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01:1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作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作要点的写作
工作要点的写作与其他公文一样,要求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体式规范。它由标题、成文日期、正文、印发传达范围等内容组成。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时间与“工作要点”组成。时间的表述要具体、准确、规范,年份要用全称。
成文日期。党的市州以上机关的“工作要点”的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居中标注在标题之下,其他机关的成文日期标注在正文之后;党的机关的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其他机关的用汉字标注。
主送机关。党的机关的“工作要点”不标注主送机关,只在印发传达范围处标明主送单位和传达范围。其他机关的“工作要点”可标注主送机关。
正文。由开头、目标任务、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开头部分,包括制订工作要点的缘由、依据和目的,然后以过渡语“特制订以下工作要点”提起下文。工作目标任务,即工作要点,是工作计划的缩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结上一阶段或上一年度的工作,对新的阶段或新一年的工作任务作宏观的分析;二是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工作目标任务,包括总目标、总任务和分述目标、任务,可作几个部分并列撰写;三是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应采取的措施。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执行要求,即保障任务目标实现的条件,包括如何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投入等。全文可分
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可分几个小点或几个层次,采用陈述式。各部分排列的一般顺序是:总结分析、工作目标、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要求与措施,如何加强领导和队伍建设与加大投入等。上述内容写完,正文自然结束。
发文机关署名。市州以上党的机关的工作要点和行政机关的工作要点不署名,县级与基层党的机关的工作要点在正文之后署发文机关名称。按不同的要求标注成文日期,县级党的机关、基层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要点须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
印发传达范围。党的市州以上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印发传达范围,分别标注在正文之后或成文日期的下一行。
1.规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继续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和城镇职工“两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规范技术操作,提高“两癌”的早诊早治率。加强对阳性及高危人群的追踪管理,确保患者得到进一步转诊和救治,保障项目工作质量。
2.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扎实做好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完善县城内非农业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和台帐,进行规范管理。
3.继续实施“降消”项目,进一步降低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加强市、县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畅通绿色通道,完善设备、药品配备。规范进修管理,提高基层产科技术水平。
4、继续开展“反对针对妇女暴力”项目。
二、加快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三、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1、开展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质量,强化产科质量建设,保障母婴安全。
2、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强化与各级教育部门的协同合作,提高全市集体儿童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卫生保健达标园、示范园创建工作。
3、开展“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项目创建,推广促进自然分娩适宜技术,开展“促进自然分娩示范医院”创建申报评审工作,减少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剖宫产率要比上一年下降5-10%。
四、依法加强母婴保健监督管理
1.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审批与管理,做好助产机构及人员的资格审查、准入工作,加强监管,规范行为。
2.严格执行《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及管理的规定,建立通报制度,强化督导,保障《出生医学证明》的法律性和严肃性。
3.继续开展打击非法接生、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专项治理活动。
五、完善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1.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出生医学证明、妇幼卫生三网监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孕产妇保健网络、儿童保健网络的信息化管理。加快推进妇幼卫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下移,配备人员,加强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严格落实妇幼卫生信息报送工作的相关规定,提高三网监测、重大妇幼项目、妇幼卫生年报等数据报送质量。开展妇幼卫生“三网”监测人员培训,加强质量控制,提高监测水平。
2014年全县人口计生科技工作要全面提高科技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国家、省、市检查任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继续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实现城乡居民目标人群全覆盖,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待孕夫妇知晓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意义,主动参与孕前优生检查,做到有计划地妊娠和生育。
2、建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家庭档案,一户一档。做好早孕、妊娠结局等随访,同时录入山西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系统。
3、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咨询指导全覆盖。积极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继续抓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1、继续抓好综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加大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摸清底数,明确任务,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综合避孕率达到85%以上。
2、切实做好孕前管理与术后随访服务。乡级要重点做好每季度一次查环、查孕服务;村级要为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做好药具发放和每2月一次的尿检服务。要形成经常性工作机制,准确、及时掌握生育对象避孕节育情况,发现脱环或计划外怀孕的,及时落实补救措施。规范做好术后和药具随访服务,术后随访服务率达到90%以上。
3、深入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计划。与卫生、妇幼联合开展以生殖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咨询、妇科免费检查为主要内容的生殖健康服务活动。
4、继续开展“第二春”免费生殖健康检查,服务率达到目标人群的90%以上。坚持知情自愿、规范服务、方便群众的原则,为农村49—60周岁的独生子女、双女母亲免费提供生殖健康咨询、妇科B超检查、乳腺检查、妇科内诊检查、取出宫内节育器等服务。规范填写健康检查服务记录,统一建档妥善留存。
三、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能力素质。
加大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满意、信得过的技术服务。
一、全面开展核电科普与核安全知识宣传和普及,逐步形成全县上下懂得核电、理解核电、接受核电、支持核电的良好氛围。
(一)利用中心组学习等平台,由县核电办协调核电公司提供有关核电科普及核安全知识资料,对全县主要党政干部进行2-3期核电知识学习讲座,形成对核电项目建设的统一认识。
(二)联系县电视台、信息中心、花江报、网络等媒体平台,开展核电科普与核安全知识系统性宣传,并通过网络等渠道与群众开展直接对话,答疑解惑。
(三)在县城和核电相关乡镇人口密集区域适当设立核电知识宣传栏;印发核电科普及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册,有针对性地在核电项目重点区域及全县中小学校进行发放。
(四)配合核电公司,分批组织党政干部及项目区村民代表到国内已建成的核电基地考察学习。
二、继续抓好现场协调处置,积极维护核电项目区社会稳定,保护好核电厂址及已建成的附属设施。
(一)认真做好县城南环线、进港道路等核电共建项目的现场协调工作,促进项目顺利推进。切实担负起核电相关协议的签订与履约责任,确保核电暂停期间各项工作的延续性与稳定性。
(二)对核电项目区周边群众,特别是核电征地拆迁户,进行一次深入走访,全面掌握群众对核电项目的态度与期望,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
(三)及时协调和解决核电项目相关遗留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核电项目区治安防护工作,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核电工作应急机制,做好暂停期间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
(四)配合核电公司,协调有关乡镇和部门,在项目暂停期间按照《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要求保护好非居住区及规划限制区。
三、积极谋划,努力探索研究核电关联产业。
(一)全年有针对性地开展1-2次核电关联产业调研考察活动,积极吸收外地成功经验,激活本地核电关联产业的开展。
(二)项目暂停期间,积极促成核电公司业务处室负责人到县内各乡镇重点企业考察对接,了解县域内企业生产情况。
(三)以沾溪镇为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为契机,结合核电关联产业实际,积极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发展经济,改善生活。
四、继续保持和发展同核电公司的沟通与联系,增进理解,加深感情,促进工作。
全年开展1-2次县委县政府与核电公司的高层互动对接活动,定期开展今年启动的“爱心助学”活动,并适时开展基层工作交流与文体活动。
五、加强机关管理与保障建设,出色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抓办务管理落实。努力实现工作制度化、办事规范化、决策民主化、办公信息化。做到“四落实”,即:岗位分工落实,职能职责落实,工作措施落实,实际效能落实。
一、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围绕《浙江省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等目标,统计、分析、总结“十一五”各项妇幼保健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我省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浙江省十二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妇幼保健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素质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妇幼保健执法监督和管理
加强妇幼保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群众和妇幼保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严禁征收《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防止乱收费行为发生。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培训,完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协同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非医学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者。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幼儿园、托儿所所享有的平等权利。
三、加快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妇幼保健的网络建设。严格按照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健全妇幼保健管理制度,完善妇幼卫生投入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实施,健全以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联系员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抓好妇幼保健机构省级规范化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推进市级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定,强化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加强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县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分中心建设,健全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预案,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时性、有效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四、全面完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
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11〕166号),着力抓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总结试点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对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两癌”检查的管理和督导,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积极开展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11〕254号)。在2011年基础上,对全省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60%,叶酸服用率达到6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30%。
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11年实现全省住院分娩率达到99%,危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五、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网络,落实三级防治措施。积极推广免费婚育健康咨询等工作,提高群众对防治出生缺陷的意识和知识,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探索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的指导和督导,确保检查质量,保证专款专用。
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逐步将孕产期营养纳入孕产期保健,提高保健工作内涵。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重视对产前诊断人才培养,加快产前诊断专项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提高27种遗传性疾病筛查覆盖率,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工作。开展调研和培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探索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患儿诊疗救助机制。
六、提升妇幼保健整体水平
重点加强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工程项目县人力资源建设,强化培训,加快提升基层卫技人员素质,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抓好全国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普陀区和鹿城区)的工作,加强城乡基层艾滋病母婴阻断防控网络建设,加大对艾滋病的免费治疗力度。
推广贫困孕产妇(流动人口)定点医院分娩经验,实行政府补助限价服务。加快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软件升级,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以党的十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道路运输管理,严格依法行政,努力营造和谐、健康、安全、有序的道路运输环境,切实维护行业安全和稳定。
二、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按照“努力带好运政执法队伍,强力推进规范管理,扎实抓好安全监管,全面推进优质运输服务”的工作思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为抓手,切实推进“精准扶贫帮扶”工作;以规范管理为中心,努力推进城市客运、维修、驾培、客货运输及等级车站管理规范化;以安全监管为重点,夯实安全基础,确保源头安全。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运政执法队伍服务形象
1、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构建纳入局整体工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巡察暂行办法》、“一案双查双报告”、“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等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强化主要负责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意识,切实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
2、建立健全和完善具有道路运输特色的预防和腐败惩防体系。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工作思想教育,树立“不想腐”、“不敢腐”思想意识;二是案件查处力度,形成高压态势;三是查漏补缺,堵塞制度漏洞,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体系。
3、创新管理机制,打造良好的运政执法队伍形象。一是以“依法治县”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为依托,强化干部职工法纪意识,教育和引导运政执法人员远离非法利益格局,文明、规范执法,依法办事,坚决杜绝执法违法行为发生,确保执法公平公正。二是强化依法行政,阳关执法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对执法案件进行录入,将执法工作流程全方位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执法公平、公正。
(二)强化规范管理,确保道路运输秩序可持续发展
1、强化城市客运规范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强出租汽车质量信誉考核,强化驾驶员服务资格证管理,努力提高出租汽车管理水平。二是联合出租汽车及公交公司,大力开展城市客运秩序专项整治,强力规范城市公交车及出租汽车经营行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三是依法规范“网约”车辆,维护城市客运市场秩序。
2、强化客货(危)运输规范管理。一是以推进“平安建设”创建活动为契机,落实中超长线“夜间落地休息”、“夜间限速”“车辆动态监管”等各项运输管理规定,积极推行超长线接驳运输方式,抓好农村客运车辆规范管理,确保安全营运。二是以道路运输秩序整治为重点,严处客运运输不按核定线路运行、超速、超载、站外揽客、乱停乱靠等违规经营行为,确保运输秩序正常有序。
3、强化对维修行业的监管。一是规范维修经营许可,严格准入管理。二是规范维修作业过程管理,严禁违规或超范围维修作业,严禁改装、拼装机动车。三是加强机动车维修档案管理,建立健全维修档案,一车一档。四是加强对维修企业资质的检查,审核企业资质,对无资质的维修企业,要上报相关职能部门或联合相关监管部门予以取缔。
4、加强对驾驶培训工作的管理。一是以教练员“吃拿卡要”行为专项整治为重点,强化教练员职业道德教育,规范驾培校教学行为。二是进一步加大对驾培校的监管力度,严查驾校资质、教练车辆技术状况和教练员资格,严禁离车教学、私设教学点和乱收费行为,有力促进驾培行业管理规范化。三是以各项考核为抓手,督促驾培行业加强自身建设,加快驾培行业规范化建设。
5、全力推进“打非治违”工作。按照“一牵头三联动”的工作方式和县委、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安排,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在非法营运车辆易聚集的中心场镇、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持续抓好打击非法营运工作力度,年内组织开展2-3次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打击非法营运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抓好安全和稳定工作,维护安全有序的社会及道路运输秩序
一是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体和行业监管责任。二是按照“三把关一监督”原则,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日常监管、隐患排查、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明察暗访监督、源头安全检查、事故查处“四不放过”等制度,以制度强管理。三是以“平安交通建设”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百安”、“安全生产月(年)”等活动,把安全生产落实到行动上。四是加强案件排查和化解工作,大力维护安全和稳定的社会及道路运输秩序。
(四)全面推进优质运输服务
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坚持做到行政许可科学、规范、合理,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坚持“以人为本”、高效、便民的原则,力争行政许可审批办理“一站式”服务到位。
XX市XXX院2005年工作要点 2005年是全市上下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的关键一年,也是我院各项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一年,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攻坚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改革求发展,用发展求稳定,树立“求高,用贤,兴业,富民”的指导思想,围绕狠抓经营,强化管理,搞好技术和管理创新,抓好落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以保障职工的利益为目的,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经营工作。经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抓好经营事关重要。而抓好经营工作首先是要转变观念,紧跟市场,用质量与服务巩固现有市场,用技术与信誉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加快项工民建以外的市场迈进,发挥各作业单位的优势,搞好技术、生产设备等各方面的业务联合,要加强经营信息的收集管理与分析,加强发挥院两级经营队伍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工作。强化全员经营的思想,用有序的生产组织保证经营工作,用技术创新带动经营工作,用优质的服务促进经营工作。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充分发挥设备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发展本地区业务的同时,依靠技术与管理进入,以及联合外部队伍等多种方式向外省市拓展,院里将统一制定优惠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树立双赢思想,促进对外发展。 XX滨海新区已成为国家与XX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同时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点区域,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开拓出新的局面。 二、强化管理,苦练内功。为了不断提高我院的总体管理水平。我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狠抓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不放松,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教育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和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平庸就是过的观念,强化改革意识和大局意识,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促使年轻干部早日成熟。另一方面要加强干部业绩考核,以及对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考核,做到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使各级干部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切实提高各级管理水平,体现出大院的特色,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 着力抓好经济管理。经济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加强资金控制和成本控制,强调计划性,进一步向全成本核算过渡。要划小核算单位,发挥集体作用。要注重提高和培养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提高经济分析的水平,特别是要提高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理好财,用好财。力求通过深入细致的财务经济分析发现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增强经济管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3、 人力资源管理要着力搞好人才队伍建设。要强调用工的计划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要积极探索新的用人机制,抓好识人、育人、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为有才学、求上进的优秀人才创造发展空间。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要着重从职工中选拔优秀分子进行重点培养,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全方位地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围绕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切实提高人员素质,在全院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 4、 要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学习,注重抓好制度落实,使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必循,使各项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保证管理的公平公正。把市场机制
引入内部管理,使责任下沉,把管理职责落实到各个岗位,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量化责任,加强考核,把岗位责任与利益相结合,保证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转。 三、搞好技术和管理创新。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走科技振兴之路。一方面是要搞好技术创新,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投入和奖励,鼓励技术人员开发或引进新的技术工艺,并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勘查专业要搞好地质灾害评价和地安评取证工作;岩土专业要在技术创新、技术延伸上下功夫;测试专业要抓紧管线业务拓展,逐步落实防渗防腐探测技术和业务的拓展;设计专业在搞好桩基设计的基础上,开拓地下工程设计,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测量专业要采取培养、引进和联合等多种方式提高测图能力;监理专业要发挥新机制的优势,完善加强管理,抓好队伍建设,为晋升甲级资质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院的传统优势,对我院保留的技术成果和基础资料进行深加工,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形成我院独特的、鲜明的技术特色,保持我院在本市的技术领先地位,并在全国处于技术先进行列,依靠新产品、新技术、新手段占领市场,同时要狠抓质量工作,培养精品意识,坚持宁可牺牲效益,也决不降低质量的原则,使我院的信誉度不断提高。 在管理创新上,首先要抓好经营工作创新,抓住滨海新区大发展的机遇,开拓市场新领域。还要逐步探索岩土施工设备管理的新模式,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要继续完善岩土专业项目管理,控制成本,搞好资金运作,确保实现利润。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要对有关专业和机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强化技术开发和质量管理的人员配备,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体系。继续深化分配和人事制度改革,在用人上大胆创新,采用正式工和合同制双轨制的用人方式,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推行岗位工资。使那些责任重要,贡献突出,勤恳敬业的同志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稳定职工队伍,特别是稳定技术业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骨干力量。 四、切实抓好各项政策落实。如果不能落实到位,再完善的制度和发展思路都是纸上谈兵。因此各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必须脚踏实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根据全院的总体工作思路,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在狠抓经营管理方面,如何开拓新的市场区域,如何加强两级经营队伍的管理协调,如何推进市场信息的收集利用,在强化管理方面,各部门要拿出具体的方案,制定出干部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干部考核方案。探索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新路子,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发挥财务分析对经营生产的指导作用,尝试设备管理的新模式,搞好试点,以点带面。深化用人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推行岗位责任制。各专业和管理部门要把技术创新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投入人力物力加快推进技术进步的步伐。总之,抓好落实是保证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保证政策落实的关键在管理部门和各级干部,因此必须把抓好落实作为一项职责。 五、继续大力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宣传,规范职工的各种行为,增强严格自律的意识,自觉维护我院稳定发展的局面,不断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协调发展,在全院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祥和气氛,和互帮互学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要关心职工生活,搞好集体福利事业,拿出资金解决货币分房问题,要继续改善办公环境,从多种角度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职工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在确保企业效益增长的前提下,保证职工收入,并力争有所提高。还要因地制宜地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
职工凝聚力,塑造优秀的企业形象。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标,首先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创新的思路研究解决制约我院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拿出新招法,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干出成效,推进我院的改革和发展,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2005年1月4日
一、健全机制,强化常规管理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按照规划的要求,指导各部门全面实施新规划。
一是完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导各部门建立完善统计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各项指标的进展情况,保证统计监测客观科学提高统计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协调解决问题指标,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加强和成员单位的衔接沟通,督促各成员单位对前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进展情况制定后期推进措施,稳步推进规划目标的落实,为下一轮规划编制打好基础。
二、创新举措,突破重点难点
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优质资源聚集,今年,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目标,在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福祉、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奋发有为,新一轮的发展将惠及广大妇女儿童,妇女儿童事业也将取得长足发展。
一是为妇女儿童创造更加优良的生存发展环境。提升城区品质品位、深化文明创建、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优美宜居,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优质的服务,提升幸福指数。
二是结合区域实际,围绕重点,推进惠及妇女儿童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三、夯实基础,加强自身建设
2020年在党的建设、运维保障、技术服务、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扎实有力,围绕院工作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了新提升。对于2021年工作: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大局,围绕院的主责主业,谋划好2021年发展思路,强化问题导向,为实现2021年工作良好开局打下基础。
二是要找准方向谋划思路。在软硬件运维服务上做优做细,提升服务质量,为整个院的稳定运作提供技术保障;在技术上要做探索,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加强技术储备,推动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是信息安全工作要抓实,结合保密责任制度的完善与技术软件的升级做实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院工作系统的正常运转;
四是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要做到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步调一致,强化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严格按照任务分解清单,责任落实到人,逐项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一是切实兑现抵押登记出证提速为24小时,变更登记提速为2天,转移登记提速为3天的承诺;对群众服务努力做到办结时间比法定时限缩短一半。二是对各类房屋权属登记要件、收费标准、工作流程进行公示;组织春季房交会;加强对限价商品房销售市场和房地产中介市场的检查力度;加强代征税款统计分析,做到数据详实。
二、着力做好基层房管站工作
落实《八项服务承诺》,深挖服务潜能,使辖区居民和单位受益;明确维修时限和入户行为规范,实行修后回访制度,跟踪掌握维修效果和服务,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提高日常房屋维修质量和及时率;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和现实问题,积极做好解释工作。做好直管公产修缮计划并按计划完成修缮管理工作。做好廉租房、经租房接管后的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社区稳定。
三、着力做好全区供热管理工作
落实年老系统室内“一户一环”改造计划。先试点供热改造,在年供热结束后大面积开展改造,计划改造90万平方米。完善小锅炉并网工作,落实怡红里、王庄龙泉里锅炉房并网工作,继续对北辰区内剩余的小锅炉房进行规划热源。
四、着力做好全区物业管理工作
加强对我区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的指导,规范物业公司经营行为,提高物业管理透明度。探索建立企业诚信管理制度,营造依法管业、依法维权的良好氛围。加强法规宣传,促进和谐发展。加强对维修基金使用的监管和原有住宅维修基金追缴力度。
五、着力做好全区住房保障工作
以市政府出台的各项住房保障政策为依托,搭建和筑牢本区的住房保障工作体系。通过廉租房政策对低收入住房特困家庭进行应保尽保,情况特殊的通过“会审”机制加以解决。通过限价商品房政策对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保障,重点做好资格审核和“公示”程序。通过经济适用房和即将出台的公共租赁房政策,对房屋拆迁和中等及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保障,特别要为城中村改造的被拆迁困难家庭做好优质服务和保障工作。
六、着力做好房地产市场执法检查工作
主动进行依法严查扰乱房地产秩序、侵害群众利益、影响安全生产生活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和净化我区房地产市场。配合相关科室参加行政诉讼和复议工作。
一、深入开展老龄政策调研,加快推进老龄政策贯彻落实。
高度重视人口快速老龄化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全局性影响,以省市老龄办、省市委政研室开展的“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影响与统筹城乡老龄事业发展问题”调研为契机,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通过调研,深化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老龄事业发展重点、难点,从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发展上,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既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又促进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
大力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和普及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已实行生活补贴的村、社区,要根据条件水平逐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补贴标准,没有实行老年人生活补贴的村、社区,达到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要拿出规划,力争在2013年实施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经济条件不具备的,也要结合实际扎扎实实的为老年人做一件事实,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2013年全区普及率要达到80%以上。同时抓好家庭赡养协议书的签订和兑现,推进家庭养老法制化。
大力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坚持老年人享受优待的原则,不断完善优待老年人的政策和办法,提高困难老年人社会救助水平,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优先纳入城乡低保范围,认真落实区老龄办和区民政局联合制定的提高低保老人保障比例的规定,配合民政部门做好统计审报和发放工作,做到一人不落。抓好以“特困老年人救助基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各处镇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筛选审查上报工作,真正解决贫困老年人的生活困难。要认真做好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纯老年家庭户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将农村贫困老年人无房户、危房户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进一步巩固完善高龄老人生活补助金发放制度。严格按照《区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按步骤、程序做好统计、公示、申报、发放工作。特别是做好符合补助条件、随子女在外地生活的高龄老人的审报工作。根据财力,2013年争取适量扩大发放范围和提高发放标准。
提高老年人医疗保健水平。2013年全区所有老年人纳入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继续做好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参合率要达到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行减免老年人参合费用的优惠措施,达到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村社区必须减免老年人的参合费用。区直单位、处镇、村社区每年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进行一次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体检率要达老人数的95%以上。
继续做好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安康工程是省老龄委在全省推广的一项惠老活动,纳入了年度工作目标,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各处镇、村社区要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做好参保老年人的登记和保费的收取工作。2013年我区投保率要达到老年人的50%以上。
三、加快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2015年实现全省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在全省逐步建立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全方位服务的信息平台”的要求,立足我区实际,继续抓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区直各涉老部门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长和工作职责,分解量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积极的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创造一个全社会关爱,全民参与的良好环境。各处镇、村社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内容向多元化延伸。如开办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把工作向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延伸,做实做细,为全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2013年,全区69个社区,要达到一站一室一场三店四队(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老年活动室、1处室外活动场所,1个饭店、1个商店、1个药店或卫生室。1支专业服务队伍,1支志愿者服务队伍,1支居民互助服务队伍,1支老年文体队伍)。126个村必须达到一站一室三店三队(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老年活动室、1个食品店、1个商店、1个药店或卫生室,1支志愿者服务队伍,1支居民互助服务队伍,1支老年文体队伍)。
积极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安全实用、为老服务”的工作方针,本着以点带面、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原则,深入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建设全市幸福家园经典工程,打造全省知名具有区特色的养老服务项目。“幸福家园”的创建主要在全区村居建设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生活居住的老年公寓、之家、老年服务中心等范围中进行。创建目标是:利用3年时间创建至少20家,其中今年创建7家。每个处镇至少1家,达到高质量,高标准,高影响,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老龄工作,促进我区村居养老服务业发展,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六个老有”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全省知名服务经济文化强区发挥积极作用。下半年区老龄办将组成检查小组对申报的“幸福家园”,从规划建设、设施配备、管理运作、规章制度、活动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不定期检查。为保证建设任务的完成,各处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组织一次调查摸底,拿出工作方案。
四、加强老年文化建设,加快发展老年文体事业。
加强老年文化设施建设。七处镇都要建起综合性老年文化体育场所,城区五个办事处和2镇至少有1处示范性老年人活动中心,68个社区和30%以上村全部建立老年活动室(站)。
加强老年文体组织建设。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老年文艺、体育团体,区老年体协要充分发挥现有文体队伍的带头作用,加强管理,配训骨干,在动作的规范和演出的质量上下功夫,打造一批规范、稳定、水平较高的老年文体活动团队。要加强老年文体活动指导,按照处镇管理区域配置老年文体活动辅导员,推广一批适合老年人的文体项目。有条件的处镇和区直单位举办老年文化艺术节、老年运动会等活动,促进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广泛开展。
加强老年教育工作。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网络。7处镇要建立健全老年学校,定期组织活动。有条件的村社区也要开办老年人学校或老年人课堂,普及法律、科普、生活、保健等知识,提高老年人的自身素质。要发挥文化大院的作用,强化对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党员的管理,引导老年人积极关心和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为“三个文明”建设做贡献。2013年,全区各级各类老年学校在校(注册)学员不低于老年人口的10%,条件好的处镇力争达到15%以上。
五、加强引导,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要建立健全老有所为管理服务机制,各处镇建立健全老年人才档案库,按照老年人的年龄、学历、个人特长分类建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老有所为活动,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要加强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各处镇老年人志愿者分队要加强老年志愿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出年度工作计划和近期工作目标,扎扎实实的组织开展活动,打造不老松品牌。
六、加强老龄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加强敬老文化建设,突出抓好老龄化形势、敬老传统美德和重点工作的宣传。大力宣传推广各类先进典型,特别是为老龄工作做出贡献的各级组织、社会团体和为老年人献出爱心的各类先进人物,弘扬社会新风,优化发展老龄工作社会大环境。
加强老龄宣传队伍、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宣传工作网络。抓好平面、网络和视频媒体的宣传。组织好老人节的敬老宣传月活动,积极利用有线电视台,宣传我区老龄工作。办好老龄网站,同时做好省内和全国主要新闻网站的投稿工作。积极争取在省市日报和老年报纸刊发稿件,2013年每处镇在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发表反映本地老龄工作的新闻稿件不低于10篇,市以下不低于20篇。年内区老龄办将对新闻稿件进行统计通报。
加强户外宣传物建设,充分利用新农村和文化大院建设的有利时机,普及老龄宣传一条街、一面墙工作。处镇驻地要有高标准、永久性的敬老标语牌,社区要建一处固定敬老标牌或敬老宣传橱窗,每个村都要有老龄宣传一条街、一面墙或敬老标语。
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
1、深入抓好学习贯彻。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注重打基础促规范,尽快建立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深入开展教育培训。将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防范风险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紧盯防御重点,坚决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提升防灾减灾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
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3、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风险监测评估会商机制。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要加强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建立预警信息统一机制,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升灾害风险预警能力。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工作专项督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进行全面检查,不留盲区。
三、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强化救灾准备工作
4、健全灾害救助预案体系,完成《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结合实际组织全县乡镇(街道)、村,各部门单位、企业、医院、学校、大型商场超市编制专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从而使我县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并根据预案规定,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四、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5、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时段为契机,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作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全力提升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加大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推进力度,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救护等知识教育培训。
五、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救灾效能
6、建立完善多灾种综合响应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实现灾前、灾中、灾后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县减灾委员会与气象、农业、粮商等相关成员单位间建立工作协同制度,健全工作规程,形成救灾合力。
7、完善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协同、常态业务协调、灾情动态通报、应急资源保障等机制,实现军地高效有序联动。
8、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切实贯彻落实领导带班制、24小时值守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和突发灾害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灾前能预判、灾中能报送、灾后能统计”的“三能”灾害信息员队伍。
六、落实救灾物资保障,强化物资储备
9、物资保障计划,做到门类齐全,满足需求,保障供给,调拨快捷。立足常见自然灾害,加强先进设备和特殊装备器材配备,提高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满足本行政区域救灾工作需要。健全多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探索多渠道救灾物资社会储备机制,完善救灾物资储备调运机制建设。
七、确保救助精准规范、强化监督管理
10、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原则,切实把“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当做当前头等大事。
11、力求“准”严格按照自然灾害救助程序确定需救助人员,严格落实“公平、公正、公开”评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