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5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提高感知觉能力人的感知能力有味觉、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觉系统所获得的信息是思维的基本材料。人所获得的信息80%以上是视觉系统获得的,视觉能引导和控制人的运动,更能通过图像谋求关于美的图形。美术是直接诉诸视觉的艺术形式,美术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2.强化知识获取与信息交流人类的交流与信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口传心授、文字记录和图式表达,其中图式表达可超越时空限制,是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的极其重要的方式。视觉文化在现代全息储存技术及信息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改善思维模式人类文明的成果既是理性思考和研究的成果,也是感知和思维的结果,形象与其他多种感觉品质是形成概念和理解概念的共同基础。阿姆海恩依据格式塔心理学———事物都是完形完整的,整体优于局部存在,事物的性质由整体决定———的观点,提出的“视觉思维”这一概念,强调了形象认识的价值,他高度评价了视觉艺术的地位和作用,并将视觉、语言、逻辑(哲学)并称人类发展的三大中心知识。
4.提高记忆力对于事物的认识和记忆,特别对抽象事物的认知,往往将其幻化为具体的形象。贡布里希认为,语言和图像的相互支持与渗透能够促进人的记忆。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形象思维功能能够代替抽象的理论和枯燥的数字,提高记忆效果,图像越古怪、离奇,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大学生可通过美术学习提高其形象认知能力,提高对形象的敏感度,提升记忆抽象事物的能力。
二、美术教育的技术价值体系
美术的技术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利用造型语言对客观事物和内心情感进行真实表达,技术本身包括表达与表现的技巧、技法等。高等学校实施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语言以及美术语言的逻辑构成,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表现技术体系。
1.再现性造型技术以美术的方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表达,再现是基础。再现性技术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几乎涵盖所有学科,具体的应用形态有地形地貌图、气象图、交通图、建筑结构图、工程制图等。美术作品中的再现性艺术多指具象的艺术造型,这其实是一种艺术语言掌握和运用的方式方法。再现性技术核心是大体比例和主要特征,这种技术的学习主要借助于美术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
2.表现性造型技术再现性艺术之外,还有从造型语言逻辑上考量较为抽象的表现性艺术。美术中的表现性艺术以再现性技术为基础,更加强调造型语言和造型形式的现代性、艺术语言的跳跃性、造型材料的时代性、美术媒介的适用性。再现性造型技术的核心是洞悉事物的本质特征,强调认识的主观性和表达的情意性。尹少淳的总结是:对形体表现张力的体验与理解;对物体之间及其与人之间的同构性的体验;了解色彩的主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掌握一般夸张和省略的方法。
三、美术教育的创新创造价值体系
创新和创造的关键要素在于突破成规,美术教育具有重创造、重创新、重个性的品质。马蒂斯曾说,美术创造是“对人的精神所把握的世界观增加了一种新形式”。马克思将“创造性”和“自由活动”视为等价因素,创造是一种真正追求自由的活动。美术教育能有效地改变学校强调规范和逻辑绝对性、结果唯一正确性、教学形式强制性的局面,对学生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培养都大有裨益。
1.多维性的认识观在对事物发展情态的把握中,逻辑思维固然重要,直觉思维的作用也绝对不可小视。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大胆假设靠直觉思维,小心求证靠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所表现出的非逻辑性、思维过程的中断性和智力图像性三个特征中,智力图像性特征更多地强调视觉媒介的优势,这正是直觉思维对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培养的意义所在。美术教育中包含了对事物的多维认识,包括形象、形状、色彩、材质、技术等,为培养多维性的认识观奠定了基础。
2.培养创造技能人的创新与创作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构思、设计、实践、创新这一完整链条中,包含着具体的制作技术与制作工艺,换言之,就是落实构思设计的实际操作技巧,包括适合表现主题构思的材料选择、适合材料制作的加工技术、造型语言与表达方式的提炼、表现形式的修正、完善与改进等,这里具有重要的技能因素。美术教育给学生的更多的是体验,是在技能训练中的创新与创造。
四、普通高校实现美术教育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普通高校实现美术教育基本价值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突出科学与人文精神,实现专业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的有机结合。
1.充分发挥美术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教育,美术课堂教学是实施美术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内容中蕴涵着大量有待开发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美术教育课程常把表现技能与表现技巧作为教学重点与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吻合度不够。美术教育重要的是理解美术的社会文化背景、技术条件、表现技法与表达方式、创作思想与表现主题等。
2.美术教育更要注重个性教育大学生面临着社会生存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社科知识十分必要。人才竞争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竞争,更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而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是体现综合素质的主要方面。时代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包括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多维认知能力,将更多地体现在获得的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个性教育方面。
3.重视美术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活动、艺术实践、社会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充分发挥特长,提高美术素质,得到实践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增强他们服务社会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团结协作精神。
【关键词】美术教育;价值;绘画;艺术;训练;技法
1 美术教育的生理功能训练价值
这诉求和体现的是,学习者经过美术教育的教育训练,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机能获得有效成长和运动灵活。其一,促进人的左右脑均衡发展。其二,促进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调运动。美术教育的生理功能训练价值,既奠定了它的科学工程性意义,又揭示了美术教育学科的科学严谨性。
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左右脑,有各自的分工和职责。不同的学科运行方式,对左右脑潜质的激活、开发、有不同的作用。为了让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科学研究主张,要让左右脑获得同时的、均衡的开发与发展。并认为涉及形体、空间、画面和想象的美术学科,对促进右脑的开发和发展有帮助。这样,作为学校训练科目的美术、同语文、数学等科目一道,分别起着促进左右脑均衡发展的作用。同时,美术教育在对训练人的眼,脑,手协调一致的工作上,也有独到的功效。仅以速写为例,要想把一个动态的人物速写画好,必须在观察上要准、脑筋反应要快、动手要迅速。长期训练,就可以做到三位一体地协调工作了。
从美术教育的生理功能训练价值内涵知道,美术教育,是科学殿堂的重要一员。所以,美术教育的篥划和实施,都应科学、准确、高效地进行。
2 美术教育的成长才智培养价值
这诉求和体现的是,在学习者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系列的促进自己成长和进步的知识、品质、方法和能力等支持性资源。
其一,美术教育促进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整合发展。美术中的绘画观察力训练、色彩记忆力训练、创作的想像力、思维力、抽象力训练等,能很好地发展学习者的智力。同时,美术的绘画色彩训练、雕塑、陶艺等动手操作训练等,都对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成就动机、积极的情感态度、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和乐观亮色的个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极有效果。所以,美术教育对促成学习者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整合作用。而且,只有当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和谐的培养与发展,才会是一个健康和富有创造力的人。
其二,美术教育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学科常识、知识及其体系。比如,要能读懂中国传统山水画、古希腊艺术,以及诸多现代美术作品,必须要拥有美术的系统知识。所以,这也就要求,美术教育必须是系统的、正规的文化传播行为。
其三,美术教育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效开发和培养起积极而饱满的情感,以及有勇于创造前进的不屈意志力。从美术学习者的吃苦耐劳品质中,是能充分地认知美术教育的这一特殊功能和价值。
其四,美术教育让学习者拥有一些有助于自我人生奋斗目标实现的方法和手段。这一方面,是体现在为人们实现生活奋斗目标而提供方法和手段的支持。如美术文化供给个人求职、旅行、出场风格形成、气质培养等方面的方法支持。另一方面,是体现为提供创造、传播、享受美术作品的学科专业化方法和手段的支持。在绘画域,会经常听到人们讲:“不在乎画什么,重要的是怎么画。”“怎么画”,表明了画家对于绘画方法的重视和探索。的确,人类的所有实践活动及其活动的水平,都涉及方法问题。有无方法和方法优劣与否,都是制约实践成功的重要因素。通常讲,某人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强,实际上就是指他运用知识手段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水平较高。作为美术学习者能否有效地将自己的观念、心灵情感予以艺术性的视觉转换实现,就看他对美术方法的探索、获取程度如何。之所以在中国表现花卉、蔬果、禽鸟等题材,工笔、写意、工兼写等不同的表现方法,就是因为中国花鸟画家们长期探索花鸟画表现方式的结果。因此,美术教育者,既要系统地为学习者提供创造美术作品的方法及方法系统,又要注重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确立积极的探索独有美术表现方法的意识与自信心,发展思考能力与独索研究能力,努力发掘宜我美术创造的潜能。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念将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又将影响学生对于方法的独立研究、探索的能力形成。所以,美术教育是要有美术教育思想的支持,才会成功和卓尔不群。当然,美术教育价值体系中提供的学科方法,也不仅限于美术创造的方法,它还包括美术文化模式建构与变迁、美术作品欣赏、美术批评、美术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方法。
3 美术教育的责任意识培养价值
一、美术教学中的误区和表现
当下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教育观念较为偏激,具有片面性,与美术教育追求变化和自由创造的本质相违背。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倾向:美术教育紧随西方先锋艺术潮流,对我国的本土传统艺术和民族艺术持批判态度,呈现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对我国的民族、传统艺术具有极高的优越感,拒绝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艺术,思想较为封闭落后,表现为民族主义倾向;只重视经典艺术,不注重视觉文化的经典主义倾向等。由于教育观念的偏激和不客观性,导致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学生进步的教学行为。一些教师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陈旧老化,一直沿用以往的教学公式化运转模式,对现代艺术课程设置较少。如在油画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技法讲的解永远是素描到水粉再到油画静物,静物的选用永远是水果、石膏像、各种瓦罐等,教学场所也是在室内,处于固定光源之下。学生在长期的公式化教学模式下,难以接触自然环境,美术作品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二、多元文化理念对美术教育的要求
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因此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美术教学中的多元文化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能够加强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保持较为中立的态度,不过分追求某种民族文化,也不排斥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促进美术教学中认同多种文化,融入多元文化,使学生能构建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多元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首先,教育题材内容更为丰富,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都能作为教学的题材。其次,多元化教育将通俗文化、民俗文化及一些小众艺术文化均纳入教学范畴。另外,多元化教育更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涉及到政治、战争、经济等多种题材。美术教育就需要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观察,进行感知,培养自我分析评判能力,提升理解力。将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联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美术价值观,提升美术素养。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多种学科之间都有着很大联系。因此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是美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还能多角度体现美术的特性,当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活跃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及学习积极性。
三、多元化背景下美术教育的实施
在多元化背景下,美术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教育工作者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消除对多元化发展中的不利因素,促进美术教学中实现多元化理念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1)树立多元化美术教育观念。多元化理念的树立是教师在多元化背景下促进美术教育稳定发展第一步。多元化背景下,学生在进入学校系统教育之前,都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在知识、感情及价值观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对艺术文化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首先要加强自身对多元文化的接受,做到不过分盲从中国传统艺术及民族艺术,也不过分推崇西方艺术,对于各种民族艺术均能平等对待,发现各类文化艺术中的优点,在发展和保存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懂得欣赏、尊重不同族群文化价值,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美术多元化素养,树立多元化教育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实行针对性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提高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2)设置多元化的美术课程。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美术课程的安排设置。由于美术是一门跨文化的课程,因此综合性文化课程的设置必不可少,如人文、历史等学科都可以联合美术进行综合性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当前多元化背景下,信息也处于多元的状态,学生每天都能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图像,过度多量的浏览会使学生在面对图片信息表现出麻木的状态。因此加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批判和分析也是多元化美术教学中必须设置的课程,让学生不断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品鉴欣赏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促进思维能力及评判能力的提升。3)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更加普遍,也间接促使了多元化时代的产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得充足的美术学习素材,并能通过计算机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美术观念,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进行探讨沟通,紧跟时展的脚步。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元的艺术风格和形式,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结束语
多元化背景为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传播者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将精华融合到我国民族艺术文化当中,形成有特色的艺术文化,既保证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能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求,促进自身多元化教育观念的树立,促进我多元化背景下美术教育的长久稳定发展。
作者:孙寿华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技能;创造力;协同发展
对于美好事物的趋向性不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价值内涵,也是人类在生命活动当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天性。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之中所体现出的对美的趋向性,便是一种基于成长性所带来的具体表现。在开展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并非功利性目的,而是基于活动过程对于幼儿所带来的内心满足。但是在目前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相关的教师及家长依然还存在有许多认识误区,对于学前美术教育的价值意义并未做到明确的认识。因而就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据此下文将重点就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美术技能与创造力的关系概述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便应当对认知层面予以准确的认识与理解。此项问题便是关于美术技能和创造力关系之间的问题。这一项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美术理论与时间过程当中存在较多争议的一项问题。美术技能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美术技能是创造力培养的核心基础
美术技能可给予创造力的发展重要的底层基础。若没有良好的美术技能支撑,美术创造力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的抑制。由美术技能当中所涵括的具体因素来进行探讨,一者,丰富、科学且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经验累积,能够提高良好反映的可能性;此外,熟练度越大,操作起来也便愈发简便灵活,因此进行重新组合,产生出新事物及思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大量的生活实践均表明,在开展儿童美术活动时,儿童的手、眼、脑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协调机制,并且对于所操作材料的性质以及用途也便会更加了解,对于相关的颜色、形态、空间乃至于外部信息的掌握与认知也将更加全面,儿童利用头脑所加工创造出的美术作品,便更加能够体现出儿童对于自我的认知与体会,因此也可以说美术技能为美术创造力的发挥带来了极为巨大的必备条件。
(二)美术创造力是技能发展的重要体验
在对儿童进行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过程便可实现对于美术技能的高效训练。对学前儿童而言,只要不是对某一事物进行临摹,其在每一次的绘画过程当中,均会表现抑或是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例如:一个儿童正在利用颜料进行图像绘画之时,不懂得如何利用排笔将颜料涂抹于画板之上,此时便需要相关美术技能的帮助来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一般儿童在完成某一项任务之时,通常遭遇到巨大的困难挑战,此种困难通常是由于对美术技巧的缺乏所造成的,对此教师应当给予儿童必要的指导,引导其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这也是对于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儿童会自主学会对于某种美术创造所需要的技巧能力。如此一来,儿童在掌握相关美术技能的过程当中,其创造能力也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二、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的学前儿童美术技能教学仍未与创造力教学做到协同发展,而导致这一情况的因素十分众多,探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观念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能力严重不足,以及家长对于美术教育没有做到正确的认识,据此下文将主要就这三方面的因素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教育观念滞后
在当前的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教学过程当中,仍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认为集体教学活动才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实施途径,日常的教学活动通常都是要在教师当中开展,并由此造成教师对学生美术技能教育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思想偏差,此外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往往也是抱有严重的功利性目的,基于以上情况使得当前学前儿童的美术技能以及创造力仍未实现协同发展。
(二)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在有关的调查研究当中表明,在学前教育当中将近有半数的教师其工作年限已经超过了10年,然而其自身的美术专业能力却仅有中专水平程度,在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调查中,具有艺术类等级资格证以及专业资格证书的幼教人员尚不足被调查幼师总人数的5%,超过有7成以上的教师在专业美术知识以及教学能力方面较为欠缺。以上调查数据信息均表明:幼教人员自身美术专业能力的不足,会直接造成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抑或是绘画课程时,教学效果及质量水平难免会受到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的影响。尽管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相对较高,然而却也存在迎合家长的需求,采用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需要。因而,当前幼儿教师自身美术专业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未能够做到协同发展。
(三)家长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认识
绝大部分的家长均认为,美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同创造力的发展之间是不可调和的关系。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通常是要画什么像什么,即就是对于具体美术技巧的掌握,并将目标确定为对于专业美术的学习。常常对于孩子过早的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同时以成人的角度与眼光来对待儿童的美术作品。
三、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制定适当的美术教育目标及方案
一项相对开放且复杂的系统其协同是基于多个角度与层次的,并且会涉及到系统内外部的多个方面。因而,首先应当就达成系统整体目标所要协同的各子系统做到整体清楚,只有如此方可确保系统的全面协同发展。并且,在美术教学系统之中也必须要做到协同发展,为达成学前教育阶段的美术目标,需将目标分化到不同的年龄段当中予以实施,进而达到对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系统的全面协同。基于这一基础之上,来将相关的教育活动逐个落实。
(二)注重美术活动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要想促使静态化的预设美术教学设计工作能够调整成为具有动态变化性的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就必须要将预设活动和生成活动间的相关性做好妥善处置。在教师与幼儿的教学互动过程当红总,教师可就幼儿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价值衡量与评判,同时采取持续性的调整,在对全过程的美术教学活动实施统筹规划时,还应当同时考虑到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促使每一名儿童在美术活动的过程当中均能够承担起主人翁的角色,取得相应的进步与发展。
在此方面也就需要教师能够就其自身同幼儿在教学互动当中所产生出的创造性火花,能够经过师生间心灵撞击来加深儿童的心理思考,并由此产生出新的认知。对此可采取如下策略来开展:
1)处理好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师生间的对话本就应当体现民主、平等以及沟通的理念。只有确保构建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方可实现在师生互动的过程当中产生出探究、体验式的教学氛围。在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就幼儿做出的相关行为予以积极的反馈与鼓励。幼儿在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鼓励后便会更加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由此形成更加开放的心态,同时产生出更为良好的学习活力,最终促成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2)处理好美术作品学习与创造的关系
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忽略教学过程,其关注的重点通常是能够转变为美术作品的最终结果,例如具有统一标准的美术技能及要求等。而这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则会直接导致美术活动变得单调、无趣,甚至无法促使幼儿的美术水平得以提升。此种教学模式,几乎完全扼杀了幼儿对于美术绘画的自我体验,幼儿的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促使美术教学被置于仅需听讲、大量的联系便能够取得高分的境地当中。此种教学有本质上,丧失了对于个体生命存在及发展的终极关怀,丧失了儿童美术知识价值体系构建的意义,是同对话教学原则所完全相反的。教师要实现对于儿童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进而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探索、感受、发展美术技能与创造能力。
3)处理好预设和生成活动间的相关性
在所开展的美术教学活动当中需要教师具有更加丰富的教学智慧。应当就原本的教育计划做出适当调整,促使对整体美术教育活动的积极调整。针对教师同幼儿在对话过程当中所闪现出的创造性思想,教师应当积极的将其捕获并予以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分享机会,进而超越原本所设定的目标。例如:在开展某一节的美术教学活动之时,其教学任务目标是否完成,对于幼儿的整体发展不会产生直接性影响,课堂教学最为核心的目的即为培养儿童的自我体验感受、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素质。教师应当采用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将幼儿置于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主置,促使幼儿的个性得以发展,释放幼儿的创造潜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阶段是美术教育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当中对幼年儿童开展对美的感知、表现以及创造能力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对其终身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价值。在通过对学前儿童美术的实践探讨后表明,给予广大儿童家长必要的美术建议,收获了十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对于转变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误区,提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意义,对于推动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林山水.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创造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254-254.
[2]史英.协同视野下的儿童情景绘画教学探索[J].俪人:教师,2014(5):6-7.
[3]蓝少.幼儿绘画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1X):60-61.
[4]谭惠.解析学前儿童审美直觉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2(8):45-45.
关键词:现代陶艺 美术教育 创造力
在中小学开展陶艺教育,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拓展智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我国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通过陶艺教育,可开拓思维,潜移默化,寓教于乐,陶冶情操。
1.现代陶艺的定义及其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从人类历史来看,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艺术来源于生活,体现在造物艺术上是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包含着人们的精神状态。这种关系表现在陶艺上尤为突出。陶器作为人类早期重要的生存工具之一,一直以来是以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1.1现代陶艺的定义。
所谓现代陶艺,顾名思义就是现代陶瓷艺术,它的定义非常复杂。“泛指以陶或瓷以及陶瓷的物质材料为主所创作出的纯审美性综合艺术品”。①它是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现代陶艺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及社会的多种认知。
1.2陶艺教育的开展作用。
回想孩提时代在大自然中的深刻记忆,以及偶尔在假日投入自然所得到的愉悦总成为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悸动。玩泥是孩子特有的天性,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创作,并能为他们带来持久兴趣的就是“玩泥巴”。泥巴是适合孩子释放情感的玩具材料,他们可以就地取材,制作成型更加随意,如果购买陶泥材料,那就更好了。我们让孩子感受泥性的柔软,在手中的滑润,随意采用切、割、捏、撮、盘、印、拍、压、撕、戳、刻、划等各种方法,加上简易工具的运用,手中的泥会变得千姿百态。这多变的过程也是孩子内心深处的美妙感受和思维丰富变化的过程,这些作品将使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2.现代陶艺教育现状
现代陶艺走进课堂应该说是近些年的事情,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短短30年,全国大中小学基本都开设陶艺课和手工课,许多学校都有制作陶艺的设备和各种软硬件设施。
目前,我国的现代陶艺的发展已逐渐步入正规化,陶艺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的一些高等专业院校已纷纷开设了现代陶艺专业,一些中小学校也把陶艺教学作为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美术课程内容大多局限在绘画、工艺、欣赏领域,忽视了美术课程综合领域的课程资源开发。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增设了“综合・探索”领域。目前我国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体制也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上来。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高效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美育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3.现代陶艺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现代陶艺折射出人类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文明发展进程。它所具有的文化性、参与性、直观性、愉悦性、多变性等特点赋予了它独特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开展陶艺教育,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智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3.1陶艺教育符合少年儿童的天性。
从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而言,少年儿童的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就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而陶艺的特点,正好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相吻合。陶艺所表现出的直观性,也正是由具体的形象展示出来,并通过对其启示从而引发空间想象和内化,使具体形象逐渐被赋予抽象化语言。陶艺制作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它符合少年儿童由具象转化到抽象或交替转换的心理特征。陶艺由于其制作过程本身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丰富的可能性,制作者可从中获得预想的作品或偶然性作品,这种玄妙的偶发性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3.1.1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陶艺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参与性、直观性。因此,以粘土为原料的陶艺以其朴实性和亲和力赢得了孩子们的青睐。从陶艺多种成型的手段来看,主要分为泥板成型、印坯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拉坯成型、注浆成型和手捏成型。这其中也有把印坯成型和注浆成型统一划分为模具成型的分法。它的制作使孩子们获得了愉,通过“捏泥巴”训练了动手能力。
3.1.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陶艺正是由于其制作过程的随意性和多种可能性并存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陶艺的制作过程中从制坯成型到高温烧成,即从泥土变为陶瓷,通过泥的语言变为一件活生生可触摸到的艺术品,这种如同孕育生命般的感受无疑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在玩泥的方式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坚强的意志投入到学习之中,这些看似非智力的培养,恰恰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学习兴趣的因素所在。
3.1.3锻炼学生的综合科学能力。
从矿石泥土变成质地坚硬而又美观的陶瓷的过程,同时包含着物理、化学变化,这是一门科学。要驾驭“陶艺”的全部过程,玩泥制陶要逐步熟悉泥性、水性和火度;造型中重心、厚薄、倾斜度,釉的成份,流动性等,也直接影响陶艺在烧炼后的效果。因此,通过学陶艺,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意识及遵循科学规律办事的意识和素质,锻炼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科学手段调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艺术手段的表现能力等。
3.2陶瓷艺术教育能提高审美素质,树立个性和陶冶情操。
随着陶艺的普及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小学开设陶艺课程将成为可能。启智、陶情、健体正是陶艺教育之目的,也是素质教育之根本所在。③
3.2.1审美教育始终贯穿于陶艺教育的全过程。
陶艺教育为陶艺价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因而,审美教育始终贯穿于陶艺教育的全过程。陶艺作品作为陶艺的物化对象,陶艺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人对陶艺的审美价值。创造陶艺形态的过程,可以不断提高审美素质。尤其是启蒙教育,孩子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兴致勃勃地“玩泥”,从中树立创造美和欣赏美的意识。
3.2.2陶艺是最近人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玩陶是引人向善的一种朴实的方式。西方还开设有玩陶医疗,并且早已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受到国外的影响,近几年来陶艺在国内也迅速发展起来,陶艺工作室、陶艺休闲吧在大中小城市中得到普及,给人们疲倦的身心提供了一块释怀自我的绿洲,给生活增添了一份轻松。因此,玩陶带来的愉悦,陶泥的朴实、亲切感,有益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3.2.3寓教于乐,陶冶情操。
陶泥可塑性强,易于成型,制作方便,陶坯干后可以在其上进行各种装饰技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观察能力,并通过刻、划、贴、绘、印、镂空等装饰技法修饰作品。烧成的偶然性和丰富多彩的窑变会带给他们无限的神奇和幻想,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实际锻炼,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寓教于乐,陶冶情操。而且通过动手动脑,容易发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优缺点,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与调整。
4.结语
现代陶艺在美术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现在陶育的美术教育大部分还是处于实用功能及培养后备军的需求上,但是我国美术教育地位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提高,素质教育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当代人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而且需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等。按照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陶育将在基础教育中发挥莫大作用。
注释:
①郑宁.从诠释“陶艺”说起[J].装饰,2003,(10),29.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J].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
③王兴竹.陶艺・陶冶・素质[J].中国美术教育,2000,(3):7-9.
参考文献:
[1]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关键词:传统工艺;艺术设计;教育;传承发展
世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的和民族精神的坚韧性决定了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仍然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的多元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经过历史的洗涤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与西方工业发展相伴而来的生态危机及由此展开的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思考,使得天人合一这一古老深刻的哲学思想重新登上现代文明发展的大舞台。同时,一些精华的传统工艺思想也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更是重要,展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多样化,探讨造物意识的功能与审美,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器与道的关系。中国当代设计艺术必须顺应未来文化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动态地进行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而设计师则更应该在本土传统文化的陶冶下,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
1 中国当代设计艺术中传统文化的匮乏
从世界艺术发展史来看,文艺复兴标志着中西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发生了转变,在此之后,欧洲各民族文化逐渐取代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开始对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在当代,西方思潮已强势占据正处于文化苏醒期的中国设计界,而一切设计以西方的构成法则和形式作为基础准则,使得本民族的设计艺术仅仅滞留在对西方设计模式的模仿,从而边缘化、陌生化本民族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寄托和对设计的拓展的思考极度缺乏,从而最终阻碍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当前设计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技术与器物进行借鉴,且多是直接袭用外观形状或纹样,而其深层的精神内涵难以得到挖掘和展现。
在当今高校设计教学中侧重于应试教育思想,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比例严重偏低,甚至将其视作设计的全部;而中华文明史、艺术设计史等课程一般作为辅助课程,且授课中只是单纯对作品自身的成就进行探讨,没有从文化精神更深层含义上进行系统的研析,因此,与技法课相比较,艺术理论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就好像相比于文化的价值体系,技术体系显得更为“直接”与“实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以及审美情感等之于作品显得毫无价值,这从本质上来讲是器与道关系的思想辩证。总而言之,没有精神内蕴的作品仅仅停留在物的外在状态,而具有文化内涵的物则是主观精神的外在表现,包涵着超越于物的文化价值。另一个原因,中国古今教育重心的巨大差异。中国几千年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非谋生,《大学》作为儒学经典之一,开门见山第一章就明确了人格修养的全过程,即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代,上至天子下到庶民,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将技能排在之后。然而在现下,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一切都以生存为基础,现代的教育也多以培训谋生技能为主要目标,而设计行业也首先是谋生手段,“文化无用”说也由此产生。
2 传统工艺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发展对策
中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从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中脱离出来的,因此它与传统工艺美术有着密切复杂的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传播到中国,加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人数暴增,各种新潮的设计观念、新科技、新媒体蓬勃发展,使传统工艺美术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逐渐边缘化和陌生化。热度消失后,人们开始进行反思,并认识到现代艺术教育并不是虚无飘渺的,尽管可以参照和借鉴西方的教学模式,但是本土文化才是我们的血脉和标志,才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最近以来,不少大学把陶艺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补充,并在学生中获得良好的反应。《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 年)》中明确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扩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因此,换个方位观之,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制度为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2.1 从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
当代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普及教育。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制度的完善发展,需要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不应局限于高等艺术学院内,也不应局限在艺术设计专业内。随着我国教育的大力推进,特别是艺术设计教育的迅速发展为普及传统工艺美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创造了更好更大的发展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国民的艺术修养得到全面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到大大增强,极大地提升了对本名族传统工艺美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对工艺技艺的承继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2.2 增加相关课程比重
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调查发现,在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与传统工艺美术有关的课程极为少见。对于教学方式陈旧、与现代设计教学理念不匹配的课程进行改革,增加具有中国审美形态和生活方式的选修课程,诸如剪纸、天然染织、陶艺等需要动手的传统工艺课程。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民间文化、设计、美术为标志的工艺美术课程,如今已有不少反战,不再是简单地模仿传统艺术形式,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传统美术元素,将传统元素渗透到现代设计中。课程所传授内容不是停留在固定知识上,而是给人带来文化归属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另外课后同学将作品在公众场合进行展览,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宣传传统工艺美术。
2.3 专业主干课融入,从形式到内涵挖掘
日本著名传统文化设计大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曾经提到,“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传统工艺美术包涵着丰富的工艺技法以及原生态艺术图形。这些图形和工艺技法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的积累,体现了人类本源的思维意识。它们为现在的设计者提供了本源的设计思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和创新意识。根据当前传统工艺美术相关课程与其他艺术设计课程相对分裂的状况,笔者认为应当将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容渗透到其他主干课程中。如可以在书籍设计课中对传统书籍装订方法加以应用;在字体设计课中关注文字的来源、笔画以及造字体系;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对传统元素的内涵形态加以应用,通过内涵形态设计,教师和学生对于传统元素形态产生新的了解。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内涵形态设计教学。比如带领学生到香格里拉、丽江、大理进行考察,在民族图案考察和写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的图案的颜色、形状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思考,而不只是单一的临摹或拍摄。
3 结语
当前,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一方面希望摆脱西方的设计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模式,一方面又无法与西方的模式完全相分离,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还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面对这种态势,有效地解决渠道是将蕴涵着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周家乐.从形式形态到内涵形态的设计教学思维转换[J].装饰,2011(03).
[2] 原研哉(日).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艺术求美,人文求善。而人文精神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在于启发人的自尊、自信,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一、不能缺失的人文教学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人文、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客观规律,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设计教育迅速成长。这无疑给工业设计教育注入了活力,但在日益强调科学技术的当今社会,像设计这种独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被大批量模式化的发展,使得设计教育远远背离了“包豪斯”的初衷。作为为社会培养输出人才的高校,工业设计教育开展的如何呢?本文试图从工业设计教育的一些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业设计教育更需要提倡人文精神。
其一,应强设计教育中的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选修课程的课时比例。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由于招生时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很低,新生入学时的人文基础知识一般比较薄弱。因此对入学后的新生及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海外及港台地区,人文素质教育被称为“通识教育”,它旨在通过各种人文知识教育和其他多元化的实践方式,来达成人的全面发展。它的使命包括:补缺、纠偏,摆脱功利主义的狭隘与浅薄;整合、贯通,由知识的学习渐臻智慧的领悟;超越功利,超越“小我”,弘扬新的具有涵盖性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实在是疗救功利主义的一剂良方。
其二,在设计专业课的教学中,应当注意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渗透。艺术设计教学除了在公共选修课中讲授人文文化知识以外,还应将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融入设计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二者有机的整合。比如,在讲工业设计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来强调设计人应该负有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在讲授公益工业设计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公德、环境伦理和全球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等等),布置课题,让同学们通过作业实践,深入思考这些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培养他们的爱心、责任感与情操。而在工艺史、陶瓷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随时穿插,讲解一些人文文化知识和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以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对历史文脉的把握,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设计实践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
其三,除了在课堂上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以外,还应通过各种讲座、论坛、报刊以及其他舆论形式,在大学校园中唤起对商业化及功利主义的警觉意识,建立起对各种流行思潮的批判性思考。从历史上看,各国的大学均不同程度地扮演了“社会良心”的角色,因为,大学是知识分子群体的集中地。由于“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他们不属于任何特定的经济阶级,知识和思想是他们唯一的凭藉,所以他们才能坚持自己的思想信念,以独立不羁的精神人格,对各种社会现象持客观的批判态度。
当然,我们所说的大学的批判,其性质有别于流行的传媒观点和市井牢骚,它是一种建立在人类社会主流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具有严肃的学术精神和学理支撑的批判形式。面对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庸俗化、功利化思潮,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的批判功能对其进行抵制和清理,才有可能在校园中重新建立起一种健全的、富有涵盖性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从而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以正确的导向,使他们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素养的高质量的人才。
二、人文精神是艺术设计教学所需
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好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作品创造力。对于一个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理论思维尤其重要。因为理论和艺术家的思想紧密相连。有了对艺术和设计全面的、客观的、理性的反思,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艺术思想。而获得这“人生的智慧”,具备理论思维的能力,却要求个人拥有全面的文化素养和不断开拓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艺术素质,尤其是人文基础。而这正是当前艺术院校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那种忽视理论教学的错误思想的根源,就是在目前美术教育界,有一种普遍存在于学校、学生、社会三者之间的倾向把高等美术与设计教育等同为一种职业教育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错误倾向认为教育应当以市场需要、社会潮流为向导,这样学校会有源源不断的利益,学生毕业后可以自然而然的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因此,实践、技能等专业技能训练作为“社会问题”应当成为艺术和设计教育的主体,以便“尽快适应社会”,在校学生要过多的考虑“出路”“生成”等等所谓“现实问题”,认为学到技术,获得生成的基本物质保障就是学习艺术和设计专业的最大意义,而认为哲学、美学、历史、艺术理论等人文基础课程与专业的关系不大。这是不利于工业设计学科的建设的。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甚至艺术门类不断产生是艺术自我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艺术设计学科的确立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一样。对于这些艺术现象,我们当然需要开发、接受、对话、研究,任何视而不见或以加以排斥的保守心态显然是错误的。但学术不是时尚,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图像世界中,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教育的目标不是赶时髦,而是培养完善的人格。因此教育不能短视,不能只顾当代社会与眼前的利益。这点应该是很容易被认同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不必忙于惑对纷繁复杂的现代艺术现象并争先建立名称奇特的新专业,东辄就对自己已有的教学能力和体系产生怀疑。我们似乎更应该以学术研究的姿态和热情,在面对形形的艺术现象之时重建并完善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体系化的、广义上的基础性学科(尤其是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比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人文教养,并且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人文基础的重要性。这样,我们才能寻找到能够面对并解决一切现代艺术现象所带来的困惑的根本方法。
三、拓宽艺术设计教学的人文精神
众所周知,本科阶段高等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但这与培养研究型人才设想不是矛盾的。高等教育不同于中等专业或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技能培训(尽管这些也是设计教育的一部分),它至少应该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创造条件。所谓的研究型人才,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精、专、深”,即对某一点、某一个专门领域的深入钻研。对于本科阶段来说,“研究”应该泛指一种具有反思价值的、对所从事的艺术现象的形而上的、上升为理论层面的思考。能够发现前人不曾涉足的新问题,促使反思把问题转化成对于本质的思考,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且很可能就是一项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的先导。应该承认,没有思想的艺术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可能承担一般技术人员的角色,却无法成长为真正的艺术家。这种能力确是每个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都应该在本科阶段逐渐形成的。这种反思势必要以开拓的人文视野与修养作为依托。因此,加强人文基础课程的比重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不是矛盾的。可以想象,忽视了文、史、哲的学习和对历史上优秀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不利于在学习中怀疑、反思、求逆,因而更无法以思想者得敏锐在专业领域内去发现问题。
这种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是容易导致对艺术和设计审美教育职能的疏忽。作为艺术教育的门类,美术和设计教育当然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和设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维系着一个审美的心胸,这种审美的心胸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接受阶段。从社会学的层面上讲,艺术和设计教育还承担着对全社会的审美教育的职能,这种审美教育对于提高社会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科学技术生产所造成的人类精神家园的异化,重新建立一个和谐的、绿色的生存环境所不可缺少的。然而,“功利”的意识却过早的渗透到艺术教育的课堂,一系列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成了学生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物欲的诱惑侵入学子的视域,艺术商品化、市场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很难是学生对艺术保持单纯的、新鲜的审美态度。这些行为作为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的重要意义,但是一旦这些内容成为艺术院校的主要课程,其危害是吴庸质疑的。因为这样的思想带到社会之后会产生消解艺术审美本体的恶性循环。
我们从以上的反思与辨析中,大体可以明白: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只讲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不讲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不行;但是,如果不加分析地简单照搬西方“启蒙”以来的“人文精神”用于我国的教学实际,也不行。本文认为,要想有效地抵制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的侵蚀,纠正当前设计教学中的隐患与失误,还需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应对措施。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设计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实用性和学术性之间寻求合理的张力并重塑大学的社会形象”,这对所有的教育者,研究者和决策者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考验和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杜维明:《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载《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关 键 词:设计 艺术设计教育 创新
设计的英文为“design”,该词源于拉丁语“designnge”。美术词典对设计的解释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形成的构思和意图,运用符号形象地表现为可视的内容,作为造型活动的重要阶段的造型计划可称为设计”。王受之先生指出:“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活动。”设计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将内在的观念转变为外在的形象或产品,依靠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技术,借助于现代生产条件,实现设计者心理——物质——产品——艺术商品——大众化的审美教育创造过程。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20至30年代,80年代工艺美术教育开始向艺术设计教育转变。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调整的专业设置,正式以“艺术设计”取代了沿袭多年的“工艺美术”学科,设计学科和设计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体系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各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设计教育成为普及教育。目前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存在一些弊端,其一,急功近利之风助长了重艺术设计实践,轻设计教育理论研究;重外国的艺术设计流派,轻中国的传统艺术。其二,由于采用传统的纯艺术教育模式,导致学生所学部分知识和市场脱节,导致“毕业”就是“失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三,大部分高校艺术类教育模式往往重在造型及样式的教育,对工科知识传授较少;工科类教育模式重在某些工科课程,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科学的关注不多。这种功利性、重艺轻技、单向度设计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有必要研究当今时代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今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点。
“所谓艺术设计,从内涵上说就是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物质的、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功能效用与宜人性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想筹划,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功能、外在形态、人机关系以及文化意味的实用品的设计,也包括审美性较为突出的观赏品的创作;从其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发展属性看,它既包含以手工艺为媒介的传统型设计,又包含以工业化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型设计。”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协调人与自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目的的实现取决于设计师是否真正了解社会的需求,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传统的重要地位,继而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设计。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是设计师智慧的结晶,是设计师价值观、美学观以及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体现。以上种种又和我们现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外延可以看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该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学生不只是接受纯艺术技能的培训,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创新是设计艺术的灵魂,对学生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下文从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创新能力几个方面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讨。
一、良好的知识结构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
对设计师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广泛的修养和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才能形成科学的设计理念,形成理性和感性、逻辑和意象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
自然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包括数学、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自然科学融入设计,为设计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实现手段,改变了设计的方法和观念;社会科学包含政治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法学、教育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社会学、新闻学等,为设计师理解客户的需求、情感、价值体系等提供了知识资源。这有利于帮助设计师正确判断和预测消费的趋势,进而在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和创造新的消费潮流。设计师懂得法学、伦理学的基础知识,能保障设计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健康的发展,并且有助于设计者遵守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设计风气。
人文科学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因此,要加强通识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分量,完善的知识结构实质上是使设计者形成良好的洞察力、创造力以及多方面的能力的基础。这些知识的价值会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真正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转贴于
二、过硬的业务素质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键
业务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修养和技能。专业知识素养包含艺术史、设计史、建筑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它帮助我们了解中外艺术设计的传统、现状与发展趋势,从而开阔眼界,汲取精华并进一步发展和重构传统。专业知识素养的高低是设计师与操作工的一大区别,它决定了一个设计师是否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关键。
专业技能就是对事物的观察和概括能力,对材料、结构、功能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设计的实际制作和动手能力是设计师的技能的最直观的体现。锻炼专业技能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整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加强社会实践锻炼,诸如参观实践法、案例教学法、模拟岗位实践、项目实战法、顶岗实习法等。由此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际能力及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及时掌握社会、企业所需的设计潮流动态。通过优化组织教育过程,打破旧有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创造力的师生合作开放式教学体系。这也是全面提高学习者素质的有效方式,也是增强学习者创造能力,激发其创造欲望的有效途径,使我们的设计教育从艺术的自由性、个性、非标准化、反团队工作性转化为强调集体工作、强调标准化、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与艺术表现结合的方式方法。
三、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
设计艺术的本质在于启发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创造性是设计过程最重要的部分,是决定设计事物生命力的强弱、优劣、成败的关键所在。艺术设计作品的成功在于设计人员对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只有将良好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进行不断实践和深化,对事物和生活才能有独特、创造性的见解,才能不断地向新领域挑战,产生好的创意和好的作品。黄永玉先生正是运用传统和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的创新设计理念,才设计出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而又不失强烈时代感的“酒鬼”酒的包装。2008年的奥运会的35个体育图标的创意,来源于书法中的大篆,把中国的传统书法和现代图形设计紧密结合,而篆书来源于甲骨文,可以称为中华文明的“远古足音”,将中国延续了三千年的象形文字辅以运动的现代感。这种造型意趣体现了中国迎接奥运的现实精神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认知领域的深入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消费内涵由物质层面走向精神层面,艺术设计成为精神和物质、技术与艺术、实用和审美相融合的交叉性学科。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成为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的主力军,我们只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环境和艺术土壤,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站在设计领域的前沿,把握设计教育的脉搏,最终跟上时代迅速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袁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
2.议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风险及其防范张春风,任秀女
3.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蔡志刚
4.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运行机制探析周树清
5.理论创新的现代蕴意牛银凤
6.关于我国高职院校组织结构改革的思考黄享苟
7.高校工会影响力建设的若干思考莫连连,金佳勇,张金秋
8.试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我国经济的挑战及其对策黄庆贵
9.花山壁画创作动因探析职业时空(上半月版) 黄定康,李扶忠
10.从九江大桥垮塌事故看路桥的责任风险与保险罗向明
11.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谈鲁迅语言修改的艺术年玉萍
12.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民平,胡旭红,余海波
13.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反思李昌平
14.依托行业背景建设高职楼宇智能化专业赵旭升
15.当代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现实观照与超越周玮,钟添生
16.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刘伟辉
17.在公务员队伍中实行技能工资的价值与措施郭永平,马兢
18.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当代女性的法律弱势何耀明
19.努力构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机制朱志文
20.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初探吴凯,梁子婧
21.代表性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李盛竹,刘跃
22.劳动就业所面临的欺诈及法律对策之探讨蒲昌伟
23.大学毕业生常见的"不适应症"及其调适彭林珍
24.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罗玉琳,孟新福
25.关于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赵长胜
26.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探析王琴
27.创建"学习型学校,打造高效管理团队"的实践与研究旷强军,熊蕾
28.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樊淑侠,吴菲,范一
29.职校教师非正式组织管理探析韩晓琴
30.业余歌手如何唱好原创歌曲康华
31.强化高校办公室协调职能的几点思考郭雁
32.新时期如何正确定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梁洪,郭文超
33.对高校辅导员培训机制创新的思考谢媛媛
34.顾客价值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俞林
35.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与对策探讨颜珂,谷继建,谢小平
36.知识型员工流失对策探析张卓清
37.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与管理之探讨赵继明
38.高职院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策略陈翠芳,区颖
39.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策划探讨吴启兵,赵云胜
40.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初探胡小勇
41.老年人参加太极拳锻炼的动因分析吴尚
42.职高生数学学习现状的统计分析及对策吕效国
43.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多元化英语教学新模式探讨李芳媛,邹海燕
44.张謇、黄炎培、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斌
45.中职学校学生健身途径与体育消费现状柯昕,赵亮
46.试论护理课程改革中的误区和对策杨汉正,高璀乡
47.外语专业学生公寓党支部建设的个案研究吴远庆,毕崇涛
48.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成人教育的意义顾健辉
49.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教学云虹
50.汽车内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徐海波
51.价值观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骆玉蓉
52.浅议我国房地产行业如何健康发展何梅
53.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肖继仁,彭爱珍
54.not在英语口语中的替代功能李艳
55.论科研论文英文摘要的规范写作陈曦,李佳,张辉
56.全球化认知的基本维度肖子华,江胜才
57.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张三香
58.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钱丽秋
59.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莫翼翔
60.风险的现解刘娟HtTp://
61.新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构性矛盾研究李孝光,范君旗
62.对大学学术性问题的思考职业时空(上半月版) 马征杰
63.刍议广告传播的反文化现象马文
64.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的伦理思考范松仁,余三乡
65.高校IT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何敏,薛锦春
66.提升审美素质实现人性完善尹琳
67.本科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与课程设置改革探讨史凡,赵继红
68.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退化问题探析雪征
69.以育人为本构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毛亮清
70.高校考试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黄金莲,莫艳云,郭梦鸥
71.浅析成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查毅
72.如何做好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张农生
73.研究生科研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余柯,何光凤,李晓红
74.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胡波
75.思想政治教育入驻大学生生活园区刍议蒋礼文,赵锋
76.论马加爵类案件的成因李海英
77.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廉洁教育的思考李玉秀
78.构建特色英语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邓贤贵,张坚
79.浅谈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导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杜爱红
80."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运用及成效宋艳萍,白芳
81.高职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智能培养杨锦
82.迷你课堂教学实验的研究与实践何春,何青
83.高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探索戴金波
84.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隐性课程建设与实践李政,朱天志
85.浅谈高职课程综合化的实施李殷,程小金
86.论高职普通话口语教学的人文性王淑一
87.论市场导向下高职院校发展空间拓展的战略选择董步学
88.论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分析张九桐
89.高职院校《C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课程整合的探索与思考方莉
90.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改探讨王艳彩
91.职业时空(上半月版) 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邓志军,李艳兰
92.内省性思维在职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邹小平,章国平
93.融入式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张显春
94.柏林模式对外语专业翻译基础课建构性教学设计的启示王晓农
1.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孟琴,姜中元
2.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乐为,李沛丽
3.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社会构建之我见葛荣霞,郭文玲,胡金敏
4.农民公民权问题的法律思考王洪秀,高玉梅
5.对城乡共同培养农民工蓝领的探讨吴盈
6.女大学生应对就业性别歧视探究张志宇,赵婉华,单丽
7.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周平,朱国平
8.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几点思考李素英
9.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及其调适陈智
10.浅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郄艳丽
11.网络环境下教师评价制度的创新王强华
1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张景莉
13.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及职业适应能力骆国英
14.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教育服务意识王虎
15.当前大学生的道德错位现象及教育策略黄一珊
16.高等工科院校应对现代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策略汪云香,朱多林
17.化工类专业顶岗实习问题的研究吴英绵,杨波,王丽君,丁颖
18.高职院校"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徐丽君
19.教师课堂话语生成机制特点与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培养策略陈永红
20.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姜宇国
21.基于独立学院合作方的创业教育合作模式曾平生,钟彦峰
22.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刘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