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规划

网络规划

时间:2022-05-30 10:09: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规划

第1篇

一、组织机构:略

二、应急范围

范围:单个计算机、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电脑病毒感染、停电

三、报告程序及规划启动

a、报告程序

如出现网络安全问题,网管员应立即上报主任与分管院长或总值班室,请求一定的协助。

b、规划启动

当整个网络停止使用时,各科室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运行

1、各医生工作站采取手式开处方。

2、门诊收费处应随时准备发票,进行手工收费。

3、门诊西药房与中药房采取手工发药,并应备用药品价格表(如价格有调整药剂科应及时通知各药房更改)

4、住院科室用药,查阅处方后到住院西药房采取借药方式进行。

5、住院西药房采取手工方式发药操作,并做好各科室药品的登记。

6、住院收费处,如当日有病人需出院,告知病人原因并留下病人电话,等系统恢复后通知病人来院进行结算

四、预防措施

1、软件系统故障:操作员可以关闭计算机并拨除电源插座,过一分钟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将自动修复错误。同时信息科应做好软件操作系统的快速备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计算机运行。(如不能正常关闭计算机,可直接按主机电源5秒强行关闭,此操作对计算机有损害请尽量避免)

2、硬件系统故障:如发现在鼠标、键盘、显示器或不能启动计算机,请与信息科联系,经网管员检测不能立即修复的,网管员应立即起用备用设备对其进行更换,同时信息科应好备用计算机的工作。

3、打印机系统故障:如打印机在工作中出现异常(打印头温度过高、打印头发出异响、进纸器卡纸),操作员应立即关闭打印机电源与信息科联系,网管员经检测不能修复,可采用备用打印机替换,计算机操作员不能带电拆解打印机与计算机外部器件。

4、网络:网线、交换机、光纤模块、ups电源故障,由信息科进行检修,如不能在立即修复采用备用设备进行更换,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5、服务器

a、ups电源故障:我们现有两台服务器电源是接入1kv的ups电源,保证在停电状态下医院数据库的安全,如ups出现故障,服务器暂时接入市电启动服务器运行。

b、软件系统故障:当软件系统出现故障,网管员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尽快解决,如不能立即解决应立即起用报告制度与手工操作方式(见后)。

第2篇

一、医院网络规划建设原则

医院网络系统的建设必须基于各种相关的技术原则,符合相关的行业规范,网络建设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 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保证医院各项业务能够顺利运行,必须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或者避免系统故障的发生。强化医院网络结构的可靠性建设。综合运用硬件备份、冗余等技术来增强医院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2. 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医院内部系统的建设时,采用先进的技术,结合医院其他设施,采用最新的网络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图像、视频(多媒体)的传输需要,保证医院网络系统始终处于先进性,在医院网络系统保持先进性的同时,还应保证网络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建设不能脱离医院实际。

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系统,只有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网络系统才能够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灵活的网络系统可以增强和提高网络的韧性和可塑性。系统的可拓展性有利于系统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

4.开放性和互连性

网络系统的多变性决定了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开放性和互联性原则可以确保网络系统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包括各种局域网、广域网等,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5.可管理性

由于医院的网络系统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因此,在医院的网络设计中,僵持可管理性的原则。网络设备的智能化,设备的可替换性,同时结合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实现网络系统的有效管理。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最终提升网络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不同功能区域信息点覆盖

医院的网络规划有别的简单的办公大楼的网络建设,因为医院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医院的显示特点和医院未来业务的发展,同时在网络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综合使用部门与医院基建部门的建议,不断变更覆盖需求,进行医院网络规划与建设。在医院网络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医院信息点的覆盖,一方面要考虑医院未来信息系统的应用,另一方面也要也考虑医疗设备、智能设备的接入运用。总体来言,医院网络规划建设的功能区域网络信息点构建情况如表1。

结合医院的现实业务特征,基于网络建设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原则,此次方案的设计如图2所示:

三、网络构架结构情况

医院网络的构架必须运用二个核心交换机,同时结合交换机到核心交换机双链路,以确保核心交换机的问题不妨碍医院其他业务的运作。but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医院的网络设计细分为核心业务区、非关键业务区、服务器区、放射科区等四大部分,不同功能区的信息点覆盖大体有优先和无线两种,有线网主要用于满足医院医生和办公人员的工作需要,无线网主要用于满足智能设备的接入使用,具体功能划分如下。

(一)核心业务区:核心业务区必须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网络的故障会严重影响医院正常业务的运行。因此,应该在该业务区的接入层交换机上采用双链路上行至会聚层交换机,这样其他支链上的业务故障都不会影响核心业务区的运作。

(二)非关键业务区:该区域包括住院病区以及一些行政科室,网络的微小故障对其业务的影响比核心业务要小。因此,该区域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单链路上行至会聚层交换机,如链路中断或上行模块故障会导致业务中断。

(三)服务器区:该区域交换机的故障会严重影响医院其他业务的正常进行。因此,应该将这一区域的接入层交换机先堆叠后,再将双链路与核心交换机万兆联接在一起,这样主交换机的故障就不再影响主要业务的进行,若任一接入层交换机故障也可在短时间内将联接服务器的网络从故障交换机切换到非故障交换机。

(四)放射科区域:放射科PACS的信息传输量非常大,因此,接入层交换机采用二条万兆线路不通过会聚层交换机直接与核心交换机相联接,千兆传输带宽到桌面,保障图像传输的速度。

四、体会

(一)医院在建设阶段,医院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就要提前介入,提前为医院提供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网络建设方案。医院功能的专业性决定了医院网络建设的复杂性,医院必须在详细了解医院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再构建适合医院自身业务特点的网络构架,确保网络系统的实用性。如今大多数医疗设施网络接口是通过TCP/IP协议完成信息的传递工作的,因此医院信息系统在建设规划时除了关注计算机应用之外,最好考虑下监护仪、麻醉机、放射设备等这些医疗设施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此外,注入门禁、楼控、停车场以及机房的UPS等设备都需要保证的网络的正常接入。

(二)随着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等现代信息系统的在医院的广泛运用,这也就对医院的网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确保计算机系统故障发生概率的最小化。因此,高效稳定的网络对医院业务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医院在网络规划时,除了要对门诊等核心业务区进行交换设备与链路冗余建设,还要对非核心业务区域,采用接入层采用单链路的方法,将网络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响度。在医院网络规划建设时,不仅要考虑医院未来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要也考虑医疗设备接入运用情况。

医院网络规划建设能否能达到预料中的效果,能否保障故障的发生不影响医院核心业务的正常运作?这还需要对这些设计方案进行演练和试验,模拟核心交换机、会聚层交换机故障或冗余链路中断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演练才能证明设计的可行性,其演练方案与测试文档也可以为现实故障发生时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于燕波.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8年17期

[2] 翟文学.关于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策略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06期

[3] 雷莉霞.浅谈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J].科技广场.2013年08期

[4] 赵睿.青岛市政府部门虚拟网站群的信息安全实现[J].网络与信息.2013年10期

[5] 钟卫.中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方案[J].科技广场.2011年10期

第3篇

【关键字】WLAN; 校园; 网络; 规划 ; IEEE802.11b/g 2.4G

一、概述

21世纪,移动通信大行其道,3G方兴未艾,4G已粉墨登场,而WLAN网络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中国电信目前也直接将WLAN网络定义为其第四张网。一般WLAN网络规划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调研及勘查、覆盖设计、频率规划、容量规划、网络优化几个步骤。

通过调研了解客户需求,明确网络覆盖目标、应用背景,分析校园对象及用户数量、业务特征等;并对WLAN覆盖现场进行勘查,获得现场环境参数、传输及点位等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WLAN网络规划总体原则和策略。

覆盖设计阶段首先确定WLAN网络的覆盖方式,即采用室内还是室外覆盖方式、单独建设还是与移动通信网络合路等。确定覆盖方式之后根据现场环境参数进行链路预算,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AP点位及数量。覆盖设计之后根据前面确定的AP点位及数量进行合理频率规划,规避频率干扰,力求将干扰降到最小。然后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容量规划。容量规划与频率规划是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提升容量将增大干扰,降低干扰又会减少网络容量,容量规划的目的就是找到容量和干扰整体最优的结合点。

在WLAN网络建成之后,进行实际的测试,做相应的优化调整,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优。

二、调研及勘查

前期调研和规划是网络规划的基础,是获得规划输入参数的过程。调研阶段需覆盖目标、网络设计容量以及网络的预期质量。

由于WLAN信号在空间衰减较快,且WLAN多应用于室内环境,建筑结构、房屋材质对WLAN信号的影响很大,需进行现场的勘查,为WLAN的规划、仿真做好前期准备。

三、覆盖设计

(一)覆盖方式

WLAN网络大体可以分为下面两种场景、4类覆盖方式。

(1)室内覆盖:单独建设方式、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

(2)室外覆盖:室外型AP覆盖方式、Mesh型网络覆盖方式。

1.室内单独建设方式

室内单独建设方式是目前最简单、应用最广的WLAN建设方式。

采取单独建设方式时,主要根据WLAN的覆盖和容量需求在相应的位置布放,并将走线长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随后的链路预算只需计算空间损耗即可。

一般来说,单独布放点位选择比较灵活,基本可以使用适合WLAN覆盖的最佳点位;并且由于使用了较多的AP,可以获得较大的网络容量。

2.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

目前很多校园教学楼已经进行了电信运营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在引入WLAN时可以考虑采用共用室分系统的建设方式。

该种方式将WLAN的无线射频信号通过合路器馈入室内分布系统,各频段信号共用天馈进行覆盖。由于WLAN设备输出信号强度较小,一般采用后端合路,使AP尽量接近天线。

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工程量较小,经济快捷。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时天线点位可能不是最优的,且由于使用的AP较少,网络容量较低。但综合成本及用户需求,一般校园内建议覆盖采用此种方式,双SSID接入。

3.室外型AP覆盖方式

对于校园内办公楼、校区等以覆盖需求为主的地区,可以使用室外型AP进行覆盖。AP置于建筑物顶端或外墙,使用室外型AP和高增益天线,对室内进行覆盖。

采用室外型覆盖方式建设速度快,网络维护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但应注意下面几方面问题。

(1)室外WLAN信号和室内WLAN信号之间的干扰;

(2)WLAN为共享带宽,无法保障单个用户的带宽;

(3)室内WLAN信号的覆盖效果。

4. Mesh型网络覆盖方式

对于室外较大面积(如大学城、校园等)的WLAN覆盖可以采用Mesh型网络覆盖。如图4所示,Mesh技术采用网状网结构,通过若干个基于无线互联的AP群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并将数据回传至有线教育城域网。

此种建设方式部署灵活、建设快捷,对传输等资源需求较少。部署时应注意频率规划及对周边WLAN网络的影响。

(二)链路预算

在确定WLAN网络部署方式之后,就要进行链路预算。

设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为Pt,空间路径衰耗PL(d),电缆及各类器件的损耗Ls,发射天线增益为Gt,接收天线增益Gr,则接收机接收的功率电平Pr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Pr=Pt+Gt-PL(d)-Ls+Gr

根据此公式可以计算得到各处的接收电平,进而确认AP覆盖范围。

下面讨论在室外、室内的WLAN信号传播损耗。

1.室外环境

无线局域网校园的覆盖范围较小,因此采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2.4GHz自由空间电磁波的传播路径损耗符合:

L0(dB)=92.4+20lg(d)+20lg(f)

其中L0为自由空间损耗;d为传输距离,单位是km;f为工作频率,单位是GHz。

2.室内环境

选取衰减因子模型作为室内无线传播模型,其表示式为:

其中PL(d0)=20lg(4πd0/λ),一般取d0=1m,当频率为2.45GHz时,其值为40dB;NMF表示基于测试的多楼层路径损耗指数。典型建筑物的路径损耗指数如表1所示。

四、频率规划

目前较成熟的,一般采用IEEE802.11b/g设备使用2.4~2.4835GHz频段。工作频率带宽为83.5MHz,划分为14个子频道,每个子频道带宽为22MHz;互不干扰的子信道有3个。(802.11a使用5.8GHz频段,目前应用较少,暂不做讨论。)

与蜂窝网类似,3个互不干扰信道可以进行频率复用,但应确保使用同一信道的AP之间应有足够远的距离,避免干扰。AP覆盖区域之间应有重叠区,以保证无缝覆盖和适应负载均衡。

表1 典型建筑物的路径损耗指数

经过链路预算,可以初步确定AP的点位。

五、容量规划

随着WLAN的普及,出现了一些用户密集的热点区域,这些区域是WLAN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下面讨论AP接入能力、干扰对WLAN速率的影响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单AP接入能力

由于WLAN采用CSMA/CA机制,如果接入用户过多,那么同一时刻发生冲突的概率明显增大,也必定会延长每个用户等待的时间。对校园场景,工程设计上一般每AP接入用户数在20~30台左右应该比较合适。

(二)信道干扰

1.其它设备的干扰

经过测试,使用2.4GHz频段的设备中,蓝牙等小功率设备对WLAN网络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微波炉等大功率设备WLAN网络的影响较大,在网络设计时应注意远离此类设备。WLAN设备靠近干扰源时,传输速率迅速下降。

2. 同道干扰

WLAN采用的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扩频码是标准的,不同的设备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因此相邻小区不能使用相同频率,否则将造成同频干扰。所以,在有限范围内单纯采用增加AP的办法是无法提高网络容量的。

3. 邻道干扰

两信道中心频率小于25MHz时,信道之间存在重叠区域,会有部分干扰。

使用邻频可以增加可用频点数,但会引入干扰,工程上一般仍采用1、6、11三个完全不干扰的频段。对于使用邻频的能否使系统总容量得以及提升、提升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

(三)干扰规避及容量提升

通过规避干扰提升网络容量,尤其是在教室等小范围空间提供大容量的无线局域网是WLAN设计的难点。针对干扰规避和容量提升,业内主要有如下几种建议:充分利用天然隔断(如建筑物、墙体等)、使用802.11a、降低AP发射功率、使用扇区天线或智能天线。

利用隔断进行频率复用是WLAN网络规划的基本方法,802.11a的使用主要受限于用户发展,这里都不再赘述。

六、网络优化

在网络规划设计及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对实际网络质量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对网络进行调整,以确保信号强度、干扰等指标达到目标值。

第4篇

【关键词】CDMA PN码 簇 复用

移动通信网络三大无线资源分别是功率资源、频率资源和码资源,PN码在CDMA网络中用于区分每个小区的无线信号,对整个网络运行质量关系重大。当前电信CDMA准备大规模加站,需要提前对PN进行重规划,为打造一个优质的精品网络打下基础。

1 PN规划概述

在CDMA系统中使用一对215长的m序列用做前、反向链路的扩频,称为I、Q PN序列。对于导频信道而言,此对m序列也是导频码,不同的扇区用此码的不同相位来区分。但要求不同扇区的相位差至少为64个比特,这样,最多有215/64=512个不同的相位可用。

尽管所有的小区扇区都使用不同的PN偏置,然而从移动台端看来,由于传播时延(邻PN偏置干扰)和PN偏置复用距离不够(同PN偏置干扰),会使某些非相关的导频信号产生干扰。另外,如果两个小区扇区的导频信号之间的传输时延刚好补偿其PN码的时间偏置,则在跟踪导频信号时会产生错误,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导致切换到错误的小区,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掉话。因此在CDMA系统中应对PN偏置进行详细规划。

2 PN规划原则

2.1 地级市内部PN规划

(1)同PN小区覆盖要有足够隔离度;

(2)相邻PN小区要有足够隔离度,如果有相互重叠的区域,则要保证PN不会误解;

(3)不同导频间的相位应具有一定的间隔,即:其它扇区不同PN偏置的导频出现在本偏置的激活搜索窗口时,对当前扇区的干扰应小于某一门限;

(4)相同导频的两基站间应有一定的复用距离,即:采用同一PN偏置的其它扇区对当前扇区的干扰应低于某一门限。

假设小区1中的移动台收到小区3的导频信号强度低于本小区导频信号强度T(dB)时,小区3的导频对小区1的导频不形成干扰,则要求:

(P1-L1)-(P3-L3)>T(1)

其中,P1、P3:基站1、3导频功率;L1、L3:基站1、3导频信号衰减损耗。

一般考虑各个基站功率配置相当,即P1=P3,则L3-L1>T。

考虑发生干扰的边界情况:移动台位于小区1的边缘,且与小区3的距离在一条直线上。此时服务小区信号最弱,远端干扰小区信号最强,最易受干扰,即d1=r1,d3=D-d1,D指复用距离。

损耗公式通常可以表达为

L=rlgd+B(dB)(2)

则L3-L1=10rlg[(D-r1)/r1]>T

D=power(10,T/10r)*r1+r1=r1(power(10,T/10r)+1)

密集市区,r=4.5;郊区,r=3.8;一般T取24dB。

因此,密集市区,D=r*(power(10,24/45)+1)=5r;郊区,D=r*(power(10,24/38)+1)=6r(r为小区覆盖半径)。

2.2 省内相邻地级市PN规划

以江西省为例,省内各个地市之间PN独立规划,在交界处要核对是否有足够隔离度(对于同PN和邻PN)。与上饶交界地市有景德镇、鹰潭、抚州、南昌、九江5个地市,其中以景德镇和鹰潭与上饶的交界最多,边界PN规划要全省统筹考虑,避免出现PN混淆问题。

2.3 省界PN规划

上饶地区与浙江、安徽、福建三省交界,其中与安徽和福建的交界处基本都是山区,不存在重叠覆盖问题;主要是和浙江交界处,高速和国道的区域有较多重叠覆盖区域,需要特别考虑。另外如果不同省PN步长不一致,为保证交界处硬件切换成功,交界处PN必须为两省PN步长最小公倍数的整数倍。

3 PN规划方法

3.1 PN区划分

大区域基本按照县城进行划分,共计11个区域,小区域设定为58个站以内(1次复用),大区域设定为59~174个站(2~3次复用)。分区图如图2所示,其中标记绿色为小区域,桔红色为大区域:

3.2 PN簇划分

PN间隔为3,共计有174个PN可用,如果为三扇区基站,则可用于58个三扇区配置基站使用。

3.3 PN小区分布

分完PN簇后,对每个PN子簇内的小区PN分布,按照阿基米德螺旋形状(顺时针旋转)进行规划。图3中,红色圆点表示基站,蜂窝表示扇区,白色的蜂窝表示空基站;第一个簇内有15个基站,第二个簇内有15个基站,第三个簇内有14个基站,第四个簇内有14个基站。

Dmax=3.15,R=0.20,Dmax=16R;Dmin=2.58,R=0.20,Dmin=13R。

假设各小区覆盖半径R相同。在PN复用时,尽量保证相同的PN尽可能远。经过实践和计算,这种分布将保证相同PN的复用距离D最大,为15.2R,最小复用距离为12R;相邻PN的最小和最大复用距离分别为6.5R、7.5R,完全满足复用距离D≥6R的要求。

Dmax=1.50,R=0.20,Dmax=7.5R;Dmin=1.30,R=0.20;Dmin=6.5R。

第5篇

【关键词】网络;交换机;拓扑图

前言

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稳定、安全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技术水平,为研究开发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现代化平台,建立Intranet技术的高速多媒体校园网是非常必要的。

1.校园网建设目标

我校是一所以电子专业为主的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校园网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灵活性强,扩展性好的技术领先高效的网络平台,要保持在今后3-5年内满足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和学校管理需求,同时也要使学校南北两个校区无缝结合,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的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工作环境,为学校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校园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1高稳定性

校园网是各种应用的统一通信平台,平均无故障时间以及故障恢复时间要保持在足够容忍的许可范围之内,保障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2.2高安全性

学校网络用户容易产生不规范行为,同时病毒、各类攻击软件均可能造成攻击数据流,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因此,校园网络建设必须要保证网络在遭受攻击和欺骗情况下,网络设备依然能正常稳定的工作,不影响上网用户的网络体验。

2.3可持续性

学校现正处在高速发展期,随着招生人生增加和网络覆盖面积的铺开,信息点会日益增多,设计要求可通过灵活的和模块化的方式平滑升级网络功能和扩展网络规模,并要保证性能和功能上在今后几年内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2.4高性能

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速度,使大量网络业务能顺畅运行。

2.5安全出口

出口设备要具有出色的防攻击能力,同时能布署安全策略对出口数据进行安全过滤和检查,保证出口的稳定运行。对于常见病毒,蠕虫,非法连接等攻击行为要阻隔在学校外。

3.校园网络拓扑图设计及简介

3.1校园网络拓扑图设计

3.2网络拓扑图简介

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网络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每个校区各自部署一台核心交换机,用于数据转发,同时北校区的核心与南校区的核心通过我纤专线互通,统一采用南校区的网络出口。整个校园网采用稳定成熟的三层结构设计,分为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三个层次。本校园网的建设可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优秀的网络基础平台,以满足后期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4.网络系统设计

4.1方案设计思路

整个方案设计思路基于职教系统数字化校园的业务构架,整体设计背景如下:

4.2结构设计思路

4.2.1三层结构设计

(1)核心交换层

为高速的三层交换骨干,主要任务为高速数据交换,无需开启影响高速交换性能的安全访问控制(ACL)等功能。设备选用锐捷RG-S8610万兆交换机。

(2)汇聚层

主要完成以下的功能:汇聚各功能区IP地址或路由;实现各功能区内VLAN间的路由;实现各功能区到核心层的路由策略。设备选用锐捷RG-S5750-24SFP/8GT-E

(3)接入层

主要完成以下功能:存储转发式,进行数据高效的转发;通过VLAN定义实现业务划分,隔离广播域,减小广播风暴实现QoS,对数据包进行分类和标记(保障数字广播、IP电话、视频会议等业务流畅运行);二层组播功能,实现对组播业务(直播、VOD点播等业务)的全面支持。设备选用锐捷RG-S2928G-E、锐捷RG-S2952G-E

4.2.2功能模块化区域设计

(1)出口区设计

千兆级出口引擎进行出口数据的高速转发,实现学校校园网和外网互联互通,以满足学校内网用户与对外网的访问与高速的数据交换。内置防火墙上进行各类深度检测、防DDOS攻击等,有效过滤到外网的各类攻击,病毒、蠕虫、扫描、非法连接等非法行为,以保证内网的安全。出口区设备选用深信服NGAF-1520-M(防火墙)、锐捷EG2000UE(出口网关)、深信服AC-1800-E(网络行为及流量审计)

(2)服务器区设计

服务器区为各类服务器汇集,如FTP、WEB、OA、VOD等服务器群,服务器群可直接连接在核心交换机上,实现千兆的数据交换。服务器群放置在中心机房,以便于统一维护和管理。服务器选用HP DL388p G8

4.2.3安全稳定性设计

考虑到网络平台对于本校数字化校园发展道理的重要性以及学校自身对网络平台安全稳定性的重视,本方案将在网络安全稳定性上有充分的考虑和设计。各层次的安全稳定性规划如下:

(1)接入层:锐捷RG-S2952G-E接入交换机开启各类安全策略,如:端口安全、防DDOS攻击、防IP扫描、arp-check等。后期扩展可部署802.1X协议,实现“入网身份认证、主机健康检查、网络安全事件监控与主动防御”等。

(2)汇聚层:锐捷RG-S5750-24SFP/8GT-E汇聚层交换机实施安全访问控制(ACL),以实现各类权限控制与分离。汇聚层交换机开启安全策略,也可对向核心交换机的非法连接、垃圾数据、攻击报文等进行过滤,以保护核心设备的安全性。

(3)核心层:锐捷RG-S8610核心交换机整机的稳定成熟度很高,加上汇聚层、接入层设备开启安全过滤功能,使得方案核心层稳定性很高。同时核心交换机开启其它防扫描、防攻击的策略,结合CPP技术,可确保自身的稳定性。

5.校园网方案特点总述

5.1安全可靠

校园网对安全的要求比较高,交换机利用基于协议、IP、MAC、端口及用户策略的二到四层以及时间范围的ACL(接入访问控制列表)来完成用户的三层受控互访,通过对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连接数量的限制,可以提供四层的用户安全。另外通过在交换机上实现用户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技术防止MAC地址、IP地址的盗用。锐捷系列交换机可以监视各个端口上发送和接收广播包的情况,实现端口保护,而通过划分VLAN的方式,实现二层端口的隔离,再通过MAC地址过滤可有效防止地址仿冒。在学校出口放置一台防火墙,能很好的保证内网的安全性。

5.2网络稳定可靠

本设计从设备类型、网络结构设计和安全防护三个方面确保了网络的高度稳定可靠运行。核心设备本身提供了关键部件如引擎冗余、电源冗余,以及LPM+HDR等技术,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网络架构上也进行了全面的冗余设计,确保单点故障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转;全局安全网络设计,保证网络不受病毒和网络攻击影响,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稳定可靠性。

5.3高性能数据转发

高性能的接入、汇聚、核心及出口设备,保证了全网线速转发。锐捷RG-S8610万兆骨干路由交换机提供1.6T背板带宽,并支持更高带宽的扩展能力,高达400Mpps的二/三层包转发速率可为用户提供高密度的高速无阻塞数据交换。千兆接入也提供给了客户高速连接网络的服务。

5.4全面冗余设计,良好可扩展性

核心交换机拥有6-10个扩展插槽,提供管理模块冗余、电源冗余,通过灵活性和模块化的方式平滑升级网络功能和扩展网络规模,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网络需求。

6.结束语

本设计方案很好的满足了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将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高速稳定的网络平台和全新的网络环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实现整个校园的信息化,促进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这将极大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信息交流分享!

参考文献:

[1] 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7.

第6篇

关键词:物联网;优化;规划 ;应用

中图分类号:E965 文章编码:

前言

近年来,我国对移动通信体质进行了重大改革。各大电信运营商早已意识到优质的无线网络是市场最大的竞争力。随着中国三大运营商对无线网络质量的重视,移动用户数据每年递增,在市场的驱动下,移动网络不断调整,一期工程还未完成,新的一起建设又已开始,这样导致每期工程都有重叠。由于始终在建设,就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做网络优化、改进原有规划和加强网络管理的工作。大量的基站数据设置存在差异化,极易产生网络干扰,造成了通信网络质量不高,服务水平低,网络运行效率地。进行网络规划和优化一定是基于现网情况进行分析,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最为合理的网络建设,如何高效的进行网络规划,实时了解网络地区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时移动公司总体规划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下面引入物联网技术帮忙实时掌握现网情况,更有针对性的确定地区建设规模及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更佳优化。

通信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描述了人类未来全新的信息活动场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实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无处不在的连接。人们可以通过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形成信息化解决方案。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非常多,从传感器技术到通信网络技术,从嵌入式微处理节点到计算机软件系统,包含了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等不同领域,是跨学科的综合应用。物联网可以看做是互联网通过传感网络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其最终目标是对屋里世界实现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在业界通常被公认为有3个层次,从下到上依次是感知层、传送层和应用层。如果拿人来比喻的话,感知层就像皮肤和五官,用来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传送层则是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应用层类似人们从事的各种复杂的事情,完成各种不同的应用。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非常多,从传感器技术到通信网络技术,从嵌入式微处理节点到计算机软件系统,包含了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等不同领域,是跨学科的综合应用。

物联网在网络规划优化的应用

移动通信网和物联网关系是相互支撑,目前通信网是承载物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通过物联网能够够好的帮助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即对移动通信网规划优化方面发挥作用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

快速增长的移动通信网络容量需求与有限的频率资源之间的矛盾正严重困扰着移动通信运营商,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日益受到重视。

网络规划首先是对规划区域的前期勘测,包括对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交通和商业发展情况、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预测目前及未来当地潜在的用户群数目,确定整个区域内主要部分的话务量分布和布站策略、站型的配置、站点数目、投资规模等,充分考虑到当地高层建筑物及现有基站的分布情况,基本确定站点分布和数目。网络规划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建造成符合近期和远期话务需求、具有一定服务等级的移动通信网络,从而为业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网络优化同样重要。当网络一旦建成以后,由于前期规划与实际用户发展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忙区资源紧张而闲区资源过剩的情况,以及用户在通话过程当中所碰到的如话音断续、拥塞、无线掉话等诸多现象,这些都不利于业务的发展。针对这些情况,网优工程师们必须对网络进行优化,在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使现有的网络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它是一项重要而且长期的工作。

上述可见,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工作的基础数据都需要现有基站的许多物理参数做支撑,站址的分布情况离不开采集基站的经纬度,传播模型的设置离不开天线的挂高和方向角等参数。由勘察人员到现场采集这些参数,一是费时费力,二是由于测量工具的偏差和人为工作的差异性可能会造成数据的偏差。若能使用各种传感器采集到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对采集数据进行后台分析输出,这将对于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工作是一个突破性的成果。移动运营商的投资分配会更加合理,同时也将会得到更大的收益。不仅网络规划仿真可以更加准确,网络优化中准确的基础数据也将达到网络优化后的最佳效果。

通信物联网的技术特征主要有传感器、可靠地传输和后期数据处理云计算。由对移动网络规划优化所需要的数据可知,这些数据如经纬度、天线方向角和挂高等信息的采集对物联网传感器的智能化程序要求不高,主要是需具有可靠地稳定性和低功耗等优质性能。数据传输可完全依托移动通信网络。通过后期数据处理先进的算法和平台,移动网络规划和优化人员可很容易的掌握物理基站的基本参数。

从物联网传感器安装的工作方面考虑,目前,一个地级市的物理基站大概在2000个左右,在天面安装传感器的工作量非常巨大,传感器的质量和价格是运营商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采集基站基础数据的优质传感器需要大规模研发和生产以保证质量控制成本。

总结

第7篇

【关键词】接入技术;宽带化;网络规划;协议检测;通信网

视频电话、视频点播、网络电视和3G等宽带业务的飞速发展,极大刺激了宽带入网的发展需求。时下,电信业的发展趋势也已经很明朗,网络融合水到渠成,建立以以太网为基础的宽带社区网,满足用户更多需求,以及拓展更多业务的接入技术被提上了研发的日程。近几年各种宽带的接入技术粉墨登场,比较先进的技术有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光纤同轴混合网(HFC)、ATM无源网络(APON)以及交互式以太网。当然人们仍然在寻找一种已扩展、简单、高效率和经济的接入技术。

一、宽带网的概念

宽带指在某种特定且同一传输介质上,利用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使用不同的频道进行多重传输,速率要求高于56Kb/s。一般情况下,主干网的传输速率要求在2.5Gb/s以上、接入网速率满足不下于1Mb/s的网络才认为是宽带网。宽带IP城域网就是以TCP/IP协议为基础互联,利用电信网的易扩展性、易管理性为基础,在一定的范围内接入各种宽带、窄带的用户,面向满足团体和个人的用户对各式各样的网络多媒体业务需求的综合性宽带网。接入网就是从用户的需求节点用户网络接口间各种传送和接入手段的总称。

宽带业务节点对应的是宽带接入网。宽带接入网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宽带本地交换机、用于分配业务的前端(HED)、提供宽带无连接数据业务的无连接服务器(CLS)、提供数字视频点播业务的业务节点和提供租用线的业务节点等,也可以只是以上的某几个。

二、通信网的技术分析

通信网未来的发展要求网络综合化、数字化、宽带化。其中,网络交换层和网络的传输层已经达到数字化和宽带化的要求,但接入层因为投资巨大、接入手段落后单一、带快窄以及城市建设规划等因素一直不能达到技术要求,显然已经成为制约通信网发展的技术难关。所以通信网络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接入网实现优化网络结构及设备接入层的综合化、数字化、宽带化。

按照功能通信网可以分为接入网、交互网、传送网三个部分,位于通信网络最底层的是接入网,也是通信网为客户提供各式服务的平台。它在整个通信网络中的位置是客户和本地交换机的连接设备,他可以给客户提供各式透明的业务。业务节点是指为客户提供实际的电信业务的实体。接入网的功能模型包括五个方面的功能:用户端口功能(IJPF)、核心功能(CF)、传送功能(TF)、业务端口功能(SPF)和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AN-SMF)。

三、宽带接入技术探究

宽带接入技术日新月异,前面已经提到了几种常用的,下面将对这几种接入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对比,以此找到我们需要的接入技术。

1.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非对称数字环路英文缩写为ADSL,它依托现有的铜线网络,也就是我们通常用的普通的电话线,在一对双绞线传输650kbps~7.5Mbps的宽带,并且它的MODE一直与网络连接,不用总是进行网络拨号,是一种专线的连接方式。利用离散多音频技术(DMT)还可以进行语音通信。目前,通过对ADSL在多方面的改进,例如:提高网络线路的检测能力、加长传输距离以及增强稳定性等,使ADSL有更强的控制功率的能力,逐渐形成了ADSL2以及ADSL+等接入技术。

2.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网顾名思义就是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而搭建的网络,也就是从用户到网络管理中心的通信系统都用光纤传输。光纤接入技术现今有如下几类:

①FTTx技术(FTTx,x=H for home,P for premises,C for curb and N for node or neighborhood),其中FTTH光纤到户,FTTP光纤到驻地,FTTC光纤到路边/小区,FTTN光纤到结点。

②有源点对点的以太网(P2P)。点对点接入技术就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现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传送。目前,国内外市场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产品,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0Mbit/s甚至1000Mbit/s,而且技术相对简单,安全性经过大量的实际检测也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在国外已经广泛使用。但是,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大量光纤的使用使成本急剧增加,以及大规模的铺设和节点的建设使很多城市望而却步。因此,人们又发明了另一种点对多的无源接入技术(PON),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成本,但相对已有的铜资源还是很昂贵,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弊端,那就是它的加密技术,也就是安全性有待考验。

通信网的接入技术俨然成为建立大规模宽带网的技术瓶颈,随着国家物联网以及三网融合的实际规划,一种高效、简单、经济而且安全的接入技术越来越重要。而且接入技术应经从有线方式向无线转变,笔者和大家一起期待这种新技术的问世,以及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顾淑珍,戴鑫等.宽带增值服务开发实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4G网络;第四代通讯;GIS

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性质、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4G,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于目前的3G网络具有速度快,带宽高,服务多,融合强的特点在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信息属于具有空间位置特性的地理信息。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信息中,与位置有关的信息大约占80%。本文尝试探讨地理信息如何在4G移动网络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1.4G移动通讯网络产生的背景

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因此有理由期待这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4G也因为其拥有的超高数据传输速度,被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誉为机器之间当之无愧的“高速对话”。

2.3G网络的发展现状及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作用

3G(3rd Generation),即第三代数字通信。3G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意方式与任何人高质量地完成任何信息之间的移动通信与传输。经过近几年的发展,3G网络已经开始应用在很多方面。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空间信息技术,它的工作对象是空间数据,这些空间数据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数据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地理坐标。地理信息技术把这些空间数据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和评价分析,可以得到许多普通系统难以控制且难以得到的信息数据,从而工作人员知道空间位置。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就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网络进行管理,利用其空间的定位和分析,为移动通信行业的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的数据信息。

3.地理信息在4G网络中的规划

地理信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并带来便利。电子地图、卫星导航、遥感影像,这些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新生事物正在创造奇迹,效益已经显现。地理信息系统(GIS)集地球数字化于一身,能装下整个地球的超量信息。目前,全球GIS这一新技术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达到35%以上。

客观世界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借助近代数学,空间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人们已能够迅速地采集到地理空间的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和人文信息,并适时适地地识别、转换、存储、传输、显示并应用这些信息,使它们进一步为人类服务。

环境保护是全球范围的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测绘局合作开展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遥感现状调查,在双方实现了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利用GIS信息数据编制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现状遥感调查图集》,并结合有关地貌、气象、降水以及地质、水文资料,对西部地区不同区域耕地、草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进行了全面分析。

2002年,两局再度合作,开展了中国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建立了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综合数据库,从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到变化趋势、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以及典型地区生态环境走势等,都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成果共享的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为了“天更蓝,水更绿”,目前,两个部门正在进一步对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长期合作。

这就是地理信息在未来的4G网络普及以后,街景服务将会深入生活的角角落落,地理信息服务将无处不在。

4.地理信息技术在4G网络中的优化

地理信息技术与4G网络技术的结合主要考虑的是4G网络的质量和容量问题,因为这个两个问题直接对运行效率和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网络的规划和优化工作对网络运营商而言,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网络规划主要是根据网络发展的趋势和在未来怎么发展做出预测,为以后建设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网络优化主要是提高网络整体的运营效率效益,满足不同用户之间的需求。

经过精确的计算,可以计算出周围环境网络信号的强弱程度,用来对整个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综合运用,得出综合结果,不仅如此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调整基站,为科学的选择基站提供决策依据。另外还可以使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地理环境特点。我们不仅可以查询地理位置的地形、道路、分布特点等,还可以快捷的查出地表覆盖率、海拔的高度、地理的经纬度等,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显示出结果。地图调用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运用,形成了智能化的专题数字地图的查询显示,然后在进行通道的计算。

通道计算是一种功能,通过对专题数字地图和模型的数据的显示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加上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可视化的运用管理作用,确定通道两头之间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的情况是否满足两点之间的网络传输要求。通道计算是小区规划软件的附属功能。利用地图调用的规划软件,显示出小区地理环境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与此同时在对网络覆盖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分析小区网络信号强弱程度,将两者结果相结合,并计算出同频干扰、邻频干扰,用来对小区进行有效科学的规划。

很多软件开发商和硬件开发商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地理信息技术对于移动网络的规划和优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它改变了纸上作业方式,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完成了对传播模型的模拟和计算,并对此进行分析处理,弥补了传统的纸上作业模式的不足,提高了网络的设计质量,将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的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有效的结合起来了,从而满足了网络运营商和客户不同的需求。

5.地理信息技术在4G网络下发展的展望

我们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到从2G时代到3G时代,再从3G时代到现代的4G时代,在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史上,其发展速度迅猛,功能也在不断的增多增强增大,其中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为移动通信网络作出的巨大贡献。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理信息技术与将会和移动通信网络融为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为以后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文波,李熠星.CMMB发展规划[J].广播电视技术,2008,7.

第9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规划

0.引言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指通过数据采集与测试手段,大体了解网络的运行状况,监测其存在的网络的问题,并采用相关手段进行调试和调整,使网络处在最佳的运行状态,并提高网络服务质量。而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主要是指无线基站的规划,通过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并借助以往的工程经验,并参照专家的专业指导性建议,最终形成移动通信网路规划的总方案和总实施路径。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此环境下,网络规划与网络要紧密结合,互相支撑互相补充,共同来解决移动通信网络出现的问题,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1.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中的优化

1.1网络覆盖优化

网络覆盖一般包括通信信号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广度一般是指水平方向上的覆盖面积,不管是市区、县城、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风景点等的全覆盖。网络覆盖广度的实现主要通过增加基站的数量来实现,在单个基站辐射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增加站点数量才能增加广度,另外可以辅助增加直放站的方法。而覆盖的深度主要是指室内以及地下空间的覆盖,例如多层墙体隔绝的室内,以及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由于现在的墙体基本上都是砖混结构,信号穿透墙体后会信号能量损失严重,容易出现信号覆盖盲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室外设置宏蜂窝,增强信号强度,另一方面在个别建筑内分布系统的直放站或微蜂窝式的基站来进行室内覆盖。

1.2网络容量优化

在移动通信网络故障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出现接入失败或者切换失败,其中频率资源紧缺以及硬件信道资源限制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网络规划初期,应该对网络的服务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用户数量作出较为理想的估算,这是为了防止出现阻塞现象最好方法。因此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优化过程中,确定扇区的服务面积,借助先进的模拟预测软件进行相关路测工作,做出话务密度分布图,对服务区域内的话务容量进行解析与量化。在有些情况下,基站服务区划分并不是很合理,相同区域容易出现重叠覆盖,例如有的服务扇区过忙,而有的服务扇区过闲。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改变基站信号的水平辐射角和方位角,或者改变发送功率以及调整时延参数和导频搜索窗参数等。在调整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路测工作,来检测服务区内的信号强度及覆盖情况,若调整结果不理想,根据实测数据再进行针对调整,直至网络服务容量满足要求。

1.3网络质量优化

GSM网络一般都是采用频率复用方式,该种方式的弊端是会出现同邻干扰,特别是网络结构不合理的时候,较为严重的后果是出现接入失败、切入失败以及掉话和高误码率。其实不光是GSM网络,CDMA网络也会存在同种问题。出现这些故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界干扰了信号质量,特别是网络覆盖程度低的地区较易受干扰。另外还要注重内部设备的放置于安装,以免出现内部干扰。网络质量问题主要反映在通话质量,通话声音小,断断续续,突然掉话等现象都是网络质量差的现象,为了优化网络,提高网络质量可以同时协调上下行链路的信令控制通道和业务通道,另外可以加强MSC、BSC、BTS和移动台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出现网络质量差的原因很多,对网络进行优化之前,应该充分对现有网络的覆盖情况,干扰情况,当地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主要限制因子。

2.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规划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调研与目标制定;(2)设计复核;(3)预优化;(4)开通后再优化。一般在网络优化的结果都会受到规划的限制,因此要想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较好的规划,就必须提前确定网络优化目标,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以及评定工作的进行。

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对最终网络的实际运行将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调研与目标确定后,要对现有的规划方案进行重新复核,对规划中不合理的情况要即使进行检测,再进行二次规划。在规划设计的后期还应该结合规划设计图纸,对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预测,并讨论施工阶段容易出现的设计变更,对网络优化结果产生的影响。如果发现工程施工将会严重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额性能时,要及时予以改正,对设备型号不匹配以及安装错误的地方,应该及时予以检查和排除。对于设计图纸出现的问题,应该向设计部门及时反映,进行重新设计与路测分析。在预优化以及开通后优化过程中,主要依靠测试仪器来发现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时主要依靠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改变基站方位角与仰俯角或者搬迁基站等手段来解决。

3.小结

网络优化一般体现是在网络建成后进行局部的调整与优化,在整体网络设计方面网络规划还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项目初期,着重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从大的方面把握好网络将来的服务功能、覆盖范围、网络质量以及容量等。在项目后期要着重进行网络后期的优化,针对具体的网络故障与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科]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WCDMA;3G;网络规划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292-02

1 WCDMA系统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全球3G发展正在稳步推进的现实情况下,通信技术领域已经为3G的建设进行了足够的技术准备,随着3G标准的确立和相关的技术不断成熟,一些通信公司也开始进行了网络平滑过渡的建设准备,并进行了网络现状的调研,以期能以较为经济的手段建设高标准的3G网络。作为 3G三大标准之一的 WCDMA,其技术比较成熟,是目前3G标准中应用最广的,研究WCDMA无线网络规划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一个好的网络结构不仅能够使网络的性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而且为日后的网络优化 、运营维护 、容量的平滑演进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WCDMA中文译名为“宽带分码多工存取”,它可支持384Kbps到2Mbps不等的数据传输速率,在高速移动的状态,可提供384Kbps的传输速率,在低速或是室内环境下,则可提供高达2Mbps的传输速率。WCDMA系统的组网采用了与第二代通信系统类似的结构,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 RAN)。其中无线接入网络RAN又包括陆地无线接入网(UTM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TAN)和用户终端设备,而CN处理系统内部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并实现和外网的交换和路由功能。CN从逻辑商分为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 CS)域或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 CS)域。WCDMA系统结构和主要接口如图1所示。

通过了解WCDMA系统结构可知,可以看到无线网络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性能。无线网络建设的投资要占总投资的70%以上,因此无线规划在整个网络规划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WCDMA 无线网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是CDMA多址方式固有的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WCDMA系统面临的移动通信环境本身。

2 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原则及流程

无线网络规划是根据规划的无线网络的特性以及网络规划的需求,设定相应的工程参数和无线资源参数,并在满足一定信号覆盖、系统容量和业务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使网络的工程成本最低。在WCDMA系统网络规划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规划原则:

(1)WCDMA网络建设应该坚持规模发展的原则,采用全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网络规划建设方案。

(2)网络规划初期应该在覆盖的深度和广度上根据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状况而调整,在经济发达、中等发达地区和重要城市基本实现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全覆盖,在欠发达省市可实现大部分地级市的覆盖。

(3)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规划应实现在发达省市绝大部分乡镇的覆盖,在中等发达地区大部分乡镇的覆盖,在欠发达地区可实现少部分乡镇的覆盖,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

(4)在技术合理的前提下,网络规划应充分利用运营商现有的通信基础设施(包括机房、铁塔、传输等),减少重复建设,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5)选择合理的技术和手段,加强无线网络规划,提高综合服务质量,协调好无线网络容量、无线覆盖和网络质量与投资效益之间的关系,确保网络建设的综合效益。

(6)网络规划应充分考虑远期发展目标,具有向前良好的扩展性,即系统容量以满足用户增长需要为衡量目标,能方便地进行扩容升级,满足远期业务需求。

(7)无线网络规划要将覆盖与业务规划结合起来,考虑室外与室内覆盖并重。

(8)网络规划要规划好无线支撑系统的建设,能提供不同用户的QoS等级服务。

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流程与GSM网络的规划流程基本相同,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规划目标及信息收集、预规划、初始布局、站址实地勘测和最终设计等几个阶段,如图2所示:

确定规划目标及收集信息主要包括确定规划所要覆盖的区域、每个区域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每个区域内每种业务所要达到的覆盖率等。收集信息还包括各种业务量的密度分布图、地形地貌数据资料、运营商初选的站址信息和网络发展长期规划等信息。规划目标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成本因素。最终规划方案应该包括覆盖规划、容量评估、干扰规划、计算功率预算、参数集规划、码字规划、频率规划、站址分布等各个部分的设计方案。在最终规划设计方案进入试运行阶段之前,根据实地勘测结果进行相应参数的修正。

3 校园无线网建设的策略选择

无线网络的覆盖、容量和网络性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用户的分布、用户的移动速度以及用户的业务模型都直接影响到无线网络的覆盖、容量和网络性能。因此要准确地反映未来网络的实际情况,不仅需要通过链路预算、容量推算等方法估算网络的大致建设规模以及基本建设方案,而且还需要采用专用的网络规划和仿真工具,建立准确的地理环境模型、用户业务和行为模型,才能仿真出实际网络的运行效果。由于WCDMA网络是一个多业务网络,在不同环境里的混合业务种类各不相同,通常选择各个环境下对无线网络性能要求较高的业务作为连续保障业务。能够满足这种业务的无线要求的链路理论上更能满足其他业务的连续覆盖要求。对于采用R4版本的具体组网方式,建议核心网电路域建设采用混合R4组网方式,实现承载与控制分离,语音承载采用IP传输,信令网采用TDM传输的网络建设方式。根据以上分析,校区采用混合R4的组网方式。

TMSC1:汇接TMSC2间、TMSC2与其他TMSC1间或本地端局的业务;TMSC2:负责汇接MSC的省内业务、转接至TMSC1的省际业务;VMSC:负责本局交换功能、来/去话功能以及漫游用户数据管理等;GMSC:汇接本网与其他网络的来、去话呼叫,实现网间互联互通。HLR/AuC:保存用户各种数据,实现用户的位置更新、呼叫、切换等各种流程。网内任一VMSC、GMSC都可以通过STP访问某一HLR/AuC。为了实现移动用户的漫游、呼叫等各种业务,必须建设移动NO.7信令网。信令网的网络结构和移动话路网的结构一样,分为三级:HSTP:汇接省际NO.7信令业务;LSTP:汇接省内信令信令业务和省际信令业务;移动网络中任一节点如:VMSC、GMSC、TMSC、HLR等都作为SP连接到LSTP、或HSTP。本地校园网无线网络结构如图3:

电路域包含VMSC、GMSC、HLR等,所以电路域本地网必须包括VMSC、GMSC、HLR。由这几个网元组成的移动本地网一方面要完成移动本地网内各种呼叫业务,同时还要完成本地网到其他网络的呼叫以及移动长途呼叫业务。不同的网元组网方式、建设思路也不同。对于VMSC和HLR,可以按照本地网内用户规模的大小设置一个或多个节点。GMSC主要处理网间话务,通常成对设置,负荷分担。通过有关仿真结果分析,上行负载必须任60%以下,下行负载在80%以下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设计中还应留有一定的余量,故设计最大上行负载取50%,下行取75%。由于密集城区的用户密集,业务密度高,且业务增长迅速,突发增长可能性大,并且是网络质量的重点保证区域,所以录用相对保守的规划策略,把站点的设计负载制定得高一些,以便网络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增加网络的安全系数。在 WCDMA网络规划中,传播模型是进行网络规划的重要工具,传播预测的准确性将大大影响规划的准确性。在具体应用时由于地形、建筑物密集程度和高度等方面的不同,各种对应变量函数应该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一般的传播模型对具体的无线环境预测不够准确,而需要在这些典型的传播模型基础上进行传播模型校正。

参考文献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著.WCDMA系统原理与规划建设培训,2005.

[2]张长刚,孙保红等.无线网络规划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第11篇

关键词:WDM光网络;设计和规划方法;网络规划

中图分类号:TN929.1

随着因特网业务指数型的增长,人们对大容量的传输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了。当前,在互联网传输系统研究中,最被看好的要数点到点WDM传输系统了,其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向外部提供链接请求。一旦该系统能够被广大专家学者发展起来,将成为光网络技术改革的一大成就,其能够运用光交换和动态路等技术,大大加快网络传输速度。由此可知,WDM光网络结构的改善能够为传统业务和新型业务提供更加简便、高效、灵活的传输服务。

因此,要想更加充分的利用WDM光网络的优点,相关专家、学者必须将当前发展趋势与网络设计和规划方式联系起来,采用波分复用(WDM)、光分复用器(OADM)、光交叉连接器(OXC)等网络传输构件来保证光网络系统的传输效率。本文首先就波分复用(WDM)光网络设计和规划的内容以及目标进行细致分析,再深入探究WDM光网络设计和规划方法的具体应用,以期更好的促进现代光网络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1 WDM光纤技术的主要特点

WDM光纤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纤进行传送的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在宽带上把输入的光信号调整在某一特定的频率上,然后在把调整后的光信号结合在一根光纤上,完成调整这一环节主要依赖于波长复用器的使用,经过传达复用的信号可以到达相连接的另一端,经过再次的分离程序或者复用出各种不同的波长,最后在经过不同的检测器把每一种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连接到各种的WDM线路上。

一是它具有巨大的容量传输,由于WDM光纤系统的复用速率可以达到10Gbit/s,而它复用的数量可以达到32,所以这个系统的传输容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扩大。

二是它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光纤资源。因为光纤系统的复用系统的仅仅只需要一对光纤,所以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光纤资源。

三是各个光信号道进行透明的传输可以不断扩容。如果想要增加容量,只需要对复用信道的数量和设备加以增加,就能不断的实现扩容,同时WDM系统的各个复用信道之间是互不相连的,而是彼此独立的,所以各个信道可以透明的传输各种不同的语音及数据等,这给光纤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四是不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由于WDM光纤系统主要是光电器件,而光电器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这也就决定了WDM光纤系统的可靠性。

五是WDM光纤系统可以构成全光网络。未来光纤传送网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全光网络,在全光网络系统中,各个系统及业务之间的交叉等连接全是在光路上对光信号进行有效的调节实现的,所以这种灵活性高、安全性能好的全光网络是未来网络发展的主要方向。

六是WDM光纤技术具有多种的应用形式,它改变了原先网络技术单一的应用形式,大大丰富了光纤技术的应用形式,更好地为网络技术提高服务。

2 WDM光网络设计和规划的内容及其目标

首先,我们假设不同宽带业务办理者对传输光网规划时的宽带需求是既定的。光网络设计和规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各类业务增长所需的宽带需求的准确预测,并在当前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制定一个相对完整的改进措施。

一般而言,在进行WDM光网络设计和规划时,主要的输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一定时期内宽带网络传输的具体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2)提供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的各类网络构造,其中包括每一种构造规范的标准和工艺;(3)网路传输中所需设备的相关技术、支出费用情况以及传输基础。

进行改善后的WDM光网络规划可以用来详尽的描述网络传输中的各类资料,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结构、传输路由器、用以保护或传输路由等请求和逻辑信息;(2)在特定的地点进行信息的处理和设备的安装;(3)宽带网络中的相关费用;(4)同网络系统中相关位置有关的各类地理数据;(5)各个节点之间链路的地理数据。

在网络设计和规划方法中,一般采用目标函数来进行网络费用的支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以需求最大化为基础设定目标函数,相关的网络设计和规划方法应该保证能够在既定的条件下以最小的代价来满足传输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需要。在某些情况下,受到现有技术和标准的约束,对于一个相对复杂的网络系统进行规划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只能借助能够得到的几个有限解来满足规划的需求。所以,在现有条件下,众多网络设计和规划方法的结果来自于规划者的决策,而非来自自动规划系统。

同时,根据网络设计和规划方法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长期规划;二是中期规划。长期设计和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和延展那些寿命相对比较长的、投资比较大的网络组建。中期设计和规划则更加在意宽带网络系统中的节点、链路、子网等实体,以及各类网络实体之间的关系。所以说,中期规划应该在WDM光网络长期设计和规划的策略下进行,并将提高宽带网络系统中的节点和链路视为主要的规划目的。

3 WDM光网络设计和规划方法的具体内容

WDM光网络设计和规划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总费用最小的情况下,在宽带网络传输需求给定时,估算总共需要的网络资源的多少。另外,网络传输宽带的需求一般都是通过分析网络需要传输的各种类型的业务量以及对其进行预测进行总结的。

WDM光网络传输系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设计环节。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根据分解法将所有的设计和规划的问题分成若干个比较小的子问题,用以降低全部规划过程的难度。当前,分解法被广泛应用与SDH等传送网络中。由于,SDH网络和WDM网络拥有众多共性,因此,在处理关于WDM网络问题时,也可以直接采用处理SDH网络问题的方式。当然,分解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子问题相对较多时,人们一般很难去掌握网络设计和规划方法中的最优解。这是因为,在这种状况下,要想进一步改善网络传输系统,不仅需要考虑子问题算法的效率,同时也应该协调好子问题在优化过程中的全局性。

此外,在解决、处理好全局性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分别依据顺序类、合并类、交互类去处理好各个子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在解决疏导子问题之前,先要解决路由子问题,因此,路由子问题和疏导子问题这两者就是顺序关系。然而,疏导子问题解决的好坏在一定情况下将影响路由子问题,那么此时疏导子问题和路由子问题之间的关系被称为交互关系。最后一种合并关系是指,将路由子问题和疏导子问题放在一起,利用一种新型的技术,在同一时间将这两者同时处理好。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选择者三种关系,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得出更好地解决方案来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

另外,WDM光网络设计和规划的结果对宽带需求和支出费用十分敏感。对业务量的疏导情况也将直接影响着WDM光网络性能。同时,在WDM光网络问题中,路由和波长的分配问题也值得我们去密切关注,路由和波长这二者的分配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给网络节点的每一个光路都分一个波长,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波长的使用量。合理的进行波长的分配工作。

4 结束语

WDM光纤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它是光网络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更好地实现WDM光纤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要加大力度进行系统和技术的研发,不断地对WDM光纤技术进行系统工程的完善,让它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强民,戎蒙恬,诸鸿文.WDM光网络中的业务量疏导[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2(06).

[2]刘海涛,杨斌.OTN网络建设规划[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04).

[3]徐荣,龚倩,纪越峰,叶培大.多波长光网络技术的形成和发展[J].现代电信科技,2000(08).

作者简介:刘海燕(1983-),女,湖南邵阳人,讲师,主要从事光通信网络的研究。

第12篇

LTE 协同规划 多运营商

Discussion on Multi-Operato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Method

for LTE Network

LTE network planning method of single operator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n, from the aspect of multi-operato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new LTE network planning method was discussed. Finally, a simulation case of a certain region was cit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planning method.

LTE collaborative planning multi-operator

1 引言

2014年12月26日,工信部、国资委联合了《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2015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3家基础电信企业原则上不再自建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铁塔公司应统筹各方需求,优先改造利用存量资源,合理平衡、有效满足3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建设需求。

另外,《意见》中也明确了铁塔公司与运营商的分工界面,运营商负责无线、传输系统的建设,包括无线主设备及其天馈线系统、光缆接入、传输设备、传输配套、传输设备和无线主设备与电源设备之间的电源连接,以及传输设备与无线主设备之间的连接缆线;铁塔公司负责铁塔、机房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包括铁塔、机房、配套设备、照明、消防等。

综上所述,未来国内的基站站址获取工作将会由运营商转移至铁塔公司,根据分工界面的划分,传统的单运营商LTE网络规划建设思路将会发生转变。因此可从多运营商协同规划的角度出发,探索出新模式下LTE网络的规划方法。

2 单运营商LTE网络规划

LTE网络规划的设计目标是指导工程以最低的成本建造起符合近期和远期话务需求、具有一定服务等级的移动通信网络。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网络规划的合理性关系到整个网络的覆盖质量和网络建设成本,一直以来,网络规划都是无线网络建设工作中既复杂又关键的问题。一般而言,规划工作主要分为如下4个步骤:

(1)明确规划目标

在网络规划的初期,首先应明确建网策略和相应的网络指标,收集好现网的相关数据,包括现网站点数据、市场业务需求数据、网络优化需求数据3类LTE无线网络规划的重要依据。

(2)网络规模估算

网络规模估算是指通过覆盖预测和容量预测来综合确定网络的基本规模。覆盖预测即使用适合当地地形的传播模型,通过链路预算来计算出各区域的站点覆盖范围和站间距,估算区域内站点需求数量;容量预测即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计算出网络需承载的系统容量,确定能满足容量的站点数量。综合两者结论获得网络规模估算数据。

(3)预规划站址

根据网络规模估算结果,结合现网已有站址资源情况进行布点工作,在确定站点初步布局后,通过分析现有资料和现场勘察等方式进行校验,确定区域内的站点属性,获得预规划站址清单。

(4)规划仿真

在获得预规划站址清单的基础上,将站址清单输入到规划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反复调整规划参数,获得满足规划目标的规划方案。

3 多运营商LTE网络协同规划

3.1 规划要点

由铁塔公司与运营商的分工界面可知,铁塔公司只负责提供杆塔、基站动力及配套资源,基站主设备及传输设备仍然由运营商自行建设。因此在进行铁塔公司站址规划时,无需考虑容量规划,应重点关注频率、覆盖方面的规划。

3.2 频率划分

三大运营商的LTE网络频段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三大运营商LTE网络频率划分表

运营商 网络制式 频率划分/MHz

中国移动 TD-LTE BAND39:1 880―1 900(F频段)

BAND40:2 320―2 370(E频段)

BAND41:2 575―2 635(D频段)

中国联通 FDD-LTE BAND3:

上行:1 755―1 785

下行:1 850―1 880

TD-LTE BAND40:2 300―2 320

BAND41:2 555―2 575

中国电信 FDD-LTE BAND1:

上行:1 920―1 940

下行:2 110―2 130

BAND3:

上行:1 765―1 780

下行:1 860―1 875

TD-LTE BAND41:2 635―2 655

3.3 链路预算分析

链路预算是通信系统用于评估网络覆盖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设备参数、系统参数及各种余量进行处理,得到满足系统性能要求时的最大允许路径损耗。最终能获得特定区域下的站点覆盖范围和站间距,估算出区域内站点需求数量。

链路预算的参数、指标取值说明如下:

(1)无线传播模型:Cost231-Hata;

(2)天线增益;

(3)基站天线:18dBi;

(4)终端天线:0dBi;

(5)网络负荷:50%(下/上行);

(6)干扰余量:

下行:5dB;

上行:密集市区和一般市区为2dB,郊区乡镇及农村开阔地为1dB。

根据以上取值,链路预算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链路预算结果,结合各运营商规划原则,针对不同频段LTE网络的站间距取值如表3所示。

3.4 天线挂高设定

天线挂高过高容易产生越区覆盖,过低则容易产生覆盖空洞,建议不同区域基站天线挂高参照表4,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多家运营商共用多平台杆塔(如铁塔、通信杆等)的场景下,建议参照上表标准确定站点杆塔高度,使各家运营商使用任意一层平台均能满足其天线挂高需求。

3.5 多运营商LTE网络协同规划流程

根据上述分析,多运营商LTE网络协同规划流程可分为如下6个步骤:

(1)根据三大运营商所在区域的网络频段,对现网站点进行仿真;

(2)寻找弱覆盖区域;

(3)寻找重点覆盖区域;

(4)将弱覆盖和重点覆盖区域进行比对,确定覆盖范围;

(5)根据所在区域的场景,依照链路预算计算出的站间距要求,在目标覆盖区域中新增站点;

(6)匹配三家运营商的建设需求,依照共建共享优先的原则,整合站点,调整站点位置,输出铁塔新建站点清单。

4 模拟案例分析

假设在某总面积为16.78km2的密集市区区域内,三大运营商的现网站点情况如表5及图1所示:

表5 三大运营商现网站点情况(模拟)

运营商 制式及频段/MHz 站点数/个 站间距/m

中国移动 TD-LTE:2 575―2 635 118 405

中国联通 FDD-LTE:

上行:1 755―1 785

下行:1 850―1 880 106 427

中国电信 FDD-LTE:

上行:1 920―1 940

下行:2 110―2 130 96 449

根据协同规划思路,首先对三大运营商现网情况进行仿真,寻找弱覆盖区域,结合重点覆盖区域需求确定新增站点位置。三大运营商的现网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通过上述仿真结果,可以了解到三大运营商在该区域内的覆盖情况。由于该区域为某地市核心城区,均为重点覆盖区域,因此可全区域考虑补盲覆盖。站点规划结果如图3所示。

规划后的网络覆盖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由规划仿真图可见,三大运营商的覆盖效果均有明显改善,但毕竟三大运营商现网站点数量存在一定差距,现网站点数较少的运营商即使在增加规划站点后仍明显存在部分弱覆盖区域,因此针对现网站点数较少的运营商,后续仍需单独进行站点规划,以提升网络质量。

5 结束语

铁塔公司的成立,客观上有利于减少电信行业内铁塔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行业投资效率,进一步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从机制上进一步促进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但同时对于无线网络规划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把传统的单运营商规划思路与共建共享思路融合一体,并结合多种网络制式进行规划,这还需要移动通信从业者共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 劳松均,吴哲. TD-LTE无线网络规划实例[J]. 通信世界, 2013(2): 38-39.

[2] 戴春雷,张敏. 多场景下LTE基站流程化方案设计模型探讨[J]. 广东通信技术, 2014(3): 2-5.

[3] 李勇刚,宋永胜. 铁塔共享带来的工程实施难题及解决方案[J]. 移动通信, 2009(8): 92-95.

[4] 黄芷辛,冯健,麦磊鑫. LTE链路预算研究及分析[J]. 移动通信, 2013(8): 45-50.

[5] 陈敏. 移动通信FDD-LTE与TD-LTE技术融合组网浅谈[J]. 移动通信, 2013(11): 45-48.

[6] 范金宁,郑旭升. LTE FDD容量规划研究[J]. 移动通信, 2013(22): 26-28.

[7] 蒋远. 聚焦无线网络规划 打造TD-LTE精品网络[J]. 移动通信, 2013(23): 38-45.

[8] 曾发龙,罗帆. LTE FDD传播模型校正[J]. 移动通信, 2014(8):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