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学研管理办法

产学研管理办法

时间:2023-09-05 16:58: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学研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学研管理办法

第1篇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法律保障体系 产学研结合促进法

1 产学研结合的概念

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企业有对创新的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的物质能力、捕捉市场需求的能力;大学和科研机构有丰富的知识和人才资源、较强的科研能力;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等机构为产学研结合建立创造的环境资源。最终企业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高额的利润,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企业提供的资金和获得的利润改善科研条件,继续进行新的技术创新活动。

产学研结合的概念应包括主体、核心、目的等基本要素。产学研结合的目的是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因此本文将产学研结合定义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在政府、中介机构等外部主体的参与和支持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过程。

2 我国产学研结合法律保障的现状与评价

我国从“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实施以来,出台了一些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其中部分为产学研结合的立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包括(一)相关基本法律。如《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二)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条例、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2年《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2009年《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2008年《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此外还有《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若干规定》、《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等。(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之后,各地方也紧跟着对条例进行修订。其中不乏促进地方产学研结合的具体措施。比如,陕西省《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厂校技术合作实施办法》;《厦门科技进步条例》首设产学研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支持产学研开发项目;广东省《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关于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若干意见》、重庆市《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管理试行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产学研,差不多覆盖到了产学研结合的主要领域,但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现行法律法规之间错综复杂,缺乏衔接,有些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实际可操作性;二是尚没有针对产学研方面的专门立法,许多领域在立法方面还是空白,整体未形成体系;三是所需政策和配套的措施不到位。

3 我国产学研结合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3.1 产学研结合法律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从国家战略方面来说,关于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的改革和发展有待立法巩固和法律升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突破口,将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再次凸显,明确了产学研结合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国家总体战略层面的支持。并确立了我国科技政策法律环境建设的总目标:建立健全以《科学技术进步法》为龙头的、相对完备和完善的科技政策法律体系,构建和完善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法律平台。而对起关键作用的产学研结合进行法律规范,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从产学研结合的自身特点来说,产学研相结合涉及市场、技术、权益分享和风险承担等多方面的关系和多方主体的利益,较为复杂,仅依靠分散在不同地方的现有规定不足以对其进行规制和调整,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迫切需要法律制度的促进、引导、规范和保障。产学研的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突破口,是涉及到国家长远的、基本的重大问题,应当通过专门的法律来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

产学研结合的过程涉及许多复杂的法律问题,包括产学研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利益分配、合作协议的签署、知识产权的归属、商业秘密的保护、政府的推进职责等,合作行为不能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因此,对产学研结合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有效防范产学研结合的法律风险,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2 产学研结合法律保障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突破口,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促进和保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在立法和政策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其中国家层面上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已达四十多项,还有许多地方出台的有关产学研方面的法规和政策。

第2篇

关键词:沈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我国迅速发展,联盟在范围、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初步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07年国家有关部委强力推进联盟构建以来,联盟发展逐步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近年来,沈阳市将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截至2014年末共组建16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有效整合了技术创新资源,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沈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看,联盟尚处在发展初期和探索阶段,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作用尚不明显,相关部门对联盟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有限。为进一步促进沈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对市级联盟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并结合沈阳科技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一系列促进联盟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顶层设计

(一)确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联盟的构建不仅涉及产、学、研三方,而且由于各方的隶属关系不同往往分属多个政府部门,因而推进联盟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由相关技术领域院士及专家牵头,政府职能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政府层面的专家委员会,整体协调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对联盟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宏观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制定沈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度计划指南、认定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二)确定年度重点培育联盟

一是从各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的项目中,筛选产学研结合基础较好的重大项目作为年度重点培育联盟,促进项目参与单位加强创新合作的组织化、持续化,支持合作各方在共同执行计划项目的基础上,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

二是依据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积极引导和促进具有一定行业地位的企业(或转制院所)牵头,联合相关企业、大学、研发机构,以共同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通过契约形式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机制,构建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是结合沈阳市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在已形成的产业集群中,以产业集群发展的共同需求为基点,加强与高校和科院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完善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制定并出台《沈阳市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和管理办法》

目前沈阳市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认定依据是主要是《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国科发政〔2009〕648号)。前者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后者就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市级联盟毕竟不同于国家级联盟,鉴于目前沈阳市市级联盟快速发展的势头,为进一步规范联盟的认定条件并加强对联盟的管理,急需制定适应沈阳市联盟发展实际的具体规定,因而建议制定并出台《沈阳市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和管理办法》,明确具有沈阳特色的联盟认定条件,同时加强对联盟的动态管理。

二、专项支撑

(一)联盟的新要求

科技计划是政府资源在技术创新配置的主要方式,根据2013年和2014年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指南,市级科技项目计划均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两大主体计划组成。总体来说,现有沈阳市科技计划是围绕技术创新的领域和技术创新的环节进行配置的,联盟的出现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路径,强调围绕产业发展目标,通过构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推进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发展。联盟这一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出现,对现行科技计划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探索设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项

近年来,沈阳市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科技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集成各类科技资源,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市级科技计划申报指南明确规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形成利益共同体。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这些规定虽然全面但过于笼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科技计划支持联盟培育和发展的力度和效果。在总的科技计划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探索设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项,专项支持的对象仅限于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专项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专项,它可以看作是一个缩微版的市级科技计划,市级联盟根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度计划指南并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申报联盟专项。联盟专项支持的方向可以根据不同联盟的不同需求、联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具体安排。联盟专项涵盖科技计划的所有专项,包括工业、农业、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工程中心及孵化器)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等科技专项。具体支持项目涉及某个专项,即参照这个专项申报及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的使用可以探索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前支持与后补助相结合等方式。支持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联盟发展需要设定,不必拘泥于以往1~3年的支持周期。联盟专项的资金总额度设定可参考上年度分散在各个专项中支持联盟各个项目的总额,划定一个浮动的范围,每年根据联盟的发展视具体情况而确定每年度的专项支持总额。

三、科学管理

(一)加强政策引导

针对沈阳市大多数市级联盟组建时间较短且处于起步期的实际情况,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国家相关政策规章,促进市级联盟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二)加强评估引导

完善市级联盟发展动态监测机制,联盟认定实行动态管理,废除终身制。探索开展联盟专项经费使用绩效评估管理办法,每年度开展一次联盟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调查并定期汇总使用效果,为下一年度联盟专项年度计划指南的制定和提供依据。

(三)明确联盟的主体地位

联盟理事长单位(盟主单位)应承担起更多的管理和组织协调责任,主要包括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向、考核指标、选择实施单位、监督检查与验收、责任追究等主要方面。

(四)促进联盟间形成自律组织

鼓励市级联盟建立自我约束的自律组织,如联盟联合会,通过制定公约、章程、准则等,监管、指导成员联盟的活动,保证联盟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在政府和联盟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提高联盟运行效率。

第3篇

关键词:产学研用;联动;高职;协同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建立教育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对接协作机制,与高职教育独特的双重属性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为了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等开展深度合作,协同联动,建立战略联盟,通过产学研用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促进资源共享,搭建平台锻造英才,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协同创新的初步探索。

一、理清思路变革管理,营造高职协同创新环境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院一直以来注重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等紧密合作,在管理机制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学院各系(部)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环境,让蕴藏在校园内的巨大的创造力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一)提升教学单位管理自限,实现学校内部协同创新。

我院为了增强学院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学院管理目标,产生“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效能,充分发挥教学单位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先后出台了提升教学单位管理自限的《教学工作规程》和《二级管理试点暂行办法》。通过内部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专业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如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成功举办就是我院内部协同、跨学科专业教育的范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既要求有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基础,又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为此,我院美术设计系与计算机工程系通力合作,根据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一起制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别承担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共同建设该专业的实训基地。通过共建专业,共享教学资源,打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协同培养高端复合型动漫设计专业人才的目的。

(二)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学校外部协同创新。

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学校应建立学校外部的协同创新机制,改变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开发学科专业前沿课程、专题研讨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新型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如2011年7月,我院与广州市共能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广州市共能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设备引入学校,联合成立“广州工商&共能通信研究所”。这为通信技术专业的师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设备,为通信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活动提供了平台,也为今后校企双方在通信方面提升合作层次、扩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明确合作主体责、权、利关系,制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配套政策。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过程是各方责任、权力、利益等方面的协作运行过程,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明确界定协作各方的合作动力、协作关系、责任边界和利益范围,最大限度地保护合作各方的利益。基于对学院、系部、员工、合作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等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各方的利益考量,我院出台了作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配套政策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明确了合作目的、意义、办法、理清了合作主体的责、权、利,为产学研用深度、持续合作提供了制度支撑。

(四)突破制约“瓶颈”,保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本经费。

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只针对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设立了一些专项资助资金,对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认识不足,还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为了解决教学单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资金短缺问题,我院在《系部运行经费预算管理办法》中设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专项经费,建立相对稳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制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资金“瓶颈”,推动学院各系(部)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协同合作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产学研用合作联动,创建高职协同创新模式

多年以来我院一直在尝试以产学研合作为切入点,探索校企行协同的新模式。努力探索以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为依托,紧紧依靠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等制定新兴行业领域人才培养标准,紧紧依靠学院各系(部)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协同创新来培养新兴行业领域高端专业人才,借助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协同创新社会技术服务体系。通过产学研用合作联动,创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一)产学研用合作联动,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基于行业企业对本行业和相关行业急需人才要求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基本工艺流程等准确的把握,以及新兴行业敏锐的触觉,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课程教学标准制定等都应当有较高的话语权和帮助。我院正是充分认识到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的重要性,在设置专业、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标准等方面大力与相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2010年,我院瞄准花都空港物流经济发展对冷链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冷链专业委员会、广州拜尔空港冷链物流中心、广州拜尔冷链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联合举办物流管理(冷链物流管理)专业,成为全国首个开办冷链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的高职院校。

(二)产学研用合作联动,协同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基于高职教育既以就业为导向又注重专业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与行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合作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学院与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拜尔空港冷链物流中心、广州市花都区教育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等企业和科研院(所)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主要合作形式有订单培养、互派教师员工、接受学生顶岗实践等。

如2008年至今,我院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依托,与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签订“国光班”订单培养协议。“国光班”实行“2+1”的培养模式,在校内的2年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在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1年完成岗位技术学习与实践。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由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承担人才的培养任务,不仅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岗位技能,达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效果;还能让合作企业较早地开展企业文化教育,让“准员工”尽早融入企业,提高“生产”效益。

(三)产学研用合作联动,协同创新社会技术服务体系。

市场经济各市场的主体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越来越强,相关主体的协作在契约的基础上发展迅速,随着产业化的深入,专家与普通人之间的关于某类知识的信息越来越不对称,各类专业知识急需整合。为了完善社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科技服务功能,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和知识流动,融合知识、技术、信息、资金和人才,为当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便捷的科技服务,进而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高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如我院与企业合作共建项目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开展学历、技能培训,与科研院(所)合作承担科研项目,逐步实现技术服务体系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特别是经济与贸易系和美术设计系,以校级重点科研项目“一站式商务服务的网络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为平台,协同组建了“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工作室”为企业提供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服务。充分发挥经济与贸易系电子商务与网站建设技术人才和美术设计系图形图像技术人才的优势组合,实实在在地为区域经济做了一点事,把丰富的科教人才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区域竞争力。

三、注重实训关注创业,夯实高职协同创新成效

近年来,我院以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线,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技能竞赛为辅助,以创业教育为提升,以深度融合为目标,夯实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成效。

(一)以实践教学为基础,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近几年,学院各专业全面实施“岗位核心技能+职业综合素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遵循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以行动导向为指导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目前,学院已创新建成了以市场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为代表的“三课堂联动”实践教学模式;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为代表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

“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市场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根据学生技能形成规律与企业生产规律,旨在将“理论与实训融为一体的第一课堂”、“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与专业技能操作融为一体的第二课堂”和“顶岗实践与就业融为一体的第三课堂”有机地贯穿一起,实现学生三年的实践教学互融互通不间断。这三个课堂联动的机制是,要求第一课堂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实训教师除了要精心组织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外,还必须认真指导学生策划和设计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把握活动质量,评价活动效果,反思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及时加以修正和改进。

“工学交替”是物流管理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成功实施的,以学生在企业见习与校内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内涵:一是在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校内理论与企业见习的交替教学;二是第一、二学年主要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全顶岗的生产实践。

(二)以技能竞赛为辅助,合力举办技能大赛。

近年来,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以此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我院主动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系与企业联合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引导各专业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将技能竞赛的要求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通过与企业联合举办专业技能大赛,不仅展示和检验专业教学成效,还让企业更加了解学生,为企业选拔人才带来了方便,使校企形成良好的互动。

(三)以创业教育为提升,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我院主动为学生搭建创业的实践平台,依托一年一度的模拟经营节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的内涵是:在学院创办一个将所有在校师生作为真实顾客的真实市场,打破专业界限让学生通过自主组建各类模拟企业、经营各种商品。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学生要经历模拟企业的组建、投资分析与经营策略、门店招投标与设计、开业经营与分析总结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仅仅是模拟企业的指导者。依托模拟经营节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经历了九届,设置的门店由创办初期的40个发展到现在的100个,直接参与创业活动的学生达600多人。学校把创业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载体,把模拟企业变成企业的孵化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技能掌握、经验积累、职业意识、合作公关、协调创新的复合型职业能力,实现由单纯的专业技能拓展向综合职业素养提高的转变。

(四)以深度融合为目标,培育协同创新成果。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院与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冷链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皮具行业协会、花都区电子协会、花都区汽车协会、三水工业园区、乐平商会等地方行业协会等均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与广州拜尔空港冷链物流中心、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计算中心、广东用友软件有限公司等48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企业共同研发项目3项,订单培养班6个,共同开发课程及配套教材28部,与企业共同完成各类技术服务5项,为企业培训员工11000余人次。

当然,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实践永无止境,协同创新必须可持续发展。以创新能力提高为核心,完善产学研用合作的机制体制,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活力,通过协作构筑大平台、集聚大团队、承担大任务,才能产出大成果。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上述探索还只是初步尝试,任重道远,今后还要在深入思考自身办学理念和目标、办学类型和层次、办学水平和特色等因素的基础上,思想更加开放,观念不断更新,联合相关部门,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 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的融合,实现多主体的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创新科技,2008(2):14.

[2]陈永正.把高校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N].光明日报,2012-12-11 (4).

第4篇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5-0052-03

在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高专要发展,要生存,就要正确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培养大批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人才,走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一、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每个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地域,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与途径。我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开展产学研结合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产学研合作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把产学研结合只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由于企业没有品尝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带来的甜头,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把其视为额外负担。

2.没有找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些学校和企业虽然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产学研结合的外部环境、思路不够开阔或自身条件的影响等原因,还没有找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缺乏长效机制。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致使目前一些学校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浅表层次。

(二)原因剖析

1.宏观方面:(1)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不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完全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行业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仍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制约了产学研结合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2)缺乏国家在宏观层次上调动包括学校、社会各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积极性的政策法规。国家对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3)经济发展对产学研结合的内在牵动力不足。产学研结合教育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型期,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岗位仍然被传统性劳动力所占据,企业还没有体验到合作教育带来的好处,因此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市场还不规范,人才高消费,高职高专毕业生被一些企业拒之门外,因此,发展高职高专教育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迫切愿望。

2.微观方面:(1)学校自身实力不足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校企合作必须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够健康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实验条件不具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使得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途径不畅,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2)学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思路不够开阔。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开展产学研结合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模式下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考虑。二是许多学校在寻找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岗位时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因而使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越走越窄。三是许多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希望把学生安排在少数几个工作单位,由于多方面原因,实际部门不愿意接纳或只能接纳少数人,因而给产学研结合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

二、建立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问题,推进产学研结合亟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在目前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初级阶段,政府应该通过引导、支持产学研的政策,鼓励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当前,政府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1.政府通过设立“产学研结合基金”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和实施“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在制定有关法律(如《企业法》)时,要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对参与了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可根据接受学生的数量和消耗企业材料的费用,享受一定的减免税等,吸引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

(二)理顺产学研结合运行主体间的合作关系

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健康发展,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保证,但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是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校企双方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是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基础。因此,理顺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双方合作层面如何,将决定产学研合作的程度。目前校企双方合作层面主要有以下三种:

1.浅表层面的合作:企业没有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设计、科研课题的研究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环节,虽在毕业实习方面有一些安排,但也仅仅属于参观性的,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起到职前]练的作用。

2.中层面合作:企业开始关注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同时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初步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计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中,而且学生基本能顶岗进行综合训练,有机会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但这种层面的合作还仍属于比较松散的合作。

3.深层面合作: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开发,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到毕业生的实习安排,科研课题的合作,再到教学质量评估各个环节,企业都积极参与,把其视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学校也为企业的发展“量身订做”人才。这种合作使校企双方真正建立起紧密的内外结合关系。

浅表层次合作和中层面合作都没有理顺产学研结合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因而产学研结合工作就受到了很大影响;只有建立深层面合作关系,校企双方才能够在双赢的基础上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才能够真正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三)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1.建立调控机制。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必须建立一种根据市场、企业变化随时适应、调整的机制,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办学规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1)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统一协调解决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提供指导、咨询与服务等。(2)成立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学校的专业教师、教育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岗位职能变化,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等。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高等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能否寻找与把握到双方利益平衡点;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的各种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为此,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建立合作保障机制。(1)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校企双方建立“三级双轨”模式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见图1)。(2)出台相关基础文件。为保障校企合作教育的顺利实施,校企双方应研究出台下列文件:《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

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产学研结合开展情况如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检验与评估。由于评价产学研结合的指标极其复杂,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程度等“软”指标,还包括培养人才的数量、效益,合作企业的成本、产值等“硬”指标。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够检验产学研结合形式是否正确、效率快慢、效果好坏、效益高低及成熟度等。建立这种评价机制,包括政府与高职高专院校两个方面:政府应建立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评价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应制定各专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情况的具体评价指标,将其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以不断检验、改进产学研结合工作。

三、产学研结合实践中应明确和探索的几个问题

1.实施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实际业务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这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

2.必须具有相对固定和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使校企双方能够真正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必须有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模式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难度,而且只有具备“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质,才能胜任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工作。

4.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专科接本科等多种层面相互沟通、衔接的重要环节和纽带。因此,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上,既要强化专业岗位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既要考虑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兼顾专科接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衔接,更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教育部门的努力,还要依靠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更离不开产业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高职高专教育的产学研结合会越办越好,从而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景文.校企合作办学的认识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2, (1).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

[3]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A].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提出使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周济指出:科研力量较分散,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科学研究缺乏核心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是大学科技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每一所大学,都要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传统优势和区域特点,制定出具有战略高度和学校特色的科技创新规划,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高等师范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还应是高新技术的辐射源。但由于高等师范院校本身的学科性质、教师意识和管理体制等原因,在科技产业化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办学功能。本文对安徽师范大学科技产业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详尽分析,以便为相关院校的科技产业化工作提供参考和交流。

安徽师范大学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安徽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现有文学、政法、数学计算机科学、教育、环境科学等15个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在安徽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新的发展目标,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安徽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学校的科技产业化以及服务社会的意识逐步增强,科技产业化工作不断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极鼓励教师承担横向课题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367人,其中专任教师15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86人,科技人力资源较为丰富。承担横向课题是目前学校科技产业化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科技产业化创收的主要来源。学校对教师承担横向课题日益重视,为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横向科研项目,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003年学校修订了《安徽师范大学突出科研成果奖励办法》,2005年颁布了《安徽师范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这两个文件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横向项目管理,加大了对横向项目的支持和奖励力度。目前,学校承担的横向项目处于良性运转状态。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横向课题118项,到帐总经费为868万元。承担的横向课题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与城市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生物资源调查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力支持教师从事产学研合作活动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积极调研和考察关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有关问题,对教师从事产学研合作给予活动经费资助等支持,激励了广大教师从事产学研活动的热情。近年来,学校积极参加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单位组织的产学研合作活动。2005年以来,学校共参加了9次产学研对接会并签订正式合作协议42项。今年5月,校分管领导还应邀参加江苏省淮安市产学研对接活动,签订了7项合作协议,这也是学校首次赴外省参加产学研对接会。通过产学研合作活动,教师跨入了经济社会主战场,服务社会意识逐步增强。近年来,教师申报的科研项目中应用型项目逐年增加。2006年,学校还通过产学研合作争取到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

不断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作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的人文与社会学科相对较强。为加大学校人文社会学科服务社会的力度,学校拟整合校内资源,成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地方发展研究中心”,这将在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文化产业的经营、旅游文化、徽文化、礼仪文化、地方经济、教育培训等领域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与学科优势,从而积极主动参与文化产业的创新研究,努力构建文化产业学科与研究体系,培养文化产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真正服务于地方和社会发展。

安徽师范大学科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学校有着一大批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基础研究相对较强,但受传统办学定位的局限,学校的科技产业化活动单一,除了承担横向课题外,学校目前还没有自己的科技孵化器和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产业,学校教师承担的横向课题资助在学校的科研投入总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低,2004年以来,学校的横向课题总经费只占学校科研项目总经费的33%。远远低于同类高校的比例。虽然近几年学校在产学研活动中加大力度支持教师走出去,但教师在产学研活动后,利用企业的孵化平台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很多产学研项目没有落到实处。

教师对科技产业化热情不高,社会服务意识不强

学校现有的学科以人文社会科学和传统的理学为主,工科及应用学科较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放不开职业习惯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另外,我省对教师从事科技产业化工作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认定方面还没有给予充分的认可,学校也缺少促进科技产业化的考核标准,教师进行科技产业化活动的利益回报难以得到承认,导致教师对从事科技产业化的积极性不高,社会服务意识不强,社会服务能力也较弱。很多教师认为与其辛苦奔波于企业和市场之间,不如在实验室写几篇文章实惠,造成许多教师的科研选题与国家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不紧密,致使部分教师向上要课题,闭门做课题,成果束之高阁的状况。

应用研究总体力量较弱,可孵化和转化的项目偏少

受学校的办学性质和教师科研重基础轻应用价值取向的影响,学校的应用研究能力较差,可以转化的科研成果较少。学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师范大学,偏重基础理论学科,学科结构单一老化,新兴的应用学科增长较慢,因而一定程度阻碍了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另外,相当一部分教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基本上都是基础理论研究,与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联系不甚紧密,导致研究与实际的脱节。虽有一些科技研发在前期研究上取得了突破的成果,但因为没有与市场取得相关事前联系,孵化程度不够,结果半途而废。也有一些科技成果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市场应用接产方,也严重受到应用局限。

科技产业化前期投入不足,整体科技产业化实力较弱

近年来,学校由于新校区建设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所需经费较大,缺少资金向科技产业化倾斜,导致科技产业化前期资金不足。另外,长期师范教育办学的基础条件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当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学校还没有专项科技开发基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服务校办企业,学校用于支持教师从事产学研合作和其他科技产业化活动的经费也只是从科研管理费用中支出。2004年,学校从校办企业中争取到皖泰应用开发项目资助,但后来由于企业倒闭,该应用项目资助随之取消。另外,很多教师申请的地方科研项目大多经费偏少,甚至还有一些只立项无资助的项目,学校也不能给予经费支持,无法满足解决其关键技术的资金要求。有的虽然解决了技术关键,但没有必要和充足的中试资金和中试条件,也不能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

管理力量薄弱、机构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学校还没有从事科技产业化的机构和管理人员编制,只能由校科研处理科科室代管,没有足够的人员和精力对科技产业化进行规划与管理。而省内高校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等部分本科院校都有专门从事科技产业开发的产业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等院校在科研处设有科技产业化方面的独立科室,专门负责科技产业化事宜。在管理方面,学校也缺乏一套成熟的促进科技产业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得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管理科技产业化过程中无法处理出现的产权、经营权纠纷以及日常管理运作中的多种矛盾。

安徽师范大学科技产业发展对策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是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高校要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就要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以企业为载体实现经济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主动参与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服务社会是高校最重要职能之一,科技进步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在高等学校。因此,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精神,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把高校的科技工作、高校的发展主动地融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事业中去,通过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积极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鼓励开展科技产业化活动

学校近期将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提高科技产业化水平的相关文件,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技产业化的积极性。学校将在以后的经费预算中加大对学校教师承担横向课题和从事产学研活动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和激励机制。

加大科技产业化投入

为增强科技产业化水平,学校将考虑根据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挑选有市场优势、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科技成果,建立校内孵化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并在适当范围内利用校内预算重新启动应用项目的资助。或设立科技产业化风险投资基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开发。另外学校将继续积极开展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建立研发基地,实行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坚持“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服务于社会”的方针,拓宽选题范围,提高选题水平,把学校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紧密结合起来。

理顺管理体制

为适应高校科技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学校将在管理和体制方面进行必要调整,制定并完善与之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在适当情况下,学校将考虑组建科技产业化管理的独立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建设一支懂政策、懂法律的科技管理队伍,为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法律保障和条件支持。

改革科研成果评价办法

把教师的科研活动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不仅重视项目的申报,同时重视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结果;不仅重视科研成果的数量,同时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同时还要重视应用开发研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在对教师个人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把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产业开发,以及应用研究成果也列入重要考核指标,与一般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同等对待,激发广大教师投入科技开发、服务社会的热情和精力。

完善学科结构

第6篇

关键词:成都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模型

1.引言

近年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科技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在各地大范围的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是由院士或知名专家领衔,外来的专家团队与企业科技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自2009年,成都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相继成立以来,以大型民营科技企业为主要合作对象,同时兼顾中小科技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高科技人力资源作用,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取得一定的成效。

2.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发展现状

2009年,成都市科协联合市人事局先后组建了攀成钢公司等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在试点的基础上,2010年3月,联合市经委、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和市工商联共同出台了《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管理办法》,对建站宗旨、运行机制、主要任务、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工作站的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2010年6月,召开了推进成都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席会议,成立了由上述5个市级部门组成的推进办公室,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建立了分工合作、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各区市县科协,广泛宣传、动员和推进建站工作。2010年,新建宝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截止到2010年底,共建设1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

为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工作,成立了市科协牵头,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工商联等组成的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建设推进办公室,明确了部门分工和职责,建立了分工合作、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推进院士工作站工作联席会议。先后起草并出台了《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管理办法》、《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成科协〔2011〕107号)、《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工作目标考核实施细则》(成科协〔2011〕106号)等文件,建立健全了院士工作站运行管理政策体系。

突出产业导向,引进高端人才

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成都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点产业园区、行业龙头企业等加快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目前全市已建立了46家院士工作站,引进中科院张景中、李乐民、郭孔辉、郑厚植等院士、专家297人。其中,国营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10家,其他企事业单位建立院士工作站35家,园区建立院士工作站1家,引进院士创新团队32个、高层次专家265名、高端科技项目120余个,已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7余项。

加大资金投入,注重政策配套

对经考察批准设立了院士工作站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30万元的经费补助。与此同时,由市财政局对院士工作站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市人社局对引进人才给予安家补贴等资金支持,市科技局对建站企业申报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鉴定等给予优先扶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筑巢引凤”,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引才政策配套导向。通过对院士工作站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年度目标考评,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管,督促企业不但要“建成站”,更要“建好站”,切实发挥院士工作站在“产学研”结合和高端人才引进上的平台载体作用。

提升研发能力,加速成果转化

四川省出台的《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确定了15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共1500个项目,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可望实现带动1.2万亿元产值。其中,重点支持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分析测试、技术转移、工程化、融资等7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目前,四川省将实施35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带动企业投入40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2400亿元以上。重点支持获国家和省科技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技术转移落户我省的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重点实施4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项目。努力建成整合全省科技资源、覆盖全省产业发展需求的公益性技术转移中心。

3.成都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模型构建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近年来在全国各大城市出现的一种新型产学研模式,它是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根据课题组实地调研结果,我们确立了成都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模型,即“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以服务为根本”,做好成都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如图1.1所示。

“以需求为导向”

成都市科协应围绕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发动企业科协和有关单位,合理征集新产品研发项目、技术创新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关注第一、第三产业,弥补研发项目在第一、第三产业中的空白。同时,征询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在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后对收集的需求进行论证、筛选和凝练之后,选择一些亟待突破技术障碍的项目信息,提供给具有专业优势的院士专家。除此之外,成都市科协还可以充分依靠高新区和工业园区收集企业需求,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开发区,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以项目为纽带”

了解企业需求后,成都市科协需要精心组织“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为院士专家与企业家、科技人员面对面交流创造机会和条件,根据实际需求探讨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初步对接的基础上,再对项目进行细化研究,在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是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主体,它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重视程度、合作的强烈意愿、科研实力以及服务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长效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实现了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把院士专家与企业、科技、经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以服务为根本”

在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过程中,成都市科协需要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保护并发挥好科研院所、院士专家与企业三方面的积极性,定期与科研院所、院士专家与企业沟通建站过程中的相关情况,积极解决建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结论

实践证明,院士专家工作站是推进成都市“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综合性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成都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模型强调了企业需求的同时,充分给予院士专家工作站参与空间,使高校院所的团队与企业紧密结合,使企业拥有高校院所的人才资源与研究成果。企业与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合作,丰富了产学研的合作手段。从成都市产学研现状来看,不少企业都具备引进高科技人才资源的条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单位:成都市企事业科协研究会)

本文系成都市软科学项目“建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推进成都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研究”(编号12RKYB187ZF)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季学猷.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产学研合作[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3(03):71-73.

第7篇

一、科研创新计划的组织与管理

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要把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纳入研究生教育整体工作计划,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加强对项目申报与实施工作的指导、管理、检查和监督,精心组织,规范管理。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在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共同领导下,由研究生所在院(系)具体实施,包括项目的申报、初步评审。高校或科研院所研究生院和各企业共同建立的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负责跟踪检查、结题、接受和处理有关异议事项以及研究、处理工作中的其他问题等。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对资助项目的评选工作应该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

二、项目申报和立项的分析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一般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研究生所在院(系)组织评审推荐(排序),研究生处组织专家组(产学研联合评审组)审核,推荐上报教育厅,教育厅组织项目评审委员会审定。该类型项目的资助对象一般是在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包括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研究生)。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申报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1)申请项目应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的创新选题。课题应在理论、实验、方法上具有突出的原创性或创新性。

(2)研究课题论证比较客观、充分,技术路线清晰,可行性强。预期可取得创新性成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3)申请者应具有较强的从事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

(4)申请者的导师、所在学科和院(系)应积极支持其创新课题研究工作,能为申请者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

研究生处按省教育厅当年度规定的日期办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申报工作。科研创新项目获得立项后,研究生处留存一份已被批准立项的申请书,并通知项目负责人签订协议书。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并定期向高校上级部门及企业相关负责人汇报项目申报的情况。

三、项目中期管理

研究生处配合项目负责人所在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主管应对有关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主管要有相对固定人员负责监督本单位课题具体进展情况,并定期将《课题进展报告书》交研究生处。项目负责人应按要求及时准确地汇报项目进展情况。项目负责人如因学习需要长期不在学校无法亲自参加项目检查的,要委托课题组其他人员配合检查。对于项目执行严重不力者,研究生处将提出警告,并对当事者导师指导的其他各级研究生的未来课题申报予以限制。

项目进行过程中,如果确实需要改变原研究计划(如延期、更改研究内容等)必须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导师和所在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研究生处、分管校领导签字同意后,报研究生处备案,并由研究生处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四、项目结题

获资助的项目原则上不得更换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自觉严格按申请书的计划完成课题。项目负责人所在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主管在收到结题材料后,要检查材料是否符合申请书的申报计划并签署审核意见。结题材料如有问题,应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更改处理。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主管应在结题截止日期前将结题材料交研究生处。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完成时间一般为一到两年,均应于研究生学位授予之前结题。资助项目完成或终止后,项目负责人同时向研究生处提交一份成果简介(含经费决算),着重介绍课题的创新点、主要观点等。

研究生处将定期统计各类项目的结题情况,对于结题率低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要进行通报,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期间,对长期不结题或不能通过验收的项目负责人,研究生处原则上不受理其提出的毕业申请。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研究成果归研究生学籍所在单位所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出版专著或申报有关科研成果时,均应标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等项目来源的说明。

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基于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金应由本区域的学位委员会、教育厅资助、学校或科研院所和企业配套组成。经费资助额度以本区域的学位委员会、教育厅当年度下达金额为准,学校或科研院所和企业按配套与专项资助按照一定合适的比例落实配套经费。

资助经费应由研究生导师负责管理,开支范围主要为:

(1)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及复印的费用;

(2)购买课题相关的图书及中外期刊;

(3)进行与创新项目有关的、必须的调研及学术交流所产生的差旅费、协作费;

(4)在国内期刊和国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版面费;

(5)课题所需的耗材及软件的购置费,理工科课题进行试验所需的材料费及分析费;

(6)进行成果鉴定时专家的评审、评估等费用。

资助经费只能用于与创新项目直接有关的开支,不能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包括计算机、照(摄)像机等)、出国考察、与创新计划项目无关的差旅费、个人补贴等各项开支。资助经费的使用,应由研究生本人提出开支申请,导师签字同意,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主管领导审定后,报研究生处批准。项目立项后,项目组应切实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发现违反本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的,除责成有关人员做出检查外,要追回违规使用的经费。

对于基于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管理的问题还涉及到很多方面,有一些可能是传统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管理涉及不到的问题,如科研基地建设不到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政府投放的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但是从科研创新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是可以给我们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在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过程中一个较完备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因此基于产学研结合科学化的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管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而本方法基本覆盖解决了基于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管理中所出现的大多数问题,当然这也是如何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值得我们更深入地探究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孙诚,牟信妮,郝晓秀.“校会合作、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天津职业大学印刷工程系产学研实践为例\[J\].职教论坛,2011,(33).

第8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简称“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高新区成为了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新区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为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1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

无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高新区管委会,都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1产学研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模与质量,是产学研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新区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8年底,注册企业达到12784家,经营活跃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达到720家[1]。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重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凯迪电力、华中数控、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研发并产业化了大批新产品或新技术.

高新区汇集了42所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结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机械、电子、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化优势;武汉大学在本地转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测绘、化学化工、水电利设备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武汉理工大学在机电、汽车、材料等专业转化能力较强;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优势集中在畜牧、养殖、生物等专业方面[2].

高新区汇集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新区始终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推动科研院所加快成果产业化、院所企业化,加速释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邮科院、化学所、生物所、高压所等20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以研发为主的事业单位向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的转化;中核武汉核动力所、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3].

1.2产学研合作环境日益完善

产学研合作水平与外部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高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改善产学研合作环境.

(1)创新服务平台日益多元化。高新区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组建了“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业核心企业建立10多个不同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建设了多元化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如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

(2)孵化器逐步专业化。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高新区开创专业化孵化器发展道路,完善了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的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孵化器的建设,逐渐建成或正在建设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光谷软件园、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光电子企业孵化器7个专业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区的孵化面积达90万m2,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4].

(3)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成长链的关键环节。高新区已形成校园周边、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孵化器相结合的多层次孵化网络。尤其是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等的建设,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168家,累计毕业企业85家.

(4)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区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进企业上市,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②发展风险投资,已建立了华工创投、东湖创投、光谷创投、武大创新、创业者中心等7家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汇丰控股公司、IDG创业投资基金、Intel等境外创业投资机构;③完善了产权交易平台。中国(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首创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2008年年底,为高新区内的艾维通信、武汉安能、江通动画、银泰科技、绿世界环保等28家公司融资35笔,总资金超6亿元[5];④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例如,光谷基金与华夏银行签定协议,形成“贷款+担保+投资”的投融资新型融资模式,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超过1亿元的融资支持[1].

(5)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推陈出新。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国光谷创新奖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科技人员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中国光谷创新奖,鼓励科技成果的股权化、资本化。例如,在红光高清NVD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人员和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650万元,占股比例达27%.

(6)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高新区已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才1300余人,创办520多家企业,涉及200多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经营[6]。200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在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3551”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得到海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7)产学研联动机制初步形成。高新区定期召开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的产学研联席会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光电国家实验室、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的建设,加强了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动,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1.3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多种富有生机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区内企业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请中科院姚建铨院士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激光技术专家组成顾问团。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规模较大、研发力量较强,属于创新型企业的典范.

(2)大学院所直接将研发植入产业。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资源和科研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高校老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区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楚天激光、凯迪电力、凡谷电子。大学科技园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数控、天喻信息、达梦数据库,武汉大学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奥、武汉立得空间,武汉理工大学的南华高速、理工光科、港迪电气、理工光学等。华烁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则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直接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典范.

(3)共建产学研经济联合体。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为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高新区建设了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共建的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拉动了产学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东湖高新集团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产学研各方共建企业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武汉大学开发的“OSMAR-S型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选择凡谷电子公司作为实现雷达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4)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以联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这些联盟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5)“产业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区采取资源集聚战略,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其中,光电国家实验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717所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武汉大学牵头,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凯迪电力等单位组建.

1.4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初具雏形

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开始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1)谋求全球产学研资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区内的产学研主体已开始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积极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例如,长飞光纤由中国电信集团、武汉长江通信集团与荷兰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研发;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的Farley和Laserlab,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机.

(2)吸引跨国公司到高新区建设技术中心。例如,微软技术中心、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创新技术体验中心、EDS全球服务外包中心等.

(3)聘请国外专家。例如,光电国家实验室聘请了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布立顿?强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学研究中心”;凯迪电力聘请世界著名干法脱硫专家孜默担任技术顾问,引进了7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波兰等国家的脱硫技术专家.

(4)举办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例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留学生创业会以及光谷国际论坛等.

1.5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1)从联合创新走向创新集群。高新区涌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如华工科技、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凯迪电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区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创新项目320多项[7],开发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长飞光纤的“光纤链路测试方法”,均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高新区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由区内企业牵头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始走向联合创新。这标志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已朝市场化、长期化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成社会财富。产学研结合的浪潮日渐高涨,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断地被产业化,转化成社会财富。例如,由国家光电实验室研发改进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研制成功,武汉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仪产品试生产.

(3)国家级示范基地纷纷落户。高新区已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研发基地、光电器件生产研发基地、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新区也先后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全国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和“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等。这些基地的落户都是官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成效.

2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面临新的形势,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集中突现如下:

2.1校企的价值取向差异依然严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的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依然以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为依据。虽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创办公司越来越多,例如,武汉东湖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886家,其中近20%的企业由高校或高校教师创办[8]。但是,武汉高校产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产业相比,在数量、规模、产业实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关注的焦点是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或市场前景.

目前,区内企业在创新上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属于自创。据湖北省统计局2007年的《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占71.9%,独立完成的工艺创新占65.2%,只有28.1%的产品创新和34.8%的工艺创新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的合作完成的[9].

2.2产学研合作联盟亟待升级

跨“产学研”平台的产业联盟是现阶段高新区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新区的众多产业技术联盟,由高校或企业牵头,由研究机构、企业,甚至金融、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区的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时间比较短,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的初级阶段,需要经历“联系、联合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六部委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随着产业联盟的逐步推进,产学研联盟中存在文化风险、制度风险和运作风险,可能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造成联盟的终止。因此,转向产学研相结合、整合有效资源的技术创新联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2.3在汉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高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远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向本地企业转化的比率比较低,由武汉地区企业承接的项目不足20%[8],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总额大约在3~4亿元,其中涉及到武汉本地及武汉周边地区的项目转化总额只有大约5000万元,仅占转化总量的25%左右[2]。武汉大学2006年以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形式实施具有发明专利的项目13项,武汉企业承接的项目只有2项[8]。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存在类似现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象大部分是江浙、广东等外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反而比较少.

例如,武汉大学2002—2006年通过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68项,其中与武汉企业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项目不足10%,华中科技大学2002—2006年与武汉企业也只有29项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8].

2.4产学研合作地区性明显

高新区的官产学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区,以整合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为主,在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东湖高新区实施转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东湖高新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国外科研力量,包括与国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和独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与扩散等。例如,与法国政府联合建设P4实验室,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切割系统公司,凯迪电力高薪聘用外国专家。但是,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地区性过于明显,未能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推进,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难以融入国际性创新网络.

3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结合产学研发展趋势和高新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3.1以战略规划引领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产学研合作过程的重要运用,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正经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明确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结合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制定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以规划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引领产学研工作纵深发展.

3.2以战略联盟和合作网络驱动产学研合作国际化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产学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区内、国内。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外延边界,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化道路,是高新区成功嵌入国际性创新网络,逐步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推进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联盟的不断发展,利用现有具有影响力的技术联盟或产业联盟,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成立跨国产业联盟,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合作网络,以“请进来、走出去”思路开展产学研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

3.3吸引和促进区内外产学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世界一流科技园发展的经验证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来推动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依靠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实施产业与科技的对接。以高新区优化的产业结构,积极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和学科链实现对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另一方面,借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外乃至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高新区建立转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3.4以产学研平台吸引和留住科技领军人才

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综合环境,从而使人才从愿意有为到可有作为,从希望发挥到能够施展。例如,利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邮科院等科研院所,凯迪电力、长飞光纤等创新型企业,以国家光电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实验室为平台,引进和留住海外科技领军人才.

3.5借助“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发挥辐射效应

高新区创建“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应该说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创新体制和优化产业布局是武汉城市圈作为“新特区”的重要试验内容,东湖高新区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则成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

正如李健[10]教授所说“两型社会离不开两型经济,两型经济离不开两型产业,两型产业离不开两型技术”,两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新区在优势产业上已具有优越的产学研合作条件,为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应该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武汉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汇报[R].2009-2-20.

[2]武汉市产学研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武汉市产学研工作发展报告[R].2006-11.

[3]夏亚民,陈丽娜.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07(2):80-84.

[4]王宏斌,陈捷.武汉东湖高新区玩转资本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7-08.

[5]何亚斌.关于产权市场促进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汇报[R].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汉吹响“人才集结号”[N].光明日报,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极目楚天论光谷[EB/OL].

/,2008-06-19.

[8]董宏伟.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院校专利转化情况调查./,2008-01-14.

第9篇

刚才,京军同志对我省2016年产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总结,并通报了2017年主要工作部署,过去的2016年,是我们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不平凡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继续凸显。省委省政府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省委召开第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专题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提出形成“战略引领、支撑发展、市场品牌、科技体制、智力支持”五大新优势,对我省技术创新走在前列作了全面动员部署。省政府就我省工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开展中期评估,提出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新年伊始,省政府又下发了《山东省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7〕1号),继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进一步确定了技术创新工作在我省工业转升级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去年,我省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3%,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其中,90%以上来自企业,这说明,全社会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二是充实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新内容。去年,我们在落实好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修订了《山东省共性关键技术指南》,制定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山东省重点行业技术发展白皮书》等一系列指导文件,为今后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按照《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要求,开展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工作,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狠抓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了第二十五届产学研展洽会,推动建立了北京科技大学烟台先进装备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枣庄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省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组织赴中科院沈阳分院及浙江大学等三次较大规模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是拓展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新领域。去年,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品牌大会,提出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质量品牌建设专项工程,我们代省政府起草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质量品牌相关文件,将工业质量品牌工作明确为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核心之一,拓展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内涵。我们还制定了《山东省工业质量品牌“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质量品牌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

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新工作、新任务、新思路,工作压力大、质量要求高,想必在座各位也是深有体会。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得到了委党组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在这里,我向各位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的敬意。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差距与不足,从现在掌握的数据看,2015年,我省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89%,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广东、江苏相差0.34和0.13个百分点;我省开展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占比为13.9%,比全国水平低2.7个百分点,与江苏等先进省份差距更是达到10个百分点以上;从创新成果上看,我省2015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0.2%,与广东、江苏相差9个和6个百分点。不难看出,我们从创新投入、载体到成果距全国先进水平都还有一定差距,这也为我们今后努力指明了方向。

2017年,我们要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扭住创新各项工作中的“牛鼻子”。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着重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抓“实”产学研合作。刚才,同志们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说明了大家对这项工作的重视,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认为这些建议都很实。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工作认识,我省产学研合作是现阶段我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我省95%以上的省级企业创新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实现。近期,省领导也在不同场合数次强调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过去,我们中不少人对产学研工作的认识,停留在一年一次展洽会,一到两次现场对接,不少工作流于表面,开展的还不够深入,这种工作认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将产学研合作真正摆在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位置,抓好抓实。今年,我们将联合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在山东举办第十一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第二十六届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这次大会规模大、规格高,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到我省参会,这次会议举办的好不好、效果实不实,将直接代表山东经信人乃至山东省的形象,因此,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凝心聚力,提前谋划,办出水平、办出风采。在大会之前,我们将组织一系列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对重点行业集中推进,科技处还专门做了方案,希望在座的各位要对照当地情况,“精耕细作”,认真理清各市行业对技术的需求,务求形成有效对接。此外,各市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省内外、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紧密联系,在这方面,烟台市、枣庄市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前两个研发机构都对当地产业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各市还要进一步开拓产学研合作的渠道,结合实际,不拘一格的开展工作,为我省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二是要进一步抓“牢”品牌培育。关于质量品牌工作,要重点强调的也是一个认识问题,质量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省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某种程度上讲,质量品牌建设的好坏,是决定我省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去年开展工作的情况看,已经有很多市和企业都认识到了质量品牌工作的重要性,威高集团、金晶集团、罗欣药业等74家知名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品牌培育经验申报了省级质量标杆,青岛啤酒、张裕集团、青岛双星等278家企业参加了百年品牌企业摸底调研活动。但同时,还有不少市对质量品牌工作认识不到位,觉得质量品牌工作不应该由经信部门主抓,觉得抓这项工作缺少必要的抓手。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目前,从省级层面,已经明确省经信委是工业领域质量品牌工作的主管部门,今年,我们也将围绕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开展省级“山东百年品牌”企业培育,省级质量标杆试点示范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都为我们进一步抓好质量品牌工作提供了有效抓手,可以说,我们的品牌工作现在抓的是“有名有实”。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市要切实担负起工业领域质量品牌建设的重任,想办法、出实招,把品牌培育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三是要进一步抓“好”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工程之一,我们经过近两年的调研、论证、酝酿,于今年2月份,培育了我省首批14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这个过程中,在座各位都付出了巨大努力。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涵盖了我省传统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中的13个行业,牵头单位既有海尔集团、泰山体育、威高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也有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所以及哈工程大学、北科大等省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共联合企业单位90余家,科研院所60余家,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合力。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省财政厅建立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推进机制,定期组织制造业创新中心主要单位进行沟通交流,总结建设中的经验及面临的问题,同时成立专家委员会,针对不同创新中心特点,按照“一案一策”原则,对中心逐个进行分析研判和对接指导。各市要一方面继续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有关政策研究,搞好顶层设计,积极探索经验,大胆创新机制,周密细致地推进当地的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建设,切实解决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认真发掘有潜力申报创新中心的单位进行认真培育,争取尽快实现我省重点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全覆盖。省经信委将适时组织开展中心建设学习交流活动,确保这项探索性的工作又好又快推进。

第10篇

近年来,郑州市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设研发平台、打造创新团队、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大力培育上市企业,扶持企业做优做大做强的抓手和载体,促使企业上市融资,取得较好成效。

截至目前,郑州市已有宇通汽车、三全食品、郑煤机、汉威电子、华晶公司、辉煌科技、新天科技等13家企业已先后在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额88.3亿元;威科姆、生茂光电、安图生物等26家企业被列为河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郑煤机香港主板上市准备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全市62%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和74%的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都是在市科技局重点支持和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在上市企业中,有10家企业是科技自主创新工程企业;在全部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中,有41家企业为科技部门认定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总数的75%。

一、以重大科技专项引导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进入新兴产业领域

为发挥重大专项的战略引导作用,培育、扶持上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2007年以来,郑州市重点在汽车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及医药、新能源汽车、物联网、节能环保等领域,先后组织实施了35个重大科技专项136个项目。其中,支持已上市企业29个项目,支持金额5200万元;支持上市后备企业34个项目,支持金额4220万元;两项合计,占当期市本级重大科技专项经费总额1.5亿元的62.8%。同时,帮助39家已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多渠道争取国家、省各类科技资金1.5亿元、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支持资金3530万元。在国家、省、市科技经费的驱动下,引导、带动项目承担单位投入42亿元配套资金投入创新研发项目,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累计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61项,开发了一批重要产品和服务,并迅速成为上市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的核心产品、拳头产品、主导产品、主要服务,为其大规模、高速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竞争力基础。至2011年底,项目产品和服务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85亿元,利税92亿元。近五年,科技部门重点扶持的39家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投入年均增长45%以上,有力推动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并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宇通公司从“九五”时期就连续承担郑州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其拳头产品、主导产品均连续多年获得科技经费的重点扶持,其“低地板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研发”、“中高档客车试验平台”和“新能源城市客车开发示范工程”等重大科技专项,获市本级科技经费支持2000万元,已建成4个节能环保客车关键技术平台,年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4.6亿元,其新能源客车已在郑州市和洛阳城市公交中投入运营,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

二、以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和税收政策的落实支撑提升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

近几年,郑州市注重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和各类研发中心、研发平台,对研发中心建设给予科技经费的重点支持,引导、培育企业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为39家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中建立了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24家企业提升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好想你枣业公司依托省、市两级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开发出以枣片、枣博士、博士红、枣知道、健康情、红枣粉、好七粉、枣吧、红枣饮料等为代表的200个单品的产品构架,成为目前全国红枣制品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红枣生产加工企业、唯一的枣类食品上市企业。在推进、促进企业上市工作中,郑州市还着力发挥科技政策的引领推动作用,在确保市本级科技经费投入基础上,加大力度落实国家和省科技优惠政策措施,使企业得到了实惠。五年间,为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减免所得税近6亿元,对企业的研发经费实行加计扣除近3亿元,相当于为这些企业增加科研开发投入9亿元。

三、以产学研合作强化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成果转化力度

加大产学研结合工作力度,郑州市先后与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大学建立起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32次。其中,13家已上市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92项,组织实施产学研项目57项,支持经费总额达到1270万元,引导和带动企业科技投入1.2亿元;26家上市后备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93项,组织实施产学研项目125项,支持经费总额达到2960万元,引导和带动企业科技投入2.9亿元。通过产学研合作,39家企业先后建立产学研基地26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71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150项,新增销售收入达76亿元。威科姆公司与信息工程大学、国内外知名IT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通信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卫星导航技术、数据与监控技术等领域研发出15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的高新技术成果和软硬件产品。在累计近千万元市本级科技经费支持下,企业经济效益及资本积累快速增长,年销售收入已由五年前的300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34000万元,总资产也由0.2亿元增加到去年的5.8亿元,成为中部IT行业的领军企业。

四、以人才团队培育为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

2008年以来,郑州市启动实施“113”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培育科技创新团队81个,科技领军人才75名,科技创新骨干2327名,支持经费近亿元。出台了《郑州市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培育和认定专业技术领域的院士工作站28个。其中,已为6家上市公司、10家后备企业培育和认定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分别支持科技经费600万元和500万元;并在宇通客车、郑煤机、汉威电子、华晶公司4家已上市公司和光力科技、日立信、安图生物、威科姆、新大方重工、华南医电等6家上市后备企业中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共支持科技资金500万元。近三年来,这16家企业引进院士5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人,培养和引进57名博士和112名硕士,取得科技成果82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34项,地厅级46项),实施科技攻关创新项目102项(国家级重大专项7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5项,国家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23项,地厅级48项),获知识产权212项,320篇(SCI收录22篇,EI收录39篇,ISTP收录26篇,核心期刊233篇),编写学术著作23部,签订技术合作协议26项,解决技术难题200多项,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安图生物公司的结核病诊断技术创新团队,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20项,重点对结核分枝杆菌快速药敏的检测进行研究,获得发明专利1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2项,“重大疾病全自动高精免疫诊断系统的研制”项目获国家级重大专项资助,支持金额为970万元,该项目产业化后,可新增销售收入8000万元。

(来源:科技部网站)

第11篇

近几年,江苏省为了推动创新,推出了五个方面政策举措:

一是出台专项政策。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业内人士称之为“50条政策”。 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如: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办科技型企业;允许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整体或部分成建制脱离高等学校进入企业或直接创办企业的、并享受转制事业单位养老金保险等等。为落实这些政策,省有关部门出台了实施细则,各地也出台了配套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积极性,推动了科技创新创业工作。

二是提供税收优惠。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江苏省科技厅会同财政、税务部门率先成立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协调小组,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最近认定了第一批325家企业,并减免企业所得税2亿多元。在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政策方面,2007年度有77家抵减应纳税所得额3814万元。在社会资金向高校院所捐赠研发经费减税政策方面,2007年度有33家企业抵减应纳税所得额445万元。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四税减免”政策方面,省科技厅对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质、孵化场地及面积进行了审查,2007年省级以上孵化器的“四税”减免约6500万元。据统计,2007年度江苏全省企业由于加(转下页)(接上页)大研发投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31.79亿元,减免所得税18.88亿元。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江苏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设立了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2007年安排了7000万元,2008年安排了1.2亿元。同时,实施省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经费财政补贴,三年共发放运行补贴经费4200万元;制订科技贷款风险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科技贷款予以风险补贴,2007年核拨资金5900万元;设立“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安排资金5000万元。出台创投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办法,对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税收优惠。

四是促进成果转化。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项目,在已立项的300个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中,属于产学研合作的项目有238项,占项目总数的80%。2006年,在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中专门设立了创业风险投资类项目,引导风险投资3.75亿元。同时还逐步提高了有偿资助、贷款贴息资助方式的比例,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五是吸引科技人才。江苏省今年启动实施了“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目前已支持252名各类科技人才在江苏创新创业,资助经费共8679万元。同时,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

第12篇

近日,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2014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杭州娃哈哈集团凭借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方面的突出成果,成为国内饮料行业唯一一家上榜企业,荣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

据了解,此次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考核评价,是根据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研发投入、行业带动作用、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应用新技术能力、创新发展战略、创新文化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全国共有72家企业通过认定成功获评。本次获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娃哈哈集团的技术创新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27年来,杭州娃哈哈集团始终坚持不断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现已拥有中国合格认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食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企业重点技术创新团队,已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技术开发环境和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做大做强企业研发机构

娃哈哈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领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健全科研管理体系,先后投入200多亿元引进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实验仪器,引进国内外技术创新高级人才,完善运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做大做强企业的研发机构。建立了包括食品饮料研究所和分析中心、生物工程研究所、模具和包装研究所、机电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等在内的综合性独立研究实体和科技平台,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以加工工艺创新为支柱,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联合创新相结合,以天然、健康、功能、保健为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生物工程和高新技术,开发适销对路,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为激发科研人员技术创新的潜能,娃哈哈不断创新技术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队伍的创造力。实行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专业技术与行政管理并行的“双轨制”,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推行技术人员收入与其研究成果所创效益挂钩的激励机制,对于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创新产品,给予其优先投资、优先投产、优先销售的特惠待遇;设立技术创新成果奖,对获奖项目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高额奖励,并在住房、晋级、培训、收入分配上,对科技人员予以倾斜;每年对技术人员开展资质认证、竞争上岗等工作,激励技术人员主动钻研业务,追求上进,争当技术创新能手,促进技术人员朝着更专业、更精深的方向努力发展。

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娃哈哈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加大与高校、企业、研究院所的合作交流,形成密切的产学研共同体,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先后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合作开展多领域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并与世界知名的丹尼斯克、西门子、博格马、克朗斯等跨国公司开展技术合作,聘请国内外专家为企业技术顾问,为娃哈哈的发展壮大献计献策。结合自身积累的研究力量,通过食品、生物、机电等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探索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投资有机结合的运作模式。

娃哈哈已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复合果蔬新产品开发与节能减排关键技术”、863计划课题“高速包装机器人及其成套装备”等6个国家级项目、8个省级项目、40多个市级区级项目,完成科研项目210项,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160项。娃哈哈以自主开发为主,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产学研合作为辅,技术创新成果在饮料行业中名列前茅,开发设计的产品引领行业潮流,成为饮料产品的风向标,此次娃哈哈集团入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将进一步助推饮料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