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建筑智能化

现代建筑智能化

时间:2023-09-01 16:5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建筑智能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建筑智能化

第1篇

关键词: 现代建筑智能化设计;安防

引言

杭州某地块商业金融用房整个工程用地14972m2,总建筑面积72517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7681m2,地上建筑面积44836m2。本文主要从布线系统设计,综合安防系统设计,建筑设备控制与管理系统设计三个方面阐述其智能化方面的应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网络,它既能使语音、数据通信设备及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社会各类通讯和交换的网络基础设施系统,成为现代化建筑必有的基础设施之一。

根据业主需求,商务办公区和商场用房的综合布线系统由运营商投资建设,设计时统一规划路由及桥架。针对商务办公区和商场用房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对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设计中作出如下规划:

1.结合各区域的具体功能,综合布线系统依据统一规划,同时又兼顾今后各进驻单位能够独立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考虑到各进驻单位有独立管理的需求:

2.地下一层9#楼梯南侧工具间作为物业管理办公室,将地下一层9#楼梯旁弱电机房作为物业计算机房,同时兼具所有智能网信息点的汇聚管理作用。

3.商业区主要涉及到POS网信息点和外网信息点两部分,考虑到安全性的要求,这两部分网络采用VLAN划分逻辑隔离。由于商业区分隔尚不明确,现阶段设计根据建筑布置图、分区域设置CP箱的模式,方便今后商铺进驻后灵活的配线,暂按商场平面布置图约每3~4个铺位设置一个CP箱,每个CP箱内设置4个语音点和6个数据点。所以水平线缆汇聚到本楼层的商场专用弱电间内。将B1F“计算机、电信、有线电视机房”作为商场计算机房,商场部分所有信息点在此汇聚管理。商场计算机房预留光纤到物业计算机房,方便今后统一管理。

4.A座5-19F、B座5-10F办公区域的布线设计暂按图纸分隔布局在每个办公单元设置一个CP箱,每个CP箱内布置语音点4个、数据点4个、有线电视点1个、数字电视点1个、光纤点2组,水平部分由进驻单位在二次装修时自行建设,主干部分则会考虑由各进驻单位委托运营商进行建设。

二、综合安防系统设计

综合安全防范系统(SAS)又称安保自动化系统或安保系统,它的作用是防止没有授权的非法入侵,避免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是智能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等既可独立运行,又可统一协调管理的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安防自动化管理系统,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技术防范体系,地块商业金融用房安全和管理的需要,配合人员管理,实现人防、物防与安防的统一与协调。

1.视频监控系统

经过比较和论证,采用TCP/IP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模式。多媒体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视频压缩技术与流媒体实时传输技术已成熟,数字视频监控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代表了视频监控的发展趋势,从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架构即前端信号摄取(前端点位)、中间信号传输及后端信号还原处理(即位于控制室内的中央控制设备)结合本大厦的各种业态的实际情况分析采用优势数字视频监视系统。

2.入侵报警系统

本设计以总线报警方式,并结合TCP/IP网络传输协议的报警系统,总线报警方式具有线缆用量少、传输距离远、扩展接入方便等优势。从大厦入侵报警系统来说,目前设计同视频监控系统一样暂按公共物业、商场部分两套系统设计。后期大厦两种业态根据实际需求会有一定点位需要增加,而且可能会形成多个独立控制中心(和视频监控系统一致),本次设计的入侵报警系统只需要在弱电井增加防区扩展模块和水平布线,并通过报警主机设置成几个可独立操作及通讯的子系统。

3.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身份具有双面性:从安全性上划分为安全防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使用性上又可划为分智能卡运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所以在考虑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网络架构和控制模式时要从以上两个方面考虑。

出入口控制系统采用RS485与TCP/IP混合组网方式,系统采用分布式三层构架,即管理层—控制层—应用层结构,该结构既有RS485总线组网容易、造价低、软硬件丰富、添加节点方便快捷、数据传输可靠稳定、误码率较低及传输距离适中等优点;也有TCP/IP网络的系统规模不受限制、并具有通信距离远、速度快、通信质量非常稳定、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方便更换管理中心位置、易实现网络控制和异地控制。

根据本大厦的现有资料并结合两种业态对门禁系统的需求,本次设计以大厦公共部分设计为主,通盘考虑大厦的两种业态对本系统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需求,必须满足两种种业态的后期门禁点位增加、系统控制模式的改变而不会对现有设计做成颠覆性的更改。

4.电子巡更系统

相对于安全防范的监控、报警、门禁子系统而言,电子巡更系统相对独立而自从一体,我方设计本系统时采用了无线非网络的目前主流模式,无线模式具有组网灵活、扩展方便易行,控制可变等优点。根据地块商业金融用房项目建筑结构分析和以往项目设计经验,综合安防系统增加无线对讲系统。

二、建筑设备控制与管理系统设计

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和管理等实行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监视、控制、信息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为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从而减少建筑设备的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管理成本。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为两层网络架构:网络控制层、现场控制层。

1.网络控制层

网络控制层由管理服务器和网络控制器等设备组成;管理服务器处于楼宇自控系统的最高监视与管理层,它通过智能化专网连接网络控制器,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各机电子系统的集中监视与管理。支持浏览器访问,浏览器界面可以支持构架显示、窗口推出、动画和参数变量值动态显示,支持查询,实现带有口令验证的安全管理操作控制,也可以支持多媒体技术,应用视频、图像和音响等技术,使报警监视和设备管理图形界面生动直观。

网络控制器通过双绞线通讯网络连接各楼层的现场控制器,将各种机电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集成,其功能主要是实现网络匹配和信息传递,具有总线控制功能和提供WEB服务,可以通过BACnet、Modbus等开放协议进行有效的系统集成,突破了传统的系统集成只能在管理服务器实施的局限性。

2.现场控制层

现场控制层网络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建筑内现场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既可满足传送管理服务器下达指令的任务,又可及时向管理服务器反馈建筑设备的信息。同时,现场控制层网络还可在管理服务器故障时,继续按预定的程序工作,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

一、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包括环境)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A+4C”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1(例图)略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与相关工程的配合配套情况。

建筑智能化系统系统相关工程配合表系统名称相关技术、知识配合工程配套与监管楼宇自控自控、建筑设备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电梯、装饰安保电子、电视、安防知识安装、装饰、消防报警、门禁公安技防办消防报警与广播电子、控制、消防知识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装饰消防局综合布线通信、计算机安装、装饰卫星电视接收与CATV电视土建、安装、装饰音像管理处门禁电子、自控、安防知识安装、安保、装饰背景音响音响、广播安装、装饰程控交换机通信综合布线、装饰电信电话通信综合布线电信无线直放站通信安装无线电管委会停车控制自控安装LED大屏电子、计算机安装、装饰、综合布线BMS计算机BA、消防报警、安保、综合布线等办公自动化网络计算机、管理综合布线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公司所不及的。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主要任务

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可以分成以下阶段和任务。

1规划设计阶段

(1)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

(2)对系统的实现

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析

(3)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

(4)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2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1)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

(2)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3)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

(4)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

(5)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

(6)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3施工准备阶段

(1)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

(2)审核承包商项目实施组织设计

(3)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做好技术交底

(4)科学划分设计、安装、设备供应、调试工程界面

(5)审核设计院、承包商的系统深化设计图

(6)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

(7)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划

(8)审核人员培训计划

4安装施工阶段

(1)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

(2)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

(3)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

(4)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

(5)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

(6)参与土建总包组织的工程例会,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

5系统调试阶段

(1)线缆测试、单体设备性能测试监理,签署认可测试报告

(2)单项系统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超级秘书网

(3)系统联动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4)调试计划进度控制

(5)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

6系统试运行阶段

(1)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

(2)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

(3)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监理

(4)审核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

(5)审核与确认试运行记录

7系统验收阶段

(1)审核系统竣工资料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

(2)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对系统性能、试运行情况进行审核

(3)分阶段、分步骤协助业主组织系统验收

(4)协助业主组织第三方测试与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5)督促落实系统保修责任制度

(6)按工程合同、设备供应合同、变更记录审核系统造价决算。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随着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如何在一些投资大、技术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中实现投资、质量、进度的有效控制,对包括业主、承包商之内的各方人员都提出了极高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的要求,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概念和模式的引入,无疑是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工程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 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 , 计算机技术(computer) .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 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 A+4C 技术。A+4C”技术的发展.推动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 A+4C 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 决策、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上。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对从事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包括业主(或建设单位) 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2.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的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技术性能、建设工期 投资进行监理。所以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的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的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 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 、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的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因为得到了业主的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哪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不签任何合同 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2 .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问的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 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调试及弱电管道、线槽预留预埋施工过程进行监理 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交叉,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和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的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从土建施工开始,到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 一直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的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般建设监理机构所不及的。

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开展

3. 1协助业主做好招标投标工作

招标文件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及评标定标的依据。招标文件内容力求完整、详尽。用词准确严谨 ,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应重点从技术方案上提出要求。主要包括:总体要求 ;设计标准和规范;系统包括的内容和功能;主要设备、元件及其技术要求; 设备清单:安装调试与验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评标选择一个合格的、最适合本工程的承包商, 使业主得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 交货准时、价格合理的产品。同时,招投标阶段除了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外。应该对入围方案做系统模拟测试。

3. 2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一个智能建筑工程可能包括很多子系统 ,如设备自控系统、安保系统 消防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即有很多套系统设计图纸,而集成商只有一家,有的甚至在设计子系统的时候集成商还没有选定。监理工程师要做的工作不但要仔细审查该工程本身的系统流程、现场监测点 监控点 配线规格和布线要求等,还应注意核对智能建筑系统从其它专业引出的信息点、变送器和传感器等是否在其它图纸上均一应俱备,正确无误。另外,智能建筑所需预留洞 、预埋件和线槽、 桥架的定位与设置及结构专业的协调也不可忽视。并考虑在以后的系统集成上留有一定的余地。

3 .3管线隐蔽预埋

智能建筑工程的预埋与电气工程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 (1)图纸多。每套图纸单个独立系统的理解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预埋在楼层里合在一起时不认真检查就分辨不出各自所属的系统 也难以找出不符合图纸的地方。 (2)走放射线多。智能建筑为减少相互之间干扰.走放射线多。各系统之间以及与电气之间交叉敷设普遍,使管子相互叠上后接近板厚而使混凝土失去保护层,有的甚至超过楼板使混凝土无法浇注。因此,很多情况下, 监理工程师要及时对现场的走管路线进行调整。 (3)管径大。电气的配线以直径的大小来体现,一般在楼层水平配线时根数变化不太大:而智能建筑的配线多以线的数量来体现(除视频馈线外)。故越接近布线的始端,线的数量越多,导致配管直径大 根数越多,结果造成这块混凝土呈现空洞。因此, 由于上述三个不同, 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线隐蔽预埋使监理工程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 4智能建筑工程线缆

智能建筑系统的线缆要求较高,品种也较多。仅仅少数通信线缆如RVV或RVVP等可按规范现场抽测浸水绝缘电阻大于20欧兆为验收合格外。其它智能建筑工程线缆在现场进行技术测试还有难度.目前正在按新规范实施。因此,监理工程师验证产品的合格证和说明书并使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另外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楼层水平布线的长度.按规范要求不能超过90m,否则 信号就会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要求改换光纤或者用交换机进行再次连接。

3.5模块线路连接

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现场控制器采用模块化结构系统根据区域监控点的类型和数量设置模块的类型和数量。常用的模块有:高保安输入模块(LSSI) 数字输入模块(DI)、数字输出模块(DO)、模拟输入模块(AI)、模拟输出模块(AO)等。模块的类型和数量在系统图上均有详细的说明,关键是监理工程师要核对水暖.空调、电气等其它图纸上的元件 ,以便使设备上的信号能正确地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指令能再送回到控制点。通过执行机构的调节使系统保持在最佳状态。

3. 6传感器和执行器

在智能建筑工程中采用大量的传感元件和执行元件。如:烟感、温感控头;智能门锁;云台摄像机; 温度 ;压力 ;流量传感器: 电压; 电流; 相应变速器以及电动、电气调节阀;风阀等。这些元件都有厂家的技术说明,工艺安装应不成问题。监理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要分清由本专业提供的元件还是由其它专业配套的元件 是无源元件还是有源元件;不但在图纸上而且实际进场的设备是否提供了智能建筑系统要求的功能,一一对应后才能万无一失。

3 .7系统集成界面

从系统集成方面的考虑出发 智能建筑工程各系统之间,各子系统与智能设备的界面划分,要有切实可行的接口界面,如高、低配电设备接口界面 ;空调设备接口界面;自备发电机和锅炉接口界面; 冷水机组接口界面:消防报警系统接口界面;电梯监控接口界面以及OAS网络协议界面等。接口界面的划分是设计的工作,但由于系统集成商只有一个,而智能建筑工程可能有好几个承包商各自负责的系统。对此, 监理工程师对于他们之间的管理协调和督促 能促使他们完成各自分内的任务而避免遗漏大量的工作。除了必须掌握智能化工程专业技术,熟悉国家现行有关智能建筑的设计、技术和质量验收外,熟悉国家现行有关智能建筑的设计、技术和质量验收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除了按照《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中的“3 5分部(子分部)工程竣工验收”要求外。还有如下几个注意事项:

(1)消防验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第30号令)、 《机关、团体、企业 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第61号令)的要求进行消防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安全防范工程验收按照

(3)卫星电视按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 (国务院第1 29号令)申请验收;

(4)验收规范中没有涵盖的技术参数,可以采用厂家提供的参数。

此外, 由于智能建筑工程涉及到电力、消防、安全,通信等多个方面, 所以前端设备的安装、软件安装调试及监控网络运行等一系列工作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放弃整体验收的方式。采取分阶段验收,待试运行期结束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正式验收。

第4篇

【关键词】智能系统;现代建筑; 设计

【 abstract 】 to modern intelligent building general described,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system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modern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 strategies.

【 keywords 】 intelligent system;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智能建筑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产物,建筑的智能化能对建筑物的系统、结构、管理及服务四个基本的要素实现优化组合[1]。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建筑的智能系统以楼宇的自动化应用最为普遍,楼宇的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楼宇的硬件设备的自动控制功能,如变配电的控制、空调系统的控制、电梯与照明的控制及其他控制等;保卫安全的功能,如出入口的控制、防盗报警、摄像头的监控系统功能、停车库的管理系统及消防报警等[2]。我国的建筑智能系统与国外的建筑智能系统相比,还是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建筑智能系统的设计水平与技术有待提高。建筑的智能系统工程以建筑作为平台,为现代建筑配置比较完善的智能化功能系统,这样的智能系统能给人们提供相对舒适与便利及高效的居住环境或工作空间,体现了现代建筑的人文环境要求。要使建筑的智能系统变得相对完善,就要进行良好的智能建筑规划与应用设计。要使现代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实现高效、经济、舒适及安全,那么提高现代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目前建筑的智能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但是在智能系统水平快速提高与进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建筑业主对智能化系统的信息产品并没有做很深入的了解,而是盲目跟进所谓的潮流,不顾自身建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智能设计的投资的效果不怎么理想,在盲目投资的过程中导致资金的大量浪费[3]。建筑智能系统所需的设备产品没有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一些设备产品的生产工艺无法达到既定的标准,这样的情况致使设备使用后的后期维护比较困难;建筑施工的队伍的素质偏低,在施工管理与施工组织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容易导致建设施工的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状况;以上在建筑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很可能会给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行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我国智能建筑建设的方式已不能再是疾风暴雨,智能建筑的建设需要在一个逐步规范化的过程中,从无序逐步走向有序,从混乱的状态走向健康状态。

现代建筑智能系统设计的方法

3.1现代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楼宇设备的自动系统设计

楼宇设备自动系统包括的主要子系统有:视频监控、楼宇自控、门禁监控子系统。在设计楼宇设备的自动系统时,选择好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的方式、传感器的质量及其精度是最关键的环节。楼宇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经历了四种既定的模式,即:集中控制、集散控制、现场总线、网络集成,目前楼宇设备的自动控制正朝网络化控制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对楼宇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要注意根据楼宇设备现有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控制模式,此模式还必须具备发展的潜能。与通信系统类似,在设计楼宇设备的自动系统时,最关键的因素也在于传感器质量及其精准度方面,因为这两方面是决定控制系统能否发挥应有效用的关键,设计的难度在于传感器的精准度要与利用控制模式的成熟度之间的相互配合;所以在设计此智能化系统时不仅要考虑系统品牌的稳定性,还要考虑控制传感器精准度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我国的楼宇设备的自动系统中,对这方面问题的考虑还是有所欠缺,导致这样的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国际上的知名品牌是国内智能建筑使用的主要品牌,但与国内的实际安装状况不相符合。楼宇设备的自动系统的实现的技术难关在于考虑现有结构的应用的同时也要考虑将来系统的应用于发展。楼宇设备的自动系统的安装成本主要包括设备材料及施工成本。楼宇设备的自动系统中的楼宇自控与安全防护系统等会需要在经济上支出上占较大的比例,因此,在前期的规划设计时,要注意控制其成本的使用。在选择楼宇设备的自动系统的控制设备时,要注意部件的搭配:选用质量相对较好的核心部件,而周边的辅助器件则可以不需要每一样都是先进的进口设备;投入楼宇设备的自动系统控制设备的方式可以采用分步投入,以上提到的方法都可以有效控制安装系统所需的成本。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不仅要精心设计、统筹规划,使设计出来的方案不仅要符合现行阶段的应用,也要满足将来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提高现代建筑智能化水平。

3.2现代建筑办公自动系统的设计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的子系统:决策支持、管理信息、数据处理子系统。在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时,首要任务是对其系统信息的流程进行编制流程图,同时识别与归类出存在于流程当中的包含信息载体的各种数据库,这个任务也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实行控制的技术关键。办公系统中的信息载体多样,有文本、数据、语音、图像及图形等,在这些信息载体中,只有数据具有一个明确结构,处理相对容易,而其他的信息载体的结构不明确,这样的载体,处理起来就相对困难,这是实施办公自动化的难点[4]。在设计办公系统时,既要与现行的情况相符合,也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与应用也是办公自动系统应用的难点。而在办公自动系统的技术难题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现代建筑智能办公系统的生产厂家太多,而不同厂家的系统结构与服务态度等参差不齐,难以分辨。办公系统中的子系统很多都是相互依存的,系统中的电脑网络系统的基础是硬件设备与软件环境,在对此系统进行设计时,硬件所需的成本是可以归入到电脑网络的系统成本的,电脑网络的成本中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是开发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成本。在对办公成本的经济投入方面,比重不算太大,但是其成本控制工作也要引起应有的重视。

3.3 现代建筑通信网系统设计

从宏观上来看,通信网系统是现代建筑智能系统中的关键部分,而现代建筑中的办公楼与写字楼及科研综合楼等大楼内的综合的布线系统是大楼内智能化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所有智能建筑来说,通信网系统中的布线系统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要对布线系统的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综合的布线系统即为信息传输的线路系统,综合的布线系统应该能够支持多种厂商的机器互联信息及不止一种的网络协议,同时可适应多种容错、方便灵活组网的方案。对于现代建筑中的办公大楼及科研大楼,一套开放且能支持多种电脑系统的网络应用,且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及易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智能化布线系统是不可缺少的[5]。设计现代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时要使用到的部件主要有:电路管理所需的硬件,主要包括连接面板、交叉连接的区域面板;信息传输所需的介质,包括光缆、全铜缆等。其他的部件还有插座、连接器、适配器及电气的保护装置等,与前面所提到的部件相配合的电子传输设备,包括调制解调器、收发器与网络的中心单元等;一些支持部件工作的硬件,包括安装系统及管理系统所用到的各种工具等。现代建筑智能系统中的综合的布线系统安装,要安装六个子布线系统,这六个子布线系统为垂直干线、工作区、管理区、水平、建筑群及设备间子布线系统。在现代建筑内安装布线系统,不仅要考虑安装自身的成本,还考虑调试系统、安装线路及建筑破坏所需的恢复成本,所以在安装通信网系统中的布线系统时,要多方面考虑经济适用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杨志,邓仁明,周齐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工程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5):376-377

[2] 符长青,毛剑瑛.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3):273-274

[3]陈开锂.高淳经济开发区管理中心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03):164-165

第5篇

[关键词]智能化 人性化 舒适 信息服务 安全 服务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400-02

1.智能化建筑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科学证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革。从传统的遮风避雨场所,到追求舒适健康的住宅,再到体现人性化,并具有节能环保功效的绿色建筑,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展示着其科学性、智能性和专业性,不断地服务人类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发挥其前所未有的作用。

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对建筑提出新的要求,永不停息地变革建筑的技术,使其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为人类的各种应用需求提供更专业的环境,这就是智能化建筑。按照GB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定义:“智能建筑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智能化建筑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建筑物已经不再是那种冰冷的混凝土结构,而是可以与之沟通的朋友,能够按照需求提供人类需要的生存空间和信息环境。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2.智能化建筑现状

21世纪以来,智能化建筑得到很快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行业。从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到广大建设单位、行业从业人员,均认为在现代建筑中,智能化系统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智能化建筑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维护和通信设施,便于进行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监视报警,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简言之,楼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办公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系统高性能化,建筑柔性化,建筑管理服务自动化。

和普通建筑相比,智能化楼宇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特性: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和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高效便捷性;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有效控制,不但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还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一般节能达15~20%);节省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一方面系统能正常运行,发挥其作用可降低机电系统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员安排更合理,从而使人工成本降到最底;满足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需求;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楼宇智能化能够提供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舒适性

使人们在智能化楼宇中生活和工作(包括公共区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适,为此,空调、照明、噪音、绿化、自然光及其他环境条件应达到较佳或最佳状态。

高效性

提高办公业务、通信、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时间、空间、资源、能耗、费用,以及建筑物所属设备系统使用管理的效率。

方便性

除了集中管理,易于维护外,还应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务功能。

适应性

对办公组织机构、办公方法和程序的变更以及设备更新的适应性强,当网络功能发生变化和更新时,不妨碍原有系统的使用。

安全性

除了要保证生命、财产、建筑物安全外,还要考虑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网中发生信息泄露和扰,特别是防止信息数据被破坏、被篡改,防止黑客入侵。

可靠性

选用的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成熟,运行良好,易于维护,当出现故障时能及时修复。

智能化建筑现有实例示意如下:

3.智能化建筑展望

智能化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

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

智能化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高科技技术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是体现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是引导建筑行业进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数字化社区、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逐步实现,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智能建筑规范工作的加强,智能建筑的建设已逐步趋于理性化,实用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型建筑在一、二线城市里鳞次栉比。然而,这些矗立在“水泥森林”中的大型建筑,往往都是高耗能建筑。现在我国95%的既有建筑都是高耗能建筑,这些建筑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低碳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恰逢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事业,节能市场的大门逐渐开启。实现建筑节能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在大楼建设过程中采用环保型、节能型的建筑材料;在大楼运行过程中,对空调、照明、电梯等能耗大、能源消耗不易察觉的机电设备采用智能化控制方式,通过系统优化,提高能耗利用率。建筑智能化即是针对第二种途径,在建筑设备运行过程中,对空调、照明、电梯等能耗大、能源消耗不易察觉的机电设备采用智能化控制方式,通过系统优化,提高能耗利用率等方式,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达到高效、便捷的目的,为节能减排和低能高效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智能化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1).具有良好的信息接受及反应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各种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换手段,以及装备性能良好的通信设备。发展迅速、内涵容量大,且各种高新技术和设备将不断引入建筑智能化系统,例如多媒体电脑、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B-ISDN)等。

2).有易于改变的空间和功能,灵活性大,适应变化能力强,能满足多种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智能化建筑环境具有适应变化的高度灵活性,传统的建筑是根据事先给定的功能要求,完成其建筑与结构设计。譬如办公楼的小开间,不允许改成大堂,智能化建筑要求其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具有智能功能,除支持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的实现外,必须是开放式、大跨度框架结构,允许用户迅速而方便地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规划建筑平面。譬如房间设计为活动开间(隔断),活动楼板,大开间可分成有不同工位的小隔间,每个工位楼板由小块楼板拼装而成,这样建筑开间和隔墙布置就可随需要而灵活变化。其次,智能化建筑管线设计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可以适应租户更换、使用方式变更,设备位置和性能变动的各种情况。譬如室内办公所必需的通信与电力供应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在室内分布着多种标准化的弱电与强电插座,只要改变跳接线,就可快速改变插座功能,如变程控电话为计算机通信接口等。

3).创造了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现在,不少普通的建筑内的中央空调系统不符合卫生要求,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在国外,把引起居住者头痛、精神萎靡不振,甚至频繁生病的大楼称之为“患有楼宇综合病”(Sick Building Syndrome)的大厦。而智能化建筑首先确保安全和健康。其防火与保安系统等均已智能化,如对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非法入侵等可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采取措施及制止灾害蔓延。智能化建筑其空调系统能监测出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含量,并能自动消毒,使之成为“安全健康大厦”。智能化建筑对温度、湿度、照度均加以自动调节、甚至控制色彩、背景噪声及味道,使人心情舒畅,从而能大大提高生活的品质。

4).能源利用率高,能运行在最经济、可靠的状态,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有效控制,不但提高了舒适的环境,还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例如,空调系统采用了焓值控制,最优启停控制、设定值自动控制与多种节能优化控制措施,使大厦能耗大幅度下降,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5).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相互配合而产生许多新功能,包括:

(1)建筑物管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的配合,从而可使用户利用身边的电话机作为终端控制温度和湿度给定值的变更;温度和湿度值测试值的确认;能源使用量和设备运行状态的通知;在异常时的用户报警通知;空调、照明投入和切断等。

(2)建筑物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配合,从而使接在办公自动化的区域网路上的个人电脑、工作站获得建筑物管理信息。使会议室的预约管理系统与空调运行结合起来实现联动。还可使建筑物管理系统收集到的能源与办公自动化的财务管理系统相结合。

(3)远程通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配合,从而使信息上孤立的建筑物,成为广域网的一个接点。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和充实的,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的技术进步,推动着建筑智能化系统在技术实现和工程实施方面的飞速发展。

智能化建筑下一步的发展将是“灵境”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灵境”是钱学森教授对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的高度概括。通过“灵境”技术,我们不但可以“进入”计算机所产生的虚拟世界,而且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获得空间感,与“灵境”世界沟通,甚至不必到现场办公而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建筑必将近一步发展,未来建筑必将前所未有的安全、可靠、便捷、舒适、高效。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模式,使用户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知天下事、做天下事的愿望。

4.参考文献

[1]《现代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手册》,吴斌,主编.2014年1月第1版.

第6篇

关键词:艺术化,绿色建筑,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所生活的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建筑外表具有形式美,而且要求建筑能够提供一种更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建筑艺术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现代建筑中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如法国的卢浮宫金字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和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等,这些建筑都给留下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伴随着人们对环保、可持续性的追求,“绿色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它倡导节约能源、可循环利用、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同样的,不断进步的科技将使建筑更加智能化,从而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本文就建筑艺术、绿色建筑和建筑智能化三方面探析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1 建筑形态艺术化

建筑艺术是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通过建筑形象表现出来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建筑审美的提升,建筑形象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筑的形象包含客观形象和审美的双重含义,它构成手法多样,对人的感染力也多种多样。不同特性的建筑要求具有与之相配的建筑形式,比如需要表现庄严的公共建筑,如:纪念馆,常常使用对称的建筑形式,它给人端庄、雄伟、严肃的感觉,而不对称均衡较之对称均衡显得轻巧、活泼,对于庄严的建筑就不适用了。

韵律,也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建筑本身存在韵律,建筑和建筑之间也存在韵律。韵律是任何物体各要素重复出现所形成的一种特征,一个建筑物的大部分艺术效果,就依靠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来取得的。不同建筑物之间的韵律能够赋予城市以音乐美,从而给城市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时代的来临呼唤着新的空间感受和建筑造型以体现其时代的特征,这就要求现代建筑师突破传统,创造新的建筑作品与之相适应。

走绿色建筑的道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将向环保型材料和绿色设计两方面发展。

2.1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

1) 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亲和环境。环境亲和的建筑材料应该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很少散发有害物质(同时也得兼顾其他方面的特性,如艺术效果),当前建筑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类、板材类、涂料类及水泥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催生具有更优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来取代这些“垃圾”建材。现代基础工程中环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虽然这些材料造价相对高一点,但是,伴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执著追求,这些材料也将被广泛应用起来。

2) 环保型建材要求节约资源。有些材料一旦制造出来,其生命周期几乎是无尽的,如以前在中国普遍使用的黏土砖,只要其质量未被破坏,几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这必然蚕食日益缺少的耕地。因此,要尽可能地使用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固体垃圾,这样才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

2.2绿色设计

1) 绿化走进建筑。屋顶花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城市的“呼吸”。在建筑物外墙面上种植攀缘植物同样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温度,甚至对外墙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和屋顶花园一起让“绿色”建筑真正实现了视觉上的绿色,使建筑物亲和自然的效果更加突出。

2)进行节能设计和使用清洁能源。概括起来,未来建筑的绿色设计将体现在以下几点:1.最大限度地使用被动式能源系统。2.建筑的最主要的立面最好不要朝向主风向,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3.实现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以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开机时间,降低能耗。4.尽可能地使用自然采光。5.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在建筑物立面上安装太阳能板。

3 建筑智能化

今后建筑科技将围绕保护环境,节省资源,降低能耗而展开。建筑智能技术的发展要为生态、节能、太阳能等在各种类型现代建筑中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相结合。建筑智能技术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1994年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了“生命建筑”的概念,生命建筑具有“大脑”,它能以生物的方式感知建筑内部的状态和外部环境,并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一旦灾害发生,它能进行自我保护。比如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除此之外,生命建筑还能自我康复,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已研制出生命建筑自我康复的方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甲醋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小管,当生命建筑出现裂缝时,小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这完全像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能够填塞创口,使肌体康复。

生命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建材,智能建材是除作为建筑结构外,还具有其他一种或数种功能的建筑材料,如一些智能建材具有呼吸功能,可自动吸收和释放热量、水汽,能够调节智能建筑的温度和湿度。

光学纤维技术、纳米技术、声控技术和有效利用自然能源是建设智能生态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日趋成熟。建筑智能化已不再是梦想,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建筑将被广泛的修建,以造福人类。

结语

进入21世纪,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再局限在使用功能上,崇尚艺术、追求绿色和建筑智能化将成为建筑师们设计的主流思想。在2009年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大会上,我国已将绿色建设列入工程计划里,郑重地向世界做出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50%。诸如这些都引领着建筑走艺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可以想象的是,未来建筑将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自然的生态环境。

第7篇

[关键词]智能化工程;项目;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098-01

前言:建筑智能化相^于传统建筑,功能更加强大,从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投入运行后的日常维护,都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水平,提高工程管理质量,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现代建筑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建筑智能化概述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行业领域的进步,建筑行业也是如此,智能化建筑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建筑智能化,建设部门给出明确的定义,即“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是在传统建筑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建筑体系,融合了多种高新技术学科,可以说是集“众家之所长”,内容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形成一个先进技术的综合体。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兴起和推广,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流。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几个有效实施策略

1、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包括设备的使用、材料的选购、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进度等各项工作的设计,此外,还有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筹划及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设计方案的论证与评审也是设计质量的保证措施,应该从可行性、实用性、标准性、可靠性、稳定性、保密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评审。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施工布线一定要满足标准的通用器材,还包括设备、器材、仪表以及传输介质等都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更要考虑器材与设备的兼容性,从而保证这些器材和设备的效果能达到最佳化。

2、实行动态的组织和计划调整

组织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建筑智能化工程也不例外。建筑智能化工程是建筑主体的附属工程,工程的推进必须依附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程的总体进度。各类前端探测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必须取得其他专业工种的大力配合。智能化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相关配合专业工程的现场实际进度,实行动态的组织和计划调整,做好人、财、物的总体动态安排。

3、加强智能化施工过程管理控制

3.1 加强设备安装施工管理

对于建筑智能化工程来说,智能化设备安装是最为重要的施工内容之一,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智能设备的安装会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相关技术人员要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设备的安装要求、安装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智能化设备属于非常精密的仪器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磕碰、强烈震动等问题,防止设备损坏或者部件脱落等情况出现。对于设备的存储要选择合适的场所,保证温度、湿度适宜,同时要严格控制粉尘的含量,若有必要可以对设备进行覆盖。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更要注意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绝不能通过蛮力进行安装。

3.2 加强设备调试以及试运行管理

整个系统调试时要进行全方面考虑,及时发现其中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智能化系统的调试人员一定要充分掌握设备的性能、原理等方面内容,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便应付意外情况的发生。建筑智能化系统属于综合性的集成系统,所以调试人员要全方位掌握各个系统的相关性能才能较好的进行整个系统的调试工作。试运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证试运行的时间,相关人员要严格执行试运行制度,严格按照试运行周期实施系统试运行工作,否则很多问题不能在试运行中表现出来。

3.3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建设单位应加强协调,明确总分包关系。智能等专业分包工程应纳入总包管理,签署总分包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总包单位应对整个单位工程质量负责,分包单位对分包合同范围内的工程质量负责,总包对分包应实施有效的管理。总包、分包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配备具有智能专业建造师上岗资格的项目管理人员,并到岗履行检查、验收等职责。监理应加强对智能工程质量的监管,督促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监督检查验收程序的落实。

3.4 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确保项目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为建设项目增值。同时安全是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不同于建筑工程施工,其安全隐患点不同,在施工中要特别针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施工规范,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项目无论大小,至少要配备应持证上岗的安全员,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巡查。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进班组前、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后还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3.5 确保进度控制

作为施工单位,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施工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进行控制,具体是通过编制不同深度的年、季、月、旬、周进度进化来进行控制。整体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进度计划系统所构成,例如:土建计划进度、装饰装修计划进度、机电总承包进度计划等,这些都是智能化系统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各个子项工程的特点。在绝大多数建设项目中,弱电智能化项目工程往往属于辅线,必须按照土建、装饰装修、机电等安装主线来安排自己的进度。进度是可以调整的,调整是以满足整体进度为基础的,实际上施工进度的调整几乎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其次,我们可以根据项目规模、施工时段、季节气候等因素制定日报、周报、季报等信息管理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目标节点、实际完成量、滞后原因、纠偏措施、用工计划等内容。

4、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后期检查

施工工序在现场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哥哥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智能化管理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的加以利用,在施工给过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重要作用,提高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同时,工程管理方面建立智能化的管理和监督系统,使建筑智能化管理真正的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建筑工程竣工后,要重视竣工剪彩工作,尤其是对建筑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严格检验,保证建筑性能满足建设要求,符合建设图纸的规划要求。

三、结语

综上,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具有技术密集、施工工艺复杂、工期长的特点,在项目的实施中,需做好技术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实行动态的组织,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控制,为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进而推动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发展过程 市场容量 发展趋势 行业风险 竞争格局

一、建筑智能化的概念和主要功能

建筑智能是指通过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将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加以集成,集系统、结构、管理、服务于一体,向建筑物内居民提供高效、安全、环保、健康、节能的居住环境。

建筑智能化通常包括5A系统,即安全自动化系统(SAS)、消防自动化系统(FAS)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其中SAS主要由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管理与对讲系统等组成,以此防止建筑区域内发生不法事件,提供不受外界干扰、避免人员和财产受到威胁的安全的办公或生活环境。FAS是通过建筑物内布点的烟火控制装置提供的信息进行确认后报警,同时启动火灾联动系统(如关闭空调、开启排烟装置/消防专用梯/消防系统等),紧急广播疏散人群。BAS主要对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变配电系统进行测量、监控,保证水电系统正常运转,同时对空调、外墙照明等系统进行综合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OAS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传真机、复印机、电子邮件、国际互联网等一系列现代化办公及通信设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改进办公质量。CAS通信网络系统主要包括语音信箱留言系统、语音应答系统、视频/电视会议系统、大屏幕电子显示系统、同声翻译系统等。

二、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过程

建筑智能化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造了第一座智能大厦(City Place),被认为是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第一座智能大厦,大楼内的空调、电梯、供水、防盗、防火及供配电系统等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同时提供语言通信、市场行情信息、科学计算、文字处理、电子邮件、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实现了自动化的综合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智能化的程度不断提升。

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1995年,为起步阶段。国际智能建筑技术和理念逐渐进入我国并逐步被市场接受。该阶段建筑智能化的应用对象主要是五星级酒店和高级商务楼,技术上,各智能化子系统独立运行,系统集成度较低。这一时期主要是产品供应商、设计单位及业内专家在推动发展,市场竞争主体较少,没有行业管理统一标准,呈自由发展的局面。第二阶段是1996~2000年,为规范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智能建筑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应用对象已经扩展到机关、医院、高校、博物馆、体育场馆、会展中心以及智能化居民小区,建筑中各个系统间集成度较高,并广泛采用综合布阵系统。智能建筑广泛运用的前景在这一时期受到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厂商的极大关注和支持。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和行业管理性文件,使企业和人员执业证书文件得到充实与完善。这一时期,国内智能化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行业竞争的主体数量增长较快,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可谓发展阶段。智能化系统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延伸到整个城市建设,智能化小区建设成为新方向。同时,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支持智能化系统,信息产业部和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数字城市”“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建筑智能化技术日趋成熟,建筑智能化技术呈现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智能建筑领域,如无线技术、数字视频技术产品等。国内部分建筑智能化研发成果已接近国际水平,行业内一批优秀企业如海康威视、浙大中控、泰豪科技脱颖而出。这一阶段,也是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期,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对楼宇智能化日益重视,高档商业楼盘、政府办公楼、智能化家居、体育场馆等建筑对智能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建筑智能化行业的主要竞争格局

20世纪90年代,霍尼韦尔、江森自控、西门子等跨国公司依靠其在智能建筑领域的技术先发性和巨大的品牌优势,在国内建筑智能化市场一度占据主导地位。此后,随着建筑智能化系统从单一的楼宇机电设备控制发展到信息设施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也发展到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和信息设施系统的综合集成,上述跨国公司作为单一设备供应商的优势逐步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工程项目的地域性、文化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在人工成本、服务方面不具备管理优势,也使得上述跨国公司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一些有自动化、计算机通信等技术背景的国内企业在高速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也快速发展起来。这些国内企业依靠本土化、成本低廉、服务高效便捷以及持续研发投入等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从事建筑智能化承包工程资质的企业有1100多家,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大多数企业规模仍然偏小,行业集中度不高,智能建筑行业资金实力与规模普遍较小。据统计,行业排名前10位的智能建筑企业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5%。

四、建筑智能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容量

近20年恚我国的建筑智能化产业发展迅速,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自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后,近十年来,每年都保持20%的复合增长率。

另一方面,我国的建筑智能化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据统计,2012年我国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的比例仅为26%,远低于美国的70%、日本的60%,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与建筑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建筑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包括两部分,一是新建建筑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二是既有建筑的智能化改造。其中新建建筑对建筑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影响较大,是市场的主要需求。根据住建部和中国建筑业协会联合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8.07万亿,同比增长2.29%,房屋竣工面积达到12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58%。

我国智能化楼宇建筑工程投资中装修装饰工程约占30%,作为机电业务的延伸,建筑智能化工程业务约占智能建筑总投资的5% ~ 10%。随着人们对于工作及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一般普通建筑的智能化投资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国普通建筑中,智能化投资比重约为总投资的3%。2015年,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市场容量十分巨大。

五、建筑智能化产业的基本风险特征

一是下游行业需求下行的风险。建筑智能化企业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建筑、交通、医疗、公共安防等智慧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应用领域的宏观政策调整,将会对智能化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库存量较高、新建建筑面积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对建筑智能化需求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能化行业的发展。

二是市场竞争风险。目前,国内智能化行业存在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激烈的现象。随着国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技术不断提高和行业管理的日益规范,智能化行业的产业整合步伐会相应加快,市场会通过企业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筛选出优势企业,同时市场竞争开始向品牌化、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现有领先企业已具备资金优势、规模优势、客户资源以及服务整合能力,这些企业将是跨区域竞争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主要受益者。

(作者单位为金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陈浩.我国智能化建筑现状[J].基层建设,2015(21).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计算机;应用

前言

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被社会各行业广泛利用,21世纪是一个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时代,拥有计算机技术是每个优秀人才必备的技能,逐渐被各行业重视。计算机技术运用在建筑行业,不仅提高了该行业的工作效率,更是改变了建筑行业的工作模式,成为建筑中

一、建筑智能化的含义

(一)建筑智能化将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与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先进的、安全性高、方便灵活的建筑环境,从狭义角度讲,是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在建筑行业中,连接科学网络技术与建筑行业,促进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计算机技术的含义

(一)计算机技术基于互联网之上,可以获取人们需要的各种信息,促进人与事物之间的交流,占据信息智能化的主体地位,实现软件设备与硬件设备的有机融合。计算机的发展带动许多行业的发展。是改变世界通讯模式的主要技术。

三、智能化建筑的功能

(一)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与计算机技术的恰当应用,因此,造就了智能化建筑,不仅提高了自身工作能力,也改善生活质量。

(二)具有非常高的“工作能力”,对于及时数据可以快速处理。

(三)能够统一管理建筑内的电子系统,比如:室内温度、排水功能、电力输送、防盗系统、照明等功能。

(四)具有相对稳定性与扩展性,根据需求调节功能,自动升级系统,成本较低,经济实用,并且环保。

四、建筑智能化中运用的计算机技术

(一)CAD技术运用,我国建筑结构充分利用了CAD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结构中的设计问题,还提高了建筑结构水平与创新。利用CAD制图能精确计算建筑结构的平面与空间大小,不仅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并且减轻了设计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CAD制图软件受到建筑设计人员的广泛利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快速高效的完成结构设计,克服传统结构设计中的难点,操作简便许多。

(二)数字技术运用,主要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其取代事物作为基础条件,通过互联网信息实现信息传递。数字化概念一直是我国各行业关注的话题,数字化对于人们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建筑工程行业也有巨大作用,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更多建筑类型,形成多元化的智能建筑,比如,工作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信息搜索,无需在办公场所进行收集,扩大了工作地点范围。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承担建筑部分功能,创造更多的建筑形式。

(三)虚拟现实技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信息时展产物,一种新型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构造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通过三维空间提高用户的感官真实感,能够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改变环境,虚拟技术具有交互性特点,充分体现人类的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实用性非常高的技术,在建筑行业广泛利用,工作人员可以不断创新设计虚拟空间,让用户从多个角度感受建筑物的魅力,提出自己的需要,加强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利用三维技术,能够转换不同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物的创新。

五、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建筑分类

(一)智能化居民住宅建筑,连接住宅建筑内的网络设备、通信设备,从而实现系统统一管理各种功能的使用与搭配,提高住宅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便利性。

(二)智能化学校,智能化学校正在逐渐发展,大多数学校都已安装多媒体教学,适应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未来计算机不断发展,智能化学校会不断增多,通过互联网普及教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虚拟教学,布置作业、考试等。

(三)智能化医疗机构,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化,在医院的管理系统上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医院诊断率,可对药品进行系统化管理,极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使不同地方的名医在网络上会诊,增加医学界的交流。

六、计算机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一)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BAS是楼宇自动化系统中主要代表。主要负责整个楼宇的水电、安全、电梯、灯光等统一管理,可以根据环境改变以预设的参数进行自动调节,节省人力与物力,提高生活品质。CAS系统是通信自动化系统中最常见的,主要确保各类图像、数据、音频能够即时沟通与传递,也可以连接外界的网络与内部网络,从而实现世界各地无间断通信。OAS系统是办公自动化最主要的系统。包括物业管理系统与办公设备系统,主要针对常用办公所需要的模块,例如文字处理、编辑排版、电子表格、辅助决策、文字处理等。结构化处理系统,主要是实现建筑物之间的网络信息传递,可以交流实时语音信息、数据等,同时,可以联系外部网络信息与建筑物网络,实现多功能结合。

(二)建筑智能化中的通信设计,在智能化建筑中,需要注意:①网络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智能化功能的需求来转换系统应用,可以对重复数据进行备份处理,在外接设备实现完美连接。②安全与应用系统,根据智能化建筑功能需求,选择建立于实际办公自动化情况的安全系统,以保证各种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同时实现办公的电子化,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根据运行系统的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结束语

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中,计算机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它的效用产生与功能运作是建筑智能化的决定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形态,近年来,我国在建筑智能化上取得较大突破,其市场也逐渐扩展。建筑智能化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为了保证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结合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建筑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刘亚飞.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5:67-68.

[2]杜群. 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04:18-19+23.

[3]潘俊强. 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06:91-93.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385-01

一、建筑智能化概述

建筑智能化是指通过系统工程的思路,优化重组建筑物周边的环境结构、住户的需求服务、物业管理以及智能化的系统这四个基本的要点,从而营造一种温馨、便捷、安全的建筑空间,并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效率的目标。当今社会建筑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在其施工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智能化发展迅速,已步入了全新的进程。建筑智能化能够把计算机、通信等方面的技术与建筑设计的艺术融合到一起,实现更加现代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现代建筑。

二、当前建筑智能化管理中的问题

1.重建设而轻管理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现状是只一味看重建设,却忽视了智能建筑的施工管理,对于管理的思想意识严重滞后。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矛盾是:业主既想得到有品质的服务和产品,又想花费尽可能少的费用,因此将建筑方和物业陷入两难的境地。对于物业而言,如果聘请专业的智能化建筑的人才,需要支付与之相配的高额薪水,故许多公司出于利益角度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在这些矛盾和退步中,建筑智能化的问题难免会出现,且短时间内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必然影响建筑智能化的有序运作,阻碍其健康的发展。

2.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不合理

当前我国从事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行业的并非都是专业人才,半路转行的大有人在,往往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专业的智能化设计人才,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智能化的设备了如指掌,运用起来能够得心应手。目前已经有一些设计单位开始对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也开始注重专业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却仍然难达要求,无论是进行图纸的设计还是设备的表述,都不够专业,施工管理方面更加举步维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包括方案的设计、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纸的设计三个环节,而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往往需通过规划和建设部门的评判和审核。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若想取得成效,为施工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必须从思想上加强重视程度,并积极配合评审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个阶段和环节。

3.智能化系统的施工组织不到位

我国当前建筑行业中许多工程都是通过招标、投标的形式来选择施工方的。而参与投标的许多公司往往缺乏经验,撰写标书时明显得针对性不强。传统建筑的招标、投标公司往往对设计的图纸把握力不足,基本难以实现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规范。另外,目前许多工程在招投标过后往往交由挂靠公司执行,而这些单位的资质很低甚至无资质,凭借着低价竞争得标,实际的施工能力差距较大,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4.监理作用难以发挥

在建筑行业,一个工程中的监理常常担负着监督工程质量的职责。当前我国建筑业中,工程监理从业人员往往不够专业,对于智能化系统的了解不够深入。当下许多建筑监理单位,常常由兼职或别的职业转来当智能化系统的监理,缺少基础知识的系统培训,使得施工人员难以得到需要的指导,监理的作用难以发挥,从而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难以得到监督和保障。

5.检测和验收不严格

建筑工程需要经过严格的后期评审,智能化建筑更不能忽视检测环节。必须保证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在施工完成后通过检测,这一环节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对待检测和验收环节极其不重视,甚至有的工程直接忽略此环节,导致检测的普遍难以落实。

建筑施工在结束之后还需要经过科学严肃的验收环节。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都要经过该环节,验收合格,方可正式开始使用。负责验收的单位需要对此环节给予高度重视,要全力配合验收,而且需要配备专业级别的验收师来保障验收的质量。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在竣工之后还需要一个环节,即综合审核,需要质检验收单位、设计部分、建筑业内专家等共同参与该环节。验收中如发现不达标的地方必须及时指出,根据要求进行修改,真正做到负责到底,保证建筑智能化的质量。

三、提高建筑智能化管理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1.完善建筑智能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内容体系

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若想有长远的发展,都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智能建筑作为建筑业中的新兴,更需重视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立。要做到对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一切参与工程的单位和组织的资质的审核,包括方案的审核和最后工程的检测与验收等。此外,还需要协调组织好各方关系,做到合理分工,科学管理,并且要通过法律、章程等的制定,使其依法进行管理。并且要严格按照建筑业内的有关规定来制定相关的流程和规范,保障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流程都能够可追溯。

2.要确保施工团队的整体技术和水平

智能建筑的工程中,整个施工团队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至关重要,施工团队中的领头人尤其需要经过专业的考试方可上任,并需要熟悉其职责和具体的分工。工程的经理人需要拥有实际的工作和管理经验,能够组织和协调所有参与方,使工程项目得以有序的开展。而工程师必须对工程的质量负责,要熟悉各种设备和材料,了解验收程序,规范常规检查,以保障工程的各个系统正常。此外,对于普通施工人员,必须也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素质,能够完成好领导布置的施工任务。整个团队必须共同协作,保证水平,方可共同完成对建筑智能化的开展和管控。

3.要制定正确的设计流程

智能建筑与别的建筑不同,不仅需要建筑中的技术,还需要现代信息科技的技术支持。所以建筑智能化要想确保其质量的优质,就需要严格详尽的程序,尤其不可缺少设计环节和审核环节。设计环节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分析用户心理,明确智能建筑的设计核心。规划设计书要制定出具体的总目标及各个细节,将智能建筑的具体功能、运行、预算、工期等项目都写进规划书中。必须规范整个流程,按照科学的设计来规划接下来的工程施工。

4.智能建筑设计的评审环节需规范

智能建筑的设计至关重要,因此需要由专业的团队来进行设计的评审。只有通过科学专业的评审,来评价设计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满足预期目标,是否对后期施工真正起到指导作用,方为合理得设计。评审团队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把控,规范该系统的设计。

5.加强对设计公司的管控

建筑智能化不同于普通的建筑,方案的设计须由设计公司来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设计。因此,要想加强对建筑智能化的质量管理,必须也要加强对设计公司的管控,从选择设计公司到合作制定设计方案,从设计阶段到竣工阶段,都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且需要通过行业内专业人士的实际论证,以保障设计的科学有效。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建筑业的突飞猛进,建筑智能化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的主流和大势所趋。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方面经过不懈努力已经有所成就,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运行时还是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重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多方经验来综合提高我国在智能建筑上的整体水平,以期能够使我国的建筑智能化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陈欣江.探讨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21):96-96.

第11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电气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导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对于建筑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相应的对建筑物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具象,同时也是在表达着一个国家的先进科技,即以现代建筑智能化标准来对一个国家的高科技水平作出衡量。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智能化建筑数量在二十一世纪后期将占据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当前,我国建筑电气已经完成了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正在朝着智能化阶段迈进。智能化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智能化建筑内涵

所谓智能化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化建筑系统的中心,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控制管理中心,它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与各种终端(电话、电脑、传真和数据采集等)和传感器终端(如烟雾、压力、温度、湿度传感等)连接,“感知”建筑内各个空间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加工,给出相应的对策,再通过通信终端或控制终端(如阀门、电子锁或开关等)作出相应的反应,使得建筑显示出“智能”,这样建筑物内所有设施都实行按需控制,提高了建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降低了能耗。

二、我国智能化建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几点建议

1、我国智能化建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中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正常运行率不高,存在盲目投资现象;缺乏配套设备,产品和技术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缺乏专业型的技术人才,难以保障施工质量;过热宣传,有误区存在;跟风现象严重,施工单位的档次不一、参差不齐;行业规范细化程度低,操作难度大。

2、促进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尽快普及智能化建筑知识。对当代建筑而言,自动控制与电驱动、自动检测与智能仪器、信息高速公路网、办公自动化、楼宇特种保安系统、自动消防报警与控制、水平及垂直电梯、空调无级自控及建筑综合自动化管理网络都是不可或缺的系统。但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智能化建筑更加强调软体系与软控制,更加强调来自性能的高可靠、高舒适、高便捷、高效性、高适应性、高服务功能的模式系统。

第二,尽快制定智能化建筑发展的规划。当前,我国已具备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条件,在国家相关课题中,已经有了智能化建筑发展的政策,但是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还比较欠缺。因此,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不但需要真正的自控文化,更需要符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建设。

第三,尽快完善符合实际的智能化建筑标准。比如,智能建筑中正常投运率较低的自动化系统,造成了大量能源和资源的浪费,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并成立了专门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委员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制定什么样的标准,及制定后的有效执行都成为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无论以行业为依据划分标准,还是以建筑标记为依据制定标准,都需要结合实际来加以详细论证。制定智能化建筑标准时,应重视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契合性,这是值得标准制定者高度重视的地方。

第四,尽快制定智能化建筑设计规范。在设计过程中,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就是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所必须遵循的法规。智能化建筑中,安全性的位置非常重要,它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对于设备昂贵、人员集中的智能化建筑,其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设计规范内容应成为智能化建筑必须考虑的内容,且其有效规范的制定将成为推动智能化建筑长足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建筑电气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体系的核心和关键

建筑电气系统是实现现代建筑智能化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建筑电气系统决定着建筑结构和布局的选择、建筑物功能发挥、建筑物灵活性、安全性保证、建筑艺术体现等方面,离开了电气技术这个平台,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智能化建筑。“建筑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电气照明技术,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技术,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建筑信息及传输技术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而建筑智能化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朝阳产业,社会对建筑电气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原则

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必须始终贯彻实施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政策,符合现行的国家设计规程和标准。对于某些地区、行业和部门的工程设计任务,还应当遵循相关的规定。而规范的前提就是树立服务思想,尽可能地满足建设单位需要。归结起来,建筑电气体系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建筑电气设计应严格以国家规范为依据。为保证设计质量,强化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管理,我国进行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建筑电气施工与设计必须严格执行贯彻国家相关法令政策。所编制的设计文件应同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标准和制图标准相符合,且遵守设计工作的相关程序。

第二,兼顾近期规划与长期规划并强调近期,还应对远期扩建衔接适当考虑,从而便于节约宏观投资。必须以可靠的投资数额为依据来确定设计标准,如灯光设计标准等。而设备档次,如灯具装修标准、豪华程度等则由投资数额决定,以钱的多少来确定具体施工规划。

第三,结合实际进行建筑电气设计。对设计规范要正确掌握,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做到系统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对于节约能源、电气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整个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电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设计过程应同有关结构、建筑、暖通、给排水等相关专业进行密切的配合与协调。

五、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建筑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高科技在建筑行业的渗透,建筑业对从业人员建筑智能化的专业知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物中设置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通风设备、给水设备、排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变配电设备、应急供电设备、照明设备、电梯、电动扶梯,安全防范、信息通信等建筑设备,这些建筑设备的数量庞大,分布区域广,不仅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源,更需要对成千上万个参数进行实时监视与控制。关联的学科领域不仅门类众多,而且逐步衍生了一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具有学科交叉特征的技术——建筑电气技术。

1、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内涵

基于这种社会现状,在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安装大量的建筑电气,这些建筑电气主要包含了: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空调、通信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等。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电气的使用功能、性能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服务要求也越来越多。新世纪,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电气设备的应用内容与规格也越来越多,与其相关联的学科领域逐步繁杂,在此基础上,这些学科逐步形成了一套复杂而又系统的研究门类和科目——现代建筑电气技术。

2、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

(l)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包含众多的电子和微电设备,如全屏幕自动报警系等,此类设备耐电压能力低,易受到雷害、电磁干扰及设备之的干扰,导致不能正常工作,通过建筑电气技术,可以改善电源质量,使智能化系统的雷电过电压功能、电磁兼容功能、电磁脉冲功能得到实质性的保护。

(2)智能建筑是为人们的办公与生活提供便利的人性化建筑,发达、完善的通信网络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梯作为服务智能建筑的重要设施,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建筑电气技术通过其灵活的布线技术、优越的使用功能、高效的传输速率、方便的维护手段和合理的安装价格,避免电梯不能依照指令进行工作,这离不开建筑电气技术的支持。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方便。

(3)智能建筑电气通过万维网、局域网等的连接,达到数据资源的共享,实现建筑物的建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社区自动化。通过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可以使电视卫星接收系统给人们提供丰富的、互动性的娱乐节目与安全的监控系统,建立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达到一旦出现火情便可以自动广播、报警、疏导人群和灭火。增加智能建筑对暖通空调的电气系统的控制,达到有效控制,高效节能的内容。

(4)智能建筑电气通过智能化的强电管理,将断路器的多种数据参数通过控制总线直接传递到总控制室,可以自动监控与控制。以此建立可以按照星型结构与总线结合的方式的来实现照明的控制系统,其控制方式有手动、预设、时控和感控多种。

3、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进步,国民经济与社会制度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变化。在这个社会发展进程中,为了满足使用功能的多样化和服务的复杂化要求,就必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多种新设备、新技术进行综合布局与施工。这就促使了电气技术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结构,如输电、电源、空调、冰箱、通风、给排水系统以及电梯等新兴建筑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

3.1、建筑电气技术与建筑智能化

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会议及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集成等十几个子系统。国内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已从最初独立的各子系统发展到系统集成。

3.2建筑设备监控技术

二十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计算机集中监控的方式,由于可靠性较差,运行速度较慢,90年代以后已经很少采用,取而代之的是集散式控制方式。在9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结合,建筑设备监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第一,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应用软件的开发平台与工具、现场总线的应用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在对控制网络的组网技术、实时网络操作系统、可靠性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出现了以太控制网络。第三,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成为控制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各种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日益成熟。第四,各种控制网络的新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计算机领域的OPC技术、Web技术、TCP/IP已逐渐融合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大大推动了建筑设备监控技术的发展。

3.3通信网络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和电话通信网络等,前两者作为智能建筑宽带骨干网集中了几乎全部的信息应用和信息管理资源,连接了几乎全部的用户站点。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种类型的网络均有一定的市场和用户,但在90年代后期,以太网以其投资合理、布线灵活、性能优越、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逐渐在各种网络通信技术中独占鳌头。以太网的传输速率,已从最初的10Mbps、100Mbps发展到1Gbps、10Gbps甚至更高的速率。目前除用于语音通信外,还可兼备数据、图像等的窄带数据通信,使人们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实现电视会议、电话会议等功能。由于我国居住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智能住宅小区的产品难以成套引进,促使国内产品供应商大量开发智能住宅小区所需的各种产品,从而形成了新的智能建筑产业。由于宽带网进入小区以及小区规模的扩大,现在又提出了数字社区的理念,将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数字社区进一步加强了网络的功能,具有完全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国际互联网宽带接入。通过完备的网络可以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和家庭电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安防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数字社区应用现代传感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显示的性能,增强了安全性。数字社区提高了智能化系统的集成程度,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充分共享,提高了系统的优化程度。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的单元节点,数字社区的建设为数字城市创造了条件,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物流等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3.4安全防范技术

安全防范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入侵报普、通道控制(门禁)、巡更、对讲、周界防越等子系统。安防系统从最初的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发展到如今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极大地提高了安全防范的严密性、可靠性和实时性,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也从以往的模拟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整个安全防范系统也朝着系统规模化、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3.5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可持续发展的国策指导下,“绿色建筑”已不是时尚的口号,而是在建设、运行过程中推进节能与环保的新标准。在绿色建筑中,选择电气设备与材料时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如采用低损耗的铁磁材料制造电机与变压器,采用低烟无卤的绝缘材料、高效节能的光源等。电气工程的设计更加复杂,不仅要满足建筑物对信息流与能源流的分配与控制,而且要采用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技术实现各种节能控制与优化管理,进而为整个区域的建筑群综合事务管理提供技术保障。显然,智能化、数字化与绿色化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电气技术发展的趋势。

结束语

建筑电气技术综合应用不仅在理论上成为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而且已构成一条较为成熟的产业链。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入,建筑电气技术自身的智能化、数字化与绿色化进程必将把中国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梁树宏.浅谈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