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54: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开发式商业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企业大学的角色定位,一直以来都是企业以及企业大学的经营者非常关心的话题。当然,不同企业大学因其所处行业链条的位置不同,其角色也不尽相同。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或是称其为“商业时代”),企业大学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主要扮演支持企业发展的角色。
作为企业培训的最高形态,一直是大型企业的专属,大多承担着批量培训的职能。
从人力资源到培训,逐步走向专业细分,多样的专业工具、模型、方法论是人力资源工作者和培训从业者可以依赖的主要利器。
2013年可谓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开始走进“互联网+”的新常态。时至2016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仅仅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转型变革,企业培训及企业大学同样需要做出适时的转型变革。因此,未来的企业大学该有哪些新作为和新模式自然成为焦点话题。笔者认为,未来十年,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局势变化最重要的十年,在中国整体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以下四类企业将构成未来中国的经济格局的主要角色:
第一类企业,可以比喻为“想跳舞的大象”。指以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为主,也包括外资巨头和一些大规模的民营企业;第二类企业,可以比喻为“领头羊”。指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十几年,业内排名前十的企业;第三类企业,可以称之为“独角兽”,指借助新技术力量,快速资本扩张,形成新商业模式,估
值逾十亿的企业;第四类企业,可以称之为“蚁群”,指双创政策大潮下涌现出的创业团队,从抓住一个很小的用户痛点开始创业的小公司。
“大象”与“领头羊”的当务之急
对于前两类企业,他们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创新与转型。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到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是宏观经济的下滑,二是新兴经济的冲击。这两方面的“威胁”不仅涉及局部创新的问题,还可能转变为数万名员工的吃饭问题。正如俞敏洪所讲:“面对这样的时代,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想办法集中自己所有的资源,才能继续保持江湖地位;另一种人则必须随时做好这个江湖地位被他人取代的准备。”这样的企业,如同当年的IBM,在新的技术曲线出现之时,能否带领数万名员工转型,成了这些掌门人面前的头号难题。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冲击和焦虑,无论在其内部发言还是公开讨论中都溢于言表。
“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战略,完全不同于增加网络销售渠道平台那样简单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多称之为“+互联网”,真正的“互联网+”必须完成对传统价值链的重塑才能带动企业的转型,最终引领产业的升级!
组织转型――大船小船,转向是王道
“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战略转向可谓巨大。而这样的改造,对组织和人才都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就像美的集团掌门人方洪波所说,“组织结构不改造,转型无从谈起”。而马云在湖畔大学设立的创业课程中,很重要的一课就是要将组织转型。
组织的适度“失控”,成了这些企业转型执行层面的关键挑战。在今天外部环境纷繁变化的时代,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始认真学习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组织形式。其核心目的就是把多年在传统工业思维下形成的金字塔组织尽可能铲平,让更多的团队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直接面对市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这样的组织形态得以进一步优化。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大量内部赛马模式即项目并行开发式的组织形态出现,也就是说,同一个产品允许内部多个团队同时推进,虽然这样会造成一定的组织内部资源损耗,却可以在内部形成一种丛林文化,让更多的团队具备直接面向市场竞争和生存的能力。这样的内部竞争很残酷,同一个产品,可能A、B两个团队同时开发,设立一个关键节点,到了时间,如果A队的产品达到了相关指标,那么B队走人,反之,如果B队赢了,那么就A队走人。无论是腾讯内部催化微信,搜狐内部诞生搜狗,都是这种内部赛马模式的成功经验。
组织的适度“失控”,催生了内部更多的创业精神,改变了原有的利益结构,这才是创新战略能够落地执行到位的关键所在。组织改造的目的,是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让每一个员工都充满活力,成为整个组织单元中最小的阿米巴。这样的理念并不是互联网公司的专属品,如同海尔的强力组织变革,正是这一理念最好的执行例证。近年来,海尔在大力推广的“三化”转型(组织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就是在把过去一个庞大的立体组织变成一个平台,让更多的点直接对接市场,形成一个真正的用户导向,自主创新的柔性平台。
人才升级――有用户之地,还要有“英雄”
有多少企业不是在“一边高速飞行,一边更换
引擎”?人才梯队的全面提升,成了这些企业最头疼的话题。新的战略在不断验证,组织结构也在随之调整,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才结构,尤其是新业务的人才队伍结构。
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才战略成了最重要的一项战略举措。而在新的战略下,无论是营销升级、产品线升级,还是面向整个产业链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家居的行业趋势布局,其原有的人才结构,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下一步战略布局的要求(如图1)。在新的人才争夺战中,企业往往需要在三个层面上重新布局人才结构:
第一个层面:领军人物/事业合伙人。新的战略和扁平化的组织,都需要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型成为一个平台,在此基础上需要更多的事业合伙人在这个平台上创业。新的战略增长点都需要领军人物。如何在人才结构上,吸引更多的事业合伙人加入,是人才战略布局的第一层面问题。
第二个层面,新业务的专业人才。目前,针对互联网转型的人才数量缺口最大。而其中产品开发、产品经理、互联网营销、大数据分析和社区经营是缺口最大、需求最急迫的岗位。
第三个层面,适应转型的中、基层管理者。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人群,因为传统中有一个误区:一提转型变革,就是高管和领军人物的事情,中基层只管执行。然而,在转型变革的实际操作中,真正接触用户的是员工,而员工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基层管理者。即使不在新业务而是在传统业务中,由于受到互联网模式的影响和新兴企业的冲击,加上转型变革在内部的破坏力,一线员工也容易陷入观望、彷徨甚至是负能量中。这就要求中、基层管理者能够适应并推动转型变革落地,并在不确定环境下肩负起管理团队的重任。此外,只有中基层管理者能够自适应,才能使企业在业务前线具备用户导向和改善能力。
第四个层面,大量的创业团队布局。激烈的市场震荡留给“大象”和“领头羊”的转型时间太少,而新的业务需要大量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加入。如何布局人才网络,改变过去人才圈养的方式,是新的人才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举措。
必须承担转型变革的角色
随着企业对转型战略越来越急迫,对于企业大学的“变革推动者”这一角色的强烈需求已经越来越突出。甚至可以直接地说,如果企业大学无法在这个重要的战略转型阶段起到变革推动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很可能会被慢慢边缘化,在企业内部能获取的资源配置和战略重视度会下降(如图2)。
而此阶段的企业高层,对企业大学也有着越发看重的趋势。在我们公司进行的一项覆盖百余家处于转型阶段企业的调查中,有85%的企业提出,希望企业大学能够支持变革。这样高的比例,在过去的调研中从未出现。我们发现,在转型变革所受到的挑战中,排在前几位的全都是人的意识、思维和能力问题,而这些都是企业大学施展拳脚的领域。
作为企业的高层,无论是企业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还是业务带头人,他们的主要诉求有四点:
第一,在高管团队层面,面对新的经济和竞争形势,形成在新的时代画布下的战略共识。而“战略共
识坊”这种形式,越来越被高层团队所接受,希望企业大学能够在这个层面给予直接性的帮助,比如采用“战略+转型工作坊”的设计,来取代传统的动辄耗费数月而且价格高昂的战略咨询项目。
第二,战略的解码落地及快速迭代。对于初步形成的战略共识,如何通过内部很好的学习项目,快速的层次传递,做到上下同欲。此时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团队的执行力都尤为宝贵,因此战略的传递速度越发重要,而且不断地需要验证调整,甚至迭代。在这个阶段,企业大学如何帮助公司的战略迅速解码落地,更为重要。
第三,新业务人才梯队以及结构的搭建。诚如上文,新的业务往往需要裂变式增长,尤其是新的业务结构比如“互联网+”的业务,对于企业内部的人才梯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原有业务梯队中选拔新业务的领军人物。同时,如何在外部吸引更多的合伙人和新业务经营人才,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公司的团队和文化,这时候都需要企业大学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第四,如何建立一个与创业团队的网络接口。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这一项是在那些掌门人口中最多被提及,也是最渴望企业大学能够起到的一个战略作用。这背后的战略考量,源于这些企业知道转型不仅仅需要战略和勇气,也需要时间和运气,不可能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内部团队上,同时在外部也不可能保证短期内有很多合适的合伙人加入。这时,在“双创”的背景下,如何与外部的创业者保持定期的接触,建立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赞助创业大赛甚至投资的方式,对创业小团队进行布局,甚至可以和内部项目团队“赛马”。如果时机成熟,可以纳入公司现有的业务体系进行整合。
聪明的“独角兽”,筹建企业大学
“独角兽”一词在硅谷是用来指在新一轮融资时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十亿美元也就成为了“独角兽”公司的门槛。在这个群体中,他们的创始人对企业大学有着非常清楚的理解和独到的见地,这和很多传统企业的过往经历完全不同。传统企业往往在发展到非常大的规模后,“企业大学”才进入高层的视野。而这些“独角兽”的创始人对商业有着非常高的敏感度,学习能力极强。最为可贵的是,从公司创办伊始,他们就立志成为伟大的公司。因此,一切伟大公司的基因,他们都尽可能地去吸收培养。同时,他们的管理团队日趋“豪华”,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高管在创新创业大潮的涌动下加入这类企业,企业大学这一战略性工具也引入了这一群体。
企业大学对于“独角兽”这类群体来说,作用和对于“大象”和“领头羊”的作用不尽相同,反而是对最基本的组织化和管理技能的诉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现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是第六届人民政府工作开局之年。一年来,区人民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地企一体化进程,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36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2亿元,增长49.2%;第二产业增加值28.68亿元,增长35.7%;第三产业增加值15.76亿元,增长22.2%。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59.3:32.6,产业结构更加符合地区特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17.78亿元,增长146.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39亿元,增长24%。
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加强,增长势头强劲。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5.07亿元,增长28.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4%。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74亿元,增长3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2.5%。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6.4,产销率103.6%。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新路子,培育壮大煤电能源、重化工和绿色食品加工主导产业,实施新改扩项目111个,完成投资8.02亿元。平庄热电厂一期工程2.4万千瓦机组实现供热和并网发电,伊利液态奶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280吨,赤峰贺麒年产1.2万吨精密铜管项目成功试生产,甲醛、硅锰合金、甲醇汽油、石材加工、一汽4S店、帅威元兴奶牛饲料等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争取国债贴息3078万元,支持草原兴发实施肉食品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投资8300万元,实施地方煤矿技改扩建工程,全年地方煤炭产量达到364万吨,比上年增加26万吨。成立区、镇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全区煤矿连续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投资1360万元,完善五家、平庄工业项目区基础设施,增强了工业园区项目聚集和承载能力,年内新增入驻项目9个,实现投资5.84亿元,入园企业达到31家。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建设奶牛和蔬菜产业基地,小区数量和建设档次跃上新台阶,鸡、牛、菜、草总量增长迅速。全社会融资2.5亿元,新建续建奶牛小区23处,其中千头以上奶牛牧场园区8处,建成奶站28个,奶牛存栏达到17495头,比上年增加12496头。沿赤元、赤平、上安公路规划了10万亩保护地蔬菜产业带,融资7880万元,发展保护地蔬菜10330亩,总面积达到17130亩。新建绿鸟鸡放养场6处,养鸡小区总数达到50处,肉鸡饲养量突破1600万只。饲草料基地面积达到8万亩,新增青贮设施10万立方米。退耕还林6890亩。加大农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出台加快奶业和保护地蔬菜发展等政策性文件,投资1100万元用于奶业贷款风险基金和小区以奖代补,组建福牛奶业有限公司和金牛担保有限公司,争取国家开发银行3000万元中长期贷款发展奶牛养殖,区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发放支农贷款2.8亿元,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草原兴发进入中国最具生命力企业100强,产业优势更加明显,赤峰伊利乳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更为紧密,农民建设产业基地的信心不断增强。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组建畜牧业技术服务中心,严格执行对外购畜报批报检、跟踪检疫和动物疫病监控制度。采取得力措施,有效防范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水利、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了农业发展环境。
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多元化投资6200万元,完成银河广场续建和文化大厦建设,增强了银河广场服务功能。实施热力管网续建工程,实现了平庄城区地方供热系统集中供热,新增供热输导能力150万平方米。改造、修复城区道路2.3万平方米,增设公厕3处、垃圾转运站1处,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2.7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实施了新华、星光小区续建工程和银河B区部分拆迁,房地产开发面积14万平方米。采取资产置换、政策支持等措施,建设平庄村村民住宅小区,妥善解决了城中村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积极运作平庄西城区开发建设,征地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取得有效进展。加强城区建设,采取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融资1000余万元进行了市场开发、道路改造和城区绿化,城区面貌得到改善。加快城乡道路建设,投资950万元,新建、改造平庄运煤通道、青上线、马塔线等公路71.6公里,重建了赤朝路达拉民安桥,设置了标准地名标志。深入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住宅小区广电通讯线路入地埋设,规范户外广告牌匾和街路两侧车辆停放,依法依规整治各类非法运营车辆,有力地维护了城区交通秩序。推进绿色环保工程,强化城区烟尘排放监控和水源地保护,城区环境明显改观。
地企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为驻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主动提供服务,着力解决驻区企业在项目建设、生产用地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支持驻区企业做强主业、加快发展。落实相关政策,支持驻区企业主辅分离,引导宏文机电、贺邦机电、平顺化工、帅威啤酒等企业规范发展。支持驻区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平煤公司教育、卫生、公安移交地方管理工作进展顺利。拓宽合作领域,地企之间在资源转化、招商引资、争取项目上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形成了地企联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民营经济充满活力。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繁荣活跃;超市、连锁、品牌专卖等新型商业模式蓬勃兴起;邮电、通讯信息产业较快增长。实施政府上网工程,成立信息管理中心,开通政府网站,推进了信息化建设。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理顺了平庄商城管理体制,平庄向阳市场、马林葵花交易市场、农贸市场投入运营,赛欧亚物流园区、古山绿源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到1.3万家,实现产值58亿元,从业人员达到7万余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重组,增强了发展活力。6家民营企业出资1000多万元注册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搭建了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更加有力。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培育主体税源,深挖增收潜力,属地财政收入完成51494万元,增长23.4%;区级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完成41966万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6元,分别增加937元和550元,农民收入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推进再就业工程,168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75名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得到安置,劳务输出2.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新增参保人员2641名,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全面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低保补助金1243万元。实行开发式扶贫,投入扶贫资金400万元,改造169户特困户危房和敬老院11620平方米,支持8个贫困村发展种养业,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改革开放成效明显。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向农民发放粮食补贴1015万元。筹措资金3594万元,对煤炭公司、民爆公司、商业、粮食、供销、润达等企业实施改制,置换职工身份2084人,全面完成了区属流通企业改制任务。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巩固区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成果,探索事业单位用人新机制,公开选聘5名中小学校长和65名教职工。撤并云杉路街道办事处,成立城区综合执法大队,理顺平庄城区环境卫生管理职能,完善了城市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健全招商引资网络,突出抓好专项定向招商,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共引进项目38个,到位资金8.29亿元,增长185.8%。扩大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实现1.05亿元人民币,增长121.3%。
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27个,转化、推广普及实用科技成果19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投资1543万元,完成了星光小学续建工程,新建、改造10所学校校舍面积11946平方米,为高中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录取创历史最好成绩。投资1000万元,新建了8000余平方米区医院住院楼和医学影像中心。扎实推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8‰。实施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成为自治区第二家有线电视光缆覆盖各镇乡街的旗县区。小五家回族乡由铁通公司实施了信息扶贫工程,至此区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的目标。强化统计职能,属地主要经济指标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第一次经济普查顺利启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星级文明城市、“诚信宝山”、“三德争先”等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档案、民兵、地震、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民主法制建设开创新局面。区人民政府依法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积极向区政协和社会各界通报情况,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和调研活动,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8件、政协委员提案149件,办复率达到100%。关心、支持各派、人民团体及老干部等方面工作。扎实推进“四五”普法,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行政许可事项,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强化了政府采购、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高度重视工作,实行了处理突出问题及联席会议制度,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妥善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为完成区六届一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区人民政府坚持运用行政推动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对牵动全局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行组团承包、专项推进,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1亿元,保证了精密铜管、平庄热电、热力管网、奶牛养殖、土地储备等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向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建设投入资金3817万元,偿还历史债务2338万元。建立奖惩机制,投入100万元建立招商引资奖励基金,投入100万元用于兑现镇乡经济目标责任状和重点项目奖励。按照经济要发展、人民得实惠的要求,在全市率先免征农业税,增加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地方利补贴。区人民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合理使用财力,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切实维护了广大群众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