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慧课堂策略

智慧课堂策略

时间:2023-09-03 14:5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课堂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智慧课堂策略

第1篇

关键词:智慧课堂;创建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层出不

穷,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是许多身处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思索的一件事情。笔者经过长期的总结和研究发现,智慧课堂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创设动感课堂――智慧课堂的前提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往往多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承载知识的容器,课堂教学往往由教师来主导。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下,一些枯燥的数学知识和定理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创建智慧课堂之前,必须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创设动感课堂,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和平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人们经常用到的物品具有轴对称和平移的特点,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说出来。由于在课下学生都积极地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因此,学生的热情都比较高,在课堂上他们都希望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课堂变得动感了,智慧课堂才有可能构建。

二、情境创设――智慧课堂的感知

情境教学是教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拿几个不同的物体到课堂上,如正方体、圆锥、圆柱、三棱柱、四棱柱和长方体,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分辨哪一个是长方体,并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自己过去所学习的长方形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很快就能够辨认出来,这样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而且在看到其他的不同物体时,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展。

三、动手操作――智慧课堂的关键

小学生个性活泼好动,热衷于表现自己,平时在学校里学到了一首新的诗词,回到家里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给父母,在课堂上他们也同样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动

手,向教师展示自己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

容,适当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所学知识的用途,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前文的“轴对称和平移”为例,在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设计一个轴对称或者是平移的装饰图案。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也有极大的启发,使数学知识不再是僵硬、死板的知识,而是变得灵活多变起来。

四、生活化课堂――智慧课堂的核心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的。重量单位、长度单位、几何图形、简单的乘除法以及随处可见的数字,这些知识的应用明确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必须要回归于生活。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脱离了生活,数学知识就变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架起生活与知识的桥梁,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学会灵活运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购物”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单独去超市尝试一次购物,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受数学知识。再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些图形是在不断运动的,他们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和原理。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尝试,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价值,并且生成智慧,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有助于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

总之,智慧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升华。在教学中,教师想要构建好这种课堂也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教师不断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创设合m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智慧课堂才有可能成功构建,才能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以后进入更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敏.聚焦智慧课堂 感受数学魅力: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艺术[J].新课程(小学),2013(4).

第2篇

一、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自我解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笔者认为智慧课堂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学生角度,智慧的课堂,学生要对所学知识有兴趣,能够自发、主动的构建知识;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本身的获得,更有能力的发展,数学方法的习得,数学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从教师角度,智慧的课堂不仅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还能对教学过程有所反思,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

二、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特点剖析

基于对智慧数学课堂的理解,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具备以下特点。

民主。智慧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权威性,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对话。

灵动。智慧的数学课堂应是充满趣味的灵动的课堂,这里有学生主动的参与、体验、感知,有教师巧妙的引导、智慧的提问和生生间的相互补充,还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智慧的课堂关注儿童生命的成长,让课堂更具生机,充满灵性,魅力四射。

高效。智慧的数学课堂不应只是简单、低效的知识传授,更应该有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智慧的课堂是高效的,它能让不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发展。

三、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智慧课堂内涵丰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构架智慧数学课堂的策略也不胜枚举,下面笔者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身对智慧数学课堂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方法。

(一) 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柴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富有童趣的故事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点燃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这课,考虑到内容较为枯燥,课前我创设了几个家电宝宝比赛谁的价格更便宜的情境,并让学生参与进来当裁判,这样的举措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需求。而现在部分优秀的低年级课例将所要教学的知识进行统整,编成完整的一个绘本故事,想必出发点也在此吧。

(二) 设计问题探究,促使自我建构

“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交流中提高,在探索中实现自我建构。在二年级《认识角》一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动角,提出问题,怎样让这个角变大,怎样又让这个角变小,并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很悟到两边张开角变大,两边合拢角变小,并且在汇报时能形象地用手势来表示,我想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对角的这一特点已经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这比教师将结论强加给他们来得真实有效。

(三) 组织合作学习,形成学习共体

著名的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曾大力提倡合作学习,他认为:“合作学习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想碰撞,实现同客体的新的相遇与对话,能产生并琢磨自己的思想。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

合作学习意味着将个人思想转化为集体的智慧,将独立学习模式切换为互惠互助模式。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面积》一课要求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提供的工具或自己喜欢的办法进行比较,比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孩子们认真地操作交流起来:有的想到了重叠的办法;有的想到用直尺去量边的长度;还有的用小方格或小纸条来测量……笔者把这些想法从各个小组中搜集起来,并让这些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全班中展示。孩子们认真倾听,还将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和优化,认为测量的办法更适合推广。这样的合作学习,给优等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享受思考的成就感,同时也为学困生答疑解惑,让他们从同伴处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豁然开朗。笔者认为这样的互动互助、交流分享,正是智慧数学课堂所需要的。

(四) 巧用总结延伸,体现数学价值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智慧教学;教学设计

一、智慧导入的策略

所谓智慧的导入策略,就是指教师运用可行性的、正确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导入模式来进行物理课堂的引导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大自然所呈现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自然规律我们都知道,物理现象在大自然中通常表现得非常的神秘因此,我们的物理课堂就需要教师将这种“神秘化”的内涵转化成现实可感、可知的现象,让学生在“具体”中学习,而不被“抽象”所影响因此,教师的工作就要让学生在学习和对物理知识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快乐,以“趣味”来唤起智慧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科学故事,播放音频文件等,将这些“插曲”插入到单调的理论课堂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提高物理的课堂效率

例如,在“万有引力和航天”的章节中,我们就可以引用牛顿在“苹果落地”现象的一系列猜想中所得出的引力作用,然后通过理想模型、圆周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再根据开普勒的第三定律以及科学性的猜想,最终所构建的万有引力这一定律的伟大实践过程来丰富导入内容因此可以说,我们现在的航天技术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对科学家们得出的伟大理论的智慧性运用,进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

二、智慧讲解的策略

物理学科本身具有枯燥乏味的局限,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用尽我们的智慧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主要表现在教学的讲解过程中,语言就是这一过程的承载体,而语言包括了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两方面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知识的溪流便是从那里可以发出”所以说,语言也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因此,物理教师就要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将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我们常见的现象就是,电视节目里的相声、小品、情景短剧都非常的吸引人,不难发现,这些“艺术”均在语言上取胜,尤其是相声演员在语言表达上的抑扬顿挫、肢体动作的丰富性等,同时这些语言也是充满了智慧的启发性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生动的语言便是教学艺术的体现

例如,在知识点“速度”的章节里会涉及到速度的快慢,教师就可以在讲台上演示“匀速”和“变速”的行走这一过程在匀速的时候,保持均衡的步伐前进,在变速的时候,通过时而“健步”时而“慢悠”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再加上幽默的语言,将“速度”的相关知识融合到这一情境中来,必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充满欢笑,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就体现了智慧的启发性

三、智慧激趣的策略

智慧激趣法,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方式而言,它是在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进行知识探究的一个“有力杠杆”,那就是物理实验,实验是一个表现物理现象同时也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研究的过程,它不是封闭、完全独立的专研,因此,物理学科的智慧激趣就表现在“实验的灵活多样化”上比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试验合作,其精髓表现在一个“活”字上,利用灵活的学习方法来补充更多的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也可让学生在灵活多变的实验中获取知识、感悟学习的方法,这是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和魅力所在同时,这也是诱导学生智慧的有效方法因此,学生相互合作实验的过程也是一种智慧激趣的可行方法

例如,在讲解“弹力”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搭配合作来演示小车受到拉伸或挤压弹簧作用下进行的运动,让小组最后得出弹簧在其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小车产生力的反作用这一结论如,在讲述超重和失重的问题时,同样要求各组学生利用弹簧来完成这一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静止时在指针下挂一块物体并记下读数,当学生提着弹簧秤加速上升时指针会把物体“推到”下方,此时就会出现弹簧秤示数增大的现象,从而得出超重的概念;利用同样的原理,将弹簧秤向下加速运动,得出失重的概念通过学生在合作实验的方式下,感悟团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通过对合作实验的这一巧妙运用,来激趣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其合作的能力

第4篇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 智慧课堂 教学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智慧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在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内容。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能更好地帮助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有效建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网络学习空间及智慧教育的概念

网络学习空间在我国的发展最早可追朔到20世纪90年代,根据其运行载体服务的性质,杨现民将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网络学习空间。本研究中涉及的是广义的网络学习空间,是指借助于任何平台体制,支持在线教学活动开展的虚拟学习空间。在“智慧”这一大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出现也不足为奇,智慧教育就是指利用智能化技术构建智能环境,通过教与学的方法,培养智慧能力和智慧行动。智慧教育的根本在于通过发挥师生作用、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成学习者建构知识,发展智慧。

2.网络学习空间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网络学习空间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随着国家对网络学习空间的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建设与开发已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深入挖掘其功能,对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仅停留在表面,教师往往只是使用比较熟悉的几个功能,这对教学活动的实施产生了极大的限制。

第二,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把传统课堂中的教学设计搬过来,或者稍作修改,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学习空间的特征。

第三,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问题。资源是开展学习的基础,能够拓展学习者的视野,但目前网络空间学习资源缺乏多样性、交互性,且内容较分散。教学评价也未依托网络空间的多样性,所以,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

3.网络学习空间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新的教育改革也要求教育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学习空间就是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良好工具,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究:

3.1以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为主设定教学目标。能够较为自主性的,利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对于智慧型学习人才的判定标准。网络学习空间因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一特点,为智慧型人才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渠道,不再受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设定需要更多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能够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为重要目标。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时,传统教学方式会将教学内容分成认识钟表,包括对于时针分针的区分以及钟表的基本构成、认识整点时间等。智慧课堂则可以将教学目标优化,对时针、分针以及秒针进行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正确的读法等方面。

3.2利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进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设置问题或者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问题或者任务的设定,既要在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超过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能力,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进行问题设置时,需要对问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进行思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避免学生落入思考能力僵化的窠臼中,使学生在自主积极性的探索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3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开展小组合作竞争等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同时,利用小组的合作竞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竞争意识。

3.4注重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的情感变化。智慧课堂的建立需要更多考]学生自身的情感变化,学生之间的知识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展示更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互联网+时代,智慧教育推进了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网络学习空间为教学提供了新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学习空间,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长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机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电子书包;电子黑板

一、引言

智慧课堂,是一种以云计算技术、无线互联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为基础,构建而成的现代化智能型课堂。2014年,在浙江宁波召开的智慧教育现场会议上,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曾经说过:“智慧课堂以技术手段为依托,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大力推广智慧课堂模式,无疑是一种教学创举,对于丰富数学课程教学形式,提升教学的先进性意义非凡。那么,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从那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组织设计呢?本文将略谈一二。

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分析

(一)硬件构建

在智慧课堂的构建中,硬件是基础。具体来说,需要实验学校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选择若干间教室,采购智慧课堂构建所必须的硬件设备,进行布局施工,本文所研究的数学智慧课堂硬件设施主要包含电子书包、电子黑板、无线网络、录播设备四个方面。首先,电子书包和电子黑板选用山东烟台麦特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其中,电子黑板具有电子绘图、图元编辑、数学教学资源调用、屏幕录像回放等功能,电子书包则具有智能c名、智能考试等功能。其次,无线网络选用电信50M移动宽带。最后,录播设备选用深圳力沃科技研发的高清全自动录播系统,该系统能够适时录制下教师上课的全部过程,并自动编辑成1080P的高清视频,保存在系统数据库上以供调用。

(二)软件构建

智慧课堂的软件部分,主要包含两大模块,分别为:智慧教学资源体系,以及智慧评价体系。首先,智慧教学资源体系,主要是支撑小学数学课堂智慧教学的资源,例如,PPT课件资源、教学视频资源、教学工具资源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登录智慧教学系统,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资源开展教学。其次,智慧评价体系,主要是用于评价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量化指标体系,例如,学生互评指标、教师自评指标等,在每堂课完成后,教师可通过教室内的移动网络,将评价问卷发放到学生的电子书包上,展开互动评价,评价完成后,学生将问卷反馈回智慧课堂系统主机端,系统可自动生成课堂教学质量报告,并进行S-P分析,编辑成教学质量图表。

三、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一)师生培训

在搭建完智慧教室的硬件环境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邀请专业的智慧教室设备技术人员入校,对一线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首先,针对教师群体的培训内容应包含:电子黑板、电子书包、录播设备、教学资源等使用的理论介绍,同时,引导教师操作智慧教室中的相关设备,深入了解其功能。其次,针对学生群体的培训内容则包含:电子书包学生端的使用方法。最后,安排一个统一的时间,选派教师和学生代表,与智慧教室硬件供应商代表进行交互答疑,共同探讨智慧教室硬件设备使用的细节问题。

(二)教学组织

当师生都熟练掌握智慧教室硬件设备使用方法后,学校的数学教研组可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展开教学应用。具体的应用策略多种多样,在设备引进初期推荐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即:在学校各年级中选取若干个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学生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班学生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模式组织教学,通过为期1~2个学期的教学后,进行效果比较。以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课文《长方体》的讲授为例,在智慧课堂模式下教学组织流程为:

1.利用电子黑板微课资源导入教学情境。在该环节中,教师利用电子黑白内置的《长方体》微课教学资源,为学生导入长方体的认知视频、动画、图片资源,帮助学生初步认知长方体。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子黑板的遮罩功能,展示一个与长方体有关的生活化问题,为学生讲解长方体体积、面积、周长的计算方法。

2.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交互体验。学生利用电子书包的云端书柜,下载长方体的三维展开图,并利用画图工具进行各面的标注,将标注好的视图通过教室内的WIFI网络上传到电子书包的教师端,教师对学生上传的图形进行汇总检查。之后设计一个问题“请现场拍摄一张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上传给我”,学生则利用电子书包内的网络搜索功能,查找相对应的资源,并上传给老师审阅,实现教学中的网络交互。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学习。

3.利用录播设备记录教学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智慧课堂内的录播设备,记录下学生学习的过程,当教学结束后,将录播完成的视频转化为1080P的高清视频保存在智慧教室设备的服务器上,以供下一课时中的总结评价之用。此外,教师利用电子书包发放当堂课的学习体验评价问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进行评价,并回传给教师。

(三)反馈评价

在完成课内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始进行“家校互联,智慧评价”的反馈活动。该种教学反馈过程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返回家后,利用电子书包下载教师上传的课内教学录制视频,播放给家长观看,家长在观看后,写下针对智慧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上传至教师的电子书包服务器端。第二阶段,学生重新返回课堂后,教师结合学生体验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学自评三方面内容,汇总成一个量化评价分值,并将教学资料通过校内网上传给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由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终评,最后反馈一个针对该节课教学的总体评价分值,以及相关的教学完善建议。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智慧教学,能够大大提升教学的先进性。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还应注重以下几点,首先,应不断提升自我的信息化素养,在平时多学习智慧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新的教学形式,丰富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多样性。其次,多与学生、学校教管部门进行沟通,及时搜集智慧课堂教学中凸显出的问题,总结成败得失,以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第6篇

在智慧育人场景下,通过发挥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对大学生的课堂学习、互动状况和课堂学习意见等内容进行详细收集,对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合理评价,通过实时发现课堂问题,重构课堂育人方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一书,分析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现状,探索大数据时代全面提升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当前持续改善育人质量提供有效参考。由田桂瑛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6月出版的《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一书,主要以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为研究对象,从大学教育的变革之路、新时代大学课堂教学的特征、大学课堂手机现象研究、大学课堂沉默现象研究、大学课堂的后排现象、卓越绩效理论、卓越模式下的大学课堂质量提升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论述,提出了新时代授课对象的特征、大学课堂智能手机的应用、大学课堂沉默现象的治理困境、大学课堂后排现象概述卓越模式的关键概念在高等教育中的转换、卓越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构建卓越大学生发展策略、实施卓越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等观点,探寻了提升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论丰富,内容全面

该书研究理论基础丰富,叙述内容完整,通过从大学的由来及发展、大学的改革方向等角度提出了大学教育的变革之路,从新时代授课对象的特征、授课大环境的变化、授课工具的变化等视角分析了新时代大学课堂教学的特征,为读者了解大学教学环境变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另外,该书从大学课堂智能手机的应用、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原因、课堂手机治理的困境等视角分析了大学课堂手机现象研究,实现了大学教育体系变革的完整论述。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途径,也是学生能力培养、品格塑造和价值生成的重要载体。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和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更关系到学风、校风建设。在传统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智慧技术的辅助与支持,偏重学生成长的评估与考核,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缺乏充分了解,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此外,在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课程质量的指标及维度相对单一,未能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成长变化进行综合管理,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完整度。

二、视角独特,解读深刻

该书研究视角独特,通过从大学课堂的沉默现象、大学课堂学生沉默的原因、大学课堂沉默现象的治理困境等角度进行论述,实现了大学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的完整解读。另外,该书解读深刻,通过从大学课堂后排现象概述、大学课堂后排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大学课堂后排现象的治理困境等多元视角,详细分析了大学课堂的后排现象,为当前做好大学课堂治理提供了有效支持。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应用,为当前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智慧指引。大数据既是智慧技术,也是引发思维方式变革的原始动力。在当前开展大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目标规划、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实时、智慧化管理,形成了精细化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时代,开展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时,通过引入实时互动、在线交流等反馈环节,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形态,改善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实现了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智慧升级。

三、关注应用,符合未来

该书关注实践应用,通过对卓越模式的内涵、高校引入卓越模式的意义、卓越模式的关键概念在高等教育中的转换、卓越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高校推行卓越模式的障碍等内容进行论述,使读者对卓越绩效理论形成了完善认识。另外,该书通过对构建卓越教学理念、构建卓越教师发展策略、构建卓越大学生发展策略、实施卓越课堂教学改革策略进行论述,提出了卓越模式下的大学课堂质量提升策略。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为全面提升大学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注重做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质量分析模型。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和教学目标等多种因素,构建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另一方面,要建立基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论的整改及反馈机制,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构建覆盖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实现学生学习状况的动态追踪和持续监督。该书系统化阐释了新时代大学课堂教学的特征、卓越模式下的大学课堂质量提升策略,有利于当前全面提升大学课堂教学质量。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成熟,依托智慧技术开展大学教学管理,成为补充传统课堂管理模式不足的重要选择。因此,要通过充分发挥智慧育人优势,生动讲解课堂叙述内容,实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积极完善、优化课堂反馈机制,以真正实现大学教学形态的全面升级。

作者:张丹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21-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的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在中国大陆的热销,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智慧型教师也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热门话语。我们高等职业教育也在探讨这个话题。本论文以高职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构建智慧型课堂,提升教学改革,使课堂从知识技能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技能人”转为培养“智慧者”。带领学生和老师一起追求智慧、体验智慧,最后拥有智慧。因此,针对高职学生,基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智慧型课堂的探讨和构建研究颇具价值。

一、智慧型课堂研究的意义

1.智慧型课堂的教育宗旨符合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智慧课堂的教育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智慧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更关注差异,张扬个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智慧型课堂是基于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但又要超越知识与技能,培养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智慧型学生。

而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集知识、技能、素质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性,真正能为社会服务的优质人才。因此,智慧型课堂的教育宗旨符合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2.智慧型课堂的实施理念更适合在专业基础课中构建和推广

在课程中,教师要对基本理论进行有重点、有逻辑的点拨讲授,学生也只有把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夯实,才谈得上真正的智慧成长。此时,知识不再是零星的知识点,而是连贯有意义的系统知识点。《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面向大一的学生开设。课程主要涉及电工电子技术部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题研究在基础课程中构建智慧课堂,尽可能早的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且引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关注未知世界,关注学生生命的智慧。

3.智慧型课堂的特征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相吻合

智慧型课堂的特征是体现“自主性”、“引导式”“探究式”。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有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用语言也很难讲述,有的定律学生难以掌握,另外还有许多概念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部分还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特殊情况。

基于以上特点,通过自主性、引导式、探究式等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智慧型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IBM全球教育产业副总裁Michael D.king表示,与土地对农耕社会、资本投资对产业经济一样,教育是21世纪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IBM认为智慧教育的五大路标为技术融合、个性化学习路径、知识技能、全球整合和经济联合。它们正在快速聚合,形成全新的变革模式――教育连续统一体。

图1 IBM智慧教育体系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智慧课堂教育始于马来西亚的智慧学校计划(Smart School)。早在1996年初,马来西亚教育部把智能学校确定为 “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简称MSC)的旗舰项目之一。正如智能学校旗舰计划的负责人Norrizan Razall博士所认为的,智能学校计划是一项为信息时代的学生而准备的整体性教育改革计划,其目标直指马来西亚学校制度的整体性变革。

2006 年,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IDA)联合新加坡教育部发起了一项为期10 年的新加坡信息计划――“智慧国 2015”(Intelligent Nation 2015),2007 年,新加坡教育部选出5 所“未来学校”以实施“未来学校”计划(Future Schools)。计划指出“未来学校”不仅要适时开发形式各异的教育样本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而且要成为使用类似交互式数字媒体等资讯技术的示范学校。

2011年10月,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了《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施行计划》。提出全面推行智能课堂教育,实现人才强国之梦。

在我国,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已有所体现,一些地方已将智慧教育纳入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例如,宁波市镇海区正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建设。还有上海、苏州、无锡、武汉等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三、智慧型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文件精神,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主线,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为切入点,打造智慧课堂,促进课堂教学品质内涵发展,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智慧课堂体系。

1.构建真实的、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智慧课堂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有效的教学十分关键。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基于“真实问题”将不同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去挖掘知识更广、更深的意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更进一步发展和锻造自己的智慧。

例如:在讲“了解异地控制电路”时,可以结合“两地控制同一灯”这一实例,并配以实际操作,这样既能将课堂知识直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引领他们去独立思考新的问题。

2.营造动静结合、宽松和谐的智慧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前进和深入的过程,相对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以及“独角戏”,智慧教学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自主地思考和行动。课堂气氛追求的是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主体动心、动手、动口、动脑,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作为课堂环境建设的主导角色,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课堂的智慧应当从动与静的平衡中来,学生在动中实践和体验,在静中思考和提炼,然后再获得提升。既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至于使他们过多受制于外界的干扰和牵制,又要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空间,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创设民主、自由的智慧课堂管理体制

民主、自由的课堂管理为教师教学创新,学生智慧生成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发挥教学智慧的空间,学生的智慧火花才能够得以真正的释放。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本的课堂管理观。以近年来,国外在课堂管理别强调健康课堂管理的思想,主张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生活”。另外,在课堂管理策略上,由注重教师外在控制向注重学生内在发展转变,让学生承担他们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4.采用引导学生智慧生成的策略和方法

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打破把学生束缚在预定的行为及知识、技能框架内,将学生视为机械加工的对象与材科,将所谓有用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规范向学生进行强制性灌输的局面,开放的智慧教学方法虽不否定对知识掌握的必要性,但却不止于对知识的认同性掌握,而是在帮助学生掌握人类知识成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的高度,通过启发式的教和探究式的学促进学生的智慧成长。

采用“学生参与式”的教学策略,也就是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法、实施过程以及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体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地位,使他们参与实践、参与创新并在能力的成长中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采用 “头脑风暴法”。在讨论、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暂缓判断,而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观点呈现出来。就像“风暴”刮过大脑一样,这样就能激活参与者的思维,使其智慧得以极大地迸发。图2为基于智慧课堂的互动设计。

图2 智慧型课堂的互动设计

5.探索科学、合理的智慧课堂形成性评价机制

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科学、合理的激励性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激励性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要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习兴趣自然就浓了,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四、智慧型课堂开展的效果与成果分析

1.学生评价该智慧型课堂是一个“引导争辩的课堂”“唤醒智慧的课堂”“走向生活的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学生认为受益匪浅。

第8篇

【关键词】生成智慧;实现高效;策略思考

我们大都知道: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我们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人们也已充分地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某些意义上讲与这个国家人民所掌握的英语程度有关,因为英语也已开始成为世界往所必须掌握的主要语言,在这类语言上如果文盲比较多,那么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兴旺,则肯定是要打疑问号或者说是要打折扣的。所以,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和英语课堂教学都必须引起我们大家的高度重视。平时的英语教学笔者所认真思考的是英语教学利益最大化还必须努力在课堂去得以充分实现,而实现课堂高效的策略又应当永远也离不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智慧的生成,如何去生成我们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智慧?笔者以为必须做到这样的三个方面。

一、生成学生课堂智慧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应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我们所必须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忽略不得。课堂教学中生成我们学生的智慧,往大处去理解是对我们义务教育要求的本质实施,也是对学生其本质意义上的尊重。但在诸多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智慧总是得不到理想的生成,而且好多学生学习英语的智慧也得不到很好的生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未曾完全能够建立理想的互动关系,首先是初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比较大,课堂教学已不容许学生去做过多的生成智慧的事情,只要把单词的意义和词法、句法等相关内容去记熟记牢,应对升学考试应当说是没有或者说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这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表面上的负责任实际上的不负责任,严格意义上讲则是害了我们绝大部分学生。所以,要想一定意义上去达成生成学生智慧的目的必须既尊重学生的人格,又尊重我们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更需要做到的是尊重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生成课堂智慧的一分子,每个学生也都有促进课堂丰富智慧生成的潜能。

二、生成学生课堂智慧必须切实依靠学生

英语学习具有着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从这些意义上讲生成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智慧则必须要充分依靠我们学生。这应当说是教育的规律,也是教学的原理,是我们每堂课都必须引以重视的问题。但在我们实际诸多教学活动中我们并没有去极为理想地通过学生去生成丰富的智慧,而是在过多地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去做秀,自不自觉地使得许多表面轰动的效应掩盖着学生课堂生成智慧未曾得到充分落实的实质。因此,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笔者努力思考和实践的是怎样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怎样开动学生生成课堂学习智慧的大脑。譬如让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总要去渗透一些英语国家文化,对这些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其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去认识英汉国家文化的异同,进而接受到优秀英语文化的熏陶感染,进而增进学生对祖国语言和祖国优秀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然而这些优秀文化的解读是否就应当非我们老师莫属呢?笔者以为并不尽然,教育教学的实践让我们感到,现在学生学习的渠道十分畅通,我们学生的思维也因学习的广泛性显得十分的活跃起来,他们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解读其文本内容,他们也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创新创造去实现自己生成课堂智慧能力的有效和高效发挥。事实上只有依靠我们的学生,课堂才不至于是一潭死水。

三、生成学生课堂智慧必须努力发展学生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所教学生尽可能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来学习真实、鲜活、实用的英语,进而比较直接的体验和运用英语语言。那么,让学生在比较直接的体验运用英语语言时促进学生的发展则应当说是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毫无疑问生成学生课堂智慧则也必须从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既要发展学生,又要靠学生去自己发展自己才是我们理想的育人途径。譬如,在我们诸多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学习体验的方式也略有其差异性,这也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更是生成我们学生课堂智慧不可多得的又必须依赖的资源,教育教学的实践则比较充分地告诉我们:学生的这些资源就蕴藏在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中,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定的语言学习的形式搭建开放性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于学生与文本交流与分享的平台,那么学生则可以去生成出更为丰富的智慧。如果学生能够在这些学习的活动中变成智慧的富有者,学生既能在现有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变得轻松愉快而颇具其活力,又能为学生的未来去奠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基础的。如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总要让学生去接触一定的英语文化,对我们的学生极具启迪意义,有的也与我们所必须弘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甚至于一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不谋而合的,利用这些比较特殊的节日去开展一些系列性的活动,并让学生去深层剖析东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异同,去找到西方国家文化的借鉴意义,对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其意义则十分明显。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3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9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实践性智慧;智慧课堂实验室;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109-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22

一.研究背景

时代呼唤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智慧课堂。智慧课堂由智慧教师和智慧教室这两个构成要素,并且以智慧教师为主要内容。历史已表明,智慧课堂可以不特定于智慧教室中,但不能没有教师的智慧,因此发展教师的智慧是智慧教育的逻辑需要。然而,智慧教室先行一步如雨后春笋,从工具性,教育容量等方面为智慧教育发展助力,使得智慧课堂标准和要求提高,智慧课堂变得更为复杂,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智慧性要求。具体到一线中小学教师,智慧发展的核心是实践性智慧的发展,很多国家将其作为新世纪各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之上的能力本位的发展”,还应是“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在诸多的教师专业发展细节性问题中,实践性智慧是“教师角色所拥有的独特范畴中的智慧,教师专业化成长任何方面都应当围绕着它来建构”,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基础点和生长点。专家学者对教师的实践性智慧进行的研究,多停留在生长、原则、路径等“应然”讨论,具有文献起点的“指导意义”。到头来,中小学教师实践性智慧到底怎么发展,没有一个可供借鉴和操作的有效方法。

嘉信西山小学近十年的研究,始终将理论落到实践,以技术促进教师发展为研究思路,在已形成的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模式和区域教研模式下卓有成效地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自始至终将教师的课堂表现力(教学能力)作为研究的重心。同时,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化和研究经验的丰富,反观研究,既然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目标,又何必过多在课前备课和课后总结进行“旁敲侧击”,大可直面课堂教学。延续一贯研究思路,我们利用技术尝试“实践价值”的关于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解决方法。

二.智慧课堂实验室的提出与设计

实践性智慧是教师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生成性、缄默性和情境化。它渗透内化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发展须以课堂作为基点。然而实际课堂过于个人化、情境性,教师的行为在时空上表现的单向和瞬时,不能有效支撑教师反思和实践性智慧的生成,这也成为制约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研究的重要难点。使用技术手段赋予课堂实践的“重复性”、“再生性”便是化解问题的一个思路。这个技术封装的课堂就是本文要着重阐释的智慧课堂实验室。

1.理论构基

智慧课堂实验室何以能够在促进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提高中发挥作用,也即其存在的根本理论基础和逻辑合法的理由。

(1)智慧说

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都对智慧进行过阐释,共同的观点是智慧为“人在活动过程中,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能力系统往往又表征为知识。怀特海说,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问题时知识的选择和运用。知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具有价值倾向,而智慧指向实践,是主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伴随有主体性的价值取向。冯契说,人就是在“转识成智”的过程中获得了身心、德性和人格等方面的自由发展。言下之意,人在获得知识并且在不断地应用过程中获得了智慧的发展。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主体知识的智慧化。

可见,智慧与知识经验有着内在的联系,同属一个范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既然智慧可以通过知识实现获得,那么理论上它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被他人获得。反过来说,要实现智慧“迁移”的目的,须将智慧进行知识化。即智慧抽离情境变为知识,知识在个体间迁移,在类似情境下知识附着主体的价值取向再以智慧表现出来。往往以一种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人的各种机智行为都是智慧的外在表现。可以想见,没有外在行为,智慧只是知识内部的状态,无形无影。实际生活情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人行为的分析来判断其聪明与否。在教师教学情境中,也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分析实现对人的智慧的间接把握和评价。

“智慧说”在研究中的作用,第一,作为理论基础。智慧与知识关系辩证统一,智慧通过知识化的方式转移,智慧课堂实验室借助知识形态的相应动作在教师智慧生成,迁移和发展上有所作用。第二,具有方法性质的指导作用。智慧以外在行为的方式被表征,指导我们在研究时借助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来把握其实践性智慧,研究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2)概念转变理论

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质是对教学的更高层次的认知及相应概念的转变。多个概念转变理论从不同角度和背景对概念转变的过程和机制进行解释。就教育领域而言,具体概念的转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性替代,另一种进化性发展。无论是变革性替代还是进化性发展,概念转变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认知冲突的产生,对当前所掌握概念的适用性产生质疑,萌生不满,或受到新刺激,直接产生认知的冲突。然后是创建新概念,通过理解和顺应或者在新认知过程中创建。就教师教学层面能力发展来说,通过差异引起教师的认知冲突产生改变的内驱力,差异的来源既可以是教师自身也可以是外界,通过新信息或是概念的补充实现新概念和新知识的建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实践对教学认识进行“丰富”和“修订”。

(3)反思说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反思是一个人重要的内省认识活动。它的思维功能在于“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和实践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反思,实施,再反思一再实施的行动框架。人有效的反思行为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自我反思素质高和反思的刺激信号强。

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反思已成为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参差不齐,个人反思存在力不从心。通过群体的参与,集群体的反思力量,屏蔽一己之力的单薄。反思是零散的、经验性的、不可重复的,借助多媒体影像技术让教师基于证据进行反思,证据反复重复,教师和同伴选择针对性事件进行强刺激的实用性反思。教师通过有效反思,概念认识发生转变,在实际的践行中智慧逐步得以提高。当然,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有问题”的部分,教学中有价值意义的信息同样是反思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同伴来说更有意义,启发作用明显。

2.设计思路

智慧课堂实验室是合理应用现代技术有效干预课堂实践,从课堂情境出发回归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应着重关注课堂情境的有效还原,教师反思的针对性资源和智慧发展的实践方案。因此,’它首先是一个技术化的硬件环境,其次是资源化的解决方案。

(1)实验室的环境设计

智慧课堂实验室整体上分为教学区和观察区。为避免教师教学和同伴评价相互干扰,达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提高教学评价的自由度,教学区和观察区通过特定技术隔开,两个区域之间的信息只是单向流动,即观察区可以获得教学区的信息,而身处教学区的人并不能察觉到观察区的存在。

教学区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场所,它是一间教师和学生非常熟悉的课室,配备有现代教学设备比如实物展台,电子白板等,智能录播设备,以及适配套的软件系统等。观察区与教学区紧连一起,供教师观课,实时评课。观察区配备有功放设备和闭路电视实时播放教学区录播视频,观课教师既可以透过玻璃实际观察教学区教学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电视补充教学区实时教学信息。使得教师近距离近观感的接触教学情境,全面掌握教学信息,置身于课堂场域之中。观课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不仅实时,还很真实,更切中问题。课堂实践的真实以及教研反馈的实时为后续研究的提供保障性的支持。

摄像的空间布局,分别设置四路摄像头,记录教学区学生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观察区教研共同体成员的讨论,并且这四个独立视频流构成一组记录节。教学区摄像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调控,自动是特写的电脑桌面,全景的教师及讲台,重点选择的学生,优先级是电脑,学生,教师及讲台。此外,在输出设备的交互界面中全保留这四个视频内容的同时可以实现四个视频画面的任意切换。全面捕捉教师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学生的课堂状态和反馈行为。通过对课堂各种行为的捕捉,可以间接的获得关于授课教师智慧的信息和评价。通过全程录像,细节捕捉,形成一个可供全面反思的资源性“材料”。弥补实际教学中,教师反思实践时材料不足依据不强的缺点。

(2)实验室的资源设计

教学视频切片资源和评价记录资源。在教研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教师教学视频进行切片,可以按照视频逐帧流向的线性切片和依据不同内容的非线性切片,建立切片库。为达到目标视频的快速且准确定位,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切片进行逐一的详细标记,然后依据标记实现快捷检索。同时将教研共同体同伴的评价实时记录,与相应的教学行为视频相匹配。教学视频切片资源实现对课堂的精细化聚焦,教师可通过此细致地分析具体的教学行为和进行全面的反思,同伴互评的记录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有针对性的反思。此外,教研共同体同伴在分析教师教学进行实时评价时,大脑亦出现类似情境的连续性反思,引起原有认识的冲突产生新的认识,丰富自己关于该类问题的认知,促进自身反思和提高。

优质课例资源。通过智慧课堂实验室中课例研究的不断开展,丰富且富有特色的课例研究不仅直接产生有意义的结论,还会为实践性智慧课题的研究走向纵深提供资源的支持。进行优质课例资源的筛选,建立优质资源库。就个体教师自我发展而言,不断地课例研究,可以形成内部互动机制,在优质课例资源的开发中促进教师提高,在教师提高的过程中促成优质课例资源的产生,双向促进形成研究与教师发展良性互动,而在教师之间智慧发展方面,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智慧通过课例资源实现知识化,客观化,以知识的形式在不同对象教师之间流动。教师借助优质课例资源实现知识的学习,反思自身课堂教学,发展自身教学认识,尝试在实践情境下的知识的智慧化。实现优质实践性智慧的再生成。

(3)实践性智慧发展方案设计

实践性智慧发展必定发生在实践性的课堂教学中,智慧课堂实验室以实际教学为抓手,它是实践性智慧发展的核心着力点。备课为了教学,反思为了更好的教学。智慧课堂实验室专门针对教学情境而设计,需要将wiki协作备课和课后反思黏合在一起,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及资源的对接和贯穿(如图5所示)。通过串联,各环节的资源达到通式化无缝衔接,而课前课中课后关注的教学问题也达到高度一致,教学问题过程中的保真性,不会随教学情境,教研环境以及研究突况等的变化有所发酵。从而使得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有效性和研究的针对性。

以智慧课堂实验室为核心的教研,有效提升同伴互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促进个体教师反思资源的生成,因为教研情境的高度一致,生成的反思性资源具有高度聚合性,针对性强。有力地影响教师的反思,深度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高。另一方面,教研中各环节优质的教学设计、视频切片、研讨记录等资源生成资源库,是为其他教师反思和借鉴的资源,促进教师整体的发展。

三.实验室应用原则和方法

1.应用原则

凡事有原则,问题解决不够理想有时并不是工具的问题,而是对工具的使用不合理。为了有效使用智慧课堂实验室实现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也要遵循几点应用原则。

真实性课堂是前提。智慧课堂实验室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空间上保证课堂及教学的独立性完整性,课堂不受干扰保持原生态。教师实践性智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现和生成,课堂的真实性可以从源头确保实践性智慧的真实,从而使教研有意义。不是真实的课堂就不是真实的实践,实践性智慧也就不是真实的教学智慧,这种伪实践性智慧没有价值,对其的研究会干扰到教师的正常教学,因此研究更无必要。

研究对象和主题选择的合理性。一方面,教师的选择要有针对性。研究表明,新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是教师自我快速成长期,而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是困难期,瓶颈期。而有经验教师又是教师团队中最活跃的群体,学校的主力军,决定着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智慧课堂实验室将其作为对象更具有广泛性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案例选择的合理性,所选主题能反映教师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符合教师自身,学校以及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扩大受益面,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事实上,智慧课堂实验室资源有限理应关注较普遍和广泛的教师群和研究主题。

群体参与是保障。不论是课前备课,课中或课后的评议,教师是以一个成员角色存在而不是独立个体,在教研共同体成员共同参与下完成整个教学及其反思,有效改善同伴程式化事务性的听评课,换为理解式的时常换位思考来关注课堂及课堂事件,为组内每个人提高提供形式可能。群策群力不仅能屏蔽单人教学及反思过程中的诸多不足,比如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学在场不充分,教学反思乏力等,还能够在“群体动力”的相互作用下有效提高群体内每个人的教学智慧。它是智慧课堂实验室中教学实施的效果和研究质量的保证。根据具体需要,教研共同体的人员构成课进行适度调整,但无论如何,整个过程都不能将群体的参与进行简化和简单化。

2.应用方法和策略:行动学习

顾泠沅等人在对国际上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结合课例的同事互助指导和案例教学方法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较一般性的校本“行动教育”模式。模式的流程分为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三个阶段,可以有效解决理论向实践、向课堂的转移问题。

该模式的重点是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转化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转化过程中教师获得专业的发展。智慧课堂实验室的应用目的是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发展,它是立足实践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中,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其中有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诉求。因此,在“行动教育”思想下,借鉴该模式的“行动”思想,为了体现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主体性,智慧课堂实验室实际操作时采用“行动学习”方法策略。案例是行动学习的基础,它是教师实践性智慧的载体,作为研究的基点。群体是行动学习的基本单位,实践共同体成员共享经验,激发反思,合作开展教学设计,行动反思和改进再实施的行动。行动过程是行动学习的循环过程,行动到反思到更新的行动这么一个过程,是一个行为不断跟进的循环过程。

第10篇

关键词:教师;教学智慧;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52-03

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构成的“三维目标”的指导下,现代课堂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发展成为动态生成性教学,教学方式趋于灵活、多样,并在教学过程中承担学生情感的启迪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因此,教师应增加自身文化底蕴,增强教学智慧,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的实施,使教学活动真正有效,创造崭新的课堂教学。

一、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教学智慧涵义及特点

教学智慧是指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与行动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动运用个体知识、经验、能力、思维等合理认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养。

1.实践性。实践性是教学智慧的本质特征,是基于对教学实践的关注和行动而形成的特殊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智慧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教学实践情境中,教师自身直觉的反应能力和执教行为水平。

2.创造性。创造性是教学智慧的核心特征。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环节中,需要具有处理有关教学偶发事件的能力,能果断自如地应付,及时、妥当地处理教学活动中各种不曾预料到的问题,并做出反馈调节处理,即教学应变能力。其实质是一种处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矛盾的教学技巧,这需要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3.个体性。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受教师自身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的处理上,有着自身独特的理念和方法。每个教师自身所具有的教学智慧不尽相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种个性化教学魅力和人生修养的集中体现,是教师通过情感体验、感悟、反思、实践等方式逐步形成的个人特有能力。

4.复杂性。教学智慧是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与自身修养的提高而获得的,集知识经验、自身能力、思维方式等综合素养为一体。教师要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可预见及不可预见的各种教学问题时做到游刃有余,就需要具有不同的教学智慧,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具有多样、综合的教学智慧,才能达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

(二)教学智慧对教师角色认识的新要求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双边互动的关系。教师应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建立平等交流、主动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思考、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乐于总结,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努力发挥自身的教学潜力,使教师素养和教育质量同步提高。

二、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有效教学要求教育者根据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需要和目的,系统地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体力,形成技能和良好思想品德的活动,使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由发展,师生间、学生间通过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有效课堂,需要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能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切课堂教学资源,超越传统课堂形态的组织策略,运用有效的课堂管理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教师要自觉、主动地研究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行为,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详细、深入地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注

重自身知识的更新,赋予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新鲜的血液,积极寻找、利用学校及其周围所具有的正向教学资源,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使学校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课堂情境性的教学智慧

教学是教师运用实践智慧赋予每一情境以教育意义的临场创造,在情境中展开教学,区别于“去情境化”的技术性教学实践。在班级中,受教育者个体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其他个体的相互影响,同时也受到集体的影响,教育者自身的观念意识、价值行为、教学习惯等也会相互产生影响,这种交互影响塑造了个人的态度、期望、价值及行为,从而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中,久而久之,形成课堂上所有成员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质或倾向,即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创设自主、互动、合作、平等的心理环境,形成民主、尊重、理解、宽容的教学行为,善于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营造轻松的教学心理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及自由,增强学生自信力,注重学生智力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展现自身优势。

(二)课堂复杂性的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具有多维性,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关系,寻找平衡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核心元素,排除课堂教学中的干扰因素,是生成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诊断和纠正课堂问题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

课堂教学问题的产生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教师和环境,而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内因,教师和环境的因素是诱发学生行为的外因。教学智慧要求教师要客观、公正地分析课堂问题产生的因素,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采用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积极开展合作教学、小组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巧用感情评价,诱发学生学习策略的元认知意识,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多种艺术教育手段,积极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课堂产生有效性。

(三)课堂实践性的教学智慧

在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基础性的把握和趣味性的提升,使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以加得纳的多元智力为理论支撑,对学生实行平等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优势智力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去,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小结

总之,教师角色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概念,它体现了社会对教育与教育者的期待和要求,也体现了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批判和反思,它是社会宏观背景与教师丰富个性相互结合的最终体现。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发展,教师应注重增加文化底蕴,积累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塑造全新的职业形象,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11篇

【关键词】 智慧 激活 英语 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25-01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是否把我们的学生越教越聪明了?长期以来,教师把各种理论模式照搬、移植到课堂,没有经过自身的体验、感悟而对其进行实施、利用,以致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被萎缩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被淡薄了,对教师和书本的依赖、盲从程度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问:当下的课堂究竟缺少了什么?或当前教师的素质中亟待加强些什么?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教育智慧。

一、什么是教育智慧

中央教科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田慧生教授在《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一文中说道:“如同智慧之于个体一样,教育智慧之于教育,同样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从大的方面讲,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那么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教育智慧的真谛是给予学生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不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是更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学生生命的智慧。所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呼唤“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只有智慧型的教师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突现出来,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充满智慧。

二、如何让英语课堂充满灵动和智慧

智慧型的教师会用自己的智慧与灵感开启学生的智慧,保护学生积极的求异性,激发他们灵感的活跃性,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他的课堂应该也是充满智慧的课堂。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活起来,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巧妙、多样的导入让学生动起来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很快的溶入到英语课堂中,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灵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利用学生汇报、师生交谈等谈话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也可以利用chant、儿歌、英文歌曲等使学生唱起来,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音像等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刚一上课就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步伐,为输入环节铺设了良好的开端。

2.非预设生成促使课堂精彩

非预设性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生思维的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或结论,与教师课前预设相左,或者是在教师的预想之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学生的回答都能吻合自己的意愿。可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一个富有个性体验的生命体,他们对每个词、某个句子,对教师的每句话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所以在课堂中往往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的。也许有的老师为了避免尴尬,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会用严厉的眼神、过头的言语制止学生,有的会避开学生的提问,甚至会斥责提出质疑的学生。他们没有想到,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做法而扼杀了课堂中的亮点与精彩,有时甚至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智慧型的老师会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意外”,并创造性的进行开发利用,让“意外”在英语课堂中生成精彩。

3.有效的小组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套路,构建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以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智慧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用去完成。并且会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让课堂活起来。如:游戏、表演、歌唱、绘画、讨论、争辩、记者招待会等活动。这样通过较好的小组活动设计,创造良好的英语交际“情景”,加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会话”,从而完成学生不知不觉中听说能力提高的“意义建构”。课前的准备,课中的活动,把教学延伸到了课堂之外,既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更能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以更佳的状态,高效地投入到新的语言功能和结构的操练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12篇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因此,我倡导并推进“同课同研”活动中的开展,旨在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智慧课堂。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课同研”作为一种校本教研模式,就是要求每位教师面对同一课题,考量自己的教育教学优势与弱势,深刻洞察不同班级学生整体学习的差异性,以学定教、因学而导。通过“个人预设与试教反馈问题、集体评议集体创设、试教、发现问题反馈问题、集体构建、再试教”这样反复的精心打磨,构建出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的课堂教学预案,从而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落脚点。

“同课同研”营造的氛围,让教师体会到“同课同研”带给自己“教”“研”相长的益处:不仅能够促进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还能享受到教研带给自身的快乐与成就感。

“同课同研”追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点燃学生心灵火花,体验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面对同一课题进行多样化的创生。正是这些多样化的教学创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而且也使我们看到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各展其才,各尽其能,才能使教学常中求异、异中求同、同中求奇,倡导出一种勇于创新和实践的教研精神。

“同课同研”不仅仅是就一节课论一节课,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的理念、行为、细节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剖析与审思。这种反思不仅着眼于改善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更在于指向教师未来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提升、综合素养的发展、教育教学能力的整体改善;这种反思不仅在于指出某位教师某一节课的教育教学行为、语言、方式、素养等方面的缺失,更在于让教师据此制订自我专业成长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发展规划。■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