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慧教育可研报告

智慧教育可研报告

时间:2023-09-04 16:54:56

智慧教育可研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智慧教育;云平台;教育云;实践教学

0引言

传统时代的智慧教育通常是用一套公众接受的带有真理性质的思维模式来启发和教育学生。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智慧教育的认识又发生了改变:智慧教育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来改革传统教育各个方面,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即发展学习者的智慧[1]。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是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改进或完善传统教育的缺陷,通过对教育的不断优化来培养学习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发展学习者的智慧。智慧实验是智慧教育的一个分支。云计算作为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其在教育领域的迁移称为“教育云”[2]。国外研究者在2009年前后开始关注教育云[3]。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素质教育云平台》的要求,各个地区涌现出了诸多教育云的教学应用案例[4]。例如,2014年5月,重庆市召开了教育“云课堂”项目应用推进工作研讨会,会上展示了教育云课堂教师讲授与同学学习和互动的整个过程,整堂课利用云平台+微课+PPT来呈现,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平板电脑学习,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明确感受到了实验教育云未来发展的强劲趋势及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办学定位,我校——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结合学院自身需要研发了实验教育云平台。

1实验教育云平台的功能设计、架构设计及实现

1.1实验教育云平台的功能设计

实验教育云平台功能模块主要包含系统管理模块、实验教学管理模块和实验进度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班级管理、权限管理、课程管理和镜像管理子模块。班级管理子模块主要是系统管理级以班级为单位导入学生的姓名、学号和密码。权限管理子模块是系统管理者为实验教师和学生分配不同的使用权限。课程管理子模块为教师分配本学期的实验课程。镜像管理子模块为不同的实验课程分配不同的实验环境。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主要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管理,包括教师上传实验指导书,课前布置每堂课使用的实验环境。教师可以查询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并对学生的实验相拟度进行查询,并最终给出学生的实验成绩。实验进度管理模块的操作者是学生。首先学生完成实验教育云平台的登录,然后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实验内容对实验环境进行实际操作或程序设计,完成实验内容后截图并提交实验报告,最后由教师给出实验成绩后,学生在学生端查询实验成绩。实验教育云平台的功能设计如图1所示。

1.2实验教育云平台的架构设计

在图2中,Web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互联网接入Web服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虚拟实验环境移植到Web页面和生成动态网页[5],这样使用者就通过虚拟生成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验操作。将多个Web服务器组成了云端Web客户群。应用服务器端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并对采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的结果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进行保存,同时将处理结果通过Web传送到Web服务器端。由于此可,这种B/S结构极大地简轻了云端Web服务器的工作负荷,只需安装Web浏览器作为云端的运行平台同时只负责一小部分的人机交互的业务逻辑处理工作,主要的业务逻辑处理工作由服务器群实现。所以这种“瘦客户端/胖服务器”模式易于后台管理和维护,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鲁棒性和可扩展性。

1.3实验教育云平台的实现

按照实验教育云平台的功能设计与架构设计,其教育云平台的实现如图3所示。图3的左侧为学生的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图的右侧为R语言的实验环境。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后,教师可以在后台查询实验报告提交情况和录入实验成绩。

第2篇

【关键词】物理实验;智慧教育;动手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46-02

【作者简介】汤金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210036)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早期课改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学校看似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却仍然没有解决学生学习不投入的问题,诸如复习课就是刷题课的现象更是一种倒退。

我们迫切需要突破现有观念,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创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策略。综观世界各个国家的教育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自主实验入手,让学生经过模仿、改进、创新三个由低到高的阶段,解决能力与分数的矛盾。

一、亮点考题往往源于创新实验

1.动手实验降低思维台阶。

难题学生做不出来,是因为他思维没达到应有的高度。让学生动手实验相当于铺台阶,提高自身的思维高度。例如2014年盐城中考题: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1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图1

这道题新颖但失分率很高。我用硬纸板抠了、、和四个图形,并用卡片分别覆盖,圆形变成了弓形,菱形变成五边形,正方形变成长方形,只有三角形不变。请听我的学生小王做关于小孔成像实验时的旁白:现在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首先准备实验材料蜡烛、成像板、小孔、打火机。下面开始实验,这时我们可以在成像板上清楚地看见蜡烛的倒像,我将蜡烛远离小孔,可以发现倒像变小;将蜡烛靠近小孔,可以发现倒像变大;再将成像板远离小孔,发现倒像变大;如果将成像板靠近小孔,发现倒像变小。我们将小孔换成正方形会有什么效果呢?依然是蜡烛的倒像。再换成三角形的小孔试试……

我想如果一个学生做过这个实验,上面所谓的难题也不难了,这就是动手实验的效果!物理实验在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正确解题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亮点命题源于实验灵感。

在小区过道里的灯,大多用单刀双掷开关就能控制这个灯亮灭。现在如果只有两个单刀、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怎么设计电路呢?原来有两个单刀双掷,现在只有一个单刀双掷,但又有两个单刀单掷开关,怎样把两个单刀开关转变成一个(单刀双掷)呢?把两个单刀单掷开关任意两个头连起来,变成一个公共的插头并引出一根线,余下的两个接线柱分别引出一根线,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荀子在《劝学》里有两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想要成为学习物理的“君子”,一定缺不了“物”――实验器材。

如果仅仅靠刷题,可能平时会取得一时的高分,但更有可能落败于大考,并且往往在以后的学习中经不起考验;不做实验可能考高分,但是做实验的学生容易取得高分。

二、动手实验是学好物理的必要条件

1.加深概念理解。

物理概念是实验加科学思维的产物,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要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让学生通过同学的实验报告、实验视频中的问题来矫正错误,要比让学生死记概念、重复训练、训斥挖苦要高明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巧用学生实验报告中的错误素材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

2.培养动手能力的需要。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教师对物理课程的实质内涵认识不足,这也是导致物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因素。物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即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训练,达到学习和巩固物理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时展的需要,当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社会应该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3.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好奇心,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有趣、兴趣和志趣三个阶段对应着对实验模仿、改进和创新的三个层次。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从而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4.提高综合素养的需要。

我坚持让学生在实验后写实验报告的举动得到家长、专家的一致认可。首先写实验报告是完成实验的必然程序,其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写实验报告可以培养认真细致的习惯,教师从学生的报告中还可以了解学生对物理概念掌握的情况。毕竟,物理实验是矫正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三、智慧教育培养物理创客

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靠的是创造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智慧的物理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学生创造力以从事创造性的物理学习。第一步,物理教师要加入到学生队伍里去,成为其中的一员,教师一旦融入学生的实验活动中,便发现学生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上面笔者提供的部分学生创新实验案例就证明了这一点。第二步,学生自己组织起来,推举身边熟悉的同学做实验组长,各自动手做实验,相互交流学长处,小组共同写报告。第三步,彻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要先解放学生的大脑,再解放学生的双手。第四步,还要解放学生的时间。现在的学生没有可以支配的时间。赶考和赶路一样,赶路的人没有精力关注两旁风景,把一路的美景忽略掉了。生理规律告诉人们走路不宜赶,赶路赶走了健康;教育的规律也告诉我们分数同样赶不得,片面赶分数泯灭了学生的承载力和创造力。

第3篇

1、专家讲座《仁慈、智慧、胆识——浅谈班主任文化特质》主讲人:**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

【引言】幸福,谁都渴望,谁都会拥有,我们不难得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幸福,每天有每天的幸福。爱默生说:“对于不同的头脑,同一个世界可以是地狱,也可以是天堂。”可见,生活中的苦闷与快乐,痛楚与幸福,关键在于我们不同的思想与心态。本次研讨会,市教育局领导与专家的思想引领,友好学校领导的关注与支持,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无疑会让**九中、杨桥中学未来发展的思路与策略更为明晰,无疑会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能够感觉并体验到幸福的滋味。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就是文化的融合,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传递,情感的升华。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詹根连科长带领我们在智慧的殿堂里遨游。

【点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吴局长的报告从宏观上关注并引领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施策略,詹根连科长从微观上关注了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主力军——班主任,可谓是相得益彰。詹科长的报告,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阐释,深情的朗诵,诠释了新时期班主任的文化特质与教育情怀,富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很强的理论性。他认为班主任是爱心的使者,大爱无垠;是智慧的化身,让教育成为一种艺术,润物无声;是勇敢的代言人,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刚才詹科长在演讲的过程中说了一句“verygood!”,在此,我也想说,詹科长的演讲的确是“veryverygood”!

【引言】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共青团**市教育委员会**书记为我们做《共建温馨教室,同创和谐校园》。

2、专家讲座《共建温馨教室,同创和谐校园》主讲人:共青团**市教育局委员会书记****市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

【点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应该说,我与复双科长交流甚多,因而我对他也算是了解颇深,在我看来,复双科长是一位行者,能行,因为他是这样的富有思想;善行,因为他是如此的富有智慧;躬行,他在工作中的实干精神总是让我叹服与钦佩。复双科长的报告以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与数据,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美好蓝图,让我们对其充满了期待与渴望。如果用一句话来点评的话,我想还是“张科长的报告真是veryveryverygood!”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与思想者的对话,充满的是智慧,洋溢的是温情,张扬的是激情,感受的是真情。今天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了吴局长、詹科长、张科长的精彩报告,他们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阐释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与外延,有以一个学校的角度明晰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与策略,有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角度,提出要富有爱心与智慧地展现班级管理的艺术;有从学生的角度,提出构建一个温馨教室,让学生健康而快乐成长,有尊严并乐观地学习生活。我以为,尽管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他们都关注了文化建设最为本质的,也是最高的境界,这就是人的生命成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通过聆听与思考,我们似乎都应该明白一点,这就是无论我们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还是构建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无疑都是要回归到师生充满尊严而幸福的成长,让师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价值,而这也正是我们永不放弃的目标与使命!

第4篇

广州市首期卓越中学校长培训班学员 李洪奇

经过学校和越秀区教育局的推荐,经过严格的无主持人小组讨论的环节,本人有幸被广州市教育局确定为广州市首期卓越中学校长培养对象,有幸成为“广州市教育局确定为广州市首期卓越中学校长培训班”36名学员中的一份子,更有幸参加“中外名校长论坛暨全国优秀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聆听国内外教育专家、优秀校长的高论、吸收他们超前的教育理念和智慧精华、借鉴他们办学的智慧,可谓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总的收获可以概括为:“启心智、拓视野、明方向、鼓干劲”。

从教20多年来,我参加过的各种培训数不胜数:入职培训、青年教师培训、新教材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市英语骨干教师赴英国脱产培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训、“国培计划”培训者的培训、教育部组织的义务教育均衡团赴美国康州培训以及本次广州市首期卓越校长培训等。每次培训的开班典礼各有千秋,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广州市首期卓越校长培训”的开班仪式及紧跟其后的“中外名校长论坛暨全国优秀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

XX年4月8日下午,在广州市执信中学奉恩堂,一场简朴而隆重的开班典礼拉开帷幕。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坤教授、常务副主任代蕊华教授、副主任沈玉顺教授、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党委书记华同旭、副书记潘煦秔、副局长吴强、各区教育局负人、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王红副院长、广州大学校长教师培训学院漆国生院长、训培机构代表及本班的36名学员参加开班典礼。陈玉坤主任清晰地阐述了本培训班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与任务;提出了四条建议。他高度赞扬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广州教育发展的关键期进行卓越校长培训工程这一高瞻远瞩的举措,队伍建设是基础,没有高素质的队伍,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希望这些学员成为引领广州、广东甚至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领军人物。他精辟地概括出成功的“三部曲”——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任何发展都是自我发展”。班长、学员代表的发言也非常朴实、简短而富有活力。屈哨兵局长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他的讲话深深地感染着每位学员。屈局长提出三点建议,他指出:卓越校长工程是实现新型城市化人才的重大举措,希望每个学员心中有个教育梦;这项工程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高起点、高标准。卓越工程体现创新性,对学员们提出具体要求和殷切期望,极大地鼓舞学员的斗志。

XX年4月9日至4月13日在执信中学学术报告厅,陆续举行了“中外名校长论坛”和“全国优秀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开幕式上,陈建华市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校长强则教师强,教师强则学校强,学校强则教育强。广州市执信中学何勇校长作了《还师生完整的生活》的报告。他讲述了还师生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现实与理论思考,提出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服务于人的生活,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的过程等论断。本人深受启发,在当前功利思潮影响下,还师生完整的人生是多么的重要,会减少很多校园悲剧的发生,会让学生终生受益。山东大学附中赵勇校长的《做有信仰的教育---关怀生命的成长》,他提出:相信关怀生命成长是教育的本质,没有关怀就没有教育;信仰是教育的灵魂;信仰是价值观观念的一种基本形式;教育是一项需要信仰的事业的;信仰是教育工作的价值标杆;教育不仅要传承人类的文明,还要担负起再造人类文明的重任;鼓励学生反思: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以质疑为特征;关于管理,他的论断更具操作性和人性化:最低限度的限制、最大程度的自由;的确,山大附中打的是长远牌,没有急功近利,这样培训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才会有创造力和潜力,才会回归教育的本质。上海的徐晓燕校长的《让教育充满智慧》,详细阐述了智慧的领导团队和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所折射出的智慧令人赞叹。校友精彩的演讲和睿智的回答充分显示出徐校长的智慧。“放权与监督相结合的管理理念”、“是每个教师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给足够的空间,利用智慧管理学校”,这些先进教育思想给我以深深的启迪。4月11日下午,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的陈小平校长作了精彩的报告《学校:师生共享幸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陈校长非常具有演讲才能,时而滔滔不绝,时而娓娓道来,中间穿插精彩的视频,使每位听众享受他的文化盛宴。学生家长代表用 “三个没想到”来表达对陈小平教育思想的高度赞同。

4月12日上午,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张彤校长给大家带来生动的一课:《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她用“心灵唤醒”的教育思想,把薄弱学校建设成为名校。下午,新疆兵团小白杨中学周忠阳校长的《让小白杨戍边文化资阳教育》颇具特色:“有理想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为快乐”。校园是师生的精神家园,文化是家园的民族血脉。传承文化,是兴国之魂,兴校之魂。“一千个响亮的口号,不如一个实际行动”,这种军旅开拓戍边精神震撼着每位学员的心灵。

4月13日上午,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龚彩福校长作了题为《办一所美丽的学校》的报告。固本求真的办学理念,不但建设出美丽的校园环境,更是培养了学生美丽的心灵。提出“交友应该是幸福的,学校应该是美丽的,人生应该是快乐的”论断。特别是把体育器材搬进办公室,做工间操,预防职业病,建立教师健康档案,聘请专业营养师等举措给我很大的启发,关心师生员工的健康就是建设美丽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阳八中校园八景”建设活动别出心裁,很有启发意义。13日下午,福建省泉州一中的赖东升校长做的《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给予个性充分发展的办学时间探索》的报告。是的,凡成大事者,哪一个没有个性?否则怎么可能成功?他确立了“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无数个学生凭借“个性发展”走形成功的范例再一次印证他的教育思想的魅力。

八场精彩纷呈的教育思想研讨会,让我思考良多、启发良多。也坚定了自己探索教育思想的信念,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鼓舞了不断探索教育思想的斗志。

第5篇

首先,校长的智慧与教育思想相融,表现为主动回应教育的时代命题,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方向。

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学校的灵魂,一个有教育思想的校长,一定有对教育理想的领悟和追求。也就是说,一个有教育思想的校长既能发掘和利用学校的传统优势,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又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冲破传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立足校本,创造性地进行教育管理和课程改革,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

爱东工作了20多年的马塘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抓住发展机遇,创新求变,打造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得到同步提升,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学生家长的好评。特别是在德育工作、教育科研、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管理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集镇小学一举成为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名校。

9年前,30出头的小曹受命主持学校全面工作,而当时学校正面临高位发展的瓶颈,颇有临危受命的意味,我和许多敬佩他的人都为他捏了把汗。可小曹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提出了“智慧教育”思想。他认为,智慧教育更多地意味着素质教育,而且是高质量、高标准、高品位的素质教育。他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的智慧管理理念,发挥管理的智慧,实施智慧的管理。他说,智慧型管理是通过“智慧型校长―智慧型教师―智慧型学生”这条管理链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智慧型校长才能培养智慧型教师,只有智慧型教师才能培养充满智慧的学生。为此,他对学校传统办学思想和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梳理,与时俱进,重建学校办学理念文化体系。首次提出将“智慧育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并确立“智慧引领,科研兴师,科学育人,和谐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思路;以“构建和谐校园,造就科研型教师,培育智慧型学生”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目标;积极追求“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特色;提出了温馨且具有感染力的校训:“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重新梳理了校风:教学相长,和谐共生;教风:用智慧点燃智慧;学风:博学・敏思・综艺。他要求学校管理工作者不仅要理解办学理念和追求,而且要深刻领悟其精髓,人人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平等的眼光看教师,用反思的眼光看自己”,努力实现智慧管理。新的办学理念是他教育智慧的充分体现,也是他由成长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在爱东校长教育思想的引领下,马塘小学又一次傲然屹立在教育改革的浪尖潮头。

其次,校长的智慧既植根于学校文化,又在学校内涵提升、文化创生和特色生成中不断彰显。

积极打造“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成为促进马塘小学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办学品位的不竭动力,成就了马塘小学昔日的辉煌。因为教育科研工作成绩显著,且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从全省上千所农村集镇小学中脱颖而出,教师人人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勤于笔耕,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人人有论文在各级竞赛中获奖,这一成就被中央教科所的领导赞誉为“马小现象”“全国之最”。学校之所以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因为教育科研在马塘小学不仅是一种特色,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充满生命灵性的科研文化。

“润物细无声”是文化特有的优势。文化的传递过程就是对人的影响过程,其影响力在于耳濡目染,在于潜移默化。作为师范一毕业就成了马小人的曹爱东,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是在马塘小学这块教育科研沃土中成长起来的,学校是我们所有马小人的文化乐园、精神家园,我为在这片热土上耕耘而由衷感到幸福与自豪。”当他走上校长岗位后,不仅积极传承“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而且努力将其发扬光大。他以身作则投身教育实践研究,先后主持多项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依托科研课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提升科研文化的活力和创生力。

在实践探索中,他针对马塘小学地处农村集镇的特点,通过开展校本培训,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引导教师感受成长的乐趣,体悟科研的魅力,逐步将教师无序的、自发的个体成长力量发展为有序的、自觉的群体成长力量,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努力使“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成为全体教师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景,成为马小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他以“马小现象”为题,从“立足农村、自力更生、集团作战”三个方面,全面概述了马塘小学的科研文化现象,《人民教育》进行了专题介绍。科研文化的感悟与提炼,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而且切实提升了科研的品位,使教育科研成为马塘小学一张亮丽的名片。

第三,校长的智慧在于率先垂范,用真知、真情引领教师成长,打造进取、高效的教师队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者。”爱东校长常说,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校长的学科素养、研究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于是,他深入教学第一线,身先士卒,努力化理念为行动,让行动说话,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赢得校长引领课改的话语权,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数学本科毕业,具有系统的数学知识和理论基础,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构建了“问题解决”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级优课评比和基本功大赛,均获得一等奖。2001年12月,在江苏省首届教育学会系统课题研究优质课展评活动中,他执教的《商不变的规律》一课,受到评委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誉,被评为一等奖。在江苏省第四届“金帆杯”优课评比中,他执教的《角》一课荣获一等奖,并在本届教育科研活动中进行了现场展示。2004年12月,南通市教研室将他执教的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数学课《数字与编码》拍成录像,向全国发行。他且行且思,并以科研型、智慧型、学者型校长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业务素养、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得到极大提升,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被评为全国科研型校长,受到中央教科所的表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率先垂范的举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教师,也激励着每一位教师,人人争当智慧型教师,成为每一位马小人的自觉追求。

爱东校长曾经说过:校长要引领教师走上教育科研这条幸福之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为了促进每一个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锻造一支优秀的青年教师研究群体,他组织成立了青年教师研究组,引领青年教师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相约周三”校本研修活动。“教学感悟”“教学策略”“读书心得”分享,“教育困惑”“教学疑难”、解析,博客推荐、名著推介、专题报告等等,每周三晚上均如约而至,青年教师人人有备而来,全身心投入,如痴如醉,他们将“相约周三”视为自己追梦的驿站。经过几年的坚守,一批批优秀青年教师从这里走出,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今“相约周三”青研组校本研修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一个文化品牌,正引领着马塘小学不断走向卓越。

爱东校长以继承前人的谦逊和超越前人的气魄,以“智慧教育”思想引领学校的尝试与努力,为马塘小学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充分展现了一个现代校长与时俱进的领导智慧。

第6篇

你们究竟为什么要让自己忍受这一场折磨呢?

我想起我小儿子的一次经历。他是一个早熟的孩子,10岁的时候,对电视节目中播出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感到迷惑不解,为此,他就开始阅读有关此事的每一本书。他知道城市代表大会曾经为此事发表过一个报告,因而想从中心图书馆借一本看看。图书管理员对这个10岁的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感到很惊奇,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要一份如此陈旧的代表大会报告呢?他问:“是否学校要你写文章用?老师给你写证明来了吗?”孩子解释说:“不是为了写文章,也没有证明,主要是对那报告感兴趣。”这位图书管理员接着就说:“我们不能因为你感兴趣想读这本书就将这本书借给你。”

类似这样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不是吗?当我们通过监狱式的教育机构奋勇前进时,大量的求知欲会被那些榨干机一样的陈规绞得一干二净。的教育制度施加重重限制,强调了正常秩序和正规化,使我们的想象力受到了抑制,好奇心遭到了摧毁。当我们充满迫切心情对某一件事获得真正的了解时,却发现给我们的回答竟然是另一回事。

就是在这儿,在此时,我给你们毕业生演讲时,我的思想深处有个小精灵还在提醒我关于稻草人的故事。你们记得那个稻草人吗?它和胆小的狮子、白铁匠和多萝西一起去看奥泽巫师,要求这神奇的巫师解决它们的问题,后来这位巫师就这样做了。

胆小的狮子缺乏勇气,就给了它一枚勋章;白铁匠没有心脏,就给了它一只表;稻草人没有头脑,就给了它一张毕业文凭。

我想,你们每个人都有头脑而且运用了这个头脑,所以今天才会获得如此殊荣。我只是想提醒你们,接受了高等教育并不代表一切。

在我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有一位爱发牢骚的研究生,几年前这位先生向法院,他根据校园一幢建筑物顶部一条关于获得智慧的题词,指控学校违背契约。他说他上了课,通过了课程并取得了学位文凭,然而却未获得智慧,他要求学校退还已缴付的学费。

当然,他没有能够在这场诉讼中取胜,法院对他说,大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而不是传授智慧。智慧不是通过学校教育而带来的成果,它需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才能获得。法院声称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智慧。

是的,在课堂里,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他人的问题,等到我们进入自己的活动境地时,我们却会发现我们正从事的是另一种学问。

我们应当让年老多病已经到晚期的病人继续忍受痛苦呢,还是拔掉使一个垂危的老人延续生命的导管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诸如此类使人进退两难的例子。我们常常祈祷,如果有足够的智慧能正确行事就好了。我们只有自觉而努力地去解答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从人性的角度和与他人的关系作出决策,例如根据与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上司、我们的助手、我们的朋友和邻居等等的关系去作出决定,这就需要我们承担采取行动以后的后果;还要预测我们的行动对别人所起的影响。这才是我们必须取得的真正学问。

注意和重视交织在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和痛苦、挑战、失败以及许多偶然事件,我们所得到的将大大超过学问和知识。我们要重视我们自己所受的磨炼和赢得的胜利,更要重视别人经受的磨炼和获得的胜利。对这些事给予关心和反省、推理和思考,将能使我们的学问和知识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它使我们受到的不仅仅只是学识教育而已。如果只有学识而缺乏推理和思考能力、关怀同情的美德,那么这种学识只能用作腐朽的卖弄而已。

这倒是可以给那个好打官司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一个答案,这也是取得智慧的途径。

关注我们自己和我们同伴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取得智慧的来源。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没有经过检验的生活是不值得留恋的。”

我还想大胆地对苏格拉底的格言作一补充,不仅我们的生活需要检验,我们还必须注意他人的生活,力求了解他们的快乐和痛苦、愿望和忧虑、成功与磨难,这种关怀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爱护,能使我们活跃思维,增添气魄。

这就是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的途径。

第7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应运而生的智慧校园力求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师生教与学的观念与方式,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智慧教育的能力,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什么样的校园称为智慧校园

所谓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终端高度感知、学科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校园,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高级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智慧校园兼有技术、教育和文化等多重属性,具有以下特征:融合的网络与技术环境,广泛感知的信息终端,快速综合的业务处理服务,智能的管理与决策支持,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泛在的自主学习环境,智慧的课堂,充分共享、灵活配置的教学资源平台,蕴含教育智慧的学习社区。

二、智慧校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智慧校园呼唤智慧教育和智慧型教师

智慧教育不仅仅是智能化电子产品在教育中的应用,其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祝智庭等研究认为,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 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 Learning),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

智慧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突破时空限制;教育目标由以往的注重读写算的3R教育转变为培养21世纪学习者所必备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和创新、协作和领导能力、跨文化理解、沟通、信息和通信技术素养、职业与生活技能等7C品质;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充当学生学习的设计师,由以演完“教案”预设为特征的“演员型”教师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导演型”教师转型。

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智慧教育的内涵,提升自身智慧教育的能力,顺应信息时代智慧育人的要求,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智慧校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有组织、为了实现改善教师教学实践和促进学生学习之预期目标的努力。智慧校园中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引入,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不仅包括了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素养、教学能力,还包括信息素养和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等。

在这个信息触手可得的时代,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成为与正式学习互补的重要学习方式。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是基于移动终端进行的,可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和社会性。泛在学习意味着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信息和学习支持,是一种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学习,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认知目标,积极主动地、随时随地利用易获取的资源来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

智慧校园对智慧型教师的新要求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不竭动力;智慧校园中无所不在的无线网络覆盖,为教师的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提供了硬件支撑;智慧校园开放的在线资源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以及可通过移动终端下载阅读的电子图书为教师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资源。

三、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一)智慧校园建设促进教师智慧教育理念转变

智慧校园不单纯是硬件环境的智慧化,它包含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智慧校园建设也不仅仅是信息化部门的专利和职责,它需要全校师生共同营造和构建。很多教师对此存有偏见,“等相关部门建好智慧校园之后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类似的想法层出不穷。因而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自上而下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通过专家讲座、优秀课例观摩、外出学习等途径让所有教师认识到智慧校园建设的必要性,让所有教师主动参与到智慧教育的变革中。学校要敦促教师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拒绝故步自封。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智慧校园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智慧教育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使命,教师有义务了解智慧教育、不断提高自我实施智慧教育。

(二)智慧化环境促进教师智慧教学能力的提高

智慧校园将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营造了智慧化的教学环境。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创新实验室、数字仿真实室、探究实验室、VR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各学科的多媒体资源不但能再现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开展实验研究,真实地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开展创客研究。智能化环境中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智能设备和环境与教学融合的方式方法。

智慧校园所构建的在线学习平台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延伸到课外,各种移动终端的使用将教学的互动从课堂扩展到网络,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为此,教师不仅要熟悉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还需要学会录制微课,学会映客平台直播等。

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教学能力。

(三)在线平台智慧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智慧校园依托各级教学资源云平台,为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和在线教研、培训等提供智能化服务。提供备课和教研数字资源服务,支持教师开展网络协同备课,支持教师自主学习和协作研究。提供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资源和供教师开展教研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报告、公开示范课等,支持教师在线互动、交流、资源分享、案例研讨等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

学校在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积极采用由多机构、多用户协同参与编辑的“群建共享”模式,广纳各方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数字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

(四)智慧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信息能力和素养

智慧校园所营造的智慧化教学环境推动着教学方式的智慧化,同时对教师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学校要不断加强教师信息能力建设,努力让教师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等。

中小学教师要主动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熟知并熟练使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研究它们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更好融合的方式方法,让技术真正成为促进教学的手段。比如教师要在教学中使用各种数字化、智能化设备,首先自己必须学会使用并熟练掌握,进而通过教学不断探索在什么时间使用、怎样使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探索让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终端开展学习时,怎样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设置哪些学习活动、提供哪些资源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探究合作等等。

(五)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完善而良好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正面效应,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表现,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品质。智慧校园在建设过程中要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评价系统,整合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和多元化评价功能,从基本信息、教育教学成果、教科研成果、学习培训、信息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对教师进行多元化评价。同时结合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鞭策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提高自我,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推动教师的长远发展。

中小学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以转变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在线资源平台、备课授课系统、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

[2]蒋家傅.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2).

[3]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

第8篇

10月5日,ISO TC268 SC1 WG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计量工作组)在会上启动了新国际标准的动议――PWI 37153,即智慧城市性能与集成的成熟度模型,提出了“多段成熟度模型”,模型有助于从建设进程与发展阶段等角度,理解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对当前我国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具有参考价值,我国标准专家团队将积极参与该项标准的制定。

有关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评估与评价一直是多方关注的要点。2009年,维也纳工业大学从6个维度提出智慧城市评价模型;2014年,ISO TC268 WG1也推出了可持续城市评价体系ISO 37120;TC268 SC1推出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标准TS37151;在IEC SEG1 WG6中国专家组提出了智慧城市评价方法与体系;ITU-T FGSSC(现ITU-T SG20)也撰写了相关的评价报告。

其中维也纳工业大学从智慧产业、智慧民众、智慧治理、智慧移动、智慧环境和智慧生活6个维度提出了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包含31个要素、74个三级指标,被各研究机构广泛参考。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方面,2014年5月15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全球城市峰会期间,ISO/TC268正式了ISO 37120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关于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的指标――国际标准。ISO 37120是ISO/TC268的第一项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标准。ISO 37120 最初起源于世界银行于2006年启动的一项城市评价研究项目,于2014年正式成为国际标准。目前,ISO 37120已经进入标准的试点实施阶段,为标准的进一步修订奠定了基础。我国上海成为全球20个试点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试点城市。

此外,ISO/TC 268 SC1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分技术委员会先后了TR 37150、TS37151技术标准报告。TR 37150报告对当前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计量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未来标准的方向,对城市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性能计量进行了讨论。该报告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文件。

ISO TS 37151于 2013年7月启动征集意见,是TR37150任务的延续,意味着智慧城市相关国际标准建设全面展开。该技术规范聚焦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指标,专注于让先进技术实现的解决方案,从5项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能源、水、交通、信息技术、垃圾废弃物)开始评价智慧城市基础设计的性能,并对指标的期望特征进行描述。

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方面,IEC于2013年5月在标准管理局(SMB)批准下成立了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SEG1),下设3个任务组(TG)及7个工作组(WG)。SEG 1旨在开展智慧城市标准化战略、术语及评价现有标准化活动、参考架构、标准路线图等方面的研究,并为IEC下一步在智慧城市、特别是与电子电工结合方面的标准化工作指明方向。SEG 1主席国为日本,中国和德国担任副主席国。我国还同时担任了SEG1下设的8个工作组中5个工作组的组长,分别负责开展智慧城市设施管理、城市规划与仿真系统、智能家居、智能教育、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积极将我国相关标准化成果推向国际。目前,SEG 1即将完成研究任务,将于明年组建成立智慧城市系统委员会(SYC)。我国已将智慧城市评价、城市管理及已有的由中国承担的5个工作组的具体研究内容纳入到未来系统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内,并将积极承担系统委员会的副主席及咨询组组长的职位。

在国际电信联盟(ITU-T)方面,2013年2月成立了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焦点组(ITU-T FG-SSC),现转化成SG20(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社区工作组),旨在从ICT角度提出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路线图、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综述及ICT所扮演角色、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关键指标等方面的工作建议。西班牙为主席国,中国专家担任副主席,同时兼任第三研究组的协调员。到目前为止,焦点组举办了5次全会,已开展了17个技术报告的编写,中国专家牵头了其中的6个报告,并参与了其他7个报告的编写工作。

在上述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中,我国的标准专家队伍都担任了召集人等领导职务,并通过提交关键贡献物等方式,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引领智慧城市研究方向,同时也在积极地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研究成果推向国际。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标准和评价工作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国家层面即将对试点进行验收,另一方面,一些务实的地方政府也认识到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评价体系的重要性。通过监测城市各领域与智慧城市建设内容相关的指标,对智慧城市战略实施后对城市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估,可作为调整各项目实施路径、实施进度、资金与组织投入的重要依据。

2013年,住建部在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时推出了《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在“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制定的2015年工作计划中,把“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为重大课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制定并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项制订的总体要求》,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分项制定提供统一依据和参考。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提出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分为能力类和成效类两类指标,能力类指标一般是客观性的指标,体现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发展机制、网络安全、创新能力共4个方面的保障水平;成效类指标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体现给市民、政府等用户带来的实际影响和用户的主观感受,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及产业体系现代化共5个方面的城市建设成效。从“信息资源”到“产业体系”都属于一级指标,分别下设若干的二级指标。

第9篇

一、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高中学生对程序设计的信心不足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开设时间不足,造成绝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再加上程序语言本身学习起来有难度,使学生很难理解算法的思维特点,增加了程序设计学习的难度,从而还产生畏难情绪。

2.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课时不足导致程序设计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过多依赖于教师,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安排没有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和主题,对于学生在程序设计上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不利。

3.现有的设备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以我校的教学设备为例,配备四个机房、两间智慧课堂教室、高速局域网和联想多媒体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具备开展智慧课堂的硬件条件。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缺乏专业规划,坐拥宝山而不知,使得现有的先进信息技术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二、应用智慧课堂支持程序设计教学

针对高中程序设计课程特点,我们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老师定期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汇报,共商共议,共同进步,逐渐构建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策略,创建出适合程序设计教学的智慧课堂。

1.课前导学

(1)预学指导

预学指导能够指导学生自学的顺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可以告诉学生在自学中的目标、不要偏离航向,同时也告诉学生在学习中的侧重点,让自学目的性更强、更有效率。

(2)微课讲解

微课讲解包含语言精讲、算法思维、典题讲解。语言精讲,有预见性地录一些微课,来解答学生在自学时遇到的问题。算法思维,现在的学生算法思维不足,或者是有些能应用算法的现象和模型是看不到的,不利于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典题讲解,把先学检测里的题都录制一个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观看微课。

(3)预学测试

预学测试主要是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选取有针对性的若干基础题,检测一下孩子们的自学情况。具体的操作是利用智慧课堂平板电脑答题卡的功能发给学生,学生自学之后进行测试。老师利用智慧课堂的统计功能进行评价的跟进,使得学生自学环节能够有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这也是传统课堂中无法完成的。

2.“云”中学习

在智慧课堂中的云课堂中为学生和教师都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和教学资源。教师教学时可以利用智慧课堂的录制和回放功能,可以录制教师讲解的详细过程。通过同屏传输把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回放”功能进行复习。对于在课堂中生成的视频、课件等各种资源等同时能上传到云课堂,不断丰富云课堂教学资源库,让学生真正随时随地地学习,从而实现全方位学习。

3.立体、动态化评价

第10篇

在21世纪,教育将是社区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如同农业社会的关键是土地,工业经济的关键是资本投资。学校、学院和大学定义着一个社会长期的健康和繁荣,培养明日的工作者和领袖,学术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未来的知识与科学。正如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Eric Hanushek所言,一个经济体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长的能力――其创新和提高生产力与实际收入的能力――与向广大职工提供的教育的质量紧密相连。然而,教育系统所面临的挑战令人生畏。因此,要应对技术、商业、政治和人口统计数据等方面的变化,就需要有新的教育与学习办法。

对于一个6岁开始上学的孩子,当她准备进入劳动力市场时,那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目前信息的增长速率每两年就几乎要翻一番。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塑造教育以满足甚至连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的期望呢?虽然越来越明显的事实是教育能最好地预测个人的经济成功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成功,但是,当面对有限的资源、僵化的基础设施、根深蒂固的流程、越来越不连贯和不兼容的数据以及上升的消费需求时,这些系统要如何回应?

在许多智慧城市项目中,“智慧教育”等主题正在成为各种想象和产品开发的重要关注点。在智慧城市中的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一个可以学习的城市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技术正在改变我们提供教育的方式。以前传播知识是靠课本,现在开始转移到通过计算机和移动智能设备提供动态的学习内容,从而更专注于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教育,即按照学生的节奏,提供相关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同时,学校可以紧随当前的最新信息,充分利用学校、校园、地区和世界各地的教学资源。

本文首先阐明为什么需要智慧教育,随后展示了智慧教育的美好图景。紧接着,文章描述了目前现实生活中智慧教育的情况,即用技术改变教育,并配以国外案例,以期给读者留下更为直观的印象,从而对智慧城市中的教育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为什么需要智慧教育

在数字世界中,代码就是法律,但是大多数市民并不知道他们其实有机会了解,然后更改这些代码。天生的数字人只是一个神话,真实的情况是,新一代人自然会涉及技术,而更真实的情况是,他们当中能够真正理解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开发出新用途的百分比仍然很小。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不会因为收入水平或学历而存在巨大差异。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不教会市民如何非法入侵,我们就不可能有充满黑客的城市。更为甚者,如果非法入侵并不令人愉悦的话,我们就不会有充满黑客的城市。对于智慧城市来说,新的教育方法相当必要,因为它能保证智慧城市集合其市民拥有的所有潜力。并且,新的教育方法必须基于信息技术促成的创新和创造性。

智慧教育有一个基本框架,称为DULP,即D,设计启发的学习(Design Inspired Learning);U,无处不在的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L,流动的学习场所(Liquid Learning Places);和P,以场所中的人为中心的设计(Person in Place Centred Design)。但事实上,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这一框架总是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也就意味着目前智慧城市框架背后隐藏的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在今天的智慧城市模型中,很多时候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基础设施被视为必不可少的资源,它们用以优化资源的消耗,并让整个城市中的流动(包括商品、人和数据的流动)更顺畅。在其他时候,信息和通信技术被视为酶和催化剂,它们能够从效益与效率双方面优化城市流程。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所有的智慧城市标杆和排名中,事实上,教育几乎都被认为是一个助推因素,只在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比如学校密度、通过大带宽提供内容和服务,以及生产系统运作所必须的技能和能力等)影响生活质量。在这样一种智慧城市模型中,往往低估了DULP框架中字母D(设计启发的学习,即Design Inspired Learning)和P(以场所中的人为中心的设计,即Person in Place Centred Design)的相关性。不能将住在城市中的人仅仅视为是数字,相反,他们是人,他们的行为受动机、期望、个人欲望和需求驱动,并且他们有自己的风格。另外,随着社会的日益复杂,个人也需要学会如何定义和即时重新定义实现期望的进化路径。

其次,为避免可能出现新的“分歧”,从而成为“智慧公民”,个人需要掌握新的技能。但事实上,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将来需要掌握哪些新技能,以及这些技能将怎样被技术背景推动、并通过评估而被获取。换句话说,在智慧城市的移动通信技术和学习中,“数字属性”到底有哪些维度?貌似技术性的技能(technical skills)将远远不够,个人需要获取越来越多的所谓的“人的技能(people skills)”,而要监控这些技能的获取将会复杂得多。

再次,没有普遍适用的智能城市模型,因为在确定向智慧城市发展的路线时,当地的文化和约束发挥着关键作用,进而影响未来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这就意味着,走向智慧教育的方法必须是全球性的,其中技术要尊重情境特点及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所有这些都表明,如果我们想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就必须注重教育,尤其是智慧教育。而且虽然是从学校开始,但应该为所有公民可用。否则,我们只能实现城市自动化,而不是城市智能。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大部分需要的工具是开放、自由、随手可取可用的。我们要做的只是把它们与现有设施和教育服务放到一起,开始工作。

智慧教育的美好前景――智慧学校

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发生在学校里,但无可否认,智慧学校将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物理性能,同时能让学生为在未来日益复杂、日益技术化的世界中生活做好准备。在建筑层面,智能系统可以帮助学校、学院和大学更好地管理其能源系统、安防、通信和运输。在更高的层面上,智能系统可以帮助连接系统和校园,也可以启用虚拟学习和在线学习,并融入社交媒体。在最高的层面上,智能系统能够与现代教育思想合作,真正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智慧城市中,是什么成就了“智慧学校”?

新兴的智慧学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大数据的依赖,这一点与它们所属的智慧城市一样。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Chicago Council of Global Affairs)的一份关于未来“特大城市”治理的报告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报告中有一章专门针对数据驱动的大城市中的大数据与教育,其结论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教育中的大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指导、监测、评价和问责的质量。”

那么,这样一个大数据驱动的学校将会是什么样子呢?《用大数据学习:未来的教育(Learning with Big Data: The Future of Education)》一书提供了学校作为“数据平台”,“大数据生态系统的基石”的无缝形象,在其中,教育材料将通过算法量身定做,并且不断改善。其作者认为,大数据将在三个重要方面,通过数据化学习过程重塑学习:一是通过实时反馈;二是让教育体验个性化、个体化;三是用概率预测优化学生的学习。而这些变化正在通过各种事实或因素的组合来到人们面前,比如通过点击流数据,能够不断记录和追踪学习者情况的在线课程;可以在如何使用中学习到知识,并能跟老师“顶嘴”的电子教材;通过自动化的实时分析,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需求量身定做学习材料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能够从学生的行动中收获数据,向他们学习,并预测学生个人可能的未来绩效的新形式数据分析等。

智慧学校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它是高度社会联网化的学校,是有理智的学校。学习者参与到社会连接的生态系统中,在家里学习,也在线学习。微软的“受过教育的城市(Educated Cities)”项目正是这种愿景的一个示例,它举例说明了网络技术基础设施与天生具有社会性的人之间存在的感知对称。在其中,学生被强调是参与到新的数字倡导的社会形态中的社会学习者。同时,“受过教育的城市”白皮书中强调了移动设备与社交媒体平台的社会力量,它们可以使对话成为可能,打开新的“社会渠道”,并使用“社会工具”促进合作。可以说,微软的“受过教育的城市”中的这一社会形态是基于开放教育、云端学习、智慧民众、集体智慧以及参与文化等的现代思维,它与传统学校教育相反,在社交媒体网络的促进下,更有可能具有开放网络、互联系统和互动性。

智慧学校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能够“感知环境”。在智慧学校中,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不断地捕获有关学校设施和学生行为及运动的信息。这些信息与学校的教学交织在一起,影响学生如何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比如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生物传感器可以让使用者追踪、收集和分析关于他们自身活动与健康的数据,有时,这被称作是“量化自我”的技术,或者被叫做“穿戴自我”的实践。通过量化自我技术,学生的身体被重新定义为一种可编程的软件,可以不再被窃听,也可以被升级、打补丁和优化。预测性的跟踪和传感技术中所包括的学习分析平台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跟踪学生的数据,将它们与行为模型相连,然后结合这些数据推测未来可能的进展、行动和结果,从而制定有可能会推动个人和社会行为的自动干预措施,抢先未来。在智慧学校中,量化的学生是大规模的数据开采业的产品,同时也是智慧学校的对象,他们通过其“数据点”不断地被感知和识别,并且易受持续的数据监测过程、预测建模、实时的说明性干预和先发制人的教育等的影响。新型教育数据科学家和学习分析公司(如Knewton)声称,他们可以收集并挖掘学生身上数百万的数据点,甚至多于谷歌对其用户收集的数据点。

虽然智慧学校在许多方面是技术乌托邦未来派的幻想,但它们反映出一种新兴的社会技术现实,在其中数据追踪、传感和分析与社会大脑的特定行为模式相结合,对教育行政、课程、教学法和评估的影响越来越大。智慧学校将以人造感知的方式调动数据的不断收集和连接,将学校绩效的每个方面都融入到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的实时过程中。

或许,最重要的是,智慧学校将会是真正为我们考虑的学校,它们向我们学习,也努力了解我们。智慧学校将是完全混合的环境,在其中人类和非人类的事情相互联系、相互学习――学习者的社会大脑与学校的知觉彼此互动。当人们向机器学习,同时也了解机器的时候,智慧学校中的机器也会向人类学习。

智慧教育的现实――技术改变教育

教育技术可以改善我们的教育和学习系统。

数据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乏的资源之一。在跟踪年级、出勤、测验分数和进行统计时,学校和大学总是在记录和存储数据。随着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日益普及,教育机构现在可以实时地收集学生的学习及相关进展情况的数据。使用大数据和分析技术,所有的一切――从出勤到校园建筑的能源使用――都能被查明并进行改进,同时可以共享资源,以便加强学习、尽早指出不良趋势,并在向工作目标前进时灌输共同的目标感。可以说,分析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教师更方便地访问信息,而以前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有了这些技术,现在教师们可以真正专注于教学,并让学生参与进来。

今天的学生希望他们的学习环境是他们成长并生活的环境的镜像,也就是说,始终穿插着不断更新、随时随地可用的信息,并且能够实现个性化、多渠道的学习。“教室”一词变得比文字更加形象化。仅就美国而言,在2011年到2012年间,大学生拥有平板电脑的比例上升了300%以上,拥有自己的平板电脑的高中生的数量增加了400%。超过80%的公立和私立大学,以及将近70%的社区学院有无线教室。专家们认为,移动技术为降低教育支出提供了机会,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研究人员计算表明,通过使用基于技术的学习环境,每个学生每年可节省56437美元。这一数字中包含了获得和维护技术基础设施的额外费用、由于课程和与学习相关的资源减少的费用,以及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而实现的社会成本的节约。

通过数据、移动和云技术,学生经验已经在增强。对大学来说,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确保每一个被招收进来修读高等教育课程的学生都能得到要毕业的相关支持,并有就业保障。为此,伦敦南岸大学(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投资于“杰出学生经验(Exceptional Student Experience)”,在云基础架构之上,使用分析、移动、社交和安全的混合解决方案,监控每个学生的学术进展。这一为期五年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帮助学校实现了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技术改变教育的成功案例:通过大数据实现智慧教育

与大部分的学区一样,美国亚特兰大郊区的格温莱特县(Gwinnett County)公立学校在经济衰退中备受打击。从2008年到2012年,这个拥有132所学校、超过17万学生的美国第14大的区,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样化,但由于计税基础收缩,也变得越来越穷。但与其他大部分地区不同的是,格温莱特县能够事半功倍,并且已经据此成功而得到更广泛的认知与认可。在2010年,格温莱特县公立学校获得著名的城市教育大奖(Broad Prize for Urban Education),并于2014年再次入围决赛圈。那么,他们到底是怎样做的呢?

做为教师而言,越了解自己的学生,就越能成为一名好的教师。因此,所有的成功,归根结底来源于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学生参与度越高,得到的教学结果越好,因为这样做意味着教学工作在试图尽可能的与学生相关。技术在相关性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首先,它可以帮助孩子们使用、并理解很多事物。格温莱特县公立学校正在实施一项具有课程和教学的数字环境的大型项目――电子教室(e-CLASS)。学生们拥有可以访问数字内容、课程计划、评估以及学生信息的电子设备。可以说,这是一种提高参与度的伟大方式。最近,哪个孩子没有智能手机?所以,可以挖掘这方面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随后,就可以进入分析,得到关于学生的各方面信息。

如今,格温莱特县学区的每位教师都可以打电话要一份ABC报告,其中显示某学生缺席多少天,有多少学科推荐该学生,以及所有与该生学业相关的详细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会在前一天的午夜得到及时更新。所有学生的这些信息,教师和辅导员都可以看到。不仅如此,报告还会在某一学生可能走错方向的时候及时发出提醒。这一技术可以告诉教职人员,如果做X,那么Y就可能发生。该技术已经提高了教职人员工作绩效,因为它可以帮助教职人员发现消极因素,而如果不进行干预,这些因素很有可能导致学生辍学或无法毕业。

那么,这些信息如何帮助教师或管理员做出更好的决策呢?理论上讲,越早知道一个学生有走向错误的趋势,就越容易进行纠正。以暑期学校为例,一直以来,都是那些相对落后的孩子会成为暑期学校的学生。但其实有研究表明,上暑期学校不会带来多大的分别,尤其是当暑期学校只是重复学生第一时间没有掌握的那些内容和方法的时候,更是几乎没什么帮助。如果教师可以早些时候就发现预警信号,并在暑期学校之前就进行干预,就会容易得多。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孩子,并且创造出一个更好的图景,知道他们是谁,他们的弱点在哪里,从而指导教师在哪些方面可以有不同的行动。随着更完善地使用分析工具,甚至将来可以做到直接做出建议的地步,比如它会指出某学生的薄弱环节,同时指出如何进行改进。

教育一直被淹没在数据中,但却缺乏信息。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关注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事情。使用分析能让教师更方便地访问信息,而在以前要做到这一点要多花很多时间。现在,在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真正专注于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同时,分析还可以帮助教师变得更为专注和高效。使用技术,将能够减少辍学者,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技术的应用,2013年该地区学生的毕业率增加了4%。

第11篇

【关键词】智慧工地;大数据;智能化

1工程概况

某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40万m2。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和绿色施工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成果,如此重要的项目,如何进行好项目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管理尤为重要。作为地区首批智慧工地示范项目,该项目将运用BIM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实现项目工地的员工管理、物料管理、进度管理、生态管理和安全管理。

2安全管理

2.1工人安全教育管理

1)实名制人员教育交底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拥有员工实名制认证功能,可以实现工人实名制签到。在工人接受现场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时,通过扫描员工人脸,可以实现培训签到并生成安全交底签名手续。2)安全体验馆教育培训安全教育体验馆可以现场模拟爬梯、安全带应用、墙体倾倒、高处坠落、平衡木及撞击等场景,使员工的教育培训更加身临其境,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1]。

2.2工人违章作业管理

1)远程视频监控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全覆盖,尤其是工地大门、材料库房、施工重点区域等重点场所,确保视频监控覆盖,安保人员定期检查巡视。视频监控数据通过网端传输至智慧工地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智慧工地后台或登录手机端实时查看现场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现场违章情况,提高作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2)未戴安全帽抓拍及报警在工地的出入口和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设置安全帽抓拍告警系统,及时发现未正确佩戴安全帽等违章行为,对于违章情况及时发现并告警管理人员。3)临边洞口声光报警在施工现场的电梯井口、孔洞、高处边缘等高危易坠区设置声光警报系统,当人员靠近边界时,系统自动感应并发出声光警报,后台给管理人员发送相关信息进行提醒,有效降低现场高空坠落风险[2-5]。

2.3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和危大工程安全管理

通过智慧工地平台,监理人员可以将现场质量隐患和问题拍照上传至后台,相关责任人收到后进行问题整改。管理人员对问题或违章等情况全过程审核,并生成整改通知单、考核结果、安全日志等,实现问题缺陷闭环管控,提高缺陷隐患处理效率。在起重机、升降机、卸料平台、高大支模、爬梯等高危设备附近覆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高危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全程监控记录、异常告警,切实提高高危区域的风险管控能力。

2.4风险源监控管理

智慧工地平台可以自动记录已经识别的风险源,并且支持打印,可张贴在工地现场。通过扫描智慧平台二维码,查看风险源具体信息,监管人员可以随时查看风险源管控执行情况,并直接将数据形成清单,按照要求上报给政府监管部门。

3人员管理

3.1人员实名制管理和考勤管理

在智慧工地平台上,将所有参建员工信息录入员工实名制管理模块,建立员工实名认证的管理系统。实名制系统可以应用于员工的日常考勤管理和日常考核管理,对在作业过程中违反相关规章制度的员工进行处理,切实规范员工作业行为,加强员工安全管控。员工实名制管理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员工的日常履职考勤管理。员工日常考勤信息可以采用门禁系统、移动平台考勤等方式。门禁系统考勤是在项目门口设置人脸、指纹、身份证识别考勤机,员工进入工地施工区域时,门禁系统会自动生成考勤记录。同时,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也可以使用智慧管理平台移动端,进行人脸识别打卡考勤,记录员工出勤情况。管理人员可以登录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后台查看员工考勤记录,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员工出勤数据,计算出员工出勤率、单日出勤数等,并设置考勤预警条件,对岗位出勤不满的情况进行预警。

3.2从业资格管理和教育交底管理

智慧工地平台可以录入员工信息,并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资格证书登记、备案等,对证书数量进行动态管理,对资格证书数量和有效期进行提前预警。进行现场安全班组会或者安全技术交底时,使用智慧管理平台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生成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签名记录。

3.3工人诚信管理和工资管理

智慧工地平台具有人才考核功能模块,可以从考勤、作业技能、工作效率等多维度对员工进行考核。管理人员根据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权重、打分等,并将考核结果生成人员档案信息库。同时,系统中设置黑名单功能,将失信员工或者严重违章员工计入黑名单系统,将其与授权的企业共享,降低企业用工风险。智慧工地平台的另一重要部分就是工资管理模块,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利益,影响到企业用工稳定。工资管理模块可以与考勤记录、奖惩记录进行自动核账,对工资与考勤不符、实发工资与应发工资不符、账户资金不足等情况及时发出告警。通过工资管理模块可以对工资发放问题及时预警并提醒管理人员解决,避免用工薪酬纠纷。

4质量管理

4.1质量隐患巡查管理和实测实量管理

质量管理模块是智慧工地系统的又一功能。系统将采集的质量和缺陷问题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分包单位、责任人、问题类型及趋势等进行分析,自动生成数据报表,对关键缺陷进行预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后台查询和统计质量问题并及时督促整改,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4.2质量检测报告管理

管理人员可以将各种试验检测报告以及验收材料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数据资料可以与授权部门共享,相比传统纸质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智慧管理平台与政府部门平台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实时检索查阅相关信息。

5进度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

智慧工地进度管理系统采用斑马双代号网络图代替传统Project进度管理,可以展示出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情况,管理者可以据此预判劳动力资源使用效率并进行人力资源调配。通过对比前锋线数据,自动显示实际工期和计划工期差别,工程进度展示更加直观。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实现对废水、废气、扬尘、噪声、固体废弃物、能源消耗等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关措施,改善现场施工环境。

5.1扬尘噪声监测

项目现场设置有环境监测仪,对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噪声和PM2.5等指标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端口将数据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当环境超标时进行告警,提醒管理人员并自动启动现场喷淋系统,降低粉尘颗粒浓度,管理人员收到告警后,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环境干预,降噪除尘使环境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5.2废水监测

工地废水达标后排入市政管道,在排水口设置污水感应传感器,并将数据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后台设置污水氨氮阈值、SS范围值、COD上限值,当监测数据达到事先整定值时,系统自动预警,平台发送预警信息至责任人和政府监管部门,相关人员则采取措施确保工地废水达标。

5.3废弃物监测

项目工地现场对废弃物分类存放,分别按照建筑碎料、剩余混凝土及房屋装饰等类别分区域存放,在存放密闭空间内安装监测仪器,数据自动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当垃圾数值达到设置的数值后,会产生预警,并将预警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和责任人,责任人采取措施进行垃圾处理。

5.4废气监测

项目工地现场设置废气传感仪器,主要监测环境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指标,并将监测数据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当现场监测数据超过整定值时,系统进行预警,并发送信息至责任人,提醒责任人采取措施改善现场空气质量。

5.5能耗监测

通过现场水、电端口设置的智能水表、电表,将使用数据传至智慧工地平台。通过平台进行数据监测和统计,并设置能源使用指标预警值,当现场水、电、气等使用数据达到预警值时进行预警,并将预警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责任人排查能源消耗异常情况,查明能源消耗异常原因,达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的。

第12篇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杭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旅游学界、业界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旅游院校的师生共400余人参加了年会。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旅游学院院长、《旅游学刊》主编黄先开教授主持开幕式。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向年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并委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秘书长唐志辉代为致贺。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张吉林、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立中、教育部高教司财经政法与管理教育处处长吴燕、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徐永利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

此外,由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合作建立的休闲服务标准化科研基地、北京联合大学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北京联合大学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共建的旅游信息化研究中心在会上举行了揭牌仪式。

一、主题报告

东北财经大学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教授为此环节主持人,国内外三位著名学者分别做了引人深思的主题报告。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杭州旅游发展模式再思考》为题展开了论述。演讲主要分为四部分,首先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这一理念,城市化运动应以人民的生活品质为尺度。其次是“生活品质之城”,分为三类人的品质:市民生活是基础,外来创业是提升,观光休闲是集中。这样就形成了二元结构的缓解,这在杭州体现得非常充分。再次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追求我们的家园和一系列发展是很正确的,但是必须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敬畏自然,尊重前人。最后是“旅游的开拓”,要整合资源,开拓新局面,按照后工业化的视角,挖掘前工业化的资源,利用工业化的成果,创造超工业化的产品。

Tourism Management主编Chris Ryan教授以《近期研究重点和进展》为题介绍了旅游研究历史、中国学者的学术贡献、不同国家对旅游研究的贡献、研究方法的应用、研究主题的分类,并进行了旅游研究讨论。其中,他特别指出,社会科学研究中混合方法的使用崭露头角,新的研究软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结合文字和统计分析。还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更好地使用网络作为研究发表的媒介(使用可视化的数据)。

北京大学秘书长杨开忠教授以《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面临的陷阱》为题进行了演讲。杨教授谈及了制约我国旅游加快创新驱动转变的四大陷阱:第一,充裕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陷阱;第二,大国规模经济的陷阱;第三,旅游寻租陷阱;第四,旅游虚拟经济陷阱。其中,杨教授特别强调了在旅游寻租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二、主题论坛

第一论坛为“世界遗产与旅游”,由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主持。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副主任王信章先生,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徐嵩龄研究员,《旅游学刊》名誉主编刘德谦教授,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刘锋研究员作为嘉宾围绕此議题进行了探讨。

王信章认为,作为一处世界遗产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应该做好四个工作:一是遗产的保护;二是遗产的传承;三是遗产的推广;四是合理利用。徐嵩龄表示,西湖“一免”起的作用不是“四不”所能代替的。第一,“一免”使西湖进入真正的本位;第二,“一免”以后,整个西湖的规划以文化为主导;第三,缓解节假日景区超容量问题;第四,改变旅游方式;第五,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刘德谦提出了“亲和力”这一概念。他认为,近几年,中国旅游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亲和力”在世界经济论坛关于旅游竞争力的报告中排名仍较落后,要思考如何培养我们的亲和力,从杭州的现象看亲和力的培养,就是我们的世界遗产发展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吴必虎谈及四个观点:第一,杭州模式、西湖模式,和其他的地方申请世界遗产不一样,是旅游促进了遗产;第二,杭州是从景区经济走向城市经济;第三,杭州不像其他地方搞全域城市化,它叫全域旅游;第四,现在很多遗产已经缺少了场所的精神,但其实文化场景是最应该保护的。杨振之认为,所有遗产都应是公共资源、公共产品,这些本来就应该低价或者免费。这样做下来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了真正的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在其中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另外,他认为,关于遗产旅游开发过程当中兼顾当地人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制度设计。刘峰首先向杭州的做法表示了敬意。其次表达了一种遗憾,即虽然杭州西湖已经做到了“一免六不”,但目前很多高品质的遗产性的景区都在进入一个“百元时代”。刘峰指出,我们需要走向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景区的发展模式。另外,他认为,杭州已经进入了一个工业化的中后期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