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慧教育五大要素

智慧教育五大要素

时间:2023-09-04 16:56: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教育五大要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智慧教育五大要素

第1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28-03

笔者认为创新能力培养应存在着一定有效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经漫长曲折的对创新能力培养认识的不断积累探索,试图寻求突破长期困扰我国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乏力的瓶颈。

一、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内容

创新能力由兴趣、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想象力、创造力五大要素组成。[1]五大要素相互依存,兴趣、批判性思维是基础,创新思维、想象力是活力,创造力是归宿。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基础要素来源于世界各国广大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认知理论家、教育研究人员、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的长期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而理论的初步整合成形却来自于笔者长期的不懈研发探求之中。

二、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基本模式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播兴趣的种―发批判性思维的芽―生创新思维的根―开想象力花―结创造力的果。”[2]

1.播兴趣的种。“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3]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有目的、有针对、有计划地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体现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教学思想、教学智慧、教学责任心、知识面广博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对当前情景感兴趣,并主动走进来,真正有意义地学习才算开始,将兴趣的培养形成一种教学习惯、学习习惯,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和衡量其是否优秀或称职的前提。有学者认为,培养学生兴趣关注两点:内在需求和发掘知识本身的魅力。训练学生兴趣还需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知识巩固、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作为教师,如何保护、尊重、捍卫学生可贵而又难得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的另一形式),更是一种神圣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笔者认为兴趣有两大属性:先天性和后天性。兴趣的先天性是指个体兴趣与生俱来的鲜明个性特质,持续性强,具有普遍性。兴趣的后天性是指个体后天通过知识学习积累,创新意识的不断积淀,在强烈问题意识的推动下,在强烈求知欲望的驱使下而自然生成的,这是兴趣形成的最高境界,也是产生创造力的前奏曲,具有个别性。而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恰当的、科学的激趣方式,激趣引思、激趣开放、激趣生成、激趣引导,这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最高境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孤品,其成长过程不可能一样。美国学者认为:“学校教育是比较适合某些人格类型的人。”[4]激发兴趣是引发学生多向心灵共振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而言兴趣需要引导、培养、激发,对有的学生,兴趣是脆弱的,更需要呵护甚至捍卫,就学生未来发展而言,执着的兴趣是创新创造的原动力。教学是一种手段,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兴趣的播种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兴趣差异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可想而知在一个没有兴趣的环境中要培养出创新人材,无异于天方夜谭。在大脑的巨大宝库中,兴趣就是发现大脑天赋、潜能、智慧的探测器和寻宝器。兴趣是梦想的起点,创新的基础。

2.发批判性思维的芽。“批判性思维是指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5]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怀疑”,这恰恰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的关键。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提倡独立思考,走出奴化教育的阴影,这与我国传统教育相悖,也与我国教育的某些现行惯例相悖,在某些地方,专制文化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教育专制已成为扼杀学生思想和异质思维的杀手。当今某些学校教育只教相信不教怀疑,只教被动接受不教主动思考,崇拜权利,迷信权威,奴化教育根深蒂固。能否跨越批判性思维的这道鸿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同时,批判性思维是鉴别兴趣、锤炼兴趣、甄别兴趣、浓缩兴趣的重要基础和必由之路,是能否将兴趣点提升为专注点的重要前提条件。没有思想,教育只能培养庸才,当今社会必定要为过去的荒唐行为买单。批判性思维与其说在筛选、甄别兴趣,还不如说是在筛选、甄别发展方向。在教学设计中怎样设疑尤为关键,一般来讲可采用抓住兴趣点设疑、抓住疑难点设疑、抓住发散点设疑、抓住矛盾点设疑,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合理布局,大胆鼓励学生质疑,这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的关键,也是培养其“元认知”[6]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基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这既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造诣的体现。而通过教学激发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怀疑精神,则是学生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教师的尊重。要用包容、博大的胸怀、赞赏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去归纳学生的见解,哪怕是幼稚可笑甚至是错误的,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因错误可能是正确的先导,错误也是一种特殊的强化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有些设疑问题要留有余地、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延续。思想是智慧的源泉、创造力的根,而思维的叠加性是未来走得更远的基础。让课堂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的基础是教师的智慧和思想,而不仅仅是知识。

3.生创新思维的根。“创新思维是指超越前人,而有实现可能的进步思维”。笔者认为,创新思维的组成核心和基础主要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对兴趣、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再通过对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形成也就有了其存在的基础和存在的土壤。也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以一题多解、一问多解、一问多变、一题多论、一题多变、一题多法、一题多用等方法促使思维从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化,从一趋多培养发散思维。或以多题归一、多题一解、多解一问、多个选一、多问一答的方法培养收敛思维等。[7]任何复杂思维都是由若干简单思维组成,只要将各简单思维处理好,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复杂思维也就迎刃而解。

4.开想象力的花。“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8]要使创新思维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想象力必不可少,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力的思维将是一潭死水,也就是说想象力越丰富,创新思维越活跃,就越有灵性。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可以创造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想象力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是创新思维、创造力的魂。中国教育太需要孕育无数的原创想象力了,而不是太多的相结合。想象力的培养须贯彻两点:一是尊重个性,启发引导;二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丰富幻想、无标准答案、到室外丰富生活,为想象力搭好宽泛的平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丰富想象力、拓展想象力,哪怕它是天方夜谭、幼稚可笑,都是值得肯定的。而当前的教育却是教师用汗水履盖了学生的想象力。

5.结创造力的果。“创造力是指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和做出新的产品的能力”。[9]创造力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基于兴趣、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想象力的基础上迸发出来的智慧火花,它是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一种生命的欲望和本能,是顿悟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求知欲和意志力,它是产生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区分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所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实践环境,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10]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的感觉,是激发创造力的心理基础,所以学生的课外兴趣小组、小课题、小发明等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倡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有两个条件:一是在学习中创造出知识来;二是学会别人发掘的知识。这也是产生创新人才的条件。知识见长的学生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能力见长的学生要重视知识培养,而培养、激发学生生命基因中的学习、创造欲望,这是教育本真的人文归宿,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没有人的发展,一切发展都是空谈。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任何跟风和模仿是没有出路的。

(二)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实践模式

“激趣引思―开放生成―创造发展。”

1.激趣引思。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而兴趣又是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清楚主次,否则得不偿失。

2.开放生成。这是培养创造力的活力,在这里笔者认为创新思维与想象力培养基本同步,道理很简单,培养创新思维首先就是先放飞思维,然后在发散的基础上再进行收敛或者联想、逆向……而想象力的培养贯穿其中,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创新思与想象力同步这一特点,同步展开。

3.创造发展。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归宿,在这里教师要创造一个让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充分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勃勃雄心和创造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我实现,体验成功的感觉、创造的神圣乐趣。

(三)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推进模式

“分层推进―分实施―长期积淀。”

1.分层推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进模式肯定是不同的,节奏不同、快慢不同、起点不同构成了推进形式的多样性。而这恰恰是新课改抓住了方向而抓不住根本的原因。

2.分实施。先激趣引思,后开放生成,最后创造发展。一步接一步向前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感觉某一步不扎实,可退回重新开始,切不可急燥冒进。能力的四个发展阶段:(1)基础性发展。从出生到初中阶段,是能力、知识培养、学习、积累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2)方向性发展。从高中到了大学阶段,将面对一次个人能力的强势方向选择、专业知识积累、学习的方向性选择,职业生涯设计,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的作用将凸显出来。(3)突破性发展。这是从学校进入社会后最艰难的一个阶段,是随遇而安,还是知难而上,尊重内心的潜在创造欲望而踏上一条前途未知的路,能力的积淀、知识的积累、方向的明确、突破点的选择,往往是一个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一旦突破,将势如破竹。而漫长困苦、各种诱惑困扰的探索岁月,使不少人因畏惧放弃而导致人生破产,对突破点的选择失当,也是很多能人终身不得志的真正原因,方向不对,将形成人生的滑铁炉。(4)创造性发展。这是一个收获的阶段,在一个新的台阶上,新的起点将面临新的发展。

3.长期积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积淀将伴随其一生,特别是出生到基础教育阶段是重中之重,错过这一黄金期,基本上与创新无缘,后天根本无法弥补。而良好思维运动的叠加性则是从小走向未来成功的基础。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强大人生引擎。

三、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最大的误区不在于如何应试,而在于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知识点讲授、解题套路、答题技巧等狭隘单一的空间上,已深陷知识点的集合不可能成为系统知识的误区。为贪得无厌地追逐知识的数量,某些教师已沦为知识贩子,反复操练已掌握的知识,实际上是对学生智力的一种侮辱。疯狂的竞争,只顾现在,不管将来,为了分数、为了一纸文凭,断送了学生未来潜在的发展空间,也断送了当前经济转型、技术转型的人才基础和民族的未来。

1988年的数学奥赛金牌得主澳籍华人学生陶哲轩和1988年、1989年的数学奥赛金牌得主越南学生吴宝珠,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获菲尔兹数学金奖,现都成为一流数学家,而中国本土多年的奥赛金牌得主现在何处?课程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创新能力、知识培养是教育的一个整体,一旦零售,教育必将是残破的,而二千年的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困局正是如此,实际上纵观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存在应试教育的成分,日本、美国不是要对中小学的语文和数学进行全国或全州统考排位次、高考竞争同样激烈吗?但与之不同的是这些发达国家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所不同的是,仅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创新能力培养必须长期贯彻在从出身到整个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之中,必须通过漫长培养积累逐步形成,不是靠急功近利、一朝一夕来完成的。而是靠全国老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长期培养的漫长结果。所以笔者认为,无论是素质教育、新课改,还是应试教育,只要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必将以失败告终,有质量的教育远比受教育的年限更重要。所以,我认为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真正的病根:“不在于采用何种教育模式、考试方式,而在于适合国情的、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的缺失,更缺乏一种对精神价值追求的、淡定的智慧。”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而厚重的文化积淀,决定了中国教育只能自主创新走适合自己的路,而迷信、依赖西方的教育理论、模式,必将丧失太多的智慧传承。美国波斯顿学院菲利普.G.阿特巴赫教授认为:“第三世界国家首先做的应是正确理解比较视角。比照不是照搬,照搬外来经验差不多一直是一种错误。”[11]创新能力培养与知识学习并重将成为教育崛起的前提条件和必由之路。这也回答了华东师大教授王斌华之惑:“日本是考试大国,何以出现众多诺奖?”[12]也回答了已故科学家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13]更回答了已故贫困大学生杨元元绝问:“为什么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四、结语

借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之势,用传统文化的智慧之魂,催生适合国情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可能是缩短教育崛起周期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2][7][10]毕宏声.可持续发展潜质与创新思维培养[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2).

[3]兴趣.http:///view/45281.htm.

[4][美]Jane A.G.Kise.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教育[M].王文秀,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5]批判性思维.http:///view/556718.htm.

[6][美]Gary Borich &Martin L.Tombari.中小学教育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美国培生教育有限公司授权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8]想象力.http:///view/539394.htm.

[9]毕宏声.实验教学应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J].实验教学与仪器,1993,(11).

第2篇

[关键词]巧实力;实力要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F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1-0044-02

1企业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的关系

企业的硬实力是企业外在的、有形的、物质的力量,主要包括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可以说是企业的“外功”。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内在的、无形的、精神的力量,主要包括品牌、文化、管理等,可以说是企业的“内功”,表现为经营谋略、创新能力、领导才干艺术、员工士气、企业文化凝聚力、抗风险能力、用人之道、管理水平等。

硬实力与软实力在企业竞争中犹如飞鸟的两翼,要使企业这只鸟在市场竞争中破风前行,两翼缺一不可。但有了两翼并不能保证飞行会成功到达目的地。巧实力起着飞鸟大脑的作用,用以判断航向、确定航线、平衡双翼、处理应急等,这就是巧实力所发挥的作用。

“巧实力”,英文“Smart Power”,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的美国外交策略,直译为“聪明的力量”,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引申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一种更聪明、更巧妙的战略战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企业由小到大,有些企业或者奔波于生死之间,或者做大做强了硬实力,但都忽视软实力的建设,更少谈巧实力的应用。有些企业有了一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但不懂得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这些实力从静态到动态,从分割到联动,使它们发挥出最有力的作用。

正如阿基米得所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把地球撬动!”本文研究巧实力,旨在分析如何应用巧实力,灵活巧妙地组合运用五大实力要素,促进企业实力五大实力要素的提升改进,探讨企业如何在合适时机、合适场合、针对合适任务,实施“软硬兼施”,“双轮驱动”,利用非凡的经营智慧和创新的竞争策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打造成为不败企业,胜算企业,长寿企业。

2企业实力的五大要素

企业实力构成要素一般有五个,分别是理念文化、生产科技、营销策略、管理体系和资源人力。

理念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具体表现在企业愿景目标、核心价值观、战略策划、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企业活力、品牌内涵、团队精神、行为规范等多方面。

生产科技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包括厂房、设备、场地等硬件,以及工艺设计、专利技术、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物流仓储等条件。

营销策略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途径。企业的市场策划、销售体系、销售团队、经销关系、市场网点、渠道通路,以及发展诸如媒体、协会、政府等各种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

管理体系是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总称,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治理结构或组织结构体系。具体表现为战略规划、经营服务模式、制度规定、内部信息流通、融资、流程、组织架构、岗位职责、考核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完善等。

资源人力。资金、客户、员工、原料是企业资源人力的主体。资金包括运营资金以及获取资金的能力、资金周转灵活便利。生产原料和客户取决于企业所在地区和市场状况。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包括受教育培训、工艺技能、团队合作等。

企业战略就是在正确认识五大实力构成因素的基础上,灵活巧妙地加以运用。首先,就是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各个实力构成要素中,确定那些超越对手的、独一无二的关键要素加以强化延伸。其次,确保各种企业实力构成因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促成企业可持续增长。再次,企业还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等变化差异,巧妙灵活依据企业实力进行策划,将各种实力构成因素按照强弱比例、先后顺序进行有机组合运用。这就是企业之间巧实力的博弈。很多企业尽管在品牌、技术、管理、文化、资金等方面没有全面很强的实力,但它在某些领域一定很强,如果它能在这些领域通过创新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就是巧胜。

3巧实力策略措施

31理念文化

巧实力在理念文化中的应用,要求企业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及创新进取的实力,要求企业在宽广胸怀和广阔视野的前提下保持创新的思维。《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也可以万变不离其宗。营销工作常常提到“世界上最大的不变就是敢于变化、善于变化”。以变应变,在变化过程中顺应时势、适应变化、调整策略,把握动态平衡和前进节奏,必能永葆青春,长盛不衰。创新思维应该广泛深入地应用到产品、管理、销售等各方面。

企业还要有“合作共赢”的巧实力思维,改变单打独斗的方式,实施联盟合作,关注同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甚至是竞争对手,将竞争策略转化为合作或者竞合策略,运用硬实力、软实力两种力量“软硬兼施”。例如“抱团取暖”,借力而行,有些企业往往没品牌、没实力,有些企业没资金、没人才,但在一起有发展前景很好的合作业务模式,大家抱团起来就可以共享市场、共享产品、共享技术、共享人才。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如何结合软硬件进行行业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创新和改革,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定标准就是定未来,企业要千方百计依托优势因素,用发展的眼光来检视今天的标准规则,建立一套有利于自己的评价体系。设法自创价值评判标准可使新兴企业摆脱羁绊,可使外贸企业规避技术壁垒,可使大型企业夺取市场话语权和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则可以从产品中提炼独特的销售主张,成为市场营销宣传推广的妙计绝招。

32生产科技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全面领先,十全十美。企业需要发现和培育企业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确定超越对手、独一无二的技术要素,重点加以延伸和强化。

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时期,企业要学会应用“做减法”、“简单主义”。例如产品组合和开发策略,就是在确保产品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将非核心功能去掉,开发出价格最低、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随着市场竞争的演变,以降低产品价格来获取市场份额往往是企业不可避免的策略。这时,产品线可以按照金字塔式的策略,形成高、中、低端的产品或品牌,面向不同消费层次的群体,通过技术创新加速淘汰旧产品再逐渐降价,而高端产品又通过技术、设计的不断创新实现高利润,不断推出精品,创造新价值。但是不管价格高还是低,性价比都要很高,这样产品才能有生命力,市场份额才能不断发展。

33营销策略

企业要在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基础上,梳理产品的价值主张,更加明确产品的核心价值和自己的品牌。

要避免和传统巨头竞争,利用互联网来打造品牌,实现无店铺销售。例如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把握,将销售渠道创新,改变陈旧、单一的传统渠道模式,省去了中间环节,建立了网络直销平台,通过电子商务扩大销售渠道,用网络营销、电视购物、电话购物、团购等新兴渠道来赢得消费者。网络渠道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选择和实体结合,在B2B和B2C之上发展O2O等电子商务模式。

巧实力在营销策略方面有多种具体应用,例如通过客户服务创造价值,快速满足客户要求;坚持市场导向,有效精准地把握客户需求;拓展新市场,实施蓝海战略;避免恶性竞争,走差异化道路等。

34管理体系

当前,市场环境变数极大,如果没有强大而灵活的管理和执行力,企业将难以生存发展。管理者不能拘泥于条条框框,既要保持公司的规范制度顺利实施,还要保持一定的变通和灵活性,这样企业才能充满活力。企业不但要以变应变、能变善变,还要先变快变,这就是应用巧实力。

此外,无论国有大型企业,还是民营中小企业,都需要重视危机管理。危机是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企业表面和潜在问题。经营向好时,企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危机氛围,也能激发活力,催生意想不到的巧实力。在处理危机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否则不但没生出巧来,反而弄巧成拙。企业应用巧实力就是要在纷繁复杂中分清主次矛盾、先后顺序,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

35资源人力

全球资源包括资金、技术、品牌、人才、渠道。企业高层需要具备全球视野,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开启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链,实施国际化战略。企业可以或者寻求廉价优质资产,借机抄底并购,扩大市场版图;或者利用海外经销商的销售渠道,采用差异化营销策略,同时销售外商和自有两个品牌,获取合作方的渠道与客户资源,使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速。除欧美市场外,很多经济没有下滑的新兴市场都有很好的机会。

博采众人的智慧、善借众人的才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一流企业管心,二流企业管人,三流企业管事。管事则僵硬,管人则强硬,唯有管心,和而不同,才能迸发巧实力。企业的巧实力表现在员工身上,就是为员工创造快乐,人获得成长的快乐,就能持续迸发价值冲动和创新热情。员工巧实力重点在于激发和学习,创新型企业就是要采取一系列激励制度激发创新欲望,促进创新进程。

4总结

企业巧实力的应用,就是通过认清周围的环境变化,根据自己硬实力、软实力,抓住有利时机,激活硬软实力,发挥硬软实力,获取最佳效果。软硬实力可以彼此依存、互相转化。硬实力因为软化而更具有活力,软实力因为硬化而发挥作用。企业要增强提升以上五大实力,就要善于将软硬实力互相支撑、互相补充、互相交融、互相转化。企业的软硬实力发挥“双轮驱动”的效应,则是完美演绎巧实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邓正红巧实力,竞争环境下的聪明策略[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0.

第3篇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命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直接服务于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及学科的功效性和科学性,以便积累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学术合法性。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合理完善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效的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集复杂性、多样性、层次性于一体,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同时,将其具体化,从而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试想一个内容要素不完善,结构没有条理性的教育内容结构,如何发挥自身应有的整体功能,又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齐备、结构和谐,必将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效,也必将是实现目标体系,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合理构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设

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职能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等均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目标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起着决定作用;方法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等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同时,实现理想与情感、信念与意志的内化与外化;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目标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职能体系等的载体,没有它,其他体系将无所依附。综上所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即内容齐备、逻辑合理,达到科学性、全面性和最优性的最佳结合。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合理创新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时代性的强化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拓展其教育功能,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创新的必要条件。从建国前到建国后直至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从过去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成今天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这无疑是顺应历史、与时俱进的充分体现。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体系建构是基础,要从新的实际出发把体现新时代精神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构建一个高角度、多层面、张弛相济、稳中求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效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设以及学科时代性来看,都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重要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基本实质

构建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就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本质要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五大要素为纬,以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为经,把握内容要素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序列性,形成要素完整、层次分明、连续衔接、互动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是过程目标的融合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正常状态、辩证过程和理想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实际上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有内容的改造,使其达到整体和谐的状态,从而符合“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这两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必须坚持的两大尺度。合目的性是适应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合规律性是正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客观属性、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人们从事任何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都是经过优化抉择之后,选择最佳途径,希望通过最小的消耗和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效率达到理想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正是这种目标追求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自身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在不懈的目标追求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突出真、善、美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达到一种理想状态。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永远性和渐进性使其具有不彻底达到性,但每一次优化都将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获得阶段性的质的飞跃,因此,在量变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是一种状态的表现,更是一种过程和目标的表现。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是内容要素的内在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一定意义上是追求一种“和谐美”,而这种“和谐美”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的和谐美。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的内在和谐,是指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的性能,将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使其达到比例协调和动态有序的最佳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动态调节和有序发展的状态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和谐的前提条件,因为内容要素充分完备、适量优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和谐的基础,而内容要素组合得当、有机度高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和谐的关键。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的排列组合,促进要素之间的有效协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关键。从实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诸要素重新构建和组合的过程,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整体功能统一、协调和最佳化的过程,在优化中不断拓展新资源,增添新元素,形成新特点,促使结构更新升级,促进新特点的突现和升华,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始终保持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进步状态。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是系统整体的外在适应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整体,他不能孤立存在,它存在于一个有多个系统组成的大环境中,并与其他系统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系统优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从而实现耗散最小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过程。”[1]因此,系统结构的优化不但是追求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也是从系统外部寻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之所以能够良性运行,是基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吸收新的因子,从而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马克思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顺应时展正是其外适应的宏观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主要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总是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构成依据的指导下,对内容各要素的加工与整合,使理想性与现实性内容,阶级性与大众性内容,本土化与国际性内容,科学性与价值性内容有机协调,相互渗透,实现内容结构优化,教育功能扩大的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优化:

1.把握出发点———理想性内容与现实性内容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性内容在领先性、前瞻性和新颖性的指导下,既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又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要求和社会先进成员思想道德状况。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内容,顾名思义,即在基础性、现实性和普适性的指导下,反映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水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状况。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则要对教育内容准确定位,即将理想性和现实性有机结合,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其一,或是简单的将两者相加。任何一种思想道德的价值体系,都是既具有理想的合理性又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来说,既有适应的一面,又有超越的一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既应体现理想性,又要体现现实性,既超前引导性与现实规范性的统一。然而要做到统一,首先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价值导向,用理论武装自己,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作为核心内容,科学生动地宣传理论;其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个体,根据其之间的差异,开展突显层次性和广泛性的教育,将大家引向更高的目标;最后,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将原则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最终实现长远与现实、主导与多样,整体与层次,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2.突出着眼点———阶级性内容与大众性内容相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强烈的阶级性,鲜明的目的性和突出的先进性,富有浓郁的政治色彩。[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与统治阶级的意志相统一的,这正是其阶级性的表现。而要与统治阶级意志实现完美的统一,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政治教育,突出政治性内容。纵观过去的教育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两种极端的结构模式:一是忽视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只有法纪素质、心理健康和性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二是过分突出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犯了片面主义错误。这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内容结构的和谐,是应该避免的。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阶级性与大众性的融合,除了进行理论教育、理想信念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外,还要将人文精神、竞争观念、国际意识以及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教育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范围,并注意引导受教育者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把握是非善恶、爱憎苦乐、成败得失、积累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个奉献社会的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人。[4]通过以上方法突破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的政治功能,并开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视野,同时提升思想的智慧、教育的情愫、艺术的方法和文化的品位,从而达到阶级性内容与大众性内容的大融合。

第4篇

课堂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之外,还应注意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发展水平,并掌握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本领。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地理原理中的规律性的知识来武装学生、学生掌握了规律,既可以发展智力,又可以提高能力。这是因为智力的发展是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又突出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上,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又以思维的条理性为依据,而思维的条理性又以规律性的知识为基础。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的很好的知识体系。”传统的地理教学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智能的培养,学生往往只会死记硬背,而不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识。同时,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把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解决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矛盾过程中,着眼于传授知识的数量,忽视通过教学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和智慧品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传授地理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智能的培养,学生各种智能的提高,是通过知识的掌握运用而得到发展的。所以说,知识是金子,智能是点金术。一般来说,地理教学中智能的培养主要是指对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几方面的培养。

地理观察能力的培养认识始于观察。观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观察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地理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其形式主要有对各种地理事象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地理对象典型物品或模拟制品的观察和各种地图、示意图、图解、地理画片、照片、图表及其声光显示制品(录像、录音、幻灯、电影等)的观察。地理教学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如讲到高中地理矿物的有关知识时,让学生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和鉴定,从矿物的形状,颜色、硬度、透明度、条痕、解理、断口、磁性、自然延展性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再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可通过对有关地区的自然、经济图表、图片、电视录像等观察,让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地理的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分辨事物异同点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不同地区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多让学生观察,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和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他们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指要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就是地理事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广阔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地理思维时要符合地理思维的这些特点。也就是说应该做到不论研究或学习地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都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各自然要素、各经济部门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以获得地理现象整体性的认识,避免只注意个别要素、个别经济部门而忘记其它要素和其它经济部门的顾此失彼的纰漏。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思维时,要善于辨别地理区域差异,掌握地理区域特征,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改造自然,突出区域性的特点,防止学生由于地理区域特征模糊,出现张冠李戴现象的发生。此外,对于空间广阔的地理事象,在引导学生思维时,要将地理对象同它所处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联系起来,借助地图,将地理现象联系地图进行思维,以便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

由于地理教材具有不同的逻辑属性,因而在教学中必须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思维。一般而论,地理观念材料的描述要运用形象思维,它主要是通过地理感性材料的描述和教师富有情感的生动讲述而进行的;地理概念、地理判断、地理推理多种材料的阐述,要运用逻辑思维,其基本过程和形式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它主要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一种获得地理现象规律认识的思维方式,所以它是地理思维中最重要的形式;揭示地理事物之间、人地之间联系和关系,要运用辩证思维,如地球环境五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河流与气候、地形间的关系,人地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揭示和沟通地理多要素,多层次间的联系与关系,要运用立体思维,如地理结构的六大同心圆层,天体系统的结构、水圈的构成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属性,在上述不同思维形式中做出正确选择,以便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与功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训练。

地理想象能力的培养想象力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形成新事物的形象的能力。由于地理的对象极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难以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获得地理知识时均要借助于想象,想象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源泉。地理想象的方法,一般有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运用上述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想象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地理图像、模型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的地理表象。如通过

观察太阳系的示意图,使学生在大脑里形成太阳及其结构的形象。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各种地理形象加以取舍,重新组合,使学生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的地理形象。如运用学生看过的各种河流的形象,经过取舍和重新组合,形成尚未见过的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刚果河等河流的形象。此外,教师准确、鲜明、生动的讲述或描绘,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想象,发展想象力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或幻想,同时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具体的点拨,启迪其智慧,通过比喻、分析、联系和引伸展开想象,以利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记忆能力的培养记忆力是识记和再现的能力。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记忆力,应注意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启发学生热爱地理,使之乐于记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超过责任感。热爱什么都能学好、记牢,冷漠什么也学不好、记不牢。因此,教师要结合丰富而有趣的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使更多的学生“乐而知之”。

(2)依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培养记忆能力。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以机械的记忆为主,中学生以意义记忆为主的不同特点而区别对待。既要培养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对需要机械记忆的地名、地理术语、物产、地理数据等,尽可能赋予一定的意义。如我国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四城市联结而成梯形,俄罗斯地名后多有格勒、斯克等音节,荷兰两大港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均有“特丹”音节。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新旧地理知识间的联系,地理知识与其它知识间的联系,地理现象与原因间的联系等,培养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记忆方法,使之善于记忆。建立概念系统,学生掌握了概念系统,就记住了地理知识的基本脉络,把零散的知识构成知识链,编成知识网,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关系,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充分联想,把握特征。如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可联想“五一”节;南亚地理特征三大地形区、三大河流、三种气候类型、三种国家类型等,可联想数字“三”;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分布犹如一个正立的“品”字。通过联想使学生牢固记忆这些地理特征。任何地理事物均有其特征,把握特征就易记牢。如喜马拉雅山的高,安第斯山的长,南北美洲地形的三大纵列带等。亦可运用地理谜语、诗歌、假想旅行等方法进行强化记忆,并注意多复习,巧运用,使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即物象是记忆的根本,联想是记忆的关键、理解是记忆的向导,谐音是记忆的窍门。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第5篇

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并不理想,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不是很大,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自卑感是客观存在的。课程结构论认为: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师生的心理氛围”五大要素,即教学的成败、效率的高低,虽受制于各种因素,但与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1]。在教学环节关注学生心理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有的放矢的教育,对于提升学生自信心以及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以乐嘉的性格色彩理论中的红、黄、蓝、绿四种性格为例,探讨在教学环节中如何根据学生性格特点来提升其自信心。“性格色彩学”的源头是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即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黏液质四类血液。希波克拉底与他的门人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对人进行了分类,将那些明显乐观、爱玩乐特征的人称为多血质;将那些喜欢成为领导者的人称为胆汁质;将那些循规蹈矩,感情细腻的人称为抑郁质;而将那些乐于旁观,很轻易就会被人所领导的人称为粘液质。中国心理专家乐嘉在此基础上结合了个性修炼的有效策略、不同性格产生的行为互动关系以及塑造个性的内容,并将其他性格分析系统相互整合,赋予了“性格色彩”的概念,将人的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色[2]。乐嘉性格色彩与四液学说的对应特点见表1。

一、对待红色性格高职学生的关注要点

红色代表机灵人,这种人头脑灵活,能说会道,但是容易患得患失,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够持久。红色性格的人有着广阔的思维空间,对于他们看似虚无缥缈的各种想法,要给予一定认可,否则会让他们产生怀才不遇的感觉。因为他们看重个人赞誉,渴求受到他人关注,如果对他们的想法、目标和梦想表示赞同,会激发他们畅想的热情[3]27-59。

红色性格的学生表达能力出众,乐于参与各种活动和讨论,积极响应老师的引导,但是逻辑性相对较弱,思维天马行空;虽然创新性点子很多,但容易跑题。教师对于红色性格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赞誉,否则会打消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要婉转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转回正题,但千万不要对他们的过错严厉批判。只要红色性格的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教师的赞誉和关注,会使他们充满自信。由于他们非常容易转移注意力,需要教师时常检查他们是否还处于正轨。

二、对待黄色性格高职学生的关注要点

黄色代表精明人,这种人精于打算,锋芒毕露,但是过于争强,易怒好斗。他们以目标为导向,以效益为指导,以利益为目的,具有准确完成任务的能力。他们在团队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生活中最活跃的一群。他们有着超强的能力,严格的执行力和自我约束力,是领导者的后备军[4]55-66。但是才华外露的他们很容易成为同龄人嫉妒的对象,人际关系是四种性格中最差的一类,所以对于他们要给予适当的引导。

黄色性格的学生追求成就,在四种性格中,黄色性格是自信心相对最大的一类,甚至他们大多数是自负的。对于他们的要求要相对严格一些,给他们设定一定的目标,对结果给出中肯的评价,肯定他们的价值和威信,将他们引向更准确、更深入的层次。一些难管的刺头,多半也是这种性格。他们一旦与老师对抗,将有一股鱼死网破的架势,富有攻击性并咄咄逼人。对于这类学生的强硬态度,教师千万不要硬碰硬,他们往往吃软不吃硬。要给他们一定的情绪发泄空间,同时给他们建立规则,帮助他们把握发展的方向,慢慢地,黄色性格的学生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会自觉地改正错误,越来越好。

三、对待蓝色性格高职学生的关注要点

蓝色代表聪明人,这种人思维缜密,独立思考力强,做事认真踏实且重长远,成熟稳重,注意细节,但是为人内敛,不善于调节自己,缺少豁达,容易拘泥于形式[3]。他们以任务为导向,只要将任务和期限布置妥当,他们一定能给出满意的结果。蓝色性格的人不管是对自己还是队友,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追求完美。可以在时间和精确度上给他们足够的信任,让他们自己决定完成任务的方法。

蓝色性格十分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如果他们受到压迫或误解,他们通常会用沉默来传达愤怒和反抗。采取消极对抗的方式,常常是这类性格的学生。蓝色性格的学生不容易相信别人,常常给人距离感。当老师不能让学生充分信任的情况下,他们很难跟随教师的引导。因此,对蓝色性格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要逐渐取得他们的信任。鼓励他们把自己认为不完美的想法说出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有意识地顾全他们细腻的自尊心,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知识和技能都提高得非常快,自信心随之而起。

四、对待绿色性格高职学生的关注要点

绿色代表明白人,这种人大智若愚,宠辱不惊,温和低调,几乎不叛逆,但是行动迟缓,缺少魄力,不善表达。他们需要温暖而模糊的关系,你必须在他们让你加入之前赢得他们的信任,支持他们的感受并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示出兴趣。绿色性格的人不想有任何麻烦,与世无争,需要确保他们周围的每个人都赞同他们的行为和决定[4]。他们细腻的感情,低调的处事方式,敏锐的观察能力,最适合从事秘书类工作,会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

不爱发言、不喜欢主动表达自己、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学生,多半是绿色性格。这种性格的学生追求稳定,凡事不积极主动,乐天知命,是四种性格中最为被动的人,需要教师推动才能往前行。因此主动点名,推着他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发表观点,对他们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接纳,他们慢慢地也能很好地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

第6篇

组织的智力系统可以被一个企业有意识地开发,但是却不容易被其他竞争对手复制,因而成为企业独一无二的特性和优势。在成功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与下属之间配合默契、能力互补,使企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达到最佳水平。有研究者将这种企业称为拥有“企业智商”的企业。

企业拥有的知识量,取决于企业对知识的学习、利用、创新及有效管理的能力。知识管理、智力资本、组织学习这些有关组织知识的概念,从不同方面探讨了知识由个人层面向组织层面有效转化的问题。这些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从构建组织智能优势的角度,建立起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组织的智慧,从而建立起企业的知识竞争优势。管理知识资产,并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正迅速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目标。

企业组织智力理论的国内实证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关于组织智力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何立(2009)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一套企业组织智力、组织学习、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图中数值为路径系数)。

由图可见,组织智力对组织学习的总效应为0.948(即组织智力对组织学习的直接效应),对核心能力的总效应为0.888(=0.948×0.273+0.629),对企业绩效的总效应为0.629(=0.888×0.707)。研究的最重要发现是,组织智力作为组织的基本能力,是组织智力系统的基础,可以通过核心能力的完全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同时,又需要通过组织学习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核心能力,再通过核心能力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企业绩效。另外也发现,组织学习不能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作用,而是通过核心能力这种外显能力的完全中介效应,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可见,组织智力作为组织能力的基础(类似于个体智力),经过组织学习过程(类似于个体的学习),发展出组织的核心能力(类似于个体胜任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类似于个体绩效),并因此形成一套组织智力系统的作用机制。这说明组织智力、组织学习、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紧密的联系。这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国企战略管理的指导意义

在全球化、信息化、分权化的竞争压力下,中国国有企业必须学会思考、持续思考,如何为客户、股东、员工、社会创造价值。国企领导者必须顺势而为,变革组织,让组织更加灵活、敏捷、网络化、富有企业家精神。吉福德等人指出,组织中的官僚层级结构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后起作用的将是团队和自由的权利。他们认为,智能型组织能够鼓励和激发全体成员发挥自己的智能、经营决策和责任能力。智能型组织具有高度民主的特征,能够开通多种沟通渠道,并建议用自我管理型团队来取代垂直管理的威权体系。杰克·韦尔奇(GE)和珀西·巴纳维克(ABB)指出,在变化的、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在服务和知识方面,人类的创造力和个人的主动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同时,企业也必须变得更加灵活,以利于开发每一个员工个体身上的特殊知识和技能。因此,国企领导者必须创建有效的组织系统和组织气氛,鼓励国企的智力资本进行创造。

此外,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企业所拥有的特殊能力。关于核心能力,普拉哈德和哈默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张维迎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五大要素:“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在其中,积累互补性知识尤为重要,其优势在于专业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企业具有独特性,可以使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价值远远大于其市场价格,使他们不能轻易离开企业。由此可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人才、人才价值实现与能力扩增机制、企业专属资源三者的结合体。而智能型企业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经济单元。它利用了知识管理的工作方式,逐渐替代了原有的科学管理方式,使知识成为了企业投资与运营的核心环节。因此,发展企业的组织智力,就是在为国企核心竞争力培养奠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对国企经营管理的启示

企业组织智力理论可以帮助国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善:

一是着力组织智力的培育和发展。研究表明,中国本土企业的组织智力的内容结构包括信息获取能力、知识存储能力、知识利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组织创新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等七个因素。组织智力的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知识的交流、共享、转移、学习、创新和应用,是知识和信息持续流动和学习的过程。对企业而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等显性知识容易被同行业察觉,也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但企业的组织智力是内在的、隐蔽的、难以编码的、高度个性化的知识和能力,不容易被模仿和复制,是形成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控制和促进核心能力流动和转化的关键。

第7篇

打造“绿色牌”

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原则,实行城区、近郊、农村统筹发展,着力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工程,切实保护和提升了绿树成荫、枝繁叶茂的原始景观,实现了“山川林成海,路岸林成带,田野林成网,村庄林覆盖,河河清水流,城乡好生态”。先后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殊荣。

装扮绿色城市。遵循“显山露水”的城建理念,以“两山(九顶梅花山、观驾山)”、“三河(庄河、热水河、鲍码河)”、“两湖(明珠湖、将军湖)”和中心城区为重点,在主城区全面实施生态公园、绿化工程建设。通过栽大树、种鲜花、铺草坪,见缝插绿,立体添绿,拆墙透绿,处处增绿,高标准绿化美化了观驾山、九顶梅花山,建造城市森林公园,拓展绿色空间,让绿色成为城市的主色调,城区建设实现了“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格局。

建设美丽乡村。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保护珍贵生态资源为目的,开展“六化”等工程,着力打造“房前屋后是菜园、道路两旁是公园、全村是个大花园”的生态格局。2013年实施造林绿化“十大工程”,以村庄、城区为点,以道路、河流为线,以山体为面,形成庄河绿化主体框架,完成造林面积24.5万亩,植树5120万株。农村卫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大部分村成立了专业保洁队,设置了固定垃圾堆放点,建设了标准农厕。加强山区乡镇生态环境保护,以招商引资等方式,建设高标准生态旅游庄园和都市农庄25个,形成了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互惠共赢的良性局面。

做足“水文章”

立足实际,打好生态牌,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水系,有效改善了庄河的生态环境质量。

塑造生态景观。依托充足的水资源,把三条水系打造成清新亮丽的城市景观、自然休闲的生态走廊,彰显海滨水城的柔美风韵,使生态成为庄河城市的主要特征。目前,热水河生态治理工程已经完工。生态治理后的热水河不仅提高了防洪标准,保障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标准的绿化、美化工程,更为市民提供了环境优雅、景观别致的休闲娱乐场所,成为庄河城区一道亮丽的沿河公园。作为城市母亲河――庄河的生态治理正在加紧进行。治理后,河流两岸将形成集观光、休闲、旅游、教育、商业为一体的综合型公共滨水空间,成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东北滨海景观的第一河。在三河入海口处建设明珠湖,拦河建坝,形成7平方公里的水面,打造亲水临水的城市品质。目前,明珠湖的整体框架已拉开,高档住宅小区、五星级酒店、休闲广场等已开工建设,明珠湖的大型水系景观即将形成。

全力保护水资源。既要“金碗”,更要“水碗”。为确保淡水资源不遭破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干净的“水碗”,庄河人坚持“把住入口,管好出口”,拒绝污染企业入驻,杜绝“三废”排放。在建设项目环境审批上,坚持“四不批”,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对已无环境容量地区的项目坚决不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坚决不批。5年来,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规定和环保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200多个。同时,市委、市政府要求“每个乡镇每年至少治理一条河流”。近几年,庄河市已累计投入18亿元,进行生态治理,绿化河流,营造水源涵养林。碧流河等重要水库和水源地上游,全部实现森林覆盖,并建成了碧水、绿树、鲜花和蓝天融为一体的流动风光带和自然景观区。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庄河海域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自然海岸线长285公里,是国内目前唯一没有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岸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要求围海养殖须经严格审批,经所在地村民委员会民主议定,有关部门勘测并出具《海洋环境影响报告》后,方可使用。对开展海洋工程项目的,海监大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定期开展巡查,防止海洋工程项目施工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对黑脸琵鹭栖息繁殖、觅食进行跟踪,划定黑脸琵鹭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生态修复,近年来,庄河海域从未发生赤潮。盛产的海参、海胆、赤贝等200多种海珍品、海鲜产品远销海外,水产品产量和加工出口量均居辽宁省县市首位,是亚洲最大的优质贝类繁育基地、世界最大的河豚鱼海上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和誉满全球的“世界蚬库”。

绘就“新蓝图”

守好资源,更要用好资源。在开发开放建设浪潮中,庄河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沿海南部蓝色经济带和北部山区绿色经济带。

发展蓝色经济带。依托海滨旅游资源,打造了海洋公园、旅游度假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带;以经济区为载体,坚持产业建设、园区建设、小城镇建设融合发展、齐头并进的方式,着力打造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洼地”,把沿海经济带打造成带状城市群,形成一条临海临港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蓝色经济隆起带。目前,在蓝色经济带上,已经依次排开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大连新兴产业经济区和辽宁海洋产业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区,形成“一核两翼”、“三区十园”的发展布局。三大经济区全部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支持区域,享受国家、省和大连市赋予的优惠政策。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被国务院纳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列为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43个重点督办事项之一。

第8篇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和全省省、市、县团干部,高校团干部,各级青联委员、学联委员、青企协、青商会、青科协等青年组织代表等全省1800多人,共同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今天,为我们作“促进科学发展的新蓝图——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专题报告的是中央党校曹X教授。曹X教授是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理论,是中央党校教学优秀奖获得者。这次曹X教授应XX共青团的邀请,专程飞赴XX为各界青年授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曹X教授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欢迎!

下面,我代表团省委党组,对全省共青团及青联、学联组织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谈四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全会精神

广大青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骨干和中坚。各级团组织及青联、学联组织要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和学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广泛宣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并自觉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行动。今天我们邀请了各级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共同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接下来我们还将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各界青年学习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这既是共青团组织的责任,也是义务。各级团组织及青联、学联组织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认真总结回顾“十一五”期间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探索思考“十二五”团青组织服务党政中心的有效途径。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先行先试”这一精神核心,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深刻认识实施“十二五”规划是国家也是XX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广大有为青年施展才华的大好舞台,进一步增强我省广大青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结合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当前,要重点结合以下工作抓好贯彻落实。

1、集中精力做好迎亚运各项工作。今天距亚运会开幕只有9天。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成果转化为XX青年迎接亚运、服务亚运的激情和动力。我们组织动员了百万优秀青年投身亚运志愿服务,各级团学组织和团干部要深入开展关爱慰问志愿者的活动,宣传树立亚运志愿者的优秀典型。最近团省委联合新浪网开展了“寻找最美丽的亚运志愿者”活动,各级团学组织要借助这个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优秀的志愿者典型。要解决志愿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好志愿者的贴心人。同时,要动员全省青年广泛深入开展“青春迎亚运奉献在岗位”活动,以最亮丽的青春风采奉献亚运。

2、积极主动践行《规划纲要》。全省共青团组织要把践行《规划纲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一是组织全省百家高校千支宣传队伍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广泛开展《规划纲要》宣讲活动,让《规划纲要》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政策方针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推动广大青年学生从《规划纲要》的宣传者成为《规划纲要》的实践者。二是开展践行《规划纲要》“十杰百优”评选,树立典型、提升经验。举办践行《规划纲要》领军人物训练营,开展“粤商与厅长面对面”等活动,培育践行《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的青年先锋队,为XX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养领军人才。

3、认真做好“双到”扶贫工作。要切实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实质,认真做好扶贫工作,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继续加大希望家园的建设力度,把“健康直通车”开进3409个贫困村,扎实开展“青春绿万村”活动。

4、全力参与文化强省建设。要以青年喜爱的时尚文化为切入点,进一步活跃基层青年文化,引领青年时尚潮流,打造青年文化新业态,努力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时尚文化和生活方式。

5、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要以创先争优促进团的各项工作,促进团的事业更上新台阶。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服务“十二五”规划实施,研究制定XX共青团事业未来五年规划,把各项工作想到前面、做到前面,深入系统地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三、锤炼群众工作能力,始终保持与青年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必须始终保持与青年的血肉联系,各级团干部必须锤炼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在这次“两进三同”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五大收获。一是初步找到了在新生代产业工人中建团的工作模式,就是推动他们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最清楚自身诉求,只有他们才能最有效地服务自己。二是找到了非公团建的工作内容,就是“两服务、两重点”:服务企业经营发展、服务青年员工健康成长;工作重点一是培训提高、二是婚恋交友。对近亿的新生代产业工人来说,80%未婚、平均年龄23岁,婚恋交友是他们非常迫切的需求。各级团组织一定要掌握服务群体的迫切需求,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三是找到了非公团建的运行模式,就是建立终端,整合资源,制作配置服务产品。基层团支部缺乏资源,某种意义来说只是“门店”,需要上级团组织给它有效地配置资源。四是找到了非公团建的理论支撑。推动经济发展有四大要素: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团组织恰恰可以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承担起社会资本的作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五是找到了一批非公团组织的一线干部人选。在“两进三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大批能胜任团支部书记、团小组组长的青年人才,只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他们把青年员工组织起来,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非公企业团组织一定会充满生机活力。

基于这次“两进三同”的经验,团省委正在研究出台全省各级团干部“两进三同”工作制度,推动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干部每年拿出一周五个工作日的时间,真真正正深入青年、了解青年、服务青年,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建立与青年的血肉联系,真正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工作目标。

四、开拓创新,强化团组织的活力、吸引力、凝聚力和生命力

到“十二五”规划实现的时候,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比现在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比今天更加美好。在这一过程中,推动团组织发展壮大、共青团事业兴旺发达,是我们每一位团干部的责任。各级团组织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动团建创新,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牵引,在投身“十二五”规划的时代洪流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全面激活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团的事业更上台阶。

特别是面对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多元、需求更加多样的各类青年群体,要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引导方式,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活动方式,把行政化、社会化、市场化最有效的要素结合起来,开拓创新,抓建设,促发展。特别要在网络团建、网络引导、网络服务下大功夫,要密切关注网络对团员青年的影响,注重开展好网络团建工作,开动脑筋以各种创新的方式方法促进团的事业发展。

第9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二次人口红利

一、问题的提出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远低于发达国家80%及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建设将是中国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1]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甚至将中国城镇化与美国高科技并列为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城镇化已是中国不断扩大内需的“动力源”及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加速器”。

这里的城镇化特指新型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需要普遍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参与。一方面,在知识生产已经打破基础和应用界限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其功能要转移到服务社会上来,新型城镇化为高等教育服务转型提供契机;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与以过度消耗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为支撑而农民却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的传统城镇化道路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是市民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城镇生活意识,这就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本的二次开发,从而获得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讨论高等教育如何主动对接或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

二、城镇化转型与教育的关系

(一)城镇化发展定位

目前中国城镇化主要以物的城镇化为主,具体表现为造楼运动明显,以致有些地方出现“鬼城”,这种城镇化被称为“表象城镇化”。实际上城镇化不仅是人口居住空间的迁移,同时伴随的是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使大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同时,也要尽快使农村人口适应城镇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以造楼运动为主的城镇化属于传统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则更加强调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让教育先行。一方面,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变更为内容的新型城镇化需要一批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变迁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比例偏高,只有借助教育才能将农村潜在劳动力资源转化成符合城镇非农产业所需要的人才[2]。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对于农民来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工作变动或空间移位,而是一种全面市民化过程。市民化要求农民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转变。一般来说,新型城镇化要求农民具有自我意识、环境意识、开放意识和求知意识以及迅速适应城镇定时定点等工作方式的能力,并在思想观念上彻底放弃小农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小农意识。

鉴于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的客观事实,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忽视高等教育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但高等教育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研究主要聚焦于职业高等教育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打破了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这种转移的有序性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专业技能,如此才能符合新型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等为特点的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使之更快融入新型城镇的工作和生活,发展职业教育是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必要前提。新型城镇化亦因伴随服务业的兴起而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来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职业教育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路径。[3]从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对新型城镇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二次人口红利”,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投资人自身即开发人口红利来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能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本并最大化实现人口红利效益。[4]另外,通过农民职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扶持体系能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就业能力以及促使农村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智力资源,职业教育能很好地服务于农民市民化。[5]高等教育与城镇化建设处于共生关系之中,但高等教育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目前主要局限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是一种被动适应城镇化的教育服务模式,缺乏通过普遍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人口红利式微的形势下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研究。

(二)何谓新型城镇化

高等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探析

“城镇化”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在官方文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1999年)中被正式采用。“城镇化”被认为是一个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以及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该过程伴随着城镇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但综观中国过去的传统型城镇化模式,其特点是“市民身份不对等的不完全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用地城镇化不同步的盲目扩张式城镇化”、“高成本城镇化”、“行政命令推动下的城镇化”以及“带来资源严重消耗与突出环境污染的城镇化”。[6]

针对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的严重问题,需要对中国城镇化战略进行调整和优化,改传统城镇化模式为新型城镇化道路。何谓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指城镇人口比例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结构、人居环境、社会保障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农村”到“城镇”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亦称“农民市民化”。2013年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非常之低,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20年内农转非比例仅增长了7.7%。[7]相比之下,土地城镇化却远快于人口城镇化,这是一种粗放型增长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具体体现为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劳动力的廉价使用,劳动力素质没有得到深入开发,人力资本利用率并不高。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很大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标志是市民具有能与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匹配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并具有适应工业以及后工业文明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化过程,关键是人怎么变化发展,这其中需要研究通过教育以何种方式的发展来配合推动。

人的城镇化从更深层的含义上讲是指人的现代化,由自然人转化为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智慧新人的过程。英格尔斯(Alex Inkeles)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对阿根廷、智利、以色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六个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经验研究中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理论,并从十二个方面勾勒出现代人的特征,如现代人乐于接受自己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以及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等,现代化过程被认为是一个走出落后、保守心态,主动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的过程,因为现代化最显著的标志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要求人们欣然接受和迅速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成为充满创造智慧和革新思想的人。[8]

英格尔斯等人强调文化和观念对人的现代化的作用,列维(M.J.Levy)认为能源和动力的革命是工业化的标志,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化过程,或者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现代化指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兴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被视作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型城镇化要求市民具有主动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和革新的思想并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突破陈旧生活方式,主动接受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改革,追求创新。

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进步主要依靠教育发展,在现代化社会中,无论是高度发达的社会还是步入现代化的后来者社会,教育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帮助每个人去适应未知的未来社会。[9]按照这种观点,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的教育,应以全面理性为最高原则,根据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持续进步要求,全方位变革不相适应的传统教育,使之向合理性与效率性相统一的现代教育转变,通过积极主动改革来服务社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外城市化历史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源于产业不断演进。产业变迁是加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通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来推动经济增长。主导产业在由农业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当中,劳动力应具备适应城市中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事实上,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和经济发动机与动力源。促进人的城镇化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应回应的重大社会需求,那么城镇化和高等教育之间是否存在本质的内在联系,怎样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达到既推进了城镇化,又发展了高等教育?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等教育使命

(一)高等教育与城镇化关系历史审视

从历史演进来看,大学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大学为城镇的形成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的基础。大学诞生之初就是以学者行会形式出现,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复兴为大学兴起提供了契机,城市与农村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城市中存在劳动分工。城市的兴起,出现了商业和手工业等职业。在国王和教皇的保护下,大学学者渐渐与城市劳动者相分离。自古希腊和教皇们就存在一种传统思想,拒绝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提并论,拒绝将“自由艺术”和“手工艺”相提并论。这导致大学学者与城市劳动者群体相分离,成为特权阶层,成为教会与世俗政权共同豢养并为其服务的享俸者和公务员。[10]因此,中世纪大学虽然开设法律、医学等课程,为城市培养职业人才,但基本上停留在经院哲学阶段,不注重实践。

直到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的崛起,封闭的、僵化的经院教育转向到与社会发展同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把科学研究引入大学,给大学注入创新的精神,科技的大发展迎来了工业革命的大发展。德国大学是由政府创立的,法律规定学校和大学是国家机构,其目标是教给年轻人有用的信息和科学的知识。[11]普鲁士官员彼得・博伊特(Peter Beuth)确信普鲁士工业化的主要障碍是技能的缺乏而不是资本的缺乏,因而于1821年开办了柏林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讲授从国外引进的替代性的技术技能。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19世纪德意志创建了9所技术学院,而技术大学是由若干个技术学院构成的联合体,并于19世纪下半期逐渐获得了与大学相等的地位。鉴于工科大学在德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中的杰出贡献,1898年德国威廉皇帝亲赐柏林等工科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1800-1820年间,德国各州农业人口占70%左右,属于落后的农业国,主要靠出口谷物给英国。相对于老牌资本主义英国来说,19世纪初德国的工业化相对落后。19世纪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储备给德国带来了好处。1840-1870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兴起,城市化全面启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角色是英国工匠和技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掌握了专门知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迅速产业化,企业建立在最新技术成果基础上,构成以钢铁、电气、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莱茵工业化模式。工业发达的莱茵、威斯特法伦、勃兰登堡柏林地区迅速崛起一批新型工业城市。德国在1910年城市化率就达到60%,基本实现城市化。[12]德国是继英国后第二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德国城市化的步伐与德国工业化的步伐一致,在高度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强劲发展。高速工业化给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带来就业机会。成熟化的城市由产品加工和低层次服务向信息处理和高层级服务转变。在德国城市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发挥了基础性作用,通过科技教育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通过科学研究支撑了产业提升。在这一过程当中,德国高等教育模式为世界所效仿。

美国大规模城市化过程同样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城市化的持续动力来自于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13]在迄今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历经手工业时代、制造业时代和信息产业化时代,棉纺织业、钢铁业、汽车等制造业、信息产业相继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将会减弱,服务业成为继续拉动城市化的动力。美国产业的每一次升级飞跃几乎都以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支撑。1862《莫里尔法案》签署后诞生了68所赠地学院,赠地运动回应美国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农业需求,高等教育渗透到了农业和工业当中,适应工业发展的技术教育和高级专业的学科与人文学科结合起来,把高水平真理和知识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地方。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以电子工业为基础,形成产学研发展体系,成为世界著名的“硅谷”。“硅谷”成为高科技工业中心,形成一系列新兴小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高等教育与城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关系。高等教育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的人来促进城市化进程,通过科学研究支撑起城市化产业从而吸引就业,形成人口的集聚效应。高等教育在这一过程当中走向实用和功效,成为真正的现代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多是政府主导行为,通过新的产业培育形成集聚城镇的模式很少出现。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能否在培育新的产业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贡献智慧,通过科技贡献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对高等教育服务能力的一种考验。

(二)人的城镇化与高等教育的回应

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的今天要求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同时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与大学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可谓与日俱增。一般而言,开办一所质量较高的大学将具有远远快于并高于由产业集聚带来的人口集聚效应。高等教育是拉动城镇非农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稳定转移。高等教育也是拉动城镇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能带动城镇房地产开发、餐饮、交通、文化、信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高等教育具有塑造和教化功能,对实现进城农民“市民化”以及城镇文明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实际上,高等教育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性除了带动、辐射以及塑造作用之外,高等教育亦可以促进人的城镇化即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才支撑,这种支撑以开发二次人口红利为路径。人口红利是一个经济发展概念,是1998年布鲁姆(David E.Bloom)研究东亚奇迹时提出来的,主要指在某个时期内劳动人口比重较大,而少年和老年人口比重较小,从而形成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机会。[14]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具体体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农民工成为主要劳动力供给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比较优势,于是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两个方面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额外源泉,称为人口红利。[15]研究表明,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27%的比重是靠廉价劳动力支撑,即人口红利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是27%。[16]但这仅仅是第一次人口红利,其利用形式主要是农民就业结构和就业身份的转化而不是消费模式、社会身份的转化,也就是说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没有进入到更高水平、更具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来,农民对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城镇居住设施提出的需求还没有被充分挖掘。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为高等教育转型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契机。蔡P把“刘易斯拐点”解释为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供给增长速度,工资开始提高的情形。[17]在这种情况之下,以量大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传统城镇化道路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怎么办?一个替代性选择就是充分挖掘当前人口红利的潜力,创造新的人口红利,即走一条依靠人力资本的提高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这就要求高等教育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从培育和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角度主动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这种思路,高等教育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现代化转型,既发挥对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作用,又肩负培育新的劳动力以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的重任。

中国量大价廉的人口数量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人口红利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开始下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果能够正常解决城镇化问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第一次人口红利的下降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很多人从农民变成市民,而农民和市民的劳动力素质不一样,这就是第二次人口红利,其以挖掘人力资本的利用率为主,同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成新的储蓄动机,保持储蓄源泉等。第二次人口红利将在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18]在这种背景之下,高等教育将主动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契机,通过人力资本的培育与二次开发所形成的人口质量红利来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高等教育推进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大学作为历史悠久而奇特的组织,一般来讲只需要完成三项任务,知识的积累、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更新。但是如果大学要继续生存下去,就要为社会服务,要把这三项任务首先同实际效用结合起来。[19]而当下中国以人的城镇化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则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提供了路径选择。

纽曼(John Henry Newman)强调大学是培养理智的场所,除了知识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目的。大学正是通过最适宜于个体的理智训练,从而达到个人最好地履行社会职责的实用目的。[20]纽曼的大学理想是精英性质的,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而不是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主张教育是对生活而不是职业的准备。纽曼的理想同时也是远离社会的,当他在畅谈大学理念之时,工业革命已经来临,大学开始进行专业教育以培养专业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具有社会弥散性,已经从单一学科向跨学科迈进,知识的发现、应用和使用紧密整合在一起。大学要抛弃经院哲学的学术思维,把大学发展转型到服务社会上来。大学服务社会模式历经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促进产业提升几个发展阶段,在知识经济发展之下,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服务社会的主要模式。[21]产业升级与转型最终需要具有科技技能和创新意识的现代新人来肩负,同样,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最终依靠人的现代化来实现。

高等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主要是着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重点是从人力资本的培育角度来实现其社会功用,即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具备职业技能的现代人,从而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具体而言,高等教育首先要树立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创业型人才。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切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但一般认为,职业教育如县域职业高中、职业技术学院、电视大学等因培养农村劳动力而与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但普通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则只专注于高深学术研究。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中国目前城镇化发展单靠农民工技能的低层次培训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新型城镇化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更高层次的智力型人才。中国社会目前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在城镇化过程中并不是只存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制造业更多向服务业转变,服务业更趋向于信息和高科技的支撑,而不囿于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低端层次的服务业。因此,需要高等教育切合新型城镇化需求来着力于创新和创业人才的培养。

城镇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高度流动和没有人情味的集合体,城镇化加速了农民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瓦解,这注定农民在转向市民的过程中将会产生文化的失落感和缺乏归属感。全球化的影响同样波及城镇化,互联网对现代和后现代的情绪进行全球传播,这将使农民在接受新的信息的同时表现出迷茫和盲从。而高等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消除农村劳动力保守落后的封闭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放气质,崇尚理性和科学精神的人才,以及通过文化辐射作用来培养具有现代市民精神的人才。

总之,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知识的创新和运用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内在逻辑。新型城镇化作为现阶段中国重大的社会需求,需要大学积极回应。从中世纪大学诞生的源头来看,大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镇的兴起。高等教育与城镇发展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通过培育现代人来发展城镇,同时也成就为真正的现代大学。大学与城镇之间的逻辑不仅是为了获取大学发展资金,而且是大学发展的本质需求。发现潜在的社会需求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大学变革的引擎,大学通过培养切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回归到服务社会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J].农村工作通讯,2014(6):32-48.

[2]钟笃粮.教育对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影响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9(36):12729-12731.

[3]杜睿云,段伟宇.论职业教育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J].经济论坛,2010(1).

[4]孟令国,张裕豪.基于二次人口红利视角的职业教育制度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6).

[5]辜胜阻,吕勉.城镇化要围绕五大要素做文章[N].经济日报,2013-08-09.

[6]周良民.论新型城镇化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N].中国经济时报,2013-07-02.

[7]清华大学调查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仅为27.6%,http:///edu.

[8][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5.

[9][19] [美] 列维.现代化的后来者与幸存者[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31,68.

[10][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1.

[11][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73.

[12]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1871-1910):基于以普鲁士为研究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12.

[13]王春艳,李瑞林.美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经验借鉴[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4]David E.Bloom,Jeffrey G.Williamson.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8(12):419-455.

[15]王敏.产业转移和深化教育: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N].中国企业报,2011-05-17.

[16] [17]蔡P.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13.

[18]辜胜阻.城镇化红利与2013年市场新行情[J].中关村,2013(2).

第10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精细化建设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迫切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与之相适应。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服务质量,优化水利设施的职能,应进一步研究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与内涵

1.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概念阐释以及可行性分析

为了构建质量过硬、服务一流、科学先进的水利工程服务体系,需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和改革,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更是需要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含义较为广阔,不仅包括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更是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构建人性化的服务平台。不仅需要实现监控软件的现代化、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同时要加强内部体制的整改和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必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是一个动态的体制改革过程,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管理人才这几个主要方面。

构成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体制的这五大要素,彼此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人才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高素质人才的使用是现代化管理体制的核心,水利工程的运行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的管理和操控。进一步细分现代化管理体制,在提高水利设施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合理分配任务。显而易见,经过改革和优化的现代化管理体制与传统体制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并具备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1.2 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概念与内涵的分析

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服务运营过程和产品的调配。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操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数据化,确保操作员工的技术水平达标,实现掌控平台的信息化管理。具体的讲,“精”是指把握水利工程的关键环节,突出重点;“细”是指加强水利工程流程的治理和监督工作,并进一步细化流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模式,实现水利工程精细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有效结合,从而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

2 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主要内容

2.1 管理体制方面的建设

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将工作重心放在运行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上。进一步深入和贯彻改革的广度和力度。注重人才的作用,在人才分配、人才引进、人事奖励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好人才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上,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检测体制和维修体制,优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使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2.2 管理设施方面的改革

2.2.1 检测监控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

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健全的监督系统是其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对于水利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将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监督管理体制的可靠运行,有助于及时发现对于水利工程造成威胁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应完善视频监视系统,提高水利工程监控水平,有效掌握和控制大坝和闸门的运行情况,以及河流的水势情况。其次,将监控点均匀分散地布置,是监督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对于一些特定的区域,应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监控,利用语音、视频、图像,实现对于监控点的实时、有效、全面监控,尽量缩小监控点布置的密度。同时,还应合理利用监控系统和检测系统,使之有机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实现检测体系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结合。对于工程中出现的沉陷变形、渗水,以及工程本身的裂缝监督,都要进行及时的检测,对于发现的险情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排除险情。

2.2.2 维修养护体系的完善

水利工程与河水长期接触,日复一日,在水的作用下,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破坏。因此,在水利工程的使用阶段,加强工程的养护和维修十分重要,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安全,同时还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对于水利工程的日常清理和维修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典型提防地段的维护作为维修和养护工作的重点,这类地段极容易出现问题,应指派专门的人员和部门负责维护工作,从而使水利工程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3 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基本途径探究

3.1 提高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在资金的利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水利工程的服务水平也很难获得提升。同时,对于水利工程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视程度不足,现有的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改革,从而促进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

3.2 加快推进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人才管理是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实施者――管理人员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在吸收、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对他们的后期培训,强化他们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管理人员对自身岗位的适应能力,此外,还要定期举行相关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其思想的引导,让其深入了解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严格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3.3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工程的改革力度和深度要不断得到拓展,完善其基础的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主动地创新管理体制,对于运营中的机器设备要加以有效的检测和维修,优化水利工程性能,降低维修成本。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久远的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已经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势必会对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希望文章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探索和相关研究,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水利工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服务质量,更好地造福百姓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昊华,倪大银,马云霞.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1(6):60-63.

[2]沈岩,张馨方.精细化管理于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140.

[3]蒋琳.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建设[J].河南科技,2013(15):230.

[4]张道均.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6):189-190.

第11篇

摘要:随着我国会展经济的迅猛发展,会展经济的理论研究越来越迫切。近几年,我国在会展经济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和述评,旨在使会展经济研究者们更清楚我国会展经济领域尚未解决、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为会展经济理论的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会展经济;理论观点;述评

我国理论界对会展经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但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在近几年,特别是2006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立以后,我国会展经济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比较系统、深入、全面的新阶段。近几年我国会展经济理论的研究及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领域:

一、会展经济的功能与特征

会展经济的概念在我国出现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前些年对会展经济的研究更多的是介绍国外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提出本区域发展会展经济的对策,尽管也有一些学者在如何对会展业实行市场化运作、阐述会展与城市功能的关系等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并对中国会展经济的作用做了一般性归纳,但总体上看对会展经济的本质、功能与特征加以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近年来,以马勇、俞华、任兴洲、丁萍萍为代表的学者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马勇[1]认为,作为人类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会展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集中性。会展活动是人类物质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种集体性的大规模物质、文化交流方式,不论是传统的集市还是现代的大型展览,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物、资金、信息的聚集。二是互动性。会展活动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会展中的实物或产品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同时,由于会展活动的参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使得通过会展传递的信息具有双向性、反馈快、准确、效率高等特点。三是经济性。从市场角度来看,会展是一种流通媒介,是一种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通媒介。就会展的发展历程而言,从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到传统的集市贸易,从集市贸易发展成贸易展览会和博览会,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交换这一环节。会展可以将买主和卖主集中在一起,使他们相互接触、交流、洽谈、签约成交,从而使生产出来的产品顺利地流入市场或消费者手中。

俞华认为[2]会展具有经济辐射、信息传播、人文体验、文化教育、领导管理五项基本功能,及经济、信息、传播、艺术四个基本特性,会展具有积聚性与辐射性、传统性与时尚性、盈利性与公益性、直观性与虚拟性、效益性与风险性、互动性与内省性、竞争性与人文性(协调性)、艺术性(形象性)与科学性(逻辑性)、标准化(通用性)与特色化(特色性)、关联性与独立性等十个基本特征。会展的本质是信息交流、会展现场交流形成“场”、会展是一种信息的“栈”,即会展是信息交流传播的媒介,其交流过程符合申农通信系统模型。会展现场是情报交流的“场”,同时也是知识创造与升值的“场”;会展以“多对多”的交流方式为主,信息在此“栈”留,可以拓扑。

任兴洲认为[3]会展经济的功能和作用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会展业都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规范化发展的会展经济可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丁萍萍认为[4]“会展”从字面上看可拆分为会议和展览,再进一步拆分,“会”即聚会,“议”即商议,“展”即展示,“览”即观看,集聚、展示和交流是会展的共同特征。世界会展产业大体可以归纳为“窗口”产业、“火车头”产业、学习型产业、智慧型产业、综合型产业、“螺旋式上升型”产业六大特征。

二、会展经济发展规律与会展实务管理

《关于国际展览业的发展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借鉴》课题组[5],通过对德国、美国、日本等会展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以下六条基本规律:一是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人均GDP达到中等水平以后,展览业一般会有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二是举办世博会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的一个必要选择。三是一个城市展览业的发达程度明显依赖于该展览城市基础建设和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四是经贸展览项目的成功因素主要是市场的形成,与直接产地和直接销地的关系在一定情况下会弱化。五是展览会形式多样,专业展和综合展可相互转化,但向大型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加强。六是展馆设施建设和管理呈现多元化、多档次、多形式特点。

关于会展创新问题,陈先进[6]提出要以展览项目创新来提升会展组织者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他认为创新是展览组织的自我要求,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展商和观众,保持展商和观众的忠诚度,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创新是我国展览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政府办展强势依旧,但需要创新;商协会办展方兴未艾,仍需要创新;国有展览公司挑战严峻,更需要创新;民营展览公司有进有退,正不断创新;境外展览公司迅猛扩张,逼迫我们创新。创新是提高会展产业国家竞争力的自主追求。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作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博弈,是“珍珠换玛瑙”的公平交易,而不是强者对弱者的廉价施舍。为此,要应用投入产出效率等指标对会展绩效进行考核,并开展展会数据的审计。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从追踪到赶超,从跟跑到领跑,需要全力一跃,这一跃就是创新。

王晓明、陈泽炎[7]提出了建立展览系统工程理论的观点,认为现代经贸展览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有机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展览会的主体(服务对象)—参展厂商(客户)、展览会的经营机构—专业展览公司/行业协会、展览会的客体(媒体)—展示场所(展厅、展览公司/行业协会)、展览市场—信息(传播)和观众—最终用户(消费者)五大基本要素。陈泽炎进而提出了会展项目流程管理的“T—P—O—W理论”,认为作为展览会的项目服务规范与考核体系,其检查和考核的目标应该是从事一个具体会展项目的一系列组织环节。展会项目运作全过程涉及“时间(Time)”、“人员(Person)”、“对象(Object)”和“工作(Work)”四大要素,所以可称之为“T—P—O—W服务规范和考核体系”。如果按照流程,把展览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工作人员、对任何一个工作对象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重点都明确起来,整个展览项目的服务规范和考核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

应丽君认为[8]会展营销从项目的定位开始,不同的定位策略反映出不同的竞争战略。根据展览产业链上相关环节的市场主体在项目营销中是否居于主导地位,可以发现有“主办”、“展商”、“观众”与“消费者”导向的四种展会项目定位策略,其中基于“主题会展营销”理论的“消费者导向定位策略”代表着我国会展营销未来发展的方向。

丁萍萍以浙江省为例,说明会展业目标市场选择的重要意义[9]。依据会展活动的起源可以分为产业衍生型、旅游衍生型、商品市场衍生型三大会展市场。从发挥区域优势角度看,一个地区的会展产业可以通过细分市场,从自身优势资源出发,有意识地选择目标市场,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自身特色,创出会展品牌。由于影响会展市场发生发展的因素十分宽泛和复杂,且多有交叉重合,因此目前在我国细分会展市场的工作普遍不被重视,致使部分地区在发展会展经济上走了许多弯路。陈金钹[10]研究了国际经济周期变化与会展业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会展业的低谷期比宏观经济萧条期长,它始于经济衰退后期,而终于经济复苏前期。会展业的期比经济繁荣期长,它出现于经济复苏的后期,维持一段较长时间增长后进入稳定期,直至衰退前期。研究经济循环理论既可以让人们在繁荣来临之前抓住机会,也可以让人们在危机来临之前避开风险。

姚望[11]系统论述了创建会议品牌问题,他指出一个成功会议品牌的核心价值在于会议内容物有所值。品牌会议项目的标志在于会议的选题抓住眼球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要有顶级人物或代表人物与会,努力宣传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会议形成较高的权威性,预算合理运作科学,具有不断的创新点,成功地连续举行下去,丰富多彩的会议形式,优质的服务获得较高的满意度,相辅相成的会外活动。

三、我国会展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2004年9月,中国贸促会万季飞会长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更好地发挥‘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作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展览业改革发展》[12]一文,论述了中国会展业的现状、政策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其中关于对中国展览业管理政策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其一,宏观层面要为展览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涉及“政府”、“立法”、“规划”、“政策”四方面工作;其二,中观层面加强对展览业发展的引导和协调,涉及“协会”、“标准”、“统计”、“培训”、“调查”五方面工作;其三,微观层面努力提高展会项目的质量和成效,涉及“选题”、“营销”、“创新”、“品牌”、“合作”五方面工作。

2006年出版的《中国展览概述》[13]系统地对中国展览业的历史、现状、特征、问题及相关理论依据进行论述《“十五”期间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14]对中国展览业宏观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对中国展览业现状进行全景式调研与总结。《报告》指出在展览业管理体制方面,从全国情况看,以多头审批为主要特征的管理体制逐步发生转变;就地方来看,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展览管理体制各具自己的特色。“十五”期间中国展览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展览行业的宏观主管部门不够明确,展览项目“多头”审批带来诸多弊端,政府错位造成展览产业化严重滞后,“块块分割”使国内展览市场竞争日趋剧烈。

《关于中国会展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范畴》[15]一文中提出从1988年到2005年,我国对展览活动的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9年)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主管部门出台若干展览管理办法,有关部门开始对展会活动进行管理研究;第二阶段(2000-2003年)会展经济的概念已经明确提出,围绕会展经济的理论研究开始加强,各种研讨活动日益频繁;第三阶段(2004年以后)会展经济政策理论研究进入了系统规划、分工协作、逐步细化、深入探讨的阶段。

从宏观上看,当前中国会展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6]是展馆建设过热,资源浪费严重;展览项目数量多、水平低,增长粗放;市场竞争无序,行业规范缺失;“面子展”过多,一些企业负担过重。究其深层次原因,认识存在误区、政府职能错位、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政策指导与法律规范是主要的因素。面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国展览业迫切需要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从宏观角度加以引导、规范和促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立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的发展模式,以保证展览业健康、持续、全面发展。

应丽君、张西振[17]认为在中国展览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中,只有少数的问题决定着中国会展业的效率与成果,决定着整个会展业能否做大做强,决定着中国会展业的整体成功。中国会展业做大作强的一个关键是要发展“会展产业群”,提高会展业的附加值,发展会展产业群和提高会展业的附加值是我国未来会展业战略发展的一项基本措施。刘大可认为[18]制定会展业政策要先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制定限制性政策还是鼓励性政策,二是遍地开花还是某些区域优先发展,三是展会与大型活动同步发展还是分类区别优先发展,四是如何处理保护民族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我国城市发展会展经济普遍存在着定位盲目、规划滞后、政策乏力和政府“错位”四大问题[19],如何根据每个城市自身的实际,充分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对本地会展业的发展准确定位,做出可行的规划,并给予有力促进,是各城市政府不得不要面对并加以认真研究的严峻问题。会展规划要与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及城市建设规划相协调,要按照发展定位,注意扬长避短,统筹规划,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四、会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张风林[20]对长春市展览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指出,会展理论界一般认为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而对农业、制造业等第一、二产业却没有多大带动作用,但实际情况是会展经济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所有门类。近年来农业、制造业等会展项目作为整个会展业的组成部分,发展同样迅速,通过展会对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展示、推介,有力地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以长春市每年举办的100多项会展活动分析,会展业在国民经济20个门类、98个大类、395个中类和914个小类中,能够起到直接拉动作用的,分别占18个、55个、104个和160个席位,分别所占比例为90%、56%、26%、18%。

储祥银通过对北京和一些城市会展活动的实证研究[21],认为鉴于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会展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可能太大,人们不能对其寄予太高的期望,会展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支柱产业的提法只能是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还需要进行相当艰苦的努力。各城市应当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会展经济的功用,切忌好大喜功,一哄而起,盲目上马,兴建大型或超大型会展场馆,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应当认真分析自己城市的文化传统、产业和消费结构特点、实际城市辐射能力,立足于挖掘当地会展资源,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立足创办自己的会展品牌,办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会展活动。

会展活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四个方面[22]:第一,促进经贸交流,带动贸易投资合作;第二,促进产业发展,带动产业配套;第三,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电信、保险、商业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第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政府主办、主导一些展会活动是必要的,但目前政府主导型展会过多过滥,且普遍存在着效果不佳、效率不高、效益低下的问题[23],应按照“三效、四化、五转变”的思路加快改革、转型。所谓“三效”,指的是展会转型改革的目标要明确,也就是要提高效果、提高效率、讲求效益。所谓“四化”,是指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必须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基本运作路径。所谓“五转变”就是要转变思维定式、转变运作机制、转变组织模式、转变评估作法、转变增长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贸促机构作为特殊的“半官方”组织,要在中国展览业的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定位,成为特殊的展览组织者、展览同业商协会的“领头羊”和展览行业管理的参与者,而商务部门则主要是作为展览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

关于政府主导型展会问题,储祥银认为对于政府该不该办展,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府办不办会展,而在于政府以什么方式办会办展[24],以及政府参与运作的程度有多深,对市场机制影响有多大。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为了扶持会展行业的发展,将中国的会展行业做大做强,加快产业化进程,政府利用自己的权威性和资源,发起、倡导乃至主办某些会议和展览,只要不是导致市场垄断和市场失灵,就应当支持。他还认为世界会展发达国家地区会展发展和经营管理模式,有三条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25]:一是政府支持不可或缺;二是协会协调责任重大;三是市场调节不容忽视。参照国际经验,具有中国特色会展行业经营管理体制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和完善会展行业的管理和运营,让政府、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在市场上充分融合和发挥最佳集合效应。我国应当尽快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有利于促进中国会展产业发展,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规范经营,协会沟通协调,政府、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三位一体共同借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会展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刘松萍认为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准确定位应当是会展宏观战略管理者,政府主要作用在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方面[26]。政府应加强会展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营造规范有序的会展业发展环境。总的来说,政府应着力接轨国际惯例,导入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淡化行政干预,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行业发展环境和竞争秩序;同时充分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通过优化配置会展资源,走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规模化、信息化之路,充分发挥会展业对外开放的窗口功能、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的桥梁作用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倍增效应。

五、节庆理论及会展文化

吴必虎认为[27],目前中国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表现出以下的现状特点:一是资源导向型节事较多,二是节事选题雷同现象严重,三是公众参与不理想效益不显著。由于参与人数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同时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地方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尚未发挥,导致节事活动成本过高,节事效益不够显著。针对目前我国节事活动的现状特点,吴必虎对未来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节事活动宏观调控和指导,强化节事活动促销与城市目的地营销,充分发挥节事活动在地方品牌化中的作用,将节事活动作为城市特殊的营销战略或城市目的地营销计划的组成部分,融入到城市营销或营销城市的活动中去。政府部门应逐渐退出节事经营,渐进式地推进市场化运作。他认为,鉴于我国节事活动还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现状“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是一种比较符合我国国情较理想的模式。

王重农认为[28],现代节庆活动具有社会资源整合功能、经济发展拉动、地方文化传承和大众群体参与四大功能,当前我国节庆活动必须处理好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双效结合与多效共生、塑造特色与追求多元等四方面的关系。他认为要想让我国的节庆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需采取以下六大对策:一是要开展节庆学科的系统研究,二是加强节庆宏观调控与规划,三是要规范节庆策划与组织行为,四是要推进节庆品牌化发展,五是促进区域合作及国际联动,六是搞好节庆对外宣传与推介。

陈柳钦认为节庆活动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能带来巨大的投资效益和商业消费[29]。近年来节庆表现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的发展,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助推器。举办有特色的城市节庆活动,对于挖掘、整理城市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作用。

会展节庆赞助发展缓慢制约了节庆活动在我国的发展,而赞助发展缓慢主要有四大原因[30]:一是各类活动产业化、市场化不足所致;二是政策上的制约;三是中国企业对活动赞助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四是各种重大活动的主办方、组织者对如何获得活动赞助商的赞助以及如何回报赞助商,仍处在很初级的认识和运作水平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赞助企业、活动组织者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对政府而言,要从政策上鼓励、引导而不是控制、限制企业的赞助行为;对赞助企业而言,要向国内外那些成功的赞助企业学习;对活动组织者来说,要加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对研究学者和媒体而言,要加强对赞助行为的研究和宣传推广。

“会展文化”的概念可以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31]:其一,“会展文化”就是以会展活动为载体所直接展示、代表和反映出来的关于文化的内容。譬如图书展、美术展、工艺品展、历史文物展等。其二,“会展文化”就是当把举办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活动时,其总体上所表达、展现和凸显出来的关于会展产业在精神、理念、价值等方面的文化的内涵,譬如汽车展、服饰展、住房展、家居用品展、办公设备展等。其三,“会展文化”就是在某一个具体会展活动项目的层面上,由于其作为一种经济的和社会的活动方式,其组织者就必然会在筹备和操办的全过程中对所依据、遵循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东西有所体现,从而表示其文化的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