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模式的选择

商业模式的选择

时间:2023-09-04 16:5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模式的选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业模式的选择

第1篇

4年前,当茅台30元的时候,假如涨到40元,一般人会认为它高估;今天涨到五万至八万人民币一平方的深圳顶级高层豪宅,4年前卖的时候,七八千一平方米,如果它当时叫价一万一平方米,一般人也会认为它不值这个价钱。但一个标的物到底值多少钱,包括我们正在估值的东西,只有未来的岁月才能证明。

但未来是什么?长期看,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去,甚至包括人类。月亮会在约10亿年后脱离地球,北极冰雪之地会成为沙漠,如果那时还有人类,也会消亡!在可见的未来,人类还能繁衍,据科学家分析,地球上生物的繁盛与衰落遵从着一个长度大约为6200万年相对固定的周期,平均每3000万年,地球物种就会遭遇大规模毁灭。3000万年,足够我们持续千秋万代,但问题是:我们往往低估自然法则在万物中的重要性,而高估了自己或生活着的当代人的重要性。我们对企业的估值,是从1代人、10代人、100代人的角度,还是只是1年、3年、5年?

就股票投资,以专注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持有伟大的企业,回馈更惊人。如果一个家族,从1896年道琼斯指数第一次时,每年用“定投法”选择性买入构成指数的股票,无论是经历战争时期还是处于经济萧条期,历经111年,绝对可以让这个坚持信仰的家族富可敌国。但如果这个家族真的想这样坚持,要经历什么样的心灵折磨呢?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来临、股票市场关闭前,他们要做出决定是否回避可能改变人类历史命运的重大战争,还是要继续买进;1929~1933年当股票跌了89%时,这个家族也要面临同样的选择――在有史以来最残酷的经济危机面前,是要保留家族仅存的果实还是要持续买进?在珍珠港受袭、美国要参与前途未卜的二次世界大战时,还要面临痛苦的抉择。

为什么要在苦难与繁荣的岁月中坚持?因为这是利益最大化的保证!上帝没有赐给人类在所有的时间知道所有事情的能力,但上帝赐给了我们短视与远见、软弱与坚强,赐给了我们所有好的与坏的天性。我们努力锤炼自己,就是想让自己的美德更多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与事业之中。

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告诉我们,长期持有卓越的企业会有多么美好的未来。我们尝试着让我们的伙伴,和我们一样有信心、有理想,相信未来。我们的商业模式,需要有客户坚定的支持,否则,即使是最佳的投资策略,也无法创造出骄人的业绩。巴菲特于1969年解散了他的合伙公司,因为他厌倦了作为合伙公司的投资者带给他的压力,他选择了自己收购企业,自由决定投资方向与投资策略。

1969年巴菲特向他的投资合伙人推荐了平均持股周期在10年以上的长叶伙伴基金,那些转投长叶基金的投资者,有些选择了离开,而那些在艰苦环境下仍然认同这种非主流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者,最后获得了丰硕的回报。有许多朋友讲,资产管理是不能选择长期投资的,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的委托者,眼光未必那么遥远。罗斯福总统曾说过:“最佳总裁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精心选用一些优秀人才做他想要完成的工作,并约束自己,避免干预他们的工作。”

第2篇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唐纳德·苏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成功企业所具有的“积极的惯性”这一概念。一开始,企业依靠大胆的行动取得了成功。成功让企业的经理人相信找对了方法,于是企业继续进行更多的投入,成功的商业模式也越来越完善。只要环境还没有改变,成功模式就会持续发挥作用,以至于产生了生命。企业也一再沿用这些过去管用的商业模式,一点也不怀疑所谓成功模式的合理性。

假如环境没有发生改变,沿用成功模式也许无所谓。但是环境的变化,很可能让过去有效的商业模式失去效力。这在管理上被称作“路径依赖”。名字挺雅,却不是好事情。

商业模式也有局限性、有生命周期、有环境适应性。有很多拥有出色商业模式的企业,因为将商业模式生搬硬套到各种环境下,或者守住陈旧的商业模式不放而出局。例如,沃尔玛拥有世界上最卓越的零售业商业模式,凭借此模式不仅做成了行业的世界第一,而且连续数年成为世界500强第一,但是却在日本、韩国遭遇“滑铁卢”,在中国长期处于不赢利状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面对本地消费环境,商业模式没有进行多少改变,适应性明显减弱。

然而,也有许多优秀的企业,正是因为建立了一种能够不断将成功的商业模式进行更新的机制,从而基业长青。如著名的百年企业GE,就有一个自我否定机制。每一位新上任的CEO都会否定前任CEO的很多模式要素,根据新环境调整自身的模式。韦尔奇上任后放弃了前任的诸多做法,掀起了变革。伊梅尔特在2001年上任后,在他的战略计划书上写满了“为韦尔奇所不为”,更改了韦尔奇模式中不可或缺的许多重要构成。当有人问韦尔奇对伊梅尔特变革的看法时,他说:“变更永远是为时代需要的新眼光、新方向提供机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适应时势的。这就是变革的核心所在。”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能以短期的业绩和短暂的适应性变化来判断,而是要看能否有意识、有方法对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断求新、不断发展,能否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适应性变革,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商业模式的动态变化

商业模式是基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通常选择服务和产品赢利模式,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赢利增长压力增大,为了持续发展,企业可能将逐步过渡到品牌赢利模式,品牌管理和品牌购并将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实无论哪一种商业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企业选择何种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状况和自身状况。

第一,商业模式的动态变化与行业激烈竞争环境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一方面,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能促进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产生,如随着IT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许多通过互联网赢利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因为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加剧,推动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争是企业商业模式变化的原动力。

第二,商业模式的动态变化与企业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相关。一般而言,在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间,企业正处于高速赢利期,商业模式变化较小;处于成熟期间,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商业模式实行动态变化,以求新的发展;处于衰退期间,企业更应积极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选择,以求焕发新的活力。

第三,商业模式动态变化与企业自身状况相关。企业通常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来选择商业模式,其一是原有业务的发展空间变小,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此时已寻找到新的赢利空间和发展机会,这时为企业选择或增加新的商业模式是必要的;其二是必须拥有一定的剩余经营资源,支撑企业对新的商业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运行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市场多方验证,因此企业拥有一定剩余经营资源对创新和探索商业模式较为有利。反之,若企业经营资源不很充裕,对新的商业模式选择应慎重。

企业随着商业模式的动态变化而兴衰,企业生存和发展与否取决于商业模式是否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根据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要不断对商业模式进行适应更新与变革,将商业模式的生命力无限延续下去。

第3篇

【关键词】 商业模式;价值创造;价值获取

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虽然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仍还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但都认同商业模式与价值链之间关系紧密。Powell认为,商业模式是开办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涉及的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构造。Dubosson等人也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所形成的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商业模式创新在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乃至整个产业所有企业组成的价值星系进

行重构的过程。

一、价值获取和价值创造

赞同商业模式的价值论,认为商业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企业价值,从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两个角度相结合来分析商业模式,认为而企业价值是价值获取和价值创造在时间维度的上的累积:

企业价值=nt-1(价值创造t+价值获取t)

n=企业的经营年数

商业模式包含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两种机制。它将价值来源(即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价值发生和获取两种机制在企业内部的平衡。这两种机制也合理地说明了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与外部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关系。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在企业中同时发生和并存。在进行商业模式研究初期,机会开发过程中的运作效率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存在重视价值创造而忽视价值获取的倾向。在后来的一些研究中,对机会利用效率的重视程度已悄然上升,越来越关注在开发利用机会的过程中力争做到益效和效率的平衡,由注重获得收益(获取价值)转向寻求价值创造与获取的平衡。

二、四个影响因素

1.顾客。无论企业是选择满足顾客需求还是创造顾客需求,顾客都是基准,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顾客。在不断创造顾客的过程中,企业获得了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效率的改善、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对社会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顾客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换,企业在交换价值的同时,顾客也获得了使用价值;顾客是商业模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供应商。在供应链中,供应商关系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关系,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由客户-供应商连接起来的。供应商是指一切与企业有共同的经营目标指向的,并向企业提供有形的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伙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环境的不断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顾客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供应商伙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和复杂,供应链伙伴管理正日益成为企业一种新的竞争战略。在供应链中,与顾客、供应商伙伴建立新的业务合作模式,成为企业商业模式的新思想,对于企业而言,顾客、供应商伙伴永远是并举的两端。供应商是企业商业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外部业务环境,是企业实施商业经营活动的外部协作组织的集合。

3.股东及利益相关者。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选择时,必然要考虑到股东群体对收益的预期,选择什么样的运作模式也与企业所占有的资产资源有关。从另一方面看企业所选择的运作模式及其经营结果所带来的股东价值最终将在市场上反映出来,也影响了股东群体对这个特定的商业模式的选择权。这样企业与股东之间就建立起一种交换关系,股东及利益相关者也是企业商业模式运作所必需的资源条件,是商业模式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

4.企业内部机制。作为商业模式主体的企业组织本身,内部也存在一个结构,称之为模式的“内部机制”,这个内部机制是实现商业模式的组织保证,是企业管理层组合企业可利用的各种资源,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形成的组织状态和制度集合,包括了各种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知识资产、业务流程制度等。企业内部结构的具体形态与企业所选择的商业模式有关,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内部结构是通过企业家、经营者团队对企业商业模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形成,内部结构是企业商业模式结构体系得以实现的支撑,企业的内部结构不等同于企业商业模式的结构,前者属于组织管理学范畴所讨论的问题。

要达到商业模式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最终目标,必须要做到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顾客、供应商、股东以及企业内部机制这四个基本影响因素分别对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产生重大影响。要获得商业模式的成功、获得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形成商业模式的时候,必须对这四个因素都要有充分的思考、筹划和准备;在执行商业模式的时候又要时时关注着四个因素的变化、发展,对商业模式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曾涛.企业商业模式研究.学位论文.2006

第4篇

公司往往会通过三种途径来谋求增长:大力投资产品开发,生产出新的更好产品;深入了解消费者,以新的更好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制定战略,通过并购或进入新市场或相邻市场来寻求增长。不过,无论选择哪一种增长途径,公司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培养相应的组织能力。

事实上,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以帮助公司快速、低成本地发现新的增长机会,创建新的商业模式。作者将这种新途径称为“商业模式实验”,即通过系统地分析不同商业模式来寻求增长。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以“思想实验”的方式探索不同的价值创造方法。它有助于公司了解潜在竞争对手,并降低公司选择错误道路的风险。

作者认为,在探讨商业模式时应该考虑几个核心战略问题:谁是目标客户?应该满足客户哪种需求?公司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来满足这种需求?客户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公司应该在价值链中扮演什么角色?公司如何赢利?在所有现行商业模式中,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固定的。但是如果答案是不固定的,会怎么样呢?作者认为,公司应该把这些问题看作变量而不是常量。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构成了商业模式实验的核心。

开展商业模式实验,首先是创建一个模板,用于分析上述战略问题的可能答案。这些问题代表了一系列决策,每个决策会有不同的可能结果。模板就列出了商业模式框架中各种可能的结果。选出每个问题的一种可能结果,然后把它们串联起来,就形成一条可能的新增长路径。

快速审视战略问题的简单组合,可以发现众多潜在的商业模式。但是,你可以对每个战略问题进行更细致的系统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业务的某个方面。例如,除了讨论商业模式中“我们销售什么”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公司还可以进一步提出相关问题,更系统地分析这个问题的各种选择,如销售产品还是服务、该产品或服务是标准的还是定制的,等等。

当然,这些战略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无止M的。通过分析可能的变量组合,你会发现有些变量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例如,如果产品是汽车等耐用品,消费者就不可能常常购买。这种发现会大幅减少选择数量。

此外,对任何一个战略问题的回答既要具有实际意义,又要符合公司的使命及“目标与经营边界”――公司愿意和不愿意做什么,这样的选择可能并不多。有些答案会组成一条更自然的路径,能够帮助公司提高效率或更好地实现当前的价值主张。有些答案组成的商业模式,从公司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力来看,会比其他模式更可行。

作者指出,在实验过程中,公司可以有意识地“锁定”一个或多个变量,使不同商业模式的探索过程与公司目标保持一致。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剖析了两个案例。一个案例是一家工具制造商探索市场趋势带来的新业务机会。另一个案例是一家石油添加剂生产商寻求新的方式来利用其核心竞争力。

作者认为,公司组建专门团队开展商业模式实验,可以实现三个重要目标:第一,认识不同商业模式的意义,并就竞争领域和竞争方式做出更清晰、更合理的决策;第二,找到能够为客户和自己创造最大价值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商业模式;第三,利用商业模式创新从其他着眼于增长的活动中获取最大价值。考虑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巨大潜力,加上现在没有几家公司掌握这种方法,商业模式实验将成为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第5篇

【关键词】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5-0050-05

从目前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来看,电动汽车的价格偏高、续驶里程短、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弱、充电不方便、市场认知度不高,电动汽车离产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突破电动汽车产业化瓶颈,为电动汽车市场推广和普及提供一种新型解决方案,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电动汽车的发展脉搏,为电动汽车尽快实现产业化,面向大众市场,提出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战略思路和对策。

一、我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推广现状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主要涉及两大核心问题,一是购买和使用模式;二是能源供给模式。第一种模式包括租赁和购买两种子模式。租赁的优势在于短时、方便,缺点在于租赁价格较高;购买的优势在于所有权完整,缺点在于消费者承担车辆风险。购买又包括整车购买和裸车购买+电池租赁两种形式,整车购买的缺点在于价格较高,优点在于所有权完全转让;裸车购买+电池租赁的优点不仅在于购买成本较低,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品牌的电池,但缺点是发生事故时电池与车辆的责任很难界定。第二种模式包括换电和充电两种子模式。换电的优点是时间短,缺点是需频繁更换电池,接插件易损坏,成本较高;充电的优点在于地点约束较小,但缺点是充电时间较长。其中充电又包含集中充电和分散充电两种形式,集中充电优势在于特定地点充电,便于电网改造,且易于维护,缺点是充电自由度较差;分散充电优势在于充电自由度较高,安装简单。

我国现有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是在2009年启动的25个“十城千辆”示范城市项目中进行摸索和推广的。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商业化运作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城市特点划分,分别是以电池租赁为代表的深圳普天模式、以整车租赁为代表的杭州短时租赁模式和以整车购买为代表的合肥定向购买模式。三种模式市场切入点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和优点,可以为我们下一步推广商业模式提供借鉴。

1.电池租赁模式

电池租赁模式以深圳普天模式为代表,目前重点应用于电动公交车领域。普天公司先整体将电动公交车买下,然后将车和电池分开销售给公交公司,公交公司只需支付裸车(不含电池)的价格,电池则以租赁方式分8年付款,公交公司由于无需一次性承担电动汽车的高昂价格,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实时监控是融资租赁后的衍生服务,普天通过实时监控系统,监测电动公交车的行驶状况、充电状况、电池状况,保证了电动公交车的安全运营,实际上是给客户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和体验。该模式比较适合于政府批量采购并且需要保证运营安全的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邮政车、城市物流车、市政环卫车等。

2.分时租赁模式

分时租赁模式属于整车租赁模式。杭州Evnet“分时自助租车系统”在浙大科技园、赛博创业工场、浙江传媒学院、兰庭国际公寓、阿里巴巴滨江园区,设立租车点,共投放20辆车,包括Smart、MG3、熊猫AT、比亚迪F3DM等车型。会员通过网上预订、刷卡用车、方便快捷。分时租赁模式的优点在于方便、价格便宜,以Smart为例,9点到17点租金为27元/小时,17点后可提供“上下班”服务,租金为60元,再加上里程费(一般是0.5元/公里1,这比传统汽车租赁以及打车要便宜很多。一些年轻白领,既有用车需求,又承担不起养车费用,分时租车模式较好地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旅游城市也可拓展电动汽车租赁业务,旅游城市流动人口较多,租赁用车需求较大,电动汽车租赁既符合环保需要,又保证方便快捷,比较容易为市场所接受。

3.定向购买模式

定向购买模式属于整车购买模式。合肥市江淮集团通过定向购买,销售了585辆同悦电动汽车,主要面向内部员工和供应商。每辆车国家补贴4.5万元,合肥市政府补贴1万元,江淮补贴3万元,补贴后车价在6.5万元左右,基本与同级别传统内燃机汽车价格相当,但电动汽车每百公里费用节省率高达70%。定向购买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针对特定消费者销售电动汽车。消费者的用车路线固定,用途相对单一,如仅上下班使用,并且充电地点相对固定,便于车辆集中充电,只要在固定地点设置充电桩,就能满足消费者绝大部分充电需求。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动汽车性能不足以及充电困难等问题。政府公务车领域、大集团员工等细分市场都比较适合推广定向购买模式。

上述三种商业模式主要集中于电动汽车购买和使用模式的探讨,电动汽车商业模式还包括能源供给模式,即充电和换电模式的选择。目前,企业界对充电和换电还未达成一致,整车企业主张充电模式,电网企业主张换电模式,从全国推广应用的情况来看,选择充电模式的电动汽车较多。事实上,充电和换电并没有严格的好坏之分,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关键是要与电动汽车的技术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二、商业模式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地方政府缺乏科学的商业模式系统规划

目前,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推广由各地方政府主导,主要考虑当地整车企业利益,普遍缺乏一套科学和系统的规划作为指导。各地方政府在选择商业模式的时候,往往没有结合本地区的特点详细论证,制定综合规划,只是简单地选择充电或换电模式进行推广,也没有关注和研究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推广与城市建设、交通规划、电网改造、土地供应、补贴资金等各个环节相结合的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分析清楚,商业模式就很难获得进一步的推广。地方政府缺乏科学的商业模式推广规划,一方面导致目标和方向不明确,进展缓慢,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盲目投资,乱上项目,导致资源浪费。

2.围绕商业模式运营的利益分配机制还未形成

商业模式运营的利益主体较多,涉及供电企业、运营企业、配套企业、整车企业、电池企业,企业之间在商业模式的推广和运营模式上未能达成一致,整车企业与电网在充、换电模式上存在分歧,运营服务企业对供电保障还存在顾虑,换电模式下如何分配政府补贴资金,充电设施运营利润分配还不明确,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围绕商业模式运营,建立一套使各方受益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的缺乏,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企业相互之间不能形成合力,商业模式推广的内生动力减弱,最终将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3.地区之间商业模式缺乏协调机制

现阶段,缺乏针对不同地区推广商业模式的统一协调机制。充电和换电模式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完全不同,如果充电模式区域和换电模式推广区域缺乏有效衔接,一旦大规模推广开来,将大大制约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特别是毗邻的城市群,在地域环境、城市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水平、文化理念等方面的相似点较多,城市在选择本地商业模式时,需考虑与其它城市商业模式的兼容和衔接,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协调,使电动汽车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使用。

4.充电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规划对接不足

充电基础设施对商业模式推广至关重要,如果基础设施不完善,纵使有再好的商业模式,电动汽车也难以推广开来。充电基础设施要与城市建设规划紧密结合与衔接。城市定位、功能区分布、CBD规模、居民住宅建设等方面将影响城市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和区域分布,土地供应、电力供应、小区物业、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的分布等方面将影响充电设施的运行保障。这些问题的解决早期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和协调,由政府主导,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充电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相匹配。

三、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思路

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综合体系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和方向。第一,前瞻性。新技术出现以及外部环境变化,都将给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巨大的机遇,促使商业模式创新发生质的变化。第二,系统性。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发展必须紧跟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还必须考虑到其它行业的发展。第三,多样性。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推广上不能搞一刀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不同区域地形、气候、文化和习惯差异较大,而且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推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具体来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商业模式可以不同,城市与城市之间商业模式可以不同。第四,实践性。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发展都不尽相同,要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找出适合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商业模式。我国已经在深圳、杭州和合肥等城市率先尝试推广不同的商业模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持续改进,为我国全面进行商业模式的推广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持。

在综合考虑电动汽车特点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城市和不同领域的特点,我们提出我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发展思路。

(一)大城市商业模式推广思路

1.电动公交车可主要考虑电池租赁模式。电动公交车的购买模式更适合选择电池租赁模式。电动公交车价格昂贵,关键是电池价格较高,大约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而一般公交公司经费有限,很难一次性支付电动公交车的购买成本,同时,公交车使用频率较高,电池消耗较快,如果由公交公司完全承担电池成本,显然是不经济的。如果选择电池租赁模式,由厂家或第三方提供电池租赁服务,电池维护、回收都由专人负责,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公交公司的采购成本,而且能够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2.电动出租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集中换电模式。大城市市区范围较大,居民出行距离较长,出行路线也不固定,如果采用充电模式,电动出租车一天至少要充2、3次电,即使快充每次也要20分钟左右,很难被出租车司机所接受。换电模式则能有效解决上述状况,换电模式时间短,一次换电一般不超过5分钟,与传统汽车加油时间差不多。大城市电动出租车选择换电模式另一个原因是,大城市出租车车型基本固定,电池的规格和大小可以标准化。以北京为例,基本只有捷达和现代两款出租车,换电运营企业只需配置1~2种型号的电池,就可以满足出租车的换电需求,便于企业规模化经营,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私人电动汽车以整车购买为主,裸车+电池租赁为辅。目前消费者购买传统汽车大多为全款购车,使用分期付款或融资租赁方式较少。电动汽车是一种新鲜事物,代表先进技术,一般只有家庭收入较高的人群才会考虑购买电动汽车,他们并不太关注电动汽车的价格,而是关注电动汽车带来的不同体验。因此,大城市私人购买电动汽车可考虑以整车购买模式为主。当然,除整车购买之外,裸车购买+电池租赁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购买模式。对消费者初期接受电动汽车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裸车+电池租赁模式还要考虑到城市消费文化的特点,例如从地域文化特点来看,沿海城市创新意识较强,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而北方城市消费者对待新鲜事物更加慎重,一旦推广开来,而事故责任界定、保险理赔的制度又跟不上时,就容易引起纠纷,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4.城市核心商务圈可推广电动汽车租赁服务。城市核心商务圈如CBD、产业园等特定区域内的企业众多,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的业务用车需求量大,又相对集中,而租赁电动汽车比打出租车便宜,也比传统汽车租赁便宜,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用车成本,同时,业务租赁用车的单次出行距离路线明确,业务结束后仍返回原地,具备点对点服务和充电的优势,便于租赁公司集中管理和维护。

(二)中小城市商业模式推广思路

1.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可首选充电模式。中小城市城区面积较小,居民出行半径不大,对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的续驶里程要求相对较低。中小城市公交车单次往返大约40公里左右,一天4~5次,日均出行距离基本不超过200公里,而且夜间9~10点公交车就基本停运。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电动公交车一次充满电,基本就能满足日常行驶里程需求,车辆白天无需频繁充电,只需利用夜间空闲时间,在公交场站集中进行充电即可。中小城市出租车日均行驶距离虽然比大城市要低,但一般也在200~300公里之间,然而,由于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原因,居民对出租车夜间需求较小,政府可对出租车进行合理调配,使电动出租车无需全天候运行,白天运行的电动出租车可在夜间停运时段分散进行充电,减少了因充电给出租车司机运营带来问题。

2.私人电动汽车可采用整车购买模式,分散充电。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性价比不高,对普通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中小城市多数消费者购车选择时比较关注价格因素,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电动汽车由于价格偏高,很难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中小城市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人群,应该是收入水平较高,价格不敏感,购买电动汽车主要是体现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部分人群不会考虑以电池租赁的方式购买电动汽车,因此整车购买模式比较适合于中小城市消费者。此外,中小城市土地资源相对不紧缺,居住空间和停车环境比较宽松,居民住宅拥有自家停车位的比率较高,而且中小城市的居民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下班后空闲时间较多,消费者完全可以自主选择在家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如果城市建设规划中明确,在新建居民住宅小区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建充电桩,就能基本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求。

(三)旅游城市商业模式推广思路

旅游城市可主推电动汽车整车租赁业务。旅游城市人口以流动人口为主,推广电动汽车整车租赁模式比较理想,通过建立一站式租车服务,刷卡消费,消费者在城市的各个交通枢纽以及旅游景区都可以及时、便捷地租用电动汽车,使用完之后将车辆还至指定地点,可自动充电,无需自己充电。考虑到电动汽车目前的性能特点,应重点鼓励短时租赁,实行差别定价,租赁超过一定小时的收费标准应逐级增加。

(四)农村商业模式推广思路

农村适合推广充电模式的小型纯电动汽车。农村的用户对电动车续驶里程、最高车速要求不高,可以大幅度降低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而且,农村用户大都拥有独立的停车场地(院子、车库等),有独立的充电电源,充电更加方便。小型纯电动汽车,特别是时速不高的电动车具有速度适中、价格便宜、使用费用低、易操作等优点,深受农村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发展前景较好。

四、政策建议

1.中央政府应尽快制定指导各地区商业模式推广的统一规划。在总结现有商业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出针对不同城市和不同领域特点的商业模式推广规律,并制定指导各地区商业模式推广的统一规划,进一步明确商业模式的目标和方向,加强投资引导,创造良好的商业模式推广环境。规划应在区域统一、能源供给、产品准入和充电标准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重点解决目前商业模式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仅靠地方政府无法自行解决的一些问题,如地区间不同商业模式的衔接和兼容问题、运营企业与能源供给企业的协调、电动汽车企业和产品准入、充电国家标准等问题。

2.开展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专项试点工作。开展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试点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试点来验证商业模式的发展思路,如充、换电模式的适用性,电动汽车租赁的可行性、私人购买电动汽车的市场定位、公交电动化大范围推广、城市接驳电动汽车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是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好的、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试点城市可以在“十城千辆”的城市中进行选择,也可以选择新的试点城市,关键是要覆盖不同类型的城市,包括东中西部城市、大中小城市、旅游城市、资源型城市、不同气候和海拔的城市等。

3.实行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特许经营制度。电动汽车行业壁垒较高,企业进入比较困难,政府需进一步放宽管理模式,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创新,防止行业垄断。地方政府通过立法对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对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专业机构,如专门运营电池、提供能源、提供汽车、回收电池、配送电池、提供充电设备、提供监控服务、提供电动汽车租赁的企业,颁发特许经营执照。政府对于商业模式中出现的新企业应及早研究,本着创新的原则,与各方专家和机构一起制定准入标准和条件,积极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

第6篇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不仅会加快其前进的步伐也会缩短发展历程,商业模式贯穿一个企业的进展全过程,见证企业的成长,商业模式的成功标志着企业所处的经济地位。经济手段的不断变化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强大动力,信息和管理技术相融合是现代商业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商业模式的角色和地位转换过程

1.在古代时期,商业模式理论还没有产生,但古人的智慧已经从中获得一些有用经验。曾有记载“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在市场中,以交易为获得手段,以自身需求为交易目的,在交易的前提下,所组织的各种商品信息,宣传手段和性价比构造都是商业模式的内容。传统的商业模式以简单的“需求―交易―获得”流程为代表,其运行要求较低,规矩较少,较为实用和便捷。

2上世纪90年代是商业模式发展的黄金时期,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信息技术,它以强势的姿态挤进市场经济发展,商业模式理论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在信息阻塞的时代,消费者无法正确了解商品的实用性和优越性,存在信息传递的困难,而且交通闭塞无法为商品提供便捷快速的运输方式,在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闭塞,阻断了可利用商品的发展前途,信息技术在经营者,投资者和消费者三者之间有信息传递的作用,为合作提供了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市场营销手段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传播,为促进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提供动力。

3到20世纪中期,商业模式进行了一次变身,在市场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圣夜模式体系开始进行探索。时代变革催生了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推进了时展,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具体的表现为人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交易而是将目标建于超市,专卖场等新颖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是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发酵剂,以丰富多彩的营销手段为具体表现,加快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使得商业模式融入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关于对商业模式的具体理解

1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

商业模式在企业发展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纽带,肩负着重要的市场意义。商业模式的概念没有具体定向,只是根据企业的选择所总结的一些概述。可从经济角度,管理角度,发展战略角度来看待商业模式。从经济角度来说,其定义易于理解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从管理角度出发,所属的范畴为营销手段和市场经营模式,其含义较为抽象,不再单纯以获益为主要目标;从发展战略来看,其重要的意义是提高企业的综合指标,在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手段等方面的综合叙述。

2商业模式的结构和要素

商业模式的框架主要有内部运营结构,外部营销结构和财务结构,大部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商业模式包括这三种结构,具体划分可分为三类,经济类,管理类和战略类,其基本架构相似,区别是侧重点不同。

商业模式的要素包括,价值主张,盈利模式,网络构架,资源组成,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价值主张的本质是满足顾客的需求,以服务创造价值。盈利模式是在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同时达到盈利的目的,盈利模式提供客户一个可接受的价格,愿意让顾客掏腰包买自家的商品,根据需求量和商场的价格大致情况,调整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三、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存在的疏漏

1商业模式的定义模糊不清

定义好比整个事件的出发点,包括目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对于现代企业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就无法从实际贴近商业模式,对于商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商业模式涵盖的内容比较广,在总结其定义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不易被总结。

2对于商业模式认识不清

商业模式是不同于发展战略和发展手段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发展方式和方向,发展战略和发展手段是以促进企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具体方法,商业模式包括他们。由于对于商业模式的认识不清导致发展眼光的狭隘,企业呈现出不健康的发展趋势,导致企业内部结构不平衡。

3不能体现商业模式的关键性作用

企业不能完全理解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在选择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厚此薄彼,一贯的追求经济效益,商业模式的关键性主导地位被无知的经济欲望所掩盖,导致整个市场被经济追求充盈,可能会带来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不公平交易,最终会导致市场经营崩溃。

四、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战略

1价值核心以顾客为主

市场交易的基本动力是消费者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是商业模式的最基本和最有突破性的战略。一切以顾客为主,坚持“顾客是上帝”进行商品交易必须在绝对公平的环境下运行,顾客是市场的主力军,具有正负两种作用。

2技术创新是商业模式进步阶梯

没有技术支撑的商业模式只是一个空壳,创新基本的动力是技术。如果企业坚持传统的商业模式,就相当于坐吃山空,守着旧日里过活,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因此技术创新是不能摒弃的。

3营销管理的创新

如何了解商品的销售前景,如何保证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怎样保证商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营销管理是最重要的实现方式。在适应全新的市场环境过程中,营销管理作为指南针,起着绝对性作用。营销管理包括销售情景预测,消费者需求调查,商品宣传手段,商品销售渠道等方面,营销管理的创新满足了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要求。

4服务模式的创新

服务决定了商品的高度,对于一个有品位的商品来说服务决定其本身的价值。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尽量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评估,促进服务在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寻找新的市场或是发掘新的利益锁链,在商品的设计过程中融入最新的美学观念,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幻想,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减少消费者的困扰。

5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的资源设备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发挥最大的利用程度,管理模式的创新意味着企业构架的全新整理。对人才的重新分配,资源的重新整合,设备的重新安排,保证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全新的管理模式下健康发展。

总结

创新是什么,创新为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想站稳脚,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创新。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商业前景,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带来全新竞争局面,为企业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赫挺,李申伟,商业模式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4(05).

[2]徐雪松,关于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两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9).

第7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客户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2-0013-06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及研究框架

商业模式涵盖了企业从资源获取、生产组织、产品营销、售后服务、收入方式、合作关系等几乎企业的一切活动。不同的学者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并不一致。笔者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是,商业模式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企业研究视角,其内涵是企业选择经营对象、经营方式、实现收益的一系列商业规则,通俗地讲就是指企业从何赚钱和如何赚钱。

商业模式这一概念是随着网络企业的兴起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企业研究视角。虽然任何企业都面临选择经营对象、经营方式以及实现收益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商业模式是随着网络企业的出现和兴起才被大量引用和研究的一个概念。在网络企业出现之前,对企业的研究不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进行的。随着商业模式理论体系的发展,这一视角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并适用于对所有企业的分析、研究。

商业模式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和运用。

明确其内涵是企业选择经营对象、经营模式和实现收益等的前提。根据这一定义,企业商业模式可以分解为经营模式、客户模式和收入模式三个方面。其中,经营模式是指企业的经营业态和方式,即是提品还是提供服务以及如何提品服务的问题;客户模式是指企业所服务目标对象的定位,即为谁服务的问题;收入模式是指企业获取经营收入的方式。从逻辑上看,经营模式、客户模式和收入模式这三个模式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共同组成完整的商业模式,缺一不可。企业正是依靠这种整体性结构的创新和优化来实现企业发展和盈利的。

这一定义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的框架模型。商业模式概念内涵丰富、头绪繁多,商业模式分解为三个核心环节之后,为研究商业模式创新方法、创新实现路径等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本文对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也主要基于这个框架进行的。

需要补充的是,在对商业模式概念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到商业模式的假定前提问题。笔者认为,任何能够称为商业模式的案例,都必须遵循“可持续性”和“规模性”这两个假定前提。

二、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家创办新企业而采用不同于以往企业的商业模式或者企业根据经营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变化而改变和丰富其现有商业模式的实践活动。本文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法,需要明确界定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些相关概念。

(一)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网络经济的兴起对所有企业的商业模式都是一种崭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会发生一些改变,也有全新的商业模式被创造出来。具体说来,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被改造,即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造,形成商业模式创新;二是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竞争;三是新经济所提供的全新的商业机会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即传统企业无法企及的领域,用传统商业模式无法实现的手段向消费者提供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广义地说,这些变化都称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本文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与广义的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在网络背景下以所有企业为主体的商业模式创新。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以中国网络企业为主体的狭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上面网络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所提到的三类商业模式创新中的第二和第三类商业模式创新。

(二)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静态含义和动态含义

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概念具有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从静态含义上说,跟传统行业的企业类型相比,网络企业因为是近十几年来才出现的新型企业组织,并且多是与传统企业商业模式不同的新型商业模式,因此所有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实践都可以视做商业模式创新,也即静态意义上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其次,从动态含义上说,“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创新”,任何商业模式都有风光不再的时候,企业必须随时审视和梳理既有的商业模式,主动发现弱点和机会,并进行适时调整,以应对变化,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保证其经营目的和盈利目标的实现。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也不例外,而网络企业对已有商业模式的调整和创新,构成动态意义上的商业模式创新概念。

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动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十分密切的逻辑关系,共同构成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动态意义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不了解现有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从实践和理论上都无从理解动态含义上的网络企业模式创新;而动态意义商业模式创新是静态意义商业模式创新的丰富和补充,没有动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则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难以持续和成功。因此,本文中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研究中并没有刻意区分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动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而是把两种含义的商业模式创新都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进行研究,共同构成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经济理论基础

成功地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企业,往往受网络经济特有的一些规律支配。网络企业运营中的诸多现象,经常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大相径庭。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及网络企业的运作方法,也常常跟传统企业的运作背道而驰。比如,用户在网络上搜索、浏览信息以及使用很多在线服务都是免费的,不少网络企业早期都不考虑收入与盈利,而是依靠风险投资(VC)大规模“烧钱”。

这些看似不理性的网络经济的规律,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冲击,也是认识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钥匙”并构成其理论基础。

(一)注意力经济

稀缺(scarcity)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在网络经济里,稀缺理论不再是颠扑不破,注意力经济更能反映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注意力经济也经常被称为眼球经济,指在网络时代信息过渡超载情况下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这一理论解释了信息超载和注意力缺乏,使得帮助网民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成为现实的需求;对网络企业来说,则要求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向网民提供其所需信息和服务,以便把网民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才能获得经济利益,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注意力理论是许多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中采用免费这种收入模式的根据之一。

注意力经济理论催生了许多网络企业的商业经营模式,搜索引擎服务就是注意力理论的一个典型应用。在信息超载的情况下,对网民来说,最有价值的服务就是能够帮助他们对所需信息进行定位、过滤,以便让他们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搜索引擎服务这种经营模式变得很有价值的原因。

(二)经验产品

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复制和传播的成本很低,花费上亿美元制作的好莱坞大片,在网络上复制传播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信息产品的这种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成本结构,使得传统的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已经不起作用,信息产品的供应商在商业模式上只能根据顾客的价值而不是生产成本来为产品定价。

如果消费者必须尝试一种产品才能对它进行评价,这可以称为“经验产品”。在传统企业里,几乎所有新产品都可以称为经验产品,企业对这种样品常用的推广方式是免费样品、促销定价等。对于信息产品来说,每一次被消费的时候都是经验产品,用户尝试了这种经验产品,就不需要再次尝试它。这对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包括经营模式、客户模式和收入模式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提供者,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充分考虑经验产品的特点。

(三)网络效应

有的产品和服务,使用的用户越多,对其中每一位用户的价值体现越大,这被称为产品和服务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机制的实现过程也被称为正反馈。

互联网许多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就显示出网络效应和正反馈。电子邮件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全球第一件电子邮件是1969年出现的,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子邮件都只是在技术人员中使用,之后便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因为使用的人多之后,电子邮件的作用就会增强,其通信功能就会发挥得更充分。在只有一个人使用电子邮件的时候,电子邮件是毫无价值的。其他的像即时通信、短信服务等都经常会出现这种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对网络企业商业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从收入模式上看,网络企业在推广其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往往需要采用免费的形式提品和服务,以便加速其用户量尽快增长达到网络效应和正反馈。其次,网络效应也影响到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在互联网没有显示出网络效应的时候,由于用户数量比较少,再完美的商业模式都很难成功。但是,在网络效应出现的时候,网络企业商业模式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从中国网络企业的实践来看,很多网络企业创立一段时间之后,难以坚持下去而倒闭破产或被并购,往往不是因为它们的商业模式有问题,而是没有把握住企业运作的节奏,在网络效应出现之前,消耗了太多的资源。

(四)锁定效应

在网络信息时代,锁定是一种经常见到的现象。锁定指的是当用户从一种品牌的产品和服务转移到另一种相同或类似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时,需要付出包括心理、经济等方面的成本,这些成本越高,说明锁定效应越强。

锁定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转移成本会随着时间增长或减小,但是它们不会一成不变,可以用图1来动态地理解锁定。

图1的锁定周期表明,顾客一旦已经习惯了试用品牌,产生了偏好,然后就进入锁定阶段。在进行下一个品牌选择的时候,很显然,顾客如要选择其他品牌,会面临转移的成本,包括失去偏好的痛苦甚至经济成本。

锁定有利于创新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成功,但同时对后出现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实现往往会产生阻碍。

(五)微创新

网络效应使某家网络企业容易形成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锁定效应则解释了一旦一家网络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获得市场优势,则会对后进入者形成强大的市场壁垒,可能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阻碍。在中国网络经济领域,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为何仍能够不断出现?这种结果或许受益于“微创新”。

微创新理论最早由奇虎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神提出。他认为,对于网络企业尤其是创业型企业,要想对其他已经拥有优势的企业和模式进行颠覆性创新非常困难,一种商业模式创新要想成功,可从用户体验入手,持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挖掘用户的需求,积小成大,从而能够实现商业模式上的成功创新。

微创新规律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的需求心理;二是专注一个方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微创新并不意味着就能一炮走红、一招制敌,微创新需要持续不断地寻找用户的关注点,然后持续地去发现和满足用户的需求,积少成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四、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

(一)经营模式创新方法及性质、关系

1.三种创新方法

(1)产业链法。是指在互联网产业的链条中寻找新的产品和服务角色的创新方法。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互联网的建设本身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网络接人、域名和虚拟空间、内容提供、信息交流等都是这个产业链条里的节点。网络企业要实现经营模式创新,可以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寻找新的机会和位置。

从中国网络企业的发展历史看,从早期的接入服务(ISP),到后来的内容服务热潮(ICP)、网络游戏以及电子商务等几乎所有成功的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都是沿着这条产业链确立的。当然,互联网产业链条的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成就许多企业。互联网产业链条节点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每一个节点里都可以产生出不同的网络企业经营模式。

产业链法的链条节点之间没有必然界限,经营模式的确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网络企业必须在产业的链条上不断地寻找机会,伺机与网络企业已经确立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经营模式。搜狐公司原本是一家著名的门户网站,向网民提供内容产品和服务,在2002年,该公司通过收购进入ISP接入服务,从内容提业层次进入了技术支撑产业层次,从而丰富了其经营模式,实现了商业模式创新。

(2)效率方法。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效率优势分化、改造、替代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从而实现经营模式创新的方法。这也是互联网经营模式创新的一种重要思路和方法。网上零售经营模式能够成立,是因为网络经营对买卖都产生了效率,对网民而言,他们可以节省时间和去逛商场的路费,对网上零售的网络企业来讲,它们不需要租用房屋去建立现实中的书店、商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向网民提供更便宜的商品,而且由于网络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很好地分析和研究顾客的购买行为,能够让它们更好地改善商品的结构。很显然,网上零售的经营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络效率分食传统商业的例子。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利用互联网的效率改造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的例子会越来越多,效率方法是网络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最有潜力的一种方法。

(3)版本划分方法。是指改造和优化网络企业现有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经营模式创新方法。版本划分进行产品系列规划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提供不同的版本,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会使经营模式价值最大化,二是根据版本的方法设计产品系列时要突出不同的顾客群体的需求,以便每位顾客可以选择最适合其需求的版本。腾讯QQ初期只提供免费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后来腾讯开始把QQ用户分为免费用户和不同的VIP会员客户,从而利用这种版本划分方法,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增值功能并进行收费服务,从而实现了经营模式创新。

2.三种方法的性质和关系

网络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方法具有不同的性质,一般出现在网络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产业链法和效率法主要是指网络企业经营模式的静态创新方法,是网络企业经营模式外延式创新,这两种方法可以拓宽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使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经常是用在网络企业的初创时期。

版本划分法主要是指对现有网络企业经营模式进行内涵式的创新,一般说来,它并不扩展网络企业经营模式的外延,而是对现有的网络经营模式进行改良和改造,从而实现网络经营模式的创新。经常是用在网络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当然,这些方法是互补而不是互斥的,一家网络企业在经营模式创新的时候既可能会选择某一特定的方法,也可能同时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

(二)收入模式创新方法

收入模式包括收费模式和支付方式。所谓收费模式,是指网络企业是否向其客户收取费用以及收费的根据;支付方式则是网络企业通过何种途径向客户收取费用。网络企业收入模式创新方法研究,包括收费模式创新方法和支付方式创新方法。

1.收费模式创新方法

(1)免费法。网络企业提供免费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是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中常见的一种方法。网络企业为了确立自己的经营模式,并尽快达到网络效应的正反馈状态,需要吸引大量的注意力,这个时候往往需要采用免费的模式。奇虎360提供免费的网络安全服务,在短短几年内就培育了超过2亿的用户,而通过在线广告等多种方式实现收入和盈利,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案例。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电子邮件服务、内容服务、即时通信服务、网上拍卖业务等多种经营模式,都曾经采用免费法。

(2)锁定效应收费法。免费模式是互联网上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网络企业所有的经营和服务不可能都是免费的,否则网络企业的经营就难以持续。在通过经营模式的免费服务获得足够的注意力之后,利用网络经济里的锁定现象进行收费,可以称为锁定效应收费法。

(3)版本划分法。利用版本划分对产品进行系列化,并逐渐把免费用户向收费用户驱赶,从而达到收费的目的,实现网络企业收入模式创新,可以称为“版本划分法”。版本划分法也是经营模式创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锁定效应收费法温和。新浪的电子邮件服务收费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2001年,新浪开始把其电子邮件产品进行了版本划分,在提供免费邮箱的同时,提供了VIP系列收费的电子邮件产品。

(4)注意力出售法。内容型网络企业提供的内容信息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正是因为免费,才能吸引到大量的网民对网站进行访问。在信息超载时代,网络企业通过出售注意力来实现自己的收费模式,可以称为注意力出售法,这即是通常所说的付费式的网络营销,包括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以及销售分成模式。

2.支付方式创新方法

(1)预付法。就是要求网民先预付一定的资金,然后接受网络企业提供的服务,在预付的资金用完后,网民再进行续资才能接受服务。实现形式包括购买服务卡、游戏点数、虚拟币等。

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实现支付方式是网络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创新,在这种支付方式中,电信运营商成了网络企业的支付平台,网民消费了网络企业提供的服务,可以通过电话费的形式支付,然后由电信企业再与网络企业分成。

(2)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目前,已经有包括支付宝、快钱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这一支付方式的创新,也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商务发展。

(三)客户模式创新方法

在商业模式中,客户是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没有客户就没有商业模式,网络行业里一些常见的商业模式名称,就来源于客户的分类,如B2C、B2B、C2C。我们可以结合客户定位、顾客分析的一些理论,研究总结网络企业在开发客户、利用客户价值的一些方法。

1.客户定位。实质上就是选择企业的特定顾客群。企业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服务对象,才能真正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进而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点在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里也不例外。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中必须明确自己的客户对象,形成自己的客户模式。网上零售型的网络企业,客户是在网站上购物的网民,其客户模式也经常被称为B2C的模式,即企业对消费者,是一对多的关系;而网上拍卖型的网络企业,其实质就是一个交易平台,为买者和卖者服务,其客户模式又经常被称为C2C,即消费者对消费者,是多对多的关系,当然,也有的网络拍卖型企业,如阿里巴巴网站,其服务主要是为企业间搭建交易的平台,因此,根据顾客定位,这种模式称为B2B,即企业对企业,也是多对多的关系。

客户定位的关键是对顾客进行细分。即根据消费者的多样性和购买行为的差异性,将全部顾客划分为若干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顾客群的过程。这样,企业就可以选择目标顾客群,明确企业的服务对象。

客户定位的基础是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购买规律以及购买过程中的整个消费心理活动。需求驱动和感性因素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本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类。内在因素包括消费需要、购买动机、购买认知、购买感情和消费者个性;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参照群体、社会等级、文化、促销活动。

2.顾客分析。互联网所提供的相互沟通能力大大增加了网络企业研究顾客的机会和方法。取得顾客信息在网络上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注册和开账单,二是观察。

注册是许多网络企业最常采用的方法,网民使用每一家网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几乎都要求网民进行注册,注册数据可以用来设置网络广告费率、进行电子邮件列表等数据库营销服务等。

观察网民的网上行为也是了解顾客的另一个主要途径。现在大部分网站都允许用户搜索它们的内容,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知道网站的用户常常在自己的网站上搜索什么,当然,这只是观察网民上网行为的一个方面,可以称为“监控搜索”。除此之外,网络企业也可以观察顾客的“点击流”,即他们访问网站时的一系列行动。网站运行记录文件包含了许多关于顾客行为的有用信息。

第8篇

何为商业模式画布

商业模式画布覆盖了商业的4个主要方面:客户、提供物(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财务生存能力。细分下来,可以分为9个构造块:

客户细分:客户细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正在为谁创造价值?谁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

价值主张:价值主张则要解决“我们该向客户传递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正在帮助我们的客户解决哪些难题?我们正在满足哪些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

渠道通路:公司沟通、接触其细分的客户传递其价值主张是通过渠道通路。“我们的渠道如何整合?哪些渠道最有效?哪些渠道成本效益最好?如何把我们的渠道与客户的例行程序进行整合?”

客户关系:客户关系用来描述公司与特定客户细分群体建立的关系类型。“我们每个客户细分群体希望我们与之建立和保持何种关系?这些关系成本如何?如何把它们与商业模式的其余部分进行整合?”

收入来源:如果客户是商业模式的心脏,那么收入来源就是动脉。“什么样的价值能让客户愿意付费?他们更愿意如何支付费用?每个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比例是多少?”

核心资源:每个商业模式都需要核心资源,这些资源使得企业组织能够创造和提供价值主张、接触市场、与客户细分群体建立关系并赚取收入。核心资源可以是实体资产、金融资产、知识资产或人力资源。

关键业务:和核心资产一样,关键业务也是创造和提供价值主张、接触市场、维系客户关系并获取收入的基础。关键业务可以分为制造产品、问题解决、平台/网络等几类。

重要伙伴:商业模式的优化和规模经济的运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降低、特定资源和业务的获取等三种动机有助于创建合作关系。很多公司创建联盟来优化其商业模式、降低风险或获取资源。

成本结构:成本结构构造块用来描绘运营一个商业模式所引发的所有成本。成本结构分为成本驱动和价值驱动两种类型,而很多商业模式的成本结构介于这两种极端类型之间。

设计新商业模式

商业人士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进行设计。我们设计组织、战略、商业模式、流程,还有项目。为了设计新商业模式,我们必须考虑复杂的环境,例如竞争对手、技术、法律以及环境等。而商业人士缺乏的是对设计工具的掌握,这些工具可以补充其商业技能。

现在,我介绍6种商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客户洞察、创意构思、可视思考、原型制作、故事讲述和情景推测。

1.客户洞察

企业在市场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在设计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上却往往忽略了客户的观点。我们要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待商业模式,这样可以让我们找到全新的机会。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按照客户的思维来设计商业模式,但是在评估商业模式的时候需要把客户的思维融入进来。创新的成功需要依靠对客户的深入理解,包括环境、日常事务、客户关心的焦点及愿望。

苹果的iPod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苹果知道人们需要能够搜索、下载和收听数字内容,包括音乐,并且用户愿意为这种能成功解决这些问题的服务付费。苹果为客户建立了一种无缝音乐体验,将iTunes音乐与媒体软件、iTunes在线商店和iPod媒体播放器整合在一起。以这种价值主张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使得苹果成为在线数字音乐市场的领导者。

我们可以使用移情图,这是一个可视思考工具。我们可以将其称为“超简客户分析器”,这个工具可以帮助你超越客户的人口学特征,更好地理解客户的环境、行为、关注点和愿望。

2.创意构思

新的商业模式需要产生大量商业模式创意,并筛选出最好的创意,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这个收集和筛选的过程被称作创意构思。

创意构思的过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团队构成的关键问题;全情投入的关键问题;扩展的关键问题;条件筛选的关键问题;“原型制作”的关键问题。

3.可视思考

对于商业模式的相关工作来说,可视思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所谓的可视思考,是指使用诸如图片、草图、图表和便利贴等视觉化工具来构建和讨论事情。因为商业模式是由各种构造块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复杂概念,不把它描绘出来将很难真正理解一个模式。

有两种方便实用的视觉化思考的技术:便利贴和结合商业模式画布略图描绘。便利贴的功能就像创意的容器,你可以增加、减少或在商业模式构造块之间进行调整移动。而绘图甚至能比便利贴更加有效。草图和图画在许多方面都能发挥作用。最明显的作用是基于简单图画解释和交流商业模式。

4.原型制作

原型制作来自设计和工程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原型制作被广泛地用于产品设计、架构和交互设计。不必把商业模式原型看成像是某个商业模式草图。相反,原型是一个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不同的方向——哪些是商业模式应该尝试选择的方向。

原型作为探索新可能性的思考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对商业模式本质更好的理解。同样的设计理念可以应用于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创造商业模式原型,我们可以探索创意的各方面,比如新的收入来源。

5.故事讲述

讲故事的目的,是要把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以形象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故事的内容一定要简单易懂,主人公也只需要一位。可以从公司、客户两种视角出发。讲故事可以采用谈话和图画、视频片段、角色扮演、文本和图画、连环图画等技巧。

6.情景推测

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日益普及,手机智能终端已经大范围覆盖,致使“互联网+”O2O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现代百货零售业为了提高销售业绩,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快速投入到O2O电子商务中来。这些现代百货零售企业向O2O商业模式转型,正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现代百货零售企业向O2O电子商务模式转型中,与传统企业商业模式的不同相对比,并提出现代百货零售企业O2O商业模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015年3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正式提出“互联网+”概念,意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增效助力功能,通过互联网高速发展带动各传统行业快速发展,实现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百货零售业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更应该适应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以促进百货零售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传统企业竞争激烈,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与传统百货零售企业相比

1.在营销方式上的转变

传统百货零售企业经营缺乏创新,货架古板陈旧,商品品种有限,常常靠模仿别人的做法,来经营自己的商品。看别人怎么做,自己怎么做。看别人卖什么商品赚钱快、销路好,自己就想方设法去购进什么商品;营销手段老旧、单一。看别人有什么新的营销方式,就去模仿,比如发传单,老百姓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新奇,拿着传单去商家,或多或少都买点商品,可是哪家企业也不能总是靠发传单啊,再说了时间长了,老百姓也会厌烦了。这只能解决暂时问题,看不到长远利益。这也是现代百货零售业必须转型的一个因素。而“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是消费者直接打开电脑,在互联网上百货零售企业的商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商品品种繁多、款式新颖,个性化而且购买方便,价格合理。商品说明透彻、图片展示清晰,以及顾客满意度一针见血、客服百问不厌。在线下实体店,可以真实体验商品的适用度,百试(挑)不厌。随着时间的更替,商品不断更新换代,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不断提升。

2.在营销主体上的转变

目前,在日益普及互联网的时代,消费者真正成为了主导力量。消费者更有话语权、更有决策权、更有选择权。传统的百货零售企业的商品摆在货架上,不仅品种单一,而且有什么就买什么,消费者想买别的也没有。而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的企业商品,可以供消费者自由选择,品种、样式、颜色、付款方式等等。消费者对商品满意度可以自己评价,企业承诺不满意可7天或10天退换货,线下实体店的全新体验等,选择的机会更多,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在营销地域上的转变

传统百货零售企业辐射范围有限,消费者有地域限制。而互联网不同,它的影响可以扩大到无限大,在淘宝网、在天猫商城等,消费者可以在全中国或者全世界都能看到你的商品。而且消费者可以选择使用手机、iphone、电脑连接到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平台,自己选择购买、收藏商品,不论在哪,什么时间都可以实现。线下实体店也将逐步实现全覆盖。

4.在信息传播上的转变

传统百货零售企业信息传播速度慢,范围小,途径有限。而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的企业,信息化成为了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现代百货零售企业快速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提升管理效率,提高运营能力。在线下实体店,与线上信息相连接,信息同步。现代百货零售企业在互联网上新款产品或者产品更新换代,可以飞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传播之快,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二、传统企业转型为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百货零售企业为了生存,开始谋发展,找出路,思变革,走进O2O商业模式。有些地方互联网技术水平还比较低,O2O商业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要想快速发展O2O商业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

1.同质化泛滥

企业把传统的营销模式照搬到互联网上,以优惠券等促销方式,或者传统的广告宣传方式,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方向,陷入价格战。盲目的为了销量,增加线下店面商家数量,可是却减少了对线下商家的监督管理,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倒影响了商品销量。

2.仓储、物流能力还有提升空间

O2O商业模式促使消费者更方便购买商品,因为物流企业能把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家门口。但在仓储、物流环节,有造成邮件损坏、丢失的现象,所以仓储物流企业需要提高管理水平。要不断扩展配送区域,提高送达效率。

3.互联网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O2O商业模式的经营交易信息,包括商品信息、仓储物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等的规范管理,不能泄露,也防止数据丢失,现在的技术水平不足以保证数据的完整,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4.O2O商业模式的技术人员不足

O2O商业模式还处在初始阶段,需要抓紧时间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保证与消费者良好沟通,更好的解决网络平台存在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转型的建议

首先商品价格体系要科学化,同样的商品或同类、同质量商品要尽量保持价格一致;其次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迅速反应;再次要转变营销理念,优化信息管理平台,使企业管理人员能更好的掌握销售情况等。

四、结语

随着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百货零售业受到影响,传统经营方式已经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目前百货零售企业必须转型,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实现线上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店发展成为一个整体,更好的促进现代百货零售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荷郑秋锦陈佑成.“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转型O2O电子商务现状与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15,12.

[2]许慧珍.“互联网+”下传统零售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与对策.广东汕头:汕头职业技术学院,2016,01:012.

第10篇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含义

1 商业模式的基本含义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科学杂志,被用于描写资料与流程之间的关联与结构。20世纪90年代中期,著名的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将其归结到企业经营理论。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新的经营方式被广泛采用,人们开始不断地使用“商业模式”概念。

虽然,专家学者对“商业模式”的探讨十分热烈,但迄今为止,其定义还是层次不同、宽窄不一,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根据专家学者们理论内涵的探讨,同时联系对现实考察的梳理,我们可以从一般意义上给出“商业模式”的基本含义,这就是:在一个市场化的社会中,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企业,必须选择一种交易方式,以实现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价值,这种交易方式所形成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及稳定关系,就是一般意义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基本含义有着几层内涵,(1)它与具体的社会环境有关,包括经济体制、文化及价值取向、技术进步、社会发达程度等;(2)它的主体是企业,核心是“交易”行为;(3)它所形成的“交易规则”,在一定时期是稳定的,并且可能为其他企业模仿。

2 商业模式创新及背景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放弃旧的、相对稳定的交易规则体系(商业模式),选择新的交易规则体系(商业模式)的行为。企业之所以会弃“旧”换“新”,可能是为了更大的利益,也可能是基于生存的考量。

商业模式创新需要一定的背景机缘,它可以是宏观层面的体制变动、社会进步、技术变革等,给企业提供了机遇;但也可能是微观层面的市场竞争与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寻找新的利润源泉。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案例,例如,伴随着银行业的改革,企业的工资发放,从直接发放“现金”到银行“工资卡”运用,企业节省了财务人力,银行得到了相应存款和服务费用;又如,城市居民的“水、电、气”缴费,由原始的人工收款模式,改为银行代扣代缴模式,企业和银行各得其所。

目前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最大的背景就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它给商业领域带来几乎是无数可能和无限空间。2000年,当阿里巴巴公司开始做“电子商务”时,没有几个人会想到它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到了今天,我们也还是无法想象它的未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们对传统主流商业模式的冲击是巨大的,而且这种冲击还将继续扩大。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1 中国的商业模式创新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打开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局面。但同时我们也还要看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来打开更多的发展空间。中国社会需要转型和发展,这不仅需要体制方面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激发基层充满活力的创新和创造,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发生于经济领域基层的创新活动。

作为转型经济的国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在逐步地形成,在这一体制变迁过程中,制造领域的改革导致了企业组织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流通领域的改革导致商业组织模式和交易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在改革的过程中,地区差异得以充分的表现,因为变革和创新,一些地区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制造企业,而另一些地区则冒出了若干优秀的商业模式创新企业。

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具体地说,人们的生活态度、就业态度、消费习惯、消费内容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反应到城市的经济总体状态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中国存在的另外两个特点,一个巨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应运而生,这种商业模式创新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 中国的实例和理解

联系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若干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上世纪90年代“大卖场”式的商业模式创新,本世纪初“电子商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两个十分值得解读的经典案例。

上世纪90年代,欧洲“大卖场”式的商业模式进入中国,随着本土化的摸索和调整,形成了对传统“百货零售”商业模式的巨大冲击。特别是以“苏宁”、“国美”为代表的家电(连锁)超市在中国的兴起,彻底确立了其商业模式的主流地位。那么,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其商业关系、组织特点,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仔细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商业模式,市场的售卖者和市场组织者(甚至场地的所有者)是一体化的,买卖关系是“一对一”的,即“卖家”对“买家”的关系。但“大卖场”商业模式告诉我们,(1)市场的售卖者和市场的组织者是分离的(场地所有者也是可以分离的);(2)买卖关系涉及三方,是“卖方-市场方-买方”的关系。“大卖场”商业模式成功的原因,从消费者角度看,伴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购物环境”的要求大大下降;从组织者角度看,有效的竞争压力,压缩生产厂商利润,形成了消费者利益。

兴起于本世纪初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近期在中国的爆发式增长,对主流的“大卖场”商业模式造成了新的巨大冲击。特别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公司,更是让人刮目相看。那么,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其商业关系、组织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可以发现,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其基本商业模式架构承袭了“大卖场”的模式,只是将“卖场”从有形的“建筑空间”搬到虚拟的“电子空间”,由此,进入成本大降,大大方便了中小商家;另一方面,为解决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交易欺诈问题,阿里巴巴设立了“支付宝”平台,通过支付宝体系的第三方运作,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商家与一般消费者之间的资信问题。

“电子商务”模式的成功,除了技术支持作用之外,它强有力地说明,企业对商业模式的变化选择,其实是对社会潮流的变化应对。这个现代社会的潮流就是,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特别是新一代消费者)-更关心消费的价格,更在意购买过程的便利性,他们更注重的是消费内容、往往是直奔消费主题。

三、商业模式创新的展望

第11篇

最后的暴富机遇

对于中国商业现象、商业秩序、商业逻辑的每一次反思,急功近利的暴富心态似乎总是绕不开的原因。

马云应聘警察、肯德基员工,甚至酒店门童都未被录取,却通过电子商务成为中国商界绕不开的人物;

创业板开市的钟声,造就了上百位亿万富翁;

各种风投、创投资金涌动,捕捉具有潜力的模式与项目……

商业模式的力量,正演绎着一个又一个财富的神话。

中国商人是如此追求暴富之机。当传统行业的竞争早已白热化,当国家对资源经济的政策监管日益完善,当中国制造风光不再,当互联网的泡沫几经破裂的考验,最大的暴富机遇,已经不再是煤老板、网站,而是看似诱人的商业模式。

设计一种商业模式,做些宣传推广吸引眼球,抛开持续性发展,把市场做到一定的份额,风险投资就源源不断涌来,上市IPO,股权就变成真金白银,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溢价倍增。这就是商业模式的暴利路线,看起来那么简单,那么直接,那么一本万利,那么众生平等而没有门槛。

回顾中国近几十年市场经济发展史,暴富的机遇,似乎总是给那些掌握了资金、技术、天然资源、人脉关系、渠道与市场的特定人群的。这种先天的不平等,成为压抑在中国商人尤其是草根商人心中一道解不开的结。

与以往任何一次暴富机遇不同,商业模式异乎寻常的创造力,真正打破了资产与资源垄断的局限性。中国中小企业主们惊喜地发现,他们终于有了一个与行业垄断者与领先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可能。于是,他们迷恋商业模式,期待商业神话,梦想通过模式的捷径走上神坛。对于他们,商业模式被当成是最后一次暴富之机。

模式背后的推手

与以往任何一次对于商业现象的拷问一样,暴富之心固然是无法解脱的原罪。然而这一次,造成商业模式迷信的更深层原因,似乎不仅是中国人急功近利的浮躁那样直接而单一。

我们回过头看商业模式在中国的两次热潮,一次在1999~2000年,一次在2007年前后。在整个世界商业发展史上,前者对应的是互联网浪潮来袭,后者对应的是金融危机对实业的冲击。

中国人对商业模式的迷恋,也许与这两个历史节点的作用不无关联。

与眼下另一个热门概念“微创新”一样,对于商业模式的关注,本身便是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产物。

不开工厂,不造产品,没有自己的原创内容,从一个单纯的搜索引擎发展成为互联网的顶级传播平台,提供覆盖全球的各类媒体产品和服务――1999年,“雅虎”所创造的这种全新商业模式引发了全球互联网热潮,更使得商业模式第一次被作为独立而关键的竞争力。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汹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商业人士所高度关注。

互联网产业无疑对模式极为倚重,因为网站必须通过商业模式的设计,才能把虚拟的点击变成现实的利润。一批互联网企业的快速成功与神话也刺激了传统行业,放大了模式的力量。

中国市场经济短暂的发展史,使得现代商业文化与商业理念的发展相对薄弱。商业模式概念的引入,正中靶心地解决了中国人迫切想要弄明白的“怎样赚钱”的问题。

如果说那时,中国商人对商业模式仅是关注而非迷恋,那么紧接着与互联网产业相关的投资热的兴起,更为这场商业模式的狂热狠狠浇了一勺油。

无论是PE还是VC,投资业的规则决定了,必须要短期获利短期退出。正是这种获利方式,倒逼模式之风盛行。

迷恋模式的,绝不仅是模式经营者。连锁加盟业的兴起,再次将商业模式的力量置于市场的放大镜下。加盟商看项目,不仅看产品,更看重能够短期内收回投资,迅速获利。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商业模式,对加盟商的吸引力远超过一款可以长期操作的产品。

需要商业模式的,不仅是模式的设定者,还包括风投、经销商。至此,对于商业模式的迷信,已经不仅是模式设定者单方面的作用,而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需求。

如果要在互联网浪潮与金融危机之间找一个共同点,那必然是传统行业尤其是实业的衰退。金融危机颠覆了中国传统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一切规则与秩序,于是市场环境越混乱,人们的危机意识就越重,就越倚重模式,越寄望于通过模式走出困境。

沉重的“被模式”

沉重的是,与20世纪末商业模式之风的第一轮盛行相比,当前中国商业对模式的迷恋,颇带着几分无奈的挣扎。成本与资金的压力,使得企业经营者不得不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商业模式。

温州高利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开始以新的眼光认识这一曾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的市场。而除了被挥霍的那部分财富之外,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以及融资难的现状,成为民间高利贷盛行的重要原因。

东莞一家机械配件公司,给华为等企业做通讯设备的代工。这家年销售400万元的企业,却为20万元的周转资金发愁:找银行,因为没有固定资产不给贷,找民间渠道,利息高达2分。

摆在中国中小企业面前的现实是,那些四处涌动的资本完全“用脚投票”,一个互联网行业新兴的商兴模式,能够引来无数资本的疯狂竞逐,却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传统行业;众多天使投资争抢着为一个甚至只在纸上的商业模式一砸几千万元,却没有人愿意借给埋头苦干的小企业20万元度过危机……

当企业必须迅速获取资金以保障生存与发展时,模式被当作救命稻草。对于模式的过分强调,或许也已经成为企业一种被动选择。大企业面对强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需要打造与众不同的竞争力;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发展艰难,需要迅速突围,解决生存之道。安全感的极度缺失之下,急功近利成为浮躁却现实的选择。

第12篇

我们经常提到的商业模式有:BZB模式、BZC模式、电子市场模式、拍卖模式、反向拍卖模式、鼠标加水泥模式、广告收益模式、会员费模式、佣金模式、社区模式等,但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业模式。真正的商业模式至少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商业模式必须是一个整体,有一定结构。第二,商业模式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它们相互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一、商业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服务和信息流的体系描述了不同参与者和他们的角色,以及这些参与者潜在利益和最后收益来源。Petrovi等学者认为,商业模式描述了隐含在实际业务流程背后的商业系统创造价值的逻辑。罗氓则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Rappa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商业模式规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Rappa的定义与企业界普遍的理解一致,本文采用这种定义对商业模式进行分析。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问题

从根本意义上讲,商业模式的创新实际是企业对模式的再设计,在模式创新中,需要对行业中的既有模式进行分析,寻找新模式的存在机会,整个过程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其核心问题也就是发现和寻求新的模式创新的机会是否成立的问题,无论是新创模式还是在既有模式下的创新都是如此。模式创新不同于企业运营改良和运营优化,它意味着发掘出新的需求,创造出新的消费群体,创造出新的赢利模式,用全新的方法来完成经营任务,开发出新的产品,提供客户新的服务,或者以新的方式完成企业运作的其他活动。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强化企业的经营职能性差异。一家企业,即使其人力、物力与竞争对手相差无几,也可获得竞争优势,办法就是事先确定什么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及赢利能力的成功要素,然后明智地将资源重新调度分配,借以改进在该成功要素方面的表现。

2、利用对手的弱点。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应尽量看准对手的弱点,乘弱而入,才有建立竞争优势的机会。要清楚掌握对手的弱点,企业就需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做一详尽的比较,这样做可以提供线索,为企业定价和成本构成方面奠

定竞争优势的基础。

3、不断问为什么。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一种看似非常简单,但却极其有效的办法是不断地问:为什么?特别是一些普遍为人接受的产品设计及生产运作概念,更值得质疑。

4、为使用者寻求最大利益。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应考虑到:越能为用户带来更大利益的产品,在市场上越受欢迎,也就越有竞争力,这是不容置疑的。

事实上,企业的商业模式既不新鲜,也不神秘,如何一个企业无论从事何种业务,都一直在使用这样或那样的商业模式,只不过人们对它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已。如果人们能够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抓住并突出至关紧要的经济特征和竞争的关键因素,由此构建整体的运作模式,那就是企业实施经营活动一种重要而便捷的手段。

三、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

商业模式的创新实际上是一种高层次的企业创新行为,它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有很大的不同,模式创新包括了企业从内部到外部的资源、制度、模式的整合。此外,模式创新还必须实现价值创造的目的,包括顾客、供应商、股东和企业在内的各方都应获得更大的价值或价值预期。因而,模式创新涉及到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我们从商业模式的结构模型出发,归纳出以下几种模式创新的方法和路径:

1、重新定义顾客需求的模式创新。由于顾客需求的变化是常态的,企业必须能够发现顾客的潜在需求,洞悉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才能在竞争中取胜。重新定义顾客需求意味着企业需要对产品和服务所在的细分市场的目标顾客进行需求的不断确认,这种确认是动态而非静态的。

2、重新定义产品/服务的模式创新。这种创新的特点是基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而提供的营销物(包括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并由此出发来进行整个商业模式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意味着对现有细分市场中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替代,重新定义后的产品和服务体现了对现有顾客价值的提升,它改变了产品和服务的功能价值和顾客价值实现的方式,是对产品功能、结构和形态的创新,而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形式或款式的改变。重新定义后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和所包含的技术信息进行重新规划,实现与既有产品和服务在价值上的区别。

3、重新定义顾客接触方式的模式创新。顾客接触方式涉及到顾客界面的设计和选择,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如何送达顾客的;二是企业与顾客之间如何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在这两个方面,企业与顾客之间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各种接触。顾客接触方式反映了企业的商业模式的运行现状,也反映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价值。因此,顾客接触方式的选择和创新的目标是基于不断提高顾客接触效果的同时也达到合理的成本控制。针对顾客接触方式的界面分析已成为当前模式创新研究的一个焦点。

4、重新定义供应链组织方式的模式创新。供应商界面是商业模式的基本结构组分,供应链组织方式关系到企业如何向顾客提供价值实现,我们把向企业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企业都视为供应商,提供相似或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视为一条供应链。这种模式创新是指企业在核心业务上集中更多的资源,同时通过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构建新的供应链组织方式,从而使自身更具竞争力。

5、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网络协同模式创新。这种模式创新围绕顾客价值的实现方式和价值内容而进行,企业可以通过价值创新的各种手段,相对于竞争对手向顾客提供更大的价值来获得竞争优势。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就需要以顾客价值为中心,通过在更大范围内与其他企业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来展开模式创新。企业与其他组织间进行协同的模式创新,可以包括多种形式,运作此种模式的企业以顾客价值需求出发来创新其商业模式,并与其他企业产生协同构成某种价值网络。

四、商业模式创新的不确定性

过去,人们在认识创新的时候,并未将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考虑在内,实际上,企业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的还是模式创新活动,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局部或暂时地改变竞争格局,对市场和竞争最深刻的影响还是在模式创新上,即使有强大的技术创新,如果不能与有效的企业商业模式相结合,这种创新就可能无法创造价值。企业从模式创新中可能获取巨大的收益,也可能由于创新的失败迅速导致企业走向灭亡。因此,模式创新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可以说,模式创新的不确定性是企业创新中最重要的不确定性,也是创新活动的最本质特性,远远高于创新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五、商业模式创新中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许多企业对自身的商业模式缺乏清晰的认识,或者根本就没有自觉的商业模式,相当多的企业还处于产品导向阶段,对企业业务经营缺乏清晰的规划。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需要了解商业模式理论,打造适用的商业模式。不管采用哪种途径创新商业模式,都离不开业务流程的再造,在原有流程基础上进行改进或者彻底地改造流程。企业需要摒弃流程中不创造价值的环节,改进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同时将被割裂的过程联结起来,成为通畅的流程。在流程再造的同时,根据需要调整公司组织架构,使部门之间职责明确,组织系统更加柔性,能够满足顾客随时改变的需求。只有业务流程有效地再造,才能真正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变革,必然带来某种程度的震荡,这需要充分沟通,使股东、员工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产生的利益建立共识,激励他们的积极性,保障创新的实施。企业有必要创造适宜的组织环境,采用一定的管理方法,例如实施知识管理等,发展有利于创造的企业文化,推动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