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授课艺术

授课艺术

时间:2022-02-17 12:0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授课艺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授课艺术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授课之前要制定好该课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制定教学目标要以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社会需要为依据,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教学目标要明确,要求适度,能体现教材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二、教学资料

授课时要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包括教材、授课计划、教案、PPT和多媒体等。教学资料要齐全完整,教材要选用恰当,符合学生水平和专业特点,授课计划要符合实际、安排科学合理,教案书写完整、规范,要与授课计划相符合,PPT制作精美,多媒体教具使用正确熟练。

三、教学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素质。一是师德素质。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热爱才能投入,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师爱能使学生有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只有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学生才会尊重和喜欢老师,进而喜欢本学科,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老师要为人师表,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课时老师不能迟到,服装要整洁,不穿奇装异服,要讲信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二是知识素质。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知识在不断更新,课程、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教师要勤于学习,孜孜以求,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三是能力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能力素养是衡量教师素质的关键。这种能力首先是教师的语言能力,上课时教师都应该使用普通话,语言要规范、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用语适当,表达确切、通俗易懂、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有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推理严密。其次是书写能力。教师要有较深厚的书法功底,尤其是粉笔字和简笔画,板书要工整、正确,布置要合理,不能在黑板上随意乱画,不停地檫黑板,板书要有利于展示教学,有利于学生做笔记。再次是表演能力。在教学中要善于表演,把枯燥的知识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学生乐于接受。最后是课堂掌控能力。教师就像演员,要善于表演,但又不是演员,不能在课堂上漫无边际地表现和讲笑话,甚至跑题,要对课堂气氛和节奏有掌控能力,也就是要收得住,能够灵活处理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时间安排和把握适当。总之,一切都要为课堂教学服务。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服务于教学目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包括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等。首先,要确定好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即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根据教学课时确定教学内容。其次,要准确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正确地处理好教材,教材上的东西不一定全讲,要有取舍,有时候还要根据当时教学的需要进行增加扩充。最后,教学内容的讲解要做到容量适当,注重基础,全面覆盖,重难点突出,重点时间要保证,难点解析恰当,难点尽量分散,各个击破。知识讲授正确,概念正确,事例准确,数据精确。教学内容一堂课要相对完整,要有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头,授课内容充实饱满,还要有一个有力而生化的结尾。

五、教学方法

第2篇

一、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风趣的语言表达,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讲势能时,可对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没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说:“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它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

二、教师授课要有丰富的情感,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 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

三、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讲解它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讲到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的时候,介绍定律的来历以及不同国家对定律的不同称呼,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当讲到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叫赫曼,为了验证天电(闪电)与他电是否是同种电,竟被雷电击死在实验台上时,课堂一片寂静。当讲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用磁石来防刺客,课堂上又是一片活跃气氛。

四、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笔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五、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3篇

高中政治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目前的高中政治新课程虽然已经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但仍然存在着信息反馈滞后、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和忽视教学结构体系等突出问题,导致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升华授课艺术,提高教学效率。

一、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出发,把学科知识寓于生活现象中,帮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通过巧妙提问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通过设置简单问题让学困生跟上教学节奏,设置一些难度中等的问题启发中等生,设置很有难度的问题让学优生深入探究。二是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实际情况对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分别在授课计划、教学目标、学习要求、作业要求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能够扬长避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三是尊重个性,激发学生思维。在师生彼此尊重的和谐课堂中,教师的精辟讲解和学生的畅所欲言相得益彰、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情感实际,让学生的个性精神和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展现。

我在讲解“股票、债券和保险”和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搞清楚各种投资方式的异同,我先从区别(性质、收益权、偿还方法、特点)和联系两个方面列表股票、债券、储蓄和保险等不同投资方式。并且设问:这四种投资方式有何区别和联系?让后进生查阅教材和相关资料,弄清它们各自的含义、区别和联系。设问:风险最大(小)、收益最大(小)的投资方式是什么?让中等生指出不同投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而对优秀生解决生活问题能力则设问:给你10万元现金,你将如何选择投资的方式?通过这些与教材内容和学生层次相匹配的问题的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调动了其学习内驱力,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种环环相扣的分层问题设计能够一步步把学生思维引入深入,促进思维由低及高逐层发展,促进学生知识的习得和情感的养成。

二、巧妙导入,创设认知冲突

课堂导入环节的合理设置,不仅能够迅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教师教学智慧和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的体现,闪烁着教师教学风格的光芒,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注重氛围铺垫,实施教学新策略,在课堂导入时,必须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善于为学生的认知铺路搭桥,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为学生自然、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打好基础。二是要注重生活情境创设,开启教学新篇章。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实际出发,努力创设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典型事例来提出相关问题。三是多种方法联动,实现导入多样化。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就要以多种方式联动,力争每节课都能抓住学生的眼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同时,导入内容与新课重点紧密结合,导入语言精练简洁,导入方式灵活多样。

例如,在讲解“价值与价值观”这一课时,我引用了这样一段材料:眼下,“高富帅”“白富美”等网络词语频频出现,他们成为了年轻人心目中完美男人和完美女人的代表,不少年轻男女更是将“高富帅”“白富美”视为自己择偶的标准。接着设问:结合价值与价值观有关知识,分析人们对“高富帅”“白富美”追求的哲学依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度高、争议大的焦点问题,在课堂导入环节,学生以极大兴趣带着问题认真研读教材,从价值观的作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时随地都有众多的热点问题产生和发展,而这些热点问题就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课程资源支撑,这不仅有利于充分体现高中政治教学的时代性特点,也能够充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时事热点分析能力和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打破常规,增强教学魅力

教学常规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但是,有时候教学常规会束缚教师的个性发挥和学生的自由发展,成为实现教学良性循环的无形枷锁。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大胆革新,打破常规观念、常规思维、常规教法,解除不必要的课堂束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学别具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提高教学实效。二是逆向思维,激发学生潜能。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分析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三是大胆创新,打造个性课堂。这不仅体现在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创新、重组与整合,而且还包括积极打造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需求的生活化课堂、关注信息技术应用和课程整合的信息化课堂、关注学生个性和人文情感关怀的生命化课堂等个性化特色课堂。

例如,在讲“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时,我精选了2011年4月在西安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相关资料,首先播放了《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宣传片》,然后从主题理念、规模、展示内容三段文字材料巧妙设问:结合所学,这三段材料分别体现事物之间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导入新课。接着,从西安世园会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长安塔中历史与现实的巧妙融合设问:材料如何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从西安世园会与举办地浐霸生态区和西安生态环境、“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主题的长安塔反映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所反映的联系的客观性深入分析设问:西安为办好世园会是如何尊重联系的客观性的?从“西安为办好世界会应如何利用一切条件?”来分析联系的多样性,最后用西安世园会主题曲《送你一个长安》结束新课教学,用“一例到底”依次讲解了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源呈现方式,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较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

四、运用机智,提高教学艺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不具备教学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教学机智是教师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课堂环境中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的机敏性和应变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科学预设。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三维目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情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二是机智生成。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外”。教师要善于营造生成的教学氛围,因势利导地调整原来的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地动态生成。

例如,在讲解“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这一课时,我引用了这样一段材料:W省发改委决定召开听证会,就阶梯电价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方案涉及加快户表改造步伐,扩大阶梯电价实施范围,规范电费代收行为,减轻合表负担等方面。该阶梯电价方案将采纳听证会多数参加人的意见,加大惠民力度。接着设问:(1)假如你是W省发改委的负责人,请你组织这场价格听证会,你应邀请哪些方面的人员参加听证会?请分别说明理由(至少三个方面)。(2)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针对材料中的问题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步骤。召开听证会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中存在哪些问题,因而需要听取社会中各种利益群体的声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把涉及水价调整的利益各方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影响群众生活的市民代表、影响经济效益的企业代表、代表公众利益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富有专业素质的专家学者代表、媒体记者等。同时,草拟的活动步骤和教材中听证会的一般程序进行对照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巩固所学知识。这种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满足其现实生活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兴趣又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寄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3.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印象深刻。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良好的授课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3、注重讲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

总之,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效果。

第5篇

【导语】

专科起点升本科:其中汉语授课,文史、中医类170分、理工类120分、经济管理类120分、法学类136分、教育学类120分、农学类120分、医学类142分、艺术类120分;其中蒙语授课,文史、中医类223分、法学类287分、艺术类266分。

高中起点升本科:其中汉语授课,文史类181分、理工类133分。

高中起点升专科:其中汉语授课,文史类120分、理工类120分、艺术类120分(术科160分);其中蒙语授课,文史类297分、理工类284分、艺术类226分(术科160分)。

高中起点升专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专科起点升本科蒙语授课考生若达到汉语授课同一学历层次、同一科类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均可兼报汉语授课相应学历层次、相应科类的专业。

考生可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nm.zsks.cn),点击“成人高考”频道信息查询栏查询成绩。

录取工作拟于12月13日-20日进行,届时,请考生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2017年成人高考网报专栏”,查看招生计划和录取公告,登录“2017年成人高校招生填报志愿系统”填报志愿,以免错过录取机会。

第6篇

2016年成人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已确定,现公布如下:

专科起点升本科:其中汉语授课,文史中医类179分、理工类115分、经济管理类115分、法学类152分、教育学类149分、农学类140分、医学类139分、艺术类115分;其中蒙语授课,文史中医类199分、法学类191分、艺术类275分。

高中起点升本科:其中汉语授课,文史类196分、理工类153分;其中蒙语授课,文史类364分。

高中起点升专科:其中汉语授课,文史类133分、理工类127分、艺术类120分(术科160分)、体育类120分(术科160分);其中蒙语授课,文史类256分、理工类214分。

高中起点升专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专科起点升本科蒙语授课考生若达到汉语授课同一学历层次、同一科类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均可兼报汉语授课相应学历层次、相应科类的专业。

录取工作拟于12月13日-20日进行,届时,请考生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2016年成人高考网报专栏”,查看招生计划和录取公告,登录“2016年成人高校招生填报志愿系统”填报志愿,以免错过录取机会。

第7篇

这篇《2014年内蒙古其他艺术类专业联考 各科类本专科分数线公布》是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获悉,2014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其他艺术类专业联考成绩和各科类本、专科合格分数线已经公布,考生和招生院校可以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普通高校招生”频道信息查询栏查询成绩。

各科类本、专科合格分数线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含蒙古语授课)本科197分;舞蹈学(含蒙古语授课)、舞蹈编导本科140分,高职(专科)132分;舞蹈表演(含蒙古语授课)本科78分,高职(专科)73分;表演本科179分,高职(专科)169分;表演(服装表演)本科210分,高职(专科)208分;表演(二人台)本科248分;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176分,高职(专科)167分;播音与主持艺术(蒙古语授课)本科239分,高职(专科)238分;空中乘务本科325分,高职(专科)310分。

第8篇

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史 课程教学

笔者毕业于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在地方高校从事过八年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的讲授,在教学中深感地方高校美术专业开设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势在必行。虽然事实上国内地方高校大多数从事美术教育的史论教师往往没有机会去国外美术馆、博物馆实地考察,但并不妨碍这个群体在理论层面的总结和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我们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了解渠道变得更加广泛,艺术专业的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渴求也变得更为迫切,这就需要课堂的讲授有效而准确地提供相关的信息,以此作为引导,可以直接影响到艺术专业学生创作的视角和主旨思想,甚至是学生今后的艺术观念。往往激进的、另类的、反潮流的艺术行径更容易引起成长中的艺术专业学生的注意,他们甚至会反思、模仿、超越这样的行径,于是授课当中所采取的客观评价与主观的灌输相比其价值与意义就变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采取相对的客观性?总结起来,笔者想从以下几点展开探讨。

一、教材版本应符合授课学时、授课对象、授课内容的要求

国内近30年来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翻译书籍层出不穷,从最初的简译到专门研究,甚至很多融会中国作者思想的著作都大量出现。像目前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的张坚著《西方现代美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甄巍的《西方现代美术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比较通用的版本偏重于国外艺术史学家研究的翻译本或旅外艺术史学家的研究著述,比如天津大学邹德侬等1983年翻译的阿纳森的《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萍君1979年翻译的赫伯特・里德的《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还有王受之2002年编辑的《世界当代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陈麦1988年翻译的爱德华・卢西・史密斯的《1945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国内专家、学者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邵大箴先生的《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现代派美术浅议》,朱铭的《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介绍》,常宁生的《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艺术》等。

从事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材的甄别和自编显然要对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著述做系统的理解,取长补短,注意一些新体例的变化和一些新视角的注入。但最为重要的是,仍然要明白教材有别于科研文章,课程安排要有一定的适用性。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在一般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往往是2―3学分,学时通常被压缩到32学时,只有非常少的专业是56学时。32学时按照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也就是两周的时间,通常文化课的安排是一周两节,1―16周结课。那么相应的教材版本选择就要根据授课学时、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来进行安排。比如现在通行的阿纳森的版本,该书鸿篇巨制,内容全面,从19世纪末一直叙述到20世纪中叶,全书24章共753页。显而易见,该书为至今国内学习西方现代艺术不可多得的一个资料版本,尤其是阿纳森的透视空间解说,更是给了读者全新的角度来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变迁。阿纳森的24章内容即使有所侧重,把建筑内容删除,仍然是无法完成原先设计的工作量。最为重要的是,阿纳森的版本对20世纪70年代后的内容多没有涉及,这是很大的遗憾。另外像王受之的《世界当代艺术史》,教材从20世纪60年代后按照流派更迭的过程安排了16章内容,全书195页。这本书内容还是比较新的,条理清晰,显然,编者有着丰富的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概念归纳的方式很适合讲解,同时作者在美国讲学,能够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信息。缺陷在于其框架设计并不严密,是按时间、派别、国别,作者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区分,在教学中使用的时候,教师还要有机地甄别。另外该教材的时间段20世纪60年代能不能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讲授的起点呢?很显然,必须从20世纪初叶开始,这就需要另外一本教材进行补充,该教材不具备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启蒙作用。此外该书书名的世界两字并不确切,准确的应该是《美英当代艺术史》,其他国别在书中篇幅较小,只能做旁证而已。而高校现行的教材征订机制明确不支持该教材的征订,因而该教材只能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史的课外阅读补充资料。而国内一些专家的相关著述虽然是诸多片段文章的汇集,但背景介绍得很充分,苦于没有新版,原著也没有相应的艺术作品图片对应,阅读时略显枯燥。相反,现在出版的许多新版教材,在体例和框架、图片和印刷方面都远远超过此前的书籍,教学时间上也安排得很合理,但是急于出新导致了语言文字不够通俗,很多学生读不明白,教师也体会不到其意图。这类教材还是应该多向前辈学习,以对西方现代艺术做简明透彻的教学引导为宜。

二、授课讲解方式多引入课堂互动和多媒体影像教学

西方现代艺术史的授课方法通常是传统的板书式讲解方式,因为更多涉及图像的教学,西方现代艺术作品需要通过投影的方式直观展现给学生,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为当下艺术史讲解的主流教学方式。在授课方法上,在按照教学计划充分准备好讲稿后,课件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它必须图文并茂,文字必须简练,提纲挈领,且要条理清晰,准确地将概念、背景、主题人物、代表性的作品以及代表性的风格、思潮产生的影响等内容阐释清楚。其次,还要非常注重有选择性地选取要讲解的作品图片,这些图片应符合讲解内容并且是艺术流派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在选择作品时,教师必须仔细甄别,不要轻易从互联网上选取没有经过检验的照片。比如莫奈的《日出・印象》,此幅作品在网上可以搜寻到几百种不同的版本,虽然是细枝末节不同,但艺术讲解也会产生很大偏差。所以需要我们多找些好版本的图片以及国外美术馆的矢量大图,还要多对照作者对作品描述的资料来辨认其是否与原图匹配。教师的讲解方式因人而异,方法手段不限。有的采用严谨的理论推导,有的采用启发式的梳理,有的采用趣味式的生平故事等等,由浅入深,力争使课程生动,学生易于接受。互动的授课方法在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中也变得极为重要,观念的理解此刻似乎变得凸显,即学生在课程中如何去观看,如何去理解。教师要有意识地采用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现代艺术创作的情境当中,使其身临其境感受这种思维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去尝试和仿效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手段,在课程中评述自己的感受。教师此时也要善于总结和梳理,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来调整课程的进度,重在提高学生对现代艺术的兴趣,使其由对现代艺术创作之路的迷茫到理解,进而乐于参与。西方现代艺术史内容庞杂,学生在学习时不易找到头绪,对于有兴趣课后复习的学生,教师还需要提供一些条理明晰的复习资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多媒体影像除了囊括艺术家的照片、艺术作品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纪录片和相关艺术电影。国外美术馆、博物馆录制了大量的现代艺术纪录片,聘请了许多艺术史家、艺术家等艺术事件的当事人来陈述这段过程,且将作品存放在美术馆中。像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法国蓬皮杜现代艺术馆、美国芝加哥现代艺术馆等,都能近距离直观地使学生通过影像得出真实的感悟。另外艺术影片有故事情节,舞台戏剧效果极具感染力,学生在观看时常常不由自主地被影片的故事内容及画面效果所吸引,从而引发出对现代艺术的浓厚兴趣。比如观看好莱坞艺术影片《弗里达》,既弥补了课程理论教学缺乏直观性的不足,也增加了西方现代艺术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诸如此类的影片还有《梵高传》《波洛克》等,都能提高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们对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兴趣。

三、学生作业需要合理疏导

艺术实践类学生往往对史论专业有排斥心理,在交结业论文时比较敷衍,甚至有抄袭的情况。高校教师在此方面需要有些智。一是尽量少安排以论文方式结课的考查,多增加些闭卷考试。因为艺术类的学生平时写作的课程训练不多,惰性较强,作业通常到最后一天才动手,结果可想而知,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西方现代艺术史流派众多,艺术风格多样,名词性的内容还是需要大量的记忆和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所以采取闭卷考试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第二是结题作业可以采用互动的方式,给学生们布置相应的研究课题,让他们做好调查过程、调查汇报内容、PPT课件等主动性参与的环节,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如果课程时间允许,不妨一试。第三是结题的题目要设计得相当合理,结题论文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教师也需要做大量的批注工作,甚至还可以让学生临摹西方现代绘画流派的一种风格,看其在临摹过程中对风格、思想的掌握程度,等等。具体的方法还有待于各种探索,但总体要求还是需要学生掌握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演变规律,熟悉代表性艺术家、艺术作品等常识性知识点。

第9篇

素描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造型意识和审美能力,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同其他课程一样,目的都是通过自身的教学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素描课程通常开设于大学一年级上学期,是专业基础中的基础,其教学的成败对随后几年大学教育意义重大。正因为这个原因,艺术设计院校对素描课程的教学向来非常重视,希望通过优秀的基础教学为接下来的专业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些院校会选用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来承担素描课程教学,不仅如此,还会在教师的专业背景、能力特长、社会阅历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具有相近专业背景的教师去教授相关专业的素描课,并且教师相对固定,以期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发挥教师的优势和能动性,深刻扎实地吃透专业培养目标,进而把准素描教学目标的脉搏,做到素描为专业课服务,素描教学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这是目前占多数的一种形式,即“教师与专业对口”。此外,与之对应地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让教师担任不同专业方向的素描教学,每学年或每学期轮换,目的是利用跨专业授课,形成一种横向比较,从而分辨出每个专业素描教学的目标,即“教师与专业交叉”,也可称为“跨专业授课”。这种形式也占有一定比例。这两种形式对实现素描教学目标到底成效如何?

笔者调研了一些艺术设计院校,发现跨专业授课对找准艺术设计院校素描教学目标更加有效,作用更明显。这种结果令人惊异,因为“教师与专业对口”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是高校最主要的方式,为什么教学效果却不如“跨专业授课”模式?笔者在与各校素描教师就教学目标定位问题进行交流时发现,在一些“教师与专业对口”模式的学校,教师对所授专业的素描教学目标认识是清晰的,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教师长期教授同一专业,在对专业教学目标熟悉之后,往往对时代性、发展性关注不够,不能与时俱进地提升新认识和新定位。其二,由于教师专业背景与所授专业的相近,难以形成引发两者间互为进步的刺激因素。其三,教师对其他专业不了解,无法形成宏观上的专业比较,难以凸显所授专业的特点,难以区分所授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差别。其四,教师没有建立对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群宏观的、完整的认识,不利于专业群发展,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教师与专业对口”模式的教学效果。反观“跨专业授课”模式,却有许多有益的地方,对艺术设计院校素描基础教学和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其他课程教学也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第一,跨专业授课,打破了“专业近亲”教学的模式,建立了创新教学的新思路,创造了有利于教学发展的可能性。首先,跨专业授课的方式,改变了以往由专业相近教师教授同一专业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思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体现了教学改革创新勇于突破、与时俱进的思想。这种思想,有利于包括素描在内的所有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有利于围绕教学的各项管理工作良性、健康地开展,有利于专业建设优势、高效的发展。其次,这种思想中所具有的教学创新改革意识,会创造许多机会和可能性,使教学处在一个崭新、活跃的新平台,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富有朝气,时时迸发火花、激发灵感,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创造新条件、新机遇。最后,这种思想适应时代对专业的要求,适应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具有先进性、可持续性、可发展性,具有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值得研究和学习,值得提倡和推广。

第二,跨专业授课,促使教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认识和理解,从而对整个艺术设计群建立起宏观、完整的认识,有利于专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教学培养的方向,重点解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学校的所有教学工作、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培养该目标开展的。教师只有认真、深刻地吃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才有正确方向的指引,才有可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才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知识、技能都符合规划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可以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指南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导依据,教师的教学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由于跨专业授课,促使教师对所任教的每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入地认识和学习,再经过具体的实际教学验证,其对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会理解得更加深刻扎实。教师会自然而然对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群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全面、更有高度,能很好地建立起专业间的横向联系,发现专业之间互通性、共生性的要素,以及专业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将专业知识打通。在此基础上,教师有了难得的认识高度和有效的比较视角,将更易于把握各专业教学目标中最具特点的要素。

第三,跨专业授课促进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有利于实现教师个人和专业建设两者共同进步、互为发展。“教师与专业对口”模式会依据各专业方向的不同,选择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教师去授课。如工艺美术、服装设计专业素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线描能力,学校就会安排具有中国画专业背景的教师去授课;环境艺术、景观设计、首饰设计专业素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学校就会安排具有油画专业背景的教师去授课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发挥教师专长,体现专业针对性,然而也存在不利于教师个人和专业建设发展等诸多制约性的问题,教师总是处在一个熟悉的、狭窄的“小圈子”里,于个人和专业的发展都不是最好的选择。跨专业授课则不然,它通过专业的随时更新、不断变化,使教师时时处在受挑战状态。首先,这种改变赋予了教师解决问题的机会,并激发了教师解决问题的动力。教师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必须调动潜能,对待熟悉的问题利用经验解决,对待新问题则通过学习、研究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由过去的“以一变应万变”转变为主动迎战,否则新情况产生的新问题将无法及时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跨专业授课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改变,对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提高都具有刺激作用,对教师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反推作用。教师个人能力提高了,对包括把握素描教学目标在内的许多教学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而且经过多轮不同专业教学训练的教师,必然拥有丰富的应对各种专业的教学经验,获得了更为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了专业发展趋势,熟悉了专业能力需求。这样的教师再来担任专业教学,必然能吃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方向就会更为准确,从而就能极大地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对专业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第四,通过跨专业授课,教师积累了多种经验,对不同专业素描教学目标的再定位能更加准确,更具有针对性。跨专业授课的初衷是为了尝试如何促使教师更好地把握素描等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充分挖掘资源,调动教师积极性,使教师有机会面对问题,激发潜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适应新时期艺术设计院校的教学需要。只有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个人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才会发展,教学中的问题才能解决,教学才能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做出贡献。跨专业授课的方式,能够使教师获得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具备对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群完整的、宏观的认识水平。

拥有了跨专业授课教学经验的教师会具有许多优势。从个人专业能力角度讲,能从学术的高度更好地、深入准确地认识、理解并把握新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目标。从其全面的、整体的、宏观的艺术设计群认识水平角度讲,能从更高层次把握素描教学的方向,还能运用比较的方法,将各专业进行全面、平行的比较,比对出各专业素描教学目标个性鲜明、独一无二的特点,从而使教学更为准确、更具针对性。“跨专业授课”模式是一种富有活力的教学方式,它具有教学革新的意识,在对实现准确把握素描教学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其中蕴含的许多思想和经验,对艺术设计院校的其他专业教学同样具有启发意义。“跨专业授课”教学模式还在不断实践和完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思考和总结的地方,希望通过对它的关注,能对新时期的艺术教学有所启示,能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作者:黄三胜

第10篇

关键词:艺术类选修课;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06-02

艺术类选修课是工程类高等院校课程体系里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是工程类院校美育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属于为培养新时代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工程类人才而设立的公共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工程类院校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艺术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其教学目标在2006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表示如下:“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同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国家纲领性文件的颁发,可见国家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然而,由于工程类院校多种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建设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甚至出现了学校、学生都不重视的局面,没有充分体现艺术类选修课程类选修课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们针对工程类院校大学生选修艺术类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工程类院校大学生选修艺术类课程的情况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在有代表性的工程类院校进行。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全国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按照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所调研的工程类院校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美学》、《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任意性艺术类选修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合唱艺术》等。

调查数据显示,在工程类院校21%的学生认为艺术类选修课程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53%的学生对艺术类选修课程是一知半解,而只有26%的学生认为在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课堂上学到了很多;31%的学生认为,艺术类选修课程上课形式单一陈旧;72%的学生认为,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多是基础知识的授课,没有与所在的地方特色相结合;23%的学生对于上课内容不感兴趣;高达79%的学生反映,艺术类选修课的课堂从来没有让学生接触过相关辅助器材。

授课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授课老师所使用的辅助器材,其中87%的是基本的放映器材,如,幻灯片、电脑、多媒体教室等。

二、工程类院校艺术类选修课调研结果分析

根据调研的结果可知,工程类院校艺术类选修课程存有以下问题。

1.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掌握的艺术知识含量不对称

工程类院校的学生中理科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理科生往往不重视艺术类课程,对艺术知识知之甚少,艺术知识的基础非常薄弱,这样便造成无法理解和掌握某些专业性较强的艺术类选修课。

同时,很多工程类院校对艺术类选修课也不是十分重视,因此有部分教授艺术类选修课的教师也是“半路出家”,并不是艺术专业出身,由此,这些教师所教授的艺术类选修课的课堂内容主要由艺术基础知识构成,而这些艺术类的基础知识又是可以从图书馆或者网络上轻易获得的;同时,由于教课教师的水平有限,缺乏艺术实践能力,也无法从

深层次指导学生的艺术实践。因此,这样的授课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教学形式僵化

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工程院校中有87%的艺术选修课教师仅仅使用幻灯片、电脑、多媒体进行授课,讲授的内容也多以知识介绍为主,几乎没有学生的实践环节训练,都是以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器械不足,教学形式缺少变化,这就降低了很多学生刚开始选修艺术类课程的浓烈兴趣。

3.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

根据实际调研,有90%的艺术类选修课程是在结课时进行笔试的,甚至有的工程类院校将艺术类选修课和其他专业课一样出试题卷进行考试。这种侧重理论知识记忆型的考核模式经过实践证明并不适合丰富多彩的艺术类选修课程。

三、工程类院校艺术类选修课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调研数据显示,有82%的学生认为艺术类选修课程是工程类院校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类型;69%的学生对艺术类选修课程还是具有较高期望值的。因此,工程类院校艺术类选修课应该通过教学改革来提升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达成学校、学生、教师三者对艺术类选修课的共同满意度,满足社会对新时代工程院校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根本需求。

1.确立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刚性标准

艺术类选修课程应该根据工程类院校对学生“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培养目标确立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之本,是衡量教师教与学生学必须达到的刚性标准。 确立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刚性标准也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确立教师的授课目标,二是要确立学生的学习指标。

由于艺术类选修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应该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鉴赏能力三个层级来进行刚性标准的确立。这样,才能真正为提升工程类院校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准则与基础。

2.整合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课程类别

在很多工程类院校中,艺术类选修课程名称繁杂,不利于确立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刚性标准,因此应该整合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课程类别。

工程类院校大学生现在对艺术类选修课程进行区分的方法是两种:一是在课程性质上进行了区别,划分了限定性选修课与普通公选课;二是在时间上进行了区分,限定性选修课是周一至周五上课,普通公选课是周六上课。

这种区分方法并不科学,因为有些课程内容相似但名称不同(比如音乐艺术类课程就有五门),如果相似内容课程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标准,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讲衡量的标准都很难精准界定,也无法达到明确的区分,不利于此类课程刚性标准的确立。

因此,应该根据工程类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实际情况,将十几门课整合为四大类:音乐类、美术类、影视类、文化文本赏析类。这样,制定各类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刚性标准才能做到找准靶心,有的放矢。

3.精化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次备课,一劳永逸。工程类院校艺术类选修课程应该在考查分析工程类大学生艺术知识和艺术素养的宏观现状的基础上,精化教学内容,以使艺术类选修课程符合工程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工程类院校艺术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制定三种教学内容模块体系:理论知识传授模块、实践技能交流模块、鉴赏能力提升模块。通过这三大模块组合,可以提高各艺术类选修课授课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可以随时根据每学年选课学生的特点、专业的需求、求职市场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调整个别模块内容结构,使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教学与社会、市场、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接轨,与时俱进。

4.创新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

艺术类选修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自始至终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鉴赏欲望和实践渴望,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还应该注重对有实践渴望的学生进行指导,甚至可以与学生进行合作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原创与艺术实践能力。因此,注重师生之间互动、合作、实践的教学方法更适合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授课。

5.完善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考核模式

艺术类选修课程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选择适当的考核模式非常重要。如果对学生考核的模式不准确、不公正,会破坏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完成学习指标。

工程类院校现在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考核模式是:总成绩实行两级分制,考核内容包括

平时出勤考核和期末试卷考核两部分,平时缺勤达三次及以上或期末试卷考核没通过为不及格,除此之外均为良。

现阶段,由于工程类学生的专业背景较为庞杂,这种考核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较难反映艺术类选修课程刚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因此应该从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技能考核、鉴赏能力考核三方面完善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考核模式,使之更适合工程类学生的实际。

6.追踪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

考察、反馈、反思工程类大学生对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接受水平与接受效果,从而帮助大学生自我拓展艺术视野和人文视野,系统梳理已学知识,获得创造性研究和思考的能力,提升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艺术类选修课课堂上应融入地方色彩与元素

第11篇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手绘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学习手绘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首先,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技法表现课程的授课方法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将手绘技法表现的各个画种以及该画种的特点、作画工具与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画的步骤与程序、作画的技法技巧。该授课方法是沿用普通本科生授课方法,有其优势所在也有其不足之处,没有针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进行改革授课方法。其次,还存在着高职院校的艺术类学生普遍重视电脑技法表现而轻视手绘技法表现的问题。最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大部分学生的造型基础薄弱,在入学之前基础就不牢固,入学后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时也没把基础打扎实,这样就为接下来的手绘技法表现课程的学习带来了问题。

二、项目教学方法的导入及其他问题的解决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更加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训,国家指出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方向应当是“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就是要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参与企业一线的工作顶岗实习,将企业里的设计项目带到学校、带进课堂。项目教学的方法是高职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自己应对一个设计项目的整体过程,在整个过程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在整个设计项目过程之中全部或者部分是由学生独立组织、独立安排设计、独立解决才处理设计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以往的课堂授课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足之处。项目教学方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的手绘技法表现课程也应当改革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应当在课堂上导入项目教学方法,教师从企业里带来与本课程相关的实际项目,然后老师讲项目的具体情况及要求介绍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分析问题、收集项目相关信息与资料、自己完成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和最终评价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角”,而老师只是教学过程的“配角”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这种项目教学法强调教师从一些企业带来设计任务之后,以学生的先练习后讲解,先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在总结授课。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特点,从学生的尝试设计入手,强调学生的主动型与创造性,学生在整个项目过程之中,根据项目的要求自己运用手绘技法表现的技能进行设计方案的构思、草图的绘制、方案的推敲与深入、施工图以及各种线路图的手绘绘制任务。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对该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总结。整个教学环节是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共同进步的教学方法,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之中,项目教学方法非常适合职业教育特色。另外,针对学生只重视电脑效果图技法的学习而忽视手绘技法学习的问题,教师应当在授课之前就要强调加强手绘表现技能训练的作用及意义,在学生的头脑之中灌输一种正确对待手绘技法表现的观念,使学生将手绘技法表现和电脑技法表现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上。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应当在进行专业基础课素描、色彩、速写以及三大构成课程之中解决学生的造型能力问题、透视问题、速写线条问题以及色彩搭配等基础问题,这样才能为手绘技法表现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在进行项目教学之前还要帮助学生加强造型能力,那样就会顾此失彼,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结论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在进行手绘技法表现课程的学习应当改变以往的授课模式,应当根据职业化教育的办学特色进行“校企合作”和“项目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授课,在整个教学环节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教师辅助教学。在职业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的手绘技法表现课程也应当进行发展改进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时展的要求。

作者:高志强 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第12篇

一、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授课计划

综合素养全面是笔者学校确定的“3+4”本科贯通培养班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一项重要目标。综合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文明素养、职业素养、社会能力素养等诸多方面,艺术素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现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主要考量指标。

艺术素养是一种审美素质。它是通过对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等一切美的东西的认知和感受,来提高人们的内在审美能力。

具备艺术素养主要是指具备艺术的基础知识与审美能力,并使这种知识与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由内而外体现一个人的艺术气质。这种气质一旦养成,将会如影随形,伴随一生,使人终生受益。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入手,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明确这一目标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成立了艺馨话剧社,在对学生系统介绍话剧基本知识、中国话剧发展史,以及观摩了经典话剧后,排演了话剧《白毛女》《雷雨》《日出》等经典剧目;开设了世界名画欣赏、经典名曲欣赏两门选修课,精选了100幅世界名画、100首中外经典名曲作为授课内容,制订了详细的授课计划,在高一至高二4个学期为学生开设较为系统的名画、名曲欣赏知识讲座,使学生在接受名画、名曲和话剧艺术熏陶的同时,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艺术素养显著提升。

二、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话剧社成立之初和刚刚开设选修课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动和上课时出勤率较低。为扭转这种局面,笔者除了采用电子白板、投影仪、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课堂授课外,还建立了微信群,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在群里布置预习和课后作业,在群里讨论课上讲授内容,并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热河书画院画家的作品展、热河民俗博物馆的展览,观看避暑山庄清宫音乐社的演出、承德大剧院音乐会演出、承德话剧团小剧场演出等,将课堂移出教室,走向更广阔的艺术空间,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熏陶。在每次观看展览和演出后,让学生写欣赏感受,然后放在群里让大家浏览,或是选出优秀者的文章在课上朗读,或者投稿给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园网站。此举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另一方面也向全校宣传了“3+4”话剧社和艺术选修课,带动全校学生亲近艺术、提高自身素养,并借助学生的社交圈,提高了“3+4”专业的知名度,取得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到高二下学期,笔者任辅导教师的艺馨话剧社有成员32人、3个排演小组,达到了学校提出的活动有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场所的“三固定”要求,是“3+4”专业中4个二课、社团中活动最好、成员最稳定的社团。笔者任课的名画、名曲欣赏选修课,学生稳定在56人,因小班教室容纳不下,只好到大合班教室上课。在学期末的学生评教中,话剧社和名画名曲欣赏课均得到学生好评,优秀率为96%,居二课、社团和选修课之首。

三、多方引进资源,丰富授课内容

在开设名画名曲选修课和成立话剧社之前,笔者只在大学学习美学概论,艺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底子薄弱,开设选修课和辅导话剧社尚显吃力。为此,笔者重新拾起在大学学过的美学课程,在网上观看美术、音乐、话剧方面的基础课程讲座,研读中国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散步》。关于西方美学,拜读了傅雷大师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通过充电学习,自身的艺术素养有了很大提高,给学生授课时也有了底气。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授课内容,经学校批准,笔者还邀请承德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和美术系的教授来校给学生开设讲座,教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向同学们讲授欣赏名画、名曲的方法,他们的讲座声情并茂,激情澎湃,还与讲座现场的学生互动,讲到精彩之处,场内掌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讲座效果超出了预期。此后,艺术选修课上座无虚席,再无逃课情况出现。因为学生已经意识到,艺术素养培养是对人终生有益的事情,而不翘课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这也是个人综合素养提高的表现。

四、引导学生实践,切实提升素养

为了检验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2015年上半年期末,艺馨话剧社接受学校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的演出任务,重新排演了话剧《白毛女》选段。此前话剧社活动时,虽然作为教学实践内容排练了此剧,但那只是练习,而要正式上台演出,就要对剧本精心修改,重新选定演员,准备服装道具。为给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奉献一场精彩的演出,笔者和剧组成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反复观看网上演出视频,一遍又一遍地排练,但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又不知如何改进,排练遇到了瓶颈,难以突破。

面对困境,笔者向领导提出,聘请专业演员辅导,打破排练僵局。经多方努力,请来了承德市话剧团的副团长――一位有着四十多年演出经验的老演员给同学们辅导。专家观看学生的排练后,立即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亲自示范,从一句台词、一个眼神开始进行纠正。经过20多个小时的精心辅导,同学们的演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增强了他们登台演出的信心。经过认真排练和精心准备,在欢送2015届毕业生的文艺晚会上,艺馨话剧社排演的话剧《白毛女》选段成为当晚演出的亮点,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这个话剧片段的上演,也改写了笔者学校文艺演出中从未有话剧演出的历史,在学校的文艺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该剧目又作为经典节目为省教育厅领导和技能节来校参观的家长演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排练和演出的艺术实践,既锻炼了学生、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这种素养已经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话剧社成员和选修艺术欣赏课的学生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他们也成为学校和班级的文艺骨干,他们用自己内在的艺术素养,为学校和班级的文艺工作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