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5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能建筑的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智能建筑;高效舒适;楼宇自控;发展趋势
引言
自从1984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这一名词就立刻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目前,由于建筑智能化的概念越来越宽广,各个国家对其内涵的描述也各有侧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1 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是智能化了的建筑,就是具有了智能性质或状态的建筑。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20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 Ford)市建成,随后,在欧、美、日及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智能建筑系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智能建筑是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学科、高新技术的巧妙集成;也是综合经济实力的象征。大量高新技术竞相在此应用,多功能可视电话、多媒体技术、电子邮件、卫星通讯、计算机国际通讯网络、智能保安与环境控制已不陌生;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能量无管线传输等最尖端的高科技也会在这片沃土上扎根成长。因此,为保持定义的严谨,不宜对设备与技术限制得太具体。
2 智能建筑的特点
像电子计算机技术得以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样,智能建筑不是少数人的杜撰,而是适应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条件的必然产物。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们的脑力劳动急剧增加,相当多的人长期生活、学习与工作均在大厦中,办公室变成第二个“家”,因而,对办公环境与物质文明的追求达到了空前的程度。除要求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外,更要求具备现代化的办公与通讯环境,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可知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领域的最新信息;手不提笔,便可利用上述情报,完成科研、设计,甚至重大的国际商贸交易。概括讲,智能建筑的优点如下:
2.1 创造了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环境。现在,不少大厦的中央空调系统不符合卫生要求,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而智能建筑首先确保安全和健康,其防火与保安系统均已智能化;其空调系统能监测出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含量,并能自动消毒,使之成为“安全健康大厦”。智能大厦对温度、湿度、照度均加以自动调节,甚至控制色彩、背景声音与味道,使人们像在家里一样心情舒畅,从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2 节能。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厦应通过其“智慧”,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或热量来调节环境,以最大限度减少能量消耗。按事先在日历上确定的程度,区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对室内环境实施不同标准的自动控制,下班后自动降低室内照度与温湿度控制标准,已成为智能大厦的基本功能。利用最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经济性也是该类建筑得以迅速推广的重要原因。
2.3 能满足多种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具有智能功能,除支持3A(或5A)功能的实现外,必须是开放式、大跨度框架结构,允许用户迅速而方便地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规划建筑平面。室内办公所必需的通讯与电力供应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在室内分布着多种标准化的弱电与强电插座,只要改变跳接线,就可快速改变插座功能,如变程控电话为计算机通讯接口等。综上所述,智能建筑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极强,一天之内,使你的办公环境面目一新已不足为奇。
2.4 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办公条件。在智能建筑中,用户通过国际直拨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可及时获得全球性金融商业情报、科技情报及各种数据库系统中的最新信息;通过国际计算机通讯网络,可以随时与世界各地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商贸等各种业务工作。空前的高速度,大大有利于决策与竞争,这就是现代化公司或机构竞相租用或购买智能大厦的原因。
3 智能建筑的适用范围
在国外,智能建筑已获得巨大发展,开始人们只认识到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的必要性,故出现智能型写字楼、办公楼与综合楼等,并广泛用于商业、工业、交通、科研、政府办公与医院等场合。今日,智能建筑以其强劲的生命力与突出的经济效率,迅速向纵横发展。在发达国家,愈来愈多的单身贵族与职业妇女置身竞争而无暇处理家务,为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需要,智能住宅应运而生。其主要特点是:
通过自动防火、门禁与防盗系统保证安全性;通过中央监控系统保证家庭环境的健康与舒适;通过24小时电子信箱、国际直拨电话与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提供了与国内、外及时快速通信的手段,使通讯、咨询与社会服务实现智能化;应用多媒体等高技术,提供了学习、娱乐与工作良好的环境,并实现了自动管理家务。家务劳动完全自动化,自动烹调、水电煤气自动节能运行与自动计费,商品咨询与购物不出门。学习靠电脑,医护也靠电脑,自我检测健康状况的同时,与外部医疗机构联网进行诊断与预防。在智能住宅中,可以人工模拟空气流动、日照、风雨声与鸟鸣,使人置身于大自然中。
4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规律的需求以及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紧迫地要求智能建筑和智能化小区的规划、建设、投资、管理具有较高的水平,因此无论是设计单位、产品供应商还是建筑开发商都应以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方法面对日益发展的智能建筑市场。随着智能建筑范围的扩大与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城市建设规划的变革,智能街区、智能城市在不远的未来必将提上日程。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智能建筑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实施管理都不够完善、成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意图跟不上用户的需求,建设投资思路保守,工程建设水平不高,工程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如某些开发商只将智能建筑做为卖点炒作,片面的考虑成本降低而不去深刻地剖析用户的实际需求,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甚至因投资资金、系统整合等原因无法竣工,导致工程延期、投资浪费;有的智能建筑虽然已投入使用,但智能化的功能名存实亡,不能正常工作。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相当大的一部分智能化系统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因此,与普通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对设计、施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的出现促使大量的电信信息、自动化、工业控制等产业迅速介入,但只是掌握了新产品和新技术不等于能做好智能建筑工程。智能建筑包涵着深刻的技术内涵和管理内涵,既有系统各自的技术要求和应用特点,又有各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连接;各系统既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和协调性。只有遵循工程规律、遵守工程规范、符合设计要求、严格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才能做出好的工程。
另外,目前我国颁布的《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导则》、《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等标准及规范,仅对智能建筑、智能化小区的设计与施工起到指导和导向作用。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研制方面,我国还缺少相关的技术标淮与规范,导致国内的建筑智能系统大都采用国外进口的产品。因此,应制定并颁布适合我国同情的建筑智能化标准,以指导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正确发展。
总之,智能建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和深远的发展潜力,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便利之处,更顺应了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将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各环节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使建筑物具有智能的“大脑”将是一个不朽的建筑主题。
参考文献:
[1]孙涛,姜虹. 关于智能建筑及其高速计算机网络FDDI的简要介绍[J]. 林区教学,2001(04)
[2]沈时迪. 国际上生态智能建筑发展趋势[J]. 住宅产业,2009(07)
[3]李旭. 智能建筑浅谈[J]. 中国科技信息,2005(07)
[4]黄久松. 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思考[J]. 智能建筑,2006(04)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相对应的城市中的建筑也越来越多。人们也早已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更加宜居的建筑环境,实现节能、环保,仍是建筑行业急需面临任务的重中之重。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的概念在人们的思维中也慢慢地根深蒂固。智能建筑建设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智能建筑技术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智能建筑概念的深层含义与特征
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市场领域的急速延伸,在未来几年智能建筑的市场前景仍一片光明。智能建筑具有深刻的内涵以及本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智能建筑的深层含义
智能建筑是随着人类对建筑内外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的要求而产生的。智能建筑及节能行业强调用户体验,具有内生发展动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户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社会内涵和技术内涵两个方面。两方面的内涵构成了智能建筑总体的内涵。在社会内涵上,智能建筑主要表现在“节能环保理念”上,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社会的能源危机、减轻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人们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积极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动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技术内涵方面主要表现在,智能、节能两个方面。其中,智能技术方面是最先进的技术,其在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控制下,采用视频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由综合布线技术、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型技术而形成的技术。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必须能够自动地观测并适应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它还须兼具智能报警技术,使其各技术协调一致以及保证建筑物内外结构的统一。另外,节能方面是指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技术,包括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资源节约、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以及开发和高效利用新能源、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等多种多样的绿色环保技术。
2.2智能建筑的特征
智能建筑有节能减排、健康舒适、智能高效以及灵活便捷等显著特点。而现代化技术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建筑的功能也日益强大,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通信自动化、大楼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三项基本的自动化功能。因此,智能建筑在安全可靠性及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力方面也有了明显提升。
3智能建筑节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1智能建筑节能现状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目标。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际上,目前我国在智能化目标定位中明确提出节能要求的并不多,已建成并确有明显节能功效的智能建筑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建筑将会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2智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影响因素也非常多;节能建筑的广泛兴起势必逐渐成为人们的必然需求,改善大气环境,减轻建筑耗能所带来的污染,成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仅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更与“小家”利益息息相关。
4智能建筑节能措施
4.1楼宇照明节能措施
我国的建筑中,一般使用电表对楼宇间的照明系统进行了管控,依据时间的变化来决定照明系统的开启或者停止。这种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照明控制的自动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成熟的照明技术已经在建筑照明领域中有了一定范围的应用。照明节能技术主要使用总线式,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提升了控制自动化的水平,同时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并且这种系统的稳定性也更高,启动与停止也比较简单。相对于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更加灵活,控制水平也更高。
4.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节能措施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建设智能建筑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无线传感器能够大大满足智能建筑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于智能建筑领域的节能技术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用切实可行的数据传输协议,能够实现智能建筑节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优先级传输,确保节能系统的可靠与稳定以及高效的运行。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信息感知,主要通过温度、照度等传感器对实际物理环境的感知,进而实现数据的采集。为了确保智能建筑节能系统的高效运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使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温湿度、照度以及二氧化碳等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容易进行部署,且价格比较低廉,它已经成为建筑节能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之一。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感知物理环境,进而将环境信息数据通过自组织多跳的方法输送到服务器上。这样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路可以通过先进算法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灯光等进行调节;另一方面,服务器决策者可以通过主机控制器来直接管控某个设备。
4.3门禁一卡通技术节能措施
随着安防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发展,门禁、视频监控以及防盗报警功能等已近进行了深层次的融合,正在迈向高度的集成化,这集中体现了现代智能化节能管理的要求。一卡通刷卡时,通过控制器来实现对报警系统的撤防或者布防。在通常情况下,人员离开房间之后,通过刷卡加密的方式来进行布防,同时联动关闭室内其他的灯光以及空调设备等,从而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
5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IT技术、以太网逐渐进入建筑,将建筑带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我国建筑智能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内相关标准应当顺应完善。在技术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时候,有些行业标准没有得到及时跟进,必然出现标准滞后的严重现象,制约着国内智能建筑向前发展。现在智能化系统越来越多,建筑情况越来越复杂,有些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技术发展的要求。当技术人员碰到具体的问题时,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性能指标,无法指导后期的工作。因此,对于现有的智能化标准,应当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加强更新换代的速度,使其更好地为建筑服务。
1我国智能化建筑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新建建筑大多为智能建筑,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已全面进入智能建筑建设的新。继我国大陆第一幢智能大厦北京发展大厦、上海浦西第一高楼世茂国际广场、南京第一幢甲级智能建筑中信银行大厦、香港第一幢智能建筑汇丰银行总部大楼等经典的智能大厦随着城市化脚步到来后,21世纪新型智能楼宇以更快的速度在发展。例如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上海金茂大厦、广州中信广场、新电视塔、珠江新城东、西塔等。据住建部统计,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城镇人口超过7.5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从当前我国智能建筑的总体发展水平来看,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普及程度和水平来看,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普及程度和水平较高,只是各种类型建筑的需求不同,智能化程度有所差异。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投资额约占建筑总投资的8%-10%,较高的可达15%。目前,据住建部公布,我国既有建筑的总面积为400亿平方米,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还将建约300亿平方米的房屋,这将为智能建筑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未来,智能建筑将日新月异。
1.1住宅智能化问题我国智能建筑系统设计不完善、检测不充分、技术不兼容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根源在于“标准”存在严峻漏洞,在建筑业技术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时候,有些行业标准没有得到及时跟进,必然出现标准滞后的严重现象,将制约着国内智能建筑向前发展。就国内智能化建筑标准游走于核心技术边缘,法规落后,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的现状,我国对于现有的智能化标准,应当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加强更新换代的速度,使其更好地为智能建筑服务。如今,中国智能建筑各项标准也陆续制定出台中,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否需要每隔相应期间对原有的标准进行修改补充;加大国内标准准制定的力度等系列问题值得业界深思。
1.2住宅安防智能化随着多行业用户对智能化重视度的提升,安防项目的总额度大幅增加,IT、电信、智能建筑等领域的大型集成商进入安防系统集成行业,从不同角度切入并满足了用户对智能化监控的需求,直接提升了智能建筑行业的系统集成能力,整合型集成商的优势明显,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的智能建筑市场普遍面临这种现状。新建建筑较少将安防系统单独招标,而是打包在弱电总包内,对于安防资质反而不太有硬性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反而在工程案例、资质、资金实力等方面提高了安防工程商的准入门槛。基于建筑物内部的Intranet的各弱电子系统的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及有效联动的智能建筑进行总集成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现在的大项目也一定要求系统集成。
1.3住宅管理智能化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小区,为在城市内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统一管理、特征相似的住宅楼群构成的住宅小区实施的建筑智能化。例如进小区大门(或楼栋门)要刷卡;有人按门铃不但可以与其对话,而且更能看到对方的样貌;小区里各重要位置都有电子眼时实监控;一旦有人非法入侵设防区域,控制台会立刻收到报警信号。一般,智能小区系统集成包括以下子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程控交换系统、可视对讲联网系统、家居安防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周界防范系统、三表计量系统、园区/停车场出入口、门禁、考勤、一卡通消费系统、视频会议系统、VOD点播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
2住宅智能化实现的方式
关于智能建筑的概念,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均无统一的定义,其原因在于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通讯信息产业结合的产物,近年来信息产业又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迅猛发展,而智能建筑中的许多技术都是和计算机与通讯技术有关,因此智能建筑本身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其采取的新技术和新概念使智能建筑具有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和更多的便捷。
2.1HFC网络技术我国有线电视覆盖范围广阔,用户普及率高,是电信网之外的另一个资源大网。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网逐步发展为双向HFC综合信息网,除传送常规的广播电视信号外,还可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传送图像、数据和语音等多媒体数据。HFC双向混合光纤同轴电缆传输网从有线电视前端中心用光纤将信号送到各小区的光节点,从光节点处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与住户连接HFC网频带宽、速度快、性能可靠稳定,是智能化住宅小区理想的信息传输网络平台。
2.2网络没计方案有线电视台控制巾心总前端通过IP主干城域网与各个分前端连接,分前端通过光纤连接各光节点,光节点以下是双向同轴电缆分配网连接到用户端。若CMTS位于小区内,则小区智能控制中心为有线电视的一个分前端,CMTS与CM之间是采用同轴电缆分配网相连接。在双向HFC网上构建小区宽带信息传输网时,根据网络结构,在小区控制管理中心没置电缆调制解调器头端系统(CMTS)和路由交换机,用户端设置电缆调制解调器(CM),南此构成双向HFC网的用户宽带接入传输平台。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0.前言
近些年来,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此契机下,我国的智能建筑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但是随着技术的不但深入和发展,一些相关的行业却出现了滞后的现象,未能及时跟进,势必对我国的智能建筑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因此,本文着重对我国现在的智能建筑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促进其发展的相应措施,旨在改善我们住宅的功能,提高其舒适度。
1.对智能建筑的概述
所谓的智能建筑用英语表达是Intelligent Building,简称IB,指的是信息时代将高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业而最终形成的完美产物。它被大多数人公认为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结合多种高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共同应用于建筑中,并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通过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管理信息资源、自动监控设备、全面服务信息使用者,从而实现投资合理、迎合大众需求的安全、高效、舒适、灵活、便利的建筑物。
2.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的现状
城市化建设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同时,智能化建筑又是一个城市化进程快慢的标志,因此,可以理解为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好坏对于我国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城市建设均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可以说是处于蓬勃发展期,当然这还是仅限于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都已全面进入智能建筑建设的新。自从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新型智能建筑以更快的速度在发展,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如:上海金茂大厦、珠江新城东、广州中信广场。从我国目前的智能建筑的总体发展水平来看,仍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普及程度和水平高,但是受到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建筑类型不同,而且智能化的程度也是有所差异的。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对于智能建筑工程的投资已经占据建筑总投资额的15%,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投资将会更多。由此可见,智能建筑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广阔,而且日新月异。
2.2我国住宅建筑智能化存在的问题
2.2.1住宅智能化标准滞后
目前,我国的住宅建筑智能化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标准滞后,存在严峻的漏洞,从而导致智能建筑系统设计不完善、技术不兼容、检测不正确等问题,这极大地制约着我国智能建筑的普及与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应的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和深化,正常情况下,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然而却由于一些行业相应的标准没有得到及时的跟进,致使标准出现缺陷和漏洞,由于其技术与标准不统一,从而无法促进国内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智能化建筑标准远远落后于技术,处于技术边缘,相关法规落后,无法发挥其职能,落后于时代步伐的后端等种种现象,我国相关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认清事实,接受事实,因地制宜的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改正,对于智能化标准要做到及时跟进,与技术的跟新换代速度应该持平,并针对智能建筑的各项技术陆续制定相应的标准。
2.2.2住宅安防智能化有待提高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对智能化重视程度的提升,安防项目的投资额在建筑行业的总额中比例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安防系统的集成行业已经接收了电信、IT智能建筑等领域的大型集成商,可以说,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智能化监控的需求,而且也相应的提升了智能建筑行业的系统集成能力。虽然我国建筑安防智能化有所提高,但是同一些发达国家的相比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还是不完善的,需要进一步改造,具体体现在我国的大部分智能建筑均为将安防系统单独分离开来进行招标,而是打包在弱电总包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防系统的功能性,而且对于安防资质方面缺乏硬性的规定,由此可见应该得到重视的方面没有得到,反而却在工程方案、资质、资金实力等方面加大重视,这对住宅安防智能化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2.3住宅管理智能化有待提高
所谓的住宅管理智能化指的是通过采用现代高新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频技术)等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成一个高效的住宅智能化管理,从而满足住宅者的要求,实现智能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便利性。智能建筑是在城市的一角,属于一个独立的区域,实行着统一的管理,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还未全面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如:进小区要刷卡,当来人按门铃时,不仅可以与其对话,还可以看见对方的样貌,除此之外,小区各方面均有监控,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人员进入小区,实行不法行为。但是就目前来看,对于大部分地区这些还属于是设想,即使一些规定存在,但还是名存实亡,一些居民认为这些方法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因此,不是很配合。由此可见,我国的住宅管理的智能化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3.实现建筑智能化的措施
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与通讯信息产业有机结合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智能建筑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它将呈现出更多的便捷和功能。
HFC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智能建筑的发展,因为它具有速度快、性能可靠、稳定性强等特点,是智能化小区理想的信息传输网络平台。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无线网络电视上,为用户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更多享受。
有线电视台控制中心之所以能够全面控制各个分段,主要是通过采用IP主干城域网来达到目的的。同时使用光纤将各个光节点连接在一起。如果CMTS位于住宅小区内,那么小区内的智能控制中心则属于有线电视的一个分前端,并按照相应的步骤将双向HFC网的用户宽带接入传输平台,从而实现建筑的智能化控制。
4.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建筑业是主要的耗能大户,而且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接近一半的能耗是来自于建筑业的。但是建立智能建筑,不仅可以实现有效地控制系统,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环境,而且在很大程上降低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危机,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的运行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炳穆.浅谈住宅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2011(2):5-8.
[2]张卫东.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技术应用集成[J].中国建筑论坛,2010(2):104.
[3]刘京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建设及发展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关键词】综合合理布置 管线 智能建筑工程
一、管线综合布置工作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管线综合布置阶段是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整个建筑工程实现智能化、现代化的一个象征。在我国目前的技术要求下,随着智能建筑工程的智能系统日趋复杂和庞大,线路结构也就随之而复杂和庞大了,这无疑是给以了管线综合布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我国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人均占地面积日渐减少的今天,其直接导致的建筑工程的高层化和大型化也加大了管线综合布置的难度:管线综合布置工作贯通了整个智能建筑工程每一个角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建筑规模大型化、高层化的要求下,管线综合布置工作也愈发繁重起来。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能够有足够的全局把握能力来更好地把握整个工程,以工程现状为依据,对管线的布置要点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评估,依照评估结果选择适用的布置方法,将管线的布置工作充分衔接起智能建筑工程的各个智能体现点,落实整个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让其建设更为完整。
但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管线的布置技术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尤其是在处理管线搭配矛盾的技术上,我国的管线综合布置仍未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布置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管线综合布置经验,所采取的管线测绘方式较为死板,一旦出现了突发事件,整个管线综合布置图则会被颠覆,甚至造成施工瘫痪。下面,笔者将就有效改善我国目前管线综合布置工作现状的合理化对策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促进我国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
二、智能建筑工程中管线综合的合理布置
(一)管线综合图的合理设计。
管线综合图是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外的另一图种,其是主导着整个管线布置工作的一个重要设计图。设计人员在设计管线布置图的过程中,必须将其与施工设计图区别开来,并充分考虑管线综合图与施工设计图的可能重叠设计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重叠设计,从源头上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让管线综合图更为顺畅地融入到整个施工工作中去。此外,在设计前,设计人员还应深度了解到整个施工设计书的设计要点,再结合管线综合图的设计方针,将设计工作灵活化,在保证设计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将管线综合图的系统化特点布置到位,充分凸显整个智能建筑工程的智能化进程。在设计完成后,则应采取一系列的可行性评估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整个设计工作的合理性。
但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我国智能建筑工程企业的在进行管线综合图的设计工作的时候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设计专才而选择较有能力的设计院进行设计,这就从根本上加大了整个设计工作的设计成本了。在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保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首要工作就是要将自身的各项产业资源应用到极致,将成本降到最低,就现今的智能建筑工程而言,培养一支管线综合图设计团队则是实现最小化成本的关键性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培养设计团队的过程中决不能以传统的建筑工程作为示范,否则整个培训则会显得生硬化,也让设计学员对管线综合图的理解没有足够的深度。而且,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人员还应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设计经验作为支撑,使课程更具时效。但是,由于培训工作从人员到培训的设备、资料都较耗资金,对于小型的智能建筑工程企业而言,这一项工作则可以通过直接招揽相应人才来达到相应目的。
(二)统一标注。
管线综合是一项极具系统性且布置结构较为复杂的工作,许多的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线综合的布置工作时,往往会发现设计图有一些标注出现矛盾的现象,这就从根本上滞碍了整个管线综合进程了,甚至在少数的管理人员在没有弄清楚各标注实质意义的时候就开展布置,直接造成了施工矛盾的发生,让整个管线综合布置工作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线综合布置之前,必须先行弄清楚各个标注的实质性意义,对出现矛盾的标注或概念较为模糊的标注进行全方位的布置点分析,统一整个管线综合布置工作,从根本上实现管线综合布置工作的系统性。
(三)采集有关部位的建筑结构尺寸。
要画综合管线图必须搞清楚有关部位梁板、柱的建筑结构尺寸,例如层高,板厚,垫层厚度,梁柱的具置,梁柱的具体尺寸,特别是梁的高度,不仅主梁尺寸要知道,次梁的位置和尺寸也必须知道。
(四)设备电气大综合。
当设备电气各专业标高均统一为空间占位,设备电气小综合业已分别完成,和建筑结构图纸的核对比较全部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设备电气大综合了。其办法是将所有桥架均集中在一张图上的电气图纸和设备专业的空调风管平面,空调水管平面。消防水管平面和给排水平面分别一一核对比较,发现问题记录下来。将以上历次核对比较所发现的所有问题集中起来,统一协调解决。凡较为简单,单一采用标高调整或平面位移即可说清楚地均采用文字叙述,先指出所在平面轴线位置,然后指出对何种管线及如何进行调整。凡情况较为复杂,存在多种管线,既需要调整标高又需要调整平面位置者,即在适当部位画出剖视图。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T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7-0021-02
智能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现代建筑技术的合理运用,更要将电脑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等相关技术综合其中,使智能建筑能够做到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业主的需求,资源也能够得到合理配置,生活及工作环境健康而又舒适。智能建筑究竟有多么智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因此,在智能建筑中,只有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运用合理,才能够有效提升智能建筑的资源利用程度,满足业主多样性、差异化的需求。
1 智能建筑概述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居住需求,而对所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便利程度等配套服务以及沟通、信息安全等方面期待更大,在这种大背景下,智能建筑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智能建筑的普及,不仅是对传统建筑中电气系统的不断完善,更解决了业主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备和系统不断发展完善,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智能建筑要想进一步提高效用必须走集成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智能建筑中的很多系统,如控制、动力配电、防雷等等均需要依赖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此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能够改善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从而保证其始终处于高效、安全运行的状态;智能建筑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必须依赖于屏蔽、抗干扰以及防雷技术的正常运行。因此,作为智能建筑的设计规划人员,必须做到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建筑有机结合,才能够赋予智能建筑真正的智能体验并发挥其全部的智能性能。
在我国,智能建筑的产生很好的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因此得以迅速普及,内智能建筑更多注重其实用性、先进性、节能环保效能以及持续升级等等特点,而国外智能建筑更加注重科技上是否有新的技术进步,我国注重智能建筑节能减排,追求其高效和低碳的现状对于全社会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建筑会在将来的城市规划以及建设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与智能建筑的不断融合创新,将会使得智能建筑成为未来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设计和技术上将会不断突破发展,不仅为传统建筑的升级赋予新的内容,而且能够保持持久稳定,为业主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1 ]。
2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分析
智能建筑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喜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功不可没。智能建筑在设计、规划以及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综合布线、通信集成、安全检测等等技术,而且能够将这些技术进行整合开发,使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更加合理。此外,智能建筑还可以对建筑内的各种用电设备和设施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集中控制,进一步凸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2.1 智能建筑能够实现实时全方位的监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地少人多的现状使得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高层建筑涉及到的电气系统较多,结构也比一般的建筑复杂严密,故障频发的同时又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及时地排除,这时,智能建筑就显现出自身的优势,借助于电气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能够对高层建筑的每个楼层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电气故障并进行有效的处理。此外,高层建筑中的通信、通风、照明、给水、排水等等设备,在电气自动化的助力下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些改善不仅仅能够提高高层建筑的便捷性,而且使其更加安全,运行更加稳定。
2.2 智能建筑能够对各种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
依托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人们不仅能够对智能建筑里面的各个设备和设施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还能维持设备设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信息技术控制的不断完善,不仅使得控制机房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电气进行合理管控,而且还能够使数控体系的调节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方便实现不同楼层之间的远程管理;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高效易用的配电管理系统,借助于电磁换向阀,能够做到对电气设备的开关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完成对不同区域和不同部件的结构的控制,这就要求智能建筑的设计师和规划者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领悟[ 2 ]。
3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
电气自动化控制,言下之意,就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全天候的全面监控,相对于传统的建筑,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建筑结构大多比较复杂,包含的元器件比较多,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差错或者失误,从而导致电气设置不合适,继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持续使用,给建筑的管理者带来很多麻烦;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能够在大型建筑内部搭建起一套全自动的控制系统,通过对整个建筑进行实时的监控,实时采集建筑内部各个方面的信息,借助信息系统将实时情况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利用现代化的分析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利用价值,能够反应出大型建筑内部是否存在电气故障,如果故障存在,能够第一时间方便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和维护,从而保障建筑的安全运行、稳定实用。
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还表现在其能够将整个楼层中的配电、照明、通信、给水、排水等等系统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动化系统在其中有良好地沟通和联动的作用,能够根据业主的实际需求或者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保证智能建筑能够满足业主的生活和工作需求,让业主在智能建筑中感觉更加舒适和便捷。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比如突发火灾或者水管爆裂等,电气自动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动化判断,及时判定结果,并做出自动化调节和科学的控制,将突发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避免给智能建筑造成更大程度的破坏,保证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2 电气自动化技术特点
通过上述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了解,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就是将多媒体技术、通信及信息技术等等整合到一起,形成一整套自动化的操作系统,从而实现对智能建筑的全方位监控和相关的功能操作,有效提升智能建筑的安全性、便捷性。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省时省力、节约资源、提升建筑性能等等特点,应该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3]。
4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具体应用分析
智能建筑将电气自动化技术等许多现代高科技技术有机融合到一起,满足了业主个性化、差异化的生活需求,同时,借助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中的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还能够完成对整个智能建筑的智能控制。目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TN-S系统是指在配电系统中将保护线地线和中心线进行区分,在利用这一系统时,应当注意需要将低压系统中的保护线地线和三相四线进行连接,能够充分发挥其预警和防静电的功能,使智能建筑能够得到有效利用;TN-C-S系统则是由TN-C和TN-S筛鼋拥叵低匙楹闲纬傻模这两个系统自身均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将二者合理的运用到智能建筑中,能够大幅度提升智能建筑的安全性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主要的具体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确保配电系统智能化
智能建筑能够顺利运行,配电系统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配电系统只有借助于自动化技术,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保证安全运行,并且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首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应用,不仅能够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同时也能够使其运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变电站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多运用一些全微机化设备取代常规的电磁式设备,多运用光纤通信电缆取代传统的电力信号电缆。同时,应当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全方位监控,实施自动化的监督控制和运行管理;其次,在智能建筑中的供电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配电效率,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举两得,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对配电管理和供电调度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提升自动化水平,最大程度地提升配电效率。最后,在电气安全系统中运用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中电气安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智能建筑中,电气安全借助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对设备的绝缘性能、电气安全进行实时的有效监控,而且还能够对带电体与人体和地面的安全距离进行准确计算,从而保证业主的用电安全,此外,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安全也能够依托于电路安全载流量的有效监控而得以保障。
4.2 保证楼宇控制系统有效运行
建筑物的控制系统包括排水、通风、照明以及消防监测等等,在照明系统中,智能开关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资源,而且能够满足业主的实际需求,保障监控系统的实时全方位运行,有效节约人力和物力;通过智能的在线监测系统,智能建筑中的消防系统能够做到自动监测以及数据的实时传输,不仅能够对整个智能建筑的实际运行状态做到及时合理的掌控,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监测的准确程度,防止火灾、水灾、踩踏等事故隐患,上述系统均和业主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以及对这些系统的合理控制和科学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能够满足业主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4.3 保障通信系统实时畅通
通信系统也是智能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通信系统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智能建筑才能够称的上真正智能,因此,智能建筑必须对通信系统进行完善,使得用户所在的局域网和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以及外部设备之间联系畅通,数据能够得到实时有效的传输和交换,从而满足业主的差异化需求,与此同时,卫星通信以及IP通信等各种现代通信设施借助自动化技术能够更好的保障智能建筑通信系统的流畅运行[4]。
5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电气安全距离问题
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或者物体靠近带电体而不会发生触电的距离。人体之间、人体和带电体之间以及带电体相互之间都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此外,工作人员在配电装置和配电线路周围进行相应的作业时,都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免发生触电造成危险。
5.2 安全载流量问题
智能建筑中,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最大的电流量,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超过了其安全载流量,那么导体温度会超过临界值,从而会导致绝缘体的损坏以及漏电,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因此,这就要求在智能建筑的用电过程中明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在这一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电缆设备,并且特别注重导体横截面。
5.3 电气绝缘问题
电气的绝缘能够保障电气装置和相关配电线路的良好绝缘,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顺利运行都是关键的保障措施。电气绝缘性能的完整主要通过一系列参数的衡量得出,其中包括电气设备的机械损耗、电流泄漏以及耐高压的强度等等,智能建筑中电气的良好绝缘和电气安全密切相关,必须给予重视。
6 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建筑通过对传统建筑的不断完善,必将成为人们未来生活居住的新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这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整个建筑的工程效率,而且提升了建筑内部测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能够最大限度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借助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和运行效率明显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业主的差异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彭程.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49,166.
[2]王浩.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4):21.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建筑;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物中,尤其是居民建筑物中,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气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谓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一般指的就是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核心,在建筑中组织好综合布线等工作,从而使得建筑中的设备与通信乃至办公等诸多功能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并以此来进一步推进现代建筑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等方面的发展。但是由于当前我国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正在推广和发展阶段,技术尚不成熟,因此我们更应当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并通过对现代智能化设备的客观现状进行有效结合,把握其应用要点,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并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营的安全与稳定,使得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得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建筑与智能建筑的区别分析
1、传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
传统的建筑每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强弱电截然分立的建筑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智能化建筑高速发展的要求。传统建筑物中通常存在多套独立的不同的布线系统,如电话系统使用普通平行线对、闭路电视系统使用同轴电缆、计算机局域网一般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多使用屏蔽双绞线、电视监控系统使用视频线缆等,这些布线系统的线缆、接插件及配线架等设备都各不相同,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另外,由于传统的布线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电缆、电线以及接线设备。因此,这就导致了相互之间技术性能的较大差别,从而难以互通不能兼容的问题时有发生。在以往进行传统的布线时,如果在布设施工中需要改变终端设备位置和数量时,同时也必须对缆线和其它设备进行重新敷设,而且施工过程中还要面临因更换线缆和设备带来可能发生的临线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从而造成增加工程投资以及延时完工的现象,因此,随着传统布线系统的限制,综合布线系统得到飞速发展。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标准化部件,能够保证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技术性能的优良可靠,以及满足今后可随时进行升级的智能建筑通信需要,虽然综合布线系统初投资较高,但从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个使用期来看,比传统布线更加经济。
2、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特征
相对于传统建筑,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以及便捷的环境、节能、节省运行维护的人工费用、系统集成等等特点。智能建筑首先要实现和确保人、财、物的高度安全。其次,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目标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最低的成本去确保建筑物内设备维护、运行、更新。换句话说,智能建筑安全、舒适、便利、节能、节省人工费用等所有这些特点,必须依托集成化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才能得以实现。
二、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的体现
对于当前我国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情况而言,其技术优势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实现了对设备及其系统运行的全过程有效监控。尤其是在功能众多的大型建筑当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配件多样、结构体系多变、功能实现复杂,因此其在传统的运行模式下往往会出现控制盲区,从而造成故障的产生。而现代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由于能够对整个系统实现实时的数字信息化有效监控,因此能够将控制中心发出的命令迅速传递到各个系统,同时将其反馈信息迅速返回到控制中心,从而实现一种高效、持续且实时的控制目标。
2、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大大加强了联动性能。该自动化技术不仅将建筑中的安防消防、通风照明等系统整合为一个大的体系,从而充分加强了其联动性能,并且实现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优化配置和联合互动。
3、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的安全性能非常强大。由于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无论是设备问题还是操作不当甚至是周边环境的不利变化都有可能会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风险。而该自动化控制技术就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系统对于这些不利的异常因素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反馈,并且能够采取遥控模式来极大减轻各种突况对于系统控制和维护人员带来的伤害风险。
4、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能够提供更加详实的数据和更加精确的计算。该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对其运行流程、问题处理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准确详实的数据库,以此来给后期的各种优化决策予以可靠的信息数据保障。
三、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探究
在建筑电气中,智能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建筑电气设备故障预测分析以及建筑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等。所以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主要包括: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故障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等。
1、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需要有自动控制和保护系统,以便在发生一些意外时,可以进行自我控制和保护,防止事故的发生。而这些自动保护以及控制系统中则可以运用智能化技术。首先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应用 GPS 定位功能,对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电气设备、线路以及装置配件等进行定位,并利用传感技术进行将电气工程的施工或者工作状况传输给计算机系统,即进行电气工程施工或运行的数据采集,然后计算机系统利用电机设备、电磁场以及电路等学科知识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按照设定的系统程序,如果出现了哪种数据,就该进行何种控制措施。这样就可以对建筑电气进行智能自动化控制。
2、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故障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电气系统的控制和保护,如果一旦出现了问题,智能化程序中没有被规定的状况,则可以发出警报,并对发生问题的部位,进行重点的实时监控,同时,还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智能化故障分析系统,利用智能化技术中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以及模糊逻辑等技术,对发生问题的部位进行故障分析,例如,当变压器出现故障时,便可以对变压器油中的气体成分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缩小其故障范围。
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智能化技术的遗传算法,一个是智能化技术的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模型,其原理是模拟生化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学机理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理论,运算过程中应用生物界中的进化规律,进行随机性搜索。智能化技术中的遗传算法在电气设备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中的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
结束语
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电气与 3C 高新技术相结合下的建筑智能电气产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 ,未来智能建筑智能化技术和性能都将不断提升 ,未来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特征也将越明显。
参考文献
[1]耿霄.现代智能化建筑与建筑电气之间的关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7):187-189.
[2]黄能榕.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与接地保护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2010(11):482-484.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在各种能耗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建筑电气能耗最为严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优化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建筑电气行业开始着眼于改进并创新智能化建筑的节能优化方案。如何对建筑物的各项控制系统和供配电系统实行智能化管理控制成为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中心环节。
2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行业在新能源的利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是,智能化建筑节能技术尚未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发展水平较低,难以与发达国家的专业水平相抗衡,尤其是我国尚未形成专门的针对建筑电气节能有关设计方面的规范标准。另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相关技术人员对设计理念的认识比较片面。如在进行具体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系统设计进程中,建筑电气设计的相关人员未能对节能优化控制环节进行客观分析和综合把握,阻碍了电气建筑节能的具体设计和安装环节,影响了一些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系统的正常运行。
纵观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在事件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因素,限制了智能建筑节能系统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方式、照明光源的不合理选择造成了照明系统的高耗能。建筑耗电中照明耗电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不合理的照明开关控制及节能系统控制方面存在的漏洞都造成了大量能耗,给电气节能系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智能建筑的通风与设计不合理造成了智能建筑的空调冷量过高。一些使用中央空调的商业楼或办公楼,在建筑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设计施工造成机械排风及室内通风不畅、设备选型不当、运行制度不合理等,最终导致室内外通风不畅,通风换气形成冷负荷,增加了空调耗冷量。3)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系统缺乏有效的协调统筹,导致节能系统在实践中得不到高效运用。难以统筹兼顾节能系统的各项控制系统,给施工和节能设施建设带来困难。合理的统筹兼顾才能保证智能建筑的电气节能系统有效运行。4)其他辅助电气设施设置不当。建设过程中,在智能建筑内部由于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等方面的系统运行方式或设备选型不合理,都会导致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的高耗能问题。
3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设计
1)对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研究智能建筑的电气节能优化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用电设备的特点、用电负荷容量和设备具体布置等情况,基于对以上因素的客观分析,确定合理的供配电节能设施,确保设备在保持正常运行状态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能源消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智能建筑的电气节能系统:合理选择用电电压;供配电布线要短且直,减少能源损失;尽量简化电气系统。
2)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智能建筑的照明系统是建筑施工的一个重大方面,用节能照明灯具取代普通照明灯具,采用声光控系统设计照明开关,这样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另外,建筑电气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对自然光的利用,可以设置采光井等来提高室内通光。对内部照明系统来说,应尽可能的设计成低耗能的节能灯,减少耗能的同时保证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3)对电梯、通风、空调及够供水系统的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应合理的选择电梯型号,可使用小机房电梯以减少电能消耗;对通风系统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电力需求情况,结合风机等设备的配置要求,合理选择节能环保切经济效益良好的产品;对于空调系统的选择,应优先考虑水源热泵空调,它具有节能环保、零排放、无污染等特点,机组效能远高于传统空调;对于供水系统的设计,无负压供水设备具有绝对优势,它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可以净化水质。
4)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利用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减少对高耗能设备的使用以及对非节能设备的依赖。另外,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采用低耗能的室内装饰和光电幕墙,墙体使用新型节能保温材料,这些措施在达到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目的的同时还减少了制冷及升温的能源消耗。
4总结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323-01
1 智能建筑概述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追求者信便捷和安全舒适的生活方式,因此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在逐步提升。智能建筑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智能化”,在于它采用多元信息传输、监控、管理以及科学有效的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智能建筑已成为各国综合应用科技能力的具体象征,也是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和智能化城市的网络节点。
智能建筑是现在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逐渐发展和充实,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athode Ray Tube,CRT)、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简称“4C+A”技术,一起构成了只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
2 智能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在信息技术智能化、信息网或全球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信息革命浪潮冲击下,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在大踏步的前进。智能建筑由于装备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校方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建筑物的物业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使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有了现金的平台。近年来,一些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智能建筑充分利用各类硬件设施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管理软件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就总体而言,情况并不乐观,充分运用智能化系统技术手段进行较完善的物业管理的智能建筑占建成智能性建筑物的比例不高,多数建筑物的物业管理仅是部分利用了智能化系统。因而,智能建筑的技术优势与投资效益并未完全得以体现。
3 几种智能系统
3.1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通信与信息所针对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它所设计的范围很广,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
3.2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实体防范和技术防范3个范畴。人力防范是指能迅速到达现场处理警情的保安人员;实体防范即物防,是由能保护防护目标的屋里设施(如防盗门、窗、铁柜)构成,主要作用是被动的阻挡入侵;技术防范即技防,它是由探测、识别、报警、信息传输、控制、显示等技术设施所组成的。近年来,在智能化建筑、园区、住宅小区等建设项目中,越来越重视通过技术防范措施来保障综合安全防范的效果。安全防范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应该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手段综合考虑,有机结合,统一管理,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
3.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现代智能建筑根据不同的功能用途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智能型办公楼,智能型综合楼,智能型住宅。为了满足上述不同的智能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人群,建筑物内部需要设置大量的机电设备,如变配电、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电梯等。这些设备数量庞大、分布区域广、控制工艺不一、联动关系复杂,为建筑设备的运行操作与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而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来进行分散控制、集中监事和管理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和趋势。
3.4 消防自动化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消防自动化系统有别于其他分系统,一是本身专业范围广,与其关联专业范围更为广阔,且“麻雀虽小,五脏齐全”,自成独立系体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问世迄今仅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然而其技术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之快令世人瞩目。按其用途、探测技术方式、信号处理、系统连线及智能化程度分类有可分为诸多类型。国内外专业界对齐分类方法还未统一,但一般还是将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为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现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两大类。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现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探测器本身的性能。区别之二在于信号处理方法做了彻底改进,即把探测器中模拟信号不断送到控制器评估或判断,控制器适用当算法辨别虚假或真实火警,判断其发展程度和探测受污染的状态。这一较高质量的信号处理技术,意味着系统具有较高“智能”。
参考文献
[1]花铁林.中国消防电子产业技术现状与发展[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4,(2).
关键词:智能建筑技术水平建筑标准管理自主创新
自1984年第一幢智能大厦在美国出现,智能建筑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智能建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模式,它利用当今日益发展的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集成系统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智能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它展现出的生机勃勃的活力,预示着它必定成为并代表着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一、中国智能建筑的现状
虽然智能建筑在中国到九十年代才真正起步,但发展速度却是非常迅猛。根据中国智能建筑整体形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智能建筑每年保持着20%的良好增长势头。从2006年的283.5亿元到2010年得541.5亿元,可见智能建筑在中国的可喜成绩。然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智能建筑的质量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已建成的智能建筑中运用不正常地比例竟达到70%以上。这种情况的确令人堪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造成现今这种局面的是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技术水平、建筑的衡量标准、管理方法与策略等等。
二、智能建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水平智能建筑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对建筑的装备、服务和管理进行组合从而达到效果最优化。因而它所涉及的技术非常多也非常复杂,特别是要实现通信自动化(CAS)、楼宇自动化(BAS)、办公自动化(OAS),这些都是需要先进的技术。虽然全世界智能建筑发展的历史不是很长,但我国的智能建筑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同时设计单位没有优质的技术人才,缺乏智能建筑系统的专业知识,设计智能建筑时没有长远的规划。施工队伍方面也是良莠不齐,因为他们大都是农民工,没有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安装一些设备系统时,他们可以凭借经验,但面对更高要求的智能建筑建设时,就没有对策了,只有盲目施工了。
2.建筑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智能建筑建设是多方参与的过程,并且每一方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于建筑的标准衡量也就不相同了。房地产开发商多请国外的设计单位和系统集成商们为他们设计,国外的智能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各类标准也不统一,这使得我国的各地建筑标准混乱不堪,智能建筑的合格率不高。虽然有些地方政府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制定和颁布了地方的建筑建设标准,譬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大城市,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智能建筑的法律文件,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但整个智能建筑行业的标准以及全国的智能建筑建设规范依然没有形成。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有些法律法规相对落后,已不再适应现实的要求了。
3.建设管理在施工现场监管人员有的直接从施工队伍中选择,或者依靠个人关系取得工程监管人员的职位,然而,他们都没有接受专门的职业培训或者实际经验,对于智能建设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有些监管人员本身素质低,责任意识淡薄,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一旦发生事故则是相互推卸责任。对于建筑质量,监管人员马虎了事,并没有按照规定的建设标准检测完工的工程。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高利润、高速度,急躁冒进,往往忽视竣工验收时对质量的重视。
4.自主创新在中国的智能建筑市场上进行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是一些外资企业,包括IBM、西门子、江森自控、朗讯科技和霍尼韦尔等国际大企业。中国还没有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智能建筑集成产品。智能建筑在中国有广大的市场,它正处于成长期,对于全球那些想盈利的企业来说,中国是风水宝地,未来中国的智能建筑市场依然会火爆,国际性大企业参与中国分红夺利自不用说,这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如何能与国际大企业博弈并生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三、智能建筑建设问题的对策
1.提高认识,统一认识由于智能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当前国内对于智能建筑的认识各人有各自的看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的功效日益扩大,对智能建筑始终不好下定义。而那些大举着“智能建筑”旗帜的开发商们也只是借着智能建筑的名头来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因此,我们应该对智能建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搞清楚关于智能建筑的模糊观念,还要在全社会进行适当的统一讲解和宣传,提高认识,以防某些不良的开发商对客户进行蒙骗欺诈。
2.制定合理的建筑标准和设计规范要解决中国智能建筑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国家应当组织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建筑工程师以及相关部门共同研讨出切实可行的建筑标准,同时完善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形成系统、标准、科学的智能建筑管理法律体系。明确各方的法律责任,增强建设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感,让中国的智能建筑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地方上,地方政府要结合各地的地域特色,风俗民情,考虑到各种因素,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下制定出合理的智能建筑标准和设计规范。
3.重视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针对我国智能建筑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障碍和技术缺陷,国家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智能建筑中的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人才,还要注重消化吸收,发展国产化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平台。国家在严格智能建筑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要注重扶持那些自主研发,竞争能力较弱的本土企业,使之发展壮大,能与国内智能建筑市场上的外资企业竞争,解决我国国内智能建筑建设依靠国外设计单位和智能产品的状况。
4.培养专业人才和专门管理人才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包括火灾报警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并且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与建筑结构相协调,因而除了施工队伍中要配备专业的安装人员外,还需要懂得现代建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这方面人才缺口很大。因此国家要定向培养,在各大学院校开设与智能建筑相关的的课程,以青年学生为教授对象,建筑专家直接讲解,培养具备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智能建筑建设人才。国家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建设一支高规格高标准的专门智能建筑建设队伍。在管理方面,需严格把关,建设单位要挑选具备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管理人才,在后期还要针对智能建筑的管理进行专门培训。
结论
智能建筑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速度都已经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近几年政府项目工程和高校合并都为智能建筑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开发商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既不了解智能建筑的概念和要求,也不了解信息化产品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没有长远的规划。在施工的过程中,他们追求又快又省,胡乱消减开支,尤其是减少对建筑安全系统建设的投入,投入使用后问题重重,也没有做全面的安检,敷衍了事。对于智能建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谨慎研究,认真解决。智能建筑在中国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戴国文;谈智能建筑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科教纵横;2010(9)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 和谐 绿色 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的繁荣与信息技术的发达,智慧城市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推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势。智慧城市的构建主要是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对城市进行智能化、科技化的改造,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智能建筑作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时代的发展机遇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于其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建设过程中的空间和发展方向,本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一、智能建筑的重大意义与潜在发展空间
智能建筑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型产物,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理念的提出,智能建筑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现代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以云计算、互联网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智能技术型产业得到了壮大和蓬勃发展,人们今后的工作生活都会在无形中受到电子信息技术的影响,所以对于智能建筑的建设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通俗上来讲就是运用互联网相关信息技术对建筑或者建筑群采用智能控制,如建筑内的照明、监控、安防等等一系列管理系统,如果智能建筑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人们将来的工作生活中不仅仅带来相当大的便捷与安全性,更加利于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完善城市生活环境,实现智慧城市的构建。
二、智能建筑发展的策略原则与方向
2.1关注绿色建设,围绕信息网络技术
智能建筑本就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在其建设过程中必然是以标准化、智能化、环保绿色化为基本要求,主要可以集中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在标准化管理方面也许还没有成立一个体系,但是在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还是可以有一定基本要求的,如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就必须符合智能建筑发展与适用的要求,在建筑的各个门禁系统、或者玻璃窗等方面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材质如可以电子感应的材质;在建筑管理系统上尽可能全部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进行,如安防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等,都可以实行联网化管理,这样更加方便快捷与安全;在绿色环保建设上来看,也可以在很多地方加以发展,如对于建筑的供暖设备,就可以采用绿色的太阳能资源,在室内空调使用上,可以采取地源热泵型空调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在照明的方面尽可能采用高效节能的感应照明系统,能根据光线的变化智能的调节亮度,实现节能环保智能化。
2.2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科学生活环境
智能建筑的建设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人们,尽可能适应和满足人们的需求,优化人们工作生活环境,便利人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例如,在建筑安全管理上可以摒弃IC卡的使用漏洞,采用人脸识别的门禁管理系统,这样不仅便利而且大大提高了建筑管理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智能化的作用;在建筑内的安全警报系统中还可以与公安保全系统联网,如果说建筑内发生火灾或者其他危害安全的事故,警报系统就可以第一时间发出信息给公安系统,在建筑内保全的基础上,更加能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为人们带来更加完善的服务;还可以在建筑的照明光源方面加以改善,选择采光性好、寿命长、节能的光源载体,根据人们的喜好和眼部适应接受能力来选择,让照明更加适应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
2.3加快建设脚步,成就和谐智慧城市
对于智能建筑的建设中,上述已经提到了其重要性以及相关意义,在现有经济环境下,这是一个适合智能建筑大发展的时代。智能建筑推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也带动了相关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在智能建筑相关电子产品的选购中,就可以采取公开选择的模式,不单单依赖一家提供的建筑材料与资源,尽可能在多家中择优选择,这样就可能促进相关产业在竞争中不断完善,对于商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所以,在国家政策环境与城市规划的大力支持下,智能建筑应该秉承上述发展原则与策略,结合现今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地进行完善与推广,尽可能地加快建设推进脚步,为智慧城市的最终构建创造条件。
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志性产物,只有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抓住智能建筑建设的重点,以构建智慧城市,完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为智能建筑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这样就能更好的推进建筑智能化的建设。
参 考 文 献
[1].于小雅.技术千变万化,唯有数据不变[J].中国建设信息.2014(08)
[2].王晓彬;马戎;付维平.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结构化道路检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36)
关键词:智能建筑;系统检测;验收规范
一、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方案简单
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简单就意味着很多问题没有在设计方案中显现,问题变成了隐患,一旦隐患问题显示出来,其后果不堪想象。过于简单的设计方案对于实际的工程施工没有什么实际的指导作用。甚至一些施工单位直接使用其他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就成了一张废纸,没有实际意义。
(二)实际的建设产品与设计方案所要求的不符
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不仅仅需要一些建筑的基本原料,更需要一些智能产品加入到其中。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设计方案中所需要的产品型号与实际使用的产品型号不符,导致了智能建筑在设计中的应有功能无法实现,出现混乱的施工现象。
(三)建筑竣工文件中的相关参数缺失
智能建筑工程竣工文件中需要标清楚相关使用软件的数据参数设置,以便于日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但在实际中,竣工文件中往往这部分是缺失的状态,这为今后软件的使用及修理带来了麻烦。
二、智能建筑的验收方法
在我国,智能建筑系统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消防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等。我国现行的《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本着贯彻落实关于智能建筑工程检测的基本原则。
(一)对设备和材料的验收
智能建筑工程的软件产品和硬件设施应该符合我国强制性产品的认证要求,在安全生产的许可范围之内的可考虑使用,其余产品应经过相关参数要求的检查,通过检测的产品方可使用。材料和硬件设备的质量关乎到智能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商业用途的软件产品的使用要对使用许可及应用范围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自编的软件产品要进行全方位检测并提供完整的测试数据,以此来保证软件的可使用性和可持续适用性。系统的借口方面应该有晚上的接口规范,并且需进行接口测试,避免在使用时发生不兼容的现象和通信出现瓶颈等问题。进口的软件成品需要提供原产地的证明和商检配套的中文版合格证书、安装及维修说明书。责任方,根据要求对使用的设备及相关软件进行一一核实,并将证明及相关材料分类存放保存归档。
(二)智能建筑系统的隐蔽工序的检查验收
智能建筑工程也是工程建设的一种,所以,按照工程建设的施工程序来看,也需要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施工工程中的电力装修工程中的导管和线槽需设置在吊顶上,或将其装置在建筑墙体中,隐蔽预埋工作在建筑主体建设的时候同时进行,避免二次返工带来的资源浪费。暗装中的管道是否通畅,线槽是否通畅,是否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的安装,这些都需要进行验收检查,也是只能建筑系统验收的最初级的工作。责任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设置专业人员对建筑过程进行实时的检查,将检查的重点放置在检查品种、位置、弯曲度及规格参数等方面,记录好管线盒子的固定位置、方法、间距、标识等具体的情况,做好记录。隐蔽工程的施工主要指的是水电气等等,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例如:“小管让大管、弱点让强电、电让水”等等施工原则来进行水电气的施工设置[1]。智能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水电气的管道和设备的位置、走向等,是只能工程建设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度在于线路复杂,施工难度大。所以,在验收环节中,应该加强电路方面的检查,将错误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便利[2]。
(三)智能建筑工程中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
智能建筑建成后能否正常、安全地投入使用,不仅关系到系统设备和材料本身的质量,而且还受到安装技术的影响。质量是智能建筑有效运行的基础。然而,在工程建设中,检验和验收的重点应放在各种系统的安装和配置上。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一个错误的步骤会给安装带来问题。各种系统的管道和布线;沟槽和电缆的铺设;模块的安装和布线;电力箱和控制柜的安装和布线;机房机架、布线架和设备的安装;插座和接线盒的安装;防火、接地防雷及相关的工程和技术信息。在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大多数负责单位采用现场观察等方法[3]。还可以通过施工图检验、现场检验和试验来控制安装质量。安装质量验收和感知质量验收工程执行质量,强调综合验收的强制性要求和供电、接地、防雷设备设计规范的要求,以保证系统的使用功能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