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特点

时间:2022-12-04 18:37: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诗歌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诗歌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 曹植诗歌 艺术特点

曹植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遭遇,是与他和曹丕的争为太子的经历密切相关的。他少时以才思敏捷而深得曹操的宠爱,一度曾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放纵不羁,缺乏政治家的成熟与老练,最终在与曹丕的明争暗斗中失败。由于有这样一段经历,所以在曹后,他的日子便很不好过。曹丕继位后,他位为藩侯,但曹丕对他颇多猜忌,屡屡更换封地,加上曹丕的部下多方谗毁,他受到了严厉的迫害,名为侯王,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得咎,行同囚徒。魏明帝即位后,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多次上书,力图得到任用,但仍得不到信任,最终郁郁而终,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曹植的诗歌今存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余篇,就其创作经历来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由于受到曹操的宠爱,显得志满意得,昂扬乐观,充满自信,富于浪漫情调。《白马篇》可说是前期作品的代表,诗中所写慷慨赴国难的侠少年,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化身。其他作品如《鰕 篇》等也都充满豪迈气慨,洋溢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后期的创作,由于是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极为悲愤苦闷,所以其内容与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中那种豪迈自信、昂扬乐观的情调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则是深沉的愤激与悲凉,作品集中抒写的是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空耗生命的哀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赠白马王彪》可说后期作品的代表。

曹植诗歌的价值,除了内容上的充实外,对后代影响最大是他的诗歌艺术。他的诗歌做到了气骨与丹彩的完美结合,故钟嵘说他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诗歌上的创造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就诗歌体裁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

乐府体裁,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所以王瑶先生说:“他诗中的抒情成份加多了,有了鲜明的个性,因此独成大家”。比如他的《美女篇》,从形工上看是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汉乐府叙述的是彩桑女巧妙地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以叙事为主,而《美女篇》主要表现是美女盛年未嫁的苦闷,他以此美人迟暮的苦恼,寓托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样就注入了诗的感情,具有了诗人自己的个性。在这一点上,他较曹丕的单纯模仿民歌胜出一筹,因为曹丕的诗好象总是在替别人诉说哀肠,看不到自己的个性。

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警。汉乐府诗往往以气为主,自然道来,无意于工巧,而曹植诗则更注结构的安排,他常常以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彩的景物描写开头,渲染气氛,笼罩全篇。如他的《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以白日西归,星月忽至来写时光的流逝之速;《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构其波。”以激烈动荡的景象,暗示作者心境地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等等。所以沈德潜说他“极工于起调”(《说诗晬语》)。

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曹植诗歌中对偶句极多,这一特点是魏晋诗歌趋向骈偶化的开始,而曹植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诗人。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缘池。”(《公宴》),“阊阖启丹扉,双阙耀朱光”(《五游》),再如炼字的句如“清风飘飞阁”(《赠丁仪》),“明月澄清影”(《公宴》),“清激长流”(《公宴》)等,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便达到了十分警醒的效果。这为后来南北朝文人诗歌注重修辞技巧开了先河。

第2篇

本文就以16世纪法国诗歌,尤其是十四行诗为例,对法国16世纪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做一些初步探索,从而进一步研究法国诗歌文学的特点。

16世纪法国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文艺复兴是欧洲人文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为灿烂的现代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中世纪以“神”以“上帝”为中心的时代,走向了以人为思考中心的新时代。在哲学、美术、文学、建筑等领域内,都产生了伟大的作品。从整个法国文明史的角度来讲,文艺复兴是唯一一个产生了众多文化巨人的时代。

法国在文艺复兴的潮流中,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但是后来居上,受到了英明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ois Premier)的大力支持。他将许多意大利的大艺术家请到法国,从而讲文艺复兴的精神传遍了整个国家。

由于中世纪的僧侣和学者都用拉丁语进行写作,所以对法语的发展与完善十分不利。法国学者们迫切地希望法语能够达到与拉丁语一样的地位,与已经发展起来的意大利语平起平坐,所以必须通过大量的文学创作来丰富法语,通过文学规则来规范法语。当时的主要文学体裁是诗歌,所以诗歌就成为文学创作与规范最重要的阵地。

龙沙(Ronsard)是“七星诗社”中最重要的诗人。他精通多国语言,对古希腊罗马文学十分了解。他在结识了另一位诗人杜贝莱之后,志同道合,共同提出了许多诗歌见解, 与1549年成立了“七星诗社”,成为法国第一个诗歌组织。他们发表了著名的宣言《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提出了诗人关于丰富、发展法语,进行诗歌革新的基本观点。

七星诗人强调摹仿古代,并在摹仿中进行创新。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如爱情诗、圣诗、科学诗、宫廷诗、史诗、诗歌评论、喜剧、悲剧、文艺批评和翻译等,他们的诗歌声望很高。他们要用法语创作民族新诗,创作出可以与古代诗歌相媲美的法国诗歌,从而达到统一,完善法语的目的。具体而言,他们提倡运用“亚历山大体”进行诗歌创作,奠定了许多诗歌的原则,对后来法国诗歌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发展语言方面的贡献相当具体,从词汇的变迁,到修辞的运用,在他们的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他们的诗歌韵律优美,形式精巧,融自然与艺术为一体。

一、抒情诗

在现代人的思维中,抒情诗即指诗人用来抒发对人类、社会、大自然等思想感情的诗篇;这些诗同英雄史诗等其它诗歌体裁一样,只能用于阅读和朗诵。然而,如果探究法国抒情诗产生的根源,我们会发现抒情诗(Le lyrisme)一词是由古希腊的竖琴里拉(La lyre)演变而来。事实上,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古希腊,抒情诗最初都是一种配乐诗,它的诗句往往伴有一种固定的旋律或曲凋。因此,音乐性强就成了抒情诗的一大特征。

杜贝莱是一位抒情诗人,以十四行诗的巧匠载入法国诗史。十四行诗是一种短小而要求严格的诗体。法国式的十四行诗由四节诗组成(4+4+3+3),杜贝莱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他善用跨行、倒装、中间停顿,韵律丰富。喜用对比和词语重复(如“罗马是罗马的唯一纪念建筑,也只有罗马才能将罗马制服”),产生特殊效果。时而用一个明晰的画面描绘罗马的壮美或衰败,时而用细节的罗列表达事务的繁琐。开首以比兴手法,借神话比喻;结尾常用一个判语、一个警句或一个引人回味的画面,议论雄辩有力。

龙沙也是个抒情诗人。他的抒情诗渗透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表达了对大自然、爱情和人生乐趣的爱好和追求。龙沙被称为爱情诗的圣手。他用最美好的、最高级的形容词去赞美意中人,也用启发的方式委婉的描绘爱情,时而也描绘感伤式的爱情。这类诗歌在赞颂之中有劝告,平静的语调带感伤。

龙沙的诗歌感情真挚,流畅自然,韵律和谐,节奏多变;他发现了十二音节诗行的价值;他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和神话传说了解深入,有多方面的诗才。

二、讽刺诗

16世纪早期的诗人马罗(Clément Marot)是个讽刺诗人。《地狱》鞭挞司法机构施行酷刑,把沙特莱监狱比作地狱,把酷吏写成魔鬼。《重罪法庭法官和桑布朗赛》(1527)指斥法官为“地狱判官”,认为他才该上绞刑。《流亡斐拉拉,致国王书简诗》(1534)怒斥法官将一文不名的无辜者判刑,索邦学院敌视文艺,教士饕餮嗜酒,自称“为了替神圣的教会效劳,理应有些恶习”。

杜贝莱(du Bellay)是“七星诗社”的另外一位领军人物。他出身于安茹的名门世家,自幼父母双亡,身体羸弱,生活悲苦。1545年在普瓦蒂埃大学攻读法律,学会拉丁文。1547年与龙沙相遇,到巴黎求学于多拉,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1549年起草《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1550年发表《橄榄集》(Olive)。1553年,他作为总管跟随亲戚红衣主教到罗马,眼界大开。他在意大利写出几部诗集,1558年回国后发表了《罗马怀古集》(Les Antiquités de Rome)、《怀念集》(Les Regrets)和《村戏集》(Les Jeux rustiques)。他看不惯佞臣,写出《宫廷诗人》(1559);他关心人民疾苦,写出《关于法兰西王国四个等级呈国王的时论诗》(1559)。

杜贝莱是一个出色的抒情诗人,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讽刺诗人。他虽然生活在恶浊的上流社会,却决不愿同流合污,他以清醒的目光观察世事,在笔端流露自己的愤懑。在《怀念集》中,在罗马教廷,他随处看到阿谀逢迎、耍弄权术的奸佞,他们“步履稳健庄重,眉宇严肃认真,/对每一个人投以莞尔一笑,/仔细字斟句酌,回答摇头晃脑,/或说声‘不,先生’,或说声‘是,先生’。”他们用稳重的外表掩盖空虚的心灵,而假冒为善“是宫廷最大的美德”。

杜贝莱对红衣主教毫不留情,描写他们权欲熏心,觊觎教皇的宝座。杜贝莱对法国宫廷的那些“宫廷的老猴子”也嗤之以鼻。大臣衣着华丽,举止模仿王爷,只会拍马奉承:“如果主子嘲弄,他们一样照办;/如果主子撒谎,他们不反其意:/为了取悦主子,他们看到的是,/正午升起月亮,午夜太阳灿烂。”杜贝莱的讽刺善于勾画形象,写出奸臣的虚伪和丑态,笔锋犀利。行文中常插入议论,显示出诗人正直的、疾恶如仇的品格。

三、宫廷诗

龙沙1550年发表《颂歌集》(Odes),模仿品达和贺拉斯,歌唱爱情和故乡美景。《颂歌集》是他的成名之作,使得“颂歌”这一体裁在法国流行了很长时间,龙沙诗名大振,受到宫廷垂青,1558年他接替了宫廷诗人的位置,创作应酬诗和喜庆诗。他长期担任国王的宫廷诗人,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诗人王子”。但作为宫廷诗人,歌功颂德之作经不起时间考验。

16世纪早期的诗人马罗(Clément Marot,1496-1544)。他十岁时他来到宫廷。1519年成为玛格丽特•德•纳瓦尔的侍从和喜爱的诗人。马罗的成功在于他不是循规蹈矩地当他的宫廷诗人,而是勇敢地面对社会,面对生活,并在诗艺上不断进行探讨和摸索。他强调用词的准确和表达的简练,他的诗语言简朴而灵活多变,形象生动而很少用夸张比喻之类的修辞手法。

16世纪法国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与宫廷有关。掌权者将文人请到宫廷,同时他们的命运也与宫廷联系在一起。诗人的大部分作品也都反映了法国16世纪王宫贵族的生活。

在欧洲各国文学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都非常紧密。但文学与政治的联系方式却有所不同,英国作家相对超脱,德国作家比较逃避,法国作家则对政治十分关注并全心投入。英国作家之所以相对超脱,是因为英国除了上层的宫廷贵族文学外,还有民间下层的市民文学。再看德国,由于落后的政治专制,德国一直到了19世纪都缺乏起码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作家只有流亡到英国等其他国家才能发表自由的言论,呆在国内,就只能思考一些与现实政治无关的形而上学问题,于是导致了德国相对超越现实的思辨哲学的发达,而关注现实政治的文学相对滞后和贫弱。

法国的情况却大有不同。法国作家对政治非常关心了,与政治的关系很紧密。长期以来,由于法国文学艺术的中心在宫廷和贵族府第沙龙,文学艺术家依附宫廷或达官贵人、靠赏赐和俸禄维生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但依附政治,依附权力,作家寄人篱下,生活不稳定,甚至也不安全,目睹政治腐败,或失去恩宠后很容易产生绝望与反抗情绪,形成了作家与宫廷政府、与达官贵族之间的矛盾冲突。

16世纪法国诗歌,无论是抒情诗、讽刺诗、还是宫廷诗,无论描述爱情,赞美大自然还是讽刺宫廷的虚伪,都是法国灿烂的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国古代诗歌在主题和形式上都是多种多样,兼容并包的。另一方面,从文艺复兴法国古代诗歌开始,法国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即文学的“介入现实性”,就已经逐步显现出来。通过对16世纪法国诗歌艺术的学习,我们大致能够感受到法国诗歌文学的这一鲜明特征。

参考文献:

[1] 郑克鲁.法国文学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2]董强.插图本法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第3篇

一、诗歌悲剧形象的“立体感”

艾青在用抒情诗表现悲剧时,常常通过一个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断,或一个场面,或一个情景,甚至只是一个人物的肖像,把悲剧冲突表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借用绘画和雕塑的一些艺术手段。艾青早年学画,他非常懂得“仅用一人特征,一句话,就能够把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充分地表现出来” 的道理。他说“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他正是借用了姐妹艺术的一些长处,在抒情诗中表现悲剧的。他主要用如下三种方法达到悲剧形象的立体感。

1.善于用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断来表现悲剧冲突。《吹号者》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这首诗作者没有详细地具体地写吹号者的一生,而只写了“他”在一天中的战斗生活以及他渴望战斗、忠于职守,最后殉身于崇高事业的一个片断。这个片断是用一种浮雕的手法来体现:

我们吹号者

以生命所给与他的鼓舞

一面奔跑,一面吹出了那

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

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

……

他被一颗旋转过他的心胸的子弹打中了!

他毅然地倒下去

没有一个看见他倒下去

他倒在那直到最后一刻

都深深爱着的土地上

然而,他的手

却依然紧紧地握着那号角

――《吹号者》

这种立体感就非常形象地体现了悲剧冲突,以吹号者为代表的正义和勇敢倒毙在敌人的邪恶的子弹下。

2.善于用一个场面或一个情景来表现悲剧冲突。这种手法在艾青诗中可以说俯拾即是。请看脍灸人口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切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描绘礁石面对海洋的狂暴而巍然屹立的情景,是惊心动魄的。艾青在写礁石的这种悲剧性格时,并未展开大海和礁石之间的矛盾冲突,仅用一个电影特写般的镜头,就把礁石的这种悲剧性格充分地立体化了。

3.善于用人物的肖像来体现悲剧冲突。大堰河的肖像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再如描写乞丐:

在北方

乞丐用固执的眼

凝视着你

看你在吃任何食物

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

在北方

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

乌黑的手

――《乞丐》

这是一幅出色的肖像画,它把乞丐饥饿、困顿、卑琐的悲剧性格用那只“伸着永不缩回的手”来体现。这种用质感很强的肖像画体现悲剧性的手法,在艾青是相当娴熟的。

二、诗歌悲剧形象的“理想化”

艾青是一个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诗人。艾青笔下的悲剧性抒情形象,更多地被涂上了理想主义的光彩。他们个性中英雄的、崇高的因素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而人的性格的个别特征被推到了次要的地位。在这些悲剧形象身上体现出来的战斗性和乐观主义精神,正是作为革命的现实主义者艾青的人格的体现。他把自己的献身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完全糅合进他笔下的悲剧形象中去了。他自己曾这样评价《吹号者》:“《吹号者》是比较完整的,但这好象只是对于‘诗人’的一个暗喻,一个对于‘诗人’的太理想化了的注解。”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充分体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和追求理想的执着信念:

在那号角滑溜的铜皮上,

映出了死者的血

和他惨白的面容;

也映出了永远奔跑不完的

带着射击前进的人群

和嘶鸣的马匹,

和轰轰的车辆……

而太阳,太阳

使那号角射出闪闪的光芒……

这个吹号者,他的躯体虽然被毁灭了,但他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却永远不朽,激励着多少后来者啊!这种审美化和理想化了的抒情形象在《光的赞歌》中具有更加彻底的献身精神和崇高完美的形象:

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

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

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

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

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

第4篇

关键词:玄学诗;艾略特;诗歌;影响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103—02

一、引言

“玄学诗”一词统指17世纪英国一些深受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31)影响的诗人的诗歌作品。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诗派”的代表人物,玄学派诗人一反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爱情诗歌特点,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不同于新古典主义诗歌的是,玄学诗中的意象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诗歌的形式经常以作者同爱人、同上帝,甚或同自己进行争论的方式存在。因玄学诗怪诞奇诡,不合传统,不入俗流,故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受到著名诗人T.S.艾略特的极力推崇,其地位日益上升。王红海、刘立军的《20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复兴》,从玄学诗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魅力以及新批评派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玄学派诗歌在20世纪复兴的根源加以探究。魏霞的《由解读艾略特的荒原意识》,分析了艾略特的《荒原》除了将象征主义诗歌推向高峰外,更重要的是将一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萎缩价值真实表现了出来,试图从解读《荒原》中的象征意象入手,分析艾略特荒原意识中既绝望又关注的复杂内涵,以及对其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本论文将T.S.艾略特具体诗歌特点与玄学诗歌特点比照分析,试图更好地让读者了解玄学诗对艾略特诗歌的深刻影响。

二、玄学诗歌特点

以约翰·邓恩为代表的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以“夸喻”(metaphysical conceit)的使用引世人瞩目。“玄学诗人”一词首次由Samuel Johnson使用,他说:“玄学诗人是有学问的诗人,而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学问是他们全部的努力所在”。关于玄学诗歌,Johnson说:“玄学诗将最不相关联的思想强迫联系在一起。”

玄学诗所使用的夸喻与惊世象征,被包裹在新颖原创且富有挑战意味的语言结构中,主题大都深奥难懂,采用奇特的推理形式,环环相扣。邓恩在诗歌《跳蚤》中运用了一系列复杂怪异之事来引诱一位女子的爱。“It sucked me first,and now sucks thee. 先是咬了我,然后又啮你。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 This flea is you and I, and this our marriage bed, and marriage temple is. 于是我们俩的血液混在了这只跳蚤里。” 这的确看似一种高度复杂的劝说方式,但又极具逻辑性:因为它吸了“我和你的血”,两个人的血由此交融在一起,所以“这跳蚤便成了缔结爱情的床”。诗歌结尾处竟有了理性思辩下的断言:这位女子与诗人交媾的损失和杀死跳蚤的损失没什么分别,“Just so much honor, when thou yieldst to me, Will waste.”。邓恩的语言与行文并无“诗意”,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被生拉硬扯到一起,确有做作之嫌。但这正是玄思妙想的特质所在:两个不相干之物通过令人费解的比喻放在一起,“heterogeneous ideas are yoked together”。这种极端的技巧使读者耳目一新。

三、艾略特诗歌中玄学诗特点的体现

1.因绝望怀疑而产生的消极悲观情绪的宣泄

在玄学诗歌中,诗人主要关注了人们在中的悲观、怀疑、探索和个人拯救,这表明科学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传统。约翰·邓恩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社会政治极度动荡的时代。他的家庭信仰天主教,而天主教徒和清教徒在当时都由于新教改革受到不同程度的镇压。因此邓恩看到的未来充满了悲观和绝望。为了在社会中站稳脚跟,他不得不违心地依附英国国教会的权势阶层,这必然导致他悲观绝望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些情绪特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所创作的玄学诗歌中。而这与T·S·艾略特诗歌《荒原》中描写的现代人形象如出一辙,在现代人生存的荒原世界里,精神崩溃,消极面对人生,幻想破灭,个个垂头丧气。怀疑和悲观是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诗人通过诗歌传达出的情绪的突出特点,表明了现代人所遭遇的精神危机。

2.运用象征、隐含意象和夸张的比喻(conceit)

现代诗人与玄学诗人共同使用的文体手段包括象征、隐含意象以及夸张的比喻。正如T·S·艾略特指出的那样,玄学诗歌是将理智与情感融合的产物,远远超越了前一个时期的抒情诗歌的层面。诙谐的诗句、夸喻、将抽象概念转化成具体事物,这些都是玄学诗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艾略特诗歌中描写的现代人的复杂的感情和不安的情绪。艾略特在其诗歌《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以这样的场景开篇,“Let us go then, you and I, / When the evening is spread out against the sky / Like a patient etherized upon a table; 那么我们走吧,你我两个人,正当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桌上。”将“黄昏”比作“病人”,这与约翰·邓恩的将“跳蚤”比作“婚床”真可谓异曲同工。

3.意识流写作手法的运用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分析

约翰·邓恩在他的Break of Day中采用的写作手法与现代时期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完全吻合:时间顺序被打乱颠倒,现实世界与梦想世界融为一体,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个体意识的存在: “TIS true, 'tis day ; what though it be? / O, wilt thou therefore rise from me? / Why should we rise because 'tis light? / Did we lie down because 'twas night? / Love, which in spite of darkness brought us hither, / Should in despite of light keep us together.”对内心世界的揭示是现代文学的典型特征,而这也正是邓恩诗歌的突出特点。读者在品读他的诗作时,不知不觉地就进入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运用具体意象将抽象概念传达出来,约翰·邓恩的诗歌表达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复苏与觉醒,而这恰恰就是艾略特诗歌关注的焦点。

四、结语

诗人也好,读者也罢,凡是对现代诗歌感兴趣的,他们都会感觉自己更贴近17世纪而非19世纪。而17世纪的那些让他们感到亲切的品质特点,无一例外地在玄学诗歌中得到了体现。约翰·邓恩对人性、宗教、爱情以及死亡的探索以及他的人生思考,都赋予他的诗作以独特性,而这些独特性对现代诗人艾略特的诗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邓恩的诗歌将理智与情感融为一体,在诗歌体裁、诗歌意象、诗歌结构以及修辞手段上,都与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诗人的诗歌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王海红,刘立军. 二十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复兴 [J].河北学刊,2007 (11).

[2]魏霞.由《荒原》解读艾略特的荒原意识[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增刊).

[3]Parfitt, George. English Poetry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M]. London: Longman,1992.

[4]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诗歌 翻译

诚如Savory所言,诗歌是一种运用语言,令人的各种官能感觉产生幻想的艺术,诗人精心选择、刻意安排语言,通过其意义、声音、节奏、韵律,明确集中地表达、反映生活,抒感。通过诗歌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诗人仅在数行之内,有时直抒胸臆,有时曲折婉转,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在诗中,有节奏,是音乐的节奏;有情感,是丰沛的情感;有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却常常摒弃传统的构词;有瑰丽的想象,缺乏诗人的诗意也许就难以体察。一位诗人自己就曾这样描述诗歌:并非玫瑰,却有玫瑰的芬芳;并非天空,却有天空的光芒;并非小鸟,却有小鸟的飞翔;并非大海,却有大海的潮浪;并非某一人,却是每一人所见所听所感所想。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和想象力决定了这一文学形式的独特性。然而,同样面对缪斯女神赋予的灵感,一个英国人、一个德国人、一个希腊人,不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表现,这就带来了诗歌翻译这一问题。诗歌因其艺术特点,深深植根于诗人所处的本土文化,不同的文化孕育了截然不同的诗歌,使其即使能为读者激赏,却不易为译者复制。

很多翻译家本身就是诗人,这些文学创作者对诗歌的种种特点有切身的体会,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他们从自己个人的经验出发,对诗歌翻译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在大多数情况下,诗歌翻译的困难主要是由原诗和译诗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导致的,这种语言差异也是诗歌翻译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障碍。Barnstone曾清楚地表明,语言差异干扰了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完美准确。他分析认为,语言差异,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的差异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妨碍了诗歌翻译的完美准确。两种语言表达的语义有时仅能部分覆盖,而不同语言的语音和语法更是几乎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特点,因此要在词汇和语句上找到完全对等的内容是极其困难的。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汉语的语音倾向于采用重复以达到强调重点,进而带来美感的效果。比如说,汉语传统的一个部分就是使用叠词,这样的使用在汉语中非常自然。而在英语中,儿童儿歌使用叠词固然无可厚非,但在诗歌中使用这一技巧,并不足取。词人李清照在其夫死后所做的《声声慢》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这首词的第一句使用了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在英语译文中重复这些叠词并不一定适当。此外,这七组叠词其中三组的韵母都是/i/,汉语里的这一音节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把词人落寞、孤寂、凄清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而译者要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与这些语音对等的内容已绝非易事,即使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他们能否在读者身上达到同样的效果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原文的这一语言特点不可避免地在译文中丧失掉了。至于语义,众所周知,汉语中大量双关语的使用,是这一语言的魅力之一。在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与“思”同音,诗人借此委婉地表达了对爱人绵绵无尽的相思之情。毫无疑问,要在其他语言中找到一个具有同样功能的词何其困难。而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语法较少结构的限制,显得更为灵活多变。比如,汉语句子中的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对其他句子成分并没有影响。汉语中没有指明“数”这一要求,诗人也就不用为这些细节多加考虑。英文译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英文名词的词尾变化迫使英译者必须要对主语的单复数穷根究底。此外,汉语句子中可以省略主语和动词,词性可以自由转换,汉语动词没有时态的表征,这些都常使译者翻译时感到棘手。以杜甫名作《兵车行》的开头五句为例,语言的语法差异增加了英译的难度。“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诗的第三行,只有三个名词、一个副词和一个介词,却没有一个动词,这样结构的句子绝不可能出现在英语语法中。因此无论怎样,译者都无法避免借助某个或某些动词来完成翻译。有人可能会认为第四行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译成英语的,但汉语原文中缺乏“数”的明确表示,又带来了不同的理解。而第五行的语序,其真实意义并非如原文所表达,尘埃看不见咸阳桥,而是尘埃使人们看不见咸阳桥。汉语句法的灵活多变会使英译有完全不同的语序,译者必须作出改变,加入句法结构以完善翻译。通过对以上汉语诗作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汉语句子的语序,还是仅仅某个词的复制,都绝非易事。当然,把这归咎于译者的拙劣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译者已经皓首穷经来反复推敲最好最恰当的对等译文了,这完全是由于各种语言之间的在语音、词义和语法上的差异造成的。

诗歌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不同,就在于诗歌是受到形式、韵律、步格和节奏等严格规则制约的,人们常把诗比作音乐的语言,就是因为诗歌和音乐一样也有节奏和韵律,把一种语言的诗体学特点完全复制到另一种共通性甚少的语言中去是很难的。某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有其独一无二的诗歌形式,比如日本的俳句,中国的绝句和律诗。中国的绝句和律诗严格限制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有严格的平仄和押韵定规。而大多数英文诗作则通常只有不同的步格,并没有如此严格的定规。中国古诗,尤其是律诗的另一独特和固定形式是对偶,这种诗歌格律较严,每首八句,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副词对副词,历来被认为是对偶工整的典范。此外,诗体学的特点还以音调和音节的变化为基础。所有的汉语音节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类,对偶的要求除了内容、词性、传说、历史和地理的典故要分别相配和对称以外,平声仄声音节也要求相互匹配。这在中国古诗中十分普遍,而在英语的语音体系中则并无平声仄声之分,因此汉语的这一艺术特点就很难“移植”到英语中。其实英语诗歌中也存在类似现象,尽管英语的语言体系中不存在词性、节奏等方面的对偶,但绝不意味着英诗中翻译就是轻而易举的事。英诗也有其独特的诗体学特点,如头韵,抑扬、扬抑、抑抑扬、扬抑抑四种步格和一音步、二音步、三音步、四音步、五音步、六音步、七音步和八音步等各种音步。这些步格变化的安排是以英语语言的音节有重读和非重读的区分为基础的。而汉字都为单音节,无重读非重读之分,也就很难传达英诗原文的节奏之美了。诗歌在节奏、步格和韵律上所受的限制决定了诗歌的独特性。正如刘重德在《文学翻译十讲》中所总结的:诗歌要求语言的精炼,艺术构思的清新和风格的独特。换言之,诗要形美、音美和意美。但各语言的诗歌总有属于其自身的特殊形式和定规,正由于此,要在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诗歌翻译中,做到这些诗歌特点的毫无缺失,是极端困难。

诗歌的语言特点和独特形式已经不易复制了,但诗歌最难译的部分还是在于它的神韵和味道。著名的德国语言学家Baron Wilhelm von Humboldt的名言,“所有的翻译似乎都只是在试图解决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无疑揭示了诗歌翻译的实质。正如思果所指出的:“诗有韵、律、体裁、意象(images)、情感等等,没有诗人的敏感就体会不到,再要把体会得到的这些优美之点,用另外一种不同的文字表达出来,简直是作弄译者。”王以铸也在《论诗之不可译DD兼论译诗问题》中指出:“诗歌的神韵、意境或说得通俗些,它的味道(英语似可译为flavour),即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有机地溶化在诗人写诗时使用的语言之中,这是无法通过另一种语言(或方言)来表达的。”也就是说,诗歌的神韵、意境或味道与诗歌使用的语言是紧密相连,并深深植根于这种语言之中的。不同的语言自有其各自的味道,在翻译的过程中,原文的味道和神韵也就自然丧失掉了。王以铸曾通过荷马史诗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荷马史诗的味道是同古希腊语一种特定的方言的特点联系着的,各自不同的希腊方言适用于不同的文体,调换一下方言味道就不行了,你想译成另一国文字还能保持原来的味道吗?王以铸更进一步认为:“即使译者准确无误地体会了诗人的意思并且把它充分表达出来了;就是说,一切都讲明白了,但读者并不能因此而得到读原诗时所应得到的享受。诗所以为诗的东西不见了!”

除了不同语言的差异、诗歌的特点和神韵,不同国家的当地环境、社会习俗、文化背景和历史宗教也各不相同,这些可概括为文化差异。诗歌翻译的最大困难其实是找到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对等。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某一团体特定的,通常代代传承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即使是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们,由于文化因素的差异,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可能完全不同。作为记录人类历史,表达人类思想的工具,各语言有其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每种语言必定有只属于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东西,通常是植根于其自身的文化之中的,这是语言最有魅力的部分,但不同文化的复杂性也成为不同民族之间理解的最大障碍,并且也成为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王维在《相思》一诗中有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中国,红豆又名“相思豆”,是爱人之间爱情相思的信物,中国读者可以立即感受到诗人传达的意境。而对这种红豆一无所知,其所在国又并无这一植物的读者来说,他们也许会对诗人劝诫大家多多采撷感到不解。此外,某些地名、人名、节日因为附有特殊的文化含意,即使译文成功地向读者传达了信息,也很难在对这些历史文化背景知之甚少的读者脑海中引发相同的联想和美学的感知。因此,文化的差异使得完全成功的,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即使并非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的。

诗歌的某些精彩微妙之处只可能存在于某一语言,因为这些精彩微妙之处是与这一语言的本身特点所联系,并由其创造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诗歌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神韵,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翻译的难度。此外,不同的文化特点又为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诗歌翻译制造了障碍。与某一语言相联系的不同的语言特性、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本身固有的特点、各种语言的诗歌不同的神韵、意境和味道,以及文化的差异确实很难转换到另一语言之中。但也正是这种困难,为众多学者、翻译家和理论学家带来了带着镣铐起舞的乐趣,令他们孜孜以求地在几乎不可能中寻找些微可能性,并且这种乐趣和寻找还将长久地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Barnstone, Willis.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2] Sayory, Theodore. The Art of Translation[M].London: Jonathan Cape, 1968.

[3]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4] 思果.翻译研究[M].北京:大地出版社,1972.

第6篇

关键词:诗歌鉴赏 意象 自主 模式

一、提升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意义

诗歌是我国文学领域中的一颗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培养人们的文学艺术审美观念,而且能提高人们的文化欣赏水平。诗歌鉴赏是中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中学生诗歌鉴赏,目的在于切实提高我国广大中学生诗歌阅读、欣赏、审美的能力,提高文化审美情操,增强文学艺术能力。因此,中学语文老师必须深刻把握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意义,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提升文学审美水平。

二、中学生诗歌鉴赏的主要内容

诗歌不但具有优美的语言及其修辞,而且反映了诗人当时所处的基本政治、经济、生活等环境。此外,从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所传递出来那种独特的有意义的情感特质。这些内容,都需要我们好好分析、解读。

第一,中学生诗歌鉴赏,要学会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感悟语法修辞美。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具有较强的文字美感、韵律感、节奏感。一首好的诗歌,当我们读起来时,会很容易感受得到诗人所表现出来那种巧妙的文字美、押韵美,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尽是惊叹。此外,诗歌在修辞方面往往也十分考究。诗歌常常以比喻、拟人、物化等等文学手法,通过对某一些特定词语的变通使用,使得诗歌语言更具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因此,中学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多诵读经典诗歌,深刻把握诗歌的语言特色,感悟语法所带来的较为强烈的文学美。

第二,中学生诗歌鉴赏,要学会把握诗人当时所处的基本政治、经济、生活等环境。每一首诗歌,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诗人生活所处的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等环境。了解这些环境,有利于把握诗人生活所处的政治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诗人作诗的基本目的和意图。因此,中学语文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把握诗人的主要环境,深入把握诗歌的真实意图。

第三,中学生诗歌鉴赏,要学会感受诗人的情感特质,感悟诗歌基本意象。意象是一首诗歌中内含了诗人感情情愫的虚化物体。诗人往往通过特定的某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世界和情感脉络。我们鉴赏诗歌,不能仅仅停留在诗歌表面层面的语言、修辞、韵味等等,更要深入把握诗歌的言外之意即意象。这是鉴赏诗歌最为重要的能力。因此,中学语文老师要积极教导学生深入把握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的内心真实情感内容,进一步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三、提升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途径解读

(一)反复诵读诗歌,激感想象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我们大量、重复诵读诗歌,我们就会对诗歌有更好地了解、感悟,就更能够体会诗歌所折射出来的微妙的意境。因此,反复诵读诗歌,激感想象,是提升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考察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不少老师往往只对诗歌逐字逐句进行解读,分析诗人思想,解读诗歌内涵,很少要求学生反复朗诵。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不少语文教师对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认识不充分、不到位、不重视造成的。事实上,学生如果经常诵读诗歌,往往比较少诵读的人对诗歌的语言特色、文字艺术等方面更加深入、透彻、到位。因为,学生如果反复诵读诗歌,往往很容易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想象,促发其对诗歌进行自我认识上的解读、感悟,体会其深奥的意象。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和明确朗读诗歌的重要性、必要性,处理好讲解与朗读的关系,把诗歌朗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合理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诗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朗诵的热情,营造良好的诗歌朗诵氛围。

在诗歌朗诵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要求。“一是读准字音。诗词句中的字音词义是有机的结合体,在掌握作品的主题和感情基调上,对字音词义都要弄清楚。二是正确辨析重读轻读。朗读主要是运用有声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必须准确地掌握重音、轻音,才能给人以轻重有致、节奏和谐的美感。三是正确处理停顿和朗读速度。断句停顿是表露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和构成语言节奏的一个因素。停顿正确,会收到声断意不断、语断情不断的效果。”[1]

(二)研究语言特点,把握诗歌内容

诗歌在文字妙用、韵律安排、节奏停顿、表情达意等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些特质,使得诗歌的语言具有较强的文字美感、韵律感、节奏感。不少诗歌都可以从其字面内容,体会其语言的优美;而且,诗歌的韵脚往往又与诗歌所表现的情感相照应,从诗歌韵脚的特点,往往能够推知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当然,诗歌这些特点,在山水诗、咏物诗、田园诗、边塞诗、咏史诗等诗歌类型中又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方式及其语言魅力。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诗歌这些特点,有助于整体上理解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像。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和明确诗歌语言的重要性,深化对诗歌语言文字研究的认识,引导学生对诗歌语言的解剖、分析。就诗歌语言的类型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类:一是清新,即语言新颖,不落俗套;二是平淡,即直接陈述,不加修饰,字眼显得真切深刻,具有强烈的质朴感;三是绚丽,即文采绚烂、词藻富丽,情思妙曼,具有较高的文艺可读性;四是简洁明快,即描述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干净利落,不拐弯抹角,语言具有爽快的特点;五是含蓄,主要表现为欲言又止,非直接叙述,言此而意他,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三)把握主旨要义,感悟诗歌意象

诗歌主旨,是诗歌的中心意思,反映的是诗歌基本要义;而意象是诗歌表达诗人感情的虚化物体。意象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象,是物象;在物象中融入主观情感就成为意象。诗人往往在诗歌主旨中寄予了特定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真实意图。我们鉴赏诗歌,首先是考究诗歌语言文字特点,这是诗歌鉴赏的第一层面;再深入把握诗歌的主旨及其中心意思,这是诗歌鉴赏的第二层面;最后才通过对比、联想,发现诗歌之外的特定的意象,这是诗歌鉴赏的第三层面。有学者指出,“诗歌的表层意蕴是指由诗歌的直接形象表现出来的意蕴。诗歌的深层意蕴是指由诗歌的象外之象所体现出来的意蕴。对于诗歌作品,教会学生从直接形象的各种要素入手去联想和想象,从而使诗歌的间接形象或象外之象得以产生;教会学生从表层意蕴的细微体察入手去领会和感悟,从而使诗歌的言外之意或深层意蕴得以把握。”[2]对于诗歌意象的发现,有一些技巧可循,学生可以容易把握。“首先,找出意象性语言,把握词语意义。在指导学生从诗文中寻找、辨识意象性语词之前,需要先引导学生对意象和物象的关系以及意象的范围和分类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其次,串联意象,领悟诗歌意蕴。在更多情况下,诗中存在多个意象,形成意象体系。”[3]中学语文老师要教导学生学会从单个意象与整体意象的关系中发现意象特质,发现诗歌魅力。

(四)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主探究模式

语文教学,属于人文教育系列,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重视和加强方法论探究。当前,不少中学语文老师在语文诗歌教学当中,过多强调说教式教育方法,即重在知识论的普及、宣传及其掌握,很少涉及自主探究的自我认知的方法引导。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就导致学生往往是被动式学习诗歌,非主动获取知识。其实,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探索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探究未止领域。具体就诗歌教学领域而言,语文教师要更多采取诗歌朗诵、学生自我讨论、课题争辩、意象探寻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渠道,提高诗歌教学的灵活性、主动性、多元性,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唯高.诗歌朗读教学的技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2).

第7篇

古诗词是我国悠悠五千年文化发展史的瑰宝,是古人文学经典的代表。其凝练的文字、深远的意蕴、优美的意境,虽经历几千年,依然不减魅力,不失光彩。那么作为当代高中生,他们在远离古诗作者几千年的现在,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和文字所赋予的魅力?这是高中乃至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古诗词教育的重点。在高考的方向指引下,古诗词教学发生着根本性的改革和创新。周先慎先生认为:“读者对诗歌的接受过程,就是艺术鉴赏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而真正的接受,就必须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即诗歌的意境中去。”让诗歌入学生的脑、入学生的心,这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但这需要有一定的准备和条件才能实现。

一、了解古诗的特点

“了解”环节只是学习古诗的初始阶段,通过对诗歌语言、知识、内容的了解,学生一步步地融入这首诗中来。古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阻碍了我们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因此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古典诗歌。正如周先慎先生所说:“了解是接受诗歌的基础,也是对诗歌艺术鉴赏的开始。了解不等于鉴赏,但没有了解就谈不上鉴赏,也就不可能真正接受一首诗歌。”那么我们要了解什么呢?周先慎先生对“联想”的分类是建立在欣赏者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建构上的,中学生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较高的知识素养就不到“联想”的第二种状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古诗的写作特点等,这都是帮助学生更好理地解古诗的途径。古典诗歌知识丰富,教师要根据具体学情让学生了解诗歌知识,在积累中建构知识框架。

二、感受古诗的“韵”

韵,古诗有“韵”,这是学习古诗首先要明确的知识点。有的古诗韵不变化,有的古诗韵在变化。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有一个特点,它的韵总是在变化”,我们要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和韵律,尽管我们不一定懂,也不一定要全面了解,但我们还是要注意。老师对此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学生理解古诗的重要因素。不一定要全面理解和掌握古诗的韵律规律,但是要让学生粗略了解古诗的韵对古诗写作的重要性。韵是古诗朗诵的重点,是作者写作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朗诵和背诵的过程中,要重视韵在整首诗歌中的作用。韵是诗歌灵魂,也是诗歌美的标志,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蕴美,这是学生学习古诗的关键。

三、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诗歌的写作背景包括作品的写作背景是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背景是了解一首古诗最重要的因素。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作者的情感,这就要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去理解,诗人的社会地位、文化地缘、人生追求等因素都是诗人写作背景的深层因素。诗歌作品都印证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的了解也是了解和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因素。老师要求学生除了从文本去分析,还要了解背景。唐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很强盛的一个朝代,盛唐又是最强盛的时期。读书人、知识分子大多不甘心读书,他们都很想去边塞、去沙场、去建功立业,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是当时诗人普遍的一个心理特点。由此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并能推断出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诗歌。不同时代的诗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经历,这就是诗歌内容丰富多彩的原因。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华夏文明的记载。学生学习古诗,可以领略古代文明,感受文辞的优美、意境的优美,高度凝练的文辞蕴含着无穷的深远意境,这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领悟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去把握诗词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入到诗歌文本中、深入到诗人的思想中和灵魂中去和作者一同感悟要表达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掌握才是高质量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也才是高水平的。

第8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2006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科学学科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将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这是翻转课堂活动的起点,随后引起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所谓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学结构,即把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堂、内化知识主要在课外颠覆成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只要在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 翻转课堂教学的特征

与传统课堂教师满堂讲,学生随堂练不同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倡的是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内,使原本的课堂内容的学习提前到课前,课后巩固转移到课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学生从单纯的受教者转变成自定步调,合作探索的学习者。而课堂上教师讲授时间的减少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对疑难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使学生各得其所,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1.课前学习活动设计:微视频。为使学生能更好地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程内容,教师需要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制定教学微视频或任务清单,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学和思考。如选修六Unit 2 Poems,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诗歌;学习欣赏诗歌并了解不同诗歌的特征。笔者结合阅读课和翻转课堂的特点,在制作的微视频中,融入了对学生阅读理解技巧的指导,以及对诗歌的欣赏及特点的引导分析,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完成该堂课的学习目标。微视频录制包含以下内容:

(1)Leading in:笔者用诗歌《再别康桥》引入本单元话题,再与学生一起欣赏英文版的《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感受中英文诗歌的各自魅力,更快地进入本单元的阅读学习。

(2)Fast Reading:笔者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体裁;文章的主题;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及文章中提到多少种类型的诗歌,分别是哪些,限时1分钟。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技巧:1)文章的体裁特点决定阅读的方法;2)文章题目往往体现文章主题;3)通过找段落的主题句快速掌握该段主要内容;找关键词掌握细节信息。

(3)Careful Reading:提示学生暂停视频,用3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第一首诗歌Nursery rhyme并找出该类型诗歌的特点。微视频中,教师通过带读、带唱、圈出诗歌每一行的最后一个词、边唱边拍节奏、重复及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一起发现该类型诗歌的特点。学生观看视频后,按照要求认真阅读余下的诗歌并找出特点。

微视频的录制要尽量精简,内容和学法指导应浅显易懂,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这是因为学生的专注力和自学能力无法持续较长时间,视频时间过长,不利于学生自学,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2.课堂学习活动环节:

(1)合作探究。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任务,发现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学生可将疑难问题汇总,以小组为单位对疑难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本案例中,学生将自己的自学成果:四首诗歌的特点,与组员一起探讨研究,以求对诗歌的类型与特点有更好的掌握。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2)成果展示与交流。学生通过组内讨论,选择一位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并与其他小组交流。本堂课中,小组代表通过列举诗歌中的具体内容来归纳诗歌的特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展示和交流的形式可以是演讲、辩论或比赛等,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教学内容。

(3)课堂检测或是总结。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模仿Cinquin的特点写一首诗歌并与其他同学分享。最后教师针对文章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抢答。例如:

A. _____________ are intended for children.

B. What forms are the following poems?

以上两个教学活动把整堂课推向了,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同时教师也达到了检测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程度的目的。

3.课后反馈与改进。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课堂展示及所提疑惑,对所制作的微视频、任务清单及课堂活动设计进行总结和反思,保留可取之处,调整不足之处,优化教学流程。翻转教学的评价应包含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前者贯穿始终,从微课制作到课堂上的实施;而结性评价则用于检测最终的教学成效。教师可根据评价对自身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提升专业技能。

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能否真正提前做到自主学习,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这些都是翻转课堂的成败关键。而教师则要不断摸索和创新,适时调整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及时、到位的引导和指导,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第9篇

纵观恢复高考以来,语文高考试卷古诗鉴赏都占很大比重,如今横看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古诗鉴赏也毫无例外地占据一隅江山。因此,探讨古诗鉴赏的质量目标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来探讨古诗鉴赏质量目标的基本策略。

第一步:知识构建,夯实基础。从第一次接触古诗词赏析开始,学生就要着手积累,掌握有关诗歌的文本知识,作者、背景、内容、思想等。在识记或背诵的基础之上,建构有关诗歌鉴赏的网络结构。如,诗歌形象中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中的表现手法,诗歌的流派,各流派的特点,诗歌的语言风格,不同作家语言的差异,等等。在了解这些基本术语之后,重在对诗歌进行研读、诵读、背诵、揣摩、品读等,循序渐进地学习鉴赏评价。

第二步,进行知人论世,联想想象,探讨诗歌的内容及结构特点。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各种渠道去收集诗歌的背景知识、作者的生平事迹等。为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做好准备。然后分析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动机,为下面感受作者的情感打下基础。

此时,还应综合分析作者的风格,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第三步,鉴赏评价,体味感情。一是要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即对作品的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喜是忧,或是悲是愁,即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作者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看法、主张和倾向,即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精神评价还要讲究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能贬低,也不能拔高,不仅要多做多看,还要多思考。提高阅读诗歌的文化底蕴,还要培养健康客观的审美趣味,更正确、更全面地把握诗歌内涵。从而可以弄清楚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有针对性地复习,总结解题的技巧。在此阶段,要讲究一些方法:1、使用规范的答题语言。如,表述题材的规范语言有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边塞征战、山水田园等;表述常见内容的规范语言有离情与别绪、怀古与伤今、思乡与怀远、咏史与讽喻等;表述思想的规范语言有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落寞、报国无门之激愤、自由悠闲之恬淡、离别思念之心绪、韶光易逝之感叹;表述情感的规范语言有迷恋、惆怅、孤独、闲适、怀才不遇、归隐田园、羁旅之愁、借古讽今、登高览胜等。这些都是体味感情的专业术语,记好它才能做好题。

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说明你理解并读懂了诗歌,初步掌握了古诗鉴赏的技巧,具备了鉴赏评价的能力。最后,要用规范的语言来组织答题,可采用“通过XXX内容+抒发(寄寓、揭示)XXX情感”的格式,去完成鉴赏的全过程。

对于诗歌鉴赏评价题,按照以上的三步去复习,全能练习,反复练习,考试时方能熟练于胸,超然于题,得高分,得满分。

第10篇

关键词:幼儿 诗歌教学 创造力

幼儿诗歌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一首好的幼儿诗歌,对于幼儿不仅可以丰富认识、发展语言、启迪智慧、熏陶心灵与情感,还可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幼儿诗歌的特点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在幼儿园诗歌教学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一、选择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发展幼儿想象力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内部驱动力,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部分。幼儿好奇心强、好学好动,创造性想象不断发展。因此,在诗歌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该是幼儿感兴趣,比如象大班诗歌《小兔子开铺子》,诗歌的主角“小兔”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小动物,内容又是诙谐的,能充分吸引幼儿,这样的诗歌就非常受孩子的欢迎,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高。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儿童的视野越来越广,给幼儿提供的诗歌就不应只限于幼儿园语言教材上的内容,而应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接近幼儿生活,题材广泛的;为幼儿所喜爱的,以及反映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启发幼儿思维和想象、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制定可操作的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

要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懂得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制定具体、明确并可操作的诗歌教学目标。诗歌教学中,不能只注重道德教育目标,而应通过诗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不能片面地注重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幼儿的理解、想象和创新的能力等。比如诗歌《摇篮》的教学目标,既有理解诗歌内容的要求,又有培养迁移能力、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的确定具体而明确。

三、营造宽松氛围,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的氛围,最基本的要求是降低幼儿的焦虑程度。幼儿只有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可预料和可控制的环境中,心理上才会产生安全感,知道什么行为是老师所希望的,知道老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并在活动中进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在诗歌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容忍并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机会,营造出积极的环境气氛。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浯言表达力有所提高,同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诗歌的特点决定了诗歌教学可以启发幼儿思考,发展幼儿想象,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富于启发式的方法,把幼儿从机械的朗读背诵活动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诗歌的特点,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创造,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这样才能发挥幼儿学习诗歌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教师可以创设一种让每个幼儿都面临的非常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幼儿对其中的问题表现处好奇,注意力和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师激起的疑问,能激发幼儿猜测答案和结论,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幼儿在渴求答案的心理状态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有效地把幼儿耳、目、脑、口充分运用起来,进行积极思考。

提问是创造的开始,而问题是引导幼儿开展想象力和思维的一把钥匙。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提问是创造的开始;问题是引导幼儿开展想像力和思维的一把钥匙,只有将问题设计得恰到好处、掌握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在多种假设问题的启发下,才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提问,并对幼儿的提问、回答正确与否都积极地对待,从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探索,使孩子拥有创造的源动力。当幼儿因为好奇心提出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地听,让孩子畅所欲言地发表看法、想法。积极地对待孩子的各种提问,就能在积极发展孩子语言能力、鼓励孩子敢说会说的同时,保护孩子好奇与探索的天性。

总之,充满儿童情趣和具有教育意义的诗歌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是幼儿喜爱的精神食粮。教师应在诗歌教育活动中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心去观察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发展幼儿创造思维能力,让文学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田发芽。

参考文献

1.朱细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第11篇

对于大部分高考考生来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是最难突破的考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老师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耗费大量的时间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二是基于第一种做法及结果,认为这个考点完全依靠学生的悟性,复习与不复习没有太大区别,因此不把它作为复习的重点。

为什么诗歌鉴赏会成为学生难以突破的瓶颈?不少老师已经认识到,主要原因是学生读不懂诗歌。因此,有心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诗歌专题复习时都努力在“懂”字上下文章,力求教给学生一些读懂诗歌的办法。其中最普遍的是两种做法:一是指导学生在阅读诗歌时“注意题目、注意作者及其时代、注意诗后注解、抓带有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抓特殊意象”,为学生解读诗歌提供抓手;二是将诗歌按题材分为若干类,总结出每一类诗歌基本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对号入座。这两种做法对学生阅读理解诗歌当然都有作用,但都有相当的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读懂诗歌的问题。

先说第二种办法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最忌讳的是雷同。优秀作家在创作时都在努力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感悟和情感体验,这种思考、感悟和情感体验越有个性,越能引发读者的关注、思考和情感共鸣,诗人创作诗歌也不例外。也就说,和其它文学家一样,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也在追求其作品的个性(虽然未必全是自觉),这就决定了即使是同类题材的诗歌,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姑且不说不同诗人在写同类题材的诗歌时会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就是同一位诗人在写同一类题材的诗歌时表达出的情感体验也不会完全相同。请看李白的《赠汪伦》和《金陵酒肆留别》: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两首诗都是留别诗,且都用水衬托朋友之情,情感体验该是一样的吧?其实不然,我们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大为不同。《赠汪伦》表现的是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以及这种情谊带给诗人的感动,我们基本上从中看不出诗人的惜别之情。而《金陵酒肆留别》却全然不是这样。诗歌一开篇就用和煦的春风、满店的柳香和好客的吴姬营造了一个既让诗人陶醉又充满离情别绪的送别环境,接着像《赠汪伦》一样,诗人也写朋友对自己的相送,而且这种送行也能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深厚情谊,不过,我们据此是否就可以说这首诗和《赠汪伦》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样呢?让我们接着往下读。后三句,诗人写自己“欲行不行”,说自己的“别意”之长甚至超过“东流水”。读至此,我们才恍然明白,诗人在这首留别诗中要表现的主要是自己对金陵和朋友的留恋与不舍,前面写春风、写柳香、写吴姬、写金陵子弟,都是在交代自己留恋此地的原因,都是在为后三句表达的感情做铺垫。请试想一下,如果学生用对号入座的方法贴标签式地阅读这两首诗,能发现其情感的巨大差异吗?

不仅如此,这种对号入座贴标签式阅读诗歌的方法会严重伤害诗歌的美感,严重损伤学生阅读诗歌的热情。诗歌的吸引力在哪里?就在这种经过探微入幽式的细细体味深入诗人的内心与情感世界后所获得的巨大愉悦感,就在这种经过探微入幽式的细细体味深入诗人的内心与情感世界后与诗人所产生的情感共振、思想共鸣。那种对诗歌先入为主想当然的阅读,会把诗歌的吸引力消耗殆尽,让学生在对诗歌的阅读中远离诗歌。

回过头再说第一种办法。这种办法让学生在阅读鉴赏诗歌时“注意题目、注意作者及其时代、注意诗后注解、抓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抓特殊意象”,没有错。不过,关注这些点,有时候并不能有效解读一首诗歌。请看小学课本上所选的贺知章的《咏柳》: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的题目是“咏柳”,诗歌主要是在赞美柳树吗?对于这样一首诗来说,不需要交代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也没有什么词句需要注释,诗中也没有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至于特殊意象,当然是“柳”,不过,如果据此把这首诗当成送别诗解读,离其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差的就不止是十万八千里了。

一首极简单的赞美春天的诗歌,用这种办法却可能出现误读,可见办法本身是有先天不足的。有人可能会说,这种办法是对付较难理解的诗歌的,《咏柳》过于简单,无需用此方法。那就让我们再看一首难一点的诗歌。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这首诗是2012年高考湖北卷诗歌鉴赏题所提供的诗歌材料。用此办法解读这首诗,恐怕一见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就会想当然的认为此诗是表现朋友之谊、送别之情的,如果这样,一开始就走向了误读的不归之路。再看作者与时代,命题人恐怕认为无须多说,因此只交代此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贾岛,余者一概不说,我们从中得不到有效解读此诗的信息。诗后的注释有两个,都是针对题目的,一是解释“明府”为“对县令的尊称”,另一个是对“灵武”的解释,说“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这两个注释,只有对“明府”的解释对理解诗歌会有一点作用,但非常有限,仅据此注释无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至于能直接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和特殊意象,全都没用。对于考卷提供的这个诗歌阅读材料,如果用此方法解读,要么误读,要么无从下手。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因为这种办法虽然提供了一系列解读诗歌的抓手,但独独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抓手——形象。同样,贴标签式解读诗歌的方法不能真正解决读懂诗歌的问题,也是因为没有从形象入手老老实实地对诗歌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依据是诗歌中的形象,而前文说到的两种办法都忽视了对形象的分析。

众所周知,诗歌不容易读懂的最大原因是它有含蓄的特点。诗人在创作诗歌时追求的是以最俭省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思,因此诗歌讲究言外之意,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的这个特点决定了诗人在创作时不会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直接呈献给读者,而是要用东西将其包裹起来。诗歌用来包裹思想情感的是什么呢?是形象。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诗歌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特点决定了阅读诗歌必须从形象入手。如前文所引的《送邹明府游灵武》,我们只有从诗中对邹明府这个形象的描写入手,通过分析诗人描写这个形象所采用的侧面烘托、想象和细节描写等手段,把握这个形象所具有的清廉高雅的特点,然后才能体会出诗人对邹明府的赞颂和远赴灵武的关切。

第12篇

一、重诵读韵味

初中课本选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情感美、和谐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是文学史上的精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诗歌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画面、读出韵味。”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品位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两者的意思一样。引导学生多读乃至背诵,既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也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精美的诗歌,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新课标尤其强调“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诗歌语言,又不同于科学语言严谨,它更偏重于韵味和灵性。这种感性的审美特征,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审美体验中,从而提高学生艺术地驾驭母语的能力。目前很多教师开始注意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但仍有一些教师将诵读简化为背诵。课堂上,只在开讲之前,让学生读上两遍,以后就是讨论和讲解,结课时留点时间让学生背诵就算诵读了。其实,诵读不仅是朗诵、背诵,重要的是,像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使整个身心沉醉其中的美读,进入“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语)的忘我之境。引导学生美读,是提高学生诗歌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二、重个性体验

对于初中学生,教师容易囿于经验性的思维定势,认为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与社会经验不足,理解古今中外的诗歌很困难。因此,对诗歌思想内涵及艺术特点的解读,往往采用指令性的,即直接告诉学生所学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多年来教参定性的写作特点,忽视甚至抑制学生对诗歌的个人感受与评价。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接受”,便造成了对诗歌欣赏“失语”。师生在课堂上不能交流、互动,诗歌教学也就走进了僵化的死胡同,最易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诗歌,变成了失去灵性的干瘪的用来考试背诵的句子。

新课标对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阅读目标是从侧重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来表述的,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一目标,有别于解放以来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突出“欣赏”、“体验”,体现了对初中语文文学教育思想的回归。欣赏是个人的活动,他人的说教不能代替个人的感受;体验是个性化的,不同的学生各有各的不同。诗歌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对于一首诗,学生的欣赏和体验可以高低有别,只有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体验,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回归诗歌鲜活、灵动的风采,还诗歌以本来面目。选入中学教材的诗歌,都是古今中外的精美华章,教师在鼓励学生读诗“有自己的心得”、“自己的评价”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尊重诗歌文本,尊重作者的创作本意,这也是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于每一首诗,教师既不能允许学生任意发挥诗歌的本意,也不能停留在学生能了解内容大义的学习层面。对诗歌的精妙之处,教师一定要点,要评,帮助学生感悟诗歌构思的独到之美,品味诗歌凝练、形象、灵动的语言,审视经典的魅力与永恒。

三、重方法归纳

首先,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解诗歌的方法,是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的关键,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1.结合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来理解诗歌主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掌握诗歌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才能加深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从诗歌的题目理解诗歌内涵。题目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我们必须在平时认真引导学生推敲诗歌的题目,透过题目便可了解诗歌中蕴涵的内容与思想感情。

3.抓住诗歌的关键性词句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了解诗歌的语言是最精辟,用词最讲究凝练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揣摩诗中词句,抓住关键性的词句来理解诗歌。

其次,诗歌的鉴赏是必须在诵读和理解的前提下而形成的拓展性、提高性的要求。在诗歌教学中可着重从如下几方面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1.初步了解诗歌韵律。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具体韵律,特别是律诗可分为:首联(①②句)、颔联(③④句)、颈联(⑤⑥句)、尾联(⑦⑧句)。同时,讲诗歌时,我先让学生明白何为押韵及韵脚,押韵即诗句的末尾一字用韵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2.掌握修辞手法。像对仗(对偶),初中诗歌中也有出现。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句中,我教学生们紧紧抓住对偶的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词性相对应。很明显例句中的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绿树”、“青山”同为名词,“树”、“郭”同为名词,“合”、“斜”同为形容词。通过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学生们的鉴赏能力也自然得到较大提高。

诗歌,作为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不仅值得我们用心学习、继承,而且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更值得我们用心揣摩,进一步挖掘诗歌的潜在价值。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最终达到提升他们理解、鉴赏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