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电商商业模式

农村电商商业模式

时间:2023-09-04 16:5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电商商业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电商商业模式

第1篇

新年伊始,B端电商的一波又一波袭来,面对平台的烧钱补贴,面对巨头的虎视眈眈,面对同行的跃跃欲试,传统行业的经销商以及现有电商平台的运营商,他们既有兴奋、喜悦、憧憬,也有忧虑、无奈、彷徨。我作为快消品行业的一个老兵,作为快消品行业B端电商最早的践行者之一,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快消品B端电商的现状,与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做B端电商,商业逻辑比资金、比技术更重要。

B端电商的范畴

B端电商,就是B2B领域的电商,在B2B领域“+互联网”的方式有三种:B2B垂直电商和平台电商、SAAS类服务软件和产业互联网金融。(如图1)

根据图1,我们可以归结出,在B端电商的范畴内包含三类经营模式:

1.相邻两者之间B2B电商:包括原料生产商与原料流通商、原料流通商与产品生产商、产品生产商与产品流通商、产品流通商与产品零售商四种方式。目前传统快消品大部分都是这类电商,例如“1688”“京东新流通事业部”和“批多多中小超市采购平台”。

2.全产业链的B2B电商:从原料生产商一直到终端零售商。目前从原料交易过程切入的互联网电商平台还没有出现,但是未来一定会出现,尤其是传统产业的电商平台,做到全产业链才会产生聚合效益。

3.打通产业链部分节点的B2B电商:常见的生产加工、产品流通与零售终端之间,例如“华唐e商,中国广告材料采购网”“找钢网”都是这个类型。

本文B端电商只研讨传统快消品行业的B2B平台电商,不包含其他行业以及另外的分销环节的B2B电商平台。

未来B端电商的竞争,制胜的核心手段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体现在商业逻辑的设计和落地上,本轮B端电商的成败首先在于商业逻辑的成败。

京东烧钱能做成B端吗?

“B2B的电商领域,烧钱是无效的,这一点,只有你真正开始在B2B领域创业了,才会发现。” 找钢网 CEO王东说。

国内B2B电商领域单笔获投10亿元的找钢网,也是国内从事B端电商较早的电商平台,其创始人王东,在这句话里面给了我们两个信息:第一,B端电商光烧钱是不行的;第二,只有真正从事过B端电商的人才能知道这一点。快消品行业电商平台某某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某某购在去年4月上线后,为了获取快速发展,给终端零售商采取进货补贴,对终端零售商下载注册该采购平台给予首次下载100元的补贴,市场在10月前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所获投资烧完后随即偃旗息鼓,不得已在今年进行了策略调整,并向经销商做出一系列的承诺。正可谓烧掉投资人的钱,破坏了市场秩序,而自己的目标也没有达到。

可能有人会说:“某某购还是资金太少,一直把竞争对手烧死、烧完,一家独大就可以了,换成阿里巴巴或者京东,结局也许就不一样了……”

事实上,阿里巴巴在2015年就制定了“跨境电商”和“农村电商”两大战略,跨境电商暂且不论,而农村电商就算不是失败也是失利,这是事实。从1月16日京东集团年会上刘强东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京东B端电商是要砍掉所有的中间环节,实现从制造商直达零售终端的商业模式。就此商业逻辑可以推断,“有钱也不是万能的,B端电商商业逻辑比资金更重要”。此论断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京东以大资本、烧钱补贴搭建的超规模,在传统的快消品行业不能建立超大规模的低成本优势,而是很快会遭遇规模“陷阱”。

传统快消品行业目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分销层级过多、重复建设仓库和配送体系上面。京东携大资本,的确可以通过集采、统储、统配以及烧钱补贴,快速搭建大规模的仓储和配送体系,但成本并不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成比例下降,而是很快会碰到瓶颈。原因在于:1.快消品的特点就是快速、量大,当制造商以最经济的载重吨数将产品从厂区整车配送到京东仓库,其与配送到传统经销商仓库的成本是一样的,而经销商也很轻松就能达到一个配送单元。同样,京东配送车辆配送到每个终端的成本和经销商配送的成本也是一样的。2.由于传统快消品采购的时效性,要求交易周期短且快速交付,京东若想去掉中间商直达零售终端,就必须在全国各地建立庞大数量的仓库,其管理成本就居高不下。

由此足以说明,如果传统经销商利用互联网工具,搭建区域性B端电商平台,同样以集采、统储、统配,实行“平台+创业老板”的运营模式,就能实现比京东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

第二,京东烧钱补贴的方式,不能获取战略层面的决胜,只能获取阶段和区域市场的小胜。

终端零售商的商业本质是赚取利润,而不是享受产品的高品质。因此,终端零售商为了攫取超额利润,就会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1.尽最大可能地榨取进销差价,并不断地倒向进销差价最大化的平台。因为终端零售商的最大特点是流动的,而不是固定的,烧钱的方式无法培养零售商的忠诚度,只能培训使用电商平台的技巧,给了真正创造价值的电商平台“接盘”的机会和空间。除非你可以永远烧钱,否则将是无效的。

2.销量最大化,也就是在多销的前提下,终端零售还可以选择薄利。终端零售商获取销量的方式,要么是卖最多的产品,要么是以最快的方式卖出去,因此,终端零售商的第二特点是“公用”。

由此可见,如果京东不能永远在所有品项上一直烧钱,那最终的结果就是只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一旦烧钱停止,就会让对手死灰复燃或者春风吹又生。

第三,传统快消品行业30年形成的分销格局与行业特点,是不可能被快速颠覆的。

1.传统快消品行业经历30年的发展,已经在一线品牌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分区域、分层级的分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大部分经销商的生存都是寄托在品牌制造商下,因此,制造商企业都是采取经销商预付款的方式。如果京东不改变现有的支付方式,京东要承担多少资金占压?如果改变支付方式,有多少制造商的现金流会产生枯竭?又有多少一线品牌制造商会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去扶持京东?

2.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商业领域的电商化只有8%左右,而C端的电商化超过50%,也就意味着传统快消品领域90%以上的销售是通过传统经销商完成的。而在B2B领域,如果京东一上线就烧钱补贴,破坏现有的分销区域格局和分销价格体系,很可能招致一线优势品牌制造商的封杀,最终,就像现在市场上个别B端电商平台一样,沦为“串货平台”或者无货可卖。

基于以上三点分析,逻辑比资金更重要,如果不能给企业设计出符合商业逻辑的路径、流程和步骤,即使有大量的资本也不见得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商业逻辑的构建比技术更重要

“每天都否定现有的需求,再提出新需求。需求变来变去,总是不确定,让我们技术如何做?”某公司技术主管经常抱怨。

“逻辑很清晰,但是为什么不能实现?”产品经理质问技术主管。

在电商领域,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运营经理恨不得做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恨不得做技术工程师。

很多B端电商项目,表面上看是技术出了问题,但本质上有可能是商业逻辑出了问题,在商业逻辑构建中,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不能找出用户真正的需求点和痛点,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和时机切入,不能系统和全面地构思商业逻辑,造成需求不断变化,让技术无所适从。

2015年,在笔者身边就有两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是做冷鲜产品的“鲜某网”,投资方算得上海鲜水产行业的知名企业,年营业额几十亿元。其投资移动互联网项目,从2015年年初开始组建团队进行程序开发,官方网站最初公布10月1日上线,后更改为12月1日上线,再后来又推迟到2016年1月1日上线……就这样,一拖再拖,至今仍然未能上线。

还有一家汽车用品公司,由上海某企业投资,在郑州组建了运营和开发团队。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了近2年,公司开发团队几十个人,APP从1.0已经升级到6.0,但仍然没有正式上线运营。

这两个案例都是典型的商业逻辑构建不清晰的情况,需求变来变去,程序一再升级,但总是达不到老板的要求。

第二,现有的B端电商从业人员,大部分是从传统快消品行业或者传统C端电商转型而来,前者了解快消品的经营特点,但是不懂电商,没有互联网的思维;而后者了解电商逻辑和思维,但是不懂传统快消品行业以及B端电商的商业逻辑,所以不能以清晰的、具体的、有序的方式展现在技术面前。

例如,图2是一个传统快消品产业的促销方阵,B端电商如果想让终端零售商的采购行为线上化,并且提供优质的客户体验,就要把“线下的促销行为线上化”,那么如何做到呢?

以图2中生产/供货商(F)、电商平台(B)、零售商(R)的F2B2R的简单商业模式为例设计针对零售商的促销活动,并用互联网的形式体现出来。我们先分析传统快消品渠道促销活动的类型:

1.按照促销发起对象可以分为3种:(1)生产商或供货商发起的促销行为; (2)平台运营商发起的促销行为;(3)生产商或供货商通过平台运营商对零售商发起的促销行为。

2.按照促销目的可以分为6种:(1)扩大客户群(首单有奖);(2)提升重复购买率(累计加奖);(3)扩大销量;(4)吸纳资金(一次打款、可以分批提货);(5)挤占仓库(一次提货,可以分批付款或赊账);(6)获取陈列资源(有奖陈列)。

3.按照使用的期限分为2种:(1)当即使用;(2)未来使用。

4.按照促销形式可以分为8种:(1)买赠(本品搭赠、非本品搭赠、分坎级搭赠);(2)特价;(3)红包;(4)优惠券;(5)代金券(有条件代金券、无条件代金券)。

因此,针对零售商的促销活动总种类=3×6×2×8=288种(这些还只是常用的促销行为)。分类以后还要描述出每类促销活动开展的流程、步骤和工具表格……

第2篇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2013年7月17日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4.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新增的网民中,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热潮为传统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空间,如打车应用、电商实时物流、微博商业化等均被视为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典范。从这个报告中至少传递了两个重要信息,运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开始向以手机为主要移动终端的方向发展;农村市场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重要领域。

2010年6月我曾在上海举办过《网络时代零售业格局的变革》的研讨会,当时会议的主讲嘉宾京东商城刘强东和一号店于刚都信心满满,而与会的实体零售商都有点麻木,对网络零售这一电子商务业务不削一顾。三年过去了,京东商城和一号店都已成为电商领域中的“平台型生态圈”,年均增长率超过100%,而实体零售商在三年后的今天日子不那么好过,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店铺租金上涨,销售额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面对网络零售的迅猛发展感到无所适从。有研究报告统计出网络零售的销售额60%是从实体零售商转移过去的,也就是说,电商的发展不但在技术上,而且在市场的时空等种种方面都领先和超越了实体零售商。客观地讲,今天实体零售商面临的市场窘境是“自己没有做好”造成的,一个鲜明的对照是,美国零售业中实体零售商并没有向中国一样受到网络零售如此大的冲击,美国网络零售的前十强除亚马逊外,其他9家都是有着实体零售店的网络零售商。也就是说,美国的零售商在互联网时代没有落伍,而是积极地开展电商业务将线下与线上即O2O业务融合起来取得了发展。今天对中国的实体零售商来讲,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要比三年之前高多了,但如果不从电子商务的发展究竟会对零售业乃至整个流通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看得清楚的话,我们对电子商务投入的决心和持续性都会大打折扣的,我们就可能没有资格去分享互联网时代一个更大更新市场的利益。

我的观点是电子商务正在催生中国流通业一场真正的变革,如果这场变革的进程和结果是成功的话,中国的流通业会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焕然一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为互联网技术给了中国流通业一个与发达国家一样的技术平台,我们如能运用好这个技术平台,甚至能实现对发达国家流通业水平的超越,因为十三亿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量支持着这种发展水平上的超越。我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催生着流通变革:

一、网上价格透明性创造了流通新模式

低价是中国网络零售业务中最为核心的特征,正是这个特征产生出强大冲击力冲击着传统的实体零售商的业务,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商的网店业务正掀起一场在消费与流通领域的民主化运动,即价格的透明性和快速的知晓性,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给予前所未有的保护和利益。虽然许多知名的平台型网店至今还没有盈利,他们的高速发展是由于资本市场大力投资的结果,但资本市场为什么敢于大力投资网上商店呢?是因为具有比较实体零售商更多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消费者给了他们信心,他们投资的是中国零售市场的未来。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电子商务网店的业务发展,使得实体零售店之间在商品价格上的信息不对称状况被打破,使得消费者开始将他们的购买向价格透明的网上商店转移,这无疑创造出了一种消费与流通的新模式。

二、制造商直面消费者扁平化了中间商渠道

互联网拉近了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制造商通过网络零售实现了无中间环节销售,改变了以往他们通过中间商渠道一直困扰着的三个问题,流通费用高、资金占用大、商品退货率高。制造商在实现的直接对接消费者的网络零售里,也实现了从未有过的流通费用下降、现金收入和合理性退货。今天在中国的实体零售商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品牌制造商、品牌商、经销商与强势的连锁型零售商叫板的现象,主要集中在通道费用的收取、促销活动费用的分摊,联营扣点的比例的提高,以及有选择地进入零售商新开的连锁店等。甚至有不少的供货商开始从连锁商那里撤柜“不玩了”,为什么?因为制造商有了更多的渠道选择,而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网络零售是他们较大的选项。流通渠道的扁平化和无环节在电商的业务模式中已经成型,客观上压缩了中间商的生存空间,这无疑会促使中间商的变革,特别是流通的终端环节实体零售商的变革,而大型的连锁化经营的零售商所面临的变革压力更大。

三、由消费者和制造商产生的倒逼机制促使零售商变革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下,由消费者和制造商的变化(他们的购买和销售从线下开始转移到线上)而产生出了市场的倒逼机制,倒逼实体零售商必须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即改变过去依赖供货商的招商联营扣点的模式,改变食利性的“物业管理”模式,走自我经营的模式,商品直采、开发自有品牌,增加消费者购物体验,实现与网络零售在品牌、品质和价格上的差异,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改变盈利模式,即改变依赖通道费和联营扣点等收费方式为盈利的主要模式,通过自主经营走以销售毛利增长和支撑的盈利方式,并积极地开拓网上零售市场坚决地走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发展道路,这才是实体零售商发展的未来。简单地说,由消费者和制造商的改变所产生的倒逼机制,就是要倒逼实体零售商向网上卖家的上游去采购进货,至少是在同一个供应链环节上的采购进货,要比拼价格、数量、质量、品种、花色、规格等等。

四、电子商务打破了连锁店规模化经营地理形态的扩张模式

零售业的连锁经营是一种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往往是通过跨地域、跨国界实现多店铺的经营来实现的。但网络零售突破了实体店连锁经营规模地域与店铺数量扩张的模式,实现了远超于实体店连锁经营在市场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大跨度的超越。 有资料显示,一家好的电商网店一般是一家好的实体零售商店销售额的1000倍!电子商务这种经营模式给到实体零售商的启示是,进军网络零售市场不是对自己实体店经营的打压和削弱,而是一个新市场和新的销售渠道的开拓,实现线下线上商店的融合发展将是未来世界零售业的一个基本的发展趋势,而O2O(线下线上融合的业务模式)更是零售商规模化扩张的好模式。

五、电子商务将使零售业跨境化实现内外贸的一体化

网络零售属于零售商业的一种形态,但与传统的零售商业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不受传统零售业在地域和时间上的时空限制。中国的网络零售的跨境业务正在蓬勃发展,“中国制造”不但通过对外贸易也正在通过网络零售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物美价廉的魅力,可以说,网络零售实现了真正的内外贸一体化。同样中国的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全世界的商品与服务,由此,零售业的国际化有了新的发展与含义。由网络零售跨境业务的发展引发的中国流通中贸易管理制度的变革要时不我待地开始了,如商品检验制度、海关通关制度等等。我们期盼上海自由贸易区在网络零售的跨境业务的促进上会有实质的进展。

六、电商将主导流通业

未来在中国流通业的整合中,网络零售商将处于主导地位,没有电子商务业务的零售商要么被整合,要么成为网络零售商电子商务线下业务的附属单元。实现线上线下业务融合的新型零售商具有整合流通市场的后发优势。为什么这种主导会是电商而不是实体零售商呢?因为电商掌握了远比实体零售商多得多的消费者的需求与信息,这些需求与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不但可转换为新的产品开发、新的服务提供、新的营销方式不断涌现,而且还可成为整合产业和行业等社会资源的主导性力量,其中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思维方式和所能运用的技术手段很是关键。

七、实体零售商要革自己的命

实体零售商发展电子商务要以自己的会员顾客为切入口,实现在区域市场上的线上线下业务贯通,在初期要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四分开,即经营团队分开、业务流程分开、营销方式分开、业绩考核分开,最终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要与电商企业比商品的性价比和创新度、比对消费者的反映速度、比配送成本。实体零售商发展电子商务要做到这一切实际上就是在革自己的命。有观点认为,国营企业不适合做零售业,其理由是零售商业变化太快,国有企业的体制与机制适应不了这么快的市场变化。另外,零售业的发展进程中需要零售业自身不断地革自己的命,而这对国营企业来说又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一轮的网络零售的发展中,不仅是国营商业落伍了,连民营商业也落伍了,这只能说明整个实体性的零售商业缺乏互联网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想象性创新思维。不过,我们今天高兴地看到民营企业中的苏宁与银泰已经具备了这种思维,尤其是苏宁的线上线下同价真的是在革自己的命!而革命者有未来。

八、电商更要与时俱进

中国的电子商务在零售业中取得的大发展全世界是有目共睹的,但中国的网络零售是在中国客观的国内流通市场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克服网络零售业务发展中的不良表现,不断地与时俱进十分的重要。目前在网络零售市场上存在着令人担忧一些现象:

首先,目前网上销售的商品在品质和创新上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只不过是实现了销售方式的改变,价格战是网络零售挑战实体零售的重要武器。如果这一点得不到改变,网络零售的发展有可能将中国市场拖入以追求低价格而不是高品质的更为恶性竞争之中,这会使得中国以扩大内需和通过扩大内需拉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抹上“低水平的价格色彩”。

其次,在平台型电商中传统零售商的一些弊病(如通道收费等)也开始在其中蔓延,进入电商平台的交易成本在上升。目前在平台型电商中引进了大量的连锁超商的业务人员,引进这些专业的商品管理业务人员本意是更好地进行电商的商品开发与管理,但现实是电商与供货商的合同基本上与连锁超商和供货商的合同大同小异,交易条件没有比传统超商更优,平台型电商共享利益的生态圈并没有真正地形成。如果中国的电商在交易方式改变的条件下,不能革命性地改变传统的零售商的交易条件,并大幅度地提高流通效率,那么中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会出现反复,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再次,进入电商平台的销售商盈利面不高,电商平台的营销服务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服务。如果电商平台长期地不盈利,就会本能地通过开放性平台实行与百货店同样的“招商联营扣点”的盈利模式,这样虽然降低了经营成本减少了亏损,但这不是中国流通所指望的电子商务,因为流通渠道中“食利性”的中间商还在,无非是从线下走到了线上而已。

最后,电商业务商品展示的无限化比较实体零售商是一个巨大优势,这个优势体现在,商品所占货架空间店铺的租金在电商中不存在,而实体零售商正面临着店铺租金“日长夜大”的困扰。但正是由于电商商品展示空间的无限化,就更需要商品的品类管理,以提高营销的精准性,因为消费者无法在海量的商品世界中去寻找自己可意的商品。现在虽然有了搜索引擎,但如果品类管理在电商平台业务中没有真正得到实行的话,这会影响电商平台业务应该能够体现出的比传统零售商更大优越性。

九、虚拟世界很神奇现实世界更精彩

马云与王健林关于网店与实体店发展前景的打赌没有实际的意义,因为大家都很明白不能将网店与实体店作为一个完整的零售业而人为地割裂开,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一定是未来零售业一个必然的方向。如果说今天中国网络零售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实体零售的发展,是由于种种原因实体零售商自己没有做好而给到了网络零售超常发挥的机会。今天当实体零售商幡然醒悟有理有节的进入网络零售市场时,不会产生线上线下谁吃了谁的问题,而是良性互动融合性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