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5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建筑前景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智能建筑在打造城市新名片的同时,也牵引出了一个规模上千亿元的新兴产业。《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国内智能建筑市场规模达到了861亿元,并且该市场的总投资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并预计会在2020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鉴于此,霍尼韦尔、江森自控、甚至IBM、思科、西门子都加强了在国内智能建筑市场上的战略布局,纷纷把区域或相关部门的总部移驻国内。在国内,以神州数码为首的国内集成商们也迅速利用本土化优势切入了这一市场。一时间,市场空前火爆。
激进,融入智慧城市
在过去的20年里,国内地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而未来随着新城镇建设的推行,市场或将持续火热。中建协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久松表示,目前国内智能建筑企业已经过近20年的开拓创新发展,打造出了较为完整的智能建筑产业链,诞生了智能建筑行业。迄今为止,我国的智能建筑行业已经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产品研发等各个环节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完全能够自主设计、建设、管理现在世界上建筑体量最大、建筑功能最复杂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和其他行业的智能化工程,也包含城市级别的智能化工程。
而随着住建部两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的公布,智能建筑迅速融入到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600-800个城市加入到智慧城市队伍中来。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宁波等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都在朝着智慧城市的方向努力。
据了解,智慧城市包括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智能建筑等方面。智慧城市的打造,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而作为其基本单元、管理枢纽和基本载体的智能建筑,是“具有感知、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及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可见,浓缩了众多高新技术的智能建筑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尽管行业高速发展时机已渐成熟,但黄久松提醒:“智能建筑行业毕竟是年轻而又发展较快的行业,有许多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不断强化和提高行业的基础水平。只有具备雄厚的行业基础,智能建筑行业才可能走的更远、更高。因此,行业企业必须首先做好智能建筑,站稳脚跟,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有步骤地向智慧城市和相关行业延伸发展。”
隐忧,被“透支”的卖点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智能牌俨然成了主流卖点。位于北京通州新华大街的北京ONE地产项目就宣称打造“北京首座高科技低碳‘氧’生住宅”,引入了覆盖整个楼盘项目的“恒温恒湿”系统。在其宣传单上,更是列出九大智能化的独门武器,包括数字家电系统、楼宇智能系统、社区网络系统、互联网等等,大有引领新一代数字生活的气势。
不过,来自搜房网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北京25个主打智能的高端项目并没有实现高成交量。一种来自业内的观点是,智能化的概念早已经被透支了。对此,北京国能天恩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楼宇部的张军表示,“目前,很多智能建筑项目设计要求很高,技术全面先进,达到了很高的标准。但在项目验收交付使用后,实际的智能化应用程度却越来越低。”张军认为,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使一些人对智能化项目的必要性,或至少对是否有必要采用全面和先进的技术进行建设发生了疑问。
实际上,这并不是由于智能化系统的概念被“注水”,而是后期支持和维护没有跟上。一般情况下,国内一些实力较强的知名集成商在项目实施和验收的过程中,都能够按照投标要求和竞标承诺完成项目实施,通过验收。但在项目交付之后的智能化系统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出于成本等考虑,通常业主并不会有一个专业化的队伍来管理。记者了解到,目前集成商能拿到的维护保养的费用也就占整个项目金额的5%,这笔费用很难满足智能建筑这种包含多种子系统的复杂应用的维护需要。同时,国内智能建筑集成市场上已经聚集了大大小小1000多家集成商,恶性竞争也使得整个行业的利润普遍下降,但恶性竞争的原因或许更多地来自于行业标准的缺乏,这使得价格在项目竞标过程中成为了主导性的衡量因素,个别厂商以牺牲项目质量为代价来维持利润,一些诚信经营的集成商的生存空间则受到挤压。因此,对于国内的集成商而言,如何在这个近乎利空的市场上划出出色的业绩曲线,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太极计算机公司的周文国认为,集成商将会更多地向总包服务管理的方向发展,这是目前项目招标的一个主要趋势。这就意味着,未来的集成商,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力量,包括对产品性能和工艺水平的把握能力。只有在自身技术实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基于客户的需求提出全系列解决方案,并选择适合用户需要的设备产品。
关键词:嵌入式技术;楼宇;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L5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般来说,智能建筑往往是从楼宇的智能化开始的,嵌入式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建筑内的各种电气设施如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等等,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实时监控,取代了分散管理,既节省了能源、节省了人力的浪费,又提高了建筑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一、嵌入式技术概述
嵌入式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一般情况下,嵌入式系统是将一个控制程序存储在ROM中处理器控制板,是智能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近年来,嵌入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手表、微波炉、录像机、工控、多媒体、网关、汽车等,有的还植入了操作系统。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为应用基础,由嵌入式微处理器、硬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等部分构成。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如工业控制、交通管理、信息家电、家庭智能管理系统、POS网络及电子商务、环境监测、机器人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嵌入式技术同样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当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舒适性体验。楼宇智能化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鸟巢、水立方,上海金茂大厦、世博会中国馆、环球金融中心等应用楼宇智能化的建筑不断出现。目前楼宇智能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高档住宅中应用普遍,成为高档物业新潮流,楼宇中通讯、监控、管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二、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楼宇的组成
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
楼宇智能系统实现建筑物内的各种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对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变配电系统进行监控、测量,以保证大楼水电的正常供应,并能通过对空调、外墙照明等系统的综合控制达到节约能源、减轻管理人员劳动强度的效果。该系统通过信息网络组成分散控制、集中监视与管理集中系统对筑物内部的设备进行实时监管,能够随时按需调整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照明强度和空气清新度,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而且节能的工作环境。
2、通讯自动化系统(CA)
通讯系统是保证建筑物内图像、数据、语音、传输的基础。该系统以数字程控交换机为核心的、以话音为主,兼有数据与通信的电话网,连接各种报告数据处理设备的计算机局域网、计算机广域网、公用数据网、卫星通信网、无线电话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等向使用者提供快捷、有效、安全和可靠的信息服务,包括语言文本、图形、图像及计算机数据等多媒体的通信服务。保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相连,与外界互通信息。
3、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由多功能电话机、高性能传真机、各类终端、个人电脑、文字处理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各种办公设备、信息传输与网络设备和相应配套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等组成。
4、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自动化系统(FA)
火灾报警系统在现代智能建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火灾报警系统是智能建筑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其又完全脱离其他系统或网络的情况下独立运行和操作,完成自身所具有的防灾和灭火的功能,具有绝对的优先权。通过建筑物内不同位置的烟感和温感探测装置提供的信号进行确认后报警,同时启动火灾联动系统,包括关闭空调、开启排烟装置、启动消防专用梯并且启动消防系统运作、紧急广播疏散人群,从而使得尽可能的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5、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
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是通过安全防范、一卡通、公共应急广播等系统对建筑物及周边内日常出现的事件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传送到管理中心交管理人员处理,该系统能够对建筑物及周边各个方面不同种类的信息全方位监控,并能根据事件种类做出相应联动将各个相关专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力、物力,真正做到系统自动。
三、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楼宇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加之政府对楼宇智能化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的引导,业内普遍看好楼宇智能化的发展。21世纪的住宅、居家新思潮――节能、环保、绿色、智能,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得到充分展示、各国场馆展示了大量城市家居生活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尤其是节能、低碳、绿色、智能等技术成为亮点、众多场馆集中应用国际先进的太阳能、LED照明、冰蓄冷、地源热泵、屋面雨水收集利用、江水源循环冷却降温、气动垃圾回收、绿地节水灌溉和可再生材料使用等多项节能技术和手段,展示了未来低碳、绿色智能城市建筑的前景和成功范例。在这样的趋势下,未来的智能楼宇发展方向要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来谈。
1、通信技术
数据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与移动通信系统的结合,实现电视会议、远程监控、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
2、网络技术
网络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改善智能建筑内楼宇自控系统、综合保安系统、火灾报警等异构网络环境的控制与联动结构;用控制网络的分布式和嵌入式智能化技术为楼宇治理自动化提供新的治理模式;通过控制网络通信实现实时数据治理与机电设备运行过程控制;利用信息网络的应用集成,以实现对智能建筑内的机电设备与安全报警治理的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
3、节能控管系统
楼宇节能控管系统是将现代IT技术、智能楼宇控制技术及现代楼宇节能技术有机融合,采用开放的TCP/IP通讯协议,以BORRY专利技术――通用网络控制器(NDDC)为核心,实现机电设备的网络化.并创新性地将楼宇自控与节能管理融于一体的网络节能控制系统。通过网络对建筑物内的空调系统、供暖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电梯系统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状况、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实行集中监控、管理和分散控制,在满足楼宇舒适环境的同时,实现楼宇各耗能子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及专家级的管理与服务,达到系统高效节能运行的目的。
4、物业治理技术
基于宽带的物业治理是充分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将建筑智能化系统和计算机物业治理系统集成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实现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动态性的物业治理模式。
5、无线网络技术
该项技术利用微波、激光、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摆脱了线缆端联接受地理位置制约的局限性。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表现为:在智能建筑内的餐饮、娱乐、购物等商业POS机的无线局域网的连接,实现移动电话浏览网页,以及无线会议电视及视像信号的传输、交互和接入服务等功能。而广度是指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发展,“智能建筑”的概念范围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充实。早期智能大厦主要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智能化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大量应用,供人们居住的具有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功能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智能小区改变了“智能建筑”原有的涵义,成为“智能建筑”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这又拓展了智能楼宇所能涉及的范围,通过技术革新和智能管理建设智能楼宇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楼宇而构建起来的未来智慧城市将涉及多项智能服务领域,实现智能化电力、交通等公共服务,手机绑定一卡通,便能刷门禁、车禁、购物;无论身在何处,用手机都可开关电器、窗帘;企业用不着仓库存储,只需通过电脑控制物流……这些电影情节,将在智能城市中逐步上演。未来,城市服务将以创新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城市管理将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将诞生更多新兴的产业形态,出现更新的科技服务托管模式。“智能+互联城市”的全新理念,意味着今后人们开始超乎想象的高新科技生活。
三、结语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楼宇是科技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的有机结合。在未来的建筑发展中,传统的建筑模式必将被楼宇智能化所代替,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将深入渗透到建筑行业中,未来,智能化楼宇将大放异彩,拥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吕景泉.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7):5-9.
关键词:数字规划 发展历程 新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1.引言
2008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概念已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可。智慧地球孕育出智慧城市,近几年,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风潮席卷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作,智慧规划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智慧规划的技术主线是信息技术,而数字规划恰好满足了智慧规划的技术需求。数字规划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又促进数字规划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为了更好的运用数字规划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我们有必要回顾数字规划的发展历程,对其实践和探索进行总结,使我们对数字规划有更全面的认识。
2.数字规划背景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讲演中首次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推动了全球又一次信息化建设的。我国十分注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建设部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工程”项目,开展了数字城市、城市建设管理信息化、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的示范成果。在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总则第十条中写明“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城乡规划实施及监督管理的效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规划工作的不断深入,数字规划的概念出现在规划人员面前。
2000年,简逢敏先生提出数字城市规划的概念,他认为数字城市规划是以数字地图为基础,集成经济、社会和人口统计等信息来描述城市空间形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此后,数字规划引起更多学者的重视,但大家对数字规划的概念及理论的认知还未达到一致。一种观点认为数字规划是以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制与合理安排,是一种可持续的、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的有效手段,它涵盖城市规划业务的每个方面。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数字城市规划是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在实际应用中逐步形成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虽然数字规划的概念还未统一,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规划工作中运用数字规划技术是数字规划的本质。
近年来,数字规划技术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规划单位的重视,2013年为加快各类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完善数字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科技信息中心加挂“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从而更大限度地实现数字规划技术与规划编制和管理的融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亦下设数字规划研究中心,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从事GIS、城市仿真等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开发,为将武汉院建设成为“数字化规划院”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
3 数字规划发展历程
本文将数字规划发展历程概括为四个阶段,分别对各个阶段数字规划技术应用及实践进行分析及总结。
3.1 数字规划萌芽阶段
数字规划萌芽阶段就是以CAD技术为代表的规划设计成果的辅助制图阶段。为了推进CAD技术在规划设计行业的应用,1994年建设部推行“甩图板”工程,规划人员彻底抛掉了水彩笔和图板。CAD技术的应用,使规划人员对设计成果的编制效率大大提高,使规划设计成果更加精确和详细,通过计算机对规划成果的处理与渲染,使规划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且和传统的纸质成果相比较,CAD电子成果更加容易保存。
3.2 数字规划起步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3S及3D技术进入规划行业,数字规划迎来起步阶段。
3.2.1. 遥感
1983年,由北京市政府和地质矿产部、城乡建设部联合组织的北京航空遥感综合调查正式启动。项目成果为城市规划人员利用遥感技术服务规划工作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且对城乡规划、建设、决策、管理和立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社会效益十分明显[3],为遥感技术今后在规划工作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制条件较少可概括为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在规划工作中的应用首先解决了部分数据源的获取问题,通过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城市现状数据。其次,利用遥感数据更便于规划人员分析城市问题,如利用不同年份遥感数据研究城市增长问题,利用夜间灯光遥感界定城市建成区等。
近些年无人机遥感技术迅猛发展,因其获取数据速度快、分辨率高且成本较低,被应用于小区域航空摄影测量。
3.2.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后期进入规划行业。虽然CAD技术提供了强大的绘图功能,但是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有所欠缺,而GIS正好弥补了CAD的空白,它能够为规划设计者提供一定的辅助分析和决策的手段。而且规划成果由CAD格式存储转为GIS数据库形式存储,更加便于对成果的规范化管理。因GIS的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各个规划单位开始注重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工作,如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立足规划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全新视角,开展了城乡规划决策支持平台的建设工作。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WEBGIS和移动GIS应运而生且进入规划领域。通过网络对空间数据进行地图服务,规划人员在局域网内可方便浏览查询所需要的数据,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了便捷度。互联网的普及,使得WEBGIS应用在规划公众参与领域,公众可直观的查看规划设计方案并反馈合理的建议。移动GIS则运用在规划移动办公领域,提升规划人员办公的便捷程度。
3.2.3. 三维可视化
2000年前后,三维可视化技术快速发展,随后被引入规划工作。开展相关工作较早的当属武汉市。2006年,武汉市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开始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国内首个特大城市级的“三维数字城市”模型及信息平台,且总结提炼出国内首个城市三维建模方面的国家行业标准,并形成了数据生产、管理、更新与应用的一体化循环体系[4]。
将城市模型建立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中,规划人员可直观的看到一个立体可交互的虚拟城市。城市现状及规划成果的展示由以往的二维变为三维展现,且在三维系统中可进行科学的模拟及预测,如通过三维系统对不同规划方案建筑高度和视域的分析,可及时发现方案存在的问题,亦可快速选取众多方案中最优的一个。
3.3 数字规划成熟阶段
2000年之前,数字规划技术主要是以单项应用为主,在2000年后,规划人员逐渐发现现有的技术已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如何将各项数字规划技术集成应用以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06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提出“规划一体化”思想,开展了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信息整合-共享-一体化方法研究工作,数字规划进入成熟阶段。
一体化方案实施的核心是整体设计架构采用CAD技术、GIS技术、Web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融合运用的方法,通过系统配置为实际应用中不同的需求对象提供多平台松散的应用模式,实现不同的应用策略,同时运用技术融合方法巧妙的将信息整合和标准规范实施融入到日常辅助规划工作中去,从而解决了信息的整合、组织、共享、再利用等关键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
3.4 数字规划新模式探索阶段
在规划一体化的背景下,学者们正探寻数字规划新的模式,这种模式更倾向于规划全局化、整体化,主要包括地理设计和CIM(城市智慧模型)两个方向。
3.4.1 地理设计
2008年“GIS与设计中的空间概念”(Spatial Conceptsin GIS and Design)会议在美国召开,会议强调应重新审视GIS和设计之间的联系并首次提出地理设计的概念[4]。地理设计是一种把规划设计活动与实时的(或准实时的)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动态环境影响模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决策支持方法论[5]。
将地理大环境纳入评估范畴,借助GIS实现设计过程的实时评估与反馈是地理设计的最大特点。近年,地理设计吸越来越多规划学者的关注。金贤锋等(2014年)总结了地理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他认为地理设计依托地理信息的地理分析,借助评估模型的动态评估与即时反馈,涵盖“规划委托―规划编制―成果报批―规划实施―规划修编―规划委托”的整个过程。
清华大学周文生等(2014年)在地理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并开发了清华地理设计平台(THGeoDesign),该平台的设计目标是构建一个覆盖规划设计全过程,即从现状数据采集、现状分析、规划方案设计、规划方案评估、模拟、规划方案展示到规划成果输出等的规划设计支持平台。平台主要由系统配置管理、属性数据处理、图形数据处理、规划分析、规划设计、规划评价、地理模拟以及专题制图8个子系统组成。THGeoDesign已在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管理规划、大庆市总体城市设计、大庆市西城区分区性规划、昆明滇池流域景观风貌保护体系研究以及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动态地理模拟模型及其在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中的应用等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3.4.2 城市智慧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建模技术,将各种项目信息纳入建筑模型之中,可应用于项目设计、实施及维护全生命周期。2015年中国BIM应用价值研究报告中预测,未来两年我国运用BIM的施工企业总数增长速率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于2011年、2014年和2015年发文鼓励推进BIM技术的应用,由此可见BIM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BIM目前在城市规划中有一些简单的应用,但是不能够解决城市问题。
城市智慧模型(CIM,City Intelligent Model)是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2015年)在“从BIM到CIM,从增量建设到智慧协同”演讲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城市不仅是机器,更是生命体。所有的智能建造,意识,构建,全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体系,城市要以单体建筑为基础,走向全系统运行管理。
CIM的研究重点是介于建筑单体之间的联络网络,例如交通流、气流等等。城市的单体建筑是固定的,但是他们之间的连接网络是每天变化的,通过对这些网络的研究,我们便可以发现城市中的问题。CIM将BIM作为城市的细胞,把时空数据接入CIM,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城市未来蓝图的模拟。
无论是地理设计还是城市智慧模型,两者都是把整个城市纳入到模型系统中进行模拟及评估,更加注重规划的全局性和整体性。这两种方法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在实际规划工作中应用不多,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可能成为数字规划服务规划工作新的方式。
4总结
通过对数字规划技术发展回顾,我们不难发现,由最初启蒙阶段发展到新模式探索阶段的过程中,数字规划技术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规划方式。为了让数字规划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1)首先我们要做到数字规划技术集成应用。数字规划技术的简单应用,已经不能满足日常规划工作中的需求,分析各项数字规划技术特点、挖掘其应用潜力并进行集成应用,才能发挥出巨大作用。(2)其次我们要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及时掌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有潜力的新技术引入规划领域,使其与规划工作相结合。
数字规划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规划工作人员的效率,而且使得规划成果更加科学化。数字规划技术未来必将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城市问题。
参考文献
[1] 简逢敏.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城市规划:兼论上海城市规划信息系统[J] 上海城市规划,2000(4):23-32
美国68岁老翁奥伯朗毕生致力于学习黑魔法,买菜时甚至穿着男巫长袍手持魔杖。目前,奥伯朗创建的世界首所男巫学校 格雷魔法学校在加利福尼亚正式成立,并被官方认证为学术机构。据悉,格雷魔法学校仿照霍格沃兹魔术学校设置了16个系,包括炼金术、驯兽术、马语、魔杖制作和咒语。格雷魔法学校已招收735名学生,有100名是18岁以下。这些学生分住在4座古代建筑里。
中国54家公司跻身世界500强
据新华社消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目前说,在2010年世界500强公司中,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中国公司达到了54家,比1995年增加了近11倍。他说,在世界500强公司中,中国公司还不到美国的一半,也仅仅是日本的3/4。在123家中央企业中,建立规范董事会的还不到30%。尽管中国的经济规模从1992年的269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97983亿元,增长了近15倍。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公司数量虽然众多,但公司大而不强、治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存在”。
极地冰原正加速融化
美国研究人员目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原正加速融化,至2050年,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15厘米,大大超出先前预期。这标志着冰原将超过地球其他冷冻水库,如高山冰川,成为导致海平面升高的最大原因。研究发现,格陵兰和南极冰原2006年消失的冰量足以导致海平面每年平均升高0.13厘米。在这项研究进行期间的18年里,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原每年平均向海中倾泻4750亿吨的冰。
西班牙学者:与中国人通婚能增智商
有西班牙专家撰文提议应该积极推广中国人和西班牙人的通婚。文章称,随着大量中国移民来到西班牙,西国内出现了一拔西班牙人和中国人通婚的热潮,中西通婚后生育子女的智商均在中上甚至达到高级水平线。依生育理论而言,父母血缘越远,弦子智商就越高,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还可以得出中西混血儿是既有西班牙人大智慧的遗传基因,又有中国人的高度灵敏智慧。如果中西通婚后的后代把中西两种高智商集于一处,那前景不言而喻。
中国亿万富豪首次破百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主要新兴经济体的亿万富豪人数首超欧洲,并且正迅速逼近美国。美国仍是世界上亿万富豪最多的国家,总共有413名,总净资产为15000亿美元。今年初,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一新增108名富豪,总数达301名,比欧洲多1名。其中,仅中国大陆就有115名,首次破百。但在富豪榜的前100名中,中国只有1名,而俄罗斯有15名,印度7名,巴西3名。
[关键词] 物联网 现状 策略
一、物联网概念
目前,物联网产业已被公认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首次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系统,即物联网概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各类传感设备装置、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
2010年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物联网定义为: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上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就目前来说,人们的理解不同,对物联网的定义各国家、各相关组织都给出不同描述,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理给出的定义相对具体且易理解,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引作用。
二、物联网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起步较早,目前在标准和技术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中科院先后投入了数亿资金用于标准制定、技术开发等工作。目前,我们物联网标准体系已经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也已经被采纳,这说明我国在传感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正在与德国、美国、英国等一起成为“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度的主导国。
在美国,奥巴马期望利用“智慧地球”来刺激经济,把美国经济带出低谷。其“智慧地球”的核心是指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通俗地讲,它是新一代IL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机”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应对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从而打造一个“智慧地球”。作为新一轮IT技术革命,“智慧地球”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被认为是挽救危机,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欧盟委员会为了主导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鼓励和促进欧盟内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并将发展物联网作为欧盟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欧盟专门在网络企业和射频识别司内任命一位物联网总监,以具体负责物联网的工作。
据悉,欧盟已经将物联网作为实施今年5月提出的《欧洲数字计划》的重要平台之一。据了解,该计划提出的100项主要行动中有许多都要靠物联网来落实。早在去年6月,欧盟委员会就正式提出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有关专家认为,欧盟制定有关物联网的行动计划,标志着欧盟已将物联网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欧盟希望通过构建新型物联网管理框架来引领世界物联网的发展。该行动计划提出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严格执行对物联网的数据保护立法,建立政策框架使物联网能应对信用、承诺及安全方面的问题;公民能读取基本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并可以销毁它们以保护隐私;为保护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把物联网发展成为欧洲的关键资源;在必要的情况下,专门的物联网标准化强制条例;启动试点项目,以促进欧盟有效地部署市场化的、相互操作性的、安全的、具有隐私意识的物联网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共享信息和成功经验,并在相关的联合行动中达成一致;组建欧洲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团,以监督物联网的最新进展,定期向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汇报物联网的发展情况。
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其目的是希望欧洲通过构建新型物联网管理框架来引导世界“物联网”发展。目前有8个欧盟国家计划普及物联网,目的是让物联网为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做贡献。
在日本,政府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项目CT鸠山计划行动大纲,发挥政府引导示范与企业研发推广的合力,启动了物联网的应用。
三、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前景
物联网作为新兴战略新产业的代表,虽然当前雏形就像互联网早期的局域网一样,但是其昭示着的远大前景已经不容质疑。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仅仅是在智能网和机构防人侵系统方向的市场就有上千亿元。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亿极的信息产业。物联网的应用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级别的经济科技制高点。物联网将把高端技术、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人与所有物品通过物联网技术链接在一起,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在物联网体系中,RFID(射频识别)的广泛应用是形成全球物联网的基础。RFID又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得相关数据。RFID标签可以快速读写、反复使用和耐高温、不怕污染、长期跟踪管理等优势,是传统条形码不具备。RFID标签还以短距、低功耗为特点的传输网络的出现使得搭建无处不在的网络变为可能;以微机电系统(MEMS)为代表的传感器技术拉近了人与自然世界的距离;智能服务技术则为发展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服务内容。据专家预测,RFID潜在着市场巨大,预计到2013年,全球生产的RFID数量可望激增到1000亿个,届时各种产品,包括建筑、护照甚至动物身上都将带有RFID,而门类众多的服务业更是普及RFID的重要领域。我国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5年后可达7000亿,市场投资前景巨大。
具体讲,物联网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安防、物流、零售、电力、金融、环保、公共安全、工业监测、医疗等领域。在我国每年国家金卡工程都推出新的RFID应用试点工程,项目涉及电子票证与身份识别、动物与食品追踪、药品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管理、电子通关与路桥收票、智能交通与车辆管理,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危险品与军用物资管理,贵重物品防伪、票务及重大活动管理、图书及重要文档管理、数字化景区旅游等,有些应用初见成效。
我国铁道部RFID应用已基本涵盖了铁路运输的全部业务,截止2008年底,在全国铁路1.7万台机车和70.8万辆货车上安装了电子标签,在机务段、局分界站、编组站、区段站、大型货运站等安装了地面识别设备2000多套,并开发了综合应用系统,实现了对铁路列车、机车、货车的实时追踪管理。
我国卫生部RFID主要应用领域有卫生监督管理、医保卡、检验检疫等方面。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多路经识别、城市交通一卡通等智能交通领域。
无锡、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杭州、南京、广州等地纷纷规划地区的物联网城市蓝图,争相将物联网作为各地城市“标签”,并作为各地城市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主干新兴战略性产业业来抓。
四、加快物联网发展的应对策略
面对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应尽快建立和物联网有关的研究队伍,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技术开发,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建立,并逐渐地建立中国相应的法规等措施。
1.调动和发挥我国信息产业、电信运营商、服务商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产业的繁荣需要产业链的共同发展,需要多方联合,通过终端的平台化、中间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的集成化、行业应用的规模化,推广渠道的多元化来打造物联网的成熟生态圈。
2.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支持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和相关标准制定,加快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目前国内RFID产业仍然以高频为主,在高端的芯片这一核心领域还掌握不了技术,从而也难以降低芯片成本,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如果物联网广泛应用,将会带动传感器市场需求,但是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化水平低,高端产品几乎给国外垄断了,因此,我们需要技术研究部门联合起来,加快核心技术研究。
3.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营造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物联网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物联网产业也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政府要引导企业打破地域封锁格局,整合资源,促进企业跨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4.要坚持产用结合,形成产、学、研、用有机统一的信息交流与服务平台,推动物联网产业与应用协调互动发展。物联网产业发展有赖技术的突破,有关部门要支持关键环节与重点产品的技术创新,重视感知领域的技术创新,争取在芯片等产品的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将涉及人才培养、产业规划、管理、协调,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也还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志良:《物联网现在与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刘志硕 魏凤 柴跃廷 沈喜生:《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思考》.《综合运输》.2010年第2期。
[3]孟祥茹 张金刚:《EPC及物联网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对策分析》,《江苏商论》.2009年第1期。
关键词 智慧地球;物联网;层次结构;RFID;传感器;传感网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58-0152-02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这里有土地、山川、海洋、绿树、花草,以及各种与人类同呼吸的生物。人类是地球的主宰,人类创造出了建筑、家具、电器等等各种物品。这些物品虽然没有生命的,也没有思想,但是聪明的人类可以赋予物品智慧,让物品也能思想,让我们的地球成为“智慧地球”。“智慧地球”最早是由美国IBM2008年提出的。IBM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并且在此类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形成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也就是“智慧地球”。所以,“智慧地球”其实是以“物联网”为主要运行载体的一种新技术的总称。
1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5年比尔・盖茨的图书《未来之路》中,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实验室创造性地提出了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正式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最近这几年“物联网”的发展特别引起人们的重视,可以算是信息技术产业的一次新革命。什么是“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物品也可以上网,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这里的“物”可以是真实的存在,也可以是虚拟的存在,它能够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和移动,也能够被辨识。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但互联网解决的是人与人的信息交流,物联网是把物品连入网络,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具体来说,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SIM卡、传感器、二维条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给物体赋予智能,可实现人与物体间和物体与物体间的沟通和对话。
在中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水平是处于世界前列的。中科院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研究,当时称之为“传感网”。2009年8月总理在考察中国科学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对该中心立志开辟“感知中国”(又称“智慧中国”)的创新之举,做出高度评价。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 物联网层次结构
物联网包含3个层次结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就象人的眼睛、耳朵、鼻子,人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来感知外部世界,接收外部信息,物联网则通过感知层来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即利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二维码、摄像头、GPS等设备随时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网络层则用于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就象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当感知层获取信息后,网络层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局域网以及各类专网传输这些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决策,这需要用户终端和数据中心(如云计算平台)的参与。云计算平台作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平台,将是物联网网络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层则是根据需求实现相应的智能化交互,就象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感知到并通过大脑分析处理的信息以某种合适的方式反馈出来。在这个层次中,涵盖了电力、医疗、交通、物流、城市管理、家居生活等,其功能可包括监控、支付、定位、安保等。
3 物联网主要技术
按照物联网的3个层次结构,我们可以逐层地探讨一下物联网的主要技术。
3.1 感知层-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其主要核心部件是一个电子标签。一个RFID系统一般由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和信息处理系统组成。当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接收到几厘米到几十米距离内读写器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时,会通过无线电波把电子标签中携带的信息传送到读写器,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完成信息的自动采集工作。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负责物联网信息的采集,并能将采集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控制等要求。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设备,是实现物联网服务和控制的基础。同时,为了感知和监测采集来的数据,相应地需要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这就是半导体技术的重要性。
3.2 网络层-无线传感网技术
传感器仅仅感知到信号,要想实现物联及信息交换,则需要组成传感器网。传感器网是在一定作用范围内大量部署具有无线电通信与计算能力的传感器节点,这些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无线通信网络,以协作的方式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任意地点任意时间的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光强度、压力、噪声等,并将所感知的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
无线传感网目前也有一些标准组织在做相关的规范,比如说ZigBee,它是IEEE802.15.4协议的实现,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组网通信技术,其最大特点是采用动态路由的自组织网模式。还有IETF6overLOWPAN,这是基于802.15.4网络MAC的协议,采用IPv6地址。IPv6作为下一代网络协议,具有丰富的地址资源,支持动态路由机制,但IPv6帧头过长、复杂度高,不能直接应用到传感器设备中,需要精简。
3.3 应用层-安全与隐私技术
其实安全问题不是只有应用层需要面对的,而是物联网的各层都面临的问题,即如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物联网规模大,大量信号都需要无线传输,既容易扰,也容易被窃取;而且物联网与人类社会紧密相连,其网络一旦受到病毒攻击,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比如大面积的交通瘫痪、银行系统错误、工厂停产等等。同时,由于物联网中我们的个人物品也会连上网络,随时随地被感知,可能会带来许多个人的隐私泄露。目前来讲,移动网络中的部分安全保障机制仍然适用物联网,比如认证机制、加密机制等。传统的网络认证,网络层和应用层是分开的,但在物联网中,应用层与网络层紧紧绑在一起,网络层的认证不可缺少,但应用层的认证则不是必需的。同样的道理,加密过程是采用逐跳加密还是端到端加密,也要根据物联网应用层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
3.4 物联网实例
中国移动推出的“宜居通”就是比较直接的物联网应用实例。“宜居通”是新一代智能安防预警系统,源自TD-SCDMA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具备G3无线移动座机功能之余,更从门窗告警、烟雾燃气监测、紧急呼叫等方面全方位提供安心居家,就此开启物联网智能生活,先享未来。广泛应用于家庭、小企业、小公司、小商铺,解决用户对于无线座机、智能安防、无线上网、无线视频监控等方面的需求。
4 结论
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社会需求到达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但目前尚属起步阶段,面临的困难不少,比如成本过高、技术不完善、标准缺失、体制落后、安全隐患等,即使如此,物联网仍然是信息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前景美妙。
参考文献
[1]艾浩军,等编著.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5.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技术;应用;发展前景
引言
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逐渐开始进行 BIM 技术的应用,大型施工企业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成功使用了BIM 技术。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1.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为建筑信息模型,是指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行维护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BIM是一个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可以导出各种建筑部件的三维尺寸,并能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工程进度及概预算等,其准确程度与建模的精确程度成正比。BIM强大的数据库功能,也为以后项目的维修、保养、改建甚至拆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由于模型可以精确的计算出每种材料的数量,甚至直接自动生成数量报表,使得施工周期(图1)变得十分容易。相关人员只需根据自己的专业经验,对模型自动生成的报表进行调整即可得到较为准确的估算。
图1 建筑结构以及建筑施工进程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数字仿真模型,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的虚拟设计、可视化决策、协同化建造、透明化管理,将极大提升工程决策、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水平,较少失误,缩短工期,将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BIM自引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以来,带给行业的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手段上,还体现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并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其价值逐渐被认知并日益凸显,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所学知识,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做出如下探讨。
2.1优化设计
由于BIM的基础是一个3D的建筑模型,平、立、剖面、明细表双向关联,一处修改处处更新,自动避免低级错误,减少设计缺陷,降低成本。任何建筑方面的修改,可以及r的反映在另一个用户端的相关软件中,避免了重复工作。
2.2高效沟通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建立起基于BIM的数据模型终端,使得构件、设备等其他相关专业能及时接收到反馈信息,及时得到更新版的模型,大大的减少了传统项目中各专业在交流和互换信息方面的障碍,还可以把数量方面的信息直接报告给施工管理的负责人员,让施工方与项目其他参与方以及施工中各个专业的工作人员链接起来,使得各专业的交流从方案设计之初就开始进行。
2.3虚拟施工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各种异型曲面的建筑设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增加人们视觉美感的同时,却给建筑项目施工方带来了挑战,应用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建筑的迫切需求。因此,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建筑业中提出了虚拟施工(Virtual Construction,简称VC)这一概念。
虚拟施工通俗地讲,就是实际建造过程在计算机上的仿真实现,以便发现实际施工中存在的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该技术采用参数化设计、虚拟现实、结构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机硬件等设备以及相关软件本身发展的基础上协同工作,对施工中的人、财、物信息流动过程进行全真环境的三维模拟,为各个参与方提供一种可控制、无破坏性、耗费小、低风险并允许多次重复的试验方法。
2.4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一直是施工方的一块心病,传统2D模式的时候,因为设计上的错漏碰缺,再加上人工检查,动不动就要付出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代价来弥补。利用BIM技术建立3D可视化模型,运用碰撞检查软件进行管线检测,直观解决空间关系冲突,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减少施工阶段存在的返工现象。利用可视化3D模型进行施工交底,还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改善项目质量。
2.5运维基础
当施工结束后,自动形成的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为工程在施工阶段建立基于BIM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集成对文档的搜索、查阅、定位功能,充分提高数据检索的直观性,提供相关数据的利用率。还可以为后期运维方及工作人员提供快速查询及定位。同时,项目竣工后BIM模型中的所有构件都包含了全部的数据信息及属性,这样为运维方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方便运维方指定维护计划、指定运营规划,大大提高了运维效率,降低了成本。
3.BIM技术发展前景
BIM技术的应用在欧美发达国家正在迅速推进,已经成为设计施工单位承接项目的必要能力,但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科学技术,我国应顺应时代潮流,紧跟世界的步伐。
近些年来,政府致力于BIM技术在国内的扎根与推广工作,除紧扣国际上BIM技术发展趋势与大量搜集国外相关技术信息与引进外,积极与国内工程业界合作进行工程项目导入BIM实作与研发;并且广邀国内外各界在BIM技术相关的实作与研发有杰出成就的专家办理多次的BIM趋势论坛,期对国内工程各界在BIM技术领域的发展与新知的认识有所贡献。
目前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只是冰山一角,笔者认为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
3.1在应用的深度上
目前我们应用深度比较浅,比方说建建模,做做碰撞检查,做一做动画这样的深度,实际上这些应用还可以加深,应该由重大项目上的点式BIM应用着手,逐渐向项目级甚至社会化BIM应用过渡。
3.2在应用的广度上
BIM技术可以应用在更多阶段,更多的参与方中,应用从目前单一阶段的建模服务逐渐转向全过程BIM应用,与政府呼吁的绿色建筑、智慧城市、城市管廊、海绵城市逐步与BIM结合,体现BIM技术的核心价值。
3.3标准的提高
BIM技术最终的目的是实现项目全生命期,更多的参与方,实现信息的共享。这个共享没有标准是做不到的,标准的制定是难度较大的工作,国内已经开展了一些,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4BIM技术可以和其他技术集成应用
BIM技术在集成方面还有待突破,比如从BIM软件应用为主转向BIM软硬件结合,和信息化系统集成起来,未来会有更多的集成,使BIM技术发挥很大效率。
由此可见,采用BIM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更快、更省、更精确,各工种配合得更好和减少了出错风险,而长远得到的好处已经超越了设计和施工的阶段,惠及将来的建筑物的运作、维护和设施管理,并导致可持续地节省费用。
4.结语
BIM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涉及到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的一系列创新和改革,是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BIM的研究对提高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建筑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业全面信息化和现代化,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恒,郭红领,黄霆等.BIM在建设项目中应用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0,24(5).
[2]张建平.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资讯,2011.
IBM 智慧城市理念打造“数字广东”
(本刊讯)日前,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与IBM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在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领域的合作,携手共同推进“数字广东”建设。根据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和IBM签署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推动广东省在新起点上争创新优势,依托信息技术,抓住数字变革的机遇,大力推进“数字广东”建设,力争广东再次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和服务公司,IBM在2009年年初提出“智慧的地球”的发展愿景,勾勒出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方向。第一,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变化;第二,全面地互联互通;第三,更深入的智能化运作。这一理念与中国政府对社会未来发展的看法得到了相互印证。
IBM认为,“智慧的地球”将首先在城市取得突破,并在中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这一理念和“数字广东”的策略不谋而合。此次合作备忘录的成功签署,也标志着“数字广东”和“智慧城市”的正式携手,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策略和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资源的全面结合。
双方的备忘录约定,针对珠三角地区的特色,IBM将利用全球资源服务本地政府目标,在智慧医疗、人才培养、电子商务、物流、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服务政府目标,与广东省政府共建“数字广东”,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在具体推进中双方将加强在四个领域的合作:一是现代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三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四是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的构建。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表示:“IBM希望发挥我们在信息技术、网络、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数字广东’建设,在医疗、水资源管理、云计算、物流、电子商务等方面全方位协助广东打造‘智慧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包括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发展、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等在内的现代产业。我们相信,智慧城市建设将令广东焕发新的风采,大大提升广东地区的产业水平、创新能力,帮助广东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更将推动社会和谐,把广东的城市变成广东人美好生活的家园。”
广西首个智能家居楼盘新鲜出炉
(本刊讯)近两年来,“智能家居”一词开始频繁出现于南宁各大媒体关于楼市的报道中,但对于“智能家居”的认知,许多消费者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随着日前广西恒大集团与中国电信的携手合作,“智能家居”技术首次正式应用于南宁甚至广西楼盘中。
作为首家全面引进“智能家居”的广西房地产大型企业,恒大集团将中国电信的智能家居平台应用于目前所开发的恒大苹果园二期部分房源和南宁国际大厦项目。据了解,恒大苹果园二期金色阳光智能家居平台样板房即将于10月份正式开放。
提及恒大苹果园引入智能家居平台的初衷。广西恒大企业集团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林崇凯指出,只有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消费者新鲜的体验和生活享受,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端品质需求出发,才能制胜于房地产市场,取得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多方探讨,恒大集团前瞻性地大胆引入智能家居平台,并运用于恒大苹果园二期金色阳光组团上。
深圳未来五年将建成无线城市
(本刊讯)深圳市政府和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和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三大通信运营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五年内,广东电信,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将分别投入120亿、100亿和60亿元,大力推广深圳各类信息化运用,全面建设数字深圳。
在签署的战略协议中的相关规划还提到,三大运营商将着重加快推进深圳无线城市的建设,力争在城域无线,宽带网络和无线数字公共平台取得创新发展。现阶段的无线城市是指将宽带无线网络作为信息载体,提供多种增值服务,日后如看病、坐地铁、上高速都可以应用到无线网络。根据深圳发展无线城市的框架,到2011年,世界大运会之前,深圳将完成城域无线、宽带网计划,并优先满足大运会的使用需要。
目前全球已有600多座无线城市,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15个城市也确立了无线城市的计划,广东正在确立首个无线城市群,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有望纳入首批4个城市。
柏林消费电子展劲吹绿色概念风
(本刊讯)在日前落幕的2009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节能和环保产品大行其道,各厂家竞相推出“绿色”电视、电脑、冰箱等,就连电饭锅、吸尘器等小家电也纷纷主打“绿色”概念。
在经济危机及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空前高涨,电子、家电厂商的新产品策略也因此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在本届展览会上环保节能产品所占的比例比往届大幅提高。在展会上,可以看到功耗在60瓦到90瓦之间的大屏幕平板电视,比同类平板电视节电近一半。在高科技的推动下,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的节水或省电性能同样大幅提高。例如,最新款的洗衣机就全面改进了滚筒形状和喷水设计,洗涤时间更短、更节水、更省电。冰箱节能技术在整个家电业中处在领先水平。本届展会上不少厂家展出的冰箱的省电性能大大提高,甚至超过欧洲A级标准。
TCL-罗格朗奥特智能家居惊艳登场
(本刊讯)9月25日晚7点,TCL-罗格朗国际电工在上海“1933老场坊”隆重召开“奥特智能家居新品会”。众多行业协会领导、设计师、电气经销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奥特智能家居众多新品的惊艳登场。
会以“能量的流动”为主题,通过“光影画”的表现形式,全面展示了奥特系列产品的高端定位、简约风格和创新层面上的灵感迸发。TCL-罗格朗公司副总经理牛振林从集团副总裁SOUDAN先生手中接过奥特标识正式开启奥特智能家居在中国市场的上市。
奥特智能家居系列开关面板涵盖了图腾、镜面、纹理、金属拉丝、皮革和金属编织等多种材质选择,并同时配备有适合家居、酒店、写字楼等多种产品风格。SCS-BUS总线技术与Zigbee技术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
另据消息,北京四季酒店项目已于日前与TCL-罗格朗公司签订了总额为306万的奥特系列强电开关插座订购合同。
无锡智能楼宇管理师岗位缺口近万
(本刊讯)近日,据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有关人士反映,智能楼宇管理师,这一高级蓝领目前在无锡地区的需求缺口达近万人。 近些年,随着无锡的大楼越“长”越高,内部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少自动控制、智能识别系统的操控机关,普通电工“玩不转”,有时遇到小故障也得等厂家派救兵。
业内人士反映,无锡全市现已有数以百计的智能大楼,还涌现了一批智能化住宅小区,这使智能楼宇管理人员成为“抢手货”,不少用人单位都期望加快培训和认证步伐。从无锡的现状看,目前的从业人员大多还是凭老经验吃饭的普通电工,没有智能楼宇“电管家”的资质。一些小区、大楼内的监控仪、报警器因为管理缺失,长期形同虚设。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处有关人员介绍,“智能楼宇管理师”是国家公布的新工种,其职能主要是从事楼宇和小区智能化设备运行、监测和控制,以及消防、安全、通讯和办公自动化管理。这一职业的技能培训、资格认证,在无锡还处于起步阶段。据了解,首个开展建筑智能化设备管理技能培训的机构刚在锡城落户,已吸引了上百人报名。
阿尔卡特朗讯公开光纤网络终端标准
(本刊讯)法国阿尔卡特朗讯于日前宣布,公开该公司的光纤网络终端管理与控制接口标准“OMCI Interoperability Implementer''s Guide-Version 1”。厂商参考该标准,便可生产出能与阿尔卡特朗讯的千兆位无源光纤网络兼容的ONT。
该公司预计,各企业将均可提供能与该公司生产的GPON“7342 ISAM FTTU”等连接的OTN,因此GPON基础设施会逐步发展为多厂商提供模式。这样,便可减少保证互联性所需的作业量,不仅可缩短作业时间,还有利于增加商业机会。 目前,阿尔卡特朗讯已参与提供全球95%以上的家用光纤到户服务,并为80%以上的用户提供GPON服务。
厂商
振威与阳光100缔结战略合作
(本刊讯)日前,在阳光100智能化设备供应商招标中,经过公开、专业、严格的甄选,振威一举夺标,成为阳光100可视对讲系统设备集中采购平台供应商,负责其在北京、湖南、辽宁、山东、江苏等十几个省份的项目可视对讲产品供应。此前,两家已有数度成功合作,拓展和深化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快振威全面占领项目市场的速度,也为阳光100奠定一个持续稳定的服务保障,实现双赢。
在房地产业发展步入下一个分水岭之时,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随着发展半径扩大,开始探索集团采购和战略合作,重视供应链以求性价比最优。此次,阳光100携手振威结成“伙伴关系”,旨在整合最优势的资源,从项目定位、设计、采购、施工、服务等各个环节让合作成为“战略”,提升价值链竞争力,为品质建筑服务。
澳斯迪加快全国苏宁店布局
(本刊讯)近日,家用中央音响品牌“澳斯迪”正式进驻福州苏宁专卖店,这是继苏宁江西店之后澳斯迪开设的第十家专卖店,表明澳斯迪与苏宁的合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福州苏宁专卖店面积共20余平方,以左右立面为展示区,重点展示了“AM8120”和“AM8130”两套系统,配上澳斯迪的平板艺术音箱以及装饰宣传画,简洁大气、一目了然的展现出产品的特点。同时展区内展出的全套音响,可以让顾客身临其境体验澳斯迪家用中央音响的音质效果。
澳斯迪家用中央音响产品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快速占领市场。企业看准市场契机,利用资金和营销优势,倾力打造体验中心、样板市场、专卖店等形式的销售模式,以体验式消费带动市场发展,提升品牌形象,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音乐生活的全新感受。
完美生活(OMELIFE)正式启动蓝海计划
(本刊讯)近日,深圳市完美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向媒体宣布,启动OMELIFE蓝海计划。深圳市完美生活科技有限公司隶属科佳集团全资子公司,凭借集团在安防领域卓越成就,历时三年研究家居智能化控制系统,公司将于2009年11月盛大启动OMELIFE蓝海计划。完美生活科技预计在明年打造100家终端体验店,计划三年内上市。“让更多人过上安全、舒适、简单的快乐生活”是完美生活的愿景。
为配合国内市场启动,完美生活科技在深圳搭建了国内首家“5S”体验中心,并参加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安全博览会〈2009.11.1-- 2009.11.4展位号:2-A025〉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009.11.16―2009.11.21展位号:1-2119A〉,
(商务咨询热线: 0755-88850288 全国服务热线:400-623-8338)
安居宝住宅智能化培训“引爆”郑州
(本刊讯)日前,由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广州美电贝尔电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富士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协办的“2009安居宝住宅智能化专业培训会”在郑州拉开帷幕。 郑州站的培训会是本年度安居宝培训会的首站,两百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现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根据培训计划,此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由安居宝带来的TCP/IP楼宇对讲系统应用方案,智能家居及报警运营普及风暴;美电贝尔的NVR、DVR视频监控系统及智能公共广播系统解决方案。整个课程设置紧跟安防业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和报警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的前景。各位培训讲师也从系统的架构、组成、配置、线材及组网等方面详细的探讨了设计、配置及其布线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据悉,从九月到年底,“2009安居宝住宅智能化专业培训会”还将在全国三十多个城市陆续展开。
声音
中移动王建宙:物联网锁定3G商机
近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各类场合多次提到“物联网”,并认为3G的商机下一步就是要锁定物联网,并会大力推动物联网。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无论是以PC为终端的互联网应用,还是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都在不停地往前发展。今天说物联网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网络的话,那么我们完全有条件建立人与物,物与物沟通的网络,我们把它叫做物联网。”王建宙说。
王建宙阐述了物联网的三个特点,第一个是全面展示,也就是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甚至其他的各种机器,能够随时即时采集物体动态;第二个特性是可靠的传送,感知的信息是需要传送出去的,通过网络将感知的各种信息进行时时传送,现在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已经覆盖了各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感知信息的传送变得非常现实;第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及时对海量信息进行处理,真正达到了人与人的沟通和物与物的沟通。
王建宙进一步指出:“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建立物联网的主要条件。我国的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城乡,从繁华的城市到偏僻的农村,从海岛到珠穆朗玛峰,到处都有无线网络的覆盖。无线网络是实现物联网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安置在动物、植物、机器和物品上的电子介质产生的数字信号可随时随地通过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传送出去。‘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数以亿计的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变得可能。”
专家观点:物联网应用前景广阔 掌握核心技术成关键
“物联网对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将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影响。因此,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也将是信息产业新一轮竞争中的制高点。”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旦物联网大规模普及,无数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加装小巧智能的传感器,或者直接升级换代,给市场带来的商机将大得难以估量。有人预测,如果物联网全部构成,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会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的通信业务。”
物联网推广过程中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协议。物联网既然是一个网络,那自然需要一个统一的协议基础,就像是互联网需要TCP/IP一样。但现实情况是:在核心层面,由于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同样基于TCP/IP;但在接入层面,协议类别就变得五花八门,GPRS、短信、传感器、TD-SCDMA、有线等多种通道,协议多得数不清。
杨震教授介绍:“物联网目前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技术标准。标准就好比一种交流规则如同说话的通用语言,如果标准不一样,物体和物体间沟通不起来,何谈组成物联网呢?所以欧美等国家都想尽早推出自己的标准。谁定了国际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可以向全世界推销符合标准的技术设备。现在,中国相关的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将来完全有能力制定物联网标准。”
声音点评:物联网的实现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建设物联网的过程中将涉及到许多规划、管理、协调、合作等方面的问题,还涉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规范的制订和完善。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
海外
美研发智能房屋
通过感应器识别主人习惯
(本刊编译)近日,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智能房屋系统,可以通过“学习”来了解人类的习性,根据主人喜好制作早餐,成为主人的第二保姆。这个智能屋系统可以帮助那些自理能力低下或痴呆患者打理日常起居,或者让正常人享受生活的快捷。 据报道,发明人库克和他的同事此前开发了一个用于智能房屋的计算机系统Casas,这个系统可以分析感应器传来的海量信息。研究人员拉什迪加强了Casas的功能,让它通过“学习”来了解人类的习性,而以前的智能屋计算机系统必须将人类的各种行为预先装入智能屋的“大脑”。
对智能房屋计算机系统Casas的研究和测试是在学校里一个屋子里进行的。据发明者称,Casas系统不断分析感应器传来的海量数据信息,经过大约1个月的“训练”就了解了主人的生活习惯。据发明者介绍,一旦这种类似的“训练”结束,Casas系统就可以识别出如下复杂的信息:早上6点厨房的灯打开、咖啡壶已经煮开了,以及烤箱正在工作,而这些信息之前更本就没有“教”过它。
据悉,这个智能房屋系统没有照相机、射频识别芯片或者麦克风,它是通过什么来识别主人习惯的?它其实是拥有很多感应器,可以感应到移动物体 、灯光和温湿度等等,它甚至可以打开药瓶和打开烤箱开关。拉什迪说:“这套智能房屋系统不会让房屋的主人感到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
拉什迪和库克现在正在往更高的目标前进,他们希望这个智能屋可以识别出多个人的生活习性并能够识别出主人行为的微妙差别。佛罗里达大学“Gator-Tech” 智能屋研究课题负责人表示,“智能房屋系统的发展将会改变人类未来生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房屋就可以实现智能化,一些日常生活就会有“第二保姆”――智能房屋来代劳。
Control4迎来公共事业合作伙伴
(本刊编译)日前,Control4迎来首个公共事业合作伙伴――拥有65000用户的BluebonnetElectric公司。
通过销售其高端家庭自动化系统,Control4已经有了向家庭用户直接零售的渠道,而此项合作进一步拓展了Control4能源管理产品的推广渠道。位于德州的BluebonnetElectric公司向能源部申请到了1880万美元的基金,投资于智能电表的部署,其中包括在未来几年为其35,000个用户安装Control4新的能源控制器。早在今年七月份,Control4获得了173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使这项计划得以大力推进。
目前,有众多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者以不同的方式推广。其中的一些公司,如Tendril、eMeter,主要通过与公共事业公司合作为渠道。一些公司,如AlertMe或EnergyHub,在寻找直销渠道的同时亦和公共事业公司合作。还有一些公司计划提供基于网页的免费的能源管理服务,例如谷歌和微软两大巨头。此外,另有公司如OpenPeak和IntamacSystems则依托于电信公司安装在家庭里的系统。
NEC供货能耗无线传感器系统
(本刊编译)三机工业、NEC及NEC工程共同开发出了可简易测量空调设备及热水器等能源消耗情况的传感器网络系统“热源循环性能测量系统”,将于2010年1月开始供货。可在中小规模业务所实施建筑物节能对策时应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企业管理创新;信息化管理
1 建筑设计企业的管理创新
1.1 产品创新策略
1.1.1 设计理念创新:注重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文化是根,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企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重视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元素融于创作之中,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只有融合入了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作品,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是最具有市场竞争性的产品。
1.1.2 技术创新:建筑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当从设计的方法、服务方式、设备以及涉及项目建设的建材、建筑构造、建筑施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量,利用新型建材和技术降低能耗,减少资源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即实现绿色建筑设计。
1.2 区域性扩张策略
建筑设计企业实现营销创新,可以通过推行区域扩张的市场营销策略来实现。如:依靠企业核心技能,以优质设计服务进行扩张。
1.3 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重视速度忽略质量的建筑设计企业。然而在建筑设计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今时代,相信这样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的“法眼”识破,而被淘汰出局。质量,才是当今企业持续发展的命脉。建筑设计企业应在经营管理中建立过硬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要把高质量的设计、形成到实现的全过程,真正地融入公司的经营管理之中,确立并不断地实现质量领先的管理目标。
1.4 强化企业的服务意识
建筑设计行业本质上属于服务行业范畴。在当前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建筑设计企业的竞争已开始从产品竞争转移到服务竞争。一个好的建筑作品的问世,设计服务功不可没。从建筑方案确定、设计合同的签订,到深化方案、初设、施工图设计、施工现场服务,再到修改设计直至项目竣工验收,设计图纸变为现实建筑物的整个过程,服务贯穿始终。由此可见,优质服务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一座通畅桥梁,高质量、高水平的设计,加上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满意。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在企业管理中强化以客户为导向的设计服务体系的建设。
1.5 重视企业建筑设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国外专业化设计公司的大量涌入: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场设计竞赛,参赛的44家设计机构中,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瑞士等国家的境外设计公司超过半数。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在专业化方面的欠缺,导致大量的高端建筑,如: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等都被国外建筑设计企业中标。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就必须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加强专业化管理以及建筑设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2 建筑设计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长期以来,建筑师的设计工作就是以图纸的形式传达给业主与建造商的。丁字尺、三角板几乎成了建筑师的标志。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普及,让建筑师摆脱了图板,从手工绘图变成电脑绘图。CAD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设计效率的提高。然而,尽管CAD技术让建筑师摆脱了图板、丁字尺的束缚,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建筑师的工作理念,即二维模式。传统的三视图是图形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实现了人类将三维物体二维表达的目的。建筑设计就是在大大小小的三视图中进行。CAD的不同无非是电脑显示屏代替了图板,鼠标、键盘代替了尺、笔。时代在发展,建筑在发展,设计的发展与对设计技术提出了挑战,并促使我们进入一个设计技术新时代――后理性时代。如果说,理性设计阶段是以图形学的发展作为基础,那末后理性时代则是以数字化作为基石的。目前,数字化已成为从大到国家、城市,小到一个工业产品的全景发展态势,建筑活动无疑已经与数字化紧紧地联系到一起。
2.1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虚拟建筑
在建筑领域,所谓建筑信息模型(BIM),就是数字模型中的所有构件包含了不同的建筑信息,使得设计就像是使用不同的构件建造一个建筑。自2002年来,国际建筑行业兴起了围绕BIM为核心的建筑信息化应用。而在设计行业,采用基于BIM的设计软件,包含原二维CAD软件的所有功能,但绘制图纸的基本元素不是CAD中的点、线、面图块等基本几何元素,而是墙、窗、梁、柱等建筑专业对象,使用建筑语言描述建筑信息。信息建筑实际构件用数字化的方法来搭建,与此同时(自动实时)链接到报告生成(数据库)引擎,根本上产生人们所说的“智能几何”。
新的以计算机为驱动的模拟方法在学术上和商业上都得到了应用,能够(而且将要)名副其实地模拟一切事物,从基本的照明、能量、风以及人流量控制,到更复杂的建造、制造、规范、材料和保安系统。通常容易把数字设计误解为用于设计完成后日常信息统计的补充工程数据,对此我们认为,数字建筑模拟将体现建筑实践的未来发展趋势;致力于在造型基础上发掘更广阔天地的业界人士,将极大地受益于这种能解析的信息,且无论设计前后,从项目的概念设计,到设计和建造阶段,再进一步到居住和建筑生命周期管理阶段,都能应用的数字化工具。占有了翔实准确而非盲目揣测的信息,决策的优势是不言自明。但业界对这项技术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还取决于建筑师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建筑信息模型的运用蕴含着对设计过程本身的理性的再思考。
2.2 BIM推广与应用中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从手工绘图到电脑CAD的全面实现差不多经历了3~5年的时间;本次设计技术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转换过程,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日薪月异又要求我们加快步伐,所以实现建筑业信息化发展刻不容缓。近期计算机云技术的出现,又为实现BIM的全方位应用提供了空间无限的平台。
高层(决策层)要对BIM有全面与完整的认识,包括BIM运用给企业带来的软硬件投入与效益产出,BIM发展前景与价值。其次是企业基层(执行层或操作层),要充分理解BIM对未来设计发展的影响,学习和掌握软件操作。最后是企业中层,要克服暂时的困难,哪怕是损失一定的产值,保证BIM价值在本部门、项目与专业上的实现。企业高层一般具备较高的视野,所谓高屋建瓴,为了企业的发展,是最容易接受技术更新与观念转换的。企业基层的设计人员,为了赶上设计发展的时代步伐,为了走在专业发展前列,也较容易接受新的BIM技术。而企业中层,作为部门的负责人,肩负着承接、完成设计任务的重任,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数量;BIM技术的应用伊始,既要对现有项目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一定时间内,对承接项目数量产生制约。所以企业中层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一项新技术的推进,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认识。这种认识一方面属于技术本身,另一方面属于利害权衡;技术本身容易取得共识,正确认识眼前利益与长久利益就却需要更高的智慧。
3.2 分步推进――建筑师带头
BIM技术在设计企业的推进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这是由该技术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BIM软件由于是三维空间设计工具,对技术人员空间概念要求比较高,同时因为要摆脱长久以来形成的二维平面思维模式,对于许多设计人员来说还是有一定障碍的;加之软件本身涉及大量的建筑参数,对初学者有很大困难,所以,该软件的广范使用必须通过分步实施的办法。建筑设计企业中,建筑师是最活跃与愿意掌握新技术的群体,他们的三维空间概念又比较强,建筑师带头实现BIM技术是最好选择。
参考文献:
如今, 2G网络、3G网络、LTE网络和WiFi热点等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覆盖。其中,WiFi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大部分数据业务量,并得到电信运营商的广泛关注。
共建共享正当时
智慧城市建设中WiFi的规模部署导致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2.4GHz频段作为共用频段在满足国家技术规定的情况下无需许可(包括运营商在内的所有家庭、单位、个人均可使用)的特点,决定了仅依靠2.4GHz频段、各自随意进行部署必然会严重制约WiFi的使用效果。
为此,当地主管部门应结合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的需求,统筹考虑开展多WiFi系统的共建共享。
基于IEEE802.11x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使用免许可的2.4G频段,使无线局域网具备灵活性和移动性、安装便捷、易于进行网络规划和调整、故障定位容易和易于扩展等优势。最近几年,无线局域网已经在家庭、企业、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线局域网技术是新世纪无线通信领域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随着下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方式的宽带化、移动化、IP化理念的提出,WiFi凭借其接入速率高、架构便捷、系统费用低廉及可扩展性较好等优点,应用日趋广泛。
截至2010年年底,三大运营商已经建设的无线热点数量为:中国移动12万个,中国电信10万个,中国联通3万个。2011年5月,中国电信宣布启动“无线中国”战略,计划到2012年在全国布置100万个WiFi热点。随后,中国移动称今年计划投资WiFi业务100亿元,在未来三年内将建成100万个WiFi热点。而中国联通也宣布加大WiFi建设力度,力争今年年底覆盖到40000栋建筑物。
由于频谱资源相对应用需求来说总是有限的,运营商之间如果不能相互兼顾,必然导致或重复建设或彼此干扰,从而影响WiFi部署的效果。
为此,上当地主管部门应牵头三家运营商共同研究多WiFi系统共建共享的建设规范和验收指导等导则,将会促进多WiFi共建共享的顺利、规范推进。
概括来说,WiFi系统共建共享可以实现频率资源高效利用,降低运营企业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可以有效避免网络之间互相干扰,保证网络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可以降低WiFi建设的投入,使运营商更低成本地扩大WiFi覆盖范围,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实现网络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过,目前的多WiFi系统共建共享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
智慧城市建设与物联网技术应用中的问题。根据WiFi规范,在我国802.11b/g在2.4 GHz频段中不重叠的信道只有三个,如1、6和11可供使用;5.8GHz频段的802.11a也只有5个不重叠信道,难以组成一个高效、广泛覆盖的“智慧城市”网络。
由于物联网数据流量具有突发特性,可能会造成热点区域的用户拥塞,引发网络拥塞或者资源分配不平衡。物联网技术尤其是无线传感网、无线接入应用的不断普及,会造成对无线电频谱需求的激增,其网络规划方式也有别于目前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无线局域网建设中的相互干扰问题。目前国内将WiFi分配在2.4GHz免许可的频段,只有3个不重叠的频点,频率非常有限,而多WiFi运营商同时覆盖相同区域将不可避免带来互相干扰,从而降低网络质量。
多主体、多模式、多技术体制的规模建设必然导致无线频谱使用中的瓶颈,多系统之间的互干扰直接影响接入质量,甚至影响到所有系统的应用安全。
无线局域网建设中的重复建设问题。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启动大规模的无线局域网设备采购和建设部署,由此导致行业内部严重的重复建设、排他性建设等问题。
WiFi的服务定位问题。WiFi在技术体制和管理政策上与2G、3G等公用移动通信存在本质差异,受接入用户数量、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大且存在不确定性,没有QoS保证。因此运营商在针对服务质量的宣传上,要进行差别定位,不宜按照现行公用移动通信的质量标准对外承诺,否则会导致对运营商服务投诉的加剧。
可行性模式探析
目前,多WiFi共建共享主要涉及以下几项技术:
双、多SSID技术
SSID技术可以将一个无线局域网分为几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络,每一个子网络都需要独立的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子网络,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进入本网络。
每台AP设置多个SSID,每个SSID可以作为独立的逻辑AP使用,即多个用户接入点,运营商通过设备不同的SSID,支持不同的业务、计费和安全策略。负责承建的运营商通过分配给其他运营商不同的SSID号来实现AP设备的共享,每个运营商通过共享的AP连接到各自的认证计费和网管平台。
共Web Portal技术
WiFi覆盖区域内只设置一个SSID,而用户接入时,推送出的Web页面上提供了多运营商的接入选项,Portal服务器根据用户反馈的接入认证信息,确定是向本地用户数据库进行认证,还是向其他运营商的用户数据库发起认证。
各运营商根据协商分片建设网络,改造各自的Portal平台,并通过互联互通开放自身用户数据库,为其他运营商提供认证平台访问。
第三方认证技术
通过运营商共享WiFi接入网,共享网络由各运营商根据协商分片建设共享网络,由第三方统一进行计费和认证,进行共享。
为保证各运营商的系统容量,规避同频干扰,又要保证节约投资,可避免重复投资,考虑到电信运营商在WiFi认证、安全、计费等方面有不同的选择,运营商的网管平台和计费认证系统不应做大的改动,只需要添加或升级承建运营商的网关、AP及结算功能,不改变各运营商的用户体验和使用习惯。
便于运营商的建设、运维和管理,减少了运营商独立的计费认证系统,便于组织和管理,基本形成适合建设WiFi网络的方案――“交换机二层分流”方案、“Radius计费信息共享”方案。以上海为例,上海目前还在积极探索共建共享的例子,比如:
“交换机二层分流”方案
本方案采用同一套接入交换机和AP设备,开通不同的SSID为用户提供不同运营商的WiFi接入数据通道。方案需要AP针对不同SSID划分不同业务VLAN,数据流至热点接入交换机汇聚后进行分流,接入不同运营商的传输通道。
图1 交换机二层分流技术
各个运营商WiFi的IP地址下发网元为各自的WiFi AC设备,Portal页面由各自Portal服务器负责弹出,认证计费也由各自运营商的Radius系统负责。
从实现方式上讲,多个逻辑AP具有不同的SSID和能力集,也采用多个SSID用户接入点的方式,运营商可以设置不同的SSID,支持不同的业务、计费、安全策略。承建运营商通过分配给其它运营商不同的SSID,每个运营商通过共同的AP连到各自的认证计费和网管平台。
“Radius计费信息共享”方案
图2 Radius计费信息共享技术
该方案主要参照WiFi间漫游,主建运营商将其他运营商加入自己Portal页面中的漫游运营商列表中,并链接到其他运营商提供的Portal登录页面。AP只提供主建运营商的SSID,其他运营商的用户可在主建运营商的Portal上寻找到对应的链接,进入自己的Portal登录页面进行账号认证。
关键词: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档案管理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的重要工作,其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和保管将是城建业务档案一项崭新工作内容。
1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法律背景
2021年4月29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2020年6月1日实施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建部令第51号),进一步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职责在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承担的行政职能。作为在城市建设管理等活动中一项崭新的工作内容,由此形成的资料文件对社会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长治久安和稳定具有重要价值。作为一类城建业务档案,其收集齐全、保存完好、开发利用全面是城建档案工作的一项崭新内容。
2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档案收集面临的问题
2.1多部门实施的不统一
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虽然是住建部门的重要业务性工作,但由住建多部门共同实施完成。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由住建局科技科室实施,消防验收工作由市质监站实施,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依据工程体量不同分市、区、开发区管委会分工协作实施。城建档案部门需与多部门协调,从不同业务部门手中收集档案资料。
2.2标准体系的不统一
消防类档案收集,一部分来自市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平台(以下简称“市工改平台”),其后期要与消防救援机构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共享。目前,档案信息资源融合面临标准体系不完善的突出问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不兼容、不匹配现象,档案长期保存格式标准、数据的备份标准、数据采集标准,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软硬件的建设标准,都亟待解决[1]。
2.3归档渠道的不统一
消防类档案收集除部分来自市工改平台,绝大部分是来自审批过程和现场检查的记录,这就需要消防业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紧密配合,按照档案归档要求对资料进行及时收集、整理、上传和补充。
3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档案管理建设策略
3.1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作为建设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与验收工作贯穿始终。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些建筑在建设的初期就已存在火灾隐患,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与使用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从2020年6月1日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从消防救援机构划转至住建部门,近两年时间产生了大量的消防资料文件,由于认识不足,缺乏专人负责收集鉴定,没有统一的部门整理保管,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此类资料文件的散失和利用的困难,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必将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建设工程消防资料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异常重要、迫在眉睫。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通过前期调研,印发了《安徽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档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档案管理规定》),作出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中所形成的有保存价值资料作为档案保存的规定,强化过程可追溯性,明确消防业务管理部门、档案管理机构等各方主体在此项工作中的内容、职责和法律责任,进一步规范此类档案管理。各地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和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深刻领会新修订的《消防法》和住建部51号令精神,结合《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61号)要求,主动作为,认真做好消防类档案归档的流程设计、系统开发、业务指导和共享服务等多项工作。
3.2规范收集,制定工作流程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纳入工程审批改革的四个审批环节中,实行“一张蓝图、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个机制”统一审批管理体系,各地市依规建立统一工改平台实施管理。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建设工程消防类资料文件收集大多来源于此平台,归档流程设计应将项目申报、行政审批、档案归档、数据共享统一考虑,将档案验收要求关口前移,项目申报的材料内容、电子数据格式等按照归档要求来设计,归档时档案系统只需从审批平台统一抓取申报数据,审批过程资料和审批结果资料将进行后期补录、完善归档。
3.3归档内容和归档形式
《档案管理规定》在归档内容上充分考虑业务申报中需满足的条件、审查验收过程中记录、审批结果等三个方面,列举了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类、消防验收类、其他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类等归档内容和编目顺序和归档方式。消防各业务管理部门应在开展业务工作时,同步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在市工改平台系统中已经存在的归档资料,在业务办结后将自动提交归档,其余资料将由各业务管理部门在档案系统中,按目录提交补充完善归档资料后,一并提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归档。同时各业务管理部门需线下提交一套和电子资料一致的纸质档案交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归档。
3.4建立高品质档案管理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消防类档案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平台效应,与“互联网+”、智慧政府建设结合起来,建立档案管理系统。一是要建立与各业务管理系统相互兼容的数据存储格式和备份标准,打通各平台之间数据传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二是从审批源头对将归档的数字化档案进行管控,对色彩模式、分辨率、图像处理、纸张端正、内容完整、清晰度等数据质量进行设定;三是实现高效检索,系统平台便捷的检索功能,在发生火灾危情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相关建筑物消防设施信息,同时针对不同工作需要设定相应的检索方式,采用高级检索和模糊检索相结合,计算机能够根据输入的实际指令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对档案进行检索查询,以满足住建部门实际工作需要[3]。
3.5加强人才专业培训
消防类档案对于住建业务管理部门和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来说,都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内容,首先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消防类档案专业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进行座谈或现场指导,促进档案管理人员了解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知识、工作内容和流程,熟练掌握此类专业档案收集内容、模式和系统操作,同时还要结合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4]。其次,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与业务管理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增强业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归档意识和归档水平并落实到位,确保归档及时、准确、齐全、完整。
4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4.1有利于形成消防类档案数据库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是以防范建筑工程火灾,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目的。实行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制度能够有效减少建筑工程火灾隐患,并在火灾来临时将其隔绝在最小范围内,保证建筑物内人员能够及时逃生,减少火灾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坏[5]。《消防法》的修订将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从消防救援机构划转至住建部门,其意在从设计、建造方面把好建筑物消防安全关。工作中所形成的验收申报、材料审查、实施验收和审批文书等四个方面的文件资料正是住建部门在城市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并对未来城市维护、应急管理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建档案部门应加强消防业务档案的收集,建立本地区域范围内统一的消防类档案数据库,并实现与消防救援机构应急抢险数据共享。
4.2有利于实现科学技术积累
通过档案收集,能够对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进行真实记录和反映,消防类档案中不仅包含大量管理部门审批信息,还包含科学含量高、技术性强的建筑物消防图纸、消防设备配备和安全通道等,长期的档案积累将有利于住建主管部门不断积累建筑消防经验,完善建筑消防专业管理知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对提升行业治理、建筑科技和科学化运用,具有十分广阔前景。同时现场评定报告、视频、专家意见和整改证明资料等资料的收集,还能有助于消防责任事故的认定,从而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予以维护,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4.3有利于实施共享助力防灾
建筑消防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市住建部门由于地方区划调整、职责划分等多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个行政区域内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由几个层级多个部门共同实施完成,消防类资料散落在各业务管理部门,难以形成全市统一的消防共享数据。城建档案馆消防档案工作有利于实施数据共享助力防灾救灾,首先,城建档案部门作为一个行政区域档案管理部门,能够较完整地反映一个行政区域内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全貌,资料全面、集中、完整,更好地实现与当地消防救援机构实现共享,在防火险情发生时,及时、准确、全面提供建筑物图纸,反映现场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等情况,为消防救援工作开展赢得宝贵时间;其次城建档案部门统一的消防档案数据库的建立,更有利于使用数字化技术对消防档案进行分析,实现档案预警,提醒相关部门对于接近使用年限消防设备适时进行检修和更换,发挥出档案社会治理功能。
5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作为住建部门的重要工作,其档案管理是城建档案部门一项新的挑战,在当前没有成功先例的情况下,城建档案部门要全面做好流程梳理、系统设计和收集方式和内容的确定;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要有深刻的认识,从进行档案收集管理工作中掌握、提炼、总结该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技巧,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6],实现档案为经济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姚翠艳.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融合要点分析[J].城建档案,2021(06):48-49.
[2]土木工程网.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问题[EB/OL].
[3]徐建华.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分类管理中的应用[J].城建档案,2021(06):30-31.
[4]穆永刚.城建档案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城建档案,2020(04):47-48.
[5]王东.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工作的重要性与措施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11):343.
那么就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些展示的背后,究竟预示着哪些未来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
重点发展海洋经济
6月18日下午,在第11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海洋与渔业科技成果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25个海洋与渔业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项目涉及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海洋工程装备、水产品精深加工等多领域,具有科研起点高,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转化前景广阔等特点。
福建是邻海省份,海洋经济是其主要产业。自2003年以来,通过历届6・18展会活动,海洋与渔业科技成果成功对接项目774个,总投资达92.79亿元。经过精心运作,一大批对接项目落地实施,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福建省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第11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征集与海洋经济有关的技术对接项目111项,总投资额183.3亿元,创历届海洋与渔业项目成果交易会新高。其中企业技术需求47项、技术难题50项,集中推介先进科技成果290多项。
在签约的25个项目里,共有多个涉及共同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合作协议,其中包括:福建省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合作协议,由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省海洋渔业厅、省财政厅签订,此举在于扶持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发展,为有市场、有发展潜力但抵押不足的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协议支持的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包括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捕捞和冷链物流类企业。根据协议,将由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用自有资金按其贷款额2%自愿缴纳,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助保金。另外,省级财政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作为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政府风险补偿资金,该资金在助保金贷款发生损失时按一定比例补充贷款损失。
联合教育机构推进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省海洋渔业厅、集美大学签订。根据协议,海洋渔业厅将支持集美大学在船员教育、游艇设计研发、海产品深加工研发、现代渔业健康养殖、海洋经济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打造海洋人才高地,强化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联合金融机构推进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省海洋渔业厅、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行签订。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升级、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服务业发展、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外资外债业务合作、现金管理业务合作。
参股设立福建省现代蓝色产业创投基金的省级财政资金受托管理协议,由省海洋渔业厅、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根据协议,省海洋渔业厅将安排5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参股设立福建省现代蓝色产业创投基金,基金采取创业投资、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等方式进行股权投资,主要投向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相关产业,其中总额的60%以上投向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海洋企业。
联合教育机构、社团推进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省海洋渔业厅、华侨大学、中澳企业家联合会签订。三方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政、产、学、研、用”联盟的协同创新体系,推进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构建海洋现代产业体系和科教支持体系,实现“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三赢”。
联合媒体推进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由省海洋渔业厅、 人民网福建频道签订。将通过在人民网创办《海洋视窗》页面、加强专题报道等形式,有效地宣传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战略部署有关政策措施和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成效,为打造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据统计,此次展会上,福建省海洋渔业厅共征集对接项目111项,总投资额183.3亿元;征集企业技术需求47项,征集技术难题50项,集中推介先进科技成果290多项。
数字及云产业成时尚
18日下午,数字福建产业园授牌暨签约仪式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志南出席仪式并向长乐市政府授“数字福建产业园”牌匾。长乐市政府分别与省经济信息中心等单位签署了5个首批拟入园项目意向书。
据了解,创建“数字福建”产业园是福建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部署,是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举措。经过省发展改革委、数字办、福州市政府、长乐市政府大半年的比选论证,产业园最终选址于长乐市,规划面积9.07平方公里。产业园将遵循“政府引导,规划先行,资源共享,企业运作,共同管理”的运作模式,以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空间信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力争打造成为部省合作的重要支撑平台,央企合作、闽台合作、海西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发展基地。
园区位于长乐市滨海新城,文武砂镇和漳港街道交界处,重点打造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等五大重点产业领域。其中,海西高科技企业港项目一期1150亩地块作为数字福建产业园启动区,规划有企业总部、企业研发基地、电子商务中心、物联网应用中心、IDC中心、智慧体验中心、国际五星级酒店、商务会议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创业公寓居住区等。启动区预计3至5年内将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届时将吸引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实现300亿以上年产值,提供2万人左右就业机会。
今年第11届“6・18”展会上,到处都能看到数字产业的身影。本次交易会特设电子商务馆,同时配套策划举办海峡电子商务高峰论坛、投融资专场对接会、人才交流洽谈会等,为电子商务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平台提供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APP云服务提供商以及国内首个提出移动APP云服务的企业,云来()受邀参加本次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作为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代表品牌,云来()公司携带移动APP标准产品、移动APP行业应用、移动广告业务、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等最新产品和服务亮相,一展其在移动电子商务方面的强大产品阵容和未来发展战略。
在云来展位前,不断有人前来咨询和询问,并下载云来移动APP进行体验,了解最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产品情况。走访了现场云来展位的负责人,他表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规律和使用群体特征,决定了移动APP应用到达的精准性和受众的高品质性,具有互联网无可比拟的真实有效性。移动互联网更像是为企业“主动定制”或“个性化定制”的品牌,可有效规避传统广告受时间、空间或受众偏差等因素所导致的无效投放,使传播信息实现单位价值最大化。这也正是最企业当前所需要的。
随着高端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移动互联网通过智能手机与酒店行业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据DCCI的《Forecast2013中国电子商务蓝皮书》预计,2013年手机网民数净增0.9亿人,达到5.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82.5%。同时专家预测,在2014年之前,手机网络的用户数量将超过传统互联网用户,2013年下半年将成为移动APP的爆发期。
对此,云来负责人表示:此次云来参加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也是希望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普及给福建的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原有的低成本优势已经一去不返,企业主的经营思维必须发生改变;移动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正在发生、正在摸索、正在创新的事业;移动APP是企业经营思想转变的最佳起点,云来将为福建企业家提供最低成本和零门槛进入的方式;投入其中,才有基本话语权;观望,会永远不知未来发生的精彩,正如你错过的前面几次财富机会一样。
另外,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也携带最新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4G)亮相会展中心5号馆,为人们打造一个峰值80M/秒的“光速世界”。本届中国移动展馆主题为“移动4G,快人一步”,为期4天的展示体验向到场来宾全面展现移动4G网络的极速魅力,例如用手机下载一部高清电影仅不到1分钟,4G机器人能够“听”声秀“舞技”,无线城市平台让城市生活“触”手可及……,这些眩目的创新科技让人耳目一新,吸引了大批年轻人驻足。
打造智慧城市
6月18日下午,举办“海峡智慧城市・美好生活”对接交流会,来自于海峡两岸200多位“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欢聚一堂,围绕智慧城市、智慧家居、健康照护、食品安全、数字教育等五个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建设以“智能、绿色、幸福”为内涵的“智慧城市”成为新时期推进我国“新四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数字福建抢占新时期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方向和重要抓手。会上,台北市电脑公会精心组织了27家台湾优秀企业参加此次对接交流活动,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分别都有优秀的成功案例,其中还有6家上市公司和5个联盟,他们在活动期间与大陆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分享经验,达到更好的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在“智慧城市”上做了大量探索推进工作,9个设区市全面建成数字城管平台;南平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市仓山区已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福州、厦门、莆田正在积极争取纳入国家二期试点。同时,数字福建还正在规划建设北斗卫星应用服务平台,水资源统一监测预警平台、智能公交服务系统、海洋灾害预测预警平台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到2020年,争取全省设区城市智慧化应用初步建成,福、厦、泉、平潭以及有条件的县级市达到中等水平“智慧城市”,建成两岸电子商务合作重要基地、区域国际化智能物流中心、国际信息通信枢纽,继续抢占发展制高点,保持先进水平。
在18日,中国电信福建公司还举行智慧城市战略合作签约暨云平台会,分别与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亿赞普科技集团公司、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福建华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东南助力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和合作单位,成功签订了福建企业全球智慧贸易平台、东南汽车车联网、企业服务一点通平台、福建企业网上大学平台、企业服务一点通平台合作运营等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宣布正式启用,并智慧城市云平台。通过这些合作和云平台的,福建省正加快聚合社会力量,共同建设智慧城市,托举起自己的“智慧”梦。
由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亿赞普科技集团三方合作共同打造的“福建企业全球智慧贸易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通过对供需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为全球采购商及客户推荐与其需求相匹配的优质产品,实现全球贸易匹配,打造一个集企业及货品展示、货品交易、进出口清关、货品物流、支付结汇及综合金融服务等端到端服务的线上商品交易平台,助力福建中小企业以低成本、低现金流、高效便捷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客户,实现货通全球。
福建省作为中小企业高度活跃的经济大省,有超过百万家中小企业。福建企业全球智慧贸易平台的建设,有助于福建的中小企业突破地域和信息的局限,实现与全球市场的对接和持续发展。根据协议,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将为福建企业全球智慧贸易平台的架构设计、业务承载等方面提供云计算技术支撑,并积极推动企业运用该平台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实现全球贸易。同时,在平台运营方面,协助政府为福建企业智慧贸易平台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体系,保障企业客户在平台使用过程中得到快速服务。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签订车联网战略合作协议,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强大稳定的云平台,推进车辆信息化服务(TSP)项目。该项目通过无线通信、GPS全球定位系统、GIS数字地理信息、车辆信息等技术的结合,整合动态交通信息、音乐、视讯、资讯等内容,面向车主提供一键导航及在线的3G专属服务,为车主提供全新的3G互联汽车乘驾体验。
车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指通过3G移动互联网,进行汽车的信息收集与共享,通过信息的处理,实现车与路、车与车主、车主与车主、车主与第三方服务商的沟通,让汽车更加智能。车联网让车主置身3G互联汽车之中,可以通过语音、图片、导航等信息的互通,实现人车互动,真正畅享一键导航、即时新闻和车友社交等服务,彻底告别枯燥乏味的驾驶体验,让乘驾变得更加安全、舒适、更具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时尚科技感。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此次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强强联合打造车联网,将推动福建汽车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升级。
“企业服务一点通平台”是福建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专为企业打造的一站式综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政府、社团组织和服务供应商的资源与能力,采用了在线、语音、邮件、移动互联网等手段,辅以专业化的运营团队,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金融、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信息化等发展资源支持,助力企业快速提升内外综合运营管理能力,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福建企业网上大学平台”是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福建华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企业能力建设与提升公共服务云平台,该平台以“面向企业、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为宗旨,通过提供基于云计算架构下的软件服务应用,为企业所开展的继续教育、职业认证培训、学历教育、企业内训提供含软硬件、带宽等一体化的“云计算”应用平台租赁与“一站式”在线培训全业务流程服务,助力福建企业与企业家、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建设与提升。
“企业服务一点通平台合作运营”是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福建东南助力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为企业与企业家提供专业的外包服务。包括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人力资源、对外经贸合作、法律维权、金融服务、市场营销和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企业IT服务外包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三方竭诚合作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专业的外包服务、解放企业的劳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建的仓山科技园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及云业务开放平台,为智慧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仓山科技园云计算数据中心2012年12月启动建设,2013年6月竣工。该数据中心以福州仓山科技园五星级IDC机房为核心,通过超高速宽带网络,连接福州、莆田、泉州、厦门等地电信IDC,在福建全省形成了大规模面向社会的云服务、云应用布局能力。云计算数据中心可提供云服务器租赁、云虚拟空间、云应用、云备份等服务。政府、企业及教育等部门可依托云计算数据中心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先进的基础设施,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避免信息化建设重复投入,降低建设周期和后续维护成本。
同时,在云数据中心的基础上,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和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构建了开放的云计算能力平台。开放平台将云数据中心资源池中的CPU、内存、硬盘空间等计算资源,以开放接口方式提供给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只要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就可通过调用云服务管理接口,跨越技术门槛,直接拥有先进的云计算平台,实现对云服务器的创建、启动、停止、取消、变更和监控等管理功能。云开放平台的推出,将形成电信运营商、各类IT企业、个人开发者共同参与的开放式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系统,为一个开放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创造基础。
高新技术集中亮相
本届6・18展会的一大宗旨就是紧跟产业潮流动向,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广聚四方技术资源,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时下工业设计制造领域什么最火?3D打印机是其中之一,代表了制造业的变革方向。在3D打印展区,福建省内多家企业正以最大力度的自主研发,期望掌握这场变革的主动权。
一台外形类似电脑机箱的打印机,中间位置有个连接电路的喷头,不断地吐出许多类似塑料纤维的丝来。打印机连接的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一个三维设计的茶壶,工作人员按下电脑“确定”键,吐出的丝层层堆积粘结成电脑设计好的茶壶,一个实实在在的茶壶就打印了出来。茶壶表面光滑,内部空心,完全可以使用。带来这台神奇3D打印机的纳金网(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建了全球首个交互式3D(I3D)与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将推动福建省工业制造的产业变革。
3D打印是世界新科技的一个制高点。福建考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工业设计公司之一,在三维工业造型、结构、模具以及电子电路设计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厦门联合优创公司展示的3D绘图机器人,是我国动漫绘图创意技术领先项目。
在海源水晶玻璃内部3D打印成像设备前,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工作人员用三维照相机拍下人像,将照片导入计算机,经配套软件10分钟的图像处理后,往设备内放入一块水晶玻璃,随后激光闪动。两三分钟后,三维人像被雕刻在水晶玻璃内,而表面不受一点影响。
“最高雕刻速度达到每秒3000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半导体制冷技术和高精度稳控技术,可充分保证激光的稳定性,雕刻非常细腻。”
此次,海源三维打印高科技有限公司还带来了两款自主研发产品――高精度大型3D打印机和家庭3D打印机。董事长李良光表示:“去年底,公司和清华大学签订协议,共同研发大功率激光烧结技术,以金属、陶瓷粉末作材料,打印精密零部件。”
此外,由德国法兰克福虚拟现实集成技术公司研发的增材制造(3D打印)、虚拟现实及云协作结合的一体化功能平台在展会中亮相。现场设置一块可移动式支架,上树立有机玻璃作为三维立体投影幕布,展示虚拟影像以及在制造型或销售型企业中的应用模型。使用者站在2米开外,玻璃上投影其在虚拟实境中呈现的样子,影像显示可以跟随使用者一起做相同动作,并任意更换服装。同时还有二维照片转三维模型演示,可以更立体直观地进行产品的网上展示。除此之外,展馆现场还有三维人像头像扫描仪,能在几分钟内用激光光雕机现场制作三维水晶头像纪念品,而另外一台三维打印机,则能现场打印各式三维设计产品模型。
据介绍,该3D打印项目的核心有两个,一是快速,二是完整。它强化了以CAD/CAE结合云协作为基础的快速制造的完整生态链,结合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幻景与3D打印实物模型结合,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全系列解决方案,通过进行相应的软件研发、技术集成与流程优化,保证了3D打印的质量,提高了成品率。同时,实现3D云打印服务的软件开发和集成,逐步建立起技术服务和协作设计的一站式功能平台。
目前,福厦两市新能源混合动力公交线路达数十条。这些公交车的关键部件――混合动力驱动总成,相当部分来自福建省的福工动力技术股份公司。宇通、金龙、亚星、安凯、申沃……福工动力自主研发的动力系统,和这些知名客车企业配套,累计搭载了近2000部新能源客车。才成立4年的福工动力,已跻身国内行业前三。去年底,福工动力主承担的“增程/插电式重型商用车动力系统总成开发”项目获国家863计划立项。该项目将解决国内商务车能耗总量大、污染高等问题,实现商务车产业结构升级和动力系统电动化,提高产品竞争力。
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闽企不落后。而传统产业也在积极引入新技术,改变生产方式。
土壤温度27.5摄氏度、空气湿度89.9%、土壤水分44.15%……现代农业馆内的显示屏上,数百公里外的将乐县一葡萄园内的实时信息,一目了然。
“引入农业物联网技术,生产成本可下降30%,综合效益可提高20%,农产品品质将大大提高。”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者鼎天农科公司负责人说。
农用无人直升机、自动化催芽机……本届“6・18”,福建省农办、省农业厅共征集农业技术需求120项,推出项目成果74项,其中57项居国内先进以上水平。
在高端装备项目方面,福州科杰电子衡器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谢明博士对接工业机器人等3个项目;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省机床工具行业协会等签订协议,成立铝合金车轮技术产学研联盟;智舟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等签订协议,成立高端智能装备服务平盟。
新能源企业抱团发展
新能源产业是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11.4%。而福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拥有优质的硅矿资源,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2010年,福建省政府出台《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将新能源产业列入福建省重点调整和振兴的产业之一,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福建省目前有近一半的发电来源于清洁能源,这相对于全国70%的发电来自煤电相比较,有一定的优势,但福建目前还缺乏新能源开发应用的龙头企业。
随着近期福州、厦门等地分别有个人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越来越多的人对新能源实际应用感兴趣,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能源产业方面创业。福建省新能源产业联盟会长、厦门大学教授李宁表示,新能源产业发展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还相对少,只有抱团发展形成联盟,福建的新能源产业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18日下午,由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海西(厦门)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组委会共同发起的“福建省新能源产业联盟”在本届6・18大会上成立。成立仪式上,福建省新能源产业联盟分别与东山县政府、福建能源集团、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成立海西新能源产业信息网,为成员提供新能源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项目等信息及专家咨询服务;成立海西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为全省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转移提供更便捷、广阔的融资服务;成立海西(翔安)新能源产业孵化园,推动新能源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和市场的融合;成立海西能源商学院,依托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和管理学院,培养更适应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创新型管理技术人才等。
成立仪式上,联盟分别与东山县光伏产业园、省能源集团、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新能源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和产业转移、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中广核太阳能公司、厦门清源科技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福建省太阳能发电市场。此外,联盟还促成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与厦门三铁照明签署2000万元授信协议,作为联盟服务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的示范项目。
绝妙创意精彩绽放
本届6・18创意产业主题展,成为近年来福建省创意产业成果转化的检阅台,裸眼3D试衣系统、虚拟换衣系统、垃圾能源化全自动生产线、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智能机器人……一项项创意产业技术成果在这里精彩绽放。
“同样一套房,如果安装了保温材料,冬天室温能比没装的要高5℃左右。”记者从伊谱司(福建)环保科技公司、中国节能集团等多家公司了解到,近期多款新型的隔音保温材料已经研发成功,对于福建市场而言,这种新型保温材料不仅冬暖夏凉,并且能抵御地震。
原来,这些保温材料是用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实现住宅的“冬暖夏凉”。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夏天的室温能比同样的住房低5℃,那么经常都不用开空调,即便需要开空调,普通房间装1.5匹的,用这种保温材料的房间只要1匹,1年下来,光电费就能省下几百元,而且这一省就是几十年。”
和传统的盖房子相比,使用这样的保温石材就像“搭积木”一样,在施工现场,只需简单装配,就可达到很高的质量标准。而且由于保温材料降低了建筑物的重量,不仅能有效应对地震,施工成本也大为降低,同时也节约了能源。这名工作人员说,这一产品让消费者和建筑公司实现“双赢”,目前在福州已经开始推广,而买房的消费者如果细心观察,去购买带有良好保温材料的房子,不仅省钱,还很省事。
白纸上画个键盘也能当真的用,一款由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生们设计的百变键盘吸引了不少眼球。只见一个由精巧的转换装置和几根导线组成的USB输入设备,将一根根香蕉变成钢琴键盘,将铅笔白纸画成的按键变成真正的按键,来操作电脑软件与游戏。记者轻拍香蕉,显示器上的钢琴键盘就跳动起来,一个个音符随着拍打而响起。据厦门理工学院学生介绍,这个装置可以将身边任何可以导电的器件变成USB设备的输入端,可以适用于复杂、移动的工作环境、单片机教学等方面,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
如果你出差在外,家人却忘记了带钥匙,怎么办?记者在创意馆发现了一个聪明的智能安防系统,只要在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里装上专门的软件客户端,输入设定的用户名和密码,就能实现远程遥控开锁。当然,这个系统的作用可不仅仅用于开锁,还可以帮你调节家里灯光的明暗。
窨井盖夺命事件屡屡发生,引起社会关注。绿博会上展出的“城市智能管网管理系统”,能否消除安全隐患?现场的黑色井盖,貌似跟普通井盖并无区别。“特别之处在于,我们给井盖贴上了智能标签。”工作人员揭秘说。
智能标签,即射频识别技术运用。井盖一旦出现故障,智能标签就会自动向管理系统“报告”,管理系统发出警报,并将相关信息发送到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只有等问题解决了,警报才会消除。借此,管理部门可时时监控全城井盖状况,包括井内水量、井盖是否打开等。目前,该系统已在福州梅峰路试用。据悉,试用过程中,水位监测误差在1厘米内,井盖开盖等状况1分钟内便可通知到系统。
航标是保障船舶安全的重要设施,传统的航标维护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维护效率低,故障航标发现滞后,恢复周期长,事故隐患严重。福州闽邮吉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遥控航标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长江、黄河80%以上的航标应用了该公司的遥控系统。
一个好创意,还可带来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贵重的中药材铁皮石斛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光泽县企业家吴纪钱大胆创意,把野生铁皮石斛移种在具有20多年树龄的黄花梨树上。如今,在光泽县李坊乡成立的仿野生栽培石斛专业合作社,已在2000多棵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成品每公斤售价约4000元,市场前景喜人。
对接精彩创意,将促进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
18日上午,由省经贸委主办、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的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展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8号展厅开幕,福建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也正式亮相。这是平台首次亮相6・18,将为福建省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一站式”的服务。
此次服务展主要通过多媒体体验等方式,突出展示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11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风采。同时介绍福建省融资性担保、小额贷款行业发展情况,并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质量管理、电子产品检测、知识产权、品牌策划、法律维权、市场拓展等咨询服务。服务展现场设置体验区,观众在此可进行信息化体验,还可阅览45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简介、最新扶持政策、融资性担保机构及小额贷款公司等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覆盖的服务网络架构。此外,加快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原则,为区域和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员培训、设备共享等服务。2012年福建省认定首批45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其中6个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平台。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还将培育150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00个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同时构建一个由省级枢纽平台与9个设区市综合服务窗口、50个产业集群服务窗口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融资服务、技术服务等12类服务。
中小企业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省共有企业42.5万户,其中中小企业占99%以上,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97.3%的中小企业创造了73.4%的增加值、64.8%的税利、75.5%的就业岗位、61.4%的出口额。中小企业已成为福建省稳定增长、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力量。
11年来,“6・18”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大平台硕果累累,中小企业以高度的市场敏锐性,迸发出创新驱动的自觉,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本届6・18围绕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和支持创新产品销售,设立科技小微企业展区和创新产品展销区。设在5号展厅的科技小型专馆,为福州诺邦畅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莆田市圣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漳州市微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00多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免费提供展位,他们展示推介污泥H-RDF燃料法技术集成处置系统、微型电动按摩饼、太阳能多功能航标灯等创新项目、产品。
6月20日,6・18项目成果交易服务中心组织科技小微企业和个人创新成果项目对接会。而2号展厅的优秀创新产品馆有南安市天马果林科技园、厦门恒利美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州互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企业展示、销售新型建筑涂料、智能电热水龙头等创新产品。
今年第二次参展的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推出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粉体低氮燃烧除尘脱硫工业锅炉系统,为工业燃煤锅炉除尘、脱硫、脱硝提供解决方案。这套技术可使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公司负责人张誉铧表示,依靠这套技术,只要更换300台锅炉,福建省“十二五”减排目标就可实现了。
对高危有机固废垃圾,传统处理办法是统一回收集中焚烧或填埋,对空气、水资源污染严重。继上届带来自主研发的高危有机固废垃圾磁力碳化反应炉后,乐龙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又推出了升级版的反应炉及前置烘干、储水系统等。董事长陈明德说:“单台设备每天可处理15到20立方米的有机固废垃圾,将垃圾体积减小97%。垃圾处理后排放的二口恶英比欧洲标准还要低,处理过程产生的热源可循环使用。高危医疗垃圾、生活有机垃圾、废旧橡胶塑料等,都可在反应炉中处理,处理后形成的粉末,还可作为保温、净水和松土材料。”
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创新就是未来”,已成为福建众多中小企业的共识,成为它们的发展理念。
科斯特(厦门)节水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平做过一个估算,到今年9月底,厦门市汽车保有量将达100万辆,当地水资源并不丰富,这么多汽车需要清洗,水从哪里来?清洗产生的大量污水又如何处理?
带着问题,科斯特历时两年,自主研发了国内技术领先的洗车水循环处理设备,实现洗车废水循环使用。
刘建平说,废水处理过程添加了科斯特开发的阴阳离子废水处理药剂,并配套生物降解等工艺,节水率达80%。因为采用了紫外杀菌装置,处理后的水,多项指标甚至达到饮用水水平。
“一台设备日处理洗车废水25吨,可清洗至少200辆汽车。”刘建平说,“此外,洗涤业废水、洗浴业废水、酒店业清洁用水等,也可以通过这一设备处理。”
去年以来,福建省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打开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条通道,密集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本届6・18金融服务馆内,20多家银行、证券、担保、创投等机构展示服务高新企业、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碳金融产品,服务科技创新的融资租赁产品、信托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