成功原因分析EeePC上网本是台湾华硕公司推出的一种基本型的笔记本。其市场定位为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轻松学会上网。在设计上,EeePC采取超轻量化设计,采用7吋彩色液晶屏幕,比书本还小巧,重量不到一公斤。在性能上,虽难称优异,但能很好的满足其定位,简单轻松随处上网的需求。免费论文。比如采用了先进的防震固态硬盘(SSD),因此能够让产品安静且低耗电,并耐摔防震,最适合随身上路。此外EeePC也支持完整的无线网络功能,走到哪都可轻松上网。不仅如此,其开机速度也不会太慢,不到30秒就能完成所有开机程序(Linux核心操作系统)。使用DDR2 512MB内存、4GB SSD硬盘、内建相机、5200 mAh电池。相信如上的硬件配置,很称得上EeePC的上网本的定位。在大陆地区的售价大致与高端智能手机相仿,上市时2007年11月的价格为2999元。

EeePC在2007年上市约一年之后,在2008年度即取得了销售将近500万台的佳绩,其背后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其一是市场定位准确,满足了大众对廉价上网的需求,其便携性也是相当的出众。其二,更为重要的是,EeePC顺应了云计算的发展大趋势。用户以一台智能手机的价格,获得一个可以上网的笔记本。借助云计算提供的存储和运算服务,可以完成日常80%以上的电脑操作任务。而价格方面,则节省超过70%。

因此,在EeePC上市不久之后就成为其他IT厂家竞相模仿的对象,并为美国哈佛大学列为管理研究的案例。相信云计算会促进更多的“瘦”终端的出现,促进行业内商业模式的转变,将过去依赖于提升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的思路转变过来,转而去购买服务器端提供的存储和运算服务。这个趋势,值得所有的IT厂家引起注意,并在商业战略上提出应对措施。

5参考文献

[1] 张岩.3PAR:“云计算”的开路者[J]. 微型机与应用,2008,(06)

[2] 霍泰稳.“缤纷”的云计算[J]. 程序员,2008,(11)

[3] 张渝江,岳伟.云计算叩开学校大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12)

第12篇

“你说未来银行是什么样的?现在很多报道说,未来银行也许就只需要一部手机。随着银行的网点逐渐轻量化、小型化,能够辐射周围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同时配置像智能银行、社区银行这种小型的、专业化的网点,形成内交互服务、高低搭配。”西安银行科技部副总经理胡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对未来银行的畅想。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金融业的融合势不可挡。

这其中,传统银行业如何应对?从积极推进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建设,到主动变革拥抱社交,再到搭载微信平台推出智能服务,西安银行的技术积累和服务转型始终强调并围绕“以客户为中心”。胡博表示,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移动技术的出现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不仅来自业务内容和市场份额,更来自于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传统城商行拥抱互联网

西安银行作为中国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过2009年底完成的战略引资和财务重组工作,2010年9月正式由原西安市商业银行更名而来。在互联网金融和社交网络倒逼银行转型之际,西安银行也已迈出了拥抱互联网、拥抱社交的第一步,并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和转型理念。

目前,西安银行控股2家村镇银行,下辖榆林分行、宝鸡分行、总行营业部、10家区域支行、11家直属支行,共117个营业网点,59家自助银行,现有员工2300余人。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西安银行管理层意识到,从总行、支行领导到广大员工当前均存在非常强烈的对管理信息系统移动化和社交化的需求。只有将现有的管理平台与当前流行的互联网和社交技术结合,才能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同时做到快速响应客户的要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移动营销平台的应用,帮助西安银行逐步实现了与客户的实时交互、智能(社区)网点的服务功能。

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就像人的两条腿,双腿并行才能走得稳健。西安银行和很多城市商业银行一样,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以银行主业务系统为核心,辅以信贷管理系统、综合前置系统、客服系统、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综合报表、卡业务,电子邮件等多个业务系统。然而,随着银行业务系统的不断完善,西安银行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无法适应全新的工作模式,特别是其管理系统不能满足西安银行管理团队通过IT技术高效运营和管理的需求。

集成的工作环境、灵活展现的应用数据、基于自适应技术开发的界面能够自动匹配多终端如PC. Pad.智能手机的访问,改变了西安银行传统的工作模式。融入协作力为转型积蓄力量

在社交化沟通协作已被人们广为接受的背景下,企业中社交化的需求和趋势也同样明显。“我们的员工迫切希望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如视频呼叫、即时交谈、在线客服,移动化邮件、移动化即时消息等社交化、移动化的能力,来提高和加强IT系统的客户体验,就像使用互联网应用一样使用新一代的管理支撑系统。”正是这种内部管理需求的变化,推动着西安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向社交化转型。

而在西安银行内部, “将现有管理平台与当前流行的互联网和社交技术结合,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并快速响应客户要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早已成为员工共识。

面对西安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时代需求与企业的协同管理难题,西安银行借由第三方合作伙伴的系统优势搭建起来的新一代管理支撑系统,以社交手段加速运营流程并提升管理效能。西安银行目前已集成了行内20余个管理系统,通过统一接入、自主配置,为员工提供了更便捷的系统界面及功能。此外,系统首页集成了12个信息模块,2013年9月上线以来已累计近23万次点击。

基于新一代管理支撑系统,通过定制的实时协作平台,不仅拥有了即时消息、在线感知、Web视频会议等沟通协作能力,而系统的视频会议功能,西安银行内部能实现跨部门、总行和分支机构之间的实时沟通、交流,极大降低了会议、培训等各类成本。 “自从201 3年9月份我们办公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已基本实现了全行无纸化办公。”胡博表示。

通过社交化的新一代管理支撑系统建设,西安银行为其手机银行、B2C门户、社区银行、虚拟银行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持,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分布式企业的社交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商务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要想实现“社交上的中国”大愿景,企业需要CEO. CMO、CIO以及各部门之间的齐心协力,不断演变以适应客户要求的变化,始终与客户的需求保持同步。

像西安银行这类分布式企业对如何利用社交商务技术实现向社交型企业转型的探索,将社交商务能力整合到核心业务流程之中。对内,将与管理相关的各种审批、公文、数据、邮件统一整合并以个性化的方式推送给相关业务人员,避免了业务人员从多个IT系统中寻找要处理各种工作的步骤,社交平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布式企业的工作效率;移动平台的应用也使管理者和员工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各种审批、公文、邮件,实时协作。对外,如今企业服务所带来的交互能力和用户体验,还会提高了人性化服务水平和用户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