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训体系搭建方案

培训体系搭建方案

时间:2023-09-05 16:59: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训体系搭建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训体系搭建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指标;战略;HPS;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1

1 平衡计分卡系统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1.1 平衡计分卡推进现状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工具和理念。在上Hyperion计分卡系统(Hyperion Performance Scorecard,简称HPS)之前,公司已经开始通过Excel表和ppt等形式推进和使用平衡计分卡,但这种方式有很多的局限,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很多数据需要人为的去收集、整理和计算,关键指标之间没有建立联系,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公司平衡计分卡的推进进程。因此,公司提出这一信息化手段来改变现状,改善计分卡管理推进的执行效果。

1.2 平衡计分卡系统总体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平衡计分卡软件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建设目标:

(1)建立全集团统一的战略性绩效管理视图。

(2)实现企业战略的层级渗透与分解。

(3)实现战略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融合与集成。

(4)进行客户化开发和BI系统搭建,并与公司协同平台集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1.3 选择HPS的优势

公司前期ERP系统建设应用了Oracle的EBS解决方案,已初步具备了业务处理及信息管理基础。为了使平衡计分卡软件系统能够与公司现有ERP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同时也为了实现绩效考核乃至战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提高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更好地满足各层级管理人员的要求,采用专业的Oracle Hyperion Performance Scorecard(简称HPS)产品来提升整个集团的绩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HPS能够容易地提供丰富的功能,支持问责、协作和沟通企业范围绩效与策略;提供丰富的战略和责任匹配功能,以及基于网络的级联记分卡,留言板论坛和讨论进程;提供丰富的,易于使用的创新工具套件,有多维分析功能,并集成了当今最完整的绩效管理应用程序套件。

2 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

基于公司平衡计分卡现有管理基础,通过对现状及需求的调研,借鉴国际和行业管理最佳实务,使用Hyperion产品建立相应管理系统和综合分析体系进行展示,从而确保公司计分卡管理的顺利推行,达到集团战略的有效落实、绩效管理的实时监控。

2.1 统一平台和综合分析

搭建的统一的信息平台以结束多个系统进行独立业务管理的局面,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应用系统平台内管理企业绩效(包括期初目标下达、执行期间的战略监控、最终的分析展示等)。

前台:Oracle Hyperion绩效管理套件和Oracle BIEE综合分析系统。

后台:统一的Oracle数据库管理企业级数据存储。

搭建BI综合分析体系,使各系统间信息交互流转,通过数据集成工具将信息同步到BI分析数据库。展示分析包含战略、运营、绩效三个层面,每个层面中根据管理需求分为不同的分析主题,突出管理的重点思路及方向,满足公司经营管理的重点业务展示和公司领导层的整体掌握与决策的双层需求。

2.2 平衡计分卡系统架构

建立了符合集团要求的HPS系统内架构建设。未来公司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在系统内增加减少法人实体、业务单元等。

公司根据战略发展需要,进行了HPS系统规划设计,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领航实施、全面推广的战略,分节点,分阶段实施的方法,进行了前期规划,在此基础上,HPS系统搭建适合集团管理需要的系统管理模型。

2.3 统一基础数据与编码

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数据管理平台。首先是编码问题。基础数据的管理 不仅仅局限于指标编码,还包括维值编码、战略地图、行动方案、里程碑、战略目标等。

对于编码本身,我们在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要么没有相关编码标准化文档,要么没有贯彻标准化文档;多系统均自行管理,标准不一,一些历史数据难以追溯。经过不同项目组的多次协商讨论,达成HPS与其它系统的维值实现统一。

2.4 战略分解与执行

(1)制定战略地图。通过HPS的分析集成,最终会展示公司层级的战略地图,该图可以实现逐层的钻取与展示。点击每一个战略目标,均可以看到如下所示的分解链条,逐层追索,发现绩效问题根源。

(2)构建指标体系。在HPS系统中,可以建立不同层次的指标,这些指标之间有上下层级的支撑关系,我们可以在系统中得到完整的指标绩效列表。根据公司的业务需要,如果需要以文本存档,还可以直接导入EXCEL表中,进行相关的数据存档。

(3)指标执行与监控。根据公司管理的需要,我们开发了相应的管理监控报表,便于管理层随时查看战略的绩效执行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整改。点击不同的绩效指示灯,可以看到详细的指标绩效情况。

(4)战略分析与回顾。分析与回顾是对战略目标执行情况的评估及检查过程。通过分析与回顾了解整体战略的执行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指标的完成情况,寻找优化战略目标的途径及手段,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

3 项目实施情况

3.1 实施策略

此次HPS系统实施包括了年初战略分解、指标体系构建、战略目标下达、战略执行、战略监控与分析回顾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既严格按照顶层设计规划来进行业务方案、实施策略制定,总体实施策略为: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2)领航实施、全面推广;

(3)分节点、有步骤、滚动实施。

3.2 实施方案

本次平衡计分卡项目管理方案主要建立并完善了平衡计分卡各项管理流程,包括理清战略、绘制战略地图、构建指标体系、执行与监控、分析与回顾、考核评价等方面,优化了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对战略目标的支撑关系及内部的因果关系,规范了平衡计分卡管理制度及办法,确保公司整体战略的有效落实及公司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平衡计分卡梳理和优化涵盖了如下内容:

(1)厘清公司战略,加强指标与战略目标的衔接关系,确保公司战略的落实;

(2)梳理各级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加强指标间的承接及支撑关系;

(3)规范指标的各数据项内容,统一指标口径,便于推广及实施;

(4)规范平衡计分卡管理流程及关键控制点,使平衡计分卡管理工作更加流程化;

(5)建立健全平衡计分卡管理办法,划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6)搭建平衡计分卡综合分析展示模板,为企业制定战略及绩效考核的决策提供依据;

(7)规范平衡计分卡基础管理工作,为系统实施奠定基础。

3.3 数据收集与用户培训

根据上线计划,依据公司业务情况和业务方案,我们进行公司级和部门/分厂级共2个层面的数据收集,主要是指标和计分卡数据,并按层级进行分解。

为了公司业务人员迅速掌握HPS系统,我们举办了灵活多样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咨询公司的讲师尽量用业务人员来讲解系统,同时,业务人员需要带着问题来参与培训,这种培训和交流方式使得公司各业务系统的人在深刻理解业务的同时,很快掌握了HPS系统的功能,从而也保证了我们HPS系统的多次按时上线,和HPS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持续改进。

3.4 系统搭建和二次开发

根据业务方案,我们在系统内配置了符合公司业务需求的可扩展的系统环境。依据公司的业务特色、详细解决方案和测试结果,进行了HPS正式系统的搭建。

设置数据规范工作量大:公司50年来沉淀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大多不是很规范,有的标准不统一,甚至没有标准,这使得上线工作遇到巨大困难,我们一边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一边推动标准化建立、标准化贯彻执行,一边还要将整理完的数据按照标准化文档规范,再导入HPS系统。

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公司的业务需求进行了客户化二次开发工作,开发内容包括:

(1)BIEE分析展示;

(2)与ERP系统的数据接口;

(3)与协同平台的接口:

(4)与统一用户认证平台的接口;

(5)相关明细报表与统计表报。

3.5 上线与维护

按照实施策略,完成公司层级平衡计分卡的上线工作,并建立了支持中心,对上线后的业务单位进行维护和优化工作。

(1)问题解决列表:记录问题并每周例会,跟踪进度,形成解决方案等。

(2)定期走访:对上线业务单位进行走访,记录意见和建议,并迅速反馈。

(3)两级团队支持:在各上线业务单位均设立关键用户支持团队,关键用户凭借对业务、系统的了解,在现场解决大部分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开发商和公司IT人员组成的支持中心进行解决。

(4)上线后,每年的指标体系建设需要经过几轮的论证才能确定,并导入到系统中。并根据实际业务操作情况,进行操作再次培训、业务规范再次培训、解决方案讨论更新等工作,形成计分卡系统的持续运作与支持。

4 实施收益

自HPS系统上线以来,共实施了56个独立部(中心)和分厂的计分卡,每年年初2000多个指标的指标体系搭建,半年和年末两次回顾,使公司的发展战略得以落实。今年又实施了各分厂的两级计分卡。经过公司各业务部门领导和同仁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收益。计分卡系统正逐步成为帮助公司管理层提升管理水平的强大工具与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卡普兰、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2]Hyperion? Performance Scorecard User Guide.

第2篇

中国行业信息化企业学习

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提供企业e-Learning租赁外包服务的供应商。公司以SaaS (软件即服务)模式,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平台及专业实施服务,帮助企业快速拥有和运营自己的企业网络学院(网络大学),已成功服务超过5000家各行业知名企业,是目前中国企业客户及学员数最多的e-Learning提供商,是值得众多企业依赖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公司还建立了驻地服务机构超100家的售后服务保障体系。

上海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完整的、丰富的行业必备经验及专业研发团队,在在线学习、多媒体课件开发与制作、企业培训与咨询、互联网运营技术及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提供全面服务。

公司秉持三大理念――最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最有效地保障客户投资、最符合客户长期发展利益,时代光华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为客户提供“高价值、低成本、零风险、快速实施”的企业级在线学习一站式解决方案,协助客户持续提升组织能力与绩效。

公司融汇了600多名中国优秀实战专家,整合了庞大的符合商用品质标准及自有版权的企业培训课件库(数量约占全国市场同类课件的50%),全面整合了在线学习、在线考试以及企业的线下学习(培训)的管理功能,并且通过与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员工发展系统的对接,实现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公司势能企业网院的企业学习解决方案兼具以下特点。

适用性企业学习解决方案是在产品设计、开发和技术实现等整个过程中不仅吸取国外成功的技术和经验,更从中国企业和中国学员的特点出发,比同类解决方案更加适合中国企业和中国学员。其主要表现在学习管理重控制,以提高绩效为导向;学习内容重权威,以优质高量为导向;学习过程重交流,以加强互动为导向。

易用性时代光华企业网院的企业学习解决方案是以“让每一个会上网的人都会使用我们的产品”为目标,也是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的标准,因此以开发网站的要求开发软件产品,比如在菜单布局上,打破传统的按业务流程排序,改为按使用频率排序,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近千家企业用户和数十万学员的改进建议,是促进我们持续优化的动力和源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用户的建议都可能对平台易用性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

规范性企业学习解决方案不仅支持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源上传和管理,而且支持符合通用国际标准的课件导入和管理。公司对所有产品都进行了规范化设计,都有规范化要求。

灵活性企业学习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自定义组织结构、岗位结构和角色,自定义课程、知识的分类和开放范围,自定义题库、试题有效期、试卷和考场,而且引入“标签”分类,可以灵活地进行人员管理,组织学习和组织考试。在开发中考虑到各种规模企业、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学习解决方案为各家企业量身定做,以满足各类企业的需要以及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科学性通过对大量企业会员以及学员使用行为与使用效果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企业学习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向广大会员提供详细的统计分析报告,而且对于相关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指导产品的开发方向和开发重点,保证解决方案中开发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这种实证研究确保了解决方案的科学性,而不是基于理论假设和开发人员的空想。

扩展性企业学习解决方案中的产品平台是基于组件开发,业务逻辑层与页面展现层分离,数据库与客户端分离,因此无论是功能扩展还是并发用户数量扩展基本都没有限制。不同于其他LMS的设计,底层结构从开始设计就要求能够支持千万用户级和持续功能升级。现在每个月至少有一次大的升级和优化。

公司深受用户好评:10年培训行业经验累积、6年e-Learning服务锤炼、5000多家客户经验见证、85% 以上企业客户续费率、超过50个行业解决方案。

壳牌(中国):“2007 年,我们与时代光华合作,搭建了壳牌经销商网络大学。作为经销商能力体系搭建和发展的重要工具,网络大学建立了经销商老板、业务经理、销售人员三级课程体系,实现‘学习一站式标准化覆盖’,促进壳牌核心知识和技能快速有效向经销商传递。时代光华长期、高水准的应用实施服务,使我们的e-Learning 项目有效引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地节省培训成本、学员管理和支持成本,极大地提升了投资回报率。”

第3篇

一、具体任务

《县商务局、工信局、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具体任务是: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以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扎实抓好党政推动、市场运作、协会牵引、基础配套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到2015年底,实现全县乡(镇)、行政村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宽带网络全覆盖,通互联网农户达25%以上,通讯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1处,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开设网店300家,实现乡级电商服务站和村级电商便民服务点全覆盖,电商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

到2018年底,电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网上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全县累计开设网店1000家以上,电商交易额累计突破10亿元。

二、工作进展

我县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成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8个镇级电商公共服务站和248个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点,搭建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构建了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成邮政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分拣中心、18个镇级物流中转站和248个村级“三农”服务站,搭建了物流仓储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全覆盖;建成电商培训中心,2015年以来,共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41班(次),培训人员4016人(次),带动就业1200余人。

截止2017年9月底,全县在阿里巴巴、淘宝、微商城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店铺730个,网上销售产品有茴香、葵花籽、羊肉、蜜瓜、人参果、沙葱、红枣、枸杞、锁阳、苁蓉等360多种;引进苏宁易购、京东商城、集群E家、2688、尚景捷讯、万颗商城、善融商务等10家电商平台在县城设立体验店;培育富达、瑞邦科技、供销通、金樽宝等本地电子商务企业31家;2016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4.3亿元,其中农产品网上销售额2.75亿元。今年1-9月份全县农产品网销额2.4亿元,同比增长16%。

依托省财政下达的2015、2016、2017年度电商扶贫资金对贫困乡镇站点进行改造提升,2015年省财政下达电商扶贫资金8万元,项目资金已及时下拨,主要用于电商扶贫试点乡1个(镇)和电商扶贫试点的村3个(镇首好村、号顺村、玉成村)完善提高和上线运营。2016年省财政下达电商扶贫专项资金8万元,项目资金已及时下拨,主要用于镇村、乡建设村、村、镇村、村、村、乡村、村等8个村级电商便民服务点的完善提高和上线运营。主要用于服务站点场地装修、展示产品购置、网络架设及通信、网店装修、电商培训、物流补贴等方面。2017年省财政下达电商扶贫专项资金25万元,主要用于镇、镇、镇村、村、村、镇村、村、镇村、镇村、村等电商服务站点的改造提升,目前资金使用计划已下达有关乡镇,有关乡镇按照资金使用方向拟定了实施方案,正在实施,近期将组织对实施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拨付资金。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县电商人才匮乏,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部分乡镇电商服务站点不能正常运营并发挥效益。

二是我县乡村地处分散,快递收发件少,物流成本高,收发不及时,电子商务普及难度大。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强化电商培训。加快推进2017年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确保按照培训计划内容和时间节点完成全部培训任务;支持电商企业、各类培训机构有计划分层次开展电子商务政策理论、运营操作等方面的培训,重点培训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工作人员、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网商和退伍军人等,为电商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4篇

杨诗语 张岩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1级在职研究生

摘要:文章通过描述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培训的现状,以X公司的员工培训体系作为案例展开剖析,经过分析,对该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不足之处逐一指出,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案,进而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培训体系,以激发企业员工的潜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保证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企业培训 培训体系

我国人力资源培训起步较晚。在90年代以前,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只是把重点放在员工的考勤、技能、合同管理等事务工作上,人事部门被定位为后勤服务部门。而90年代以后,随着大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人开始作为一项资源,一个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的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在这一管理思想的指导下,绩效评估、人才测评和薪酬激励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得以发展,并在实际的工作中显现了它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套独立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承担着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依靠优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培训,要以各种方式,帮助企业员工快速学习,培养他们富有创造性和实际能动性,培养他们具有超前的意识和系统的知识,民营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培训,才能让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培训体系的现状

目前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培训的重视不够、投入过少、方法不当、效果不佳等问题,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

1.培训体系发展缓慢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往往只注重投资企业培训的“硬件”设备,而忽略了提高员工素质,造成企业普遍“软件”发展跟不上“硬件”发展的脚步,使培训的“软件”与“硬件”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收效并不理想。

2.投入的培训资金不足

中国的民营企业对于培训的资金投入不足,即使是国有的大型企业用于员工培训方面的资金与发达国家相比也仍处于很低的水平,除了职能错位举办子弟学校和政治任务性质投资助学外,真正由于员工培训的投资微乎其微。

3.培训体系不健全

国内普遍的民营企业都没有形成健全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我国民营企业的员工培训现状不容乐观,中小民营企业不能模仿大型国有企业的做法,从国外的民营企业中寻求的员工培训经验又十分有限。使得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目前没有摸索到适合企业本身的有效办法,导致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

4.培训效果不理想

在培训中,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分为两种:第一种,培训实施后对企业的绩效和效益没有任何直接的或间接地影响,对企业的发展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第二种,为无用培训。在相关人力资源培训的研究中显示,大多数企业培训仅仅产生10%-20%的转化率,也就意味着企业培训的资源有80%-90%会被浪费,在培训评估方面,有6%的企业曾做过二级评估,所有被访问企业均没有进行过三级评估,也就是说,企业在培训结束后,自身并不清楚培训到底产出是什么。

二、X公司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X公司在做员工培训体系的搭建过程中,HR部门在搭建培训体系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培训体系的作用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众多国内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培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如何搭建好适合本企业的培训系统,充分发挥培训体系的作用,提高本企业的培训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员工培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总体上看,X公司在员工培训体系的建设上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培训计划不完善

X公司对本企业培训没有进行明确的计划,使得培训各方面因素考虑不周全,比如:每年都采用传统的模式授课,都是以学习和掌握既有的知识的技能为中心,不能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而企业培训的深层次作用恰恰在于开发员工的潜能。

如表1显示来看,X公司2007年年度培训计划非常简单,从表中,我们只能看到有关培训的一些基础信息,完全滞后于企业的发展要求。表中仅仅包括了培训人员、培训基本内容、培训时间安排、培训人员的概况等基础信息,缺少了像培训后期支持、考核办法、培训费用预算、培训地点安排等具体培训细节信息。缺少上述关键和重要信息和环节,将会使整个公司的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会给培训部门执行培训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2.缺少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

从与X公司的调查和了解中,我们发现:X公司在培训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缺少理性和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过程,基本不运用专业的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该公司的培训需求基本是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直接上报给上级管理者,上级管理者只是大致了解培训安排和资源分配,便决定是否实行该年度的培训计划。

任何工作做好第一步都是成功前提,而培训需求分析正是做好培训工作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关系到企业后续培训工作的成功与否。而X公司的培训需求工作基本不做,或者完全流于形式,都严重影响了该公司培训的目的和效果,最终只能落得培训工作流于形式的后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3.公司没有将培训管理落实到位

X公司要求员工每年定期参加培训,但是在开展培训之前,没有告知员工培训的目标和内容,使得员工们对企业培训的目的不了解,参与培训也全当作了应付差事,不仅没有起到员工激励的作用,反而是使一些员工厌倦。造成这样的结果大部分的原因是:公司没有重视培训管理在实际培训活动中的执行,公司、培训者以及被培训者都没有明确培训的目标并取得共识。很多情况下部门对于培训计划的执行不够上心。企业的其它部门员工对于自身责任不明确,这样就导致在推进培训指示的过程中常受到其它部门的忽视。

4.缺少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

X公司缺乏专业的培训工作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单一不全。X公司因为自身种种限制,培训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用简单的考试对培训效果进行考量的办法,并没有把培训与员工的报酬、职务晋升、职业生涯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后续基本不做连续的跟踪调查。忽视进行严格的考核,轻视了对培训效果的监视,没有科学的系统的评估方法,使培训结果得不到有效的反馈。这样一来,并不能提高考评有助于培训效果的表达,在培训上的巨大投入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

三、完善X公司培训体系的方案

1.完善企业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培训需求一样,是培训工作开始前至关重要的一步。培训计划制定的完善与否、质量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后期培训效果的达成。首先结合企业培训现状,分析企业的培训活动计划,明确企业培训的意义和目的。以X公司为例,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公司的培训计划:

一是分析确定企业培训需求:培训需求分析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公司整个培训效果的好坏,是整个培训开发流程的出发点。

二是明确培训目的、确定培训目标:根据员工发展需求和企业战略需求两大核心,确定培训目标。

三是选择培训对象:确定受训者群体的大小和成分。

四是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应该是相适合的。

五是确定培训形式和方式:培训形式和方式直接影响到受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利于受训人做好准备工作。

六是考评培训教师:培训老师的授课水平和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好坏以及听课学员的吸收情况,所以培训老师的考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七是选择培训时间:合理的安排和协调员工工作和培训的时间。

八是确定培训地点:为了保证培训顺利地实施,要事先选择确定培训地点。

九是明确培训组织人:明确培训的责任人,使得保证培训工作的高质、高效。

十是考评方式:为了验证培训效果,督促受训人员学习,每一次培训后必须进行考评。

十一是培训费用预算:保证培训效果的必要条件。

十二是明确后勤保障工作: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定科学的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好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企业的需求分析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是组织需求分析:培训内容、目标需要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统一;为未来的战略计划需要培养所需要的技能。

二是任务需求分析:通过工作说明书来分析员工日常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

三是员工需求分析:通过工作需要与员工技能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以及员工成长的需要。

3.加强落实企业培训管理的力度

(1)严格执行培训计划。严格执行培训计划,以确保培训的有效落实是影响培训效果的直接因素,执行力也是公司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了使培训计划能够有效的执行,可以在管理培训制度上加以严格处理:第一,对培训的结果进行定期测试或者以抽样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和岗位薪水直接挂钩,确保培训计划的高效执行。第二,对需要培训的员工采用分批教学管理,并分别配备具体的培训老师和监管考核人员,避免造成员工特殊培训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保证培训效果达到最佳。第三,对员工培训的内容和授课方法采用灵活的方式,适当增加培训工作的趣味性,避免受训人员因为培训而产生枯燥情绪,加强培训部门和管理考核部门的统一性,促进培训严格有效的进行。

(2)明确培训方案的执行责任。很多情况下对培训方案的执行不力在于企业员工对自身责任的不明确,培训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企业从上至下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每一员工在其中都有自己的重要责任,这对于企业的培训体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一,高级管理层:高管的积极参与对整个培训执行部门策划与实施员工培训的工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二,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是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关键部门,贯穿整个培训工作始终。第三,直接主管:每个员工的直接主管和那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对保证员工的培训和发展负有直接责任。第四,员工:员工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关注和支持单位的培训工作,用培训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并且在团队中树立培训的正面信息传递,鼓励并影响身边的同事积极参与单位培训活动。

4.制定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地完善培训政策和制度,所以中小企业的培训制度要紧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培训评估要与绩效考核挂钩,进而调动员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培训方案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在企业环境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每个员工的每次培训,要形成一个基本的培训效果评估。每次评价后要对员工进行跟踪调查,以掌握培训后的落实情况,要使培训效果落到实处。

(1)建立培训绩效指标体系。要提高公司培训效果的有效性,就要着重建立适合企业的绩效指标体系。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培训成本选择不同的培训绩效指标,有的评估指标较难收集而且收集成本较高,企业应先进行培训绩效指标效益比较。培训绩效评估指标分为间接评估指标和直接评估指标,企业应该每次培训内容确定哪些是直接评估指标,哪些是间接评估指标。直接评估指标反映的企业绩效改善较为显着,立竿见影,间接评估指标往往具有滞后性,在选择收集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两种指标的时间差异性。培训效果评估,目前还很难找到一个标准化、有效的、比较全面的方法,仍然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索。

(2)完善培训评估方法。培训评估本质上是一种提供信息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提供科学、全面、准确的信息,以便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从培训评估的意义上来看,评估过程是要收集培训效果的相关数据,以便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事实和评价依据,常用的方法有:访谈、问卷调查、测验、模拟和档案分析等。需要指出的是,培训结果出来后并不意味着培训工作的结束。在进行了培训评估之后企业需要根据评估结果来审视整个培训过程,并判断培训目标是否已经有效达成。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培训项目进行调整和改进,并向有关部门沟通新的培训方案。

四、结论

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了X企业的实际案例写成。通过研究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现状,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培训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员工培训体系的不完善是阻碍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完善体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确保内部员工培训工作的务实,制定并完善企业培训需求分析,针对企业和员工的发展战略需要,严格落实企业培训目标,组织、协调、监督培训制度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重新调配各级部门的职责范围;制定新的考核制度,并落实企业考核评估体系;从而组织建立健全的员工培训体系,优化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

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一方面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企业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留住人才。为此,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培训模式,增强员工培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为企业带来的战略发展作用,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文章通过对X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培训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对完善民营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民营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思想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黄艳萍.我国民营企业培训体系的再设计[M].厦门大学,2009

[2]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49-467

第5篇

围绕《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建立健全投资创业服务体系”明确的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我局采取“搭建四个平台”的有力措施,全力构建投资创业安全服务体系,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拓展安全生产培训服务,围绕创业者的需求,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为创业者搭建安全生产培训服务平台。特别是我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独具特色,以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为重点,组织开展“万人班组长”培训工程,将其作为服务投资创业服务体系重要内容,制定完善安全班组建设目标和标准,因地制宜、注重引导、全面提升。此项工作得到国家安监总局高度肯定,明确由我局承担“全国非煤地下矿山、露天矿山班组长安全培训实用教材”的编写工作,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赞扬。

二是延伸政策咨询、跟踪指导服务,设立“……”特服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为创业者搭建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平台。“……”服务热线实行属地受理,省、市、县三级安监局设受理机构,对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发展、企业“二次创业”、升级改造等情况实行“保姆式服务”,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指导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使“……”服务热线真正发挥在优化创业环境中的“晴雨表”、“信息站”、“校正器”作用。

三是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和信息化建设,积极为现有的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安全生产服务,为创业者搭建安全生产信息服务平台。针对部分投资者不熟悉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违反程序建设项目的实际,我局本着服务创业、支持投资的原则,帮助和指导投资者与企业完善建设“三同时”手续。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建立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安全标准化达标等级等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赔付率挂钩的费率浮动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突出的企业,下调保险费率,对安全生产不达标的企业,上调保险费率,用有效的安全生产经济政策,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保证企业在安全的环境中发展经济。同时,加强安全生产信息服务建设,许可证登记查询系统、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库、技术支撑机构及专家队伍基础信息库、安全监管基础信息库等应用系统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远程在线录入及查询、信息共享、自定义组合查询及分类统计、远程监管信息查询及移动办公、应急救援指挥技术支撑等五大功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提升安全生产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人才储备建设,支持引进安全生产专业高层次创业人才,为创业者搭建高素质队伍服务平台。依托**理工大学等专业院系,以相关企业行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为对象,探索开展安全管理人员学历化教育,为企业培养、引进高层次安全管理人员,全面提高企业管理者专业理论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理念,大力推进我省安全生产人才培养的规范化、方式多样化、手段现代化、管理信息化。

第6篇

[关键词]船舶制造;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实际的船舶生产制造是非常庞大而系统的下程,尤其对适应现代水上交通运输和海洋开发等不断发展需要的船只制造对技术含量、劳动力和资金储备的需求越来越高,一艘船从设计到总装下水需要很长的生产周期,期间涉及各种高精、复杂和繁多的下艺流程,而且作业环境机械化程度一般不会很高,条件非常艰苦对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要求非常大。国防科下委严重申明和认定船舶建造企业属于危险作业行业之一,近年来船舶生产中人员流动性很大,安全管理下作存在各项严重的隐患,虽然在每个员下的共同努力改进下,安全管理下作已经有所改善,但是船舶生产下作涉及人员实在太多,每年仍然存在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因此船舶生产活动中对安全技术和生产的规定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认识并贯彻落实到位,提高所有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

1船舶建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船舶生产制造下程复杂而系统,整个生产周期中都存在各种安全风险,主要可归纳如下:

1.1火灾隐患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很多易燃易爆物品用于对零件和中间产品加下,包括天然气、乙炔甚至下业氧气等作业下业燃料一,这此气体材料一的活性很高在存放和输送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爆炸而引起火灾事故。

1.2触电风险

船舶生产车间环境非常复杂,需要各种仪器仪表和电缆电线辅助生产,车间内存放有各种机械生产类设备,生产人员在实际作业操作时不慎失误或日常保养维护疏漏很容易引起线路短路、绝缘保护失效或漏电现象,进而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1.3高空作业风险

生产过程中的分段装焊和分段总装环节中作业人员通常远离地面,在这期间作业人员搭建脚手架时很容易出现高空坠落安全事故发生,而且分段组装时一般要求拆除防护栏,没有防护栏保护作业人员稍有不慎便会高空坠落。

1.4挤压碰撞

各种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高速的运行,可能操作人员的失误或是其他现场流动的作业人员一时避让不及便会导致挤压和碰撞等严重安全事故。为了做好船舶企业的安全生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影像下程进度,企业需要加强作业现场管理,建立配套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体系,强化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稳定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环境,这样才能给下程进度和质量提供充分保障,促进企业效益稳定提升,对企业可持续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要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范下艺生产流程和作业操作流程,对生产活动中涉及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有效地预防、及时排查和改善处理。从而促使船舶制造生产活动规范有序的进行,为现场施下人员、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以及产品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建立科学规范化的生产环境,使企业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生产活动更加规范有序。船舶制造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不仅仅是对生产过程中环节明确规定相关作业规范和标准,另外包括搭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平台和实施途径,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达到相关安全生产标准,为船舶制造生产下艺改进和技术创新提供基础性保障,为生产现场监督管理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同时是每个船舶制造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

3船舶建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分析

3.1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的标准化指标必须具备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需要明确项口建立人员与参与人员培训口的和要求,结合实际生产需要严格划分生产环节中标准化操作规范,以相关法律法规下对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和指标要求为基本前提,从企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着手制定相关规范指标,其中包括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为基础将安全管理内容细化为员下素质、车间班组安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管理组织构建、安全信息标识和安全回忆等细则内容,以船舶建造标准和下水标准及规范制度为蓝本融合船舶生产车间下艺元素将生产作业现场管理细化为生产技术标准管理和现场技术管控等内容。

3.2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监控,主要通过加强危险源识别、和评估为防范途径,主要强调事故发生的分析判断,方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有效控制和改善;以生产技术体系为基础,持续规范化改进技术指标强化安全能力建设,保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更安全有效。影响船舶生产技术安全能力建设的主要涉及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监测监控技术、劳动防护技术、下艺水平、安全生产培训技术和设备下具技术等。但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发挥事故防控作用的安全生产技术主要依靠下艺技术水平、劳动防护技术和监测监控技术。因此,需要以下艺下装技术、劳动防护技术和监测技术为核心建设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以安全生产培训技术、安全生产理论研究和设备下具技术为支撑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3.3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船舶制造每个项口需首先搭建现场管理顶层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按步骤有序地规范现场下艺布局、设备设施布局和完善现场环境,从而保障生产现场管理条件满足规范管理需要。同时将现场管理方案纳入企业管理层决策范围,建立出责任划分清晰、管理渠道通常的管理体系,以此为基础结合现场需要逐步完善各生产环节规章制度,包括现场作业人员标准、设备设备管理标准、原材料一使用标准和现场环境标准等方面的统一规范要求,同时建立配套的安全生产长效责任机制实现从环境、设备、技术和生产作业的规范标准化,为火灾、漏电、高空坠落和挤压碰伤等安全隐患提供及时排查和处理执行参考。

4结语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是动态的持续内部改善过程,是船舶制造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下的必然需求,随着水上交通和各种水上下程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对船舶生产的质量需求日益上升,因此船舶行业需要保持一个开放进取状态构建符合生产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且在下艺和规模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持续的保持和自我完善更新下去。

参考文献:

[1]未荣君,赵明哲.船舶建造现场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6.

[2]史超,廖良闯,费宇霆,等.大型船舶分段焊接智能车间标准体系研究[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ol},so}1>:13一16.

第7篇

关键词:电力;培训项目;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110-02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对电力职工培训项目管理及员工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电力职工培训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升电力员工人力资源质量是电力培训工作的落脚点。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针对培训工作实际和员工素质状况,采取多举措加强培训项目管理水平,使培训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一、实施两级评审,提高培训项目针对性

建立地市公司级培训项目储备库初审制度。甘肃电力公司严格按照国网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和培训项目管理相关要求,组织开展年度教育培训项目储备库建设工作。要求所属单位在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本单位“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设、业务发展需要和员工绩效考核等核心内容开展方案设计、编制可研报告,必须聘请生产一线技能专家对项目进行初审,严格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规定未经本单位初审的项目不能参加省公司复审,此举有效保障了培训项目更加满足生产一线员工的实际培训需求。

建立省公司级培训项目储备库复审制度。为了加强对地市公司培训项目储备库建设的监管,保证培训项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省公司人资部出台了相关培训项目复审管理办法。要求复审时必须聘请省公司及以上级别专家人才担任评委,评审前研讨制定统一的评审标准,评审时根据专业特色划分各专业评审小组分层、分级、分专业对公司级、地市公司级的培训项目进行复审。复审结束后,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复审意见继续完善培训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可研报告,并按照紧急、重要程度确定进入公司年度项目储备库的项目。

二、六个环节控制,强化培训项目实施管理

控制培训项目进度安排环节。注重统一统筹省公司现有的培训资源,加强与培训项目主办专业部门的沟通协调,根据不同专业工作忙闲特点确定培训项目举办时间,使培训项目的实施计划制订更加科学合理,与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周期达到高度匹配。

控制培训项目方案编制环节。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加强了对培训项目方案编制环节的督导、审核。要求培训实施机构和主办专业部门需认真编制培训方案,从培训内容、师资遴选、学员分配、经费预算等方面严格把关,力求达到课程设置合理、师资配备科学、经费使用合规。

控制培训项目开班准备环节。在每个培训班开班前,要求培训实施机构精心做好培训开班准备,开班前15日内必须下发培训通知;班主任必须认真检查培训设备设施,确保多媒体教学设备正常运行;提前与培训师联系沟通,确保培训准时到位;加强后勤服务设施准备,落实好学员实宿问题。

控制培训项目实施环节。培训班实施过程中,实行班主任全程跟班制度,通过日巡视、两级干部听课、学员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培训班全过程监控与督导,保证课堂纪律,保障教学效果。

控制培训项目费用支出环节。严格执行国网“六不一禁”要求,培训费用实行“三控”,即单项费用不超标准,人天平均费用不超标准,培训班总费用不超计划费用,确保培训经费支出合理、合规。

控制培训班结班环节。培训班结束后,要求3天及以上培训班必须组织考试,并进行一级和二级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班结班7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培训班材料归档和信息系统资料录入工作,保证培训班资料完整和信息准确。

三、提高培训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

深化应用国网SG-ERP培训项目管控系统。按照国网公司培训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扎实推进信息系统应用力度,定期组织培训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培训班,及时交流系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实用技巧。经过系统培训,各单位和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使培训项目信息填报质量显著提高。为提高信息化辅助决策能力,自主开发了培训项目实施决策分析系统,实现了培训项目动态监控和系统分析培训数据功能。通过信息系统能够及时跟踪培训项目进展、经费使用、学员反馈等情况,并能对培训数据进行自动汇总、统计、分析,为培训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

建立培训项目信息管控指标体系。为了推动各单位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的提升,建立完善了信息化应用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有力促进了各单位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开展。

四、强化培训效果评估

建立柯式四级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所有的培训班都进行了一级评估(反应评估),从师资水平、教学效果、教学组织、后勤保障等方面全面了解学员的培训满意度;对3天以上的培训班,全部实施二级评估(学习评估),测量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公司重点培训班学员开展行为评估,通过本人、下属和同事判断受训时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改善程度;从组织的高度初步建立了一系列四级评估指标体系,对培训是否能给企业经营成果带来具体而直接的贡献作出了初步判断。

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效果评估。为克服评估人数多、任务重、数据统计与分析难度大的困难,在评估过程中引用了先进的光标读卡机,同时开发了相应的评估软件。通过先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实现了学员评估数据自动录入计算机,自动统计出评估结果,自动分析评估信息,显著提升了培训评估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五、加强培训项目考核管理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国网公司培训工作以项目制开展的管理思路,建立了以培训项目为主线的年度培训工作考评体系,每月对各单位培训项目计划完成率、费用完成率、结班及时率、资料完整性等指标进行通报,及时督促培训项目开展,同时将各单位培训项目实施情况纳入了各单位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

将培训项目指标作为同业对标月度考核的主要内容。通过国网《SG-ERP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模块》和公司《培训项目管理监控系统》两个培训项目管理监控平台,对各单位培训项目管理的8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排序,纳入同业对标月度考核。

加强培训项目督导调研。每年专门成立培训工作督导调研组,深入各单位生产一线,督导基层培训工作开展,了解调研基层单位和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征集培训项目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培训项目管理和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了依据。

六、开展培训创新研究,搭建成果共享平台

加大培训创新开发经费投入力度。为了鼓励培训创新,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求培训开发项目组必须吸纳公司级专家加入,使优秀专家人才的示范、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经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涌现了一批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性强、论证严密的培训软课题,培训多媒体课件设计精巧、内容精良、形式多样,紧贴生产现场。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为公司的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搭建成果共享平台。积极开展成果共享活动,定期举办“培训大讲堂”活动,邀请国内培训行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培训师传授先进培训理念和经验;定期召开公司内培训经验交流研究讨会,交流培训心得与体会;及时征集培训典型案例和优秀管理论文并予以。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开展大大促进了培训工作的开展,创新成为公司培训工作者的指导思想。

通过各举措的齐抓共进,公司培训项目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在国网公司培训项目评审会上,公司培训项目准备充分,方案设计和可研编制工作扎实,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公司培训项目全部一次性通过评审。人资管控系统信息系统实用化指标验收成绩良好,满分通过国网公司SG-ERP人资管控系统实用化验收。在国网公司进行的SG-ERP人资管控系统实用化指标验收中,公司培训项目管控指标全部达标,以满分通过验收,评为A类单位。

目前,甘肃省电力公司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电力培训项目管理体系,以项目计划引领培训业务开展,以项目管理支撑培训体系运转,培训质量持续提升,受训学员满意率、培训质量满意率等指标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准。

参考文献:

[1]石伟,陈显坪.电力培训教学质量控制浅议[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第8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管理;原因;解决措施

一、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分析

1、施工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中用钢管、扣件搭设水平结构(楼板、梁、阳台)的混凝土模板支架,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对跨度大、空间高、荷载重的模板支架体系进行分析计算重视不够。不少项目部所具体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比较简单,施工时又仅凭经验布置支撑系统,在施工管理不严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模板支撑失稳事故。由于施工中未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的模板支架计算及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又未经验收合格即组织混凝土浇筑,导致模板支架坍塌。通过事故调查,发现编制施工方案时许多模板支架的内力分析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这样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计算,脚手架支撑体系存在强度不足、整体稳定性差的缺陷。模板支架工程实际的梁板荷载分布是中间大、两边小,如在一根两跨横杆的两边跨中有作用力时,三个支点的支承反力中间立杆承受竖向荷载约占全部荷载的60%-70%,两边立杆承受30%-40%,而有些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时却将荷载进行平均分担,直接导致了中间立杆不能满足安全度的要求。

2、脚手架搭建材料的影响

目前运用较多的脚手架搭建材料以钢管为主,通过科学的计算和衔接可以保障施工的安全性。但是,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在进行脚手架材料的购置时并未严格的按照其标准来进行,致使一些性价比较低的材料流入市场。在这种质量管理意识较低的背景下,无法保障在施工前将这些不合格材料剔出 现场,在材料质量较差、搭建不合理、频繁的磨损等因素的影响下,施工中的脚手架断裂、变形、腐蚀现象频频出现,致使施工中的安全性逐渐降低,这些都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3、安全管理的认知不全面

在建筑事业的全面发展中,每年流入工地的应届大学生人数非常之多,这些技术人员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其自身的实践能力非常有限,且经验为零,无法全面的理解施工现场管理中各项制度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部分技术人员凭借自身专业技能及所持的职业资格认证随意进行施工方案的调整,没有从全局上进行把控,给后期的施工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施工人员自身文化素养不高,并未将安全与质量意识融入到每一项工作中,这种侥幸心理也会给施工安全管理增加较大的难度。

二、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搭建与拆除工作

1、搭建工作

脚手架的搭建必须用尺子具体量出距离,量的数字要精确。搭建工作中注意事项如下:一是定距定位,结合建筑的四角和脚手架构造要求用尺子量出内外立杆距离墙体的长度同时做出标记;二是确定好立杆的位置,并用小竹签标出立杆标记;三是垫板和底座的准确定位,底座必须平稳,垫板需铺平放稳,双管柱必须用双管底座,底座下是枕木,底座需与墙面垂直;四是每一个框架四周设斜支撑、拐角处双向支撑,当能可靠拉结后才能拆除。

2、卸料平台

吊装前必须先对卸料平台验收;吊装时四条引绳等长、平台平稳;卸料平台明显位置挂有限重标牌,且每提升一次必须要经验收过在使用。

3、拆除工作

拆除时必须等到连墙件的搭设完成后在进行拆除工作。立里排杆、立处封险杆,连墙杆需同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脚手架拆到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加固后拆连墙件。

三、 加强建筑施工脚手架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做好施工前的安全动员,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大会的形式强化员工的认知,提高其规范化、标准化作业的意识,同时,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适当的激励和惩治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逐步的将其渗透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同时,可以通过安全标语、宣传板报等形式来提醒施工人员,对于施工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予以严惩。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工程提高人员聘请的要求,基于脚手架工程的重要性,需定期的对这类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2、建立健全脚手架搭建、使用、拆除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首先,企业的脚手架编制人员制定搭建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实用安全专项技术,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并建立脚手架搭建技术标准规范,作业人员须按照规范操作搭建,且有专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管理,确保脚手架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在拆除过程中,也是一样,事先制定出拆除安全操作规范,避免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不按规范拆除现象出现。

其次,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应将脚手架安全技术制成规范标准进行普及推广,在施工现场显眼位置设立标志牌,并且要认真贯彻和履行安全技术交底程序,结合本项目的生产特点规范有关脚手架技术交底的内容,重点介绍脚手架中的特殊部位、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安全防护措施等,使交底能够起到应有的指导作业人员的效果。

3、制定完善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为制定完善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首先是方案的编制应该依据要求和规范,满足实际情况,施工前必须经过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审核。其次是方案编制内容要全面,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具有对危险源的辩识和预防措施,同时还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方案里面还应该包含举办丰富多样的安全生产法治知识培训等。还有就是方案要具体化,方案设计完成之后,负责人应把脚手架施工时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为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首先是实行有效的考核机制,脚手架搭设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国家特种人员安全技术证书,真正实现能者居上、庸者居下的措施。其次是主管部门要经常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参观,使他们开阔视野,吸收同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最后是编制方案的技术员组织架子工长和架子班组等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相关人员领会外脚手架方案的精髓,并能够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在搭设过程中,现场的架子工长要仔细巡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整改不到位的,要下整改通知单或采取强制性手段。

4、控制材质

钢管脚手架的质量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钢管的材料质量,另一方面是脚手架的搭设质量。因此,针对由钢管脆断导致钢管脚手架发生的局部倾覆事故,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有控制钢管原材的质量,使其壁厚、内外径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控制脚手架的搭设质量,使其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符合要求。施工项目部要对进入施工现场待用的脚手架钢管作逐项检查。从产品合格证到质量保证资料要一应俱全,从外观质量到内在物质组成要全部合格,无论是自购的还是租用的都要一视同仁。对自检过程中查到的搭设质量问题要严肃认真整改,未整改或整改不全面,即带"病"的脚手架不得投入使用,特别是连墙件、安全网和层间兜网对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应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检查和整改的力度。脚手架的连墙件应刚性连接,安全网和层间兜网应安装牢固。

总结:在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下,提高脚手架工程的安全意识十分必要,需要施工管理者从每一个细节进行控制,坚决落实施工管理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四位一体;专业团队;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36-02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专业团队建设主要集中在“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课程团队建设两大类,缺少针对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化专业团队建设。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保卫专业依据“就业导向谋改革,开放合作创机制,德法能技育人才,服务政法促发展”的办学理念,“立德明法、重能强技”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前几年专业建设和“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内在要求,针对专业整体打造“校内教师、企业专家、学管干部、学生”四位一体,专兼结合、教管联动、师生互动、双师素质突出、双师结构合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的专业团队”。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专业团队建设取得一定实效。本文详细介绍我院安全保卫专业团队建设的原则、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专业团队的建设原则

1.明确团队建设目标,为团队成员指明方向。团队依据行业企业需求,以专业为指向,以学生的全方位的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各方在教学育人方面的优势,铸造专业特色和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品牌学生。

2.打破原教学、管理条块化体制,从专业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构建一体化专业团队。安全保卫专业团队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人格形成特点、具有专业指向性的通用能力与综合素养、专业素质与技能形成的阶段性、多元性规律,以及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由“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相对固定的基础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优秀学生”组成的多元的、多种学科背景、多种工作背景的专业团队。

3.明确责任、相互协调,形成“整合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细分人才培养环节、项目,如: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校政企行”职教联盟等,将团队的成员依据工作岗位、学科特点,工作背景分属于不同环节和项目,明确每个项目的任务,实行项目负责制;当项目之间有交叉融合,项目组间沟通协调,通力合作,使人才培养无死角。

4.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进专业团队运行机制的建设。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团队的各项制度,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系统。主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四种机制:①定期联席会制度:团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业带头人,各项目组负责人通报专业各方面新情况新进展,以及各自项目开展中遇到的困难,需要的帮助,大家协商解决,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②阶段性总结制度:每半学期最多延长到一学期,各项目组要总结归纳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与不足,深入思考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③团队成员评价制度: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根据教师贡献大小,合理拉开分配差距,鼓励和支持教师立足本职工作多做贡献。④保障督促制度:为保障专业团队的生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保证团队高效、有序、稳定的发展。《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专业团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管干部管理规定》、《专业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等。

二、专业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依托“三大体系、一大平台”,合理分工、通力合作,专业团队全面开展工作。①专业教学体系,专业团队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出发,分析出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引入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融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构建专业教学体系。校内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双师”的优势,依据专业教学体系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开展实习实训,打造“教、学、做、训、评”一体化课堂。使基础课、公共课具有专业指向性,在培养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综合素养的同时,为专业课程服务,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开拓出多个新领域。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体系,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立德明法,重能强技”的人才培养特色,将政法特色、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融合,借鉴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模式,构建了安全保卫专业职业素养提升体系。学管干部依据本体系的要求,对安保专业学生进行准军事化管理,注重学生生活秩序、教学秩序的管理的同时,通过系列活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全方位提升,从而搭建起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桥梁,缩短学生入职后对工作、对社会的适应时间,使其满足行业企业用人的现实需求。③专业团队培训体系,首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教师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其次,依托系“校政企行”职教联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作为我系的兼职教师,校内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实地培训,参加行业企业竞赛。第三、架构了国内、国际两个培训平台,三年内专业团队人员国内交流培训人均3次以上。先后选派14人次教师出国考察学习,并由澳大利亚康普利斯学院为安保专业按照国际安保管理四级标准培训师资,现已有16名教师获得了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职业培训与评估师”(TAE)职业资格证书。④构建了“校政企行”职教联盟,搭建了专业团队活动平台,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与命脉,以学习者为中心,背靠政府、依托行业、融合企业、联合院校,构建了全国首个“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校企共同成立了伟之杰、政博安、华信中安等不同层次的安保培训学院,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建设格局。为安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核心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分级制改革、各类课题研究、交流、培训与项目合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平台。

2.实施学生培养“四伴随”,全方位发挥专业团队育人育才作用。安全保卫专业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在学生学习期间专业团队全过程“教学伴随、企业伴随、管理伴随、党务伴随”陪伴学生成长成才。①教学伴随,学生两年在校期间,校内外专兼职教师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任选课)、第三课堂(社团活动、技能竞赛、实践活动)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行业企业顶岗实习一年间,专业团队共同研讨实践教学方案,制定实习任务,创建“顶岗实习实训项目课程学习包”,并为每名学生指派一名校内教师、一名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学生依托实训岗位进行实践学习,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伴随学生成长。②企业伴随,从新生入学专业讲座,职业规划指导讲座,到专业实践课堂,大型项目、大型活动实践,顶岗实习阶段,就业指导均有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陪伴,为学生顺利走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③管理伴随,校内两年实行军事化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军训,课外活动,班队生活,学生心理问题处理,配合专业组织各项活动,均有专业团队的学管干部完成。实习一年间,学管干部会通过Q群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班队要求的传达,就业信息的,就业招聘的安排,就业心理指导,三方协议的签署,学管干部对学生的管理始终伴随。④学生需求反馈伴随,专业团队中的学生主要负责学生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就业、以及就业后的需求调查与反馈,及时反馈对学校、对企业的意见与建议,与教师、企业、学管队伍形成良好的互动,以便为专业团队教育教学改革依据提供一手的支撑材料,更好的推动专业发展。

三、专业团队的建设效果

1.成果丰厚,专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保卫专业是北京市示范专业,安保专业团队成功申办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聘职教专家一名,安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安保管理职业教育分级制项目》成功申报了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项目,《安保防卫术》成功申报为国家精品课程,《安全防范技术应用》成功申报为司法部精品课程,四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室一个,建成全国首个安保专业“校政企行”职教联盟。

2.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企业认可,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安全保卫专业从2007年只有几家合作单位,四处为毕业生找就业单位,到现在已有包括故宫、国家会议中心、侨福、中石化华孚物业公司等70余家合作单位,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认可,20余家单位连续三年上门选人才,并不断有新的用人单位到校洽谈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选用事宜,学生就业岗位已从基本的安保岗位,提升到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而且已经从国内走向国际,两名学生在新加坡就业。

3.构建了多种社会服务载体,创新服务形式,社会服务能力得到行业企业广泛认可。安保专业不断丰富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通过立足政法、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形成了政法系统在职培训、安保在职人员分级制教育、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成人学历教育等多种稳定的社会服务载体,广受行业企业认可。

4.搭建安保专业国际合作平台、引进了国际安保职业标准,推进安保专业国际化建设。几年来,安保专业坚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国际职业教育对接,通过与英国、以色列、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安保公司、院校开展广泛交流,整合来自国际间“行业、企业、院校”三方的资源,搭建了安保专业的国际合作平台。2012年正式将国际安保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证书引入中国安保市场,2013年将实现安全保卫与风险管控双文凭证书国际班和面向国内安保行业的在职人员培训项目的落地实施,使安保专业建设接轨国际,推进了安保专业的职业化。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 产品设计 实践体系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依托于国家“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组建而成。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步构建了层次多样、制度严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其它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其改革主要体现在参照高级产品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能力标准建立专业实践体系构建、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一)专项技能训练教学。现代的产品设计专业是以技能为基础的,因此,培养方案中设计了AutoCAD等多个专项技能训练项目,训练主要内容是软件讲解与操作练习,通过对各种命令及技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图形表达能力和设计能力,要求通过训练能结合专业设计需求以及所绘图样的特点,合理组织图形、选择适当的作图工具和方法,精确高效地绘制图样。该类课程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竞赛驱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加产品设计专业相关的设计竞赛,通过竞赛过程和结果来检验学习的效果,逐步提高审美水平和设计眼界,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调研、分析、设计能力,可以反复锻炼软件的操作,提高软件的操作水平,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和提高效率。同时很多竞赛会有企业支持,也提高了学生对知名企业和行业的认识。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鼓励教师教学中以自己的科研或工作室横向项目为题,以真实项目的设计要求来作为学生的结课课题设计命题,通过实际题目实际作品来缩短学习与社会要求的差距,在项目参与的过程中,锻炼调研、分析、设计能力,找到工作的感觉,体验团队合作的意义,同时加强工作意识和职业素质。

(四)企业课程教学。

依据培养目标要求,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产品设计相关知识的同时,应通过参与企业或设计公司的实际设计项目,提升对所学产品设计理论的认知深度;在协助、参与企业、设计公司完成相关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加强自己对企业生产实际的认知,提升从概念设计向实际设计转化的能力。

“综合实践”是2016级培养方案中增设的企业课程,是需要在企业完成的课程,以所学产品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具备产品设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要求,通过对企业或设计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的深入了解,参与到企业的具体设计项目中,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份基本能够满足生产的项目设计方案。意在综合锻炼学生对设计的把握能力,锻炼学生对市场及消费者需求的分析能力,锻炼学生对产品的定义和概括能力,锻炼学生将需求转化为设计内容的能力,锻炼学生手绘输出能力和电脑输出能力,最终锻炼学生和实际设计相接轨的能力。因实践过程中,学生需驻厂参与设计,一个企业或设计公司很难接纳班级中所有学生,故允许部分同学单独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实践课程的要求;部分学生由老师带队参与企业或设计公司的相关设计工作。

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应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和设计定位有较高的契合度,具体内容如下:

1、工厂生产实践。熟悉实习单位,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产品种类及不同产品的市场定位,深入了解企业的产品战略规划,深入企业的一线生产过程,全面了解实习企业的生产实际和技术水准,并参与到个别工种的工作,通过加深对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认知,使后期的设计不超出企业的生产能力。

2、方案输出。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生产定位,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企业规划或定义某一新产品,设计草案应定位准确、功能明确、人机交互分析充分、视觉效果较好。在得到老师和企业设计人员认同的情况下,开展下一步设计。在此阶段应和企业的设计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有充分的交流,以尽量保证设计的方向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3、电脑输出。将前期的概念方案,通过电脑模拟出三维模型,并在建模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设计方案。在此阶段应与老师、企业的技术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材料工程师、装配工程师进行密切的交流,尽量在设计阶段,预测并解决后期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工程图样输出。通过工程软件将所设计的方案,完成参数化输出,方便企业的生产人员的认知与制造。

5、样机或模型制作。在企业的各方面生产人员的协作下,完成该设计方案的模型或样机的制作。该过程应全程参与到模型或样机的制作。通过此过程再次优化与产品相关的人机交互设计、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和造型等内容,并对各种指标进行测试。

6、完成实践报告。对实践的每一个步骤和阶段进行记录以及设计心得的撰写,增加自己对实际设计理解,增强在多种限制条件下,对设计的把握能力,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校企合作课程教学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分会、完美世界、中国动漫集团围绕游戏、动漫、影视方向人才培养,面向高校多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等专业开展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的设立旨在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协助高校进行优质混合教学课程、在线课程建设和课程团队建设,以混合教育课程、在线课程结合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通过理论探索、案例研讨、技术应用、互动交流等环节,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企业支持方将为每个立项项目提供经费及 50 万元等值软件在线平台的支持用于课程建设和改革。我院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作多年,本院多名专业教师申报该校企合作课程项目,未来将建立完整的校企合作课程教学[1]。

二、多渠道多层次搭建教学平台

(一)专业工作室平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室为平台,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各种课题项目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种具有综合专业技术训练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工作室由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学生共同组建,同时学院还可聘请地方行业的专家、学者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并邀请他们作为工作室的导师。”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托企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2]从2007年起,我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心逐步构建与完善了师生工作室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目前,师生工作室数量已达到27个,能容纳学生500名左右。工作室实行”导师负责制”,以实战训练的方式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和社会服务活动,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受到学校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

(二)社会实习基地平台。社会实习基地采用”校企合作、艺工结合”的方式,拓展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单位实习期间,一方面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实践当中;另一方面,也可将在企业生产和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的课题带入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中,进行深入研究,提高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院校合作平台。本校产品设计专业与南京工业大学建立了校级对口专业支援,利用外校教授来访的机会,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扩宽知识视野;双方教授共拟课题,联合指导,跨学科、跨专业联合进行毕业设计,在团队工作的过程,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在成员之间的交流,融合并为学生所掌握,双方学生在一起共同考察调研、共同讨论,最后共同进行成果汇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群体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在联合培养的过程,得到了极大提局。

(四)搭建省级平台。2012年,淮安市科技局提供资金在中心建立了淮安市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2013年,依托该平台省经信委批准建设江苏省工业设计示范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示范企业,逐步将中心打造成为以工业设计类企业为主,涵盖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多媒体设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2014年通过科技部、教育部认定批准,淮安市大学科技园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园区。中心涵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等7个本科专业,承担1200余名本科生专业课程和艺术素质课程的实践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

(五)依托国际交流平台。本学院已经加入了中国首个文化创意专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WeCampus校企合作平台”,它是一个以职业技能为教学重点的教育服务平台,平台通过推动校企双方优势合作,开展“WeCampus高校合作伙伴计划”,以在线平台为核心共建具有职业导向的课程、专业,配合企业的实训实习,向文化创意产业稳定输出高质量的对口人才。WeCampus校企合作平台作为第三方平台,制定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管理体系,进行项目维护,平台运营,保证校企双方有效沟通,使项目稳步推进。高校合作伙伴计划以促进校企合作、贯通人才培养链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且授课方式以直播为主,单位教育成本较低。

高校合作伙伴计划为学生提供职业养成方案,即“培养-实习-就业”的一体化指导服务,严格把控教学质量,监管考核体系,确保学生完成培训后的专业水平,避免二次培训,降低总体学习成本。

三、平台、课程与能力的关系

如图所示,淮阴工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根据高级产品设计师职业标准,2016级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分为通识平台、专业大类平台、专业平台、实践能力训练平台、素质拓展平台五个部分,各部分学时比例为:4:3.7:3.7:3.7:1,其中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大类别。专业方向课程包括家具设计和3C 产品设计两个模块,每个方向选修10学分,其中专业平台必修、选修学分比例为3:2,而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必修、选修学分比例为7.5:1,实践能力训练学时要求显著提高。

通过教师工作室、学术活动、地方企业为媒介,将教师实践、院校交流、国际交流平台的搭建、校企合作等与学生的基础技能、拓展能力、企业认知等职业标准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之中,配合了产品设计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明确了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在各种层次的教学平台的搭建中也得到了企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服务了地方,强化了教学的内涵建设。

结论

伴随世界工业产业的格局变化,尤其是受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工业4.0的影响,当代的中国正力图向“创造性工业”进军,推动经济转型,建立创新型社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且兼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已成为我国工业产业的迫切需要,因此,相关专业的办学模式必须要适当的改革,模式的变化是高校办学理念和思维变化的具体体现,产品设计专业的专业性质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第11篇

成都现代工业港园区科协(下称“园区科协”)的诞生可谓及时雨。

2004年11月正式启动的成都现代工业港位于成都郫县,是四川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作为成都市重点扶持发展的工业区之一,目前已具有10多平方公里的规模。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该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同时,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高端生产型服务业。至 2014年,园区规模企业达到257家,企业户数位居全市同比第一。

郫县工业港是该县发展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同时担负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转型等重要使命。如何为工业港的发展服好务、做好后勤保障,是工业港管委会一直在探究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管委会发现工作人员因服务工作量大、业务水平有限等原因,导致服务不及时、服务质量跟不上去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企业在市场上自主寻找的服务机构也因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服务质量难以保障。企业发展过程中真正所需的高端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难以实现,影响企业的高效转型。为此,尽管管委会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忙于为园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政策及信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等,忙得心力交瘁,有的负责人甚至夜不能寐,但效果不是很好。寻求一条高效、可行的服务通道是管委会和工业港进驻企业的共同心愿。

在这种情况下,2014年6月,园区科协应运而生。

转变服务方式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园区科协认识到,政府大包大揽的服务方式有诸多不足,只有让这类服务走向市场,充分体现出其市场价值,深挖市场潜在的知识资源,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儿,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这一指示为科协解决对企业的服务问题指明了方向。

经过充分的考察调研,园区科协在园区成功引入了第三方运营机构――成都双新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71580企业服务平台,(下称“双新公司”),并以之为基础成立了“园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专门从事企业服务工作。双新公司着力打造了“一平台三体系”,即“园区服务通”平台及企业孵化服务体系、企业第三方服务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逐步构建“6+1”创新资源库,即“项目库、载体库、资金库、专家库、设备库、市场库、政策库”;同时以该平台为基础,大力引进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法律法务、信息安全以及其他管理咨询等各类服务机构,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机构聚合体,覆盖越来越多的企业服务领域,解决入园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达到企业“足不出园”即能快速获得所需资源和服务,从而促成园区创新要素达到最优化配置。

同时,科协引入全国金融巨头――中植集团,成立成都鑫基石企业管理公司,作为平台运营机构,打造“金融上市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着力构建“以政府为导向、以企业发展为根本、以上市融资为目标”的发展模式,通过实施“上市孵化宣传机制、企业动态管理机制、现场服务机制”三大机制,以及上市孵化体系、方案设计体系、市值管理体系、企业发展咨询服务体系、金融扶持体系、全金融产品构建体系六大体系,整合上市孵化金融资源,将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PE、基金等机构引入中心,分类建立上市孵化团队库,真正为企业搭建功能完善、资源齐全、高效率、高素质的金融上市孵化服务平台,解决企业上市难、融资难的问题。

这两个专业、优质社会资源的引进,打开了服务市场化营运的局面,一个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多元化的中小企业新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市场化运作

让服务更精准、完善

两个平台的成立,开创了园区科协服务工作的新局面。他们深入企业开展走访活动,定期开展企业巡诊以及各类培训和交流,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量身打造金融方案。他们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努力为企业提供一套针对性强的金融方案,精准、高效地服务于企业,收效良好。两个平台很快充分展示出在创业孵化、项目咨询、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产业化、科技投融资、企业自主创新等多方面的优势,运行不到一年,就为160余家企业提供了上门服务,培训近300人次(专题培训5次),咨询服务110余次,28户企业接受智力支持,量身定做了创新发展服务规划方案……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让企业十分满意,一年下来,企业满意率高达95%。

在这两个平台的帮助下,近两年来,园区企业共申报各类专利900余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15家,国家、省、市著名商标品牌17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户,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2户;协助企业申报包括企业技改扶持资金、流动资金贷款补贴、调迁入园租金补贴、高层次人才资助等各类扶持资金4000余万元。辅导园区德惠、安美科2户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纳入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培育库企业增至10家以上,协助园区企业融资近14亿元。金融中心在服务园区企业的同时,也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好务,成立短短3个月间,为国投、润弘公司融资4亿元。目前,中植集团正拟与县政府合作设立总规模为5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加强监督管理

科协不是“翘脚老板”

专业的事儿由专业人士来做,那园区科协不是成了“翘脚老板”?有人提出这个疑问。

工业港一公司总经理却一语道破玄机:“现在这样多好,政府只负责监督服务中心运转,中心专门为我们企业提供服务,各自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效果当然好哟。”

第12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企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70-03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我国职业教育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是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1]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关键。落实和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完善职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既是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更是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必须在行业企业的具体岗位上获得。[2]近两年来,我校将企业实践作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与江阴市人民医院共同搭建青年教师专业实践平台,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办法,探索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企业实践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

一、基本情况

(一)企业情况。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来源于企业,其习得和养成与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是分不开的。[3]学校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选择江阴市人民医院作为青年教师脱产临床实践基地,为教师驻入企业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江阴市人民医院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技术力量强、仪器设备齐、管理水平高、服务理念新、教育基础好,与笔者所在学校有近20年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是学校师生实习和实践的优秀基地,现已被省教育行政部门确立为职业学校护理专业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二)教师情况。学校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对口安排教师到专业所对应的医院临床岗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践。两年共选派25位青年教师在暑期入驻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脱产临床实践。青年实践教师基本情况见表1。

青年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也提高了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示范能力,而且能够针对自己的专业教学选择临床案例及教育教学素材,充实课改内容,改进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医院和社会的需求。两年企业实践后,教师素质提升情况见表2。

二、基本过程

(一)双重推荐定目标。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系(部)按照专业建设的新动态制订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在组织选派与个人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教研室、系(部)两重推荐人选,层层把关,级级负责,最后由学校考察确定,选派“德才兼备、有潜力、能发展”的青年教师参加医院临床实践,并以项目任务单的形式为每一位企业实践教师制订素质提升目标和工作任务。

(二)双方导师制方案。江阴市人民医院依据学校提供的项目任务单为每一位实践教师选派“素质高、业务好、带教能力强”的临床一线医药护技术骨干作为导师,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师带徒制。根据培训目标,结合青年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特点、企业经历等情况,医院导师与学校原有的“青蓝结对”导师共同为徒弟“量身定做”个性化培训方案。方案涵盖了实践技术项目的内容、流程、标准及考核细则,明确和规范了师徒双边活动。“一人一方案”的做法提高了企业实践的针对性、务实性、有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三)双元主体共研习。青年教师在医院导师的指导下,依据培训方案主动开展实践活动。按技术项目深入临床相关岗位研习,掌握相关技术及技能操作规范、流程及应用,了解医院对人才的需求,感受医院文化,学习最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有的还参与临床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在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医院科教研水平的提升。

(四)双重考核评效果。在青年教师实践期间以及实践结束后,医院和学校按照考核标准对每位教师实践效果进行考核评定。考核中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举,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自身专业实践技能与指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行原则。医院考核侧重于青年教师的自身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提升情况,学校考核侧重于青年教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情况。医院和学校考核分值比为7:3,总分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晋级的依据之一。

三、基本要素

(一)三方通力合作。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不仅要积极联系医院,促进校院合作,而且要做好教师的遴选、时间安排,不仅要明确教师到医院实践的任务要求,而且要做好与医院共同对教师的有效管理。医院则要根据学校提供的企业实践任务单,为每位青年教师选派指导教师、制订个性化培训方案,实施“师带徒”式的目标责任管理及综合考核等。青年教师则应及时转换角色,以医院员工身份自觉执行医院相关制度,接受医院管理,努力提升自身实践技能、职业岗位素养及指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医院、教师三方相互理解、交互联动、通力合作。

(二)三标连环合拍。目标是导向,研习是过程,考核是抓手。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和医院共同实施目标责任管理。一是示标:学校和医院根据培训目标共同为青年教师制订培训方案和考核细则。二是达标:师徒双方围绕方案开展实践活动。三是测标:学校和医院依据考核细则在实践过程及实践结束后对青年教师实践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使示标、达标、测标连环合拍。

(三)三者贯通合一。建立以目标责任管理为主体且责、权、利三者相统一的有效执行责任体系,是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有效性和长效性的根本保障。在这个体系中,执行主体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措施明确,完成进度明确,考核标准明确,惩奖细则明确。学校和医院的分管领导、主管部门、具体指导教师和实践教师的责、权、利高度统一,贯穿于企业实践的始终,形成“双方”、“三层”的责、权、利三者贯通合一,在有效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形成了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鲜明特色。

四、结语

企业实践是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是完善职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的具体举措,但亟待相关政策支撑和法律约束,尤其是健全基地建设的机制,以推进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制度化、实施精细化、资源多元化、手段信息化、考核综合化的建设,为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探索新路。

参考文献:

[1]谢勇旗.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缺失与养成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