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益项目的商业模式

公益项目的商业模式

时间:2023-09-03 14:58: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益项目的商业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益项目的商业模式

第1篇

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依据上述商业模式评价体系,笔者以青青家园为例,对万科物业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实现成功转型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万科物业服务企业目前的商业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服务集成商”,即不仅为业主提供传统的物业服务项目,而且利用自身掌握的资源,为业主提供特色服务及相关的资源,如为业主提供二手房相关信息等。服务集成商将是未来物业企业的发展方向,物业企业将更少的担任服务生产者的角色,而更多的转型为信息提供者。(一)价值创造模式所谓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即企业利用自身所拥有及掌握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进而获得高溢价,最终保证此模式的长久运营。具体到物业服务企业,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业主层面。业主层面主要包括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业主自身的个性化需求能否得到很好地满足等方面。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显示,万科物业接管的青青家园项目的业主满意度约为95.27%,居于行业前列。另外,青青家园项目的保安人员几乎可以认识小区内的所有业主,并对出入人员进行严格的登记;对于业主反映的问题,客服人员也能及时予以答复和解决,得到了小区业主的一致好评。在满足业主个性化需求方面,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在小区内定期举行以物换物的跳蚤市场,以帮助业主处理闲杂物品;同时,在传统节日里,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会组织小区业主开展文艺汇演等活动。很好的满足了业主精神层面的需求。第二业务层面。业务层面主要涉及服务项目、业务增长率等方面。万科物业在青青家园项目中,除了提供绿化、安保、保洁等传统的物业服务项目外,将服务范围纵向延伸至房地产行业的整个链条,以更好的满足业主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青青家园小区外,万科物业服务企业专门修建了业主服务中心,为业主提供房屋出租、二手房等相关的信息,以刚好的满足业主在房屋租赁、交易等方面的需求。(二)内部资源能力模式内部资源能力模式,是指企业对自身已经掌握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积极引进、吸纳优质资源,形成特有的组织能力,并将这种优势作为企业的卖点,向资本市场融资,为企业的发展取得资金支持。针对物业服务企业而言,内部资源能力模式方面主要包含财务能力和员工管理两大板块。第一财务能力。对于物业服务企业而言,其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物业费的收缴。因此物业费的上缴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根据青青家园近几年物业费收缴情况记录显示,其年平均收缴率约为98%。较高的物业费收缴率为物业服务企业相关业务的开展、拓展奠定了基础,更为企业应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提供了强大的后盾。第二员工管理。在员工管理方面,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员工的流动性,二是对员工的培训情况。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员工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员工的流动率,降低企业的成本。通过与青青家园项目经理的座谈,笔者发现,万科物业服务企业每年会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信息及技能。在这样的管理机制下,青青家园的员工流动率几乎为零,大多数员工均是从接管项目时便在该项目工作了。较低的员工流动率也为万科物业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三)外部合作生态模式外部合作生态模式,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或放弃合作伙伴,以形成稳定、高效、精简的合作关系。稳定的外部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很好的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客户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作伙伴方面,一是社会形象方面。目前,物业服务企业多采用服务项目外包形式,即将保洁、保安、绿化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项目外包给专业公司,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业主满意度。万科物业服务与各个专业公司的合作关系如图2所示:万科物业服务企业与各个专业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持续了很长的时间。较长的合作时间为双方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社会形象层面,主要是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以及社会公益的参与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增强,品牌效应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得胜利的一大关键因素。除了提供一流的服务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也成为了打造品牌的一个有效方式。万科物业服务企业无论是在业内还是在业主当中,知名度都是十分高的,目前已形成了品牌效应。在与业主交谈的过程中,他们当初选择青青家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冲着万科物业企业而来的,而且在身边的朋友买房时,也会极力推荐万科物业服务企业所接管的项目。可见,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在同行业中是具有绝佳的竞争力的。而在社会公益方面,万科物业服务企业也为业内的其他企业做出了表率:建立了万科公益基金,用于儿童救助、“春天里行动”、援建遵道学校、社区垃圾分类、文化交流和教育发展等公益项目;另外,在汶川地震后,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发起组织了志愿者协调办公室,专业团队扎根地震灾区遵道一年,无偿捐建并推广防震减灾技术应用。(四)收益获取模式收益获取模式,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指企业放弃产品的部分收益,转而依靠其余收益。而对物业服务企业而言,主要是指通过提供传统的物业服务以及特色化的服务来实现企业的盈利的。在前文中已经提及,万科物业服务企业目前已增加了提供二手房信息等特色服务,来增加企业的收入。

对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的总结及建议

(一)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的总结万科物业服务企业目前在业内居于领跑地位,其商业模式的转型也十分成功,根据实地调研上述内容,笔者认为,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转型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差异化服务。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在提供传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化的服务,通过帮助业主解决一些琐碎的问题,满足了业主的个性化需求,为业主解决了后顾之忧,真正达到“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原则。在青青家园的业主服务站内,万科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了游泳、儿童钢琴课程、二手房信息等诸多特色化的服务,很好的满足了小区内业主的需要,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更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二内部员工及外部合作的稳定性。根据青青家园实地调查的结果,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内部员工的流动率几乎为零,与各个专业公司的合作也相对稳定。较低的变动率一方面为万科物业服务企业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保证了物业服务的质量,提高业主满意度,最终为企业的发张奠定基础。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的成功转型为物业行业商业模式的转型及发展提供了教程,也为使其成为了物业服务行业的典范,为公司的发展打响了知名度。(二)关于物业服务商业模式的建议虽然万科物业商业模式实现了成功转型,但是,由于整个行业在此方面没有更多的经验体统,因此,万科在转型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的问题:第一特色化服务类型有待多样化。万科较之于其他物业服务公司,他的特点就在于能够为顾客解决后顾之忧,使业主做到足不出户,便能心想事成。但是推行特色化服务已经成为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万科物业必须在现有特色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提供更多种类的特色服务,如代收快递等,以更好的满业主的需求;第二员工的专业化培训有待加强。除了完善特色化的服务之外,万科还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使得自己的员工更专业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利于不败之地。例如邀请专业教师定期培训,以使员工可以接收到最新的专业知识,提高其服务能力,或是每年定期组织职业技能比拼,对于获胜的员工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第三进一步加强企业知名度。对于万科集团而言,其总部位于深圳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知名度很高。但万科物业由于进驻北方的时间比较短,接管的项目有限,在北方的知名度并不占优势,因此,万科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为后续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

本文作者:孙翠敏朱丹薇工作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2篇

近些年,凭借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并颠覆行业的案例屡屡出现,最早的SOHU、新浪综合信息平台颠覆传统报纸和媒体,还有E-mail冲击了中国邮政行业,改变了很多人不买报纸而在互联网上看新闻的习惯;接着出现阿里巴巴外贸交易平台颠覆传统的产品交易会,坐在家里与世界各地外贸商洽谈业务订单;继而网络播放器和音乐下载颠覆DVD碟机行业和CD唱片业,人们逐渐通过网络播放器下载和收听最新音乐,致使很领先的蓝光技术都被惨遭淘汰,唱片的消费呈现惨淡经营状况等等举不胜举。

还有,我们一定要注意新生代人群对互联网的使用和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从听音乐、看电影到点餐服务、旅游、交友等无不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搞掂,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发生了重大转变,这将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影响到每一个商业企业,使其商业模式的改变,所以每一个企业必须重视互联网经济,并尽快使自己的商业模式搭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否则就可能被时代OUT了!

在商业模式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发现常见的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基本有下列几种:

一、信息平台模式

如网易、腾讯QQ、新浪、搜狐等网站。这些公司都属于门户网站,形成强大的信息平台或信息交流平台,通常以免费的方式让所有人进入浏览,网聚人流和吸引人气提升点击率。形成庞大的人流后和新平台后,再利用眼球经济去吸引广告,买广告位赚取费用。这就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模式的商业模式。

二、商务服务模式

如阿里巴巴、敦煌网、淘宝商城等。这些网站大都是专业型网站,提供专业信息和相关内容,不仅为会员客户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还帮助他们进行业务推广和品牌宣传,甚至提供更多一站式服务,如淘宝的支付宝解决信用问题,敦煌网的翻译和报关及物流服务,等等。它们大多都是通过提供会员服务,收取会员费、广告费和交易佣金来实现盈利,前面讲到过敦煌网的盈利方式就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交易金额收取3%-12%不等的交易佣金来获利的。这种基于互联网商务服务模式的商业模式创建形式。

三、卖场模式

如京东商城、凡客诚品、亚马逊、一号店、当当等。这些网站很直接就是卖东西,是一个专业的大卖场,主要聚焦生活用品和家电类。它们通常以低价吸引顾客,并且配送上门,让顾客实惠、方便到底,客户自然很开心。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号召客户形成一定量的客户群体和粉丝,然后压缩供应链,与供应链谈判挤压成本,而自己控制庞大的现金流量。这种商业模式就是卖场模式。

四、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

商家通过线上(online)推广宣传、下订单,线下(offline)开门店让顾客实际去体验和感受。美乐乐的实体门店现场根本不直接销售商品,仅供商品展示和体验,然后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交付订金然后安排生产。

前期的步骤:

第1步网络平台的建立:

官网和淘宝店铺。关于网站简单说就是要给客户以很符合习惯的浏览方式,以及眼前一亮的视觉体验、贴心优质的设计和软。

第2步营销活动的策划:

网站粘性的体现。活动吸引眼球不?实际的内容有力度不?互动性强不强?一个B2C的网站,只要流量和信任度够了,成交是理所当然的,目的必须清楚。

第3步活动:

什么是活动,活动最大的意义是增加企业品牌知名度,所以大家在选取活动奖品也是一门学问,不是盲目的选取。因为在网上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青夫妻,所以在选取奖品的时候以一些深得女性客户喜欢的可爱浪漫的家居用品为主,如抱枕、台灯、情侣拖鞋、相框、小按摩器等。最重要的推荐:在产品上面印上自己的LOGO。等同于一个活动的广告牌。

美乐乐家具网,成功的打破了家具行业的电子商务化,成为家具电子商务行业巨头。

五、众包模式

众包的秘诀

众包模式(Crowd-sourcing)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模式。众包的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目的是花费更低的成本或获得更好的效果,或者用这种方式完成自己员工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现今众包模式已经对美国的一些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一个跨国公司要耗费巨资和几年时间才能解决的研发难题,很可能被几个外行人在十天半月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过去要数百美元一张的专业水准图片,现在只要一美元就可以买到。参与者参与其中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获得收益,也有的仅仅是为了娱乐和参与感,并非是为了金钱。 众包区别于外包(Out-sourcing)的特征是:第一,众包对于发包方来说,干活的都是“志愿者”,发包方经常不需要支付报酬,就算需要支付也很划算。 第二,对于干活的人来说是喜欢干这个的、有明确目的性的,所以绝不敷衍。这两个特点就是目前热度不减的“众包”概念的生命力所在。有人惊呼我们将迎来众包时代,众包将成为外包的终结者。

众包并不代表真的没有成本。那些干活的人不拿钱,可是他们要有收入,所以不能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地干众包给他们的活儿。志愿者只能在某些特定的状态下,拿出一小部分的时间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资源其实有限,这就是让众包模式普及化、上规模的瓶颈之一。

案例一:猪八戒网

猪八戒网()是中国的互联网众包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而且通过商业运作比较成功。该网通过注册方式网罗了大批各行业的专才(如网站制作、logo设计、装修设计、商标注册等),另外一方面面对公众企业、机构或个人等进行宣传推广,需求方了“任务”并具体标明付费价格的,就等待“服务商”完成任务提交方案吧,满意就成交付费,不满意就重来。网站当然从中提点获利。

案例二:按需媒体网Demand Media

这是一家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每天推出上万篇文章。创始人查理认真的研究了谷歌和雅虎等搜索引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那就是不同的关键词所引发的广告点击量有着天壤之别!

这家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各种写作话题,少部分是指派作者完成,但是大部分是通过众包的模式出去,由全国乃至全世界几万名的网络完成,之后由编辑团队进行润色定稿。参与写作的所有人员根据贡献度的不同获得一定收入回报,或者按照不同比例获取收益的提成。可以说是众包模式让这家互联网公司得以存在,得到较好的发展。

案例三:谷歌地图

谷歌地图案例的众包方式能够解决掉参与者的时间瓶颈问题,让人在无聊时贡献社会。参与者不需要花时间就能为众包项目出力,他们需要贡献的仅仅是其所在的位置和速度。当你每天开车上班的路上,是否也可以顺手为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做点贡献?比如当塞车发生时,可以通知附近的驾车者‘请赶紧绕行’,或者通知还在家里的人‘等10分钟再出门’,或者建议城市管理者‘某个路口的红绿灯间隔时间也许应该调整一下了’。

当然,你不可能拿起电话去通知每一个人,即便你希望拨打某一个固定交通热线的想法也不太现实。因为,第一,在开车时打电话是一个违法并且危险的事情。第二,这可能增加相关部门很大的成本和运营负担,如需要交通部门安排额外的人力来接听电话等等。第三,数据处理需要时间,其效率可能跟不上交通情况的变化。

不过,谷歌(Google)的天才工程师们利用GPS和谷歌地图(Google Maps)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你在具备GPS功能的手机上用过谷歌地图,那么你就能为“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做出贡献。当你把谷歌地图里一个小功能“我的地点”(My Location)打开,手机就会把你当时的行驶速度自动传输给谷歌。当谷歌把同一条路段上所有车辆的速度一起加以处理,那就可以描绘出一整张即时城市交通运行图。请注意:由于一条路上的行驶车辆很多,而且彼此的速度并不一致,那么,越多的人参与,这张图所涵盖的路况就越准确。最重要的是,市政部门和商业地图公司为了采集实施的路况信息往往要投入耗费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但谷歌鼓动这些有心人主动参与,获取这些信息的成本几乎为零,而这些有心人也是以无聊的堵车时间投入众包工作,参与成本也几乎为零。

这就是“众包”获得双赢的最经典应用:不需要志愿者单独针对一个公益项目花费时间和精力,而只需要每一个参与的人很随意、很容易地贡献一点点力量,一大群人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收益。

这里,可以总结出类似于谷歌地图这种“公益性”众包的两条规律。

第一, 志愿者(参与者)需要针对公益项目贡献的时间和精力,跟众包的前景成反比。只要志愿者完全不用额外分心就能为公益项目贡献力量,这样的众包形式就是零成本、零门槛。诸如像维基百科(Wiki)那样需要专家维护的众包项目,尤其会遇到人力瓶颈。

第二, 随处存在的,获得这些要素就是典型的“零成本”,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意地供给。与第一条规律相关。志愿者为公益项目做贡献所需要的工具必须简单,难度必须很小,这样才能轻松地形成规模。如上这个案例,智能手机已经非常普及,同时谷歌地球和GPS几乎成为智能手机的必备应用。于是,规模就不再是什么问题了。

案例四:FitBit

FitBit的众包模式参与者是通过贡献个人数据参与众包活动。

FitBit是刚刚开始在美国市场发售的一个健身产品,售价99美元。这是一个能别在衣服上、装在钱包里的小工具,内置一个行为探测器,能跟踪一个人所有的动作。按下Fitbit上面的一个按钮,就能看见一个蓝色LED显示屏。你每迈出一步,或每变换一个姿势,这个显示屏就会相应计算你的运动量、燃烧的热量、行动的距离,并且计算出你运动的量级。

Fitbit通过一个内置软件,能把所有数据都自动上传进电脑,并且可以联网查看。Fitbit通过一个无线USB接口和电脑实现连接,只要FitBit在电脑10米以内,就能自动进行数据传输。用户可以在计算机里输入自己的年龄、体重、身高、性别等基本信息,就可以看到Fitbit对运动量的综合评估和运动建议。并且,所有数据都按照时间区分开,也许Fitbit会告诉你:你在早上10点~12点活动量太大,而在下午2~6点活动量又太少。如果你输入自己每一餐的食物,那Fitbit又会自动计算,然后告诉你:运动量是否合适,是否有利于你减肥或者增肥。

有趣的是,如果你在睡觉时也戴上Fitbit,它会跟踪你身体的每一个动作、翻身、还是静止。从而告诉你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入睡,大概在几点入睡,在夜里翻了几次身,醒来了几次。

是的,如果用户把这些数据匿名分享出来,这就是社会学和医学的研究机构所一直渴求的宝贵信息,并被广泛利用。比如,把个人数据跟天气情况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搞清楚阴天或者雨天对人们的活动量、活动方式、以及睡眠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就能够知道“阴天让人抑郁”或者“雨天好睡觉”这种感觉是否属实。比如,把个人数据跟犯罪率联系在一起,我们也许就能够听到科学家振振有词地宣布:人类的运动越亢奋,犯罪率就会下降;因为运动有利于发泄、使人们心情舒畅,从而减少犯罪倾向产生。于是,政府也许就会借此加大对免费运动设施的建造。

对比上面谷歌地图的众包模式,Fitbit用户参与的众包方式有很强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零成本参与,志愿者不需额外付出就能随时出力。缺点是Fitbit这样的工具还不普及,还有人担心隐私性。

从上面案例中发现,无论如何政府与社会都将从众包模式中获益。其实也有无法众包的案例。这里,我们又要用到功能强大的、人们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尤其是具有丰富应用的iPhone.

六、微粉模式:

第3篇

这些参赛者都是非常好的人,也很有想法,但他们创办的社会企业整体质量不高,而且可能会让那些关注社会企业的人感到失望,认为社会企业跟传统的公益组织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个名字。大部分情况下,如果没有技术门槛,那些来自校园或者公益组织的创业者由于缺乏执行力和商业经验,很难跟那些成熟的商业人士竞争,而且很多创业大赛都没有一个制约机制,只鼓励创业,但不是鼓励理性创业,有可能误人子弟。

当然,这种创业大赛的意义也在于它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提升方式。参赛者可以不在乎结果,只在乎过程,但为了完成创业比赛的过程,他们尝试着与商业接轨的过程非常有价值,而且这样也可能埋下一个真正社会企业的种子;另一方面,就算是做一个纯商业的项目,在现在的商业环境里最终的成功率也是不高的,不是有句话说,如果让所有的创投和基金都清算的话,可能80%都会亏钱,所以其实有可能即使你做的是很商业的投资,你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更何况是社会企业。

所以我们也着急找到一些好的商业模式来证明社会企业的价值。首先,作为一个投资基金,我们必须比较务实,所以我们对社会企业定义和理解是很宽泛的,不是完全符合尤努斯对于社会企业的严格定义,我们的底线是坚持三重盈余―企业盈利、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不光包括来自公益组织的,也包括大量来自商业圈的社会资本。

按照这个定义,社会企业的范围会更广一些。比如一些做清洁能源的、做低成本医疗设备的,还有从合作社衍生出来的一些农业公司。在国内有很多来自商业圈或者政府支持的产业扶贫项目,他们可能从来不在公益圈露面,但他们实际上做的事情跟社会企业是一样的。比如像我之前了解到欧洲基金在印度投资过一个项目叫秸秆发电,经常被引为社会企业的经典,其实中国也有类似的模式,模式是一模一样的,而且做得比他们规模还要大。现在有一个企业,它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全国一半省市都有它的发电厂,投资80个亿。

很多社会企业的创始人来自公益圈,那些因为传统做NGO的,做到一定程度碰到瓶颈了,所以他就转型想做社会企业。有些可能可以转型成功,但大部分都很难,比如他们团队的素质不是专业人,所以不管怎么培训怎么做可能都没法达到商业运营的状态。但他们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倡导者,就是说至少是把社会企业的概念引到公益圈,让公益圈的人更有结果导向和效率优先的观念。

所以,在中国,我觉得最能撑起社会企业这个平台的还是商业圈。商业要考虑效率,考虑结果的实现性,这种结果导向意识对公益圈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从纯粹的公益组织到纯粹的商业企业,这之间是一条长长的光谱,只要把基金的定位定在适当的部分,最后通过计算保证风险和收益率,可能利润不一定有投资纯商业企业那么高,但还是能生存下来的。

大家知道风险投资的模式是依赖于那种获得超常规成长的项目。比如风险投资投10个项目,1个成功了3个打平其他都失败了,但是成功那个如果能翻个几十倍,最后还是赚钱的。那么对社会企业投资的话,成功项目赚的钱肯定没有风险投资那么高,但是如果能投中一些适当赚钱项目的话,整个投资组合还是可以保持一定的盈利比例。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吸引一些不同口味的投资者进来,可能盈利不是很多,但还是能赚到一些钱。

这就需要吸引更多商业圈的人进来,而不光是依赖传统公益圈子里的人。这两个圈子最根本的隔阂还是话语体系的冲突,公益圈里的人说的是公益圈的话,用的是公益圈的思维:我是来做慈善的你们就是来支援我的,我的事情做得好你就应该帮助我;而商业思维的核心是互惠:我虽然是做慈善的,我要给你一些利益,你才能跟我玩,这个利益不一定是钱,也可能是名,或者其他方面的各种潜在利益。

但是公益圈的人碰到这种情况,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事情开始变得不纯粹了,就拒绝参与了。隔行如隔山,真的是这样,商业环境隔行如隔山,商业公益又是一座大山。公益圈很多人一时半会儿不愿意或者很难转换过来。其实很多时候是双方语言不通,但是也不排除由于这种合作有一些问题事件暴露出来,让本来想合作的一些人也打退堂鼓,比如“郭美美”事件和最近的“儿慈会”事件,但是我觉得,总的来说如果参与者是真正的商业人,他会知道如何规避风险。

所以说我们不能依赖公益圈转型社会企业的这些人,我们看项目的话也不能只看公益圈。现在我会不断呼吁商业圈的人多多关注公益圈,原来是商业玩商业的,公益玩公益的,公益圈的人也不知道社会企业能做到什么样,他们可能以为社会企业就是那么个小圈子,但可能圈子之外已经有很多社会企业规模非常大了,好多成功的商业人士还有很多富二代、富三代,都在往跨界这个方向发展。

随着这些跨界人的出现,我觉得两个圈子迟早会被打通。社会企业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机遇来自全球金融危机,很多原来从事金融业的人在金融危机后被裁员或者主动休假,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他们中有些人会利用这段时间,去做一些更符合自己灵魂的事情,比如社会企业,每一轮金融危机都能给社会企业带来大量专业人才。

第4篇

【关键词】MOOCs网站 商业模式 画布模型

MOOCs网站――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大数据时代在线教育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数字化的新型课程形式。MOOCs网站以大模(课程学习者数量多)、开放式(课程资源及信息的开放)以及在线化(基于网络授课,无时间和地点限制)等特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和关注者。MOOCs网站旨在为更多的人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但其运营和维护成本是不能忽略的,MOOCs网站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盈利途径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对于MOOCs网站供需双方而言,商业模式描述了其所能提供的价值以及创造、实现这些价值并产生利润的途径。对MOOCs网站商业模式的研究有助于促进MOOCs网站商业化运营的优化与完善,使其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及时做出调整和创新,以实现MOOCs网站的可持续性长期发展。本文以商业模式画布为工具对MOOCs网站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进行探讨,诠释MOOCs网站商业模式的深层内容和共性特征,以期对MOOCs网站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挖掘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商业模式画布

商业模式画布是由Osterwalder和Pigneur提出的一种用来描述商业模式、可视化商业模式、评估商业模式以及改变商业模式的通用工具。客户细分、价值主张1、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伙伴以及成本结构等9个要素是该商业画布的组成要素[1]。其中:客户细分是企业想要服务的人群或组织;价值主张即企业的核心卖点,描述了企业面向特定目标客户创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载体;渠道通路描述企业如何沟通、接触、影响细分的目标客户,并向其提品和服务;客户关系描绘企业与特定细分客户群体建立的关系2类型;收入来源指企业从细分客户群体获得经济收益的途径;核心资源描述了让商业模式有效运转所必需的最重要因素;关键业务指为了确保其商业模式可行,企业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重要伙伴指让商业模式有效运作所需的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的网络;成本结构描绘运营一个商业模式所引发的所有成本。通过在“画布”上对这九个要素逐层深入描述,特定企业的商业模式图就能够清晰呈现出来。

二、MOOCs网站商业模式画布的构成要素

前文所述的商业模式画布模型能清晰描述出企业捕捉和创造价值的基本原理,下面将从商业模式画布的角度对MOOCs网站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一)MOOCs网站的客户细分

MOOCs网站的目标客户到底是谁MOOCs网站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创新的产

品(或服务)[2],它的出现由于迎合了学习者希望付出很小成本获取优质知识的目的,从而牢牢的抓住学习者的心。但如果MOOCs网站的目标客户仅定义为此类学习者,那么MOOCs网站平台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就计划只是依靠政府补贴和投资机构投资,收支之间的巨额差异终将使MOOCs网站面临存活困境。若想跳出这一困境,则MOOCs网站需要尽快发现能为其带来潜在收益的更多元化的目标客户。基于此,本文认为MOOCs网站的目标客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学习者”,希望通过较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知识,以及获得拓展的人;“企业或雇主”,希望招募特定员工或获得特定培训的组织或个人;“高校或培训机构”,希望通过外部课程的引入或定制实现特定目标的组织。

(二)MOOCs网站的价值主张

在价值主张方面,MOOCs网站首先强调要为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无论是否营利。这是MOOCs网站商业模式的核心,也是其有别于其他在线教育模式的最显著特征,MOOCs网站其他业务均围绕这一价值主张展开。MOOCs网站的规模效应使得这一价值主张得以实现,王力(2016)认为,当MOOCs网站成本达到盈亏平衡点时,其注册用户的人均成本均低于2.5美元,还有大部分人均成本低于1美元[3]。全世界范围内的学习者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各类优质课程,还能通过MOOCs网站提供的一些扩展业务获得更大的提升和更多的机会。

(三)MOOCs网站的渠道通路

就目前来看,在MOOCs网站商业模式中,渠道通路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直接渠道是通过MOOCs网站平台将其生产的内容价值直接向用户传递,如平台的课程、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线上线下辅导等模块,让用户充分体验互联网在线学习,体会人人参与学习,随时随地参与学习,以及免费学习的价值主张。间接渠道则是通过对学习者学习特征大数据的有效分析,进一步挖掘价值链上的潜在盈利业务模块,让更多用户收益,也为网站带来更多收益。如针对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专门定制学习计划,以及根据企业招聘要求筛选员工等业务模块,向用户传递更多的体现MOOCs价值的拓展业务。

(四)MOOCs网站的客户关系

在客户关系方面,由于MOOCs网站的用户包括学习者、企业或雇主以及高校或培训机构,因此MOOCs网站商业模式中的客户关系包括如下几种类型:MOOCs网站与互联网在线学习者的关系相当于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学习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学习者有选择退出与否的权力,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征信息被及时记录;与企业、雇主的关系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合作关系,企业或雇主提出培训或招聘需求,MOOCs网站对接需求;通过为高校或培训机构提供特定课程或培训,保持不同期限的合作关系,实现特定课程的中长期收益。

(五)MOOCs网站的收入来源

按照“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部分非免费课程的学习者为课程的内容、学习资料以及合格证书付费;针对大多数MOOCs网站提供的是免费课程的情况,则可以从一些互补以及个性化的诊断服务中收取费用;针对有招聘和培训需要的企业和雇主用户为其提供特定服务并收取费用;在MOOCs网络平台的规模效应影响下,还可通过在平台植入网络广告获得收入;以及通过与高校合作,为其提供特定内容的课程并收取费用。

(六)MOOCs网站的核心资源

在MOOCs商业模式中,核心资源描述了用户企业让其商业模式有效运作所必须的最重要的资产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企业创造和提供价值,与客户群体保持关系并获得利润。对MOOCs网站而言,其核心资源要素主要包括教学平台、高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文本内容、拓展阅读、练习测试、Wiki、协作论坛、可选的教学插件学习小组等。若各要素各自为政,互无联系,MOOCs平台的整合优势则很难得到体现,因此这些课程资源、教师资源、课程学习平台以及学习者的社会练习需要通过MOOCs网站将其结合并重组,不断产生适应特定用户需要的业务模块。

(七)MOOCs网站的关键业务

每种商业模式都有一定数量的关键业务,这是任何一种形态的企业成功运营所必须达成的重要事项[4],与核心资源一样,这些关键业务是获取价值的基础。MOOCs网站的关键业务包括:建立和维护网站;收集教育资源;安排学习活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记录学习者在课程中的学习进度和练习结果,组织同伴互评,定期与合作机构座谈,组织线下活动,发放课程认证,wiki协作,审核并保证课程质量等。这些业务都与教育相关,也涉及部分宣传与营销领域的业务和活动。

(八)MOOCs网站的重要伙伴

重要伙伴描绘了MOOCs网站商业模式有效运作所必须的其他相关主体。就目前来看,MOOCs网站商业模式的重要伙伴主要包括知名大学及教授,一些IT科技公司以及基金会等公益机构和组织。也就是说,其主要合作伙伴包括两类,一类是提供教学和课程资源的组织,另一类是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组织。

(九)MOOCs网站的成本结构

MOOCs网站创造价值和产生收入的过程中必将形成成本支出。这些成本主要包括各类人员费用、营销成本、宣传成本、会议花销、夏令营等线下活动花销、网站建立与维护成本、奖励资金等。这些成本项目决定了MOOCs网站的运营成效,决定了MOOCs网站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MOOCs网站商业模式特征浅析

MOOCs网站凭借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有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但基于商业模式画布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也发现了一些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从长远来看,MOOCs网站必须尽快找到更多的营利方式

MOOCs虽然是面向全球范围的免费且开放的课程,但其本身的成本是始终存在不容忽视的。从长远来看,营利性是MOOCs网站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应更加明确该类教育网站的营利性,并对其潜在盈利方式进行深度挖掘。当然,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拓展业务,各类高质量的课程的持续提供是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参与的基础和保证,学习者的持续参与是能为推动MOOCs不断向前发展提供动力,因此高质量的课程和相关服务始终是MOOCs的核心业务。伴随这些高质量课程而到来的将是社会的更充分认可和接受,以及学习者学习欲望和对相关领域产品或服务持续增长的需求,这又将反过来促进MOOCs拓展业务的发展,提升其收入水平。

(二)MOOCs的产权和定价难题应尽快得到解决

由于绝大部分MOOCs的课程内容是在网络中无偿共享,因此课程内容迟早

会遇到产权问题。这类问题与电影业和唱片业相似,如何找到保护课程产品的方法是未来将会遇到的难题。与此同时,目前在MOOCs网络的成本结构分析中,存在未被考虑的机会成本。MOOCs的课程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课程背后有优秀的授课教师及课程制作团队,为了持续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这类教师及团队会要求获得应有的,区别于一般教师报酬的课程收益,这种收益会极大程度的影响MOOCs的成本构成进而影响其定价。

(三)针对能力提升和岗位匹配进行MOOCs网站核心业务的扩展

目前MOOCs的主要用户中,有数量庞大的一部分用户分布于在校生和在职人员中。这两类人对职业教育相应模块的需求为MOOCs网站的核心业务拓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对在校生而言,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岗位培训有利于在校生对就业前景、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一定把握;而对在职人员而言,与岗位相匹配的技能提升培训也是可以提供有偿服务的模块。

参考文献

[1]Osterwaldera,Pigneur Y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A Handbook for Visionaries,Game Changers,and Challengers[M].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O10.

[2]Ehrenberg,R.G.Econometric studies of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4,121(1):19-37.

[3]王力,MOOCs网站盈亏平衡点的人均成本预测分析――基于edX和Coursera平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1):71-76.

[4]李青,侯忠霞,王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网站的商业模式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5):71-78.

第5篇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最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的概念,将创新定义为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在对创新做界定时,强调创新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活动。强调它是一个新的活动,即我们认为的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这种界定是相当广泛的,既包括管理活动也包括技术相关活动。

Ray Stata首次提出了企业中的管理创新问题,明确指出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瓶颈。他没有明确给出管理创新的定义,只是简单地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区别开来,并指出在企业要解决的问题中,管理问题比技术问题更紧迫。Farrokh Alemi所作的实证研究也同样证明,许多美国公司之所以落后是由于管理创新的问题,而非技术层面问题。同时他也强调管理创新是充分利用技术领先优势的必要条件。总体来说,国外关于管理创新的研究并不多,对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技术创新。

国内较早提出管理创新概念的是芮明杰和常修泽等教授。芮明杰教授把管理创新定义为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他对管理创新理论的起源、行为、范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重点分析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区别。常修泽等人在对管理创新的内涵理解上,提出了管理创新的目标即降低交易费用,并将其视为组织创新的外延。

对于管理创新的界定,本文认同芮明杰教授的看法,从其定义中可以明确3个方面的内涵:①管理创新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范式。这里的有效包涵效率和效果的双重意义;②管理创新的对象是资源,包括人、物、财等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③管理创新运用的方法是整合,即对资源如何进行配置以及与环境如何互动等各种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方法。

2 社会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一词首次出现在1998年,由法国经济学家蒂埃里,让泰最早提出。著名记者、专栏作家大卫?伯恩斯坦(David Bomstein)在其经典著述《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和新观念的力量》中则将“社会企业”界定为“无数受各种变革使命驱动,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途径的总称”。

社会企业兼具公益组织和商业企业的特点。与普通企业一样。社会企业必须找到一个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否则就谈不上持续地借助商业之手解决社会问题。英国大使馆文教处委托第三方完成了一个对中国社会企业的调研报告,里面列举了社会企业们的各种缺陷,比如一家组织年轻人户外探索的环保类社会企业,必须面对中国缺乏户外活动立法的尴尬。同样,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不少社会企业并没有实现商业平衡,而只是一个捐款和公益奖金的使用平台。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项目经理分析中国的社会企业时指出。中国还缺乏好的社会企业,很多组织充其量只是初步建立了收入渠道,离成熟的商业模式尚有很大距离,缺乏商业运作的经验和技巧。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来看,中国社会企业实行管理创新是必要的。

3 社会企业创新的内容

3.1 管理理念的创新

管理观念是企业运作的精神架构和管理的内核。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基本处于成也理念、败也理念的发展趋势中,一流的企业往往做理念,对于社会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因此,企业要在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管理理念的创新。要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就需要管理着能够打破封建思维模式的束缚,通过思维训练,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管理技术。在原有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某种社会目的和营利三方面的平衡。

3.2 资金来源的创新

社会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以捐赠为基础,辅以政府补助和捐款。组织和其服务的可持续性要求社会企业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运用商业手段和途径达到社会目标。善淘网是国内的一家将捐赠和购物结合起来的网络购物平台,举例来说。如果在善淘网购买了他人捐赠的衣物,这一笔收入一半会用于资助民间公益项目,一半由善淘网旗下的慈善商店发展基金来统筹,目前主要是用来补贴善淘网的运营或本。国内现存的很多社会企业。因为资金来源狭窄,入不敷出,最终影响了企业实现社会价值的意义。基于实践证明,社会企业只有将管理创新运用于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才能更好的实现其社会目的。

3.3 战略管理的创新

企业要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保持长久的企业生命力,必须要有正确和有效的战略。以正确的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使企业能够把握市场命脉,提高其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是企业的灵魂,生产的产品要适应市场才行,而过去的一些战略只重视生产管理,而忽略了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国内现存一些手工制品生产的社会企业,开发了一系列环保概念创意产品,并因此屡获公益奖金。但这些产品几乎没有直接在市面上销售,而是被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基于支持公益目的所采购,其实用性遭到不少使用者的批评。部门社会企业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经营管理上,社会企业应该致力于管理创新从过去偏重生产管理的的模式中走出来。加强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4 管理制度创新

第6篇

关键词 众筹 阅读推广 图书馆

近年来,国家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书香中国”、“书香社会”已然成为国人共同奋斗的一个目标,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民间团体都在为推广阅读而努力,各种阅读推广的方式层出不穷,不断丰富阅读的内涵与意义。伴随“众筹”这种商业模式的崛起,其衍生品“众筹阅读”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一份新的助力。

1.众筹的产生及运行模式。

1.1众筹的产生

众筹是一种大众通过互联网相互沟通联系,并汇集资金支持由其他组织和个人发起的活动的集体行动。众筹起源于美国,2005年成立的Kiva平台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众筹网站。而众筹的兴起源于2012年美国政府通过的《促进创业企业融资法案》(JOBS),JOBS使得众筹彻底脱离“非法集资”的阴影,众多众筹网络平台纷纷出现。2011年,众筹首次引入国内,“点名时间”、“天使汇”等为最早成立的中国众筹网站。

众筹模式需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众筹项目、项目发起者或融资方、众筹网络平台、投资人。其工作原理为:由项目发起者通过平台展示其项目,投资人根据自己对项目的判断和实际需求决定是否投资。众筹模式的核心是众筹平台,它连接着项目发起者和投资人,并担负着信息沟通、资会募集临督、项目汇报执行等任务。

1.2众筹的运行模式

目前,众筹主要有三种运行模式:借贷与股权投资模式、预售模式、捐助模式。借贷与股权投资模式主要应用于中小企业的资金募集,其回报是以股权或现金的形式来实现的,美国Earlyshare就属于这种模式。预售模式是融资方在产品或服务创造出来之前将其放到平台上进行资金募集,回报方式即为该产品或服务。捐助模式通常用于公益项目的募集,并没有物质或资金上的回报。

2.众筹阅读的内涵

2.1众筹阅读的概念

众筹阅读是众筹在图书馆阅读推广领域的一种应用与延伸。它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技术,由项目发起人或机构就某一与阅读相关的项目在平台上进行募集,社会公众或机构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选择参与的众筹行为。众筹阅读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有效方式与手段。

2.2众筹阅读的分类

众筹阅读是利用众筹推动阅读的运作模式,借助众筹商业运作模式的分类,根据参与者的目的,我们可以将众筹阅读分为三类:

2.2.1捐助式众筹阅读

是图书馆最常采用的众筹阅读方式,更侧重于众筹的公益性。捐助者即投资人,其捐助行为是公益性的,不求回报的。捐助式众筹阅读是由传统的图书馆捐赠发展而来,有很多相同点,例如公益性、自愿性等,但其又与传统捐赠有很多不同,一是规范性,众筹阅读有严格的捐助流程,必须由募捐的机构或个人,提出募捐申请计划书,详细说明募捐的原因、数额以及募集财物的使用方案;二是公开透明,众筹阅读筹集完成后,其资金财物的使用,投资人有权进行监督,了解详细的使用情况,项目发起者也需就项目完成情况向投资方及时通报,接受监督;三是捐助式众筹阅读多为短期行为,项目会预先设定时间,到期后无论是否达到项目预期目标,都不再接受捐助。2014年由北大91级校友发起的“元坊村蒲公英乡村图书馆”项目便是捐助式阅读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152位筹资者的捐助,元坊村及周围村落的小学生们圆了他们的阅读梦想。2016年4月13日,太仓市农民工子弟小学通过众筹网发起“书香伴我行”公益阅读募捐项目,至4月30日,共有161位筹资者捐助,顺利解决了1980名左右农民工子弟的课外阅读问题。

2.2.2联盟式众筹阅读

是由项目发起人就某一阅读相关项目借助众筹平台寻求合作和同盟者的众筹模式,与借贷、股权投资模式类似,筹资人与投资者各取所需,筹资人通过众筹完成阅读项目的实施,投资者通过完成阅读项目获得预期利益回报。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图书馆与诚品书店、中国基金博物馆、苏汇读书会、品阅书吧、四叶草咖啡、赛富互联网金融孵化器等单位达成共识,打造园区阅读联盟,在这些地方为公众提供诸如免费购书、免费读书、免费沙龙等各类公益阅读活动。通过这种联盟式众筹阅读模式,独墅湖图书馆拓宽了阅读分享的社会网络,完成了图书馆在阅读空间和阅读推广理念上的延伸与扩展;同盟单位与企业也藉此提升了社会形象与文化品位,同时图书馆将读者群与同盟单位共享,为其带来人气的迅速增长,从而实现资金上的回报,可谓是名利双收。

2.2.3共读式众筹阅读

是直接作用于阅读本身的一种众筹方式,项目发起的目的即为寻找志同道合的投资者共同推动阅读,筹资者与投资者是伙伴关系,其项目回报方式类似于股权众筹,大家均参与阅读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共同完成阅读活动。采用这种众筹方式的以书店居多,如2015年河北石家f市的尚学书社,采用“10本图书入会”的众筹方式,迅速筹集到2万余册图书,凡参与者均可免费阅读店内图书;浙江苍南县的“半书房”同样采取众筹的方式,每位合伙人捐献100册以上的图书,便可以共享书香,免费参与书店组织的读书沙龙、名家讲坛等活动。

2.3众筹阅读的特征

2.3.1开放性

众筹阅读区别于传统阅读方式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具有非常好的开放性。阅读自古以来一直是个性化行为,止庵曾说过“读书是私人的事情”,然而当今社会的浮躁和过快的节奏,让这件本来“私人的事情”变得愈加艰难,个人读书很难长期坚持下来。众筹阅读将读书变成了一种群体行为,提倡很多人共同推动和完成阅读,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互相交流,让阅读变得更简单,也更容易坚持。

2.3.2便捷性

众筹阅读的便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操作环节的简便快捷,众筹阅读项目的发起人与投资人在一个平台上直接交流,省去了中间环节;二是资金管理的便捷,投资人对于阅读项目的投资可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支付,省略了筹资人以往通过金融中介筹集资金的繁琐手续和高昂中介费用。

2.3.3易入性

众筹阅读的易人性指的是准入门槛较低,对于项目的筹资人和投资人在参与资格上并没有具体的要求,是真正面向大众、依托大众的阅读推广模式。例如西南财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众筹网发起的“绘墨成书,筑爱为梦”和平村小学图书室捐建计划,筹资目标3000元,一共78人参与,捐资额从1元到500元不等,其中捐资1元的有44人,占到了参与人数的56%。

2.3.4透明性

众筹阅读从申请到募集完毕都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的,项目实施进程也是公开的,投资人可全程监督,杜绝了募集钱物的滥用,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公开性,从而能够吸引投资人积极参与。

2.3.5交互性

众筹阅读项目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的发起人与投资人可通过众筹平台进行实时沟通;二是项目的投资人可参与到项目进程中,亲身体验;三是阅读众筹不同于其他商业众筹,它本身就是集众人之力,完成一项阅读目标的行为,尤其是共读式众筹,更加注重阅读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和分享。

2.3.6公益性

众筹阅读的公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众筹阅读项目自身的公益性。笔者统计了众筹网与阅读相关的项目,在371个众筹阅读项目中,纯公益项目为318个,占85.7%。在这些项目中,投资者所得到的收益都是象征性的,例如众筹网“蒲公英飞扬计划之乡村校园公益小书屋”一共提供了6种回馈投资人的方式:电子感谢信、公益视频短片、电子明信片、活动照片、台历、文化衫,其实际价值远远小于投资人的投入。二是众筹阅读对于图书馆公益化进程的推动。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主体,本应以“公益为本”的图书馆近年来却不断传出“卖座”、“卖书”的负面新闻,主要原因还是经费不足。而众筹对于图书馆来说提供了经费筹措的更好渠道,图书馆也应该利用好这一渠道,梳理资源和服务,对于可以众筹的项目做好规划和设计,主动积极立项,从而摆脱经费尴尬的局面,回归公益化本质。

2.3.7高效性

众筹阅读与商业众筹相同,对项目的投资时间具有严格控制,预设时间过长,会严重降低投资人的期待值;预设的时间过短,又会引发投资人对其实施质量和完成效果的担忧,造成众筹失败。北京师范大学黄国彬老师曾对国外的图书馆众筹项目做过统计,在116项众筹成功的图书馆项目中,一个月左右的筹资时长占到了总项目的63%,因此一个月的投资时长已经成为众筹时长的一个惯例。

3.图书馆众筹阅读的开展

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目前已经被国内外图书馆借鉴并应用到日常业务工作中,对于图书馆的业务创新与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已经完成的图书馆众筹项目多集中于公益性活动上,例如小型图书馆的捐建、急缺图书的募集等,还有就是一些图书馆特色项目的打造,如种子图书馆、工具图书馆等。真正将众筹理念应用到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却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我们可以从众筹的三个环节入手,探索图书馆众筹阅读的开展方式。

3.1众筹阅读项目的发起

选取合适的阅读项目对于图书馆开展众筹阅读至关重要,只有选取合适的项目,才能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保证众筹的成功。在项目的选取和准备上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3.1.1立意上要有创新性

众筹阅读是众筹的一种衍生品,是众筹理念在阅读推广上的具体应用,它保留有众筹的大部分特征,因此,一个众筹阅读项目的成功必须在创新上有所突破,能够吸引足够的社会公众或机构的关注,才能得到相应的支持。众筹阅读可以在形式上创新,如新媒体阅读、走读、协同阅读等;可以在阅读对象上创新,如以人为书(真人图书馆)、以历史为书(参观博物馆)、以城为书(走读城市);也可以在阅读成果上创新,不再拘泥于阅读心得、读后感,而是举办关于阅读内容的知识竞赛、名章名句诵读等。

3.1.2目的操作要符合规范

众筹之所以能够摆脱非法集资的阴影,能够得到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支持和推广,规范性是至关重要的,众筹阅读同样如此。从内在需求上来说,一个众筹阅读项目想获得足够的支持,必须以规范性来获得支持者的信任,有了信任,投资人才能够放心投资;从外在环境来说,如今的众筹模式具有非常严格的操作规范,从项目申请到项目审核通过,再到项目资金的监管、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保证投资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3.2众筹阅读平台的选择

众筹平台是为众筹项目发起者和投资人等提供服务的专业网站,也是众筹的基础与依托。众筹平台信誉的好坏、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众筹项目的成功率。众筹阅读对于平台的选择同样遵循这条规律,只不过,众筹阅读基于自身的公益性,在平台选择上多了一些可能性。

3.2.1商业众筹平台

商业众筹平台是众筹阅读的最主要渠道,国内支持众筹阅读项目的比较知名的商业众筹平台主要有众筹网、追梦网、淘宝众筹、京东众筹、腾讯乐捐等。据统计,目前与图书馆众筹阅读相关的项目,多集中于众筹网和追梦网两个平台。图书馆在选择商业众筹平台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①正规性,即众筹平台的手续要齐备,拥有实施众筹的合法资质,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合乎规范。②信誉度,即众筹平台拥有良好的信誉,没有违规操作的行为和记录。③知名度,即众筹阅读所选择的平台必须要有较大的知名度,因为众筹阅读项目对于投资人并没有实质利益的回报,所以其吸引到的投资者多为愿意为阅读推广贡献力量的社会公众,每笔投入相对商业众筹都是很微小的,要想完成众筹目标就必须聚拢足够的人气,也就需要平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才能实现这一点。此外,无论何种形式的众筹阅读,参与的人越多越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众筹阅读的意义。

3.2.2自建众筹平台

众筹阅读虽然衍生于商业众筹,具有商业众筹的基本要素,但因其自身的特性,在众筹平台的选择上并没有商业众筹那么严格,自建众筹平台相对于商业众筹平台,操作上更加方便灵活,项目完成时间更短,更容易得到投资人的关注。对于满足以下条件的众筹阅读项目可以通过自建众筹平台或是依托图书馆自身的网站来实现:①筹集对象不能是钱、财、物,以免陷入非法集资的误区。众筹阅读是一种阅读推广的方式,可以募集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意、阅读活动人员的参与,也可以是阅读体会和评论等等;②众筹阅读所面向的群体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范围,例如高校图书馆发起的招募阅读推广人活动,限定在本校师生中进行招募,其项目就可以在图书馆的网站上或自建众筹平台上完成;③众筹阅读项目的发起人必须是图书馆团体,不能以个人名义发起。④项目流程必须严格按照商业众筹的流程执行,不能流于形式。

3.3众筹阅读的回馈方式

众筹阅读是一种众筹行为,就必然对投资者有所回馈,按照众筹阅读项目的性质,我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感谢类,主要适用于捐助式众筹阅读,对于投资者的回馈有感谢信、带有活动标识的小礼物、众筹阅读项目的照片或录像等;二是荣誉类,主要适用于联盟式众筹阅读,图书馆可授予投资者各种荣誉称号,调动公众参与阅读的热情,如“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图书馆阅读达人”、“最佳合作伙伴”、“荣誉馆员”等;三是资格类,主要适用于共读式众筹阅读,对于投资者可奖励参与资格,如真人图书馆、读书沙龙等。

3.4众筹阅读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众筹阅读对于图书馆乃至整个众筹领域来说都是个新的概念,目前与图书馆相关的众筹案例多集中于捐建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图书馆或图书室。结合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众筹阅读还有很多的应用形式可以尝试。

3.4.1读书沙龙

读书沙龙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无论规模大小都会遇到两个问题,资金和听众。资金包括主讲人的费用、前期宣传的费用、空间和设备使用费等;而听众有时候是被安排来参加,对沙龙内容不感兴趣,现场气氛会比较尴尬。运用众筹阅读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发挥众筹的高效、便捷和易入的特点,在每一场举办之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发起众筹,筹集举办读书沙龙所需费用,金额不限,而回馈方式则是参加沙龙的资格。如果众筹成功,则沙龙按计划进行。如果众筹失败,可以有几种应对方式:一是考虑取消此次沙龙,因为众筹的失败从侧面证明了观众对于主讲人或沙龙主题的不认可;二是与主讲人协商,缩小沙龙的规模,或是增加回馈的力度,如主讲人的签名赠书等;三是更换主讲人或沙龙主题,再进行众筹。目前国内图书馆尚无采用众筹阅读的方式来举办读书沙龙的先例,但苍南县的“半书房”采用众筹的方式举办名家沙龙,短短几天内得到了437名来自10多个省份的热心书友支持,筹得资金11.4万元,他们举办的名家沙龙甚至邀请到了余世存、郭初阳、郑也夫等知名学者,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3.4.2经典阅读空间

经典阅读是阅读推广的精髓与根本,阅读推广活动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引导读者走近经典,爱上阅读。但是,目前国内只有少部分图书馆建立了经典阅读室等经典阅读空间,其遇到的阻碍无外乎经费和人员两种:经典阅读空间的建立需要改造空间和基础设施、购买经典藏书,重新布局内部装饰,空间建立以后,更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导读,Я於琳吡炻跃典的魅力,使其克服对于经典内容艰深的畏惧。凡此种种,都需要大量经费与人力的支持,而大部分图书馆每年获得的经费显然无法支持这一工程,所以需要通过众筹的方式集众人之力,让经典阅读有所依托、顺利开展,同时也为图书馆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做了免费宣传,聚拢了人气。

3.4.3图书共读

图书共读是近两年图书馆开展比较多的一项活动,利用众筹阅读极高的交互性,以一本书为主体聚集读者,相互交流和分享,互相促进和激励,养成坚持读书的良好习惯。共读活动的众筹方式有两种,一种筹集的是大家共同参与的意愿,并无经济利益在内,依靠互相监督和鼓励完成众筹阅读,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开展的共读均是这种形式;另一种是有实际利益反馈的共读,即参与共读的读者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如果不能完成阅读任务,没有坚持到底,则押金不予返还,由其余坚持到最后的其他人均分。这种共读方式制约性更强,效果也更好,但因涉及经济利益,与阅读本身的公益性不符,目前已经少有应用了。

第7篇

关键词:准公益信托;立法缺陷;运行模式;政府指导

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首次在法律层面上确定了公益信托的地位,但是由于对于公益信托缺乏明确的定义和审批等法律环节的立法空白,颁发十年来,很少有公益信托面世。

在对于公益信托的理解中,公益信托的投资来源于信托资产及其收益,由于公益的受益人是无对价的享受公益,因此公益信托的实施不会有任何商业收益,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公益信托的委托人不仅不能享受任何回报,甚至还要以捐献财产的方式才能参与公益信托。这种高尚的形式,由于对委托人要求过高,因此典型意义上的公益信托在当下中国难以得到发展;而私益信托由于其准入门槛过高,导致一些需要资金扶持的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也难以得到发展。论文百事通在资金投向的项目的划分上,除了完全的商业性质的项目与公益项目之外,仍有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的商业项目,例如经济适用房建设,虽然购房人仍要付出相应的对价,但这些项目的建设者没有商业诉求,项目用途主要在于解决特定群体的困难,其公益性质不言而喻,但由于其融资规模较大,现行的信托制度设计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因此在公益信托和商业信托之外,有必要创设一种新的信托模式,准公益信托。该信托设计适用于像经济适用房这样的商业模式运作的社会公益项目。

下面我们以经济适用房为例来阐述准公益信托的信托模式的有关法律问题。

一、关于公益信托的理解

公益信托,也可称慈善信托,是指出于公益目的而设立的信托,此种类型的信托在社会生活中通常表现为:委托人提供一定数额的财产作为信托财产,由受托人管理该项财产,并按照有关信托行为的规定,将信托财产及其收益运用于举办某一项或某些公益事业。

按照我国《信托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公益信托的设立应为了以下的公共利益:

(1)救济贫困;

(2)救助灾民;

(3)扶助残疾人;

(4)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事业;

(5)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6)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维护生态环境;

(7)发展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从上述关于公益信托的法律规定看,公益与私益最根本的区别是受益人的区别——在于它并不是以特定的某一人或某些人为资助对象,而是以整个社会或该社会一定范围内的所有需要该项资助的人为资助对象。这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获得资助的条件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应当理解为,为使社会公众或者不特定的群体或者同一性质的大范围群体受益的应当认定为公益,因为其获益的对象并未被特定化,带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相反的,如果某一获益行为,设定的获益对象是指特定的一人或几人,或者是带有局限性的群体,那么就应当认定为私益,因为其获益的对象已被特定化,在确定的范围之外他人不可享受此种利益。

从信托上来看,如某一信托,它旨在救助全国或某一地区的所有无助的人,则属于公益信托;它仅以特定的某几个人为资助对象的话,就属于私益信托。从公益信托实质方面讲,该信托应该有明显社会利益。从形式层面看,受益人应该不特定。只有受益人不特定,谁都有可能从中受益,才可认为信托具有公共利益实质,从而成立公益信托。而私益信托是要求指定特定的受益人,可以是投资者,也可以是投资者指定的个体,受益具有确定性。

二、从当前公益信托法律规定的缺陷重新认识公益信托的概念

当前公益信托在实践中的表现主要为两点:

(1)委托人的非营利性,实践中表现为委托人的捐赠方式;

(2)信托财产或者收益直接投资于公益项目(信托财产进行其他投资进行增值不在此讨论之列)。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法律对于公益信托的规定存在的两个问题:完全的非盈利性甚至是捐献使得许多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望而却步。作为资本,追逐高回报是其本性使然,而在中国老百姓还不普遍富裕的情况下,要求其参与公益事业不求回报甚至完全捐赠,很不现实,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何出力的大有人在?说明大家公益之心是切实存在的,因此广大市民能够参与低回报的信托项目,就体现了其公益之心,集腋成裘,此类的公益项目中,虽然个人投资额度小,但是由于可以参与的人数可观,其规模不可小觑。

其次公益事业是列举性的,那么在对公益没有定义的情况下,如何理解项目的公益性,例如政府的经济保障房建设是不是公益项目?在传统的理解上,我们认为公益信托应该投资于公益事业本身,而如果经济保障房项目的信托资金是投资于开发商而非直接的公益项目本身,那么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公益信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于公益事业进行广义的理解,只要社会上的不特定的困难群体从这个信托计划的实施中得到了利益,并且实施者没有从中得到利益,均应该认为是公益事业。就经济保障房信托项目而言,经济适用房项目由住建房公司承建,住建房公司在承建人的基础上只获得微薄的利润,这也是准公益信托的关键性质之一,它不是单纯以获利为目的。此次信托的主要受益人为社会广大的购房困难弱势群体,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有住房。民法理念“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住房是一个人生存的最起码要素,然而纵观现今全国房市,房价居高不下,普通个体只有望房兴叹,或者花一辈子的时间背上房债,成为不折不扣的“房奴”。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地产的政策,试图稳定房地产市场,从宏观来看,这是一种政府公益的行为。所以可以这样理解,经济适用房是以满足社会人群对住房的需求的公益事业行为。公益的广义理解,可以扩大公益信托的范围,让那些政府想做而无力做的有利于广大困难群体的事项获得社会上大批小额闲散资金的支持。

从当前公益信托的缺陷看,我们应当将低于一般市场资本回报率、资金使用人不从中盈利、有利于社会弱势全体的信托计划纳入公益信托的组成部分,从而为公益信托扫除障碍,让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让更多关爱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从委托人是否盈利看,我们可以将准公益信托称为营利性公益信托;而传统的公益信托则为非营利性公益信托。这样我们认为公益信托应该有两个部分组成,即典型的公益信托和准公益信托。

三、准公益信托的运作模式

对于准公益信托应该尽快立法,使之运行具有法律支撑。我们认为准公益信托的基本运作模式应当如下:

第8篇

2.2011年3月,协会将与南昌市政府、中国医药保健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医药保健产业博览会暨中国医药保健连锁经营企业品牌管理论坛”。

3.2011年9月,协会将与广西省政府、东盟10国相关协会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零售供货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东盟中小创业项目及连锁加盟投资峰会”。

5.2011年4月和11月,协会还将继续主办“中国特许经营品牌论坛”,力争将这一活动打造成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行业普遍认同的权威盛会。

6.配合北京石景山区宣传部、石景山区旅游局协办“2011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新春文化庙会”。

二、为推动连锁企业招商加盟,创建知名品牌,鼓励创业投资者依托连锁行业内的优秀企业进行创业创新,协会联合国家基金会发起成立中国特许经营行业创业基金

创业基金的目的:将基金用于创业与再就业的培训及其组织相关活动,通过公益活动带动连锁企业的招商加盟工作,实现连锁企业与创业者的共同发展和双赢。

三、为规范行业秩序,树立知名品牌,推动中国特许经营行业长久健康地发展,有效保护加盟商、消费者的权益,制订并出台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标准

标准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与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一个标准带来一个名牌,一个标准赢得一个市场,一个标准改变一种生活。新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检测标准的问题,由于过去三聚氰胺的含量检测应该没有被列入奶粉检测标准之中,如今,新的检测标准已经出台,为奶粉安全保驾护航。

从全球经济形势看,标准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是企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法宝。标准的竞争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评估各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更是衡量创新能力的标志。

为此,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协会培训认证委员会主任李维华博士率先提出制定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标准。目前,基本完成了标准制订的前期工作,这将是中国特许经营的第一个行业标准,意义非常重大。适时召开新闻会,同时将在全行业试行推广,希望广大的企业积极参与,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优化、完善行业的标准体系。为中国特许经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中国特许经营行业跨跃式的发展。

四、为了推动建立诚信的行业环境,树立特许经营诚信品牌,开展中国特许经营品牌推介活动

为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品牌建设带动科技和管理创新,提升特许经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品牌建设带动国内外市场的开拓,提升我国特许经营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2011年协会将联合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媒体机构、加盟商等,采取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定等方式,在全国开展中国特许经营诚信品牌推介及评选活动,并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和音像制品。

五、加强国内外特许经营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国际性考察、学术研讨等相关活动

六、针对特许经营行业现状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举办各种实战特训课程。

第9篇

人脉银行:“微公益,大和谐,共发展”

自2015年6月开始,一个定期举行的、名为“人脉银行公益微拍”的活动,受到众多人的关注,在广州乃至全国迅速形成了一定影响力。每逢周二、周五晚,在3个500人的“人脉银行”公益微信群中,无底价拍卖各界爱心人士捐献的艺术品、收藏品、生活用品等,拍卖款用于捐助需要及时帮助的公益对象,至今已举办数十期。由于是无底价拍卖,不论拍卖品实际价值多少,只要无人再往上叫价,即宣告成交。这种模式,可以让热心公益的群友们低价拍得自己心爱的物品,拍卖所得现金则用于救助每期活动的公益对象。

这个由“人脉银行”发起的活动,再次实践着人脉银行“微公益,大和谐,共发展”的理念。

事实上,人脉银行本身就是一项公益事业,几年来通过无数次的社会活动,已经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企业和个人。在扶助特别弱势、困难人群方面,“人脉银行”更是获得了诸多赞誉。

2014年4月,“人脉银行”发动百位爱心人士捐赠《弟子规》手抄本三万册,并与广东社工委、广东恤孤会、羊城晚报、广州电视合开展“访贫关爱行”,赠送到广东省内各偏远小学的学生手中,并进行了现场互动。

2014年春夏之际,为了救助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广东女童季映君,“人脉银行”通过皇马俱乐部中国区主席,得到了世界著名球星C罗的签名球衣,C罗还带动皇马全队球星捐助签名球衣。“人脉银行”继而收集了广州恒大全体球员签名球衣、世界台球天王奥沙利文签名球杆及众多知名书画家作品,并协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华帅爱心基金、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组织了“为了中国不再地贫―――皇马恒大巨星签名球衣公益慈善拍卖会”,所得数十万元全部及时对患病女孩进行了捐助。

2015年秋,为了帮助抗日老兵,“人脉银行”与著名歌星蔡琴“琴暖羊城”演唱会组委会合作,通过拍卖门票、蔡琴签名CD、海报等筹集公益资金。

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人脉银行”形成了独特的公益模式。广东省委某领导评价,这是一种“大家做公益做得最开心,没有心理负担,可持续进行的公益模式”。确实,做了这么多公益,“人脉银行”没有向任何人募捐,没有向任何人进行心理强迫或道德绑架,大家都是在公益文化的氛围里,自觉、自愿、开心地参与。

“人脉银行”,一个极具特色的项目,一个有些神秘的名字。许多人想知道它的由来,想知道它是如何运作的,关注它如何能让公益事业永久持续下去。

而要把这些阐述清楚,就要从人脉银行创始人―――大梦先生说起。

大梦先生本名孟宪尊。“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因为自己姓孟,也因为喜欢诸葛亮的这句诗,他有了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大梦先生。身为孟子第72代后人,他的家国情怀、仁义精神,体现在了他对商业与公益的认知、创立“人脉银行”的初衷与梦想上。

大梦先生,社会精英转型公益

大梦是山东日照人,出生于1973年,南京大学本科毕业,暨南大学金融硕士。毕业后他到广州工作,先后服务于著名金融机构近10年。2006年,他开始投身于职业体育大赛领域,先后负责了诸多职业体育大赛的招商、商业运营及新闻传播工作,包括2007年全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赛事招商、2008年NBA季前赛票务运营销售、2009年广州苏迪曼杯羽毛球男女混合团体赛招商及国际羽毛球文化节运作、2010年“祝福广州”首届名人高尔夫邀请赛等。同时,他先后担任过世界台球天王奥沙利文的中国区经纪人、“九球天后”潘晓婷的经纪人……借着这样的人脉和机缘,他在赛事之外还运作了具有更大附加值的一系列活动。2008年,他协助广州市政府洽谈恒大地产冠名赞助第49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恒大赞助金额达2000万元,通过体育营销大大提升了恒大地产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2010年,成功策划了球王奥沙利文慈善中国行,全面提升了星河湾的品牌效应;同年成功策划了“最美亚运冠军九球天后―――2010潘晓婷东莞球迷见面会”,帮助祥利地产在开盘当日实现了远超预期的销售预订……

参与运营了多项重大职业体育赛事后,大梦总结认为,体育职业大赛由于推广、场地、明星等费用高昂,一般要由政府主导才能取得成功。在国内当时的商业环境下,如果没有政府支持,仅由一家公司或几个人来运作,很难取得收支平衡。即使再有运作经验,国内体育职业大赛终归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而他的志向是希望不依赖政府资源,也能拥有一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事业。

之后,一位外交官朋友建议他做“家族外交”项目,并愿意投资支持。所^“家族外交”,就是通过组织活动等方式促进不同家庭间的友谊。大梦刚开始觉得这是个好项目,深入分析后他却认为,促进不同家庭间的友谊当然是好事,可家庭之间走得太近了,很容易惹出是非,产生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的后果。他放弃了这个项目,但“家族外交”的项目思路,促成了“人脉银行”的产生。

2011年5月,大梦做出惊人之举,放下所有生意,把主要精力放到了“人脉银行”的创立与建设上,开始投身于可持续性的公益事业。

成立之始,大梦为“人脉银行”定了三个发展原则:一,以公益为走向;二,不介绍男女朋友,不涉及男女关系;三,不做违法和有违道德的事情。但他同时知道,可持续的公益是要以商业运营来保障的。那种理想中的去商业化的、不计回报的慈善当然更容易获得多数人认可,但若没有一种模式作为保障,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传统中的“锄强扶弱”,可以获得一时叫好却不能持续;“扶强助弱”,才能“大和谐,共发展”。为此,他一方面拿出自己的积蓄,保证人脉银行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利用自己的优势,让“人脉银行”通过商业运营为公益目的提供保障。

商业运营,可持续公益的保障

“人脉银行”的主要商业模式,是为客户“配置高端人脉资源,提供最佳商业方案”。自成立以来,人脉银行先后运营了2011年“畅想南沙”第二届名人高尔夫邀请赛、2012第三届广州名人高尔夫邀请赛等体育赛事;成功策划了“人脉银行总裁之约―――南昆山温馨之旅”、“保利南海一号高尔夫球场开杆仪式暨人脉银行名人交流赛”等活动,为富力地产南昆山项目的传播与销售、保利地产楼盘的销售等带来显著帮助。大梦先生还曾经先后帮助中信广场、荔湾广场、顺德碧桂园、佛山百花广场、羊城大厦、健力宝大厦等大型房地产客户成功贷款融资。

2004年12月,由“人脉银行”、南航传媒共同举办的“汇聚国粹相约世博”活动暨2015米兰世博会“礼仪之邦礼行天下”项目启动会举行。大梦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人脉银行”作为2015米兰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组织馆中国区推广合作伙伴,与南航传媒共同合作,通过“礼仪之邦,礼行天下”项目,搭建全球杰出人物的世博俱乐部,实现中国品牌全球布局。

这一系列的商业运作,为人脉银行的生存发展与可持续性公益奠定了基础。大梦说:“自古以来,商业与公益都是互融共生的。真正能做出大公益的人,都是通^商业运营能调动巨大财富的人,如美国的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比尔・盖茨、巴菲特,中国的李嘉诚、邵逸夫等。我国一直有扶贫助弱、急公好义的传统,但却没有形成真正的、现代性的公益文化。人脉银行,力争实现商业运营与公益文化间互融共生的和谐逻辑。”

为了这样的理念,大梦个人已为人脉银行的前期运作投入了700多万元。他说,他从没有想过什么时候把这些投入赚回来,大家的认可,被救助人群开心的笑脸就是对他最大的回报。

采访大梦时,面前的他心平气和,淡泊宁静,却又拥有着积极入世的儒者气质。他说:“通过几年的发展,人脉银行已拥有了8000多人的高端人脉资源,150多个紧密联系的理事、会员。人脉银行将继续通过科学的模式铸造成熟的公益文化,力争在3年时间里,建起1万个公益微信群,通过更大规模的公益微拍,带动500万人参与到公益中来,真正践行‘微公益,大和谐,共发展’的理念!”

第10篇

利用商业机制促进公益和利用非商业理由卖货

经济学强调的“经济人”只具有经济理性,强调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于利己算计。社会学中的“社会人”则有社会性,认为人的行为动力不仅仅只是利益算计的结果,甚至也不仅仅是理性(比如追随时尚),还有来自于其他方面的约束和考虑(比如风俗)。而社会营销原理承认人既有经济理性,同时又有社会理性,因此商业和非商业的动力各有价值又各有局限: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是提供商业产品的;现代政府要让公众接受其服务,就需要对公民个体进行积极的社会动员,而商业企业的产品是提供给公众的,是一种涉及面广泛的服务。所以,在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领域里,公私机制都在发挥作用,差别仅仅是程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传统的公益型公共管理的低效率早已是恶评不断,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产品在商言商式的概念推广也已经很难引人注目。所以在这一情况下,社会营销的发展便有了这两个方面的动力。

过去的十几年里,在世界各国的政府部门、公立和私营机构的支持下,社会营销得以迅速发展,被用来推广健康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安全套、避孕药品、香皂、戒烟产品、蚊帐、加碘食盐、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等。社会营销近几年的发展动力,有一些是来自于政治改革方面,比如欧洲,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保守党与社会党一致不认同产业的国家管理模式,而将越来越多的事业用商业化的模式来处理。今天的中国政府也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现在拉一条线,在线的两端分别是用纯粹商业推广与公益推广来做的两种产品,社会营销就介于这两者之间。可用纯粹的商业手段营销的产品是所有消费者对产品都有了共识,明白这个产品纯粹是被市场支配的,比如汽车、手机、化妆品。以公共利益为诉求的商业产品发展,比如对农村的事业投资、推广新的科技产品,由于很多人的见识与知识尚未达到一定的水准,还无法认识这些行为以及产品的价值,这时通常就需要一定的公益支持。对于大家公认有需要但没有人有动力去做的事情,就应该采取纯粹公益手段,利用公共政策予以特殊支持,如对贫困人员的艾滋病防治、新法接生、免疫接种等等。另外一些产品是既可以商业化同时又需要很强的社会支持,像学校建设、节水活动、环保产业等等。

到目前为止,直接和公开使用“社会营销”说法的项目,很多是针对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卫生健康问题,是由国际资助机构以援助资金形式展开的。比如在防治艾滋病方面的社会营销项目资金,主要来自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美国国际发展署和联合国机构。当前国际上在公共卫生领域主要的社会营销执行机构有:前景集团、国际人口服务机构、DKT国际机构和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在援助资金的支持下,社会营销机构对其推广的产品予以价格补贴,或者联合生产商和经销商,对项目提供推广宣传费用,要求生产商或经销商降低产品价格,使目标人群可以承受得起。但这里的社会营销,其定义是狭义的。 联合国近几年倡导PPP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模式和BSR (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运动。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工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在其发展项目中,更加强调PPP模式的价值。在这一模式中,联合国鼓励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充分合作,积极利用商业机制中的合理成分,来提高公共发展项目的效率和运行动力。

另一方面,包括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书文组织和更多的非政府组织支持企业更多地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争当企业公民:做生意的公司不仅仅是要做生意,还要有社会责任,比如说生产汽车的企业,不能只管动力不管废气排放,不能只管时尚不管安全。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将“企业公民”作为自己企业发展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公私两个领域的上述努力,成为社会营销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营销中的4P

社会营销活动中也有4P。第一个P为产品(Product)。在一个社会营销项目中,推广的既可以是一个有形的商品(避孕药)、一项服务(性病检查)、一种习惯(母乳喂养),也可以是一种无形的观念(环境保护),但这种产品需具有明显或经揭示具有程度不同的商业利益以外的公共社会价值,可以通过社会动员的模式来改变人们的行为与观念。在社会营销中,由于存在着公私领域的互动交叉,核心概念及其传播模式的改变更为重要。第二个P为促销(Promotion)。社会营销项目的促销活动,需要利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渠道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相关信息传递给目标人群。社会营销中促销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将非商业模式用在纯商业活动中,或者采用商业方式表现公益行动的价值。第三个P为地点(Place),指的是能够获得社会营销产品或服务的场所。接近性与便利性是它有别于过去非商业化产品、服务的重要特点。与此同时,传统上公共产品和商业产品的渠道是分隔的,但在社会营销中,应该从最有利于消费者接受的目的对这两者加以整合。第四个P为价格(Price)。社会营销项目应该通过调查研究,力争降低实现行为改变所付出的代价(不仅指金钱,还包括时间、精力、感情投入等等)。因此,社会营销的产品其价格往往极具竞争力,但也并非只是一味的低价,而要考虑消费者的价格弹性期望。例如政府为了倡导安全的性行为,推出了价格极低的安全套,一盒12个,只卖两元钱,可是竟然还不如一盒12个安全套售价18元钱的卖得好,原因就是它违反了商业性。商业性就是很多人认同“一分价钱一分货”,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就应该贵,太贵的东西是因为承受不起才不买,并不是因为不愿意买。 在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中,作为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欧洲前景集团在中国的安全套社会营销活动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合作伙伴青岛双蝶安全套公司致力于扩展社会营销的4个P—产品:向青岛双蝶安全套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使其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促销:通过宣传材料、销售点培训活动、流动表演、游戏、广播,提高高质量安全套在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中的使用率。地点:拓展了新的安全套销售渠道,包括自动售货机、小卖部、超市、24小时安全套咨询和供货热线等,同时在云南、四川对上千名来自不同组织的销售人员进行了有关安全套和艾滋病方面的培训,推广高质量的安全套。价格:前景集团没有对推广的安全套给予价格补贴,而是同生产厂家一起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确定了商业渠道的价格。

公益行动的品牌化、品牌新元素与商业行动中的社会化资源

社会营销极大地改变了公共活动模式,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模式之一,而我们知道过去大量的公共产品是没有品牌的。公共活动和服务的品牌化使得相关产品更加具备可传播性,也更为受益群体所关注,便于其选择与识别;与此同时,品牌化及其相关的商业化传播模式也柔化了相关产品传统的呆板色彩。多方面的实践证明,公共活动采用适当的商业机制,可以增加工作效率,可以避免因免费搭载公共服务这辆车而产生的滥用和浪费,可以使项目更具有持续性的动力,销售数字可以作为衡量目标人群行为绩效的量化指标,可以促进目标参与者基于合理资源分配而产生的个人计划和管理意识。零点研究集团在与英国玛丽斯特普组织的合作中,就将合作项目进行了品牌化运作,为整个项目起了个名字并做了个好看的LOGO“你和他”,鼓励性活跃期的年轻人要有安全负责的性行为,推行健康公开的性教育。目前,这一品牌在一些中西部地区的校园学生中间有很大的影响力。

站在商业服务和产品的角度,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同时也有些厌倦了过于商业性的直接的价值诉求,尤其是对于高附加值产品,人们更愿意在同质的产品之外看到更多的经营人格因素。而在品牌的深层价值里面,实际上商业化的功能只代表了在生意意义上的一个企业公平地追求交换的能力,而且不管企业如何标榜自己的品牌,一个企业都无法脱离势利的范畴。“在势利里面无所谓高尚,而只是公平的低俗。高尚和在商不言商有关。”因此,在消费者的社会特性中发掘,不仅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社会文化特性及其需求变化的根底,同时还可以找到驱动人们关注我们品牌的新视角或者新素材。 除此以外,我们知道商业产品能够利用的政策资源正在急剧减少,但是对于公共服务的社会营销和商业产品的社会营销工作,则很有可能得到政府相关领域(公共安全、环保、公共卫生、青少年保护、妇女权益等)的支持,从而可以使用某些商业产品与服务项目不能使用的公共资源,得到政治上的支持,获取特殊的优惠条件。社会营销的这种资源特性使其中短期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吸引其他资源的投入。

也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方案

虽然人们现在已经广泛地尝试部分或者充分地发展社会营销项目,但实际运行中的社会营销还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由于需要与相当多的政府部门与公共组织协作,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之间会产生协调和沟通问题,有可能导致社会营销行动的低效率;其次,只在某些环节尝试使用社会营销技术,社会营销行为的非充分性会导致整个工作流程匹配度低,配合的效率不高;再次,我们现在可能得到的人才,要么来自传统公共管理领域,要么来自传统商业营销领域,缺少能够平衡商业营销与公共管理的人才,从而缺乏合适的管理者;最后,来自非社会营销部门的同类产品,也借类似的名义展开竞争与干扰,用户无法分辨真假。

用好社会营销手段,需要我们认可社会营销的特殊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弥补了我们在传统意义上将消费者的社会动机和经济动机人为割裂的缺陷。在社会营销专家的视野里,企业在开展社会营销时,必须明了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文化原理,对社会流行体系的发生原理和社会心理变迁动力保持高度的敏感,将一般的营销手段、社会动员方法和社会营销手段整合协调成为具有内在合理性的一致行为,持续服务于组织所追求的目标,而且要明白一点,即使我们在开始的时候是功利性地使用社会营销技术,但是最终我们要在实践社会营销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营销人员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理想──这恰恰是我们传统的营销知识中最薄弱而社会营销最为强调的部分。

第11篇

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的《2015年中国众筹行业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35家众筹平台,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达211家。其中53家属于2015年上半年新诞生的平台,成功募集46.66亿元。

在安徽,众筹行业与全国同步发展。据《徽商》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5家平台正常运营。

然而,在新平台不断上线的同时,一些老平台因运营不善而倒闭,截至2015年6月倒闭的众筹平台达24家。

在行业乱象之下,众筹也引发不少争议。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融资后管理饱受争议、退出机制不明朗……

全国平台数达211家

业界公认,众筹出生于美国。

经过长达十余年的发展,目前众筹已经在欧美国家迎来了其黄金时代。美国研究机构Massolution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众筹平台不到100个,到2012年底已经突破700家,融资总额高达28亿美元。

中国闯入众筹“禁地”始于2011年。

大批众筹网站相继成立,需要资金的项目发起人通过互联网将项目策划交给众筹平台,经过相关审核后,通过视频短片、图片、文字介绍等形式在众筹平台上创建项目,介绍自己的产品、创意或需求,设定筹资期限、筹资模式、筹资金额和预期回报率等。

同时,对项目感兴趣的出资人在目标期限内进行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如果成功达到目标金额,该项目融资即算成功,创意者将获得融资资金,支持者确认资助,如果未达到目标金额,该项目融资即算失败,将撤回创意者融资资金返还给支持者。

项目一旦融资成功,项目发起人则可以开始运行项目,出资人对项目进行监管并获得项目产品作为回报,对实物产品项目的融资,其回报即为产品,对购买股权进行的融资,其回报即为企业的股权。

在众筹的模式中,投融双方的地位相对平等,创业者可以根据自身对资金的需求程度适当出让股权,比例一般在5%-40%之间。

经过几年的发展,众筹不仅日益拓宽大众投资的新兴渠道,其本身的商业模式也在中国大地上开拓出新的商业模式。

众筹按项目回报方式可以分为股权众筹、奖励众筹、公益众筹和债权众筹。

股权众筹按是否包含跟投机制分为领投式股权众筹和非领投式(个人直接投资、合投等方式)股权众筹;奖励众筹主要以商品或服务预售为主,按项目来源可分为综合类众筹平台和垂直类众筹平台;公益众筹是非盈利性众筹;债权众筹又称作P2P(Peer to Peer)网贷,以投资前确定的收益率作为回报,项目可以进一步分为个人信用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类型。

与2014年众筹元年相比,2015年上半年我国众筹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随着第一张股权众筹牌照的落地,工信部旗下具有众筹功能的“创客中国”上线,齐鲁股交中心首推众筹服务平台新增“众创板”,以及阿里、京东、腾讯、平安、万达等国内知名大企业络绎不绝地涉足众筹,众筹行业前景逐渐明朗化。

此外,国内外资本大佬也开始纷纷进驻众筹行业,国内一大批众筹平台如天使客、众投邦,已获得了资本的宠幸拿到了融资。

7月16日,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的《2015年中国众筹行业半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总数量已经达到211家。自2011年第一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诞生,到2012年新增6家,再到2013年新增29家,众筹平台增长较为缓慢。而至2014年,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爆发,众筹平台数量显著增长,新增运营平台142家。

其中53家属于2015年上半年新诞生的平台,成功募集46.66亿元。

奖励类众筹项目数量最多,约占总项目数的55.59%,股权类众筹项目占比27.6%,公益类项目数量最少;而就平台数量而言,股权众筹的平台数量达98家,为最多;其次是奖励众筹和混合类众筹,最少的是公益类众筹平台,不到10家。我国众筹产业形成了以奖励和股权众筹为主,混合众筹和公益众筹为辅的局面。

从地区分布上看,众筹平台遍布于全国19个省市,多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和上海三个地区;而东北、西北和西南诸省基本属于众筹平台(不计P2P网贷)的空白地区。

其中,北京作为众筹行业的开拓地,平台聚集效应较为明显,一些运营时间较久、较为知名的平台如天使汇、淘梦网等均诞生于此地,目前也是全国运营平台数量最多的地方,多达58家,占总平台数的27.5%。

广东省紧随其后,运营平台数量达49家,由于良好的创业环境,该地区对创投资金需求量大,股权众筹平台数量居多,占据该地总众筹平台数量的61.22%。上海位居第三,目前运营众筹平台达35家,其中股权众筹平台数量居多。

放眼整个安徽,众筹行业与全国同步发展。据《徽商》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5家平台正常运营。

在众筹金额上,全国众筹平台上半年总筹资金额达46.66亿元。其中北京以16.46亿元的筹资金额位居榜首,排在其次的是广东省,达13.03亿元。浙江和上海分别居三、四位,筹资金额分别达6.17亿元和5.89亿元。上述四个省市筹资金额占全国总筹资金额的89.05%。

融后管理成最大难题

同P2P网贷行业颇为相似的是,“不断有平台上线、不断有平台倒闭”已成为众筹行业的常态。

截至2015年6月,倒闭的众筹平台达24家,其中2014年上线的平台倒闭最多,达13家,而2013年成立的平台倒闭的概率最高,高达34.48%。

在行业乱象之间,众筹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部分投资者非常看好网络股权众募的同时,也有部分投资者觉得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创业公司往往本身项目风险巨大,且存在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诸多问题。另外,投资者也很难判断融资项目是一个真实的创业公司还是一个诈骗的陷阱。

众筹引起的法律争议主要来自于股权众筹。平台运营中常伴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发行证券的风险、资金链运作不规范、股权众筹的退出渠道狭窄、项目审核机制不规范、参与主体的专业能力不足、参与主体利益平衡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也掣肘着股权众筹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股权众筹项目融资成功仅仅是个开始,相较于此,融资后管理更加饱受争议。财务透明化、融资后的资金谁来监管、如何监管、如何处理大量小额投资者之间关系、融资后如何管理运营、如何保证融投双方权益、项目是否合法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不仅如此,围绕股权众筹的融资后阶段还存在一个矛盾点。

一方面,股权众筹要帮助投资人挣钱有个前提,就是投资人要有退出机制,只有成功退出后投资才能转化为实际收益。另一方面,股权众筹的的投入周期非常长,在国内大约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且流动性差,中途退出很难实现。

就目前市场来说,股权众筹行业仍旧缺乏比较好的退出机制,目前实现项目成功退出的平台屈指可数。

基于此,规范化的监管政策呼之欲出。

“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发挥股权众筹融资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组成部分的作用,”“股权众筹融资业务由证监会负责监管。”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股权众筹融资的涵义、功能和监管主体给予了明确界定。

8月7日,证监会《中国证监会致函各地方政府规范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活动》(以下简称“规范”),摸底调查各地股权众筹平台。

仅隔三天,8月10日,证券业协会再发文,将《场外证券业务备案管理办法》中的“私募股权众筹”修改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

一时间,关于股权众筹的争议热点更多地集中在从业者和投资者对于私募股权众筹行业发展前景上。

事实上,早在去年底,中国证券业协会就已经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就股权众筹监管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包括股权众筹非公开发行的性质、股权众筹平台的定位、投资者的界定和保护、融资者的义务等。

根据新规,投资者必须为特定对象、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200人、股权众筹平台和融资者均不得进行公开宣传、推介或劝诱、券商也获准参与股权众筹业务……股权众筹以私募方式发行,与交易所市场互补,使得多层次股票市场又增加了一个新层次。

眼下,尽管相对于P2P网贷在2015年上半年的疯狂资本盛筵,众筹行业相对冷清。但资本已经开始走进众筹。

随着蚂蚁金服旗下的股权众筹平台“蚂蚁达客”在上海首获股权众筹营业执照,广东省自贸区支持股权众筹平台和众筹项目企业登记注册,将会有越来越多不同地区的众筹平台正规化,政策风险减少。而众筹模式的创新从未停止过,如主打连锁众筹的众筹界,侧重社交众筹的众筹窝等等,新的商业模式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

第12篇

关键词:众筹;小型微创业;价值;风险

近年来,众筹模式愈炒愈热,生产制造、文体娱乐、环保公益、新闻教育等领域都与众筹发生关联,探求模式创新。该模式起源于2010年的国外的Kickstarter,时代周刊曾将其评为2010年最佳发明之一。后来国内的效仿者有点名时间、追梦网、点梦时刻等。

一、众筹的概念与界定

众筹概念来源于众包(Crowdsouring)和微型金融(Micro finance)。其定义为:融资者借助于互联网上的众筹融资平台为其项目向广泛的投资者融资,每位投资者通过少量投资金额从融资者或是项目发起人那里获得预期实物或是股权回报,因此,与微型金融一样,众筹首先是一种融资活动,但是又与众包相似,在相当一部分众筹活动中,投资者不仅为项目进行融资,而且还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二、众筹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众筹融资行业正蓬勃发展,根据Massolution研究公司2013年4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约有800个众筹网站,2012年共筹集了26.6亿美元资金,较2011年的14.7亿美元增长81%。此外,Massolution研究报告预计,2013年全球众筹融资规模将达到51亿美元,并且其融资项目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将更多投向新兴企业和小公司。

在美国, JOBS法案对众筹平台上进行的股权融资作出了许可,对于投资者利益作出了较为明确的保护规定,并且回报不再局限于实物。JOBS法案签署后,众筹的模式受到了法律保护,这一举措使得美国对众筹投资融资取得了重大的实际进展。

然而在中国,众筹目前只能通过物质对投资者进行回报,此外众筹股人数也有所限制。我国的众筹平台,例如“点名时间”等,它们受限于我国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因而其众筹回报不能涉及股权、分红、利息等形式。从商业模式上看,此类众筹更像是“期货版”的团购网站。根据网站规则,每个项目都必须要有回报,项目发起人可以自由灵活设置,如项目的最终产品等,但不能涉及股权股份或分红性质的回报。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众筹平台的发展。

三、众筹模式对小微型创业项目的价值

众筹对除了对小微型创业项目提供融通资金的渠道与平台之外,也会对公司企业的产品设计、销售渠道、宣传路径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使企业的市场触觉更加敏感化,进而以销量定产量,集约库存、规划产能,也使得商品流转迅速,获得优质现金流数据。

1.资金渠道。众筹通过发起众多小额投资者完成项目投资,由于面对大众,而非专职投资人,其融资渠道更为广泛,能否融资成功无关于社会关系、创业者信誉等方面,而这是大多数小微型创业者所欠缺的,因此融资成功与否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合理预期。此外,相对VC、PE等需要良好的市场表现才能俘获资本的芳心,众筹仅需理念、创意既能撬开资金的泉眼,门槛相对较低。资金使用成本取决于自身定价的回报手段,因此融资成本可以依据期望合理定制。

2.资本发现。通过众筹过程的路演,项目发起人能够积累运营经验以及强化经营理念,由此从创业团队能够经历磨合与获取信心。该过程中累积的经验、认识以及数据结果将会成为争取大型投资机构投资时的“案例背书”,增强资本后续的融通能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获取资金支持。

3.宣传路径。相比营销推广传统方式,众筹项目将处于全程推广状态,过程相对透明公开。在宣传受众数量层次,融资及宣传过程历时较长,有机会使更多群体接触到产品信息,宣传受众广;在宣传效果层次,全新的商业模式容易通过分享、互动等形式在社交群体中产生话题效应,推广效果更为理想。

4.市场反馈。预付费是众筹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投产或创作之前,能够调查项目热度、听取市场反馈。其有助于优化产品设计,了解市场需求,预计产品销量,从而达到产品在开发以及规划产品产量的目的。售前的市场反馈将帮助公司企业优化资金配置,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这对小微型创业公司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众筹模式对小微型创业项目的风险

1.项目市场风险。任何商业项目都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即使良好的售前反馈也不能避免。由于众筹是新兴项目的展示平台,在产品设计初期如果存在重大疏漏,那么项目“夭折”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这对初创型的小微型企业无疑是致命的。

2.诚信风险。目前,发起人承诺的项目实时跟踪报告不能如实履约,致使投资者缺乏项目参与感,将众筹与团购体验混淆。此外,众筹项目多以创意为主,在现行法律下,复制甚至剽窃成本低,这将阻碍小微型企业创业者的创业热情。

3.法律与政策风险。现行的与众筹相关的法律政策尚不健全,股权、现金等形式的直接回报尚不允许,众筹与非法集资也未有清晰明确的区分与界定,因此众筹平台、发起人、投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风险。

五、关于众筹模式的前景展望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尽管相关政策法规的悬而未决将使得小微型创业公司无法真正有效的走上众筹融资的快车道,但是在实物回报的众筹模式下,创业项目获取的市场反馈以及关注度将有助其博得投资机构的青睐,这无疑对小微型创业公司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