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3-09-01 16:56: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行业发展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 地方注协; 会计师事务所; 做大做强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注协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深入实施行业人才战略、准则国际趋同战略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行业发展的第三大战略——做大做强战略。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发展20多年来,面临的又一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虽然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主要依靠其自身力量,但行业协会的帮助、指导、协调和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外部保障因素。推动行业做大做强,是注册会计师协会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一、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

(一)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弱

至2008年底,全省会计师事务所多达280多家(含外省事务所的分所),注册会计师2 400多名,平均每个事务所不到10名注册会计师。从黑龙江省注协公布的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30家信息看,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规模最大的也仅有56名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人数在50名以上的事务所仅有2家,占6.67%;注册会计师人数在20-40名的事务所仅有4家,占13.33%,其余各所人数均在20人以下。另外,黑龙江省2007年度收入排名第一的事务所,其收入也仅有1 128万元,只占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100名排行榜中最后一位(重庆康华,2 208万元)的50%。自有综合排名以来,全省没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中注协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100名排行榜。显然,如此众多的事务所,已经造成了省内审计市场的饱和,同时还面临着外省事务所的强大竞争,各事务所之间通过压价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业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审计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形象。

(二)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匮乏

首先是高端人才的极度缺乏:中注协首批30名行业领军人才中,没有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全省注册会计师中有硕士学历的只占总人数的3.08%,有博士学位的占0.12%,本科以下学历的占59.58%。其次,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全省50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占总人数的40.43%(大部分是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而30岁以下的仅占2.08%。会计师事务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企业,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是其发展的根本,人才的合理年龄结构是其不断更新知识、开拓创新的保障。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目前的人才状况已经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如省内事务所的执业范围单一,大部分事务所的业务都局限在审计、验资和资产评估等传统业务方面,而属于拓展业务的管理咨询等业务所占比重很小,近三年全省事务所的审计、验资、资产评估业务收入都占到了总收入的90%以上。

(三)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

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不仅会影响到事务所的正常运转和稳步发展,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失控,削弱执业风险控制能力,增大执业失败的可能,严重影响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目前,省内部分事务所(如一些规模较大的所和外省大所的分所)认识到了内部治理对于事务所发展的重要性,尝试建立了初步的决策机制并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依旧存在机制不够完善和科学、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而大部分小型事务所,股权比较集中,事务所的决策权基本掌握在事务所负责人手中,他们或认为没有必要考虑内部治理机制问题,或不具备进行相关制度建设的知识和能力;再有事务所严峻的生存状况,也使这些事务所的决策层无暇顾及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当事务所发展到一定规模,内部治理薄弱所导致的后果就会凸显。2000年左右,黑龙江省已拥有3—4家具有独立执行证券相关业务、初具规模并具有良好声誉的事务所,但是,由于股权分配、员工激励、利益分配等内部治理机制的缺失或无效,使这些事务所几乎在一夕之间业务、人员纷纷流失,消失在了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一次合并浪潮中。自此,黑龙江省再没有具有独立执行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事务所。

(四)会计师事务所安于现状,缺乏发展的意愿和明确的目标

事务所和其他企业一样,发展与否与决策层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黑龙江省大部分事务所的领导要么安于现状,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勇气和胆魄去发展;要么即使有发展的意愿却受自身能力的制约,无力用现代的管理理念领导事务所和进行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面对高端客户、高端业务被省外所瓜分也只能忍

气吞声,无可奈何。截至2008年底,黑龙江省共有26家上市公司,其中只有5—6家的年报是由本省事务所(均是外省事务所的分所)审计的,其余业务都被国际“四大”所和外省事务所瓜分。

(五)来自外部执业环境的压力

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思想观念陈旧、职能僵化,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了解行业的发展变化,不信任本土事务所,对事务所行政干预过多,监管方式落后,而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却迟迟不出台。如黑龙江省注册会计师行业所执行的收费制度仍然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这种收费标准已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即使这样,有些地区政府部门还以各种方式强令会计师事务所降低收费标准,否则不能入围从事相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业务。而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要求修订收费标准的要求,却迟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响应。众所周知,过低的收费最终只会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

二、充分发挥黑龙江省注协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协会始终是推动行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事务所的做大做强作为行业发展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它的实施和推进,需要每家事务所的不懈努力,同时协会的统筹规划、密切指导、沟通协调也必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根据本省事务所的发展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做大做强目标,采取具体措施保障目标得以实现

根据中注协制定的5至10年内事务所发展的目标,黑龙江省制定了《关于推动我省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了全省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的总体目标,用5至10年时间,发展培育3至5家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信誉,能够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供综合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此基础上,发展培育1至2家年业务收入2 000万元以上、能够与国际所合作的、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服务的国际化会计师事务所。该目标是与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相符合的,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首先省注协应利用培训班、期刊、事务所内部学习等多种方式宣传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具体目标,使全省注册会计师尤其是事务所的领导层了解:首先,做大做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的客观要求,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事务所不进则退,从而使事务所自发地参与到做大做强中来;其次帮助事务所找准自己在行业中的定位,因而能够制定出自身的发展目标;最后,制定长效机制,密切关注事务所在做大做强中所遇到的问题,随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二)贯彻落实行业人才培养“三十条”,制定有本省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人才支撑

1.建立黑龙江省的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制度。行业领军人才对行业的发展起着“带头羊”的作用,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针对黑龙江省高端人才匮乏的现状,省注协应建立省级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制度,并设立专门的培养基金。在全省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参加国内外的交流学习、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加以培养,并鼓励其中的拔尖人才参与中注协的领军人才选拔。

2.健全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普遍提高本省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少数精英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整个注册会计师群体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提高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省注协应在现有继续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开发网上教学、教学资源下载后自学等多种更加灵活的后续教育模式,并根据行业业务发展和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加强培训师资的水平及资格考核,以增强后续教育的效果。此外,为鼓励注册会计师通过在职攻读学历(学位)、考取其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等自发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注协应制定政策允许将其按一定方法折合为参加后续教育的课时。

3.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高校资源,吸引优秀新生力量加入到本省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为行业储备后备人才。具体措施:(1)注协牵头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选拔行业知名人士到学校讲座和让有能力的事务所承担高校部分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等方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契合行业的需求。(2)改变事务所现有人才招聘主要靠熟人推荐、个别招聘的方式,注协可组织全省会计师事务所以团体的形式到各高校开宣介会和招聘会,以增强影响力,扩大人才选择面,择优录用人才。

(三)健全的事务所内部决策和管理机制,能够提高事务所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是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内生力量,省注协应指导和监督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和执行

事务所的内部治理包括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内部制衡、薪酬分配、市场开发和战略实施等多方面的内容。完善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事务所决策层的素质和能力

也有很高的要求。针对目前黑龙江省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现状,省注协在指导、监督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和执行时,应避免激进和“一刀切”的方式。对于有一定治理基础、具备能力按照中注协《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加强和完善内部治理的事务所,省注协只需对其内部治理状况进行评价和监督即可。对于内部治理基础薄弱、规模小、主要负责人缺乏相应管理知识的事务所,注协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首先要加强对事务所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其次应针对小规模事务所的特点,在不违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精神的前提下,省注协牵头组织研究制定小规模事务所内部治理相关文件范本和内部治理制度体系,以增强内部治理相关政策的可执行性和保证其切实发挥效用;最后,建立相应的评价与监督检查机制,以保证事务所的制定章程和决策、管理制度一贯得到执行。

(四)协调内、外部关系,改善执业环境

注协应代表行业积极与地方政府各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宣传行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已作出的和能够作出的贡献,以及行业自恢复发展以来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面临的困难,从而增进了解,争取支持,扩大行业影响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进一步落实《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等法定审计制度;呼吁政府建立更加公开、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为本省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拓展提供平等竞争机会;与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沟通,推动行业收费制度、税收制度等的建设。

(五)继续完善行业诚信建设和质量检查制度,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

1.近年来,注协已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事务所诚信和执业质量的制度,如诚信举报、同业复核、专项检查等,今后要继续完善和有效执行这些制度,重要的是,对于不按执业准则要求执业的事务所要坚决予以处罚,决不姑息。

2.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业性,使普通社会公众很难自主判断事务所执业质量的高低,在选择事务所时比较盲目,从而市场短期内难以自然形成事务所的优胜劣汰。协会应在对事务所诚信和执业质量检查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诚信曝光台、事务所综合实力排行榜等的影响力,让社会了解事务所在服务水平上的差异,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使不诚信、执业质量差的事务所自动淘汰出局或被其他事务所吞并,而讲诚信、执业质量好的事务所将逐步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王军.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10.

[2] 齐兴利、袁秋虹.借助政府力量推动江苏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7.

第2篇

关键词:纺织印染行业 成本核算 管理形式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提升其经济收益,必须明确其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企业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环境能促进企业进行相关生产活动,同时也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终结者。为了对企业和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必须立足于当前施工工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研究标准,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核算体系管理中。

一、当前纺织印染行业环境成本发展现状

基于纺织印染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下将对当前纺织印染行业环境成本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企业信息披露

环境信息披露在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点,从现有的纺织印染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可知,如果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适当的审批,则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初期发展阶段设定环境保护目标,但是由于没有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审核,出现排污不达标的情况,进而导致相关环境成本没有单独显示,甚至出现核算体制不明确的情况。

(二)核算方式不合理

根据我国当前现有的企业会计审核制度的要求,纺织印染行业的核算成本比较高,涉及到直接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及项目审核费用等,基于审核方式的多样性,如果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应用,则会出现核算方式不合理的情况,直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材料费用的归档管理和分配在应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原料通常是按照其应用属性进行设定的,如果出现属性不明确的情况,会对现有的核算方式造成影响。其次是人工费用的应用,针对应计入产品成本管理的项目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管理失误的情况,其发生额应计入“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并进行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三)核算机制不严谨

纺织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直接对环境造成影响,说明企业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越多,排除的在废弃物也不断增加。核算机制是影响企业成本核算结果的重要因素,在实践管理中存在核算形式不确切的情况,直接给公共财产造成损失。同时涉及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成本构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内容,如果核算机制不合理,则直接对经济收益造成影响。

二、纺织印染企业成本核算形式分析

基于纺织印染企业发展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当前发展特点,探究切实可行的核算方式。以下将对纺织印染企业成本核算形式进行分析。

(一)制定切合实际的会计制度

基于当前企业外部发展的特殊性,为了对核算程序进行有效的分析,必须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会计制度。如果缺乏强制性的准则和规范,部分企业则不会主动披露环境成本相关数据。因此要求相关企业从现有的发展形势入手,根据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建设的特殊性,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指标管理体系。在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影响下,必须突破原有的计量因素的限制,为了避免出现计量单位多元性发展趋势,必须结合现有的发展形势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出现环境会计信息不匹配的情况,则需要根据法律管理体系的限制,增加相关环保支出,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采用合理的核算方式

根据当前纺织印染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必须根据实际发展要求,采用合理的核算方式。其中作业成本法是实践中应用广泛的方法。作业成本法在是管理会计采用成本归集管理的形式,将成本分配到个人身上。如果其中涉及到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领域,必须重视生产过程、产品及相关服务模式的重要性,对环境成本进行合理的分配。其次作业成本控制法能建立系统的作业成本管理库,在确定成本动因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纺织印染企业的实际发展趋势,按照企业成本的种类等因素将其以一定的标准分配到企业的各类产品中去。

(三)提升核算人员的素质

针对当前纺织印染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为了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要注重提升核算人员的素质。成本核算人员掌握整个核算机制,如果对其控制不当或者管理不当,则会出现信息核算失误的情况,基于其管理的特殊性,不仅要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同时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机制,掌握基本控制方式。在实践中必须从企业发展的源头入手,对产品成本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针对当前纺织印染行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了提升其应用的合理性,需要立足于当前,根据企业当前发展趋势确定成本核算模式。基于纺织印染行业整体发展的局限性,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限制,确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加强综合资源利用,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搞好末端清洁治理,从而使废弃物最少排放或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掌握基础性核算机制以外,必须强化自身责任感,掌握基本运行方式,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一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J].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03

[2]徐瑜青,王燕样,于增彪.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生命周期全成本法[J].上海环境科学,2013;02

[3]刀刘妍,赵邦宏,王淑珍.关于日本企业环境成本分类的思考和启示一以三菱电机公司

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职业 职业发展

会计职业是一项对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要求都非常严格的职业,它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会计职业的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也为会计职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职业发展现状

1、知识经济时代概念。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兴起将会对全球经济环境及各个领域产生影响,会计领域亦如此。

2、会计职业发展现状。从宏观角度看,我国会计行业发展已趋向成熟,各类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也逐步健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会计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每年会计类的高校毕业生数量都极为庞大,虽然会计学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但基础会计人员的数量已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二,专业知识不牢固。虽然会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多,但掌握的业务知识都不牢固,而获得了CPA和ACCA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就更少了。

二、会计职业发展在企业中存在问题

1、会计人才建设两极分化。随着会计行业的发展,目前会计人才市场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普通会计人才严重饱和,另一方面高级会计人才严重短缺,甚至需要从其他国家家引进。从人才建设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会计行业竞争的加剧。要求业内的会计人员能够向内部提供会计服务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财务信息,可以向外对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债权人及投资者等提供财务信息报告,但目前我国高端会计人才在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加上国外经济机构通过高薪及优越工作环境的待遇战略参与到人才争夺中,会计人才流失问题又进一步加重了我国会计行业在人才建设方面的负担和风险。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在会计职业发展中也很重要,但近年一些单位却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数据失真等,一些单位会计人员数量不够,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一些单位为了掩盖展示的财务情况和经济状况,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职业向前发展。

3、会计执业环境不完善。目前,我国在会计行业执业环境上并不完善,第一,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现行的会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不能从根本上为会计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提供有效参考;第二,会计职业发展以及会计人员的执业过程所处的经济环境相对复杂,行业的自律建设不够规范,会计信息的公开问题透明度不足;第三,基于企业或事业单位自身利益的影响,会计人员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往往需要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要求对外提供一种虚假,这会使会计职业发展中会计人员的不诚信出现,违反职业也道德。

三、解决会计职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1、加强人才建设。解决会计职业发展中出现的会计人才两极分化现象,要对会计行业复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关注,培养出更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应当将知识更新和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提升进行有效结合,加强对会计人员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务实能力。

2、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发展,必须要做好基础工作,首要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健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对会计工作中出现的单位账务不清等问题的解决,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是职业发展中主要承担者,所以必须要严格要求会计人员,最后,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会计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3、充分运用会计信息化。要加强会计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需要从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应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强化。为了保证信息化系统在开发方面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会计行业应当与系统开发行业进行有效的合,通过行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及时性,保证系统开发以最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技术为基础进行开发。企业应大力培养使用软件人才,对财务部的人员加强培训,使得每个会计人员都不仅能懂得软件知识,还要会使用软件,精通会计信息化运用,这样才能充分运用会计信息化,跟上知识经济时代步伐。

4、完善会计执业环境。要对会计人员所处的执业环境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首先要根据现有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起合法合理的现代会计体系,通过对行业自律性的提升带动会计人员执业水平的提高,同时要针对人员管理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体系的构建,从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人事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整,摆脱会计人员与利益主体之间的衣服关系,为会计职业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执业环境,促进会计职业发展。

四、总结

面对知识经济时展为会计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会计人员应该科学合理规划,权衡轻重,把握目前市场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明确自己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更好地适应持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而在会计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会计行业要始终保持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必须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知识经济时展。

参考文献:

[1]陈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初探[J].财经界(学术

版),2011(01).

[2]王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对

策[J].科技资讯,2008.

[3]蒋凌宇,赵军.关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J].中国集体经济;2011(21).

[4]蔡广艳.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模式的是实现策略[J].经营

管理者;2011(01).

[5]孙玉环.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发展的十大趋势[J].财会月

刊,2000(10).

[6]王翠荣.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J].中国经

贸;2011(8).

[7]刘爱英.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商业

会计,2012(10).

第4篇

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现状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1.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国情特点决定了我国煤炭将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我国既是全球第一的产煤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2.供需地理分布不均

我国煤炭产量已超过35亿吨。进口量增多,出口量减少,而我国煤炭需求量最大的是沿海省份,可是我国几乎90%的煤炭资源与生产能力分于北部和西部地区。

3.无法满足煤炭运输的需求

我国煤炭运输仍然呈现“北煤南运”与“西煤东运”的状态。煤炭资源的需求地理位置分布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使我国政府已在煤炭运输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仍然无法满足煤炭运输的需求,运力短缺的情况在近期内始终无法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因此,煤炭企业具备了充足稳定的运输能力就具备了关键的竞争优势。

4.煤炭价格小幅度上扬

有效地供给、需求是决定煤价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以目前的情况看来,一个时期的煤炭产能过剩,会对煤炭的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煤炭企业势必会控制煤炭的产量以维持市场的供需平衡。

5.煤炭行业集中度较低

我国除了有大型的国有煤炭企业外,还有很多的小型煤炭开采与销售企业。由于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能源紧缺的问题日益显着,环保、安全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煤炭行业的整合调控力度,促进大企业集团和大型煤炭基地的发展,整顿小煤矿。虽然暂时我国煤炭产业的集中度较低,但在未来大型的煤炭企业势必成为煤炭产业的主体,在平衡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上起关键性作用。

6.煤炭行业管理范围宽广、要求严格

政府对煤炭行业的监督范围很广,譬如煤炭相关的勘察、投资、开采、生产、贸易、销售、运输以及出口等。坚持“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监管原则,煤炭安监局负责煤矿监察、煤矿安全监察以及指导地方政府来监管煤矿安全的工作,国土资源部对煤炭的资源勘查和开发进行监督管理,严厉查处无证开采和超界开采等等违法行为。

二、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1.充分利用促进煤炭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能源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我国的主体能源是煤炭,煤炭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的能源发展格局坚持“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把煤炭放在我国能源规划的关键位置上。煤炭是保证我国在未来20年内经济可持续增长战略性资源,它的经济价值会得到稳步地提高。因此煤炭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的支柱,在我国能源消费者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2)有助于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近几年,国家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在抑制不合格能源的需求、控制高耗能产业增长速度的同时,坚持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的小煤矿,清理在建的项目,大力整合煤炭资源,抵制超能力生产,很好地抑制了煤炭生产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提高煤炭产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国家在确定煤炭的基础能源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未煤炭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便有助于我国煤炭产业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宏观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大煤炭的需求量。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带动我国煤炭需求的增长,由于经济增长迅速,从而带动煤炭需求量的飞速增长,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再加上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也给煤炭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如钢铁、电力工业用煤持续快速增长,建材工业用煤维持不变,因而煤炭产业有了新的增长点。此外电力需实现“南北互供与全国联网”,促使高成本的全国范围内煤炭运输变为在网上快速调度和输送电力,进一步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

(4)创新技术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煤炭行业带来勃勃生机,随着煤炭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大批的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化矿井纷纷建成投产,很大程度的提升了煤炭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逐步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

2.煤炭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煤炭行业安全风险依然很高。煤炭行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如水、瓦斯、煤尘、火、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一旦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虽然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力度,但是安全风险仍然很高。

(2)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根据目前的生产能力计算,我国开采煤炭资源的年限是有限的,无法确定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3)煤矿建设规模过大,产能过剩。随着煤炭国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加,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产能也迅速增加。

(4)集中实施政策性增资政策,煤炭成本急剧上升。目前,由于提高技术设备水平、补还安全欠账等问题,煤炭行业生产成本急剧增长。再加上一大批正在酝酿或已出台的政策性增资政策,这些政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是必要的,但是太过于集中的实施,会造成煤炭成本急剧上升。如果无法形成上下游产业的价格传导,由煤矿一力承担,会对煤炭行业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臧文栓,陈甲斌,郭宝峰.煤炭行业形势分析及政策研究[J].中国矿业,2007(09).

[2]王永光.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

[3]云天宝.国内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西北煤炭,2006(04).

第5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生产企业;成本会计

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为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一方面需要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同样重视。另一方面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控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控制难度逐渐增加,控制范围逐渐扩大,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并且对企业当前的利润水平和长远规划产生影响。分析成本会计的控制现状,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有利于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提高盈利水平和制定战略规划,也有利于我国生产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成本会计的含义和工作重点

成本会计受当时经济发展情况的约束,其含义随着经济发展产生变化,现代会计阶段,成本会计是根据企业成本核算等资料,建立量化模型的管理技术,通过现代数理统计方法,针对不同的业务实现企业的成本最优化。现代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成本会计面临重大的变革,一是计算机制造业、物流、医院和机械制造业等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需要从最基础的员工管理入手,增强员工成本管控意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控水平,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发挥成本会计的职业技能;二是核算模式发生变化,现代化的办公技术和会计核算方法不断更新,企业的发展需要及时配备先进的会计核算系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学习,适应新系统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工作模式。工作重点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合市场整体环境、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材料价格未来的变化趋势,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对原材料的未来价格进行评估和预测,充分考虑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总体价格波动、能源价格、行业政策等给原材料带来的价格影响等;其次,改变原有的财务数据处理方法,引进适应企业发展现状的数据分析工具,为企业提出更好的成本决策计划,制定出企业现阶段切实可行的生产成本控制计划,提高企业的利润率,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最后,结合同行业发展状况,认清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发展水平,以及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成效,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沟通,发现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不足,学习同行业中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控制措施,改善成本控制环境和方法。

二、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控制现状

(一)成本会计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仅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忽视了成本会计控制的重要作用,缺乏对成本会计制度的管理。对成本会计制度的重视程度不高,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重点多为成本核算、控制和预测方面,对成本会计的认识不足。少数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在财务部门单独进行成本会计相关工作,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不利于实施方案的准确有效,也不利于提高成本会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部分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在开展成本会计工作时缺少灵活性,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经验和模式,不能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成本会计制度,导致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不够,成本会计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层的决策。

(二)成本会计工作不够重视

为了提高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需要强化成本管理理念,对成本会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此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财务人员对成本会计的认识程度不够。例如,财务数据统计流程中没有进行分类和甄别,不能及时发现错误和有差别的财务数据,对财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不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另外,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与实际业务脱离较为严重,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成本会计应用环境复杂

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管控仅仅依靠人力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制定的成本目标要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保证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多数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环境较为复杂,对企业成本管理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规模扩大时,会计人员跟不上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成本会计应用环境发生变化时,操作流程得不到环境的支持,增加了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难度。

(四)成本会计操作流程不规范

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处于时刻变动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是大中型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没有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成本会计的操作模式和流程无法做到随着生产企业规模的变化进行调整,成本操作流程无法做到汇总整理同行业市场信息、分析行业内企业的成本控制情况、学习成本会计管理工作成效较好的企业,忽略了企业的行业属性和在市场中的地位,因此,在成本操作流程上存在不规范现象。

(五)成本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主体,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很难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加之有些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不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能与企业发展同步,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业务流程的操作不熟悉,加之有些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强,在出现财务问题时不能责任到人,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优化策略

(一)完善成本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

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落实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成本会计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会影响到成本会计的发挥和未来发展,甚至对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影响。因此,应该结合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建立成本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和落实成本责任制度,有利于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责任到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建立和落实成本考核制度,能够对工作不积极的员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规避因员工责任心问题对企业成本会计带来影响,保证成本会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建立和完善成本责任制度和成本考核制度,能够促进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制度的完善,发挥成本会计制度的作用。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建立成本责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将成本责任各项目标进行统筹分配和逐项落实,指标分配完成后落实到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责任人,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在约束员工行为和强化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提高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凝聚力。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建立成本考核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并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表现良好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通过奖惩分明的考核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员工认识到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提高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强化企业成本会计意识

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结合企业制定的目标成本,以及市场经济变化情况,加强企业成本管控意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制定目标成本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因此,财务人员制定目标成本有利于企业制定长远规划,为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成本预测能够助力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更深入地把握成本管理情况,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为完善现有的成本预测体系,在了解同行业竞争水平和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根据目前企业成本管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比对,发现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距并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控制实际成本,或者调整目标成本,保证目标成本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真正体现目标成本的作用,为长期战略规划提供有力保障。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意识,结合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置以及生产工艺现状,制定出符合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核算方法。

(三)改善成本会计应用环境

为保证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审核和监督工作在成本会计工作开展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为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的实施提供稳定的环境,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制定严格的管理手段和监督机制,对企业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准确核算,优化原有的管理机制,为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的正常操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外,根据我国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企业财务人员要定期进行市场调查,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和趋势,规范成本会计工作流程,积极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确保成本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四)成本会计操作流程规范化,杜绝违规行为

目前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管理难度逐渐增加,为杜绝成本会计违规现象,提高成本会计操作流程的规范性,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建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目标,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成本管理目标,分析影响成本管理的各项因素,促进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全面发展。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成本管控、分析企业的利润率、扩展成本会计的核算范围,在保证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满足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五)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大多是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不高造成的。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加强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学历和工作经历并重的原则,选择与企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技能人才;其次,加强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将培训考核与薪酬相挂钩,切实提高培训效果;最后,鼓励员工在学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自我学习,以物质奖励的形式鼓励成本会计工作人员自我提高专业技能。

四、结语

成本会计对于大中型企业增强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只有认清发展过程中成本会计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才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大中型民营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柴燕.浅论新形势下冶金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评《成本管理会计与企业决策分析》[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1(5):133.

[2]荣凤芝,孙壮,刘景琦.基于环境经营的物质流量成本会计优化研究[J].财会通讯,2021(9):107-110.

[3]张冬英.资源流视角下企业环境成本扩展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21(8):169-172.

[4]张艳莉.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评《食品企业管理》[J].食品工业,2021,42(1):367.

[5]文惠英.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2):238.

[6]张如.基于政企比较视角的政府成本会计实施路径分析[J].财会通讯,2021(1):168-172.

第6篇

关键词:记账;发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记账是指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接受委托办理会计业务。从1994年财政部颁发《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对记账工作作出明确规定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记账行业逐渐走上正常轨道,但运行中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已成为进一步壮大记账行业、促进其有序发展的燃眉之急。

一、记账行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壮大,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有了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尤其在缓解就业压力、活跃市场、保持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江苏省为例,至2010年底全省企业数量达到70多万家,同时江苏省中小企业局指出,中小企业数量占99%。然而,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力资源短缺等原因,会计工作水平普遍较低。为满足发展之需,近70%的中小企业选择购买记账服务,促使记账市场需求日趋扩大。在此环境下,众多记账机构应运而生,并且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这种需求还在不断扩张。由于记账恰好有效缓和了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人才短缺的矛盾,满足了其对规范的会计和财税服务的强烈需求,为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行业规模不断壮大。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记账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尤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记账行业规模得到了发展壮大。例如,北京市记账行业近年来的增长速度一直很快,机构数量以每年100家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底北京市记账机构已达到上千家。又如,南京市的记账行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目前已有200多家记账机构在财政部门领取了记账许可证,且平均每年新增30多家。此外,还有超过160家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部分从事记账工作。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有70%的中小企业接受了记账的服务模式。

3、行业管理逐渐受到各级政府部门重视。1994年财政部颁发的《记账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凡不具备配备专职会计人员条件的小型经济组织,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等,应当委托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社会咨询服务机构,办理会计业务。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也强调,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记账。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得记账成为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的中小企业解决会计核算需要的必然选择。2005年颁布实施的《记账管理办法》,更加全面地对记账工作进行了规范,并得到了各地不同程度的推广实施,记账市场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就全国来说,有据可考的,有10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文件规范和加强记账行业的发展,其中尤以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哈尔滨和苏州工业园区等地具有代表性。

4、行业管理信息化程度得到提高。在全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记账行业的管理同样也离不开信息化。厦门市财政局了《福建省厦门市财政局关于促进我市会计记账行业有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厦门会计记账行业的监控与管理,促进记账机构规范执业,明确提出要落实网上审批职能,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实现记账机构许可的申请、审核、批准的全程网络化,有效实现网络化管理,并将通过记账网络平台对各区记账行业管理进行实时监控。南京市财政局于2007年开始实行记账资格的网上行政审批,并实行备案管理制,每年通过网络公布记账机构的备案登记情况。

二、影响记账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记账行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不得不承认,记账行业仍处在成长阶段,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记账机构设立资格合法性得不到保障。按照规定,记账机构必须有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且主管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必须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但实际执行中,相当比例的记账机构不符合此规定。据不完全统计,某市未领取或经审查未能获得资质且正在经营的记账机构约有350家,对行业的有序发展造成很大隐患。此外,对于部分记账机构通过弄虚作假取得记账资格的,或是在以合法途径取得记账资格后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条件且未及时备案登记的,财政部门也无法有效实施管控。

2、记账机构普遍规模小、业务单一、存续时间短。目前,记账机构规模普遍较小,业务范围偏窄,未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财税一体化服务优势尚待挖掘。业务范围大多局限在单纯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上,较少延伸到税收筹划、内部审计、财税咨询等更高层次服务领域。在此情形下,记账机构的业务空间小,不少机构客户不足10户、年业务额不足10万元,生存压力很大。加之内部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部分记账机构因为经营不善、业务萎缩而很快自行消亡。

3、记账机构执业质量不高。按照规定,记账机构必须要有健全的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但现实中很多记账机构业务操作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是制度健全但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整体执业质量,主要表现在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等多方面。

4、记账行业内部呈现无序化竞争态势。不具备合法资格的机构或个人的低成本参与,部门没有统一的收费指导价,为招揽业务、维持生存而盲目压价的行为屡见不鲜。在收费标准上,各家记账机构悬殊较大,有些记账机构甚至通过低价进行恶意竞争,还有部分记账机构自身的经营收入核算不规范,隐匿收入现象也较普遍,给记账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纵观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上还缺乏对记账的正确认识。少数人把记账机构等同于社会兼职会计或非正当行为,对记账产生排斥情绪。部分记账机构为了招揽业务,与委托人合谋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记账行业的公众形象。二是行业监管薄弱。由于财政部门管理手段相对较弱,目前在很多地方,记账机构经财政部门审批设立后,基本游离在财政部门的业务监管之外。同时,惩罚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不具备记账资格的机构和个人,违规从事代账营利活动,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资格不再符合条件的机构,不能及时被主管部门发现和取消代账资格;执业质量差的得不到有效督导。三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记账行业规模小、收入相对较低,对优质会计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同时,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现有记账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难以完全领会会计改革和新准则、新制度精神,一定程度上影响从业质量。

三、对促进记账行业发展的建议

面对记账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从记账机构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外部监管和行业自律双管齐下,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制定标准的工作指南,统一收费标准,出台相关评价和推介机制,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一批有知名度的记账机构,树立行业标杆,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首先,培育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是基础。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给予记账行业发展足够的法律支撑。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有关法规及其实施细则,明确委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帮助双方以合同形式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进一步规范记账机构的设立、审批、备案管理、业务管理等工作;另一方面财政部门作为记账行业的业务主管部门,要积极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大力开展宣传,逐步消除社会上对记账的误解,改善行业执业环境。另外,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处在起步阶段的记账机构可以适当给予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对记账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考虑将记账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扩大记账服务对象范围,支持引导会计记账机构做大做强,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财税服务。

其次,加强行业自身建设是关键。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记账行业除了要在政府部门加强监管的外力推动下不断规范从业行为,更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谋求更长远的发展,这要从记账整个行业、记账机构以及会计从业人员三个角度考虑。一是成立记账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内经营企业行为准则和管控机制,促进行业内各经营企业间联系、协作及互相监督,加强行业自律。目前,南京市等地已经着手组建成立会计记账行业协会(商会);二是记账机构应建立健全记账业务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执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强化服务意识,重视培养人才,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在认真开展记账业务的同时,进一步提供高质量的财税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做好全面服务;三是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素质。通过加强记账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记账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业质量。

再次,加强行政监管是保障。一方面财政部门应当积极开展调研,对记账机构生存环境、执业质量、从业人员结构及素质等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在此基础上,加快制度建设步伐,研究制定加强行业管理的总体方案和具体措施,进一步细化记账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还应加强记账机构备案制管理,定期开展执业质量检查,全面、及时掌握记账机构执业质量、资格条件及行业自律等运营发展状况,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惩罚和退出机制,促进记账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财政局)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地质勘查单位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0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2

0 引 言

现阶段,我国冶金勘查行业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相关企业的发展。但由于很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总体管理水平滞后、核算标准的漏洞、核算方法的问题等,不仅会严重影响成本控制,也会对行业的良性发展造成显著制约。为进一步改善内部经营状况,提高资本利用率,要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不断整改,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本文立足实践,总结单位财务核算问题,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1 某冶金地质勘查局概况

某地质勘查单位为省级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经营业务为固体矿产地质调查、矿业开发、市政工程勘测、地下水勘察、工程规划测量等。为进一步优化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总局号召所有下设单位要不断规范财务核算工作。

2 财务核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该勘查局因下设单位比较多,财务管理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不仅涉及固定资产管理,也涉及很多人事、环境与物资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会对单位内部正常财务核算带来较大影响。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弱化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要进行内部财务预算管理,从而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但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较低,核算过程中常会出现数据保存、更新等问题,给单位财务信息安全管理造成严重影响。项目开展过程中会计核算存在较大漏洞,严重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2.2 财务核算信息获取存在较大问题

在进行财务核算过程中,要兼顾到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并综合多种因素进行科学考量,进而为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提供更多现实依据。但从该单位实际情况来,由于会计核算基础水平偏低,导致核算信息获取困难,财务核算迟滞,对信息管理造成严重损害。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内部控制,造成决策、预算等环节被逐渐弱化,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2.3 财务核算制度滞后

任何企业在开展现代化管理时,均要对财务核算工作不断进行规范,保证其在良好的制度下运行,使其达到标准化程度。但由于该单位未能及时建立完善的核算制度,导致财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性,并导致核算的公正性产生弱化作用。例如:该地质勘查局在进行大额资金核算时,因涉及很多相关业务,且资料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核算的难度。同时该单位未全面运用现代技术,无法保证单位财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使其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3 加强财务核算的主要措施

为了使内部财务核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寻求更多发展空间,笔者对财务核算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财务核算工作提出整合及优化的策略。

3.1 夯实基础工作,深化核算工作内涵

首先,要不断转变落后观念,深刻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不断创新内部控制方法。重视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促进规范化的核算,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如加强成本事中控制,不断减少工程成本,在人工费用方面的内部控制上,要对工时、劳动力安排进行严格控制。其次,深入研究新的会计法,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从而不断完善自身会计核算体系,逐渐打破传统分配方式,杜绝浪费现象。最后,突出预算编制环节的实际作用,建立以省局为领导,各级单位为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同时,要不断优化预算编制方法,以“自上而下”“分级编制”为原则,详细的预算编制体系,如图1所示。

3.2 加强核算信息获取,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在开展财务核算工作过程中,财务信息获取存在较大困难。为进一步减少会计核算迟滞问题,要对财务核算信息进行科学的运用。只有对财务信息进行合理管理,方能获得最佳管理效益,提高信息安全建设,不断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明确财务管理行为。借鉴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实现核算能力的整体提升。例如:推行会计电算化,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核算工作的精确性。同时改进核算方法,并对各种管理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实现内部核算水平的全面提升。最后,要对财务管理运行设备进行更新,利用智能技术及远程控制技术,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实现异地财务管理,如图2所示。

3.3 完善财务核算制度,加强内部财务人员管理

制定完善可行的核算制度,能够保障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与实效性。为保证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本身的规范性,并体现出核算的公正性,要对财务核算制度不断进行完善。要充分重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保证核算工作顺利进行。针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加以重视和讨论,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结合时代要求,兼顾自身发展需要。建立票据管理制度,高效、准确地记录相关财务活动,使账务清晰、明确。此外,对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进行强化,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断学习,精通业务,强化会计核算工作的技能。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财务管理观念,掌握财务管理活动基本规律,遵守相应规则。要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更为专业的职业素养,及时更新会计核算知识,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最大程度的发挥自我创造力。

除了充分做好上述工作外,还要对财政收入、支出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有效促进财政收支的及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要保证财政收支透明,明确资金流向。此外,还要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适时调整,更好地实现财务收支平衡,为财务管理工作调整、区分重点及核心内容奠定基础。

4 结 语

为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不断的整合及优化。根据财务核算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从多种角度对财务管理方向进行科学的调整,有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单位财务管理创造更多可能。财务人员只有做好基础工作,才能为地质勘探行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宏芳.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6(1).

[2]任力.财务控制理论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0.

第8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美的电器;上市公司

作者简介:王金(1986-),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教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曹雪莲(198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2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52-03

一、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凭借廉价劳动力,宽松的政策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其中家电制造业是开放时间最早、发展最迅速、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家电成为广东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从市场份额看,2010年1-7月份,广东省家电出口份额占全国53.9%,高居首位,比处于第二位的浙江省高出40个百分点。2011“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给经济注入新动力,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的启动、居民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一步加快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国家先后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2010年家电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存在很大投资机会[1]。

(二)广东家电行业发展现状

广东地区的家电上市公司占全国40%以上,大部分反映盈利能力的各指标在17个家电上市公司中的排名靠前。其中,格力电器、美的电器在每股收益中的排名中居前三,仅次于青岛海尔。可以看出,广东家电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较高,广东的家电上市公司在市场份额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而美的电器是中国证监会成立以来批准的第一家乡镇企业上市公司,1992年股份制改造,1993年11月12日挂牌上市,至2009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由15亿元增至317亿元,增长20倍;营业收入由9亿元增至473亿元,增长51倍;利润总额从1.4亿元上升至28亿元,增长20倍;201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57%。2008年,广东省经贸委的“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中,美的集团名列第一位。

二、美的电器财务分析及评价

本文选取2006年-2010年5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的报表数据对美的电器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进行完整的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和因素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衡量企业承担经常性财务负担的能力,企业若有足够的现金流量,就不会造成债务违约,可避免陷入财务困境,会计流动性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衡量会计流动性的最常用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生产企业流动比率在200%时,其偿债能力比较充分;速动比率为100%时,较为适宜;现金比率一般在20%左右,以下是2006年至2010年前3季度美的电器短期偿债比率,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2006年到2010年,总体上看,3个比率在2008年以前有下降趋势,其后有上升趋势,流动比率保持在0.8-1.2之间,没有上升趋势,与流动比率较为充分的2还相差较远,表明美的电器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的偿还能力较差,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不够流动资金偿还流动负债的风险;速动比率未能达到1的比值,表明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比较弱,偿债的安全系数较低;现金比率2008年后超过了0.2的比值,表明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现金比较充足,但维持过高的现金比率可能导致过多的现金滞留,增加了机会成本。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常用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有形净值债务率来衡量,国际上认为资产负债率控制在30%左右比较稳妥,是反映企业财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标志;产权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产权比率越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权益乘数越大,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小,企业对负债经营利用得越充分;反之,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有形净值债务就是将无形资产从股东权益中剔除后,计算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之间的比率,该比率越低越好。以下是2006年至2010年前3季度美的电器长期偿债比率,具体如表2所示:

可看出,2006年到2010年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有形资产债务率在2008年以前有上升趋势,偿债能力下降;2009年有下降趋势,偿债能力提高;2010年又有上升趋势,偿债能力下降。资产负债率的总体趋势持平在0.6-0.7之间,属于高风险的负债经营,但结合具体的特定企业环境,多数企业趋势于高负债经营,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是0.61,美的电器比行业平均值略高,风险略高。2008年美的电器的产权比率最高,风险高报酬高,当金融危机爆发后,美的电器调节产权结构,风险降低,2010年经济回暖,美的电器的产权比率又转为高风险高报酬的结构。权益乘数与有形资产债务率有是同样的,2008年,美的电器权益乘数最高,充分负债盈利,偿债能力最低;2009年权益乘数下降,偿债能力提高,2010年偿债能力降低。有形资产债务率从长期偿债能力看,越低越好,2010年有形资产债务率下降,偿债能力减弱。

(二)盈利能力分析

2010年1-9月美的电器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60%;营业成本480亿,同比增长73%;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11.49%,导致营业利润同比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7.82%;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2953.41%;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75%,每股收益0.87元,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通常用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资本金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及每股收益来分析,利润率越高,说明盈利能力越好。以下分别是2006-2010年的各项指标分析图表,具体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美的公司2006至2010年的营业利润率与销售净利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以致,总体呈上升趋势,营业利润率高于销售净利率。由于2008年金融风暴,美的电器的营业利润率与销售净利率都有所下降,2009年开始恢复,2010年的销售净利率高于营业利润率,结合2010年前3季度和2009年前3季度利润表的比较可知,2010年前3季度的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达2953.41%。尽管销售净利率上升,但营业利润率并没有上升,不能断定盈利能力的变强或者变弱。由于销售盈利指标都是以营业指标为基础的盈利指标分析,没有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还应从资产的应用效率和资本的投入报酬进一步分析,以公平的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美的电器的资本金利润率呈上升趋势,美的电器的获利能力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变大。总资产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好,利用资产创造的利润越多,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管理水平越好。由表4可知,3年来总资产利润率呈上升趋势,美的电器的资产利用的效益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获利能力增强。

每股收益分析: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以下是2008-2010年前3季度总资产利润率,具体如表5所示:

美的电器与格力电器、青岛海尔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析。在以上3家企业中,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排名依次是青岛海尔-格力电器-美的电器,每股收益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以上数据看出美的电器在三者中的获利能力相对较低;每股净资产反映发行在外的每股普通股代表的净资产成本,美的电器在三者中的每股普通股代表的净资产成本较低;净资产收益率反映所有者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反映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运营等活动的效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所有者财富最大化,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保证。美的电器在3家企业中排名居中,甚至高于每股收益最高(下转57页)(上接53页)的青岛海尔,说明美的电器的获利能力还是较强的。

(三)营运能力分析

美的电器公司2008-2010年前3季度的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如下,具体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2008-2010年美的电器的总资产周转率有下降趋势,销售能力下降,存货周转率逐年上升,存货占用水平逐年降低,企业的变现能力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说明美的电器的运营资金越来越多的滞留在应收账款上;流动资产周转率有下降趋势,企业的运营能力下降,补充的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源浪费,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营运能力分析

以下将以2010年前3季度为报告期,以2008年前3季度为基期,对美的电器公司的发展能力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具体如表7所示。

可以看出,美的电器公司2009年前3季度、2010年前3季度的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都有所提高,企业的说明企业盈利的总效果提高,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但营业利润增长率有所降低,是因为考虑了期间费用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从而导致主营业务利润与营业利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在这一部分应当加以关注与控制。

三、美的电器财务分析总结及建议

广东家电上市公司机遇与风险并存,作为广东家电上市公司的领导者“美的电器”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的低谷期,正在逐步发展阶段,美的电器公司的总体财务指标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主要的经营业绩比较突出,发展态势良好。广东家电上市公司像美的电器,凭借良好的竞争力,对产业进行升级,走向世界品牌,需继续采取多元化战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改善公司财务管理机制与结构,进一步完善各项财务分析指标,以求在世界家电的舞台开展另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刘元春.2010-2011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1.

[2] 谢志华.财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何秋璐.我国上市公司杜邦分析理论研究[D].四川:西南科技大学,2009.

[4] 吴尚荣.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相关业绩相关性实证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07.

第9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7日

一、百强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现状

1、百强所历年收入统计分析。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水平的变迁,可以反映行业的发展状况。与2002年相比,2012年百强所的平均收入水平增长了7.81倍,涨幅明显。但是,标准差也在扩大,收入趋于两极分化,且都较集中在排名靠前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在事务所的收入中,审计收入始终在总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就是说,百强所主要以传统的审计业务为主,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审计收入。

2、注册会计师人数统计分析。注册会计师人数是评价事务所规模和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人数越多,会计师事务所实力就越强。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从2003年的9,900人发展到2013年的26,087人,注册会计师团队不断发展壮大,领军人才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3、注册会计师学历统计分析。学历教育是体现专业胜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各个学历结构的注册会计师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其中本科人数的增长幅度最为显著。专科及以下学历的CPA占CPA总人数的比重从2003年的44.13%降低到2010年的27.13%,而硕士及以上和本科学历CPA人数所占CPA总人数的比重均有提高,分别由2003年的4.71%和51.16%增长到2010年的10.89%和61.98%,表明注册会计师学历结构也在不断改善。

4、注册会计师年龄统计分析。影响执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因素,除了注册会计师的学历还有其年龄。专业知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累积,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做出更加准确的专业判断,从而提高审计质量。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CPA所占比例逐年递减,而30~50岁的CPA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总体来看,我国注册会计师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具有一定执业经验的注册会计师群体。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不足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我国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四大”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劣势:

1、审计质量低,市场份额小。“本土所”的客户中缺乏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市场份额较小。主要原因有:第一,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受管理体制和执业环境的影响,以及近几年先后出现的会计舞弊案,使其执业质量不被外商投资者所信任;第二,“本土所”无法出具海外资本市场及监管机构认可的审计报告。

2、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表现在人才的竞争。通过对2010年百强所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知,虽然“本土所”拥有CPA总人数是“四大所”的6.95倍,但平均每所拥有CPA人数只有“四大所”的28.98%,“本土所”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其次,“四大所”拥有40岁以下注册会计师比重为96.59%,而“本土所”只有65.2%,其人均业务收入远低于“四大所”,无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业务单一,缺少优质客户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专业服务带来的高收费以及多数优质客户共同构成了“四大”的业务优势。相较于“四大”的高质量、高价格策略,“本土所”采取的低价揽客、压价竞争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审计质量的下降和人才的流失。此外,本土事务所仍以高风险、低收益的审计、验资和评估业务为主,政策变动对其的影响较大,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长远发展。

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策略

为应对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的挑战,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只有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策,才能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1、多元化、规模化发展。为缓解审计市场的压力,“本土所”需要多元化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经营模式,开发新的业务形式,在兼顾传统审计业务的同时,应扩大在非审计业务方面的涉猎范围,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此外,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经营,不仅可以缓解行业竞争的压力,还可以通过节约成本、共享资源来拓展业务范围,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壮大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实力,是我国事务所与国际事务所公平竞争的有效途径。

2、强化事务所的质量监管。对于拥有国家政策支持的“本土所”来说,现阶段最要紧的就是要提高事务所及从业会计师的执业质量。事务所应当严格按照市场化的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政策法规对其的约束力。还可以通过服务市场的拓展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改善其不适宜的竞争行为,使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在中国会计市场上良性发展,做大做强。

3、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审计人才。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进程的加快,懂会计、审计,能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咨询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欢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做大做强,就要通过各种措施来吸引管理型、国际型的优秀人才,建立并完善合理的人才激励和竞争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知识的培训,挑选培养熟悉国际业务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青.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策略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第10篇

关键词:会计制度;税法规定;相互协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全球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探索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力,在企业经济发展中,会计制度的改革能有效提高会计收益,并且相关的税法规定能保证企业实现公平纳税。尽管企业会计制度与相应的税法存在差异,但是在一些概念、原则以及方法上面却有很大的一致性,要想使两者相互协调,就要先考虑两者存在的具体差异。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存在的差异

(一)时态性差异

我国的会计核算主要是针对当下我国加入WTO的国家市场经济,更多考虑的是世界性的影响,因此,会计的许多准则与国际接轨,在会计核算的制定上,应具有超前性以及突发性。然而在国家的税法规定上,由于世界各国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同[1],因此税法的规定也因国家而异,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而在税法规定上也不存在与国家接轨的概念了,我国现行的税法规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断发展而成的,根据我国不同阶段的国情而不断发展发生改变。很明显,从时态的概念上看,会计制度的改革步伐远远超过税法,一个是国际性的,一个是国家性的,这种时态差异所存在的客观性与复杂性,在当前以及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无法实现协调统一。

(二)制度性差异

制度差异主要表现在两者基本标准上,对于会计制度,会计收益是指会计收入减去相应的会计费用;而对于税法制度,国家应税所得等于实际应税收入减去法律规定的征税项目[2]。对于企业生产各税收的制定上,两者有不同的标准以及规定:税收制度所对应的税收收入存在两个标准,即权责发生制以及收付实现制。而财务会计对应税的标准主要遵从权责发生制,虽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应税收入以及会计收入都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实际上,如果企业纳税人仅仅实现了产品的生产而为发生销售行为时,也要支付相应的税收费用,这对企业的资金积累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意图性差异

主要是指两者服务的对象不同,税法规定所服务的对象为国家,而会计制度服务的对象为企业,前者主要是以强制性为主要特征,后者更加灵活稳健。在现实中,这两者的差异存在两种后果:一种是符合国家征税政策,税法制度给予纳税人充足的筹税时间,纳税人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充分发展企业业务;另一种是与国家征税政策相悖,就是我们常说的“逃税漏税”,但是随着税法制度与的规定,这种差异在逐渐减少。

二、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差异引起的问题

(一)增加企业财务核算成本及税收成本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与世界接轨,改革并补充现有的会计核算。而税法制度却只是做适当的调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比如我国的税法自1994年1月28日颁布到现在,只发生了六次修正[3],且最近一次的修正在2011年6月30日,修正内容也只是适当的进行项目的增加以及制度的优化,因此,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差异性在不断扩大。这种差异性导致纳税调整的项目增加,从而加大了进行纳税调整的工作量。有时税收对于同一笔业务要进行多个税种的调整,比如对销售业务的税收调整,既要考虑销售增值税,又要考虑城市建设一级教育附加费,甚至还要调整消费税;有时对于同一笔业务的税种既要适量增加又要适量的减少,比如固定资产提减值准备后,不但要重新计算折旧额,还要采用税收制度不允许的折旧方法,折旧考虑带增加所得税与减少所得税的情况。这种调整不但增加了税收工作及税收成本,而且增加纳税企业财务核算成本,对企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二)企业利用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差异进行逃税

行为现在的很多企业能实现逃税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差异形成的征税漏洞,采取不同的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达到避税行为,并且相应的税法没有进行相应的限制,比如少数企业惯用的资产折旧法、不同类型的存货计算方法以及调整利税分配的主次顺序来达到避税行为。还有一种逃税行为是企业利用国家制定的各种优惠政策来调整业务达到逃税的目的,比如兴旺达型材有限公司与台商满达电子公司新投资兴办康旺达实业公司,根据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规定,新成立的康旺达实业公司可以享受三年的免税期,同时康旺达公司进行实业生产所涉及的原材料主要由兴旺达型材料有限公司提供,这样兴旺达有限公司就可以利用材料的低价供应给康旺达公司,实际上是转移企业生产利润,但是本身资金流动不受影响,利用这种方法来实现逃税行为。

(三)增加了税收部门的监管成本

税收监管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在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相比企业其他经济信息而言,拥有更强的可靠性以及更低的资金获取成本,能系统全面的反映企业现有的发展状况及财务状况,这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企业税收的重要参考。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的税收监管应基于会计信息支持的基础上来实现,但是现有的会计制度与收受规定差异性不断加大,这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放弃了会计信息,必然增加了税收监管成本,使得征税征税工作很难实现。

三、协调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举措

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之间实现有效协调需要花费长期的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受到目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要尽量弥补两者在时态上存在的差异,就必须尽量融合两者在一些概念、原则以及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上来看,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在协调中不能过于片面的强调两者的差异,否则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两者的协调:

(一)相关的政策制定部门要加强沟通

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两者相互关联,虽然两者的日常管理以及具体条例的制定分属于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但是为了防止两者在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中发生立法取向问题,在实际的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执行上要加强两个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由于我国经济形式的不同,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必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比如美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民间经济团体组合制定,而我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政府制定,因此制定部门之间拥有沟通优势,协调两者的关系就应将这种优势扩大,设立由两大机构主要代表组成的日常沟通协调部门,针对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制定与执行进行必要的沟通合作,有利于减少两者差异所产生的不必要损失,并且能协调两者的关系。

(二)税法规定应适当放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限制

会计政策使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遵守的原则。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强,企业的资产在形式上以及技术上不断发生无形的损耗,然而目前我国的税法规定却在企业折旧年限以及方法上加以限制,比如规定企业生产机器的折旧年限为20年,这使得企业不能及时更新机械设备,对企业的经济增长以及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为了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政策调整纳税,税法规定应根据企业当前的情况,上报相关的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备案,适当放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限制。

(三)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以及相互宣传力度

国家相关的税务机关要充分利用企业某一阶段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达到税收监督的目的,并且相应的会计制度中要增加强制披露信息的要求,提高税务机关会计信息的获取率。同时国家应加强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宣传力度,将基本的会计知识以及税法知识纳入到各企业培训中,并且组织会计机构主要负责人、会计人员、其他经济工作者进行认真学习,从而优化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宣传与执行工作,加深对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认识,使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达到真正的协调统一。

(四)改进与完善差异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从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对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处理主要依靠账外调整,这使得纳税申报不能很好的衔接日常的会计记录,对相关部门的会计信息获取不利,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增设明细账与备查账,规范记录,在企业日常的财务报告中,要对差异的调整情况作出必要的披露,为了更好的反映差异调整的实施结果,在利润中的“利润总额”与“所得税”两个项目之间要增设“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所得额”三个重要项目,这样企业能根据财务报表的反映进行相应的调整,有利于企业协调会计核算与税收,提高自身经济利益。结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机构以及相关企业的税务法制观念不断加强,要协调好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关系,加强两大制度制定机构的沟通,加深企业对差异的调整,做到企业诚信纳税,最终推进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桂仕燕.会计信息透明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王倩.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3]刘明亮.行业竞争程度、信息透明度与投资效率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

[4]鲍双红.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5]熊文娟.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关系的实证检验[D].江西财经大学,2010.

[6]项文彪.会计信息透明度、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股价波动同步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

第11篇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现状;发展探讨

1.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全球市场中,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私募股权在国际市场上呈现的重要地位。2005年以前,私募股权在我国尚未出现,只有个别创业或私募基金等概念。到2005年以后,私募股权在海外市场的出现及大力发展,才带动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出现,并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接下来我们结合当前私募股权投资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1.1快速发展的市场带动私募股权投资规模不断扩张

私募股权在我国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期是在2006-2008年间,这一期间用量获得逐年攀升。直至2009年经历了短暂的市场调整,到2010年,私募股权在我国又迎来了一个强劲的发展期。到时近百支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市场完成募集,总规模达到近300亿美元,交易投资共400起,总额100余亿美元。也正是这一时期,私募的基金及交易数量都创下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新高。

1.2多元化的投资行业范围

单从2009年到2010年间的发展情况来看,2010年发生交易近400起,高于上年度117起近4倍,从行业范围来看,涉及23个行业,范围正在逐步加大。生物医药、清洁技术、机械制造、房地产等新兴领域也加入私募股权投资的范畴,特别是互联网及机械制造行业投资规模都超过10亿美元。目前,农林牧副渔、食品加工、生物技术等投资领域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投资领域不再被传统行业所限制,加之政府出台的各类具有引导性的利好政策,多领域实现了产业振兴。

1.3中资投资机构不断壮大

在私募股权投资初期,占主要比重的是境外基金,无论是投资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超于国内投资力度。但是,随着我国私募基金投资好得到不断发展,我国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管制环境,近几年,国内及国外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方面已经不相上下,甚至有的领域的案例数量已经超过外资基金,成为我国私募投资市场的主力军,但是投资规模仍然不及外资投资规模。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国内投资规模必然会在今后超越外资投资规模。

2.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发展受《公司法》《信托法》等诸多法律的支持。但这些法律大多出台于近几年,很多实施细则并未出现,法规的操作性不强。资金募集、工商注册、税收缴纳等方面都成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障碍,没有统一管理和引导的系统当时及具体法律法规,这就导致现阶段我国市场缺乏良好的政策及法律环境的支持。

2.2监管责任不到位

发改委、证监会、银监会等都属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的监管机构,由于触及面广,且涉及部门太多,机构监管是主要形式,分业监管制度下,很多机构存在重叠之处,不少监管职责并未明确划分,一旦出现问题,会出现不能明确问责的情况,监管责任有待进一步强化。

2.3我国私募股权投资重点领域仍为传统行业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他们的私募股权投资重点主要放在新兴行业,而我国知识产权意识不足,整个行业发展尚不健全,新兴行业出现侵权行为众多,无法有效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以传统行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缺乏资金的状态,这也大大遏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2.4退出渠道不健全

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发达国家从柜台到产权交易,再到资产证券化、并购市场等都出现了无缝链接,这些都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退出渠道,市场环境获得优化。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缺乏多层次发展,不仅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而且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机制和完善的政策,这就直接导致退出渠道过于狭窄,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2.5缺乏高素质专业人员

拥有雄厚的知识、人力资本这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可或缺的,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提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效运作的前提。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很难保证私募股权投资的成功率,尤其是以优秀基金经理更为关键。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刚起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真正拥有私募股权投资专业知识的投资家极少。缺乏专业人员也制约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业的发展,并且会成为今后还领域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3.发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对策

3.1完善专业领域法律法规

对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缺少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使今后的私募股权投资出现严重的问题,我们应当健全相应的法律政策,明确准入门槛,有效保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首先将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配上统一的细则,便于操作,对于具体的问题明确责任。其次要尽快出台有关个人破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约束和激励个人建立诚信文化。第三,对现有的《贷款通则》进行修订,将贷款中有关商业银行的相关限制性条件放宽,增加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渠道。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扫除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发展中的法律障碍,有助于实现顺应市场的健康发展。

3.2健全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体制

由国际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他们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多由过去的分散化管理向统一监管模式发展。现阶段,我国在私募股权投资融资方面,主要是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分别由证监会及发改委监管。今后,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方面应当由过去的单一部门监管向统一监管的方式转变,这样有助于将监管模式一致化。建议今后一个时期,可以将监管模式按照是大统一、小分权的方式,发改委起到统一管理的大前提,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授权给省、市政府等有关金融监管部门,这样省、市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金融监管职责适当扩大,给不同省、市以创新工作的空间。此外,还应当加强对工商、银监、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统一监管力度,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实行全面监管的方式,将不同机构及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化。

3.3完善退出机制

具体而言,应当从两方面完善慕思股权基金的退出机制。首先,要建立创业板块,为创业风险搭建相应的平台,特别是对于未上市的创新型企业来说,可以提高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有效回报率,建立相对宽松的上市资格,这样的平台是重要途径。在选择创业板时,应当选择实体类的中小企业,他们的成长性更高且更具增长潜力,不易选择非传统产业,或经过虚假包装的企业。与此同时,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以保证企业对市场的信息准确性,提高上市公司的品质。其次,将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实现低层次资本市场的转让衔接工作,为推出私募股权基金搭建良好的平台。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产权交易市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区域或部门分割的格局打破,建立全国规模的产权交易市场,保证市场秩序更合理、规则更健全、更通畅。还应当将国际合作建立起来,将更多国际资本及境外产权进入我国境内,将企业产权的流转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

3.4私募股权基金资金来源多元化

首先,拓宽资本渠道。就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来看,在私募股权基金方面,应当广泛利用保险、社保、捐款、银行等方面的资金力量作为是主要资金来源。其次,要将资本市场发展成多层次的市场,这是基础性市场的根本保证。由此可见,积极推进我国的资本市场实现多层次体系,政府可以与企业相结合,共同建立多层次市场,为我国奠定私募股权基金的市场基础。

3.5加大培养专业人才培养

要想使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得到蓬勃发展,结合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经验,我们不难看出,要想使整个市场实现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投资及管理人员。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起步较晚,整个金融体系呈现滞后的状态,要想缓解当前的形势,专业的人才队伍尤为关键。但是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稀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依靠国际上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工作的专业人士为我们提供指导,但只有让我们本土的人才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才能真正使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实现长远发展。人才队伍培养的后备力量应当是来源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获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员等,经过一定程度的选拔可以将这部分人才外派培养,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

作者:张军 单位: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谢鹏.乐视赌局伟大还是死亡[J].中国中小企业,2017(01)

第12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大庆市;资源型城市;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的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城市当中各种自然生态资源的储备量,在各个省份的管辖区域内都设立了相应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是指依靠石油、煤炭、森林树木、矿产等自然资源开发、建造发展起来的城市,而物流业的发展则是大部分资源能够合理使用的重要前提条件,黑龙江省内资源型城市物流发展状况的好坏,势必会对整个省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黑龙江省管辖范围之内,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大庆、双鸭山、鹤岗以及伊春等。其中大庆市作为黑龙江省最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石油资源储备量丰富,下面本文就黑龙江省大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做一简要分析。

一、简析大庆市物流发展现状

大庆市较具规模的物流活动最早开始出现于二十世纪末,是在我国经济贸易委员会现代化物流行业发展设想的带动下产生的。经过近二十年时间的发展,黑龙江省大庆市的物流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已经意识到物流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与重要性。有部分政府管理人员甚至认为物流行业是能够实现大庆市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支柱行业之一。黑龙江省大庆市地势平坦、交通便利,2016年大庆市的GDP达到2610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99亿元,同比上次统计增长5.5%,其中物流行业增加值大幅度上升。近几年来,随着大庆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种植业、产品加工业、轻工业、机械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依存度不断升高,外贸进出口总额和社会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为大庆市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黑龙江省历史发展因素等的影响,大庆市目前物流活动的开展依旧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和实际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庆市发展进程,降低了推进的速度和进度。

二、大庆市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大庆市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政府部门“分割式”体制

大庆市物流活动由铁路、公路、航空等分属不同主管政府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这种体制对物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影响运输效率。由于各种运输方式不同,每种运输方式在组织、服务、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二是资源浪费。由于各种运输方式分头管理,不能实现物流的合作与配合;三是无法形成物流网络。由于各个政府部门的要求标准不同,在开展多式联运时,容易造成混乱,不利于形成跨区域的物流网络。

2.物流企业经营范围有局限,业务范围单一,思想观念滞后

大庆市各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较差,物流系统效率普遍较低,物流覆盖的范围有限,第三/四方物流单位的发展水平低,企业的设施设备较落后且老化,并且大庆市绝大部分物流企业从事的业务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运输与仓储,其他类型的业务较少,种类单一,综合性较差,仅局限于传统物流观念,思想落后,大庆市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缺乏竞争实力,容易被日渐发展的市场淘汰。

3.缺乏扶持政策

大庆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政府对生态资源开采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物流,存在着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建设物流各环节使用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利润回报率低。设备建成之后维修保养费用大,政府必须制定扶持政策,扶植企业建设健全物流基础设施,从而促进流通,使其健康发展。

4.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物流行业在我国尚属新兴行业,绝大多数物流从业者学历不高,个人素质偏低,综合业务及管理水平低下,大多数物流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数量比重较小,这就意味着大多数物流相关从业人员对先进的技术不能及时学习与了解,管理人员对于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不能及时吸收与运用,这一现状也就导致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综合管理经验较少。

5.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

大庆市物流信息没有得到整合和充分利用,没有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来进行发展创新。信息化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物流信息系统。

6.物流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

在利益驱动下,物流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长远目标。企业的管理职能、管理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导致各个企业、各个部门无法协同工作,综合性较差,不利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与创新。

7.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制约了物流业发展

原有的城市管理规章制度不能更好地适用于大庆市物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的管理制度甚至还会与大庆市的发展规划工作产生矛盾、抵触等消极现象。影响了大庆市物流业的发展壮大。

三、大庆市物流发展现状的完善途径

1.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大庆市政府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1)制定优惠政策和完善管理体系

①应制定优惠政策,并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支持物流行业的发展,为全市的物流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应适当调整管理方针和工作形式,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②完善物流业法规体系,对现存的政策法规进行整合与完善,发挥政府部门引导作用,杜绝一切违法行为。

③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健全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在管理、监督、技术、财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而加快大庆市物流行业的发展。

(2)建立完整物流信息平台并提高物流信息化管理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榈苯裆缁峋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的重要组成环节。相关部门与企业还没意识到物流信息化的对发展的重要性,多数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①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基础网络建设。采用国内外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基础网络平台,减少企业在基础网络上的投资。

②建立全市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整合各个物流信息系统,制定统一标准,根据物流信息建立全市范围内能够信息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大庆市现有的信息资源与技术将制供应商、制造商、用户三者相互联结起来,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各环节之间进行控制、管理监控,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3)建设符合其特点的物流园区

建设物流园区将各个分散的物流活动中心集中在一处,建立物流园区会有利于集中处理各种物流活动,实现一体化经营从而降低物流发展过程中的成本并且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也会改善企业服务质量,避免物流中心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方便资源流通加工,更好的加强联系,它也是有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根据大庆市石油资源丰富这一特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加强各部门各单位组织领导,重点构建石油物流园区,为大庆市的居民生产生活和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4)培养大型物流企业,带动全市物流发展

大庆市的物流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其规模和设施设备不能满足物流市场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大庆市政府应积极大力培育一批发展规模大,设施设备先进,综合服务能力强,有利于推动全市物流发展的大型物流企业,对于大型物流企业给予政策、税收、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发展,为大型物流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的素质

大庆市物流发展与物流发达的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技术的差距、人才的差距。相关管理人员应主动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的相关管理经验,政府应鼓励与国内外物流相关企业积极合作,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先进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大庆市的高等院校开展物流专业本科、研究生等学历教育,培养物流人才;倡导企业开展不同层次的物流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水平。

2.企业对提升其物流发展的完善措施

(1)提升管理思想,重视创新

物流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企业必须紧随时代步伐,提高思想,重视创新,不能拘泥于传统物流的思维方式。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物流企业吸收新的管理思想、技术方法,结合自身所处环境和企业的特点,对物流活动进行发展与创新。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经济效应,降低物流成本,开拓市场,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引进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设备

企业应提高对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重视程度并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先进的物流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等设施设备,掌握先进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使物流企业的运营水平符合大庆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凝聚力,保证物流企业更加长远的发展。

(3)构建信息化平台,共享信息

把企业之间各个部门和合作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完善、处理构建符合物流企业发展的现代化公共信息平台,使其能够迅速采集物流信息,同时,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能够信息共享,为企业内部的工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部分网络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客户开放,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发展资源型城市经济来说,物流发展是主要问题,要充分认识到物流发展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大庆市物流发展状况的完善程度能够对大庆市整体社会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文化内容的发展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大庆市物流的发展仍需要不断完善,并存在着管理体制混乱、企业规模小经营范围有限、思想观念滞后、缺乏政府扶持、信息化水平偏低、人才缺失等诸多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完善措施: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专业人才素质、建设物流园区、培养大型物流企业、重视创新、建立信息化平台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高艳,高巍,王丽娟.大庆市现代物流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03):86-88.

[2]王美田.资源型城市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以东营市为例[J].会计之友,2014,(27):65-67.

[3]刘语轩,李红昌.关于物流产业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作用机制的探讨[J].物流技术,2009,(12):19-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