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5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课堂优秀课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研修 磨课
“磨课”运用的基本规范是“三次备课”。为了便于老师理解和把握“磨课”与数学教师发展的关系,浅显谈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是观察老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细胞
在这里,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讲,为什么大家往往对“课”的研究情有独钟?首先,课堂教学是教师最熟悉的教育教学现象。教师生活的主要形式就是备课、上课、反思课,总结课。其次,教师们最最关心的,就是如何上好课。这是教师的看家本领。第三,课是观察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最直接、最客观的“直接源”。第四,课如其人。课最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授课教师的个性、能力、魅力、品德与知识素养。我们看到的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集中反映了教师素质。研究与反思课,就是研究与反思教师这个“个体的人”。正鉴于此,课堂的改进、完善与提高,必然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与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二、课例是优秀教师教育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确立了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之后,我们必须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课才具有研究价值?这里有两种课堂:一是常态课,就是发生在常规教师的课堂的课。二是优质课。这就是优秀教师创造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课,我们称之为“课例”。“课例”往往体现了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教育风格,是优秀教师创造性的集中体现。一个优秀教师留下的教育财富,除了他培养的优秀学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创造的优秀课例。这些“课例”对于广大教师来讲具有示范、引领与借鉴价值。正因为如此,广大教师对“课例”特别感兴趣。但是,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优秀教师创造的课例,并不能直接照搬于任何教师的课堂。这是因为“课如其人”,而人与人都是不同的。这就像任何一位卓越人物的优秀品质都可以供别人学习借鉴,但他所创造的优秀业绩并不能供别人复制一样。那么,在这里,优秀教师的“课例”对于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其价值到底意味着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研究、学习、体悟和借鉴优秀教师创造的优秀课例背后蕴藏的教育教学规律。
三、远程研修就是为教师提供一种研究课例的范式
远程研修可以为教师们提供一种学习、借鉴、实践优秀课例的范式。其过程大概包括三个部分:(一)一堂好课是如何形成的?(二)按照一堂好课产生的范式,教师在同伴引领和专家指导下,进行课的设计,即“磨课”;(三)运用“磨课”的办法,研究、设计、实施、反思自己的课。前两个步骤在集中研修期间完成,后一个步骤在开学后的校本研修中进行。
在这里,我想强调指出的是,“磨课”如何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就不能不谈到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思想。第一次备课,就是教师个人的独立备课,成果是形成第一个教案;第二次备课,就是在教师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课例,成果是形成第二个教案;按照第二个教案上课后进行第三次备课,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然后形成第三个教案……。于漪老师就是借助这样的教育智慧,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成为一位卓越的语文特级教师的。这就是我们进行“磨课”流程设计的经验模型。
按照这个“磨课”流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什么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里有以下三个关键环节:(1)独立“研课”。现在,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分工备课,搞所谓成果分享;二是不动脑筋,直接照搬别人的教案上课。这两种做法,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必须坚持教师的独立备课,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与潜能,俗话说:要先知道自己有多大斤两。其价值在于,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激活自己的专业发展活力。只有如此,才能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2)与同行对话。包括与优秀教师的“课例”对话、与同伴对话。这个环节的要害在于寻找自己与优秀教师或同伴在课的设计上存在差距是什么?或者理念上,或者方法上,或者知识储备上……找到了这些差距,才能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着力点。(3)实践反思。包括上课之后的自我反思和同伴研讨。这个环节的意义在于寻找自己的教学预设有哪些没有实现?为什么?寻找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意外的成功?为什么?寻找下一步教育教学改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磨课”流程是形式,蕴含其中的价值对话是关键。可以说,第一个环节是对自我的“观照”,第二个环节是对同行的“观照”;第三个环节是对实践的“观照”。在这里,所谓“观照”,就是对自我和他人行为背后的价值的观察与省思。只有出现了这种自觉的观察与省思行为,才能有教师主体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在远程研修中,我们判断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师们的“磨课”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而是对上述三次观察与省思的记录。透过这些记录,我们能看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理念改进、方法借鉴、知识提高、能力发展……。
有专家提出远程研修能不能更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提供的“磨课”流程离老师们的常态教学比较远。的确,每位教师的日常教学准备,特别是每堂课不可能都按照专家们提供的范式来进行,我们只是希望教师们在日常的校本研修中要按照这种专业范式开展校本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校本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一、主办单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
二、征集时间
2014年12月13日~2015年3月30日
三、征集内容
基于智能终端研究课的前沿理论研究
基于智能终端研究课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基于互动电子白板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体现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机器人、Scratch等)的实践探索
数字化学习平台融入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
对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和所用技术的前瞻性思考
电子教材、校本教材等数字化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
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等企业经典解决方案四、征集要求
1.优秀论文字数3500字以内,题目自拟,主题鲜明,避免空泛,文体不限。
2.所有作品均须为原创并未经发表,文章要观点鲜明、有新意,论述清晰,有理有据;教学案例要新颖、有创意,教学心得以及个人专业成长要写出真情实感。
3.须注明作者的姓名、单位、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邮件等作者个人信息。
五、作品出版办法
本次作品征集活动将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专家评审委员会来审定,从参赛作品中选出60篇左右符合要求的优秀作品,将于2015年6月底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智慧教育专刊》的形式正式出版(增刊号),供所有参赛者交流学习。主办方还会给参赛者统一颁发专刊入选证书。入选作品将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itedu.org.cn)及时公布,专刊定价为每本30元,欢迎广大教师订购。
六、作品提交方式
参评作品一律在线征文投稿(itedu.org.cn/index/onlinesolicit.php),参赛作品须以附件的形式提交。提交参赛作品数量达到30件以上的组织单位将有机会获得优秀组织奖。
七、相关费用
本次活动免交评审费,作品符合专刊出版要求,本着自愿的原则,出版费用为每篇600元;入选作者每人赠送2本样刊,欢迎广大教师踊跃订购。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南楼411室(100053)收款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汇款时需注明“征文”两字)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徐老师 伊老师
日本小学数学和科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课例研究”以提高教学水准。1999年,美国许多州也开始采用“课例研究”的形式。目前,西方学术界正在全面推广日本的“课例研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它作为一种教师校本培训的基本途径,从而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教师的教学研究中。前些时期课例研究在我区开展实践,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与市区教研员及一线骨干教师组成19人的课例研究团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教研活动。三天的课例研究充实而有意义,艰苦而有成效,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语文同仁们对语文教学投入的热情和所做的可贵探索。联系目前的教学现状,深感课例研究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将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教学目标的定位与重建
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作用,也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课例研究”基于学校课堂教学场域,教师必须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在这本教材中这一节课的基本目标是什么?这一节课如何与学生的需求产生联系?这一节课与其他课程领域之间怎样产生联系?我希望学生从这一节课中学到什么?”这些问题对于教师非常有益。小李老师授课的目标就在第五个步骤中得到重建。教学内容的确定,化大为小,化多为少。如果教师不努力在日常教学中、教科书中思考这些问题,他们也必须在“研究课”中反思这些基本问题。正如有的教师所提出的:“以前我所思考的是这一节课讲什么,现在所思考的是我希望学生从这一节课中学到什么。”教师必须审视特定的“课”、单元与学科领域的目标,重建教学目标。
二、学生学习目标的认识与发展
“课例研究”致力于学生的真实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能力的构建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这就意味着学生要主动参与教学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曹才翰指出:“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有主体的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积极进行自己的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
“课例研究”的建构体现在教学质量的评判上,“课例研究”的长远目标在于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思维习惯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能力等,这点与现代教学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在“课例研究”活动中,一节课就像一条迅速流淌的河流。当教师执教的时候,必须迅速作出判断。当教师执行研究课的教学时,同事会记录下执教者的语言和学生的话语。“课例研究”活动中,教师搜索课堂,收集到学生的一切“表演”证据,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行为,甚至随着课堂节奏变化的思维水平。通过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教师发现了平时很少发现的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活原貌。学生学习什么?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本次课例中小李老师的教学方式正是这样改进的,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改变评价方式,改单一的评价方式为多元评价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
“课例研究”着眼于学生宽广长远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建立具有价值的友谊,发展学生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形成自己的学科兴趣。
三、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建构
教学研究需要教师集体努力,如果一个教师“单打独斗”,游离于集体之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优质课堂”的境界。有人说,教师是一个“孤独的行者”,这种隐喻强调教师需要个人反思经验;教师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这种隐喻强调教师需要在合作中成长。“教师共同体”实质上分为两种:“合作的共同”和“自由的共同体”。在教师的“合作共同体”中,教师深信他们需要铸造共同的教学观;在教师的“自由的共同体”中,教师期望通过自己的意志构建个性化的教学。
成功的研究课例并不是指教师执教的“课例”本身成功与否。而是指执教者与同事一同努力,透过“课例”能够学习到什么,这才是“课例研究”的真谛。如果一个教师不想改进教学的话,他就不可能真正做好“课例研究”,甚至不能真正完成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或者教学计划。如果教师孤立自己,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甚至不可能完成一节好课。
课例研修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建构正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课例研修是建立“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研究教学,凝聚着众人智慧的课堂。这样的课例为施教老师指引了方向。同时,作为团队的参与者,深入探讨语文学术问题,既完善了别人,又提升了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其次,课例研修是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量身打造”了其改进的方法。这种改进方法不是共性问题的强加,也不是凭经验扣帽子,而是建立在科学数据统计基础上的合理化建议。基于此,作为施教者一般都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改进。再次,课例研修提出的改进建议具体可操作,绝不是泛泛而谈。
“课例研究”基于反思性实践,也为教师发现教育学生的方法提供了支持,包括学生学术性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教师之间互相观课并进行研究,一方面可提升教师之间的学术友谊,另一方面可增长教师的智慧,在这一点,教师孤立地从教的效果是不可与之媲美的。
献县第三实验小学方案
1.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了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依据国家、省、市、县各级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按照“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含列的三十个微能力点,提升教师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真正达成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破解教学难点问题,根据我校信息化教学条件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我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的整校推进方案。
2.目标任务
(1)总目标
以继教网为主要平台,以课堂教学为实践基地,依托学校校本研修项目的建设,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以提升个人能力,更新教学方法为主要目的,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推动学校由技术应用向创新发展演进,促进教师由技术应用向素质能力拓展,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2)具体目标
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力点保质保量完成教师研修网上的学习。
②能结合教师研修网上所学习的能力点,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有效融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③结合我校校本研修,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④结合我校的“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竞赛”、“课例分析课”、“诊课”、“议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深入的整合。
⑤结合我校实际,年轻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结成互助团队,年轻教师懂技术,中老年教师有经验,强强联合,打造好多媒体学习环境,努力开发混合型学习环境,向智慧型学习环境迈进。
3.内容及时间安排
(1)启动工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提升工程》2019年10月。
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全员培训: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28日。
(2)学习步骤
1)测评选点2019年10月14日至2019年10月24日
2)校本研修
①课程学习: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28日
②教学设计:2019年10月25日至2019年11月7日
③研课磨课:2019年11月8日至2019年11月18日。
(3)提交成果
2019年11月19日至2019年11月26日。
(4)应用考核
①学校审核:2019年11月27日至2019年11月30日。
②互学互评:2019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5日
③专家认证:2019年12月
主要环节
主要环节描述
活动环节
线上研修
线下研修
环节1:技术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初案
1.教师上传自主备课的教学设计初案;
2.学科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研讨,同伴互评;
3.学科组长线上指导。
教师在看课的基础上,选择一节本学期即将教授的课程,根据教学内容需求选取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完成自主备课。在本校学科教研组内,征求同伴意见,生成第一次基于个人经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教学设计初案。
环节2:基于群体智慧的教学设计改进案
1.教师上传教学设计改进案,教研组内继续互学互评;
2.学科教研组长针对备课中的问题可以组织大家展开研讨,进行指导。
1.学科教研组选择一名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案例评析,共同打磨。
2.教师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形成教学设计改进案。
环节3:基于教学实践的课堂教学实施案
学科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主上教师上传的课堂实录开展评课议课,进行指导。
1.主备教师根据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先行完成一节课堂实录。
2.其他教师学习观摩主上教师的课堂实录后,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形成教学实施案。
环节4:基于实践体验的课堂实录
1.学科教研组内开展课堂实录展评并进行优秀课例说课活动;
2.学科教研组推送优秀课例到学校
1.教师根据修改后的教学实施案,上一节课并完成课堂实录,学科教研组同伴观课议课;
2.教师将课堂实录传至平台。
环节5: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体验课例展评
学校汇聚各学科教研组推送的优秀课例,开展线下展评,优中选优,最后遴选出学校的精品课例。
活动要求
1.提交的作品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一节完整的课;
2.课例设计符合培训主题,信息技术选用符合教学需求,资源应用合理恰当。
3.视频必须呈现出参训教师实时授课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内容;
4.学校领导检查和督促活动的开展,年级组长组织活动的开展。
成果
1.每位教师提交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课例设计和课堂实录;
2.学校精品课例
活动时长
12周
4.主要措施
(1)健全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①组建学校信息化规划领导小组
由学校校长康健担任组长,全面领导学校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副校长刘建梅、张国敏及教导主任刘艳芳担任副组长,负责学校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具体工作。政教主任、后勤主任、安全主任进入领导小组负责在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和保障工作。骨干教师负责全体教师及学生的调研工作。
②制定《学校信息技术应用2.0发展规划》和《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2)转变教师观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召开全校的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的落实会。贯彻落实《河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细则》和《河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转变教师观念,增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
(3)划分层次,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按学校年龄结构比例选择学校教师能够达到的能力点。
(4)融合团队,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特点及教师的年龄结构:1、2年级教师为一组;3、4年级教师为一组;5、6年级教师为一组;音体美综合科目教师为一组。在教研实践中,年轻教师在信息技术上多对中老教师进行指导,中老年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年轻教师以引领,实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先根据我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上各种应用、小程序、app进行学习,再逐步加深难度,期末组织进行一次信息技术的大比武,评选出优秀的团队。
(5)教研引领,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①成立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团队,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主题示范课、观摩课活动。科研先行,让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带动全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提升。
②指派信息技术能力强的信息技术教师及年轻教师,组成我校的信息技术指导团队,积极参加县级的培训,并回校做再次的培训。
(6)资源共享,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①建立学校管理数据库。将纸质资源数据化处理,建立学校管理数据库,便于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检索应用。
②建立学校教学资源数据库。分学科、分年段将学校教学课件、学生信息等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便于教师备课使用和了解学生。
③借助百度云等工具,建立个人资源库,进行网络资源共享。
5.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管理
①对教师信息化发展进行精细化管理,按工作性质分学科、分学段、分部门管理,确保人人有领导负责,处处有团队指导。
②对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提升工作进行测评。分为不合格、合格、优秀、卓越几个等次,奖励信息化技术水平能力提升幅度比较大的卓越教师。
(2)明确主体责任
教师首先要进一步自我诊断,认清现有信息技术水平,明确达到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标准,参照能力维度,对照微能力测评规范选择个人研修的关键能力点,完成线上线下学习。
(3)建立应用机制
①学校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升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之中,成为评优选先的依据。
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将成为参加学校及以上部门组织教学竞赛活动的入门条件。
③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信息技术提升考核方案。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与教师的日常练功及月考评相结合,以评促用,达到整校推进的目标。
一、面对陌生的课例研究,我们积极准备着
1.知识的准备
在课例研究学习之前,我们不由得思考一些问题。什么是课例研究?为什么要做课例研究?怎么做课例研究?为此,我们听了上海教育科学院周卫教授关于课例研究的报告,还上网搜集了大量有关课例研究的资料,此外,教研员和我们讨论式的交流,让我们对课例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
课例研究又名“行动教育”,是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模式。课例研究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它需要如下几个条件:一是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二是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等手段,三是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和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等过程。
课例研究包括三个阶段,即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之下的新设计阶段和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连接这三个阶段的是两个合作反思:一是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观念的飞跃;二是反思理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
2.选题的确定
有了以上对课例研究的初步认识,我们参与课例研究学习的教师分为六个研究小组,开始确定研究主题、撰写开题报告、制订课堂观察表等,这么多的第一次,令人倍感压力。
研究主题的确定是整个课例研究的方向,各组分别依据自己教学中充满困惑、相互冲突和难以解决的教学事实,从中发现教学的问题,提炼研究的主题。起初,我们小组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到了全班交流时,已定好的研究选题却因为太大而被枪毙掉。于是,我们再思考、再讨论,旨在让选题既有价值,又有操作性和研究性。最终,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历经多次小组研究和三次全体讨论,并进行修改,终于确定了各个年级的研究主题。
3.开题报告的撰写
研究主题的确定只是研究的开始,撰写开题报告才是我们作为一名研究者的开始,要写好开题报告,首先要进行大量的文献研究。为此,教师们表现出了无限的热情,出入图书馆,上网查资料,那一本本书籍、一个个中外研究成果,给了我们充足的营养。经过学习与交流,教师们都确立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一份份优秀的开题报告纷纷出炉。
4.研究计划的制订
科学理性的研究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课例计划支撑着课例研究的过程。它为“课例”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剧本”,它为教师观课提供了方向和指南,它为观察者记录和分享提供场所。为此,我们各组制订了包括研究目的、时间、试讲教师和具体措施等详细内容的课例研究计划。
5.观测量表的制订
课堂观察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在教师们看来,随着课堂观察的不断实施,量表能更好地关注到教学中的细节,提供有力的课堂反馈信息,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在量表的制订和修改过程中,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度挖掘,力求把研究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毕竟,量表的制定是课例研究的重点,我们的量表从最初的想象到最终的确定曾经历四次改动,其中涉及内容的增减、测查方式的改变和观测内容外延的界定。这一次次的修改无不标志着我们正在从过去的凭感觉式研究逐步走向科学而理性的研究。
二、参与科学的课例研究,我们全情投入着
在这次课例研究中,我们既是观察者,又是执教者,不仅需要进行课堂观察、实录整理和数据分析,更要求依靠我们的教学实践,因为许多好的建议就来自教学实践。
1.每节课都是全新而全情的
在这次课例研究中,每一节课都是全新的,我们也都认真准备、全情投入,不为给自己留下优秀的课例,不为给自己赢得奖杯,只为参与这次科学的研究过程。虽然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尝试实践的机会,虽然我们每个人走下讲台时都会有遗憾,但是,课例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学会在一次次遗憾中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课例研究不同于研究课,我们经历过上课实践的过程,但是上完每节课不是结束任务,而是发现研究的新起点,我们在每次研究课后深入地分析讨论,认真地反思,然后提出改进意见进行下一次的研究。
2.每次实录都是详细而准确的
平时,我们听课都要做课堂笔记,而这次课例研究,我们完成的是大量的课堂实录。课堂实录不同于以往的教学笔记,它是对课堂教学实施状况的真实再现,它记录了教师说出的每一个字,每一声感叹,每一个动作,记录了学生的每一句发言,每一个表情,如此繁琐,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是我们都完成了。正是由于这些实录的详细、准确,让我们重新审视课堂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且不说实录对课例研究的作用,很多教师拿到自己的课堂实录时都发出惊讶的感叹:“为什么我说了这么多的‘然后’?为什么我同一个问题重复了七遍?”正是课堂实录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过程,正是这样的重新审视,才有助我们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
3.每次会议都是畅所欲言的
在课例研究中,全员参与的研究小组会议成为最重要的环节。在研究小组会议上,教师们有准备,有思考,畅所欲言。每次讨论的内容不同,每次讨论的侧重也不同。例如:起初,我们主要讨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发现问题和行为跟进等问题;后来,重点就放在发现问题、行为跟进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这样集思广益且有针对性的研究会议推动着我们的课例研究不断向前。
4.每份数据都是科学而理性的
在这次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并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题进行分类整理,制成统计图表,还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这一个个分析汇集了我们的思考,使所要研究的主题逐渐变得清晰。在一组组数据中,在一个个对比中,我们得出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研究结论。
5.每个反思都是深思熟虑的
根据科学的量表和准确的课堂实录,我们进行着科学而理性的分析与反思,使研究不断深化。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法”,教学反思(它包括任课教师自己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和其他教师的建议)是“评价”。有的教师从科研方面进行反思,即通过课例研究学会用研究的眼光审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课堂问题,提升科研能力。有的教师从实践方面进行反思,即从师生对话这一简单的教学技能反思到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句话都作为推进学生的助推器,为学生的思考创造正确而有价值的起点,使学生在每堂课中都对所学知识有科学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三、回顾难忘的课例研究,我们认真反思着
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有我们对研究专题的深入思考、对教学内容与设计的反复修改,还有对自身专业发展及专业技能的关注。一路走来,有辛苦、有欢乐,但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收获。
1.从“关注课堂”到“关注学生”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每一次上课、听课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在经历了这次课例研究之后,我们更多的将视角转向学生。张丹教授说过,“学生的精彩折射出教师的精彩”。就这样,我们更理性地认识学生,更细致地搜索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思维变化。当我们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并进行理性分析,才惊讶地发现,原来热闹的课堂中竟然有一些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还有的学生在上课40分钟后竟然还停留在原来的认知水平。可见,关注学生是多么重要。
2.从“简单说好”到“理性反思”
课例研究为我们的自我反思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但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回顾,也对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与反思。总之,我们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理论―观察交流―反思―自身实践―再反思―再认识)。这个过程虽然紧张而忙碌,但是不断有新收获和新感动。大家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感受,并记录下其中的点滴收获。毕竟,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学能力才会逐步提高。反思既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课程,还是教师教学成长的手段。在反思中,我们尽情分享同伴的智慧,使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断得到提升。
3.从“一份教案”到“一次科研”
这次课例研究,是通过数据进行理性分析,对课堂实录进行思考,然后再进行教学设计的改进。因此,在课例研究结束后,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份成功的教案,而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它不仅使参与的教师获得提升,更令每一位有机会看到这些资料的教师获益匪浅。这就是课例研究真正的价值所在。
4.从“评课”到“议课”
我们全体学员在教研员的带领下,围绕具体课例进行合作探究,真正是人人有准备,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思想。在此,教师之间可以找漏洞、提问题,相互争论,言者无忌,听者坦然,畅所欲言。于是,以往的评课变为现在的议课,评议结合、以议为主、相互沟通和取长补短。就这样,我们不仅从课例本身获得教学技能,也从同伴那里获得教益。
2009年中心校向全体教师发出了专业成长的动员令: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以小课题研究撬动每一名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
在“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的理念引领下,我校针对一直困扰我们的“如何进行课堂评价,如何以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等一系列的问题,向学校、中心校申领了第一批小课题,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小课题有“形成性评价在英语课堂中的综合应用”。
有梦就有奇迹,带着美好的愿望,我们开始了――
自助式研究
要做好一件事,要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这也是一种智慧。老师们申请到课题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地调研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如初四一班:
根据学情,我们开始从网上查阅有关“形成性评价”的资料,借两次去杜郎口参观学习的机会,观察、询问、请教课堂评价管理的模式,借鉴《小哥白尼的革命》中成功的做法,与班主任和学生代表一起反复协商拟定课堂教学评价办法,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激活课堂。
实验不到一个月,初四一班的课堂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多了,回答问题时抢答争辩的学生多了,不完成作业、陪课的学生越来越少了。但是热热闹闹“动”起来的课堂背后,会不会出现双基的缺失?过分关注评价会不会对思考的深度和课堂效益之间带来新的矛盾?带着这些问题,老师们和学生一起观看杜郎口的教学视频,观看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课例。通过这些课例,学生慢慢懂得了:课上要想把基础知识学牢,就要学会思考、学会倾听;要想把问题回答得更精彩、更有深度,就要学会预习、学会探究;要想让自己的小组更加优秀,就要学会自我管理。2009年底,这一时期的研究经验《多元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山东教育报》发表了。这一年的中考成绩创造了学校有史以来的最好记录,英语成绩由弱变强。至此我尝到了研究的快乐,我们学校与小课题研究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分享快乐,分享研究成果,是一个研究型教师的优秀素养之一。怎样把研究的快乐传递给教研组的其他教师,用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模式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带着新的愿望,我们开始了――
互助式研究
合作出智慧,合作出效益。为了让小课题研究与高效课堂、集体备课整合起来,让小课题研究成为一个系列化的行动研究,根据第一批小课题的研究提供的经验,为了培养学生进一步养成深入思考问题和探究归纳知识的能力,我校决定将“学科知识构建的研究”列入学校小课题研究重点项目之一。例如我校英语教师协商将知识构建引入课堂,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2010年,我校英语组集体申请了“知识构建下的高效英语课堂”课题研究。
做课题研究,集体备课是很重要的载体。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英语教师共同制定了英语知识构建的模式、步骤、构建的内容,我们将各年级教材先分工制作,再相互补充;先反复修正,再合并连接;最后共享资源。集体备课为知识构建在课堂中的运用提供了首要条件。
小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提升了学生成长的质量。通过几年的研究我还发现,做适合学生成长的小课题研究,是课题研究的最好境界。带着更高的理想,我们开始了――
适合学生的研究
今年学校毕业班学生基础很不理想,经过对学生的摸底和问卷,我们感觉学生的问题有三个:课堂上不发言;课文不会读;大部分学生不会独立做题。基础差固然可怕,这三个问题背后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于是,我校确立了今年初四级部的小课题重点研究项目为――以“展示”催生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的研究。我们要让“展示”消除学生消极学习的心理,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在展示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
关键词:名师教学视频;教师技能;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8-0003-04
教师技能是一种复杂的工作技能,是在何种情境下运用何种行动与策略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种智慧性品性。教师技能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它的教学只有建基于优质教师技能范例之上并融入教师个体的创造性智慧才有可能,可以说每一个典型教学范例就是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策略的具体结合方式。因之,寻求优质教学范例的支撑就成为教师技能教学的关键。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线基础教育名师的名课视频正是优质教学范例的集大成者,是师范生教师技能教学的鲜活教材和优质资源,对这些视频的模仿、赏析、发掘、创造是教师技能教学的一条捷径。
一、名师课例视频:作为一种优质教师技能教学资源
目前,教师技能教学的模式无非三种:理论先导式,即沿着“单项技能理论介绍――技能分解描述――课堂专项演练”的思路展开;实践浸入式,即让师范生投身真实教育实践与教育情境,开展教育实习,以此来培养其教师技能;微格教学,即借助于现代声像类教学媒体,让师范生在虚拟课堂教学情境中亲身执教、视频反馈、自我改进中习得相关教师技能。显然,这三种教师技能教学模式的最大缺陷是:低起点性,容易步入纯经验式或纯理论式技能教学的误区,陷入低水平重复的险滩。这些模式都将师范生自生的教学经验作为教师技能教学的重点,都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将高端教学理论与高深教学经验融为一体的经典教学范例,难以适应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小学一线名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具有“真实性、丰富性和互动性”[1]的特点,它是高技能教学的经典范本,是高端教师技能的成功范例,是一种重要的教师技能教学资源,只有依托它们才可能促使师范生教师技能实现超常规发展。具体来说,在培养师范生教师技能中名师课例视频具有四大优势:
1.完美性
名师,是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中的杰出代表,是因为高超的教学艺术、卓著的教学效果而得到教师行业肯定、认同、赞赏、推崇的教育人才。名师是教学实践权威。名师之“名”是教师专业社群对其专业水平、技能智慧的一种评量结论,是优秀教师专业成就、教学艺术造诣、教师技能水平的社会化象征。然而,这一切不是名师“说”出来的,而是在其所上的名课中“做”出来的。名师的课例集优美的语言、创意的设计、科学的行程、完美的细节、卓越的效能于一身,甚至达到了完美无瑕的境地。它是最完美的教师技能教学资源。它跨越时空,将中小学课堂“搬”进了师范生的课堂,为其教师技能的练就提供了一本最完美的教材,堪称教师技能学习的范本。用完美创造完美,用名师课例再造名师课例,是名师课例视频作为教师技能教学资源的最大优点。
2.范例性
技能学习的起点是对示范行为的观察与相关表象在大脑中的形成,行为示范是技能教学的首始环节。“名师出高徒”。师傅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造诣,学习对象、行为范本的品质与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能学习的高度与上限。名师的引领可以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周期,拓宽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创造新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潜力。没有名师的引领与示范,高素质未来教师的培养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当然,在教育实践中普通人成长为教师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其中最常见的两条是理论成师与实践成师[2],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只是教师的常规成师方式,其根本缺陷是教师技能的成长周期漫长、道路曲折。相对而言,直接向名师学习教师技能则是一种便捷、高效、跨越式的教师成长之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毕竟名师是一种稀缺性教育资源,直接向名师学习困难重重,名师课例视频则通过将“名师与名课一体化再现”的方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替代性路径。通过欣赏、研读名师课例视频,每个师范生从中获得了一种高水平教学的示范,其教师技能就可能实现迅速提升。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名师课例教学视频不是向师范生“教授”教师技能片段,不是带领师范生去“探索”教师技能,而是给师范生“展示”教师技能,为其“呈现”完整的教师技能范例,让其习得一种只要稍加变通就能即学即用的高效教师技能。示范性、范例性是名师课例视频的根本教学属性。名师课例对教师技能的这种“展示”与“呈现”始终是和具体教学情境、完整的一节课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能教会师范生如何“做”某些教师技能,还能教会他们如何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用”这些教师技能,使师范生的技能学习不至于陷入呆板机械的怪圈。因此,基于视频赏析的“示范”始终是一种全面、完整、典型的示范,是对一种教师技能的整体教学而不是片段式教学,是对教师技能的完整示范而不是表层示范。
3.前瞻性
在理论先导式与实践浸入式教师技能教学模式中,师范生教师技能的习得始终是滞后于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技能教学的实质是让师范生在教学理论的导航与教学实践的诱发下缓慢实现教师技能的生成。这就决定了这些教学模式走的是一条教师技能自生为主的道路――教学理论要经过师范生的情境化“适用”(伽达默尔)[3]、具体化转生才能生成实际教师技能,实习生自觉应对教学情境需要并做出尝试性应对之后才能生成教师技能,故没有现成、成熟的教师技能可资借鉴是这些技能教学模式的根本特点。在这些教学模式中,师范生可能会深化教学理论,形成对教学情境的反应力,却难以习得卓异、最优、迁移力强的高端教师技能。名师教学视频为我们突破传统教师技能教学的瓶颈,实现教师技能教学的层次升级提供了一种契机。名师课例是高效、深邃的教学理论与特定教学情境、教学对象个性化结合的经典范例,这种结合的产物直接体现为一系列高超、卓越、高效教师技能的产生,名师课例就是最新教学理论、最优教师技能的集大成者。从表面看名师教学是一连串教师技能的有机链接与灵活组合,从背后看它则是教师的教育精神、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潜在运行与曲折表达,其中蕴藏着名师高深的教育哲学与教学认识。毫不夸张地讲,与其说是教育理论家在引领着时代教育实践的发展,不如说是名师课例在引领着当代教育实践的走向。对师范生而言,教师技能形成是教学理论学习的终端目标,是教育实践的直接目标。教师技能教学不是要帮助他们验证教育理论,而是要消化现成理论、创制个人理论,实现高新理论与教学实践、教学情境的个性化对接与合成,最终形成解决教学问题的高效教师技能。因此,以名师课例为媒介的教师技能教学才是一种最能体现师范生教师技能学习使命的教学。基础教育名师正是通过它的劳动结晶――名课来变革着主流教学理念,刷新着传统教学方式,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教学活动潮流。师范生如若不与这些最新、最高、最优的教学范例接触,不去研读其所包蕴的教育教学精髓,其教师技能学习的结果注定会沦落为一种照猫画虎的平庸伎俩,一种低水平的运转。名师课例视频教学是加速师范生专业成长的最优教学资源。
4.自然性
在名师课例教学视频中,所有教师技能的存在都是自然、有序、关联的,它们难以从课堂教学生命体中割裂开来,真实性、自然性、原始丰富性是其根本特征,每一个具体教师技能的存在与发生都显得合情合理。相对而言,在理论先导式教师技能教学中,所有待教授的教师技能都是人为的、游离于真实教学实践之外的,难以直接进入课堂,师范生必须经过一段与真实教学实践的磨合期、适应期才能生效。名师教学视频中所涉及的教师技能也不同于教育实习中师范生习得的教师技能,师范生的实习机会直接限定着教师技能的学习效果。在名师课例视频中,所有教师技能是围绕实际教学问题、教学进程发展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它们顺应教学问题的产生而登场,随着教学问题的解决而退场,一切显得自然合理。没有经过刻意的剪裁与提纯,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与拼合,一切服从于教育问题解决需要的调配是其明显特点。正是名师课例中的教师技能具有这一特点,师范生学习起来才感觉生动具体、亲切自然、原生原味,也容易对教师技能形成全面认识。
二、当代教师技能教学的新模式:名师课例视频赏析
名师课例视频育师潜能的显现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转化阶段,需要教师教育者对之加以科学的利用与发掘。要真正习得名师在名课中展现出来的教师技能,师范生必须在大学教师的引导下,在对名师课例视频进行赏析、琢磨、领悟的基础上才能深刻掌握其背后的教学思维、教学灵魂及其表达方式,才可能实现对名师教师技能的完整学习。换言之,对名师课例的组成元素――教师技能的学习是思维学习与行为学习、模仿学习与创造学习的统一。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我们认为:对名师课例教师技能的学习应该是一个模仿再造、融会贯通、形神兼学的过程。
1.形学
教师技能学习的第一步是学习者用自己的眼光对其大致形貌进行粗学,以形成对名师课例中所出现的主要教师技能的直观表象,这就是“形学”。对师范生而言,其教师技能的学习“完全可以从模仿开始”,“初登讲坛,不用不好意思,你尽可大胆地、果断地、淋漓尽致地模仿名师”,因为“这个模仿的过程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4]形学的主要形式是对名课所涉的教师技能进行观看、观摩与模仿,其主要目的是让重点学习对象――名师的核心教师技能在名课整体中凸显出来,占据师范生的注意焦点。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名课教师技能形学的主要目的是从整节课中“抓取”教师技能片段,并对之进行精意审视,察觉其大致要素与构成细节,全面觉知其总体形态。用感官观察名课教师技能,用模仿演练再现名课教师技能是形学的两条基本路径。对名课教师技能的观察需要学习者“心”的投入与在场,需要“眼学”“心学”(以“心”为凭借的学习)的并用与统一。“心”的官能是猜摸与体悟。用“心”去观察、琢磨名课教师技能,站在授课者――名师的立场上来审视名课教师技能特色与细节,站在整节课的全局角度来理解、审视特定教师技能,师范生就可能从中看出“门道”,悟出“道理”,从而不断推进形学的深化,提高形学的效果。模仿是对名课教师技能的重演,这种重演能够将该教师技能的各个构成要素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动作连续体,以此达到对该教师技能完整面貌的动觉式把握。在名课模仿中,特定教师技能的每一个构成要素有序存在于整个教师技能行程与连续动觉中,各自承担特定的角色与功能,在各要素整体联动中教师技能的整体形貌得以显现。可见,形学是名课教师技能学习的第一步,是师范生习得教师技能之“魂”的基础。
2.口学
所谓“口学”,是指师范生在对名师课例教师技能的“形学”之后将之内在蕴含的道理、学问、门道、精髓用嘴说出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师范生以鉴赏的心态对名师课例中的关键教师技能进行探讨、赏析、对话,并在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对话的基础上从中分析出有待学习的对象与方面。就每节名课而言,各有其“好”。要引导师范生在讨论、赏析名课的基础上将之发掘出来,让师范生对名课教师技能的学习始终处在清醒、明智的状态之中,及时回避技能学习的盲目性。要抓住名师课例中的核心教师技能,在讨论比较、对话中变得清晰可见。“口学”的目的是明确名课中的优势教师技能及其“好”的地方,其实质是师范生自身教师技能状况与名课教师技能水平之间的一场自我对照实践。口学是对名课教师技能的一次鉴赏、评点与聚焦,是沟通名师课例与师范生心灵的桥梁,是催生师范生教师技能学习心向的酵素。
3.神学
形学是名课教师技能学习的准备,口学是名课教师技能学习的展开,它们都只有达到第三个阶段――“神学”才可能实现对名课教师技能背后的教育精神的深入吃透与消化摄入,才可能成为一种深度学习。在口学中,师范生从内心深处明白了名课教师技能中“好”的方面,显然,这些“好”的方面只是名课教师技能的构成要素、细枝末节,它还未被上升到高度整合、高度浓缩的精神层面。毋庸置疑,对名师课例看得“透不透”及其“透”的程度是决定其所包蕴的教育智慧能、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方式能否更广泛地迁移、推广、再生、生效的关键要素。精神具有无形性、不可分割性与超强生发力,一种教育精神的发育与成熟改变的是教师的整个身心及其教育生活全局。对名师课例教师技能之“神”的吃透是师范生教师技能学习的核心目标。对一节名课而言,形散神聚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形学、口学最多只能达及名课的第二层次――教学思维、教学逻辑,始终难以触及其教育精神层面。名师课例教师技能的魅力来自其思考教学活动的“大智慧”,即教育精神。教育精神是贯穿于名师一生教育实践,一切课堂实践之中的高度内隐的“魂”。正是这种“魂”的存在才使其所创造的名课具有了魅力、神韵和灵气,具有了对整个教育生活世界的辐射力、影响力与牵引力。笔者相信:师范生要抓住这种精神与灵气,他们必须耐心、玩味地去体悟名课,甚至需要了解名师的人生阅历,走进名师的整个心灵世界。客观地说,名课中的所有教师技能都是依靠名师的教育精神、教育魂魄统摄起来的,不达到“神学”层面的教师技能学习始终难以突破模仿复制的低劣学习水平,实现名课之魂与师范生自身教育个性的融合与转生。
4.身学
身学是师范生学习名课教师技能的最后一站。由上可见,卓越教师技能存在于名课整体中,而名课存在于名师的教育灵魂中,通过教学行为方式再造实践将名师教育精神、名课教学理念、名课教学行为方式吸收兼容进来,是师范生教师技能学习的最终一环。任何教师技能一经习得都必须经过跨情境、跨主体的转生与“适用”才可能最终付诸实彰显效能施。正如有学者所言,“模仿不能成为目标,最终我们必须从模仿中走出来,创造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风格。”[5]名师课例教师技能需要继续发展。“教学工作是一种行动”[6]。身体力行地践行名师的教育精神、教学理念,重演名课教学行为方式,找到名师课例教师技能与师范生自身、特定教学情境之间的接合点,是延续名师课例教师技能之“魂”的有效方式。师范生对名师课例教师技能进行“身学”的实质是秉承名师的教育魂魄,吸收名课的教学理念,借鉴名课教学行为方式,充分发挥自我优势,针对特殊教学问题,给出更具创造性、效能性、合理性的教学对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逐渐形成了解决鲜活教学问题的经验与智慧,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这就是教师技能。在身学中,师范生对教师技能的学习始终是与名课创制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始终与其探索创新的欲望、清醒理智的头脑结合在一起的。名师的教育精神是其自身实践的指南,名课的教学理念是其实践创造的智囊,名课教学行为方式是其躬身实践的参照性图式。用自己的身体来实践名师课例中的教师技能,再造一个鲜活的课堂教学具体,是师范生教师技能学习的常规形态,它有力克服了传统教师技能学习的表面性、机械性、仿制性,创造了一种完整意义上的教师技能学习的新范例。在身学中,名师课例的核心精神、卓越教学理念找到了“赋形”[7]现身的对象,找到了生命延续的土壤,释放了其引领时代教育变革的潜能。
参考文献:
[1]杨跃.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视频案例教学管窥[J].教师教育研究,2010(4).
[2]龙宝新.论教师学习的潜层机制与实践框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2).
[3]丸山高司.迦达莫尔-视野融合(刘文柱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64.
[4]李振村.风格,离普通教师有多远[J].人民教育,2010(23).
[5]李振村.风格,离普通教师有多远[J].人民教育,2010(23).
[6]郑晓梅.教师教育模式转换:由学科到行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
[7]吴冠军.“真理迷恋”――从“真理”到“纯粹的空无”[J/OL].http://yanwu.fyfz.cn/blog/yanwu/index.aspx?blogid=100063,2007-2-2.
Teacher's Skill Training and Famous Teacher's Teaching Video
LONG Bao-xin
(School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必须承认的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机智(被动的教学机智)曾经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它在彰显教师教育智慧的同时,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然而,面对新课程中教学内容与结构的调整、教学方式与过程的变革,教学目标的更新与教学重心的转移,传统课程与教学观念下的教学机智已无法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这必将引发教学机智形式与内涵的革新,以满足新课程对教学创新的迫切需要。
一、新课改对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新要求
新课改的价值取向是变课程内容和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变课程的预订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毋庸置疑,新课改给教师和学生以很大的自。如此,出现“意外”就是课堂中的常态。教师应以平和欣喜的心态看待“意外”,将看似普通或消极的事件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与适时转化,可以借突发事件传授专业知识,可以借突发事件培养道德品质,以此实现对教学机智的创新及其教育价值的深层追寻。这是新课改下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教学机智的两种表现形式
1.表现形式之一:借事“教”人
所谓借事“教”人就是将突发事件机智地和当前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化“意外”为教学。
课例一:《测测万有引力》
这是一堂物理学科的公开教学课。课堂上,两位学生的窃窃私语引起了听课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怎么办?不予理睬和提出批评显然都不合适,只听这位教师说:“现在,请大家利用我们刚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能不能测测这两位同学的万有引力?”说话的同时,教师指向那两位窃窃私语的学生。语毕,不仅那两位学生的兴趣来了,别的学生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任务中。
上述课例,将突发事件和当前教学内容自然衔接的做法值得肯定。教师顺应自然,因势利导,既不露痕迹地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启发了学生,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课堂教学的程序走,显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机智。而且,此时表现出的教学机智还能够帮助教师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课例二:《原来还可以这样想》
像往常一样,张老师站在讲台上开始了今天的教学。按照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准备好的教学内容,洋洋洒洒地进行着。在讲到某一观点时,张老师灵光一闪:哦,这个观点还可以引申出另外一种见解,解释另外一种现象,这是在备课时没考虑到的,张老师一阵欢喜。下课了,张老师迅速在讲义上记着什么……
上述情境是教师非常熟悉的,在按照既定思路、成型的讲义讲课时,有时会灵感突现,或者由于某个学生的一句话,或者在整理思路组织语言时,或者在侃侃而谈某个观点时,对教学内容或程序设计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教学机智并不因意外事件干扰,我们称主动的教学机智。这种教学机智达到的教育境界不是讲稿所能企及的,它是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创新。特别是在新课改充分肯定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的背景下,更需要教师达到这一境界。因为学生最需要看到的并不是书本上已有的结论,而是教师们带有原汁原味的思想及其过程。一堂优秀的课,不是先验的,而是生成的;不是线性的,而是婉转的;不是机械性的,而是哲学性的。
2.表现形式之二:借事“育”人
所谓借事“育”人就是将突发事件作为一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良好契机,化“意外”为神奇。
课例三:《走好你脚下平坦的路》
安徽的吴华兵老师在公开课开始前竟莫名其妙地摔倒了,班里顿时乱成一片。只见他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面带微笑地向全班同学说:“谢谢今天的值日生,瞧我的衣服一点都没脏。”说着来了一个360度的单脚立地旋转。乱哄哄的课堂立时变成一个笑声的海洋。等笑声小了之后。他又说:“如果大家能记住这样一句话,我这一跤就摔得值。”说着他在黑板上飞快地写下:让你在平坦的路上摔倒的是你自己,走好你脚下平坦的路。写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学生面前摔倒,会让教师难为情,有的教师会窘到极点,最后在惶惶不安中结束课程。案例中吴老师的做法不仅给学生也给听课的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热烈的掌声,是对他机智幽默的敬佩;也是对其敬业精神的赞许。这种处理突发事件显现出的教学机智,大大地增强了教育的效果。
课例四:《早开的桃花结不出果实》
高二女生M,性格倔强内向,一次作文讲评课上,竟十分投入地写起了“情书”,被老师发觉后,她羞得满脸通红。此时,语文老师平静地拿起手头的一个作文本(似乎一切都未曾发生)说道:“这篇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只有叙事而缺乏恰当的议论,大家听一听,谁能给补上?”他清了清嗓子:“我家门前的那片桃林长势很旺,元旦刚过,几粒花苞就早早地缀上了枝头。后来呢,忽然一场寒潮来临,还来不及绽放的花苞就落英满地了。”“早开的桃花没有用!”“早开的桃花结不出果实!”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补起来。“是啊,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不到开花的季节开花,也同样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老师不失时机地启发道。后来M主动写了一份深刻的检查给老师:“老师,非常感激你那天说的话。我很受启迪,我决心……”
学生在上课时写情书,有的教师恐怕会火冒三丈,当即给学生难看,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这位教师借此培养学生们正确的思想导向,这种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凸显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三、新课改背景下发挥教学机智应掌握的要领
1.发挥教学机智应注重教学深层目标的实现
一些教师遇到突发事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是回到了预设的教学程序和教学目标上,往往是“为教学而教学”,看似围绕教学目标,其实是将教学目标狭隘化了,让学生遗憾,也让自己事后追悔。这样的教学机智缺乏宏观的、变革的现代课程观的指引,显现出它的局限和偏颇,需要教师深刻反思。无论是借事“教”人还是借事“育”人,都反映出教师在发挥教学机智时对教学深层目标的重视,既教书又育人,不仅关注智育目标的达成,还要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
2.发挥教学机智应摘下“师道尊严”的面具
现实中,一些教师板着面孔教学,在学生面前“拿腔拿调”、“摆谱”,以为如此才能维护自己所谓的权威。教师的观点可能比较权威,但学生的想法也未必不是真知灼见。正如美国教育学家爱莉诺·达克沃斯所言,在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建构令教师意想不到的精彩观念,只是需要我们多一份尊重,多创设一些情境,他们的潜力永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的确,真正的教育是和风细雨,是师生之间心灵的徜徉。课例三中,教师摔倒后表现出的教学机智是教师人文素养的体现,只有视学生为伙伴、朋友的教师才能不做作、不矫情,将无形的人格魅力尽显,这样的教学机智也才更具教育价值。
3.发挥教学机智应以“让学生获得发展”为终极指向
教学机智显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能帮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但它的功用绝不仅限于此。教师发挥教学机智是以“让学生获得发展”为终极指向的。即某种程度上,教学机智的运用是一种手段,最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有些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是为自己“圆场”、“救场”,严格说是“教学机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机智。课例四中,教师针对女学生在课堂上写情书所表现出的教学机智,不仅让该女生获得了对待情感应有的态度,发展其自身,也对全班同学正确把握“自我同一性”,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所启迪,这是对教学机智内涵的最好诠释。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机智的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运用教学机智将课堂教学推向新境界,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关键是磨练教育信念,即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人格修养等。唯此,在教学情境中迸发出的教学机智也才能生机勃发,让课堂焕发出师生共享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课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1-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实验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形成技能最好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精心设计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节,开展了课例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再现和描述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旨在通过研究提高实验设计能力,改进实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课例研究的意义
1.1 教学现状的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把“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主要平台。采取怎样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实验具有更强的问题性、探究性、实践性、参号性和开放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但目前化学教学中课例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提出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课例研究的课题,探索实验教学的策略,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为实验教学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2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新课程的实施者一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实践智慧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常规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是:“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教师的专业成长迫切需要加大“研”的分量,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课例研究,探索与研究实验教学的策略,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整合的一种有益尝试,可使教师自身成为一个研究者,在观课中成长,在课堂实践中成长,在反思、重整中不断成长。“课例研究”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课例研究的实施过程
2.1 第一阶段:确定课例研究主题、内容
实验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和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把自己当做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进行自我设计、判断、验证和反思,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探究科学结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探究性实验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亮点,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在问题性、探究性上开放性不是很大,学生的情绪调动不充分。实验结果往往在预料中,没有新意,没有悬念,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等等。因此,确定以“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课例研究”为课题,以“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为例开展课例研究,探索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2.2 第二阶段:立足课堂,设计-实践-反思-重构-再实践
2.2.1 第一次授课
(1)教学设计
本课例是“氯气的性质”的第二课时。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已经知道氯气可以与金属、非金属单质反应,体现出强氧化性,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通过氯气跟水的反应和氯水的性质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产生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互动的方法分析氯水的成分及起漂白作用的物质。具体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学生实验报告单则如表1所示。
(2)教学效果
第一次授课通过活动与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分析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氯气与水的反应和氯水的成分等相关知识,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反思
这种设计初步体现了探究的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氯气能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情境,提供了检验氯水成分的必要试剂,并且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分析氯水中的成分,并根据实验结果探究得出氯气与水的反应。但教学的设计过于简单和具体化:问题是教师提的,实验设计也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学生的思维虽然会比较集中,解决问题比较快,但却限制了思考空间,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探究程序的掌握,影响了探究效果。
2.2.2 第二次授课
(1)教学设计
根据第一次授课存在的问题,使用创设“渐进式问题—,猜想式问题一开放式问题”的策略,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本节课旨在改变第一次“明确问题、实验操作、验证结论”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效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方式。首先利用日常生活中“养金鱼能否用自来水”的问题,并将这一生活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通过“氯气通人干燥、湿润的红色布条”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对实验中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元素组成上推测氯水中除水外的其他成分,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再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推论,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最后的归宿也聚集在“用自来水怎样养金鱼”的圆满解决上。即“在解决生活的问题中学习化学”,层层深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学生实验报告单如表2所示。
(2)教学效果
第二次授课围绕生活中“养金鱼能否用自来水”的问题展开,进而转化为氯气与水反应的问题探究中,教师的情境激发,师生间的演绎推理,环环相扣、推波助澜地把学生的学习逐渐推向,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打开了运用已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的广阔自学空间,学生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自然生成。本次授课既落实了知识目标,又发展学生探究设计的能力,对探究学习思路的形成有很好的奠基作用。
(3)教学反思
在探究活动中,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首先要研究哪些问题是有利于主动探究的,怎样呈现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与第一次授课比较,在第二次授课过程中,问题有了一定的层次性,问题的出现基于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问题的解决基于学生的办法,教师对问题的主线索起到引领作用。在设计实验探究这部允采用学生间“自主出题、自主实验”的开放式教学设计。这种实验探究模式突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问题的科学性、重要性、可探性,注重发现与探究,重视过程与开放,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信息交流的互动性。既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探究思维方面又存在—定的指向性。在规范操作基础上,属于既扶又放的教学模式,对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比较高的提升,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模式如图4所示。
3、反思与总结
第一,课例研究重视积累,重视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研究过程既是发现和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强调面对教学共同分享,合作研究,提供了实践反思、对话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提升教研的实效性。使化学教师能够有效驾驭“探究性实验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化学实验教学中课例的研究,有效落实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实验探究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 公开课 教学策略 教学效果
公开课是一种常用的教研形式,是教师检验自我、魔力自我、提升自我、展示自我非常实用的教学形式。它对于指导教学、推广教学经验、教师间切磋教艺有着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公开课
公开课泛指向他人开放的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相对于“常规课”而言,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按照开设目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公开课是相对于“常规课”而言的,是教学“特例”,是与师生熟悉的“常规课”完全不同的非常规课,是一种有开课目的、有研讨过程等的“观摩”活动。公开课是对他人公开的课,“常规课”是专对学生的,公开课有了本班师生以外的人介入,使得教师不仅面对学生上课,还面对听课者上课。在公开课上,听课者通常是评价者、监督者、观摩者和“取经”者。
二、为什么要上公开课
公开课比常态课的备课、上课、反思多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要素和活动,因此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了更多的专业支持。
其次,公开课经过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等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无法比拟的。
再次,如果教师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那么对专业发展的帮助就更大了。从实际来看,公开课确实锻炼和打造了不少教学名师,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可以说,公开课是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是教学名师成长不可缺少的磨炼。
三、教师如何上好公开课
认识方面: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例研究上,公开课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形式,要积极发挥公开课的研究价值,通过公开课推动教师基于专业对话和学术批评的交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体现公开课的研究价值。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公开课,授课教师要把公开课看成学习、研究的过程,看成自我锻炼、自我实现和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重要平台,体现公开课的发展价值。
实践方面:公开课要回归常态课,避免失真、作秀,上得自然平实,让人有亲切感和真实感。公开课要精益求精,努力上出特色、上出水平,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公开课要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发展。
(一)调整心态,卸掉心理“重担”,把重点放在“课”上,而非“公开”上。
公开课通常使教师产生很大的压力,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很多教师都会存在紧张、焦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状态。压力过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在公开课上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克服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心理调适,以学习研究的心态上好公开课。教师要把公开课的重点放在“课”上,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公开”上做文章。在“课”上做文章意味着遵循课堂教学和学生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反映教学实际情况和师生的真实水平,把公开课回归到真实日常教学上,拉近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距离,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体现公开课的教学价值。
教师以学习研究的心态上公开课,可以比较顺利地进入自然上课状态,避免“失常发挥”,比较容易上出精彩的课。
(二)细致的案头工作是成功的前提。
1.备学生。课堂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这项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
首先,教师应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备课时,应着力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其次,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备课时,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创设情境时,我们要想,怎样的情境学生才感兴趣?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想,怎样的问题才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设计语言时,我们要想,怎样的表达才能使学生觉得有趣、易学、易懂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学习注意力的目的。
2.备教材。备教材要了解该课的重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教学设计具有方向性,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对于一些专业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敢于认识教材的“先天不足”,主动驾驭教材。教材不是完美无缺的,正确区分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与整合。
3.备详案。即教师在课堂中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举手投足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就相当于把书由薄读到厚的过程。这种方法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语言越来越精炼,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高。这点对今后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非常重要。
(三)试讲与修改教学设计。
试讲指的是教师可以在同年级的其他班试讲。试讲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请本教研组的教师听课,帮助发现问题。根据试讲情况,将试讲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攻破,调整教学设计。如设置的问题是否恰当、互动效果是否理想、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适。
(四)教学机智的充分发挥是公开课取得成功的关键。
案头工作做得细致,一切了然于胸,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这毕竟只是事前计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偶然性事情的发生,使教师难以按教案设计的步骤教学,需要做出临时修正和调整……在复杂的课堂上,教师在具备各种能力和技巧的同时,必须具有较高超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表现出的能力。尽管教学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教学机智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
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教学机智的深度。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是教学机智得以丰富和提高的重要途径。“充满智慧的反思能发现事物,而未经反思的行动是‘缺乏智慧的,没有机智的”。教师对过去教学经历进行反思的体验,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历并使其更具智慧。
以Xx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为指导,把师德过硬,热爱教育,愿意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学习的一线教师吸收到工作室,形成学习共同体。以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博客研修、专家引领为主要的研修形式,通过成员自主研习和集中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努力培养成员逐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并努力建设充满教育智慧的名师工作室团队,真正为推动为我市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二、工作定位和目标
定位:立足课堂,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成长”为宗旨,以网络交流为主体,课题研究为主线,课例研讨为切入点,以集中研修和自主研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学习型”“智慧型”“实干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
目标:工作室将围绕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整体目标,通过三年为一周期的工作计划实施,有效推动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激励、打造、展示等功能,预计三年周期内开展一次大型团体报告会。
三、工作室工作小组设置
1、小学数学工作室人员组成:
主持人:
成 员:
2、 特聘顾问:
四、工作内容
1、立足课堂,以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开展互动式研修。
以“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方式,按学期确定研修内容,开展课例研修活动,帮助教师在比较中反思教学,生成新资源。鼓励工作室成员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敢于表达所思所想,分享彼此的经验,实现专业成长。
2、以省“xx”规划课题研究为依托,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工作室成员要结合本工作室或个人承担的课题方向开展研究,自行选择研究角度和切入点。立足课堂和校本研究,提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课堂教学视频或论文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将专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真正落到实处,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3、以送教、培训为契机,在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主持人要积极和各级教研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以本工作室成员所在地为实训地,承担送教下乡、送培下乡活动。
4、专家、名师引领,促进专业发展。
针对本工作室教师的发展需要,将争取机会让工作室成员参加国家、省、市教研部门开展的各项学科活动,聆听数学教育专家、名师作专题培训或课堂教学展示,提升工作室成员的实施课程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团队的共同提高。
5、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整合和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收集优秀教学案例,建立资源库,开通工作室和成员个人博客,以网络形式进行辐射和推广,实现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五、活动实施机制
1、专业引领制。工作室主持人是工作室其他成员的组织管理者,也是其业务水平发展提高的指导者。主持人根据协议书、每位成员的特点和本人自身特长,对全体成员进行共性培养,也对不同成员进行个性化培养。主持人提供培养发展方向,给定学习、研究专题和任务,指导方法,提供机会,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2、教学研究制。立足教学开展实际的研讨式讲课、评课、反思等活动。工作室内部教学研讨活动,限于内部成员讲课、评课等,成员所在学校教师可以参与;名师工作室与省市教研部门合作,开展区级、市级优质课展示活动;工作室在市、区范围内展示本工作室就新课程改革或其他某个前沿问题的教学探讨等活动。
3、同伴互助制。主持人指导成员教师就某个专题结对合作,或就某一共性问题,某次教学展示活动,团队成员互相交流教学得失、心得体会,互勉共进。
关键词 城乡互动 联片教研
一、基本情况
(一)活动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观摩、大课间展示、学校办学情况汇报、研讨会。
(二)依据会议签到统计,3次活动接近300多位教师参加。市、区教研员、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市中心组成员、学校的校领导也大力支持并参与到活动之中。
二、授课情况
(一)授课教师为联片活动做了充分准备,在确定教学内容后,潜心钻研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琢磨教学设计,将自己的教学预案,在校内教研组里集体备课,反复推敲,多方“磨”课,寻找不足。他们不仅仅在展示自身的专业素质,更发扬了本校教研组群体的专业智慧,大幅提高观摩课的质量。
(二)本学期活动共展示12节观摩课。在课堂教学观摩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优秀课例。通过活动的开展,反映出了我区青年教师在迅速成长,城区授课教师,以他们那高品位的课堂教学设计,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令听课教师耳目一新,交口称赞;乡镇的授课教师又以他们独特的教学设计艺术,回归自然、平实无华的教学风格,使听课教师欣赏赞誉。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能有这样一个锻炼的平台,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活动帮扶了他们,活动促进了他们,活动提高了他们。
三、评课情况
(一)透过课后研讨会上那热烈、亲切、甚至激烈的交流、对话、研讨场面,使我们真切的感到,这次活动,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专家点评、同伴对话、同科交流,共同切磋、共同提高的良好平台。他们在课例对比中,在教学设计的构建中,在对教材的处理中,各抒己见,有欣赏、有肯定、有质疑、有困惑、还有更大胆的设想,不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在场教师在交流中得到启迪,得到提高。
(二)通过联片活动,不但能使教师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各校、各片教学教研和现状,为各片区教师在课堂研究上,提供了一次交流和提高的机会,是各校培养优秀教师的一次机缘,更重要的是为各校际间,增进了教研友谊,增强了牵手教研意识,从而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还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赢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联片教研在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得到了双赢和互利的效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备课上主要存在两个“不足”。一是仿效他人教案,或求助于老教师经验的传授并生搬硬套,缺少个人风格或特色。二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欠缺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二)从课堂教学来看,出现一些问题:①重点和非重点内容混淆,孰重孰轻?通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住问题解决的关键。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效果还不明显。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少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令课堂不时出现桔燥、沉闷。③有些观摩课确有“做秀”之嫌,失去真正的教研意义。比如在堂上提问的学生都是事先指派好的少数学生,教学活动是在课前“演练”好的,这从根本上脱离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脱离了生命课堂的教学实际。同时,对公开课为什么要开?暴露我们教学上的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等等……都会失去联片教研活动的目的。
(三)评课情况。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情况看,说优避劣,简单重复较为普遍。评课的话题散乱,对一些新旧教学理念发生碰撞的问题更缺乏应有的关注及相应的专业引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对课例的重点问题、教学行为不能进行深层次的探本究源;不能从各种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原理中运用迁移、反馈等原理进行剖析,课后的评课缺失教育理论的支撑。
五、反思及策略
(一)为使活动顺利开展,市、区教研室应在活动之初能下发一些指导性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和依据,使我们明确了在教研活动中相关人员的职责、任务,明确了教研活动的程序,知道了指导教学、组织教研活动的方法。
(二)聚焦课堂、确立主题,教研活动实效性增强。区域性联片教研活动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主题的确立,相关学科都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效性”确立主题,针对所确立的主题去设计课、去研讨交流、去进行研究,主题地提出或是基于本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或是基于当前在教师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现象。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这就使得教研活动避免了盲目、随意,使教研活动有的放矢,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教师的教学必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展长期的校际间的对流,建议每学期学校利用“主客场”制交流一次。例如南航附中、南京五中和六合高级中学的对流;南京五十四中与六合龙袍初中。
(四)要发展新、老教师的实践智慧和理论素养。为了让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准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我们建议教师们要向书本求援,多读些教育理论书籍及专业性的书籍,就是要在专业理论的支撑下使讲评有别于一般的常规式的讲评,课上得更好。
(五)要重视课后的说课,让评课教师和教师研讨更能理解上课者的思路。授课教师要重视研讨后的及时反思,写教学反思不少于3000字。
(六)让参加研讨交流的教师能留有部分时间向专家提问,及时解决一线教师的困惑。参与研讨活动的教师踊跃的提问,专家的言简意赅的针对性建议,研讨的氛围会更加的活跃,使活动达到了理想的境界和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