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就业前景

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就业前景

时间:2023-09-04 16:5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就业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就业前景

第1篇

[关键词]会计角色;就业前景;市场饱和;注册会计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38-02

1 前 言

裹身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貌似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当刚背上书包迈入小学的孩子说出“等价交换”时也并不会感到惊讶。虽然等号两边不一定会有人民币的出现,但一定都是象征货币的符号。而人们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似乎也越来越愿意和钱打交道,无论是充当消费者、生意人,还是工作角色。这样一来,会计这个职业也就慢慢地炙手可热了。其实,从古至今,会计行业永远都处于商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任何一个企业,大到成千上万名员工,小到三五个创业伙伴,都不能缺少一个管钱理财的人,而且,这个角色的作用既可以普通到人们常常忽视他们,也可以重大到关乎企业能否立足于竞争市场,充当这个角色的人物数量也可以从一个到一群不等,这样的一系列职位包括出纳、财务会计、会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等。然而,蛋糕越来越大的同时,分蛋糕的人也与日俱增,且分蛋糕吃的人的增长速度甚至要大于蛋糕做大的速度。市场趋于饱和的今天,会计行业的就业率显然已经不像曾经那样可观,这将是我们每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要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不否认会计职业的重要性,但也不能逃避该职业市场的饱和度,这样的利弊难以权衡,它与这个社会日益变动的状态息息相关,与我们的学习精细程度密不可分,所以,会计就业问题是整个市场与我们自身双方面所决定的,是来自不同本体的不同因素所支撑起的大框架。

2 会计的职业定位及市场需求

会计这个职业在社会中充当一个人人敬畏却又人人向往的关键角色。首先,对于会计角色这个词语要有一个大致的定义。我国较早研究会计角色问题的学者是王开田教授,在他发表的《现代会计角色论》中尝试把会计角色界定为:会计行为主体在特定的跨级主体内所处的社会地位,应享有权利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行为模式。之后又有学者从制度变迁、公司治理和会计政策等方面研究了会计角色的演变、形成、定位和内容等问题。综合来讲,会计角色是人们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功能要求,是由会计工作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会计的具体行为表现、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是社会角色中的职业角色而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一个历史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概念,即会计在不同的场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这个偌大的竞争残酷的浑浊的市场中,会计角色是由会计职业中的各个岗位来填充的,不同的岗位演绎了不同的会计角色,造就了不同的会计人群。会计岗位的种类除了我们日常熟识的出纳、稽核岗位,还有资本、基金核算岗位,收入、支出、债务债权岗位,总账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等,级别更高的有会计机构负责人岗位以及总会计师岗位。此外,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多重岗位的提供使会计专业人员拥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会计岗位的人员越来越多,但同时也由市场管理体制的变化带来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项管理体制不断地变革,单位财务工作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实行专业化集中管理是大势所趋,而会计岗位的轮换就是会计委派制的一个延伸,它可以是在同一单位让会计人员轮换担任若干种不同财务工作的做法,也可以是会计人员在各单位之间定期进行岗位交换的做法。在现代企业中,这一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更大的范围,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制度。长期以来,会计人员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或者会计人员兼业务岗位,或者在岗人员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亲属关系,或者一人从事多个不相容的会计岗位的情况,以致部门财务工作产生如下负面影响:首先,会计人员对财务工作产生不满和倦怠情绪;其次,会计业务水平跟不上,虽然管理层一直以来都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但只强调主办会计的培训,一般会计缺乏全面专业技能,会计人员一有变动就有些措手不及,如车购税人员划转时,大量主办会计划转了,财务工作青黄不接,财务管理深受其苦;最后,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经济案件,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与财务人员脱不了干系,会计职场的弊端如此也就慢慢地显露出来。尽管如此,依然有更多的人渴望踏入这趟水,这就出现了会计市场一窝蜂的状况,各路人马奔波于做账、审核的旋涡中乐此不疲,导致就业市场日渐趋于饱和。也许行走在大街上的十个人中,就有八九个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中的小会计,这样看来,也许会计行业的空缺真的越来越少,当有一天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其余无法就业的会计人员就只能一面虎视眈眈地觊觎别人的职位,一面寻思着如何转行,而这些人的现在也许就是仍在学校学习会计专业的我们的未来。尽管市场在水深火热的经济环境中仍不断壮大着,但壮大的速率只会逐渐减小,最后达到零之后,维持平衡状态。而新进人员的浪潮却在蓬勃发展,他们对每一个会计职位都如饥似渴,当表示市场壮大的曲线和表示求职者增长曲线以不同的斜率同时上升时,总会有一个交点,交点处,二者相等,市场饱和,但这个稳定的时代早已是离我们远去的20世纪几十年代的时候了。而现在的状况处于交点的右方,于会计职位而言,供不应求,所以,自热而然有很多人没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会计专业就业难也成为一种说法。

再将目光转回自己身上,无论在家人或是朋友眼中,从事会计总是一项兼稳定的职业和可观的收入于一身的行业。会计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记账、算账,它已经渐渐地上升到参与公司的财务管理,参与决策,参与制定公司战略方案的高度上,未来还必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至于我们可以从事的职业类型,大概分布在三个领域中: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的财务部门或是考公务员进入政府机关。若可以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不论于谁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良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从助理会计师起,进而努力考取注册会计师证,进一步的发展可以通过考取注册评估师或审计师资格来获得;若在企业的财务部门,则是最适合会计专业发挥专长的地方,记录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公司预算、运营评估、成本管理等,这些都是基于我们的专业知识,所以对专业知识,要精益求精,彻底掌握;若想要拥有更稳定的铁饭碗,则可以考虑进入政府机构,从事会计或审计的工作,对政府机关的财务状况进行核查,同时要求我们考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或是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这些与职称相关的考试都会对我们在职场上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选择会计,就必须接受需要一路考试来获取职称的事实。当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会计越老越吃香,因为老会计的经验是可贵的,是后来者短时间内无法得到的,而经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处理日常业务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这些经验只能是我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慢慢积累下来的。对于在校生而言,目前只能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有关职称的会计考试,使得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虽然表面上市场正趋于它的饱和状态,满大街的会计人员一把一把抓,但真正的会计高级人才的稀缺也是目前就业市场的一个特点,比如: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是当下会计职场的一个缺口,因此,它不仅是一个热门职业,而且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巨大,就业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当前的就业状况对高素质财经人才的需求更为突出,而注册会计师就业方向十分注重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培养,这些毕业学生在就业时已成为各大企业和金融证券机构竞相争抢的对象。

目前我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加以应用。会计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手艺,它不同于一般的管理类学科,会计培养人才的方式是纵向培养,从基础会计到高级财务会计一条线,使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逐层深入。但凡事都要学精、学细,学会一门学科并不困难,但要学好一门学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往往容易停留在“会”的层面上而不愿意继续深钻,所以只能和一大群人去争去抢那平凡的有限的几个职位;但当我们能够站在一门学科的顶尖处来俯瞰脚下的一切时,将会有更多更优秀的大门向我们敞开。所以,当我们抱怨就业前景不好时,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去眺望。

3 结 论

会计就业前景究竟好不好,虽与市场有关,但市场的状况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所以,只有让自己更强大,才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开田. 现代会计角色论[J]. 会计研究,1998(2).

[2]许家林. 论会计科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J]. 会计师(理论),2007(2).

[3]乔世震. 会计案例[M]. 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

[4]颜洪玉. 新时期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中国市场,2011(14).

第2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财务管理 人才培养 职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理财环境日趋复杂,现代社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高职院校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从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各方面的要求入手,对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创设于2005年,较之其他专业历史较短,更应通过不断创新来形成自身特色,并通过开展社会调研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

一、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创新培养的背景及意义

(一)时展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许多学校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从整体上而言,这种努力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才市场的要求总体存在差距。市场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人才的培养要跟上时展的脚步。

(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提升

近几年财务管理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学科和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等均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特定地理位置,温州更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温州的民营经济已到了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温州企业倒闭潮、民间借贷危机等一系列事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不再是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而是转向更高层的财务筹划、投资理财设计、风险防范等。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知经济法律法规,通晓财务核算、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更要具备风险管理意识,能够主动参与管理,为经营者出谋划策,具备分析、决策能力,能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做出理性、正确的决策,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备全面谋划运筹能力。

(三)财务管理作为新设专业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来形成自身特色

财务管理作为高职新设置的专业,无论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还是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健全上,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由于会计学和金融学知识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造成大部分高校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要么偏重于会计学,要么偏重于金融学,或者只是把会计学课程与金融学课程进行简单组合,而没有形成关于财务管理学科的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另外,在师资队伍方面,仍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会计专业师资,在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及教育背景等方面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既制约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创新,无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本身的特色,也不能满足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基于温州地区的高职财务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提高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近年来我们在温州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调研对象主要为温州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银行等,涉及工业、商业、房地产业、服务业、金融业,被调查的人员包括单位中的财务主管、项目经理、人事主管、财务人员等。调研方式主要有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网络收集等。调研内容主要涉及:财务管理岗位设置及需求状况;财务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等。结合调研数据,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企业数量众多。《2012年浙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企事业单位686 338个,其中私营企业占80%以上。而温州企业的数量居全省第三,私营企业的数量居全省第一。按每个企业配置2名财务人员计算,温州乃至浙江对财务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各类中介事务所、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调研数据表明,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有以下特点:第一,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岗位分工观念得到了大部分企业的认同。有的单位已经专门设立了财务管理中心,有的也表示有意向专门设置财务管理岗位或部门。但由于温州以中小企业居多,受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在岗位设置上不可能像大企业一样做到分工细致,目前多数单位的财务人员还是以会计核算为主,普遍缺乏综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预见,未来既能进行账务处理又能进行财务分析、资金规划的财务管理人才将更受欢迎。第二,温州家族企业非常多,很多学生来自于民营中小企业家庭,父母希望他们在学有所成后能够协助管理家业。也有一些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自主创业。因此,学习财务管理专业本身也是为其将来管理企业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第3篇

1引言

198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商管理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在下面设置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6个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从引进至今不过20多年,本科专业点由1998年的1276个增至2866个。目前全国本专业的在校学生大约为50~80万人,每年约培养出10万名本科生。随着在校人数逐年增加,工商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

2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办学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表现在与该校其他学科交叉渗透,重视实践、教学、科研、企业咨询相结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教育独具国际化特色,与美国的哈佛商学院和马里兰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等的管理学院以及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等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与国际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接轨;吉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机械加工行业培养人才;武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大内容,以涉外企业的经营管理为重点;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是系统掌握现代化管理与经济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手段,掌握电子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基本应用技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特点是对组织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着重进行教学训练;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注重以科研与学术交流促进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主要为公司企业培养“具有一定工程技术知识”的高级工商管理复合人才。

目前,工商管理按照大类进行招生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汕头大学等。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学生入学后先接受通识教育,再进入院系学习,在一、二年级,学校打通院系界限,按专业大类组织教学,重点建设全校性公共课程和学科大类平台课程,形成公共基础课和基础课的统一标准;在三、四年级,从大学三年级根据前两个学年的成绩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具体专业。从国内按工商管理学科大类招生的看,实施工商管理学科大类招生的大都是重点大学、综合性院校,而地方工科院校则推行较少。

3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模式的探索

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原则下,从现行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借鉴国外经验以及我国重点大学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国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构建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图1)。图1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模

式目标选择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的目标,是构建“两平台”+“专业主干”、“方向”+“实践”的培养模式,使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培养出的学生,能以适应社会能力为核心,以素质培养为基点,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方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为主要途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夯实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强化综合管理能力和执行力等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管理人才。构建“两平台”+“专业主干”,“方向”+“实践”的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模式,实现“通识为基础、经管为根本、工程为特色、实践为手段”的“四位一体”的培养架构,突出地方性、创新性、实践性、特色性。

(1)地方性。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的根基必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这是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地方工科院校肩负着为区域性经济发展服务的历史使命,同时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也影响着他们办学特色的形成。

(2)创新性。进行开放型工程教育训练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建设“三实一创”教学基地,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实践性。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模式,不仅表现在创新性上,而且表现在工程能力的实践性。现代工程教育要回归工程实践,加强工科大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4)特色性。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根据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充分发挥智力作用,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方向课、选修课,体现其特色。

3.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实践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大类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同步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依托“大土木”,培养具有大土木背景的专业人才。该院对学生采取按专业大类招生,实行宽口径、厚基础、专业自选的培养模式。

(1)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通识教育基础课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三年级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学院开设的专业方向和个人意愿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该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所设的专业方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

(2)在大类平台课上进行统一,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时都进行了统一,优化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该专业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学制四年,采取1.5学年,即前三学期按照工商管理大类学校相应学科平台课,第四学期开始分流。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工商管理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模块,实践、创新及课外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