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

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

时间:2023-09-05 16:59: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

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定价模式;消费需求;计量模型

1 引 言

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瓶颈因素。为了促进消费需求,电子商务企业推出了多种定价模式,如一口价、拍卖、议价定价和集体议价等。但不同的定价模式,其适用的条件是不相同的。

于洋、王艳秋针对中国人在商业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提出了一种智能协商议价策略,并且在研究讲价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讲价算法,该算法使交易双方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了交易的成交率,适用于各种电子商务应用;王宏达等人在综合考虑季节性商品的销售特点、销售折扣率、商品库存、商品周期衰退、商品价格等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利润损失最小为目标的商品定价;毛彦妮等人通过对全球排名第四的集体议价拍卖网站Letsbuyit.com的实证研究,分析了产品类型、降价幅度和结束效应对集体议价拍卖最终成交量的影响,发现处于生命周期增长阶段的商品适合集体议价拍卖形式;杨居正利用网站大样本数据,验证了网络拍卖中的一口价拍卖的信息与信誉机制;闫妍等人建立了以卖方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集体议价定价模型,并给出模型的CPSO解法,寻求最优的价格,并通过仿真实验发现调整价格梯度可以改变顾客的效益值,从而使更多的人参加到集体议价活动中来。

纵观前人的相关研究,关于电子商务定价方面的研究并不少,但大都是针对商品类型或特定定价模式的研究,关于不同电子商务定价模式适用条件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基于对互联网用户的问卷调查,测量了消费者对几种常见的电子商务定价模式的感知差异,构建了电子商务定价模式消费需求的计量模型,从消费者主观偏好的角度,探讨影响电子商务定价模式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再根据消费者的主观偏好差异来指导电子商务企业选择不同的定价模式。

2 概念与假设

2.1 概念定义

感知时间风险、感知财务风险、感知适宜交易量、需求预期和现实需求是本文研究的五个核心概念,它们都属于构成概念。参照相关文献,下面依次给出对这五个核心构成概念的定义。感知时间风险:系指消费者主观认为某种网上定价模式可能对其造成精力和时间浪费的大小;感知财务风险:系指消费者主观认为某种网上定价模式可能对其造成经济损失的大小;感知适宜交易量:系指消费者主观认为某种网上定价模式所适合的单次感知适宜交易量范围。需求预期:系指消费者主观认为某种网上定价模式在未来的需求潜力。现实需求:系指消费者实际采用某种网上定价模式购物的频率。

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根据Bauer的观点,感知风险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又由于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与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消费者嗜好与预期。据此,我们拟提出以下4条研究假设:

假设1:消费者感知时间风险对网上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有负向影响。假设2:消费者感知财务风险对网上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有负向影响。假设3:消费者感知适宜交易量对网上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有正向影响。假设4:消费者需求预期对网上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有正向影响。

3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3.1 研究设计与过程

首先参照相关文献,设计了由5个指标构成的调查问卷,这些指标与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感知时间风险的测度指标Q1:我认为网上购物时采用这种定价模式很浪费时间。感知财务风险的测度指标Q2:我认为采用这种定价模式网上购物价格很划算。感知适宜交易量的测度指标Q3:我认为网上购物时这种定价模式所适合的交易量为—。需求预期的测度指标Q4:我认为这种定价模式将来会在电子商务领域很普及。现实需求的测度指标Q5:我经常采用这种定价模式在网上购物。

接着请50位网络消费者填写问卷并对问题做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某些问题的问法进行改进,采用5分制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度量,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来测量消费者网上购物对各定价模式相关概念的感知;其中,感知适宜交易量一题的赋值情况是:小批量——1、较小批量——2、中批量——3、较大批量——4、大批量——5。分值越高,表示同意程度越高。

然后使用修正后的问卷对消费者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发放电子问卷和纸版问卷,随机调查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和成都等地;问卷收集后,剔除无效问卷。然后使用eviews3.1对数据做多元回归分析,估计影响电子商务定价模式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3.2 数据收据和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的抽样时间为2010年10月。总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56份,回收率85.33%,剔除无网购经历的65份,有效问卷为181份,有效率70.7%。其中,男性97人,占53.6%;女性84人,占46.4%;月支出600元以下92人,占55.1%;600~800元51人,占30.5%;800元以上24人,占14.4%。

4 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为分析影响电子商务定价模式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我们分别以消费者对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为被解释变量,以消费者对定价模式的感知时间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适宜交易量和需求预期为解释变量,同时将消费者的性别和月消费支出作为控制变量,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4.2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1)模型估计

将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不同定价模式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数据,分别代入模型(*)进行拟合,计算出各定价模式中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及其标准误差。估计结果如下所示(见表2)。

(2)模型检验

检验一口价定价模式的消费需求计量模型:

①检验假设H0∶β1=0的p值约为0.6794,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感知时间风险对现实需求没有显著影响。

②检验假设H0∶β2=0的p值约为0.0000,在1%显著性水平下,能够拒绝原假设,表明感知财务风险对现实需求有显著影响;β2[DD(]∧[DD)]=-0.368897,表明感知财务风险增加一个标准差,一口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减少0.368897个标准差。

③检验假设H0∶β3=0的p值约为0.5770,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感知适宜交易量对现实需求没有显著影响。

④检验假设H0∶β4=0的p值约为0.0000,在1%显著性水平下,能够拒绝原假设,表明需求预期对现实需求有显著影响;β4[DD(]∧[DD)]=0.442565,表明需求预期增加一个标准差,一口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增加0.442565个标准差。

同上述检验方法对拍卖定价模式的消费需求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果:感知时间风险对现实需求没有显著影响;感知财务风险增加一个标准差,拍卖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减少0.313807个标准差;感知适宜交易量增加一个标准差,拍卖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增加0.150693个标准差;需求预期增加一个标准差,拍卖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增加0.173770个标准差。同理,对议价定价模式的消费需求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果:感知时间风险对现实需求没有显著影响;感知适宜交易量对现实需求没有显著影响;感知财务风险增加一个标准差,议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减少0.176646个标准差;需求预期增加一个标准差,议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增加0.370546个标准差。同理,对集体议价定价模式的消费需求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果:感知时间风险对现实需求没有显著影响;感知适宜交易量对现实需求没有显著影响;感知财务风险增加一个标准差,集体议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减少0.229656个标准差;需求预期增加一个标准差,集体议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增加0.305485个标准差。

5 结论和启示

本文从消费者主观偏好的角度,探讨了影响不同电子商务定价模式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电子商务定价模式的消费需求计量模型,估计了消费者感知时间风险、感知财务风险、感知适宜交易量和需求预期对现实需求的影响效应,比较了不同的电子商务定价模式在消费需求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得出以下5点结论:

(1)消费者感知时间风险对现实需求没有显著影响。

(2)消费者感知财务风险对现实需求有显著影响:感知财务风险增加一个标准差,一口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减少0.368897个标准差;感知财务风险增加一个标准差,拍卖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减少0.313807个标准差;感知财务风险增加一个标准差,议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减少0.176646个标准差;感知财务风险增加一个标准差,集体议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减少0.229656个标准差。

可见,感知财务风险对这几种不同的电子商务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均具有负向影响,且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一口价、拍卖、集体议价和议价定价模式。因此,具有价格优势的电子商务企业宜选取一口价定价模式,反之,则应选取集体议价或议价定价模式。

(3)消费者感知适宜交易量对一口价、集体议价和议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没有显著影响;感知适宜交易量增加一个标准差,拍卖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增加0.150693个标准差。

可见,选择拍卖定价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应设法提升消费者的感知适宜交易量。

(4)消费者需求预期对现实需求有显著影响:需求预期增加一个标准差,一口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增加0.442565个标准差;需求预期增加一个标准差,拍卖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增加0.173770个标准差;需求预期增加一个标准差,议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增加0.370546个标准差;需求预期增加一个标准差,集体议价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增加0.305485个标准差。

可见,需求预期对这几种不同的电子商务定价模式的现实需求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一口价、议价定价、集体议价和拍卖定价模式。因此选择一口价和议价定价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应设法提升消费者的需求预期。

(5)另外,对于一口价、议价定价和集体议价这三种定价模式而言,对其现实需求影响作用最大的参数均为需求预期,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消费者对定价模式的需求预期来促使更多的消费者采用相应的定价模式来购物;对于拍卖模式而言,对其现实需求影响作用最大的参数为感知财务风险,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消费者对定价模式的感知财务风险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采用拍卖模式来购物,具体实施措施本文暂不详论。

本研究限于调查样本的容量,研究结论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仍不失为今后研究的参考。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B2C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250-02

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人们摆脱了时空的限制,扩大了企业的营业范围,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销售方式和购物方式,使送货上门等物流服务成为其发展的必然基础,极大的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他们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高效的现代物流的基础上),我国物流的发展速度远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是由电子商务带动其发展,但物流作为电子商务中唯一的实物流,直接影响电子商务运作的效率。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可以说是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道路上展开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相对落后的物流配送体系极大的限制了电子商务高效快捷的优势的发挥,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而在各种电子商务模式中,受物流配送影响和制约最大的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最终客户)电子商务模式。因为B2C的客户是供应链的最终用户,往往每次购买量少,且为低价产品,对配送质量要求很高,反之对此类用户的物流成本却居高不下,配送效率低。这种物流配送产生的落差显然无法满足我国B2C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这也就使得我国B2C的物流配送运作比起B2B,C2C等电子商务模式的物流配送运作困难很多。

1、B2C电子商务的主要物流配送模式

如今,如何改进我国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已成为B2C电子商务经营商的关注点和重视点。下面笔者先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几种典型的电子商务配送模式:

1.1国内邮政体系配送模式

指企业或厂商网站在其营业地点建立产品仓库,根据消费者网上购物清单和消费者家庭地址信息,通过邮局办理邮政递送手续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中。中国邮政具有方便,快捷,点多面广的特点,是我国覆盖面最广,资历最老的物流公司。但其不足之处主要是普通邮递速度慢,而EMS服务收费偏高,且邮政体系服务水平偏低,容易造成包装破损、货物损坏,从而导致配送服务质量的下降而造成顾客的不满。

1.2共同配送模式

指为提高物流效率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时,多个配送企业联合起来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配送。这是一种企业之间为实现整体配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物流配送服务的协作型配送模式,其核心在于充实和强化配送的功能。共同配送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实现配送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配送企业功能的不足,促使企业配送能力的提高和配送规模的扩大,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缺点是不同企业商品的不同,管理规定的不同,经营意识的不同,相互的猜忌等可能从另一个方面带来阻碍。

1.3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模式

指企业或厂商网站根据消费者网上购物清单和消费者家庭地址信息,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非交易两方)”的交通、运输、仓储连锁经营网络,把商品送达消费者实现配送服务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先进物流设施和专业经验进行规模性操作,带来经济利益,降低物流成本,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1.4企业自营配送模式

指企业或厂商网站在其目标市场上设置的物流送货点。即在上网人群较密集的地区设置仓储中心和配送点,由消费者所在地附近的配送中心或配送点配货并送货上门。物流配送各环节均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物流配送效率很高,可以克服前一种模式不够快的问题,但配送中心和配送点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将带来短期成本的大量增加。

2、B2C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的探讨与选择

2.1国外B2C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的选择状况

在欧美,大多数B2C电子商务经营商采用的都是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如Amazon。这是因为,国外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以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高效的配送服务以及低廉的物流成本满足各终端用户和电子商务经营商的需求,使得B2C电子商务经营商能没有物流配送方面的后顾之忧,全力将重心放在其核心业务(产品更新换代,促销广告等)上,省心省力,还能达到其经营战略目标。

在日本,共同配送模式比较盛行。如一个地区的许多杂货铺和便利店,往往形成一个联盟实施共同配送,达到物流配送的规模经济,为多方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互惠互利。

那么我国的B2C电子商务配送是否应该全盘学习发达国家呢?笔者根据当前国内物流配送业的发展状况,在下文对各种模式进行了逐一探讨:

2.2我国B2C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的探讨与选择

2.2.1国内邮政体系配送模式――必不可少,非主流选择

当前的国内邮政体系配送模式仍然在国内物流配送业内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单就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而言,仅较偏远地区的客户,如其他民营快递公司的超区客户,会普遍选择中国邮政。另外,中国邮政普通邮递的配送速度太慢,EMS价格太高,国内邮政总体服务态度一般,而几乎所有的B2C电子商务企业或厂商都有其他的中小型快递公司或者自营配送中心负责的配送选择。因此绝大多数一线二线城市的客户都不会使用国内邮政体系进行电子商务的购买。由此可见,B2C电子商务的各配送模式中,国内邮政体系配送模式从国内地理配送覆盖面上必不可少,各电子商务网站也不会因此放弃它,但从国内电子商务整体发展走向上看是并不是网站企业或厂商最主要的发展改进或者选择对象。

2.2.2共同配送模式――迫在眉睫,短期极难实现,长期异常重要

当前在国内B2C电子商务行业,共同配送尚未成型。原因非常简单,各种民营的中小型配送企业间呈现一种你死我活般白热化的竞争,为了一点点订单斗得头破血流,有的企业甚至不惜亏本配送。对于网络商家来说,表面上成本固然低了,但相对的风险却大了。试想,亏本或几近亏本的企业会注重好的服务质量吗?同时,从国家社会宏观角度来看,各物流配送企业各自为政实属一种资源的浪费,共同配送,或者我们说物流配送的社会一体化的确迫在眉睫。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日本,这个国家几乎将各种物流运力资源利用到极致。但是,国内物流配送的现状很难在短期实现共同配送模式。企业间的互相猜忌,意识的差距以及管理模式的不同是最大的阻碍。不过随着资源的逐步紧缺,该种配送模式在将来一定会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2.2.3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模式――业务少适合,业务大可部分采用

在欧美盛行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是否适合国内呢?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且提供的服务基本上都是物流服务里面的较低端的,如运输,配进,仓储等,能提供较为高端的服务如信息系统维护改进,物流战略管理制定等的物流公司凤毛麟角。另外,国内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往往配送效率不高,成本也很难降低,很多时候没有达到欧美那种低廉的物流成本和规模效应。再者,我国绝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都仅仅是过去传统的运输公司改名而成,其内在运营模式和管理手段与过去并无改进,无法适应当今社会高质量服务的要求。

众多国内B2C电子商务运营商在选择了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模式后都不得不忍受不尽人意的配送效率,不低廉的物流成本,以及终端用户因低劣配送服务的不满所造成的业务流失。最典型的例子是京东商城。京东是一家以电子产品,家电产品为主打的网上商店。随着客户量的激增,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稳步完善,京东有了近300%的平均增长率,但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本无法满足其业务需求,服务质量低端,配送效率低下,因为京东属于B2C类电子商务,其客户为终端客户,往往都是单件,几件货物下单,规模经济困难重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且顾客不断的提出物流配送服务态度差的投诉。京东除了要面临顾客的质疑,还要面对货物丢失,错发等所造成的损失和风险。面对300%的平均增长率和不断拖后腿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京东毅然于2010年投巨资筹建自己的配遗中心,以满足其电子商务的增长需求,解决了危机。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第三方物流在国外或者说在物流业种是一种大势所归的B2C电子商务配送模式,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而不能被照搬套用。作为企业,首先应该估量自己当前的资金业务能力,慎重出牌。笔者认为,在业务发展初期,可广泛采用,既节约了成本,又能集中精力与核心业务,何乐而不为?但当企业实力发展雄厚了,业务量猛增了,得根据当前国内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出牌,如果有非常一流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满足企业的全部需要,则毫不犹豫的继续选择第三方物流,如果没有,可以考虑部分第三方物流,部分自建,或者全部自建物流。

2.2.4企业自营物流配送模式――资金雄厚者适合

那么最后一种企业自营物流配送如何呢?尽管从前面的例子能看出自营物流好处多多,企业能够自己掌控物流配送,大大提高配送效率,但高昂的成本也让很多企业不堪重负。尤其是B2C电子商务,因为其主要是针对最终用户,而且产品多为薄利多销的快销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很难做到既兼顾价格,又能支撑大规模的配送。例如e国购物网就是因为无法承受高昂的自营物流配送成本而昙花一现的消失了。

但仍然有不少成功的自营物流案例,如国内较著名的京东商城以及卓越亚马逊都实现了较为成功的自营物流配送模式。虽然自营物流配送模式从短期来看物流成本不小,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物流成本还是存在很大的下降空间。首先通过规模经济效益,企业逐步掌握住自己的各物流配送业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有更快的反应速度以提高配送效率从而降低单位物流成本。同时由于在我国自营物流比起第三方物流能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顾客的出单量自然大大提高,那么从长远角度来看平均物流费用率将会下降。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当前第三方物流水平低下的阶段,自营物流对于规模大,资金雄厚的企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3、结束语

物流配送是体现电子商务优越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环节。B2C企业不应该盲目照搬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而应根据自身的顾客需求、所处区域、战略目标、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因地制宜,合理的选择合适的一种,或者由以上几种模式相结合的物流配送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徐冬,程明雄,电子商务下中小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探讨,中国商贸,2010,(19):86

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探讨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物流配送体系已严重制约了企业有效地参与全球化电子商务竞争,成为其自身发展的瓶颈。企业在配送决策上往往要在物流配送成本和配送服务上进行平衡博弈。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应具有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等特点。具体说来,企业应立足供应链的集成化、信息网络平台的协同化,采用网络化技术、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对整个物流和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来实现对于消费者的实物配送。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体系水平不一,经营模式也各不相同。在对比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基础上,归纳起来,我认为,适合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

物流服务是否其核心竞争力所在,自建的物流体系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核心功能是电子商务企业是否考虑运用这一物流模式的关键。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少药业企业、家电企业、大型制造企业以及连锁商家等随着在全国范围内多年的经营,不少企业都有庞大的商品营销渠道,自身拥有良好的物流网络与相当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网络经济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电子商务时可通过不断整合自身资源,吸收外界资源,搞好自身物流网络建设,形成适合自我的物流配送体系。

企业从构建全国性的物流体系角度出发,可以考虑适当的时候租用社会化或专业化的仓储和配送中心作为自己的节点来弥补这一环节的空缺;也可以考虑请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来担任企业电子商务下物流体系重构的咨询业务,从而在高屋建瓴的角度对企业的物流进行把脉。另外,企业也可利用本身物流体系承担其他企业和商家的物流配送业务,从而减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达成网络配送规模效应,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

二、与物流企业共同完成物流配送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竞争的优势将不再是企业拥有的资源有多少,而在其能调动、协调和整合多少社会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灵活采用物流自理和模式是电子商务企业更有效发挥自身竞争力的法宝。经营理念、物流成本、服务质量、网点覆盖率、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接口能否对接整合等是企业寻求第三方物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企业应注重在在经济可行基础上与专业物流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库存控制、商品在途信息跟踪、商品销售信息及服务、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从更高层次上实现商流、物流信息的共享。

电子商务企业携手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配送的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虚拟物流联盟模式

由于国内网络覆盖广,物流成本低,信息化程度高,经营理念和服务化水平高的专业物流企业不多,企业往往难以在众多物流企业中选出一家各方面都符合本企业物流业务需求的合作方来实现物流配送。“虚拟物流联盟”的形式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组建物流配送体系提出了新的方向。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在不同地域内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居于各地的仓库、配送中心凭借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虚拟联盟”,通过各物流企业商流、物流信息之间的共享以及一系列的决策支持技术来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使得物流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变大,从而实现对消费者的配送。企业与物流公司之间畅通无阻的信息化高速平台是构建“虚拟物流联盟”的基础。同时,这一虚拟联盟对于企业间物流技术、企业组织结构等都要求较高。电子商务企业应建立联盟伙伴之间的评估与淘汰机制,不断优化联盟内的资源优化组合。这一方式对解决我国企业的物流配送的跨区域合作、整个物流系统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2.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共建模式

由于“最后一公理配送”覆盖面极广、运作繁琐,电子商务企业往往将其转由物流公司来完成。而出于对库存成本、信息的掌控、防止突况带来的缺货损失、企业战略发展等的考虑,电子商务企业往往会考虑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仓库和配送中心。这就促使企业采用与第三方物流共建来共同实现物流配送。在这种模式下,电子商务企业一般沿用或是通过建模与实证分析在适宜的地方自建大型的存储仓库和配送中心,不断调整和优化仓库、配送中心的布局,通过信息化平台和网络技术实现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将其后环节的物流配送业务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来完成,共同实现对消费者的物流配送。双方之间沟通、信任机制的构建,双向信息对接、整合等问题对电子商务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子商务企业可通过灵活发挥自身和公司的双重优势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的物流配送。

三、物流全外包模式

物流全外包模式即企业将非核心优势的物流业务全部交由物流公司来承担,而电子商务企业则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核心业务。目前,由于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原有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都处于起步或转型阶段,同时对外包活动及相关的关键业务丧失控制风险等的顾虑,因而只有极少数电子商务企业采用这一模式。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大经济环境的改善,专业物流企业对自身进行全新的变革,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的构建,适应于物流全部外包的社会环境亦将逐步形成。这一模式对于双方之间战略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球电子商务竞争不断加剧和提倡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物流全部外包模式将成为不少电子商务企业逐步过渡、最终实现的方向。

四、结语

电子商务物流是物流领域内的新一轮革命。电子商务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采用物流自理、模式来构建企业的物流体系。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物流领域的最新成果,在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逐步摸索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物流模式。

第4篇

关键词:

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6701

1农超对接的运行模式

“农超对接”是由农户向菜市场、超市以及便民店等直接供应农产品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优质的农产品进入相关超市搭建一个合适的物流平台。“农超对接”作为农产品中的一种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为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农超对接”的主要宗旨是为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便利,将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作为总体要求,将“农超对接”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以及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重要工作任务,“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可以降低流通成本并有效建设流通环节,有利于将长期的“中间小,两头大”的不良现象改变,最终实现超市、农户以及消费者共赢的良好局面。

本文在参照各个主体对“农超对接”的具体运行方式进行划分,从而在保证超市和农户两个对接利益方主体均衡参与前提下,将“农超对接”模式分为合作社联结型、企业联结型以及其他组织联结型等几种主要对接模式。

2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物流中的运用

传统的农业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弱质产业,历年来一直都存在产品竞争力不强、交易成本高、生产经营分散、流通环节繁多以及标准化水平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还处于网络农业电子商务信息的初步发展期,传统的农民思想意识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突破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对各类发展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总的来说,主要农产品在数量方面均已得到了最为基本的保障,人们在农产品品种、质量以及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看来,农民和农业均已经不再弱势的位置上,农民可以从农业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利润。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全新商业方法和模式,有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资金周转时间、广告宣传以及提高销售率等方面的优势,将电子商务与农业发展销售相结合,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可以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升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飞速,电子商务也有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电子商务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技术越来越精湛,电子商务在农业物流发展实践中的表现也是有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可见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有着无限的潜能。电子商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研究,从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划分标准来看,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的运用,主要有如下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消费者)、C2C(消费者对消费者)、B2G(企业对政府)等几种模式。

3农超对接下的电子商务平台物流模式分析

3.1“农超对接”下电子商务物流平台方案——“农户+信息平台+超市”

“农户+信息平台+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平台方案,农业与超市的对接应用流程主要由交易流程、信息流程以及管理流程等几个部分组成,在这几个组成部分中,信息流程主要负责处理超市与农户之间的商务关系、相关农产品信息的接入等问题;交易流程主要负责超市服务功能以及超市接入功能等工作;管理流程主要负责各类农产品物流平台运用的相关管理功能。由于“农超对接”是将农产品相关信息接入超市,因此,“农户+信息平台+超市”电子商务物流平台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一是,在信息流程中由于农产品的季节性特征,各类农产品的价格基本上是每天浮动的,因此农产品价格管理应该是通过动态管理模式来实现,同时相关新闻及政府政策也应该对此进行实时动态更新;二是,在管理流程中由于农产品的日常批发价、出厂价以及零售价等均是实时浮动的,因此在电子商务物流平台运营管理中,要将农产品价格变动作为关注的重中之重,由于天气变化因素对农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灵活制定相关监控管理措施,以保证农产品价格监测和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三是,在交易流程中农产品销售往往存在批发、零售以及折扣等多种类型的分销处理模式,这就需要超市与农户之间建立一定的灵活合作机制,防止超市与农户之间出现最终资金清算等方面的矛盾。

3.2“农超对接”下电子商务平台层次体系

经过深入研究和相关分析,可以将“农超对接”下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分为信息处理层、用户层以及数据层,信息处理层、用户层以及数据层三大层次体系主要是为了解决不同相关利益者的矛盾以及不同信息功能平台的兼容性而设置的。不同相关利益者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超市与农户之间由于供需信息的不同出现的差异性问题,兼容性指的是在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上需要将各类功能的信息集结在一起,使得信息在读取方式、表示方式以及传输方式上都能够以统一的形式来实现,从而实现“农超对接”下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统一管理。与此同时,信息处理层、用户层以及数据层三大层次体系是可以相互独立而存在的,防止某一个层次的瘫痪带来整个体系的瘫痪。可见“农超对接”下电子商务物流平台方案——“农户+信息平台+超市”与农产品物流发展方向是非常匹配的。

参考文献

[1]蔡媛媛.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1,(10):23.

第5篇

关键词:物流经济;管理模式;意义

近年来,由于网络逐渐的普及到普通民众的家庭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用出门,便可购物,并且送货上门,良好的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的物流经济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

一、物流经济的管理模式

网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但是我们知道网络不是万能的,一些事情乃至一些商务往来,网络可以帮我们办一些事情,可是更多的事情,需要物流来帮我们办,因此,在当今社会下,面对着繁复复杂的商业经济,物流的管理模式也是多变的。

(一)电子商务管理的模式。电子商务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商务形式。电子支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些业务往来的主流形式,这种方式就滋生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购物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潜力。物流经济的管理模式向着电子商务倾斜,建立专门的电子网络销售平台对于今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万亿元,其中物流业务的收入高达1686.1亿元,其中只淘宝网的电子商务为全国的快递业务贡献了60%以上的力量。相信这些数字一定会让你眼花缭乱,然而这仅仅是一年的,更何况,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各地开花结果,电子商务的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电子商务管理模式作为物流经济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对于物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定额管理模式。定额管理模式就是企业在刚起步发展的时候,由于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一,并不需要过多的生产资源,因此使用定额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在物流经济中,为了最大化的减少消耗,使用定额的管理模式对于物流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我们进行物流运输时要确定好产品的储备、送货的定额,然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物流运输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减少物流的损耗。并且在物流经济中能够最大化的细化物流的环节有利于促进物流的透明度,便于物流的定额管理。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有助于减轻公司内部的压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只需要做好自身的核心业务即可,对于外包、运输这类的业务交给物流公司。这样企业就不会为了订货成本以及储存成本而烦恼。物流公司通过其便捷性、合作性等特点,有助于公司实现零存货。这样就通过供应链的管理模式,物流公司和企业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二、物流经济管理模式的意义

物流经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浮。在当今时代物流已经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纽带,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不断联系,然而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连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就有好几种,那么,在现代社会中这几种管理模式对于物流经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一)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的意义。增大了物流业务量,加快了发展的脚步。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加大了物流的业务量,尤其是定点之间的速递。快递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方式了,这样快递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省了我们逛街的时间,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促进了物流信息化。我们知道电子商务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致使信息的交流和获取更加的方便快捷,这样就加快了信息分析和整理的速度,促进了物流经济的发展。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谁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那么就掌握住了市场的主动权,从而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电子商务,使得信息更加快速的收集和整理,有利于物流经济掌握住时代的脉搏,促进了物流经济的发展,物流的信息化。

提高了现代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竞争无处不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因此,在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青睐的当下,很多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业务的沟通。因此,再对网购的商品进行配送的时候,物流往往成为首要的选择方式。这样物流经济,就集物流、信息、资金于一体,提升了物流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二)定额管理模式意义。定额管理模式可以让我们进行比较细致明确的预算,有利于极大程度的减少损耗,从而有利于物流经济的发展;另外,定额管理模式,可以将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明确化,这样就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物流经济的发展。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意义。供应链管理模式有助于物流公司减少库存的费用。我们知道物流经济的一个最大的损失便是订货成本以及库存成本。通过供应链的管理模式,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通过合作性,从而便于货物进行及时的配送,这样就有利于减少库存的成本,促进物流经济的发展。

强化了整合运输能力。消费者在对商品进行了网购之后,最关心的便货物何时才能够到达我们的手中。因此,物流的快捷性变成了企业的一个核心的竞争力。企业采用何种物流方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点。因为物流公司熟悉任何一种物流的方式以及特点,企业将会将货物的物流交给物流公司,这样物流集中对货物进行配送,这样既节省了企业的成本,又能够将货物进行快速的配送,有助于强化物流的整合运输能力。

三、结束语

从上面的物流经济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对于物流经济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选用何种物流管理模式要根据物流的具体特点来进行选择。物流的管理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之分。因此,面对着复杂的国际环境,激烈的竞争形势,物流企业虽然现在有着强盛的生命力,但是要想在国际社会中强盛不衰,那么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将会是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 赵金中.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物流科技. 2013(05):10-11.

[2] 叶善椿,王普玉.现行经济条件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振兴策略[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09):21-22.

第6篇

    1引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突破革新及其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流程作用机制,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电子商务成为了国民经济模式的重要支柱和形式,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物流产业作为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和价值增值服务的部门,在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求其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而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可以对传统物流业务流程和环节进行整合和重构,以提升其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和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对原有物流作业环节、流程、框架和作用机制进行重新定义和优化调整,以及进行基于竞争优势导向的模式创新,成为了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基本导向,它有助于提高物流产业各环节的资源配置效益和运行效率,同时物流产业的电子商务改造可以反过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物流产业基于电子商务的改造重组和服务模式创新是提升其关键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趋势。

    2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内涵及类型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对物流服务和流程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和电子商务改造,具体来说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流程、生产制造流程、包装再加工流程、运输仓储流程、搬运装卸流程、配送发货流程等实体业务流程进行电子商务改造以对各流程中产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进行有效的集成和共享。目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主要有下面四种类型,即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物流一体化。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一般是大型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依托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构建的,旨在满足自身产品货物配送需求的物流服务体系,同时由于虚拟经济的兴起,也使得一部分虚拟企业介入到了企业自营物流服务体系之中,比如一些物流信息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既可以发挥生产制造企业所拥有的相对完备的物流设备体系和物流渠道的优势,也可以弥补其电子商务技术和手段的不足,因此在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中,一般是生产制造企业关注于实体物流配送网络和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把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企业资源规划统筹问题交给虚拟企业。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产业专业化发展和分工细化的结果,同时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及其在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中的应用,也驱动和加速了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的出现。第三方物流在向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仓储运输等服务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对整个物流环节信息流的控制,可以实现企业对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从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来看,其服务水平质量、价值增值能力以及对生产制造企业营销战略的支持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物流联盟的出现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的多家物流企业或生产制造实体企业构成的联合体,费用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是这种物流模式的主要特征。各参与企业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共享联盟内的物流设施、生产要素、物流运输和仓储设备等,这就通过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单个企业内部而又无法单独完成物流功能的资源和配送体系有效地链接了起来,但是这种电子商务物流方式缺乏长期可持续合作的战略协作基础,因而表现得相对不稳定。物流一体化是建立在第三方物流成熟发展和电子商务高度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旨在消除物流链条体系上下游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物流一体化中信息技术平台和系统的充分应用,保证了整个链条成员、物流资源、信息资源和合作机制以及利益关系等都得到有效的安排和均衡处理,物流一体化可以使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服务和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和优化,物流一体化体系中电子商务方案提供商、生产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最终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条。

    3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第三方物流模式解析

    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变迁和内容框架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介入到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规划和构建中来,诸如物流咨询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公司等,以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优势为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的传输等提供了可能,同时物流技术服务公司可以为物流系统提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技术的集成解决方案,这就导致了具有更高更强竞争优势的新兴物流组织模式即第三方物流的出现。第三方物流专注于提供物流服务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货物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作业服务。第三方物流业务活动和运作的内容主要包括配送信息整理以及对信息资源服务商和技术提供商等主体之间的协调。协同模式、物流行业创新模式和动态联盟模式是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运作模式。协同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下构成了一种动态合作的博弈关系,他们之间地位平等、相互监督;物流行业创新模式又称为整合型,即这种运作模式强调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强化对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集成能力,为同一客户企业同时开发和管理几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这种模式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具有的实力和资源整合所需要的规模优势,通常情况下这个角色由那些初具一定规模、商业经营模式成熟且客户资源丰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充当;动态联盟是拥有相关物流资源和专业物流解决方案优势的企业主体,基于物流资源互补性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取得而组成的资源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的物流战略联盟,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和架构取决于相关物流主体的市场价值和地位,当一个物流项目启动时物流联盟就形成了,随着物流项目的终止,物流联盟也随之解散。包括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物流一体化等在内的各种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和组合模式各有其优势、劣势,其各自的物流运作成本、专业化程度、物流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等属性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物流作业成本与其电子商务专业化程度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企业基于电子商务的自营物流风险相对较小,受企业物流运作能力影响和电子商务技术水平的制约一般物流外包的风险会较大一些,物流联盟和自营物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最高,而一体化物流由于其能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和电子商务水平最高,也使得其灵活性最高。

    4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根据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现有模式组成,在分析了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参考信息技术和物流产业以及竞争优势组合因素的相关理论,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竞争优势模式创新策略。第一,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突出和强化对现代新兴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培养和认识。电子商务时代下的物流组织模式和竞争优势创新,必须着眼于物流管理理念的前沿领域以及物流和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新进展,这是有效提高物流组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物流业务模式的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必须要以先进的物流理念为指导,并将其物流理念的要求进行细分,贯穿到物流业务开展和运作的实践细节之中,从而创造性地打造适合企业自身的、具有更高竞争优势的物流运作模式。如果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物流渠道和客户资源,则宜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如果企业的电子商务基础比较优良,则可以采取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第二,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加大对先进物流技术和先进物流设备的集成和整合应用,从而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和运作效率。现代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和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如何将体现物流管理理念的物流系统和代表着有效技术运作手段的物流技术设备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发挥物流业务运作的优势并产生高效的经济效益,成为目前物流企业物流解决方案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将GIS系统、GPS系统和RFID货物识别技术等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集成,可以有效地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实时化和同步化。从目前第三方物流的实施和运作实践上来看,其主要就是凭借强大的物流信息技术占据竞争中的主导优势,这对于那些专业物流企业和自营物流系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第三,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注重复合型、技能型、实用型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电子商务物流对于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是复合型的,其中专业物流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核心和基础,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原材料采购、企业生产制造、货物包装再加工、运输仓储和货物分发配送等环节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保证这些物流环节有效协调和衔接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掌握,对物流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必备的工具和手段,这就需要从业人员电子商务技术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技术水平。而目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专业设置是相对分离的,这就需要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培养机构设置好相关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规划。

    5总结

    现代电子商务信息产业的革新和飞速发展,催生了新的物流模式和领域创新,有效地实现了物流产业及其相关环节的高效增长和价值创造价值增值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创造性地把信息技术引入到物流业务解决方案规划和建设中,以提高相关物流主体和物流产品服务竞争力,成为了影响和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商务物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内涵特征,分析了第三方物流解决方案是如何基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竞争优势打造的,最后从强化现代物流理念、利用先进物流技术作为支撑以及加强专业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强化电子商务下物流竞争优势模式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第7篇

电子商务一般是指通过Internet网为代表的网络交易方式(电子商务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1996年12月制定了“电子商务示范法”。这预示电子商务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贸易方式。未来的工业采购将普遍参与跨国界的网上竞争,这是由电子商务体现的一种虚拟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将实体的市场变成虚拟的空间市场,它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另一方面也使开拓市场变得更容易。网络营销不需要店面,也不需要售货人员,24小时全天候上班。网络交易,即使是在地球另一端,市场也就在我们的手指之间,因此,电子商务不仅能开拓市场,而且能整合企业资源优势,降低成本,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加利润,使各类企业大大受益。

电子商务模式按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企业—企业(BtoB)

按买方和卖方在交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又可以将这种模式分为以卖方为主的企业——企业电子商务,及以买方为主的企业——企业电子商务两种形式。

(1)以卖方为主的企业——企业电子商务以卖方为主的企业——企业电子商务模式是一种最普遍的电子商务模式。

(2)以买方为主的企业——企业电子商务

在以买方为主的企业——企业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中,需要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占据主动地位,买方企业先上网公布需求信息,然后等待卖方企业来上网洽谈、交易。这种交易方式类似于现在企业常用的项目招标方式。中国信息技术商务网就是采用这种模式通过网上招标来取得商品或服务。

2.企业——消费者(BtoC)

这种商务模式主要分为卖方企业——买方个人的电于商务,及买方企业——卖方个人的电子商务两种模式。

(1)卖方企业——买方个人

卖方企业——买方个人的电子商务是商家(零售商)出售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个人的电子商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商家首先在网站上开设网上商店,公布商品的品种、规格、价格、性能等,或者提供服务种类、价格和方式,由消费者个人选购,下定单,在线或离线付款,商家送货上门的电子交易方式。

卖方企业——买方个人的电子商务模式中所涉及的网上商店与传统商店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不需要昂贵的店面,不需要雇佣太多的人手,不必有很多库存,而且当网上商品丰富起来和上网购物的人多了起来后,网上购物可以获得更多的商业信息,买到价格较低的商品,节省购物的时间,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货比千家”来购买商品。

(2)买方企业——卖方个人

买方企业——卖方个人的电子商务是企业在网上向个人求购商品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模式应用最多的就是企业用于网上招聘人才。如许多企业在中国人才盟网式。上招聘各类人才。在这种模式中,企业首先在网上需求信息,后由个人上网洽谈。这种方式在当今人才流动量大的社会中极为流行.因为它建立起了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平台,使得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3.消费者——消费者(C—C)

该模式可分为以卖方为主的消费者个人——消费者个人电子商务和以买方为主的消费者个人——消费者个人电子商务两种模式。

(1)以卖方为主的消费者个人——消费者个人以卖方为主的消费者个人——消费者个人这种电子商务模式是一种由出售商品的个人入网上发市消息,由多个买者竞价,或与买者讨价还价,最终成交的模式。

(2)以买方为主的消费者个人——消费者个人

(3)以买方为主的消费者个人——消费者个人电子商务模式是一种由想购买商品的个人,在网上求购信息,由多个卖者竞卖,或与卖者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交易的电子商务模式。

4.企业——企业——消费者(B—B—C)

B—B—C电子商务模式是B—B和B—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的整合。这种模式的思想是以B—C为基础,B—B为重点,将两个商务流程衔接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商务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在商务领域中的应用,是未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有效工具。电子商务代表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但它的推广和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会存在一些困难和和问题。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当前存在和急需解决的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电子商务观念落后,对Internet网上蕴含的巨大商机认识不足;电子商务的信息基础设施较落后,软件加密方面的研究也较薄弱;电子商务需求规模不大;电信垄断导致电信资费过高。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经营状况看,电子商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为了推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应对:

(1)转变观念,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网络和信息在未来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居民和企业转变观念,重视网络贸易的发展,构筑推进网络贸易发展的舆论环境。

(2)通过行政于预、免税、降价等策略,扩大电子商务需求。发展电子商务,当务之急是扩大电子商务的需求。为此,我们可参照国内外的一些经验,如我们采用类似国外的一些电子商务的减免税、降价、行政干预等举措,则可大大扩大我同电子商务的需求,开拓市场,从而可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8篇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特征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与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具有行为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主体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而违法认定和法律规制更加困难。

20世纪6O年代.经营者就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来加快相互之间信息的传递;9O年代后,国际互联网(WWW)的逐渐普及,电子商务迅速地发展起来。电子商务的出现,带来了商业运营模式的变革,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电子商务中存在各式各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一、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电子商务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泛指经营者在电子商务中采取各种虚假、欺诈、损人利己等违法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电子商务秩序的行为,其表现形式为诸如域名枪注、网络虚假广告、网络商业秘密侵权等。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有的是传统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有的则是在网络环境下特有的,属于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专利”。

(一)混淆行为

混淆行为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争夺竞争优势,在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标志上不正当地使用他人的标志。使自己的商品或营业与他人经营的商品或营业相混淆。谋取不正当利益。电子商务中混淆行为具体表现为:将他人注册商标、商号登记为网站名称,搭其他经营者的便车;网站的Logo标识与他人商标、商号、标识等相同或相似;域名与域名之间相似;模仿、抄袭其他经营者的网页。

(二)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不正当利益,对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进行虚假和引人误解的宣传的行为。电子商务中的虚假宣传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下虚假宣传而言,由于网络技术的特点,其形式和手段更加多样,诸如可以采取BBS、电子邮件等新的形式进行虚假宣传;影响更加广泛.可以对其竞争对手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影响。

(三)侵犯商业秘密

《布莱克法学大辞典》将商业秘密解释为“用于商业上的配方、模型、设计或信息的汇集。使拥有人相对于其他不知或不使用的竞争者有更多获得利益的机会”。一般来讲,商业秘密具两个特点,一是秘密性,即该种信息只有有限的人知道,并且经过权利人采取了适当的保密措施,这是构成商业秘密的核心特征;二是经济实用性,即技术或经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或潜在的竞争利益。这是商业秘密的价值所在。相对于传统商业中而言,电子商务中侵犯商业秘密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电子商务企业员工利用自身的优势.非法获取企业的商业秘密信息;“黑客”非法入侵其他经营者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数据;以BBS、新闻组、FTP传输文件和远程登录等方式,披露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这些形式的列举远未穷尽互联网上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随着互联网应用程度的提高,电子商务中侵害商业秘密的形式还将会不断翻新。

(四)商业诋毁

商业诋毁,是指通过捏造、公开虚伪事实或虚假信息,对特定商事主体的商誉、商品或服务进行贬低和诋毁,造成其商业利益损失的侵权行为…。从实践中看,电子商务中的商业诋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运用网络广告诋毁其他经营者的商誉;在BBS上进行商业诋毁;网络匿名诽谤。由于使用网络,信息传播的范围广,速度快,而且主体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电子商务中的商业诋毁造成的后果较传统商业模式更为严重,损失更为巨大。

(五)域名抢注

从法律的角度讲.域名是指域名所有人拥有的用于计算机定位和身份识别的网络地址。从域名本身而言,它并不是商标或者企业的名称,只是对应互联网上IP地址的一种技术手段。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空前繁荣,域名在网络中的全球唯一性相当于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商业标识”,使得其具有了潜在的商业价值,由此而产生的域名抢注纠纷也日渐增多。与混淆行为下使用与竞争对手相似的域名不同。域名抢注是将知名的商标或企业名称注册为域名.以便将来把这些知名商标或企业名称注册的域名高价出让。使用与竞争对手相似的域名类似于“傍名牌”。而域名抢注更类似于“网络敲诈”。

(六)网页链接不正当竞争

基于网络的“互联与共享”的本质特点,链接是当今互联网上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普通链接、深度链接及加框链接等等。它有效地实现了信息共享,方便使用者的查询;合理地使用还可以使经营者增强网络宣传的效果,扩大自己的影响,实现“三赢”(用户、设链者及被链者)。但是,网络是一种注意力经济,靠的是吸引广大网民创造收益,不正当竞争者通过不合理的链接方式将他人的成果轻而易举纳为己有。则必然会影响原网站经营者的利益,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

二、电子商务环境中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原因

电子商务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同传统商业模式一样,存在着形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商业模式之一,也受到了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市场经济以竞争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历史证明,竞争在发挥其优胜劣汰的优越性,达到高效配置社会资源的同时,同样会产生弊端。电子商务为经营者提供的广阔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较传统商业模式下的市场有过之而无不及。市场瞬息万变,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竞争,部分电子商务经营者为了生存与发展而不择手段,急功近利地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眼前的短期利益。

(二)法律和道德因素

电子商务中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其法律和道德因素体现为法律体系不完善,商业道德缺失的结果。道德与法律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作为新生事物在20世纪末期才传人我国。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立法相对滞后。这种法律缺位导致电子商务竞争在某些领域缺乏法律的规制。此外,我们社会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商业道德缺失的情况,在电子商务中这种特殊环境下,主体的虚拟性、手段的隐蔽性为一些抱有不法企图的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们抱着“捞一笔算一笔”的心态,使得不正当竞争行为更加容易滋生和蔓延。

(三)技术因素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某些电子商务经营者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投入相对低廉,而获得的收益较高;同时,所冒的风险性也比较小。实施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行为。除了联网的计算机外,更多依靠的是技术,投入较为低廉。而获得的不正当竞争利益,如通过网络入侵窃,可能获得其他经营者价值极高的资料。而且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采用高科技手段,隐蔽性极强,使其行为既难以迅速被竞争对手发现,又容易逃避司法追究,风险比较小。

三、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特征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特征

一般来看,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主体的“经营性”、主观目的的逐利性、行为的违法性和行为后果对社会的危害性等主要特征。电子商务环境下,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样具有这些特征。这是由于网络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没有改变不正当行为的本质[引。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和传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属不正当竞争的范畴,揭开其技术的神秘面纱,其本质性的主要特征并无二致。只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管理手段的滞后性,电子商务环境下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许多传统商业模式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不具有的特点。

(二)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点

1.主体行为的虚拟性和隐蔽性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1993年彼得·斯坦纳发表在《纽约人》杂志上的这则漫画生动地说明了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电子商务主要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远距离通信式交易,而且其交易主体虚拟化,企业或个人在网络中可以异于现实存在的主体出现[加],与传统商业模式下不正当竞争行为相比,它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同时,由于电子商务虚拟性的特点,其不正当竞争行为就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对有关主体和行为进行认定具有相当的难度。

2.主体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伴随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影响也日趋深远。经营者完全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全球的、24小时不问断的商业活动。从而使得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带来的危害较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更为严重、复杂,且随着不正当竞争经营者所采用手段的不断更新而愈演愈烈。

3.行为违法认定的模糊性和法律监管的困难

第9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安全性;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科技以及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网络的基础之上逐渐建立了一种商业运行模式,即电子商务。广义上的电子商务是指在网络通讯以及计算机的基础之上,利用相应的电子工具所从事的商业活动过程;而狭义上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Web所提供的网络来进行商业交易。而目前,电子商务也已经日趋完善和成熟,尤其是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既能像传统商务一样方便、可靠和具有安全的服务,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极大的提高了通讯速度;可以全天候服务;具有交互式的销售渠道;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可提供完整的产品信息等。

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的实现需要解决众多的社会问题以及技术问题。而电子商务安全则成为了众多技术中的关键,以及世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论述了电子商务的安全体系结构,电子商务中常用的几种安全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

1 电子商务的安全体系结构

根据电子商务的功能层次进行体系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网上商业活动(客户和服务商通过网络进行的活动);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将商务活动的所有相关数据处理成商务活动可以识别的数据);应用系统的支持系统(为应用系统提供所需要的数据库和文档等);网络平台(提供电子商务所需要的数据)。

电子商务系统可以作为一个中枢系统将服务商、客户以及银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具体的操作。因此,电子商务的系统应该是由服务商的服务器(由服务商端、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web服务器系统等众多部分组成),银行(银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以及客户(主要是利用因特网与商户、银行进行商务交易)。

而作为实现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电子商务的安全体系结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面提到的银行、客户以及服务商都是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且它们都需要安全服务器。同时,为了更好的维持各个组分之间安全性的相互一致,通常安全体系还包括CA认证系统。CA认证系统遵守相同的协议,可以进行协调工作,并可以保证电子交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确定性等。

除了CA认证系统之外,在电子商务中还存在不同层次的安全机制。用户在使用网络进行商务交易时,首先应该具有身份认证、消息认证和安全操作协议等的需求。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必须对有关的数据进行加密、认证等处理。

2 电子商务中常用的几种安全技术

首先,加密技术。这是一种电子商务中采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秘密数据不被外泄,以及有效的提高电子商务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通常可以将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和不对称加密两类:(1)对称加密:指的是对信息的加密以及解密过程都使用相同的密钥,也被称为密钥加密。在交易的过程中双方采用相同的算法,并只交换专用的密钥。在此前提下,密钥的安全交换是对称加密有效进行的关键环节。目前,最为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DES(DataEncryption Standard是使用最为广泛的)、IDEA、3DES、RC4等。(2)非对称加密:每一个通讯实体拥有一对密钥,通常使用其中一个进行加密,另一个进行解密。目前,RSA(RivestShamir Adleman)算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其次,安全认证技术。这是一种有效的防止信息被篡改、删除、重放和伪造的方法,它可以对已发送的消息进行验证,以便接受者能够辨别信息的真假。而认证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数字摘要、数字信封、数字签名、数字时间戳和认证中心等技术。(1)数字摘要:通常使用SHA算法,将需要加密的数据“摘要”成一定长度的密文。需要注意的是该密文和明文具有相同的摘要。所以,利用数字摘要可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完整性。(2)数字信封:该技术主要的是体现的是保密性,其工作原理是使用HASH函数将对称密钥进行加密,在此基础上对密钥进行公钥加密,将其和加密数据一起发送给接受者。(3)数字签名:主要应用于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等方面。是对非对称加密和数字摘要技术的综合应用。(4)数字时间戳:在电子商务过程中,需要对交易的文件和时间信息进行适当的安全加密措施,而数字时间戳服务(DTS)则是专门用于对电子文件发表时间进行安全保护的。(5)数字凭证:目前常用的数字凭证包括个人凭证、企业凭证以及软件凭证。其工作的原理就是应用电子手段来验证某一个用户的身份以及对于某个网络的访问权限等。(6)认证中心(CA,Certificate Authorities):认证中心是作为第三方的一个权威性和公正性的认证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发放数字时间戳服务(DTS)和数字凭证(Digital ID)。(7)智能卡:智能卡是一种嵌入微处理芯片和存储器集成电路卡,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在电子商务中,智能卡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增加了私有密钥和电子证书的安全性;可以进行个人密码的设置;可以减轻客户端系统的负担等。

3 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协议

电子商务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各种安全控制技术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套完善的安全交易协议。目前,我国常用的安全协议主要包括:一是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其主要是为了解决用户、商家和银行之间的交易而设计的,目的是能够确保支付信息的保密性,过程的完整性,尤其是商户和用户的合法身份;二是安全套接层协议(SSL)。主要包括服务器认证、SSL链路上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保密性。在点对点之间的信息传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建议使用“SSL+表单签名”模式,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三是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该技术将解密和认证公开在网页中,以有效的提高安全控制力;四是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HTTPS是基于提供保密、认证以及完整性等服务,以确保在网页上交换的媒体文本。

参考文献

[1]林维达,刘桂兰.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J].微型机与应用,1998.

[2]梁晋,等.电子商务核心技术-安全电子交易协议的理论与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8.

[3]覃征,谢国彤.商务体系结构及系统设计[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第10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模式价值链模式分类模式选择

一、商务模式与电子商务模式

至今为止,无论是商务模式,还是电子商务模式,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给出几种常用的观点。

1.PaulTimmers的观点。欧洲学者PaulTimmers认为,商务模式是一种关于企业产品流(服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及其价值创造过程的运作机制,它包括三个要素:(1)商务参与者的状态及其作用;(2)企业在商务运作中获得的利益和收入来源;(3)企业在商务模式中创造和体现的价值。电子商务模式则是通过电子市场反映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及其价值创造过程的运作机制。

2.MichaelRappa的观点。北卡州立大学杰出教授MichaelRappa认为,商务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商务模式规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

3.PeterWeill的观点。MIT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PeterWeil认为,商务模式是对一个公司的消费者、顾客、结盟公司与供应商之间关系角色的叙述,这种叙述能够辨认主要产品、信息和金钱的流向,以及参与者能获得的主要利益。

4.AllanAfuah和ChristopherL·Tucci的观点。美国学者AllanAfuah和ChristopherL·Tucci博士认为,商务模式具体体现了公司现在如何获利,以及在未来长时间内的计划。它可以归结概括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价值、规模、收入来源、定价、关联活动、整合运作、各种能力、持久性等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环节和系统的“动力机制”。电子商务模式也是一个系统,它也包括了上面所说到的各个部分,而且在电子商务模式中更为突出的一点是它利用了互联网的特性来获利。

虽然以上观点有所不同,但都揭示了商务模式的一个本质,即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电子商务模式则是关于企业如何利用网络来获取利润的问题。另外,以上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商务模式和价值链之间的联系。

二、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

1.基于价值链的分类。PaulTimmers提出的分类体系是基于价值链的整合,同时也考虑到了商务模式创新程度的高低和功能整合能力的多寡。按照这种体系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分为电子商店、电子采购、电子商城、电子拍卖、虚拟社区、协作平台、第三方市场、价值链整合商、价值链服务供应商、信息中介、信用服务和其他服务等11类。

2.混合分类。MichaelRappa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经纪商、广告商、信息中介商、销售商、制造商、合作附属商务模式、社区服务提供商、内容订阅服务提供商、效用服务提供商等九大类。其中经济商又可以分为买/卖配送、市场交易、商业贸易社区、购买者集合、经销商、虚拟商城、后中介商、拍卖经纪人、反向拍卖经纪商、分类广告、搜索等11种;广告商又可以分为个性化门户网站、专门化门户网站、注意力/刺激性营销、免费模式、廉价商店等5种。中国学者吕本富和张鹏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B2B、网上金融、网上销售、网上拍卖/买、网络软服务、网络硬服务、数字商品提供者、技术创新、内容服务、网络门户、网上社区、旁观者等12种。其中BtoB模式根据职能又划分为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类型;网上金融模式根据金融领域又划分为网络证券、网络银行、网上保险、个人理财、风险资本等类型。

3.基于原模式的分类。PeterWeill认为,电子商务的模式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属于原模式的一种或者是这些原模式的组合。而他所认为的原模式有以下八种:内容提供者、直接与顾客交易、全面服务提供者、中间商、共享基础设施、价值网整合商、虚拟社区、企业/政府一体化。

4.基于新旧模式差异的分类。PaulBambury从新的商务模式与旧商务模式的差异角度出发,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两大类:移植模式和禀赋模式。移植模式是指那些在真实世界当中存在的、并被移植到网络环境中的商务模式。禀赋模式则是在网络环境有的、与生俱来的商务模式。

5.基于控制方的分类。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认为存在三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即卖方控制模式、买方控制模式和第三方控制模式。这种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卖方、买方以及第三方中介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相对主导地位,体现了各方对交易的控制程度。

6.基于Internet商务功用的分类。CrystalDreisbach和StaffWriter按照Internet的商务功用,将电子商务模式划分为三类:基于产品销售的商务模式、基于服务销售的商务模式和基于信息交付的商务模式。

7.基于B2B和B2C的分类。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基于B2B和B2C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

按照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将B2C模式分为电子经纪、电子直销、电子零售、远程教育、网上预定、网上发行、网上金融等7类。将B2B模式分为名录模式、B2B和B2C兼营模式、政府采购和公司采购、供应链模式、中介服务模式、拍卖模式、交换模式等7类。其中中介服务模式又可以细分为信息中介模式、CA中介服务、网络服务模式、银行中介服务等4种。

三、电子商务模式选择与创新

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时,商务模式的选择是关键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电子商务模式分类框架为商务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以上分析的各种分类方法中,分类比较细致、对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分类方法包括:基于价值链的分类、基于原模式的分类、混合分类、基于B2B和B2C的分类。另外,电子商务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模仿照搬会迅速挤干原有商务模式的利润。在以上各种分类方法中,基于价值链的分类和基于原模式的分类为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般性思路。在基于原模式的分类中,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多种原型集成在一起,就可以创造出新的商务模式。但在这种分类方法中,原模式的识别是一个难点,如果原模式划分不清,会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和创新。因此,我们倾向于采用基于价值链的分类方法来进行模式选择和创新。

典型商务模式的构建一般需要识别企业价值链中的要素,同时考虑到技术的最新发展。企业的价值链要素主要包括采购物流、采购、生产、销售物流、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等等。这些要素中哪一个或哪几个对企业利润取得和价值创造的影响最为重要,那么企业在构建电子商务模式时,就应该针对这些环节来进行。例如对一个制造企业来说,原材料的采购是影响企业获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那么该企业可以针对该环节,根据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采取电子采购的方式。

PaulTimmers将其11种模式放到功能整合程度和创新程度组成的矩阵中,如图1所示,电子商店仅包含营销职能,且创新程度最低(是传统模式在Internet上的翻版),因此处在左下角;而价值链整合商的职能整合和创新程度最高(通过创新方法增值),因而处在右上角。图中存在很多空白,企业可以尝试填补矩阵中的空白,挖掘新的商务模式,但要注意现实中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PaulTimmers.六大电子商务发展战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PeterWeill,MichaelR·vitale.企业e化八原型[M].台湾:蓝鲸出版有限公司,2001.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培养措施

目前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猛增。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早在2005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我国教育部也再次强调了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性,并不断促进高校加大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培养任务,全国超过300家教育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并对该专业的教学方式以及内容进行不断创新,有效地提高了电子商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当前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以至于当前社会各界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多数都表现出动手能力弱、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等。因此,不断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对于促进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关文献

作为国内新兴的商务发展模式,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政府宏观环境的建立、企业培养方式的改进以及高校教学改革的分析等。例如,吴卫华提出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电子商务活动,在参与实施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李文昌提出为学生创设实践教学“项目”,以便于让学生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力。类似的研究工作在国外也比较常见,例如,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重点推荐了电子商务混合式教学方式。

通过上述文献可见,社会各界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上已经做出了众多努力,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重点从政府、社会、企业以及高校的教学等方面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以及原因

(一)电子商务人才严重不足

当前,电子商务运营质量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有效转变了传统企业的运营管理方式,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以及质量,进而为取得企业的战略成果提供了强大推力。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仅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3.8万亿,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成交额突破了4.5万亿,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达到了2.5万家。但值得关注的是在电子商务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呈现出来的是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失,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200多万(王鹏远,2011)。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向模糊且培养质量欠佳

电子商务的成功运作需要各层次的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找准位置。根据培养的不同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分类如表1所示(刁晓红,2003)。

但目前很多高校不能很清晰地指出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提出的培养目标也相对宽泛,这与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符合度不够。对于应届毕业生,大部分由于不能准确定位应聘的行业与职位,因此泛泛的简历不能吸引用人单位,或因不了解当前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对于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缺乏工作方法和经验,以致电子商务应届毕业生往往会错失很多就业机会。

另外,在实际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短期内社会以及高校大幅度增加了人才培养量,导致培养机构的相关配套设施以及教育资源都不能满足现实中优质人才的培养要求,以至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下降。

(三)师资力量薄弱且实践教学匮乏

从多数高校来看,现有师资大多数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市场营销等其他专业调派,专业出身的教师并不多,其知识储备也大多来自于一些电子商务书籍或Internet上收集的结果,总体来说教师掌握的知识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困难重重。当前社会各界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理论教学为主模式。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进而更加导致人才市场的“供需平衡”问题;多媒体教学模式,尽管能够使其接触到大量的实际范例,但是,其实际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讲解和机房练习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尽管能够在科学引导下,对给定的实践项目进行探索、研究,并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些实践毕竟不是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的,以至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电子商务人员常常面对更多的实际难题;多媒体网络培养模式同样存在着前面几种培训问题。上述几种培养模式,都很难真正地高效提高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建议

(一)政府要加大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强化宣传强度

继续加大政府部门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以便于更好地推动相关政策的有效执行,并且还要不断拓展各类融资渠道,逐步推动企业积极融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队伍,以便于更好地推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要不断强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政策的宣传强度。例如,借助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多个媒体宣传方式进行政策宣传。从而让更多的人对人才培养的各类推动政策予以掌握,从而引导企业、高校以及社会培养机构对培养方向以及方式进行深入把握。同时,还能够引导电子商务人才掌握自身的发展方向,并做好自我培育规划,进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电子商务实践素质。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进行不断优化,优化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电子人才需求以及未来的人才培养趋势。例如,为企业制定出宏观的电子人才培养规制,并对其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从而保障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管理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要大力加强电子商务师资队伍建设,成立优秀的创业指导团队

电子商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特别严格,要尽快培养一批能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商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复合型能力的优秀而稳定的师资队伍。电子商务系每年应该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参加全国电子商务活动,及时掌握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动态,并且应该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实践。多与像阿里巴巴、海尔、西祠胡同、各大银行电子银行部等保持联系,学习和掌握他们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回校与学生分享,让电子商务真正走进大学校园(陈银凤,2010)。

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任务不仅仅是高校或政府部门的、更是社会各界的共同任务。作为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培养场所,社会各行业都要进行积极地参与。结合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积极创建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例如,教育部门不断推进社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组织,借助社会办学力量,为广大的社会人员以及在职人员提供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政府部门还可以为社会各类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机构扩大规模以及提升办学质量提供方便,并引导其与相关企业进行定向培训合作,确保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合格后直接拥有稳定的岗位。这样,合作双方在实现双赢的情况下,还能够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企业是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者,更是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者。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应结合其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岗位要求,明确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向。合理处理企业需求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间的比例关系,进而有效地达到企业电子商务人才的供需平衡。通常情况下,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的相关培训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岗位实习机会。例如,根据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实习人员在相关岗位进行实训,让企业的电子商务后备人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企业还可以和强大实力的教育机构进行合作,使其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拟定一定的优质培养课程,为企业电子商务相关员工提供再教育的机会,进而提高企业电子商务人才的数量和工作能力。

(三)高校要细分培养方向明确核心课程,创新实践模式并完善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人才的知识水平以及应用能力要求是课程安排的重要依据。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的课程设置要严格地与其发展要求匹配。例如,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其主要是从事基础层的电子商务工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中,应该以基础性知识课程为主,适当地引导其接触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内容,以便于为其提供一定的深入空间。而对于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则更应该为其提供一些研究课程,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凭借着先进的专业知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实践性教学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已引起了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建议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进一步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而言,高校除引进、更新电子商务开发及模拟软件,建立企业实习基地以外,还应充分借助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创新学生实践、实习方式。

同时,以相关电子商务竞赛为载体,借助阿里巴巴、淘宝、腾讯、各电子银行等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学校内部使用模拟教学软件,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以及操作流程。但模拟软件的功能还不太完善,升级换代不及时,与电子商务的实际环境差距较大,显然,仅靠这种方式学生难以实现“零距离”就业;二是校外实习,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但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国内真正实现网上交易、网上业务处理、网上支付的企业很少,所以学校要建立电子商务实习基地还比较困难。使学生接触企业真实问题,了解各种商业模式和典型应用。

结论

相对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质量着实不能令人满意,并且,已经严重地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文章中结合当前国内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企业中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问题,从政府、社会、企业以及高校方面对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电子商务综合人才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内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远.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思考[J].商业文化,2011(7)

第1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营销 管理模式

所谓电子商务就是指在开放的网络条件下,买卖双方在互不谋面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只是通过网络来观察商品信息及完成结算、实现交易过程网络化、电子化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实现网上预订、支付、意见咨询及广告宣传等。电子商务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真正引入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电子商务在中国已趋于成熟,电子商务下的营销及管理模式也逐渐完善。

一、电子商务下营销模式分析

营销模式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说明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传统营销模式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多以企业为主导,企业更多的只是注重自身的利益,但在电子商务下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也更加的公平,这也是电子商务引起的一种变革。

(一)电子商务下营销方式的变化。

营销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的生产并通过一定的销售渠道将产品提供给客户的过程,营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推广。原有的营销模式就是对产品的营销,但是这种营销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就是很多新的产品上市后并不会立马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产品的销售需要等到消费者的观念发生变化后才会有所起色,这使得新产品的销售周期有所延长,对企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展示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也可以对同一件产品通过不同商家间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使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也就更容易去购买。当购买的人数越多后,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进来,能够为企业带来良性循环。

(二)电子商务下营销理念的变化。

传统的营销模式下产生的营销理念大多只注重企业利益最大化,而没有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摆在重要的位置。这种利润最大化的营销理念往往只照顾企业自身的利益而忽视消费者的感受。而电子商务下的营销理念是提供与消费者相适合的服务,这种营销理念使得消费者更被重视。

此外,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交易的,客户在网上就能直观的看到商品并进行交易,省去了很多中间的环节,节省了企业的成本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实惠的商品。

(三)电子商务下营销环境的变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不断减少,这就使得生产商能更直接的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消费者的选择权利不断增加,营销环境更加公平合理,也更有利于商家与消费者良好关系的建立。

二、电子商务下营销管理模式分析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日渐成熟,营销管理模式也越来越丰富,目前,电子商务下的营销管理模式有整合营销管理、直复营销管理、大规模定制营销管理、互动营销管理及软营销管理,下面就对这几种营销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网络整合营销管理模式。

网络整合营销是指电子商务营销者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并随时满足客户的需求的一种营销模式。这种营销管理模式更注重对客户的整合,要求营销者要与消费者保持长久的关系,并不断的进行沟通,最终将顾客整合到营销中,满足消费的需求。

(二)网络直复营销管理模式。

网络直复营销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直销,这种营销模式下的管理方式要求营销者要与客户保持直接的沟通,建立与每一个客户的关系,并长期保持联系,对于网络上客户提出的需求要及时给与回复,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大规模定制营销管理模式。

大规模定制是将原有的产品定制生产方式转变成批量生产的方式。这种营销模式更注重生产效率,通过不断的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这种模式也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营销模式。

目前,世界上很多大型企业都在使用这种管理模式,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则是“戴尔”对大规模定制营销管理的应用。戴尔提出了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模式。戴尔自创立之初到现在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成为全球500强企业及全球IT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戴尔就是依靠先进的技术及高校的管理为依托的。起初,戴尔的发展并不理想,后来戴尔积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尤其是创造了供应链管理模式。这种供应链管理帮助戴尔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并跻身IT界的前列。

(四)网络互动式营销管理。

现代营销模式的显著特点营销者与客户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电子商务下营销模式是营销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网络互动越来越频繁。这种营销模式下就要求营销者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权益,不仅要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还要满足客户需求的最大化。在价格、商品质量及后续的投诉等方面都要积极与客户保持沟通。

(五)软营销管理模式。

所谓软营销是针对传统的营销方式来说的,相比传统营销模式的推式营销,电子商务下的营销是依靠自身的信息将消费者吸引到自己身边,是一种拉式营销。这两种营销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传统的营销主动方是生产商或者是企业,而电子商务下的主动方是消费者。因此,在对软营销模式进行管理时要加强信息的监管和分类,为消费者提供大量具有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并通过信息吸引消费者,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结束语

随着实践的不断证明,电子商务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营销和管理模式。虽然,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却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这也得益于电子商务不断的进行营销与管理模式的创新,试图寻求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也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权益。这在某种程度上讲,电子商务也使得市场交易更加公平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王莹,韩伯棠.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2,(08).