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技术创新数字化

技术创新数字化

时间:2023-09-05 16:5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术创新数字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技术创新数字化

第1篇

自从迈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出版行业风生水起,搅动着文化出版领域的一池春水。作为建立在计算机、通讯网络、流媒体、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数字出版在国内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等新生业态。数字出版以内容、生产模式、运作流程、传播载体、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为特质,但绝非简单的纸媒数字化,而是要在技术的支持下带给读者超越传统图书的阅读体验,即依托传统资源以数字化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

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对于提升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转变出版业发展模式具有深远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很早就意识到数字化浪潮将给传统出版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坚持以打造“数字型出版社”为理念,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自身状况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开拓数字出版的蓝海。

抢先布局:借力品牌优势

从2008年开始,华东师大出版社就制定了清晰的数字出版战略,即打造一个集“内容提供、教学支持、辅导评估、平台服务”为一体的面向“大教育”的全媒体数字出版平台。这一战略的确定,为接下来的数字出版转型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全社着力从“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育”、“数字化阅读”三个维度布局转型升级工作。

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华东师大出版社启动了ERP(企业资源计划)和CMS(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目前,“智慧树”ERP已经全部上线。通过ERP的实施,增强了全社员工的数字意识,提升了整合管理水平,为数字化转型打下基础。CMS则将全社范围内所有排版文档系统统一管理,为数字内容的生产、存储、分类和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教书籍是华东师大出版社的优势资源,凭借自身强大的品牌文化和深厚积淀,出版社开发了一系列基于新兴媒体和终端的数字化教育产品,形成数字化教育品牌。如开发了IPTV教育频道、手机互动教育平台、校园安全数字化教育解决方案、“阅读树”APP STORE客户端、电子书包“数字化教材”等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数字产品,获得了业界的瞩目和好评,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其中“一课一练”游学网站、《“双语幼儿成长”点读笔》还荣获年度数字出版优秀作品奖。

此外,出版社积极把握数字阅读的机遇,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豆瓣、亚马逊等多个数字阅读运营平台开展合作,稳步推进便捷阅读新体验。在过去的几年中,数字阅读不仅带动了纸质图书的发行和销售,也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回报。其中,仅陈坤《突然就走到了》一书在2012年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中的收益就高达七十余万元。

转型蜕变:创新谋求发展

数字出版虽与传统出版具有共性,但是有更多未知因素需要摸索。华东师大出版社在推进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转型源于创新”的策略,分别在数字资源、人才队伍、技术创新、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新探索和实践,为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快速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资源先行。作为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的产业链中,掌控优质资源乃立足之本。华东师大出版社从2006年开始就明确排版文档的数字化管理规范,约定从排版厂、出版科到数据库服务器的交接流程和格式模板,实现从源头上对图书数字资源的有效储备。在相继建成图书库、音频库、视频库、图片库等多个资源库的基础上,又陆续开发了独立于图书产品的“微视频库”和“听书库”。这些数字资源的有效储备,提升了资源的复用率,为数字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人才保障。数字出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和队伍是核心要素之一。出版社特别重视数字出版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早在2009年便启动了人才“蓄水池”计划,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出版部门,建立起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数字出版专业队伍。同时,整合原有电子音像社、各图书分社的有生力量,初步形成了网格式纵横配合的数字出版布局。

技术创新。数字出版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因而技术创新无疑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2009年至今,出版社先后开展多项数字产品形态、内容形式的研发,也承担了多个市级、区级资助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项目。目前,出版社已取得多项软件著作权,并正在申请2项技术创新专利,2012年底企业还荣获了科技企业资质。

机制灵活。华东师大出版社在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机制,坚持“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原则,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引导下,先后与多个高校的教育、科研院所开展了研发项目,与多家行业外企业实现了深度战略合作,还在多所中小学校实现了数字教育产品的试验和试点。广泛合作既凝聚了产业链中的各方力量,又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多赢,促进了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

未来趋势:整体数字出版

第2篇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创新;时代性;风险性

所谓建筑设计创新是指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具有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建筑设计活动。公共建筑则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等)。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建筑领域重要的研究范围。我国在2011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城的日益推进,大量的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公共建筑具有投资大、影响大的特点,或是标志性建筑,或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具有的意义。

一、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所具有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应该具备时代性、首创性、风险性、地域性和标志性。

1.公共建筑设计创新首先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时代的不同对公共建筑的功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公共建筑首先应该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目前处于数字建造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网络科技、电脑辅助制造、虚拟实境和互动科技等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是影响建筑创新的关键技术。不仅如此,多项整合为混杂式设计和参数化设计对建筑的创新亦影响深远。数字建造时期的时代特征对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设计构思虚拟化、建筑形态数字化、建筑使用智能化。

2.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首创性与风险性特点

公共建筑的首创性包括两种形式: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或者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包括技术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文化性风险。技术性风险是指其他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成果需要相当的时间,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风险是指公共建筑具有投资高、周期长、设计难等特点,使得经济上具有不确定性。文化风险性是指公共建筑能否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相和谐,能否与当地的文化历史融合共赢。

3.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和地域性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是指每一次公共建筑的创新过程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其成果标志着公共建筑的发展里程。地域性是指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而是要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民族都会有不用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以上因素都使得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地域性特征。

当然公共建设设计创新除此之外还应具有价值性、相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二、公共建筑创新设计的关键

1. 功能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

功能的合理性是建筑最基本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具体表现为: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即建筑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和审美效果。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即从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应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体现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公共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功能,体现为其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要展示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城市形象、历史和地域文化等。

2. 形态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外在表示形式

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的形式和情态,建筑形态的设计创新包括界面形态创新、形体形态创新和空间形态创新。

(1)建筑界面是限定建筑空间的边界要素,是内外空间临界处的构件组合。建筑的外界面的形态往往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第一感受,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公共建筑的外界面形态目前主要有图像化、多层化、结构化、轻盈化的界面形态、每种形式有各有其优点。建筑要根据其功能的定位不同,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

(2)形体形态创新。建筑形体指建筑的整体形状构成,是展现建筑艺术美感、实现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的形体形态主要包括大众化的形体形态(娱乐形体、融合形体、几何形体)和符号化的形体形态(类型符号、地域符号和历史符号)和数字化的形体形态(数字化为工具的形体、数字化为主体的形体)。各种形体形态亦有其优缺点。

(3)空间形态创新。主要是指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和灵活化的空间形态。公共建筑的外部形态向多元、人性的方向发展,现代的建筑技术,已经可以使公共建筑的空间不在受到结构的束缚,而是全力表达空间所要表现的精神形式和空间形态。

3. 技术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保障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包括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结构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和材料技术创新。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时代的大背景前提下,综合考虑地理、历史、人文都多方面的因为,并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章蓓蓓.成虎.毛龙泉.大型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设计体系研究.现代城市研究[J].2011(07)

[2]邵韦平.吴晶晶.从高效益角度看待当前我国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节约问题.建筑学报[J].2007(12)

[3]任怀新.杨维菊.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研究.工业建筑[J].2012(02)

[4]董永禄.刘南山.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理解.山西建筑[J].2009(05)

【摘 要】公共建筑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公共建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共建设的设计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它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与风险性、标志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公共建筑的创新设计的关键是要围绕功能设计创新、形态设计创新和技术设计创新等三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创新;时代性;风险性

所谓建筑设计创新是指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具有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建筑设计活动。公共建筑则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等)。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建筑领域重要的研究范围。我国在2011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城的日益推进,大量的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公共建筑具有投资大、影响大的特点,或是标志性建筑,或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具有的意义。

一、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所具有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应该具备时代性、首创性、风险性、地域性和标志性。

1.公共建筑设计创新首先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时代的不同对公共建筑的功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公共建筑首先应该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目前处于数字建造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网络科技、电脑辅助制造、虚拟实境和互动科技等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是影响建筑创新的关键技术。不仅如此,多项整合为混杂式设计和参数化设计对建筑的创新亦影响深远。数字建造时期的时代特征对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设计构思虚拟化、建筑形态数字化、建筑使用智能化。

2.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首创性与风险性特点

公共建筑的首创性包括两种形式: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或者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包括技术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文化性风险。技术性风险是指其他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成果需要相当的时间,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风险是指公共建筑具有投资高、周期长、设计难等特点,使得经济上具有不确定性。文化风险性是指公共建筑能否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相和谐,能否与当地的文化历史融合共赢。

3.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和地域性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是指每一次公共建筑的创新过程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其成果标志着公共建筑的发展里程。地域性是指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而是要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民族都会有不用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以上因素都使得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地域性特征。

当然公共建设设计创新除此之外还应具有价值性、相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二、公共建筑创新设计的关键

1. 功能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

功能的合理性是建筑最基本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具体表现为: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即建筑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和审美效果。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即从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应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体现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公共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功能,体现为其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要展示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城市形象、历史和地域文化等。

2. 形态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外在表示形式

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的形式和情态,建筑形态的设计创新包括界面形态创新、形体形态创新和空间形态创新。

(1)建筑界面是限定建筑空间的边界要素,是内外空间临界处的构件组合。建筑的外界面的形态往往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第一感受,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公共建筑的外界面形态目前主要有图像化、多层化、结构化、轻盈化的界面形态、每种形式有各有其优点。建筑要根据其功能的定位不同,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

(2)形体形态创新。建筑形体指建筑的整体形状构成,是展现建筑艺术美感、实现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的形体形态主要包括大众化的形体形态(娱乐形体、融合形体、几何形体)和符号化的形体形态(类型符号、地域符号和历史符号)和数字化的形体形态(数字化为工具的形体、数字化为主体的形体)。各种形体形态亦有其优缺点。

(3)空间形态创新。主要是指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和灵活化的空间形态。公共建筑的外部形态向多元、人性的方向发展,现代的建筑技术,已经可以使公共建筑的空间不在受到结构的束缚,而是全力表达空间所要表现的精神形式和空间形态。

3. 技术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保障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包括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结构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和材料技术创新。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时代的大背景前提下,综合考虑地理、历史、人文都多方面的因为,并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章蓓蓓.成虎.毛龙泉.大型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设计体系研究.现代城市研究[J].2011(07)

[2]邵韦平.吴晶晶.从高效益角度看待当前我国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节约问题.建筑学报[J].2007(12)

[3]任怀新.杨维菊.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研究.工业建筑[J].2012(02)

第3篇

关键词:新型出版业态 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T-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195-01

1 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数字出版包括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原创作品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等,涉及出版所有环节。也就是包括出版过程数字化、出版行为数字化、产品功能数字化、产品形式数字化等全新的出版观念。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当快,很快形成了当前的网络图书、网络地图、网络期刊、网络游戏、网络教育、手机出版等新业态。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常常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网络、MP3、DVD、电子书、通过手机下载彩信、彩铃、图片图书、以用新兴的电子书包等,这些数字出版的产物在丰富了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悄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因而数字出版是一个大有希望的产业。

数学出版一出现,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大众的格外青睐向传统出版业发起了挑战,以锐不可挡的气势抢占着传统出版业的地盘,并不断开疆扩土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2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数字出版以出色的快速查询、海量的存储、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编辑以及更加环保等特点,一时间风光无限。甚至对此说法还有人宣称:未来的出版产业将不再是纸和墨的时代,传统出版已经遭到无可匹敌的对手。

数字出版,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消费结构和认知倾向,特别是互联网出版已经形成强大的发展势头,所有这些变化都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甚至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由此可见,结合互联网新技术的数字出版,对传统的纸质出版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数字经济时代正在来临,任何IT企业都不可能仅仅靠硬件和软件生存,他们都将进入内容生产、集成和提供,谷歌、微软、亚马逊、百度、北大方正、以及现在势头正旺的汉王电子书等都是例证。因此,基于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的数学出版必将成为传统出版的掘墓者。

3 数字出版业与传统出版业的竞争

一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谁经济实力强,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经济实力的大小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上,以及企业是否具有长久的巨大的效益空间。

二是控制力竞争。信息时代内容为王,谁掌握了内容,谁就是胜者。但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内容为王有了更深层的含义,谁的内容资源具有更强大的集约整合能力,谁才有更大的市场控制力,谁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之王。

三是平台之争。平台之争即品牌之争。信息产业的竞争规律30%甚至更少的企业将拥70%以上的市场资源。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不断地残酷的竞争之后,在互联网环境下形成强有力的网络平台,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并成为互联网出版市场的主导者。

四是人才竞争。互联网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关键是人才,目前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出版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懂技术或懂管理的人才很少,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人才则少之又少,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新兴数字出版企业与传统出版单位之间的竞争差距。

4 传统出版业和数字出版业的共同发展

面对数字出版的冲击,传统出版业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应该发扬自己的优点,保持强大的竞争力,走独特的发展之路,从而搭建起与数学出版共存共赢的新局面。面对数字出版的进入,传统出版业经历了初期的恐慌之后,现在已经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的特点,并取长补短学习数字出版的优点。传统出版业应该放下自己老大的架子,摒弃以往那种居高临下模式,进而可以真正的走进受众,积极引导并使受众由被动传播变为主动参与,努力让自己的传播方式人性化的同时,又具有互动性。

还要让每个员工看到数字出版产生的效益。并且要想真正完成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出版者应具备一定的基本储备,其中主要包括:数字内容资源储备、数字内容信息作者储备、复合型数字内容编辑人才储备、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储备、数字内容信息复合出版技术储备、数字产品服务技术储备、数字产品消费群体的储备、数字内容信息传播运营模式的储备,数字产品营销渠道的储备等。

市场效益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速度互为因果,彼此制约。如何打破这个怪圈是出版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并且重要的是要强身健体,打造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按照读者需要的方式,提供给读者需要的信息内容,实现真正的互动传播。

出版社如果能强化自身的内容优势,把最核心的内容及时提供给受众,使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重要的价值,而不是在网络上费时费力的搜索。这些都是传统出版业的优势而数字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也是传统出版业赢得受众的因素。

在强化了内容优势,发挥了自身的权威性,传统出版业还是有其生存空间的。重视数字出版,吸收新技术,兼容并蓄,走自己的路,这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充分利用好对方优势完成自身的革新,将会取得双赢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4篇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进行处理,就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可销售的数据产品,这种基于数字技术下的创新性信息使用方法,提高了决策者的决策效率及可信度,能够引起整个服务业和制造业本质性的改变。因此大数据蕴含着极高的经济和商业价值。对于大数据的概念,企业和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研究机构Gartner将大数据定义为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大数据定义为“由科学仪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视频软件、网站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的、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当前对于大数据的特点主要存在两种观点:Dumbill采用IBM公司的观点,认为大数据具有“3V”特点,即数据量大(Volume)、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产生速度快(Velocity)。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大数据具备“4V”特点,在3V的基础上增加了价值性(Value)。

(1)数据量大(Volume):目前数据的计量单位用太字节、泽字节和尧字节计算。IDC《数字宇宙膨胀:到2020年全球信息增长预测》显示,数字信息每年按照几何级数态势递增,到2020年数字量将达到40ZB。

(2)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相对于传统的便于存储的结构化数据,大数据下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比如网络浏览轨迹、视频、音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产生速度快(Velocity):数据的产生和更新频率快,每秒都在即时增加,因此大数据的存储以及实时处理和分析能力是大数据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关键要求。

(4)价值密度低(Value):存储的数据量大,但是蕴含的价值低。比如一段监控视频时间长达2个小时,但是有用的数据可能只有1~2分钟。数字技术是指对产生于人机交互、物联网等以结构、半结构、非结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和集成,以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可视化以及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通过数字技术生成模块化的专用数字技术处理软件包,进一步通过模块集成实现决策支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预测等技术创新,实现大数据的价值化。根据大数据的特点可知大数据和传统数据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技术上,大数据下的数字技术包括传统基本数据处理技术如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可视化、统计分析,和高级数据处理技术如移动计算、社会化媒体、物联网、云计算、分析和预测五种技术,这五种数字技术融合后方能产生巨大的技术创新。移动计算指的是计算的实时性、动态性,即人和计算机的实时交互,机器和周围环境的实时交互,通过移动计算,增加了数据使用技术在地点和时间上的灵活性,数据的实时处理是大数据的最核心技术。社会化媒体是指人们可以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信息、分享内容、互动交流。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使用数据具有“流”的特性,大数据流的特性改变了人们收集和评价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技术创新方式。物联网描述的是物理对象间的连接,这种交互作用发生在机器与机器之间,对象与对象之间。物联网的形成开启了服务创新、生产创新和增值过程的新维度,是新的增值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云计算指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主要解决数据的结构问题和管理问题,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按需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通过云计算加快对信息的发现、组织和协调并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分析和预测是对大数据进行关联、趋势性等知识发现技术,由于大数据的海量性、动态性、类型多样性和价值低密度性,有价值的信息隐藏于碎片化的数据关联中,而且随时间的流逝不断减少,因此传统的优化算法、抽样学习的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方法已不适用,基于知识发现的分析和预测技术是大数据的关键技术。针对大数据下的这些数字技术融合就有可能产生技术创新,就可能实现服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等等。大数据时代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数据时代的本质是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中的广泛应用,其核心在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数据并不能生产出新的物质产品,也不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大数据的价值,不仅是大数据技术本身,更是应用创新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能够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而使工业制造的生产效率得到大规模提升,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促进产业融合。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广泛使用,使得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在技术融合、数字融合基础上所产生的产业边界模糊化,产业由分立走向融合,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经济增长效率大幅度提高。三是技术创新发生变化。在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程度加强,而且由于信息化的广泛使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技术创新的协同性和共享性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强。

二、大数据下数字技术创新的新特点

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与传统渐进性技术创新有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五个方面。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具有一些新特点:

1.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方法具有组合性传统的技术创新方法基于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市场目标的共同作用,而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技术创新方法更多地来源于对不同技术的组合式创新。创新不仅是一种基于理论背景下的基础性创新,而更可能是利用现有的数据技术手段和已有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技术创新方法的组合性主要体现在对数字的敏感性洞察以及创意路径实现的组合。对于客户消费行为的数据技术分析可以开发出BI系统。对于共众通信数据分析可以开发舆情系统,KevinSystrom和MikeKrieger将Facebook最受欢迎的照片共享思想植入到智能手机中,开发出了能够改变照片样式的软件。这些说明了数字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2.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开放性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强调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引进创新模式,这些创新模式聚集对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领域精通的专业性人才来提供技术创新方案。专业人才具备高精尖科技知识,能够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议,而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能够突破对专业人员和研究领域的限制。数字技术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创新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在开放平台上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新思想的交流与技术创新的实现。纳特•特纳和扎克•温伯格是沃顿商学院学习经济学和创业学的学生,二人虽然没有学过医学知识,但他们创办的公司flatironhealth正在试图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找到治疗癌症的方法。这种群体力量参与和数字技术爆发出来的无限的智慧正是大数据下技术创新的模式。

3.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管理具有突破性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基于不同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之上的创新,能够使产品具有新的性能和较低成本,且具有毁灭性,能开拓新的市场和潜在的应用,如石英钟的出现给机械表以致命冲击。数字技术下的融和式技术创新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单个领域的技术有可能只服务于特定背景下的产品或者服务,而不同领域技术的有效融合则可能衍生出更多的相关性技术创新。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渐进式创新是阶段性的、变革性的,而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永恒的、革命性的。传统的技术创新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大量的人才培养及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先进设备的研发及引入,通常这些投入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才有可能获得创新成果。基于数字技术平台,每个企业、机构甚至个人都成为了创新的主体,创新也不再局限于某一技术领域,而是以多种方式存在。如云端存储服务及数据分析业务就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创新思路,从而使得技术创新具有更低成本。

4.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过程具有非线性线性创新和非线性创新是基于创新过程的一种区分。线性创新过程是一个“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设计试制-制造-销售”的单向的、逐次渐进的过程,创新起源于基础研究。非线性创新过程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在非线性创新过程中创新绝不是从研究到应用的线性链条,从小众到大众的传播过程。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突破了线性技术创新的思维,从创新的方式、主体、阶段等方面进行非线互创新,是企业内外各种与技术创新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在大数据时代,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生态下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演进的产物。

5.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结果具有通用性通用性指能够在多行业使用的创新技术,通用技术创新具有普遍性,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催生大量的创新,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具有这些特点。数字技术下通用性创新主要是由于创新的方法是组合式创新,对于已有发明或者技术创新,经过组合后有可能产生新的创新。这种创新方法表明,每一次的技术创新会成为未来创新的一块积木,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就产生了持续技术进步。数字处理技术使得所有领域都能够获得海量的数据,并无限制地被复制和重复使用。因此,具有潜在价值的数字化积木式技术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倍增长,并且还在持续地提供未来组合式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三、大数据时代我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中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的路径转型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长需要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撑。在新常态的创新驱动中,我国面对大数据下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传统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和数字技术下技术创新的特点,要发挥我国自身资源优势,实现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就要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路径转变。

1.实施“政府组织+国企研发”的数字技术创新计划技术创新正在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关键词,而且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具有开放性,特别是在数字化工厂方面,实现过程中有大量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内容,欧美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早,已制定出系统集成、安全保障、数字化工厂、能耗等技术标准,因此要积极引进和参与国际化标准工作,同时实施举国体制,发挥政府作用,组织开展我国的技术标准化研究,争夺制造业竞争的话语权。另外,在产品市场规模巨大、产品集成复杂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借鉴“高铁”技术创新模式,由政府牵头,发挥国企研发力量,重点突破某一领域的技术难题。在实施“政府组织+国企研发”的数字技术创新计划中,重点要持续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创新是基于数据库基础上的,因此要持续推进数据库、知识库、云计算库、数据分析库的基础平台建设,大数据下人人都是技术创新者,要构建基于服务的、集成智能分析、快速决策分析的大数据处理支持系统接口,建立促进群体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共享和促进群体技术创新的交互平台,建立开放的大数据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创新模式和评估机制,以推动新常态下数字技术对技术创新的引领。

2.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自主创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开放,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产品市场,市场化需求确定了技术创新方向,技术创新中的市场杠杆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要完善大数据下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引导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及市场需求,发现创新机遇并且进行自主创新。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税收减免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研发新技术、发现新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果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企业就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知识产权的清晰界定以及产权保护有助于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从技术创新中获得高额收益,从而促进更加长远的技术创新。我国目前对于知识产权界定、保护以及知识使用的制度及法律还不完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的制度政策及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鼓励技术创新。此外,要通过税收减免政策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

3.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实施全球人才引进计划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新常态下的中国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用和行业动态呈现出新趋势和特征:社会网络与社会计算、云计算、协同化软件与技术、新型电子市场与新型电子商务将转变企业运作和组织架构。大数据时代企业的关注点将从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智能系统、数据库建模与设计、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等方面逐渐转移到以新概念、新技术实行的决策分析、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等领域上。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大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的实施,需要一大批对于大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新常态的经济中,要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实施全球人才引进计划:一方面通过加强我国高校计算机、电子专业建设,调整培养方案,优化教学环境,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以培养掌握数字技术基础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人才创业平台,营造人才创业环境,引导大数据人才创造;另一方面我国需要制定全球数字技术人才引进计划,特别是了解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和数据分析师的引进,并为人才的流入做好政策支撑。

第5篇

电力工程设计在某种程度完全可以看做是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设计结果在更多情况下需要依赖设计者的美术技能,使得电力企业工程设计方面的工作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在设计过程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图形艺术性的绘制。现在由于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广泛采用,过去依赖画笔通过特殊技能操作方可实现的工程效果图,变得非常简单而更为准确,生成的模型具有美感效应,所包含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实用,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工程设计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技术支持与保障,使电力工程的设计师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实现最佳创新理想,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1数字化技术能够利用多种优势提高电力企业设计水平

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可以消除电力企业工程设计过程中有关设计交流的障碍,最大程度降低距离和时间因素的限制,更加方便了设计师之间的交流与工作,使得电力企业科技领域的协同运作更为顺畅。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电力企业工业设计方面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资源的优势,使设计组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与不同设计组之间的专家进行实时交流,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协同设计,并且能够在国际一流设计水平的参照下进行正确的评价及及时沟通。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更加有利于进行集体智慧的创造和高水平严要求的设计,减少了传统设计进程中的障碍,降低了设计成本。构建完善的数字化系统,将电力企业工程设计的初期规划和一切方案设计包括末期的视觉传达设计等过程,通过相关技术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衔接,使可利用的信息更加准确,而且使各个阶段的设计成果能够为下一个环节的研究设计提供科学有力的借鉴依据,把电力工程领域设计师的方案直接转化为图纸,更加有利于生产与施工作业的高效运行。有利于直接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相联结,大大缩短了设计、施工周期,降低了传统设计过程中手工模型转换的技术偏差,同时有利于设计师对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技术流程进行全方位关注和整体的考虑,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加快各个环节的工程设计进度,提高工程设计质量,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电力企业工程设计理念的时代要求与发展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电力企业的工程设计者在观念上实现了彻底的更新,加之计算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客观上在潜意识中改变着每一个人的观念,因为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导致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网络为信息中介的现代化交流方式上,电力企业的工程设计师理应与时俱进,更新传统意义的设计理念,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发展的需要。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进一步更新设计理念,让数字化技术对电力企业的工程设计发挥重要影响,为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扫除障碍,开辟新的智能化、科学化发展新天地。时展的客观环境对电力企业工程设计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以环境保护为中心主旨的绿色环保策略受到高度重视,一切科技发展的先导是环境保护,绿色经济模式,再不可能把电力企业的快速经济发展凌驾于环境保护意识之上进行无限制的高耗能污染设计,以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为宗旨发展电力企业。进入数字化技术时代,在电力企业工程设计上除了关心设计的质量和效益,更主要趋向于设计的环保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更加体现数字化时代科技发展的人文关怀精神。如今的时代以绿色环保为主的设计理念不仅在电力企业施工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而且数字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有利于绿色环保理念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绿色环保理念的结合,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对人文生态的影响。电力企业工程设计要以人类自然为中心,尽可能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想尽一切办法降低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总体布局方面尽量把工程建设安排在生态压力较抵的位置上,尽可能减少将来施工与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程度;结合时展要求,针对个性化设计理念,受数字化技术的影响,大众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个性化与差异化特征日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工业设计师们也将随着传统的格式化设计转向迎合客户的个性化设计。

3结束语

数字化技术对电力企业工程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电力企业在工程设计方面逐步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从技术角度到工程设计理念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结果与探索,现代的电力企业工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数字化技术的重要影响。总之,随着数字化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与发展,电力工程设计在技术进步和设计理念上必须与时俱进,在今后的探索与发展中,通过数字化技术发展促进电力企业工程设计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实现电力企业工程设计的跨越式发展,从而为电力企业工程设计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张晓燕 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局

第6篇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基于GIS应用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为政府部门提供GIS、MIS、OA一体化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并为政府提供各个部门间基于数据共享的协同工作平台。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领域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和规划管理等方面。

良好的市场前景开辟创新应用领域

数字政通准确地把握时代赋予的契机,开辟了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领域,研发了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软件。2005年,建设部在北京市东城区组织召开了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全国现场会,同时下发文件《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确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目前,数字政通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纵向上已经涵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和街镇等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并延伸到社区管理和服务领域;在横向上也已延伸到执法、市政、水务、海塘、公路等众多领域。数字社区系统和专业网格化系统的延伸,已经形成了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物联网”相关技术应用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逐步发展成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

完善的研发体制 保障核心技术领先

公司自创建伊始已经逐步构建了一支稳定高效的研发团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可靠的人才基础。公司通过建立的一系列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制度,将产品创新战略纳入公司总体战略中,并将创新能力及成果作为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为研发团队持续创新提供了新的推动力。公司从北京市东城区开始,已经为70余个项目提供定制软件服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尤其能及时把握行业需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并在研发规划中根据行业需求对公司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从而保证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数字政通首创建设了第一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第一个专业网格化系统、第一个社区网格化系统。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4项核心技术和11项软件著作权奠定了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公司的核心技术为项目提供了高效的构建工具,大大提高规模化项目实施能力,满足了各级政府的需要。

专业化销售模式 建立良好客户关系

公司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在全国建立三大区域的售前、售后一体化服务团队,实现对全国市场的扁平化管理,通过公司已有的大量用户应用示范“点”建立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用户网络,推动以省为单位的“面”状市场营销。公司把已实施数字化管理项目的70余个城市,作为重要的示范应用“点”,通过以省为单位的行业市场宣传活动,不断让各省的潜在客户充分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潜在客户在这些“点”的参观学习能够形成对公司的良好印象,推动行业市场良性发展。同时,数字政通充分利用中国电信、ESRI、甲骨文、金蝶公司等合作伙伴及其所属的地方子公司、分公司营销网络,扩大业务营销范围,共同开发各区域市场。公司还与全球最大的GIS技术提供商ESRI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国土资源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域,公司是ESRI重要的二次开发商,被ESRI认定为2005-2006年度优秀合作伙伴、2007年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数字政通在数字化城市管理行业独占鳌头,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2007.2008和2009三年,公司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37万元、5503万元和7218万元,实现净利润:1941万元、3013万元和4104万元。公司本次IPO募集资金投向以下项目:“新一代”数字城管系统项目;数字社区管理与服务系统项目;专业网格化系统项目;金土工程“一张图”监管系统研发项目等。该四个募投项目的建设期均为1年至1年半。预计项目达产后,将新增营业收入1.2亿元,新净利润约4000万元左右。新项目将引领公司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崭新阶段。能积极有效地提高公司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希望投资者予以积极关注。

第7篇

关键词:场馆学习;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向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 2015) 06-0005-07【DOI】 10.3969/j.issn.1009-8097.2015.06.001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各级各类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使其成为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所。如何充分运用各种新兴信息技术来优化场馆学习的物理境脉、展品交互模式及资源创建与分享形式,从而使参观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场馆学习体验,实现更深层的意义建构,这日渐成为场馆学习研究与实践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与现实挑战。国内外很多博物馆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 新兴信息技术在场馆学习中创新应用的现状分析

目前,与场馆学习最具有相关性的信息技术主要分为三种,即移动技术、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技术。移动技术的创新应用极大地展现了场馆学习的非正式特征,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充分释放了场馆学习的体验性,而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技术则为场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与有效的管理架构;三者结合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场馆学习的数字化转向。

l 移动技术

移动技术使“便携式博物馆”成为现实。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方便参观者随时随地获取资源与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移动技术充当了参观者与场馆中各种数字资源和展品无缝联结、深层交互的桥梁,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因而成为各级各类博物馆关注的热点。相关机构的移动技术应用情况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有30%的受访者回应说他们所在的博物馆已经应用,23%的教育工作者回应说其所在的博物馆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应用,36%的受访者回应说其所在的博物馆没有应用也不打算应用;到2013年,这个数字分别变为43%、23%和25%。由此可见,移动技术在博物馆中的普及非常迅速,已成为对场馆学习影响最大的信息技术。

目前,场馆学习中的移动技术有很多,应用较为普遍或相对较有前景的移动技术主要有移动应用程序、社交媒体和基于定位的服务。其中,移动应用与社交媒体为场馆提供了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场馆可以运用这类技术为公众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包括各种展教活动与展品资源等,而参观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移动应用程序完成知识共建共享及虚拟学习体验。定位服务是一种能够显示参观者当前位置的技术,它可以记录参观者感兴趣或参观过的展品或展项,当再次定位到与参观者存储数据相关的信息时,便会向参观者发送如购买仿制品、特别优惠或附近开展的活动等信息。2013年《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认为其在未来三至五年的时间里有可能会在博物馆中得到广泛应用。

2 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

智能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不仅是构建数字博物馆的关键技术,而且为场馆学习开启了一种通过计算机建模、模拟与仿真来感知展品及环境的全新体验式学习模式。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参观者的个性特征为其提供订制化的支持与服务,能极大改进与提升参观者的参观体验。比如,基于情境智能的博物馆导引系统可以在没有通过交互请求的情况下向参观者主动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虚拟现实技术在提供高度逼真的虚拟展品的同时,还能为参观者提供一种浸入式的交互环境,从而非常有效地增强参观者在场馆学习过程中的社会互体验。有研究表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三维在线虚拟博物馆可以以一种非常积极正面的方式增强或影响参观者在博物馆境脉中的学习体验。

目前,在场馆学习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手势的运算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自然用户界面与虚拟访问技术等。基于手势的运算技术以便携式的移动设备为载体,参观者可以通过手指等身体部位操作设备,其最大特点是可以让展品在交互过程中主动回应参观者。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使博物馆中不可见的东西变得可见,尤其有利于学习者在博物馆这种非正式情境中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它使参与者以一种全新视角来审视周围的一切,用户依靠一个特定的视觉标记来获取准确信息,以此将数据信息与真实世界的对象、背景与过程结合起来,加深对展品的认知。而自然用户界面与虚拟访问技术则改变了传统场馆学习中“请勿触摸”的拒绝式指令,参观者可通过多点触控台、互动墙等中介与展品互动,这有助于弥补基于对展品保护而限制参观者与原件互动的遗憾。

3 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技术

资源开发技术是指以馆藏展品为中心的数字化内容创作及相应的新型互联网出版技术。这类技术已被初步应用于场馆学习的资源建设与管理中。但就目前的应用范围与水平来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原因在于:硬件设施的建设耗费了博物馆过多的资源与精力,而相关内容资源的发展与应用却被忽略,加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成效需要我们长期坚持才能看到,这更加剧了这一技术应用的相对滞后。目前来看,实物展品仍是无可争议的场馆学习的主流资源形态。但2013年《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认为,数字化出版技术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里会在博物馆领域取得非常广泛的应用。这样一来,便会产出大量数字化的场馆学习资源,对这些海量资源的管理就需要应用相应的知识管理技术。

在场馆学习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数字保存与开放内容技术。数字保存技术的核心是为每一件展品提供数字化的细节资料支撑,使其能够跟上时代与技术的发展,满足参观者的认知习惯。目前,数字保存技术在博物馆领域内应用的主要问题是来自政策与战略方面的挑战。有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3年,只有7%的博物馆过自己的数字保存政策或战略,而同期图书馆与档案馆的比例则是48%和45%。博物馆在数字保存的政策或战略上己远远落后于同类机构。借助于开放内容技术,场馆展品便成为数字化的网络资源,这些可供公众传播、利用与重组的资源构成了开放内容。近年来,在开放内容的开发中,展品的知识产权、所有权等问题持续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一方面,从理想角度出发,博物馆应走在开放内容模式的最前沿;但另一方面,出于现实考虑,则需要在资源共享与尊重原创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信息技术在场馆学习中创新应用的关键趋势

l 参观者冀图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与博物馆的无缝联结,泛在学习日益流行

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能够突破传统博物馆在参观时空上的限制,借助互联网与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与展品进行互动,这已成为公众对场馆学习的切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参观者还对场馆学习的互动方式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如希望博物馆的官方网站能够提供与实地参观相一致的交互学习体验、更为广泛珍贵的数字化资源以及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执行的与展品相关的交互任务。与此同时,那些喜欢实地参观的访客还希望可以借助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来优化自己的场馆学习体验,如通过自带设备提前预订门票、访问数字化展品资源、了解场馆服务特色和制订场馆参观路线等。

2 数字化媒体资源创作与项目编目持续占据着场馆学习资源建设的较大份额

博物馆的核心职能之一是对文化进行“阐释”,且其对展品的阐释方式将直接影响参观者的学习结果。数字化馆藏资源,尤其是数字化展品的迅速发展为参观者提供了多种学习通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汇集高质量数字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富媒体”实现参观者与展品的深度互动,进而推动更加深层的意义建构已成为场馆学习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来自不同类型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也逐渐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即所有参观者都希望自己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获得所需资源与信息,而这种期望的实现显然需要博物馆具备科学、简洁的数字化项目编目。在编制项目编目的过程中,博物馆可以通过设计公众参观学习单(Work-sheet)来弥补项目编制的不足。目前,这种通过学习单来辅助用户参观场馆的方式在国外场馆学习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3 跨机构的协同与合作日渐成为场馆学习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场馆学习、社区教育项目以及数字化资源建设等诸多领域呈现出整合发展的趋势,合作的边界也越来越趋于模糊。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在网络环境下,与印刷机构排版制作的教育资源相比较,“原生态”的数字化展品信息更加受到公众的青睐,且其应用范围也更广。与此同时,场馆学习中传统的持续性、大规模、由基金会资助的项目开发模式己在走下坡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各研究机构在数据生成层面相互合作,第三方组织负责对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等实际工作的全新模式。目前,各大博物馆都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加强了与高等院校间的合作。如波士顿科学博物馆、明尼苏达科学博物馆、探索馆三家与研究纳米科技的相关高校合作,创建了“纳米非正式教育网络”,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对与纳米有关的公共科学活动的参与。

4 数字化时代的开放内容、互联网技术等正改变着场馆及其工作人员的角色

在数字化生存时代,大数据是基础。这意味着人们倾向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决策,公众要想参与到对社会公共决策的讨论中,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字化阅读能力与大数据解释能力。然而,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五分之一的美国人处于被数字化时代遗弃的危险中,因此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博物馆有责任确保这些公众具备21世纪必备的数字化读写技能。与此同时,数字化学习资源从未像今天这样开放且容易获得,因此博物馆教育工作者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

5 日益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提高残障人士对博物馆的可访问性被提上日程

在教育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场馆学习也越来越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保障弱势群体、特别是残障人士的学习权利,越来越重视如何创建一种面向所有社会公众的、具有包容性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有学者提出,应该从社会公正、社会再生产以及教育学这三种理论视角相互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场馆学习框架,把焦点集中在如何有效提高基础设施的可访问性、公民个人的素养以及社群的接受度这三个方面,以切实促进场馆学习的公平。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可以充当一个强有力的杠杆。博物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消除弱势群体、特别是残障人士访问博物馆的障碍,比如为盲人或视力有障碍的残疾人提供可以借助于触摸技术进行感知的3D虚拟展品,运用触觉来弥补视觉的不足,以此来提高他们在场馆展品、设施及应用程序等方面的可访问性。

三 技术视角下场馆学习创新发展面临的若干挑战

1 综合性数字化战略的缺失制约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场馆学习的数字化转向几乎涉及博物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有一个长期性、综合性的发展战略作支撑,而且还要把其教育职能的发挥与作为公共科技文化机构文化传承的整体使命统一在一起。而目前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博物馆都缺乏一个可靠的数字化战略,导致它们在场馆学习方面进行的各种数字化创新探索都是碎片式的,缺乏整体性、协同性和长期性。对博物馆来说,一个优良的综合性数字化战略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涉及空间、设施与运营等博物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与环节,并把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规划技术基础设施与数字化展品资源建设,为自身的数字化转向以及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技术保障与内容支持,这是博物馆发展的核心;对博物馆的资金分配、电子营销、慈善事业、创收及数字保存制订合理计划,这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辅助,也是场馆学习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2 经费不足及技术设建设滞后影响着场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在场馆学习中的创新应用面临着经费投入不足、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等问题。博物馆是公共科学文化机构,其运营经费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只有极少数私立的博物馆在运营上完全不依赖政府。总的来说,作为公共机构的博物馆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普遍较为落后,在市场化运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之前,来自政府财政拨款的多寡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场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世界经济衰退使各国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对博物馆的财政支持也必然减少。于是便出现这样一种景象:一方面预算不断缩水,而另一方面成本逐年上升、公众对于新技术服务的呼声持续走高。资金投入捉襟见肘成为世界各国博物馆面临的普遍生存境遇。尽管博物馆的管理层明白为参观者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与学习支持的重要性,但现实中财政方面的窘迫让他们缺少必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来实现场馆学习数字化的愿景;有时候为了维系博物馆的运营,他们甚至不得不缩减本来就不多的用于教育与学习方面的资金投入。

3 博物馆在数字化内容制作方面远远落后于商业与工业部门

信息技术在很多领域内都己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但在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却相对滞后。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在市场的驱动下,博物馆为满足社会公众的参观需求,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上尽管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相比较为领先,但却显著落后于工业、商业等社会部门,尤其是在数字化学习内容的创作上更是如此。很多博物馆都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数字化内容制作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它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更新与重组其目录、网站信息等,而且还要让这些信息与各种日益增长的媒体技术设备相互匹配。更为重要的是,为取得最佳效果,与参观者认知规律相关的各种媒体技术设备对数字化资源的呈现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在目前的情况下,博物馆提供的数字化内容不能覆盖所有的展品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参观者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措施是调整内容制作的生产流程、改变内容制作的授权机制,在制定并统一内容格式要求及审核标准的基础上,赋予参观者制作内容的权利。

4 博物馆管理层对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缺乏远见与深度理解

许多博物馆的管理层都对信息技术在场馆学习中的创新应用缺乏远见与深刻理解。他们没有意识到数字化转向对提升场馆服务水平尤其是场馆学习效果有重要作用,也不能理解博物馆在履行其公共教育职能过程中使用的这些信息技术与公众日常接触到的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差异及协同效应,还低估了参观者对于在线访问与展品数字化资源的期望程度,更没有看到使用信息技术参观场馆的虚拟访客在众筹与市场营销方面具有的巨大潜在价值。与此同时,博物馆的管理层对新兴技术的投资回报也存在担忧,尽管评估各种展陈与展教项目的应用价值是博物馆的日常工作,而且博物馆的管理层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涉及新兴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时,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使得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评估结果不佳。究其原因,在于博物馆的管理层在制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评价标准时总是忽略技术使用对参观者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同时还会有意无意地忽略信息技术在获得潜在访客、提升参观者兴趣方面的价值。评价标准的扭曲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在场馆学习中创新应用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障碍。

5 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不适应场馆学习的数字化转向

尽管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显然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在博物馆教育中就一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在场馆学习数字化转向的进程中,尽管存在着诸如资金投入不足之类的难题,但最关键的挑战还在于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不适应场馆学习数字化转向的现实需要。从教育到市场规划,信息技术影响着博物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并重新定义了博物馆的组织结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角色。面对数字化的挑战,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信念、实践还是在内容上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意识与愿景,是否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不仅是信息技术在场馆学习中创新应用的内容之一,而且直接影响与制约着场馆学习的最终效果。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数字化技能是促进各部门之间交流合作的关键,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阐释产品、提高参观者的学习体验满意度,是每一位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专业发展止步不前。他们既没有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受过系统的数字化技能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方面的培训,也没有在工作期间通过相关的在职培训来优化其信息技术能力,使得他们在场馆学习数字化转向的过程中不仅不能发挥应用的促进作用,有时反而会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第8篇

近日,第十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召开,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等30多家重要的IT企业参与论坛,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支持和协助。本次论坛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相关内容的解读,研讨了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展望了前沿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并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用户的实际需求做出满足。值得一提的是,LG商用凭借在商用领域及教育行业的多年深耕,推出了具备多用户显示模式的慧联显示群组解决方案。LG慧联的推出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解决了信息化普及率低的问题,由于多用户显示模式减少了主机数量,大大降低了信息化设计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LG绿色节能显示器也是低碳背景下适合节能环保型数字化教室构建的一个亮点。

在日前启动实施的《规划纲要》中,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做出了指导性的明确要求。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编制“十二五”规划、为“十二五”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中,对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尤为重要,一方面教育机构以信息化手段改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推进节能环保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普及;另一方面,更多业内信息技术领先的商用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在双方的积极努力下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快步发展。

在全球低碳潮流的影响下,教育机构信息化建设与节能减排同样密不可分,使得商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解决方案上更加突出节能和创新。2010年4月在浙江义乌举办的第59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上,商用显示领域领导厂商LG和三星分别展示了创新的高科技智能化互动解决方案,引领行业趋势。目前看来,LG商用推出的慧联显示群组解决方案已经凭借创新优势获得众多用户认可,在推进节能环保型数字化教室构建过程中更取得不俗进展。

由于学校电子教室、数字化教室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最广泛,创新的技术让数字化教室的互动功能和教学效率更为提升,同时在绿色节能方面更亲近环保。

LG慧联显示群组的推出对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提升教育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LG慧联的创新在于打破了传统“一台主机配一台显示器”,创新实现――“一拖N”多用户互联显示模式。LG慧联的推出实现资源互联共享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教育信息化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解决了边远地区采购费用有限、教育设备难以普及的困难,在中国市场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也更多地被教育行业用户所接受,成为教育行业信息化创新的标杆解决方案。

在教育机构构建节能环保型数字化教室的过程中,LG慧联群组的低能耗与绿色显示设备无疑更符合节能减排在教育行业的推行。首先,LG慧联群组最多可以实现1台主机连接30台显示器,并且可以和谐互联,因此以一个拥有100台计算机的数字化教室为例,使用LG慧联解决方案的教室可以减少90%的主机能耗;其次,LG慧联显示器具有睿智节能技术,同时拥有绿色护眼功能,可以构筑更为环保的学习环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9篇

关键词:数字经济;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1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83-03

数字经济是一场数字技术推动的经济革命。这场数字化革命正在以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推动力,以开放的知识为基础,从制造领域、管理领域、流通领域的数字化扩展到包括政府宏观调控的一切经济领域,逐渐形成一个经济体系。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是美国数字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解决凯恩斯主义所遗留的滞胀问题,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渐抬头并呈现占主导地位的趋势。美国传播学者丹・席勒(Dan Schiller)指出,以“应该让市场自己遵循其自然的逻辑”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新被奉为美国国内的正统理论[1]。80年代的里根时代和90年代的克林顿时代都很大程度上遵循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理念。最近几年,新自由主义思潮成为美国数字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之一。

首先,作为数字经济重要技术推动力的因特网本身就是自由思想创新的产物。一方面,因特网的设计思想避免了垄断集中,体现分散自由;另一方面,因特网为数字化的信息提供了自由流动的空间。因此,因特网不仅是流通领域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支持,更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因特网生长的土壤,孕育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其次,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自由市场观点和理念渗透到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中,特别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电信和传媒业发展的政策中,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通过一系列程序对电子计算机业、电脑业和电信业的界限一再进行重新划定,将蓬勃发展的网络业中越来越多的部分划到放松控制的电脑业一边,促进电脑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主张把政府的控制管理降到最低程度、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原理的作用的思想,在美国电信和传媒业决策中逐渐占据优势,更使有关决策出现放松管制的特点。1980年,在《有关计算机的第二次调查》中,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决定,作为美国电讯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受政府管理的电讯公司也可以成立分公司,不受制于现有管制措施。这一措施使得被赋予特别市场自由权的专业化网络行业向整个电信市场扩展[2]。1996年,美国通过了《1996年电讯法》,消除电信行业的垄断,开放所有的电信市场,放松了对不同种类的电信和媒体公司相互进入业务领域的限制,允许不同的媒体市场相互渗透,促使美国全国范围内的从电信运营到硬件制造、软件开发、网络通信、互联网服务、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展开新的竞争和重组,从而推动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3]。由此可见,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渗透,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

二、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数字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证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美国政府不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而且还通过政策支持保障数字经济健康高速发展。首先,美国政府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提高消费者对网络的信任度。美国政府通过《关于信息系统保护的国家计划》构建联邦政府的信息安全模式,推动公众与民营之间的自愿合作,以保护信息基础设施。美国商务部企业服务局与产业界、消费者代表和政府部门共同合作,开发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密码系统,专用于网上消费者的保护。另外,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采用网上冲浪的方法,对网上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对于网上的欺诈行为,司法机构按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其次,美国政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1999年10月,美国通过了《域名权保护法案》,规定域名与商标保护统一,不得冒用、非法注册或使用与他人域名十分相似的域名进行网上商业活动。在域名的管理上,将过去的政府负责注册登记改为由因特网域名定名公司(ICANN)和网络解决方案公司(NSI)代表政府负责域名的注册登记,大大降低了域名的注册管理费。最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1996年底,克林顿亲自倡导成立美国政府电子商务工作组负责制定有关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并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实施。1997年颁布《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并具体提出五项原则:(1)私营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2)政府应避免对电子商务的不当限制;(3)政府必须参与,并致力于支持和创造一种可预测的、受影响最小的、持续简单的法律环境;(4)政府必须认清因特网的特性;(5)应该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因特网上的电子商务。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球和全国商务电子签名法案》,使在线合同或在线交易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进一步方便企业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三、官―产―学―公众创新模式是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源泉

数字经济之所以在美国兴起和繁荣,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特网演化处在官、产、学、公众各类主体组成的创新网络之中。正是这一网络机制促成因特网的迅速普及发展,带动整个美国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变。

美国数字经济是数字化技术在经济领域创新以及渗透的结果。创新包括了技术、制度和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单单市场需求的存在或者技术机会的存在都不能促成技术革新,单独看来,这两者都是技术发生革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他们同时成立的时候,技术革新才成为可能[4]。也就是说,脱离了产品服务创新的市场需求,单纯技术创新不会促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美国苹果电脑为例,就可以清楚地认识这一点。苹果在PC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过去十年,苹果获得了1 300项专利,相当于微软的一半,几乎相当于戴尔的1.5倍。但是,创新能力并没有使苹果公司置身于食物链的顶层。1981年,该公司营业利润率高达20%,而目前仅有0.4%,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目前,该公司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仅有2%,无法与戴尔和IBM相匹敌。苹果公司充分说明业务模式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戴尔、亚马逊、eBay等公司都是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模式,迎合更多的消费者[5]。因此,美国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是由技术创新需求和产品服务创新的市场需求相互推动。

事实上,传统的“官―产―学”三线螺旋体创新体系仅仅提供美国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的需求。美国科研体系的特点是政府、企业和大学单独或联合资助进行研发活动,促成了美国产生大量创新成果,并得以产业化与商业化发展。因特网正是在这种政府、企业和大学创新体系中由国家投入基础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企业积极支持和参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这种建设新的创新环境的过程中,机构和国家的界限被打破。相反,原来互不联系的三类机构,即公共(官)、私人(产)、学术(学)三方面逐步适应共同工作,相互交织作用,进一步在创新进程的各个阶段建立了相互联系,形成了“三线螺旋体”。

但是,“官―产―学”三线螺旋体创新体系忽略了产品服务创新的市场需求,还不能够完全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源泉。结合苹果电脑失败的教训可以看出产品、服务等业务方面的创新同技术创新同样重要,而且这些归根结底取决于对公众偏好的满足。公众的偏好需求驱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方向,引导政府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在进一步满足公众偏好的基础上,公众积极广泛地参与在线购物、虚拟社区、数字学习、数字娱乐等都构成推动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动力。而且,当前美国的部分研究机构在统计数字经济发展状况时,都对公众的上网比率、上网时间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兰德公司在加强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议中同样认识到设法让民众了解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民众通过什么方式来支持创新。这些都说明公众是推动美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公众与“官―产―学”三线螺旋体创新体系相互作用,形成“官―产―学―公众”创新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技术创新、产品服务的业务创新,成为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源泉。

四、风险资本是美国数字经济转型的“革新力量”

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企业与创业资本或风险资本的互动式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谓风险资本是由职业金融家(即风险投资家)连同管理一道投资到年轻的、快速增长的、并且有潜力发展成经济重要贡献者的公司中的资本,风险资本是初创公司重要的资金来源[6]。美国风险资本市场制度是一种增进和分享创新收益为目标的有效率的融资制度安排。风险资本投资的运行特点包括三方面:一是投资面向新兴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中的初创企业;二是风险资本还通过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企业创业;三是风险资本具有良好的退出机制。正是这三个特点使得风险资本能够通过独特的创新试错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把资本、技术和知识联系起来,赋予美国经济支持技术型初创公司发展的优越环境。20世纪90年代,风险资本投资在美国发展迅猛(见表1),相继培育出DEC(数字设备公司)、Intel(英特尔公司)、Microsoft(微软公司)、Compaq(康柏电脑公司)、Apple(苹果电脑公司)等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这些高科技公司为美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示范效应。

进入新世纪,美国数字经济遭遇挫折,风险资本投资的绝对数额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但这并没有削弱其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统计表明,2000―2003年期间曾经接受过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在就业创造和销售收益增长方面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仍然超过其他同行企业。在信息产业部门这一现象更为明显(见表2),比如2000―2003年期间,计算软件整体行业出现裁员8%,销售额仅增长5%,而风险资本投资企业却仍然创造了17%的就业机会,销售额高达31%。因此,风险资本投资正在很大程度上拉动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

总之,无论是在美国经济繁荣或复苏阶段,风险资本都对美国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是美国数字经济转型中不可替代的“革新力量”。

参考文献:

[1] [美]丹・席勒.数字资本主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3.

[2] [美]丹・席勒.数字资本主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

[3] 郭庆光.21世纪美国广播电视事业新构图――“1996年电信法”的意义与问题[J].国际新闻界,1996(6).

[4] Rosenberg, Nathan. Inside the Black Box[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231-232.

[5] 龚伟同.技术创新毁了苹果[J].商务周刊,2004(4).

[6] 宋玉华.美国新经济研究――经济范式转型与制度演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55.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American Digital Economy

HE Xiao-yin

(Commercial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第10篇

一、知识管理与数字图书馆系统的融合

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的获取、组织、存储、传播,以及接收反馈过程可以套入数字图书馆框架中,形成整合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数字化资源、技术设施、专业技能、图书馆服务和知识管理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模式,可以广泛获取显性知识信息,进行有序化、系统化整合,使知识能够全方位地被用户所利用,将知识管理融入数字图书馆,可以充分挖掘与利用隐性知识,实现组织内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注重知识管理过程与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的支持和维护,维护知识资源就是坚持获取、组织、存储、传递知识的循环过程,并从数字图书馆社区中获取相应的反馈。知识管理与数字图书馆系统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1.获取知识在构建数字化馆藏时,获取知识是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过程的起点。获取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的过程包括技术、专业知识和社区服务,获取任务主要包括辨别显性或隐性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创造新知识,将传统形式的知识转化为电子形式,从网络中收集知识等持续的过程。捕获知识包括从产品、内部文件与数据库中收集重要的知识,从数字化环境中的学者和专家手里收集重要知识,或者从其他有价值的资源中收集重要知识。2.组织知识组织知识过程包括各种组织、管理、检索信息和知识方案。在数字化环境下,利用现存工具和系统设备来组织知识,而数字化环境包括记载与内容管理系统、分类和编目策略、摘要和索引数据库、引用索引、网上在线信息检索目录、网上检索引擎、网络工具如微信和博客等。知识组织为数字化图书馆建立知识基础,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为具体的知识进行编码与分类,建立索引目录。3.存储知识经过组织的知识存储在知识资源库中有着多种用途,如分类、知识地图、数据挖掘、元数据、浏览、检索等工具在知识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在数字化图书馆中,人们也经常利用这些工具将数字信息结构化,并运用这些工具辅助检索数字化信息。因此,在数字化图书馆中融合知识管理,有利于存储、检索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管理中的各种计算机技术(包括语言分析、人机互动等)能够帮助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接收数字化知识资源,而且具体和文件化的知识可以转化成数字化形式被完整保存。4.传播知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在适合的时间将知识传递给适合的人。知识传递是指将知识从一个人传送给另一个人的活动过程,传递的知识被实践、共享、应用、开发,最后实现图书馆工作的终极目的,即满足用户需求,进行学习研究、创造新知识、提升图书馆功能、构建知识文化。知识机构不是为了知识而构建知识,而是要确保知识得到实践与应用,并通过不同方式和服务进行知识传递。在数字化环境中,知识通过开展知识服务和知识产品进行传播,如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出版物、网络论坛、视频会议及协作工具等方式。5.反馈知识管理过程最终是从终端用户那里获得反映和回馈,掌握知识管理开展到什么程度能够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反馈的形式是对服务或系统进行评价和建议,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数字化形式获得,还可以调整或者重新设计系统和服务,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是现存图书馆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管理与数字图书馆系统的相互融合也体现了知识管理反馈的价值。反馈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对现存知识资源与服务的评估、了解知识需求、整合新知识与服务、修正现存系统、替换过时知识、知识评价、可持续发展,以及提供知识以满足数字化图书馆用户需求。图4就是支持知识管理与数字图书馆系统融合的过程,能够促进数字图书馆与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知识管理过程为数字图书馆系统发展提供一个整体框架,作为数字化图书馆的核心部分,知识管理已经融入数字图书馆系统中。该框架包括两个不同的模型:一是数字化图书馆模型,二是知识管理过程模型。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所有元素都拥有自己的知识方面。知识管理的一般过程指的是知识的获取、组织、存储、传播,为进一步发展收集反馈。知识管理过程可以相应地套入数字图书馆环境,促使数字图书馆可以转化为效率更高的知识共享机构,并在图书馆内外建立知识链接和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整个数字化图书馆系统能够被设计、运行和维护,最终从该系统中获取价值。

二、知识管理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

1.建立适合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由于数字图书馆服务个性化、集成化及动态化的特点,决定了数字图书馆必须变革传统的组织结构,转变原有的垂直型组织结构设置,创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重新调整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通过对知识内容的融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来挖掘、表述、重组和编辑新的知识产品;通过对用户知识库的分析,获取用户的需求爱好、使用习惯等具体化、细节化的用户信息,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及时调整服务角度与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通过数字图书馆组织结构再造,将可获取的资源优势、可开发的人才优势,以及可利用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基于服务的知识管理优势,从而构建以“知识流”为主线的扁平化业务工作体系和与项目相结合的灵活开放式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2.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是实现知识管理的核心数字图书馆利用特有途径和程序将知识传输给用户群体,可以促进知识资源合作共享服务,知识共享就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数字图书馆中引入知识管理可以培养合作、创新和知识共享型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论坛、研讨会、指导顾问系统等共享和传递知识,为图书馆内外建立有效的知识链,开展有利于知识在组织内外之间的流动与共享。也可以通过各个图书馆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利用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促进知识共享与交流机制的实现。此外,数字图书馆可以开展以知识导航为特色的知识管理,组建集资源与专家优势于一体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形式的网络联合知识导航站。加强馆际间知识联盟建设,积极与各图书馆之间进行高层次、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文献资源优势,为信息资源共享打造一种全新模式,实现全球知识共享。3.开展技术创新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关键将知识管理应用到数字图书馆系统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质上就是集知识信息资源与先进信息技术于一体,能够在知识管理层面灵活调动数字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及功能的发挥,完成信息到知识的转化,再到知识的组织、开发、服务与传播等工作。在现代信息环境中,只有掌握了技术和资源,才可以掌握先机。数字化资源的网络交流占据先天优势,拥有海量的潜在受众群体。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就是传输网络化,要求数字图书馆不断完善数字化技术与具有高速信息传输通道,以便用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围绕用户信息活动与用户信息系统来组织、集成、嵌入数字化信息资源与服务,以更直接、深入而有效地支持用户检索、处理、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实现数字化资源高度集成与深度融合。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创新为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图书馆只有不断变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4.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前提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已成为其他资源开发的决定性因素,人的知识已逐渐取代土地、资本和原材料,成为生产要素并直接产生价值,而知识管理注重对人和加工知识过程中的管理。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应重视人员的选拔、培训与利用,把开放员工头脑中的知识资源作为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引导和发挥其潜能,促使员工将图书馆的信息转化为知识,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满足用户需求,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同时,加强教育与培训也是数字图书馆用人的共识性发展原则,员工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与较强的创新能力,数字图书馆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与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外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深入开发信息产品,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与服务水平。数字图书馆是网络数字化环境下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全新图书馆形态,它体现了数字化社会对信息共享和信息开发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将知识管理视做对知识有效管理的过程,即对数字图书馆内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提炼、组织、开发、传播,以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把知识管理过程相应地套入数字图书馆系统,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功能。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图书馆一个重要依托工具与发展动力,图书馆已步入综合化、数字化发展的全新时代,数字图书馆必须建立一套高效运作的知识管理机制,将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给图书馆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与契机。

作者:杨岚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第11篇

【关键字】:数字化测绘技术,土地测量,应用探索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数字测绘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土地测量的工作中,使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土地测量紧密结合。同时伴随着土地测量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测绘技术工作在此过程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及影响,测绘技术在为土地测量单位各阶段提供测绘数据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土地测量单位降低成本,从而为广大百姓带来切实的实惠。因此,我们更加要重视数字化测绘技术,加强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改革与创新,同时也要加强和规范整个土地测量测绘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土地测量测绘更加的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要严格依照《测绘法》对有关测绘的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要求。笔者根据目前的数字测绘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数字化测绘技术,并结合土地测量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其具有的优势。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

1.数字化测绘简介

数字化测绘是利用现代化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对地质形貌进行采集并以坐标形式转化为数字化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通过专业软件处理得到地图的电子绘制方法。数字化测绘以计算机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高效、快捷、和精确的测量结果更符合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以往在白纸上画图的传统模式,并且具有精确的测量精度和较短的测量时间的优势。

2.数字化测绘的主要内容

(一)将地图数字化。当需要某一地区的数字地图,如果由于测量经费不足或是时间不允许,而不能对某一地区进行数字地图的绘制时,此种方法可以快速的解决这类问题。一般采用扫描矢量法,扫描矢量法的精度较高,但其主要依赖于原图的绘制精度。在扫描的时候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而产生误差,并且其绘制的结果主要是将原图数字化,导致其时效性不足。所以这种方法只能是应急需要,不可作为资料保存,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进一步测量对得到的数字化地图进行补充和更新,对一些具体事物的坐标进行精确调整,这样可以提高数字地图的精确程度以及实效性。

(二)数字化地图测绘。目前,这种方法是我国各个企业单位在测绘时所选择的主要方法。由于没有地图可以进行数字化或者测绘的地图要求比例很大都会选用这样方法。数字化地图测绘的精度非常高,一般可以将标记事物的精度控制在5cm左右。

(三)航空测量数字成图。如果地图在测绘时的面积很大,一般会利用航空拍摄来获取地面的影像,然后进行外业判读、内业建模,通过计算机软件对获取的数字资料进行模拟,可以直接绘制出数字化地图。

航测成图主要是利用空中摄影获得数字影像资料,然后通过内业的航测软件进行处理,成为数字化信息,利用计算机对影像资料与数字化信息进行比对后建立模型,最后利用专业的软件绘制出数字地图。航测成图的成本低、效率和精度都很高,并且可以讲在户外进行的测绘工作大部分转到室完成。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1.碎部测量

(一)进行地根的测量

可以利用PTK技术在开阔且平坦的地域进行图根控制网的设定,在结合GPS的动态观测网,可以发现一些点位的误差,并且误差较大,很难满足小于5cm的误差临近范围。所以针对一些城市街道或者建筑较为密集的地区,在布局的时候采用全站仪的方式,然后将图根的布局设置为结点网,这样可以避免误差而导致在结合边界附近出现超限的问题。

(二)进行数字化采集的方法

一般采用测界址点的方法对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属权单位进行测量;采用测量地形点的方法对其它地物进行测量。在进行测量采点时,为了便于记忆,测量人员通常将不同地物编制成为对应的不同属性的点。在打点测量时,需要先测一个地物后再测一个地物,将点通过内业进行数据转换,避免发生散点太多的情况而妨碍绘图。

(三)内业数据处理

在数据采集结束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中。由于采用的测量仪器不同,所以导出的数据格式也会有差异,因此需要将所有数据的格式统一转化为SCS标准格式,以利于后期的数据处理。在数据转换后,可进行地图绘制。测量人员可以根据街道、房屋、树木的打点顺序轻松绘制出初始数字化地图。

(四)外业调绘

在完成内业的数据处理后,其实整个地图基本上已经完成了70%左右,只要把初始的数字化地体打印出来与外景实体进行比对,将一些空白区域进行打点补充后连接即可。最后形成完整的数字化地图。

2.外业测量精度的控制方法

为了提高数字地图的绘制精度:①在野外工作时要严格控制转站的次数,一般连续转站都不该超过三次;②在碎部测量时,立镜一定要按照规范使用,先测量地物的,然后在制高点上打散点的方式测量内部,最后用丈量等方法做到精确测量,工作人员在设计时做好全面统计,并做好界址点之间精度检查表的精确统计。

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上的优点

(一)测绘结果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由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结果都是现实在计算机上,并且是以直观的图形方式进行显示,其中包含了地形特征、地貌形态以及地籍要素等方面的内容的。因此对于其测绘结果的查看十分方便,即使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读懂数字化测绘的结果。

(二)使用及升级的便捷性。数字化测绘利用智能化的操作方式,使得工作人员在土地测绘的时候十分方便。由于技术创新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着,尤其对于数字化测绘这样利用计算机智能绘图的测量方式,其技术更新的速度更是快的惊人。而数字化测绘只需要对软件进行简单的升级处理就可以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步。

(三)测量结果的适应性。由于每个工程对于测量结果中各个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老式的测量方式测出的结不能一次多用。而数字化的测量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数据加工,进而与更符合对其使用的要求。

(四)结果分析的基础性。将数字化测绘技术绘出的地图作为基础,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加工,以地图为底图进行规划,将实施方案在上面进行模拟。通过各种因素的制约分析,得到一个较真实的方案模拟结果。

四.结束语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于社会的建设也同时快速进行,就需要细致、精确的地质形貌资料。数字化测绘技术将传统的户外测量工作移至室内完成,不但优化了工作环境,减少了工作者的劳动量,由于计算机等其它先进技术的引入,还使得是测绘结果更加精确。虽然数字化测绘技术有很多优点,但其也存在不少问题,还需要测绘工作者努力解决。

【参考文献】:

[1]靳海亮; 吴庆忠; 金继读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现代测绘 2003-12-25 期刊

[2]靳海亮; 吴庆忠; 金继读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装备 2003-11-15 期刊

第12篇

1 数字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过去的档案管理都是手工进行,或者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下很多档案管理单位都开始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和保存,但是还是局限于手工方式操作和输入,并且技术局限在计算机的办公、保存、查找等功能上,对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比较缺乏,这样的管理和工作方式是比较落后的,工作效率较低。?底中畔⒒?背景下,通过当下的网络、通信、数据库技术帮助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档案数据的录入、处理、分析、保存,不仅能够让档案变得更加清晰、准确、保存时间长、查找方便,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是高校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

档案工作设备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并且很多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和机械化,与计算机技术相匹配进行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工和时间。尤其是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下,数字化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被广泛应用,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检索和查阅效率,这是适应时代进步和变化的必然趋势,是符合当前高校学生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让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和进步。

1.3 有利于资源共享,更好的服务使用者

过去的学生档案一般都保存在高校的档案管内,毕业后由学生自行带至工作单位或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查找和使用都需要本人亲自进行,十分不便。数字化信息背景下,高校逐渐将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到档案服务中,建立学生档案体系,并进行资源共享。资源共享让档案的使用者和查找者不用在亲自奔波,可以借用计算机或者手机进行查阅和搜集,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提高了高校档案服务能力和水平,但是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避免泄露个人隐私,这也是未来高校档案管理发展应该注重的方面。

2 数字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2.1 发挥新技术、新设备的优势

数字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本身就在发生着新的改变和进步,尤其是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上,要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必须灵活掌握和熟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要点,并对管理和工作时间、效率、投入等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让新技术和新设备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并在工作中探究新的使用方法和模式。很多高校的档案馆盲目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却无人会用,无人懂技术,导致新技术无法施展,新设备无法操作,浪费资源也得不到进步,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才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创新。

2.2 创新管理手段

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和工作模式有其落后性和低效性,但是很多档案管理体系还是比较明确和严密的,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下,要及时对传统管理方法进行革新和发展,使其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在引入高新技术和方法时,逐渐建立现代科技管理模式,并以传统管理手段为辅助。例如,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数字化档案馆,并由专业的科技人员配以档案专业人员进行共同管理和服务,将海量的档案数据和信息进行存储和平台管理,让档案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的服务使用者,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了档案管理水平的进步。

2.3 引进数字化技术

当前的档案多半还是纸质档案的方式呈现,分类整理和保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引进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技术,方便档案的分类整理和保存。高校可以建立电子档案库,并且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基础的信息录入,又专业档案工作人员来审核和整理,并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档案进行编码和保存,便于后期检索和查找。

以往,如果学生或者用人单位等需要调取档案时,一般是通过在计算机上或是纸质记载上查找名字等信息再去档案库房内查找纸质资料,并获取相关信息或者资料,比较费时费力,也增加了工作难度。如果可以给学生留存档案信息条码或者二维码等,等到需要时就可以直接到档案管理处进行扫描并快速获取信息和资料,从而实现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的过渡,便于保存和查找。

2.4 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数字信息化是当前的发展趋势,高校档案从业人员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还要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和培训。在强化从业人员的基础技能上,还要让相关岗位的人员学习和了解,并掌握与熟悉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尤其是在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的时候,要开展培训和学习,避免资源浪费。高校要建立一套考核机制,对档案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新技术新设备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检查,从而确保新技术得到充分发挥,并鼓励创新、支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